五一假期,我去外婆家拜访。在玩耍时,突然发现外婆家的门上挂着几串“黄豆种”。我突发奇想:有豆种,就能“孵”豆芽,我何不自己试试?
说干就干,外婆给了我几颗黄豆种,我觉得太少,就“四处搜寻”。终于,在灶台上,我发现了一袋被扎紧的黄豆种,我拿了几颗。妈妈说:“从这里拿出的黄豆种孵不出豆芽!”“我偏不信,偏要试试!”我“口出狂言”。
我把黄豆种分成两份,一份是挂在外面的,一份是袋子里的。按照书上说的,用两堆湿稻草,把它们盖起来,早、中、晚各浇一次水。
第二天,袋子里面的只不过扩大了“体积”,但一点儿芽儿都没;而挂在外面的不仅扩大了双倍的“体积”,也长出了短短的、粗粗的芽儿。
第三天、第四天,袋子里面的颜色变成了深黄色、黑色;可挂在外面的却颜色虽深,但芽儿也长高了不少。
第五、第六天……随着一天天的过去,袋子里的黄豆种竟然腐烂了,而挂在外面的却一天比一天长得高。难道真的被妈妈“言中”了?
我打开书本,准备寻找答案。书上说:“豆种”和人一样,也是要呼吸的。在袋子里的豆种因为没有了新鲜空气,而不能“呼吸”,早就“憋”死了。但挂在外面的豆种随时都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所以长得快,长得好。这几句生动、有趣的话语详细解释了这个问题,让我很快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只要留心,我相信:我们大家都能成为“小科学家”的。
北港中心小学五年级:朱秋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