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曹操》
毛宗岗说曹操是“天下第一奸雄”,我认为曹操有功也有过,是个有争议的人物!
每当我心情好的时候,会学着哼哼京剧脸谱里头的这么一段:“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啊啊......”京剧中的白脸,世人口中的奸雄,<<三国演义>>里的无数典故,都把曹操堆砌成奸诈的化身。然而,在我眼里,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大人物。他不仅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还是 三国时魏的实际建立者。因此,即便罗贯中一味的“亲刘贬曹”,即便世人对曹操的冷眼相看,我也不会改变我的看法。
在看完央视十套的<<历史与人物>>之后,我就更加认定曹操的才情与智慧了。曹操的形像一开始非常好;南北朝时北赞南贬;隋唐时大为回升,褒大于贬;五代后越来越差,如股票大跌,至满清时跌停,民国时开始重新上涨。(我就纳闷:直至唐代,曹操还是个人人口中可歌可泣的人物,怎么到了宋朝就天差地别了?其中必有原委,还待于研究。)但我知道苏轼在《东坡志林》中,生动的记载了民间听闻三国故事的感受: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皱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者。可见北宋民间已经普便反感曹操了。
其实,曹操是个不可多得的能臣:他有杰出的军事才能——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他有高超的政治手腕——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他有豪迈的诗情,他的诗词多以慷慨悲壮见称,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曹操的一生的丰功伟绩具体如下:举孝廉,破黄巾,除董卓,灭袁绍,平袁术,诛吕布,败张鲁,收刘表;东征西讨,镇北平南,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不仅文韬武略,更是心狠手辣,正所谓,无毒不丈夫。“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便是最好的佐证。
纵观三国,曹操是最有可能,也是最有能力统一全国的。曹操生平求贤若渴,惜才若子,其中的故事就不必多说了。所以他麾下谋士如云,武将如雨,其数可比吴蜀两国。从游戏《真三》就可看出:蜀国英雄中居然有诸葛的老婆,南蛮猛获……吴国那就更不用说了;而魏国的许多名将都没上榜,比如乐进,夏侯悙,李典......
古人有云:“虎父无犬子”。曹操的诸子中,能文能武:曹丕,深谋远略;曹植,文采飞扬;曹彰,勇武过人;曹冲,聪慧无比。而不像蜀国刘备,生了个扶不起的阿斗;东吴孙权子孙无能,学阿斗依样化葫芦,把大好江山拱手让于他人。假如没有司马懿谋权篡国,我想统一中原的一定是魏国。
曹操,文能安邦,武可定国。确实是一个值得歌颂的英雄
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历史》初中七年级课本(第一册)第73-74页说:“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三分史实,七分虚构’不能当真正的历史书读”。“曹操原是三国时期有作为的政治家,但小说却夸大了他奸诈狡猾的一面”。从中学历史课乃至语文课,我们仅仅知道小说与历史不同,小说是允许虚构的,所以小说中的曹操人物形象与历史评价不一致。那么“源”是否就是小说呢?如果说“源”就是小说,那么,我们要问:为什么不把刘备写成反面人物呢? 而《三国演义》又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显然,通过对这一历史小说中曹操人物形象与历史唯物主义评价不一致原因的研究,可以了解这一历史现象和文学现象的根本原因,掌握认识这种现象的一般研究方法和思想方法,提高历史问题的研究能力,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学术界对曹操的历史唯物主义评价 1999年新版《辞海》如此评价曹操: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恢复和发展。精兵法,著《孙子略要》、《孙子接要》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编写的《中国文学史》这样评价曹操:“他在政治上代表着地主阶级中比较寒微的阶层,他能够实行摧抑豪强,减轻人民负担的开明措施,得到人民的支持;另一方面,他又是封建制度的强有力的维护者,合乎地主阶级的需要。因此他在政治上迅速取得了成功,统一了北中国,为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 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指出:“曹操不但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附录《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说:“譬如曹操他在政治上也有他的好处。”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说:“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志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1959年1月,郭沫若先生发表了《淡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给曹操以很高评价。郭老说:“自宋以来所谓‘正统’观念确定之后,(曹操)这位杰出的历史人物却蒙受了不白之冤。自《三国演义》风行以后,更差不多连三岁的小孩子都把曹操当成坏人,当成粉脸的奸臣,实在是历史的一大歪曲。”“曹操冤枉地做了一千多年的反面教员,在今天,要替他恢复名誉”,并指出“曹操对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有大的贡献”,“长远地把一位好人作为反面教员总是不大妥当的。但我们并不主张把《三国演义》烧掉,把三国戏停演或者一一加以修改,我们都希望有人能在用新观点见到的历史真实性的基础之上来进行新的塑造。新旧可以共存,听从人民选择。” 郭沫若的新剧《蔡文姬》问世以后,曹操的舞台形象得到改变,渐渐地接近历史真实。 1959年2月,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发表了《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说:“最近我们高兴地从新编的《赤壁之战》中看到曹操的脸色已经有了一点变化,在他那苍白的脸上已经透出了一点红色,虽然透出的红色是很淡很淡的,但是戏剧家敢于在曹操的脸上涂了一点红色,这就说明了曹操在政治舞台上翻身已经有了一线希望了。” 影响《三国演义》以曹操为反面形象的因素而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确是拥刘反曹的,作者奉刘备为正统,以曹操为欺君罔上的“乱臣贼子”。其塑造人物典型有所谓三绝,就是曹操奸绝,关羽义绝,孔明智绝,着力表现曹操是一个“托名汉相,实为汉贼”的“乱臣贼子”。《三国演义》的这种思想倾向来自哪里呢?一、《三国演义》创作素材中“尊汉抑曹”正统论思想倾向的影响作者罗贯中是依据晋朝人陈寿著的《三国志》和南朝人裴松之采集的有关三国时轶事传闻,以及范晔的《后汉书》中的有关史实,同时吸取了民间广泛流传的三国故事和舞台上的三国戏,经过综合熔裁编写出来的。应该说,《三国志》等正史对于曹操还是持史家之公正的。裴松之就评价曹操说:“百战败胜,败者十二三而已矣”;陈寿则由衷地称赞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显然,《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并不是《三国志》中曹操的翻板。那么,我们就必须研究《三国演义》其它的创作素材——即民间三国故事和舞台三国戏的思想倾向了。首先,我们来看民间“说话”艺术中关于三国故事的思想倾向。宋代“说话”艺术兴盛,有了“说三分”的专门科目和专业艺人。苏轼《志林》记载:“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可见,这时三国故事拥刘反曹的倾向已很鲜明。再者,我们来看有关三国故事话本的影响的思想倾向。现在保存下来的有一种元代至治年间(1321-1323)新安虞氏刊印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它的情节不受史实约束,而是根据民间作家的朴素想象而大胆进行的虚构,表现了浓厚的民间传说的色彩。如说曹操劝汉献帝让位给曹丕,这并不符合史实。据历史记载,谢绝旁人劝他自立,表示“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假使能称帝,他又何必等到他儿子?他在建安十五年(210年)十二月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说明当时的政治野心家很多。可以看出,曹操如果代汉,必然引起国家分裂。事实上,曹操死后10个月,曹丕称帝,吴蜀跟着建立国家,形成了三国鼎立局面。因此,我们可以说,曹操不但反对分裂,制止分裂,而且自己也避免制造分裂。当然,这不是说曹操客观上不想做皇帝,而是当时形式使他不敢做,也不能做。所以司马光说他“有大功于天下,其蓄无君之心久矣,乃至没身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态之不欲哉”。又据《曹操评传——乱世英雄的足迹》一书的统计,《全相三国志平话》80多个段子中,90%以上写的是蜀汉故事,着重描写了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物的悲惨壮烈。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继承了《全相三国志平话》的这些重要情节。这样,《三国志平话》里“尊汉抑曹”的思想也被罗贯中全部继承了下来。最后,我们来看三国戏的思想倾向。远在《三国演义》产生之前,舞台上已经出现许多三国戏。据史料记载,宋元南戏有《单刀会》《跳檀溪》;金代院本有《赤壁鏖兵》《襄阳会》《大刘备》《骂吕布》等;元杂剧中的三国戏有四十多种,象桃园结义、三战吕布、三顾茅庐、诸葛祭风、秋风五丈原等重要情节,元杂剧中都具备了。今天留下的剧本有关汉卿的《单刀会》《西蜀梦》,无名氏的《隔江斗智》《连环计》等。到元朝,有关三国故事的杂剧,也毫无一例外地都站在“尊汉抑曹”这种观点一边,把曹操当作一名反面人物(原因详见下文分析)。因此,《三国演义》吸取舞台三国戏的同时,三国戏中“尊汉抑曹“思想倾向也被继承了下来。 二、南宋汉族统治阶级集团正统论的历史影响据目前对曹操庙历史的考证和诗歌文学的研究,在唐朝和北宋以前,在上层统治集团和封建士大夫阶层名声还是很好的。唐朝时大诗人杜甫有一首名为《丹青引赠曹将军霸》的诗。诗中说:“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清门,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杜甫明确地称曹操为英雄。 曹操故乡为沛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建有曹操庙,一直保存到北宋时期。有一次,宋真宗经过亳县(当时称亳州),看见庙貌已旧,就命令重修。左丞相穆修写了一篇《亳州魏武帝帐庙记》。文章中颂称曹操“建休功,定中土,垂先显盛大之业于来世”,并说这个庙是由于“为乡里人所爱,后思怀其德,共自尊祀之,遂传于今不息”。然而,当金人入主中国北部以后,女真统治者自以为是“地处涵夏,人传正朔”的正统王朝,把南方的赵宋政权当作僭伪。他们把自己的位置比作曹操在魏,把南宋的地位比作刘备在蜀。金朝统治者根据历史上的传说,年年派人给曹操的七十二疑冢扫墓,他们赞成“帝位寇蜀”的正统论。 与之相对的南宋统治者,为了对自己有利,则大力宣扬“尊汉抑曹”的正统论。那时的文人,出于对女真统治者恣意蹂躏的反抗,也在文学作品中有意识地扬刘抑曹。南宋初年的爱国诗人王十朋的作品只要涉及三国古迹,思想感情总是站在蜀汉这一方面。当采石抗金胜利后,身为知州的王十朋不仅修建了昭烈(指刘备)庙和武侯(诸葛亮)庙,而且在纪念刘备的文章中说:“我虽有酒,不祀曹魏。”曲折地反映了南方人民抵抗女真践踏的思想感情。南宋著名爱国主义诗人陆游在五言诗《书愤》中,则公开把金朝比作曹魏,把南宋比作蜀汉,并表示要“帮命中兴汉,天心大讨曹”。到了罗贯中生活的元末明初,汉族人民早就把北方的少数民族统治者比作曹操了。罗贯中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也不可能不受到这双重思想的影响,及南宋统治阶级正统论的历史的影响和汉族人民反对少数民族统治者思想的影响。可以说,罗贯中吸取以“尊汉抑朝“的民间平话和三国戏为素材创作的《三国演义》,就是这种双重思想影响的折射。 三、作者本人政治思想的影响综上所述,三国故事曾经长期在民间流传,其中或多或少地贯注着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概括了他们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三国演义》根据历史真实,同时集中民间传说,明确地划定了敌我界限,强调大汉正统,以艺术加工加重了人民的爱憎感情。它不但有一定的历史根据,而且有群众基础。在南宋、元将近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人民时常处在外族凌辱的痛苦境地,“人心思汉“、”身在曹营心在汉“成为普遍的爱国热情。罗贯中是一个接近社会下层的作家,他收集整理了民间创作的大量生动的故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民间创作原有的思想意义,这是值得我们予以肯定的。 同时,罗贯中毕竟是一个封建文人,儒家纲常名教在他的世界观中仍然根深蒂固,尽管,罗贯中在思想方面有关材料保存不多,但今天只能从他的创作中,看出他的一些社会政治思想,如同在《三国志演义》里,他把刘备美化成为一个平生不做利己妨人之事的封建主;在他创作的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中,他把北宋皇帝赵匡胤歌颂成“晓夜无眠想万方”,一心一意关注着百姓困苦的皇帝,说赵匡胤是“勤俭开基,这是天数轮回”,“真龙出蛟蜃潜藏,大风起云雾齐飞”,而把黄巾军称为贼,这些都清楚表明了罗贯中封建正统思想的浓厚。而这种思维倾向必定会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出来。 统治阶级的思维是占统治阶级地位的思想从以上分析中,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罗贯中在创作《三国演义》的过程中,必然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憎(包括汉族人民反对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思想)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可以大胆的推理:从艺术吸引力的角度看,罗贯中在他的三国演义中是不可能不反对曹操的,因为如果他写的《三国演义》不继承人民群众创造的民间说话艺术中有关三国的故事和舞台三国戏中的“尊汉抑曹“的思想,那么他写的演义是不可能有多少读者的。但是,另一方面我们还看到,早在北宋苏轼《志林》就记载民间“说话‘艺术三国故事就有拥刘反曹的思维倾向,而这时根本不存在金人入主中国北部而汉族人民把北方 的少数民族比作曹操的问题。(这可以推理出结论,因为苏轼生卒年代为公元1037年——1101年,而金的纪年从公元1115年开始)显然,有关三国故事民间文学的这种思想倾向是统治阶级长期灌输忠、孝、节、义之类的所谓正统思想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期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关于意识的生产》一节中曾阐明了这样一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从宋元民间“说话”艺术三国故事——《全相三国志平话》话本——舞台三国戏——小说《三国演义》的发展轨迹中,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始终起着影响作用,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 : : :结论至此,全文的结论可以用下面的图示加以概括: 简而言之,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论思想的影响和人民群众的爱憎感情的影响,是小说《三国演义》以曹操为“乱臣贼子”为反面形象的根本原因,这也就是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与历史唯物主义评价不一致的根本原因。这部作品的人物事迹,大多是实有其人其事,但也有不少是虚构的。很多情节在具体描写时,作者是经过充分的补充和发挥的。
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曹操所受的赞誉和谩骂,千百年来恐怕无人能比,有关他的评价至今仍旧争论不休,也许我们不禁要问:曹操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也许只有透过层层迷雾,我们才可以窥见他的真实面貌。
有道是乱世出英雄,身当其时的曹操自然也不甘寂寞,便“欲为不朽”,为一宰首,名扬后世。无奈英雄造时势的同时,时势也在造英雄,黄巾起义的烈火便把曹操推到时代的风口浪尖上,决定他将导演他极不平凡的一生。东汉末年名士许劭以善于相人而著称,对他评价是:治国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句看是似褒似贬的批语寓示着曹操绝非墨守陈规,因循敝陋之人。
其实,曹操极负才华,头衔众多,既为政治家,又是军事家,也是文学家。他的乐府诗开一代文学先河,奠定了建安风骨的基调,喜爱诗歌的人信口拈来,便可吟出:“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的悲壮诗句,一扫两汉以来浮夸奢靡的赋文。在他的影响下,曹丕,曹植两兄弟更是高峰迭起,成为一段文学奇谈。
不仅如此,曹操在军事方面更可比肩孙、吴,连被称为“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的死对头诸葛亮也不禁在刘备面前称赞到:“曹操智计殊绝于人。”他晚年曾写就一部兵法,书中提出许多新奇而巧妙的观点,尽是曹操戎马一生,用血和生命换来的成果。可惜曹操一时禁不住蜀人张松的一个激将,付之一炬。更难能可贵的是,曹操所据的青州、徐州,既无益州的崇山峻岭,也无江南的滚滚长江,完全是一马平川的征战之地,曹操能在四面环敌的情势下,逐个击破,聚而歼之,足见其才能卓绝,手段高超。而且,曹操一生十分爱惜,注意使用人才,凡能为己所用,尽皆延至麾下,故能谋士如雨,战将千员。(若果没有诸葛亮,我恐怕曹操早已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了)。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群写《讨曹贼檄》,直把曹操祖宗十八代都骂得狗血淋头,但他不但没有死,反遭待遇优渥;张辽本是吕布手下猛将,多次差点置曹操死地,但他在曹操帐下反倒尽展所长。当时,北方久经战乱,生产凋敝,曹操寓兵于农,农兵结合,流民多往依附,使得北方社会逐渐安定下来,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样既保证了战争后方有一个稳定的大环境,也使军需物质可以源源不断得到提供。因此,从整体实力来看,蜀、吴两国根 本无法与之相抗衡,更遑论两国还在内斗了!!
由于战乱,经史典籍多有散逸,这时曹操从匈奴赎回才女蔡文姬便显得意义重大,传说蔡文姬聪明灵巧,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幼承庭训,于典籍多有涉猎。于是,曹操此举,有使绝世文化重新现世的功效,等于是复印出来一般,传承知识实功不可没。
在我看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顺应了历史潮流,思想先进,超人一等,有军事家的豪迈又不失文采风流,理当受到后人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