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训练目标 1、学习选择凡人小事表现深刻主题的方法。 2、提高选材立意的能力。 二、要点指导 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石,正如清代古文家刘大柑所说,作文如大匠操斤。无土木材料,纵有成风尽里手段,何处设施?而要表现深刻的主题,并非什么材料都可以信手拈来,必须认真筛选。 中学生阅历不深,见识不广,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得最多的是一些凡人小事:父母、邻居、亲戚朋友,老师、同学,他们的一笑一v、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印在你的记忆里,“活”在你心中;他们做的事、说的话虽不起眼儿,却触动着你的情感。影响着你的思想和生活。这些凡火小事随处可见,作文时不必冥思苦想或凭空编造;这些人和事都是从生活中采撷而来,真情实感会自然流诸笔端,用不着去无病呻吟。可见,身边的凡人小事是我们作文材料的主体。只是需要我们下一番“寻常中显本质、微尘中见大干”的功夫。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小中见大”呢? 1、将凡人小事肾千时代的大背景中去写。 文章立意深刻与否。与材料是否符合时代的要求有关,要审时度势,使立意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2、挖掘凡人小事的内蕴,揭示深刻主题。 有些凡人小事。从表面看平淡似水,但如果能鞭辟入里,挖掘材料的内蕴,却能发现深刻的道理。如峻青的《雄关赋》,只写了登临山海关的一件小事,但作者从眼前实实在在的山海关,联想到心中的雄关—信念。开掘出“对社会主义,对革命事业,对伟大祖国坚贞不渝的信念,就是最坚固、最强大的雄关”这一深刻的主题。 3、运用象征的方法表达深刻的主题。 象征是借形象符号,暗示某种意向的写作技法。它的终极目的是通过某种知觉和想像的形象的暗示,激活读者的想像力,使读者对于形象所富藏的深层意义有深刻的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一是能表达难以“明言”的主观感受;二是能给读者创造广阔的“想像空间”,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如高尔基的《海燕》,着力描绘海燕飞翔的雄姿,将革命者勇敢、乐观、坚定,渴望“暴风雨”到来等优秀品质隐含其中,令读者驰骋想像,体会文章的含义。正因为象征手法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在记叙文中,如果能恰当挺用,即使小题材,也可揭示深刻的主题。 当然,“以小见大”的方法绝不止以上三个。此外还有“积小成大法”,即将生活中许许多多小材料聚集在一起,可以反映一个“大”主题。如关于雷锋的报告文学、通讯报道的文章,写的都是雷锋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但这些小事合在一起,便体现出雷锋的伟大人格。如唐R《琐忆》选择了鲁迅先生七件小事,表现了鲁迅的伟大人格。还有“对比法”,即通过两个小题材之间的对比,反映深刻的主题。如一位同学写他在体育补测时,为了争名次故意左摇右晃撞人,结果自己没站稳摔倒了,而被撞在后面的同学却停下来把他扶起,终于共同到达终点。材料很小。但一“撞”一“扶”鲜明对比,说明了那位同学正直、豁达、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而“我”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至于运用哪种方法,在写作实践中要灵活处理。
做好一篇文章最基本的是首先要 “切合题意”,这应该说是高考作文的必备条件,一篇文章如果一开始就偏离了题意,那么后面无论采用了多么好的形式、使用了多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都是徒劳无益,好的文章都在这个方面做得很好,那么如何做到“切合题意”呢?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应该注意四个阶段,即“行文之前、行文之始、行文之中和行文之末”,这四个阶段的要求是“行文之前做到审题准,行文之始做到入题快,行文之中做到析题聚,行文之末做到结题全”。
“行文之前”就是要抓审题。审题不准,就意味着没有进入到高考题目的要求中。高考作文是一种要求作文,它可以是话题,可以是材料,还可以是命题等形式,但是任何一种形式都是要求我们的考生根据给定的要求来作答的,因此审题实际上是让我们走进高考的要求,了解高考作文的目的、价值指向、情感态度、个性需求等,当然出题者是充分考虑到考生的实际情况了的,做到了符合学生的要求、学生的实际学习的知识能力、行为规范甚至是材料储备,让学生能够写,写得好;但是我们如果我们没有准确把握出题者的要求和考试题目本身的要求,那么我们就会与高考的要求相差甚远,所以我们讲“切题”首先就要审准题目,所谓“准”就是与出题者情感能想通,能与时代的要求相一致,与自身的个性相吻合。至于具体的审题的要求我们在这里不能一一展开说明了。因为首先给定的材料不一样,方法就不一样;出题的形式不一样,要求就不一样,不过“准”是保证切题的首要前提。
“审题”只是行文的准备阶段,我们说的“切题”主要是对于行文而言的。我们一旦行文就需要在整个过程都要做到“切题”,在“行文之始”我们要做到切题就是讲究“入题快”。所谓“入题”就是说在一篇文章一开始就要紧扣题目,就是要在文中开始就亮出自己的观点、态度或者情感,在“入题快”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扣题”。“扣题”就是要把握材料或要求概括材料,不能松散,要做到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利用材料的主要关系,不要全文照搬,要有选择地使用与自己主旨、题意相吻合的内容,当然也不能只是抓住片言只语,甚至是断章取义,要对提供的材料进行概括;同时“入题快”可以使用几种方式:一是概括材料+分析原因+提出观点;二是现实现象+材料分析+两者对比得出结论;三是形象描述+抽象概括+提出结论;四是综述万象+演绎材料+引出结论。不管使用那样的方式都要很快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但是这里我觉得一般可不使用那种很直接的开门见山的方式,那样显得单调,同时会觉得考生在背离材料。
做到了在“行文之始扣住了文章的题意”,那么我们下面要做的就是文章的主干部分,这部分是行文的关键,要保证文章始终“切题”就必须做好这一步,其实我们要做好这一步主要就是要注重一个字“析”,即围绕文章的主旨和文意来加以分析,在分析时要集中也就是“聚”。我们也可以采用三种方式。
一种是分段式的分析,就是把文章的主旨切分成几个部分,然后分部分来加以一一分析,每段都分析了,综合起来就是文章的题意。如“找到自己的位置”,我们可以先分析“每个人都是有位置的”,再来分析“我们每个人都要找位置”,最后分析“不仅如此,还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这样我们把整个文章的题意切分成三个部分,分别论证,紧紧扣住了题意,也就做到了切题。
二种是平面式分析,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议论文的分析模式,始终围绕“为什么”来分析。在做好这个分析时可以从正面举例论证,再从反面举例论证;还可以先从过去举例论证,再从现在举例论证,这种方式在分析题意时是从平面的角度来把握;不过注意在举例论证时要注意做到有层次、有梯度、有方向、有对比,否则文章会变得很冗长拖沓。
三种是辐射式分析,所谓“辐射式”就是围绕这个主旨题意,分析它的条件、前提、原因、结果、变化、缺陷等等各个方面,实际上是要求我们运用多方面的思维,多个角度来解析主旨的含义。如“距离”,我们可以分析“距离的含义,距离的分类,距离产生的条件,距离有什么好处,距离的变化”,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我们的思维点总是很集中,能够始终符合“切合题意”的要求。
应该说还有很多种方法如“演绎推理”,“顶真式议论”等都是很好保证做到高考“切合题意”的方法。上面我们说的几种办法我想都能很好做到这点,同时很容易操作,只要我们熟练运用了,是可以让我们在行文时始终切合题意的。
在完成文章的主体后,最后一步就是“行文之末”,我们不能小看这一步,做得好可以使文章熠熠生辉,否则就会是狗尾续貂。我们时刻要考虑行文的要求,“切合题意”,在“文中之末”要做到这点就要抓“全”,所谓“全”就是在文中的这个部分尽可能把文章的内容高度概括一下,这样既可以首尾呼应,还可以使文章有分有总,浑然一体。
当然也许有人会认为我们的这些办法有点太模式化,其实我们这样做,是建立按高考要求作答的基础上,是在把握高考目的而进行的,同时我们这样做最主要的是可以给我们学生一个好操作的平台。只要一篇文章做到了“切合题意”,我们想其他的问题相对来说要容易多了,但愿我们能给学生一点启示。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用户注册
投稿取消
文章分类: |
|
还能输入300字
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