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会想,要怎样一副铁肩才扛得起一个朝代由盛转衰的剧变产生的心理落差?才扛得起夹缝中的芸芸众生的声声叹息?才扛得起中国诗歌剧变中的大课题?
所以,不敢想象杜甫是怎样用他并不雄壮的躯体承载着一切。我能想见杜甫逆流而上的艰难。他走在唐朝的下坡路上,注定要弓着腰,低着头,一点一滴地细数黎民百姓的苦难,含泪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时逢乱世,“穷则独善其身”,多少人用这句话安慰自己,摇摇头,屈服于黑暗的社会现实,从此只为自己的生计奔走。可是,杜甫可以吗?他的使命决定他不可能过得轻松。杜甫的心是与千千万万劳苦大众连在一起的,所以不管有多艰难,他都要用自己的肩膀撑处一片天地,容纳他们的叹息。于是有了破茅屋中的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是那个时代人民的“代言人”,以自己的肩膀扛起一段关于百姓的“诗史”。
杜甫的一生颠沛流离,但杜甫扛住了,他总是放眼大众,入到人们心中,体察最底层人民的苦难,然后聚焦、提炼、爆发。儒家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杜甫却是不管在不在位,都要谋其政。那些为时代而泣,为百姓而歌的叙事诗中少见直接的抒情与呐喊,他总是从局外人客观平静的视角冷眼旁观,从一种不动声色的叙述中迸发出更为沉重和浓郁的愤懑。这样的诗不知使后代的多少人怒火中烧,眼中噙满泪水。
都说“男儿铁肩担道义”,杜甫用自己的一副肩膀扛起了自己人生的不幸和整个时代的悲哀,杜甫是个真男儿。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用户注册
投稿取消
文章分类: |
|
还能输入300字
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