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新课程正一步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物理课堂教学是要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掌握简单的科学方法,最终形成一些良好的思想意识,如爱科学的情感,愿意探究的精神,与他人协作的意识,对自身价值的感悟,勇于创新的精神等。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长期以来,物理课堂教学主要采用讲授的方式,将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生的学习以模仿、训练和背诵为主要特征的维持性学习。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以讲授、灌输为主,形成了教师对学生的权威性,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往往得不到尊重和发展,甚至被销蚀。新课程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本变革,转变学生学习中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我提倡自由学习方式,即学生以自由的心态、自由的思维、自主地投入到自由选择的学习活动中,自我评量学习结果,对自己的学习负责。除此之外,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也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改善,所以我们主张师生之间平等对话,交往互动,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以下是对“自由学习,平等对话”物理课堂教学观的具体阐述。
一.自由学习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提出自由学习的原则,他主张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让他自己去发现属于他自己的真理与智慧。本文所主张的“自由学习”就是以罗杰斯的理论为基础,联系物理教学实际加以发挥而得出的观点。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较少威胁的教学情境带给学生自由的学习心态。人类的天赋学习能力自由表现在对环境的探索,表现在对世界事物的好奇,只要好奇心保存,儿童对学习活动的意愿也会永远维持。学生入校后求知动机降低,并非学生丧失了学习潜力,而是教育方式对他威胁太大,致使其无法克服困难有以致之。学生们因威胁不能排除而感到自卑,因自卑而丧失自信自尊,终而自暴自弃。且不说升学的压力,平时课堂上教师的某些教学行为也是学生受到威胁。例如:有的教师引入新课就是让学生背诵,默写概念、规律、公式,课堂一开始就紧张,死气沉沉,学生若是表现不好,就会受到批评,有的教师习惯于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课堂教学井然有序,若有学生随意提问,冒出些不同的观点,就会被当作“异端”予以打击。这样的教学威胁使学生天赋的学习潜能不能得到自由的发挥,没有良好的学习心态,难以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因此教学过程中应该减少各种威胁,营造轻松的教学气氛,创设生动丰富的学习,并给予学生们展现其优点的机会。例如:有的学生喜欢物理实验,就多给机会让他动手操作;有的学生喜欢将物理问题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提出各种疑问,就让他作一些社会调查;有的同学喜欢自己独立思考,进行逻辑推理,就给予他充分的思考空间。也就是说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表现出的不同认知水平和认知方式,尽量在教学要求上使每个学生能获得成功多于失败的机会,从而减少学校、教育上的威胁气氛,以利于学生学习。
2.巧妙、恰当的教学策略,启迪学生自由的思维。启迪学生自由的思维是指在没有教师权威涉入的情况下,学生在其好奇心的驱使下,凭着其天赋的学习潜能去自由地思考问题,寻找答案。物理课堂教学,应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的优势和特点,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动机。
首先,可通过物理实验的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实验富有真实、直观、形象和生动的特点,新奇的实验现象常常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使其兴趣盎然,引发学生思考,增强学习愿望。其次,可让学生多接触一些物理前沿知识,让那些激动人心的前沿科学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这也需要教师不断的补充新知识,追踪物理学的发展领域,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如:在天文学方面知道宇宙大爆炸理论;在新材料方面要知道纳米材料;在能源方面要知道可燃冰、核能、太阳能;及其它方面如遥感技术、超导技术、同步辐射、核磁共振等内容。
3.主动自发全心投入的学习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有效的学习只能得自学生的主动自发,而且全心投入,这也就是以自由为基础的学习。所谓学习的自由,是指教师在安排学习活动时,只须提供学习活动的范围,让学生自由选择,决定他们的方向,去探索发现结果,教师只是从旁协助,以减少阻力与挫折。只有自动、自发的学习活动才会使学生全心投入。
全心投入发现问题,全心投入思考问题和寻求答案,只有这样才能启发学生心智,提升求知能力,培养学习兴趣,从而喜爱知识,并且将获得成就而更加努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观察为基础,重理论、重应用的自然科学,它独有的教材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块好天地。“给学生一个目标,让他们自己去追求”,即给学生留出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问题。作为教师,可以多范围、多渠道去开发、启迪学生,多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面对多种疑问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对问题进行主动探究。比如,研究流体的阻力,教师首先提出问题: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会受到流体的阻力,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在空气中运动要受到空气阻力,轮船、潜艇在水面或水下航行,要受到水的阻力,鱼在水中游泳,人在水中游泳也会受到水的阻力。那么,流体的阻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然后,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先从实际生活中收集证据。例如跳伞运动员凭借降落伞大的横截面积增大空气阻力,缓慢降落,小轿车、赛车、飞机的外形都采用流线型等等,再通过小组内部的讨论初步得了自己的结论,最后全班一起交流达成共识,总结出最后的结论,即流体的阻力与物体相对流体的速度,物体的横截面积、物体的形状有关。
二.平等对话
学生要想真正获得学习上的自由,就必须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权威性,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达,教师主宰整个课堂的传统教学观。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存、共进,实现教学相长的共同发展。教学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是对与平等对话,合作性意义建构,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凸显,个性得以表现,创造性得以解放,而教师的教学也不再是一种单向的知识传授,而是和学生一起分享理解、自我实现的生命活动。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用户注册
投稿取消
文章分类: |
|
还能输入300字
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