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ording to tradition, Confucius was born in 551 BC,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philosophical movement. Confucius was born in or near the city of Qufu, in the Chinese State of Lu (now part of Shandong Province).
He was a Chinese thinker and social philosopher, whose teachings and philosophy have deeply influenced Chinese, Korean, Japanese, Taiwanese and Vietnamese thought and life.
His philosophy emphasized personal and governmental morality, correctness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justice and sincerity. These values gained prominence in China over other doctrines, such as Legalism (法家) or Taoism (道家) during the Han Dynasty[2][3][4] (206 BC – 220 AD). Confucius' thoughts have been developed into a system of philosophy known as Confucianism (儒家). It was introduced to Europe by the Jesuit Matteo Ricci, who was the first to Latinise the name as "Confucius."
His teachings may be found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论语), a collection of "brief aphoristic fragments", which was compiled many years after his death. Modern historians do not believe that any specific documents can be said to have been written by Confucius,[5][6] but for nearly 2,000 years he was thought to be the editor or author of all the Five Classics[7][8] such as the Classic of Rites (editor), and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春秋) (author).
求一篇关于孔子或论语的文章!!!
以“礼”为支柱的治人之学 。
以“礼”为支柱的治人之学实际上就是孔子的治国思想。
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把礼作为治国之经纬的思想,认为礼是治国之本,形成了以礼乐教化治国安邦的总体思路。
孔子对周礼抱着很尊敬的心态,而在实际上又有所损益。
在继承中创新,目的是为了救世。
孔子是十分崇尚“周礼”的,在《论语》中多次谈到自己对西周礼乐的向往。
子曰:“周监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八佾》)“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
”(《泰伯》)“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阳货》)“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述而》)这态度谈和感情毕竟是有一定的保守性的,因为周礼再好,也只是代表一个逝去了的时代,尽管那个时代曾经确实是辉煌的。
“礼”的外在形式,包括祭祀、军旅、冠婚丧葬、朝聘、会盟等等方面的礼节仪式。
孔子认为,注重“礼”的内在精神固然重要,而内在精神终究还要靠外在形式来体现。
所以对这些礼节仪式,孔子不但认真学习,亲履亲行,而且要求弟子们严格遵守。
他教育颜渊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他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理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泰伯》)对于违背礼法原则的行为,他总是给予严厉的批评和抵制。
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对礼的僭越,他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
”他批评“管仲之器小哉”,“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他讽刺地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八佾》)宰我欲去三年之丧,他斥之为“不仁”(《阳货》)。
他教育弟子的基本原则,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颜渊》)。
因为“礼”的内在精神是维护宗法等级制度,所以和每个人的地位名分又是相通的。
行为上恪守自己的名分就是守“礼”,越出自己的名分就是违礼。
因此,孔子不但明确提出“正名”的主张,而且还通过编修《春秋》,对种种违礼僭越的行为进行了讥刺贬斥。
“礼”所讲的行为准则,也具有教化性质,要义是要求人们通过加强修养,自觉地约束自己,达到人际关系的协调,因而在精神上与“仁”“德”互相渗透贯通,所以孔子明确地把二者结合起来,认为“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
在政治上,他反对使用强制性的刑法,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
如果孔子果真面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形势,一味地维护周礼,那他肯定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保守派。
但是,事实上,他对周礼也有许多不满之处,并在推崇周礼的前提下,对周礼进行了许多“损益”。
如“周礼”重视祭祀鬼神,而孔子在回答樊迟问知时则主张:“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雍也》)子路问事鬼神的问题,孔子明确地告诉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先进》)他的弟子都认为“子不语怪,力,乱,神。
”(《述而》)孔子重人事轻鬼神,革新了“周礼”的基本精神。
又如“周礼”规定的宗法制、世袭制在孔子这里也被打破了,他提出了的“举贤才”(《子路》)打破了亲亲尊尊,主张“学而优则仕”(《子张》),向社会打开了取士的大门。
以“仁”为支柱的修己之学1.1 孔子对执政者提出了“正己”的要求,孔子认为,在任何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中,执政者与臣民的关系是最基本的。
而在二者当中,孔子又最注重执政者的作用,认为执政者的好坏决定了社会治理的好坏。
因此,他对执政者的政治道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是“正”。
当季康子问政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颜渊》)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
”(《子路》)又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同上)这就是说,执政者必须从端正自身开始,通过其人格魅力和道德感召力去治理民众(正人)。
这样,才能造就一个良好的秩序社会。
这就是古代的所谓“典范政治”的基本要求。
执政者正,便可不令而行,风行雨施,及与下民,“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颜渊》)在这个基础之上,他进一步推论,认为政治过程是一个由修己到治人的连续过程。
“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宪问》)在孔子看来,修己为为政之本。
安,就相当于今天的社会稳定。
社会何以能稳定?不是靠压迫和欺诈,而是要在“修己”基础上建立社会的正义和规范——礼乐刑政一整套东西。
朱熹注云:“圣贤之道,进则救民,退则修己,其心一而已矣。
”可谓深得圣贤旨意。
1.2 孔子还对以执政者为主体的社会各阶层提出了“克己”的要求。
这就是有名而也有误解的那句话:“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这句话可以说是孔子思想的纲要,涉及到了礼、仁,而以“克己”作为复礼归仁的实践要求。
对于“克己”的“克”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是释为“胜”、“克制”,一是释为“能够”、“堪能”。
从《论语》的有关论述看,把“克”解释...
初一作文 《走近孔子》 学完孔子的论语后老师叫我们写的 要快点 急!...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汉族。
英文:Confucius, Kung Tze 。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四书》中。
孔子兄弟排行第二,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孔老二”。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孔子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代就没落了。
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就出自此处 。
孔子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
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
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有说法为《春秋》为无名氏所作,孔子修订)。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姜广辉认为,“面对春秋时期诸侯争战不休、人民困苦不堪的现实,孔子不是像宗教家那样创造出一个外在的超越的全知全能的救世主——通过天启和神谕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而是回首历史,到上古“圣王”那里去寻找智慧。
孔子自谓 “述而不作”,实际是以“述”为“作”,通过对历史传统作当代诠释,来实现价值的叠加和转换。
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
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
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
“知”——孔子思想的精华 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而且是个伟大的教育家,他从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了许多很有意义、很有启发性的教育思想和获得知识的方法。
在春秋末期这样一个社会大变动的时代,保守的奴隶主贵族是无法应付现实生活的变化,从奴隶主贵族本身来说也不可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
但从整个社会发展来说,却需要有一批有才干的人才,要他们来解决现实社会中发生的种种复杂的问题。
孔子适应着当时社会的需要,通过教育,给人们以知识,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位教育家。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对这句话虽有种种不同解释,但它包含要扩大教育面,使受教育的人不仅仅限于奴隶主贵族,应该是无疑问的。
孔子自己实践了他的“有教无类”的主张,所以他说:“只要给我十条干肉作学费,我从没有不教诲的。
”(《论语·述而》)他的这一作法,对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人才问题起着很大的作用。
当然孔子的“有教无类”并不是为了所有的阶级,更不是为了什么培养为全民服务的人才,而是为了培养更多的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有才干的人。
虽然如此,但孔子的教育活动,却是结束了过去贵族垄断的“官府之学”,开始了学问的私家传授。
所谓“学术下庶人”,正是从孔子开始的。
从这一点来说,无论如何是有利于当时社会发展的。
不仅如此,孔子通过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从中总结了不少合于人们认识规律的经验,但孔子的这方面的思想,还不是认识论本身的问题,主要还是对教育方法、求知方法的概括和总结。
首先,孔子比较强调人们的知识来源于学习。
虽然他也讲到“生知”“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它表明孔子还受着传统思想的束缚。
但是我们从他的具体教育活动上看,他并不十分重视这点。
他所说的“性相近,习相远”才是他自己的主张,显然这和“生知”的观点是不一致的。
孔子从来就没有认为他自己是“上智”的,而且也没有说过哪一个人是“上智”的,他甚至认为尧舜也会有错误。
关于他自己,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述而》)他非常好学,他自己给自己的评论是:“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论语·公冶长》)他赞美好学的学生颜回说:“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论语·先进》)子贡问:“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孔子回答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可见,孔子非常注重学习,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学习,人的道德品德也是通过学习才能得到,所以他所说的“生知”差不多成了一句空话了,在实际上并没有重视它。
孔子主张学习的知识大体上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学习古代文献和典章制度方面得来的知识,这可以说是历史知识,《论语》中记载孔子从过去的历史文献、典章制度中学得知识的地方很多,他自己说他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论语·乡党》一篇中,除极少数几节外,大都是讲古代的制度,孔子就是学习这些东西。
从孔子教学的内容看,大部分是古代文献、典章制度...
关于孔子的作文
孔子是中国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在历史的尘埃中是座了不起的文学高峰。
然而,难能可贵的是,孔子是个谦虚谨慎的人。
《列子·汤问》中以前出现了两小儿辩日,当两个小孩询问孔子关于太阳的大小时,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竟然“不能决也”,可见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与谦虚谨慎的品质。
他是位在当时就享有“圣人”名号的人,完全能够对这两个懵懂无知的孩子所说的话不予理睬或搪塞过去,可他不,为什么?因为他是孔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孔子。
孔子在学习上有独到的见解。
《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更是连孩子都能朗朗上口的千古名句,他虽与老子等各派掌门人物有着不同的观点,却总是不远万里地驱车前往他们的住处讨论学习。
孔子倡导以仁服人,固守君子节操。
一次,在陈断绝了粮食,许多孔子的学生倒下了,子路生气地质问孔子:“你见过这么穷的君子吗?”虽然孔子也饿极了,却还是对子路说:“君子在穷困时仍能固守节操,但小人在穷困时会做出伤害仁义的事;君子牺牲自己恪守仁义之道,小人因为穷困而做出违背仁义之道的事。
”孔子的话让子路一愣一愣的,为什么?因为他是孔子,是“有杀身以成仁”的孔子。
孔子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极大的贡献,他能够说是在历史中有着承上启下作用的人,他不仅仅加快了中国礼貌、文化的传承,而且还推动了后中国的发展。
他创始的儒家学派至今仍然兴盛,他教导出的学生都是具有仁德、礼节的君子,他还是个具有亲民意识的“至圣”,注重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哪怕见面礼只是一串干肉,孔子也会“笑纳”你为他的学生。
短短几十年,他的私塾规模几乎就能与官学媲美了,为什么?因为他是孔子,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孔子。
孔子是500年才出一位的伟人,他是代表中国文化的灵魂工程师。
在他的启发下,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充满着墨香与仁义礼让的美德。
这就是我眼中的孔子。
扩展资料: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葬于防。
叔梁纥死后,颜徵在失去庇佑,被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阜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
鲁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孔子日见其长,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所以称自己虽然已经十五岁了,但志向在于做学问。
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去世。
这一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鲁昭公九年(公元前533年),孔子已经十九岁了,为了能够经常回到祖籍地宋国祭拜祖先,便迎娶了宋国人丌官氏之女为妻。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孔子
论语的作文
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说了一句老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道出了做人的真实意义。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能通达,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通达。
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它和中国民间常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等等,指的都是一个意思。
为什么有人会如此友善地考虑到其他人呢? 真正的原因是:你种下什么,收获的就是什么。
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到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到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到一个命运;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
你有权利非公平地对待其他人,但你这种非公平的态度,将会使你「自食其果」。
而且,进一步说,你所释放出来的每一种思想的后果,都会回报到自己身上。
因为你对其他人的所有行为,以及你对其他人的思想,都经由自我暗示的原则,而全部记录在你的潜意识中,这些行为和思想的性质会修正你自己的个性,而你的个性相当于是一个磁场,把和你个性相同的人或情况吸引到你身边。
确切地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文明。
一个人真正成为文明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正因为这是很高很难做到的要求,所以我们目前的社会总是在反复提倡「精神文明建设」。
我国产生过众多的推己及人的先贤,「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立立人」和「己达达人」的崇高典范。
大禹接受治水的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
当他想到有人被水淹死时,心里就像自己的亲人被淹死一样痛苦、不安,于是他告别了妻子,率领27万治水群众,夜以继日地进行疏导洪水的工作。
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经过13年的奋战,疏通了九条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绩。
之后,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大禹治水》的民谣: 大禹治水十三年,一心为民解灾难。
实地观测搞调查,团结勤快听意见。
三过家门而不入,废寝忘食沥肝胆。
河道疏通水患灭,灌溉农田万民欢。
到了战国时候,有个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谈起这件事,他夸口说:「如果让我来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
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让洪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吗?」孟子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错了!你把邻国作为聚水的地方,结果将使洪水倒流回来,造成更大的灾害。
有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这就是成语「以邻为壑」的由来。
从大禹治水和白圭谈治水这两个故事来看,白圭只为自己着想,不为别人着想,这种「己所不欲,要施于人」的错误思想,是难免要害人害己的。
大禹治水把洪水引入大海,虽然费工费力,但这样做既消除了本国人民的灾害,又消除了邻国人民的灾害。
这种推己及人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钦佩和效法。
「推己及人」这种替别人着想的道德情怀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也有着广泛的影响。
据说国际红十字会总部里,就悬挂着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语录,体现了人类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
中国有句俗语:「人和万事兴」。
推己及人的嘉言懿行,正是实现「人和」的润滑剂。
愿我们所有的炎黄子孙,都能时时处处推己及人,使五千年灿烂文明之花,开得更加艳丽芳香。
这一点推广开来,对于整个社会,意义是很了不得的,那样就经由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实现了全球的和谐、共荣。
关于论语的作文
《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说理深入浅出、言简意赅。
通篇以当时的群众语言为基础,兼借书面语言典雅精粹之风格,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创一体、自成一派。
《论语》虽非纯粹的文学作品,然其大量文句却逐渐演变成了格言、成语和典故,至今仍然保持着强盛不衰的生命力,充分说明了它有强大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文学特色。
本文拟从语言使用的灵活性,塑造人物形象的饱满性和记叙事情的洗练性三方面入手,对《论语》一书的文学特色作一浅析。
此外,孔子弟子的形象在《论语》中也有反映,如耿直鲁莽的子路、安贫乐道的颜回、联盟机智的子贡等。
但辑录者本意并非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语录体写人毕竟也有局限。
《论语》的文学性还体现在以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深刻 的道理。
如“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等等,形象简约地表达了深刻的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请推荐一些评论孔子或《论语》的著名文章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
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
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
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
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
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中庸之道。
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
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
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
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
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
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
”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
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
写一篇关于孔子的作文
《孔 子 小 传》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生于鲁国。
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后来逐渐衰落而迁到鲁国。
孔子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年少时作过许多卑贱的工作:“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语)。
据孔子自述,他十五岁时就以学为志,学习的内容自然非常广泛,但首先不能离开先代的礼乐典章制度。
到三十岁时,所学已颇有成就。
据《史记》载,齐景公当时来到鲁国,曾特别向孔子请教政事。
五十岁左右,孔子逐渐受到当政者的重视,担任要职,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直到以大司寇行摄相事。
其间,为人称道的政绩有,堕鲁权臣季孙、孟孙、叔孙三家城邑,诛鲁国乱政大夫少正卯。
后来,因不满于鲁君接受齐人馈赠的女乐而愤然出走,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飘泊生涯。
孔子周游列国,始终希望找到一个能够实现其政治理想的地方,非但未受到各诸侯国当权者的欢迎,且时常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威胁,畏于匡、困于陈蔡,形容狼狈。
年近七十,在失望中返回鲁国,没过几年,就带着遗憾死去了。
从现在流传下来的一些画像上看来,孔子始终是一幅温文尔雅、一团和气的样子,这里自然有许多理想化的儒家至圣先师的成分,至于真实情况如何,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孔子应该有其威武的一面。
他的学生颜回称其“威而不猛”,且孔子身材魁伟,当时被称为“长人”。
关于孔子的形象,我们所能得到的信息大致如此。
从《论语》和《史记》的记载中,我们还可以知道孔子是一个情感非常丰富的人,有这样一些故事,足以展示一个活生生的“圣人”:孔子之喜:孔子在鲁国以大司寇行摄相事,面露喜色,门人责问:“君子祸至不喜,福至不忧”,孔子称是,对自己的态度如此解释:“我喜而笑,使下人也觉得尊贵,这样不好吗?”孔子之笑:孔子周游列国,形色匆匆,流落至郑,郑人谓子贡孔子的神色“若丧家之狗”,子贡如实告之,孔子朗然而笑:“说我象丧家之狗,是这样,是这样!”孔子之哭:孔子强调“哀而不伤”。
颜回死,孔子哀哭而至于恸,门人开导,孔子曰:“不为这样的人哀伤而恸哭,又能为谁哀伤而恸哭呢?”后人有这样一种说法,圣人“情顺万物而无情”,也许这些故事是这句话的很好的注脚。
起码,我们在这里能够比较清楚地看到圣人面对我们普通所经常面临的情感波动时是怎样一种态度,圣人说“敬鬼神而远之”、“未知生焉知死”时是怎样一种想法。
孔子对于当时“礼坏乐崩”的时代有深切的感受,他自认为“斯文(即先朝的礼乐典章制度)在我”,所以始终在为恢复其理想中的社会秩序而奋斗,这就是孔子所行之“道”。
孔子以自己为“述而不作”--只是在绍述先代的礼乐典章制度,其实并非如此,在绍述的同时,他为旧的礼乐制度找到了内在的情感依据,即“仁”。
“仁”首先指示一种情感,即“爱人”,首先从父子、兄弟间的亲情出发:“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由此推己及人,即所谓“忠恕之道”,以此达到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和谐。
孔子对于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实现了仁,也就实现了完满的自我人生。
孔子关于仁的学说,对后世儒学发生了关键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正是在此意义上,儒学尊之为鼻祖。
同时,孔子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私人教师,据《史记》载,孔子弟子三千,比较有成就的有七十二人。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他招收的学生从事各种职业的都有,教育的内容首先是怎样作一个正当的“人”,教授的方式多是启发式的,鼓励学生谈论自己的观点。
上述情况,也许多少能为孔子被尊奉为“至圣先师”提供一些理由吧。
孔子弟子根据孔子的言行编成《论语》一书,是我们今天认识孔子最直接、最可靠的资料。
(但愿帮得上你,我这里还有一些孔子的参考资料,需要的话可以再问我)
《我眼中的论语》作文600字
我很喜欢《论语》这本书,它给了我很多启示,它诉我怎样做人才是正确的。
《论语》中说“弟子出则孝,入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想告诉我们,要先当好人,再当知书达理的人,说明了道德是一个人的根本,道德永远比学习重要。
孔子在这说明了儒家是以“仁”为本的思想。
《论语》是孔子生前说过的一些特别富有深刻含义的话,这本书是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将他生前比较精辟的话和回答弟子的问题编成一本名为《论语》的书,流传千古……《论语》语言简练,虽然没有特别用什么修饰语,但却让人不由自主的发自内心的去敬重,去膜拜。
它将中国几千年的道德、思想的标准,都集中在了一个册子里面,令人叹为观止。
读完了《论语》以后,使我明白了人要为国家做出贡献,为整个社会做出贡献,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要博爱,要“泛爱众”,要“仁”。
《论语》是要我们互相关爱,对朋友要真诚,要好好学习。
他的中心思想是“仁”和“礼”:“仁”指的是仁者爱人;“礼”指的是克己复礼。
仁者即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也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克己复礼在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在这本书里面,我最喜欢的句子中的一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了。
因为从这句话里,我感受到了孔子对天下所有人的尊重,和对天下人人格的肯定。
而“三人行必有我师”则说明了孔子先生为人谦虚,他认为能者为师,只要有胜过他的地方,都可以做他的老师。
他当时虽然地位不是太高但还是有一些地位的,居然可以说出这么豁达的话,让我们不得不深思,现在人人平等,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做不到这一点?不得不说,我们在这一点上做的的确没有孔子好,应该向他学习,发扬中华文化精髓。
论语作文1000字
于丹《论语》心得之一 天地人之道(1)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
这部曾被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吗?大家别以为,孔夫子的《论语》高不可及,现在我们必须得仰望它。
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说白了,《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
它就是这么一本语录。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断断记录下来。
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汇集编纂,后来就成了《论语》。
我们会觉得,《论语》好像没有很严密的逻辑性,很多是就事论事,里面也很少有长篇大论的文字,几乎每一则语录都很简短。
其实,无言也是一种教育。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你看,苍天在上,静穆无言,而四季轮转,万物滋生。
苍天还需要说话吗?《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
孔夫子正是以此来影响他的弟子。
大家知道,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贤人。
他们每个人都是一粒种子,把那种生活的态度、生活的智慧广为传播。
我们说孔夫子是圣人,圣人就是在他生活的这片土地上最有行动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
神圣神圣,神基本上是接近天空的,是像李白那样的人;而圣是接近土地的,是像杜甫那样的人。
孔圣人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在大地上生长的信念,他这样的人一定是从我们的生活里面自然生长脱胎出来,而不是从空而降的。
中国的创世神话是盘古开天辟地,但这个开辟不是像西方神话讲的那种突变,比如说拿一把大斧子,啪,劈开,然后金光四射出现一个什么样的天地万物,这不是中国人的叙事情感。
中国人习惯的叙事是像《三五历纪》里面描述的那样,是一个从容、和缓而值得憧憬的漫长的过程: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
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
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它说开始时“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在里面呆了一万八千年。
后来天地分开了,但它不是作为一个固体“啪”地从中间断裂,而是两股气逐渐分开,阳清之气上升为天,阴浊之气下降为地。
这并不是天地开辟的完成,这种成长才刚刚开始。
中国人是讲究变化的。
你看,盘古在天地之间“一日九变”,像一个新生的婴儿,每天都在微妙地变化着。
这种变化最终达到了一个境界,叫做“神于天,圣于地”。
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
只有理想而没有土地的人,是梦想主义者不是理想主义者;只有土地而没有天空的人,是务实主义者不是现实主义者。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
盘古的变化还在继续,这个故事还要接着讲:天地开辟之后,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也“日长一丈”,跟着天地一块儿长。
如此又过了一万八千年,最后是“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人的意义跟天和地是一样的,天地人并称为“三才”。
所以,在孔子看来,人是值得敬重的,人又是应该自重的。
读《论语》我们会发现,孔夫子教育学生时很少疾言厉色,他通常是用和缓的,因循诱导的,跟人商榷的口气。
这是孔夫子教学的态度,也是儒家的一种态度。
孔子或孟子论语议论文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
像“父母在,不远游。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
三十而立……”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
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
”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
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
就说我们班上的吧。
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
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
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
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为政方面,孔子讲得最多。
可我对这一方面也不太感兴趣,就草草地看了一点。
自然,虎头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
虽然这本经书我没读完,但已从中受益良多。
所以有时间和精力的话,我一定会仔细的重读几遍,细品其中滋味。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英语作文 孔子和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