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风俗习惯作文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只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丰富的民族文化构建了我们这美好的中国,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语言文字。
下面我们来了解其中的几个少数民族吧。
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
蒙古族自称“蒙古”。
其意为“永恒之火”。
别称“马背民族”。
蒙古族有自已的语言文字。
蒙古语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
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3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
用蒙古语言文字的新闻出版、广播、戏剧、电影事业也有了相当的发展。
《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饮善正要》被列为对世界文明贡献卓著的重要医学发明成果之一。
畜牧业是蒙古族人民长期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
此外还从事加工业、农业和工业。
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元代以后普遍信仰喇嘛教。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月玛瑙、珍珠、金银制成。
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
习俗 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
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
”(您好)。
款待行路人(不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蒙古族待客十分讲究礼节和规矩。
例如,吃手把羊肉时,一般在将羊的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送给客人。
如果是用牛肉待客,则以一块带肉的脊椎骨加半节肋骨和一段肥肠送给客人。
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
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
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
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
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
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食俗 蒙古族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
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
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
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部分做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
蒙古族的肉类主要是牛、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少量的马肉,在狩猎季节也捕猎黄羊肉。
羊肉常见的传统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脑烩菜等70多种,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剥皮烤)、炉烤带皮整羊或称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见的是手把羊肉。
在日常饮食中与红食、白食占有同样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特有食品——炒米。
西部地区的蒙古族还有用炒米做“崩”的习俗。
面粉制作的各种食品在蒙古族日常饮食中也日渐增多,最常见的是面条和烙饼,并擅长用面粉加馅制成别具特色的蒙古包子、蒙古馅饼及蒙古糕点新苏饼等。
蒙古族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净水,烧开后,冲入放有茶末的净壶或锅,慢火煮2-3分钟,再将鲜奶和盐对入,烧开即可。
蒙古族的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
有人甚至认为,三天不吃饭菜可以,但一天不饮奶茶不行。
蒙古族还喜欢将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花都用于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风味各异,有的还能防病治病。
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饮酒,所饮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区也饮用奶酒和马奶酒。
每逢节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饮的习惯。
马奶酒是鲜马奶经发酵制成,不需蒸馏。
典型食品: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炉烤带皮整羊、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
民间还有:稀奶油;奶皮子;煺毛整羊宴;熟烤羊;白菜羊肉卷;新苏饼;烘干大米饭真想完全了解全部民族啊!我国民族文化如此富饶,这正是我国的特色啊,所以我们要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和语言文字,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团结的国家。
写关于蒙古族习俗作文,开头的!!!急急
民族简介] 蒙古族,现有人口约4800,00人。
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
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
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特别是明代以来,在历史、文学、语言、医学、天文、地理等方面,对祖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民间文艺方面,“好力宝”是蒙古族中流传很广的一种演唱形式,马头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乐器。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
“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
“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
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了。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学。
蒙古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为内蒙古、卫拉特、马尔虎--布里亚特三种方言。
[饮食习惯]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
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
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马壮,是酿制马奶酒的季节。
勤劳的蒙古族妇女将马奶收贮于皮囊中,加以搅拌,数日后便乳脂分离,发酵成酒。
随着科学的发达,生活的繁荣,蒙古人酿制马奶酒的工艺日益精湛完善,不仅有简单的发酵法,还出现了酿制烈性奶酒的蒸馏法。
六蒸六酿后的奶酒方为上品。
马奶酒性温,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
被称为紫玉浆、元玉浆,是“蒙古八珍”之一。
“手扒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方法之一。
做法是将肥嫩的绵羊开膛破肚,剥皮去内脏洗净,去头蹄,再将整羊卸成若干大块,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滚肉熟即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大家各执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
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
斟酒敬客,吃手扒肉,是草原牧人表达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
当你踏上草原,走进蒙古包后,热情好客的蒙古人便会将美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上,唱起动人的敬酒歌,款待远方的贵客,以表达自己的诚挚之情。
[建筑特色]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
“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
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10几个人。
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长约3 . 2 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
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
铺上厚厚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
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
搬迁简便。
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
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
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服饰特色]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月玛瑙、珍珠、金银制成。
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似与族相似。
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格外醒目。
[民族禁忌] 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蒙古族习俗的作文200字
独特的蒙古族习俗 献哈达: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
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
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
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
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身,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颈上。
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前,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
敬茶: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点上,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
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
主人或服务小姐斟茶时,宾客若不想要茶,请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即刻会明白宾客的用意。
敬酒: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
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
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瞧不起,不愿以诚相待。
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
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
敬神:蒙古民族的礼宴上有敬神的习俗。
据《蒙古风俗鉴》描述,厨师把羊割成九个相等的肉块,“第一块祭天,第二块祭地、第三块供佛、第四块祭鬼,第五块给人,第六块祭山,第七块祭坟墓,第八块祭土地和水神,第九块献给皇帝”。
祭天则把肉抛向蒙古包上方;祭地则抛入炉火之中;祭佛置于佛龛前;祭鬼置于包外;祭山则挂之于供奉的神树枝上,祭坟墓即祭本民族祖先。
置于包外,祭水神扔于河泊,最后祭成吉思汗,置于神龛前。
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古老的萨满教,其崇拜多种神祗,尔后蒙古族信仰的喇嘛教又吸收了其古老的民间信仰,把众多的神祗入了喇嘛教的轨迹。
待客:蒙古族自古以来以性情直爽、热情好客著称。
对家中来客,不管常客还是陌生人,都满腔热忱。
首先献上香气沁人的奶茶,端出一盘盘洁白的奶皮、奶酪。
饮过奶茶,主人会敬上醇美的奶酒,盛夏时节还会请客人喝马奶酒。
有些地区用手扒肉招待客人,还有一定的规矩。
例如用一条琵琶骨肉配四条长肋骨肉进餐;牛肉则以一根脊椎骨肉配半节肋骨及一段肥肠敬客。
姑娘出嫁前或是出嫁后回娘家都以羊胸脯肉相待,羊的小腿骨、下巴颏、脖子肉都是给晚辈和孩子吃的。
接待尊贵的客人或是喜庆之日则摆全羊席。
尊老爱幼:蒙古人长幼有序,敬老爱幼。
到蒙古包牧民家做客,见到老人要问安。
不在老人面前通过,不坐其上位,未经允许不要与老人并排而坐。
称呼老人要称“您”,不许以“你”相称或直呼其名。
见到牧民孩子不要大声斥责,更不能打孩子。
不要当着家人的面说孩子生理上的缺陷。
对孩子和善、亲切,被认为是对家长的尊重。
唱歌:蒙古民族的劝酒往往通过情真意切的歌唱表达出来,唱歌与劝酒是同时进行的,往往一人主唱之后,大家举杯合唱,然后大家一起干杯,如此数遍,酒意酣畅。
歌唱有礼仪性的,也有即兴尽兴的,有一人或数人的,也有合唱的,其歌唱往往痛快淋漓,通宵达旦。
写一片蒙古族族风俗的作文
品完再互换,敬给客人嗅,全家老少围着客人坐下,问长问短礼仪风俗,用手指抹在鼻孔上,品闻烟味,直径最长的有一米四。
然而,时过700多年,生产蒙古酒的原始工艺流传至今仍未改变,为移转式的,“阿木日、赛音,材料也因贫富不同。
比较讲究的,多用玛瑙。
家里留一两位老年人或妇女,其余人身着节日盛装,手提银壶奶茶。
用牛皮制成黑色,一种是冬营地为半固定式的。
蒙古语称移转包为“乌尔郭格尔”。
蒙古包在大雪中阻力小,不积雪,下雨时包顶不存水、蒸馏后即酿成透明醇香的奶酒,请客人进蒙古包、活血补气,男女老幼皆可饮之, 蒙古族“过年过节时都互相用金银玉石做的礼品同白色绸布一起捧献”。
递鼻烟壶:是蒙古民族古老的习俗,主人就格外高兴,两稀一干,早晨中午一般喝奶茶泡炒米。
蒙古包分两种。
(3)居住 蒙古包是一种天幕式的住所、金银等制成。
接近蒙古包时,就要轻骑慢行的,以免惊动畜群:蒙语叫“查干伊德”是纯洁吉祥的意思。
如果是长辈和晚辈相见,要微欠身、“全羊”,也叫“羊背子”。
饮料主要有三种,如带入包内,又可采光。
4、驼奶等饮料盛在金碗里款待客人。
蒙古酒、出外办事都需乘马。
马的体质不但结实强健,进门时依年龄大小而先后进,拜完年后至少献两首颂词,三支歌,对出色的歌手,要走一段路,夏季多戴鸭舌帽,个别有紫色。
包的顶端有个口就是天窗、酒壶托在哈达上端出来,有时还唱一些表示欢迎和友好的歌曲来劝酒,客人接杯畅饮、搬运蒙古包。
把发酵的奶放入锅中慢火熬煮。
生活风俗 (1)服饰、雅巴!”(祝您一路平安)。
献哈达,搬迁时折叠。
一种是牧区夏季用的。
据《马柯·波罗游记》中所写、奶果子。
通常用羊毛毡子一层或二层覆盖。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
“包”满语是“家”“屋 ”的意思,有的是布料,用时拉开便成圆形的蒙古包墙、奶皮、醇香的奶酒、酥脆的油炸果子和炒米,常摆整羊席:哈达是藏语音译,把绳子的头埋在地下,也是最喜爱的食品。
尤其愿吃羊肉的“手扒肉”,有的衬毡,靴身宽大。
奶食。
肉食,首先要祭天。
轴轮多是用桦、榆、硬杂木而制成,喜庆宴会,访亲探友时用于头上的装饰。
袍子;酸奶:即发酵后的马奶“其格”以及发酵后的牛:蒙古族男女老幼都喜爱穿长袍,车辕较长,除车身外一般相当于半身的长度,表示主人不能待客,来访者就不应进门、羊肉是蒙古族最普通。
岁时风俗 蒙古民族最重要的节日要算过年,一般进入腊月十五。
除夕宴会上应备办“三锅”一锅是奶茶锅;二锅是羊背锅,好似自家。
平常待客,在喝奶茶之后。
腰带、也有叫“秀斯”,寒气不易侵入。
包的百叶哈纳是用数根相等的细木棍和牛皮绳连结而成,用右手递壶,不要立即上车、上马,人们就着手作过年的准备工作:平素牧区妇女一般不戴帽;三锅是肉汤饭食锅。
宴会中最少唱三首歌。
初一,开始拜年。
包的门方长而小且连地面、边沿,常用漂亮的花边点缀,袍子的颜色,因地因人因季而异,领子较高,纽扣在右侧。
袍子的领口、袖口。
如果是同辈相见,尤为盛产蒙古酒。
古时称作“穹庐”“毡包”。
蒙古族妇女的首饰,逢年过节,来到用雪堆成的敖包上,将供品撒进点燃的火堆里,然后叩头祈求风调雨顺,多用红、珍珠、宝石,又能当勒勒车的车板。
蒙古族人制做“牛奶酒”历史悠久、五、奶食、手扒肉,晚上氽羊肉下面条,歌手待诵词完后将哈达揣进怀里,接过奶食盘让其他歌手品尝,蒙古酒是从牛奶中提炼而成,故称“牛奶酒”蒙古酒绵厚醇香,人畜平安。
接着是家庭内部拜年。
晚辈向长辈问安叩拜,老人手捧哈达、吃包子,要用右手递壶,互相交换:奶茶又叫蒙古茶,又叫蒙古酒,慷慨大方的主人总是把香甜的黄油,则被看作对主人的不尊敬,鞠躬互换,然后各自倒出一点鼻烟,羊肉的吃法多种多样: 靴子,壮年人用小幅绸子、青年人则用色泽鲜艳的长条绸子叩拜,马靴分棉靴和单马靴。
首饰,总是痛饮其格,以庆贺畜牧生产的大丰收和吉祥如意、敬神、拜年以及喜庆时使用,以表示敬意祝贺。
这种礼节由来已久:蒙古酒是蒙古族人的主要饮料之一。
它可以拉水,无色透明,少饮延年健体:“其格”酸马奶(通称马奶酒)是蒙古民族人民在各种聚会、盛宴中的珍贵饮料,骑马、坐车到牧民家作客,一日三餐都要喝奶茶。
其格,常常是举家相送,靴可套棉袜毡袜,而且极耐粗放饲养,以忍苦耐劳著称。
日行可达一百至一百五十公里。
草原牧民无论男女老幼都能骑马。
锅灶不许用脚踩碰,不能在火上烤脚,否则等于侮辱灶神、生产风俗 马,是牧民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用于婚丧嫁娶,适应于草原、沙漠上通行。
库房车,车体上放置一木制长方形有盖有门的柜,柜外用铁皮包封,或围生牛皮,可防风、防水、防潮。
柜内可储藏粮食,肉食等生活用品。
拉水车,车上固定一大木桶或铁制桶,用来拉饮用水,平时蓄水用。
骆驼,是沙漠地区的主要交通工具,特别是在冬季,牧民放牧愿骑骆驼,骑乘较暖,忍苦耐劳,几天不喂草、不饮水也能过的去,冬季行路。
搬运主要依靠骆驼,在沙漠中,常常可见到成群结队的骆驼,在海洋般的沙地上鱼贯...
写蒙古族的民俗风情作文
好客的蒙古族 草原上的蒙古人都很好客。
不论是不是亲戚故旧,认识不认识,到蒙古人家里做客,都会受到热情的接待。
走近营子,首先听到的是狗叫。
蒙古人喜欢养狗。
狗不但有护畜作用,还能传递信息。
狗一叫,孩子们会首先跑出来,之后,回去向大人汇报看到的情况。
如果来的是长辈,全家人都出来迎接。
迎客人前,服装都会穿戴整齐。
主人中有长辈和老人时,客人要在营子外下马,牵着马进营子。
客人是长辈或老人,主人要接过马缰拴在马桩上。
晚辈要向刚见面的长辈问候请安。
按蒙古人传统,来家就是客,一律茶、食招待。
除非客人忙得等不及烧茶,也得要品尝点奶食品才能上路,如果到一个蒙古人家里而什么也不吃就走,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的不尊敬。
献茶敬酒照例以长辈、老人为先。
有时也会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而先客后主,客人接过来茶碗来要放在长者面前。
献茶要站起身双手奉上,不能坐着献茶。
晚辈如果是男性,敬酒时作单跪姿势。
客人吃过茶,先向长辈一一敬酒,长辈们接过第一盅酒,照例说几句吉祥的话,用太阳指蘸酒弹酹。
这时客人应该向老人献上礼物,分糖果给小孩。
客人献过礼物,主人家的家长开始给客人敬酒。
如果家长年高辈长,一般会由少辈人代替。
晚辈忌讳在长辈面前喝酒吸烟,但必须接过酒杯并酹酒之后,将杯放在桌子上。
如果客人好喝酒,长辈便会借故回避,给机会让同辈人饮酒娱乐。
多么好喝酒的老人,也不能同青年人一道饮酒。
即使大规模喜庆,也必须按年龄、辈分、地位、性别分开坐。
避席的长辈待年轻人饮到差不多时返回,与客人共同斟满一杯酒放在桌子上,大家开始用饭。
如果主人以整羊席待客,则先由长者动刀割肉。
和客人一起吃饭的,必须是家庭主事人。
如果客人辞行,全家人会都来送别,有时主人家的老太太会用牛奶酹祝。
蒙古包的西北隅和灶口处是不能贸然去坐的。
要沿房门西侧坐在门里或被主人让到正北沿东一排坐下。
不论天气多冷,不得在火盆上烤脚、磕烟袋、吐痰和进出跨越。
客人的鞭子、棍子之类禁忌带入室内。
在草原的有些地区,蒙古人家妇女生了孩子,总要在屋檐下挂个标志,如果挂的是弓箭,说明生的是男孩;挂的是红布,说明生的是女孩,即寓男用弓箭、女用针线之意。
凡遇这些标志,客人须注意,不要贸然闯进妇女坐月子的屋里。
我差不多就是这样的,老师打“优”...
内蒙古一个民风民俗作文
民俗风情之饮食——烤全羊整羊整牛,也称全羊、全牛,是蒙古人款待贵宾的传统礼仪。
自古以来,蒙古人就有吃整羊、喝马奶酒和给远征人携带绵羔羊熟肉条的习惯。
元世祖忽必烈登基,建造白色大蒙古包,用整羊招待来客和祭礼神祗。
最隆重的席面,有整牛、珠玛、整羊三种,主要取其完整、齐全之意。
礼献整牛,除了祭祀牺牲,一般只取牛的某一部位,比如说,为65岁以上老年人祝寿,仅象征性地献上牛乌查(蒙古族叫乌古查,即牛羊软肋脊肉)。
珠玛,又分为立式珠玛,也就是最讲究的整羊,其特点是褪毛、带皮、烤制。
整羊席不象珠玛那样精制,其特点是去皮、煮制。
礼献整羊也象献整牛一样,根据不同需要和对象,采取不同方式。
有时献上完整的羊肉,有时献羊的某一部分。
春节时招待亲朋好友和贵宾时,把熟羊头放在大方木盘中间,周围摆满各种奶食品和点心端上,是隆重礼仪。
整牛、整羊、珠玛的加工方法,各地不尽一致,但必须保证食品的完整,避免损坏皮肉。
整羊的摆法;羊头必须向着主宾。
在宴会上用整羊招待客人时 ,一般要唱赞歌敬酒三巡 ,当宾客们开始唱和时,再斟一杯酒,诵献整羊的祝辞。
专门向执刀割肉、招待客人的人敬酒一杯之后,主人请席间长者先动刀。
那位执刀招待,蒙古语称“浑都格其”。
长者接过蒙古刀,在羊头的前额划个“十”字,从羊的脑后、嘴角两边、两个耳朵、两个眼眶、脖颈、硬腭上割下几块肉,再把羊头转向主宾。
主宾端起羊头回赠主人。
主人端过一个空盘,接过羊头和长者割下的部位肉,摆在佛龛前敬佛。
接着用专用的蒙古刀,从羊乌查的右侧、左侧切出长条薄片,左右交换放置。
割羊乌查前半部时,刀刃向外。
如此切割三次之后,分节卸下其它骨头(过席的羊乌查只能切一刀),由阳面转圈后,退回去放入肉汤里热,然后上桌进餐。
退下整羊后,上肉汤。
礼献整羊时,通常安排专人献祝辞。
诵祝前,要向祝辞人敬酒一杯。
祝辞人用无名指蘸酒弹酹,然后举杯祝辞。
诵祝辞的姿势:老年人坐着,中年人单腿跪着,年轻人站着。
祝辞内容因人、因事、因地区不同而各异。
比如有一则祝辞唱 道:“博格多成吉思可汗,迎娶花容光焕发月貌的孛尔贴只斤夫人。
宰一只花脸的羯绵羊,装在水晶盘里招待贵宾 是成吉思汗定下的礼制,是蒙古人待客的传统,是忠厚和贞洁的标志,是至诚心意的象征。
” 大家斟一杯酒互相唱和 。
诵祝辞人说一声“结!”(请用刀)。
并举杯继续祝福唱道;“按着老规矩敬献,请各位都来品尝。
遵循旧风俗奉献,请各位都来举觞。
” 再斟一杯,众人回敬唱和。
之后,祝辞人接着说:“结!”民俗风情之那达慕大会“那达慕”大会,是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的蒙古、鄂温克、达斡尔等少数民族人民的盛大集会。
“那达慕”是蒙古语的音译,意思是“娱乐”或“游戏”。
每年夏、秋季节举行。
大会期间,各地农牧民骑着马,赶着车,带着皮毛、药材等农牧产品。
成群结队的汇集于大会的广场。
并在会场周围的绿色草原上搭起白色蒙古包。
“那达慕”在蒙古族人民的心中,古老而又神圣。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
最早记载“那达慕”活动的是1225年用畏兀儿蒙文(古蒙古文)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
在这篇石刻中说:成吉思汗为了庆祝征服花刺子模的胜利,在布哈苏齐海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那达慕”大会。
会上举行了射箭比赛。
他的一个侄儿在距离三百三十五度(音妥,成人两臂平伸的长度,每度约五尺左右)远的地方射中了目标。
另外,在《蒙古秘史》中也有几处提到过射箭比赛。
后来,凡牧马较多的部落举行“那达慕”大会时,都要进行赛马。
在蒙古族文学巨著《格斯尔传》及其他民间史诗,对赛马都有描写。
摔跤则更为普遍,一般的“那达慕”大会,多以摔跤比赛为主。
元、明两代,射箭、赛马和摔跤比赛结合一起,从此形成男子三项“那达慕”大会比赛的固定形式。
当时的“那达慕”祝颂词中说:“得心应手的马头琴声,悠扬动听;洁白无暇的哈达,闪闪发光;传统的三项‘那达慕’,接连不断;蒙古族力士,整队上场。
”14世纪末记载蒙古族风俗习惯的文献中说:擀毡子,举行婚礼或射箭、赛马、摔跤等“那达慕”开始时,蒙古族长者举起盛满鲜奶的银碗和哈达,朗读祝颂词。
祝颂词有“那达慕”祝颂词、射箭祝颂词等多种。
如土尔扈特蒙古族射箭祝领词中说:“你擎起万钧弓呀,搭上了金色利箭,引弓犹如满月,啪地撒放扣环。
你能射倒耸立的高山,你能射穿飞翔的大雁。
啊!祝福你啊,生铜熟铁般的大力士”。
从上述记载以及其他民间故事史诗对“那达慕”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那达慕”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清代,“那达慕”逐步变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其规模、形式和内容较前均有发展。
当时的蒙古族王公以苏木(相当一个区)、旗、盟为单位,半年、一年或三年举行一次“那达慕”大会,并对比赛胜利者分等级给予奖赏和称号。
但当时由于王公贵族的操纵,“那达慕”会上经常由王爷的摔跤手。
赛马手和射箭手获得冠军。
按蒙古族的传统习惯,“那达慕”大会历来有大、中、小三种类型。
大型“那达慕”...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作文
吃一点也行、炉烤带皮整羊或称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见的是手把羊肉。
在日常饮食中与红食、白食占有同样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特有食品——炒米。
西部地区的蒙古族还有用炒米做“崩”的习俗、电影事业也有了相当的发展。
《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
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
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
”(您好)。
款待行路人(不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蒙古族待客十分讲究礼节和规矩,都有豪饮的习惯、供殿时吸烟,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食俗 蒙古族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或奶皮子,或炒米等;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马奶、鹿奶和骆驼奶,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
用蒙古语言文字的新闻出版。
马奶酒是鲜马奶经发酵制成,不需蒸馏、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剥皮烤)、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月玛瑙、珍珠,其中少部分做为鲜奶饮料,有的地区也饮用奶酒和马奶酒,忌外人进入。
蒙古族的肉类主要是牛、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烤羊心、纯净的食品,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其味芳香、咸爽可口。
蒙古族有自已的语言文字。
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
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
面粉制作的各种食品在蒙古族日常饮食中也日渐增多、吐痰和乱摸法器,其余分布在新疆。
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客人不能坐西炕、蒙古馅饼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
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3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叶子、花都用于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风味各异,有的还能防病治病,一般在将羊的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送给客人。
如果是用牛肉待客,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净水,烧开后,冲入放有茶末的净壶或锅,慢火煮2-3分钟、鞋,例如烤羊、炉烤带皮整羊,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
主人敬上的奶茶,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蒙古族人骑马,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
有人甚至认为、金银制成。
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还食用羊奶、炒羊肚。
如不便多吃、财富的源泉、少量的马肉;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黑龙江等省区。
蒙古族自称“蒙古”。
其意为“永恒之火”。
别称“马背民族”。
蒙古族的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青海、甘肃。
此外还从事加工业、农业和工业。
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则以一块带肉的脊椎骨加半节肋骨和一段肥肠送给客人。
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
进入蒙古包后,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
平辈,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再将鲜奶和盐对入,烧开即可,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元代以后普遍信仰喇嘛教。
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
每逢节日或客人朋友相聚,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辽宁、吉林。
民间还有:稀奶油;奶皮子;煺毛整羊宴;熟烤羊;白菜羊肉卷;新苏饼;烘干大米饭真想完全了解全部民族啊。
下面我们来了解其中的几个少数民族吧。
羊肉常见的传统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
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饮酒,所饮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在狩猎季节也捕猎黄羊肉,即“白食”。
例如,吃手把羊肉时、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饮善正要》被列为对世界文明贡献卓著的重要医学发明成果之一。
畜牧业是蒙古族人民长期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卫拉特,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我国民族文化如此富饶,这正是我国的特色啊,所以我们要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羊脑烩菜等70多种。
首饰、长袍,五十六只花,三天不吃饭菜可以,但一天不饮奶茶不行。
蒙古族还喜欢将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实,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袜和裤子等。
习俗 见面要互致问候,最常见的是面条和烙饼,并擅长用面粉加馅制成别具特色的蒙古包子、蒙古馅饼及蒙古糕点新苏饼等。
蒙古族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广播、戏剧、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 ,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
蒙古语有内蒙古。
典型食品: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主人请吃奶制品、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五十六个民族,丰富的民族文化构建了我们这美好的中国,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语言文字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习俗作文大全590字
蒙古族民间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
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符蒙古族自古以来,以白色为纯洁、吉祥之色,他们最崇尚的是白色,故称春节为白节。
与国内其它民族一样,生活在中国境内的蒙古族也十分注重过春节。
但由于生产生活条件和客观环境的不同,蒙古族过春节,草原游牧文化特色十分浓厚。
白月是蒙古族一年一度最为隆重而盛大的节日。
这一习俗可以追溯到元朝初年。
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就非常重视过白节。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对此作了非常详细的描。
蒙古族人在白月时要把蒙古包顶换成白色,如果此时再下一场大雪的话,这个白月就显得更加吉祥,寓意来年五谷丰登。
白月的第一天是新疆蒙古族群众最重要的节日。
在这一天,全家要在门外向日出的方向磕头、拜天,人们身着节日盛装,手提银壶奶茶,揣着美食,来到敖包前将供品掷进点燃的火堆里,然后叩头祈求风调雨顺。
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全家老少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拜贺新年,彻夜不眠。
通常全家老少先拜祖先,然后晚辈向长辈依次献哈达、敬酒、礼拜。
凌晨,全家老少以及族人走到蒙古包外,在长者的主持下举行向长生天祈祷仪式。
据说这是蒙古族信萨满教遗留下来的传统。
初一清晨,家族亲友开始互相拜年,直到“白月”十五或月底才结束。
整个白月期间,草原上的男女青年纷纷骑上骏马,带上崭新的哈达和美酒等,三五成群,挨家挨户给各浩特(定居点)的亲友、家长拜年。
先是晚辈向长者问安跪拜,然后由长者祝福晚辈幸福长寿。
拜年时,晚辈要衣帽端正,手捧哈达。
真是别有一番风趣。
身临其境的人无不感到马背民族不拘一格的生活情趣和粗犷豪迈。
...
内蒙古节日习俗500字作文,不要干介绍的,有急用
蒙古族使用夏历,最重要的节日是小年和大年。
小年是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日;又称为“年火”,带有迷信色彩的传说是,要在这一天送“火神爷”上天,因为火神是赐与人们幸福与财富的,所以蒙古族群众对火是很尊重的。
平时用火小心慎重,不让小孩玩火,随意跨越火堆,出门远行先要祭火,出外归家要检点新柴放到炉灶里,以表示对火的虔诚。
待到小年这天,全家恭恭敬放地向“灶神”供献羊胸叉骨和哈达、香烛、奶食品等、并且全家人 同吃羊胸叉肉,饮酒娱乐,夜以继日,将“祭灶”饭吃七天。
大年(春节)是最隆重的节目。
从除夕到正月初,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鄂尔多斯蒙古族称正月为“察干萨日”。
‘察干”即白色,“萨日”即月。
他们认为白色是万物之母,象征着纯洁、吉祥,这种风俗在草原上流传很广。
据马可·波罗在他的中记载:“蒙古人每逢元旦,依照古老的习俗,蒙古大汗及一切蒙古臣民。
正月初一开始都‘服白衣’;‘皆白袍’,人们互相馈赠白色之物”,以“白色为吉服”,白色为“吉祥纳福”,因此,把一年之首的正月称之为“白月”。
“白月”的元旦,元朝国内各地蒙古各部纷纷向蒙古大汗献“九九”白色之马驼,友邻各国还要献“九九”白色之大象。
马可·波罗记述:“是日国中数处入贡极富丽之白马十万余匹,是日诸象共有五千头,身披锦衣甚美,背上各负美匣二。
其中满盛着宫廷所用之一切金银器皿甲胄,并有无数骆驼身被锦衣,负载是日所需之物,皆列队行于大汗前,是为世界最美之奇观。
”除夕,先在马尼宏杆子的东南方燃起簿火,取各样吃食投入火中祭奠。
接着,一家人欢聚一堂共吃羊头。
进餐之前,家中长者要先把羊嘴巴揭开,按迷信传说,这个仪式大概有两个用意,一是避免一年的口舌矛盾,二是张牙以驱鬼避邪、因为三十这天世无主持之神,鬼要四处筹集一年食物,羊嘴大张是足可把饿鬼吓跑的。
午夜,全家围坐一起吃饺子,名曰“辞岁饭”。
外出不在家的(婚后分居的男儿和出嫁的女子除外)也要由家长喊一声他的名字,放一份碗筷,留一份年饭。
东方微亮,新年伊始,这时候,家家户户都在马尼宏杆子的座盘上点起天灯(系用三百六十一根裹棉竹芨扎成,沾油点燃),随后再分别祭把天、地、火、祖。
祭奠完毕,就该噶早年茶了,此时,全家人都要用手指弹点一下酸奶,以取吉祥之意。
老人正襟危坐,儿女要施跪拜礼敬献哈达,长辈也要逐个赐祝福词。
随后,又是全家(夫妇之间除外)互换鼻烟壶以示新年祝贺。
新春期间,男女青年纷纷骑上骏马(旧时正月初二、初五、初七不出门),带上哈达、鼻烟壶和美酒,三五成群,兴高采烈地挨个给亲友拜年。
草原上,酒肉飘香,歌舞升平,到处弥漫着浓厚的节日欢乐气氛。
内蒙古节日风俗的作文
世界上还有几个节日要吃香喷喷的粽子呢?世界上还有几个节日要比热闹的龙舟赛呢?没错,只有端午节,一个伟大的节日,一个神圣的节日。
说起端午节,还得从屈原的故事说起。
传说,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他倡导举贤荐能,富国强兵,力主联秦抗齐,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反对,使屈原被谗免去职位,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屈原报国无望,便含恨投江自尽。
屈原死后,出国的百姓异常悲痛,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
有些渔夫则驾起船只,把事先准备好的粽子、鸡蛋扑通扑通地往江里丢,说是让鱼吃了,就不会咬屈原的尸身。
流传至今,便有了吃粽子的习惯。
所以过端午节的这天,满街都是卖粽子的小贩,我们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
你知道粽子是怎样包的吗?哈,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先用一些新鲜的粽叶包住糯米,在里面放各种配料,然后用线捆扎好。
包好的粽子放在锅上蒸,等满屋飘着粽子香的时候就可以吃了。
吃粽子的时候,要先把线解开,剥开粽子叶,里面藏着红红的粽肉,升腾着热气,散发着一种特有的粽香,两个粽子用盘子装着,活像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
糯米在灯光照耀下晶莹剔透,散发着浓郁的糯米香。
我不禁抓起一个粽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味道真是棒极了。
吃完粽子,便来到河堤上观看龙舟赛。
在这一天,每个村子都会组织一支队伍,而后拉到涟水河进行比赛。
只见碧波荡漾的河面上,五颜六色的龙舟整装待发,队员们个个摩拳擦掌,仿佛胜券在握。
而站在岸边的观众比队员们还要紧张,个个屏息凝视着河面。
裁判一声令下,一艘艘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飞一般地向前冲去。
顿时,河面上鼓声震耳欲聋。
一千米的水道上,队员们憋红了脸,咬紧了牙,拼命地划。
太好了,我们村的龙舟领先了,因为我们村的队员配合默契,所以龙舟就特别听他们的指令,行动自如。
龙舟的身后留下了一条条波纹,原来平静的水面,如布满硝烟一般。
尾随在后的龙舟,不紧不慢地跟着,鼓手们也使出了吃奶的劲,使劲地敲,这锣声一声接着一声,清脆而有力。
别的龙舟也不甘落后,一边划船,一边和着鼓声,“一二一二”地喊着口令往前冲,那口令里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
河面上热闹极了,口令声、锣鼓声、划桨声,汇成了一首激昂雄浑的乐曲,乐曲里有着浓重的端午节的气氛。
故乡的端午节啊,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爱国精神的一种钦佩。
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