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山馆阅读答案》300字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馆
余靖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1)穿云翠,畲田(2)得雨肥。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
注:(1)岫:山(2)畲田:焚烧田里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的田地
(1)
首联、颔联,诗人怎样表现自己的境遇、情怀?试做具体分析。
(2)
“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阅读答案:
答案:
解析:
(1)
“萧条”不仅渲染了田园的冷落,更表现了诗人此时心情的黯淡、孤寂。(2分)树因秋色而更显苍老,倦鸟在暮色中低徊寻巢,映衬了诗人内心的悲哀。(2分)
(2)
“穿云翠”是生动而美丽的景象。“得雨肥”意味着丰足。(2分)美好的景物反衬出诗人的穷困潦倒和黯然神伤的心情。这是乐景写哀的手法。(2分)
作文二:《山馆阅读答案》500字
阅读佘靖《山馆》,答1—2题。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
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
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
1.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的“野馆”就是题目所说的“山馆”,指作者在山野之间居住的地方。
B.第二句“凭轩”指靠着窗户,“竹扉”指院子的竹门。
C.第三联“远岫”指远处的峰峦,“畲田”指焚烧草木做肥料的农田。
D.“渊明谁送酒”,意思是说没有人给陶渊明送酒;要喝酒必须自己劳动去挣。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诗人所处的环境,把人带进一幅凄清孤寂的图画。“萧条”二字不仅渲染了田园的冷落,更表现了诗人的情怀。
B.第二联写凭轩所见的近景,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萧条冷落。“树藏秋色老”还带有一种悲壮的意味。
C.第三联写凭轩所见的近景,一个“穿”字化静为动,一个“得”字化无情为有情,生动活泼美丽动人,表现了诗人愉快的心情。
D.尾联直抒胸臆,慨叹无人为自己送酒,想学陶渊明饮酒赏菊也办不到,辜负了菊花,白白让它残落随风而飞了。表现了诗人的悲愤心情。
阅读答案:
答案:1.D 2.C
解析:
1、远景;反衬诗人黯然种伤情怀;故意曲解法。
2、牵强附会法。
作文三:《山馆诗词阅读答案》400字
山馆 (宋)余靖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
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穿云翠,畲田①得雨肥。
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
【注解】①畲(shē)田:焚烧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的田地。
14.这首诗对仗最工整的一联是( )(1分)
A.首联 B.颔联 C.颈联 D.尾联
15.下列有关本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交待了时间、地点,由“对竹扉”引出所见之景。
B.颈联中“穿云翠”形象地写出了山的高峻、草木葱郁。
C.中间两联的景物描写远近结合,动静交织,情景交融。
D.尾联借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16.颔联中“老”字用得别具特色,请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4.C(1分)
15.D(3分)
16.首先“老”字写出了秋天傍晚时分树色的晦暗、苍老。其次暗示作者的年老、衰老。一个“老”字,情景交融,既写景又传情,景凄凉人孤寂、哀伤。(4分)
查字典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如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加查字典语文网的QQ群315357333沟通交流。
作文四:《佘靖《山馆》阅读答案》700字
佘靖《山馆》阅读答案
(“128815”);佘靖《山馆》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21—22题。(每题2分)
山馆
佘靖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
注:余靖因支持范仲淹改革被贬官,此诗是他晚年所作。
21、对此诗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的“野馆”就是题目所说的“山馆”,指作者在山野之间居住的地方。
B(第二句“凭轩”指靠着窗户,“竹扉”指院子的竹门。
C(第三联“运岫”指远处的峰峦,“田”指焚烧草木做肥料的农田。
D(第四联中“渊明谁送酒”意思是说没有人给陶渊明送酒,要喝酒必须靠自己劳动去挣。
22、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点明时间、地点和诗人所处的环境,把人带进一幅凄清孤寂的图事#from本文来自学优网://.gkstk.end#。“萧条”二字不仅渲染了田园的冷落,更表现了诗人的情怀。
B(第二联写凭轩所见的近景,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萧条冷落。“树藏秋色老”还带有一种悲壮的意味。
C(第三联写凭轩所见的远景,一个“穿”字化静为动,一个“得”字化无情为有情,生动活泼,美丽动人,表现诗人愉快的心情。
D(尾联直抒胸臆,慨叹无人为自己送酒,想学陶渊明饮酒赏菊也办不到,辜负了菊花,白白让它残落随风而飞了,表现诗人的悲愤心情。
参考答案:学优网整理
21、D“渊明谁送酒”是讲陶渊明隐居田园,贫无酒钱,尚有亲朋好友送酒上门,如今诗人在此寂寞凄清的山馆,又有谁来噱寒问暖呢,只有绕墙的残菊陪伴自己。
22、C“穿”“得”二字十分鲜明生动,诗人越是把美赋予自然景物,越能反衬他黯然神伤的心情。
作文五:《《山馆》阅读答案》300字
山? 馆
北宋?? 余 靖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
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①穿云翠,畲田②得雨肥。
渊明谁送酒③?残菊绕墙飞。
【注解】①岫:山。②畲田:焚烧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的田地。③渊明谁送酒:陶渊明隐居田园,贫无酒钱,有亲友送酒上门,这里的意思是,诗人的境遇不如陶渊明。
(1)“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2分)(改编)
(2)联系首联和颔联,简要分析诗人怎样表现自己的境遇和情怀?(3分)
参考答案:
23.(1)“穿云翠”是生动而美丽的景象。(1分)“得雨肥”意味着丰足。(1分)
(2)作者运用融情于景的手法表现情怀,"萧条"不仅渲染了田园的冷落,更表现了诗人此时心情的黯淡、孤寂。(2分)树因秋色而更显苍老,倦鸟在暮色中低徊寻巢,映衬了诗人内心的悲哀。(1分)
作文六:《《山馆(宋)余靖》阅读答案》400字
《山馆(宋)余靖》阅读答案
(“128815”);《山馆(宋)余靖》阅读答案
山馆(宋)余靖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
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
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
【注解】?畲(shē)田:焚烧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的田地。
14(这首诗对仗最工整的一联是()(1分)
A(首联B(颔联C(颈联D(尾联
15(下列有关本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交待了时间、地点,由“对竹扉”引出所见之景。
B(#from本文来自学优网://.gkstk.end#颈联中“穿云翠”形象地写出了山的高峻、草木葱郁。
C(中间两联的景物描写远近结合,动静交织,情景交融。
D(尾联借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16(颔联中“老”字用得别具特色,请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学优网整理
14(C(1分)
15(D(3分)
16(首先“老”字写出了秋天傍晚时分树色的晦暗、苍老。其次
暗示作者的年老、衰老。一个“老”字,情景交融,既写景又传
情,景凄凉人孤寂、哀伤。(4分)
作文七:《余靖《山馆》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1100字
余靖《山馆》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128815”);余靖《山馆》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山馆
余靖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
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
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
[注]?竹扉:竹子做的门。?远岫:远处的峰峦。?畲田:开垦过三年的田。?渊明:陶潜,陶渊明。
[鉴赏提示]首联描绘了一幅凄清孤寂的图画。颔、颈两联是诗人近看远眺的秋天景色。末联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孤独惆怅的心情。全诗采用由近及远、从景到情的写法,过渡自然,浑然一体。
14(对此诗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了时间、地点和所处的环境。“野馆”就是题目所说的“山馆”,指作者在山野之间居住的地方。“萧条”既描写出田园的景象,也体现了诗人此时的心情。
B(二、三两联写出了凭轩远眺所见的景象。“藏”字表现了秋色的不易察觉,“老”字暗含对自己人生的感慨,“穿”、“肥”二字看似平淡,却平中见奇。
C(“渊明谁送酒”一句直抒胸臆,意思是说没有人给陶渊明送酒,要喝酒必须靠自己劳动去挣。诗人以陶潜自比,写出了自己艰难
的处境。
D(“残菊绕墙飞”一句,以景写情,以残菊飘飞的萧瑟秋景来烘托诗人内心的孤独惆怅。
15.首联、颔联,诗人怎样表现自己的境遇、情怀,试作具#from本文来自学优网://.gkstk.end#体分析。(4分)
16.”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14.C(此句意思应为“陶潜隐居田园,贫无酒钱,尚有亲朋好友送酒上门,如今,诗人在寂寞凄清的山馆,又有谁来嘘寒问暖呢,”)
15.答案:?作者运用融情于景的手法表现情怀,”萧条”不仅渲染了田园的冷落,更表现了诗人此时心情的黯淡、孤寂。(2分)树因秋色而更显苍老,倦鸟在暮色中低徊寻巢,映衬了诗人内心的悲哀。(2分)
16.”穿云翠”是生动而美丽的景象。”得雨肥”意味着丰足。(1分)这是以乐写哀的手法。(1分)美好的景物反衬出诗人的穷困潦倒和黯然神伤的心情。(1分)
赏析
余靖,有陶潜王维田园诗的遗韵,在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带孤独惆怅之情。一开头,诗人就把人带进了一幅凄清孤寂的图画里,不仅点明了时间地点,还点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萧条”,不仅渲染了田园的冷落,更表现了诗人此时的情怀。诗人凭轩远眺,
摄入眼底的是“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的景象,所以颔联使用反衬手法,以哀景衬哀情;而颈联则是以乐景衬哀情。尾联抒写诗人孤独之情。陶潜隐居田园,贫无酒钱,尚有亲朋好友送酒上门,如今,诗人在寂寞凄清的山馆,又有谁来嘘寒问暖呢,只有残菊陪伴着自己。
作文八:《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山馆[宋]余靖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1100字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山馆[宋]余靖野馆萧
条晚,凭轩对竹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山馆 [宋]余靖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
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
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
[注]?畲田:焚烧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的田地。 这首诗对仗最工整的一联是 A(首联 B(颔联 C(颈联 D(尾联
下列有关本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首联交待了时间、地点~由“对竹扉”引出所见之景。
颈联中“穿云翠”形象地写出了山的高峻、草木葱郁。中间两联的景物描写远近结合~动静交织~情景交融。尾联借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颔联中“老”字用得别具特色~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12. C13. D
首先“老”字写出了秋天傍晚时分树色的晦暗、苍老。其次暗示作者的年老、衰老。一个“老”字~情景交融~既写景又传情~景凄凉人孤寂、哀伤。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仗的修辞手法。对仗及要求字数相同~更要求词性相同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山馆[宋]余靖野馆萧条
1 / 3
晚~凭轩对竹。综合两个要求~“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对仗最为工整。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题中~D“通过雄奇浪漫的想象”错~尾联抒写诗人的孤独之情。陶潜隐居田园~贫无酒钱~尚有亲朋好友送酒上门~可诗人在寂寞凄清的山馆~却没有人来嘘寒问暖~只有残菊陪伴着他。诗人自比陶潜~而境况更差~也更孤寂。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分析颔联中“老”的妙处。这是考查考生诗句炼字。首先要解释含义~然后点出手法~最后要分析其在句中的表达效果。 点睛: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山馆[宋]余靖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主要是锤炼诗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 “炼字”的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方法:直接释义,从语法的角度~分析其特殊用法,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运用效果。本题“织”字化虚为实。2、结合原诗句~再现景象。方法展开联想~描绘该字所在诗句呈现的景象。注意点出意象的特点。题中“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写得可见可感~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愁绪的繁密杂乱与绵长。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或评价该字的表达效果。题中“抒发了无穷无尽的凄
2 / 3
凉乡思。考生抓住三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组织答案。
3 / 3
作文九:《顾廷龙故居(复泉山馆)》2000字
顾廷龙故居(复泉山馆)浮光掠影 2010-06-11 09:17:17 阅读111 评论5 ??字号:大中小?订阅
2010年1月3日上午,我们从苏州大学、圣约翰教堂出来,就开始寻找十梓街最近的一个目标:‘顾廷龙故居’。走了没有几步,正想找人打听,却看到路北一座沿街大楼中间留有一跨底楼的通道,穿过通道可以看到一个大门,墙上有我熟悉的黄色保护建筑标志牌,走近一看,得来全不费工夫:十梓街56-3号就是‘顾廷龙故居’。大门禁闭,东面有一备弄。
在‘苏州名人故居’图上,这里叫‘复泉山馆’。
以前宅邸原为朱之榛宅,朱在光绪年间曾署按察使、布政使,其庭院具花木假山之胜。1915年为顾廷龙祖父顾祖庆购得,在后院发现南宋“复泉”井栏,井栏为青石质,八角形,一面刻“绍定三年十二月”等小字题记,另一面刻大字“顾衙复泉义井”和小字“崇祯七年四月立”,经考证这位顾某可能是万历进士、御史顾宗孟。顾祖父欣喜之余将井栏移至东书房,并题额?“复泉山馆”。顾廷龙先生年轻时还自己动手,把井栏上的铭文拓下来,并装裱成一本大开册页,其父竹庵公写了跋文,并由容庚题端,吴湖帆作画,章太炎、钱玄同、胡适、张元济等五十位名人学者题咏,可见学术界人士对这一凝结一个时代风尚的文物的珍重。1981年底,顾廷龙先生将复泉井栏和复泉井栏石刻拓本册页损赠给了苏州博物馆。
复泉山馆坐北朝南,属清代中期建筑,东西三路,中路存三进。东路第一、二进为对照花厅,梁枋和冰裂纹格扇甚为工细。
我们在东备弄前进,在中间一进的天井内,坐南朝北有一砖雕门楼,额“恭俭庄敬”。该门现已成为前一进居民的后窗。这一进朝南的小楼上下槅扇窗户还是原貌。在备弄中再向前,东面有一小天井,赫然一座古井,还有居民在洗衣服。备弄到底,朝东侧的内石库门上有阴刻小篆“洗心藏密”的砖雕。
顾廷龙(1904.11.10-1998.8.22),字起潜,江苏省苏州市城东平江路混堂巷人。出生于一个书香之家。1924年毕业于苏州省立第二中学 (今苏州市一中)。1927年考入上海南洋大学机械系。1928年转学到国民大学。1931年毕业于上海持志大学,获文学士学位。考取北京燕京大学研究生院专研古文字学。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西泠印社社员,上海史文献图书馆馆长,上海图书馆名誉馆长、上海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上海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现代著名版本和目录学家、图书馆事业家、书法艺术家。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0年考入燕京大学研究院国文部,与燕大史学教授、宗侄顾颉刚共同研究古史问题。后任燕京大学图书馆中文采访主任。
抗日战争时期,北平沦陷,被迫南下。1939年8月与张元济、叶景葵、陈陶遗、李拔可等人在上海共同创办合众图书馆,任总干事、董事。与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合编了《明代版刻图录》。
解放战争时期,1949年任上海光华大学教授,上海市文管会收购委员会书籍组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任上海图书馆筹备委员会委员。1953年私立合众图书馆捐献人民政府,改市立,代任馆长。1956年任历上海史文献图书馆馆长。1958年当选为上海人民代表。长期致力于古典文献学、版本学和目录学的研究,以独到的眼光致力于家谱、日记、手札及古籍稿本、批注本。 1959年主编《中国丛书综录》,收录全国41个图书馆2797种丛书、善本图书57500多种,按经、史、子、集、丛五部分。经过10年艰辛,这部被称之为近年来中国图书事业最大成就的辉煌巨著终于完工,极便读者使用。1962年上海图书馆馆长。1977年上海市政治协商会第四六届常委。1978年起开始了大规模的古籍普查工作。1980年华东师范大学兼任教授,《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主编。1981年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社规划小组顾问。 1984年复旦大学兼任教授。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明清书法卷主编。1985年任上海图书馆名誉馆长,主编《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同时主持编纂《尚书文 字合编》。1986年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1987年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1989年应全美中文善本书联合目录国际顾问 会议之聘出访美国。晚年致力于盛宣怀档案的整理与开发工作,研究著述,成就卓越。1996年在上海举办个人书法展。毕生从事古籍的整理和保护工作,在图书 馆园地辛勤耕耘近70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古籍整理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形成了一套古籍整理理论,这些理论对我们今天整理古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是中国 图书馆学会第一、二、三届副理事长。
1998年8月2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编著有《吴愙斋先生年谱》(1935年)、《古陶文香录》(1939年)、《章氏四当斋书目》(1938年)、《明代版本图录初编》(1940年与潘景郑合编)、《说文废字废义考》、《四当斋书目》、《顾廷龙书法选集》等,另有有关金石文字、目录版本学论文多篇。
顾廷龙先生是潘祖年的女婿,与大收藏家书画家吴湖帆是连襟。我们在许多地方还能看到顾先生题写的匾额。
2010年1月22日星期五初稿
作文十:《马氏:小玲珑山馆》1200字
瞿氏 介绍: 马氏:小玲珑山馆
清代常熟藏书,自钱谦益绛云楼、钱曾述古堂而后,首推瞿氏铁琴铜剑楼。铁琴铜剑楼为清末四大藏书之一,后陆氏皕宋楼与丁氏八千卷楼先后散出,仅剩常熟瞿氏与聊城杨氏并峙,人称南瞿北杨。中国私家藏书史上,世代相传,历史悠久者,除宁波天一阁外,当属铁琴铜剑楼。铁琴铜剑楼坐落于常熟实汤门外十里之南塘古里村,初名“恬裕斋”,“恬裕”二字,取古书“引养引恬,垂裕后昆”之义,意即让子孙后代也能享受这份恬静安逸的生活,由瞿绍基所创立。绍基(1772-1836)字厚培,别字荫棠。瞿氏祖上因经商致富,及绍基父进思好读书,曾授“州同知”衔。绍基自幼力学工文,然屡试不第,仅以明经当了几天阳湖县训导,旋即归隐古里村,广购四部之书,旁及金石。嘉庆道光间,恰值常熟城中陈氏稽瑞楼和张氏爱日精庐书先后散后,绍基又遴选其宋元善本为世珍者,增置插架,由此奠定了瞿氏藏书的基础。
绍基之子瞿镛(1794-1846)字子雍,克承父志,搜奇罗异,不懈益勤。瞿镛好金石文字,旁及鼎彝古印书画,曾得铁琴一张、铜剑一把,因别称其楼为“铁琴铜剑楼”。咸丰年间,长洲汪氏艺芸书舍藏书散出,艺芸书舍之藏源于黄丕烈士礼居,多宋元旧椠,其中精品多为瞿镛所得,余归杨氏海源阁。此处值得一辨的是,许多藏书史资料均言及恬裕斋因避清光绪载恬之讳而于同治末年(1874)改称敦裕堂,而后又改名铁琴铜剑楼,似有误。瞿镛另称其楼为铁琴铜剑楼,有其诗集名《铁琴铜剑楼诗草》和词集名《铁琴铜剑楼词草》为证,至于同治末年改名事,距瞿镛谢世已近三十年,曾与瞿镛无关。聚书难,守书亦不易。铁琴铜剑楼传至第三代主人瞿秉渊、瞿秉清手中时,正是太平天国崛起,社会动荡时期,江南各藏家多遭兵燹,甚至连范氏天一阁也未能幸免。战火烧近常熟时,秉渊、秉清兄弟携书迁徙,辗转流离,历尽艰辛,前后凡四年,而铁琴铜剑楼之书始终无恙。迁徙余中,兄弟俩闻有各家散出之异书,必不异重价以充实库藏。待乱后安然归来,乃请江阴画家吴灌英绘《虹月归来图》以志庆幸,张瑛为之记,叶昌炽、翁同和等名贤分别为之题跋,可谓一时之盛事。
及至瞿启甲,是为第四代传人。启甲秉承遗愿,一如既往,谨守勿替。抗日战争时期,为免日寇掠夺,启甲早作防范,把全部善本运往上海,妥善安置,遂使日人无从下手,这和皕宋楼全部藏书卖给日本静嘉堂再次形成鲜明对比。启甲又将先人苦心经营数十年的《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悉加口定,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刊版行世;一九二二年,又取家藏宋金元刻本,择其较为罕见者一二页,仿杨氏《留真谱》之意,影印为《铁琴铜剑楼宋金元本书影》。最难能可贵的是,启甲一反旧时藏书家概不借阅的陋习,对蹬门求阅者总是尽力提供种种方便,甚至还为远道而来的读者提供膳食,遂使铁琴铜剑楼名声益广。历经战火洗劫,瞿氏旧住斋已毁,而藏书楼巍然独存。楼为四进相连的建筑。其中第一、二两进为门屋、花庭,毁于抗日战争;第三、四进楼上为藏书之所,三进楼下为读书之处,四进楼下收藏古物、石刻等。两楼之书因瞿启甲及时移藏沪寓,未遭劫火,今多归北京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