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金砖五国》2900字
金砖五国
一、 成立
金砖国家(BRICs )最初指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四个成长前景看好的新兴市场国家。 经俄罗斯倡议, 四国于 2006年 9月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了首次金砖国家外长会晤, 此后每 年依例举行。 2009年 6月, 四国领导人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会晤。 2010年 12月, 四国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正式吸收南非加入机制,英文名称为 BRICS 。
三、 成员国背景介绍
1. 巴西
巴西的国民生产总值高居拉丁美洲之首, 除传统农业经济之外, 生产、 服务行业也日益兴旺, 更在原材料资源方面占据天然优势, 拥有铁、 铜、 镍、 锰、 铝土矿世界上最高蕴藏量。 另外, 通讯、金融等新兴产业也呈上升趋势。巴西前总统、巴西社会民主党领导人费尔南多 ·恩里 克 ·卡多佐制定过一套经济发展策略,为其后的经济振兴奠定了成功的基石。
巴西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经进入了次发达国家的行列, 20多年前就具备了冲击经 济大国的基础条件, 但由于通货膨胀久治不愈, 患上既攀不上发达国家、 又没有廉价劳动力 优势的“拉美病”,被全球经济边缘化了 30年,现如今,它终于走出了低谷,连续多年的 强劲经济增长,使它走上了与西方大国直接对话的讲坛。
2. 俄罗斯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从一个封闭的、中央计划经济体转型为国际整合,以市场为基 础的经济体。俄罗斯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第二大石油出口国。 另外, 俄罗斯还 是钯、 铂、 钛的第一大产国。与巴西的情况有些类似,俄罗斯经济的最大威胁也隐藏在政治 之中。普京政府虽然在其五年任期内成功地将国民生产总值提升了 30%,可支配国民收入 也有明显增多, 但政府当局在处理尤科斯石油公司一案所体现出的民主缺失却成为远期投资 的毒药,无异于一把隐形的达摩克利斯剑。虽然俄罗斯地大物博, 能源丰富,如果缺少了有 效遏制腐败的必要体制改革,政府在未来发展态势面前依然不能高枕无忧。
俄罗斯两大挑战:抑通胀减赤字。从俄罗斯的经济形势来看, 抑制通胀、削减赤字是政府当 前面临的两大挑战。 普京表示,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在促进工业生产与技术交流方面成效显著, 对各国交流医保、 教育、 科学等社会领域经验十分有帮助。 五国在国际信息安全领域立场一 致,合作有望展开, 在能源、矿产开发及加工、高科技农产品加工等领域也即将出现新的合 作项目。
3. 印度
印度是世界上的第二人口大国, 6000多家上市公司也使其股市规模空前壮大。 在过去的 20年间,印度经济以每年平均 5.6%的速度稳定成长,而在经济前台的背后,是一支高素质的 就业大军。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议会制发展中国家, 20年前还是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经济的快速增长只有十几年的时间, 但在软件、 制药等产业领域已处在国际先进水平, 金融 服务体系非常完善,它正在走向一条由贫穷落后国家向经济大国转变的道路。
据初步统计,西方企业在印度约 2300万高校毕业生眼中越来越富有吸引力。 美国最大的 1000家公司当中,四分之一的企业使用在印度开发的软件。印度药业也在全球市场占据了 重要地位。
当然,印度经济也存在不可忽视的弱点,例如: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高额财政赤字、能源及 原材料依赖性过高等。政治方面,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变化、克什米尔地区局势紧张、宗教冲 突严重、恐怖袭击频发都有可能引发经济动荡。
4. 中国
中国堪称世界最具发展活力的经济区域, 引进外资额最高, 成为全球最大企业集团的生产基 地。 GDP 从 2010年起超过日本排名第二, 201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突破 4万亿 美元这一历史性关口,高达 4.16万亿美元,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国,对此外界给予 强烈关注。分析人士表示, 2013年,预计中国贸易总额将超过美国 2500亿美元,未来几 年中美贸易总额的差距还将扩大。
中国拥有 13亿居民,是世界上人口第一多的国家,充裕、廉价、可靠的劳动力驱动了中国 经济繁荣, 除了无以伦比的价格优势之外,就业人员的素质也在不断提升。 不过, 世界经济 增长的发动机下面也潜藏着危机。
虽然中国央行制定了贷款限制措施, 经济过热的隐患依然未能消除; 城乡、 个人收入之间的 巨大剪刀差也令发展失衡,危及社会稳定;环境污染更加恶化。中国股市缺乏独立、有效的 监控机制;原料不足、能源缺乏等一系列问题都为中国经济制造了瓶颈。
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日前发布 《 2014-2015全球竞争力报告》 , 中国内地竞 争力较 2013年上升一位,名列第 28位。瑞士连续 6年位列榜首,新加坡和美国紧随其后 分列二、三位,而同为金砖国家的俄罗斯、南非、巴西和印度分别排第 53位、 56位、 57位和 71位。中国经济竞争力在 “ 金砖五国 ” 中仍然处于领跑地位。
5. 南非
吸收南非加入合作机制, 也使“金砖四国”能够进一步加强同南部非洲各国的经贸关系。很 多南非公司在南部非洲国家设有分公司, 地缘接近, 风俗相通, 它们在这些相对不发达国家 投资具有信息快捷、 交易成本低的优势。 如果四国投资和贸易能通过南非中转, 回报率将显 著提高。
除经济领域以外,南非加入 “ 金砖国家 ” 合作机制,将有利于五国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联合 国改革、 减贫等重大全球性和地区性问题上协调立场, 更好地建设一个公平、 平衡的国际政 治新秩序。
解决就业是南非当前面临的最重大挑战,单靠南非企业远远不够,必须大力吸引国外投资, 而此次峰会正为引进外资提供了绝好机会。 南非基础设施发展滞后, 尤其是铁路网建设远远 落后其他金砖国家, 这成为制约商品和服务流动的瓶颈。 这一行业可为国外投资者提供大量 投资机会。
此外, 南非能源结构较为单一, 电力供应紧张, 这是制约南非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另一个重要 因素。为此南非政府提出大力发展新能源,提高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应用比例。
商业合作是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重要内容, 其他金砖国家在新能源发展和应用方面拥有领先 优势, 比如中国的太阳能产品在南非市场颇受欢迎, 巴西在发展生物能源方面积累了丰富经 验,印度和俄罗斯在新能源科技研发领域的成果值得借鉴,而南非的煤制油技术全球领先。 金砖国家可以在新能源领域增加合作。
南非矿业企业希望与金砖国家投资者合作,但是这种合作不仅要
他作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中唯一的非洲成员, 南非还是金砖国家贸易和投资进入南部非洲的 门户。 借助南非企业在南部非洲的销售和生产网络, 金砖国家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及时、 便利 地进入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 15个国家和地区。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使新兴经济体 有了非洲声音,从而更具代表性。
金砖成员国已经成为非洲以及南非的最大贸易伙伴, 其他各金砖国家都已经认识到非洲地区 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 将抓住机遇。 在未来几个月当中, 非洲将建立地区发展经济合作机构 之间的自贸区,包括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东南非共同发展市场以及西非经济共同体之间。 非洲很高兴金砖其他伙伴将把南非视作进入非洲市场的一块 “ 跳板 ” , 并且愿意在非洲经济发 展机遇方面提供意见。
作文二:《金砖五国》3300字
金砖五 国
主要目 的
“ 金砖国家的基调 就是这个时代的基 调。 ”金砖国 家这一概念的提 出者奥尼尔日前 在伦敦 接受新 华社记者采访时 如是说。国际观察家们 认为,即将举行的三 亚峰会对金砖国 家、发展中 国家乃 至世界经济和政 治形势都将产生积 极影响。
— —增进世界的和 平与发展。
在 三亚峰会上, 金砖国家 领导人将就一些重 大的国际政治和 经济问题进行磋 商, 并争取达 成共识。据了 解,这些问题至少包括 国际货币体系改 革、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气候 变化、可持 续发展 等问题。同时, 峰会对当前利比亚 局势等关乎国际 安全的热点问题 可能也将有所涉及。 金 砖国家国土面积 占世界领土面积 近 30%,人口占世界 的 42%。从政治和安 全上看,五国 中的俄 罗斯和中国都是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巴西 、印度、南 非目前都是非常 任理事国。从经济 上看 , 2010年五国国内生产总 值约占世界总量 的 18%,贸易额 占世界的 15%。可以预料 ,五国 在三亚 峰会上的立场和 举动,将在世界政 治和经济领域引 起高度关注。
金 砖国家希望在这 次峰会上能就推进 国际金融货币体 系改革问题加强 协作, 为今年 年底在 法国举 行的二十国集团 峰会做好准备。此 外,由于今 年 11月将举 行联合国气候大 会,因此应 对气候 变化问题也是三 亚峰会重要议题。
— —提高发展中国 家话语权。
三 亚峰会虽然是金 砖国家的聚会,但 是它体现的将是 广大发展中国家 的利益。
“ 金砖国家代表的 是新兴经济体和发 展中国家的利益 ,是国际政治和 经济变革的重要力 量, 也是国际 政治民主化和多 极世界的坚定支持 者。 ”莫斯科国际关系 学院东亚和上合 组织研 究中心 主任卢金说。
巴 西外交部副部长 雷斯强调, 金砖国家代表 着众多的发展中 国家, 渴望在世界格局 多极化 和经济 转型的重要时期 在国际舞台上争取 更多发言权和决 策权。
南 非国际营销委员 会首席执行官马托 拉接受记者采访 时表示,金砖国 家合作机制发展至 今,已不单 是经贸合作交流 的平台,同时也是发展 中国家“用同一 个声音说话”,提高 在国际 事务中 发言权的舞台。
南 非国际关系与合 作部部长马沙巴内 接受记者专访时 表示, 金砖国家秉承万 隆精神, 和平 相处、 友好合作。这一 精神将引领金砖国 家合作机制成为 促进南南合作的 平台。
— —推动发达国家 与发展中国家加强 沟通。
在 经济全球化不断 走向深入的今天 , 包括金砖国家 在内的发展中国 家与发达国家之 间的关 系并非 “零和”关系 。相反,双方在有立场分歧 的同时,也 有互利共赢的一 面。三亚峰 会也将 为发达 国家与发展中国 家加强协调提供机 会。
经合组 织首席经济学家 帕多安指出, 金砖国家 合作机制是一个 重要创新, 希望这一 机制让 发达国 家和发展中国家 加强国际协作、同 心协力共谋发展 。
中 国国际问题研究 所所长曲星认为 , 金砖国家将会 成为发展中经济 体同发达经济体 沟通的 桥梁和 纽带,强化 南北对话、南北合作。金 砖国家希望通过 对国际秩序进行 渐进式的改革 ,而 不是革 命式的推翻,推 动国际秩序朝着更 为合理的方向发 展。
— —利于金砖国家 机制的自身建设。
虽 然目前还很难准 确预测三亚峰会将 在多大程度上推 进金砖国家机制 建设, 但相关 呼声已 经清晰 可闻。分析人士 指出,金砖国家加 强机制建设,有 利于在国际舞台 上发挥更大作用。 巴 西外交部副部长 雷斯在接受新华社 记者专访时表示 , 三亚峰会将 进一步深化金砖 国家合 作机制 的建设,使其合作范围 扩大至能源、贸易、农业、粮食安 全等领域,协调在国际 重大政 治、经 济事务上的立场 ,并讨论“金砖国 家”如何实行合 作,甚至联合采 取共同行动。
编辑本 段历次会晤
消息记 录 国际在线 消息:
“ 金砖国家”领导 人首次会晤是 在 2009年 6月。当时,南 非还没有加入“ 金砖国家”合 作机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 国等传统“金砖 四国”(BRIC )的领 导人在俄罗斯举 行首次 会晤。四国领 导人在会后发表《联合 声明》,呼吁落实二十国集 团伦敦金融峰会共 识,改善国 际贸易 和投资环境, 承诺推动 国际金融机构改革, 提高 新兴市场和发展 中国家在国际金 融机构 中的发 言权和代表性。
2010年 4月 ,“金砖四国”领 导人第二次会晤 在巴西举行。会 议结束后,四国 领导人发 表《联合声明》,就世界 经济形势、国际金融体 系的改革等问题 阐述了四国的看法 和立场,并 商定推 动“金砖四国” 合作与协调的具体 措施。“金砖国 家”合作机制初 步形成。
2010年 11月 , 二十国集 团领导人会议在韩 国首尔举行 , 南非在此次 会议期间申请加 入“金 砖四国 ”合作机制。
2010年 12月 , “金砖四 国”一致决定吸收 南非作为正式成 员加入“金砖国 家”合作机制 , “金砖 四国”由此正式 更名为“金砖国家 ”(BRICS )。 [11]印 度知情人士 :未有迹象表 明金砖 四国会 联合推举 IMF 总 裁 [12]
印 度知情人士称, 目前为止, 未有 迹象表明金砖四 国等发展中国家会 联合推举 IMF 总裁候 选人。
综 合媒体 6月 3日 报道, 一位拒绝透露姓 名的政府官员向媒 体表示, 目前没有任何 迹象能 够表明 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与 南非等发展中国家 会联合推举一位 候选人来参与国 际货币 基金组 织 (IMF)总裁的竞选。
该 官员表示,法国 财长拉加德 (Christine Lagarde)将于 6月 7日访 问印度,同时也 计划 访问中 国与巴西,以寻 求对其担任 IMF 总裁的支持。
两 位印度官员上周 曾经表示, 印度正在同其 他新兴国家进行 磋商, 以支持来自发展 中国家 的一位 共同候选人,有 可能选择墨西哥央 行行长卡斯腾斯 (Agustin Carstens)。
合作前 景
从叶卡 捷琳堡到巴西利 亚, 再到三亚, 每一次金砖国家 峰会都使这些国 家之间的合作向 前迈进 一步。 放眼未来,金砖 国家的合作虽然依 然面临挑战,但 必将展现更广阔 的前景。
共同利 益
金 砖国家都是重要 的发展中国家和新 兴市场国家,社 会经济发展的目 标有很多相似之处, 对许多 国际议题立场相 近, 对改革现有世界政治 经济体制、 建立更为平 衡的全球治理体 系有共 同的要 求。这些共同的 利益和相近的立场 是将各国凝聚在 一起的向心因素 。
“ 在国际格局变化 和经济秩序调整的 今天, 总的来讲金砖国 家有着共同的利 益与要求, 希 望世界 朝着多极化方向 发展, 致力于世界 和平的建设, 反 对在国际关系中 的强权和暴力政 治。 ” 巴西瓦 加斯基金会经济 学家西乌维斯说。
印 度尼赫鲁大学国 际关系学院教授米 特拉 -切 诺伊则表示,金 砖国家都不赞成 在世界贸易 和气候 变化谈判中出现 不利于新兴经济体 发展的要求, 都主张金融改革 措施不影响世界 经济的 复苏进 程。 金砖国家成员都希 望世界政治和经济 多极化, 反对一个超级 大国主宰世界政 治和经 济。
合作基 础
金 砖国家合作机制 建立以来, 通过成员国协 调立场与采取共 同行动, 在一些重要国 际事务 中取得 重要成果。
2010年,金 砖国家和其他国家 推动二十国集团 成为国际经济协 调与合作的主要平 台;同 年, 金砖国家 共同推动了世界 银行和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的改革。 这些改 革是一次最大规 模的有 利于新 兴市场和发展中 国家的权力调整, 大大提高了发展 中国家和新兴市 场国家的话语权。 在 哥本哈根气候变 化大会上,中国、印度和巴 西采取共同立场,认 为保护环境和减 少温室 气体排 放,必须坚持《京都议定书》的原 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 任。这一立场为大会取 得切实 成果作 出了贡献。
所 有这些成果增强 了金砖国家未来展 开合作的信心和 动力
作文三:《金砖五国》2200字
“金砖五国”会不会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推动力? 以现在的全球市场环境来看“金砖五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推 动力之一。但是要回答“金砖五国”会不会保持目前的发展状况和对世界 贸易的影响力等问题,我们组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金砖五国”的概要
传统“金砖四国” (BRIC )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 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 (Brick ) 类似, 因此被称为 “金砖四国” 。 南非加入后, 其英文单词将变为“ BRICS ” ,并改称为“金砖国家” 。
金砖国家拥有众多人口, 在全球经济总量中占有重要地位。 有数据显示, 金砖国家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面积的近 30%, 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 42%; 2010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 18%,贸易额占世界总量的 15%。当前, 金砖国家的经济增长表现普遍颇佳。其中,中国、印度、巴西在 2010年的 GDP 增速分别高达 10.3%、 9.7%和 7.5%。与 2009年在衰退中的苦苦挣扎相比, 2010年俄罗斯和南非经济增长也达到了 4%和 2.8%,虽低于金砖国家平均增 长率,但却好于同期主要发达国家的增长水平。
21世纪头十年,“金砖国家”经济保持高速增长 , 成为应对史无前例的 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 , 变成名副其实的“金砖”。
2、 “金砖五国”全球贸易中的作用
“金砖五国”发展模式和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但 是这些差距使他们合作具有互补性和发展空间。
巴西 GDP 已经进入世界前 10。发达的农牧业使其成为蔗糖,咖啡,玉 米,鸡肉,牛肉,烟草,大豆等产品的主要出口国。服务业占 GDP 的 60%,
丰富的自然资源,被称为世界原材料大国。进入 21世纪之后俄罗斯依靠石 油和天然气,煤炭资源成为世界上几个具有影响力的经济大国。从上个世 纪 80年代开始印度的计算机和软件行业迅速发展,世界上很多知名企业都 使用在印度开发的软件,一批世界知名的 IT 企业的崛起使印度成为世界贸 易大国之一。印度的药业也在全球市场上占居重要地位。通过上个世纪 80年代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大量的外资涌入,出口迅猛发展, 短短地三十年中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在国际产业转变的全球环境中,一大 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起来, “中国制造”成为重要的世界经济现象。自主 创新,从劳动密集型转变科技密集型产业是中国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南非 是南部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和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有 利的地理位置是南非在世界贸易中的主要优势。南非的加入将使“金砖国 家”的地域覆盖囊括亚、 非、 欧、 美四大洲 , 进一步提升了代表性和影响力。 3、 “金砖五国”面临的问题
?中国:地区差距,就业压力,世界对中国制造的廉价低档产品需求的 下降,能源消耗快,污染环境。
?巴西:贫富差距大, 文盲率高, 资源消耗尤其是亚马逊森林砍伐严重, 暴率犯罪严重。
?印度:人口压力,“靠天吃饭”印度每年 80%的降水集中在 6至 9月的雨季,而全国 60%的种植面积基本依赖自然浇灌,旱灾影响农 民收入导致汽车和消费品的滞销。
?俄罗斯:国际油价低位徘徊,“外债危机”或重演 ,外债问题很可 能成为全球金融危机下俄经济的软肋, 资本外逃, 俄罗斯的经济本来 对外国资本的依赖性就很高,金融危机触发了大规模的资本外逃 。 ?南非:贫穷,失业率高(每年超过 25%) ,不平等。
4、 “金砖五国”会继续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推动力
自从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之后,出现了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 经济体领跑世界经济、驱动世界经济恢复增长的态势,而这个态势并不是 一次性的,是一种趋势。
虽然“金砖五国”当中,中国面临人口增长,环境恶化,世界对中国制造的 廉价低档产品的需求的下降, 印度也同样面临着人口增压力, 俄罗斯经济过于依 赖资源出口等问题。 但是目前的全球市场环境和 “金砖五国” 的表现来看我们组 认为“金砖五国”会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推动力。
“金砖五国”以不同的方式对世界经济增长做出自己的贡献。印度和中国以 世界人口大国的优势, 向世界提供廉价的软件服务和制造业产品。 俄罗斯和巴西 为世界提供原材料和能源。 中国和印度在全球外资吸引力的国家排名当中仅次于 美国。 “金砖五国”较大的内部市场需求,对外购买力和吸引投资能力的上升, 使“金砖五国”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推动力和积极的稳定因素。
“金砖五国”在世界贸易当中的出色表现令世界瞩目,金砖国家率先实现经 济复苏的出色表现令世界瞩目, 金砖五国巨大的市场需求更令全球兴奋, 世界经 济将从“金砖国家”发展中受益。
金砖国家将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源, 最大发动机。 金砖国家不 仅可以与发达国家互利双赢, 还可以带动其他发展中经济体共同发展。 金砖国家 经济互补性较强,具有资金 ,技术 ,资源 ,劳动力以及消费市场等优势,合 作潜力巨大。
一年增加 1000万人需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潜在投资需求就是 10万亿 元,如果是增加 2000万城市人口,就是 20万亿元。这么大的投资需求,足以拉 动中国在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印度在基础设施方面也潜力 巨大。 “金砖五国”的城市化,工业化将会带来巨大的需求,这些需求进口发达 国家的机械设备。 “金砖五国”的需求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优势相结合,将会 带动世界贸易的增长。
作文四:《金砖五国之巴西》7500字
金
砖
五
国
之
巴
西
姓名:郭威
学号:B08070212
巴西联邦共和国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人口数居世界第五,面积居世界第五。其国土位于中南美洲与大西洋之间,面积为世界第五大,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与中国,与乌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接壤。巴西拥有辽阔的农田和广袤的雨林。国名源于巴西红木。得益于丰厚的自然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位居南美洲第一,世界第十,为南美洲国家联盟的成员国。由于历史上曾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的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 巴西概况
南美洲面积第一大的国家,也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是世界民族大熔炉的缩影。巴西在历史上作为葡萄牙的殖民地长达300年之久。在16世纪,殖民者登上巴西时,发现这里有一种名贵的树木,从中可提取欧洲难得的红色染料,遂将此木称为“红木”后演变成国名。巴西全国面积8,547,403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约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6%,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为世界第五大国。
编辑本段巴西地理
经纬度坐标:南纬 15?45', 西经 47?57' ,所处时区 UTC/GMT -3 小时 (西三区) ,和北京时差比中国北京时间晚11 个小时。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的亚马逊河流域和东南沿海。全境地形分为亚马逊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其中亚马逊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1/3。有亚马逊、巴拉那和圣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亚马逊河全长6751公里,横贯巴西西北部,在巴流域面积达390万平方公里;巴拉那河系包括巴拉那河和巴拉圭
河,流经西南部,多激流和瀑布,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圣弗朗西斯科河系全长2900公里,流经干旱的东北部,是该地区主要的灌溉水源。海岸线长7400多公里,领海宽度为12海里,领海外专属经济区188海里。
其中,亚马逊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圣保罗是南半球最大的城市。
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气候,南部部分地区为亚热带气候。亚马逊平原年平均气温25,28度,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16,19度。
自然资源:铁矿砂储量650亿吨,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矿砂品位极高,多数在60%以上。铀矿、铝矾土和锰矿储量居世界第三位。森林覆盖率52.2%,是有名的红木之国。水力资源极其丰富,居世界前列。海岸线7400公里。渔业资源丰富。咖啡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总产量的60%左右。香蕉产量居世界首位。甘蔗、柑桔产量首世界之首。桔汁的出口产量占国际市场的85%。木薯的产量居世界之首。可可、大豆产量居世界第二位。玉米产量居世界第三位。旅游资源异常丰富。 巴西人口
人口概况
大西洋沿岸人口稠密,内陆地区较为稀少。(简称地狭人稠)
巴西全国人口186,957,906(2008年6月2日)居世界第5名。东南地区是巴西人口最多的地区,根据IBGE 2004年数据显示该地区人口约有7800多万,相当于巴西人口总数的42%。该地区拥有巴西三个人口最多的州(圣保罗,7000万人口,、米纳斯吉拉斯,1900万,里约热内卢,1500万)和两个最大的城市(里约和圣保罗)。在圣保罗和里约的交界地带形成了以圣保罗、里约为支柱的商业地带,该地区聚集了约23%的巴西人口,成为该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
民族和移民
巴西种族和文化差异显著。南部居民多有欧洲血统,可溯源到19世纪初来自意大利、德国、波兰、西班牙、乌克兰和葡萄牙等国的移民。而北部和东北部的的居民部分是土著,部分具有欧洲或非洲血统。东南地区
是巴西民族分布最广泛的地区,该地区主要有白人(主要是葡萄牙后裔和意大利后裔)混血人、非洲巴西混血以及亚洲和印第安人后代。
在整个巴西,巴西人、葡萄牙人和非洲人频繁混血。起初,居住在这个地区的印第安人拥有本地区明显的文化特征,黑白杂色被葡萄牙人认为是平安,并且
开始与印第安族人通婚。后来引起了一场灾难,他们开始袭击并摧毁对方的村庄。 1532年,自从SAO VICENTE建立以后,葡萄牙人开始以殖民者的身份来到这块地方。由于18世纪采矿业的发展,葡萄牙的各州君王开始纷纷来到这里,和他们一起来的还有从非洲安哥拉和米纳来的奴隶,他们都属于非洲土著人。从第一年的殖民统治开始,黑人的比例就开始极大的增长。
19世纪,亚洲和欧洲的移民化开始受到刺激,德国人开始在1818年来到这里,1875年,意大利人,1880年西班牙人,20世纪初,日本人,叙利亚人和黎巴嫩人开始相继来到这里。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东南地区发生了巴西最巨大的移民潮流,意大利人和葡萄牙人成为这次移民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因为那个时候开始了奴隶解放运动,当时种植园以及刚刚兴起的巴西工业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巴西历史上曾有过几次大的移民浪潮,仅1884至1962年间迁居巴西的移民即达497万多人,主要来自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德国、法国、波兰和阿拉伯国家。黄种人多来自日本、朝鲜和中国。巴西有130万日本人,25万华人,主要集中在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
人口种族构成
由于历史原因,巴西人口的种族构成十分复杂。大西洋沿岸人口稠密,内陆地区较为稀少。种族和文化差异显著。其中, 白人占49.4%, 混血人口占42.3%, 非洲裔黑人占7.4%, 亚裔占0.5%, 土著人约占0.5%,印第安人占不到1%, 混血人口及黑人人口增长较快。在巴西,不同种族,多种肤色的人生活在一起,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印第安人是巴西最早的居民。16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等欧洲国家的移民进入到巴西。随着巴西种植园的兴起和矿区的开采,从1532年起,葡萄牙开始从非洲大量贩运黑奴到巴西。19世纪以后,又有一些中国人和日本人移居到巴西。因此巴西有人种大熔炉之称。
历史政治
历史
历史政治
古代巴西为印地安人居住地。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抵达巴西。他将这片土地命名为“圣十字架”,并宣布归葡萄牙所有。由于葡殖民者的掠夺是从砍伐巴西红木开始的,“红木”(Brasil)一词逐渐代替了“圣十字架”,成为巴西国名,并沿用至今,其中文音译为“巴西”。16世纪30年代葡派远征队在巴建立殖民地,1549年任命总督。其后整个殖民地在葡萄牙统治下,顺着大西洋沿岸结成一体。1555年法国入侵,占领了相当于今天的里约热内卢的地方,打算在南美设立一个法属殖民地的据点。然而由于法国人无法自欧洲吸引殖民者前来,所以终于在1565年被葡萄牙人逐出里约。两年之后,葡萄牙人创建了里约城。
经过这次军事捍卫行动之后,葡萄牙人在巴西殖民地的上统治权直到1630年,才再度又面临挑战。当时,荷属西印度公司(DUTCH WEST INDIA
KOMPANY)派遣一只舰队征服了北方的帕南布科州,那儿也是蔗糖栽培的经济重地。葡萄牙人在1580年与西班牙帝国所缔结的联盟,正是导致这次入侵的直接原因。这项持续到1640年的联盟,同时也为巴西带来了炮火的洗礼,使巴频频遭受西班牙的攻伐。荷兰人在帕南布科建立了运作良好的殖民地,一直统治到1654年,才在一场暴动后被赶离该地。这场暴动主要是由当地人民领导及策动,葡萄牙人仅从旁给予十分有限的协助。
1807年拿破仑入侵葡萄牙,葡王室迁往巴西。1820年葡王室迁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罗留巴任摄政王。1822年9月7日宣布完全脱离葡萄牙独立,建立巴西帝国。接着加冕称帝,称佩德罗一世。1824年巴西颁布宪法。1825年,葡萄牙承认巴西独立。
帝国时期(1822,1889) 巴西帝国成立后,布拉干萨王朝的体制和葡萄牙贵族势力原封未动,大庄园制和奴隶制依然存在,巴西在经济和政治上都依附于英国。佩德罗一世实行专制统治,1823年强行解散议会,接着又用武力镇压了东北部伯南布哥等省的共和派起义。1825,1828年巴西与阿根廷进行争夺乌拉圭的战争以失败告终。专制统治引起人民群众广泛不满,战争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社会矛盾,黑人也不断举行起义。1831年里约热内
卢等地的居民发动起义,军队也加入起义者的行列,最后迫使佩德罗一世让位给他5岁的儿子,即佩德罗二世。
佩德罗二世即位后, 由三人摄政委员会主持政务。1833,1849年,巴拉、南里奥格兰德、巴伊亚、马拉尼昂和伯南布哥等省先后爆发大规模人民起义,基本目标是取消君主制、废除苛捐杂税、建立共和国和实行联邦制,最后均遭镇压。佩德罗二世于1840年7月提前亲政。他利用30年代中期出现的两个重要政党,保守党和自由党交替管理政务,自己则保持最后裁决权。执政期间,工农业有所发展,咖啡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左右,橡胶在对外贸易中占有显著地位,资本主义因素日益增长,欧洲移民大量增加。但奴隶制度和专制统治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长年对阿根廷和巴拉圭的战争又加重了人民的负担。70年代后,巴西人民掀起大规模的废奴与共和运动。1888年5月13日,帝国政府被迫宣布废除奴隶制。1889年11月15日丰塞卡将军发动政变,推翻帝制,成立巴西合众国。1964年巴军人政变上台,1967年改国名为巴西联邦共和国。1985年3月军政府还政于民。1989年11月15日,巴举行了近30年来第一次全民直接选举,费尔南多?科洛尔当选总统。1992年12月29日,科洛尔总统因涉嫌受贿被迫宣布辞职,副总统伊塔马尔?佛朗哥即日接任总统。1994年10月3日,费尔南多?恩里克?卡多佐在全国大选中获胜,1995年1月1日就任巴西第38任总统。1998年10月4日,卡多佐再次当选。1999年1月1日,卡就任巴第39任总统,任期至2002年12月31日。
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2002年10月第四次参加总统选举并获胜,当选巴西第40任总统,2003年1月1日任职,任期4年。他是巴西历史上第一位工人出身的总统。2006年10月再次当选巴西总统,2007年1月1日正式宣誓就职,成为巴西历史上第二位通过直接选举获得连任的总统。2011年1月1日,迪尔玛?罗塞夫就任总统,这是巴西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
巴西曾受葡萄牙统治,以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然而,巴西的葡萄牙语深受印地安及非洲语言的影响,甚至有些地名、动植物名称,都是沿用非洲方言。所以,葡萄牙语字典在巴西不是很好用,因为葡萄牙语在巴西,已经和发源地有很大的差异。巴西人通常都听得懂基本的西班牙语,至于英文,就不太普遍了。
行政区划
全国共分为26个州和1个联邦区(巴西利亚联邦区),州下设市,全国共有5562个市。各州名称如下:阿克里、阿拉戈斯、亚马孙、阿马帕、巴伊亚、塞阿拉、圣埃斯皮里图、戈亚斯、马拉尼昂、马托格罗索、南马托格罗索、米纳斯吉拉斯、帕拉、帕拉伊巴、巴拉那、伯南布哥、皮奥伊、北里奥格兰德、南里奥格兰德、里约热内卢、朗多尼亚、罗赖马、圣卡塔琳、圣保罗、塞尔希培、托坎廷斯。【历史新发现】今日巴西科学家们根据卫星图 发现亚马孙平原里有一个未知文明的遗迹这些遗迹呈长方形或圆形 据分析可能是古代传说中用黄金砌成的国度。这些遗迹大多在巴西与玻利维亚边境地带。
政府体制
议会:称国会,有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院由土著后裔酋长、土生白人贵族后裔或葡萄牙贵族后裔,以及有战功的将军、卸任的政府官员和当地重要领袖等组成。众议院由大资产阶级、中产阶级及小资本家市民阶级组成。巴西的国会起源于巴西帝国时期,100年来几乎没有大的变化。
总统:巴西国家元首,同时也是武装部队统帅,现任总统为迪尔玛-罗塞夫。
政府委员会:巴西的政府机关,总统任主席,国务大臣(或译为国务部长)为真正的首脑,主持其一切工作。政府委员会原为巴西帝国时期的政府机关,其成员大多保留"大臣"称呼。丰塞卡执政后取消了国务大臣的职务,至1985年3月军政府还政于民后,才有设立国务大臣(部长)作为政府首脑。巴西为半总统半议会制共和制。议会、总统均由选民直接选出,总统负责国防、外交领域,政府委员会负责内政、经济、文化领域。 巴西经济
巴西经济实力居拉美首位。1994年7月1日废除原货币名称克鲁赛罗雷亚尔(废除时1美元兑2750克鲁赛罗雷亚尔),同时命名新货币名称为雷亚尔(1美元兑1雷亚尔)。2009年4月5日汇率1美元兑2.2095雷亚尔。2009年GDP为15740.39亿美元,2009年的人均GDP达到8220美元。
巴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铁矿砂储量650亿吨,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铀矿、铝矾土、锰矿储量居世界第三位。此外还有较丰富的铬
矿、镍矿和黄金矿。煤矿储量230亿吨,但品位低。石油储量约36亿桶,另有相当于15亿桶石油的油页岩,天然气储量1330亿立方米。水力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52.2%。工业居拉美之首。70年代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电力、纺织、建筑等。核电、通讯、电子、飞机制造、军工等已跨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
咖啡、蔗糖、柑橘生产居世界第一位,可可、大豆为第二位,玉米居第三。粮食基本自给,但需进口一小部分小麦。畜牧业发达。
主要旅游点有里约热内卢、圣保罗、萨尔瓦多的教堂和古老建筑、巴西利亚、伊瓜苏瀑布、伊泰普水电站、马瑙斯自由港、黑金城、巴拉那石林等。
(伊泰普水电站由巴西和巴拉圭合建)。
巴西公路运输占全国运输总量的70%,铁路占17%,水路不足10%。公路总长150万千米,铁路总长3.03万千米。主要港口有维多利亚、桑多斯、里约热内卢等。全国有3家航空公司。
主要贸易对象为美国、欧共体、日本、中东及拉美邻国。主要进口石油、化工原料、光学仪器、小麦等。出口钢材、交通运输设备、铁矿砂、纸浆、皮鞋、咖啡、糖、大豆、橙汁等。
巴西以咖啡质优、味浓而驰名全球,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咖啡王国”之称。咖啡原产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1727年传入巴西。巴西位于南美洲东南,地处热带和亚热带,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很适合种植咖啡,加之劳动力廉价,咖啡种植业迅速兴起。19世纪,巴西的咖啡种植几乎遍及全国,随后又形成持续近一个世纪之久的“咖啡繁荣期”。咖啡大面积种植,给巴西带来了财富和繁荣。20世纪初,巴西的咖啡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从而赢得了“咖啡王国”的美称。咖啡是巴西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全国有大大小小的咖啡种植园50万个,种植面积约220万公顷,从业人口达600多万,年产咖啡200万吨左右,年出口创汇近20亿美元。近年来,由于出口结构的变化和国际咖啡市场不景气,巴西咖啡生产和出口量有所下降。巴西人酷爱咖啡。60年代,巴西人均年咖啡消费量达5.8公斤。近二十年来,随着其它饮料的出现,巴西人均咖啡消费量仍超过3公斤。在巴西,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各式
各样的咖啡屋随处可见。人们几乎随时随地都可以喝到浓郁芳香的热咖啡。 对外关系
中国
中国与巴西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开始了交往,建在里约热内卢蒂茹卡国家公园的中国亭是对于1812年来此传艺的中国茶农永久的纪念。1974年8月15日两国建交以来,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科技合作顺利发展。两国高层互访频繁。**主席于1993年11月和2001年4月访问过巴西。1995年12月,巴西总统卡多佐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2004年5月,卢拉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联合公报。2004年11月,**主席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两国政府为了建立长期、稳定、互利的战略伙伴关系作出了不懈努力。1999年中巴联合研制的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发射成功。2004年7月,中巴合作生产的支线飞机首次进入我国国内航空市场。目前,巴西是中国在拉美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中国是巴西的第二大进口来源国和第二大出口市场。2007年中国和巴西双边贸易额达到233.67亿美元。1986年11月24日,北京同里约热内卢结为姊妹城。2011年4月,巴西总统罗塞夫访华。
美国
巴西把发展与美国的关系放在优先位置,双方政治、贸易关系密切。美国是巴西主要的贸易对象、最大的债权国和投资国,投资额占外国在巴西总投资额的1/3。1991年两国贸易总额近百亿美元。但两国在核能、环保、外债、贸易等领域存在分歧与摩擦。
西欧
巴西同西欧国家有着传统的密切关系。西欧是巴西主要的出口市场和资金、技术的来源地。西欧各国在巴西的投资额约占同期外国在巴西投资的50%。1991年巴西向欧洲共同体出口额为97.7亿美元。 日本
日本是巴西发展与亚太地区国家关系的重点,是巴西在亚洲的最大贸
易对象和原材料市场。日本在巴西直接投资占全部外国投资的9.7%,仅次于美国和德国。
中东
中东地区是巴西石油主要来源和重要贸易市场,1991年贸易额达28亿美元。
巴西军事
巴军队分为海、陆、空三个军种,分别建立于1823年12月11日、1648年8月25日和1940年10月23日。 总统为三军最高统帅,武装部队各军种司令、参谋长和总统府机关安全办公室主任协助总统制定有关军事政策和处理军务。
1999年8月,巴政府将原海、陆、空三部合并,成立国防部。巴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一年。
2008年三军总兵力37万人,其中陆军23.8万人,海军6.23万人,空军6.74万人。自1947年起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是十大维和人员派遣国之一。巴有约1.2万名士兵在海外执行维和任务。 2009年9月,巴西和法国正式签署了一项总金额达亿美元的军售协议。根据协议,法国将帮助巴西建造一艘核动力潜艇,这将使巴西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和法国之后,第六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主要城市
首都:巴西利亚
第一大城市:圣保罗概况
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
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全国最大的海港、全国商业和金融中心。里约热内卢有世界上最美丽的海滩,风光秀丽,是巴西最大的旅游中心。
作文五:《金砖五国之印度》4100字
第五集 不可思议
在印度,听到和看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不可思议”。而关于这个词的解释,大都可以归结到一个原因,多样性。
印度是一个多人种的国家,白人,黑人和黄种人共存了几百年。印度的官方语言多达二十多种,非官方语言更多,几十公里外的人们说的是完全不一样的话。印度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印度人中99%以上的人都信仰宗教,其中主要是印度教的信徒。其他的宗教包括伊斯兰教,佛教等。
从18世纪中期开始,印度逐渐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到了19世纪末,印度人开始了反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终于在1947年获得独立。在这场斗争当中,有三个人对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们是印度国父圣雄甘地,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印度宪法之父安贝德卡尔。
甘地一生有两个重要的功绩:一是领导印度民众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并最终走向独立;二是他创造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成为弱势群体在争取权益时经常使用的策略。他在1948年被极端不满分子所刺杀。
尼赫鲁十五岁起就在英国接受贵族式教育。在投身独立运动的岁月中,他九次被捕,在狱中,他写下了《印度的发现》一书。他呼唤人民建立起强烈的民族意识,并强力要求保留英语。在现代,印度人会英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优势。
安贝德卡尔是达特利人,这在印度的种姓制度中是不可接触的,属于最低级的种姓。他拥有哥伦比亚大学和伦敦经济学院的双重博士学位,却只能收到歧视。正是这深深的不公,激起了他的斗志。他在种姓制度上和甘地发生了冲突。甘地认为种姓制度可以进行改革,却无法废除。而安贝德卡尔认为只能废除才能彻底解放达特利人。虽然有分歧,但甘地还是让他起草了印度的宪法的大部分内容。他还为达特利人提供接受教育的学校。但是直到他死去,到现在,种姓制度还没有解除。
就是这么一个“不可思议”的印度。它在法律界人士的带领下,获得了独立。接下来,又将是什么样的人带领它实现经济的跨越呢,
第六集 古域晨晖
印度从独立以后,一直发展缓慢,其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不够开放。
直到20世纪90年代,海湾战争爆发。这场战争造成了国际油价的大幅上涨,从而使得印度产生了能源危机。那时候,印度的外汇储备一度成为零。
在前进的路上,遇到挫折总是好的,这让你可以看到自己的差距,从而完善自身。印度人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于是开始了改革。
由辛格主导,开始实行一种新的经济模式,简称为“四化”,即自由化,全球化,市场化和私有化。改革的核心是大幅减少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就是这样一场改革,使得印度的经济迅速驶
上了快车道。
可以看到,市场化,即市场经济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一点无论是在印度还是在中国身上,都体现的很明显。
私有化,也是很多国家改革共同选择的方法,俄罗斯,巴西和印度都用到了。只有私有化,才能激活企业的活力。
巴西和俄罗斯都拥有着巨大的资源财富,从而依赖资源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印度有什么优势呢,不是资源,而是高科技。
“工业革命以来,一个国家步入现代化的过程,一般都是从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开始,再沿着附加值链条向上攀升,最后大规模进入服务业市场。”这是片子里所说的,不知道是出自哪位高人之口。
而实际上,中国就是按照这样的方式在发展,而且中国具有人口优势,这种方式再好不过。印度当时也可以这么做,我们的国情是那么相似。可是,印度没有这么做。
在尼赫鲁时期,印度就看到了高科技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于是,仿照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印度理工学院。同时,还坚持把英语作为印度人要学习的语言。
正是这样的深谋远虑,给印度带来了无尽的好处。印度理工学院等一大批高校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工程师,他们在改革以后发挥了重要作用。软件行业,成为印度的优势,还有电影制作,动画等。这些产业都具有极高的附加值。而利用英语优势,印度外包了许多国际业务,成为了“世界办公室”。
这就是差距。世界办公室和世界工厂的对比,令人唏嘘。印度人利用科技,坐在办公司产生的价值,我们得用数不尽的资源和人力才能实现,而且给环境造成的影响,很难再恢复。
到了今天,印度人已经开始了国际收购,从产业链的最高端入手,这是他们一贯的做法。塔塔公司收购路虎,捷豹,个个都是大手笔。而中国的企业也似乎已经开始醒悟,我们也不甘落后,收购了沃尔沃。
但是印度也依然存在贫民窟,贫富差距很大。它发展的太快了,以至于很多人跟不上脚步。
对于未来,每一个印度人都充满了自信。就是这样一个国家,我们做好准备迎接挑战吗,
第七集 彩虹新生
南非,一个遥远的国度。说起南非,还是要从好望角开始。
葡萄牙人为了开辟新航线,被暴风雨冲到了这个地方,而得到幸存。于是得名好望角。
从此以后,好望角成为一个中转站。欧洲各国在此建立货物补给站,开始了移民活动。这些
白人成为最后的布尔人。
当时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国也看上了这个地方,布尔人不得不向内迁移。迁移过程中,难免遇到当地的土著居民。布尔人打不过英国人,可是却来欺负当地土著,占领了这些人的家园。弱肉强食,自古不变。
黄金和钻石的发现,带动了南非的经济快速发展。然而在这样一个是非之地,这些东西也带来了贪婪的扑猎者。为了得到这些财富,英国人和布尔人发动了两次战争,最终,英国人获胜。南非成为又一个英国的殖民地。
他们对南非的资源进行大幅的开采,带动了经济迅速发展。可是,这种发展的成果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到的。南非的黑人再一次不幸的成为受害者。
当局政府在南非实行了严酷的种族隔离制度,南非黑人遭到非人的待遇。
有压迫就有反抗,南非需要一个领袖。
曼德拉出现了。他是当地一个部落的酋长后裔。可是他却不愿意去统治这些备受压迫的人民。他决定为这些人们争取应有的权利。
加入非国大,带领人们讨回属于自己应得的东西。面对曼德拉,政府当然是有办法的。于是,曼德拉被判终身监禁。
南非的黑人再一次失去领袖,只能默默承受。
直到上世纪最后的十年,在联合国的压力下,南非政府才被迫释放曼德拉。
27年的监狱生活,没有摧垮他。他身在狱中,却始终思考着南非的命运。他也找到了解决的方法。
当曼德拉成功当选南非总统,成为第一个黑人总统时,他必须解决种族隔离制度所带来的后果。他选择了非暴力的方式,用和解来化解矛盾。对于黑人,补偿他们的精神和物质损失;对于白人,宽恕他们,让他们自我救赎。
和印度的甘地一样,曼德拉同样使用的非暴力方式,解决了南非面对的首要问题,并最终废除了种族隔离制度。
解决了这个问题,曼德拉接下来要面对的就是经济的发展问题。他将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带领这个满是疮痍的国家向前跨越呢,
第八集 祈福好望角
南非种族和解之后,如何发展经济成立最大的问题。然而这时候的南非人民却还是没能凝聚起来。黑人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以至于南非的白人觉得受到了不公平对待,有不少选择移民
他国。
这样一个由矛盾种族组成的国家,注定不能做到绝对的公平。黑人主导了政府,自然要给予黑人足够的福利待遇。一方面是为了弥补以前所造成的损失,一方面是照顾黑人。
然而不可能完美,这样的政策难免有缺陷。就像中国当年宣布“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再带动另外一部分人致富”一样,南非对于黑人的优惠,并没有惠及到所有的人身上,只是让一部分人钻了空子。这样,南非的黒人中出现了那些有钱的“黑钻石”,可是贫民窟的人数也大幅增加,贫富差距进一步增大。
南非拥有先进的金融业和服务业,采矿业的发展也是很先进的。可是,要吸纳足够的人就业,没有一个强大的制造业是行不通的。这点上,中国做的算是比较好。我们有众多的制造业,所以你不会看到那么多的贫民窟,而在南非,印度和巴西都可以看到。
把南非列为金砖国家,似乎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现在的南非,和其他的金砖国家比起来,似乎差距还很大。教育机制,社会福利不够完善,经济发展的动力也不是那么充足。
就是这样一个还处在变革时期的南非,它有着西方一样良好的经济体系,却没有他们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它将发展成为什么样,到目前还不好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啊。
第九集 共筑金砖
金砖国家这个词是高盛的一个经济学家为了推销自己的金融产品而提出的概念,没想到却无心插柳,撮合了这几个国家。
金砖五国有着共同的特点:首先,它们都是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改革,经济走上了快车道;其次是它们都拥有着丰富的资源,俄罗斯,巴西和南非拥有矿产资源而中国和印度则拥有人力资源;最后,他们都是发展中国家。
这几个国家,虽然一段时间经济发展的很快,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着缺陷。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经济结构过于单一,贫富差距较大。
在以后的几十年,要想真正像高盛所预测的那样,成为世界的六大经济体,还需一定的机遇和实力。这些国家都面临进一步的改革,谁能够改革成功,顺利转型,谁就掌握了先机。
强者是否能够恒强,后来者能够居上,还要看历史将怎样演绎。
作文六:《金砖五国首次峰会》10800字
金砖五国 首次峰会
://.sina.. 2011年04月15日07:46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发表《三亚宣言》
中国首次举办“金砖”会晤
■主题:展望未来、共享繁荣
■议题:国际形势、国际经济金融问题、发展问题以及金砖国家合作 ■成果:《三亚宣言》
■看点: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后金砖国家领导人的首次会晤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14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中国国家主席**、巴西总统罗塞夫、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印度总理辛格、南非总统祖马出席。这次会晤的主题是“展望未来、共享繁荣”。
这是中国首次举办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也是南非领导人在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后首次与会。
四点看法
建设包容的国际货
币金融体系,增加新
兴市场国家发言权”
**在会晤时发表题为《展望未来 共享繁荣》的重要讲话。他指出,在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历史时刻,我们需要共同思考一个重要问题:如何使人类拥有一个和平安宁、共享繁荣的21世纪?为此,**提出几点看法。
第一,大力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我们应该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充分发挥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在维护和平、缔造和平、建设和平方面的核心作用。
第二,大力推动各国共同发展。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发言权和代表性。
第三,大力促进国际交流合作。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等各层次的多边合作机制,开展务实有效的合作。
第四,大力加强金砖国家共同发展的伙伴关系。
“金砖国家”
最初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这四个国家英文首字母组成“BRIC”一词。2010年12月,“金砖四国”吸收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该合作组织。
三大成果
本次会晤再次表明金
砖国家是新兴市场国
家的合作平台”
外交部部长助理、中国金砖国家事务协调人吴海龙14日表示,当天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主要在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这些主要成果包括:
金砖国家领导人就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达成重要共识;
加强了金砖国家在国际经济金融和发展等领域重大问题上的对话、协调与合作; 深化并拓展了金砖国家在各领域的务实合作。
吴海龙指出,本次会晤再次表明金砖国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合作平台,能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架起沟通与交流的桥梁,也是南南合作新的、有效的尝试。
(本版文图综合新华社、法制晚报)
国际观察>>>
金砖国家要当发展中G7
作为本次金砖国家峰会的主办方,中国邀请了南非参与峰会,金砖国家的英文缩写也由“BRIC”变为“BRICS”。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吴海龙本月初介绍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时透露,其他新兴国家也表达了加入金砖国家的意愿,不过他没有明确说明具体国家。 分析人士称,金砖国家正致力于发展成一个类似西方七国集团(G7)的组织,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活动中争取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话语权。
成效?更大发言权
阿根廷迪特利亚大学国际问题专家图尔兹:金砖国家的密切合作与对话加强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南南合作”,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中拥有更大发言权。 制度化?必然之举
图尔兹:金砖国家还没有一个固定的秘书处,也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
但是从长期的发展来看,金砖国家设立秘书处将是必然之举,这样才能将金砖国家之间的对话与合作制度化,才能使金砖国家扮演发展中国家“执行委员会”的角色和作用。 扩容?不少新兴国想加入
中国改革开放论坛战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马加力:目前,不少发展较快的新兴市场国家对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表现出浓厚兴趣。但是,如果继续快速“扩编”,虽然整体上可壮大一些力量,但是也会出现成员间共同性下降、“公约数”缩小、决策力萎缩的可能性。 巴西
外汇储备:2010年年底,巴西外汇储备仅有 2886亿美元。2011年2月10日,巴西外汇储备突破 3000亿美元关口。
南非
经济来源:矿业、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是南非经济四大支柱
GDP增长:2008年,南非国内生产总值为2764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3.1%。 印度
GDP增长:“十五”计划(2002年-2007年)期间,GDP分 别 增 长 3.8%、8.5%、7.5%、
9.4%、9.6%。年均增长7.8%,高于 “九五”计划的5.5%。
《三亚宣言》概要
利比亚问题
金砖国家愿在联合国安理会就利比亚问题加强合作。各方应通过和平手段和对话解决分歧,联合国和地区组织应发挥应有作用。
国际货币改革
主要经济体应继续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努力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金砖国家支持改革和完善国际货币体系,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和改革。
金砖国家合作
金砖国家支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通过减少市场扭曲确保实体市场稳定和强劲发展,同时进一步监管大宗商品金融市场。
发展问题
金砖国家呼吁国际社会积极落实2010年9月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通过的成果文件,争取于2015年如期实现千年发展目标。
镜头>>>
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很有型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乘坐的专机13日12时20分抵达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梅德韦杰夫走出机舱门后,随即掏出一副墨镜戴上。戴着“黑超”墨镜的梅德韦杰夫被女记者赞“气场很足”。
南非总统:带来第四位妻子
与前两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不同,本次会晤多了一位新宾客——南非总统祖马。应中国国家主席**邀请,祖马及其夫人的专机13日9时抵达三亚凤凰国际机场。这次陪同祖马来的是他的第四位妻子。
俄罗斯
国际储备:截至2011年3月18日,俄罗斯国际储备总额为5000亿美元。
GDP 增 长 :2009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为390161亿卢布,比2008年下降7.9%。 中国
国际储备:中国新增国际储备资产1780亿美元。
GDP增长:国际货币基本组织(IMF)数据显示中国2010年 GDP增速达到10.3%。
BRIC first summit of the five
countries
://.sina.. 2011年04月15日07:46 Sichuan Online - Tianfuzaobao
BRIC countries, leaders of the third meeting, issued a "Declaration Sanya" China's first ever "BRIC" meeting
■ Subject: Looking to the future, shared prosperity
■ issues: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financial issues, development issues and cooperation in BRIC countries
■ Results: "Sanya Declaration"
■ Aspect: South Africa joined the cooperative mechanism in BRIC countries the first meeting between the leaders of BRIC countries
BRIC countries, leaders of the 14 in the third meeting, held in Sanya, Hainan Province, Chinese President Hu Jintao, President of Brazil Rosoff, Russian President Dmitry Medvedev, Prime Minister Manmohan Singh, South African President Jacob Zuma to attend. The meeting's theme is "Looking to the future and shared prosperity." This is the first ever meeting between leaders of BRIC countries as well as South African leaders joined the BRIC countries in South cooperation mechanisms for the first time to attend.
Four points
Building an inclusive international cargo
Currency financial system, adding new
Emerging market countries, say "
Hu Jintao at the meeting entitled "Looking to the future prosperity," an important speech. He noted that in the second decade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historical moment, we need to reflect together on an important question: how to make human beings have a peace and tranquility, and prosperity in the 21st century? To this end, President Hu Jintao put forward some views.
First, a vigorous defender of world peace and stability. We should abide by the purposes and principles of the UN Charter, give full play to the UN and its Security Council in maintaining peace, peacemaking, peace-building core.
Second, to vigorously promote mon development. Building a fair, just, inclusive and orderly international monetary and financial system, increase in emerging market countries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and financial system, the voice and representation.
Third, to promot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United Nations, the Group of Tty, BRIC countries and other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mechanisms at all levels to carry out pragmatic and effective cooperation.
Fourth, vigorously strengthen the BRIC countries jointly develop partnerships. "BRIC countries"
First is Brazil, Russia, India and China. These four countries form the first letter of the English "BRIC" word. December 2010, the "BRIC" to absorb South Africa as a full member to join the cooperative.
Three Achievements
Gold once again that this meeting
Brick countries are emerging market countries
Family cooperation platform "
Assistant Foreign Minister of China affairs coordinator for BRIC countries, said Wu Hailong, 14, said at a BRIC countries, mainly in the third meeting of the leaders of three important results. The main results include:
BRIC leaders on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reached important consensus;
Strengthened the BRIC countries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financial areas, and major issues of development, dialogue,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BRIC countries to deepen and expand pragmatic cooperation in various fields. Wu Hailong noted once again that this meeting is the BRIC countries, emerging market countries, cooperation platform between the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can set up a bridge of munication and exchange, but also South-South cooperation in new and effective attempt.
(Release paper pattern synthesis Xinhua News Agency, the Legal Evening News) International Review>>>
BRIC countries in the G7 to be a development
The BRIC countries as the host of the summit, China has invited the South African participation in the summit, the acronym BRIC countries, but also by the "BRIC" into "BRICS". Chinese Assistant Foreign Minister Wu Hailong introduces the beginning of the third meeting between the leaders of BRIC countries reveal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other emerging countries will join the BRIC countries, but he did not specify the specific country.
Analysts said the BRIC countries are mitted to developing into a similar Western Group of Seven (G7) of the organization,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ctivities for higher status and greater voice.
Effectiveness? Greater say
Argentina, Australia University of experts on international issues Dieter Tuer Zi: BRIC countries, to strengthen the close cooperation and dialogue between the developing "South-South cooperation" to help countries i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and trading system with more Great voice.
Institutionalized? Must move
Tuer Zi: BRIC countries, the Secretariat has not a fixed nor a formal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But from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the BRIC countries will be the inevitable establishment of the Secretariat move, so as to be among the BRIC countries,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dialogue and cooperation, can the BRIC countries, developing countries play "Executive Committee" role and role.
Expansion? Many emerging countries want to join
China Reform Forum, Executive Deputy Director of Center for Strategic Studies Maccabees force: At present, many fast-growing emerging market countries in joining the BRIC countries showed great interest in co-operation mechanism. However, if you continue to fast "expansion", although the overall growth of some power can be, but the monality among the members will appear down, "divisor" narrow, making the possibility of shrinking force.
Brazil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the end of 2010, Brazil'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only $ 288,600,000,000. February 10, 2011, Brazil'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exceeded 300 billion U.S. dollars mark.
South Africa
Source of ine: mining, manufacturing, agriculture and services are the four pillars of the South African economy
GDP growth: In 2008, the South African GDP 276.4 billion U.S. dollars, up 3.1% over the previous year.
India
GDP growth: "Tenth Five" plan (2002 -2007) of the period, GDP grew 3.8%, 8.5%, 7.5%,
9.4%, 9.6%. Average annual growth of 7.8%, higher than the "Ninth Five-Year Plan" of 5.5%.
"Sanya Declaration" Summary
Libya
BRIC countries,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is willing to strengthen cooperation on the question of Libya. Parties, through peaceful means and dialogue to resolve their differences, the United Nations and regional organizations should play their due rol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Reform
Major economies should continue to strengthen macroeconomic policy coordination, efforts to promote the world economy is strong, sustainable and balanced growth; BRIC countries support the reform and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and strengthe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gulation and reform.
BRIC countries to
BRIC countries to support the international munity to strengthen cooperation to ensure that market distortions by reducing the physical market stability and robust growth, while further regulation of financial markets for modities. Development
BRIC countries urged the international munity to actively implement the
September 2010 UN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adopted by the High-Level Meeting oute document, scheduled for 2015 to achieve 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Lens>>>
Russian President Dmitry Medvedev is very type
Russian President Dmitry Medvedev's special plane at 12:20 on the 13th arrived at Sanya Phoenix International Airport. Medvedev out of the cabin door, immediately took out a pair of sunglasses to wear. Wearing a "Men in Black" sunglasses Medvedev is like a female reporter "gas field is enough."
President of South Africa: bringing the fourth wife
BRIC countries, with the first two leaders differ more than this meeting a new guest - President Jacob Zuma of South Africa. Should be invited Chinese President Hu Jintao, Zuma and his wife's plane at 9:00 on the 13th arrived at Sanya Phoenix International Airport. This is acpanied Zuma to his fourth wife.
Russia
International Reserves: As of March 18, 2011, the Russian international reserves amounted to 500 billion U.S. dollars.
GDP growth: in 2009 Russian GDP was 39.0161 trillion rubles, down 7.9% pared to 2008.
China
International Reserves: China's new international reserve assets of 178 billion U.S. dollars.
GDP growth: the basic organization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IMF) data show that the 2010 GDP growth rate reached 10.3%.
作文七:《金砖五国合作策》4200字
金砖五国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以及持续发展的能力,不断吸引着国际资本,尤其是直接投资的流入。中国是世界上FDI净流入第二大国,占GDP的5%左右,其他四国也是重要的外资净流入国。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期间,金砖五国是全球外资青睐之地。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给全球经济发展予以重创,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一幸免。在各国协调一致抵抗金融危机的努力之下,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率先摆脱危机的阴影,并最终带动全球经济走出困境,进入后危机时代。
然而,事情总是有两面性的。正当人们准备为全球经济走出泥潭而欢呼时,先前为应对危机而采取的货币刺激政策却开始产生副作用,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率先受到冲击,这使得她们不得不共同应对。
挑战
高通胀压力。为确保美国经济的持续复苏,金融危机期间,美联储不仅把利率降低到0-0.25%的超低水平,还连续两次采取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使得全球再次出现流动性泛滥,并最终导致新兴经济体输入性的通胀压力持续加大。根据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2011年4月份,印度的通货膨胀率已经达到了9%,俄罗斯重新回到 9.6%,巴西通胀率6.5%,中国5.3%,南非4.2%,通胀水平普遍高于发达国家。
资产泡沫严重。金融危机期间,在物价大幅上涨的同时,金砖国家的资产价格也在不断上涨,资产泡沫化问题日益严重。在印度、莫斯科以及中国的各大城市,金融危机后房价上涨水平已经大大超过了普通百姓的支付能力,甚至高于发达国家的房价水平,房产泡沫日益严重,直接威胁着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稳定。
货币政策考验。金融危机期间,金砖国家的货币政策执行力度均面临着左右为难的困境。为应对国内物价上涨、资产泡沫,金砖国家不得不率先使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这却进一步加大了国际跨境热钱的流入,使得金砖国家的本币急剧升值。除了印度之外,2005 年以来,五国货币兑美元都呈现升值的趋势。2010年以来,由于美元流动性泛滥,五国货币对美元升值的速度加快。其中卢布升值幅度最为引人注目。
最后,在能源合作、全球气候变暖、全球经济再平衡、国际储备货币等方面,金砖国家都存在着利益一致性。当前,金砖国家如何将发达国家承担更多的气候变暖责任、如何确保外汇资产的安全、如何降低对发达国家出口的依赖性等,将直接关系到金砖国家在后危机时代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
角色
经济增长贡献较大。近年来,金砖国家是世界经济中最具发展活力的经济体,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呈现加速上升趋势。2010年,金砖五国GDP占世界的18.1%,比十年前提高了10个百分点,比二十年前提高了13个百分点(图1)。其中,中国5.88万亿美元,占9.5%;巴西2.09万亿美元,占3.37%;俄罗斯1.48万亿美元,占2.39%;印度1.43万亿美元,占2.31%;南非0.35万亿美元,占0.57%。
从全球增长态势看,金砖国家经济实力及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对发达经济体的依赖程度也逐渐降低。金砖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1990年的-0.6%上升到2000年的13.1%、2008年的52.1%和2010年的60%多。其中,中国一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即超过30%,稳居世界第一。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计,2015年它们将拥有全球一半的人口、资金和技术,超过60%的全球经济增长,日益壮大的中产阶层和越来越旺盛的消费需求,都令金砖各国具备成为全球经济新引擎的潜质。
进出口贸易额持续上升。随着金砖五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上升,其对外贸易迅速发展,成效明显。金砖国家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增长率远高于世界平均增长率。2010年金砖五国对外贸易增长率达到30%,超过全球贸易13.5%的增长率。金砖五国对外贸易量占世界贸易额的比重从2000年的不足7%提高到2010年的14%。其中,中国进出口占世界贸易总量的比例从2001年的4.06%上升到2009年的8.79%,而同期美国进出口总额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从15.2%下降到10.6%,日本从5.95%降到4.51%。中国对外贸易规模,从2008年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到2009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的对外贸易规模也显著上升。
从贸易和GDP的比重来看,中国、印度、俄罗斯、南非的贸易依存度都达到或超过了50%,巴西由于长期实行进口替代的战略,主要依靠农产品和矿产品出口,因此贸易依存度相对低一些,但也达到了30%。
FDI及对外投资影响较大。金砖五国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以及持续发展的能力,不断吸引着国际资本,尤其是直接投资的流入。中国是世界上FDI净流入第二大国,占GDP的5%左右,其他四国也是重要的外资净流入国。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期间,金砖五国是全球外资青睐之地。2009年全球FDI 11140亿美元,同比下跌37%,超过2008年的16%跌幅。其中,发达国家吸引的FDI下降了44%,欧洲下降25%,美国下降50%。在金砖五国中,除俄罗斯FDI下降较多之外,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均保持稳定增长。其中,中国2009年同比增长7%。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外汇储备的上升,金砖国家对外投资和并购的力度显著增强。2010年,金砖五国海外并购金额达到4020亿美元,同比上升74%,是5年前的4倍多,占全球2.23万亿美元并购总额的22%,创历史新高。
外汇储备占全球半壁江山。截至2010年底,金砖国家外汇储备超过4万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总量的比例达50%多。其中,中国外汇储备达3万多亿美元,占全球储备比重达到30%以上。2010 年底,俄罗斯外汇储备规模在2008年之后重上5000亿美元台阶,恢复到世界第三的地位。而相比之下,G7国家在2009年的外汇储备规模则只有1.24万亿美元,作为经济强国的美国的外汇储备仅为 454 亿美元。 金砖五国的大量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并购买大量美国国债。其中,中国 2010年持有美国国债超过9000亿美元,为第一大外国持有者。中国因素对于美元和美国财政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话语权相对较低。和金砖五国今天所具备的政治、经济实力相比,其在国际政治、经济和金融秩序上的话语权,显得极不相称。全球性金融危机、通货膨胀和美元贬值的冲击,对金砖各国影响更大,但各种版本的金融体制改革方案,迄今并未充分照顾到新兴市场的利益;能源、原材料价格的剧烈波动、热钱的冲击,对新兴市场损害更大,但在这些领域的讨论中,新兴市场的声音仍然显得微弱;粮食安全、贸易平衡等方面,新兴国家依然处于更易受伤的境地;在G20、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平台,金砖国家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虽有了明显增长,但还不足以撼动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支配地位,如在IMF,金砖五国的发言权几经增加,仍达不到“联手否决”的15%门槛,这种“阻击性否决”仍是美国的特权。
互补
资源互补。金砖国家土地面积广阔,国土面积将近4000多万平方公里,占世界的26.3%。广阔的地域资源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这可以有效弥补中国庞大的矿产资源需求缺口。通过合作构建“五国合作机制’,金砖国家既可以充分利用巴西、俄罗斯、南非的能源优势,又可以避免与印度、巴西未来在制造业领域的恶性竞争,避免为获取世界市场、战略性资源而相互进行的恶性竞争。
内需市场巨大。这为金砖国家在后危机时代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动力。金砖国家除新加入的南非外,都是人口资源大国。2010年,金砖五国的总人口占世界的42.6%。这将使得金砖国家具有释放庞大内需的潜力和资本。一项调查显示,“金砖国家”的消费者信心指数最乐观,五国均名列全球十大最乐观的国家和地区。此外,金砖国家之间在消费、投资领域具有较大的合作空间,也为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的再平衡提供了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
产业侧重不同。中国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比较发达,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比较高,这说明中国作为世界加工厂地位特殊。印度的农业相对比较重要,而且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一直相对其他国家比较高。南非的服务业比较重要,这是因为矿产资源支撑南非的国民经济发展,导致制造业发展缓慢,为金砖国家提供了较大的产业合作空间。
合作路径
根据以上金砖五国的国际地位、共同面临的挑战以及各自的发展优势,在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可以采取以下合作路径和策略。
中国在金砖国家合作上采取积极主动策略。金砖五国间的经济关系越来越紧密,任何一国经济环境的变化都会对他国产生影响。中国每年都要从俄罗斯、巴西等国进口大量的石油,从巴西、印度等国进口铁矿石,高涨的石油和铁矿石价格对中国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在金砖五国中,中国占据着经济总量大的优势,在经贸合作上可以发挥带头作用。
加强国际事务上的政治合作。新兴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经济参与能力和技巧等均比较弱小,难以与美国等金融与经济巨无霸抗衡。而随着大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力量增强和其相互间协作的扩大,既能提高参与经济全球化能力和竞争力,也能增强推进国际金融、贸易与经济秩序改革,提高对源自发达经济体的危机与风险的免疫力,维护和提高自身权益,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从体制机制上为世界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符合各方根本利益。共同推动制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改革方案,切实提高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以客观反映世界经济格局变化;推动完善国际金融监管机制,确保发展中国家有效参与金融稳定理事会等国际金融监管机构;推动完善国际货币体系,健全储备货币发行调控机制,稳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保持主要储备货币汇率相对稳定。
加强国区域内的经贸合作。金砖国家内部都有庞大的内需市场,同时互补性很强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五国资源优势互补。金砖国家之间加强联系,增进互通,推动彼此之间相互支持与协作,争取尽快克服和摆脱后危机时代共同面临的经济持续发展难题,并形成有效的金融风险抵御机制。FIC
作文八:《关于“金砖五国”》16600字
金砖国家
演变历史
“金砖四国”(BRIC)
2003年10
报告估计,
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
四国领导人
“金砖国家”(BRICS)
)引用了巴西(Brazil)
、印度(India)和中国
类似,South Africa)加入后,其英文单词将变为
“BRICS”,并改称为“金砖国家”。 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次提出“金砖四国”概念,囊括了全球最大的四个新兴市场国家。“金砖四国”(
BRIC)引用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 2009年6举行首次会晤。
2010年4月,“金砖四国”峰会在巴西召开。会后四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初步形成。 2010年11。 2010年12巴西一致商定,吸收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金砖四国”即将变成“金砖五国”,并更名为“金砖国家”(BRICS)。 吸收南非加入合
南非公司在南部非洲国家设有分公司,地缘接近;风俗相通,它们在这些相对不发达国家投资具有信息快捷、交易成本低的优势。如果四国投资和贸易能通过南非中转,
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金砖四国峰会
有迹象显示金砖四国寻求形成一个“政治俱乐部”或“联盟”,从而“把不
。 2008年5月,“金砖
四国”
2008年7月,“金砖四国”曾举行会晤。 2008
年9月,“金砖四国”外长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会议, 2008年11月,2009年6月16日,
“金砖四国”峰会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的首次峰会。 2011年
3出席会议。
主要国家
中国堪称世界最具发展活力的经济区域,引进外资额最高,成为全球最大企业集13亿居民的中国是世界上的第一人口大国,充裕、廉价、
不过,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下面也潜藏着危机。虽然中国央行制定了贷款限制措施,经济过热的隐患依然未能消除;城乡、个人收入之缺乏独立、有效的监控机制;
原料不足、能源缺乏等一系列问题都为中国经济制造了瓶颈。
巴西
务行业也日益兴旺,更在原材料资源方面占据天然优势。巴西拥有世界上最高的
容在于:
养老制度;精简政府官员系统。然而,动摇了现任政府的统治根基。南美这块沃土之上的经济腾飞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机遇背后的风险也是巨大的。立足于巴西市场的长期投资者因此而需要强韧的神经和足够的耐心。
印度
6000大。在过去的205.6%的速度稳定成长,而在经济前台的背后,是一支高素质的就业大军。据初步统计,西方企业在印度约
2300万 美国最大的1000家公司当中,四分之一的
是在印度生产的,重享受、乐意消费的中产阶级。另外,一些大的基础建设项目,如6000公里长的高速公路网络、
兴旺发展的出口贸易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继力量。当然,印度经济也存在不可忽视的弱点,例如: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区局势紧张都有可能引发经济动荡。
俄罗斯
在生产控制了今天五分之一的国民生产,并且创造了
50%的出口贸易产值和40%的国家收入。另外,俄罗斯还是钯、铂、钛的第一大产国。
与巴西的情况有些类似,地将国民生产总值提升了30%,可支配国民收入也有明显增多,但政府当局在处无异于一把
腐败的必要体制改革,政府在未来发展态势面前依然不能高枕无忧。如果俄罗斯从长远角度来看不满足于只做世界经济的加油站,当务之急必须致力于现代化改革进程,提高生产效率。
这是除
南非
2010年以来南非政府积极推动,南非2010年4月份到8月份,接连访问巴西、印度、俄罗斯和中国。祖马表示,与这些新兴市场国家的合作会给南非的经济增长带来机遇。 吸收南非加入合作机制,也使“金砖四国”能够进一步加强同南部非洲各国的经贸关系。很多南非公司在南部非洲国家设有分公司,地缘接近,风俗相通,它们在这些相对不发达国家投资具有信息快捷、交易成本低的优势。如果四国投资和贸易能通过南非中转,回报率将显著提高。[7]除经济领域以外,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将有利于五国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联合国改革、减贫等重大全球性和地区性问题上协调立场,更好地建设一个公平、平衡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金砖五国首次峰会三大看点
第三次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即将在中国海南三亚召开,南非的加入,使亚洲、欧洲、拉美、非洲国家首次聚齐。自年初以来,虽然北非中东局势持续动荡、日本大地震及由此引发的核危机至今未消、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存在进一步蔓延的危险,但作为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金砖五国的首次亮相仍吸引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第一,作为新成员,南非将为峰会带来什么?自去年底南非被接纳为新成员以来,国际社会关于南非为什么能成为金砖第五国的质疑从未间断。由于在人口规模、国土面积、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等方面,南非与其他金砖国家差距太大,舆论普通认为,是地缘政治因素而非经济因素使四个金砖创始国同意接纳南非。南非加入金砖背靠的是非洲大陆,代表的是非洲50多个国家,10亿多人口。 因此,南非参加金砖峰会,首先要强调的便是非洲议题。比如非洲在联合国安理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G20等重要国际组织中的代表性问题;气候变化对非洲的影响及国际社会的援助和补偿问题;千年发展目标及非洲的贫困问题等。强调非洲议题回答的不仅是南非加入金砖国家的合理性,面对来自尼日利亚等国的挑战,强调非洲议题还有利于提升南非在非洲的影响力,巩固其领导地位。 但非洲议题绝非南非惟一要强调的。南非加入金砖首先要争取的是促进本国经济增长和就业,超过25%的高失业率使执政的非国大面临空前压力。如果贸易投资等方面得不到任何实惠,而只是领导人走了一下秀,祖马总统将无法向国内民众交代。
第二,金砖国家的未来形态及发展前景?经过两次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集团已经由经济学家的一个概念演变成了有相当影响力的多边合作机制。形式虽然松散,但四国在经济、安全等重大问题上采取统一立场,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不可小觑的力量。某些国际舆论担心,如果金砖国家集团进一步机制化,逐步演化成
一个正式的国际集团组织,可能成为一股新的难以估计的力量,挑战现存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
但也有观点认为,五国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有共识,也有很大分歧。比如在贸易自由化、汇率制度、安理会改革、大宗商品价格等问题上,具体的利益诉求和侧重点并不相同。各国对金砖集团未来功能定位、发展目标、组织形式也未形成一致意见,因此,能否最终成为一个有章程有约束的集团组织,前景并不明朗。但此次峰会是否会对逐步走向机制化进行探索仍是关注的重点,比如,五国会否商谈设立正式的金砖国家秘书处?会否探讨在不同领域设立分委会或定期举行部长级会议以加强合作?
第三,作为轮值主席国,中国将发挥何种作用?经济的快速崛起使中国迅速走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在金砖五国中,无论是人口、经济总量还是增长速度,中国都是鹤立鸡群。有国外媒体认为,中国有意成为金砖集团的领导者,借助这一平台提高国际影响力,寻求更多话语权,并进一步按照本国利益构建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国作为金砖五国首次峰会的东道主,在此次峰会上将强调哪些议题、淡化哪些议题,促成什么样的领导人声明,都将是外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
《国际金融报》 (2011-04-11 第02版) 历届会议
第一届
2009年6月16日, “金砖四国”峰会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这成为“金砖四国”的首次峰会。
成果: 承诺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提高新兴市场发言权改;改善国际贸易和投资环境、遏制贸易保护主义;改革后的金融经济体系应包含以下原则:国际金融机构的决策和执行过程应民主、透明,坚实的法律基础,各国监管机构和国际标准制定机构活动互不抵触,加强风险管理和监管实践;支持能源资源供给的多元化 开展气候变化对话。
第二届
2010年4月15日, 第二次“金砖四国”峰会在巴西召开。会后四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
成果:商定推动“金砖四国”合作与协调的具体措施,“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初步形成。
金砖四国”合作内容: 贸易合作、投资合作、技术创新合作、金融合作。 第三届
2011年4月14日,第三届“金砖国家领袖”峰会在中国海南三亚举行,南非获邀加入并首次出席会议。此次会晤象征着一个新的起点,一次有着里程碑意义的会晤,一个关乎金砖五国辐射带动全球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的平台,在全球媒体的注目下绽放华彩。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14日中午结束后,宣布通过《三亚宣言》。这次会晤通过的成果文件《三亚宣言》反映了各位领导人对国
际金融和发展等领域重大事务的共识,对于未来合作进行了规划。这一天,以“展望未来,共享繁荣”为主题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圆满结束,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五国领导人在召开联合记者会后,发表了本次会议的成果性文件《三亚宣言》,为这次盛会留下历史的印记,也为未来开启一个新的篇章。
[1]
第四届
内容
2012年3月28日至29日,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及南非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四次会晤将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主题是“金砖国家致力于稳定、安全和繁荣的伙伴关系”。**主席于3月29日抵达印度首都新德里,将就全球治理、可持续发展、金砖国家合作等问题阐述中方立场,并同与会领导人深入交换意见。会晤后将发表《新德里宣言》。
详情
中国驻印度大使张炎说,此次会晤是在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欧债危机、美国金融问题以及西亚北非局势动荡相互交织,世界经济复苏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召开。新兴国家群体性快速发展国际关系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并对国际形势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在谈到中国在金砖国家机制中发挥的作用时,张炎表示,中国作为金砖国家成员积极参与有关合作,并为金砖国家机制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合作已取得丰硕成果,2011年中国与金砖国家的贸易额达到约2800亿美元。金砖国家市场广阔,经济互补性强,中国希望继续加强与其他金砖国家的互利合作,将各自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市场资源等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实现金砖国家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第五届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26日晚在南非德班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幕。与会各方将就加强金砖国家伙伴关系、深化金砖国家与非洲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
[2]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会议召开
2013年3月26日晚,第五届金砖国家峰会在南非德班国际会议中心以一场别开生面、极富民族特色的多元文艺演出拉开帷幕。这是金砖国家第一次在非洲大陆举行领导人会晤。
**25日抵达比勒陀利亚为峰会做准备
与会人员
中国国家主席**、南非总统祖马、俄罗斯总统普京、巴西总统罗塞夫和印度总理辛格将出席领导人会晤。此外,金砖国家领导人还将同非盟领导人和十余位非洲国家领导人举行对话会。
会议主题
本次峰会主题为“金砖国家与非洲:致力于发展、一体化和工业化的伙伴关系”。金砖国家领导人将就加强金砖国家伙伴关系、深化金砖国家与非洲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其中,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工商理事会等内容是此次峰会将要讨论的重点议题。
会议内容
在峰会开幕当天举行金砖国家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期间,中国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与巴西财政部和巴西中央银行签署了财经合作谅解备忘录和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在当天举行的金砖国家第三次经贸部长会议上,金砖国家的经贸部长共同发表了联合公报和《金砖国家贸易投资合作框架》文件。[3]
召开意义
金砖国家会议的召开,使“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逐渐形成,作为全球新兴经济体代表的“金砖四国”国际影响力也日益增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10月发布的《国际经济展望》,按照市场汇率估算,“金砖四国”的GDP总量将从2008年占世界份额的15%上升到2015年的22%,届时四国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同时四国的GDP增量也将占世界增量的三分之一。
伴随着南非的加入,“金砖四国”即将成为历史,一个更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金砖五国”将登上国际舞台。随着“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日趋成熟,今后或许会有更多的新兴经济体加入进来,“分量”大增的“金砖国家”将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金砖五国介绍
B——巴西
巴西是南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土面积和人口分别占拉美地区三分之一强。巴西经济近年来持续快速增长,2008年增长5.1%,国内生产总值达1.23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6485美元。巴西已成为世界重要经济大国之一。
R——俄罗斯
1991年12月21日,前苏联解体,12月25日,俄罗斯正式名称改为俄罗斯联邦。由于最近几年油价居高不下,俄外汇和黄金储备已跃升到世界第三。然而, 俄罗斯仍是“金砖四国”中最弱的国家。
I——印度
印度被认为是亚洲经济奇迹的象征。自1991年开始经济改革以来,印度国内生产总值一直呈稳步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达到6%左右。有报告称,到2020年,印度将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C——中国
国际舆论认为,在“金砖四国”中,经济发展最突出的是中国。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近30年的时间内经济年均增长超过9%。高盛研究报告称,只需保持当前发展态势,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16年超过日本,在2041年超过美国。
S——南非
2010年12月,南非正式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其稳定的经济发展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南非是世界第四大矿产国,黄金、钻石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采矿业居世界领先地位。南非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推动贸易和投资迅猛增长。依托包括德班、开普敦在内的八大港口,南非的货物贸易可直接辐射到周边的发达国家,同时也为整个非洲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金砖五国介绍
//狮子是猫科中平均体重仅次于虎的动物,也是唯一的群居动物。一个狮群约有20到30个成
狮子(20张)员,其中往往包含连续的几代雌狮,至少一头成年雄狮和一些成长中的狮宝宝、狮贝贝。母狮构成了狮群的核心,它们极少离开出生地。狮群可能包含几头成年雄狮,但是肯定只有一头是领头的。成年雄狮往往并不和狮群呆在一起,它们不得不在领地四周常年游走,保卫整个领地——一般它们能够在狮群中做几个月到几年的头领,这要看它们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击败外来雄狮
物种特性
狮群的捕食对象范围很广,小个子的瞪羚、狒狒到体型庞大的水牛甚至河马都是它们的美味,但它们更愿意猎食体型中等偏上的有蹄类动物,比如斑马、黑斑羚以及其他种类的羚羊 物种特性与其他猫科动物最不同的是,狮子属群居性动物,是地球上最强大的猫科动物之一,全世界其他猫科动物很难与之抗衡。一个狮群通常由4-12个有亲缘关系的母狮、它们的孩子以及1至2只雄狮组成。这几 狮子
个雄狮往往也有亲属关系,例如兄弟。狮群的大小取决于栖息地状况和猎物的多少。东非的狮群往往比较大,因为那里的食物充足。最大的狮群可能聚集了30甚至更多的成员,但大部分狮群维持15个成员左右,小一些的狮群也很常见。一个狮群成员之间并不会时刻待在一起,不过它们共享领地,相处比较融洽。例如,母狮们会互相舔毛修饰,互相交换照看孩子,当然还会共同狩猎。
狮群中的狩猎工作基本由雌性成员完成。它们不论白天黑夜都可能出击,不过夜间的成功率要高一些,尤其是月黑风高的夜晚
狮通常捕食比较大的猎物,例如野牛、羚羊、斑马,甚至年幼的河马、大象、长颈鹿等等,当然小型哺乳动物、鸟类等等也不会放过。
种群现状狮最大的天敌当然还是武装到牙齿的现代人类。而且他们的猎杀绝大多数和生存毫无关系,只是 为了满足不正常的杀戮欲。正是在它的驱使下,非洲的两个亚种莫名灭绝,亚洲狮则几近灭亡。如今这种非正常行为终于少了很多。不过非洲狮如今还要面临栖息地丧失和疾病的困扰。爆发在草原上的传染病能在很短时间内夺去数万头动物的性命,例如肺结核和猫艾滋(FIV)。印象里兽医界已经有了猫艾滋的疫苗,不过不知道是否都能适用,效果如何。
种群现状
亚洲狮也面临栖息地的问题。300多头亚洲狮一起挤在1400多平方公里的保护区,确实压力很大。据说人们有计划将一部分亚洲狮迁移到其他保护区,为的是一旦出现疾病爆发或其他灾难,还能有其他狮群幸存。不过在这个人口压力巨大的国家,实行如此计划确实也具有一定难度。
//豹子
习性
100万年的进化过程,让豹子成为几乎完美的食肉动物。
豹子喜欢夜间活动。在月光下,豹子肚皮下那一条白色的轮廓线显得格外清晰,就是这条线,经常使它的进攻计划受挫。
豹子有一种相当奇特的习惯,它总是把猎物拖上一棵树,把它悬挂在树枝上。由此,那棵树就成了豹子的食品贮藏室。豹子可以在它想进食的任何时候,回来享受它的猎物。高悬在树上的食物可以有效地防止其它食肉动物和食腐动物的偷窃。狮子和猎豹只是偶然爬到树枝上,为的是更好地观察周围的情况。而只有豹子是唯一把树作为家的大型猫科动物。豹子最常吃的猎物是羚羊和鸟。
豹子每隔20米就离开巡视的原路到树林中去施放些气味。这样孤独的动物竟然也如此强烈地需要与自己的同伴保持联系,真是令人惊异。气味标志着领地界限,警告其它的同伴认清它的活动领域,当然,其中也有求偶和交配的成份。
捕猎
豹在动物世界也是排的上号的杀手,仅次于狮和虎。豹可以说是完美的猎手,矫健身材,灵活,奔跑时速可达90公里,既会游泳,又会爬树,且性情机敏,嗅觉听觉视觉都很好,智力超常,隐蔽性强,这些是老虎狮子难以齐备的,这一切使得豹成为食性广泛、胆大凶猛的食肉动物。由于豹善于跳跃和攀爬,一般单独居住,常于夜间或凌晨、傍晚出没。豹子常在林中往返游荡,生性凶猛,但一般不伤人.
和一般猫科动物一样,豹会在密林的掩护下,潜近猎物,并进行突袭,攻击猎物的颈部或口鼻部,令其窒息。豹通常把猎物拖上树慢慢吃,以防豺、狼或狮、虎等食肉动物前来抢夺。在食物链上,豹处於次等捕猎者的位置,这亦意味着豹同时是老虎及狮子的猎物。
豹子有两种进攻方式。有时它们伏在树上等待猎物。这种方式有两点益处,猎物很少注意到来自上方的危险;居高临下,豹子的气味随风飘散,不易被对方发现。但也有不利之处,首先是豹子能否成功,关键在于猎物是否站在树下或从树下通过。其次是树上有不少吵闹的灰猴,它们发出的尖叫声破坏了豹子的捕猎计划。斑点鹿会对猴子的报警迅速的作出反应,并以它们独特的方式向邻近的动物报警。
另外一种是偷袭。在猎物数目较多的情况下,豹子就以偷袭的方式进行捕食。豹子的偷袭本领非常出色。每当看到猎物以后,豹子就一点一点向前靠近,几乎一点声响也没有,因为豹子的爪子上有柔软的肉垫和尖利的爪甲。在到达有利的地形之后,再猛扑上去。然后找一块安静的、不受干扰的地方把猎物隐藏起来,从容地享用自己的战利品。
豹子很会调整自己,一躺下就是很长的时间,这并不是说豹子只在饥饿时才出来捕猎。即使它们刚刚饱餐一顿,随意猎杀一番也是常有的事。但是更多时候,在它不饥不渴的情况下,豹子总是用一种只有猫科动物才具有的悠闲方式来消磨时光。像所有的食肉动物一样,豹子从不轻易地消耗体力。
//大象是群居性动物,以家族为单位,由雌象做首领,每天活动的时间,行动路线,觅食地点,栖息场所等均听雌象指挥。而成年雄象只承担保卫家庭安全的责任。有时几个象群聚集起来,结成上百只大群。
生活地带
象栖息于多种环境,尤喜丛林、草原和河谷地带。群居,雄性偶有独栖。以植物为食,食量极大,每日食量225千克以上。寿命约80年。在东南亚和南亚的很多国家,亚洲象都被人类驯养并视为家畜,可供骑乘、表演或服劳役。象牙一直被作为名贵的雕刻材料,价格昂贵,使象遭到大肆滥捕,数量急剧下降。
大象的求爱方式比较复杂,每当繁殖期到来,雌象便开始寻找安静僻静之处, 用鼻子挖坑,建筑新房,然后摆上礼品。雄象四处漫步,用长鼻子在雌象身上来回抚摸,接着用鼻子互相纠缠,有时把鼻尖塞到对方的嘴里。
在哺乳动物中,最长寿的动物是大象,据说它能活六十到七十岁。当然野生场合和人工饲养是不同的,前者的寿命短些。
大象如何交流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 大象[2]
的次声波来交流,在无干扰的情况下,一般可以传播11千米,如果遇上气流导致的介质不均匀,只能传播4千米,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要交流,那象群会一起跺脚,产生强大的“轰轰”声,这种方法最远可以传播32千米。那远方的大象如何听到那?总不能把耳朵贴在地上听吧?其实大象用骨骼传导,当声波传到时,声波会沿着脚掌通过骨骼传到内耳,而大象脸上的脂肪可以用来扩音,动物学家把这种脂肪称为扩音脂肪,许多海底动物也有这种脂肪 国家的象征科特迪瓦的象征
大象是科特迪瓦的象征。开始的“象牙海岸”只是南部地区的名称,因为那里有很多大象和象牙,在1893年3月,法国殖民者将这个名称正式推广为国名。那时候,欧洲人乘船过来主要是猎取当时非常名贵的象牙,当然现在也很名贵。在我们国家独立之后,我们依旧保留了这个名称,并在国徽上使用了大象的图案。
2010年南非世界杯,科特迪瓦队将穿着以大象为暗纹和队徽的球衣。
2010年南非世界杯科特迪瓦队队服
印度的象征
在印度,大象是一种颇受敬畏的动物。近年来,大象越来越受欢迎,在各种节庆活动中都会出现大象的身影。但一旦老得不能工作,大象又往往遭到象主人的嫌弃。近日,印度喀拉拉邦宣布在6月份开放印度首个“大象退休之家”,为工作了一辈子的大象提供一个安详而无忧的晚年。
人们经常用大象来代表印度。比如中国与印度经济上的竞争被称作“龙象之争”。而印度股市大涨是会被称作“大象狂奔”。
//犀牛(rhino)是陆生动物中最强壮和体形最大的动物之一,也是当今第二大陆地动物。 在繁殖和哺育幼崽时期,犀牛会变得相当警惕,闻到一点异常气味或异常声音就会进入战斗状态,此时犀牛会攻击一切踏入它领地并可能对它构成威胁的生物视为敌人,以每小时56千米的速度冲向“敌人”,残忍的杀死“敌人”或者将其赶出其视线范围。千百年来,因为贪图犀牛角而死的人数以千计.
约5千6百万年的早始新世时最早的犀牛家族成员就已出现,现在世界上共有四属五种犀牛:黑犀牛(Black rhino)(西非亚种2011年11月10日正式宣告灭绝)、白犀牛、印度犀牛(Indian rhinoceros)、苏门答腊犀牛(Sumatran rhinoceros)和爪哇犀牛(2010年被偷猎者猎杀的印支爪哇犀牛,可能是世界最后一只)等5种.
犀牛(图6)
现存犀牛中体型最大的是白犀牛。白犀牛并不是白色,而是跟黑犀牛的颜色一样,这个名字是从南非白人语言中的“weit”一词错译过来,本来是宽的意思。雄性白犀牛体长最长可以达5米,一般肩高1.8米,重达3.5吨。相比较而言,黑犀牛的体型要小很多。在亚洲犀牛中,印度犀牛最大,可以达到3吨多,而唯一有毛的苏门答拉犀牛最小。
白犀牛性情温顺平和,基本不主动攻击人类。印度犀脾气可以说是既算不上温顺,但也算不上暴躁。苏门犀和爪哇犀是些谨慎低调、温和胆小的动物,行踪隐秘,一般来说,它们宁愿躲避而不愿战斗,不过它们受伤或陷入困境时却异常凶猛且往往盲目地冲向敌人。现存犀牛中脾气最坏、最具有攻击性最强的就要属黑犀牛了,黑犀牛发起怒来,可以说是“势如破竹”,再加上它们本来视力就差,所以有时候甚至敢冲撞飞驰的火车。此外,犀牛的皮可以说是现存所有陆生动物中最厚的,比大象和河马的皮还要厚,厚度可达4-8CM,连普通的步枪子弹都打不穿。
有时候,我们可以看到10来只白犀牛在一起,但是其他种类的犀牛都是单独活动的。除了交配季节或母犀牛伴幼犀牛。犀牛对幼仔保护至极。母犀牛通常都比较温顺,但当它们跟幼仔在一起时会因为一点点刺激而发起攻击。犀牛近距离奔跑的速度可以达到56公里每小时,更能在很小的空间急速转弯
// 水牛
水牛(学名Bubalus bubalus),也叫印度水牛,是一种大的偶蹄动物,驯养的水牛在亚洲和美洲非常普遍。在亚洲,水牛主要用来作为劳动力;在欧洲的意大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它被用做奶牛或食用牛。今天在印度、尼泊尔、不丹和泰国还有野生水牛,澳大利亚北部也有野生的水牛。在东南亚的野生水牛的来历不是很清楚,它们可能是又变野的驯养的水牛的后代,也可能是本地原来就有的野生水牛的后代,或是两者的交配产物。今天野生的水牛已经相当少了。
牛科Bovidae是有蹄类中最成功最进步的一科,包括现存半数的有蹄类。牛科多雌雄均有角,骨心和角鞘终生生长,门齿和犬齿均退化,反刍功能完善。
//G-7 Summit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七国为研究经济形势、协调政策而召开的首脑会 撒切尔夫人出席西方七国首脑会议
简称G7。1975年11月由法国倡议,在巴黎召开了西方主要工业国家首脑会议。首次会议有六国首脑参加,1976年起加拿大首脑参加后变为七国经济最高级会议。1977年起,欧洲共同体委员会主席也应邀参加。首脑会议每年举行一次,轮流在各国召开。会议起初以讨论经济问题为主旨,自80年代以来,有关国际政治问题的讨论逐渐增多。该会议作为西方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首脑会议,旨在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从整体上协调共同的和各自的政策,缓解内部矛盾,以维护成员国在世界经济和国防政治中的地位。会议已形成一种制度,将继续存在下去并发挥其重要作用。
21世纪,俄罗斯正式加入该组织,改称西方八国首脑会议,简称G8。
1994年7月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在那不勒斯召开,图为会前七国首脑与欧共体委员会主席合影。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
七国领导人抵加出席八国首脑会议
1971年12月和1973年
2月,美元两次贬值,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无能为力,关税与贸易总协议的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也困难重重;1973年10月中东战争再次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实行限量提价政策,并对美国、荷兰等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行禁运,给西方国家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西方国家对此反应不一,矛盾彰显;在金融动荡、石油危机以及农业萧条的冲击下,1973-1974年西方世界经历了二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加剧、失业人数急增,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为了避免重蹈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覆辙,西方发达国家的领导人都急于寻找平息危机的出路。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
与当时西方世界复杂动荡的局势密切相关。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发展成一年一度的定期会晤机制,
还受到了当时国际体系结构性变革的推动。
首先,二战后西方阵营内部经济相互依赖加深,国际和国内的政治经济界限日益模糊,“政策外溢效应”显现,传统的主权观念受到挑战,各国为了解决自身的问题,需要加强相互间的政策协调。
其次,美国霸权的相对衰落以及西方阵营内部美日欧“三架马车”态势的出现,冲击着二战后建立的美国居于支配地位的国际治理体系。
再次,随着经济因素在各国对外关系中地位的上升,各国领导人不得不改变将经济问题视为“低级政治”的现实主义思维,开始关注国际经济事务,同时也只有最高领导人出面,才能将政治与经济、对内与对外政策协调起来,解决多重危机并发带来的困难。
总之,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在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产生并机制化,是当时西方世界复杂动荡的局势与国际体系结构性变革共同作用的结果。
俄罗斯总统普京宴请出席八国集团首脑会议
撒切尔夫人出席西方七国首脑会议
从1975年的朗布依埃会议到1996年的里昂会议,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经历了经济议题首脑会议、政治经济议题首脑会议和多元议题首脑会议三个阶段。 朗布依埃会议
经济议题首脑会议 金融动荡、石油危机和农业萧条等多症并发,使西方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陷入了“滞胀”危机状态,因此如何克服“滞胀”危机,实现经济增长,成了这一时期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主要议题。每次会议都对宏观经济形势进行评估,以便为七国的经济决策指明方向。针对会议前七国经济出现复苏的势头,朗布依埃会议提出各国政策的重点应是防止通货膨胀,这对七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具有积极意义。从1976年开始,由于世界经济进入“停止”状态,七国经过协调,决定携手并进,为世界经济的复苏作出努力,在1977年的伦敦会议和1978年的波恩会议上,先后提出了“火车头”计划和“护卫舰”计划。
东京会议
在货币金融领域,西方七国首脑会议肯定了浮动汇率制的合法性,并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五国财长集团等多边机制在国际货币金融领域发挥积极作用。这一时期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值关税与贸易总协议多边贸易谈判“东京回合”期间,谈判的进程成了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重要议题。1973年和1979年两次发生石油危机,朗布依埃会议和1979年的东京会议就此发表了声明,协调了七国在能源问题上的立场。
威尼斯会议
赫尔辛基
政治经济议题首脑会议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主张减少政府干预的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逐渐主导着七国的经济政策,使得七国首脑会议在经济政策协调方面降低了“调门”;同时,由于东西方关系的再度紧张,在美国的极力推动下,首脑会议的议题开始扩展到政治领域。经济议题首脑会议发展成了政治经济议题首脑会议。 这一时期,由于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成了七国的官方经济学,七国的经济政策呈现明显的趋同性,因此在每次首脑会议的公开声明中,都倡导“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对各国的国内政策具有积极的指引作用,特别是1980年威尼斯会议提出的编制经济业绩指示器,这对各国把握国际经济的走向具有重要作用。
从巴黎到里昂
多元议题首脑会议 从20世纪80
年代末开始,国际政治局势出现剧烈动荡,推动苏联(俄罗斯)东欧国家的转轨以及建立国际新秩序成了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重要议题。同期,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这不仅使得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发展中国家债务等传统经济议题仍在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议程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还凸显了环境污染、毒品走私、核扩散和国际恐怖主义等全球问题在西方七国首脑会议议程中的地位,首脑会议的议题呈现多元化。政治经济议题首脑会议发展成了多元议题首脑会议。
在缓解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上,七国比20世纪80年代前进了一步。 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过程中,推动这些国家向资本主义转轨,成了西方七国的共同目标。为此,七国以经济援助为诱饵,逼迫苏联(俄罗斯)东欧加速“民主化”和“保护人权”,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成了七国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工作。苏联解体后,七国从经济上拉拢俄罗斯,继续对其进行经济援助,推动俄罗斯的转轨进程;同时让俄罗斯总统沿袭苏联总统出席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惯例。俄罗斯在政治经济局势逐渐稳定下来之后,开始推行大国外交,积极谋求加入西方七国首脑会议。这样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经历了“7+1”模式(1992到1993年)、“七个半会议”形式(1994年到1996年),直到1997年俄罗斯作为正式成员加入,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发展成了西方八国首脑会议。
七国领导人抵加出席八国首脑会议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最初主要讨论经济问题。随着国际形势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首脑会议除讨论经济问题外,世界重大的政治问题也列入了议程。近几年,八国集团首脑会议除讨论有关国际政治、经济问题外,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也成为会议的议题。
在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问题上,尽管七国认识到随着全球经济联系的加强,发展中国家经济形势的恶化必然会殃及自身,但是在具体的解决办法上,七国仍分歧重重。
在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方面,从1992年的慕尼黑会议到1996年的里昂会议,每次会议都对七国的经济形势进行评估,并倡导各国采取相应的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减少失业。德国的高利率被视为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经济复苏的主要障碍,在其它国家的压力面前,同时也是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德国作出了让步,几次降低利率。在贸易领域,美欧之间分歧尖锐,经过长期的激烈的讨价还价,乌拉圭回合谈判推迟三年才结束。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宁,七国为了防止国际金融危机进行了合作,并积极推动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全球问题显现。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环境、毒品、核扩散以及国际恐怖主义等全球问题在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议程中占
据重要地位。由于全球问题涉及各国的切身利益及其具有严重的破坏性,因此七国在解决全球问题方面较易达成一致。如
1989年的巴黎会议和1990年的休斯敦会议就解决环境问题的原则达成了一致,并提出了许多具体建议。1991年伦敦会议关于环境问题的声明,对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的成功召开具有重要意义。从1989年的伦敦会议到1991年的伦敦会议,每一次会议都提出新的解决毒品问题的方法,虽然毒品威胁并没消失,但是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对于动员国际力量向毒品开战具有积极意义。西方七国防止核扩散,主要是为了维护其核垄断的地位,但是客观上有利于人类和平与稳定。国际恐怖主义是人类的公敌,七国采取的反恐措施虽然无法从源头上根除恐怖主义,但毕竟是进行了国际合作反恐的尝试。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对华政策总体上经历了从敌视到合作的转变。1989年的巴黎会议粗暴干涉了中国的内政,对中国实行
经济制裁。在制裁难以奏效的情况下,缓和了对华立场,对中国进行“接触”,希望“以触促变”。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西方七国不得不放弃敌视中国的立场,开始在相关问题上与中国进行合作。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与中国的关系进一步加强,甚至出现了吸纳中国加入的呼声。全球治理委员会(1995年)指出,“将迅速崛起的中国排斥在外,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就缺乏合法性和有效性”。
俄罗斯总统普京宴请出席八国集团首脑会议的其他七国领导人,为在俄罗斯领土上首次举行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拉开了序幕
从1975年的朗布依埃会议到1996年的里昂会议,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举行了22届,1997年俄罗斯正式加入,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发展成了西方八国首脑会议。它的形成首先是着眼于大国关系的协调,但同时反映了“全球治理”的客观需要,也反映了当前治理机制的中枢所在的区位。它对全球的影响从经济层面扩展到政治层面直至全球问题,成了与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并行的治理机制。
由于西方七国无论是在经济力量、政治影响力上,还是在社会先进程度方面都处在世界的前列,因此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无论是就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协调,还是就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协调,都对全世界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对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作用要进行辨证的分析:一方面,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作为一个西方主要大国和富国的俱乐部,其各种活动和采取的相关措施主要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而不是为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利益服务的;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
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相互依赖性加深,各种问题的全球性凸显,全世界日渐成了“地球村”,七国在世界体系中主导性的影响力,
决定着它们相互之间矛盾和与其它国家间矛盾的协调,客观上有利于整个世界秩序的稳定和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与西方七国及现存世界体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同时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客观上需要加强与七国及现存世界体现的联系,因此面对七国伸出的“橄榄枝”,中国采取有选择地介入是明智之举。 赫尔辛基
1975年7
月31日,在赫尔辛基的英国大使馆的午餐会上,德斯坦总统向前来参加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的福特总统、威尔逊首相和施密特总理,正式建议召开一次由西方五大国(法国、美国、英国、联邦德国和日本)首脑参加的会议,得到了这三位首脑的响应和支持。
西方几个最强大的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坐在一起,一本正经地讨论经济问题,是否是小题大做?基辛格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他认为,“当前这种危机已经严重到不能交给财政专家们去解决的程度了”,因为这种危机“最深刻的后果不是经济性的,而是人们对他们的社会逐渐失去了信心??这种世界性危机”的解决,已经不是经济专家们的能力所及,而各国首脑们却责无旁贷。
即使单纯从经济角度考虑,首脑会议也是此时西方各国所能采取的摆脱经济困境最有效的办法。西方各国经济面临的是一场并发性危机,任何一个经济部门都无力单独解决所有的经济问题,而政府首脑则拥有使各部门协调行动的权限;造成各国这种经济困境的原因,不仅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要摆脱之,除了国内的努力外,必须还有国际间的合作,而协调国内政策与对外政策的关系,显然超出了外交部长的权限,非政府首脑莫属。这大概是处于困境中的西方对朗布依埃会议寄于很高希望的重要原因。
第一次会议于1975年11月15—17日在巴黎郊外朗布依埃古堡举行,参加国为美国、联邦德国、日本、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的政府首脑。会议中心议题是如何建立“新秩序”,协调宏观经济,共同对付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问题。会议基本同意刺激经济增长措施,接受浮动汇率,提出“最紧急的任务是保证经济恢复和解决失业”。
第二次会议于1976年6月27—28日在波多黎各的圣胡安举行,加拿大总理也参加进来。自此,每年一次的首脑会议随即作为制度固定下来。本次会议呼吁重视平衡增长,强调存在着发生新的通货膨胀的危险,但未提出具体措施。
第三次会议于1977年5月7—8日在伦敦举行。欧洲共同体主席首次参加会议。会议提出减少通货膨胀,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意进一步促进贸易自由化政策。
第四次会议于1978年在波恩举行,会议就经济增长等问题达成战略协议,决心减少石油进口,强调发展核能和煤炭工业,承诺支持第三世界发展经济。
第五次会议于1979年6月28—29日在东京举行,会议着重讨论了能源问题。 第六次会议于1980年6月22—23日在威尼斯举行。由于国际局势的变化,会议公开地表示关注国际政治形势,讨论了阿富汗问题、中东问题以及苏联对西方的威胁问题。会议确认降低通货膨胀率是首要任务,要求减少石油消耗量;会议要求苏军撤出阿富汗。
第七次会议于1981年7月20—21日在渥太华举行。会议争论最激烈的是美国的高利率和国际贸易。西欧与会国既对美国的高利率表示不满,又在贸易问题上指责日本。在对苏贸易问题上欧、美分歧尖锐。会议宣言称,与会各国将在这方面进行磋商,改进同苏联进行战略物资和技术贸易的现行制度,以保证在东西方关系方面的经济政策继续符合西方的政治和安全目标。
第八次会议于1982年6月2—6日在凡尔塞举行。会议主要讨论了西方经济的共同对策,东、西方关系和南、北对策。会议就如何对苏实行制裁方面达成了协议。会议在讨论英国与阿根廷在马尔维纳斯群岛武装冲突时,支持英国在马岛冲突中的立场。
第九次会议于1983年5月28—30日在美国的威廉斯堡举行。会议主要讨论了东西方关系和经济货币问题。会议发表了关于裁军谈判的声明,这是七国经济首脑会议首次就安全问题发表的文件。
第十次会议于1984年6月7—9日在伦敦举行。会议广泛讨论了经济问题、东西方关系和裁军问题。在讨论西方经济复苏问题时,西欧国家谴责美国的高利率、高赤字政策,认为美国的这种政策是损人利己的政策。会议发表了《伦敦七国首脑经济宣言》,但对上述问题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十一次会议于1985年5月2—4日在波恩举行。主要议题是国际政治和经贸问题,并发表了《政治宣言》和最后公报。宣言中第一次提到朝鲜问题,“希望创造政治环境,消除朝鲜半岛的分裂”。在讨论美国的战略防御计划时,西方国家存在着严重分歧,会议文件对该计划只字未提。
第十二次会议于1986年5月4—6日在东京举行,会议广泛讨论了国际政治和经济问题,并发表了宣言和声明。《经济宣言》呼吁解决失业问题、贸易不平衡和保护主义问题。要求加强经济政策的协调。
第十三次会议于1987年6月8—10日在威尼斯举行,会议主要讨论了西方经济形势,并发表了《威尼斯经济宣言》。宣言强调为保持经济增长,需要与会
国加强经济政策的协调,抑制通货膨胀、减少财政和外贸逆差、抵制贸易保护主义等。
第十四次会议于1988年6月19—21日在多伦多举行。会议发表了《七国政治声明》和《经济宣言》。宣言认为,严重的贸易失衡、外汇汇率急剧波动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给西方经济蒙上了阴影;呼吁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稳定美元汇率,呼吁加强经济政策的协调。
第十五次会议于1989年7月14—16日在巴黎举行。会议主要讨论了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问题。再次强调控制通货膨胀,减少预算赤字和协调政策的必要性。并第一次把生态环境保护列为重要议题。
第十六次会议于1990年7月9—11日在休斯顿举行。重点讨论了多边贸易谈判,对苏援助和环境保护等问题。会议发表了《经济宣言》,阐述了与会国对西方及世界所面临的主要经济、环境、社会等问题的观点和立场。
第十七次会议于1991年7月15—17日在伦敦举行。会议就当前一些最紧迫的政治、经济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发表了《政治宣言》、《经济宣言》以及关于军备控制的宣言。由于本次会议邀请了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参加了最后一天的会议,所以西方舆论界又称它是“7+1”会议。本次会议突出讨论了对苏援助问题。尽管七国首脑原则上都同意对苏提供经济援助,然而会议并没有决定采取实际行动。
1992年7月6—8日第十八次会议于慕尼黑举行。按照惯例会议通过了《政治宣言》、《经济宣言》。此外还通过了《关于南斯拉夫的声明》。由于会议涉及的问题七国首脑各有自己的打算,因此未取得惊人的效果。
作文九:《金砖五国简介》9600字
金砖国家的概述
一.金砖国家的来源
一般认为,最早提出“金砖四国”这一概念的是美国高盛公司,2003年10月高盛公司发表了一份题为“与BRICs一起梦想的全球经济报告"。报告估计,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经历剧烈洗牌。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将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俄罗斯。“金砖四国”这个词是高盛公司的吉姆·奥尼尔于2001年首次提出的。“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文中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
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次提出“金砖四国”概念,囊括了全球最大的四个新兴市场国家。“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文中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 2010年11月二十国集团会议在首尔举行,南非在此次会议上申请加入“金砖四国”。
2010年12月中国作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轮值主席国,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致商定,吸收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金砖四国”即将变成“金砖五国”,并更名为“金砖国家”(BRICS)。
吸收南非加入合作机制,也使“金砖四国”能够进一步加强同南部非洲各国的经贸关系。很多南非公司在南部非洲国家设有分公司,地缘接近;风俗相通,它们在这些相对不发达国家投资具有信息快捷、交易成本低的优势。如果四国投资和贸易能通过南非中转,回报率将显著提高。
除经济领域以外,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将有利于五国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联合国改革、减贫等重大全球性和地区性问题上协调立场,更好地建设一个公平、平衡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2013年,“金砖国家”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总面积的27%,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3%。据有关国际组织计,2009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16%,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13%。根据2010年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方案,“金砖国家”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将大幅增加至13.1%,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将达到14.81%。
二.金砖国家走在一起的原因
“金砖国家”散布于亚、非、欧、美四大洲,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总面积的27﹪,他们走在一起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金砖国家”走到一起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客观要求。“金砖国家”的发展导致世界经济增长点多元化,成为国际经济关系民主化的自然推动力。“金砖国家”在改革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方面有相同的关切和主张,加强协调、携手合作是大势所趋,也成为新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新特点。换句话说,这也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反映。
其次,“金砖国家”走到一起是互利共赢的选择。五国虽国情各异,禀赋不同,但所处发展阶段相近,都面临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艰巨任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都会遇到调结构、护环境等相似的挑战或难题。“金砖国家”合作为他们交流发展经验、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了宝贵平台。同时,“金砖国家”各
具优势,经济互补性很强,既有开展广泛合作的坚实基础,也有促进共同发展的现实和战略需求,加强合作顺理成章。
最后,“金砖国家”走到一起符合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与七国集团等发达国家合作机制不同,“金砖国家”不是新的大国集团,不是政治同盟,而是发展伙伴。该机制讨论的问题集中于经济、金融和发展领域,无论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关心。可以说,“金砖国家”是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是南北对话与合作的一座新桥梁。
三.金砖国家成立的主要原因
首先,增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在三亚峰会上,金砖国家领导人将就一些重大的国际政治和经济问题进行磋商,并争取达成共识。据了解,这些问题至少包括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同时,峰会对当前利比亚局势等关乎国际安全的热点问题可能也将有所涉及。 金砖国家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面积近30%,人口占世界的42%。从政治和安全上看,五国中的俄罗斯和中国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至2013年,巴西、印度、南非都是非常任理事国。从经济上看,2010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18%,贸易额占世界的15%。可以预料,五国在三亚峰会上的立场和举动,将在世界政治和经济领域引起高度关注。
其次,提高发展国家的话语权。三亚峰会虽然是金砖国家的聚会,但是它体现的将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金砖国家代表的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是国际政治和经济变革的重要力量,也是国际政治民主化和多极世界的坚定支持者。”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东亚和上合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卢金说。
巴西外交部副部长雷斯强调,金砖国家代表着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渴望在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更多发言权和决策权。 南非国际营销委员会首席执行官马托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发展至今,已不单是经贸合作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用同一个声音说话”,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言权的舞台。
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部长马沙巴内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金砖国家秉承万隆精神,和平相处、友好合作。这一精神将引领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成为促进南南合作的平台。
推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加强沟通。在经济全球化不断走向深入的今天,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并非“零和”关系。相反,双方在有立场分歧的同时,也有互利共赢的一面。三亚峰会也将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加强协调提供机会。
经合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帕多安指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是一个重要创新,希望这一机制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加强国际协作、同心协力共谋发展。 来自印度德里大学的学者塔库尔说,金砖国家已形成一个基本的合作体系,但不希望被视为反西方的集团。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认为,金砖国家将会成为发展中经济体同发达经济体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强化南北对话、南北合作。金砖国家希望通过对国际秩序进行渐进式的改革,而不是革命式的推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为合理的方向发展。
最后,有利于金砖国家机制的自身建设。虽然当前还很难准确预测三亚峰会
将在多大程度上推进金砖国家机制建设,但相关呼声已经清晰可闻。分析人士指出,金砖国家加强机制建设,有利于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
巴西外交部副部长雷斯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三亚峰会将进一步深化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建设,使其合作范围扩大至能源、贸易、农业、粮食安全等领域,协调在国际重大政治、经济事务上的立场,并讨论“金砖国家”如何实行合作,甚至联合采取共同行动。
四.金砖国家经济状况的介绍
1)中国
中国堪称世界最具发展活力的经济区域,引进外资额最高,成为全球最大企业集团的生产基地。拥有13亿居民的中国是世界上的第一人口大国,充裕、廉价、可靠的劳动力驱动了中国经济繁荣,除了无以伦比的价格优势之外,就业人员的素质也在不断提升。不过,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下面也潜藏着危机。虽然中国央行制定了贷款限制措施,经济过热的隐患依然未能消除;城乡、个人收入之间的巨大剪刀差也令发展失衡,危及社会稳定;环境污染更加恶化。中国股市缺乏独立、有效的监控机制;原料不足、能源缺乏等一系列问题都为中国经济制造了瓶颈。
美国新桥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单伟建早在2003年在“财经”杂志上就发表文章提出,中国经济是一个巨大的悖论。一方面,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经常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另一方面,如果用银行系统的不良贷款比例来衡量,中国却是最没有效率的经济体。从传统经济学的角度看这是匪夷所思的: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同时又是最无效率的。
单伟建说,“没有效率的经济有可能实现真实的增长有两个必要条件。第一是自然的高储蓄率,第二是人为的资本控制。假设公民因为某种原因停止储蓄,银行没有多余资金对企业投放时,增长就会停止。如果允许储蓄流出国境,去寻找更好的投资机会,增长也会停止。”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经济像是一个服用了兴奋剂的世界冠军,银行通过浪费居民储蓄来推动经济增长。但这是以长期健康为代价的,是不能持久的。中国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如此高投资水平、高资源消耗、高浪费、高污染和低效率,使得经济成就的代价越来越高。
中国经济增长的另一个原因是,中国工人的超低工资。表面上,中国的平均工资也一直在增长,但其实大部份流向了垄断行业和高管人员,直接制造产品的工人工资远远低于其它国家。花旗银行在其《宏观中国》研究报告中指出,若不考虑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比美国远为密集的因素,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只有美国的5%。两年前,美国苹果公司和英国金融时报先后来中国的“富士康”调查显示,富士康公司打工者每天工作15小时以上,月工资不足50美元,还不到美国同类工人2小时的工资。就是这点儿工资,还经常不能按时拿到。
中国是世界第3大经济体,目前占世界GDP的约5%,然而却消耗了全球三分之一的煤炭、钢铁和棉花,以及将近一半的水泥。中国的煤炭消费量比美国、印度和俄国的总和还要多;10多年前,中国还是一个完全的石油出口国,而现在已经变成了世界上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国家环保总局承认,中国万元GDP能源消耗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至11倍。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资源榨取性的过度消耗甚至
浪费的基础之上,并往往以牺牲环境和牺牲后代的机会获得。对于中国目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窘境,环保总局承认:中国45种主要矿产15年后剩下6种,5年以后70%以上的石油依赖进口;无论在全球范围内还是局部范围内,中国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污染者之一。空气和水的污染物浓度都是世界上最高的,这损害了人身健康、也造成了农业收成的损失。根据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和世界银行最近的报告,空气和水污染使中国损失了5.8%的GDP。
世界上污染最重的20个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有三分之二的中国人呼吸着不达标的空气。
英国权威杂志《经济学人》认为,中国经济投资过度,投资占GDP比率高达40至45%,没有一个经济体可以承受。改革开放30年,经济增长了6倍,而资源的消耗却增长了几十倍。如果算上生态成本,中国经济增长将为负值。所谓的“先进生产力”,正是挥霍本已面临枯竭的生态资源而拼出来的。这样的经济增长既无法持久,也对世界和后代子孙贻祸无穷。
中国经济带动了整个世独牺牲了中国人民的福利,不仅是牺牲了这一代人的福利,更掏空了子孙界经济的增长,却唯后代的资源和环境基础。
2)巴西
巴西的经济发展速度有目共睹。不仅仅是巴西的经济增长速度很快,而且巴西拥有巨大的经济总量和经济实力。如今的巴西经济总量居拉美之首,并且国内生产总值世界第七。如此巨大地经济实力和快速的经济发展速度,得益于巴西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以及工业和农业的发达。现在巴西经济现状非常好,稳定,并且健康可持续。
巴西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建成了非常完善的工业体系。工业领域涉及各个方面,因为巴西的铁矿量非常丰富,所以钢铁部门是很重要的工业部门,并且铁矿石质地非常优良,因此产量和出口量都非常巨大,居世界前列。还有化工、造船、石油、汽车、冶金等等非常健全的工业部门。这么多完善健全的工业部门,也使得巴西的经济非常稳定。巴西还拥有非常多,储量非常大,质地非常好的矿种,人均水资源也居世界第一,如此种种有利条件,都有利于工业经济的发展。
当然,巴西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因此,巴西的农业就显得尤为重要。巴西的农业部门是巴西国民经济中非常基础的部门,巴西的农产品对巴西经济增长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巴西的咖啡,可可,柑橘,蔗糖等热带经济作物出口量和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每年赚取大量的经济外汇。并且粮食可以基本自给,养活世界第五多的人口,这也免去了进口粮食的烦恼。并且劳动力非常充足,成为经济增长坚实的保障。而且巴西的畜牧业非常发达,农业在巴西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巴西拥有非常稳定的内政和外部环境,对发展经济非常有利。巴西的旅游资源相对较丰富,每年也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相对薄弱的服务业,也使得巴西的潜力非常巨大,经济前景非常被看好。
3)印度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民主国家,6000多家上市公司也使其股市规模空前壮大。在过去的20年间,印度经济以每年平均5.6%的速度稳定成长,而在经济前台的背后,是一支高素质的就业大军。据初步统计,西方企业在印度约2300万高校毕业生眼中越来越富有吸引力。 美国最大的1000家公司当中,四分之一的企业使用在印度开发的软件。印度药业也在全球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
世界上40%的“学名药”(专利期已过的药品药剂)是在印度生产的,这一行业带动个人可支配收入以两位数字的增长率飞速上涨,与此同时,印度社会出现了一批注重享受、乐意消费的中产阶级。另外,一些大的基础建设项目,如6000公里长的高速公路网络、兴旺发展的出口贸易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继力量。当然,印度经济也存在不可忽视的弱点,例如: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高额财政赤字、能源及原材料依赖性过高等。政治方面,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变化、克什米尔地区局势紧张都有可能引发经济动荡。
4)俄罗斯
从1999年以来,俄罗斯的经济保持了连续的增长态势,增长势头强劲。1999—2005年GDP总量分别增长6.4%、10%、5.1%、4.7%、7.3%、7.2%和6.4%,其中工业1999—2005年分别增长了10.2%、11.1%、4.9%、4.0%、7.5%、6.1%和4.0%,农业1999—2005年分别增长了17.1%、12.7%、11.4%、2.9%、5.7%、
2.9%和2.0%。2005年,俄罗斯的GDP总量已经达到21.665万亿卢布,约合7700亿美元,人均GDP超过了5300美元(2005年俄人口总数为14347.4亿人)。与上年同期相比,2006年1月GDP增长了6.4%,工业增长了4.4%,农业增长了1.4%。在全球经济增长排名中,俄经济增速位列第三,仅低于中国和印度。
企业盈利增加。据俄罗斯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材料,2005年1至9月,俄罗斯大中型企业的税前净利润(去除亏损额)总额为2.201万亿卢布,比2004年同期增加了38%(2004年1至9月为1.595万亿卢布)。在此期间,60400家俄罗斯企业共盈利2.451万亿卢布。外贸大幅度增加。2005年,俄罗斯外贸总值达到了3317亿美元,其中商品出口2206亿美元,进口1111亿美元,贸易顺差1095亿美元,比2004年分别增长了34%、34.6%和28.9%。2005年黄金外汇储备,达到了创纪录的1850亿美元,居世界各国和地区外汇储备的第五位,仅次于日本、中国、台湾和韩国。
与此同时,俄罗斯投资环境也大为改观。根据国际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A.T.Kearney”(科尔尼)的研究分析:从2004年到2005年,随着俄罗斯投资环境的逐渐好转,俄罗斯从2004年世界最有投资魅力国家的第11位上升到现在的世界第6位。尤其在汽车制造、零售业、电视广播线路建设方面对投资者有着特别突出的吸引力。汽车制造方面的排名从2004年的世界第8位上升到现在的第3位。化学工业从世界第14位上升到现在的第6位。电视交通线路建设方面从原来的世界第25位上升到现在的第11位。值得一提的是,在零售业上,俄罗斯也占据着世界最有魅力投资国家的第3位。据统计,在整个2005年,俄罗斯吸引外国投资达到537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了32.4%。
与此相关联的是,就业人数大大增加,失业率 降低,居民收入持续提高。2005年12月俄失业人数为568.1万人,比2004年同期降低了7%,2005年全年月均失业人数为562.9万人,比2004年降低6%。根据俄罗斯统计局的统计资料,2005年俄罗斯人均月收入是8530卢布,与2004年相比增加了23.6%。扣除物价上涨因素,200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04年相比增加了8.8%。由于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上涨,俄罗斯石油行业的职工在俄国内收入是最高的,月工资平均为21993卢布。尾随其后的是在银行、保险和其他财政金融行业的职工——月工资
平均为18313卢布,但是他们的工资肯定不止这些,还有隐性收入。收入最低的还是农民阶层,挤奶工和拖拉机手的工资比银行的白领低了五倍。吃财政饭的医生和教师们的工资尽管上涨了32%—35%,但是,比起石油工人还是低了3—5倍:他们的月工资分别是6117和5756卢布。俄罗斯的公务员工资略高于平均工资(10864卢布),但是俄罗斯民众认为,他们的工资远不止这些,其他还有难以统计的职务补贴、委托亲友经商得来的收入、接受贿赂等等。
个人存款增加。据俄罗斯中央银行透露,2005年1至9月,俄罗斯个人银行存款总额(包括卢布和外汇)达到2.46万亿卢布,比2004年同期增长了24%。卢布存款为1.849万亿,同比增长了27%,外汇存款等值为6110亿卢布,同比增长了18%。其中外汇存款占全部存款的比例从2004年同期的26%下降为25%。一年以上的长期存款的增速超过了一年以下的短期存款。长期存款的增幅为30%,占全部存款的61%。长期外汇存款的增幅为26%,占全部外汇存款的56%。这表明俄国人对未来信心增加。
经济形势好转使俄财力增强。根据俄罗斯联邦财政部公布的数据,2005年1—10月,俄罗斯联邦财政预算盈余为8963亿卢布(合311.1亿美元)。财政收入达到4.1488万亿卢布(合1440亿美元),超出预算15.3%,财政开支为3.2525亿卢布(合1130亿美元),比预算减少4.8%。截至2005年11月1日,旨在避免油价下跌对经济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的俄稳定基金首次超过1万亿卢布大关。
由于财力允许,俄加快了偿还外债的速度。2005年夏天俄提前偿还了欠巴黎俱乐部债权国的150亿美元债务。截至2005年10月1日,俄外债总额(包括继承前苏联的外债)从年初的1141亿美元减少到868亿美元。根据俄罗斯中央银行的数据,2005年俄罗斯资本流入量首次超过了流出量。数据显示,2005年全年俄罗斯银行、企业、个人从国外输入资金比输出资金多出3亿美元。而在2004年俄罗斯资金 输出净量为80亿美元。
5)南非
南非,在世界的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它的经济现状也在一点点的提升。在这里,有着丰富的矿产,这里的六种矿储量可是位居世界第一,也是世界上第四矿产大国。拥有如此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南非是非洲最发达的国家,而南非也很好的利用了自己的有点,同世界上的工业大国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经济上与其他国家互助互补。南非,是很多世界上著名的投资商比较看好的地方,这里有着廉价优质的战略资源,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着广阔的市场。特别是在好望角附近,好望角航线在世界上的交通运输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是连接着大西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这里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一条大动脉了。每年南非都会向各个发达国家出口石油等重要的资源。南非,它的主要产业可以分为四部分。即由农业、矿业、制造业以及服务业组成。这四种产业是南非的四大经济支柱。凭借丰富的矿产资源,南非的采矿业技术在世界上是位居首位的。虽然用够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先进的技术,但是南非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部门都有着城乡黑白二元经济的明显特征,但
是近些年,南非政府已经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实行相应的政策来改善这种情况,如今的南非经济状况已经提升了很多。南非自2010年提出新增长路线发展策略以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如今的南非,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实行行业优先发展的战略,重视人才的培养,现在的南非充满对了发展的潜力。
南非的制造业有着齐全的门类,技术也是相对比较先进的。现在南非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和出口国,电力也是非常发达的,在全非洲中,单单南非就占据着百分之六十。另外,南非凭借着极好的自然条件,旅游业也是十分发达的,如今南非的生态旅游和民俗旅游已经成为南非旅游中的亮点。
五.金砖国家未来发展的展望
近来,金砖国家经济增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正在经受新一轮内外压力的考验,它们的未来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金砖国家的未来,真的就仅仅维系于美元计价的经济总量的浮沉吗?
速度和效率是世界经济发展始终关注的重点,金砖国家的发展,是速度和效率的新体现,新一轮工业革命为后发国家赶超又提供了新的契机。有数据显示,英国、美国完成工业化分别用了200年、135年,而日本、韩国分别花了65年、33年。金砖国家都还处于工业化进程中,有望在新工业革命中创造佳绩。对于经济发展的成果,我们很难简单地去划分好的GDP、坏的GDP,但是我们从巴西民众反对亚马逊流域过度砍伐、印度民众抗议过快的商业改革,可以看出金砖国家的民众开始在GDP发展之外,更多地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关注发展的内涵和质量。中国政府已率先提出科学发展的理念,中国积极主动的经济调整将为未来发展积蓄新的动力。
西方学者以金砖国家与美欧国家的差距,来推算金砖国家未来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并力图劝说金砖国家照搬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这只能暴露西方学者思维的短视和贫乏。美欧的现状也说明其发展模式难以持久。欧洲的过度福利社会模式已经走到末路。欧元红利已经提前被南欧国家透支,目前欧洲救助基金正在透支欧洲财政一体化的利好,总有无路可退的一天。由于当前民族国家意识的强化,欧洲政治整合几无进展,欧洲“九龙治水”式危机应对模式,只能导致从一场危机走向另一场危机。
美国过度消费支撑的经济也难以为继。消费需要就业和金融便利支撑,这两方面美国都面临长期的困境。美联储企图通过无限制发行美元的方式来改善就业市场,国际社会对美国政府和美元信誉的期望值早已大幅下降。金砖国家不能再走美欧的老路,必须有勇气走出一条新路。
政府与市场的有效互动是金砖国家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之一,其中国有企业的发展有力地支撑了金砖国家企业应对国际跨国巨头的挑战。如果没有这些按照国际规则、符合经济运行规律建立起来的国有企业,金砖国家将有更多的产业领域被美欧所把持。
无论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是迎接新一轮工业革命,自主创新和持续创新都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而创新的主体是个人和企业。下一步如何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将是金砖国家企业组织机制创新的重要课题。 同时金砖国家也要防止把低技术含量的房地产当做经济发展的支柱。过度发展房地产不禁令人想起一种经济树种——桉树。此种树速生,可用于造纸等,但短期内需要大量水分和养料,会造成林地衰竭,桉树周围甚至连杂草都难以生存。
国际金融危机后,金砖国家紧密合作,在二十国集团、国际气候变化大会以及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等领域取得重要的发展,为二次全球化打好基础。美欧等主导的一次全球化由于包容性不强、约束性不足,导致互惠性不均。而金砖国家通过G20扩大代表性和包容性,通过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增加对美欧的约束性,从而有利于二次全球化带给更多国家均衡增长的机会和收益。
美欧国家企图通过去全球化遏制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势头,而“先富起来”的金砖国家继续为其他的发展中国家铺路搭桥,将会增加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道义感召力。金砖国家支持每个国家都有分享人类文明发展成果的权利,金砖国家的壮大有助于文明和财富在全球的更均衡分布。一次全球化导致失衡与分裂的世界,而二次全球化有利于推动建立和谐世界。合作推进符合共同利益的二次全球化,有助于引导金砖国家超越短期的利益矛盾。
金砖国家有别于传统的国际机制,须打破以往国际经济治理中利益交换的思路限制,先要把共同利益做大。共同利益做大的过程,是短期利益摩擦所占权重下降的过程,是金砖国家增加战略互信的过程,也是多样性统一的过程。
作文十:《金砖五国简介》900字
评论称“金砖”助中国运筹大国关系
评论指出,金砖国家峰会标志着中国在多边外交领域的又一重大新进展。香港《文汇报》13日刊文说,金砖国家的兴起,改变了国际格局和力量对比。此外,金砖国家这一多边外交机制,有利于中国凭借这一平台,运筹大国关系,推行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
文章称,一个力量日趋均衡的新的世界格局雏形已经出现,西方发达国家工业革命二三百年来主宰世界政治经济的局面即将成为历史。金砖国家多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展示了强大的活力。尤其在全球经济危机中保持了较高增速,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章分析指出,金砖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2%,国土总面积约占世界的30%,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总量的18%,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15%,外汇储备目前占全球的75%,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过50%。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与日俱增,不仅是发展中国家合作的重要平台,而且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桥梁。
文章强调,金砖国家是群体崛起的发展中国家自发组建的、协调解决全球问题的机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和经济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次以“展望未来,共享繁荣”为主题的三亚峰会的召开,将为金砖国家在摆脱世界经济危机、加快世界经济复苏中继续发挥火车头作用,在实现世界和平、合作、发展的崇高目标中扮演更加重要角色进一步夯实基础,成为金砖国家团结合作进程中的里程碑。
小资料:“金砖国家”
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次提出“金砖四国”概念,囊括了全球最大的四个新兴市场国家。“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文中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
2009年6月,四国领导人首次在俄罗斯举行首次会晤。
2010年4月,第二次“金砖四国”峰会在巴西召开。会后四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就世界经济形势等问题阐述了看法和立场,并商定推动“金砖四国”合作与协调的具体措施。至此,“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初步形成。
2010年11月二十国集团会议在首尔举行,南非在此次会议上申请加入“金砖四国”。
2010年12月,中国作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轮值主席国,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致商定,吸收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金砖四国”即将变成“金砖五国”,并更名为“金砖国家”(BR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