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关于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的构想》3600字
关于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的构想
庆祝中国水利杂志创:F,j5o周年暨面向21世纪中国水利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
关于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的构想 摘要黄土高
口沈珠F,7
P
可持续发展.就应大力建设沟坝地,缓坡丘坡地集中建居民点发展畜牧业.同时应
采用新
技术和新材料修建淤地坝.
关键词苎兰!墨量些墨垦.誊生
西部大开发中,黄土高原可持续发
不少人 展问题是^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建议.这些建议中有 的提供了可行的新思路.有的似乎尚未 摆脱小农经济时代以粮为纲的旧框框. 另外.有的建议还过于强调某种单一的 措施.例如在反对单一的工程措施时叉 片面强调单一的生物措箍,似乎光靠植 树造林就能解决问题.本文是笔者就这 一
问题提出的几点看法,不当之处请批 评指正:
一
,不宜再修建梯田
笔者曾有机会随全国^大《水土保 持法》执法检查组参观一处大规模修建 面《
到粮食自给也不难.下面就是笔者的建 议.
=,太力建设沟坝地
建议以沟坝拱地(包括河滩平地作 为基本农田.理由如下:
1蟥地比较肥沃.
2.地势低,有利于灌溉.
3.地块面积大而乎坦,易于机械化 耕作.
以上优点为在基本农田上实现精细 农业和现代化农业创造了条件.基本农 田可以由少数种田大户承包,其他农户 则可以从事畜牧业和林果业. 估计大力开展沟坝地建设后,当地 梯田的示范工程,场面的确壮观,但在人均基本农田可以达到O,13]-ml~,做到
赞叹之余不禁产生疑问;这样做值得 吗?可是.在前不久中国科学院生物学 部向国务院提出的《黄土高原农业可持 续发展研究和政策建议》中仍然提出 在黄土丘陵缓坡部位建立以梯田为主 的基本农田…?"我们认为,梯田适合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在南方多雨地区 尚可提倡,在西北干旱地区实在不宜继 续发展理由如下:
l梯田只适舍于雨养农业,难以发 展灌溉农业.不可能做到稳产高产. 2田块面积小.不适宜现代化耕作 3.梯田只改变局部坡度.总体坡度 不可能改变.田块的坡度变缓,但边埂的
坡度变陡.黄土区缺乏块石保护边埂.因 而大雨时仍免不了冲刷.
以梯田为基本农田的思想实际上仍 未摆脱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当人 们看到荷兰,比利时的成片良田在种牧 草的时候,现代农业难道还要念念不忘 粮食自给的教条吗?!其实,与沿海地区 相比.黄土高原的人口密度不算高.要做 56目20008
粮食自给绰绰有余.可是现有淘坝地面 积小.工程标准也很低.例如许多蟥地 坝未留溢洪遭.常常被洪水冲毁.我们 认为.有钱去修梯田.还不如拿这笔资 金进行淘坝地建设.除了在所有水冲淘 中都应建设淤地坝以外,在地形合适的 较大支流中也可以考虑建设大型赫地 坝有的可以考虑水库与淤地相结合, 即淤满以前是水库.蟥满以后成耕地. 采取以上措施后.既可造出大片良田. 叉可减少向下游输送的泥沙量,可以做 到一举两得.
三,缓墟丘陵地集中建居民点发晨 畜牧业
居住分散.耕作落后,是我国山区 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黄土高原不一 定照搬沿海地区集中发展小城镇的模 式,但居民点必须相对集中.最合适的 居民点应是沟坝地上面的缓坡丘陵地. 居民点以外的缓坡地应当以种牧草发展
畜牧业为主,适当种植果树.当然,在 已有的梯田上.可以继续种植耐早作 物.很多人主张畜牧业应成为黄土高原 的支柱产业,笔者也非常同意选一观 点.这样的布局使居民的耕作,放牧, 供水和交通较方便.种植多年生牧草防 止水土藏失的嫂果也很好.果林防止水 土藏失的效果较差,应限于平缓的高 地.随着粮食自给率的提高,梯田也可 改为果园.
四,陡坡和山礓发晨生态林业
淘坝地保证了农民的温饱.畜牧业 和林果业促进了农民的富裕,剩下陡坡 和离居民点较远的高地就可完全用于以 种植灌木林为主的生态建设.这方面当 ,河雌断面
一一……一一
淤地坝韵iJi示意田
岛,
庆祝中国水利杂志创~:f.fSO周年暨面向21世纪中国水利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
从水土保持到水土资源高效利用 虽然我国南方红壤,东北黑土地带 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但 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危害最大的地区当 属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典型的半干旱 地区,造成水土流失的一些重要因索 是:暴雨丘陵地形,琉松土体,稀疏 植被.而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频繁的干旱
同时发生,脆弱的生态环境和低下的生 产力互为因果更是其重要特征.过去, 强调要综台治理是完全正确的,收到一 定成效,但如何综合"思路上似乎 偏重被动的"防",而缺少积极的 "治.面向来来.在2I世纪.茬们在黄 土高原水土保持观念上要有所更新.首 先,要把水土的保持与水土资源的利用 紧密联系起来,即在有效"保持"的同 口山仑
时向高教"利用"的方向发展.其次, 过去的水土保持工作比较注重侵蚀,干 旱环境的改造如打坝,修梯田,造林 种草等.由于受科技发展阶段的限制, 在改造生物体本身以适应外界环境方面
今后则应重视两 的工作尚束真正起步,
者结台,走两者并重的路子.就技术本 身而言,将现代高新技术应用于水土保 持的研究与实践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在环境控制技术方面,雨水集流技术的 起无疑将给黄土高原农业发展和水土 保持带来一次深刻变革.利用黄土高原 有利地形和陴水特点,将保持水土与集 雨补充灌溉结台起来,既可实现对自然 降水的有效保持与充分利用,同时利于 发展高教农业.有希望成为改善生态环 境与提高土地生产力的一个新的结音 点.为此必须对柞物需水规律有充分认 识,并在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通
过精确灌溉工程来实现.在改造生物本 身方面.应用基因工程技术与常规育种 相结台的方法培育适台于在黄土高躁大 面积种植酌抗旱,节水树草种的新类型 是一个重要方向,这将为半干旱地区迅 速恢复植被绿化荒山,减少水土流失带 来希望.
水土保持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事业, 21世纪将是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 代,我们应当勇敢地进行新探索.? (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水利 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韦凤年
地农民已有丰富的经验,并形象地喻为 "山顶草灌戴帽".
五.采舟新技末靼新材料修董絷地
坝
1借用尾矿坝筑坝技术
尾矿坝的修建方式是先建一座低 矮的基础坝,埋后靛满后再利用淤 积的尾矿砂堆筑于坝,再淤请后再筑 下一缎子坝,逐步抬高坝体,从而不 断扩展尾矿库的库容.依照以上方式 筑淤地壤,只有第年需要从外地莲 点砂砾料在河床中筑起滤水坝趾, 以后只要每年利用新凇土不断加高, 经费和劳力均根节省;如果蛭天然谳 积的速度太慢.可以辅以当地农民熟 识的水力拉抄方法以加速形成疑地.
2利用鼻空抽水加速坝体固蛄
Thoughtson
用糯撒土筑成的子坝强度较低, 容易发生滑坡.目前,用真空预压法 加固软土地基和吹填十酌技术已经根 成熟.把这一技术用于加速新淤土的 固结以增加坝坡的稳定性是十分适合 的:建议具体做法如下:先在预定的 龄?表面铺一层砂填屡埋好漳水管; 然后在上面修筑子坝,并在子坝侧马 道上置真空泵.边填子坝边抽水固结. 3戈删羹采用土工布
黄土匿缺乏石料,用砌石和混凝 土修筑溢洪道代价都很高.目前国内 土工布产量已经很大,并可根据需要 迅速扩太生产.水利工程中应用土工 布的技术亦已成熟.因些建议在太型 赫地坝建设中采用土工布修建永久性 溢洪道至于小型祜}地坝.则可以在 theLoessPlateauSustainable
ShenZhujiang
坝上预留缺口,在雨季采用临时覆盖土 工膜的办法防止冲刷.
采用以上方i缶修筑的大型凇地坝剖 面如图所示.以上建议了在黄土高原实 施"以沟坝地上建设基车农田为基础, 援坡地上发展畜牧业为支柱和高丘平地 发展林某业*辅助的生态农业"的方 针:只有这样,陡坡地和山顶上退耕还
林才有切实的保证.这一方案既保证丁
粮食自给,又提供了农民致富的途径,
更从根本上防治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
沙尽可能拦蓄在原地,从而太大减少了
向下游的辅沙量.为了实施这一目标,
关键在于大量修建淤地坝.因此,工程
措施将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量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水利部南京
水利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
Development
Abstract:Inordertorealizesustait~abledevelopmentintheLoessplateau.weshouldmakegr
eateffortstobuild
dammedfieldingulliesanderectresidentialareaintheflatslopeanduplandtodevelophusban
dq/whileutilizing
newtechnologyandmaterialtoconstructwarpingdams Keywords:theloessplateausustainabledevelopmentwarpingdams 中国水2000857
作文二:《关于黄土高原的作文:悠悠黄土情》1100字
关于黄土高原的作文:悠悠黄土情 关于黄土高原的作文:悠悠黄土情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第一小学四(4)班 黄靖 511600
暑假前,爸爸对我说,今年我们要去黄土高原玩。在我的印象里,黄土高原是一个荒凉、贫穷、寸草不生的地方。
7月25日,我们来到了关羽的故乡——运城。第二天,乘车去壶口瀑布。经过2个多小时的车程,开始进入了黄土高原。我们的车开始往山上走,山路崎岖不平,很多人都呕吐不止。经过几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来到了象征着中华民族气魄的黄河第一瀑布——壶口瀑布。还未到瀑布处,铺垫盖地的黄色水雾已向我扑来,弄得我白色的衣服也变成了黄色的了。
望着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我不禁想起李白的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离开了壶口瀑布,我们的车继续往山顶奔驰。
到了山顶,我们的视野变得豁然一亮:远远望去,山脚下千沟万壑,尽管这样,但沟里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我觉
1 / 3
得这不是原来想像中的黄土高原,我问导游原因,导游说:“因为国家花了大量资金利用飞机播种、人工降雨来保护水土流失,还倡导人民多种果树,所以现在就会有这么多的绿化~”我们的车继续往前飞驰,经过了南泥湾,看见了许许多多的窑洞,但里面看起来好像没人住了,现在经济发达了,大家都住一种新的窑洞:前半部分是现代化的房屋,后半部分是窑洞。一路上,我看见路旁种了许多苹果、大枣、玉米烟草??
终于,我们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看到了圣地象征——宝塔山。第二天,我们参观了**、**、**、**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故居,昔日的窑洞故居风貌依然。离开延安后,我们沿着黄土高原南下直奔黄帝陵,黄帝陵是华夏子孙祖先黄帝的陵墓,这里有一棵生长了几千年的柏树与黄帝相伴。
黄河是中华的母亲河,五千年来孕育了千千万万的华夏子孙。黄土高原中黄河流域是中华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发源地,为了让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更加源远流长,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森林,保护好黄土高原,保护好黄河,让黄河之水不再“黄”。
2 / 3
指导老师 黄英姿
3 / 3
作文三:《关于黄土高原水土问题的读书笔记》1200字
土壤水分是制约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恢复与生态环境重建的决定性因子. 在这一地区开展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研究对生态恢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土壤水分有其时空变化规律,一方面土壤水分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土壤水分随土壤深度和水平位置的变化发生相应变化.降水是影响坡地土壤水分含量的最重要的因素,其他气象因子对土壤含水量也有一定影响.此外,坡向、坡度、坡位等地形因子以及土壤特性、地表植被、土地利用情况等对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分布也有重要影响.总之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变化是各种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研究重点是对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黄土高原坡地土壤水分动态特征及影响因素 》王红梅(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谢应忠(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陈来祥(平罗县草原站,宁夏,平罗,753200)
以长武王东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的土壤水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在王东沟小流域内 ,土壤剖面中 0—
2 m的土层经过一个雨季之后 ,土壤水分得到了部分的恢复 ;2 m以下土层 ,由于没有水分补给 ,相对比较干燥。该流域内农地的土壤贮水量高于草地 ,草地高于果园地 ,林地的土壤贮水量最低。而在同一地理位置 ,土壤的水分分布又受坡度、坡向、坡位、植被类型、植被密度和生物量的影响 ,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变异特性。
《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 斌 党廷辉
以长武王东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的土壤水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在王东沟小流域内
,土壤剖面中 0—
2 m的土层经过一个雨季之后 ,土壤水分得到了部分的恢复 ;2 m以下土层 ,由于没有水分补给 ,相对比较干燥。该流域内农地的土壤贮水量高于草地 ,草地高于果园地 ,林地的土壤贮水量最低。而在同一地理位置 ,土壤的水分分布又受坡度、坡向、坡位、植被类型、植被密度和生物量的影响 ,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变异特性 《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
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上游和海河上游。黄河流域自古就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但是由于黄土高原地区本身固有的自然环境脆弱,加上长期以来土地利用很不合理,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极为严重,使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在近二三千年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制约因素。
黄土高原是我国独特的地理区域,它在地理上有如下显著的特征。1沟多坡陡、地形起伏破碎;.2气候差异较大;3水资源缺乏,供需矛盾突出;4山地丘陵面积大;5植被覆盖率低等。
研究土壤水资源的特征和作物耗水与土壤水的相互关系,可以有效地指导在农业用水中增加土壤水的用水量、减少灌溉水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从而达到农业节水的目的。介绍了土壤水资源量的计算、土壤水分的动态规律、土壤水分的有效性和作物的需水耗水规律等农业节水中涉及的利用土壤水资源研究的若干生理生态方面内容 。借以解决黄土高原保水、节水和发展农业和生态恢复的问题
作文四:《黄土高原的老家》1900字
“六六六,四叶红……”划拳的声音,便在院子里,没有方向的回旋。和着面香味,浓浓的新年味,淡淡的烧猪毛味,弥漫着北方小院的上方。地处黄土高原的老家,一到春季,便刮的是黄风土雾。要是风级强一点的话,嘴里都是泥沙味。一个地方的习俗,好像就是这个地方的招牌一样,经久不变。一直听大人们说,每年养的猪,要在立春之前给宰杀了,不然的话猪肉会生虫的。按照阴历来算,今年打春打的早,所以,腊月二十一便将家里的那一头不胖不瘦的黑猪拉去屠宰了。杀上一头猪,吃上半个村。这貌似是几千年来亘古不变的习俗,特别是在北方。每年杀猪之际,家人就准备一个铁盆或是小一点的水桶,里面放好葱姜蒜等调料,和猪一起拉到屠夫家,常言道,“白刀子进红刀子出”,那猪也就歇斯底里的吼叫,家人就把拿去的东西,放在流血的地方,盛半盆血。说是,要做血面疙瘩的话,热血是比较好的。所以,猪宰杀了之后,屠夫还没有收拾好刀子,猪血已经被拿回家,五六个老女人——邻居,或是姑姑姨姨的,就七手八脚的开始做那包半个村子人吃的伙食了。其实,做这个血面疙瘩,还是有讲究的。不仅在做上有讲究,在吃上,也有一定的学问。首先,在着手做的时候,需要用温水将血块给融化了,而且还要让血水都是均匀的;在用血水和面时,好像跟平常做饭和面一样;有些人晕血,所以每年都是和白面,而不是血面。血太多的话,做出来的面,是黑红色的,血不是太多的话,做出来的面,是咖啡色的。不知怎么,咖啡色的,往往能够引起我的食欲,虽然我不吃血面疙瘩。其次,在把血面和白面和好之后,要用擀面杖一小坨一小坨的擀开,然后,把擀开的小圆面,一层一层摞在一起,不是纯白色的,也不是全红色的,而是参杂交错的,就像家里每年做的月饼一样,一层红色,一层白色。当然,不管是白面还是血面,都要揉到一定的程度,否则,没有劲道,下在锅里,也容易烂,断,而且等到熟了之后,捞出来,外表也是粗糙的。在我小的时候,记得家里每年都是用大木笼蒸的血面疙瘩,后来,不知是从村里哪家传出来的“祖传秘方”,开始用锅煮了,说是这样既节省时间,又好吃。在下锅之前,还要把摞起来的厚的、圆的、红白参杂的圆饼,给切成一条一条的小长方形。等煮熟了,捞出来还不能吃,还要等到凉一会儿,再把那些小长方形一刀一刀的切成小片。在切的过程中,是有学问的。如果凉的时间不够长,切成的小片是粗糙的,不仅不好看,吃起来还有一股过度的韧劲;要是凉的火候不冷也不热的话,切起来不仅快当,而且切出来的小片也是光滑漂亮的,刀茬也是平整的,吃起来应该是适合每个年龄阶段的人的需要的。其实,做到小长方形那一步,也就熟了一半了。记得那时候,我们姊妹几个,边切边吃,等到母亲做成可口的、成熟的血面疙瘩时,我们一个个肚子是圆鼓鼓的,只是挑着吃几块瘦肉。再次,等到小长方形都切成小薄片时,少时能吃一半个月,多时会放的到时候狗呀,牛呀的等帮着吃。当然了,不是天天吃,或是顿顿吃,而是想吃的时候随便就能吃,类似于便面。吃的时候,有两种吃法:一种是做汤面吃,一种是炒着吃。做汤面吃的时候,汤里面调的是家里到冬季腌制的酸菜,用荤油把酸菜炒了,那个酸呀,有时候比陈醋还刺鼻。然后下菜是肥肥的、油油的大肉片;炒着吃的时候,不要酸菜,只要一些肉片,萝卜粉条之类的,就是一顿丰盛可口的美餐。一切就绪,也就是说,等到血面疙瘩切成薄片,酸菜切着炒好,肉片都准备好,最后,就是叫村里的与自家人际关系较好的人来吃,大多情况下,能来吃的,都是全家人。前些年,物价还没有疯涨的时候,村里那几十户家人,几乎都养猪,每年等猪宰杀了之后的那几天,几个老女人也是忙得晕头转向的,这家做熟吃了之后,就去那家帮忙做;估计能折腾三五天,才能消闲下来,回各自的家在拾掇肉。而那些大老爷们与我们这群孩子,则是一家接着一家的吃,几乎能够在别家吃上那么一周左右。近几年来,由于物价上涨,与外出打工,很少有人在养猪了,就拿我们村来说,三十几户人家,只有四头猪,一头还是用来给老人烧三年纸的。再说了,一头猪仔,也得五六百。如果家里没有婚丧嫁娶之事,大多人是不养猪的。一来怕猪仔会死掉,白白浪费掉那五六百,对于庄稼人来说,那五六百的确不是小数;二来现在生活条件也比较好了,过年过节时,餐桌上的食物也丰富了,五花八门的,虽说猪肉是汉族最爱吃的,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肉制品,貌似不是很感冒。但是,骨子里还是继承着汉族的传统。所以,每次和村里的伙伴玩时,他们就笑着问:“你们家什么时候宰猪啊,咱们去你家吃面疙瘩走。”也许是随着社会的风气吧,以前来家里吃面疙瘩时,父亲总是买的二块钱的烟,五块钱的酒;而现在,来家里吃面疙瘩的人,还要
作文五:《黄土高原的气候》900字
黄土高原的气候
黄土高原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春季受极地干冷气团影响,寒冷干燥多风沙;夏秋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印度洋低压影响,炎热多暴雨。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66毫米,总的趋势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部600,700 毫米,中部300,400毫米,西北部100,200毫米。以200毫米和400毫米等年降雨量线为界,西北部为干旱区,中部为半干旱区,东南部为半湿润区。
中部半干旱区
包括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主要位于晋中、陕北、陇东和陇西南部等地区,年均温4?,12?,年降雨量400,600毫米,干燥指数1.5,2.0,夏季风渐弱,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该区的范围与草原带大体一致。
东南部半湿润区
主要位于河南西部、陕西关中、甘肃东南部、山西南部,年均气温8,14?,年降雨量600,800毫米,干燥指数1.0,1.5,夏季温暖,盛行东南风,雨热同季。该区的范围与落叶阔叶林带大体一致。
西北部干旱区
主要位于长城沿线以北,陕西定边——宁夏同心、海原以西。年均温2?,8?,年降雨量100,300毫米,干燥指数2.0,6.0。气温年较差、月较差、日较差均增大,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风沙活动频繁,风蚀沙化作用剧烈。该区的范围与荒漠草原带大体一致。 黄土高原地区降雨年际变化大,丰水年的降水量为枯水年的3,4倍;年内分布不均,汛期(6,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0%左右,且以暴雨形式为主。
每年夏秋季节易发生大面积暴雨,24小时暴雨笼罩面积可达5,7万平方千米;。河口镇至龙门、泾洛渭汾河、伊洛沁河为三大暴雨中心。形成的暴雨有两大类,一类是在西风带内,受局部地形条件影响,形成强对流而导致的暴雨,范围小、历时短、强度大,如1981年6月20日陕西省渭南地区的暴雨强度达267毫米/60min。另一类是受西太平洋副高压的扰动而形成的暴雨,面积大、历时较长、强度更大,如1977年7、8月,在晋陕蒙接壤地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大暴雨,笼罩面积达2.5万平方千米;,安塞(7月5日,225毫米)、子洲(7月27日,210毫米)、平遥(8月5日,365毫米),暴雨中心内蒙古乌审旗的木多才当(8月1日)10小时雨量高达1400毫米。
作文六:《黄土高原的历史》4700字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
黄土高原的历史、现状及治理
机电1110班
11222080
2012/6/4
郑斌斌
目录 一.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3
二.板块的移动和位置确定……………………………………………………………………..5
三.文明的孕育…………………………………………………………………………………..6
四.文明的兴替与黄土高原的关系……………………………………………………………..6
五.古代黄土高原的变迁和发展………………………………………………………………..7
六.现阶段黄土高原的严峻现状………………………………………………………………..10
七.黄土高原的水土治理………………………………………………………………………..11
八.参考文献……………………………………………………………………………………....15
黄土高原的历史、现状及治理
郑斌斌 机电1110班 11222080
摘要:黄土高原作为我国所独有的特征地貌,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黄土高原,为中国的文明传承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黄土高原孕育里中国最早的文明,并且在古代的历史发展长河中,黄河流域尤其是黄土高原地区,更是朝代更替,历史变迁的根源。近代,直至现在,黄土高原的荒漠化越来越严重,水土流失愈演愈烈,导致黄河水位不断被太高,决堤危险越来越大,洪灾、泥石流,滑坡,成为了影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黄河流域的治理问题成为促进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越来越受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注。中央也确实采取了很多可以用来借鉴的切实可行的方案,略有效果。科学家们还在不断的研究治理新途径,希望在不就的将来能够将黄河流域治理好。 关键词:文明发源地、泥石流、水土流失、黄土高原。
一、 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中北地区其主要位置东起太行山,西至日月山,北起长城沿线,南抵秦岭,
海拔1500到2000米。黄土高原没有高大的山脉,加之过高的山脉不是黄土这种疏松的结构可以承受的,所以,黄土高原主要是由厚厚的黄土层覆盖的平均厚度为50-80米,最大厚度为150-180 米,部分地区可以达到200米。
松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养分,利于耕作,
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久,
海拔1500到2000米。黄土高原没有高大的山脉,加之过高的山脉不是黄土这种疏松的结构可以承受的,所以,黄土高原主要是由厚厚的黄土层覆盖的平均厚度为50-80米,最大厚度为150-180 米,部分地区可以达到200米。
松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养分,利于耕作,
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久,
二、 板块的移动和位置确定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北部,属亚欧板块中心地带,属中国板块的一部分,黄土高原正是古元古代板块的靠近内陆的部分,部分是新生代盆地,比较年轻。最早的掩饰成分是花岗岩、玄武岩以及铁
质碳酸盐等等,原本中朝板块由于不断的造山运动和板块运动,形成了中朝微大陆,直到震旦纪至第四纪的潘吉亚大陆的融合时期才与扬子板块、塔里木板块、印度板块、西伯利亚板块等连接在一起,形成了现在亚欧板块的雏形
。
三、 文明的孕育
黄土高原地区是中国的文化发源地,早在6000多年前,黄河流域内已开始出现农事活动,主要就是在黄土高原地区.大约在4000多年前,形成了一些血缘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黄帝两大部族最强大.后来,黄帝取得盟主地位,并融合其他部族,形成"华夏族".后人把黄帝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黄帝出生地河南省新郑市有黄帝宫,在陕西省黄陵县有黄帝陵,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称黄河为"母亲河",为"四渎之宗",视黄土地为自己的"根"。 虽然其中关于黄帝和炎帝的故事有一些是人们虚构的,但是根据大量的史实和考古结果也可以确定,中国的文明发祥地主要是指黄河流域中部,即黄土高原地区。在距今六千至七千年左右,出现了半坡遗址文化,其后有出现了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
四、 文明的兴替与黄土高原的关系 中国古代的朝代更替之中,黄土高原地区的人民为历史车轮的向前推进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这其中充满了血泪,充满了屈辱和伤痛,但是也是我华夏儿女不屈不挠的奋斗史和进化史。其中最为典型的可以属周的崛起、秦的崛起、东晋十六国的混乱以及明末的闯王起义了。
周的崛起比较温和,只不过据说是文王时期曾经被拘于羑里,周崛起是曾经与周围较为强大的部落发生过很久的战争,不过大都是小打小闹,只是几百甚至几千人的战争,后来建立周朝也不过是一个小的王国罢了,纯属部落联盟那种,不值一提。
秦的崛起以及强大则是充满了艰辛,充分表现了黄土高原人们的坚忍不拔的意志,而秦国强大起来以后,秦人的彪悍与好勇斗狠更是代代相传,当秦国彻底占据优势时,“老秦人”直接了中流砥柱的代称,可见当时的黄土高原上的人民是多么的能吃苦耐劳。
明末的闯王起义是中国古代史中最为成功的农民起义,起因是国家的横征暴敛和不断天灾。而闯王便是陕北米脂人,其所领导的起义几乎横扫半个中国,彻底导致了明朝的灭亡,其意义非常重大。
由这三个可以看出黄土高原对中国的重要作用,只不过由于国都的位置不同,导致经济中心的南移和东移,不在此列,另论。
五、 古代黄土高原的变迁和发展
新生代早期,全球性气候变暖,我国各地区包括黄土高原的早第三系地层多呈红或浅红色,说明当时气候比较炎热。早更新世早期,
黄土高原内在一些第三纪末形成的古侵蚀或断陷盆地边缘和盆地内,形成很多河流及大小不同的湖泊,其中堆积了厚大的湖相沉积。在早更新世末期,由于气候逐渐变得干旱起来,雨量减少使这些湖泊逐渐萎缩,乃至干涸消失,并演化成河流。中更新世开始时,由于新构造运动对环境的影响,黄土高原的气候变为温湿和干凉交替的波动。这一时期河流最为发育,河水流量也与气候变化相对应而呈增多或减少的变化规律。到晚更新世初期,干旱气候开始显增多或减少的变化规律。到晚更新世初期,干旱气候开始显著。到全新世,黄土高原则明显地被干旱少雨的气候所控制,北部向沙漠化方向演化。在整个第四纪时期内,黄土高原的古气候环境的主要变化时期是中更新世早期,中更新世晚期和晚更新世末期
。 黄土高原出现了六次损失,最早是在秦汉时期,秦国统一后,为了靠近统治中心咸阳,大量的人口向黄土高原地区迁移,大量的植被被破坏,大量的草场变成了田地;第二次是喊中前期,人口激增,导致关中一带的森林大量被砍伐;唐初期,突厥新服,为遏制突厥的南侵,
向西北进行了大
量的移民;宋代建都开封,因为洛阳附近黄河南北的山岭早被砍伐一
空了, 不得不远去吕梁山采伐,当时渭河上游林区也横遭暴劫。史载北宋刚 刚立国,就在秦陇之间大肆采伐。陕西秦岭、子午岭、罗山,宁夏贺 兰山、大盘山,甘肃沼河、陇南山地,森林先后遭到破坏。宋朝官商 每年仅从陕甘间的陇山就采得大木万株以上,竟使当时开封城内良木堆积如山,私商采卖木材更是不计其数;明朝重得西北,重视屯田,以便以屯养军,以军隶民。到了明中叶, 北京的高官显贵,边关将士,当地居民,群起砍伐,单是每年贩运到北京的林木,就不 下百万根。满清入关,短短几十年休养生息,人口由8000万增至两亿。 华北、江南人满为患,于是大量流民自发涌向西北。六次损失是的黄土高原的植被几乎所剩无几,到处是荒原野岭,到处水土流失。以至六千年后的今天森林由69%降至6%成了名副其实的一片黄土。 黄土本身土质疏松,没有任何抗冲性,完全依靠地面植被及其根系的保 护。植物的水土保持作用,森林为最,草原次之,农作物则几乎为零。 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在扫平具备保护能力的天然植被,代之以没有保护 能力的农作物,
人类目光只短浅由此可见。
六、 现阶段黄土高原的严峻现状
目前高原上长度在1公里以上的沟壑有30多万条,1公里以下的 支沟、毛沟更是不计其数。一道道沟壑最终的归宿都是黄河,它们不停
地切割着黄土高原,成为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随着植被覆盖率的下降,高原上河流沟壑强烈下切,在向上延伸的同 时,两侧也在拓宽,并且发展出支沟,支沟又发展成毛沟。这样的变化, 往往只需要数年、数月、数天甚至一场暴雨过后就能完成,因此黄土高原 也被称作世界上地形改变最为迅速的地区。每年倾泻16亿吨泥沙,90%来自黄土高原这些沟壑。每年流失的 16
亿吨泥土,绝不仅仅是把一条
河染成触目惊心的黄色。它随水
而下, 淤塞了湖泊,冲决了丘陵,抬高了河床,涤荡了平原。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守着黄河没水喝,有个黄河不敢用来灌溉,越是离海近,越是缺水,山东尤甚。而山东地区海岸线年年延伸,可笑的是倒可以用作耕地之用。
七、 黄土高原的水土治理
针对黄河连年的泛滥和不断的决口,国家制订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治理治理黄土高原上的水土流失。
1、黄土高原从古至今两千多年来,人口不断增加,尤其是清朝建立
之后,休养生息,人口的负担越来越大。有数据显示,隋初时黄土高原人均耕地面积是2.81公顷,到了清朝末期只不到0.1公顷,如此增长速度,实在是让人难以想象,。不仅如此,建国后黄土高原地区的人口比较清朝时更是增加迅速,直到2000年,人口已经超过了一亿,是明末时的十倍不止。
因此,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般认为黄土高原的人口密度不应该超过20人/km2.而现在已经达到65人/km2,所以人口增速必须保持在10%左右或者更小,这样才能够保持人与地的和谐相处,不至于出现人多地少的现象。
2、退耕还林还草,实现植被的二次复苏,是根治黄土高原的根本方法。所谓指标,只不过是疏通河道,加高河堤,而治本,就是植树造林,这才是最终要的。任何时候,国家都不能够以伤害生态坏境为增加GDP的方法,因为这无异于杀鸡取卵。最近几年,国家在三北防护林工程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效果比较好。“十一五”期间,共投入59亿余元,固沙林达到282.4万公顷,虽然相对于黄土高原无比严重的水土流失,无异于杯水车薪,但也可见国家的治沙决心。目前三倍地区总的固沙面积为2446.9万公顷,占该地区的10.51%。
在这里,希望我过的森
林绿化面积越来越大,黄河越来越清。
3、节约用水,提高水源利用率,以缓和水源不足的压力。黄土高原的水源利用率较低,一般都是采用漫灌大灌溉方式,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应该大力推广滴管和喷灌技术,尽量节省水资源。对于一些水患严重的地区进行治理,尽量阻止黄河决堤,或者减少决堤时的经济损失,大力整改河道,加大河道以及湿地的蓄洪抗洪能力。修建堤坝,拦河,拦土,尽量减少土地的流失,保留更多的有机质,便于植树造
林还草的顺利实施。
八、参考文献 工程
[1]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及其对策,王力、李欲元、李秧秧
[2]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编,黄河流域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89
[3]历史时期陇西黄土高原农牧经济变迁,刘立,束锡红,西北师范大学,2008
[4]中国大陆地壳“镶嵌与叠覆”的结构特征及其演化,李锦轶,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5]北山板块构造及其成矿规律,左国朝,何国琦,北京大学出版社,1900
15
[6]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构想,沈珠江,2000
[7]黄土高原的林草及适宜覆盖率,吴钦孝,林业科学,2000
[8]退耕还林是优化生态环境的关键之举,郝凤毕,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0
[9]黄土高原侵蚀期研究,杜娟,赵静波,中国沙漠,2002
[10]中国农地细碎化问题研究拓展,吕晓,钟太阳,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2009
[11]可持续生计报告,2007
[12]西北黄土高原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与重新建立的关系,程序,中国农业大学,2009
[13]关于黄土高原草业与种植业的建立,Sabura,Tabura 东京大学著名教授
16
作文七:《黄土高原的梆声》1400字
童话故事大全://.027cs./
这打更每两小时一次,很准时,声音悠远,模糊而沉稳,像一只警惕的夜莺,一曲朦胧的催眠曲。我听着悦耳的梆声舒心地入睡,睡得又沉又香。
去年暑假,我申请到黄土高原的一个小山村做了两个月的支教,晚上就住在学校。
山区很静,风卷着细沙黄土弥漫在学校里。傍晚时分,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怯生生地推开门。女孩头发凌乱焦黄,松垮垮的马尾辫已黏结成绺,小脸蛋红扑扑的。“你找谁呀,姑娘?”我停下手里的活儿问她。“老师,校长让我来给你做伴儿。”她边说边偷看我。
女孩叫山花子,回族,13岁,六年级学生,家住学校头顶的山梁上。
晚饭时,我将来时买的零食拿出来凑合一下,女孩什么也不肯吃,说她“饱着哩”。在我再三相让下才小心翼翼地吃一点。
晚上睡觉前,山花子一遍一遍地拍打身上的尘土。“已经很干净了,上来睡吧~”我催促她。“嗯。”她红着脸轻轻地挨着我睡下,我闻到一股汗臭味。但我装作什么也没闻到。
我教六年级的语文和英语,课间有时和他们一起疯玩、做游戏,听着他们天真无邪的笑声,我特感动。这是一群淳朴得如同黄土高原一样的回族少年。
这样充实而快乐的日子没持续多久就被一件令我惊慌不安的事给搅乱了——我发现自己染上了虱子~头皮、内衣上,看到它们我就浑
身发痒,厌恶得咬牙切齿。
直到有一天上课,我在教室里突然发现山花子头上有几个虱子正在奋力攀爬,原来虱子是她传染给我的呀~
那天下午我抚着山花子的肩膀,柔声地对她说:“以后你晚上不用给老师做伴了,我胆子大着哩,一个人敢睡,你家里忙,早点回家帮父母做活吧。”我尽量讲得平淡,我担心她会多想,这个单纯得如同白纸的心底不能落下自卑的污痕~
山花子狐疑地望了我一眼,低着头走了。
支走了山花子,我才知道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夜间,空旷的校园里只有我一个人住。屋外静得没一点声响。远处传来阵阵急促愤怒的狗吠,好像在追逐不速之客。我用三根木棒顶住门,枕边还放把水果刀。我用被子蒙住头,浑身战栗个不停,眼泪也不争气地流出来了。
早晨醒来才发现自己终于睡着了。眼里全是红血丝,脑袋又沉又闷,恍恍惚惚的。学生们惊奇地看着我,尤其是山花子的眼神,满是疑问。
我采取了灭虱行动。坚持两天洗一次头,每天晒被褥、衣服,幸好效果不错,那恶心的东西明显减少。
可是夜里我依然害怕得不得了,白天昏昏欲睡,精神不振,学生们听课的情绪好像没有以前高涨了。我有些惭愧,山花子看在眼里。
又是一个深夜。我正受惊恐的折磨,突然从远处传来打更的声音,“天干物燥,小心火烛~”清脆的敲梆声随之响起。我惊讶,这里还保留着原始的报时方式,以前怎么没听过啊,
这打更每两小时一次,很准时,声音悠远,模糊而沉稳,像一只警惕的夜莺,一曲朦胧的催眠曲。我听着悦耳的梆声舒心地入睡,睡得又沉又香。
接下来的日子,我又热情地投入到教学的工作中。孩子们又活跃起来,尤其是山花子。
转眼,我的假期已满,心里真有些舍不得这些孩子。那天,孩子们来送行,山花子提着我的行李诡秘地问:“老师,我爹打更还算准时吧,”“怎么回事,”我问。“我知道你这个城里人肯定不敢独自在这睡觉,我就求我爹每晚后半夜去学校打更,听到那梆声你就可以好好睡觉了。”
我恍然大悟,满满的激动涌上了喉咙,我紧紧地抱住山花子??
童话故事大全
作文八:《黄土高原的儿子》3000字
黄土高原的儿子:**和孙少平的苦难与命运
孙少安, 1952年生,比**大 1岁。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与原著相比,增添了不少孙少安的戏份,让他与 其弟孙少平一起成为两个男主角。
《平凡的世界》,这个发生于陕北的故事从 1975年开始,伴随着饥饿—孙少平从双水村来到县城原西县读高中,他的关于 苦难与意志修炼,从这里开始。
而 23岁的孙少安已是双水村一个生产队的队长,他把一家人的责任挑在肩上。青梅竹马的田润叶向他表达了爱意,但他知 道他和润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生。爱情和理想无论多么美丽绚烂,但都必须向卑微、残酷而坚硬的现实屈服。他去了一趟山 西,带回来一个不要彩礼的媳妇,贺秀莲。“别了,我的爱人”,别了,一个少年对于世界的幻梦。
佟丽娅饰演的田润叶
1975年原西县的夏天异常干旱,双水村因为偷水出了人命。如果黄原地区原西县就是延安地区延川县(从小说描述的特点 来看就是同一个地方),作者路遥成长的地方延川文安驿乡郭家沟就是双水村的蓝本,那么,此去不远,在延川文安驿乡梁家 河村插队落户的**也许对那场大旱有记忆。彼时的他,正在申报大学。
当时,清华大学在延安地区有两个名额,全部分给了延川县。**三个志愿都填报了清华,“你让我上就上,不让我上 就拉倒。”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自称是“黑帮子弟”,因为其父**在**中被打倒,**入团、入 党事宜都不顺利,报清华本来也没抱多大希望,但有教育局领导等为他仗义执言,他被录取了。
上大学前**与相送村民合影
10月 7日,**离开梁家河村,此后的事情已广为人知,清华大学毕业后他先后任职于军委办公厅、河北正定、福建、 浙江、上海,现在,他站在中国政治舞台的最耀眼的中心。
**离开梁家河后不久,寒露节过了十来天,孙少安的未婚妻贺秀莲依依不舍地离开双水村,孙少安把她送到公社,他 看见一群大雁正嗷嗷叫着从对面的土山上空向南飞去。正是在这个地方,春天时他拿着润叶给他的情书,看着大雁从南面飞来。 “时间啊,这么飞快!可是生活的道路又如此曲折而漫长??”
等到春节时,孙少安就要和贺秀莲结婚。他已接受了他的命运,作为一个庄稼汉,黄土地的儿子,把汗水流进黄土地,为 了一家人的一口吃食和基本的生存而耗尽生命。
王雷饰演孙少安
对于同样是村干部,大队党支部书记的**来说,他有着不一样的理想和命运。他是 1969年插队到陕北农村的,接受了 近 7年艰苦生活的磨炼。其自述,几年中他过了四大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
“我几乎那一年 365天没有歇着,除了生病。下雨刮风我在窑洞里跟他们铡草,晚上跟着看牲口,然后跟他们去放羊,什 么活都干,我那个时候扛 200斤麦子,十里山路我不换肩。”**说,艰难困苦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七年上山下乡的 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的困难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 ? 你再难都没有 难到那个程度。”
**回延安参观当年居住的窑洞
这样的生活、感悟与孙少平所经历的有着惊人的相似。农村的生活固然苦,但他为自己选择的进城揽工、下煤矿的生活更 为艰辛。但他的思想和人性光辉正是在苦难中闪亮—也只有经历苦难才能闪亮。
“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受尽折磨,但他不仅仅将此看做是谋生活命—职业的高低贵贱,不能说明一个人 生活的价值,恰恰相反,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他相信,自己历经千心万苦而酿造出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 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这是作者路遥把他人生哲学投射到孙少平身 上。
**也说,现在有的作家在作品中把知青写得很惨,但他的感觉并不完全是这样,“我只是开始时感到惨,但是当我适 应了当地的生活,特别是和群众融为一体时,就感到自己活得很充实。”他说他的成长进步起始于陕北,最大的收获一是懂得 了什么叫实际,二是培养了自信心。
虽然相隔不远,同为知青,但**和作者路遥根据公开资料似乎没有交集。路遥于 1992年去世,当时**为福州市委 书记。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貌似写到了**的父亲**:1983年黄原地区要进京开经济工作报告会时,“籍贯是本 省中部平原的一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立刻指示同意”。当时 25名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只有**是陕西人,富平县也正是陕 西中部平原。
路遥与煤矿工人在一起
但显然,他们会因为关于苦难的哲学而惺惺相惜。**推崇路遥,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说“在这一 批知青中,出了不少人才”,如路遥,“他是延川的本地知青,写了《人生》。”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要求文艺 工作者“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这很难说与路遥,这个 脚踩坚实的黄土地的作家没有关系。
**与路遥以及他笔下的孙少平还有不少共同点。
他们都在艰苦生活中保持阅读的习惯。**来插队时,给村民们最大的印象就是带来了一箱子书,晚上和午休间隙,习 近平喜欢在窑洞里看书。为了向另一个知青借《浮士德》,他来回走了 60里地。孙少平在县城高中饥饿而自卑的生活,正是阅 读让他获得自信,后来他从田晓霞那里持续阅读《参考消息》以及文学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热爱生命》、《红与 黑》、《简爱》、《复活》、《白轮船》、《艰难时代》等,和**所读的应该有不少重合之处。
《平凡的世界》据说是颜值最高的农村题材电视剧
他们同样在理想的照耀下向命运发起挑战。“我那时一边当村干部,一边总想着有机会还是想上学深造一下,因为读书读 得太少了,这与我理想的目标并不违背。”这是**要上大学的初衷,即使 1975年他没有通过申报, 2年后他也会以高考的 方式进入大学—和他一起下乡的知青们“一恢复高考,都考上了学,还都是前几名。”
但上大学这条路对孙少平而言是阻绝的,他只有选择进城揽工的方式,作为对农村卑微贫贱生活的反叛。这动机也许根本 不是为了金钱或荣誉,而纯粹出于青春的激情。做煤矿工人期间,他曾重新学习数理化,并且和田晓霞展开了绚烂绽放的恋爱。
但后来,他决定承担起师傅王世才一家的孤儿寡母的责任,之后的事情路遥没有透露。可以猜想,他也像哥哥孙少安一样,跟 随命运。
如果按照既定的命运,孙少安,今年 63岁,他从砖瓦厂开始,不断地扩大产业,现在是陕西知名的地产商,他可能会完成 年轻时的梦想,投资《大秦帝国》这样的影视剧。而孙少平,今年 57岁。作为一个有知识有理想又吃苦耐劳的青年,又和两位 省委副书记有关系(当然他会排斥这些关系带来的好处),他不会一直挖煤,他会搞技术、抓生产,走上管理岗位,现在,他 可能是铜川矿务局副局长或者局长。
袁弘饰演的孙少平
路遥这样剖析孙少平:“他在我们的时代属于这样的青年:有文化,但没有幸运地进入大学或参加工作,因此似乎没有充 分的条件直接参与到目前社会发展的主潮之中。而另一方面,他们又不甘心把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生活天地里。因此,他们往往 带着一种悲壮的激情,在一条最为艰难的道路上进行人生的搏斗。”
这也就是《平凡的世界》以及路遥的作品让那些艰苦农村、城乡结合部的青年们感动得热泪盈眶的原因。套用一句俗话说, 耕耘就有收获,无论是高干子弟、知青还是农民,起点或有不同,相同的是,命运于苦难中延生。
作文九:《黄土高原的成因》8100字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位于中国中部偏北。北纬34°~40°,东经
103°~114°。东西千余
千米,南北700千
米。包括太行山以西、青
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
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
跨山西省、陕西省、甘肃
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
治区及河南省等省区,面
积约40万平方千米。
按地形差别分陇中高原、
陕北高原、山西高原和豫西山地等区。
目录
?
?
?
?
? ? 概述 ? 来源 ? 历史 ? 水土流失 ? 治理
[显示全部]
黄土高原-概述
海拔1000~1500米,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高原上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层,黄土厚度在50~80米之间。最厚达150~180米。年均气温6~14℃,年均降水量200~700毫米。从东南向西北,气候依次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半干旱气候和干旱气候。植被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草原和风沙草原。土壤依次为褐土、垆土、黄绵土和灰钙土。山地土壤
和植被地带性分布也十
分明显。黄土颗粒细,
土质松软,富含可溶性
矿物质养分,利于耕作,
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
久。黄土高原是中国古
代文化的摇篮。
在中国北方,它东起太
行山,西至乌鞘岭,南
连秦岭,北抵长城,主要包括山西、陕西、以及甘肃、青海、宁夏、河南等省部分地区,面积40万平方公里,为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厚50—180米,气候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矿产丰富,煤、石油、铝土储量大。
科学在不断发展,近年来科学家发现许多现象是黄土风成学说无法解释的。譬如,黄土中粗粉沙含量由西北向东南递减,黏土的含量却从西北向东南递增,这种自西北向东南的有规律的排列呈叠瓦阶梯状的
分布过渡,而不是平面模糊过渡。这种叠瓦阶梯状的分布过渡更像是洪水的杰作等等。
为了解黄土高原的“变脸”过程,专家们特意到黄土高原西部甘肃静宁县、秦安县、定西县等地采集黄土高原6个典型地质剖面的黄土标本,从中获得了700余块孢粉样本和209块表土孢粉样本,这近千份孢粉样本大约记录了公元前4.6万年至今黄土高原植被变迁过程。通过对碳14的测量,在6个典型剖面中共测得年代34个。经过分析,专家们发现,从黄土高原采集的20克样品中最多分离出孢粉颗粒达到1112粒左右,最少的则不足50粒,显示着4万多年来,环境和植被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过程。
从孢粉的分析来看,发现了松、云杉、冷杉、铁杉、栎、菊科等数十种植物孢粉的记录,专家们认为黄土高原在最初的时候并不姓“黄”,在4.6万年的历史中,有一多半的时间,黄土高原是森林和草原的成分相互消长,在这段时间里,黄土高原经历过多次快速的“变脸”———历经过草原、森林草原、针叶林以及荒漠化草原和荒漠等多次转换。
黄土高原的形成和青藏高原的隆升,加快了侵蚀和风化的速度,在高原周围的低洼地区堆积了大量卵石、沙子和更细的颗粒。每当大风骤起,在西部地区便形成飞沙走石、尘土弥漫的景象。被卷起的沙和尘土依次沉降,颗粒细小的粉尘最后降落到黄土高原区域,形成了一条荒凉地带。
印度板块向北移动与
亚欧板块碰撞之后,印度
大陆的地壳插入亚洲大陆
的地壳之下,并把后者顶
托起来。从而喜马拉雅地
区的浅海消失了,喜马拉
雅山开始形成并渐升渐
高,青藏高原也被印度板
块的挤压作用隆升起来。
然而东西走向的喜马拉雅山挡住了印度洋暖湿气团的向北移动,久而久之,中国的西北部地区越来越干旱,渐渐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这里就是堆积起了黄土高原的那些沙尘的发源地。体积巨大的青藏高原正好耸立在北半球的西风带中,240万年以来,它的高度不断增长着。青藏高原的宽度约占西风带的三分之一,把西风带的近地面层分为南北两支。南支沿喜马拉雅山南侧向东流动,北支从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开始向东流动,这支高空气流常年存在于3500—7000米的高空,成为搬运沙尘的主要动力。与此同时,由于青藏高原隆起,东亚季风也被加强了,从西北吹向东南的冬季风与西风急流一起,在中国北方制造了一个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来源
关于黄土的来源,长期以来,中外学者有过不同的争论。其中,以“风成说”比较令人信服。认为黄土来自北部和西北部的甘肃、宁
夏和蒙古高原以至中亚等广大干旱沙漠区。这些地区的岩石,白天受热膨胀,夜晚冷却收
缩,逐渐被风化成大小不等
的石块、沙子和粘土。同时
这些地区,每逢西北风盛行
的冬春季节,狂风骤起、飞
沙走石,尘土蔽日。粗大的
石块残留在原地成为“戈
壁”,较细的沙粒落在附近
地区,聚成片片沙漠,细小
的粉沙和粘土,纷纷向东南
飞扬,当风力减弱或迂秦岭山地的阻拦便停积下来,经过几十万年的堆积就形成了浩瀚的黄土高原。
根据黄土堆积环境的不同,可将中国黄士发育分为三个时期:早更新世,相当于第一次冰期,气候比新第三纪干寒,发生午城黄土堆积;中更新世,发生第二次冰期,气候进一步变干,堆积了离石黄土,范围广、土层厚;晚更新世第三次冰期,气候更加干寒,堆积了马兰黄土,厚度虽小,但分布范围更广,南方称下蜀黄土。进入全新世,气候转为暖湿,疏松的黄土层,经流水侵蚀,形成了沟壑纵横、梁、峁广布的破碎地表。
古气候的标志
黄土地层中反映古气候的标志概括起来有:古土壤、湖沼相沉积、河流相沉积、黄土的颜色变化、化学元素组分含量和孢粉组合等。 古土壤,它是在不同地质时期的地表,在当时的气候条件下,经过成壤作用形成的。因此古土壤的类型、成分结构等特征都带有形成时气候特征留在土壤中的痕迹,这些痕迹直接记录了当时气候冷暖干湿等变化。
湖相沉积,黄土中常夹有湖相地层,这类地层主要出现在早更新世早期和晚更新世的早期或晚期,。这些湖沼相沉积物中碳质成分含量很高,富含生物碳及孢粉,其所含铁元素多为还原状态,氧化程度很低,这些特征表明上述湖沼相堆积是在湿冷气候条件下形成的。
河流相沉积物,主要为粗砂、砾卵石等,一般属于早更新世中后期及中更新世早期。在晚更新世时,一些盆地和山前地带的黄土中夹有不同厚度的砂卵石层,这些粗岩相沉积物说明当时黄土堆积时,曾经有过较大的丰水期,因而河流发育,水文活动积极,反映了当时湿润的气候条件。
黄土形成于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因而有不同的外观颜色。综合黄土高原黄土剖面颜色在垂向上的变化,自下而上大体可以分为4个主要颜色段:第一段,浅红黄色段;第二段,棕黄色段;第三段,灰黄色段;
第四段,褐黄色段。黄土颜色自下而上由红黄—棕黄—灰黄—褐黄的变化。
黄土中化学元素组分的迁移是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所谓元素的迁移,是指土壤中的化学元素的转移和再分配,使化学元素重新分散或集中
的迁移。在不同的物理化学环境中,迁移的方式、强度和结果都不相同。元素迁移除元素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元素的组合及其结构等内因外,还有外界的物理化学环境,如温度、压力、氧化还原环境等外因。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测定黄土史时期迁移最重要的外界因素,通过测定黄土层中元素迁移量的大小、形式及其组合关系等,反演其迁移的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气候条件,以达到了解古气候环境波动的目的。 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孢子和花粉分别是这两类植物的繁殖器官。孢子和花粉当它们在植物的孢子囊和花药中成熟后,借助风、水或动物等动力的作用飞离植物母体,大部分落在土壤中,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孢子花粉也就变成了化石。孢粉学的任务之一就是用特定的方法把不同地层中的孢粉化石分离提取出来并鉴定其类型及组合,以此恢复古植被类型、群落,生长的古地理景观和古气候条件。
古环境的变迁
新生代早期,全球性气候变暖,我国各地区包括黄土高原的早第三系地层多呈红或浅红色,说明当时气候比较炎热。早更新世早期,黄土高原内在一些第三纪末形成的古侵蚀或断陷盆地边缘和盆地内,形成很多河流及大小不同的湖泊,其中堆积了厚大的湖相沉积。在早更新世末期,由于气候逐渐变得干旱起来,雨量减少使这些湖泊逐渐萎缩,乃至干涸消失,并演化成河流。中更新世开始时,由于新构造运动对环境的影响,黄土高原的气候变为温湿和干凉交替的波动。这一时期河流最为发育,河水流量也与气候变化相对应而呈增多或减少的变化
规律。到晚更新世初期,干旱气候开始显增多或减少的变化规律。到晚更新世初期,干旱气候开始显著。到全新世,黄土高原则明显地被干旱少雨的气候所控制,北部向沙漠化方向演化。在整个第四纪时期内,黄土高原的古气候环境的主要变化时期是中更新世早期,中更新世晚期和晚更新世末期。
黄土高原环境的变迁,有其自然的因素,这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但也有人的因素,如黄土高原森林的砍伐,草地的破坏,土地利用不合理造成的土壤侵蚀,导致高原自然环境恶化。
黄土高原-历史
自秦汉以来黄土高原经历了三次滥伐滥垦高潮,第一次是秦汉时期的大规模“屯垦”(边防军有组织大垦荒)和“移民实边”开垦。这次大“屯垦”使晋北陕北的森林遭到大规模破坏。第二次是明王朝推行的大规模“屯垦”,使
黄土高原北部的生态环境
遭到空前浩劫。
据考证,明初在黄土高原北部陕北(延安、绥德、榆林地区)和晋北大力推行“屯田”制,竟强行规定每位边防战士毁林开荒任务。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明代推行“屯田”制对环境破坏之严重。第三次大垦荒是清代,清代曾推行奖励垦荒制度,垦荒范畴自陕北、晋北而北移至内蒙古南部,黄土高原北部和鄂尔多斯高原数以百万亩计的草原被开垦为农田,使大面积的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主要由暴流沟谷冲刷疏松黄土所致。黄土颗粒细小,质地疏松,具有直立性并含有碳酸钙,迂水容易溶解、崩塌。地面坡度较大,植被稀疏,夏季又多暴雨,造成奇峰、陡壁、溶洞、陷穴、天生桥等微地貌,更助长
了沟壑扩展,加速水土流
失。同时也与近代地壳上
升有关,使得沟床不断下
切和侧蚀,沟谷溯源侵蚀
加剧,相应地谷坡又不断
地扩展,于是沟间地日益
破碎。除上述自然因素外,
与人类活动,特别是滥垦滥伐,破坏天然植被等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新中国成立后,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植树造林、种草,将坡耕地改为水平梯田,以及水利工程等措施,黄土高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加大“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加大植被的覆盖面积和覆盖率。尤其对于这个土质比较疏松的黄土高原来说,森林覆盖率一定要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2%,只有这样才能比较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治理
综合治理黄土高原是中国改造自然工程中的重点项目。治理方针是以水土保持为中心,改土与治水相结合,治坡与治沟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这种治理措施已取得重大成绩。
水保试验站
经过30多年的建设,位于
黄土高原的安塞水土保持
综合试验站已成为世界上
最大的水保试验站。 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
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的安塞县,始建于1973年,是科技部国家重点野外台站、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点重点站。
目前这个试验站已建成山地、川地试验场,其中包括农田水分平衡试验场、养分循环试验场、土壤侵蚀试验场等160个小区以及先进的山地自动气象站和农林旱地微气候观测站,占地75万平方米,成为世界上面积和规模最大的水土保持试验站。
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重点研究领域是水土流失规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特征及演变规律、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系统结构功能及调控原理、流域健康诊断与管理理论及方法等多个方面。同时它还肩负研究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退化生态系统、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途径等任务。
这个试验站利用身处黄土高原的特有条件,30多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和陕西省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农业发展的科技攻关课题和中国科学院重大研究项目31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以及中国科学院和陕西省的各类奖项18项。这里还吸引了来自俄罗斯、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同行开展合作研究。 植被建设
1、植被分布的非地带性
黄土高原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是毋庸置疑的,自南向北,自然植被呈森林向草原过渡的总体趋势。不同土质、地形部位和坡向的地块,土壤水分状况存在一定差异,适合不同植被群落的生长。但黄土高原
的植被分布也存在以下非地带性特征,其植被分布的总体特征应为植被的地带性分布与非地带性分布两者的自然组合。
2、土质非地带性
在《黄土高原森林分布与黄土厚度的关系》一文中对此已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现将主要观点简述如下:1)黄土颗粒组成细,孔隙度高,孔隙以细孔隙为主。在降水不丰沛的半湿润、半干旱区,降水入渗浅,地面蒸发耗水多。厚层黄土坡地土壤水分条件相对干旱,自然植被为草原。2)裂隙发育的岩层,孔隙度低,孔隙以大孔隙为主,降水入渗深,地面蒸发耗水少。在降水不丰沛的半干旱、半湿润区,裂隙发育的岩质坡地,土壤水分条件较湿润,自然植被为森林。3)薄层黄土坡地,由于下伏不透水岩层埋藏浅,地下水位较高,树木往往可以通过发达的根系吸取地下水,自然植被也为森林。
微地貌非地带性
黄土高原沟壑密集,地形切割深。由于地表径流和土壤重力自由水向下运移,塬面、梁峁等正地形部位,土壤含水量较低,地下水埋藏深;沟谷及沟坡中下部等负地形部位,土壤含水量较高,地下水埋藏浅。在半干旱、半湿润的气候条件下,沟谷及沟坡中下部的土壤水分条件往往适合树木的生长,自然植被为森林,梁峁、塬面及沟坡中上部的土壤水分条件往往适合草灌的生长,自然植被为草原。沟坡森林植被的分布高度,自南向北呈降低的趋势。
坡向非地带性
阳坡坡地的地面蒸发耗水大于阴坡,同一区域阳坡的土壤水分条件往往较阴坡干旱。因此,阳坡的植被群落往往较阴坡更耐干旱。沟坡的森林分布上限,阴坡高于
阳坡。
3、土壤水分的可持续利用
黄土高原50年来的人工
林草建设,没有遵循土壤
水分的可持续利用原则,
片面追求人工林草的高生
长量、高经济效益,结果
多以失败告终。如20世纪
50-70年代的“山顶戴帽子”,在梁峁顶上造林,树木初期生长尚好,但5至10年后多为小老头树或死亡。20世纪80年代初期,飞播沙打旺,人工种植红豆草,沙打旺、红豆草3年内长势喜人,5年后逐渐衰亡。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等单位对人工林草地的土壤水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人工林草地出现了明显的土壤干层,土壤干化现象严重。洛川塬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大面积发展的苹果园,也已普遍出现土壤干层。
黄土是库容巨大的土壤水库,但降水补给不充分,地面蒸发耗水强烈。土壤水库储存的巨量土壤水是地质历史时期长期积存的。研究表明,黄土土壤水活跃层深度一般在2米左右,2米以下土层的土壤水一旦耗用,很难补充,补充需要很长的时间。这就意味着,2米以下的土
壤水是不可动用的净储量,可望而不可及。高生长量的人工牧草和木本植物,根系发达,耗水量大,浅层土壤水分不能满足植物生长需要时,不得不通过发达的根系耗用深层土壤水,一旦根系分布深度内的土壤水被大量耗用,形成土壤干层,植物势必衰亡。追求高生长量的人工林草建设,不可避免地要掠夺性利用土壤水资源,不可能营造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秀美山川,只能给后代留下干涸的土壤水库。 黄土高原的自然植被具有明显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特征。史前时期,黄土高原在土石山区和黄土谷地发育繁茂的森林,而在黄土高原梁峁和塬面上以草原植被为主。根据土石山区和黄土谷地的面积估算,史前时期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不超过50%。黄土高原的植被建设必须按照植被的自然分布规律,遵循土壤水分的可持续利用原则,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在自然植被为森林的区域,恢复森林植被,在草原区域恢复草原植被。
自然修复恢复的植被,最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形成的群落最为稳定。吴旗县的封禁实践和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的定位观测表明,完全可以依靠自然修复恢复黄土高原的植被,时间也无须很长,3至5年就可以形成较好的植被覆盖。鉴于黄土高原植被建设重点的高位黄土坡地,目前尚无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稳定人工林草建设的实例及相关营造技术,黄土高原的植被建设现阶段应以自然修复为主,辅以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地段的人工造林。
黄土高原-地貌差异
山、原、川三大地貌类型是黄土高原的主体。耸峙在高原上的山地,犹如海洋中的孤岛。例如六盘山以西的陇中高原上的屈吴山、华家岭、马衔山,陇东陕北高原上的子午岭、白于山、黄龙山等。原(或塬)是指平坦的黄土高原地
面,
著名的有甘肃东部的董志
塬,陕西北部的洛川塬。
塬面宽阔,适于机械化耕
作,是重要的农业区。但
是塬易受流水侵蚀,沟谷
发育,分割出长条状塬地,
成为山梁,称为“梁”地。
如果梁地再被沟谷切割分散孤立,形状有如馒头状的山丘,当地称为“峁”。由“梁”和“峁”组成的黄土丘陵,高出附近沟底大都在100~200米左右,水土流失严重,是黄河泥沙来源区。川是深切在塬面下的河谷平原。在梁峁地区地下水出露,汇成小河、河水带来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在两岸形成小片平原,称它为“川”。川两旁还有阶地,即“掌”、“杖”地。掌是川地上源的盆地状平原,与条状分布的杖地不同。
黄河在它的中、上游流经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地形破碎,暴雨频繁,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是黄河泥沙的
主要来源地。尤其是黄河河口镇至潼关这一河段,黄河在穿越这一段黄土高原的过程中,众多支流汇入,把黄河“染成”了黄色。据测定,这一河段进入黄河的泥沙占全河沙量的90%。
从地球上来看,黄土主要分布于中亚到我国的西北、华北和东北一带,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就是位于黄河上中游地区的黄土高原。它的范围大致是北起阴山,南至秦岭,西抵日月山,东到太行山,横跨青海、宁夏、甘肃、陕西、山西、河南6省,面积64万平方公里。黄土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以下,而以陇东、陕北、晋西黄土层最厚,六盘山以东到吕梁山西侧,黄土厚度在100米~200米之间,最厚在兰州,达300米以上。黄土分布的面积和厚度,都居世界之冠。 根据地貌的形成过程和特
点,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①陇中高原。一称陇西高
原。位于六盘山以西,是
一个新生代的拗陷盆地,
属盆地型高原,海拔
1500~2000米。地形破
碎,多梁、峁、沟谷、垄板地形。
②陇东、陕北高原。包括六盘山以东,吕梁山以西,渭河北山以北,
长城以南的地区。也是一个盆地型高原,海拔800~1200米。经强烈侵蚀,除少数残留的黄土塬(董志塬、洛川塬)外,大部地区已成为破碎的梁峁丘陵。其间只有少数基岩低山突起在高原之上,状似孤岛。
③山西高原。包括五台山、恒山以南,伏牛山以北,太行山以西,吕梁山以东的地区。它由一系列褶皱断块山与陷落盆地组成。山地有吕梁、恒山、五台、中条及太行等山,盆地有大同、忻县、太原、临汾、运城等。除河谷平原外,大部地区海拔在1000~1500米,石质山地构成高原的主体,黄土堆积仅限于盆地及山间谷地,分布范围约占全区面积的40%。
④渭河平原,一称关中平原。位于渭河北山与秦岭之间,西起宝鸡。 黄土高原-能源基地
黄河在它的中、上游流经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地形破碎,暴雨频繁,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尤其是黄河河口镇至潼关这一河段,黄河在穿越这一段黄土高原的过程中,众多支流汇入,把黄河“染成”了黄色。据测定,这一河段进入黄河的泥沙占全河沙量的90%。
从地球上来看,黄土主要
分布于中亚到中国的西
北、华北和东北一带,世
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就是
位于黄河上中游地区的黄
土高原。它的范围大致是
北起阴山,南至秦岭,西
抵日月山,东到太行山,
横跨青海、宁夏、甘肃、陕西、山西、河南6省,面积64万平方公里。黄土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以下,而以陇东、陕北、晋西黄土层最厚,六盘山以东到吕梁山西侧,黄土厚度在100米~200米之间,最厚在兰州,达300米以上。黄土分布的面积和厚度,都居世界之冠。
黄土高原拥有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其储量和产量均居中国第一。煤炭资源不仅量大质优,还有较好的开采条件。其中,可供露天开采的煤矿储量达200亿吨。中国探明储量的特大型煤田,约有一半分布在这里。山西省是中国最大的煤炭基地。陕西省北部的神府煤田,长庆油田,也是黄土高原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土高原地区地理位置适中,做为全国的能源基地,正源源不断地向中国提供煤炭和电力,人们形象地称它为中国的“锅炉房”。
作文十:《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8200字
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
我的家乡就在黄土高原,在《资治通鉴》誉为"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的河陇地区,在"天下李氏出陇西"的古陇地带。我的家乡有闪烁着璀璨光芒的马家窑、辛店、寺洼文化遗址;有昭示着一代雄业、绵延二百五十里的战国秦长城;还有唐明皇御书的哥舒翰纪念碑;元代陇右王汪世显家族墓地"汪氏元墓碑群"......这就是我的家乡甘肃定西。有人说"甘肃是华夏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因为华夏文明最初的文明曙光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半山文化、马场文化等,还有华夏始祖伏羲女娲......统统汇聚于甘肃大地上。而祁连山,玉门,阳关古道,敦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不知上演了多少传奇?可是,现在的甘肃人,除了一些学者领导外,有几人知道甘肃曾经的辉煌?我们知道,甘肃的地位自宋而降,于是有很多人把甘肃的衰落归咎于游牧民族。当然,我们不能说与少数民族无关,但也不能全归于少数民族,还应该从多方面找原因。作为一名甘肃人,我也一直思考这个问题,但这是一个历史问题,不是一时半会能找到答案的,但毕竟还是尝试着找了。
最近看了南京大学马俊亚教授的《被牺牲的局部》,虽然可能与黄土高原无关,但他的思考问题的方向和分析一些政治现象的观点却很值得借鉴,所以行文可能会提及一些。谈到黄土高原的历史地理,我们自然会想到史念海教授--国务院首批历史地理学博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顾问。他及他创始的西北环发中心为西北乃至更大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先生也出生在黄土高原,他对这一带有自己独特的感情。所以就选读了先生的《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唐代历史地理研究》《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等几本书。顺便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沟壑成因
说起黄土高原的沟壑,肯定会谈到黄河的侵蚀。所以首先介绍一下"原"这种黄河中游的主要地形。"原"是地势比较高昂而上面较为平坦的地方。《诗经·小雅·谷风之什·信南山》中就有原的记载,说明原在西周时期就已形成;而关中西部渭河流域以北有不少的仰韶文化遗址和龙山文化遗址,都发现在近于河流的原上,说明黄土高原的黄河河道及其主要支流在地质时期就已形成。但那时的原非常广大,可现在大都显得狭小,有的更是零零碎碎,东一小块、西一小片的。根据西周①和春秋②时期的记载,那时还有一个太原,太原在现在的哪儿?有两种解释,一说在汾河中游③,一说在陇东④,总之是比较开阔地带。就陇东而言我们很难说出其原的四至,在今甘肃庆阳有一董志原,在当地算是一个大原,,也只能说是太原的一角。总之,由于长期的切割,现在原的面积比古代狭小,也由于原的破碎,现代原的数目却比古代增多。原的这种切割破碎,主要是侵蚀,而且主要是水力侵蚀,侵蚀一般由地表径流开始,最为显著的当属沟壑。沟头向上延伸,沟中流水向沟的两旁侧蚀,沟崖的滑塌都会使原面逐渐缩小,以至于破碎。在黄土地区,一有降水,地表发生径流,就容易冲成很浅的沟形,沟形初成之时,一般都很浅,如任其发育,就可以渐次冲深冲阔,终成深壑大沟。当然,原虽高昂平坦却绝非水平,所以地表径流很容易发生,自然很易成沟壑。当然人为措施可以阻遏侵蚀,却也难免有漏洞。这种现象古现代对比很突出,像古代一些郡的治所,现在都成一片废墟,古长城遗址现在也被冲没。
像我的家乡,比如夏天下过一场暴雨之后,就得马上召集人去平整修复被洪水冲击的路上的沟壑,这路当然是有一定坡度的,平地当然很少冲坏。也许就是这种人为的措施吧,不然照此下去,积小成大,有朝一日我们的家也会变成沟壑的。可是我们也住在沟壑相间的小块原梁地带,为了防止已经形成的沟壑向纵深方向侵蚀,家乡人不知何时在深沟处种了大量的树木。也许滴水穿石,有朝一日,也许我们的家终会被侵蚀,可是当下只要我们绿化得当,注意保护,还不至于立即发生。我们家是在黄土高原,准确的说是在山麓地带,山上可以放
牧,记得爷爷说,他年轻的时候在山上干农活时得经常防着被狼袭击,记得奶奶曾经一个人就勇战一头狼。可是那已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我们则只能当做传说来听。还有我小时候经常在山上放羊,那时候的草还很绿,可是十年前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禁止在山上放羊,现在草长起来了,人却进不去了,蛇也挺多的。也许这也是防止沟壑纵深的一种措施吧,可是对当地的环境到底有好的影响吗?我认为这还是一个未知之谜,得等历史来回答。也记得小时候家乡那沟里还有长流水,一年四季不枯涸,可是差不多跟"退耕还林还草"同时,那河只有在下大雨时才有水流,可能也跟这几年全球气候有关吧。黄土塬的气候变迁,以及水流侵蚀形成沟壑的过程,多少还是有点感觉的。
当然,黄土塬沟壑的成因主要是自然力,人为因素只能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 二,河流流量
黄河贯穿黄土高原,渭水、汾水、沁水都是黄河的主要支流。这些河流从远古时期起,流量都应当是相当巨大的,他们的中下游河道也都可以通航,其通航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两三千年以前。渭水发源于甘肃渭源县,东流过陇山,经关中而入黄河,渭水下游本为周人肇兴之地据《诗经》载,当周人的远祖公刘迁豳时,就已经在渭水中行船了。同时春秋时期,秦的都城就在渭水下游的雍,同时秦还利用河道运粮救济晋国。后来的秦汉,隋唐等朝建都亦在渭水下游,为了解决都城的粮食问题,他们从关东各地运输漕粮,当然漕粮是通过水道运输的,既然能运输,也说明当时渭水的流量也是非常大的。可是为什么其流量后来就减少了呢?
据研究和记载,黄土高原自古以来就是多森林的,森林可以涵养水分。而河流侧畔往昔多有森林,由于人为的破坏,到后来森林就逐渐减少,甚或了无存余。陇山以西一直到它的源头,从远古时期起,就是森林茂密的地区,正是由于渭水流域到处都是森林,所以渭水流量在那些时期都是很大的。后来这些森林不断遭到破坏,情况就逐渐有了变化。首先是渭水支流泾水的上游,这些地方在秦时是北地郡,北地郡原为匈奴的游牧区,秦时赶走了匈奴,大量迁徙人口,破坏了森林,在西周时泾水还是很清的,但到了西汉就变得浑浊了。
森林是会经常受到砍伐的,但一般的砍伐不能说成破坏。黄土高原森林的破坏,大致是唐代中叶开始的,到了北宋,破坏程度更为严重,最严重的破坏是明代中叶以后。经过长期的残酷破坏,黄土高原几乎没有大片森林,甚而使现在一些学人竟然不知道黄土高原过去是有过森林的。森林破坏了,与河流有关地区由于失去了森林覆盖,降水就很难受到涵蓄,一遇大雨、暴雨或骤雨,洪水便倾泻而下,了无余存,常水位的流量因而不能不有所减少。而且森林破坏不仅使河量流量减少,而且更会促使地形侵蚀趋于严重,流量减少了,航运也自然不可能了。
渭河虽未流过我家,但我们也离渭河挺近。从现在的地形,我们无法知道这儿以前是否是森林,但既然这儿以前是温带湿润气候,肯定能生长森林,即使现在的干旱气候,那些白杨树依然长得很高很壮。没有任何遮挡的暴雨的流速我也是亲眼见识过的,记得十几年前吧,一场暴雨,同村有一个人由于没来得及躲雨,就被水给吹走了,尸体一直飘到了很远的地方。其实这样的暴雨已经好几年都没有下过了。所以现在我在想,如果那条路上都是树的话,那人是不是还能幸存,即使被水冲倒。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时经过定西,听我爸讲,那时他还与我们的祖先因同性之故有一番交情,他就称甘肃定西为"不毛之地",也许真的有一定的道理,毕竟那儿现在太干旱了。
主要由于森林破坏而导致河流流量的减少,我想应该人为因素多点吧。
三,沟壑
黄土高原的沟壑远在历史时期以前就已有之,进入历史时期,仍在不断继续形成和发展。黄土土质疏松,容易受到降水的侵蚀,这是沟壑形成的基本因素。而降水的多寡,植被的疏密,地表的高低,坡度的大小,侵蚀基准面的深浅以及人为作用的当否,都会影响到沟壑的
演变。迄至现在,沟壑之多已经成为黄土高原的一种特色。如果自然的因素和人为的作用都还存在,而不改弦易张,这样的演变势必还要继续下去。降水和土质属于自然因素,非人力所可改变,而植被的良好,尤其是森林的茂密,对于减少侵蚀、延缓沟壑的延伸,却是可以起到相当的作用。历史时期黄土高原南部曾经有过相当茂密的森林,森林茂密就可阻遏沟壑的发展。
关于这方面的论述,我选了秦的都城。春秋时期秦以雍为都城,雍据考古考证在今陕西凤翔县,其地以雍为名当与雍水有关,实际上当时的雍地也濒于雍水。但后来随着秦在东方的发展,雍地逐渐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至秦献公嬴师显时期迁都至栎阳。但雍作为秦国的都城前后约300年。在这300年中,以雍为中心的周原在农业方面获得长足的发展,当然也砍伐了成片的森林,开垦了相当面积的草地,这些活动虽对环境有影响,但这时的水土流失尚不显著。可是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以及这些地带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滴水穿石,日积月累,就成了今天的千沟万壑。当然这原因很多,后面还会提到。 四,生态环境
黄土高原涉及陕甘宁豫晋五个省区,黄土实际覆盖面积近30万平方公里。由于长期生态失衡,当前影响已相当严重,为了惩前毖后,探讨其失衡的缘由迫在眉睫。黄土高原在史前时期就已形成,但那时尚无人迹,故只限历史时期来论述。
据史念海教授的研究:黄土高原以前是山清水秀,可如今,青山变成了童山,绿水也变成了浊水和黄水,这是生态平衡失调的必然结果,而生态平衡的失调则是由于草原和森林的过分破坏,再加以相沿已久的农耕制度和耕作技术,情形就更为严重。这些现象由来已久,以后愈演愈烈,仿佛不可终止①。具体说来,黄土高原森林遭到破坏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一,西周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一开始还说不上什么大规模的破坏,到了后期,现在陕西中部和山西西南部等所谓平原地区的森林绝大部分都受到破坏,林区明显减少。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上述的平原地区的森林受到更为严重的破坏,到这一时期行将结束时,平原上已经基本没有林区可言了。三,隋唐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平原已无林区,森林的破坏开始移向更远的山区。四,明清以来。这一时期,特别是明代中叶以后,黄土高原森林受到摧残性的破坏,除了少数几处深山,一般来说,各处都已达到难于恢复的地步②。有远古时期漫山遍野的森林演变到大部分都是濯濯童山,这就必然会招致生态环境的失调。
促成生态失调的原因还应加上历来不合理的农耕制度和耕作技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占有大量的土地,一般农民只有少量或没有土地,就不免到处开垦,造成滥垦,这种滥垦的产量不高就继续滥垦,如此的恶性循环,不仅森林就连一般的植被都很难保存。而黄土高原上的耕作技术长期以来就是广种薄收,这更促成了滥垦。而且既然是广种就不会选择耕地,所以甚至极陡的坡地也要种植,坡地本来容易流失水土,一经耕种,疏松了土壤,当然更会使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既已失调,就会发生影响,其显著影响有三:一是沟壑增多;二是河流浑浊;三是沙漠扩大③。不但改变了绿水青山的面貌,还会影响到下游的安危,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不能说与此无关。
我们以论泾渭清浊的演变来说明这一问题。《诗·邶风·谷风》说"泾以渭浊,湜湜其沚。"但这句话说得比较费解,西汉毛公解释这篇诗时说"泾渭相入而清浊异",但仍没有说清。西晋时,潘岳由洛阳到长安,写了篇《西征赋》,说"清渭浊泾"。唐代,关中为都城所在地,泾渭两河正由畿辅经过,杜甫就曾写"浊泾清渭何当分"④。但到清代中叶,又有人说清泾渭浊,并还做了实地考察。也就是泾渭的清浊并非一成不变的,是随时间而变的。泾渭清浊与当地植被的存毁与水土流失的缓急有密切的关系。
而至今黄土高原有些地区的的农耕制度仍没有多大的改观,还是粗放式的耕作,所以这是个很重要的事情。
注释:
①史念海《论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生态平衡的失调及其影响》原载《生态学杂志》1982年第二期。
②史念海《河山集二集·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本书第五编
③史念海《论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生态平衡的失调及其影响》原载《生态学杂志》1982年第二期。
④《九家集注杜诗》卷一《秋雨叹三首》
五,农林牧分布
黄土高原既有农业,又有牧业,也曾有过广大的林区。追溯历史渊源,这里的农林牧分布的地区因时因地也不断有所变迁,显出若干差异。历史时期之初,黄土高原分布着广泛的森林,森林之间夹杂着草原,应该说是属于森林草原地带。同时黄土高原也是一个农牧兼宜的地区,广大的草原诚然适宜畜牧业的发展,为游牧民族繁殖牲畜的良好地区。可是农业民族来到这个地区,就必然会改造草原为农田,使之成为农业地区。由于历史时期国内民族的矛盾和冲突,这个农牧兼宜的地区以农为牧,曾有过几次大的改变。其中由牧区转为农区,先后共有三次:第一次是由战国后期至于秦汉王朝,第二次是隋唐时期,第三次则是明清以来。在一、二次之间,这里又恢复到游牧地区。当是游牧地区不仅得到恢复,而且有了扩大,远远超出于黄土高原之外。在二、三次之间,农业地区和游牧地区参差并存。虽是并存,游牧地区仍稍逊于农业地区。于是这里是农牧兼宜的地区。
如上所说,黄土高原不仅是一个原面广大、沟壑稀少、适于劳动生产的地区。而现在由于原面破坏,沟壑纵横,劳动生产已经倍感困难,成为举国上下瞩目的地区。改弦更张,势已不可再缓。为了治理黄土高原,史念海教授提出了两点作为理论依据:第一,应立足于保原治沟,使现有的原不再继续破碎,沟壑也不要继续增多,保住现状之后还要再加以治理,使沟壑能得到更多的应用。第二,调整农林牧分布的地区,一方面要防止对黄土高原的破坏,另一方面要极力增加收益。①当然,要解决黄土高原上的农业问题,首先要解决当地广大人口的粮食问题,改变耕作方式,缩小农业地区。
就我们那块而言,现在主要措施是退耕还林还草,国家对这些土地给予一定的补贴,还有就是修建水库拦截淤泥。我们处于黄河中上游地带,这应该算是全流域的一种治理措施吧!前面已经说过,短时间内我们好像没有什么益处,可能这就是"可持续发展",是为后代人造福利的一种工程。希望能有一定的功效,希望能为下游的人民带来好处,也不枉我们辛苦的劳作十几年或者几十年。
注释:
①史念海《黄土高原及其农林牧分布地区的变迁》,发表于《历史地理》创刊号,1981年。 六,治理
关于黄河的治理似乎由来已久,像我们熟知的"大禹治水",大禹所治之水主要为黄河,这样说来,"治河"经验应该是挺丰富的吧,但事实好像不然。像我们所熟知的六部就有一"工部",其主要功能就是管理河渠水利。举一例,明万历年间,潘季驯主持黄淮治水工程,主要策略为"蓄清刷黄"、"刷黄济运",这种措施短期内似乎有一定的效果,但后患无穷。所以马俊亚教授称之为"被牺牲的局部"。千年治黄历史无一万全之策,所以要解决黄土高原的贫困问题,还要我们继续寻找策略,从历史经验和教训入手,进行一场全方位的大治理。下来浅谈一下一些治理的方法和策略。
一,全河治理。黄河上游环境良好,需要保持上游环境不受破坏;中游侵蚀严重,沟壑纵横,应是治理的重点;下游河床抬高,要采取措施防止决溢。
二,治沟。前面已经浅谈了沟壑的成因,史念海教授认为治沟不外乎两条途径:其一,尽量根除沟壑形成的因素,使新沟减少出现,而旧沟一定条件下停止发展;其二,治理已有沟壑,
使深沟变浅,浅沟变平①。根除沟壑成因,自然原因我们无能为力,但我们可以阻止人为破坏。我们应勿以人为破坏有利的自然因素,用人为的力量补充自然缺陷,也就是恢复草原和森林。
三,治水。治水也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曰开辟水源,二曰蓄水。充分利用地下水以及从其他地区引水接济不失为开辟水源的一种措施,植树造林控制水源见效也很快。前面已经提到了,兴修水库是蓄水的一种方法。
四,治沙。从全河着眼,全面治沙,同时,从事科学钻研,排尽下游河上的泥沙,应该能算是一种思路。
五,改革黄土高原广种薄收的经营方式。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人为主要是滥垦滥伐,滥伐摧毁森林,滥垦破坏草原,都会造成水土流失。滥垦主要由于粗放的农业经营,扩充耕地,而这种广种薄收的耕作方式为时已久,明代中叶更为显著,迄今五六百年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坡地也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平整土地,改坡地为梯田,精耕细作是主要的措施。
治理黄土高原,这是一个全局性的事情,需要全国上下协调进行,需要多学科共同研究,需要黄河流域各省市共同行动。总之,非一人一时之力所能完成。愿我们共同努力吧! 注释:
①史念海《论黄土高原的治沟和治水》,原载《中国历史地理丛编》,1985年第二辑
看完史念海先生的这两本书,我感觉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许多学术性的东西,更主要的是看到了一个学者的人文主义情怀。先生是山西平陆县人,家乡也在黄土高原,他用自己的实践和理论为黄土高原的治理提供了宝贵的方案,甚至现在政府关于治理黄土高原的一些措施就是先生提出的。真的很敬佩先生,感觉他把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的惟妙惟肖,作为黄土高原上的我们至少应该记住他。在此深切的缅怀先生!
"环境史学"的目录检索
史念海:
《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纲要》、《黄土高原森林与环境的变迁》(与曹尔琴、朱士光先生合作)、《唐代历史地理研究》、《河山集》。主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马俊亚:
《被牺牲的局部》《规模经济与区域发展:近代江南地区企业经营现代化研究》、《混合与发展:江南地区传统社会经济的现代化演变》、《江苏近代企业与企业家研究》
梅雪芹:
1《环境史学的历史批判思想》,《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2 《从人的角度看环境史家与年鉴学派的异同》,《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3,《从环境的历史到环境史:关于环境史研究的一种认识》,《学术研究》 2006年第9期。 4《论环境史关于人的存在的认识及其意》,《世界历史》,2006年第6期。 5《环境史:一种值得关注的史学现象》,《中国政法大学人文论坛》(第三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6 代表性著作:《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人类社会的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主编),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
王星光
1《中国科技史求索》(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黄河与科技文明》(黄河水利出版社2000年版)、3《生态环境变迁与夏代的兴起探索》(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4《中原历史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5《吴其濬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6《黄河文化百科全书》(副主编,四川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
夏明方:
1《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湖南教育出版社)、2《中国近代十大灾荒》(上海人民出版社)、3《近代百年史话·灾荒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4《二十世纪中国灾变图史》(上下册,福建教育出版社、广西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5《中国荒政全书》(共四辑15卷,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即将出齐),6出版专著《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中华书局2000年版)、7《生态变迁与斯密型动力、过密化理论--多元视野下的旧中国农村商品化问题》(《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0年第二卷)、8《发展的幻象--近代华北农村农户收入状况与农民生活水平辨析》(《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2期)、9《中国灾害史研究的非人文化倾向》(《史学月刊》2004年第3期)、10《环境史视野下的近代中国农村市场--以华北为中心》(《光明日报》2004年5月11日)
朱士光:
1.《黄土高原地区环境变迁及其治理》(《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 )
2.朱士光,唐亦功.《西北地区丝路沿线自然地理环境变迁初步研究》(《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3.《论中国古代都城规划之特点及其与保护古都风貌之关系》中国古都学会主编《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三辑,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324-338
4.《历史时期华北平原的植被变迁》(《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
5.《汉唐长安地区的宏观地理形势与微观地理特征》中国古都学会主编《中国古都研究》第二辑,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83-95
6.《全新世中期中国天然植被分布概况》(《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
7.《历史时期江汉平原农业区的形成与农业环境的变迁》(《农业考古》1991 )
8.《西汉关中地区生态环境特征与都城长安相互影响之关系》(《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关于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