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少年派的奇幻漂流》2600字
1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229寝室:陈华国.晏笠.朱咏.徐祥
华国:在看完电影和原著之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陪伴”这个词。敌强我弱,或许是派选择和理查德·派克共存的原因之一,但更多的还是在枯燥无味的等待陪伴着他,否则,他将独自一人时刻沉浸在无望的恐惧和孤独中。老虎虽然是随时能夺人性命的猛兽,但与无聊、枯燥、失望的日子想比呢?它还是温顺很多。它讨厌你就进攻,它想杀你就立刻把你干掉,让你来个痛快的结束。
华国:单从可看性来看,没有荒岛余生好看,荒岛余生的音乐也堪称经典。而且,这部电影的点在另外那一段故事上面,有点开放性结局。
晏笠:不但拍摄的很有节奏感,而且还借此讲述了很多潜在的人生哲理。实在是太精彩了。
徐祥:乔木、鲜花,头冲下张望的树懒,悠然闲步的大象,跳跃林间的小鹿……极有纪录感风格的动、植物世界的特写片头。虽然没有直奔海上历险,却为他讲的故事迈出了很…
2
朱咏:特效已经成为现在电影的主流,现在去电影院,多数都进军了三维。而这部片,我是去
IMAX影院特别观赏的,那泳池里剔透的水,游动的美感,那鲸鱼跃出海面,晶莹的美感。那月光如银,风暴如歌。
华国:这是第一部,我想第二次再影院看一遍的片。可惜的是上映时间太短了。第二个故事,真的很值得人琢磨回味。 但是我愿意相信他关于信仰的故事。
晏笠:倘若说,李安前作《制造伍德斯托克》是一部迷幻小品,那么《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便是一则关于少年的彩色寓言。
徐祥:从李安过去的作品来看,性格温和的他,更可能选择一个少年失去家庭后,独自成长的经历。这是影片在大部分时间里努力营造的架构,一种看待世界的积极态度。
朱咏:在法属印度的祥和日子里,派和他富裕的家庭享受着上天赐予他们的资源,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他那尴尬法语名字“Piscine (游泳池)”。 ...
华国:生物的过去、现在、将来 农耕的天堂:毗湿奴养育的印度地球生物,本来 自由自在,生长大自然,自我奋斗,繁衍宗族。 ——人类并不例外。 晏笠:我觉得在大自然奋斗,有几个好重要的东西。
徐祥:抗争,保护自己与其他生物对抗,目的是生存
朱咏:利用、夺取其它生物的肢体作为食量,壮大自己,更好的生存
3
华国:还有合作吧,以智慧圈养自己需要的粮食,降低与大自然对抗的频率:与大自然更和谐的相处
华国:与很多中国导演不同,李安导演多次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审美高度,拍出了真正能够令全人类深思的电影。这种高度和殊荣的获得,绝对不是什么看似有高度的小说和几个好莱坞大牌明星能够拼凑得来的。
朱咏:整个影片以一个类似于《鲁滨逊漂流记》的冒险故事讲诉,结尾时,男主人公却出人意料的在观众面前道出了事实真相。
徐祥:盛名之下又获奖无数的本片,再加上一点点的爱国情绪,本片在国内火得无以加覆。虽然它的开头略显沉闷,CG特效也有点瑕疵,例如老虎的重量没很好体现出来等,但本片的点睛之处在于最后的升华,最后pi所编出来的第二个故事,还有成人pi所作的总结,很感人,很有教育艺术。
晏笠:我想书应该比这个更好看,电影总是有着对想像力的局限性。 好片子我都会去看一遍书,总是可以发现更多的惊喜。呵呵~
华国:剧情片,具有奇幻色彩的剧情片,只有李安能拍出这样的味道,一个人的探险,一个导演的精彩,特效只是点缀,锦上添花,推波助澜。
徐祥:意义太深厚了,我等凡人无法完全理解导演的想法啊。电影本身是极好的,但是前面的铺垫也太长了吧。
晏笠:整部影片散发出一种默默的温情,一种包纳一切的隐忍,还有极大的引人向上的正能量,不得不佩服导演把小说中的一切如此充满想象力的还原。 朱咏:如果你想经历一次心灵的洗礼,梦想的旅程,就不要再犹豫了! 华国:食人岛应该是他的自我催眠和自我觉醒,自我催眠有其一定积极意义,在面临绝境时给人予精神上的休憩和补足。白天与黑夜,自我催眠的黑夜让人丧命,他发现了这一点,带上兽性(本能)和一部分精神补给继续漂流……
4
晏笠:如题一般,请观看者原谅我的自不量力,前提是得有人看。 刚看完少年派,如履仙境一般,让你找不到抗拒的理由,直接就陷入了电影之中。 徐祥:是呀,开始的人物个性介绍,故事的起因,家庭状态,爱情,信仰一切的一切让一起都那么的明朗。
朱咏:还有呀,他用了非常简练的台词,简练到了极致而寓意层出不穷让你有无限的遐想空间! 华国:的确,从一开始就让你体会到平静,会让你心平气和的观赏这部电影。你们看到了吗?随着光碟的投放,少年派无疑又将引领又一次的“跟风”--解读风。影片最后展现给我们的开放式结局让每个看过本片的观众都津津乐道,畅说自己的见解。你们说说吧!
徐祥:我觉得嘛,觉得第二个残酷的故事才是pi的事实,因为这是理性判断的结果。但是支持第一个故事是真实的一方也有足够的依据,至少谁也否认不了上帝是否存在。但占有大多数支持者的的还第二个故事,至少在国内是这样。也许因为相比国外,国内人口中拥有上帝。
晏笠:你们知道吗?李安的哲学直径线、圆面、三维感悟。少年派的圆周弯路、直径捷径的彼岸、圆周率无理数的命运。
华国:音乐很好听,符合电影的格调
晏笠:剧本很重要,有好的故事才有好的电影
朱咏:整部影片营造出一种很浪漫的风格,印度的风格很别致
徐祥:一个人和一只老虎在一艘船上共同经历磨难,独特的设定
华国:整部电影有一种很怀旧,很唯美的氛围,让人暂时远离现实的烦恼 朱咏:老虎制作得非常逼真,但是还不够,印象最深的是最后老虎离开的场景 徐祥:各种海浪,各种水面特效
5
晏笠:各种动物,让影片增色不少
朱咏:矛盾,非常矛盾!这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下简称“少年派”)的整体观感。主人翁派的名字代表完美图形的圆形圆周率与无限不循环小数的矛盾体;家庭与环境及家人之间的信被豆瓣文艺小清新给拱上了9.1分的神片,吓的我都不敢写影评了,因为无论我怎么写,都会被吐槽的不成样 子!但,还是要写! 说实话,在看这部片子以前,我一直以为这是一部类似DISCOVERY的风光片,以至于说,在悠扬的印度音乐中,字幕还没看完我就觉得困了~全…
晏笠:你们不觉得是矛盾成就了派泛神论的宗教信仰矛盾合体,信仰之间无法共生。十诫之一“你不可以有别的神”是最好的诠释。
徐祥:嗯。少年信仰之美与泰坦尼克式灾难下的鲁滨逊漂流的苦难经历对派是个巨大的考验。
华国:这里有浮起来的香蕉,有满船的野兽,有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有吃人的浮岛——也可以是残酷的:这里有下沉的碎片,有满海的尸体,有杀了同伴当鱼饵的厨子,这里能杀死人的,只有人。 李安,可以是世界上最优秀导演:中西合璧,融会贯通——也可以只是一个耍小聪明的摄影师:机关
作文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800字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于2月25日在好莱坞举行,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本届最佳导演奖。影片上映之后即在内地掀起了观影热潮。《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讲述的是少年派和一名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在海上漂泊227天的历程。李安的这部电影的主题当然不只是寓意深刻的精神分析,也不仅仅是通过那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而显示出的人与自然的神奇交响乐。而是少年派在最后给出的两个截然不同的结尾,引人深思。
两个故事结尾,一个是派和老虎的奇幻漂流,美好而神奇,却不可思议;一个是残酷的船难食人故事,残忍凶狠,却经得起逻辑与经验的验证。愿意相信哪个,留给观众。人们相信美好,却又拒绝现实的残酷,电影中,派没有问作者到底相信哪个,而是问他更喜欢哪个,其实派已经知道答案,只是不愿说出来而已。故事中实际上隐藏着很多隐喻,它有许多平行空间,很多层次。第一个故事美好而虚幻,主人公派其实是上帝,而老虎代表了邪恶。这也正好印证了影片开头派问了牧师一个问题:上帝为什么要救罪恶深重的人类,其实第一个故事就是想告诉人们,人的心中其实既有上帝又有老虎,人是上帝和老虎的结合体,代表了人心中的爱与恶。有人认为,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其实就是说人的这种两极性。那么第一个故事中派救了老虎,而第二个故事中老虎是派,是谁救了派,有人认为是信仰救了派,
在我看来,其实是派自己救了自己。就像影片开头说的,“信仰只是一座房子,而你可以有很多房子”。试想如果派一味的相信上帝能够救他,而只是等待上帝的降临,不与命运抗争,他能活下来么,答案是否定的,正是派的自救救了他自己。
结束漂流,看着老虎头也不回地走掉,派嚎啕大哭,挥别昨日的自己总是伴随着阵痛。而影片最后派引见了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经历过一切苦难后,还能回到正常生活中,并且放走心中猛虎。这样的结局或许是对第二个船难食人故事最好的祭奠——一切苦难中的恶都是可以理解的。
人心中总有天使和魔鬼在抗争,放走心中的恶,这才是人的最终归宿和追求。我想这就是这部影片给我最大的启发。
作文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10200字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开始觉得莫名其妙,后来觉得画面很美,看的乐呵呵的,被某人提点了思考方向后,仔细回忆情节时,后背发凉, 小腿发软。
不再是美丽的3D视觉,而是人性与兽性,感性与理性的对决。
很值得看的一部电影,让人忍不住去回忆和思考。不过某些人太过分了,害得我失眠,恐惧的睡不着。
主人公:派
以下是个人的分析。。。。。。
首先,明确一点,所有的故事来源于派的主观描述,因此,什么都可能是假的。只有一家四口上了船是真实的,海难是真实的。
派叙述的2个故事中,第一个是他期望的,第二个是他隐藏了部分的。
1、老虎=派的兽性
?整个故事,老虎与派的身体状况是同步的,只有上岸时,老虎头也不回的走了 ?老虎就是派的另外一面,所以派说他觉得老虎会回头,毕竟“他们”同生共死,没有兽性,他活不下来
?但是老虎没有回头,是因为派最终不愿回忆和面对海上经历的一些丑恶,他希望那些事情都过去了
?老虎跳进森林时,镜头照着地面,但地面上却没有任何脚印
?求生手册上不可能写如何与大型食肉动物共处,因此是派自己在告诉自己,如果想生存下
去,必须在兽性和人性,理性和感性之间找到平衡,缺一不可,就像他和老虎各居船的一头,彼此依靠,彼此防范,但老虎掉下去时,派需要“救”它,没有兽性是活不下去的。 ?老虎往海下看时,看到的是船和派的妈妈等一系列过往属于派的回忆,老虎怎么会有派的回忆,
?派的哥哥让他去喝圣水,神父问“你是口渴吧”。 后来派的回忆描述中说,如果不是因为意外的弄混了名字,那只老虎的名字是叫“口渴”,但是弄错了,所以叫了帕克,而帕克,是以往2个真实海难事故的吃人事件的主人公。
2、鬣狗=厨子
?鬣狗的性格和厨子是最为匹配的
?鬣狗上了救生艇就杀了斑马,而厨子和派的爸爸有过正面冲突,为了抢夺食物,先杀最有攻击力的斑马,所以鬣狗是厨子的可能性最高。
?发生海难时,在宗教信仰比较普遍的年代,出于人道主义精神,很有可能让妇女、孩子、残疾人先上船,因此派和他的父母都上了船,但是厨子因为没有上船资格,他是没有宗教信仰并且也不尊重别人的宗教信仰的,所以偷摸的提前躲进了船舱里,这才出现了后来的一幕,鬣狗忽然从船舱里冲出,咬死了斑马。
3、猩猩=派的妈妈
?猩猩是母的,而且派问她你的孩子呢,她侧回头看着那艘船,非常难过 ?鬣狗杀了斑马时,猩猩是咆哮的疯狂的,却是无力反抗的
?鬣狗想攻击派时,猩猩终再也坐不住,即使没有能力也愿意为派挡住那一下的攻击 ?鬣狗杀了猩猩后,有着信仰的派再也承受不住,此时,才释放出心中的老虎,杀了鬣狗。
4、斑马=派的爸爸
?派发现船舱进水,返回救家人,打开房门,被冲出来的却是一只斑马(动物都在底层被锁着,房间不可能有斑马)
?故事开始时,讲述了派的爸爸小时候是有小儿麻痹的,后期依靠科学治疗好,但是依然是瘸的(在船舱喂动物时一瘸一拐),而上了救生艇的斑马也是瘸的。
?斑马往下跳时,派不停的喊着斑马斑马,没可能在那种情况下喊动物,不喊家人,除非跳下的就是家人。
?大家让派上船时,派喊着要回去救家人,还说爸爸不会游泳,正常他担心的是他们在睡梦中是否来得及发现船舱进水而逃跑,不是会不会游泳的问题,除非是,他看见了“斑马”被冲了出来,而担心他不会游泳。
?正常情况下,如果猩猩是妈妈,派关心的应该是爸爸和哥哥,而不是只问“你的孩子呢”,说明爸爸在船上。
?据派第二个故事的描述,厨子在有食物的情况下就杀了水手,这并不足够有说服力,但厨子和派的爸爸有过直接冲突,所以杀了派的爸爸的有可能性的。
人们在有生命危险时,想到的永远是逃生,除非是因为家人,所以不可能象派描述的那样,只有他和几个动物上了船,其他人跟他说,你快走,我会救你家人的,试问,救生艇没了,他们怎么救,而且,人的本性使然,难道只有他们4口人的乘客,没有别的客人了,别的客人不想跑,因此,救生艇上应该有很多人,包括派的爸妈,只不过,派是最后生存下来的唯一一个,227天,他靠什么活着??
派的孩子叫拉维,纪念那个没有经历这一切的人,甚至派觉得某种意义上,他的哥哥是幸运的,因此他愿他的孩子永远也不要经历这一切。有人说鬣狗是他的哥哥,我觉得不可能,第一,有食物的情况下,他的哥哥不可能杀他爸爸,第二,派那么恨鬣狗,不可能让他的孩子叫拉维。
派之所以对第二个故事做了隐藏,是因为,老虎实在太饿了,最终它吃了斑马??(觉得这个真相是最恐怖的,也是派最难以承受的)至于那座岛,人死后的尸体的有毒的。比喻而已。至于岛上那些东西是什么,大家就不要想了,想多了就太恶心了,何况,派还为“老虎”把那些小动物抓起来留着吃了。
派的妈妈海葬了或者当了鱼饵,派钓上的那条大鱼,记得吗,变成了灰色,颜色的变化,心里的变化和阴暗恐惧。所以他钓上的应该是其他的人??还有,派训练老虎的时候,他从口袋里掏出的是??肉,不是鱼肉??
哎,不想了,想的话就没完没了了,每个情节都有铺垫,包括他的初恋等等。 总之,很厉害,最后没有人格分裂,还活的很幸福。。。。。。
我依然还是在颤抖,希望以后我看电影后,再也没有人在旁边跟我说演的深意,希望永远是我表面看到的3D的美丽和派的机智勇敢。
怕怕啊??????????
16
, 回复
, 1楼
, 2012-12-12 11:18
, 举报 |
,
, zcqadj
, 知名人士 10
回复
, 4楼
, 2012-12-12 11:33
, 举报 |
,
, zcqadj
, 知名人士 10
回复
, 5楼
, 2012-12-12 11:34
, 举报 |
,
, zcqadj
, 知名人士 10
《派》的台词和细节,没有任何一处是多余而无意义的:哪怕是正片前字幕部分出现的一个个脸谱式动物,都在派注视着深海的那一幕中重现。
有很多总结和提炼中说到,李安很残酷的表现了人性的黑暗,美好的故事是泡影,我们最后都得成为“忧伤的成年人”,这些,绝不是电影所在表现的重点。
我们先来看看萌虎帕克和船上的动物们:清晰的脉络能让我们明显的看出帕克是派的分身,是派人性中兽化的那一面,残忍的强大的那一面,但这里有一些细节表现出,帕克并不仅仅只是派的分身那样简单,派带着女友去动物园看帕克,女友做了一个很优雅的舞蹈动作来告诉派,“老虎是在倾听着呢”,所以在这之后,帕克首先变成了派虚构的倾诉对象。 派在暴雨中登上船的那一段,帕克没有出现过,鬣狗也没有出现过,只有斑马,也就是虔诚的男孩随喜从甲板上跳入船中,派在风浪中扔出救生圈想救起什么人,但他看到是帕克时恐惧的想将他推开,帕克上船后不见踪影,躲在油布下,从这里开始——第一个故事已经渐渐偏离了真实感。被救起的派曾经说过,“厨子好恶心,他吃了一只老鼠”可是在第一个故事中,吃掉老鼠的,明明是老虎帕克,那么在登船到猩猩被杀的期间,帕克和鬣狗是一体的,他们都代表着这艘小船上邪恶的、危险的、令派感到惧怕的那一面。而鬣狗,是四个动物中,唯一没有交待到如何出现在船上的,只是后来从油布中突然冒出来,帕克和鬣狗怎么可能在小小的油布下面共处,所以少年,帕克还有鬣狗,是不断在变换着的共体。鬣狗随着船身的摇晃左摇右摆,身体颤抖不已,慌乱不堪,甚至根本不是在饥饿难耐的情况下就去攻击了斑马,所以鬣狗所代表的,是厨子和少年内心巨大的恐惧和疯狂。
在原著和派后续的讲述中,慢慢体会到,看似邪恶的鬣狗的最大本体,也就是厨子,其实是
少年的救命恩人,众人放下救生船时有一幕,厨子紧抓着桅杆声嘶力竭的对派喊着“上船~快上船~”把派扔上船之后不顾他的挣扎,厨子接着自己跳上救生船准备解下绳子,这时的甲板上,除了跳上来的随喜,明明还有好几个人。船身下坠派抬头望向甲板的那一刻,厨子忽然从画面中消失了,紧随而来的大浪中,派在救起帕克的那个时刻,他代表的是厨子,而水中的帕克才是派本身。随后猩猩,派的妈妈也登上船,香蕉确实是无法浮起来的,派给了自己的母亲一个安静又相对美好的出现方式。厨子急不可待的想登上船逃生却反常的拖住了派本想去救自己家人的心,在巨浪中捞起派的厨子让派在心中产生了隐隐的尊重和感激,正是因为这份感情的存在使得派一直忍耐着厨子在船上的行为。
四人对峙的时间没有持续多久,鬣狗咬死了斑马,原著中,斑马在失去了大部分内脏和下半身的状态下还是支撑了好几天,考虑到故事一的可接受性,这血腥的一幕电影中没有出现,结合原著和故事二还原出事情的本质,补给在短短的两周内就没有了,厨子先给随喜截肢并用他的肉来做鱼饵,随喜渐渐虚弱奄奄一息,迫于求生欲,厨子杀了随喜并解肢吃了他,派的母亲和他被迫直视着随喜在奄奄一息的清醒状态下身体渐渐被吃掉,派的母亲对此感到无比震惊和难过,她狠狠的给了厨子一巴掌,可厨子并没有还手,也没有反抗,随着派母亲的罪恶感迅速递增,稀少的食物和他自己的疯狂,厨子砍死了她,在原著中和故事二中,对于厨子是不是失手错杀交代的十分模糊,少年在这期间逃上了木筏,厨子没有意图将他也杀死或割断绳子丢下他,原著中有这样一句话“他留着我,就像留着自己内疚的良心。” 在故事一中,少年怒不可遏的一刻,帕克突然出现咬死鬣狗,也就是,派带着复仇的心杀死了厨子,从这一刻开始鬣狗淡化并逐渐消失了,代表着纯粹的虚弱的恶的那一个方离开了,帕克的出现,弥补了船上恶的那一方,帕克的残忍是强大而具有复仇意义的,这来势汹汹的黑暗力量彻底湮灭了鬣狗所代表的少年的那一份混沌和虚弱,使少年混沌不清的感情渐渐清晰化,派和帕克也开始成了鲜明的对立,帕克代表着派汹涌而出的强大而残忍的一面,而少年派这时才真正的出现了,也可以说是前半段铺垫中充满好奇,对每个宗教都毫不含糊的接受的,会因为父亲残忍的教训而感到世界失去美好的少年派的神性真正的登场了。
回复
, 8楼
, 2012-12-12 11:48
, 举报 |
, 来自贴吧神器
,
, 小彦豪
, 铁杆会员
9
所以帕克落水之后少年第一反应是任其消亡,也就是说,目睹着失去的悲痛和杀人的罪恶使他曾想过自杀,少年在准备拿斧子砍向他低头看向帕克求救的双眼时,是派的神性和兽性第一次面对面,帕克幽深而闪烁的眼神在那一瞬间从猛虎变成了活脱脱的有灵魂的人眼,那双眼使这个还略显虚弱的少年选择了慈悲。派曾问神父,“为什么上帝要让耶稣替世人受苦,这是哪门子的爱,”神父回答说“你只要知道上帝是爱世人的,我们无法理解神的完美,但我们可以理解苦难”。少年这时还根本无法承受帕克的痛苦,接着少年坐在木筏上杀死鬼头刀鱼的时候,他亲眼看着鱼身上的光彩和生命力在他手中转瞬即逝了,惊呆了的他哭着对鱼说对不起,少年在那一刻体会到他杀死厨子的那一幕重现了,厨子没有反抗,就像鱼一样自投罗网,他们俩的生命在他面前一瞬间就逝去了。即使是为了喂食帕克,少年也无法承受这种既想杀死他又想拯救的折磨,更不能时刻惧怕着帕克的存在,所以他决定驯服帕克,和他共处,让他向自己低头。
从这时起开始派的神性渐渐开始凌驾并控制了派的本性,而食物,也就是厨子的尸体,在这期间(鲸鱼打散了派收集起来的食物)也消耗光了,随着尸体的消融,厨子真正的消失了,派也就是帕克真正的感受到了孤独,绝望,那只猛虎似乎被这种孤单给打败了,在梦中醒来的少年问帕克,“你在看什么,告诉我。”少年从船沿望向深海,镜头里面向的是帕克的脸,所以少年看见了帕克所见,深海中出现的竟是弱肉强食的食物链,是那些曾经陪伴着派但却已经葬身海底的动物,是深海中最丑恶而凶猛的鱼打散了动物的形体,接着他们变成了更小的微粒,变成了派的母亲的脸,最后,在深海中埋葬的,是沉溺在派眼前的,满载着生命和羁绊的船。
少年抬起头转身和帕克对视了,这是第二次,派的神性和兽性对峙,但这一次,帕克眼中出现了刻骨的哀伤,少年望向他,疑惑和同样的哀伤也占据了他的心,派在这一刻体会到了一件他从未理解的事,他的猛兽帕克和他仁慈的少年都无法抗拒的一件事,那就是这世间的残酷本质,那些活剥他在眼前的自相残杀和弱肉强食,那些死亡和永远的消失,那些以极快的速度流逝的感情和回忆,这是宇宙间的法则,帕克无法改变,少年无法改变,甚至连上帝也不能改变。 从这时起帕克变得虚弱不堪,(食物没有了)少年的心从对帕克的恐惧变成了深深的失落,海在这时第一次变成了分不清天空海水的混沌的灰色,少年和帕克的心在这一刻重叠,派知道饥饿和孤独几乎将他打败了,也许他就要死去,这时海面迅速从平静变成汹涌,当少年看到乌云密布的天空中裂开了一个洒下绚烂阳光的缺口,阴森压抑的海上出现那样不可思议的场面,使他坚信神迹出现了,他决意让帕克也看到这样的场面,(强迫他面对自己的罪恶)但当他回头看到帕克被闪电吓得紧缩在角落,他对帕克的感情瞬间改变了。这一段,暴风雨和神迹并没有真正的发生过,派的求生欲在最后时刻还是占了上风,少年如此期待着奇迹的发生,想活下去,帕克却被闪电吓的犹如一滩烂泥,为什么在这一瞬间帕克和少年形成了这样鲜明的对比,因为这一段,是在表达派在飘流期间最为猛烈的一次心理挣扎,“为什么让我遭遇这一切,为什么我非得面对如此残忍的事情,”
那么派到底在挣扎什么,就是是否靠吃掉母亲的尸体来存活,在第一个故事中,时间在两周后就开始变成了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派实际上漂流了227天,补给在两周内就已经消耗完,仅靠一具尸体派是无法活下去的,在原著中厨子砍掉了派母亲的头,鲨鱼将头叼走,这也呼应了海里的碎片为什么会组成母亲的脸,派的母亲身首异处,在原著中曾经模糊的说过,派
出于依赖一直保留着母亲的身体,在极端饥饿和绝望的情况下派想到了食用母亲的尸体,但随即这个念头吓得他魂飞魄散,可他明白若他不吃,他必定会死在海上,经历了这么多的苦难,孤独的饿死在母亲的尸首边。
回复
, 9楼
, 2012-12-12 11:49
, 举报 |
, 来自贴吧神器
,
, 小彦豪
, 铁杆会员
9
对于那个岛屿,很多争议偏向神迹或印度神的化身,但是,神迹其实一直未曾明确的出现过,而所谓化身,开场的很大篇幅已经鲜活的塑造了派的母亲,一个虔诚的教徒这个形象,派的母亲几乎是一个完美的神之形象,所以那个岛屿就是派母亲的尸体,同时也是神的化身,加上派对母亲一直有种精神上的依赖,母亲的尸体也给了他无比强烈的归属感,在派的脑中,岛屿幻化成了美丽的天堂。派在爬下船扑在岸边吃地上的植物那一段,盘根错节的树木和植物像极了人的血管,而原著中对这一段的描述与派吃厨子的心脏时的描述几乎一模一样:“他的心脏很难弄——连着那么多管子。我还是把它挖出来了。味道很好,比海龟好吃多了。”“中间的管子是白色的,包裹着它的管子是绿色的,有种说不出的清香,我舔了舔,我的脉搏变快了,海草中含淡水。”——显然,他在喝血。
而岛上的狐獴,他们不是什么泛滥的情欲和精神指代,密密麻麻的他们就像一眼扫过去看到的那样,他们是蛆,对于这点有疑惑是说海上没有苍蝇而且盐分会让尸体保存较久,不该有蛆虫,这一点有一个细节曾经交代过,在猩猩也上船之后,有一个镜头,斑马的脸上围绕着几只苍蝇,这个看似无用的细节促成了狐獴的存在,斑马将苍蝇带到船上,从斑马的尸体传到鬣狗的尸体再到母亲的尸体,蛆虫就是这样出现了。少年摘下了由鲜红色变为惨白的手链,绑在树上,把岛当成了归属不想离开,暗示着派因自己杀人食人而放弃了信念,“我已经无法回到过去,我的罪孽如此深重”,自暴自弃的就这样永远带着罪恶消失好了,但随之而来的岛屿毛骨悚然的夜晚仿佛给了少年当头一棒。在原著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吃素的母亲由于饥饿,在后期也吃下了厨子用随喜的肉钓来的鱼,甚至因此一度与厨子的关系有所缓和,水塘里漂浮上来的被腐蚀的死鱼,树上莲花一样的果实里埋藏着的人类的牙齿,其实就是派在母亲的胃里,看到了还未来得及消化干净的鱼,甚至狼吞虎咽中误吞下的随喜的牙齿。那一刻少年顿悟了,虔诚的母亲也曾经为了生存而食肉。厨子和母亲为了生存而向本能向恶妥协
了,“必须活下去”,“上帝为什么要让自己的儿子替世人承受苦难,”少年的神性在这一刻从单纯而强烈的悲悯之心罪恶之感中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静和释然,神在派两次丧失了信念和自我的时刻毫不留情的给他展示了命运之环的运作,一如幼年时母亲引领派认识的第一个神“黑天”,派从黑天贪吃的嘴里和船下的深海里看到了全宇宙,看到自己的渺小,看到自己的无能为力,看到自己的强大,看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勇气和信念重新回到了他身上,少年吹着哨子呼唤帕克的那一幕,他说“我知道帕克不会迟到的。”派是在对自己说“我知道我还有勇气,我一定可以活下去。”这时派心中神性已经和兽性已经紧密相连共生共处,成为了彼此需要。抵达海岸后,帕克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帕克的出现使派前所未有的强大起来,少年说过,没有帕克,没有这个恐怖的家伙,我不会活下来,控制帕克的暴怒,喂食帕克的欲望,派曾以为自己会一直强大下去,或者说这段苦难总会给他留下点什么,没想到帕克头也不回的走了,派又一次成为了普通人。 “孤独开始了。我求助于上帝,我活了下来。”派对这227天,只有这样一句淡淡的总结,这可是一个聪明而要强到可以把圆周率背到几百位的少年,他的记忆怎么可能会混沌到这个地步。于是到这里,仿佛,这一切都是向观者血淋淋的展示着人性的残酷和无奈,仿佛都是狠狠击碎了美好的故事露出下面深不见底的恐怖和罪恶。
但是记得吗,另一位重要的人物,中年的派,虽然片中只用了较少的一部分来描写他,但是那些对话和行为里所出现的中年派,是如此从容而平静,派变成了一个睿智的,幽默的,充满魅力的人,苦难和罪恶就好像没有在他的脸上留下一点痕迹,派耐心的对作家讲述了自己年幼时候的经历,礼貌的问作家会不会介意自己吃素,饭前虔诚的祈祷,带作家散步,在公园里在作家急不可待的想听到故事的精彩处时,派狡黠而纯真的对他笑了,派散发出的,是他最不可能有的气质——温柔。
派在对作家讲述完这段故事后,并没有要求他选择,而是说“我能不能问你个问题,这两个故事,你相信哪个,”在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当作家说“我选择有老虎的那一个”后,派很真诚又释然的对他说了句“谢谢”,正是这句谢谢,明确的表达出了派的心境和选择。派感谢作家选了第一个故事,并对他说“你追随上帝(原著中可译为 上帝与你同在)”到此,故事仿佛划上了句号,但挥之不去的东西出现了,背对着你的镜子翻过来了。
回复
, 10楼
, 2012-12-12 11:49
, 举报 |
, 来自贴吧神器
,
, 小彦豪
, 铁杆会员
9
派的母亲曾经对派说过,“科学和理智可以解决你的生存问题,而信仰可以让你解决内在的东西。”派母亲这句包容而睿智的话,逐渐成为了派人格的参照。派的人生和境遇中处处充满矛盾,第一个矛盾就是派的父母,派的父亲是理智之上的无神论者,派的母亲却是无比虔诚的教徒,处于极端却能共存的父母让派第一时间懵懂的理解了世间的矛盾面;第二个矛盾就是所谓正与恶,派的心境在不断的分裂着,最终导致了帕克的出现,温柔的没有伤害过任何人的随喜最后在极端痛苦中死去,成为第一个受害者;看似十恶不赦的厨子曾经救了派,并在派杀死他的时候毫无反抗的接受了自己的罪恶,他的信念最坚定也最诚实“无论如何我要活下去”但他却也始终保存着人类最根本的底线,羞耻心,厨子是邪恶的吗,帕克是正义的吗,其实这艘船上的正与恶,一直都没有绝对;第三个矛盾是妥协与坚持,生存还是信仰,一生吃素的母亲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为了生存,吃下了厨子用人肉钓上来的鱼,这和吃人还有什么区别,;尊重并倾向着母亲的他随着母亲吃了半辈子的素,到了最后使他活下来的,却是他最不能吃的肉,母亲的肉。最后的也是始终折磨着派最深的矛盾:上帝既然爱我,为何夺去我的一切,上帝既然爱世人,为何让世人受苦,从年少起就有着一颗宗教之心的派最后具象化了他在矛盾中剥离出的两个事物,神之少年和人之帕克。当帕克离开他时他的痛苦,是因为派在内心里其实那样的喜欢着帕克,喜欢着那个强大的自己。 看到这里似乎还是没有说明白,这个故事,怎么就让人相信上帝了,选择第二个故事,接受现实的真相不是更好的抉择吗,
那好,到这里,我们回想一下最开始的一处细节,派的母亲曾经在地上画出一朵代表着神的莲花,少年看向深海的时候尘埃变成母亲的脸之前,曾经变成一朵莲花,派偷偷跟踪自己的初恋被发现后,他看似急中生智式的问女孩,这个手势是什么意思,接着自说自话一般的问了一句“莲为什么藏在森林里,”女孩只是笑了一下,并没有回答他。 对啊,莲怎么会藏在森林里,莲和森林分明是两个生长环境啊, 莲在这里,代表的是有神性的人,而森林就是人类社会。为何派会对在受难中的耶稣更加感兴趣,而不是去追寻至高无上的上帝,派在寻找的,是神的人性,而派本身,是一个稀有的,充满着神性的人。
派在踏上飘流之船以后,身边的风景突兀的变得异常诡美,并不似人间常态,可以说是派对故事一的渲染,可以说是导演刻意的美化,但我想那确实是派眼中所见,打一个比方,一定有人曾在面对震撼的美景时忍不住落泪,这是拥有一颗灵性的敏感的心的人一定会体会到的,宗教之心会让一个人对所有带着灵魂的事物异常敏感,充满悲悯心。派孤身一人在极度空旷的海上,没有任何人和生物可以打扰他的思绪,在这种状态下他的感受被极端放大了,他的孤单可以万籁俱寂,他的狂躁可以暴风骤雨,时间流逝的力量变的微弱,繁星和水母都变成了极端美丽的景色,神性不断的在少年体内膨胀着,使得在派的眼中,母亲腐烂生蛆的尸体,幻化为美丽的岛屿。从对帕克的惧怕到对自己行为的释然,信仰一直指引着他,陪伴着他原谅着他,最后让神性永存在了他人格中。
对派来说,他显然更加喜欢帕克,更加喜欢作为帕克的自己,但派最后过着平凡却幸福的生活正是因为神性最后超越了兽性。
回复
, 11楼
, 2012-12-12 11:49
, 举报 |
, 来自贴吧神器
,
, 小彦豪
, 铁杆会员
9
看过哈佛公开课的人应该记得关于帕克海难的那一节,17岁的少年帕克在当年的案件中,是被吃掉的那个,吃掉他的三个人虽然活了下来,不但由杀人罪被判刑,还要被社会所唾弃。作者让帕克在自己的故事中化身为复仇者和超度者。而日本调查员选择相信第一个故事,并保护了第一个故事,所以派不必如轮回一般像那三个人一样面对苦难过后社会的唾弃,不必受到良心的谴责,这简直是神对派最大的眷顾了。从头至尾,神并没有跳出来赐予他礼物和幸运,神也没有刻意的搭建磨难来使他痛苦,他在自己小小的身体里找到了整个世界,找到了不可思议的力量,他在如此残忍的海难中幸存,他漂过了这样邪恶与黑暗的罪恶之海,还能温柔和高尚的对待着生活。在他们的交谈接近尾声时,派告诉作家自己有个妻子,两个孩子,还养了一只猫。片中最后派的一家出现了,妻子,孩子,来访的作家,但唯独没出现那只猫,这不是很奇怪么,既然不出现,为什么还要单独强调,,所以,猫就是帕克的分身,或者说替代。派曾说过他虽然走了,但是我知道他在我心中,永远与我同在。派每时每刻都深深感激着在海难中帮助他存活下来的帕克,也由衷的喜欢着帕克所代表的那个自己,猫的突然出现,代表着派对帕克的定义,现在我宠爱着他,珍视着他,他与我同在。 派在说那句,“我猜,到头来人生就是不断的放下,但遗憾的是,我们却来不及好好告别。”对这句话的解读我更倾向于隐形的一面,派的内心终究是个凡人,是个矛盾而虚伪的人,曾经如此渴望着渡过苦难的他在成为了普通人后,却还是不断的怀念着这一段塑造了他,令他不凡的经历,对自己的父母,一直以来更加偏向母亲的他在经历了这么多后,开始认识到父亲对自己的帮助和重要。 在中年的派这一段中,令人最感到不可思议的东西,就是派至始至终,对于他的家人,还有船上的那些人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谴责,愧疚,少年派也只是淡淡的说,我恨厨子,因为他唤醒了我的邪恶;从海难开始,他没有花过多的篇章去渲染任何和其他人甚至和他母亲的感情纠葛,在原著中,那位美丽的初恋甚至根本不存在,只有在帕克离开的时候,派才感到心碎了。这并不是说明派是个冷酷无情的人,相反这正说明信仰让他明白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力,派对作家说了一句话“事情就是这么发生了,为什么要有什么意义,”他无法改变这世界,也无法阻止苦难的发生,他甚至无法确定他能站在哪一边。他
能控制住的,他能为之心碎的,只有他自己。
中年的派依旧如从前一样同时信仰着几个不同的宗教,吃素,祈祷,感恩依旧是他习惯做下去的事情,但他已经完全领悟了神父曾经对自己说过的话,所以对派来说,神的存在已经不必再去证明,派明白他对信仰的怀疑使神更加鲜活,他经历的苦难使他的人生更完整,派的灵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静,因为即使堕入黑暗的最深处,信仰依旧指引着他走了出来,即使犯下了最极致的罪恶,神依旧原谅他,在这片奇迹之海上神让地狱最大限度的变成天堂,到达彼岸时神还给帕克自由。神从过去就一直存在于他的灵魂中,这是派可以特别于其他人之处,但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最终让他得到普通人可以得到的生活,带着神性给他的高尚的人格,保留住心底的纯真。
信仰让他在迷茫中踏上征途,信仰在苦难中指引着他前进,信仰使他在地狱中看到无上的美景
最后,他自己让自己的灵魂获得自由
这是信仰给他刻下的最美的印记
这是神对他最深的爱。
作文四:《少年派的奇幻漂流》18500字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根据扬?马特尔风靡全球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由好莱坞华人导演李安执导,影片讲述了少年派和一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在海上漂泊227天的历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于2012年9月28日纽约电影节全球首映,于2012年11月22日在中国正式上映。
查看精彩图册
中文名: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类型: 剧情,冒险 外文名: Life of Pi 苏拉?沙玛,拉菲?斯波,伊尔凡?可少年Pi的奇幻漂流,漂流少年主演: 其它译名: 汗 Pi 片长: 127 分钟 出品时间:2012 年 上映时间:2012 年11月22日(中国) 出品公司: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 分级: USA:PG 制片地区:美国 对白语言:英语 导演: 李安 色彩: 彩色 编剧: 大卫?马戈 imdb编码:tt0454876 制片人: 吉尔?内特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主要人物
? Young Pi(苏拉?沙玛 主要饰) 角色
? The Writer(拉菲?斯波 饰) ? Older Pi(伊尔凡?可汗 饰) ? Pi's father(阿迪尔?胡山 饰) 其他? The Priest(杰拉尔?德帕迪? Little Pi(阿尤什?坦东 饰) ? a chinese sailor(王柏杰 饰) 角色 约 饰)
目录
基本信息
电影剧情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国内公映译制名单
角色介绍 苏拉?沙玛 拉菲?斯波 伊尔凡?可汗 精彩对白 原声资料 影片评价 影片制作 创作背景 拍摄过程 投资宣传 幕后制作
展开
基本信息 电影剧情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国内公映译制名单
角色介绍 苏拉?沙玛 拉菲?斯波 伊尔凡?可汗 精彩对白 原声资料 影片评价 影片制作 创作背景 拍摄过程 投资宣传 幕后制作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唯美剧照(20张)
导演: 李安
编剧: 扬?马特尔 / 大卫?麦基
主演: 苏拉?沙玛 / 拉菲?斯波 / 伊尔凡?可汗 / 杰拉尔?德帕迪约 / 塔布 / 阿迪勒?侯赛因 / 阿尤什?坦东 / Shravanthi Sainath
类型: 剧情 / 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格式:IMAX+3D版本/3D版[1]
上映日期: 2012-09-28(纽约电影节) / 2012-11-21(美国) / 2012-11-22(中国大陆)
片长: 127分钟
又名: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 漂流少年Pi
编辑本段电影剧情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预告片
故事开始于蒙特娄,也结束于蒙特娄。一名在找寻灵感的作家(拉菲?斯波 Rafe Spall 饰)无意间得知派?帕帖尔(伊尔凡?可汗 Irrfan Khan 饰)的传奇故事。派的父亲(阿迪勒?侯赛因 Adil Hussain 饰)开了一家动物园。因这样特殊的生活环境,少年派(苏拉?沙玛 Suraj Sharma 饰 )对信仰与人的本性自有一套看法。在派17岁那一年,他的父母决定举家移民加拿大以追求更好的生活,而他也必须离开他的初恋情人。[2]
主人公帕特尔的父亲经营着一个动物园,使得他从小就很了解动物的习性。在后来举家迁往加拿大时,在船上他们遇见一位残忍成性的法国厨师(杰拉尔?德帕迪约 Gérard Depardieu 饰),与他们同船的还有动物园里的一些动物,因为父亲打算把它们趁机以高价卖掉。然而货船中途沉没,帕特尔的家人全部遇难。[3-4]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各版海报(8张)
日本货轮失事,帕特尔和救生艇被船上掉落的斑马砸进海里,他侥幸落在救生艇的舱盖布
上得以生存。于是,他开始了在海上漂泊227天的历程,与他同时处在救生艇中的,除了那只断了一条腿的斑马外,还有一只鬣狗、一只猩猩以及一只成年孟加拉虎,由于海关官员的失误,这只孟加拉虎注册了一个正儿八经的绅士的名字:理查德?帕克。在救生艇上的最初三天,鬣狗咬死了猩猩,活吃了斑马,理查德?帕克咬死了鬣狗。接着,16岁的少年帕特尔海上生存的故事,就是如何对付理查德?帕克的故事...[5] 编辑本段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演员 配音 备注 Piscine Molitor'Pi' 苏拉?沙玛/Suraj Sharma 路知行 ---- Patel
The Writer 拉菲?斯波/Rafe Spall 崔晓东 ---- Older Pi 伊尔凡?可汗/Irfan Khan 张云明 ---- Pi's father 阿迪尔?胡山/Adil Hussain 凌 云 ---- Young Pi 阿尤什?坦东/Ayush Tandon 伍凤春 ----
杰拉尔?德帕迪约/Gérard The Priest 张瑶函 ---- Depardieu
a chinese sailor 王柏杰/Bojie Wang ---- ---- 职员表
? 制作人:吉尔?内特
? 原著:扬?马特尔
? 导演:李安
? 副导演(助理):Ben Lanning
? 编剧:扬?马特尔;大卫?马戈
? 摄影:克劳迪奥?米兰达
? 剪辑:蒂姆?史奎尔
? 选角导演:艾薇?考夫曼
? 艺术指导:戴维?葛罗普曼
? 美术设计:Al Hobbs
? 服装设计:Arjun Bhasin
? 视觉特效:比尔?威斯登霍佛
? 布景师:Anna Pinnock
国内公映译制名单
美国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出品
苏拉?沙玛 饰 派
配音 路知行
伊尔凡?可汗 饰 成年派
配音 张云明
塔布 饰 派母亲
配音 杨 莹
拉菲?斯波 饰 作家
配音 崔晓东
杰拉尔?德帕迪约 饰 法国人
配音 张瑶函
阿迪尔?胡山 饰 派父亲
配音 凌 云
阿尤什?坦东 饰 年轻派
配音 伍凤春
其他配音演员
高增志 陈 哲 王 言
译制职员
翻 译 张臣政
导 演 张云明
混合录音 裴东峰
对白录音 王 冲
制片主任 杨和平
制 片 廖 林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进 口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译 制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
联合发行
编辑本段角色介绍
苏拉?沙玛
(Suraj Sharma),出生于新德里(New Delhi),印度演员,代表作品: 2012年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从小生长於印度新德里(New Delhi)郊区的中产家庭,父亲是软体工程师,母亲是经济学者,苏拉是家中长子,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2010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制作团队在印度举办试镜,寻寻觅觅好几个月後,当时17岁的苏拉?沙玛出乎自己的意料、打败3千多名挑战者,获得主演这部电影的千载难逢的机会。
苏拉?沙玛过去并没有任何演戏经验。然而享誉国际影坛多年、得奖无数的导演李安,看出了这个迷人又有天赋的新德里男孩的潜能,并起用他担任男主角Pi。 李安导演表示:「我们找遍全印度,想要找一个男孩,他的纯真能够吸引我们、他的深沉能够令我们心碎、而他的体格又能诠释漂流中的PI。在试镜时,苏拉?沙玛流露出丰沛的情感,而且大多是以眼神传达。他能够相信并置身故事中的世界,这种天赋非常难能可贵。
中文姓名: 苏拉?沙玛
苏拉?沙玛
职业: 演员
外文姓名: Suraj Sharma
专长:空手道、足球、印度声乐、吉他、印度武术
国籍: 印度
代表作品: 2012年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生日: 1993年1月1日
学历:德里大学的圣史帝芬学院哲学系(在学中)[6]
拉菲?斯波
拉菲?斯波的父亲是在《哈利波特》系列中出演小矮星彼得的蒂莫西?斯波,外形独特的后者也可谓是迈克?李导演的御用演员。拉菲小时候身材比较肥胖,加上人又很懒,在学校并不受欢迎,个性腼腆的他甚至不好意思对别人道出自己想像父亲一样成为演员的想法,但这确实是他唯一感兴趣的事。16岁离开学校后他进入了英国国家青年剧院,尽管舞台上表现不俗,但体重依然问题困扰着他。2004年他在《僵尸肖恩》中扮演过西蒙?佩吉家电商场一个不服管理的小罗罗,还厚颜无耻地说自己只有17岁,正当人们以为他义无反顾地朝着搞笑特色演绎之路迈进时,他却另有想法,之后曾试镜詹姆斯?麦卡沃伊主演的青春片《恋爱学分》,但没有成功。正是从那时起拉菲立志减肥,并且很快见到了成效。2006年他成为BBC的电视电影《查泰莱事件》的男主角,影片讲述60年代Penguin出版《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引发非议的著名事件。此后在编剧新版《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时,戴维斯为斯波父子量身定做了一对父子角色。
拉菲?斯波
中文名:拉菲?斯波
英文名:Rafe Spall
性别: 男
星座: 双鱼座
出生日期: 1983-03-10
出生地: 英国,伦敦,东达利奇
职业: 演员
更多外文名: Rafe Joseph Spall (本名)
更多中文名: 拉菲?斯帕尔
imdb编号: nm1245863[6]
伊尔凡?可汗
英文名:Irfan Khan,印度演员,代表作:少年Pi的奇幻漂流 ,超凡蜘蛛侠等。
可汗出生于斋浦尔的一个穆斯林帕坦纳瓦布家庭。可汗的母亲Sayeeda Begum来自Tonk Hakim family家族。可汗的父亲late Jagirdar来自Tonk区附近的Khajuriya村,是跑轮胎业务的。1984年可汗在新德里国家戏剧学院(NSD)考取M.A.学位时他赢得了奖学金。
伊尔凡?可汗
中文名:伊尔凡?可汗(伊尔凡?汗)
英文名:Irfan Khan
性别:男
日期:1962年11月3日
星座: 天蝎座
身高:185cm
国籍:印度
职业:演员[6]
编辑本段精彩对白
1.If every unfolding we experience takes us further along in life, then, we are truly
experiencing what life is offering.如果我们在人生中体验的每一次转变都让我们在生活中走得更远,那么,我们就真正的体验到了生活想让我们体验的东西。
2.All of life is an act of letting go, but what hurts the most is not taking a moment to say
goodbye. 人生就是不断的放下,但最遗憾的是,我们来不及好好告别!
3.When you understand life and self are not used to overe but to get along! You will
understand some things although not reasonable, but you must believe, they are strong, you must
rely on!当你明白.人生和自我都不是用来战胜而是用来相处的!你就会明白有些东西虽然并不合理,但你必须相信,那些东西并不牢固,你必须依靠!
4、I must say a word about fear. It is life’s only true opponent. Only fear can defeat life. 这里必须说说恐惧,它是生活惟一真正的对手,因为只有恐惧才能打败生活。
5、Don't be deceived by these things and scenery, children, the society is very plicated.
别被这些事物和光景蒙骗了,孩子们,社会很复杂。
6、Faith is like a house, can have a lot of room.信仰就像房子,可以有很多房间。
7、At the same time letter of different religions is not what to teach letter.同时信不同的宗教就等于什么教都没信。
8、Animal and person have substaintial distinction, forget that some people will die.动物和人有本质区别,忘记那一点的人就会没命。
9、We like the same voyage kolumb.我们就像哥伦布一样远航。
10、But Kolumb is not to find India?但是哥伦布不就是来寻找印度的吗,
11、Suspected enormous effect, it makes the religion activity.怀疑作用巨大,它使信仰永葆活力。
12、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not to despair.最重要的是不要绝望。
13、God, thank you for giving me life, I'm ready.上帝,感谢你给我生命,我准备好了。
14、Language is our last lifeline.语言是我们最后的救命索。
15、Have taken place, why must be meaningful.发生了就发生了,为什么一定要有意义。
16.Then Richard Parker, panion of my torment, awful, fierce thing that kept me alive,
moved forward and disappeared forever from my life. 然后,那个让我生存下来的理查德?帕克,那个让我痛苦、使我害怕的凶狠的伙伴,径直向前走没有回头,永远消失在我的生命里。[6] 编辑本段原声资料
《少年派》配乐出彩被赞11月19日全球发数字原声大碟
麦克?唐纳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所创作的原声音乐感情敏锐、演奏乐器的表现独具一帜,彰显了电影独特个性魅力,也得到观众的广泛赞扬,看过该片的影评人和记者称,当音乐响起来的时候振奋人心,激动得想落泪,一下子就让人进入到那个情境中。麦克?唐纳表示:“电影引导观众对于人性与哲学的问题进行思考,音乐则通过营造情感的共鸣带领观众度过电影的每时每刻。”
在《少年派》中,麦克运用了精心安排的乐器配乐构建电影的整体架构。比如,与少年派有关的音乐是由印度竹笛吹奏,老虎的情节则是波斯奈伊笛独特神秘的木管音色。配乐不仅有管弦乐团的演奏,印尼管弦乐器加麦兰、法式钟琴及手风琴、印度式的锡塔尔琴、打击乐和曼陀罗合唱均有充分发挥,将电影故事的文化背景加以音乐处理。
除了电影原声音乐的创作之外,麦克?唐纳与印度歌唱家贾亚什力共同谱写电影原创歌曲《少年派的摇篮曲》,贾亚什力以泰米尔语倾情演唱,并收录于电影原声带中。据悉,该片的数字原声大碟将于11月19日全球同步发布,届时中国的乐迷和期待该片的影迷也能第一时间一饱耳福。[1]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原声带28首完整曲目清单:
01. Pi's Lullaby
02. Piscine Molitor patel
03. Pondicherry
04. Meeting krishna
05. Christ in the Mountains
06. Thank you Vishnu for Introducing me to Christ
07. Richard Parker
08. Appa's Lesson
09. Anandi
10. Leaving India
11. The Deepest Spot on Earth
12. Tsimtsum
13. Death of the Zebra
14. First Night, First Day
15. Set Your House in Order
16. Skinny Vegetarian Boy
17. Pi and Richard Parker
18. The Whale
19. Flying Fish
20. Tiger Training
21. Orphans
22. Tiger Vision
23. God Storm
24. I'm Ready now
25. The Island
26. Back to the World
27. The Second Story
28. Which Story do you Prefer? 编辑本段影片评价
由于《少年派》IMAX-3D版本密钥有效期仅有7天,将于11月28日到期,让不少影迷大呼不过瘾。
《少年派》两日票房超3000万 或止步2亿元大关
2012年11月22日起,李安最新作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3D和IMAX-3D形式正式登陆内地。这部长达127分钟的电影在国内观众中取得的好评几乎是99%,但也正如很多业内人士之前的担忧一样,《少年派》的票房不温不火。有院线人士估算,《少年派》上映头两日票房共计超过3000万,目前IMAX-3D版本最受追捧。但11月28日IMAX版本将下线,《少年派》的票房很可能止步2亿元大关。
目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首日具体数据依然尚未出炉,记者从院线人士处获悉,头两日累计票房约在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但IMAX-3D产出票房也没有确切数字。《少年派》上映后,由于IMAX版本仅上映七天,再加上IMAX版本的视效更加完美,所以备受追捧。而在拥有IMAX银幕的影城中,《少年派》的IMAX占比也高得令人咂舌。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日本宣传海报
一般含IMAX版本的影片IMAX占比,在北美平均占11%-18%,而《少年派》这样的IMAX占比一方面显示出IMAX版本的大受欢迎,也凸显出普通3D版本受到了观众冷落。业内人士表示,由于IMAX版本上映仅7天,所以肯定是不少观众的首选。不过,《少年派》毕竟是李安呕心沥血四年的大作,即便是普通3D版本也非常值得观赏。[5]
《少年派》首周票房过亿 明星口碑与IMAX成卖点
备受瞩目的李安3D新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已于11月22日登陆内地院线,首周末票房快速攀升,四天票房已经累计过亿。由于影片主打3DIMAX的版本,并且该片IMAX版本只在院线上映一周,引发了影迷的观影热潮。在一亿的票房之中,IMAX的票房占到了20%。
据业内人士解读,平时IMAX票房在总票房中所占比例平均为10%,而这次周六的单日IMAX票房就高达500多万。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排片和票房能够一路飙升,网络上的超高口碑功不可没。除了普通观众和影评人,王力宏、刘嘉玲、舒淇、赵文瑄等明星观影后也在微博上盛 赞该片,刘嘉玲说:“感谢李安导演在感恩节送给了我们一部充沛动人的情感电影!影片除了展现冒险、生存、希望、惊奇,还给了观众灵性与信念。当然还有震撼 的3D画面。”王力宏与李云迪一同观看本片被网友抓包,还成为一时娱乐话题。
另外,《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大卖也提升了杨?马特尔同名原著小说的名气,在当当网、亚马逊等网络书店上,译林出版社将于11月28日推出的插图珍藏版《少年派》已经登上了预售榜的首位。
11.19-11.25第47周票房数据
[3]
在排片方面,《少年派》在上应收排片量持续上扬,在很多主要影院占到总排片的一半以上。影院经理表示,《少年派》排片和票房能够快速上扬,跟网络上的超高口碑有关。加上诸多影评人、明星,如:王力宏、刘嘉玲、舒淇等在观影后纷纷在网络上盛赞,更引发了观众的观影热情。
编辑本段影片制作
创作背景
阔别4年大导演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此前该片凭借完美的3D效果、炫丽的视觉奇观以及震撼人心的故事在纽约影展获得盛赞,影片改编自“最不可能被影像化”的全球同名畅销小说。继日前首支中文制作特辑曝光后,片方二十世纪福克斯再发布了影片的首支中文片段,同时曝光的还有影片的中国台湾版和英国版新款海报,巧的是这两款海报主打的也是少年与老虎的对峙。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剧照(10张)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故事来自扬?马特尔畅销700万册风靡全球的同名小说,由曾凭借《寻找梦幻岛》入围过第77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项的编剧大卫?马戈操刀改编。讲述了一个叫派的印度少年遭遇船难,在海上漂流227天,如何面对困境获得重生的故事。影片通过3D技术带领观众展开如真似幻的海上历险,少年派与他的同伴孟加拉国虎在漂流期间所培养出的珍贵情谊,也将通过大银幕震撼人心。
17岁的印度男孩苏拉?沙玛挑起了少年派这个重磅角色,他表示:“派必须在太平洋上与一只老虎生存下来,这是一个如何在最疯狂和混乱的状态下找到希望的故事,拍摄这个电影对我来说都是新的尝试。”据悉为了拍摄该片,苏拉在台湾接受了高强度的特训,包括游泳以及平衡训练,平衡训练能帮助苏拉在面临海上风暴时也能在船上站稳。与少年同舟的成年孟加拉老虎则是本片的另一大主角,然而由于本片中有许多少年与老虎的互动,使用真老虎显然无法满足全部拍摄的需要,因此CG制作的老虎,就成为了影片的另一大挑战。为此,李安请来了奥斯卡金奖特效大师比尔?威斯坦霍佛加盟,光老虎的毛发就有超过15名动画师参与工作,力求让CG老虎更逼真生动。[7]
拍摄过程
李安:我从3000个孩子里选中他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根据全球畅销小说家扬?马特尔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故事叙述一位少年“派”遭遇船难,在海上与一只孟加拉虎一同漂流227天,如何面对困境获得重生的故事。饰演“派”的人选尤为重要,更多的是需要靠眼神来传达角色的心理,在极度恶劣的条件下,“派”如何表现出脆弱但同时不丢失希望,这样有深度的角色落在了一个没有演戏经验的17岁印度男孩苏拉?沙玛身上。
李安说:“我从3000个孩子中选中了他。”整个选角过程大约6个月,李安办了三轮试镜,最后剩下十二个人选。在跟每一个孩子一一单独试戏的时候,苏拉?沙玛念独白表现出的深切的情感、温暖的特质与天赋打动了导演,“他将自己完全投入故事情境中,而且是浑然天成。那次念白念到最后,他哭了。他的表现令人心碎。从那一刻起我就说就是这孩子了,我赌他~”
“派”苏拉沙玛:李安导演教我用冥想来把握角色
谈起如何拿到“派”整个角色,苏拉沙玛称这是个美丽的意外,陪弟弟去试镜的他意外中选,得到了这个令人羡慕的角色。“派必须在太平洋上与一只老虎生存下来,这是一个如何在最疯狂和混乱的状态下找到希望的故事,拍摄这个电影对我来说都是新的尝试。”谈到李安导演,苏拉透露,“派”这个角色需要经历多种情绪,李安导演会引导他投入:“他一开始帮我上表演课,其中经常要运用到冥想。他会叫我回到过去的某些时期、某些情境,去感受跟我要诠释的情感最接近的情绪,以此为基础去酝酿。派要经历海上漂流的寂寞,我借重各种回忆的帮助。我想象让我难过的事情。当派失去家人时,我会想我的爸妈和弟弟妹妹。我想象失去他们的感受,想那种事谁都会哭。有导演在,一切都不会有问题。”
为了拍摄该片,苏拉在台湾接受了高强度的特训,包括求生技巧、游泳以及平衡训练,平衡训练能帮助苏拉在面临海上风暴时也能在船上站稳。为了配合派的体格变化,苏拉必须先增重、再甩掉多余的赘肉,而且是与拍摄同步进行、毫无间断。透过严格的饮食控制与体能训练,苏拉从150磅重的瘦男生,变成167磅重的肌肉男。然后在拍摄过程中,他的体重又必须锐减至130磅,来体现“派”的艰辛。[8]
投资宣传
北京发布
2012年11月2日,奥斯卡金奖华人导演李安携3D新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并现场放映了近20分钟的3D片段。4年多没来中国的李安当天亲临现场,并透露这部原著被誉为“不可能被影像化的小说”的同名3D电影,是自己与3000个工作人员耗时5年精雕细琢出来的成果。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3D以前大多被用来拍动作片,没人拍过3D艺术片。”李安表示,这部电影不仅是3D的艺术片,更将“水、小孩、动物”这电影界公认最难拍的三大元素一网打尽并放到了一起。为了配合水上场景,李安在台湾打造了全世界最大的全自动波浪装置水槽,用来模拟各种海上环境。此外李安又请了最好的驯兽师训练了4只老虎,不仅学会了很多动作,更能模仿人的意志。
幕后制作
李安的新挑战
改编自热卖700万本、长年盘踞畅销书排行榜的同名小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故事横跨三大洲、两大洋、数十年岁月与浩瀚无垠的想象世界。李安的眼界在惊人的3D视觉效果加持下,将一部长期被视为“拍不出来”的小说,转化成故事内容精彩、主题强烈又引人深思的大胆创作。
自从4年前加入本片的拍片计划,李安就致力于为原作者扬?马特尔这个充满勇气、毅力、鼓舞力量与希望的故事,创造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这部电影带我们经历一名少年的精彩冒险,时而刺激又充满灵性、时而痛苦又令人欢欣、时而幽默并发人深省。
此外,李安也不断将电影最新技术的界线向前推进。《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标志了电影工业的科技与艺术向前跃进的一刻,就像《泰坦尼克号》的视效、《阿凡达》的3D革命、以及在《猩球崛起》中,让凯撒一角有了丰沛的情感与空前深度的计算机动画作业。而一如凯撒,《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理查德帕克也是一个完美呈现、彷佛触手可及的角色,观众会相信它真的在救生船上,与苏拉沙玛所饰演的派在一起。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李安的3D电影初试啼声之作,而其实早在《阿凡达》上映之前,他就设想要以3D拍摄这个故事。利用3D技术,李安拓展了这部电影的格局,让观众沉浸在派的艰辛旅程中、一颗心完全受到故事情感的牵动。李安说:”我希望这部片给人的体验,跟杨马特尔的小说一样独特,因此也就必须在另一个次元里创作这部电影。3D是新的电影语言,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它不只让观众陶醉在浩大的规模与冒险之中,也沉浸在剧中人物的情感世界里。“
关于故事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旅程,始于扬?马特尔备受喜爱的同名著作,这本书也是近10年来出版界的大事件之一。这部小说赢得著名的曼布克奖,并在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上停留长达1年多。
而这个故事立刻吸引了制片吉尔?内特。内特说这个故事“有电影该有的所有卖点,也有别处得不到的体验。”内特与福斯制作部总监伊莉萨白?盖布勒,花了几年的时间发展这个计划,并等待对的导演出现,来接受这个计划的巨大挑战与机会。内特说道:“李安是个艺术家,我早就向往与他共事,他也是个能够精彩处理这个题材的厉害导演。”盖布勒补充道:“这部电影的格局庞大,而李安则是个梦想家,如果不是让他害怕、具有开创性的计划,他还不会考虑。就像派和理查德?帕克,李安最初的恐惧演变成了战胜看似无法克服的挑战。“
马特尔则是另一位长期欣赏李安的作品的人,他补充道:“李安是完美的选择,因为他都拍情感强烈的电影。他的电影从私密的小品到豪华大片都有。从《理性与感性》、《断背山》
到《冰风暴》和《卧虎藏龙》,他的作品非常多变。《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就需要这样的导演,因为这是一名少年很私密的故事,他失去家人、必须在壮丽的大自然之中面对无法想象的挑战。要拍出这个部分、又维持住情感的核心是极为复杂的,而李安和他的剧组有那个技术、决心和创造力能做到。”看着自己的书被诠释成电影,对马特尔来说是个兴奋的经验,他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被翻译成四十二种语言。看见它被转化成电影就像第四十三种。电影的语言是世界通用的语言,看到故事被转换成电影实在很兴奋。”
马特尔的原著内容丰富而意义深远,结合了深奥与怪诞、史诗冒险与深刻的自省;而改编原著这个艰巨的苦差事,则指派给了大卫?马戈(《寻找梦幻岛》)。马戈坦承在扛下编剧一职之前,他就纯欣赏地看过这本书;接下这份工作之后,他还纳闷“怎样才能把它转化搬上大银幕。”最后他决定,关键就是单纯的用一个故事去说另一个故事。马戈说:“在书中,派在对作家这个角色说一个故事,同样的,李安也在用电影对我们说一个故事。”
李安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则规模很大的、信仰的寓言。在许多方面,它所传达的重点,都是说故事的价值、以及分享故事的价值。”
成为派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那强烈的情感连结,需要演员出色的演技加以诠释,尤其是扛起派一角的新手演员。在印度进行3千多人的大规模试镜后,李安、选角指导艾薇?考夫曼和她的团队,决定由17岁的苏拉?沙玛来饰演派帕帖尔。苏拉是个学生,当时与家人住在印度德里。(恰巧苏拉的父母都是数学家,而他们的儿子出饰的第一个电影角色,名字就叫作派——π,一个无限长的无理数。)
苏拉原本甚至没打算去参加试镜,要参加试镜的是他的弟弟。在6个月的过程中,苏拉通过四轮的甄试,他觉得这个过程很令人兴奋,因为在此之前,他一直是个普通的青少年。他回忆道:“我非常紧张,尤其是最后一轮甄试,我真的全身发抖。我跟李安聊了5分钟,而他有个特质,就是只要在他身边,你的心情就会变得很平静。李安让我冷静下来,然后我们试了戏。我并不满意我的表现,因为我还是有一点点紧张。李安又跟我聊了10分钟,然后我们又试了一次戏。不知道是怎么了,不过那差不多就是我在整个甄选过程中表现最好的一次。在场的人看起来都很满意。”
在这个最后阶段,苏拉念了一段感人的独白,他那深切的情感、温暖的特质与天赋,赢得了李安与制作团队的心。李安说:“我们想找一个男孩,他的纯真能够吸引我们的注意、他的深沉能够令我们心碎、而他的体格又能诠释漂流中的派。在试镜时,苏拉流露出丰沛的情感,而且大多是以眼神传达。他能够相信并置身故事中的世界,这种天赋非常难能可贵。”“苏拉对故事的投入,让我们相信不管面临什么挑战,这部电影都拍得成。我们看到苏拉也就看见了这部片。”
为了儿子即将进入表演与电影拍摄的新世界(就像派发现自己展开一场做梦都想不到的冒险),苏拉的母亲举行了一个小小的仪式,委托李安担任儿子的导师。向来谦逊的李安,第一个念头是他不配接下这样一个重责大任。不过他说那个仪式“打动了我”,并答应会努力不负所托。
然而在摄制工作持续进行过程中,反而是苏拉成了现场的精神领袖。李安对苏拉的纯真与努力惊叹不已,他说:“我们都经验老道得也许有一点疲乏了。苏拉让我们想起拍电影的初衷。每一天每一天都是个奇迹。”
苏拉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种种新体验,包括学游泳这个令人却步却绝对必要的任务。由于派在故事中几乎都与水为伍,使水上训练变得至关紧要。在李安的注目下,苏拉接受特技指导查理克罗夫?威尔、特技演员卡麦隆?克罗夫威尔的严格训练,成为一名出色的游泳健将,并且以过人的耐力与干劲,学着亲自上阵动作场面。
为了配合派的体格变化,苏拉必须先增重、再甩掉多余的赘肉,而且是与拍摄同步进行、
毫无间断。(汤姆?汉克斯在《浩劫重生》里暴瘦,其实是拍摄中断1个月的成果。)透过严格的饮食控制与体能训练,克罗夫威尔父子让苏拉从150磅重的瘦男生,变成167磅重的肌肉男。然后在拍摄过程中,他们又让他的体重锐减至130磅,来体现派的艰辛。
为了进一步诠释派的转变,苏拉还学了求生技巧。史提夫?卡勒恩是本片的求生与航海技术指导。制片戴维?沃马克解释道:“史提夫写了《漂流》这本书,书中描述他在海上漂流77天活下来的经历。他和李安共同制定了一个训练计划,教苏拉捕鱼、架设船帆、收集淡水,所以片中看到的这些情节,都是他必须接受的挑战,而这些挑战又成为他表演的一部分。”
苏拉在摄制过程中,几乎都待在特地为这部片建造的、全世界最大的全自动波浪装置水槽里。这个水槽位于台湾台中的水湳机场,有70呎长、30呎宽、4呎深,可容纳1千7百加仑的水量,让剧组得以制造出各式各样的水波。至于奇桑号的沉船戏、与“暴风雨之神”的壮阔场面,则利用计算机动画来绘制汹涌的波涛。苏拉说:“水槽后来变得跟我的家一样。”他大部分对海的认知,都来自待在水槽里的经验。他说:“正如电影中所见,大海也有情绪。有时候凶猛如怪兽,有时候又平静如镜。它既是凶手也是救星。海洋真的非常美丽。”
派的这趟海上漂流之旅的同伴——理查德?帕克,是最先进的计算机动画魔法的产物。本片的视效总监为比尔?威斯登霍佛(《纳尼亚传奇》)。以《猩球崛起》的革命性计算机动画成果为基础所发展出来的数字魔法,其创造出来的理查德?帕克,栩栩如生的程度,完全不亚于现场做为参考用的四头皇家孟加拉国虎。视效团队努力维持细微处的统一,并避免将这头猛虎人格化。
威斯登霍佛归功剧组所拍摄的、数百个小时的孟加拉国虎影片,为计算机动画的制作提供了珍贵无比的参考。此外这四头老虎也对表演部分做了些许贡献。动物训练师希瑞拉?波提耶(《角斗士》)在法国找到三头孟加拉国虎、在加拿大找到第四头。它们的名字分别为国王、明、西默斯和强纳斯。国王因符合李安心目中的理查德帕克的形象而入选,并成为这个角色的主要实体模特儿。
制作过程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主要在印度与台湾进行拍摄。印度次大陆让全体剧组人员都留下难忘的印象。原著作者扬?马特尔说:“印度是个许多事情都有可能的地方。是个有无穷尽的故事的地方。神奇的故事、现实的故事。印度是故事的宝山。”
李安则是从来没有考虑要在别的地方,拍摄派童年时期在印度朋迪榭里的戏。“在处理脚本的期间,我勘过景,法属印度真的是无与伦比。那里很独特,又不太为世人所熟悉。你可以把摄影机随地一摆就开始拍摄,画面照样美丽。”
制作团队进驻了城里历史悠久的穆斯林区附近、一个占地20万平方英呎的摄影棚兼办公区。摄制工作在朋迪榭里市内和近郊共十八个地点出外景,光是电影一开始的几场戏,就动用了六百名工作人员,其中近半数为当地人;此外还出动了大约五千五百名当地居民担任临时演员。
因应片中需求,城内的植物园被改造成虚构的朋迪榭里动物园。美术设计戴维?葛罗普曼说明了经过:“李安一到朋迪榭里,第一个想看的就是杨马特尔在书中所描写的动物园。但是朋迪榭里从过去到现在,都不曾有过动物园。倒是有一个植物园,是法国人在世纪交替的前后盖的,于是李安想出一个主意:故事中的动物园原本是植物园,派的父亲发现以后,决定将它改成民营动物园。这个构想的美妙之处,在于引导我们在片中加入法国建筑与法国植物园的影响,并融入印度的审美观。我们就这样遵照李安的指示。创造出这个动物园。”
另外制作团队还获得许可,进入有千年历史的维瑞安努尔庙进行拍摄。除了有两千名精心梳化的临时演员熬夜参与拍摄到日出,还有总数高达两万盏的传统包叶烛灯彻夜点燃,而在场的所有工作人员则持续留意火烛。另外一场帕帖尔家全家出游的戏,则是在穆拿进行拍摄。穆拿位于印度西南岸的卡拉拉邦,是个地方虽小却受到欢迎的避暑山城。
期间在千哩之外的台湾台中,专为一部电影所建造、全世界最大的全自动波浪装置水槽已经接近完工。此外在台湾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慨然支持下,李安与他的制作团队,将台中水湳机场的设施与机棚全面改建成功能齐全的电影摄影棚。代表李安口中的”国际大融合制作“的旗帜,在水槽的巨大绿墙顶端傲然飘扬。
故事中住着无数狐獴、既超现实又神秘的浮岛,乃是结合实景拍摄、美术设计与数字技术的成果。实景拍摄部分,是在台湾垦丁的白榕园深处取景。美术设计葛罗普曼表示,白榕园这个外景非常关键:”我原本就相信,我们能在台湾找到狐獴岛的场景的灵感。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实景以及浮岛本身的设计。同时我也认为,要是不从大自然当中汲取灵感,我们就无法把这座岛创造得令人信服。李安知道垦丁有一个榕树保护园,他就带我们去看。那个保护园成了神秘浮岛的样貌的灵感来源。浮岛跟那棵榕树一样,是一个巨大的有机体,而榕树也是印度常见的原产树木。派会认得这种树这一点,实在是太完美了。“
主要拍摄作业完成以后,便进入漫长的后制阶段。《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剪辑为蒂姆?史奎尔、配乐为麦切尔?丹纳,此外还有关键的视效作业。在此同时,本片的耀眼新星也准备迎接人生旅程的新篇章-进入德里大学的圣史蒂芬学院学电影。不过苏拉沙玛表示,不管未来有什么刺激的冒险在等着他,演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都将是他永生难忘的经历。“我从这部电影所得到的收获,根本是多到说不上来。就跟派一样,我觉得我经历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在情感上、身体上、心态上和精神上都是。”“演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让我得以从不同的观点去看待事物。我现在坚强多了,而且我知道我现在能做到的事,比我过去所以为的要多得多。过去这一年对我来说,可以说比什么都重要。”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少年派的奇幻...(20张)
《少年派的奇幻...(8张)
少年派的奇幻漂...(10张)
词条图片(7张)
2012年内地引进大片
? 大侦探福尔摩斯2 ? 碟中谍4 ? 诸神之怒 ? 异星战场 ? 地心历险记2:神秘岛 ? 快乐的大脚2 ? 战马 ? 泰坦尼克号3D ? 灵魂战车2 ? 复仇者联盟 ? 超级战舰 ? 黑衣人3 ? 白雪公主之魔镜魔? 马达加斯加3欧洲大? 冰川时代4 ? 老雷斯的故事 镜 围捕
? 蝙蝠侠前传3:黑暗骑? 勇敢传说 ? 特工争风 ? 饥饿游戏 士崛起 ? 超凡蜘蛛侠 ? 敢死队2 ? 普罗米修斯 ? 环形使者 ? 飓风营救2 ? 安娜?卡列尼娜 ? 全面回忆 ? 暮光之城:破晓(上) ? 谍影重重4 ? 无敌破坏王 ? 守护者联盟 ? 2012 ?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美报告称中国大陆部署1200枚导弹瞄准台湾
2012-05-21 10:23:57 来源: 环球时报-环球网(北京) 有2426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4)
核心提示:五角大楼18日公布的《2012年中国军事与安全态势发展报告》尽管篇幅与以往相比缩水一半,但对解放军军力的极力渲染却丝毫不差。称中国已开工建设第一艘国产航母,预计将在2015年交付。最近这3年对准台湾的导弹大致维持在1000-1200枚。
资料图:东风15型战术导弹是中国短程导弹主力。
原题 美中国军力报告罗列解放军威胁
五角大楼18日公布的《2012年中国军事与安全态势发展报告》尽管篇幅与以往相比缩水一半,但对解放军军力的极力渲染却丝毫不差,在附录部分更用罕见的大篇幅罗列了解放军的各种装备。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9日对此回应称,美国国防部发表的这份报告,对中国正当、正常的国防建设说三道四,散布“中国军事威胁论”,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已向美方提出交涉。
美国代理副助理国防部长黑尔维18日在记者会上表示,该报告由五角大楼撰写,并广泛采纳国务院、国土安全部、能源部、商务部、财政部以及情报机构等部门的意见。他表示,为与五角大楼向国会提交的各种报告规格一致,今年的报告相比往年要短得多,但仍涵盖中国军力的各个主要问题。
该报告宣称,中国正在利用自身的经济发展,通过新军事行动以及投资更多的现代武器,扩大军事影响力。报告提到美国最关注的几种解放军新武器———反舰弹道导弹、歼-20隐形战斗机和航母的进展。黑尔维说,中国持续投入资金构建针对美军的反介入和区域封锁能力,其中就包括被称为“航母杀手”的反舰弹道导弹,目前该导弹已具备“有限的运作能力”。报告还预测,可与美国第五代战机F-22和F-35媲美的歼-20将在2018年具备作战能力。美国广播公司19日称,在中国第二架歼-20隐形战机首飞的同时,美国F-22却因缺陷迎来限飞禁令,未来中国隐形战机将成为美国空军的挑战者。五角大楼还说,中国已开工建设第一艘国产航母,预计将在2015年交付,随后还将建造更多航母,但“解放军航母要具备最初级作战能力仍需要更多时间”,因为缺乏经过充分航母起降训练的飞行员。
与以往不同,这次报告的附录部分详细介绍了解放军的兵力、部队编制、装备性能等。关于解放军的台海战略是这份报告中的重点内容。报告称,在军事人员、军队结构、武器装备和军队准则发展方面,两岸军力平衡继续向有利于北京的趋势发展。附录详细对比了海峡两岸的兵力和装备数量,宣称解放军对台部署的陆军兵力为40万人,包括3100辆坦克,而台陆军兵力为13万人,约1100辆坦克;解放军东海和南海舰队拥有16艘驱逐舰、44艘护卫舰、30艘常规潜艇和2艘攻击核潜艇,而台海军只有4艘驱逐舰、22艘护卫舰、
4艘常规潜艇;在空军方面,解放军有1570架战斗机和550架轰炸机,其中对台分别部署有310架和180架,而台军相应为388架和22架。
报告提到,解放军对台发起全面两栖攻击的能力还略嫌不足,但解放军在持续扩展威慑、拖延或阻碍第三方介入台湾冲突的能力,“目前北京可能难以实行全面的军事封锁,但到2020年,北京海上封锁的能力就会稳步提升”。和以往一样,报告中有关大陆对台导弹的数量成为台湾媒体关注的焦点。台湾“今日新闻”20日引用报告称,大陆仍将最先进的武器对准台湾,至去年10月为止 已部署1000-1200枚短程弹道导弹。报道称,马英九当局2008年上台后,“大陆对台军事威胁依旧不减”,2009年对台导弹增至1050-1150枚,而最近这3年大致维持在1000-1200枚,“数量虽然没有明显增加,但质量却有改善,尤其是导弹的性能与弹头杀伤力,都有显著提升”。报告还提到,解放军可以发动有限的短程弹道导弹袭击,精准打击台空军防卫系统,以此削弱台湾防卫、压制台湾当局或粉碎台湾民众抗击的意愿。
报告附录的最后部分还特别列出中国对美国构成威胁的各种导弹。《华尔街日报》称,2012年中国军力报告显示中国持续投资先进的巡航导弹,短程、中程、洲际弹道导弹。报告附录的示意图显示,在常规导弹领域,解放军“东风-21”弹道导弹和“长剑-10”巡航导弹的射程达1500公里,已覆盖第一岛链;而射程更远的“东风-3”弹道导弹和从轰-6轰炸机发射的空射巡航导弹足以将第二岛链纳入攻击范围。在战略核导弹领域,解放军打得最远的“东风-5”洲际导弹射程超过1.3万公里,能攻击“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大部分地区”;最新型“东风-31”、“东风-31A”和“巨浪-2”洲际导弹让中国核力量具备更强的生存力。
(本文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更多精彩,请登录环球网 ://.huanqiu. 作者:魏云峰)
俄科学家声称发现金星上生命迹象(图)
2012-01-25 05:19:14 来源: 广州日报(广州) 有7538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23)
核心提示:俄罗斯科学家莱奥尼德?卡萨弗马里蒂在对30年前苏联探测器拍摄一系列照片进行分析后,声称已经发现了金星上的生命迹象。他表示,这些照片显示有“蝎子形状”的物体,而且很明显在动。所有这些物体“渐渐出现,波动式改变形状,之后则消失了”。
俄罗斯科学家自称发现的在火星上的“蝎子状”的物体。
称发现有“蝎子形状”的物体明显在动随后消失
本报讯 据英国媒体23日报道,俄罗斯科学家莱奥尼德?卡萨弗马里蒂在对30年前苏联探测器拍摄一系列照片进行分析后,声称已经发现了金星上的生命迹象。
这些照片为1982年火星13探测器所拍摄,俄罗斯科学院太空研究所科学家卡萨弗马里蒂对此进行了重新研究。
他说,这些照片显示有“蝎子形状”、“圆盘”和“黑色尾翼”的物体,而且很明显在动。所有这些物体“渐渐出现,波动式改变形状,之后则消失了”。卡萨弗马里蒂在《太阳系研究》杂志上发表文章写道,“假如我们忘记了关于金星上没有生命存在的理论,并大胆地假设这些痕迹是那些物体的形态学特征,那么就会允许我们定义它们是有生命的。”
之前,没有任何数据显示地表温度464摄氏度的金星上存在生命。
美国航天局这样描述金星:结构大小与地球相似,但金星上浓厚而有毒的气体致使热量无法散发,产生巨大的温室效应。 (本文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 责任编辑:NN071
作文五:《少年派的奇幻漂流》1600字
推荐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播放地址:://11k.cc/jq/7015.shtml 【请先下载西瓜影音/吉吉影音】
西瓜影音下载地址:://rj.baidu./soft/detail/26248.html?ald
吉吉影音下载地址:://rj.baidu./soft/detail/26951.html?ald
剧情简介编辑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故事开始于蒙特娄,也结束于蒙特娄。一名在找寻灵感的作家,无意间得知了皮辛墨利多?帕帖尔的不可思议的故事。被大家称为派的男孩,成长于1970年代的印度朋迪榭里。他的父亲开了一家动物园,派整天与老虎、斑马、河马和其他异国动物为伍,对信仰、人和动物的本性自有一套看法。然而他试图与孟加拉国虎理查德?帕克交好的举动,却引来父亲勃然大怒。派的父亲当场以血淋淋的教训让他知道:动物与人的思考模式不同,一旦忘记这一点就会送命。这次的教训冲击了派对世界无止尽的好奇心,令他永远无法轻忽,最终甚至影响了他被迫经历的旅程。
此时印度发生了全面性的改变,动摇了派的多采多姿的世界。在派17岁那一年,他的父母决定举家移民以追求更好的生活。移民能带来新世界的新冒险,却也代表派必须离开他的初恋情人。
在选择移民加拿大之后,派的父母关闭动物园、收拾所有家当搭上一艘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剧照 (9张)
日籍货船。在船上,他们遇见一位残忍成性的法国厨师。当天深夜在茫茫大海中,原本令派感到刺激无比的暴风雨,才一瞬间就成了吞噬货船的大灾难。船沉了,然而派却奇迹似的活了下来。他搭着救生船在太平洋上漂流,而且有一名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同伴,理查德?帕克。冒险的旅程开始了。而这头过去在派的面前展露本性的猛虎,则成了派的大敌。然而在学习共存的过程中,理查德?帕克逐渐成为派重返人世的最大希望。
派与理查德?帕克面对许多无法想象的挑战,包括大自然的壮阔以及无情袭击渺小救生船的狂暴。其中一场特别凶猛的暴风雨,为派带来精神上的体验,让他质疑神对他的安排。然而从头到尾,派都没有绝望。一本旧的求生手册、海上的生物光、壮观的飞鱼群在空中画出的虹弧、闪闪发亮的碧波、以及一头跃出海面的座头鲸,都能让派得到喜悦[2] 。
幕后花絮编辑
,
为了在水下取景,李安特意拉上自己的两个孩子一起学潜水,自己还考取了潜水执照。
,
,
为了拍摄该片,男主角苏拉?沙玛在台湾接受了高强度的特训,包括求生技巧、游泳以
及平衡训练。透过严格的饮食控制与体能训练,苏拉从150磅重的瘦男生,变成167
磅重的肌肉男。
,
,
苏拉?沙玛被选中时完全不会游泳。在接受特技指导查理克罗夫?威尔、特技演员卡麦
隆?克罗夫威尔的严格训练之后,他成为了一名游泳健将。
,
,
在制作前期李安想要剧组亲身体验大海的威力,于是他和视角总监以及其他制作成员一
起乘坐海岸救护队的快艇深入风暴,9尺高的海浪把坚实的快艇卷得四处飘摇。
,
,
在片中的飞鱼场景中,成千上万条鱼在海面飞梭。道具组为这场戏制作了许多橡胶飞鱼,
拍摄时工作人员不停地往男主角苏拉身上和船上扔,而远景中密密麻麻的飞鱼则是用数
字动画合成。
,
,
因为片中的”老虎“与男一号有近距离接触,真老虎无法满足拍摄需要,因而片中出现的
老虎均由CG制作。 未完待续。。。
作文六:《少年派的奇幻漂流》22700字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评
作为一部投资1亿美元的文艺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于11月22日在中国内地上映。主人公派?帕帖尔在船难中失去了一切,上天还在他的救生船上“安排”了一头孟加拉虎。
影片在视觉创新上拥有《阿凡达》一样的野心,但没有走上盲目堆砌视觉奇迹的道路,而是在充满想象力的美景与情感之间平衡。导演李案并不想让这个冒险故事变得更加刺激紧张,而是把派放置到宏大、纯净到极致的情境中,隔绝、迷失让他削会与吃人老虎共处,他从苦难和困境中领悟出意义。
印度少年派?帕帖尔的故事,并不止于一部纯然美丽的风景片。
1 1亿美元拍了部文艺片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花了李安4年的筹备时间才拍成,原因是他根本找不齐那么多愿意冒险的投资人。小孩、动物、水都是拍戏的大忌,将会给影片带来大量的麻烦和大量的成本,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把这些禁忌占全了,加上片名跟动画片一样缥缈,主题颇为文艺,没有人愿意把美元扔在水里。李安花了大量时间说服投资人,最后为影片投入1亿美元以及3000人的制作团队。
虽然花了大量金钱和人力物力,但该片并非一个单纯的刺激惊险的冒险故事。它没有宏大的场面,也没有阿凡达那样奇幻的外星人。在印度风格的音乐中,影片花费了大量金钱为主人公派“造境”,把他放置到宏大、纯净到极致的情境中,让派远离人类社会之后感受隔绝、迷失,让他学会与吃人老虎共处,让他从苦难和危险中领悟出意义、战胜内心兽性的邪恶,同时也带领观众思考信仰何为。从主题和类型上来看,该片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文艺片。
2 老虎要吃人,却让主角活了下去
影片主角派居住在加拿大,面对前来采访的作家,他开始讲述他16岁那年的故事,当时他与经营动物园的家人,为了生计带上动物坐船从印度前往加拿大。影片的核心部分从派的家人遭遇船难之后开始。唯一的幸存者派开始在太平洋上漂流,救生船上还有一头斑马、一只鬣狗、一只猩猩和一头叫“理查德?帕克”的老虎。一番撕咬缠斗之后,只剩派和老虎活下来。派用尽方法提防老虎的袭击,但老虎也是他寂寥旅途上唯一的伙伴。他们的命运交缠在一起。
派从救生手册上读到,海上逃生最重要的是“不要绝望”,丧失意志比老虎更可怕。难以置信的是,对老虎的恐惧却让派一直保持了警醒。老虎每天要吃5公斤食物,不然就会掉过头来吃了派。喂养老虎的任务也让他有了消磨时间的目标。派曾经有机会上了一座浮岛,但后来他却离开小岛,主动带上老虎重新开始漂流,最后活了下来。
3 初次出镜,男主角是天生演员
派的扮演者名为苏拉?沙玛,导演李安在3000人中选出他。但令人诧异的是,这位即将出演大海题材影片的男主角,当时还不会游泳,甚至连海都没见过。李安说:“我们带他到台湾受训3个月。训练课程很辛苦,但是我单独给他上表演课时,我就知道我可以赌他,因为他是天生的演员。在各种情境中互动时,你可以清楚看到他的改变。他变得不再是个17岁的男孩。”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苏拉?沙玛的处女作,“他像上辈子就做演员的。”李安说,苏拉?沙玛的优势之一是眼睛跟他当初见到的汤唯一样有灵魂。
4 画面很绚丽,命题很沉重
有影评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老少咸宜的上乘娱乐之作,在叙事中结合海上冒险与如梦似幻的心灵沉思,影片的美令人心弦激荡。
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之前,你从未看过如此美丽的大海:从幽蓝的海面到金黄的落日,天地间有无数种颜色但又很寂寥,海面上仅一船一人一虎而已;派正在为食物发愁时,无数飞鱼从船的上空掠过,派被撞得眩晕,但又因为老虎有肉吃了而欣喜。派遭遇船难的段落,则让人身临其境觉得风浪要将自己淹没。
4只孟加拉虎被拉到拍摄现场,通过动作捕捉技术,它们的身形动作被输入电脑仿造出原著中的老虎“理查德?帕克”,观众可能从来没有这么近距离看到过老虎充满感情的眼神。
尽管有鲨鱼不时出现,但李安并没有拍摄他们与鲨鱼的搏斗,而是把更多的篇幅放在了派与人类世界的隔绝、迷失之上,更多地讲述一个男孩变成男人,以及人如何学会尊重大自然。
派获救之后,故事本应完结。但李安却在结尾玩了个套层结构,为这段故事塑造了另一个版本:因为派的故事看起来难以令人尤其是保险公司相信,通过派的口述,影片虚构了另一个4个人类“人吃人”的充满兽性的漂流故事,人们似乎认为兽性和邪恶才是世界的真相。李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观众能够通过这个体会原著中的更深一层含义,那就是人们更愿意选择美好的原因是因为美好更有意义。
他的深沉令我们心碎
从上一次看李安大师的作品《色戒》到现在的这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弹指一挥间已经过去了快5年。
电影从成年派冷静克制的讲述开始。这前面的10多分钟也许会消耗掉你的所有耐心,如果你不提醒自己安静下来的话。一旦安静下来,你就进入天堂般的美丽境界——这里有各种表情的大海,从静谧到狂暴的;各种色彩的大海,从俯瞰到透视的。这里有神秘的漂浮岛,唯一遍布的居民是毛茸茸的狐獴;更有深邃星空和梦幻满月。可仙境中又危机重重悬念叠生,在看似无穷无尽的炼狱般考验中,派带领我们思考“告别”这个人生中最沉重的主题。
在谈到为何选用印度小孩沙玛演派时,李安导演曾表示:“他的纯真吸引我们、他的深沉令我们心碎……”对了,这句话就是整部电影的调子。
我不知道从《色戒》出来的汤唯到底是喜欢吃回锅肉还是香菇菜心,尽管《色戒》绝对不是“回锅肉”,但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却百分百是碟“香菇菜心”。就连喜欢回锅肉的我也真心地推荐这碟回味无比的“香菇菜心”。
小知识:
PI不念“屁”,念“派”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英文片名为《Life Of Pi》,Pi是男主角的名字,但这个Pi在中国被误读过很多次,比如被叫做“少年P”甚至“少年屁”。这个字到底该怎么念,在电影中对这个字的发音有这样一段解释,男主角全名便辛?莫利托?帕帖尔,由于“便辛”的
发音像英语中的“小便”,他在学校里不断被同学取笑,于是他自作主张把便辛的发音改成了跟圆周率π的读音一样,念“派”。电影引进时,“Pi”被直接翻译成了“派”。
老虎的名字藏着沉重故事
理查德?帕克是一桩真实吃人船难故事中的17岁主人公的名字。1884年,Mignonette号沉没,4名船员被困在南大西洋,除了3名船务人员,还有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男仆。漂流中,3名成年船员理性泯灭,杀死了帕克,分食他求生。
在英语一些语境下,“理查德?帕克”常和海难联系在一起,意味着漂流、自相残杀。
李安谈3D:
3D不会让我
做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问:可以谈谈3D技术的运用吗,
答:一般有个错误概念,认为3D就是一堆器材、只适合拿来拍动作片或动画片。其实3D正逐渐成为正规的电影艺术形式。事实上要是没有3D,我还真不知道怎么说这个故事。它有太多面向,必须以很独特的方式来传达。如果是平面的就行不通了。我老早就考虑拍3D,后来才知道有一部叫《阿凡达》的电影正在拍。我觉得运用3D技术,我或许能为电影拍摄增添另一个面向,并改变我们对距离的认知,那时候我根本还不懂3D拍摄。
问:那么你发现了什么,
答:我还在学习,因为我想它对所有人来说都很新,设备也很初级,就像回到电影刚发明的时期。一般观众和电影工作者都很懂电影。但我们其实没有那么懂3D。身为电影工作者,尽管现在大部分人都拍3D电影,但我们还是2D的思考模式。3D着重的是怎么安排画面、怎么考虑画面,它是一种新的美学形式。我承认我还是一个很2D的导演,但我不会在这部片里就做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我希望我能带领观众一起走。3D具有挑战性、刺激的部分,就是你可以去制定规则或发现规则,这一点会让这条路走得值得。
在《少年pi》的制作特辑里,李安谈到了对影片的理解:拍这部电影是他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过程。如果没记错的话,同样的意思在他的《十年一觉电影梦》一书中也表达过。在《断背山》上,李安让一句话成为世界流行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同样,在《少年pi》中,这句话可以换成: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孟加拉虎。
1
从片名不难看出,这是一部充满奇幻冒险风格的影片,它讲述了一个少年在海难之后如何与一只同船的猛虎结伴同行的故事。这样的故事通常情况下会被笼统地归纳为一个“成长”或是“友谊”的主旨。何况该片中又动用了3D技术以及灾难类型的时髦元素,这就很难不让人进入到商业片的逻辑体系中去。
虽然李安的电影都是剧情片,在故事接受的层面上,从来就没不设门槛,但是,要想真正走进李安的电影世界,却非易事。在各种场合,我曾完整地看过不下几十几遍的《卧虎藏龙》,也许对迷影群体来说,这个数字都不值得拿出来说。我想说的是,即使如此,当我在研读李安的自传以及徐浩峰对《卧虎藏龙》的解读之后,才发现,原来我一直只在《卧虎藏龙》的门口逗留,根本没有走进去。《卧虎藏龙》的玄妙之处我就不做多说,大家可以参看徐浩峰在他的影评集《刀与星辰》中的解读,真的非常独到。 我想说,李安是真大师。在我的经验系统中,他的成长经历、艺术给养、认知结构是华语导演中无人可以匹敌的,也是唯一一个让我可以在零点看首映,午夜三点到家再写三个小时的影评的导演。好的电影匠人与电影大师的区别在于:前者的电影只是提供视觉张力或者心理刺激,而后者的电影以人性深处的欲望为导向,提供独特的想象和价值观,让人们看到世界之外的另一种可能,从而让我们去探究真正的自己。在《少年pi》中,一个少年、一只猛虎、一片汪洋,李安以封闭性空间的调度,提炼了高度隐喻的人生寓言——人如何与自己相处,
2
为了照顾大众,把一个故事尽量交代清楚,《少年pi》的叙事上采取了一种套层结构,外层是成年pi向一个小说家讲述少年时代的故事,里层便是具体的故事内容。但是,影片峰回路转,虚实相间的地方在于:当作家和观众都以为pi的故事以自己获救、老虎走进森林而终结时,成年pi又提供给我们另一个故事,不同于第一个故事的主角是自己和老虎,第二个故事是全部以人物出场——水手、厨师、妈妈、自己,在小说家的推断下,他们分别对应了第一个故事中的斑马、豺狼、猩猩,而少年pi居然是第一个故事中的老虎。成年pi没有否认小说家的推断,只是问他喜欢哪个故事,得知对方喜欢第一个故事时,成年pi说他看见了上帝。 李安在此模糊了现实与虚幻的界限,把想象交给观众,我没看小说,故而不知道这神来的一笔是否出自原著的精神,其实,不论哪个故事是真实发生的,少年pi与老虎帕克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是李安一直在探讨的。
Pi与帕克的第一次见面在父亲的动物园中,天性善良的pi凝视着帕克,坚信它不会伤害自己,但pi给它喂食的举动被爸爸以及全家拉住,并以“羊入虎口”的血淋淋的事实告诉pi,“你在它眼睛里看到的是自己的倒影。”pi与帕克多年前的一次交流以帕克惊慌逃窜中断。在那汪洋中的一条船上,pi先后看着豺狼把斑马和猩猩吃掉,任凭外面野兽厮杀,老虎却没有从船里走出来,当这些动物都死了之后,老虎才叫嚣着从中跑出,奔少年pi而来。他为什么选择了在这个时候出来,当少年pi和帕克奇迹地漂流到有如阿凡达一般奇幻的“食人岛”上,在岛上经历了白天的桃园仙境与夜晚的死亡之谷的对比,少年pi决定放弃长居此地的打算,并坚信帕克在自己的一个哨声之后便会跟自己再次通行,在一段等待之后,帕克果然从远处欢快地向他奔跑而来。但温暖的时刻马上被他们抵达生存之岛时被击碎。少年pi倒在沙滩上,帕克从船上跳下,在少年pi的注视下,帕克径直地走向森林入口,稍作停留,却不回头,然后消失到森林里……
3
影片终结于pi与帕克的背影同时出现在画面中,接着骨瘦如柴的帕克径直地走向了森林。这一刻,我突然想哭,因为联想到《断背山》结尾,恩尼斯对着杰克留有血迹的衬衫说的那句台词:“jack,I swear……”,戛然而止,却将悲伤留给观众。 老虎帕克到底是否真正存在过,亦或是pi的另一个自己,果真第二个故事是真实的话,那么帕克则是不存在的,影片则无疑是一个灾难+复仇性质的影片,提出了一个成功复仇之后的人该如何面对自己,如何与自己相处的一道选择题。我们每个人一生都会面临无数个森林的入口,到底选择不回头地走进去还是在瘫软在沙滩上的时候便被人救走,李安在电影中一直在寻找这个答案。他电影中的那些人都是一群不合时宜的人,被社会秩序与伦理所囚禁,但同时又极端地向往自由,不断挣脱。《少年pi》把这种选择附加上了宗教的力量,以充满视觉化的艺术效果,打破真实与虚幻的念想,反而更加令人想象。其实,所有人际关系归结起来也只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李安便是如此,在《十年一觉电影梦》中,他曾大致说过这样一席话:每拍一部电影都是完全把自己放进去,很喜欢这样,但同时又非常害怕,因为不能忍受自己完全暴露在公众面前……
提到李安,最多的词是“儒雅”,但我一直认为,李安有一颗比任何导演都坚硬的心。我每次都会跟学生和朋友推荐李安的《十年一觉电影梦》,只要看看他的那本书,你就会明白,外表有多儒雅,内心就有多疯狂。“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或许可以说到其中的一二。
在内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已经拿下了2.7亿人民币,这部李安的力作充满了各个年龄阶层都憧憬的元素,冒险、生存、梦想、感动、毅力种种正能量,而讲述这一切的道具,不过是一个少年和一只老虎。
这种带有童真寓言式的叙事方式,对于浮躁而焦虑的我们来说,很有代入感。事实证明我们不是不喜欢宏大叙事,事实证明我们不是缺乏激情,事实证明我们不是没有爱,事实证明只是我们周围缺乏一个会调情的高手。
于是,我们又擅自做主地将少年唤作“骚年”,不是恶搞这个可爱的孩纸,而是一种暧昧的昵称。
“骚年”帕特尔的漂流,那种大洋深处未知一切的紧张感与刺激感,在我们周围也并不鲜见。事实上,几年前,就有一个“骚年”,施施然地从大西洋(600558,股吧)彼岸,漂流到了上海。
这个“骚年”,就是褐石建筑。在当时的上海,纯正的褐石建筑并没有,“骚年”登录到这块奇妙的新大陆后,才发现这里的人们肿么都用饥渴的眼神紧盯着他。原来这里的人们看太多了乏善可陈的建筑,眼神疲惫了。
“骚年”很意外也很意内地获得了巨大成功,在上海卖得很好很好,“骚年”的第一个名字,就金地艺境。
关于“骚年”褐石建筑为什么卖得这么好,上海人为什么这么喜欢褐石建筑,口水话可以有一箩筐,就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为什么在内地那么火,影评可以写到博士论文那么长,但其实,《TIMES》给出的评价很简单,就是简单,好看。
事实上,褐石建筑这个“骚年”的优点一大堆,但其实很多买家的第一评价也就是好看,好看了,还要怎样,
但其实,这样的论断也潜藏了很多的底蕴。比如,褐石建筑的最新版本,骚年2.0,金地艺华年,在将褐石建筑引入别墅后,创新了老人房,大面宽,南北分向入户等等特点,让他其实是好看而不简单。
当然,那些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好看、简单”的人们,谁真正认为“少年派”很简单了,
精彩对白
1、If every unfolding we experience takes us further along in life, then, we are truly experiencing what
life is offering.如果我们在人生中体验的每一次转变都让我们在生活中走得更远,那么,我们就真正的体验到了生活想让我们体验的东西。
2、All of life is an act of letting go, but what hurts the most is not taking a moment to say goodbye. 人生就是不断的放下,但最遗憾的是,我们来不及好好告别!
3、When you understand life and self are not used to overe but to get along! You will understand some
things although not reasonable, but you must believe, they are strong, you must rely on!当你明白.人生和自我都不是用来战胜而是用来相处的!你就会明白有些东西虽然并不合理,但你必须相信,它们很牢固,你必须依靠!
4、I must say a word about fear. It is life’s only true opponent. Only fear can defeat life. 这里必须说
说恐惧,它是生活惟一真正的对手,因为只有恐惧才能打败生活。
5、Don't be deceived by these things and scenery, children, the society is very plicated.别被这些事物和光景蒙骗了,孩子们,社会很复杂。
6、Faith is like a house, can have a lot of room.信仰就像房子,可以有很多房间。
7、At the same time letter of different religions is not what to teach letter.同时信不同的宗教就等于什么教都没信。
8、Animal and person have substaintial distinction, forget that some people will die.动物和人有本质区别,忘记那一点的人就会没命。
9、We like the same voyage kolumb.我们就像哥伦布一样远航。
10、But Kolumb is not to find India?但是哥伦布不就是来寻找印度的吗,
11、Suspected enormous effect, it makes the religion activity.怀疑作用巨大,它使信仰永葆活力。
12、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don't loose hope.最重要的是不要绝望。
13、God, thank you for giving me life, I'm ready.上帝,感谢你给我生命,我准备好了。
14、Language is our last lifeline.语言是我们最后的救命索。
15、Have taken place, why must be meaningful.发生了就发生了,为什么一定要有意义。
16.Then Richard Parker, panion of my torment, awful, fierce thing that kept me alive, moved forward and
disappeared forever from my life. 然后,那个让我生存下来的理查德?帕克,那个让我痛苦、使我害怕的凶狠的伙伴,径直向前走没有回头,永远消失在我的生命里。
17.I lost my family. I lost everything. I surrender. What do you want? 我失去了家人,我失去了一切,我臣服,你还想要什么,
故事开始于蒙特利尔,也结束于蒙特利尔。一名在找寻灵感的作家(拉菲?斯波 Rafe Spall 饰)无意间得知派?帕帖尔(伊尔凡?可汗 Irrfan Khan 饰)的传奇故事。派的父亲(阿迪勒?侯赛因 Adil Hussain 饰)开了一家动物园。因这样特殊的生活环境,少年派(苏拉?沙玛 Suraj Sharma 饰 )对信仰与人的本性自有一套看法。在派17岁那一年,他的父母决定举家移民加拿大以追求更好的生活,而他也必须离开他的初恋情人。
主人公派的父亲经营着一个动物园,使得他从小就很了解动物的习性。在后来举家迁往加拿大时,在船上他们遇见一位残忍成性的法国厨师(杰拉尔?德帕迪约 Gérard Depardieu 饰),与他们同船的还有动物园里的一些动物,因为父亲打算把它们趁机以高价卖掉。然而货船中途沉没,派的家人全部遇难。
日本货轮失事,派和救生艇被船上掉落的斑马砸进海里,他侥幸落在救生艇的舱盖布上得以生存。于是,他开始了在海上漂泊227天的历程,与他同时处在救生艇中的,除了那只断了一条腿的斑马外,还有一只鬣狗、一只猩猩以及一只成年孟加拉虎,由于海关官员的失误,这只孟加拉虎注册了一个正儿八经的绅士的名字:理查德?帕克。在救生艇上的最初三天,鬣狗活吃了斑马,咬死了猩猩,理查德?帕克又杀死了鬣狗。接着,17岁的少年派海上生存的故事便开始了,他由最初的与
理查德?帕克相互提防,想要杀死对方的心理逐渐变为相互依赖,也变成了派生存下去的一种动力。
导演接受采访
记者:《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国内引发的解读很多,您怎么看这种现象?
李安: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大家都会问,到底真的意思是什么,拍的时候是什么想法。我觉得把我的想法讲出来会有标准答案的感觉,限制了观众的想象,跟书或者是电影本身的创意不太合,不管解读的是不是我心里想的东西,我都觉得很贴心和鼓舞,因为影片给了他们共鸣。对电影创作者来讲,很喜欢看到观众这么强烈的解读热情,其实也反映到本身的求知欲、观影欲,这是一个好现象,我很珍惜的,这是我跟观众的缘分。
我要讲的是心灵的追求
记者:主人公“派”有三个信仰,他说信仰就像一栋房子,里面有好几层,每层有屋子,其中还有怀疑的空间。这是您的信仰观么?
李安:我觉得信仰对人生很重要的,因为人生可以用科学证明,可是手眼能够触及到的东西非常有限,你不能证明精神层面上的东西,理想和感性需要结合,不然人生是非常空洞的,破碎的,是混乱的。在经历了身体的困境后,心灵上最后怎么不发疯、不绝望、不沮丧,怎么熬过这个,我觉得不只是海上漂流存活的故事,更是对人生的隐喻。这个旅程是比较抽象的东西,结尾有一个反转,有一个思索,一个讨论,这个东西才是片子的主题。我要讲的其实是在心灵上的追求。3D的成熟还需要很多年
记者:您在片中使用了3D,但您没有像很多电影那样去炫技,您对3D理解是什么?
李安:这个电影用2D拍不出来,3D可以把观众带到跟派一样的环境中,投入感更强。3D发人深省,它是新的视觉语言,要怎么样处理,怎么样让那个东西跟观众沟通,摄影机看到的就是事实,可是观影是用心在看。我当3D是一个新的电影语言,我觉得还需要很多年,大家才会完全认同这种新的电影语言。
在谈论少年Pi这部电影之前,需要预设若干个前提。这些前提就像是数学里的那几条公理,一切演绎,一切推理皆由此而来。如果我们不能在起点达成共识,那么只会分道扬镳,越行越远。
第一。少年Pi的小说属于扬马特尔,少年Pi的电影属于李安。李安的电影基于原著,但又不尽相同。他保留了故事框架,进行了改动增删,使之混杂入了李氏基因,从而变成另外一样东西。因此,我在接下来的分析中,将会彻底抛开原著的干扰——不涉及原著情节,不涉及原作者用意,不比较两版之间的差异,总之就当是我们从来不知道这部电影还有原著——只专注于导演在银幕上给我们摆出来的东西。
第二。成年Pi的演员伊尔凡可汗在接受采访时说过:“这部电影表面上看是一个少年的冒险故事,实际上隐藏着很多隐喻,它有许多平行空间,很多层次。”换句话说,这是一个寓言性质的故事,里面的隐喻表现手法克制而简洁,彼此的映射关系十分明显。李安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赋予了扬马特尔的故事框架一个“李安”灵魂。我们只有承认李安在这些细节上的处理是刻意的,每一处都经过精心设计,每句台词都有它的功能和指向,才能拼凑出他试图表达的意义。否认了这一点,就成了聆听云天明童话的三体人,听到的只是一个纯净、美好的故事。
第三。我一向认为,影评是一件主观的工作,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视角和观感,他们都没错,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根本不存在客观影评这种东西,自然也就不存在对错。对写影评的人来说,他唯一的责任,就是承认他的评价只是个人体验,不是妄议别人对错的客观真理。所以这篇东西,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它不涉及微言大义,不谈主题外延,只就电影本身的线索做一些分析。或许对,或许错,或许过度解读,或许牵强附会。如果得到大家的认同,我深感荣幸;如果你的意见与我大相径庭,那说明这部电影存在多重解读,更显出它的神秘魅力。
闲话少说,让我们从那次晚餐说起。
电影一开始,同时信仰了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Pi和他的父亲母亲在晚餐时进行了一次谈话。这次谈话非常重要,它是整个电影主题的第一次预演。
少年Pi的父亲说:“如果你同时信仰三个宗教,那等于什么都没信。与其如此,不如选择相信理性,相信科学……我宁可你经过深思熟虑否认我,也不要不加分辨地盲目接受。”(凭记忆写出,只是复述其大意,以下同。)
而母亲则说:“科学解决外在的问题,而不是内在的。”实际上是在暗示理性和信仰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前者解决现实问题,后者解决心灵问题——要注意,母亲这句话,实际上成为了Pi后来一切行动的心理渊薮。
电影里提及了两人的背景:父亲被现代医学救了一条性命,所以他相信科学,代表着理性;母亲倾向于宗教,代表着信仰。电影里还特意强调,母亲舍弃家庭跟随父亲,信仰是她与过去唯一的联系。
父亲和母亲的说法不同,少年Pi面临着抉择。要理性还是要信仰,这是一个精神领域的经典困境,少年Pi最终做出的选择是:“我决定去受洗。”也就是说,他选择了后者,也就意味着他认同了母亲的话,
但信仰需要的是虔诚,Pi并非一个虔诚者,他是个泛神论者。成年Pi的一番论述表明,他需要的是一种超自然的、至高无上的力量作为信仰依靠。至于无论是上帝、安拉还是毗湿奴,并不重要。可以这么说,他的意识里,信仰的是信仰本身,而不是某种特定的神明。
对虔诚者,他选择信仰是去解决问题。而Pi这样的人,他选择信仰,只是为了逃避问题。信仰对他来说,不是一个具体膜拜的对象,而是一个寄托,一个可以逃遁的空间。
这就是为什么,Pi要讲两个故事。
两个故事的真假一直存在争论。可在我看来,第一个故事毋庸置疑是编造出来的。李安很狡猾,他从不公开谈论故事的真假,
他知道保持一部电影的魅力就是让观众无限地争论下去。可他在电影里的安排,却表明了自己内心的态度。
一个幻想故事,可以天马行空无所顾忌;但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必须符合现实。第一个故事里有食人岛,这是一座深海中的热带密林,中间生存着无数沙漠中才有的狐獴。沙漠和大海,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象。
如果这个故事是真实的,那么李安为什么不设置一个长满棕榈树爬满老鼠的正常海岛,使之看起来更加合理呢,可李安非但没这么做,反而煞费苦心地挑选了距离合理性最远的沙漠狐獴,这是刻意放大不合理,以此来暗示第一个故事的虚幻性,告诉所有观众,这只是幻觉,这只是想象。我们都希望第一个是真实,但没法说第一个就是真实的。
这一点像我们平时开玩笑。比如我调侃一个姑娘说:“你真漂亮我特喜欢你。”这句话有可能会被当成玩笑,也有可能会被当真。为了避免被当真的风险,我会故意夸大这句话“你比林志玲还漂亮我天天想着你连肉都不愿意吃了。”不合理的部分被无限放大,听的人自然明白这只是个玩笑。
所以,第一个故事是Pi所幻想出来的,第二个故事是真实的,是理性的。可Pi无法解决第二个残酷故事给自己内心带来的煎熬,他只能逃遁到第一个故事里去,把周围的遇难者幻化为各种动物,才能让自己平静——正如母亲晚餐时所说,理性解决外在的,信仰解决内在的。他那一句“我决定去受洗”,实际上就是自己决定逃遁的预言。
李安在这部电影里,有两种方式来引导观众巧妙地觉察到隐喻存在。一是预演。每一次大的行动之前,都会有一次小的行动作为预演;二是让本体和喻体反复出现,强化两者之间的关联,然后通过构建喻体之间的关系,来揭示本体的命运。
晚餐谈话,无疑就是Pi讲述两个故事的动机预演;而基督教牧师对Pi说的那句:“you must be thirsty。”和父亲说“从它眼中反映出来的,是你自己的投影”,则是李安在不断在我们脑海里建立起Pi和老虎之间的本喻关系。
有人说老虎代表了恐惧,我觉得应该更进一步,代表的是Pi的本能情感。在第一个故事里,Pi把自己一分为二,自己代表着人性或理性,老虎是剥除了理性的原始本能——本能地发怒,本能地恐惧,毫无掩饰地表达自己最粗粝的欲望。
换句话说,第一个故事里的人与虎,是第二个故事人性与兽性之间天人交战的投影。Pi不愿正视吃人的现实,只得一分为二,变成人与虎的奇幻漂流。这在许多影评里都有提及。
可是,不要忘了,我们否定第一个故事真实性,理由是它存在着不合理,而且李安保留了“不合理”的标签,以此提醒观众故事的虚幻。
但第二个故事,就真的合乎情理了么,
回想一下第二个故事的过程:Pi、母亲、水手和厨师登上救生艇。水手受伤,很快死去。厨师将其吃掉。然后Pi不小心放跑了一只海龟,被厨师殴打。母亲与厨师争执,被厨师所杀。厨师把母亲的尸体扔进大海喂鲨鱼。Pi出于愤怒杀了厨师,并吃掉了他。
在这个故事里,各种元素和第一个故事完美对应,母亲=猩猩,厨师=鬣狗,水手=斑马,老虎=Pi的本能,看似完美无缺,合乎情理,连最理性的保险公司都快要认同,但其中却存在着两个破绽。
第一个破绽,是香蕉。
当Pi讲述第一个故事的时候,说猩猩坐着漂浮的香蕉而来。保险调查员立刻指出,香蕉不会漂浮。当Pi讲述第二个故事时,对这个细节居然没有修改,仍旧坚持说妈妈坐着漂浮的香蕉前来。
第二个破绽,是妈妈的死。
厨师是一个对食物很执着的人,他会吃老鼠,会把水手杀掉用肉做鱼饵。对他来说,每一块肉都是极其宝贵的。可是妈妈死后,
厨子没吃掉她,扔到了海里喂了鲨鱼——这是一种浪费,尤其是厨师已经吃过了水手,对他来说,最大的心理障碍已经消除,没理由会做这种浪费行为。
第二个故事本身已经非常圆满,却多了这两个颇为醒目的蛇足。实际上,它们也是刻意被保留下来的标签,用来提醒观众——第二个故事也并非真实——至少隐瞒了一部分真实。
这两个破绽,都与母亲有关。毫无疑问,第二个故事隐瞒的真实,就是母亲的下落,
前面我说过了,李安喜欢用各种比喻反复强化本喻关系。少年Pi和老虎是其中最醒目的一对,但还有一对本喻很容易被忽略。
母亲与莲花。
莲花与母亲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在此之前已经有两次显著暗示。一次是在开头,母亲在地板上用粉笔画莲花给Pi和拉维看。一次是电影中段,Pi俯瞰海底,先是鱼形成莲花,然后又变成母亲的容貌(这里Pi父和拉维的脸都没出现,指向特别明显),最后叠加到了沉船。所以准确地说,莲花代表的是Pi对母亲的思念和爱。
与此同时,李安还特意安排了阿南蒂给Pi讲解舞蹈,引出一个关于莲花的重要比喻:林中莲花。
在Pi问阿南蒂林中莲花是什么意思时,她没有回答。直到我们进入整个电影最关键的一段情节:食人岛,才恍然大悟。
Pi在夜晚的林中摘下一朵莲花,打开以后,里面是一颗人牙。于是“林中莲花”这个比喻和指向,在这里得以完成。
我们知道,第一个故事是Pi的幻想。那么他在岛上的动作,肯定是对各种现实发生的投射。莲花是Pi对母亲的思念;莲花中的人牙,代表了母亲的遗骸,也即死亡。而母亲的躯体,实际上就是整个食人岛。
岛是母亲,而岛下涌起的酸潮,则是母亲的下场。
酸潮是一个意义异常清晰也异常恐怖的比喻。如果想表达母亲死亡的意象,有很多种办法,最简单的比如说潮水慢慢淹没岛屿,代表母亲的溺水;或者鲨鱼啃噬小岛的根茎,代表葬身鲨腹,等等……可李安选择的是一个非比寻常,几乎和海洋没有一点关系的比喻:酸。
这个酸,自然就是人的胃酸。酸潮扑上小岛,这个意象表明母亲是被吃掉的,被胃酸所消化,所以遗骸的代表物是牙齿。
Pi在岛上吃了植物根茎,老虎吃了狐獴,这是食母的暗喻。有一种说法认为,根茎和狐獴代表尸体的肌肉纤维和蛆虫,代表了吃人,这两个比喻在电影里找不到可参照的点。李安如果要设一个比喻,一定不会只设一次,一定会重复多次,或者找另外一个参照点,所以这个猜想是否成立,需不需要影射到如此细致,有待商榷。但食母是确凿无疑的。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食母之前已经预演过一次。
Pi是个素食主义者,他第一次抓到一条大鱼,一边大哭一边用锤子把它砸死。砸死以后,Pi跪倒在筏子上,哭着对鱼的尸体说:“毗湿奴,谢谢你化身为鱼来救我。”他这么做,是因为自己面临着饥馑危机,理性告诉他只能吃鱼渡日,为了能够达成心灵妥协,Pi必须在信仰里找了一个借口。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关于道德的教义太过鲜明,没办法利用,于是Pi只能选择毗湿奴作为理由。这也从一个侧面反应出Pi的宗教观。
于是,鱼成了毗湿奴的化身,Pi有了一个可接受的理由,内心回归平静。
这次吃鱼事件非常重要,承前启后。
往前看,它与晚餐谈话相对照。父亲在晚餐时说了句话:“今天的羊肉很美味,可惜你们享受不了。”说明父亲是家里唯一一个肉食者,他代表着理性,理性是要吃肉的。母亲则告诉Pi,理性可以解决外在,信仰可以解决内在。这一点是食鱼事件里也得到体
现,Pi理性地杀鱼吃肉,然后用信仰给自己内心找了个避难所,一个借口。这个很变通甚至有点狡猾的举动,与Pi在餐桌上轻松地说“我决定去受洗”的精神是一脉相承。
往后看,母亲就是鱼。鱼是毗湿奴所化,那么母亲也一定是毗湿奴Pi来的。Pi吃鱼是因为这是毗湿奴的化身,Pi吃母亲也是因为她是毗湿奴的化身。一个化成鱼,一个化成了海盗。食鱼事件就是食母事件的预演。
宗教变成了Pi的心灵庇护所,他给自己构筑了一个坚固的壳。对Pi来说,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教义太过清晰,对善恶的道德评判太过清晰,他唯一能选择的——同时也恰好是她母亲所信仰的——只有印度教。只有毗湿奴的神话特性,才能为Pi食母构造出一个合理的借口。
李安唯恐观众还搞不清楚这个比喻,还特意给出一个岛的轮廓特写。有人说这是毗湿奴的侧影,有人说这是一个女人,都没错。这个轮廓本来就兼具了母亲与毗湿奴两种特性。莲花是毗湿奴的象征,而母亲信仰的是印度教,毗湿奴的神话就是她讲给小Pi听的。从这个特写镜头,母亲-莲花-毗湿奴这三个元素的连接,得到了一次明白无误的强化。
这就是为什么岛的轮廓既像毗湿奴,又像是母亲,Pi为了给自己的食母寻找了个宗教理由,早视它们为一体了。
在这之前,Pi应该已经做过类似的事情。在幻想层面,鬣狗杀死了猩猩,老虎杀死了鬣狗,但很快鬣狗、斑马和猩猩的尸体全都消失了,全都被老虎吃掉了。投射到现实层面,厨师杀了母亲,Pi杀了厨师。然后面临饥馑的Pi吃掉了水手的剩余部分和厨师,最后把目光投向了自己母亲的尸体。
食人是一回事,食自己的母亲又是另外一回事。Pi在吃水手和厨师时还能保持正常——食鱼事件里,Pi杀死了鱼自己却没吃,而是喂了老虎,表明他把吃人归咎为自己的兽性,自己的人性还保持着清醒——但面对自己母亲,他内心的惊慌和挣扎可想而知。
在登岛之前,故事一里有一场惊天动力的大风暴,老虎在瑟瑟发抖,Pi在呼天抢地。开始时Pi还呼叫着神明,但很快就放弃了。这说明他的人性和兽性同时遭遇大了现实中的大挫折,这挫折可能是真正的风暴,也可能是其他灾难,总之造成的结果是食物匮乏至极,陷入极度的饥饿。唯一的食物,只有母亲。
吃了,自己心理绝对无法接受;不吃,一定会饿死。
可这场危机太过强烈,于是Pi的人性和兽性不得不暂时达成统一,或者说妥协,把母亲当成毗湿奴的化身,重演吃鱼时的故事,并且构造出一个毗湿奴食人岛的幻象。正如电影开头讲述的,到了夜晚,我们都生活在毗湿奴的梦里。
然后,在幻想层面,人与虎同时登岛,Pi吃了植物根茎,老虎吃了狐獴。不知大家还记得不记得,当Pi告别阿南蒂的时候,阿南蒂给他手腕系了绳子,代表了与最爱之人的告别。再回想起Pi一登岛便在岛上系了一段绳子,便会豁然开朗。Pi是在告别,与母亲告别,因为他即将要吃掉她。
到了夜晚,酸潮涌动,莲花里只残存一颗牙齿。等到Pi夜晚打开莲花看到人牙时,林中莲花的暗喻发挥了作用,他的理性之火终于觉醒,意识到自己做下的极恐怖的事。
Pi自己说担心被食人岛吞噬,才决定离开,实际上担心的是食母这件事吞噬掉他的精神,让他疯掉,乃至死亡。所以他选择了逃离这个岛,也就选择了忘记。这同样也在阿南蒂的情节里得到了呼应:“我记得那一天发生的每一件事情,但是却忘记了是如何告别的。”
结果Pi把这件事彻底忘掉了。他给保险员讲述第二个故事时,只讲到自己暗示吃了厨师,就停止了。他不是刻意隐瞒,而是自己也忘了,唯一残留的记忆,只有他自己编造出来保留在第一个故事里的食人岛。
阿南蒂的情节在整个电影里地位独特。如果把她的戏单独抽出看,根本没有任何意义,这段情节跟后面一点关系也没有,这女人也再没出现过。但李安从来不做无用功,他加入阿南蒂的戏,正是为了给后面食人岛的一系列活动建立比喻的对照系。
系绳子、忘记告别、林中莲花,这些都是食人岛中的重要暗喻,同时又与阿南蒂的故事要素全部照合。没有阿南蒂的故事,食人岛的行为就会让观众觉得不知所云。没有食人岛,阿南蒂则变得毫无意义。两者实际上是一个彼此呼应的隐喻体系的两端。
这就是充斥于细节中的各式隐喻所构筑出的第三个,也是真正的故事。
李安把第一个故事描绘的极为精美,对第二个故事却吝啬到一个镜头都没有,对第三个故事甚至只肯用隐喻来承载。他把现实包裹在美好的糖衣之内,又在现实里放入残酷夹心,递给大家。作家和保险公司相信了第一个故事,Pi本人相信的是第二个,为了强化自己的信念,他甚至还多信了一个犹太教。至于观众愿意剥开几层糖纸,则取决于他们自己。
李安用这种极度不均衡的手法,把选择权出让给观众。他打开了许多条路,每一条都没有设置终点。《盗梦空间》里,陀螺是旋转还是倒下,主角究竟是在梦里还是现实,观众可以予以猜测解读,也可以随时出戏,起身走人,归根到底这是主角自己的问题,观众们是无关的客观者。但观众们在看少年Pi的时候,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我究竟该相信哪一个故事。这个选择权不再取决于故事的解读,而是取决于观众的内心。宗教者从中看到信仰的力量,无神论者从中看到对宗教的否定与稀释,心灵纯净者与疲惫于现实都市的人倾向于相信第一个故事,而内心黑暗的悲观主义者,则对背后隐藏的真相不寒而栗。
当李安在采访时被问起关于第二个故事,他的回答避重就轻,说故事拍完就交给观众了,这是个聪明的做法,他放弃了最权威的导演阐释权,让观众保持争论。莫衷一是是电影保持长久魅力的不二法门。所以我们不必奢望从他那里得到明确的答案,相信自己的本心就好。
在《少年派》里,那荧光舞动的水母,飞鱼,以及两个非常虚幻写意的场景,一个是从乌贼大战抹香鲸而演幻出的各种生物大爆炸,真实和虚拟巧妙结合,叹为观止。另一场是整个的浮岛求生,从一望无际的獴鼬到融化的鱼,以及莲花中的人牙,都让影片具备了某种写意的气质,更别提《少年派》对宗教的探讨,主角信仰三个宗教显得如此刻意,对命运的追问,在暴风雨中快乐的舞蹈,这些情节,已经让影片在精神层面飘得更远。
有趣的是,在神奇的历险结束之后,显然主角幸存这件事已经不能让观众满足,因此除了拔高升华之外,导演更安排了一个残酷的,亦假亦真的第二个故事让观众和角色自己判断。在第二个人与人的故事中,上演着和动物世界如出一辙的印记,主角就是那只老虎,人心似困兽。应该说这种看似开放式的,选择式的“假”,反而让影片的整体更加可信,颇有真亦假来假亦真的意味。
到底哪一个故事更为可信,究竟是派一个人和老虎君的相伴,还是派描述的第二个故事,虽然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是在现在的处理中,其实导演是给了一些暗示的。例如骑着香蕉的猩猩,香蕉是怎么能浮在水面呢,人的牙齿,无论再怎么腐化,也无法生长在下鲜花里,所以当故事中的作家询问真假的时候,派的回答非常智慧,你喜欢第一个,说明你是神的孩子。其实答案一开始就提示了,妈妈曾对派说,科学让我们认识外在的世界,而信仰让我们认识内心的世界,或许故事的真相已经呼之欲出
3D搭建的人性天堂
其实《少年派》是个很单调的题材,交到别人手里,就是个一根筋的童话,但李安却化腐朽为神奇,把种种不可能都给实现了。他用台北机场的一个游泳池制造出翻天巨浪,也制造出碧波万顷、水光接天,朝阳吐露时的炫彩和夜晚灿灿中的荧光,让人疑心这就是天堂的样子,片头宁谧安详的动物园,住着无数“丁满”(狐獴)的食人岛,成群掠过的飞鱼,高抛跃出水面的蓝鲸,所有精雕细琢的景观,美不胜收。
3D显然是表达这一切的最佳形式,比《雨果》还要好,我一直不觉得李安是“视觉系”的导演,但是拍起来他比谁上手都快,又好又准,技术在他手中完全是服服帖帖的工具,没有一点滥用,而是尽数融合到剧情当中,这则是最难把握的。李安的电影一直有一种去标签化的特征,没有过于刻意的噱头,不管是裸露、同性恋、变异还是如今的3D,实际上用得格外收敛,但没人怀疑《少年派》在视效上又是顶尖的,几乎是《阿凡达》之后的又一个里程碑,所有市场上的,无论真3D还是伪3D,恐怕都要甘拜下风。
很多水中镜头都要靠3D表现最佳的效果,游泳的时刻从水底望向白云,镜子般的海面反射的天空,海天一色,飞鱼掠过,万类霜天竞自由。3D给了这部电影最好的空间感,所有漂流的部分,犹如洪荒年代,它很好地弥补了一人一虎长时间的单调性,用纵深分割出的区域,制造出直面危险的紧张效果。广角和变焦摄影,变化自然,移动和剪接不露痕迹,具备东方式美感。而《少年派》也正是一个印度少年的故事,李安在画面表现中,也充分配合剧情,构造出印度式的灵性光辉。
泛海漂流的小舟,实际上也有诺亚方舟式的隐喻,而环环相扣的,发生的弱肉强食和和谐共生,其实是这个世界的天理人伦。电影里有太多值得细读的东西,包括PI同时信仰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一种强大的文化包容,PI在漂流中向上帝和毗湿奴祷告,既有信仰的力量,他研习救生手册,又是向科学的倾斜,这是他的父亲所坚信的东西,成为助他脱离困境的重要力量。这一切,在李安的电影里构不成丝毫的矛盾,他的电影用毫无标签的言语,形成最大能力的包容,至于深层,李安所依赖的,仍然是儒释道的精神穿针引线,用天人合一的细想,阐释各种矛盾之下的共通。
这也正是李安能玩转3D的根本,在他眼里,这只是一种电影技法,不能凌驾到电影之上,在拍摄电影的过程中,他亦恪守这一底限。李安的中庸,其实在电影里表现得格外明确,包括他隐藏动物残杀的现场,实则是不愿用暴力性的场景吸引眼球、破坏意境。在剧情上他追求最大限度的平衡,于是《少年派》不仅是励志性的青年童话,更有不同文化的指涉,以及心灵上的升华,“人生就是不断地放下”,这是李安的创作精神,他从来没有什么放不下的东西,拒绝任何的标签、符号,从未形成特色的镜头语言、声光画面,他的电影更多是借助内力完成各种收敛态却极富文学性的美学。
李安最懂得怎样将故事纯化,但也懂得怎样构造强大的联系,电影中食人岛的昼与夜,对老虎的恐惧和哀怜,都明显是一体两面的映射,其实是指向人心。而一个人正是在这样的复杂的境遇中漂流和成长,最终才能长大成人。拼命地搏风击浪,PI是一个非常励志的符号,而那圆周率之后无限的尾数,也象征一个人无限的潜能。这个人物的身上,有李安自己的影子,至少在我印象里,他不是天才,天才都是靠嗅觉的,李安却是靠一颗心,以及万般努力,把有限的能力发挥到极致,从家庭戏到现在的3D,他几乎拍遍了所有类型,而且没有一部失败的,和那些固步多年的大师们来说,这样的导演最值得尊重。
所以,盲目崇拜也好,真心推崇也好,李安在低调沉浮的二十年中逆流而上,已经是个励志传奇,而《少年派》作为玩转3D的超凡映像,算是他二十年导演生涯的一处点睛之笔。电影里,PI用普通人的身躯完成了最奇幻的漂流,电影之外,李安用并不出众的才华,成就了最精彩的导演人生。
从残酷文字到慈悲影像
原著中有这样一个片段,被李安改编时删去了。说的是少年派在漂流到食人岛之前,有过短暂的失明,黑暗、绝望加上饥饿,不知过了多少时候,他竟然听到了人的声音,本以为得救,没想到那只是另一个遇难的海上漂流者,也是失明的。两个人的船轻轻撞到了一起,彼此握着手喜极而泣,虽然没得救,但,至少有伴了,不至于在一片黑暗中孤独死去——显然,这是对方的一厢
情愿,因为在他欢乐地摸索着登上派的救生艇后,很快就进了理查德?帕克的肚子,派为此很懊悔,他既没看到对方的样子,也没来得及问他的名字。
茫茫太平洋,两艘小小救生艇会相遇的几率有多大,同时失明的几率又有多大,对方船上“恰好”有只老虎的几率又有多大,这简直是个神迹。但恐怕他被咬断喉咙的一刻,大概也不相信自己死于老虎之口。于是神迹变成了一个神开的玩笑。显然,这不符合全片基调,于是被李安去掉了。
可不可以说,这便是李安对整个故事的改编思路:放大了神的慈悲,轻轻抹去了神对人类的所有恶意嘲弄。故事中的那些残忍和肮脏——鬣狗把斑马肚子吃空了,派眼睁睁看它血淋淋地从斑马肚子里钻出来;干枯的兽骨、人骨、恶臭粪便在舱底堆积如山,趁理查德?帕克跑到食人岛大啖狐獴时,派才得以稍微清理……这些都被镜头悄悄隐去了,连尸体都转瞬不见,留下船底一抹干净的艳红点缀明净的深蓝之海,似乎是镜头后面的神——李安不忍见,代替我们别过头去。反之着力渲染的,是少年派第一次亲手杀死大鱼时的泪水、派和理查德?帕克间欲说换休的情感和怜悯(老虎落水,派挣扎之后决定救它上来是原著没有的情节)、食人岛包裹人牙的莲花,连食人岛的全景形象,都成了一个躺倒的人形,虽然是全片讨论的广义上“神”的具象,但作为和李安同宗同源的人种,于我们必先联想到“卧佛”——有趣的是,虽然少年派是伊斯兰教、印度教和基督教的三重信徒,但片中仍隐约可见佛教隐喻,虽然不过分,也明显是李安夹带私货了。毕竟,有哪个神能慈悲过我佛呢,
这也是李安的慈悲,将一个本来残酷的故事整个洁化、理想化、童话化了,在派和大自然搏斗的整个过程中,其实让我们记下更多的,是那镜面一样映衬夕阳的大海,那幻影一样的深海秘境,人与虎最终都可以相拥,无一不令人惊叹,美到不可思议,简直不该是浑浊人世应有的,而是出自神的视角,俯瞰整个自然,赞颂生的伟大。因果中更多的残酷可以被忽略,也相应削弱了现实感,因此到了片尾,派的另一个版本故事讲出来时,会带给人一种“梦醒了”的感觉。两个版本故事,一个虚幻而美丽,一个残忍而血腥,一个满溢着神性,一个则充斥着人性,原欲,还有兽性。你选择相信哪个,答案其实很简单——取决于你对你的神,到底有多少信任。
从书到电影,始终在强调“这是个会让你产生信仰的故事”。书里面的派,少年时便对各种宗教、各种神有着许多许多疑问,就算经历了海上漂流,奇迹般生还,长大,成家,成了正常而心灵富裕的中年人,他的疑问也从未停止过。这也正是我喜欢这个故事的地方,他不会确切地告诉你,神是什么,神能做什么,派能活下来就一定证明了什么,不以悲喜、成败给予人任何定论,而是始终用一个开放的态度来探讨和吸纳,由你自己来决定,如何选择和信任。于我,这也是一种慈悲。
当然,《少年派》能这样干净美丽,除了“李安的慈悲”,可能还存在第二个故事版本,比如导演制片密会“斩隆(詹姆斯?卡梅隆)”方案一二三四步啦,福克斯高层明令不许吓坏小朋友啦,梵蒂冈、麦加市政府、恒河治理委员会联名抗议不许厚此薄彼啦……你选择相信哪个,由你自己决定咯。
享受过程,忘掉真相
小时候追看过一部动画片,主角经历了一番精彩的冒险旅程后,在他当初开始旅程的地方醒过来,他有些遗憾又如释重负地说了句,“原来是个梦。”这句话弄的我失眠多梦寝食难安,在无法接受这是个梦的焦虑感中度过了一星期,直到第二部开播,告诉我那绝对不是梦。
本来以为这种强迫症似的较真,只有在少不更事的年纪才会发生,后来才发现,每当碰上这种二选一的电影,还是会去琢磨一下,而且,几乎所有人都很纠结,不然,《罗生门》和《公民凯恩》或许就不会如现在这般被影迷津津乐道,《盗梦空间》最后的陀螺到底有没有停肯定也没人关心了。
但看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我明白了,童年时对孰真孰假的执着跟成年后并不相同,前者是在想:如果这么美好的经历根本没发生过,那真是太遗憾了。后者呢,只是想搞清楚真相。就像你觉得有义务告诉你的子孙,圣诞老人其实是个长着啤酒肚,找不到稳定工作,待会儿还要被雇他的老板压榨的卢瑟。你觉得自己是在向他们揭示真实的现实,但你忘了他们关心的只是礼物,当他们以为自己是从圣诞老人那里拿礼物时,他们会全天候表现的很乖且年终无休,因为他们得讨好一个无所不晓的神,但他们一
旦知道礼物是从你的工资里来的,他们只需要当面讨好你。于是你根本不是在揭示真相,而是毁掉了小朋友们的自律机制和奋斗目标。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成年后的派问来采访他的作家,你相信哪一个,作家选了有老虎的版本时,派会微笑着,甚至还有些赞许地说,你跟随了上帝。
他压根没提真假的事,因为他在海上漂流那会儿,正是凭着相信有一只老虎伴随左右,才给自己找了些事儿做,也让他不那么孤独,如果他只是单纯面对厨子杀了吃肉汁饭的年轻人,又跟他母亲同归于尽了,肯定会去慨叹人在绝境中被激发出的本能,居然是如此阴暗,他还会为母亲牺牲自己只是为了救他而愧疚,这么多的负能量肯定会在太阳烤干他之前淹死他,他需要正能量,救生船上除了生存手册也没有别的励志书,更没有Wifi供他上网看心灵鸡汤文,所幸派是个很乐观的少年,从他对暴风雨的态度可以看出,尽管在甲板上被风吹的东倒西歪,但他还是挺乐呵,我们可能连碰上个多云转小雨,就已经把重点放到裤腿边的泥浆上了。
少年派可能把这次海难看成了一次磨难而非灾难,并从欣赏海洋的博大和壮美中生化感情,很可能,厨子版本的故事跟动物版本故事的对应,也是他对整个事件的特殊理解。我从不觉得厨子的那个故事更残酷,动物的那个故事更美好,它们都是为了活命展开的残杀,但是只要把厨子的故事,换成情节相似的动物版,就等于是把人类道德观换成了丛林法则,而在丛林法则中,杀戮并没有什么感情色彩,也没有好坏之分,杀戮只是为了生存。所以,即便老虎的故事不是真的,是少年派精神分裂了也罢,是他在非常状态下换了个角度看问题也好,有老虎相伴,都避免了他患上忧郁症,且斗志昂扬。
所以真相是什么,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点不重要,你不会因为真相是厨子大开杀戒,就觉得被李安拍到极致的海上美景都不存在,进而要求电影院退钱给你。这部电影更像是罗夏试验,你在电影中看到自己,就像派在老虎的眼睛中看到自己,它只负责测验出你的心理反应,根本没有正确答案。而我更倾向于第二个故事,不过不是因为我不跟随上帝,而是因为如果它是真的,那我们看到有老虎的那个故事,很可能就是少年派为了活下去,幻想出了一只陪着他的老虎。这法子要是用来解决拖延症肯定相当有效,:如果我能精神分裂出一只爱吃拖延症患者的老虎,那我肯定不会像现在这么懒懒散散。
“真相”与“假象”,其实也是优胜劣汰的结果,对人类生存有利的,就存留了下来,广为传诵,其中就包括宗教,也包括畅销书,对生存不利的,有些消失了,有些变成了小众的野史。
超越想象,极具禅意
李安一直热衷于去探讨宗教礼仪的问题,这在他之前的华语电影,以及在好莱坞所拍的《理智与情感》、《断背山》等片中就表现出来。而且,“李安来自一个宗教传统不强的文化背景,反而能捕捉到美国本土文化中的宗教感”(李欧梵)。当然整体来看,与其说李安执意于探讨宗教、道德、礼仪等问题,倒不如说他看重的是揭露一种文化上的压抑感。他新近的作品《色,戒》,就鲜明地体现了这种立场。所以按照李欧梵先生所说,李安的电影看起来总是很闷,但闷中却有韵味。这样的判断放在如今这部口碑极佳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虽已不是非常精确,但也能大致概括我对李安这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印象。 李安影片的闷大概来自于他身份所带来的一种文化压抑。所以我很相信李安选择改编这部并不适合电影化的小说的很大原因在于,他在派身上看到了自己,一种迷茫和坚定。小说和电影中,派坚信神的存在,却皈依了三种宗教。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是对宗教和信仰的热爱,但换个角度来说,这其实是派的迷茫,他在多种文化渊源的宗教中跋涉,觉得每个都值得信赖,却又不知放弃哪个,于是这种迷茫带给派的便是对多种宗教的信仰,当然这也为派带来父亲的嘲笑。
有话说,爱的多了,便是哪个都不爱。放在这里可能就是,信的多了,便是哪个都不信。所以,派在电影中最终将依托放到了God之上,在这里,God只能是作为神存在,而不再是基督教中的那个上帝。对于李安来说,这种情节对他十分受用。他来自于宗教信仰不浓厚的台湾,发展在美国,多文化的生活背景给予他的是摇移不定的“宗教信仰”(如果能这么说的话)。李安早年接受采访时说幼时因母亲而受到基督教的影响,但他早期的影片却是鲜明的东方教义。因此,对于一个时常有恐惧感的男人来说,找到一个可以相信的东西就太重要了,在柴静的采访中,李安说“对信仰有一种好奇,还有一种渴望。有一种想要去受苦受难的感觉,想要找点罪受吧,希望精神能够提升。”于李安,就是寻找超脱了宗教的慰藉。这种慰藉,在电影中就幻化成了派嘴里和心里所信任的神。
影片里的每个人几乎都是压抑的,甚至包括那只老虎。派的父亲是强势的,这又成了李安电影中的父权威严的典型表现,派的母亲在电影中基本便是以一种被压抑的女性形象出现。而派本人呢,第一部分的故事他都在被各种外力压抑,所以他寻求宗教的帮助。这种压抑直到海上,直到所有外力消失,包括理查德?帕克被驯服,自然的力量被消解,派对神的疑问被释放之后,派的成长才真正开始显现,影片才开始转入到一种平静、安详的节奏当中去。
而至此,影片就臻于化境了,李安用超越了想象,又极具禅意的方式,将最美的画面、最震撼的想象、最平和、写意的内涵用极为先进的3D技术展现了出来,这部分商业化的表现方式既妥协了观众又极具李安的风格。到结局,李安用开放性的尾巴给观众留下了疑惑和遗憾,遗憾在理查德?帕克没有回望一眼,疑惑在到底何为真何为假,这个结局很有韵味,提升的是影片的质感,却似乎也打乱了观众对好莱坞电影叙事完整的期盼,所以,《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让很多人兴奋,也让一些人失望。
李安在采访中说“我觉得我对信仰,还是有一种向往,可是心里面还是有那头老虎,还是搞不定。”所以,影片也的确无意去重拾人们对宗教的信仰,在李安来说,寻找到可以依靠、可以相信的东西,远比去投入一个宗教重要。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李安将自己的内心用十分瑰丽和现代的方式摆放了出来,实际上展示的是每个人在成长中的恐惧和不安,而李安也似乎在用实际经历告诉人们,最好的方式就是,抱有信念,与恐惧同行。所以,影片到底是什么结局已经不重要了。
作文七:《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感悟》800字
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几点感悟
角色:漂流人“派”和老虎帕克。背景:派一家人带着动物园的动物往加拿大迁移~海上在马里亚纳海沟沉船~只剩下派一人和某些动物在救生艇上存活~随后开始了漂流旅程。
一、背景:从派与老虎帕克开始漂流~先是派被老虎逼到救生艇的连体竹筏上~后来没了食物~派开始学着捕鱼~给老虎提供食物~再后来~老虎被驯服~与派开始作伴旅行。感悟:对付强大的对手~第一阶段是拉开距离~远远观望~寻找自己的“求生筏”~离得近的生命会被对手毫不犹豫的吞并。第二阶段是在对手不得不通过你获取资源和补给时~试着找到你的节奏~开始控制相处和对峙的局势。第三阶段是在与强大的对手平等合作时~要学着驯服~学会主导未来。
二、背景:派海上遇到暴风雨~漂流到食人岛~有充足的淡水、食物和风景。但是白天的惊喜~在夜里都变成了吃人的东西~清澈的池塘变成了酸液~树上开满了吃人的花。第二天~派不得不放弃安逸~继续漂流旅程。感悟:不为绝望中遇到的惊喜而丧失斗志~不把命运交由信仰而顺其自然~重整旗鼓再出发~终会成功。有时看似上天安排好的一切~都不过是拿来考验我们意志的“食人岛”。能否成功~在于你是否会充满信心开始新的漂流流程~在于你是否会把
上天的观望当成树立信心的一种明示。
三、背景:因为老虎的存在~派时刻警惕~害怕成为老虎的食物~在派与老虎帕克最终漂流到岸边~派被人救起~老虎帕克却头也不回的走进丛林。感悟:最危险的同伴恰恰是自己在绝境中生存下来的唯一希望。但是当遇到幸福海岸的时候~那个充满威胁的同伴会头也不回的走掉~留下一个人~需要的是逆境生存。
四、背景:在派漂流结束~日本船务公司调查理赔的时候~不得不让派改变自己的奇幻漂流经历~去选择大家熟知的故事。感悟:一种经历~有时为了别人的需要~却会演绎成两种人生。
五、令你害怕的“老虎”~却能激起你的最大潜能~毫无生气的经历~会慢慢消磨人的斗志。当你无法与强大的对手为敌的时候~不妨尝试驯服与合作。
、绝望之处看到希望~往往能给你更多的幸福感。 六
2013年3月5日
作文八:《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少年PI的奇幻漂流》200字
主演:拉菲·斯波??伊尔凡·可汗??杰拉尔·德帕迪约
状态:全集更新时间:2013-2-21 15:34:22
地区:欧美上映年代:2012
日本货轮失事,帕特尔被两名水手当做诱饵扔到救生艇中去喂鬣狗,他侥幸落在救生艇的舱盖布上得以生存,于是,他开始了在海上漂泊227天的历程,与他同时处在救生艇中的,除了那只鬣狗外,还有一只断了一条腿的斑马、一只猩猩以及一只成年孟加拉虎,由于海关官员的失误,这只孟加拉虎注册了一个正儿八经的绅士的名字:理查德·帕克。在救生艇上的最初三天,鬣狗咬死了猩猩,活吃了斑马,理查德·帕克咬死了鬣狗。接着,16岁的少年帕特尔海上生存的故事,就是如何对付理查德·帕克的故事...
作文九:《少年派奇幻漂流》1100字
分析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导演李安根据扬·马特尔的同名小说创作改编而成的一部冒险剧情片。由苏拉·沙玛等人主演。该片讲述了少年派和一只孟加拉虎在海上漂泊了227天的故事。本片于2013年2月获得了第85届奥斯卡最佳摄影奖以及最佳视觉效果奖。
该片运用了奇特精湛的特效和丰富的意象,为我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并揭示了现代人在现实生活中苦苦挣扎和追寻。除此之外,该片从电影画面语言和镜头语言两个层面都具有重大的成就。以及在现在电影制作方面都有一定的介绍。
首先,,我先说一下该片的画面语言。它是由灯光,色彩,构图等视觉因素所造成。我们可以通过它的这些因素了解影片的主旨和内涵。 灯光是影片的基础,它不仅可以满足曝光需要,而且可以交代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此来渲染情绪 烘托气氛的效果。《少年派》中还是运用了什么灯光效果以此呈现给观众。如以下的图片
以上这张图片通过45度角的光源,在主体的另一侧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亮部。这种打光叫做林布兰光法。这种打光体现了少年派的阳刚,让他的五官具有立体感。
这张图片主要是逆光拍摄,让主体面朝光源,让观众随着主体向下沉。
通过剪影的方式,来吸引观众。也体现了那种压抑的环境氛围。 还有《少年派》的色彩也比较突出。每一个画面都有色彩对比效果。
这三幅图的色彩对比很明显,第一张预示灾难,第二张预示希望,第三张预示美梦。使观众陶醉其中。
从构图方面来讲,该片从开始到结束,都通过形,光,色的形式将现实与艺术相结合,以此激发观众的情感和共鸣。
虽然是食人岛,但那种可以让累的人休息也是一种人与环境的和谐。 其次,我再谈谈《少年派》的镜头语言运用。电影是通过不同的镜头组接将不同的时空联系在一起。不同的镜头语言传递着不同的艺术特色。《少年派》也是如此。影片运用了很多空镜头,特写和蒙太奇。传达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
这种空镜头的运用让我们可以感受到大雨的来临的疯狂和混乱。
这个也是空镜头它带给我们的感觉是那种大自然的静谧和宁静。那种和谐的氛围。
这个特写镜头让我们看出他的绝望和孤独。内心想向上帝祈求,那种对命运的苦苦挣扎。希望可以获得一次求生的机会。
这两个特写让我们可以看出动物那种渴望得到自由,不想要束缚的那种期望。
这个一个画幅里出现了两个画面,让我们可以通过画面看出动物和人的平等。那种在荒岛的凄凉是我们远远无法想象的。影片还用了蒙太奇的手法,通过成年的派和作家讲述他的年轻时的经历来引出这一段奇遇的冒险。它既遵循了传统电影的单线叙事手法,又实现了创新。轻松自如的平行倒叙和交叉叙事相结合和形成影片。导演在现实和回忆中自由的转化,让观众也引起了追问和思考。
这部影片不仅在视听语言方面具有很大的成就,在人生意义和哲学意义也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他的内涵深刻,值得我们每一人深思和学习借鉴。
作文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读后感》1200字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 影片讲述的是少年派遇到一次海难,家人全部丧生,他与一只孟加拉虎在救生小船上漂流了227天,人与虎建立起一种奇特的关系,并最终共同战胜困境获得重生。这位名叫派的男孩虽然从小被别人耻笑他的名字,但是他乐观开朗,积极向上,并且似乎与动物之间有一种微妙的联系,尤其是一只被他取名为理查德·帕克的老虎。漂流伊始,他有猩猩,鬣狗,老虎,斑马陪伴,但在生存法则的迫使下,鬣狗咬死了斑马,猩猩,最后理查德·帕克咬死了鬣狗,成为这段漂流之旅与少年派的唯一伴侣。
少年派在一开始与老虎的相处中就像一个未经世事的小孩,而老虎对于派就好像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老虎的饥饿使得派一直胆颤心惊,而他也无所适从,只能向其妥协,从救生艇上重新拿出救生圈,冒着海里鲨鱼的危险自己造了一个暂时庇护所来躲避理查德·帕克。少年派的初经历就好像我们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刚进入社会一般,老虎就好像我们从未遇到过或者经历过的事,我们没有解决方法却不得不面对他,所以对于我们这些职场菜鸟,我们一开始只能选择逃避或者退让。
但是一味地逃避并不是长久之计,当然少年派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海上变幻莫测的气象和环境让派失去了他唯一的食物,导致他不得不压迫自己在避免理查德·帕克攻击的同时还要凭一己之力捕获食物获取淡水。在自己学会生存技能的同时,他也想到了和理查德·帕克和平共处的方式,并且他也明白在这个无人的大海里,这只老虎不仅仅是对他生命的威胁也是他生命中唯一的陪伴。回到现实中,我们随着经验的积累也会发现那一些我们之前觉得绝不可能解决的事在一定的方法下也是可以迎刃而解的,我们要在磨难中成长而不是在挫折中一味的寻找庇护所来逃避他。
在偶然一个契机下,少年派发现理查德·帕克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老虎也会害怕狂风暴雨,而在此时,派却能够去感受去享受大自然带来的美妙场景。一下子他感觉到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他也不比老虎弱,于是他决定以居高领下的姿态来驯化理查德·帕克。结果迫于饥饿,理查德·帕克终究还是以一种弱者的状态接受他与少年派之间的关系。终于感觉故事好像完满了,可是出乎人意料的是,他们又遇上了世外桃源,本想在这定居的少年派最终还是发现这是一个甜蜜的陷阱,于是一人一虎还是乘船离开了那个看似一切都很完美的小岛。以上发生的一切其实又可以看作是人生的另一个阶段,当我们发现一切都很完满的时候,往往也是我们最松懈的时候,此时的我们到底是选择安于现状呢还是激流勇进挑战不一样的自我呢!经过这个故事,我想结果该是很明了了,我想这也是少年派离开的其中一个原因吧。
派奇幻漂流的最终一幕是理查德·帕克头也不回地走进了森林,只留下派一人在暗自伤悲。我想这一幕其实也是一种警示作用,身为整部影片的灵魂角色,理查德·帕克充当的不仅仅是一个磨难的作用。他也是猛兽,但他没有人类的情感;他也是陪伴,但他是一种威胁般的存在;他也是老师,但他只用粗暴的方式。而少年派在其中的改变与成长就是我们将来在社会上会经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