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李白《将进酒》原文、翻译、赏析(转)》900字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翻译:
[泛指]你(或我)没有看到汹涌的黄河之水是从天上倾覆而下,滚滚东去,奔腾至海,永不复还。
[泛指]你(或我)没有看到正直和邪恶得到公正的对待而慷慨悲愤白了头发,晨曦还恰似青丝,入暮便已如皓然霜雪。
人生得意之时既需纵情欢乐,莫让金樽空淌一波月色。
苍天造就我雄才伟略就必有用武之地,千金散尽亦有失而复得之日。
烹羊宰牛聊以享乐,只一豪饮便应当是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继续喝啊,切莫停下。
我要为你们唱一曲,请你为我倾耳细细听:
钟鸣鼎食有何富足,只但愿长久沉醉下去再也不复清醒。
自古以来圣人贤子皆被世人冷落,唯有寄情于酒的饮者才能留下美名。
陈王曹植曾在平乐观大摆酒宴,畅饮名贵好酒,尽情欢乐。
主人啊,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了呢,那就应当买了酒来让我们恣意畅饮啊!
牵来名贵的五花马,取出豪奢的千金裘,叫孩子们拿去统统换了美酒,
我要与你们一起借这千杯美酒,消融那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赏析:
置酒会友,乃人生快事,又恰值「怀才不遇」之际,于是乎对酒诗情,挥洒个淋漓尽致。诗人的情感与文思在这一刻如同狂风暴雨势不可挡;又如江河入海一泻千里。
时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无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间青丝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个无法挽救的悲剧,能够解忧的唯有金樽美酒。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愤慨而又极豪放。表示在感叹人生易老,里则在感叹怀才不遇。理想的破灭是黑暗的社会造成的,诗人无力改变,于是把冲天的激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乐之举,发泄不满,排遣忧愁,反抗现实。
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喜、转狂放、转激愤、转癫狂,最后归结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全诗五音繁会,句式长短参差,气象不凡。此篇如鬼斧神工,足以惊天地、泣鬼神,是诗仙李白的巅峰之作。
作文二:《李白《将进酒》原文翻译赏析[Word文档]》7700字
李白《将进酒》原文翻译赏析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演讲稿
李白《将进酒》原文翻译赏析
《》篇幅不算长,却给人以气势磅礴之感。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其原文翻译与赏析吧。
将进酒原文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注解:
?将进酒:属汉乐府旧题。将(qiāng):愿,请。
《将进酒》选自《李太白全集》。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境内)元丹丘家里做客。
?君不见:你没有看见吗?是乐府体诗中提唱的常用语。君:你,此为泛指。
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高堂:在高堂上。另译为父母。
朝:早晨。青丝:黑发。此句意为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
?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须:应当。尽欢:纵情欢乐。千金:大量钱财。还复来:还会再来。且为乐:姑且作乐。会须:应当。
?岑夫子:指岑(cén)勋。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为李白的好友。
?杯莫停:一作“君莫停”。
?与君:给你们,为你们。君,指岑、元二人。
?倾耳听:一作“侧耳听”。倾耳:表示注意去听。
?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
馔(zhuàn)玉:美好的食物[4]。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馔,食物。玉,像玉一般美好。
?不愿醒:也有版本为“不用醒”或“不复醒”。(现高中教材之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古代诗歌欣赏中是----但愿长醉不愿醒)
?陈王:指陈思王曹植。
平乐:平乐观,宫殿名。在洛阳西门外,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乐场所。
恣(zì):放纵,无拘无束。
谑(xuè):玩笑 。
?言少钱:一作“言钱少”。
?径须:干脆,只管,尽管。
沽(gū):通“酤”,买或卖,这里指买。
?五花马:指名贵的马。一说毛色作五花纹,一说颈上长毛修剪成五瓣。千金裘:价值千金的皮衣。将出:拿去。
?尔:你们,指岑夫子和丹丘夫。
销:同“消”。万古愁:无穷无尽的愁闷。
?圣贤:一般指圣人贤士,又另指古时的酒名。
《将进酒》翻译:
你难道看不见?
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
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不掉头返回。
你难道看不见?
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白发,
早晨的满头青丝,怎么才到傍晚就变成雪白一片。
人生得意之时应当纵情欢乐,
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只要生下来就必有用处,
黄金千两一挥而尽还能够再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
一次痛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岑夫子和丹丘生啊!
快喝吧!不要停下来。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
《将进酒》
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
只希望长驻醉乡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
只有那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你可知道,
斗酒万千也豪饮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钱不多?
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
都让令儿拿去换美酒来吧。
让我们共同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是一首乐府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时李白在政治上失意之后,离开长安,漫游梁宋,在嵩山与友人元丹丘和岑勋相会。此时,诗人在政治上受到打击和排挤,找不到出路,心中充满悲愤和苦恼,常借酒浇愁,发泄心中的积郁,表现对现实的不满。两句中前句表现了对自己才能的高度自信,并非大言不惭,而是积极进取精神的自然流露,是为壮志;后句显示为了实现抱负,广结有识之士,为朋友慷慨解囊,轻财仗义,挥金如土,是为豪情。在豪迈旷达
气概下,透露“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的悲慨。气势雄浑,感情奔放,语言平易自然,显出深厚的功力,为后世传诵之千古名句。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这两句诗表现了李白怀才不遇、仕途蹭蹬的愤慨情绪。世之所重也,李白之所轻,诗人在这里对圣贤表示了大不恭。他说,自古以来的圣贤,都已变得默默无闻,非常寂寞,他们生受尊荣,死受冷落,只有善于饮酒的写诗人,死后才能留下盛名。诗人的愤懑情绪升华到如此程度,说明了他的叛逆精神和反抗情绪十分强烈,这是封建社会对人才压抑的结果。情发于衷,满纸不平,一语千钧,气度豪纵。
《将进酒》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诗人李白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本文作于天宝十一年(752年)。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8年之久。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
《将进酒》赏析一:
《将进酒》题目的意思为“劝酒歌”,是汉乐府短箫饶歌旧题,多数写的是饮酒高歌之事,李白在此借古题“填之以申己意”。这首诗旧说是李白遭到诽谤离开长安后写的,时间大概是天宝十一年(752年)。后经今人考证,应该是开元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所作。当时李白正和友人岑勋在嵩山颍阳隐居的好友元丹丘家做客,三人经常登山宴饮。借助酒兴和诗意,李白以奔放的激情表现了自己蔑视世俗,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昂气概和对“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坚定信念。
本诗以颇有气势的排比句开始。上句写大河的来势不可阻挡,去势不可回转。一来一回,有强烈的反复咏叹的味道。下句悲叹人生短促,但诗人在写法上别出心裁,用一句“高堂明镜悲白发”勾勒出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从而感叹时光易逝。另外,诗人将从年少到年老的人生过程比喻成“朝”“暮”之间的事,以此感叹人生的短暂。上句从空间的角度进行夸张,而下句则从时间的角度进行夸张。纵观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又有反衬。具体而言,以河水一去不复返比喻人生匆匆易逝,此为比意;以黄河的永恒奔腾衬托人生命的脆弱,此为反衬。从写作笔法上看,这个开篇虽悲壮,却具有震慑心魄的艺术力量。
但下面两句却一转悲凉的情调,变得欢快起来:从“人生得意”到“杯莫停”,诗人的情绪渐渐高昂起来,诗情逐渐变得豪放洒脱。诗人认为应该尽情欢乐,生命才没有遗憾。而行乐必须有酒。该句的“金樽”、“对月”虽没有直接写酒,却将饮酒诗意化。虽然没有写如何痛饮,但“莫使金樽空对月”
中的双重否定词,却使诗意更浓。从“人生得意须尽欢”一句,读者可以看出,诗人似乎主张及时行乐,但这并不代表诗人主张沉沦,他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两句诗透出了诗人乐观、自信的品格。接下来,诗人描写了一场盛大的宴席。大家都整头地“烹羊宰牛”,非要喝个“三百杯”才罢休。而下面“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的一组短句,让人如闻诗人劝酒高声的同时,也使诗歌的节奏起了变化,生动别致。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描写了酒逢知己之时,诗人要对友人高歌的情形。之后的八句就是诗人的歌中内容。在诗人看来,“钟鼓馔玉何足贵”,他还想“但愿长醉不复醒”。到此,诗人开始酒后吐真言,情绪也从豪放转到激愤。下面两句好像诗人在进行自我安慰,其实是通过说古人“寂寞”来说自身的“寂寞”。所以,他宁愿长醉不醒。接下来,诗人将“陈王”曹植作为“留其名”的“饮者”代表。虽然曹植的例子看似和政治无关,但其实包含着诗人内心因政治上受挫而产生的沉重忧愤。
刚刚袒露完心情,诗人又开始说酒,并且越来越狂妄,不仅要慷慨地散尽“千金”,甚至还要用“五花马”、“千金裘”来换美酒,且“呼儿”的语气十分之大。这里,诗人“不可一世”的情态,不仅表现出了他的“醉意”,也让读者看到了他真率的个性及与友人深厚的友情。之后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在意犹未尽的诗情中又凸现诗人情感的奔流激荡。
本诗堪称千古佳作,起伏跌宕,非大手笔无法成就。
《将进酒》赏析二:
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诗篇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如此壮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穷极,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语带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于是,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开
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这种开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沈德潜说:“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可见其颇具创造性。此诗两作“君不见”的呼告(一般乐府诗只于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诗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强。诗有所谓大开大阖者,此可谓大开。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悲感虽然不免,但悲观却非李白性分之所近。在他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无所遗憾,当纵情欢乐。五六两句便是一个逆转,由“悲”而翻作“欢”“乐”。从此直到“杯莫停”,诗情渐趋狂放。“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行乐不可无酒,这就入题。但句中未直写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对月”的形象语言出之,不特生动,更将饮酒诗意化了;未直写应该痛饮狂欢,而以“莫使”“空”的双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陈,语气更为强调。“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诗人“得意”过没有?“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玉壶吟》)——似乎得意过;然而那不过是一场幻影,“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又似乎并没有得意,有的是失望与愤慨。但并不就此消沉。诗人于是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有用”而“必”,非常自信,简直像是人的价值宣言,而这个人——“我”——是须大写的。于此,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应为这样的未来痛饮高歌,破费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真足令一切凡
夫俗子们咋舌。诗如其人,想诗人“曩者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上安州裴长史书》),是何等豪举。故此句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得其万一。与此气派相当,作者描绘了一场盛筵,那决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而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甘休。多痛快的筵宴,又是多么豪壮的诗句!
至此,狂放之情趋于高潮,诗的旋律加快。诗人那眼花耳热的醉态跃然纸上,恍然使人如闻其高声劝酒:“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写来逼肖席上声口。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对手,不但“忘形到尔汝”,诗人甚而忘却是在写诗,笔下之诗似乎还原为生活,他还要“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以下八句就是诗中之歌了。这着想奇之又奇,纯系神来之笔。
“钟鼓馔玉”意即富贵生活(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食物精美如玉),可诗人以为“不足贵”,并放言“但愿长醉不复醒”。诗情至此,便分明由狂放转而为愤激。这里不仅是酒后吐狂言,而且是酒后吐真言了。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当位至卿相,飞黄腾达,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说富贵“不足贵”,乃出于愤慨。以下“古来圣贤皆寂寞”二句亦属愤语。诗人曾喟叹“自言管葛竟谁许”,所以说古人“寂寞”,也表现出自己“寂寞”。因此
才愿长醉不醒了。这里,诗人已是用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了。说到“唯有饮者留其名”,便举出“陈王”曹植作代表。并化用其《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句。古来酒徒历历,而偏举“陈王”,这与李白一向自命不凡分不开,他心目中树为榜样的是谢安之类高级人物,而这类人物中,“陈王”与酒联系较多。这样写便有气派,与前文极度自信的口吻一贯。再者,“陈王”曹植于丕、睿两朝备受猜忌,有志难展,亦激起诗人的同情。一提“古来圣贤”,二提“陈王”曹植,满纸不平之气。此诗开始似只涉人生感慨,而不染政治色彩,其实全篇饱含一种深广的忧愤和对自我的信念。诗情所以悲而不伤,悲而能壮,即根源于此。
刚露一点深衷,又回到说酒了,而且看起来酒兴更高。以下诗情再入狂放,而且愈来愈狂。“主人何为言少钱”,既照应“千金散尽”句,又故作跌宕,引出最后一番豪言壮语:即便千金散尽,也当不惜将出名贵宝物——“五花马”(毛色作五花纹的良马)、“千金裘”来换取美酒,图个一醉方休。这结尾之妙,不仅在于“呼儿”“与尔”,口气甚大;而且具有一种作者一时可能觉察不到的将宾作主的任诞情态。须知诗人不过是被友招饮的客人,此刻他却高踞一席,气使颐指,提议典裘当马,几令人不知谁是“主人”。浪漫色彩极浓。快人快语,非不拘形迹的豪迈知交断不能出此。诗情至此狂放至极,令人嗟叹咏歌,直欲“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情犹未已,诗已告终,突然又迸出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之“悲”关合,而“万古愁”的含义更其深沉。这“白云从空,随风变灭”的结尾,显见诗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通观全篇,真是大起大落,非如椽巨笔不办。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
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非鑱刻能学,又非率尔可到。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拓展阅读:《将进酒》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李白将进酒名家赏析
翻译李白将进酒
李白将进酒鉴赏
赏析李白将进酒
李白将进酒创作背景
李白将进酒作品背景
李白将进酒原文翻译
李白将进酒原文赏析
李白将进酒赏析
10.
李白将进酒读后感
阅读相关文档:王之涣《凉州词》全诗翻译赏析 李白《望庐山瀑布》全诗诗意翻译及赏析 菩萨蛮 温庭筠 望江南温庭筠 温庭筠《梦江南》阅读题 商山早行温庭筠 温庭筠诗歌作品 温庭筠《菩萨蛮》 赏析 《商山早行》教案设计 岑参《逢入京使》阅读练习 《菩萨蛮》教案设计 温庭筠《更漏子》赏析 《商山早行》阅读训练 《梦江南?千万恨》阅读训练
筠《更漏子》阅读题 温庭筠词题材特征的时代心态 岑参与高适边塞温庭
诗异同 岑参《逢入京使》练习题 关于岑参的故事 岑参的边塞诗歌作品 岑参的诗歌作品有哪些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鉴赏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岑参 古诗《逢入京使》导学
最新最全【办公文献】【心理学】【毕业论文】【学术论文】【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领导讲话】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分析报告】 【应用文档】 免费阅读下载
*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我将尽快处理,多谢。*
作文三:《将进酒原文 将进酒原文注解》6200字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将进酒原文注解”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to.的支持!
将进酒
作者: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1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释
?将进酒:属汉乐府旧题。将(qiāng):请。将进酒选自《李太白全集》。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境内)元丹丘家里做客。 ?君不见:乐府中常用的一种夸语。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2
?高堂:指的是父母。青丝:黑发。此句意为年迈的父母明镜中看到了自己的白发而悲伤。
?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会须:应当。会,须,皆有应当的意思。
?岑夫子:指岑(cén)勋。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为李白的好友。 ?杯莫停:一作“君莫停”。
?与君:给你们,为你们。君,指岑、元二人。
?倾耳听:一作“侧耳听”。
?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馔(zhuàn)玉:美好的食物。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馔,吃喝。玉,像玉一般美好。
?不复醒:也有版本为“不用醒”或“不愿醒”。(现高中教材之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古代诗歌诗歌散文欣赏中是----但愿长醉不愿醒)
3
?陈王:指陈思王曹植。平乐:观名。在洛阳西门外,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乐场所。恣(zì):放纵,无拘无束。谑(xuè):玩笑。
?言少钱:一作“言钱少”。
?径须:干脆,只管。沽(gū):通“酤”,买或卖,这里指买。
?五花马:指名贵的马。一说毛色作五花纹,一说颈上长毛修剪成五瓣。 ?尔:你。销:同“消”。
译文
你没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
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你没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感叹自己的白发,
年轻时候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片。
4
人生得意之时应当纵情欢乐, 莫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只要生下来就必有用处, 黄金千两一挥而尽还能够再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 一次痛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岑夫子和丹丘生啊~
快喝吧~别停下杯子。
我为你们高歌一曲,
请你们都来侧耳倾听:
钟鸣馔食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 只希望长驻醉乡不再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这两种酒是寂寞的, 只有那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乐平关你可知道, 斗酒万钱也豪饮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 你只管端出酒来让我喝。 五花千里马,千金狐皮裘, 快叫那侍儿拿去换美酒, 我和你们共同消解这万古愁~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
5
92to.,您的在线图书馆
6
作文四:《李白 将进酒教案 将进酒教案》1600字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将进酒教案”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to.的支持!
《将进酒》 教案
霍城县江苏中学 刘欣 2016年11月1日
将进酒李白
【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1
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B、方法和过程
1、因声求气,诵读全诗,把握诗中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韵脚的疏密转
换。
2、在有感情的诵读中体会诗人的感情变化。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诗人借着酒兴,淋漓尽致抒发不平之气。 2、探究诗意,认识到李白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在
劝酒放歌中,吐胸中块垒,抒发多种人生感慨。 3、引导学生充分占有资源,聆听名家朗诵全诗,融入诗境,吟咏诗
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因声求气,诵读全诗,把握诗中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韵脚的
疏密转换;在有感情、得法的诵读中,感悟诗句间蕴含的诗人李白跌
宕起伏的感情激流。
教学难点:融入诗境,吟咏诗韵,认识到李白在劝酒放歌中,
2
吐胸中
块垒,抒发多种人生感慨。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探究
【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走近李白。 2、师生共读文本,利用音频和图片等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吟咏诗韵,营造氛围,做到有感情诵读。 3、针对学情,突破难点。充分利用课外名家朗诵资源及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因声求气,把握诗中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韵脚的疏密转换,诵读时有激情而得法。
4、合作、探究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根据兴趣,选择诗中精彩的名句仔细解读,讨论、交流、探究、认识、感受全诗复杂多变的节奏和情感。
【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梦回大唐,去寻访那位堪称
3
“诗仙”的李白大师,共吟一曲《将进酒》。(板书课题) 二、解题
《 将进酒》是汉乐府旧题,这里是李白按照旧题写作的新词。题意为“劝酒歌”。将,qiāng,请的意思。 三、写作背景
天宝元年(742年),因友人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被赐金出京,继续他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将进酒》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年),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8年之久。当时,他与友人岑勋多次应邀到嵩山元丹丘家作客。他们登高畅饮,
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 四、诵读诗
提示:初读解字词知韵律,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掌握字词文意。
1、名家范读。学生注意字音,初步感知全诗的韵律、节奏与感情基调。
2、学生读诗。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全诗,疏通诗意。分组讨论,把握诗情。(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注意声音高低、急缓、轻重) 全诗的感情变化:悲—欢—愤—狂 (板书) 悲,是诗人怀才不遇;喜,是诗人乐观自信;愤,是诗人蔑
4
视权贵;狂,只是诗人多年苦闷忧愤的宣泄。 3、全班齐读整首诗,请注意读出诗人的感情变化。 4、教师范读。
5、学生诵背:让同学们有感情的诵背自己喜欢的诗句。 五、课堂练习
请以“李白,我想对您说”开头写一句话或几句话。 六、课堂小结
李白,我想对您说:您一生追求精神自由,渴望建功立业。但在那个时代,您的梦碎了,于是,您开始纵酒狂歌,以精神的旷达来彰显自己的个性。《将进酒》是您灵与肉、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猛烈撞击的巨响低回,是一曲不羁灵魂的慷慨悲歌。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归纳这首诗的艺术手法。
八、板书设计
将 进 酒
5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
92to.,您的在线图书馆
6
作文五:《李白将进酒赏析》1800字
李白《将进酒》赏析
杜甫盛赞李白的诗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自己也十分自负地说“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洲”,他的诗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极尽夸张之能事,一
旦诗兴大发之时,豪情便喷薄而出,一泻千里,但又收放自如,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将
进酒》即为明证。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首句就凭空起势,不事铺陈,写得大气磅礴,状黄河之水于天际滚滚而来,如海雨天
风,势不可挡,既是夸张亦为写实。诗人远眺黄河,思接天际,才迸发出“天上来”的妙想;
接着诗人又顺流东顾,目送黄河,想到黄河入海不回,由此而生出孔子般“逝者如斯”的感
慨,但是比之孔子的感慨更强烈,更直接,更形象;“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
成雪”,将人的一生浓缩在朝暮之间,从而表现人生苦短、壮志难酬的主题。诗人连续使用
呼告〔“君不见”〕的修辞手法,更添说理气势,感情色彩十分浓郁。同时写黄河之水用了
扩大夸张,写人生旅程用了缩小夸张,使人更觉光阴之宝贵,岁月易流逝,功业更难就,自
然引出下句。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正因为人生苦短,壮志难酬,所以很多人因此陷入悲苦而不能自
拔的境地,但李白的性情却不属于悲观一类,这时的李白虽已被赐金放还,为朝庭所弃,但
其并未因此而沉沦颓废,与友人岑勋和元丹丘登高宴饮,酒酣赋诗,在他看来,只要“人生
得意”就“须尽欢”,因为“天生我材必有用”,这种肯定自我,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已
跳出了一般读书人或士大夫的顾影自怜、怀才不遇的情结,大有“君子坦荡荡”之风;“千
金散尽还复来”,更进一步拓宽了中国古代读书人视金钱如粪土的境界,在他眼里,千金何
足贵,散尽还复来,何必斤斤计较一餐贵贱,更不是假惺惺地装出“金钱乃身外物”的嘴脸
来,让人生厌。他在诗中表现出来的豪迈之气令人叹服,只“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百杯”这一句,就足令天下才子精神为之一振。
酒宴至此,渐入高潮,诗人已有八九分醉意,竟变客为主,殷勤致意,频频劝饮,“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并手持酒杯,高歌助兴,“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
听”,诗中有歌,真是神来之笔,怪不得大诗人杜甫连连惊叹“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了!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钟鼓馔玉”指的是富贵人家的生活,古时大贵之家宴饮时,
鸣钟列鼎,美食如玉,歌舞助兴,以示富贵,而在诗人眼里却“不足贵”,他所渴望的是“但
愿长醉不复醒”,这简直就是醉话,是无奈之语,是激愤之语,决非真言。李白年青之时就
有“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
答孟少府移文书》〕之志,所以在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也就是在他四十二岁时,得到唐
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李白竟欣喜若狂,写下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
言壮语。而此时的李白,因受到朝中权贵的排挤,不得不放弃官宦生涯,在他的诗作《行路
难》中写道“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长久积郁在胸的不平之气,一下子喷发出来,这
才是李白的真性情。如果把这一句和“但愿长醉不复醒”两相对照,不难看出李白此时的心
情是何等的沮丧,而在沮丧之余,又无可奈何地为之找来一些依据和借口,聊以自慰:“古
来圣贤皆寂寞”,只有善饮的陈王〔曹植〕才留下了千载美名。言外之意,自己善饮,也必
将传名于后世。就是在这种极度的痛苦之时,他的那种自信,那种狂傲,依然故我,真是千
古一人。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宴饮至此,又出现了一个高潮。此时的李白恐怕已有十分酒意了,竟然一边埋怨主
人钱少,饮酒不能尽兴,一边又提出了建议,让主人把“五花马、千金裘”典当买酒,大家
一醉解万古之愁,真是醉人快语,语惊四座,凭这一句就足可名传后世,令古往今来的酒徒
们瞠目。李白一向有一掷千金的饮酒习惯,在他的《上安州裴长史书》中就曾豪迈地写到:
“曩者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如此豪情,确实少见,更何况是以客人的身份
劝主人典当千金以买一醉,真是匪夷所思,闻所未闻,恐怕千百年来也只有李白能偶一为之。
全诗气势雄伟,有如大河奔流,一泻千里;诗情豪迈,言语狂放,却又沉着抑郁,决不悖谬。诗句长短变化,节奏徐疾有度,用典清楚明白,首尾呼应自然,堪称名篇。
作文六:《李白《将进酒》赏析》11800字
李白《将进酒》赏析
2009-01-17 20:18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
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赏析一】
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将进
酒》即其代表作。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
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抒。
诗篇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如此壮浪景象,定非
肉眼可以穷极,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语带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
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
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将人生由青春至衰
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于是,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
篇的气势感造成的。这种开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弃我去者,咋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沈德潜说:“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可见其颇具创造性。此诗两作“君不见”的呼告(一般乐府诗只于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诗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强。诗有所谓大开大阖者,此可谓大开。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悲感虽然不免,但悲观却非李
白性分之所近。在他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无所遗憾,当纵情欢乐。五六两句便是一个逆转,由“悲”而翻作“欢”“乐”。从此直到“杯莫停”,诗情渐趋狂放。“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行乐不可无酒,这就入题。但句中未直写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对月”的形象语言出之,不特生动,更将饮酒诗意化了;未直
写应该痛饮狂欢,而以“莫使”“空”的双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陈,语气更为强调。“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诗人“得意”过没有?“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玉壶吟》)??似乎得意过;然而那不过是一场幻影,“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又似乎并没有得意,有的是失望与愤慨。
但就此消沉么?否。诗人于是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有用”而“必”,一何自信!简直象是人的价值宣言,而这个人??“我”??是须大写的。于此,从貌似消极的
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为什么不为这样的未来痛饮高歌呢!破费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们咋舌。诗如其人,想诗人“曩者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上安州裴长史书》),是何等豪举。故此句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得其万一。与此气派相当,作者描绘了一场盛筵,那决不是
“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而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甘休。多痛快的筵宴,又是多么豪壮的诗句!
至此,狂放之情趋于高潮,诗的旋律加快。诗人那眼花耳热的醉态跃然纸上,恍然使人如闻其高声劝酒:“岑夫了,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写来逼肖席上声口。既是生逢知己,又
是酒逢对手,不但“忘形到尔汝”,诗人甚而忘却是在写诗,笔下之诗似乎还原为生活,他还要“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以下八句就是诗中之歌了。这着想奇之又奇,纯系神来之笔。
“钟鼓馔玉”意即富贵生活(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食物精美如玉),可诗人以为“不足贵”,并放言“但愿长醉不复醒”。诗情至此,便分明由狂放转而为愤激。这里不仅是酒后吐狂言,而且是酒后吐真言了。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当位至卿相,飞黄腾达,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说富贵“不足贵”,乃出于愤慨。以下“古来圣贤皆寂寞”二句亦属愤语。诗人曾喟叹“自言管葛竟谁许”,所以说古人“寂寞”,也表现出自己“寂寞”。因此才愿长醉不醒了。这里,诗人已是用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了。说到“唯有饮者留其名”,便举出“陈王”曹植作代表。并化用其《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句。古来酒徒历历,何以偏举“陈王”?这与李白一向自命不凡分不开,他心目中树为榜样的是谢安之类高级人物,而这类人物中,“陈王”与酒联系较多。这样写便有气派,与前文极
度自信的口吻一贯。再者,“陈王”曹植于丕、叡两朝备受猜忌,有志难展,亦激起诗人的同情。一提“古来圣贤”,二提“陈王”曹植,满纸不平之气。此诗开始似只涉人生感慨,而不染政治色彩,其实全篇饱含一种深广的忧愤和对自我的
信念。诗情所以悲而不伤,悲而能壮,即根源于此。
刚露一点深衷,又回到说酒了,而且看起来酒兴更高。以下诗情再入狂放,而且愈来愈狂。“主人何为言少钱”,既照应“千金散尽”句,又故作跌宕,引出最后一番豪言壮语:即便千金散尽,也当不惜将出名贵宝物??“五花马”(毛色作五花纹的良马)、“千金裘”来换取美酒,图个一醉方休。这结尾之妙,不仅在于“呼儿”“与尔”,口气甚大;而且具有一种作者一时可能觉察不到的将宾作主的任诞情态。须知诗人不过是被友招饮的客人,此刻他却高踞一席,气使颐
指,提议典裘当马,几令人不知谁是“主人”。浪漫色彩极浓。快人快语,非不拘形迹的豪迈知交断不能出此。诗情至此
狂放至极,令人嗟叹咏歌,直欲“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情犹未已,诗已告终,突然又迸出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之“悲”关合,而“万古愁”的含义更其深沉。这“白云从空,随风变灭”的结尾,显见诗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
通观全篇,真是大起大落,非如椽巨笔不办。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
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
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
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非?刻能学,又非率尔可到。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周啸天)
【赏析二】
杜甫盛赞李白的诗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自己也十分自负地说“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洲”,他的诗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极尽夸张之能事,一旦诗兴大发之时,豪情便喷薄而出,一泻千里,但又收放自如,
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将进酒》即为明证。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首句就凭空起势,不事铺陈,写得大气磅礴,状黄河之水于天际滚滚而来,如海雨天风,势不可挡,既是夸张亦为写实。诗人远眺黄河,思接天际,
才迸发出“天上来”的妙想;接着诗人又顺流东顾,目送黄河,想到黄河入海不回,由此而生出孔子般“逝者如斯”的感慨,但是比之孔子的感慨更强烈,更直接,更形象;“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人的一生浓缩在朝暮之间,从而表现人生苦短、壮志难酬的主题。诗人连续使用呼告〔“君不见”〕的修辞手法,更添说理气势,感情色彩
十分浓郁。同时写黄河之水用了扩大夸张,写人生旅程用了缩小夸张,使人更觉光阴之宝贵,岁月易流逝,功业更难就,
自然引出下句。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正因为人生苦短,壮志难酬,所以很多人因此陷入悲苦而不能自拔的境地,但李白的性情却不属于悲观一类,这时的李白虽
已被赐金放还,为朝庭所弃,但其并未因此而沉沦颓废,与友人岑勋和元丹丘登高宴饮,酒酣赋诗,在他看来,只要“人生得意”就“须尽欢”,因为“天生我材必有用”,这种肯定自我,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已跳出了一般读书人或士大夫
的顾影自怜、怀才不遇的情结,大有“君子坦荡荡”之风;“千金散尽还复来”,更进一步拓宽了中国古代读书人视金钱
如粪土的境界,在他眼里,千金何足贵,散尽还复来,何必斤斤计较一餐贵贱,更不是假惺惺地装出“金钱乃身外物”的嘴脸来,让人生厌。他在诗中表现出来的豪迈之气令人叹服,只“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这一句,就足令天下才子精神为之一振。
酒宴至此,渐入高潮,诗人已有八九分醉意,竟变客为主,殷勤致意,频频劝饮,“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
停”,并手持酒杯,高歌助兴,“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诗中有歌,真是神来之笔,怪不得大诗人杜甫连连惊
叹“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了!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钟鼓馔玉”指的是富贵人家的生活,古时大贵之家宴饮时,鸣钟列鼎,美食如玉,歌舞助兴,以示富贵,而在诗人眼里却“不足贵”,他所渴望的是“但愿长醉不复醒”,这简直就是醉话,是无奈之语,是激愤之语,决非真言。李白年青之时就有
“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之志,所以
在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也就是在他四十二岁时,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李白竟欣喜若狂,写下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言壮语。而此时的李白,因受到朝中权贵的排挤,不得不放弃官宦生涯,在他的诗作《行
路难》中写道“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长久积郁在胸的不平之气,一下子喷发出来,这才是李白的真性情。如果把
这一句和“但愿长醉不复醒”两相对照,不难看出李白此时的心情是何等的沮丧,而在沮丧之余,又无可奈何地为之找来
一些依据和借口,聊以自慰:“古来圣贤皆寂寞”,只有善饮的陈王〔曹植〕才留下了千载美名。言外之意,自己善饮,
也必将传名于后世。就是在这种极度的痛苦之时,他的那种自信,那种狂傲,依然故我,真是千古一人。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宴饮至此,又出现了一个高潮。此时的李白恐怕已有十分酒意了,竟然一边埋怨主人钱少,饮酒不能尽兴,一边又提出了建议,让主人把“五花马、千金裘”典当买酒,大家一醉解万古之愁,真是醉人快语,语惊四座,凭这一句就足可名传后世,令古往今来的酒
徒们瞠目。李白一向有一掷千金的饮酒习惯,在他的《上安州裴长史书》中就曾豪迈地写到:“曩者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如此豪情,确实少见,更何况是以客人的身份劝主人典当千金以买一醉,真是匪夷所思,闻所未闻,恐
怕千百年来也只有李白能偶一为之。
全诗气势雄伟,有如大河奔流,一泻千里;诗情豪迈,言语狂放,却又沉着抑郁,决不悖谬。诗句长短变化,节奏徐
疾有度,用典清楚明白,首尾呼应自然,堪称名篇。
【赏析三】
《将进酒》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警句,像“黄河之水天上来”、“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向脍炙人口。但这首诗,有时却被人们看成是表现及时行乐,宣扬饮酒的作品。在内容上,并不很容易把握。它的主导倾向,究竟是什么呢?
值得我们认真加以体会。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这是诗的第一段,由西北高原奔腾而下,仰望上游,如同从云端倾泻,所以说“天上来”。不过是仅仅是这样依据客观自然景象加以解释,又未免简单而肤浅。其实,诗中包含着诗人李白特有的感受,是李白雄伟的气概和飞扬的精神,附
丽于黄河形象所产生的神来之笔。而一开头,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前面,又用了“君不见”这样提示性的语言,就更显得深情激荡。有人认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用意在于引起下文,抒发岁月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但诗人开口便说黄河,想来不是凭空想像,很可能是眼前所见。试想,如果眼前是长江
九派,或者是难于上青天的蜀道,诗人的脑海里大概就不会飞出黄河的形象。因此我们不妨想像李白是在黄河边的一座酒
楼上,与朋友酒过数巡,心潮起伏地望着黄河,慨然落笔,写下这气势豪放的诗句。那直奔大海的黄河,它的非凡的气势
和李白浪漫不羁的性格之间,自然产生了一种契合。使诗人自觉不自觉地在黄河身上感到有自己的影子。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堂前明镜照出的容颜,早晨还是少壮华年,发如青丝,到晚上,就已经是满头霜雪了。这当然是极度的夸张,但在瞬息千里的黄河之水面前,一刹那间,对于过得极快的人生,有这种“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感觉掠过心头,又是很自然的。而且由于黄河形象的衬托,更显出似水一样华年的可贵。慨叹人生过得快,
诗人在“高堂明镜悲白发”的句子中,用一个“悲”字来概括这种心理感受,很值得注意。“志士惜日短”,有志之士对于光阴迅速,人生有限,最容易动感情,这种感情又多半是沉重的。自从孔子在河水面前说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话,后代许多人,便常常由去而不返的流水想到人生,想到一生的事业和前程,发出各种感慨。宋代的大词人苏轼在赤
壁矶边面对着大江东去想到三国英雄,慨叹自己早生华发。李白此时也同样是由奔流的黄河引起感触,发出了“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悲叹。而对于这,我们如果不加深思,也许认为仅仅就是感伤岁月易逝。但联系李白一生怀抱壮志而未能如愿
的遭遇去加以理解,就会感到这里的“悲”,已经揭示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抒发了由于种种社会阻力而使光阴虚掷的愤
慨。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两句紧接着上面年华易逝的慨叹。既然光阴易逝,那么人生每逢得意的时
候,就应该尽情欢乐。这里的“得意”和上文的“悲”既矛盾又统一,在这种矛盾统一中,显出“得意”只是在对着美酒和知己时才会有的意兴飞扬。而所谓“悲”,也并没有把诗人的精神压倒,他仍然胸襟开阔豁达。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时光虽然像黄河之水一样去而不归,但
天生我材却不应默默消逝,必有发挥作用的时候。因此要烹羊宰牛,痛饮尽欢。“天生我材必有用”中的“我”,首先当然是诗人自己,但又不只限于诗人自己,而应当是大写的,他代表着封建社会中许多类似李白那样的既有才识有胸怀大志
的人。这样,“必有用”的信念就更显出力量,更显出决心,似乎要一举扫去那“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悲凄。李白诗中经常有这种现象,就是从感叹光阴虚掷抒发满怀积郁中突破愁闷,引出对前途的追求和自信。像在《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
云》那首诗中,一度排开烦恼忧愁,而“欲上青天揽明月”;像在《行路难》那首诗中,在堪念前程倍觉艰险的时候,他
突然把思路引向辽阔无垠的境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理想的阳光冲破浓厚的阴霾,这正是现实社会
压制人才,但终究不能阻止人们对理想执着追求的一种反映。而归根结蒂,是由时代条件决定的。天宝年间,唐帝国虽然
走了下坡路,但盛世的余霞残照,仍然没有完全消逝,它还具有相当的魅力,让人们还能够振奋精神,觉得有信心掌握自
己的命运。这第一段由年华易逝的感慨激发起来的对于“天生我材”的充满信心的歌唱,可以说是,李白不肯动摇自己对
于人生信念的豪语。然而诗人抒发的这种豪情,表达的这种信念,又是针对什么的呢?这便把深一层的抒写对现实的愤懑,
留给了第二段。
“岑夫子,丹邱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岑夫子,指岑勋。丹邱生,指元丹邱。两人
都是李白的好友。这一节完全是宴席间频频劝酒的口吻,作为前后两段的过渡,在穿插中使诗显出了层次和变化,同时给
诗增加了深切真挚的气氛,让读者感到,诗人在酒酣之际,激情难以自抑,需面对知己,把胸中的积郁尽情吐出方才痛快。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是第二段的正文。“钟鼓馔玉”指富贵生活,诗人根本不以为可贵,他只愿永远沉酣于醉乡。要是从表面去理解,
追求长醉,似乎也可认为是颓废。但联系诗人“天生我材必有用”那种高度自信和远大抱负,联系诗人面临的理想与现实
的冲突,就会感到话中带有愤懑。“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腐朽的统治者就是这样践踏人才,甚至就连古代圣贤孔
子和孟子都凄惶奔走,生前也没有找到知音,实在悲凉寂寞。相反的,那些煊赫于世的钟鼓馔玉者,却往往是一些庸才或
奸邪之徒。对于这种时世,倒是像阮籍、嵇康那样的佯狂傲世的酒徒,能够引起震动,容易成名。“一醉累月轻王侯”,诗人要用长醉对权贵表示蔑视。这段话,非常愤激,它反映那个社会不容人们去效法圣贤,反而被逼得发狂,去做放诞的酒徒。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成王指曹植,这里李白把曹植划出钟鼓
馔玉的范围之外,而引为同调,并以他在平乐观与宾客尽情豪饮作为效法对象,要主人莫管少钱,只管沽酒。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有人认为,对于五花马、千金裘不必拘泥,因为这毕竟是
写诗。然而此处也并不排斥五花马、千金裘有实际存在的可能。它虽然未必是李白的,但在盛唐社会风气之下,一向重义
轻财的李白,也想必会视之如同自己的一样,觉得朋友自会赞成他的主意的。尤其是当李白醉酒的时候,更有可能如此。
但值得注意的是,酒意越浓,语言也就越能传达心声。诗人不再用“得意须尽欢”等理由来劝酒了,而是强调此番痛饮要
消除压在心头的“万古愁”。这就显得胸中的积郁无限深广,不喝酒不成,喝少了也不成,非得把宝马轻裘押上不可。诗
的最后一段“愁”字,几乎可以调转全篇,它呼应了开头的“悲”字,使那“悲”的内涵显得更深,同时也使得前面的“得意”、“尽欢”,分明只是在想到才能仍能值得自豪时的一种自我庆慰,而不是樽前月下的寻欢作乐。这种深广的“愁”与“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犹如波浪汹涌的黄河与擎天的砥柱,砥柱因黄河的冲击而愈显其雄伟。在失意的环境中仍
然能保持自信,自信心在考验中就获得更有力的表现。
如果说诗的前一段是豪迈之言,那么后一段就是愤慨之语了。豪言正是从愤慨中激发出来的,而深沉的愤慨又衬托出
豪语并非空说大话。
诗由眼前的黄河起兴,由于感情发展也像黄河之水那样奔腾激荡,不易把握,而通篇都讲饮酒,如果只拘泥于字面,
似乎也可以说,诗人是在宣扬纵酒行乐,而且诗中用欣赏肯定的态度,用豪迈的气势来写饮酒,把它写得很壮美,也确实
有某种消极作用,这如同他在另一些诗中宣扬求仙一样,都不免是以一种夸张的庸俗气来代替平凡的庸俗气,要借助酒力来销“万古愁”,不过反映了诗人当时找不到对抗黑暗势力的有效武器。酒是他个人反抗的兴奋剂,有了酒,像是有了千
军万马的力量,但酒,也是他的精神麻醉剂,使他在沉湎中不能做正面的反抗,这些都表现了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今天即
使是对于像李白这样的大诗人,也没有必要曲意加以维护。不过在此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这些毕竟不是诗的主要方面,
诗人在强调要饮酒的言辞下,有着内在的、很深刻的思想感情,或是悲年华易逝、岁月蹉跎;或是慨叹圣贤寂寞而夸耀酒
徒,都暗示着才能不为世用,而豪迈地呼喊“天生我材必有用”,并且要“烹羊宰牛且为乐”,又表现了诗人的乐观、自
信和放纵不羁的精神。无边的愁并没有淹没诗人的自信,他不能忍受压抑,不甘于才能的毁灭。他的这首诗歌,就是一曲
努力排遣愁闷,渴望伸展才智,在悲感中交织着自信的乐章。
读这首诗,我们会感到封建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怀才不遇的矛盾,在诗中激起了像黄河之水那样汹涌澎湃的情感波涛。
诗让人听到一位天才因被压抑而发出的强烈的抗议、愤怒的吼声,它击动着人们的心弦,使人感到似乎有一股强大的力量
冲向封建黑暗势力,冲向黑暗势力加在人才头上的像磐石一样的重压。这不禁又使我们想到苏轼,他和李白同样具有浪漫的气质。苏轼对着大江东去,虽然向往着古人轰轰烈烈的业绩,但在回念自己的时候,只有黯然神伤,无何奈何地认为要
被古人嘲笑。而李白在黄河边,尽管高声喊着销愁,却仍然使人感到他有一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气概而没有丝毫示弱。
苏李之间的这种差别,自然也只有到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里去寻找根源。
这首诗和《蜀道难》可以代表李白乐府歌行的主要艺术风格,就是豪迈、奔放,但也各有特色。《蜀道难》主要刻画
了蜀道山川峥嵘不凡的形象,格在豪迈奔放中偏于奇险。而《将进酒》则着重塑造诗人的自我形象,风格在豪迈奔放中显得自然。读这首诗,仿佛嗜酒昶气、热血沸腾的李白,仿佛这位傲岸倔强,要用酒去冲销“万古愁”的诗人就在眼前。产
生这种艺术效果,与诗人抓住酒酣时的精神状态加以表现很有关系。因为此时,便于深入揭示内心的激荡和矛盾,展开精
神世界的各个侧面。
严羽说:“一往豪情,使人不能句字赏摘,盖他人作诗用笔想,李白但用胸口一喷即是,此其所长。”这评论是很精
到的。因此如果认为《将进酒》这个乐府旧题应要求处处言不离酒,对表现理想与现实冲突这一主题或许有不便的一面。
那么李白正是抓住列士对酒的契机,突出表现当时的百感交集、心潮激荡,而这对诗人塑造自我形象构成豪放而自然的艺
术风格则极为有利。这里体现了一种辨证关系,和一切艺术传统一样,乐府古题对于后人既可能形成束缚,同时由于它们
经过前人的探索和开拓,又往往积存着某些对创作的有利因素,指示着某种途径或方向。李白这首诗,正是在运用乐府古
题时善于因势利导,借酒作为引发诗情的触媒剂,从而使《将进酒》这一诗题得到最好的开拓,注入了深刻的思想内容,
并获得完美的艺术表现。
最后,我们把这首诗再完整地欣赏一遍: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余恕诚)
【赏析四】
作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他的诗如其人,以飘逸闻名天下,丰富奇特的想象,雄健奔放的风格,瑰玮绚丽的色
调,清丽自然的语言。令多少文人墨客掷笔长叹。然而,这些都是李白诗歌的外在表现,要想当真领略诗人的绝对情操和
内在风骨,非得探索诗人的思想发展的轨迹不可。《将进酒》是诗人的名篇之一,完全体现了诗人的创作风格,从中我们
可以窥睨到一些什么呢?
《将进酒》这个题目是乐府《鼓吹曲辞?汉铙歌》的旧题,主要是表达喝酒放歌时的情感。李白将之运用到诗歌中来,
表达他喝酒时的愁绪,却能挥酒自好!淋漓尽放,这和他广泛吸取民间文学的营养有关。民间文学特别是乐府时,由于是
广大劳动的人民的口头文学,因而显有浅显易懂自然,不受羁绊的特点、而李白情感是如此激昂,律诗的那种严格的韵律、
平仄要求严重地束缚了他的发挥,因此李白用《将进酒》来表达情感,真是天马行空,随兴新欲,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同
是表达人生短暂的愁思,任何其它诗歌格式都无法象《将进酒》这样尽兴尽意,“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首诗的情思跳跃性比较大,有时前后两句根本是相对的,但读来却没有突兀的感觉。整体上看,按照情感的波动我
们可把诗歌分为三个层次:从起首到“莫使金樽空对月”为第一层;第二层从“天生我材必有用”到“会须一饮三百杯”;
其余的为第三层。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多么憾人的宽广、深邃的意境啊。诗歌一开始就把读者置放到了一个
高古深远的意韵中去,诗人还没有表达他的思想,但不管是什么思想,悲哀抑或高兴,这样的意韵都能把这种思想扩大到
一个无限深远的背景中去,展现出思想的高古深夺取之美。诗人马上又用下面的一个对比来表达出他的思想,“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强烈的对比,强烈的夸张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喟叹推向极限,以至诗人自之都无法经
受这销金蚀骨般的无奈,油然抛出一句“人生得意尽欢,莫休金樽空对目;”何必!何必!算了吧!
但是,获如忽临万丈绝壁,诗人的情感陡转急迴,立刻以那种消极无奈中挣脱出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种极其强烈的反差简直令人受不了,刚才还是那般无奈,现在却猛地将调下一拖万丈。了解李白的经历和心情
的人却不得不为这句诗拍案叫绝,这正是要白的傲骨精神最潜在、最自然的表现,显现出一种瑰伟雄奇的奇崛美。胸怀大
志的李白,由于受权贵的排挤,今天却落到如此光景,白发令人凄凉,那是历史无奈的见证,但我李白就此罢休,就此拉
倒了吗?不,不,不,孤傲的心理使诗人不悲反笑,进而狂歌:“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这丁点小事算得了什么呢?来,先喝三百杯再说,诗人那种狂傲放肆的形象在这句诗中表达得栩栩逼真。
且听之诗人的歌词吧,在第三层中、以李白一连吕激昂奔放的表白直抒胸臆,什么金银宝贝,我都不要,只要整日里
沉浸在酒的醇青中,真正的圣贤能人都是会喝酒的,看看当年的陈王是何等倜傥风流,尽情地欢娱戏蟾。满腔的悲愤哀愁
如同洪水泄闸,一倾万里,几多波澜,几多涟漪,尽在不言中。然而,感情的长何能向河处流呢?作者最后一句描写愁,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如同一曲经久不衰的苦哙长叹,久久萦绕于天地间,李白这个
愁,可真是愁煞了千古愁人,万种悲思,本是一句无奈的愁怨,读来当真荡回肠,隽永无尽,高旷久远。
很久地沉浸于那奔放奇特绚丽的诗境中,苏醒过来,我却不禁要问,李白的愁到底解决了吗?没有,那是一种万古悲,
要经过万古的沉寂后方能消去。李白的悲实际是一种极其强烈的反差,即远大的社会理想和黑暗的社会现实之间的反差。
诗人在这种反差间找不到出路,而流露出一种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但李白太伟大了,能把这种复杂的思想表达
得如此富有魅力,这就是李白留给后人的无奈!(张林)
作文七:《李白《将进酒》》9800字
一、李白《将进酒》
大家好!今天我们谈的主题是盛唐诗人李白的名作《将
进酒》 ,同时也拟以此诗为例,谈谈李白诗歌的一些特色。 首先让我们看看《将进酒》这首诗歌: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 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酒和诗歌似乎总有不解之缘,诗歌史上描写饮酒的诗
歌汗牛充栋,从《诗经·鹿鸣》 : “我有旨酒,以宴乐嘉宾
之心。 ” 《诗经·鱼丽》 : “君子有酒,旨且多。 ”到陶渊明 《饮酒》诗所谓“酒中有深味” 。对于诗人来说,酒既是 遣兴之物,又是增兴之媒。而这在李白这首《将进酒》诗 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将进酒》是一首乐府诗歌,又名《惜空酒樽》 。原是汉
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 郭茂倩 《乐府诗集》 卷 16 《鼓吹曲辞》 中说: “古词曰: ‘将进酒,乘大白。 ’大略以饮酒放歌为言。 宋何承天《将进酒篇》曰: ‘将进酒,庆三朝。备繁礼,荐 嘉肴。 ’则言朝会进酒,且以濡首荒志为戒。若梁昭明太子 云‘洛阳轻薄子’ ,但叙游乐饮酒而已。 ”可见《将进酒》之 辞,多写饮酒放歌的行为。李白此诗在题材上虽与以往的古 辞接近,但贯注了李白独特的个性,遂成为历代诗酒结合的 最有名的篇章。
这首诗应是天宝十一载(752)李白在嵩山友人元丹丘的
颍阳山居处所作,诗中提到的丹丘生,就是元丹丘,另一位 岑夫子,名岑勋。这两位应该都是李白的好友,李诗中常常 提到他们,光是赠给元丹丘的诗歌就多达14 首,其中《元 丹丘歌》云: “元丹丘,爱神仙。朝饮颍川之清流,暮还嵩 岑之紫烟,三十六峰长周旋。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 生风,横河跨海与天通,我知尔游心无穷。 ”刻画出了一位 高蹈出世的道士形象。
很明显, 《将进酒》是劝酒的诗歌,但也是抒情的诗歌, 而这就与李白的人生观念有了联系。所以我们下面首先要谈 的一个问题就是《将进酒》与李白的人生观念。
二、 《将进酒》与李白的人生观
《将进酒》这首诗歌,我们将其一气读完,很容易感受到 诗中弥漫着一种狂欢的气息,又似乎有一种“今朝有酒今朝 醉”的颓唐,这种情绪来源于什么?从诗歌本身的意脉来看, 一是来源于对人生短促的感慨,二是来源于自身不得志的感 慨。诗歌的意思看似只说及时行乐、饮酒狂欢,但内在的思 路却并不简单,有着不少的冲突与矛盾。
起笔两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 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以整齐却势如长 虹的句子,深刻形象地揭示了人生苦短的悲哀,水流不复, 发白难青,一从空间落笔,一从时间着笔,但在本质上体现 的同样是时间流逝的不可挽回、不可操控,体现的是在永恒 的时间面前,任何人力都是弱小的。这是历来无数文人墨客 都共同感受并往往形之于笔下的一种悲哀,但却没有第二首 诗如李白这两句一样,说得那么直观,那么直入人心,仿佛 劈面一拳,顿时就被掏空了心,但觉渺渺茫茫,人生的意义 顿时模糊了起来。然而,随后四句,李白却陡然以无定坚定 的语气唱出“人生得意须尽欢”和“天生我材必有用”,
“须”、“必”二字,都透露出这种毫不犹豫、毫不妥协的 坚定与骄傲。那么究竟应以什么姿态去面对人生呢?诗中并 没有直接的答案。
诗中后面又讲到“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表达了对人间富贵荣利的蔑弃,对长醉境界的向往。可是对
李白来说,他真能做到遗弃红尘而沉醉酒乡吗?“古来圣贤 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李白诗中 以崇敬口吻写到的傅说、姜尚、鲁仲连、诸葛亮、谢安等历 史上的名人,又有什么意义呢?结尾“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万古愁”真能销去吗?为什么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 校书叔云》中还要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呢?
其实, 这种矛盾是贯穿李白一生的。 这和李白的人生观念、 求仕经历都密切相联。他渴望平步青云,又傲视公卿王侯;
渴望建功立业, 又不屑于科举求仕。 他有着儒家的用世理想, 又羡慕游侠的放纵不羁,还有着强烈的道教信仰。李白的人 生观念是非常复杂的,任侠风气、儒家传统、纵横之术和道 教信仰的杂揉,贯穿了李白的一生。在长期的漫游和隐居生 涯中,他也在不断寻找机会,渴望昂首步入仕途。可是他又 决不愿意与其他普通士人一样,通过科举考试步入官场,然 后一级一级地在漫长的时日中获得升迁。对李白来说,那种 道路即使有成为宰相的可能,也非其所愿。他仰慕傅说、姜 尚、诸葛亮等历史人物,只是因为他们都能得遇明主,一朝 之间,辅佐君王,建功立业,然后再和他崇拜的越国范蠡一 样,功成身退,放舟五湖。不能不说,李白是天真的,天真
得可爱! 这份天真是盛唐这个时代赋予他的。 在那个时代中, 每一位诗人都觉得自己是不世出的雄才,每一位诗人都觉得
自己来到世间就是要青史留名的。唐代文人不像后代有些文 人那样虚矫,他们渴望功名,追求利禄,他们就在诗文中直
率地表达出来: “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 (杨炯 《从军行》 ) ,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
韵》 ) ,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李贺《南园》 ) 等等,他们似乎不太去考虑仕途的艰涩和倾轧、政治的风波 和险恶,也不太去考虑自己是否真的有着适合生存于官场的 能力与手腕,他们只是天真地高歌自己的理想,坚定地相信 自己的未来。这种自信使得他们既绝不甘心于没世无闻,又 绝不愿意卑躬屈膝。这就是盛唐塑造出的、带有普遍性的文 人心态。在李白身上,这种心态体现得最为明显。他写信给 当时以善于奖掖人才而著称的荆州长史韩朝宗,称赞对方声
望之隆则云: “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而自荐 其才则云: “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 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王公大人,许与气义??
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 ” ( 《与韩荆州书》 )虽是干谒之举, 却无半分寒乞之相,显示出高视阔步的姿态和平交公卿、傲 视王侯的气度。这不能不说是盛唐时代赋予李白的自信心的 体现。
当这种理想在现实面前撞得粉碎之后, 求仕失败后的李白,
自然就产生了 “大道如青天, 我独不得出” 的愤激, 也有 “欲 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茫然,尤其会有“且乐
生前一杯酒, 何须身后千载名” 的自我安慰。 这首 《将进酒》 , 无疑就是借饮酒狂欢,来浇心中块垒的一种渲泄,但李白的 高贵之处在于,哪怕是在这种深沉的愤懑之中,他都毫无气
馁,哪怕是写《行路难》 ) ,他也要放声高歌“长风破浪会有 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哪怕就是借酒浇愁,他也流露出“天 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那样的无比自信。这首诗 气概的豪迈,完全盖过了愁绪的浓重,没有小儿女的悲苦, 而是大丈夫的伟岸。将人生的愁苦纳入到心灵的恣肆之中, 这就是李白人格的魅力所在。
三、 《将进酒》与李白诗歌的抒情性
激情是理解李白诗歌的重要的钥匙。 李白诗歌是充满着激 情的,这当然来源于李白的独特个性,而这种个性又在他的 诗歌中,尤其是在乐府歌行类的作品中,得到了最充分、最 明显的表达。这种激情表现为李诗中最吸引读者的那种激昂 壮大的情怀,以及由这种情怀所带来的纵横恣肆的文笔与磅 礴壮阔的气势。让读者不由自主地被其所裏挟而去。
这首《将进酒》就仿佛是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一般。开 篇的两个排比,以赋笔的整齐庄重,出之以排闼而来的雄放 激情,仿佛劈空而来的坠星,尚未落地,已是声势惊人、傲
视一世。 让读者的心灵顿时空荡荡一片, 全被这两句所占据, 感受到一种最深的痛苦与悲哀。随后六句,我们又被李白拉
回来, 似乎无比坚定地告诉我们: 得意须尽欢, 千金散复来, 一饮三百杯。读者的情绪完全被李白所控制。虽然这首诗是 在朋友处所写,诗中却如同李白就是主人一样,高吟着烹羊
宰牛, 呼儿换酒, “请君为我倾耳听”, 既是对朋友说的话, 何尝又不是对着千百年之后无数的读者而说的呢!诗中有悲 慨、有苍凉,却绝不纤弱。虽是表达及时行乐、借酒销愁之 意,却写得激情澎湃,豪壮而自信。这种激愤中的酣姿、悲 慨中的自傲,其意义就是以伟岸的人格战胜人生苦难的象征, 这正是李白诗歌激情的内核。
李白诗歌中的激情还应从他所特有的表达方式中去体会。 李白的许多诗歌,和他的个性一样,是迥出常流的,无法以 常理度之。这也是李白为什么不太爱写律诗,而偏爱于奔放 纵恣的乐府歌行的原因,盖律诗格律谨严、章法缜密,对于 李白来说,或许束缚过多。就算写律诗,他似乎也不甘于或 不屑于谨小慎微地受制于格律,如《登金陵凤凰台》诗: “凤 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 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 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第二联就出现失粘的现象,却无 损于此诗成为流传千古的名作。我们可以看看李白的另一首 古题乐府的名作《蜀道难》 :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
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
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
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
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
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
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
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 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
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
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
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
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
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
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和《将进酒》一样,这首《蜀道难》也是纯由激情展开,开 篇的感叹,先声夺人,同样特别有一种将读者裹挟而去的力
量。 实际上细按其诗, 会发现不少翻来覆去的重意句, 如 “上 有六龙回日”二句与后部的“连峰去天”四句,意思就比较
复叠。 在章法结构上, 也有轻重失宜、 比例失调之处, 如 “剑 阁” 以下九句, 施蛰存先生就认为: “破坏了全诗的统一性” 。 在用韵和句法上, 施先生举例说, 如 “连峰” 二句中, “ ‘尺’ 、 ‘壁’一韵,只有二句,接下去立刻就换韵,使读者到此, 有气氛短促之感。在长篇歌行中忽然插入这样的短韵句法,
一般都认为是缺点。 尽管李白才气大, 自由用韵, 不受拘束, 但这两句韵既急促, 思想又不成段落, 在讲究诗法的人看来, 终不是可取的” (施蛰存《唐诗百话》 ,第212 页) 。与之类 似, 《将进酒》一诗中也有不少翻来覆去的重意句,或在章 法结构上或有轻重失调之处一样,但是我们总觉得,这些问 题在其他诗人的作品中的确是问题,而在李白诗中就不是问 题。这是因为李白写这一类诗歌,发兴无端,气势壮大,想
落天外, 奇之又奇, 这种表达方式无以名之, 只能称之为 “李 白式的方式” 。因此读者是不应去细究局部和细节的,而应 将自己的心灵清空,完全跟着李白的激情的节奏,随其转荡 飘飞、任其性情之所之。诗人或大开大合,或骤起骤落,或 如行云流水,或如朗月清风,而读者也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
和李白近似的情感体验和审美快感。 这种 “被动式” 的阅读, 或许更能把握李白诗歌的神髓。李白诗歌中喷涌而出的激情, 其穿透性是超越时空的。
四、 《将进酒》与李白诗的飘逸风格
南宋严羽以“飘逸”二字作为李白的独到之处( 《沧浪诗
话·诗评》 ) ,认为“ 子美不能为太白之 飘 逸 , 太白不能为 子美之 沉 郁”。
明代高棅《唐诗品汇》亦称: “ 开元、天宝间 , 则有李 翰林之飘逸 , 杜工部之沉郁。 。 ”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言: “ 太白 以气为主,以自然为 宗,以俊逸高畅为贵 。??其歌行之妙, 咏之使人飘扬 欲仙 者,太白也。 。 ”
《唐宋诗醇》言: “ 白诗天才纵逸,至于七言长古,往 往风雨争飞,鱼龙百变,又如大江无风,波浪自涌,白 。 云从空,随风变灭,诚可谓怪伟奇崛者矣。 ”
李白正是这样一个天才飘逸的诗人。 “飘逸”二字,正切 李白的性格,更切李白的诗风。古人论及李白诗风,或称其
旷达, 或称其豪健, 近代以来一直将李白视为浪漫主义诗人, 并以浪漫作为其诗风的特点,其实都不如飘逸概括得准确。 在中国古代诗人中,浪漫可以属之于屈原,旷达可以属之于 苏轼,豪健可以属之于陆游,只有飘逸属之于诗仙李白。飘 逸可以兼容旷达、豪健和浪漫,而旷达、豪健和浪漫并不能 涵盖飘逸。
《将进酒》这首诗歌所呈现出的审美风貌,正是李白飘逸 诗风的一种体现。这种飘逸首先和李白的精神气质、个人主 观色彩密切相关。诗中所体现的李白的那种天真和狂傲,李 白的功名心和归隐之志,李白的雄奇壮观和豪迈淋漓,都是 李白那种自信、自负、自由、自强精神的呈现,自信表现在 对于理想的不懈追求上,自负表现在对才能的高自期许上, 自由表现在放荡不羁的豪侠个性上,自强表现在对权贵的蔑 视和反抗上。因为自信,诗歌表现出旷达;因为自负,诗歌
透露出豪气;因为自由,诗歌透露出逸气;因为自强,诗歌 蕴涵着风骨。这首诗中的李白,是一个极其大写的李白。 飘逸还和李白极度的夸张和想象力有关联。 诗中黄河奔流 入海的意象、朝如青丝暮成雪的迅捷、千金散尽的豪气、烹 羊宰牛的豪举、长醉不醒的愿望、裘马换酒的逸兴,无不显 露出李白式的飘逸。就连诗中的数目字都是那么的巨大:千 金散尽、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这不禁让我 们联想起“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梦游天 姥吟留别》 )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蜀 道难》 )以及“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庐山 谣寄卢侍御虚舟》 )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句来。李白从不 介意夸张,在他的笔下,夸张成了常态,而在读者的心中, 这种夸张更是那么的自然而然。
飘逸更和李白身处时代之所谓“盛唐气象“有关。没有李 白的个性,固然不可能写出李白那样天才性的诗歌,没有李 白的那个时代,也不可能写出李白那样天才性的诗歌。即如 林庚先生所说:盛唐气象所指的是诗歌中蓬勃的气象,这蓬 勃不只由于它发展的盛况,更重要的乃是一种蓬勃的思想感 情所形成的时代性格。盛唐气象因此是盛唐时代精神面貌的 反映。它是一个进展得较为顺利的解放中的时代。一种春风
得意一泻千里的展望, 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 、 “黄河之水 天上来” 、 “大道如青天” 、 “明月出天山”,这就是盛唐气象
与建安风骨,同为解放的歌声,而又不全然相同的地方。这 是一个富于创造性的解放的时代,它孕育了鲜明的性格,解
放了诗人的个性。 ( 《盛唐气象》 )而这种个性在李白身上表 现得最为显著。这就是为什么明代“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的复古思潮中,亦不乏效仿李白的作品,但总难免“画虎不 成”之讥。
五、 《将进酒》的典故运用
中唐诗人元稹评价杜甫的诗歌“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 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
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 ( 《杜君墓系铭》 ) ,就特别注 意到了杜诗对前代文学的集大成。杜诗中吸收前代文学的方 式,以及运用典故的技巧等,也往往为后人所赞叹。然而, 一提到李白的诗歌,人们脑海中最容易浮起那些奇思壮采的 乐府和歌行,那种劈空而来的气魄,那种奔腾回旋的动感, 是李白诗歌最吸引读者的地方,令人赞叹莫名。但其实,李 白的诗歌同样也是扎根于中国诗歌悠久的传统中的。
单纯就用典而言, 《将进酒》这首诗中的典故用得并不很 多。
“会须一饮三百杯”, 是用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的典故, 袁绍为郑玄饯行,想让他醉一次,约了三百余人参加宴席, 轮流向郑玄敬酒,从早上到晚上,喝了整整一天,郑玄居然
面不改色, 依旧态度雍容, 温文尔雅。 当时有个叫陈暄的人, 就说过:“郑康成一饮三百杯,吾不以为多。”当然,这属 于暗用典故,不了解典故的来源,也不影响对李白诗意的理 解。另如“千金裘”之语,出自《史记》 、“与君歌一曲” 或来自鲍照诗“为君歌一曲”等,也是类似的情况。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这两句,是明用典 故之处。陈王,是指曹魏时期的著名诗人曹植,他曾被封为
陈王。 平乐, 是观名, 故址在今河南洛阳。 曹植有 《名都篇》其中有“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两句。这就是李诗所由 出。但这里特别用曹植的典故,除了说明李白对曹植时代的 建安文学非常熟悉和推崇之外,恐怕也还和曹植在魏文帝和 魏明帝两朝备受猜忌,有志难申的遭遇有关,从而与李白在 天宝年间入朝供奉,旋又被逐出京的经历,有了共鸣之处。 所以前面说“古来圣贤皆寂寞”,随后就举了曹植的例子, 隐然自比,遂使得诗意从一般的人生感慨深入到了政治忧愤 层面,颇有满纸不平之感。而这种忧愤和不平,又只能从酒 中得到解脱。这个典故的运用虽然看似轻松,但实际上是起 到了深化诗意的作用,是非常精彩的。另外,诗中“烹羊宰
牛”一句, 也是出自曹植诗:“中厨办丰膳, 烹羊宰肥牛。 ” 诗中用典本就不多,却两次涉及曹植的作品,看来应该不是 偶合,而是有意为之的。
我们说李白诗歌是天才性的诗歌, 这并不意味着李白诗是 ,
从石头缝里平白蹦出来的,事实上,李白的诗歌与屈原以及 《楚辞》的传统就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李白的《江上吟》中 有“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的诗句,对屈原的 评价非常高。 《古风》中“哀怨起骚人”之语,更是抉发出 了屈原及《楚辞》的重要特征。李白的诗歌与屈原辞赋在精 神气质上颇有契合之处。这不仅反映为在他们的作品中都呈 现出对理想的坚持与追求、对权力的蔑视和反抗,以及空前 伟岸的人格形象,也反映为露才扬己、语涉夸诞、变化多端 的表达方式,以及惊才绝艳的艺术感染力。实际上,这种契 合的背后,是由楚文化影响发展而来的道家思想和道教信仰。 作为楚文化代表的《楚辞》 ,与深受道教信仰影响的李白在 精神上本就是相通的。李白的诗歌还深受汉魏六朝的乐府诗 影响。李白的乐府诗占了他全部诗作的近六分之一,且多用 古题,虽大部分已烙上了李白独有的奔放气概,但也时常能 见到或直率古朴,或明丽清新、富有民歌风味的作品。对于 魏晋以来的著名诗家,如曹植、阮籍、左思、陶渊明、谢灵 运、鲍照、谢朓、江淹、阴铿、庾信等人的作品,李白也都 颇为熟悉并有所吸收,尤其是对号称“小谢”的谢朓,屡屡
提及, 如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谓 “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 ,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又谓“解道澄江静 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 《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朓》云: “独酌板桥浦,古人谁可徵。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 ”
谢朓清新秀丽的诗风对李白是颇有影响的。另外如曹植诗歌 的华美而有风骨、鲍照乐府的驰骋而能稳健,也都是李白诗 歌的根基和渊源所在。 《将进酒》诗中两用曹植之典、一用 鲍照诗,正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六、《将进酒》与李白的乐府诗
《将进酒》是一首古题乐府诗。唐人的古题乐府,多指沿 用汉魏以来乐府诗的旧题来写作新的诗意的作品。与杜甫、 白居的新题乐府有所不同。李白诗歌的成就很大程度上体现 在他的乐府诗当中。郭茂倩《乐府诗集》收录李白乐府诗多
达 161 首。其著名作品《蜀道难》 、 《梦游天姥吟留别》 、 《长 相思》 、 《行路难》 、 《乌栖曲》 、 《长干行》 ,和这首《将进酒》
一样,都是乐府诗。李白的乐府诗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袭用旧题。 对于乐府诗, 明人吴讷在 《文章辨体序说》 中谓: “ 唐世诗人,共推李杜。太白则多模拟古题,少陵
。 则即事名篇,无复依傍。 ” 《敦煌写本唐人选唐诗》存李白 诗唐时写本 43 首,其中 23 首是古体乐府。殷璠《河岳英灵 集》所选李白诗 13首,其中 9 首是古体乐府。这些乐府旧 题的本身都含有特定的主题和本事,前人依据这些旧题作诗, 也不同程度地袭用本意以引发联想。李白的乐府诗,则在乐
府本意和前人旧作的基础上, 融合己意以抒写怀抱。 这首 《将
进酒》 ,前人多写饮酒欢会,而李白此诗正是从饮酒角度来
抒写怀抱的。又如: 《行路难》 : “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 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
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
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中吟咏的仍是行路难这
一古题蕴涵的主题,其中对于“行路难”的一唱三叹,表现 出对功业追求未成的愤慨,都是乐府旧题中应有之义。对于
前人诗作,李白也汲取其所长,如鲍照的《拟行路难》 : “ 泻 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
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
。 吞声踯躅不敢言。 ”愤激的情怀与流走的气韵对李白诗具有 很大的影响。而李白诗称用第一人称,更适合于抒怀;语调 以感叹为主,以长短句交替而富于变化;气势则纵横恣肆又 磅礴雄伟,以表现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的期待。这些也都呈现出李白诗独有个性,李白堪称古体乐 府的集大成者。
二是擅长运用歌行体乐府。明人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 中对“歌行”解释为:“ 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
。 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 ”是歌行常常 用七言或杂言的形式,放言长歌,一气流走,以自由疏宕、
行云流水般的节奏抒发波澜起伏的情怀。这种体式渊源于汉 魏,刘邦《大风歌》开“歌”之端,曹丕《燕歌行》肇“行” 之始,至南朝宋时鲍照再加熔铸锻炼,创造出《拟行路难》
组诗这样以七言为主的歌行体, 延及初唐, 王勃的 《采莲曲》 、 卢照邻的《长安古意》 、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 、张若虚的 《春江花月夜》是这一诗歌体裁的完全成熟的标志,李白就 在这样的基础上大显身手,以歌行一体呈现着豪迈飘逸、凌 厉震荡的气势,创造出变幻莫测、神奇壮观的境界。这样的 体式最适合于李白的个性表现,因而他也最擅长运用歌行体
乐府。他的《扶风豪士歌》、 《梦游天姥吟留别》 、 《庐山谣寄 卢侍御虚舟》都是代表性的篇章。如《庐山谣》 : “ 我本楚狂 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
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
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
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迥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
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 茫
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
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
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 这首诗歌颂庐山景色的幽美奇特,游庐山有似到达仙境,油 然而生学道成仙的希望。全诗成功地塑造了作为狂人的作者
形象。 “我本楚狂人” ,以楚狂人自比,表现了对隐居生活的 向往; “凤歌笑孔丘” ,更对当时社会的各种束缚给以嘲笑。 这首诗写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作者采用了歌行体乐府 以述志抒怀。从结构上说,开头以述志为主,中间主要描写 庐山风景,最后表现对神仙世界的向往。诗中有震撼山岳的 气势,有豪迈开朗的激情,有丰富奇特的想象,有跌宕多姿 的韵律,也有归隐求仙的逸致。用韵方面尤其值得称道,开 头六句用自由舒展的下平声十一“尤”韵,接下九句换下平 声七“阳”韵,再下四句转上平声十五“删”韵,再下四句 转入声六“月”韵,最后六句用下平声八“庚”韵。韵律的 转换与句式的变化,随着情感的流动展开,表现的境界又时 而现实,时而虚幻,一气流走,承转自如,最能表现李白诗 “飘逸”的特点。相较而言,李白的歌行体乐府诗,成就总 体高于一般的乐府诗,盖以李白一般的乐府诗在于发挥古意 而集成居多,而其歌行体乐府诗则更能突出李白的个性及其 独创的风格。
作文八:《李白将进酒教案》2500字
李白 将进酒 教案
【教学目标】:1.把握本文的情感基调,通过朗读体会作品豪迈奔放的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对诗句的鉴赏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学习李白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本诗中诗人情感并把握其变化。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然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且多半是因为“愁”了才喝酒,为何愁?多得很,仕途失意、功业未成、思妻念子,一言概之,就是生活不如意。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生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是“诗仙”,有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为“酒圣”。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直至现在。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说: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嗜酒)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二.常识简介
1.解题
⑴《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的曲调,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将,请、愿之意,《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句。这个“将”与诗句“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将”音义不同 。
2.作品背景
这首诗是一首劝酒歌,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即安史之乱前四五年光景。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但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用消极的办法进行反抗,借酒销愁,“但愿长醉不复醒。”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这种反抗方式,跟《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借寻仙表现不事权贵的意志的写法颇为相似。
三.整体感知
1.放录音,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听出节奏,听出感情基调。
2.学生朗读或默读课文,圈点难字生词,结合注释理解。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⑴莫使金樽空对月 ⑵烹羊宰牛且为乐
⑶钟鼓馔玉不足贵 ⑷斗酒十千恣欢谑
四. 鉴赏情感
1.这首诗,诗人感情的大起大落是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豪放的表现。作者在这首诗中的情感有着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明确:这首诗的基调是愤激,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悲→ 欢→愤→狂
①开头四句写悲。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因此作者以黄河起兴。黄河自西而来,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直奔东海。上句写大河之来,上句写大河之去,形成咏叹味。接着四句向人们喻示时光流逝迅疾,一去不返,人生由青春至衰老不过“朝”“暮”间事。两个长句,既用比喻——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用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更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夸张。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
②“人生”以下六句写欢。但诗人深知“白发如丝悲何益”(《前有樽酒行》),因而立即转悲为欢。尽管诗人在政治上并不“得意”,但在他看来,朋友间的聚会也同样是人生中的快事,大家何不高高兴兴地痛饮一场呢!想到这,他顿生豪情,相信自己将来必能作出一番事业,对区区金钱也毫不在意。于是连呼“烹羊宰牛”,准备像东汉大学者郑玄那样“一饮三百杯”。诗人这种欢乐感情是真实的,也是高尚的,不同于凡夫俗子的只图一醉方休,因为他说出了“尽欢”的正当理由。
③“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待到酒宴开始,诗人举杯劝饮,他的感情突然由欢乐转为愤激,这是因为他要借此把长期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一齐宣泄出来。他鄙弃那结党营私、排斥贤能的豪门贵族集团,因而说“钟鼓馔玉不足贵”;他憎恨这些人的黑暗卑污行径,因而说“但愿长醉不复醒”——这两句诗可以说集中地表现了他自离开长安至今的愤激之情。但这又不仅是为了一己遭遇,他还想到了“古来圣贤”(其中大概有孔子、孟子一类人,也有屈原、贾生一类人),他们有经天纬地的才能而不为统治者所用。诗人说他们“寂寞”,不是否定他们,而是为他们惋惜乃至抱不平。尤其是曹植——这是他十分景仰的人,他赞扬曹植的豪华酒宴,其实是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兼以自况。这就加深了诗人的愤激之情,为结尾说的“万古愁”埋下了伏笔。
④“主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这一层写诗人要将一切价值昂贵之物都拿来“换美酒”,真是狂放到了极点。这是可信的,因为上文说过“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种狂放,从实质
上看,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表现。至此,再用“同销万古愁”来结束全诗,自有水到渠成之效。
2.诗歌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明确:“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成为主旨句的原因: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感。
3.诗人说到“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为什么单举曹植为例?
(钦佩他的才华;同情他的不幸;兼以自况。)
4.为什么“愁”令李白难以释怀,要借酒来消?
为自己怀才不遇的悲伤叹息;为古来圣贤不得重用而扼腕悲叹。
5.从这首诗的哪些语句你能读出李白的豪放飘逸的诗风?
诗中的有些夸张写法是凭借数字来表现的,例如用“一饮三百杯”表现豪饮,用“斗酒十千”表现酒价的昂贵,用“万古愁”表现愁的深广;有些则属于感觉的夸大,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朝如青丝暮成雪”极言人生短促。诸如此类的夸张句都有力地说明诗人横放杰出,用辞大胆,他人莫及,也表现了他那豪放飘逸的诗风。
五.比较阅读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两者在感情和写作技巧上有什么不同?
*感情: 内容上相同的是,都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的态度;所不同的是,前者所谓“开心颜”包含着个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而后者所谓“长醉不复醒”显得消极一些。总起来说,前者于愤激中略见低沉,后者于愤激中略见昂扬。
*技巧: 在表达形式上二者的不同是很明显的。前者是直白,锋芒直指“权贵”;后者是曲达,以“钟鼓馔玉”借代权贵。
之所以有上述不同,可能跟诗人创作时的心境和所选用的题材有关。《梦游天姥吟留别》写于初离长安之时,诗人余恨未消,又以游仙为题材,而“安能”二句有卒章显志的作用,不能不直截了当地说出诗人心中的意愿;而《将进酒》作于此后约七年光景,又值朋友欢聚饮酒,尽吐胸中块垒,也要跟饮酒合在一起说,因而只能采用曲达。
六.作业布置
⑴背诵《将进酒》 ⑵整理文言字词
作文九:《李白_将进酒___教案》2000字
李白 将进酒 教案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然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且多半是因为“愁”了才喝酒,为何愁?多得很,仕途失意、功业未成、思妻念子,一言概之,就是生活不如意。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生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是“诗仙”,有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为“酒圣”。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直至现在。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说: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嗜酒)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的曲调,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将,请、愿之意。
2.作品背景这首诗是一首劝酒歌,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即安史之乱前四五年光景。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但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用消极的办法进行反抗,借酒销愁,“但愿长醉不复醒。”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
四. 鉴赏情感1.这首诗,诗人感情的大起大落是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豪放的表现。作者在这首诗中的情感有着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这首诗的基调是愤激,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悲→ 欢→愤→狂
①开头四句写悲。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因此作者以黄河起兴。黄河自西而来,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直奔东海。上句写大河之来,上句写大河之去,形成咏叹。接着四句向人们喻示时光流逝迅疾,一去不返,人生由青春至衰老不过“朝”“暮”间事。两个长句,既用比喻——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用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更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夸张。这个开端可谓悲感之极。
②“人生”以下六句写欢。但诗人深知“白发如丝悲何益,因而立即转悲为欢。尽管诗人在政治上并不“得意”,但在他看来,朋友间的聚会也同样是人生中的快事,大家何不高高兴兴地痛饮一场呢!想到这,他顿生豪情,相信自己将来必能作出一番事业,对区区金钱也毫不在意。于是连呼“烹羊宰牛”,准备像东汉大学者郑玄那样“一饮三百杯”。诗人这种欢乐感情是真实的,也是高尚的,不同于凡夫俗子的只图一醉方休,因为他说出了“尽欢”的正当理由。
③“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待到酒宴开始,诗人举杯劝饮,他的感情突然由欢乐转为愤激,这是因为他要借此把长期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一齐宣泄出来。他鄙弃那结
党营私、排斥贤能的豪门贵族集团,因而说“钟鼓馔玉不足贵”;他憎恨这些人的黑暗卑污行径,因而说“但愿长醉不复醒”——这两句诗可以说集中地表现了他自离开长安至今的愤激之情。但这又不仅是为了一己遭遇,他还想到了“古来圣贤”(其中大概有孔子、孟子一类人,也有屈原、贾生一类人),他们有经天纬地的才能而不为统治者所用。诗人说他们“寂寞”,不是否定他们,而是为他们惋惜乃至抱不平。尤其是曹植——这是他十分景仰的人,他赞扬曹植的豪华酒宴,其实是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兼以自况。这就加深了诗人的愤激之情,为结尾说的“万古愁”埋下了伏笔。
④“主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这一层写诗人要将一切价值昂贵之物都拿来“换美酒”,真是狂放到了极点。这是可信的,因为上文说过“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种狂放,从实质上看,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表现。至此,再用“同销万古愁”来结束全诗,自有水到渠成之效。
2.诗歌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明确:“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成为主旨句的原因: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感。
3.诗人说到“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为什么单举曹植为例?
(钦佩他的才华;同情他的不幸;兼以自况。)
4.为什么“愁”令李白难以释怀,要借酒来消?
为自己怀才不遇的悲伤叹息;为古来圣贤不得重用而扼腕悲叹。
5.从这首诗的哪些语句你能读出李白的豪放飘逸的诗风?
诗中的有些夸张写法是凭借数字来表现的,例如用“一饮三百杯”表现豪饮,用“斗酒十千”表现酒价的昂贵,用“万古愁”表现愁的深广;有些则属于感觉的夸大,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朝如青丝暮成雪”极言人生短促。诸如此类的夸张句都有力地说明诗人横放杰出,用辞大胆,他人莫及,也表现了他那豪放飘逸的诗风。
五.比较阅读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两者在感情和写作技巧上有什么不同?
*感情: 内容上相同的是,都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的态度;所不同的是,前者所谓“开心颜”包含着个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前者于愤激中略见低沉, *前者是直白,锋芒直指“权贵”;而《将进酒》作于此后约七年光景,又值朋友欢聚饮酒,尽吐胸中块垒,也要跟饮酒合在一起说,因而只能采用曲达。
作文十:《李白(将进酒)诗意》1100字
李白《将进酒》全文是什么意思?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
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诗文解释】
你难道没有看见,汹涌奔腾的黄河之水,有如从天上倾泻而来?它滚滚东去,奔向东海,永远不会回还。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是满头青丝,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因此,人生在世每逢得意之时,理应尽情欢乐,切莫让金杯空对皎洁的明月。既然老天造就了我这栋梁之材,就一定会有用武之地,即使散尽了千两黄金,也会重新得到。烹羊宰牛姑且尽情享乐,今日相逢,我们真要干杯三百...
人生得意之时既需纵情欢乐,莫让金樽空淌一波月色。
苍天造就我雄才伟略就必有用武之地,千金散尽亦有失而复得之日。 烹羊宰牛聊以享乐,只一豪饮便应当是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继续喝啊,切莫停下。
我要为你们唱一曲,请你为我倾耳细细听:
钟鸣鼎食有何富足,只但愿长久沉醉下去再也不复清醒。
自古以来圣人贤子皆被世人冷落,唯有寄情于酒的饮者才能留下美名。
陈王曹植曾在平乐观大摆酒宴,畅饮名贵好酒,尽情欢乐。
主人啊,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了呢,那就应当买了酒来让我们恣意畅饮啊!
牵来名贵的五花马,取出豪奢的千金裘,叫孩子们拿去统统换了美酒, 我要与你们一起借这千杯美酒,消融那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许继胜译文] 李白《将进酒》诗意 你可曾看到那滚滚的黄河之水, 从天上急坠后又汇流入海, 万里咆哮再也没有回头! 你可曾对着高堂上的明镜, 为满头白发悲愁, 年轻时那满头青丝般的秀发, 到了暮年却似雪一般苍白。 人生得意时就要尽情地欢饮啊, 切莫让金杯空对明月。 天生我材必定会有有用的时候, 千金散尽后还可以赚来。 烹羊宰牛我们要喝个痛快, 先饮他三百杯以释我情怀。 岑老夫子,丹丘先生, 快快的饮酒, 切莫停下手中的酒杯。 就让我为诸君高歌一曲吧, 请诸君为我倾耳静听。 钟鼓美音与佳美饮食都不足为贵, 我只愿沉醉在美酒中不再醒来。 自古圣人贤士多寂寞, 唯有善饮者留下美名。 你看陈王曹植昔日平乐宴请群朋, 一斗美酒需要十千金钱, 可他只管是恣意饮用与欢娱。 主人啊, 你为何要说自己的酒钱已经不多, 只管是取来饮个底儿朝天。 什么五花马啊,千金裘啊, 唤小厮出来, 统统拿去换成美酒。 今天我要与你一醉方休, 方解这万古的情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