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呼兰河传赏析》3000字
呼兰河赏析 从《呼兰河传》看萧红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题记 第一次看《呼兰河传》 ,觉得这本书应该是写关于呼兰河这个地方的爱情故事,那是印 象中的第一感觉。看过之后,对故事大体的了解,以及对萧红本人的了解,都让我深深地感 动。或许人的记忆里面有太多的东西难以忘记,所以语言成了最好的表达方式。我们都在怀 念生命之中的那点光。 萧红短暂的一生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不屈服于命运的坚强女性。 她总在为自己的命运抗 争,却又总是被困扰其中,最后凄然病逝。她是富家小姐,同时她也只是个初中文化的人, 她留给我们的作品仅几万字,但是她却留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心中。可能不是因为同情,也 可能不是因为崇拜,更多的是喜欢。喜欢她对于人生追求的执着,喜欢她的作品中流露出来 的淡淡愁绪。 《呼兰河传》就是萧红人生的一部分。 在《呼兰河传》中,萧红不仅以朴实细腻的笔法,描绘了自己的童年生活,而且也真实 生动地勾勒出故乡人民的生活场景。 她用素描的手法, 朴素地描绘出东北农村那种富有地方 色彩的风俗画:大地冻裂了口子,后花园荒凉了,看台下的人声鼎沸,有二伯、冯歪嘴子、 小团园媳妇?一座小城平平静静的过着自己的日子,人们不知道“外面”的情况,他们始终 认为呼兰河这里的所有的东西才是正确的:人病了,请巫婆跳大神;女人想生孩子,去娘娘 庙拜拜;鬼节,要家家户户放河灯。他们对人生的认识就是, “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穿衣” “人死了就完了” 。这种典型的国民愚昧的思想和性格影响了他们的祖祖辈辈,直到今天的 农村,还依然有这样的思想在腐蚀着劳苦的人民大众。萧红领略到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悲哀, 她没有用居高临下的笔调来描绘, 而是用一种同情和悲悯来述说人们的苦难。 她对自己的故 乡充满了怀念和留恋, 用她与生俱来的温柔, 细细地体会着这一切。 而这一切, 对于她来说, 又是如此的悲凉和凄惨,可是她却无法改变,也无法自救。 《呼兰河传》就如同一条岁月的 河流,缓缓流过人们的心间,留下一种淡淡的悲凉。 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写的最多的是她的祖父和后花园。祖父对她的爱使她对童年多了 一份美好的回忆。慈祥的祖父一天都在后花园里边,我也一天都在后花园里边,跟在祖父的 身后,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 单拿着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只不过爬在地上,用锄头乱勾一阵就是了。也不 认得哪个是苗, 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 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 在萧红的眼里, ” 祖父整天都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像孩子似的。她的童年就是在祖父这样的宠爱 下长大的。她爱她的祖父。她觉得“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在她祖父死了 之后,萧红觉得人世间的一切温暖与关爱都消失了。在萧红的笔下,后花园中永远是纷繁热 闹的景象,大红的外国柿子都红了,茄子青的青、紫的紫,溜明湛亮,又肥又胖,每一棵茄 秧上结着三四个、四五个。玉蜀黍的缨子刚刚才茁芽,就各色不同,好比女子绣花的丝线夹 子打开了,红的绿的,深的浅的,胭粉豆、金荷叶、马蛇菜都开得像火一般。其中尤其是马 蛇菜,红得鲜明晃眼,红得它随时自己要破裂流下红色汁液来。而那金的蜻蜓绿的蚂蚱,嗡 嗡地飞着的蜂子、大红的蝴蝶,穿梭其间,又给后花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后花园,不 仅仅是一个热闹的世界,更是一个自由的、生机勃勃的世界。在这里所有一切的事物好像活 了一般。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 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 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
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
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到天上去, 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 蝴蝶。这里大自然赋予了花、鸟、黄瓜、玉米、蝴蝶们自由的天性,它们都充满了无限的生 命力,在属于它们的世界中自由自在地生长,它们不受任何来自时间、空间、人为的阻碍。 萧红后花园这一意象不仅仅是萧红儿时家, 更是带给萧红温暖和爱的真正意义上的家。 只有 这里才是萧红生命的归依。 她对后花园的怀念旧同她怀念她的祖父一样, 他们都构成了萧红 温暖的童年,以及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对家的怀念。 呼兰河里面对团圆媳妇的讲述,也是萧红人生命运的反应。在五四新文化运动革命大 潮中渐渐懂事的萧红,叛逆更是与日俱增,最终为反抗包办婚姻,与父亲彻底决裂,走上了 娜拉式的不归之路,开始了她的流浪生活。无家可归的萧红,在流亡途中把温暖和爱当成永 久的憧憬和追求,但终其一生没有寻觅到。萧红生命中经历的几个主要男性,汪恩甲在她身 怀六月,贫困无路可走时把她抛弃;萧军救她于水深火热之中,情真意切,却终因爱情的背 板及性格摩擦而天各一方; 端木蕻良在她陷入感情泥淖不可自拔时牵起她的双手, 但在重病 缠身时没有给她足够的关爱,最终使她孤独而遗憾地离开人世。她一生的经历,形成了她的 悲情气质。使她在写中国旧式女性的,并没有去着重描绘女性的美好,而是从另外的角度写 女性的悲惨命运,以及被无情的世俗封建礼教折磨下的女性躯体。 《呼兰河传》中胡家的小 团员媳妇,刚到婆家时,辫子又黑又长,脸黑乎乎的,笑呵呵的,最后被婆婆好意的规矩, 折磨成面色蜡黄,眼睛老是充满了眼泪,大腿被拧得像一个梅花鹿似的青一块、紫一块,晚 上瞪着眼睛,张着嘴,像杀猪似的连哭带叫,直到最后当众活活被烫死。萧红对于团圆媳妇 的描写,出于儿童的视角,她总是拉着她的祖父,跟她说,团圆媳妇没有病呢,还总是对她 呵呵的笑。 一种天性的悲悯从萧红笔下一览无余。 也说明在那种年代下女性对自己命运的无 法做主。萧红反叛传统、追求艺术个性的文学创作,使她的作品在内容上另辟蹊径,别有天 地, 深深地按上了她自己个性气质的印记, 呈现着独特的审美空间。 我们可以从作品中看出, 萧红对于这些现实存在的事情的抵抗, 以及她后来命运中对幸福追求的不屈不饶, 都让我们 从更深的角度来理解她。 萧红写作《呼兰河传》时,心境是寂寞的,茅盾先生在序中用了很多个“寂寞”来强调 这点。自身健康状况的折磨、个人情感的一再受伤、外部战争的威胁,尤其是与群体和时代 主流背离的巨大压力,作者那种被忽视的孤独、欲反抗荒凉的心理情境,使得她在关切中国 社会和民众苦难时,感觉变了, “我觉得我不配悲悯他们,恐怕他们倒应该悲悯我咧~悲悯 只能从下到上,也许能施之于同辈之间,我的人物比我高。 ”她对一般童年逝去岁月的感慨, 不是对芸芸众生居高临下的悲悯, 而是一种渗透人生况味的沉郁, 既有对故乡人永恒的哀伤 和痛惜,也有作者爱恨交加的复杂心情。在整本书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荒凉的人生况味, 风物环境是荒凉的, 人们的生存状态更是荒凉。 小说对呼兰河整体文化氛围的沉滞及个体生 存状态的寂寞来表现城与人的存在所蕴涵的悲剧意蕴,并构筑“后花园”意象,传达出萧红 对温暖与爱的憧憬与追求。 一本《呼兰河传》 ,让我们看到了萧红创作的艺术特性,以及在她的童年折射出的对幸 福和爱的追求和向往。 她的灵魂和不朽的作品, 将随着岁月之河的流动愈来愈显现出她的魅 力。 中编 0921:莫婷 学号:091022022
作文二:《《呼兰河传》赏析》2200字
腐土上生长的孤独之花
——《呼兰河传》
翻开书,冷风扑面,寒冷的天气下底层人民的生活,一方面使人感到小城自然环境的恶劣,一方面也表现出小城人们谋生之艰辛。一幅浓郁的北方风情画在我面前铺开。
小小的呼兰河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另一条从东到西,算是最有名的十字街了”,这是一个并不能十分引起人注意的小镇。就连洋牙医的广告跟别的店铺之间的区别也是那样令人惊异。我想也只有在一个外人很少踏入的地方,亦或是说大家都熟知根底的地方,店铺的招牌才会成为一种多余的摆设。
呼兰河的东二街道上有大泥坑一个,而面对这个泥坑,一幅生动的浮世绘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人们宁可冒着掉下去的危险,也从不提起把大坑填上这件事。绅士们说道:“为什么不把两边院子的院墙拆下来让出来一块呢,”也有人提议在路旁种树,下雨的时候人们便可以攀着树过去了。可是当真的有车马掉下去的时候,也只有那些苦工们才会帮把手,绅士们是不屑于干这样粗鄙的活计的,他们骨子里的优越感让他们顶多在一旁叫好而已。人们麻木,自私,贪婪,却又是悲哀的,毕竟每个人都逃不过跨越大泥坑这一过程。关于这个大泥坑,人们自然也是从中获取过“好处”的。每当集市上有便宜肉卖的时候,那不用说“一定是泥坑又淹死猪了”。
我们中国人似乎是最善于欺骗自己的民族,究竟泥坑有没有淹死猪那是两说,可是每次每次“便宜肉”上市都把过错推给泥坑便有些不地道,可是那又何妨呢,泥坑总不会站出来为自己辩白,于是人们便心安理得的吃着“淹死的猪肉”,即使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这肉是瘟猪的肉。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欺骗自己的理由而已。
几家扎彩铺中扎彩的伙计,能做出漂亮的纸人纸马,可他们却来不及整理一下自己,卖豆芽的女人因为儿子死了而变疯,人们也只有见她在庙台上哭的时候才会引起一点恻隐之心,却并无任何实际行动,这恻隐之心显得如此廉价以至于可以忽略不计。“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己以为得意。不得意怎么样,人生是苦多乐少。” 底层人民对自己的麻木,对世界的麻木,这短短的一句话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想,如果没有萧红,那我们该是如何的悲哀,失去了女性作家独特的视角来看我们的过去的美好和丑恶,还有那梦幻般的小镇,也必然埋没于时间的长河中。
呼兰河镇是安静祥和而又美好的,如同一幅美好的田园画,有慈祥的祖父、作者自己欢乐的后园、朴实的人们,这生活时常让我回想起我的童年,即使我长大的地方是广袤的华北平原,萧红却依旧能引起我无限的共鸣。我长大的小农村也是同样的闭塞,冬天也是同样的寒冷,孩子们的欢乐也是同样的多,春天也会有美丽的花朵,冬天也有捕雀的经历。不同的是在呼兰河小城下,人们的喜怒哀乐显得那样的悲哀。作者对于镇子里人们的精神生活做了一番详细的描写,庙会、跳大神、河灯会、唱大戏......看似欢乐,但给人一种说不出压抑,原来这些活动都是为死人、神灵做的,活着的人只是沾了死人的光而已。在封建思想中,死人当然是尊贵的,活人是卑贱的。穷人哪有娱乐活动呢,那是地主富贵之家的特权罢了。
整本书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小团圆媳妇的死,胡家的小团员媳妇,刚到婆家时,辫子又黑又长,脸黑乎乎的,笑呵呵的,最后被婆婆好意的规矩,折磨成面色蜡黄,眼睛老是充满了眼泪,大腿被拧得像一个梅花鹿似的青一块、紫一块,晚上瞪着眼睛,张着嘴,像杀猪似的连哭带叫,直到最后当众活活被烫死。在我看来人们是好心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哪有团圆媳妇“一点也不害羞,坐到那坐的笔直,走起路来,走的风快”的,理所应当要给她一个下马威瞧瞧,当团圆媳妇被折磨疯后,胡家也是尽自己所能为其治病,即使是花掉了
胡家五十吊钱,那也是值得的。可也正是这两个理所应当害死了一个花季少女,这两个理所应当将人们的无知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不得不悲伤,悲伤我们这个受过了太多苦难的民族,悲伤我们无知的人民。小团圆媳妇是有自身的反抗性的,正是这种反抗性在那个黑暗的时代带给了她悲剧的命运,这样的结局在我看来也揭示了一个隐含的主题:只有最广大的民众的思想得到解放,像小团圆媳妇的命运悲剧才不会重演。萧红是悲悯的,在男人永远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时代,她有对这个国度的无尽热爱,却是深深的无力。我想她也只能悲悯罢了,这种无力感连我这男儿都要落泪了。
关于冯歪嘴子,他是幸运的,他拥有了他的家,有了他的孩子,有了生活的希望;他又是不幸的,苦难的命运给了他沉重的负担,支持他生存下去的也只剩下了他的孩子。冯歪嘴子的媳妇王大姑娘在嫁给歪嘴子之前似乎身上的一切都是优点:勤劳,矫健。嫁人后所有的的优点也都变成了缺点,人们对于她的谣言层出不穷,在文章中我们或许看不到王大姑娘反驳的声音,但我可以肯定这个坚强的女性用它特有的坚毅,义无反顾的坚持着自己的选择。尽管如此我们看到的仍旧不是一个童话般的结局:王大姑娘难产死了,只剩下冯歪嘴子抚养着两个孩子。留给我们的只有一阵唏嘘......
萧红的一生是凄苦的,正是这样凄苦的命运赐给她一颗敏感的心,也使我们有幸能够以一位敏感女性的角度来看看我们悲哀的过去,看看人们是受着的痛苦的煎熬,看到萧红那孤独的灵魂。
萧红说:“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的时候,祖父就快七十了。”现在的我们很难经历她的生活经历,那园里的蚂蚱,蝴蝶,蜻蜓,但我们是幸运的,萧红有这样一部遗作可以使我们分享她那深入骨髓的孤独,我们也该知足了。
2012.11.06
作文三:《《呼兰河传》赏析》2400字
《呼兰河传》赏析
这是作者晚期客居他乡的作品,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了这篇小说。作者通过自己对故乡的民俗风情、个性人物的回忆,用朴素率直、凄婉细腻的笔调真实地再现自己的童年生活、以幽默的曲调折射了故乡的黑暗、落后、愚昧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旧的传统意识对人民的束缚和戕害,同时也表达了她对家乡人民苦难境遇的深切同情和对旧风俗、旧习惯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作者用大量的笔韵营造幽默楷谐的氛围,以一个不谙世事的旁观者去看待事态种种,即使大部分显得充满笑料,但却使人笑不起来,即使是笑也是沉重的。随着作者的逐步深入读者也开始产生对弱者的同情,对封建思想的深恶痛绝。初接触这部作品让人感到这不是一部小说,各章节都似乎无联系,但读后才觉得这七章是不可分割的,它展现坐着童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像矛盾先生的序言写的那样“。《呼兰河传》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是萧红又一部有影响的代表作。茅盾先生在序言中称“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伴随着美妙的歌谣旋律去看作者的童年趣事,民俗风情。
小说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主要讲东北小城呼兰河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以街头的一个大泥坑引发出各种事件,反映人们的思维和自欺欺人的特点。第二章主要写呼兰河精神上的“盛举”,各种盛会上人们各种举动,体现呼兰河人们的精神面貌。虽然开始两章所占较多,但从整体上彰显了小城的大体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情趣。第三章主要写童年的我和祖父度过的美好时光以及祖母、家人对自己的冷漠;而第四章主要是从各个方面描述“我”家的荒凉,在作者眼中所有的东西都会成双成对,而自己却只有爷爷,从而体现自己童年时光的无聊,而作者也反复说“我家的后院是荒凉的”,从而更进一步说明自己的孤独和对当时在祖父祖父的庇护、娇惯、溺爱中那种悠然意的任性的成长的回忆。第五章主要写小团圆媳妇在几千年传下来的规矩和众邻里的“好心帮衬”下,活活被摆弄致死,以及迷信的误导下给老胡家带来的家破人亡。第六章主要写有二伯的故事,第七章主要写磨坊里“冯歪嘴子”一家的故事,用人们期待冯歪嘴子坏结局的过程反映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更形象宣明的表现了人们的麻木、无同情心的心理。
可以说最后一章是作者所影射的,描写冯歪嘴子是寂寞生活中少有的乐观者的典型,面对别人的故意捉弄他不恼。甚至掌柜太太尖酸刻薄的呵斥,他也只是毫不做声,默默地干着活计。他从不谄媚于掌柜家,也毫不在意别人的讥讽,活得不卑不亢。别人是为死而活,为了埋进黑土地的最终结局而先在呼兰河小城耗上几十年寂寞的光阴。只有冯歪嘴子,为了两个孩子辛苦却又快乐地活着。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坚韧与毅力恰好折射出作者的心境,多难得的一颗寂寞透了的心仍然泵着热血,鲜活规律地跳动着啊~
其作品的也具有独到的艺术风格。
《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其叙事写景娓娓动人然人不自觉跟着作者去品味故乡特色,领略那儿风景的富饶。其语言清新自然,有天然雕饰之感,用孩子的感受去记录在那儿发生的点点滴滴,显得格外亲切。在写花园景物时说:"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的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蜻蜓是金的, 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以其独特的童稚视角细腻的写出后院得一草一物。
整篇小说朴素流畅,宛如你与作者在一个美丽的繁星当空的夜晚,听她娓娓讲述着呼兰河—她美丽的家乡.尽管凄婉,尽管优郁,却仍然美丽得动人。恰如茅盾所言,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前四章,作者以画家的笔墨描绘出呼兰河的风俗人情画面,可谓多姿多彩,生动自然,又创造出一种散文诗的意境,纯朴清新,一种别样的美。从地面到天空,女作家那
支神来之笔仿佛将你带入呼兰河的小镇。不仅那晨景图,火烧云,不仅那园子的蝴蝶,小白菜,狗尾草……使你历历在目。还有那黄昏之后尚未人睡的孩子的嚷叫:“乌鸦乌鸦你打场,给你二斗粮”;那粉房里鲜明荒凉的歌声“人家的丈夫团圆聚、孟姜女的丈夫去修长城”也声声传入你的耳鼓。在你的心间荡起一种纯朴的美感,那么实在、那么自然!使你不觉沉醉其中,置身于小镇的清晨与黄昏,感受着浓郁的小镇的气息。
其次,《呼兰河传》在语言运用上也别具一格.读着它,会感受到一条悠悠的小河,缓缓地从容地流淌着,时而溅起几朵机智的幽默的浪花。就像作者那聪颖的双眸闪耀的智慧光芒。 在作者童年的后园里: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飞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搂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花就开一个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这是一个童话的王国,虽然语言仍不失其质朴,却着了重浓的色彩,色调斑斓,生机跃动,彩蝶飞舞,金光闪耀。而你也正漫步其间,接受灵魂的陶冶。正是这美丽的花园,组成了作者童年的快乐,自由的生活、造就了作者的热情奔放,而又坚强刚毅的性格。这些都给人以清新别致的感觉,让人有美的体验。
整体文风幽默风趣而又写实,但读者绝不会因为这情景的有趣而欢笑,即使有笑也是沉重的,凄凉的,含着眼泪的。既同情他们的不幸,又原凉他们的麻木。这也是作者的讽刺幽默所产生的优郁的美感效应。 既体现作者对童年事的追寻,也深刻揭露了封建迷信思想对人们的毒害,揭示他们的贫苦、无望、愚昧、麻木的时候,讽刺幽致则使人感到悲凉、凄苦。 也暗示自己客居他乡孤苦,对家乡及童年点滴的深刻思念。
《呼兰河传》给人的的感觉是她不是在写幼年时代的回忆,而是在呼唤着人们要向自己内心的自私和封建愚昧的思想挑战。不要让自己在这些陈旧,落后的思想包围下活着,人要敢于向自己的命运抗战。这引发人深刻的思考,拷问自己的人生……
作文四:《《呼兰河传》好词好句摘抄》400字
好词:
气色红润 容光焕发 酒窝深陷 白净柔嫩 春风满面 神采飞扬
神采奕奕 喜笑颜开 和颜悦色 喜形于色 面黄肌瘦 愁云满面
面如银盘 阔脸暴腮 两腮圆润 面容丰腴 黑里透红 涂脂抹粉
耳目一新 方面大耳 肥头大耳 耳聪目明 两耳垂肩 眉如新月
眉如春山 眉如卧蚕 颧骨高耸 黑里透红 涂脂抹粉 酒窝迷人
笑厣动人 轮廓分明 面面相觑 油头粉面 方面大耳 广额方颐
好句:
1、雨点连在一起像一张大网,挂在我的 眼前。
2、微风吹过,雨帘斜了,像一根根的细丝奔向草木、墙壁。
3、雨水洒下来,各种花草的叶子上都凝结着一颗颗晶莹的水珠。
4、雨滴就像千万个伞兵,从空中跳下来,安全地降落在地面上。://.
5、雨如万条银丝从天上飘下来,屋檐落下一排排水滴,像美丽的珠帘。
6、雨珠顺着小草的茎滚下来,一滴钻到土里,又一滴钻到了小草的嘴里,找不到了。
7、窗外下着蒙蒙细雨,滴滴的小雨点,好像伴奏着一支小舞曲,我不禁被窗外的世界所诱惑。
作文五:《萧红《呼兰河传》赏析》6900字
李颖超 《呼兰河传》给我总的感觉:她不是在写幼年时代的回忆,而是在呼唤着人们要向自己内心的自私和封建愚昧的思想挑战。不要让自己在这些陈旧,落后的思想包围下活着,人要敢于向自己的命运抗战。作者给我的信息就是:作者是现实派的作家,虽然她没有鲁迅那一针见血的投枪,但作者以自己独特的笔法抒写了自己童年时代在家乡生活的点滴。作者是孤独的,在儿童时代虽然他们村庄有很多“有趣”风俗,但作者很少讲到自己的兄弟姐妹。从《呼兰河传》,我们又看到了萧红的幼年也是何等的寂寞!读一下这部书的寥寥数语的“尾声”,就想得见萧红在回忆她那寂寞的幼年时,她的心境是怎样寂寞的。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的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工夫会变出来一匹马来,一会工夫变出来一匹狗来,那么变着。这一些不能想象了。听说有二伯死了。老厨子就是活着年纪也不小了。东邻西舍也都不知怎样了。至于那磨坊里的磨倌,至今究竟如何,则完全不晓得了。 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却忘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由此而知:作者小时候是孤寂的,没有什么同龄玩伴。幸好作者有个爽朗的爷爷,她的童年才不至于没有丁点儿美好的回忆。 《呼兰河传》以作者的童年回忆为引线,描绘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北疆呼兰小城的风土画。作品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幕幕悲剧性的生活图景:令人窒息的东二道街的大泥坑;小城的精神"盛举"一一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报庙会;小团圆媳妇的惨死;有二伯的不幸遭遇;冯歪嘴子一家的艰辛生活……但是,令我深有感触的是作者在第一章是没有把笔墨放在人物上,而是放在对人物生活的环境的介绍上,通过对环境的描写,(一下起雨来这泥坑子白亮亮地涨得溜溜的满,涨到两边的人家的墙根上去了,把人家的墙根给淹没了。来往的过路人,一走到这里,就象人生的路上碰到了打击。"到了早季,大泥坑子表面干燥结实,等人或车马一走上去,使都陷进去了,需要费很多事,才能把翻进去的车马抬出来。大泥坑子还经常淹死猪、狗、鸡、鸭。大泥坑带结人们的苦头太多了,但是没有人建议填平它。由于人们生活的古板单调,他们常常喜欢寻找一些无聊的乐趣,这大泥坑子能给他们以满足。他们津津有味地谈论、添枝加叶地渲染大泥坑子的威严,好象大泥坑子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好处似的。他们把令人烦恼的事情当作开心的事情谈,可见,他们的麻木。在议论大泥坑子的时候,他们还把它和封建迷信联系在一起。据说农业学校校长不倍龙王爷,因此龙王爷报复他,他的儿子才掉进了大泥坑。大泥坑还能把"瘟猪"变成"淹猪",使呼兰人既可以吃上便宜猪肉,又可以去掉疑心,这也算大泥坑带给人们的好处``````)。总之,在第一章围绕大泥坑子,作者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她借大泥坑子这一能够反映小城人们精神状态的事物极其深刻地描绘丁他们愚昧、麻木、庸俗的精神状态和灰色的生活。从这点上看,大泥坑子这个极平常的事物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它对呼兰小城人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状况做了总的展示,令我也想到现在的社会,难道没有这种情况吗???作者在文章中写到呼兰人除了过着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在精神上,也还有不少的"盛举",如跳大计、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会。这些盛举都是为鬼而做并非为人而做的。跳大神是为鬼的,唱大戏是唱给龙王爷的,七月十五放河灯,是把灯放给鬼,让鬼顶着个灯去脱生。四月十八也是烧香磕头祭鬼的。第二章几乎用全部篇幅描述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会的盛举,而对唯一为活人的唱秧歌这一举动,小说只轻描谈写的一笔带过。可见,作者描写呼兰人的精弹盛举的目的在于揭示他们的愚昧、迷信的精神状态。第五章讲述了小团圆媳妇之死的悲惨故事,对被封建思想、封建礼教、封建伦理道德和习俗荼毒了的人们的灵魂作了深刻的揭示。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是一个"脸长得黑忽忽的,笑呵呵的"健康、活泼的女孩子。这样的女孩子,为什么到婆家后,婆婆就"一天打八顿,骂三场"而直到把她折磨死了呢?原因是周围的人都用封建的思想道德、封建的习俗来衡量她,因此认为她"不规范",她"太大方了", "坐到那儿坐得笔直,定起路来,走得风快"。街坊邻居都议论她,说她不象个小团圆媳妇,这就使她的婆婆认定非狠狠地打她不可,理由是"不狠那能规矩出一个好人来"。小团圆媳妇被打,不服,被吊在大梁上,她叔公公用皮鞭子狠狠地抽她,打昏过去,又用冷水把她浇过来。她婆婆有时用烧红过的烙铁烙她的脚心,用针刺她的手指尖。小团圆媳妇被拆磨病了。婆婆又请跳大神的来给她治病。跳大神的把她放在大缸里用滚热的水浇,给她"洗澡"。小团圆媳妇终于被折磨死了。然而折磨她的人似乎又是无辜的。人们"憎恨的对象不是小团团媳妇的婆婆", "只觉好婆婆也可怜,她同样是'照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的一个牺牲者。"小团圆媳妇的惨死,是因为她无意识地违背了"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因而更能引起人们的深切同情。鲁迅说:"灵魂的受毒害是悲剧以上的悲剧"。小团圆媳妇的惨死,不正说明这个道理吗? 《呼兰河传》的深刻主题在于揭示我国农村在封建统治下的社会弊病,特别是控诉了根深蒂固的传统封建思想、封建习俗对人们的戕害。萧红不仅仅体会到劳动人民受帝国主义、封建统治者压迫的苦难,而且也深深地体会到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带给人民的精神枷锁一一愚昧、落后,对此她深感痛苦,并且认为描写这些,提醒人们的注意,是作家义不容辞的责任。一九三八年四月在《七月》编委会召开的座谈会上,她说:"现在或者过去,作家们写作的出发点是对着人类的愚昧!"这种提法显然是不确切、也不全面的,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她在谈这话的时候,已经动笔写《呼兰河传》了。可见她创作《呼兰河传》并不是为了写回忆而写回忆,她有自己明确的创作目的。萧红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深刻地意识到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思想对中国人民的毒害,凭着敏锐的直观感受,她体察到人间的一桩桩悲剧,并以抒情的笔调在作品中作了娓妮动人的描述。因此,读她的作品,"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第六章着重描述的人物――有二伯。有二伯是个性情古怪,勤劳、倔强而又麻木的老人。从他的出身看,他是属于张氏家族之中的人,但由于他那股败落得最早,这又使他成为家族以外的人,甚至地位还不如一般的仆人。他三十岁就来到张廷举家当长工,一年四季辛辛苦苦地干活,所得到的只是吃点残羹剩饭,他被剥削得一贫如洗。他没有财产,没有家眷,甚至连个固定住处也没有。他仅有的行李是一掀动?quot;从被角往外流着棉花"的被子和一掀动毡片就一片一片掉下来的褥子。他的枕头一动就"哗哗地往外流着荞麦壳"。这套破烂不堪的行李,"有二伯三天两天的就要动手缝一次."他穿的是"大半截子的衣裳,不是长衫,也不是短衫",走在街上,人们都不知道他是那个朝代的人。他戴的草帽没有边沿,只有一个帽顶。他穿的鞋,不是前边掉了底,就是后边缺了跟。他前边掌掌,后边钉钉,过了几天,还是掉底缺跟的。因此他的脚,永远离不开地面。他"要猴不象耍猴,讨饭不象讨饭的"。 主子待他还不如一条狗。日俄战争时,俄军杀到呼兰,主子家个个逃命,有二伯却被他们留下守着家。俄军的马刀乱杀乱砍,他能活下来,也是死里逃生了。他的地位还不如一般的仆人,老厨子经常奚落他,孩子们也骂他,取笑他,向他抛石子。人世的炎凉,使他性情变得古怪了。他"很喜欢和天空的雀子说话,他很喜欢和大黄狗谈天。他一和人在一起,他就一句话也没有了。就是有话也是很古怪的,使人听了常常不得要领"。他对主子不满,常常指桑骂槐,有时直接谩骂出气。骂张家"黑心粒"、"兔羔子"、"尽是些耗子"…。他除了用怒骂对付张家的毒打外,还以偷的办法对付主子。他偷钢酒壶、锡火锅、大钢钱、大澡盆,拿去卖。他还在粮食仓子里边偷米,背到粮米铺去卖。他偷了东西,又爱面子,怕人家提到"偷"字,人家一提,他总是不好意思。 有二伯是麻木的,他的性格中有阿Q的影子。他虽然地位极低下,却还不忘记自己是主子的同宗二哥,因此, "一听人家叫他'二掌柜的',他就笑逐颜开。叫他有二爷,叫他有二东家,叫他有二伯也都是一样地笑逐颜开"。他最忌讳人家叫他的乳名有子,但"我"的祖父叫他"有子",他不生气,他说:"向皇上说话,还称自己是奴才呢7总也得有个大小。宰相大不大,可是他见了皇上也得跪下,在万人之上,在一人之下"。可贝,封建等级思想他是看得很重的。他和小团圆媳妇都居于地位低下的人。他本应该同情小团圆媳妇,可是他却跟别人一样说"介(这)年头是啥年头呢,团圆媳妇也不象个团圆媳妇了。"对小团圆媳妇的惨死,他无动于衷。王大姑娘和冯歪嘴子成家,有二伯却认为"那算完,长的一身穷骨头穷肉,那穿绸穿缎的她不去看,她看上了个灰秃秃的磨官,真是武大郎玩鸭子,啥人玩啥鸟"。有二伯处于奴隶地位,有时思想却是主子们的思想。作者着重揭示有二伯的病态心理和被扭曲了的性格。 冯歪嘴子是《呼兰河传》第七章着重描述的人物。如果说小团圆媳妇是无意识地违背了"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的,那么磨官冯歪嘴子则是有意识地违背了"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的。他是个敢于打破封建传统规矩的奴隶。他勇敢地追求爱情和幸福,要争得做人的权利,力图改变自己的命运,表现出生的坚强和勇气。在能够致小团圆媳妇于死地的封建思想意识浓重的呼兰小城,在用封建伦理道德观察一切的人们的重重包围之中,他敢于和王大姑娘自由恋爱结婚,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的。 当他的第一个儿子降生后,磨房掌柜和掌柜太太大骂他:"破了风水了,我这碾磨房,岂是你那不乾不净的野老婆住的地方!"把他们赶到磨房南头装草的房子里住。开初几天,冯歪嘴子的门下竟站着不少探访员。流言裴语四起,都是关于冯歪嘴子和王大姑娘的,人们奚落谩骂他们。有的还看他们笑话:"那草棚子才冷呢!五风楼似的,那小孩一声不响了,大概是冻死了,快去看热闹吧!"……"他妈的,没有死,那小孩还没冻死呢!还在娘怀里吃奶呢。"有的看了冯歪嘴子的炕上有一段绳头,于是就传说着冯歪嘴子要上吊"。总之,愚昧保守的人们总是用扭曲了的变态心理去敌视叛逆看。 冯歪嘴子任凭人们奚落,平静地生活着。他爱自己的孩子,体贴自己的妻子。当他的妻子生下第二个孩子不久死去后,旁观者又准备看他的热闹了,可他反而镇定下来。他并不象旁观者想象的那样绝望,他觉得他在这世界上一定要生根,一定要把他的两个孩子抚养成人,于是他照常活在这世界上。他自己动手喂那刚出生的孩子,他用筷子喂也他不吃,他用调匙喂他。喂着小的,带着大的,他该担水担水,该拉磨拉磨,以至使周围的人都惊奇,觉得意外,而且有些恐惧了。冯歪嘴子是生活的强老,是抗争者。"这个形象身上闪耀着战斗的韧性。这种战斗的韧性是为鲁迅先生所赞颂过的。"《呼兰河传》在艺术上的成就更加成熟,风格独特的小说(问题:“老师,我不是很明白,文章每一节的内容是孤立的,没有什么联系,而整体就是表明一个中心思想。为什么称作小说,称散文不是更好吗?”)以"我"的视觉采摄取人生的色相,真切、自然,感人至深。萧红是在有了比较丰富的人生阅历之后动笔写作《呼兰河传》的。她带着对乡土的眷恋,带着生活的苦楚和强烈的爱憎,也带着梦幻般的追忆和少女的童稚、天真、甚至任性的心理,写作《呼兰河传》。小说以一位解事颇早的小女孩"我"的回忆起笔,以"我"的思绪跳动和变化来谋篇布局,以"我"的视觉来摄取人生的色相,借"我"的内心感受来透视作家对生活、对事物的评价。作品并不着意于人物的精细刻画,而侧重于抒写作家的感受,力求创造深度的意境。 由于作品中所描写的生活片断、悲剧故事和人物都是孩子的视觉摄下的,用孩子的感受记录下来的,因而显得格外真切、自然。如对后花园景物的描写: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的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蜻蜓是金的, 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孩子视觉摄下的景物,细腻、逼真、生趣盎然。 又如写有二伯的贫困: "有二伯的行李是零零碎碎的…"' "有二伯的草帽没有边沿,只有一个帽顶…?quot;,"有二伯的鞋子,不是前边掉了底,就是后边缺了跟。……","有二伯……耍猴不象耍猴,讨饭不象讨饭的……""有二伯孤伶伶地躺在院心,他没有边的草帽,也被打掉了,所以看得见有二伯的头部的上半是白的,下一半是黑的。而且黑白分明的那条线就在他的前额上,好象西瓜的阴阳面……"。写磨官冯歪嘴子的贫困: "我一开门进去,风就把那些盖上白布帘吹开了,那女人仍旧躺着不动,那小孩也一声不哭,我往屋子的四边观察一下,屋子的边外没有什么变动,只是磨盘上放着一个黄铜盆、铜盆里泡着一点破布,盆里的水已经结冰了,……""我想那磨房的温度在零度以下,岂不是等于露天地了吗?这真笑话,房子和露天地-样。"完全是孩子的所见,孩子的感受”"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茅盾在评论《呼兰河传》时说: "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象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于它于这'不象'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象'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呼兰河传》抒情的笔调更浓,叙事写景娓娓动人,与《生死场》、《商市街》的艺术风格是一致的,而《呼兰河传》体现萧红创作的艺术风格更为突出。《呼兰河传》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艺术能力来源于它的语言的自然美。《呼兰河传》运用口语化的语言,力求语言的朴素而不追求华丽。现代优秀散文家朱自清就十分强?quot;谈话风"。他认为文章只有"象寻常话一般,读了亲切有味"。如第二章第三节,作者抨击"指腹为亲"的封建婚姻时,写道: "指腹为亲,好处不太多,坏处是很多的。""嫁过去的女子受公婆的虐待,母亲却说:'这都是你的命(命运),你好好地耐着吧!'年轻的女子,莫名其妙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命,于是往往演出悲剧来,跳井的跳井,上吊的上吊。 古语说: '女子上不了战场'。 其实不对的,这井多么深,平白地你问一个男子,问他这井敢跳不敢跳,怕他也不敢的。而一个年轻的女子竟敢了,上战场不一定死,也许回来闹个一官半职的。可是跳井就很难不死,一跳就多半跳死了。"抒发了作者对妇女悲惨命运的慨叹。 《呼兰河传》的语言多数是"谈话风",但也有些韵语。如:"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如何,为什么这样悲凉。"叙述时也运用诗歌的复唱方法。如第四章第二节开头是:"我家是荒凉的。……"第三节开头又是"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第四节开头还是"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第五节开头也是"我家是荒凉的……"复唱是诗歌中经常采用的形式,运用复唱形式,音韵悠扬,婉转,意境深远。 《呼兰何传》人物的语言富于个性化。如有二伯的语色牢骚、愤懑居多。这和他的身分、处境是相联系的。又因为他是个老人,他的语言又是唠唠叨叨的、一套一套的。他走路时砖头碰了他的脚,他便和砖头说话,"你这小子,我看你也是没有眼睛,也是跟我一样,也是瞎模糊眼的。不然你为啥往我脚上撞。若有胆子撞,就撞那个耀武扬威的,脚上穿靴子鞋的--你撞我还不是个白撞,撞不出一大二小来,臭泥子滚石头,越滚越臭。……"《呼兰河传》具有绘画美,通篇用朴素的笔,描绘了小城的风土画。它也有用笔浓艳的地方,但不多。如小说第一章第八节关于火烧云的景物描写是很艳丽很有光彩的,创造的意境是瑰丽的?quot;晚饭一过,火烧云就上来了,照得小孩子的脸是红的,把大白狗变成红色的狗了。红公鸡就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子,在墙根上靠,他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匹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五秒钟之内,天空里有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那马是跪着的,象是在等着有人骑到它的背上。它才站起来,再过一秒钟,没有什么变化,再过两三秒钟,那匹马加大了,马腿也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但是一条马尾巴却不见了"。作者用富有浪漫色彩的笔描绘了呼兰小城晚霞的奇景,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同时,火烧云的奇景又与这一章前面描写的灰暗的大泥坑形成鲜明的对比。作家的审美情趣自然地流露出来。
作文六:《_呼兰河传_节选_赏析_马旭琴》3300字
2009.12文学教育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一部散文体长篇小说,虽没有前后相续的故事,也没有贯穿始终的人物,但那股笼罩全篇的所向披靡的文化批判力量却紧紧锁住了读者的心,震撼着我的魂灵。它描写了两个既互相对立又互相参照的艺术世界:一个是以后花园、祖父和“我”构成的温馨世界;另一个则是与这个温馨世界相对立的冷酷、丑陋的世界。后者如同一个巨兽,张着大嘴,吞噬着美好的一切,吞噬着后花园、祖父和“我”。读完整部书,我的心
——我只看里却只剩下一个想法—
第三章,不想再读其它章节;第三章只看课文节选部分,不看其它文字。
我想,也许是什么东西在牵动我的情,攫住我的心。每读情更深,味更浓。一幅幅旺盛灿烂的生命图景,它以不可遏止的力量在我的心里疯长,生机勃勃,情趣盎然。生命之歌,萧红注入《呼兰河传》的血液,它流进了我的血脉,汩汩流淌,永不干涸,因为这是萧红永远的爱,也是我百读不厌的理由。
读萧红的《〈呼兰河传〉节选》吧,去欣赏它的生命之美,唱响它的生命之歌。
新鲜漂亮的后园景致请看下面的三段描写: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写蜻蜓、蚂蚱、蜂子,从视觉、听觉两方面来写。“金的”“绿的”是写颜色,“嗡嗡”是摹声音,“圆圆”是状形状,“飞”
︽︿呼兰河传﹀节选︾赏析
马旭琴
“落”是写动作;写植物,以“红”“绿”来形容,色彩艳丽,从视觉角度给人感官上的刺激。这些景象,小萧红看来、听来都是那么的有趣,那么的有吸引力。动物显示动物的本领,植物绽放植物的色彩,各种生命以不同的方式展示着自己的活力,多么美好的生命景象啊,它属于小萧红!
再看下面这段文字: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这榆树先啸,来了雨,
大榆树先就冒烟了。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
在风中,在雨中,在太阳下,榆树都有不同的情态,声形色俱全,一个多么富有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孩子啊!同一个生命在不同的环境下呈现出不同的情态,美好的生命丰富多彩的生命状态,又何尝不是萧红的最诚挚的祝愿呢?
浓浓郁郁的祖孙生活
这样的园子,在北方到处都有。而在萧红的眼里却是如此新鲜漂亮,因为这样的园子里,有与她童年为伴的祖父在,有祖父给予她的快乐童年在。
我们先来看一看她的玩耍和“劳动”吧:
她这样“劳动”:“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的,西一脚的瞎闹”“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爬在地上,用锄头乱勾一阵就是了。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做野草一起地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奇怪的就是并不往菜上浇”……这哪里是“劳动”,这分明是在“添乱”!她把“劳动”当作玩耍,什么事在她的眼里都可以变为有趣的玩耍,乐此不疲,乐在其中!
她这样自由自在:“祖父虽然教我,我看了也并不细看,也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一抬头看见了一个黄瓜长大了,跑过去摘下来,我又去吃黄瓜去了”“黄瓜也许没有吃完,又看见了一个大蜻蜓从旁飞过,于是丢了黄瓜又去追蜻蜓去了”“跟了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去了”……她想什么就有什么:“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
这不,一个喜好模仿、自以为正确而充满自信、情绪容易变化、注意力极易分散、把劳动当
096
作玩耍、一刻也不能安静的小女孩活生生地站在眼前了。
我们再来看看祖父吧。
“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
,“栽花”“拔草”“种小白菜”
“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祖父大笑起来”,“祖父还在笑”,“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
一个勤劳的祖父,在生活的重荷下,没有失去他的豁达、宽容的本质,他随孩子的本性,欣赏孩子的率真,甚至在“助长”孩子的那份天性,是他在精心培育那棵具有原始生命活力的稚嫩幼苗。
一个天性潜滋暗长毫不掩饰,一个给予阳光雨露拔苗助长;一个在瞎闹,一个却从来不恼不火,这就是祖孙后园的生活,简单自然而浓浓郁郁。这是一幅何等美好的生命图景啊!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祖父、后园构成了“我”童年温馨的世界,“我”跟在祖父身后,认识了后园这个小小的世界,留下了生命中温暖的记忆。
朴实任性的鲜活语言
本文语言清新活泼,笔触所至,皆有灵气。写小白菜的生长:“小白菜长得非常之快,没有几天就冒了芽了,一转眼就可以拔下来吃了”,用语明快朴素;写蝴蝶飞舞:“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
”自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言自语,充满孩子气……
细读文本,你会发现,即使是一个动词,一个数量词,一个副词,一个语气词,乃至一种句式……都能很好表达着事物的本性。以28小节为例,我们便可一览无余,尽情享受语言的美丽: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
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谎花,就开一朵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重复着一个“就”字,让它出现11次:前3个,表示强调语
;后8个气,强调一切都在“动”
“就”,表示自由自在,不加任何约束,高兴怎么“动”就怎么“动”,高兴怎么长就怎么长。这11个“就”,语气轻松,一气呵成,形象而有力地表现了一切都在自由地生长。倾心于7个“愿意”,加上1个令人舒心的“随意“,恰切表明着万物都能适情任性、自由自在生长、飞翔,它们有着神奇的力量,都有无限的本
,不领。再看那“一个”“一朵”
正是独特、自由、朴实的事物的本性使然?可又何尝不是人的意—小萧红的意愿呢?物随物愿——
愿,物尽人意,生命自古就似乎应是这样的。课文用长短交错,以短句为主的句式来表达,看似不加修饰,但却与作者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非常协调,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欣赏这段文字,不读不为快。有时觉得,应当用舒缓的语调读出后园的诗意;有时又想,应当一口气读下去,急促地读下去,读出小女孩的天真;转而又觉得,
,“喊”出小女孩的自应当“喊”
由天地……也许,根本找不到一种固定的读法,因为,诗意、天真、自由,我都要;因为,这本来就是小萧红的童年的一切,不可改不可删,只有好好收藏它。
寂寞凄婉的坎坷一生
萧红怀念着后花园,怀念着
文学教育2009.12
给她快乐的祖父,怀念着园里一切曾与她为伴的充满自由灵性的动物植物。而写这部小说时,她已经是一位很成熟的作家,为什么这样怀念童年的生活?
这是萧红一生的缩影:1911年出生,1919年生母病故。继母冷漠,父亲专制保守,惟有祖父能给她一点温暖。1930年不愿包办婚姻,逃出家庭,从此再未回呼兰老家;与萧军结合后又分开;在香港患严重肺病,被医生误诊为喉瘤,开刀病情恶化;1942年1月22日与世长辞。
可以说,萧红一生的心境与“寂寞”为伴,萧红一生的命运与“凄婉”共存。她从那个花园走出来,多年漂泊,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历经国难家愁、流亡生活与感情波折,她的那颗孤独的心回到了故园。她说:“若是那时候能回呼兰我的家乡去多好啊!”然而故乡已经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童年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不可能重现,童年的花园便如同天堂了。她说:“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而外,还有温暖和爱。所以我就向这“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写《呼兰
》,回忆故乡,回忆美好的童河传
年,成了萧红精神的最后寄托。
对于萧红而言,真正眷恋的是后花园、祖父和她构成的温馨世界,是过去自由、幸福的生活。她以一颗包容的心将一切的不美好都包容了,尽情回味那份独属于童年、独属于乡土的气息,祖父与后花园的动植物便是她生命中至为重要的一抹暖色,是她生命的慰藉和源泉所在。所以,读课文———萧红的《〈呼兰河传〉节选》,我们看不到荒凉与悲哀,有的只是成年的萧红对童年的歌唱,那是一首生命之歌,是萧红永远的爱与祝福。
马旭琴,教师,现居江苏溧阳。
097
作文七:《呼兰河传片段赏析》6700字
《呼兰河传》给我总的感觉:她不是在写幼年时代的回忆,而是在呼唤着人们要向自己内心的自私和封建愚昧的思想挑战。不要让自己在这些陈旧,落后的思想包围下活着,人要敢于向自己的命运抗战。
作者给我的信息就是:作者是现实派的作家,虽然她没有鲁迅那一针见血的投枪,但作者以自己独特的笔法抒写了自己童年时代在家乡生活的点滴。作者是孤独的,在儿童时代虽然他们村庄有很多“有趣”风俗,但作者很少讲到自己的兄弟姐妹。从《呼兰河传》,我们又看到了萧红的幼年也是何等的寂寞!读一下这部书的寥寥数语的“尾声”,就想得见萧红在回忆她那寂寞的幼年时,她的心境是怎样寂寞的。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的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工夫会变出来一匹马来,一会工夫变出来一匹狗来,那么变着。这一些不能想象了。听说有二伯死了。老厨子就是活着年纪也不小了。东邻西舍也都不知怎样了。至于那磨坊里的磨倌,至今究竟如何,则完全不晓得了。
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却忘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由此而知:作者小时候是孤寂的,没有什么同龄玩伴。幸好作者有个爽朗的爷爷,她的童年才不至于没有丁点儿美好的回忆。
《呼兰河传》以作者的童年回忆为引线,描绘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北疆呼兰小城的风土画。作品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幕幕悲剧性的生活图景:令人窒息的东二道街的大泥坑;小城的精神"盛举"一一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报庙会;小团圆媳妇的惨死;有二伯的不幸遭遇;冯歪嘴子一家的艰辛生活……
但是,令我深有感触的是作者在第一章是没有把笔墨放在人物上,而是放在对人物生活的环境的介绍上,通过对环境的描写,(一下起雨来这泥坑子白亮亮地涨得溜溜的满,涨到两边的人家的墙根上去了,把人家的墙根给淹没了。来往的过路人,一走到这里,就象人生的路上碰到了打击。"到了早季,大泥坑子表面干燥结实,等人或车马一走上去,使都陷进去了,需要费很多事,才能把翻进去的车马抬出来。大泥坑子还经常淹死猪、狗、鸡、鸭。大泥坑带结人们的苦头太多了,但是没有人建议填平它。由于人们生活的古板单调,他们常常喜欢寻找一些无聊的乐趣,这大泥坑子能给他们以满足。他们津津有味地谈论、添枝加叶地渲染大泥坑子的威严,好象大泥坑子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好处似的。他们把令人烦恼的事情当作开心的事情谈,可见,他们的麻木。在议论大泥坑子的时候,他们还把它和封建迷信联系在一起。据说农业学校校长不倍龙王爷,因此龙王爷报复他,他的儿子才掉进了大泥坑。大泥坑还能把"瘟猪"变成"淹猪",使呼兰人既可以吃上便宜猪肉,又可以去掉疑心,这也算大泥坑带给人们的好处``````)。
总之,在第一章围绕大泥坑子,作者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她借大泥坑子这一能够反映小城人们精神状态的事物极其深刻地描绘丁他们愚昧、麻木、庸俗的精神状态和灰色的生活。从这点上看,大泥坑子这个极平常的事物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它对呼兰小城人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状况做了总的展示,令我也想到现在的社会,难道没有这种情况吗???
作者在文章中写到呼兰人除了过着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在精神上,也还有不少的"盛举",如跳大计、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会。这些盛举都是为鬼而做并非为人而做的。跳大神是为鬼的,唱大戏是唱给龙王爷的,七月十五放河灯,是把灯放给鬼,让鬼顶着个灯去脱生。四月十八也是烧香磕头祭鬼的。第二章几乎用全部篇幅描述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会的盛举,而对唯一为活人的唱秧歌这一举动,小说只轻描谈写的一笔带过。可见,作者描写呼兰人的精弹盛举的目的在于揭示
他们的愚昧、迷信的精神状态。
第五章讲述了小团圆媳妇之死的悲惨故事,对被封建思想、封建礼教、封建伦理道德和习俗荼毒了的人们的灵魂作了深刻的揭示。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是一个"脸长得黑忽忽的,笑呵呵的"健康、活泼的女孩子。这样的女孩子,为什么到婆家后,婆婆就"一天打八顿,骂三场"而直到把她折磨死了呢?原因是周围的人都用封建的思想道德、封建的习俗来衡量她,因此认为她"不规范",她"太大方了",
"坐到那儿坐得笔直,定起路来,走得风快"。街坊邻居都议论她,说她不象个小团圆媳妇,这就使她的婆婆认定非狠狠地打她不可,理由是"不狠那能规矩出一个好人来"。小团圆媳妇被打,不服,被吊在大梁上,她叔公公用皮鞭子狠狠地抽她,打昏过去,又用冷水把她浇过来。她婆婆有时用烧红过的烙铁烙她的脚心,用针刺她的手指尖。小团圆媳妇被拆磨病了。婆婆又请跳大神的来给她治病。跳大神的把她放在大缸里用滚热的水浇,给她"洗澡"。小团圆媳妇终于被折磨死了。然而折磨她的人似乎又是无辜的。人们"憎恨的对象不是小团团媳妇的婆婆",
"只觉好婆婆也可怜,她同样是'照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的一个牺牲者。"小团圆媳妇的惨死,是因为她无意识地违背了"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因而更能引起人们的深切同情。鲁迅说:"灵魂的受毒害是悲剧以上的悲剧"。小团圆媳妇的惨死,不正说明这个道理吗?
《呼兰河传》的深刻主题在于揭示我国农村在封建统治下的社会弊病,特别是控诉了根深蒂固的传统封建思想、封建习俗对人们的戕害。萧红不仅仅体会到劳动人民受帝国主义、封建统治者压迫的苦难,而且也深深地体会到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带给人民的精神枷锁一一愚昧、落后,对此她深感痛苦,并且认为描写这些,提醒人们的注意,是作家义不容辞的责任。一九三八年四月在《七月》编委会召开的座谈会上,她说:"现在或者过去,作家们写作的出发点是对着人类的愚昧!"这种提法显然是不确切、也不全面的,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她在谈这话的时候,已经动笔写《呼兰河传》了。可见她创作《呼兰河传》并不是为了写回忆而写回忆,她有自己明确的创作目的。萧红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深刻地意识到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思想对中国人民的毒害,凭着敏锐的直观感受,她体察到人间的一桩桩悲剧,并以抒情的笔调在作品中作了娓妮动人的描述。因此,读她的作品,"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
第六章着重描述的人物――有二伯。有二伯是个性情古怪,勤劳、倔强而又麻木的老人。从他的出身看,他是属于张氏家族之中的人,但由于他那股败落得最早,这又使他成为家族以外的人,甚至地位还不如一般的仆人。他三十岁就来到张廷举家当长工,一年四季辛辛苦苦地干活,所得到的只是吃点残羹剩饭,他被剥削得一贫如洗。他没有财产,没有家眷,甚至连个固定住处也没有。他仅有的行李是一掀动?quot;从被角往外流着棉花"的被子和一掀动毡片就一片一片掉下来的褥子。他的枕头一动就"哗哗地往外流着荞麦壳"。这套破烂不堪的行李,"有二伯三天两天的就要动手缝一次."他穿的是"大半截子的衣裳,不是长衫,也不是短衫",走在街上,人们都不知道他是那个朝代的人。他戴的草帽没有边沿,只有一个帽顶。他穿的鞋,不是前边掉了底,就是后边缺了跟。他前边掌掌,后边钉钉,过了几天,还是掉底缺跟的。因此他的脚,永远离不开地面。他"要猴不象耍猴,讨饭不象讨饭的"。
主子待他还不如一条狗。日俄战争时,俄军杀到呼兰,主子家个个逃命,有二伯却被他们留下守着家。俄军的马刀乱杀乱砍,他能活下来,也是死里逃生了。他的地位还不如一般的仆人,老厨子经常奚落他,孩子们也骂他,取笑他,向他抛石子。人世的炎凉,使他性情变得古怪了。他"很喜欢和天空的雀子说话,他很喜欢和大黄狗谈天。他一和人在一起,他就一句话也没有了。就是有话也是很古怪的,使人听了常常不得要领"。他对主子不满,常常指桑骂槐,有时直接谩骂出气。骂张家"黑心粒"、"兔羔子"、"尽是些耗子"…。他除了用怒骂对付张家的毒打外,还以偷的办法对付主子。他偷钢酒壶、锡火锅、大钢钱、大
澡盆,拿去卖。他还在粮食仓子里边偷米,背到粮米铺去卖。他偷了东西,又爱面子,怕人家提到"偷"字,人家一提,他总是不好意思。
有二伯是麻木的,他的性格中有阿Q的影子。他虽然地位极低下,却还不忘记自己是主子的同宗二哥,因此, "一听人家叫他'二掌柜的',他就笑逐颜开。叫他有二爷,叫他有二东家,叫他有二伯也都是一样地笑逐颜开"。他最忌讳人家叫他的乳名有子,但"我"的祖父叫他"有子",他不生气,他说:"向皇上说话,还称自己是奴才呢7总也得有个大小。宰相大不大,可是他见了皇上也得跪下,在万人之上,在一人之下"。可贝,封建等级思想他是看得很重的。他和小团圆媳妇都居于地位低下的人。他本应该同情小团圆媳妇,可是他却跟别人一样说"介(这)年头是啥年头呢,团圆媳妇也不象个团圆媳妇了。"对小团圆媳妇的惨死,他无动于衷。王大姑娘和冯歪嘴子成家,有二伯却认为"那算完,长的一身穷骨头穷肉,那穿绸穿缎的她不去看,她看上了个灰秃秃的磨官,真是武大郎玩鸭子,啥人玩啥鸟"。有二伯处于奴隶地位,有时思想却是主子们的思想。作者着重揭示有二伯的病态心理和被扭曲了的性格。
冯歪嘴子是《呼兰河传》第七章着重描述的人物。如果说小团圆媳妇是无意识地违背了"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的,那么磨官冯歪嘴子则是有意识地违背了"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的。他是个敢于打破封建传统规矩的奴隶。他勇敢地追求爱情和幸福,要争得做人的权利,力图改变自己的命运,表现出生的坚强和勇气。在能够致小团圆媳妇于死地的封建思想意识浓重的呼兰小城,在用封建伦理道德观察一切的人们的重重包围之中,他敢于和王大姑娘自由恋爱结婚,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的。
当他的第一个儿子降生后,磨房掌柜和掌柜太太大骂他:"破了风水了,我这碾磨房,岂是你那不乾不净的野老婆住的地方!"把他们赶到磨房南头装草的房子里住。开初几天,冯歪嘴子的门下竟站着不少探访员。流言裴语四起,都是关于冯歪嘴子和王大姑娘的,人们奚落谩骂他们。有的还看他们笑话:"那草棚子才冷呢!五风楼似的,那小孩一声不响了,大概是冻死了,快去看热闹吧!"……"他妈的,没有死,那小孩还没冻死呢!还在娘怀里吃奶呢。"有的看了冯歪嘴子的炕上有一段绳头,于是就传说着冯歪嘴子要上吊"。总之,愚昧保守的人们总是用扭曲了的变态心理去敌视叛逆看。
冯歪嘴子任凭人们奚落,平静地生活着。他爱自己的孩子,体贴自己的妻子。当他的妻子生下第二个孩子不久死去后,旁观者又准备看他的热闹了,可他反而镇定下来。他并不象旁观者想象的那样绝望,他觉得他在这世界上一定要生根,一定要把他的两个孩子抚养成人,于是他照常活在这世界上。他自己动手喂那刚出生的孩子,他用筷子喂也他不吃,他用调匙喂他。喂着小的,带着大的,他该担水担水,该拉磨拉磨,以至使周围的人都惊奇,觉得意外,而且有些恐惧了。冯歪嘴子是生活的强老,是抗争者。"这个形象身上闪耀着战斗的韧性。这种战斗的韧性是为鲁迅先生所赞颂过的。"
《呼兰河传》在艺术上的成就更加成熟,风格独特的小说(问题:“老师,我不是很明白,文章每一节的内容是孤立的,没有什么联系,而整体就是表明一个中心思想。为什么称作小说,称散文不是更好吗?”)
以"我"的视觉采摄取人生的色相,真切、自然,感人至深。萧红是在有了比较丰富的人生阅历之后动笔写作《呼兰河传》的。她带着对乡土的眷恋,带着生活的苦楚和强烈的爱憎,也带着梦幻般的追忆和少女的童稚、天真、甚至任性的心理,写作《呼兰河传》。小说以一位解事颇早的小女孩"我"的回忆起笔,以"我"的思绪跳动和变化来谋篇布局,以"我"的视觉来摄取人生的色相,借"我"的内心感受来透视作家对生活、对事物的评价。作品并不着意于人物的精细刻画,而侧重于抒写作家的感受,力求创造深度的意境。
由于作品中所描写的生活片断、悲剧故事和人物都是孩子的视觉摄下的,用孩子的感受记录下来的,因而显得格外真切、自然。如对后花园景物的描写: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的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蜻蜓是金的, 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孩子视觉摄下的景物,细
腻、逼真、生趣盎然。
又如写有二伯的贫困: "有二伯的行李是零零碎碎的…"'
"有二伯的草帽没有边沿,只有一个帽顶…?quot;,"有二伯的鞋子,不是前边掉了底,就是后边缺了跟。……","有二伯……耍猴不象耍猴,讨饭不象讨饭的……""有二伯孤伶伶地躺在院心,他没有边的草帽,也被打掉了,所以看得见有二伯的头部的上半是白的,下一半是黑的。而且黑白分明的那条线就在他的前额上,好象西瓜的阴阳面……"。写磨官冯歪嘴子的贫困:
"我一开门进去,风就把那些盖上白布帘吹开了,那女人仍旧躺着不动,那小孩也一声不哭,我往屋子的四边观察一下,屋子的边外没有什么变动,只是磨盘上放着一个黄铜盆、铜盆里泡着一点破布,盆里的水已经结冰了,……""我想那磨房的温度在零度以下,岂不是等于露天地了吗?这真笑话,房子和露天地-样。"完全是孩子的所见,孩子的感受” "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茅盾在评论《呼兰河传》时说:
"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象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于它于这'不象'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象'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呼兰河传》抒情的笔调更浓,叙事写景娓娓动人,与《生死场》、《商市街》的艺术风格是一致的,而《呼兰河传》体现萧红创作的艺术风格更为突出。《呼兰河传》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艺术能力来源于它的语言的自然美。《呼兰河传》运用口语化的语言,力求语言的朴素而不追求华丽。现代优秀散文家朱自清就十分强?quot;谈话风"。他认为文章只有"象寻常话一般,读了亲切有味"。如第二章第三节,作者抨击"指腹为亲"的封建婚姻时,写道:
"指腹为亲,好处不太多,坏处是很多的。""嫁过去的女子受公婆的虐待,母亲却说:'这都是你的命(命运),你好好地耐着吧!'年轻的女子,莫名其妙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命,于是往往演出悲剧来,跳井的跳井,上吊的上吊。
古语说: '女子上不了战场'。
其实不对的,这井多么深,平白地你问一个男子,问他这井敢跳不敢跳,怕他也不敢的。而一个年轻的女子竟敢了,上战场不一定死,也许回来闹个一官半职的。可是跳井就很难不死,一跳就多半跳死了。"抒发了作者对妇女悲惨命运的慨叹。
《呼兰河传》的语言多数是"谈话风",但也有些韵语。如:"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如何,为什么这样悲凉。"叙述时也运用诗歌的复唱方法。如第四章第二节开头是:"我家是荒凉的。……"第三节开头又是"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第四节开头还是"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第五节开头也是"我家是荒凉的……"复唱是诗歌中经常采用的形式,运用复唱形式,音韵悠扬,婉转,意境深远。
《呼兰何传》人物的语言富于个性化。如有二伯的语色牢骚、愤懑居多。这和他的身分、处境是相联系的。又因为他是个老人,他的语言又是唠唠叨叨的、一套一套的。他走路时砖头碰了他的脚,他便和砖头说话,"你这小子,我看你也是没有眼睛,也是跟我一样,也是瞎模糊眼的。不然你为啥往我脚上撞。若有胆子撞,就撞那个耀武扬威的,脚上穿靴子鞋的--你撞我还不是个白撞,撞不出一大二小来,臭泥子滚石头,越滚越臭。……" 《呼兰河传》具有绘画美,通篇用朴素的笔,描绘了小城的风土画。它也有用笔浓艳的地方,但不多。如小说第一章第八节关于火烧云的景物描写是很艳丽很有光彩的,创造的意境是瑰丽的?quot;晚饭一过,火烧云就上来了,照得小孩子的脸是红的,把大白狗变成红色的狗了。红公鸡就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子,在墙根上靠,他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匹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五秒钟之内,天空里有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那马是跪着的,象是在等着有人骑到它的背上。它才站起来,再过一秒钟,没有什么变化,再过两三秒钟,那匹马加大了,马腿也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但是一条马尾巴却不见了"。作者用富有浪漫色彩的笔描绘了呼兰小城晚霞的奇景,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同时,火烧云的奇景又与这一章前面描写的灰暗的大泥坑形成鲜明的对比。
作家的审美情趣自然地流露出来。
作文八:《《呼兰河传》作品赏析》15100字
《呼兰河传》作品赏析
作家简介
萧红,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1911年6月2日生于黑龙江呼兰县,1942年1月22日病殁香港。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等。幼年丧母,父亲性格暴戾,她只有从年迈的祖父那里享受到些许人间温暖,寂寞的童年形成了萧红性格中孤独、敏感、矜持而又倔强的一面。
1927年到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了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对绘画和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由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不满,1930年秋离家出走,几经颠沛流离。1932年秋与萧军同居,结识了一些进步文化人,1933年开始文学创作,同年10月与萧军自费出版了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萧红的早期创作多取材于城市失业者或贫苦农民生活,被认为带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的进步倾向。1934年春“两萧”取道大连流亡至青岛,萧红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中篇小说《生死场》。同年11月“两萧”到达上海。在鲁迅的支持和帮助下,1935年12月《生死场》被列为“奴隶丛书”之三出版,鲁迅为之作序,称赞其所描写的:“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它以沦陷前后的东北农村为背景,真实地反映了农民尤其是农村底层妇女的艰难生存状况,描述了他们的觉醒与抗争。《生死场》使萧红在30年代文坛上崭露头角。这一时期萧红还
写作了大量的短篇小说与散文,并结集出版了《商市街》、《桥》等作品集。
1936年7月,为摆脱精神上的苦闷,萧红只身东渡日本,同年年末返回上海。抗战爆发后即辗转汉口、临汾、西安、重庆等地。1938年8月与萧军离异,与端木蕻良结合。此年被视为萧红创作前后两期的分界。1940年春与端木同抵香港。此时的中篇小说《马伯乐》以犀利的笔锋表现了幽默和讽刺才能;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则被茅盾称为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同时,它又表达了对国民团体盲目、愚昧、麻木、残忍等等劣根性的忧愤和悲悯,被越来越多的后人认为是继鲁迅之后对国民心态的开掘和批判的力作。这一时期萧红的创作在艺术上日趋成熟和辉煌,然而她的病体却日渐不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战火纷飞中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年仅31岁。
在短短的8年创作生涯中,萧红留下了60万字的文学财富,她的作品乡土气息浓烈,叙事风格细腻深刻、委婉动人,尤其是在小说文体上作出了很大的创新。海内外许多文学批评家认为,萧红以自己的女性之躯跋涉过漫长的道路,以女性的目光一次次透视历史,终于站到了与鲁迅同一的高度,达到了同一种对历史、文明以及国民灵魂的了悟。
作品梗概
《呼兰河传》创作于1942年,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
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它在艺术形式上是一部比较独特的: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整体。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巅峰之作。
那是一个既僻远又热闹的小城,在城中的交通要道上坐落着一个“大泥坑”,它常常淹死一些骡马和小孩,可居民都在看热闹,没有人出来加以整治。有的说应该拆墙,有的说应该种树,但没有一个人说要填平的,尽管填坑并不难。
又到了小城举行盛举的日子,人们有跳大神的、唱秧歌的、放河灯的、看野台子戏的、看庙会的,热闹异常。
我的祖父已年近七十,他是一个慈祥、温和的老人,家里面只有祖父最关心我,所以,一天到晚,门里门外,我寸步不离他,他常教我读诗,带我到后花园游玩,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动了,祖父就拉着我,祖孙俩相依相伴,有着无穷的快乐。
我们有几家邻居,西边的一间破草房租给一家喂猪的;还有一间草房租给一家开粉坊的,他们常常一边晒粉、一边唱歌,过着很快乐的生活;厢房里还住着个拉磨的;粉坊旁的小偏房里还住着个赶大车的胡家。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她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成天乐呵呵的,可胡家想给她个下马威,总是无端打她,左邻右舍也支持胡家的行为,都说应该打。胡家就越打越凶,时间也越打越
长,小团圆媳妇被折磨得生了病。老胡家听了跳大神的人的话,决定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洗澡时,很多人来看热闹,只见她被滚烫的水烫了三次,几天后终于死去了。
我有一个亲戚有二伯,他是个老光棍,性情非常古怪,同人不大爱打腔,却喜欢同石头、麻雀、黄狗谈天。听祖父讲,有二伯三十年前就到了我家,日俄战征时,多亏有二叔在,才守住了家,他最怕人骂他“绝后”,只要听到有人这样骂他,就会伤心的大哭起来。
人们都管拉磨的那个邻居叫“磨官冯歪嘴子”,他不但会拉磨,还会做年糕。有一次,我去磨坊买年糕,看到里面炕上躺着一个女人和一个小孩,原来冯歪嘴子成家了,那女人就是同院老王家的大姑娘王大姐。然而,冯歪嘴子的幸福生活遭到了邻人们的羡慕和嫉妒,大家都说王大姐坏,谣言层出不穷,冯歪嘴子受尽了人们的冷嘲热讽。过了两三年,王大姐在生下第二个孩子后因难产死去,冯歪嘴子常常含着眼泪,但他看到大儿子已会拉驴饮水,小儿子也会拍手笑了,他就不再绝望。在儿子身上,他看到了活着的希望。
文本分析
读萧红的作品, 会看到她的人生一直是处在一种非常窘迫的情境中, 身世坎坷, 漂泊流浪, 生活困顿, 还有爱情的销蚀破灭? ?她曾在散文中写道, 她有一种“ 与人间隔绝着般的寂寞感” , 她懂得的尽是些“ 偏僻的人生” 。她是如此地沉落在现实的生命困境中不得超越升腾, 她也虔诚地忠实于独属于她的慰藉生命、展示人性的
本真表达方式。民族、时代是萧红无法摆脱的生存背景, 而她所关注的却始终是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人性展示, 她的作品所呈现的也正是一个置身于荒野中的孩子似的女人的细致、清澈、凄婉而有时近乎琐碎的感受。在《呼兰河传》中, 萧红通过描绘呼兰河整体文化氛围的沉滞及个体生存状态的寂寞来表现城与人的存在悲剧,表达生命原始的悲哀,以一种诗化的散文体小说形式传达出独特的荒凉美学况味。
一 整体生存状态的沉滞
《呼兰河传》不是为某一个人作传, 而是为作者生于斯、长于斯的小城作传, 可以说, 呼兰城是全书的主角。小说是一部只有7 章的小长篇, 作家用两章的篇幅落墨于风土人情, 着眼于文化意识心态和风俗意识的视角, 从宏观上展示了呼兰城的总体形象。
小城人的生活空间局促、逼仄、简陋, 城里除了十字街外, 还有两条都是从南到北五六里长的街, 再就是有些小胡同, 街上为人而做的设施不多——— 几家碾磨房, 几家豆腐店, 一两家机房、染缸房, 东二道街上唯一的文化设施是两座小学校, 西二道街还有一个设在城隍庙里的清真学校。由此可见呼兰小城的文化产品数量之少、质量、品位与层次之低劣是惊人的。当然, 东二道街还有一个赫赫有名的、全城引为光荣与骄傲的五六尺深的大泥坑, 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让人啼笑皆非的悲喜剧。呼兰河人虽然深受其苦, 但一直没有想法用土去填平, 因为这泥坑子施给当地居民两条福利:一是“常常抬轿抬马, 淹鸡淹鸭, 闹得非常热闹, 可使居民说长道短, 得以消遣” ;
二是居民们可以心安理得地吃“ 又经济, 又不算不卫生的瘟猪肉” 围绕这大泥沼所映现的世风世相, 正是愚昧萎缩的民族性格和精神痼疾的折射。
在呼兰河畔, 人们对生活抱着麻木不仁、听天由命的态度,“ 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 。作者以大量的笔墨描绘了故乡农民浑浑噩噩的死和无聊寂寞的生。“ 在东北, 生存的压力是巨大的, 生存的意志是人的基本价值尺度, 感情的东西, 温暖的东西, 都被生存的意志压抑下去了, 人与人的关系没有了那么多温情脉脉的东西, 一切的欲望都赤裸裸地表现在外部。在精神上, 人们感到孤独与荒凉” 。在东北大地上生存的这些愚夫愚妇, 只有靠一种坚韧、盲目、简单的承受力来应对外来的灾难和生活的困顿匮乏, 对他们来说活着就是全部。历史文化的惰性封闭着人, 人们没有一丝一毫的对生命可能更好的意识和争取, 甚至没有对幸福的微茫的想象, 只是凭着本能与命运盲动, 这里其实深隐着一层浓厚的悲剧意味。
呼兰河人过着卑琐平凡的生活, 对生命抱着让人难以置信的漠然态度, 而在对鬼神的精神依附上他们却又保持着极大的热情——— 也许正因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无知,才促使他们把最大的希望投注在对遥遥无期的来世的关怀上。呼兰小城有非常齐全的为神鬼服务的设施:几家扎彩铺、老爷庙、娘娘庙, 还有龙王庙、祖师庙、城隍庙? ?相应的便是异彩纷呈的不少精神上的盛举, 如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 ?呼兰河人也就在这些信仰风俗中找到他们的一点卑微的生存的理由和乐趣。这里我
们可以看到与《生死场》在审美思考和艺术结构上相接续的潜在的逻辑线索———“以生与死的隐喻结构将作品的意蕴层层递进, 以此来把握一个民族灵魂的病态世界” 。
在《生死场》中, 以人与畜类的骚乱和纷扰反衬人生的木然、乏味和无聊, 而在《呼兰河传》中这一主题有了另一样式的接续, 在“ 人”与“ 鬼”的交织中完成了更为深邃、成熟的隐喻结果。作品不吝笔墨地写了许多触目惊心但又是无足轻重的生命的消亡:王寡妇儿子、染缸房里伙计、豆腐房里孩子、小团圆媳妇、王大姑娘? ?他们生前如同蝼蚁, 无人重视, 表明那个社会对生命和人的价值漠视到了什么地步。然而对鬼神就不同了,“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 扎彩铺生意的兴隆, 送葬祭奠的热烈, 为鬼跳神唱戏的火, 与对活人的态度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鲜明的对比。从呼兰城的群体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来看, 这是一个荒诞的以神鬼为中心, 见鬼不见人的社会生态环境, 呼兰河人呈现出的生命状态的集体无意识显示出他们完全处于“ 非本真地存在” 的沉沦状态之中。在这里, 人们被吞噬了主体性, 沦为环境的囚徒, 分裂为物的碎片, 在一种灵魂沉睡的迷顿状态中忙生忙死。这似乎造出了一种喧嚣, 然而喧嚣中却裸露出这是一片荒原的事实。
二 生命个体的寂寞
《呼兰河传》是为城作传, 城与人的命运都在作者的充满悲悯和痛惜的观照中。作者除了第一、二章摹写呼兰城的民情风俗面貌之外, 在后三章中则更多地集中在对故乡农民个体生存方式的深切关注上。
在这里, 个体的生命价值是一片可怕的空缺和荒芜, 他们既不被自己重视, 也同时受到他人的漠视和轻贱, 从生到死都未有清醒的生命意识。即使有极个别的人想要做出些微“ 无意识地违背了几年传下来地习惯而思索而生活” 的姿态和努力, 也必将被一种顽固的惯性机制所操控的“ 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 挤压、封杀。作者细笔勾勒了几位她童年记忆中的人物, 在封建宗法制社会里, 他们是没有经济实力、没有社会地位甚至也没有话语权力的城市贫民, 对他们来说, 生存权从来不是能自主掌控的, 更别说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实现
1 、家族之外的零余者
有二伯身处被奴役被蹂躏的地位, 十分可怜, 但他毫无觉悟, 自欺欺人, 健忘自傲, 是个活脱脱的东北阿Q 。同是天涯沦落人, 他对小团圆媳妇竟然没有一点同情, 埋葬了小团圆媳妇之后, 他连连夸赞“酒菜真不错” ,“ 鸡蛋汤打得也热乎” , 欢天喜地如同过年一般, 本来是个扛活的却偏偏喜欢别人叫他“ 有二爷” 、“ 有二东家” 、“ 有二掌柜的” 。这个“ 二东家”不敢反抗真正的东家, 只能对着绊脚的砖头发牢骚。他的自我贬损、自我宣泄, 都是精神重压下性格异化的表现, 充满了喜剧意味, 可怜可叹。但这个人物在萧红笔下通过众多细节的展示, 又是非常生动而富于人性的。他是卑微、寂寞的, 他“ 很喜欢和天空的雀子说话, 他很喜欢和大黄狗谈天? ?你二伯活着是个不相干? ?” 。再如, 有二伯偷澡盆时“顶着个大澡盆咣郎咣郎东倒一倒,西斜一斜, 两边歪着走出后园” 的情景, 特别是有二伯和“ 我” 在阁楼上偷东西时的巧遇:
他的肚子前压着铜酒壶, 我的肚子前抱着一罐黑枣。
他偷, 我也偷, 所以两边害怕。
有二伯一看见我, 立刻头盖上就冒着很大的汗珠。他
说:
“ 你不说么?”
“ 说什么… …”
“ 不说, 好孩子… …” 他拍着我的头顶。
“ 那么, 你让我把这琉璃罐拿出去。”
他说“ 拿罢。”
他一点也没有阻挡我。我看他不阻挡我, 我还在门旁
的筐子里抓了四五个大馒头, 就跑了。
光是这一幕情节喜剧就让人对有二伯讨厌不起来。在这片荒原上, 生命就是这样自生自灭, 无人理会关心, 如蚊虫、如野草般低微、寂寞地生存啊!
还有磨倌冯歪嘴子, 生活境遇的局促挤压得他失却了生命的激情, 只知道日复一日地重复着一套单调乏味的工作。为了生存, 仅仅是为了生存, 他一点儿也不偷懒地为东家劳作着, 那蒙着眼睛带着笼头的小驴是他的伙伴, 他是孤寂的, 封闭的。如果他的存在意识一直处于这种没有记忆、没有时间也不追问意义的蒙昧状态, 他也就跟一般的常人无异。但是当王大姑娘出现在他的生命中时, 爱情唤醒了他的生命感觉, 他有了一种主动投入生命的激情,尽管这种生命形态仍是极其卑微的。他此后经历了家破人亡的深悲巨痛——— 他的女
人死了, 扔下两个孩子, 一个四五岁, 一个刚生下来——— 东家西舍的都说冯歪嘴子这回非完不可了, 但他却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承受力挺过来了,他有一种找到归宿以后的平静与安宁, 他有对生命意义的一种混沌但又坚定的信念, 带着一种原始的顽强。尽管他所面临的生活只能带给他一份艰涩的笑, 像他刚出生的孩子“ 又不像笑, 又不像哭, 而是介乎两者之间的那么一咧嘴” , 这却是一抹绽放着人性光辉的笑, 让人看到一种“ 反抗绝望” 式的挣扎。
2、比底层更底层的悲剧女性
作为女人, 萧红始终注视着女性的苦难人生, 她深深地知道, 如果一个社会出现了结构性的问题, 缺失了最起码的人性关怀的话, 那女性总是比底层更为底层的承受者。如果说日常迷顿状态的生是属于所有这些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那么非自然的死则主要由那些善良可怜的女性来承担, 而她们的不幸只是因为她们是女性, 只是因为她们的身上还带着一丝隐隐跃动的健康而略带野性的生命之光。在前两章描绘社会风习画时作者已不时流露出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和独特的女性主义立场, 如写到指腹为婚给年轻女子带来的悲剧命运, “ 不是跳井便是上吊” , 而节妇坊上却写着“温文尔雅, 孝顺公婆” ;写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 作者生动而细腻地描述了老爷庙和娘娘庙的景观。塑像的男人“ 把女人塑的很温顺, 似乎对女人很尊敬,把男人塑得很凶猛, 似乎男性很不好” 。实际上呢, 男像的凶猛“ 是让你一见生畏, 不但磕头, 而且心服” ;而女像的温柔呢, 作
者这样激愤地写道:温顺的就是老实的, 老实的就是好欺负的, 告诉人快来欺负他们吧。人若老实了, 不但异类要来欺侮, 就是同类也不同情。? ?可见温顺也不是怎么优良的天性, 而是被打的结果。甚或是招打的缘由。
《呼兰河传》的后面几章在静止般的叙述流程中, 展示了两位女性由鲜活到死亡的命运。小团圆媳妇是个“ 黑忽忽, 笑呵呵” 的小姑娘, 就因为长得太高大, 见人不知道害羞, 而且“头一天来婆家就吃两碗饭, 又不会看眼色” , 不像个团圆媳妇。于是街坊邻居都“ 好心” 地帮她婆婆出主意,把她吊在大梁上狠狠地打, 用烧红的烙铁烙她的脚心, 将这个健壮的小姑娘折磨得不成人样, 于是又跳神赶鬼, 最后竟然将她脱得一丝不挂, 用滚开的水当众给她洗澡。小团圆媳妇就这样被活活折磨死了。还有像一棵“ 大葵花”一样的王大姑娘,本来在众人眼里是“ 怪好看的” 、“ 真响亮” 、“ 带点福相” , 但是她竟然嫁给了一贫如洗的冯歪嘴子, 这在他们看来又是违反传统习惯的事, 于是她马上被说得不成样子,“ 全院子的人给王大姑娘做论的做论, 做传的做传, 还有人给她做日记的。”她终于在众人的谣言和冷眼中凄惨地死去。
在这里, 萧红以她超乎常人的深邃目光, 不仅从社会机制而且从文化层面进一步探讨了妇女悲剧命运的深层因素。小团圆媳妇的婆婆并非一个罕见的恶婆婆, 只不过是照祖传的老例办事, “哪家的团圆媳妇不受气, 一天打八顿, 骂三场” , 为了“规矩出一个好人” 。打出毛病以后, 这平时舍不得吃喝的婆婆舍得花大把的钱给小团圆
媳妇跳大神、请巫医, 人们似乎没有理由指责婆婆蓄意残害或谋杀媳妇, 而那些赞成婆婆行动的街坊四邻更与小团圆媳妇无怨无仇, 都是为了让她成为一个“ 真正的团圆媳妇” 。一句话, 打人的人和看打人的人皆出自良善的愿望。而王大姑娘也只是因为她无意识地违背了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 这让依照传统意识和习惯而生活的大多数感到好奇以至不安了——— 在呼兰河城这个锁闭的时空圈子里, 民众需要看到一点新鲜, 制造一些热闹, 但他们却又本能地反对任何改变他们生活的态度和做法, 也排挤一切可能的异端。作品中几乎没有算得上坏人的人来与妇女作对, 但她们却又的的确确完全处于孤立无助的状态, 成为一出出“ 几乎无事的悲剧”的受害者, 这是怎样令人颤栗的可悲命运啊。传统文化的受害者用套住自己的枷锁又去劈杀别人, 在自己流血的同时手上又沾着别人的血污, 分不清是真诚还是残忍, 只有历史在阻绝了一切希望、自由、美好、慰藉以后仍无声无息前行。
三 存在的救赎
萧红曾说:“中国人的灵魂在全世界中说起来就是病态的灵魂” , 但是当面对着故乡这些赤裸裸地展现出的荒芜粗野的灵魂时, 当她刻写出这种死寂到了失去一切生命的活力、冷漠到了忘记一切生命欲望的似乎万古未变的乡土社会生存形态时, 她的感情是异常复杂的, 这甚至不是“ 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 几个字所能涵括——— 愚蠢与残忍是这里的一些现象, 所以愚蠢、所以残忍却另有原因;苦难与死亡被抽空了意义, 但在这一切苦难、死亡的背后,却深隐着作者的
大悲恸、大绝望。在《呼兰河传》中作者构筑了一个与荒凉世界完全相对的别样空间——— 由祖父、“ 我” 和后花园所组成的充满生机和自由的自足的伊甸园,寄托她对温暖和爱的向往, 对美好人性的召唤。
米兰昆德拉说,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诗性记忆” 。萧红的诗性记忆则是关于后园和祖父的。萧红是一位有着鲜明的孩子气的女作家, 在《呼兰河传》的第三章中, 她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 以一种诗性的“ 越轨笔致” 描绘事物, 赋予那些无生命事物以生命, 赋予那些有生命事物以情感, 让读者看到了一个纯净、透明、真实的世界, 这世界透着一种自在生命的欣喜:花开了, 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 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 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 都有无限的本领, 要做什么, 就做什么。要怎么样, 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萧红就这样在赋予万物血肉的同时, 从万物的体温中感受温暖, 在进入外物的灵魂时进入了自我的中心。后花园是自由、繁华而充满生气的, 在这里, 我可以任意地跑,放声地笑, 舒展儿童的心灵。后花园还有那个童心犹存的老祖父跟我一起锄草、摘花, 烧掉井的鸭子来吃, 念些好听又有趣的诗歌?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 祖父、后园和我,这三样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后花园是一个任生命自在、自然生长的地方, 与外界构成了一个空间的二项对立式, 映照出外面世界是何等的荒凉、锁闭与冷漠。然而这个乐园却建立在人生初始的童年, 它注定是一个要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逝的伊甸园。而且这个伊甸园本身尽管一方面是生命可以无限扩展的空间,“ 愿意怎样
就怎样” , 另一方面却也意味着是生命被彻底地疏忽、遗忘的虚空, 而这几乎是和外面世界有着同质的荒凉意味。当“ 我” 的视角漫出这个院子, 便会触及满目的阴沉昏昧, 这个后园只是整个黑暗王国的一抹柔弱的光亮, 所以才有文中那反复的叹息声———“ 我的家是荒的” ——— 在这一声声叹息中, 让人感到天荒, 地荒, 人荒, 无处不荒的基调。
茅盾先生在《〈呼兰河传〉序》中认为《呼兰河传》是寂寞萧红的寂寞之作, 现在看来这仍不失为一个经典论断。可以说作者以如此凄婉的笔调写故乡, 其意就在于寄托自己的“ 寂寞” 之情, 并于“ 寂寞” 中谛视人生, 作家的寂寞感决定了作品的荒凉感。“ 对于世界中的萧红而言,经历的是一个从初始的伊甸园到生命的荒原的路程, 然而在她自己的小说世界里, 却呈现了一种从生命的荒原到初始的伊甸园的返回。” 当她这样做的时候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涉入了一条无岸之河, 但尽管无法救赦或减免荒原中的生灵与生俱来的命运的惩罚, 却足可显出抚慰荒凉人生的人文关怀, 因为这毕竟意味着有“ 永久的对爱与温暖的憧憬和追求” 在为世界提供着意义。有人说,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 也许萧红比别人更逼近“ 哲学” 。在《呼兰河传》中, 萧红凭着她特有的艺术直觉和对民间世界的了解, 用一种非逻辑的叙述方式, 结合众多富于感性的细节和场景, 构建出一个破碎而荒凉的生存空间, 透出一种喧嚣的匮乏。丰富背后的苍白、沉滞, 显示氛围本身的深刻性, 自然、生动地呈现了对这土地上的人与物所怀着的情感记忆, 展现出对世界的一种超然的洞视和混
沌的把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萧红和张爱玲是经常被并提的两个特异的存在。如果说张爱玲在她的作品中通过用心的参差对照手法营构一种“ 苍凉哲学” , 传达出对这个正在沉没下去的时代和在这个时代中被抛弃的人的认识, 那么萧红则似乎根本无意于做出任何对时代的启示姿态。萧红所看到的是一个锁闭的时空和一群被彻底遗忘以至于自己都意识不到自己被彻底遗忘的人的生存, 那是一个荒凉颓败的时空, 那是一种偏僻粗野的人生。苍凉的启示是需要背景的, 而荒凉的人生则是超乎具体时空的散漫存在的生命的全部, 对这种人生状态的谛视和摹写昭示了一种浸润着悲悯和痛惜的“ 荒凉美学” 。
写作特点
“ 它是一篇叙事诗, 一幅多彩的风土画, 一串凄婉的歌谣。”作家萧红在生命中最孤寂的时候、在生存面临巨大威胁的时候, 写出了一部引人哀叹落泪的诗一样的小说— 《呼兰河传》。每一位走进这部作品的读者, 都会有一个共通的痛彻的阅读感受: “ 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 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 何以一位女作家以回忆的方式、平淡的语调、不经意地连级起一些童年生活的片断, 竟能令人获得如此的审美感受?
英国作家帕西?舜洲白克说: “ 小说写作技巧中最复杂的问题, 在于对叙事观点— 即叙述者与故事的关系的运用上。”视角的运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它是作者和文本的心灵结合点, 是作者把
他体验到的世界转化为语言叙事世界的基本角度。虽然有时作者创作时并不自觉地注意视角间题, 但其所采用的视角却可以表现出作者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视角的独到运用往往可以导致叙事文体的变异和革新。它也是读者进人语言世界,打开作者心灵窗扉的钥匙。《呼兰河传》的叙事视角是值得玩味的, 既有明显的变化, 又有细微间的差别, 从中我们能体会到作家在创作时的感情波澜。这部小说从整体上来看是成年叙述者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顾, 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回顾式叙述, 目光落在童年的故乡风景、民俗、个人和村民的日常生活上。在前两章中, 是对故乡整体印象的描述, 此时作品的视角是高于事件、全知全能的视角。叙述者对呼兰河的街巷、店铺、百姓的日常生活和“ 精神” 生活进行了全景式的扫瞄, 这些是作者再熟悉不过、回忆起来倍感温暖亲切的东西。叙述者的目光无处不在, 她无所不知, 这时的叙述也可以说是客观化的、第三人称叙述。从第三章开始, 作品的视角从事件之外的旁观的视角转人了事件参预者的视角, 叙述者聚焦于“ 我”寂寞的童年和荒凉的家。小说的最后三章, 叙述者把目光又一次拉远, 身份从回顾往事的主人公转变为处于边缘地位的见证人, 对与她相关的人和事进行了聚焦。这样的联缀表面上看来漫不经心, 甚至缺乏逻辑, 不符合小说章法。但实际上, 这正体现了作者创作意图与创作情感的矛盾。“ 呼兰河传” , 顾名思义是为呼兰河这个地方做传, 因而叙述者在开篇所选用的视角既可以说是第一人称外视角, 也可以说是零视角。但呼兰河这座小城毕竟是作者生于斯、长于斯、魂牵梦萦的地方, 而纯客观的旁观者的叙述方式所产
生的叙述效果是不含感情色彩的、中立的, 这显然很难被叙述者贯彻到底, 因而文本中间两章直接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展现, 接下来又把目光投向呼兰河人, 转人第一人称外视角, 用饱含个人情感的眼光去看身边的人。
“ 有各式各样的作者, 有各式各样的小说”这是萧红的独立宣言。萧红从来都是架鹜不驯、我行我素的, 任何挫折都不曾将其击垮, 她从来不会因为顾及别人的评价而改变个人的意愿。大动荡的年代里, 多数作家因时局的要求而把自己融到了时代的创作洪流中去, 萧红却勇敢地提出了冒天下之大不题的文学宣言: “作家不是属于某个阶级的, 作家是属于人类的, 现在或是过去, 作家们的写作是对着人类的愚昧!” 正是凭着这样的勇气,萧红叙述了自己最熟悉最怀念的故乡, 表达出了矛盾复杂的心境, 成就了一部可以长存的作品。
张爱玲以擅写“月亮”著称,而在萧红心中,“太阳”实在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茅盾在评论《呼兰河传》时使用了二十七个“寂寞”,读者印象深刻的似乎也是“荒凉”一词。的确,“荒凉”一词在小说的关键位置反复出现,一共出现了十三次,而“太阳”一词出现了三十七次。虽然,数字并不能说明一切,但“太阳”显然是《呼兰河传》中,甚至萧红心中十分重要的意象。“太阳”总是和生命、光芒、温暖、健康、活力有关,特别是在那样严寒的呼兰河,在那样寂寞的人生。或者说,在那个女孩心中,“荒凉”是现实,自由、温暖是理想。
萧红在创作时抛弃规范和成见,仿佛后花园中那个自由自在嬉戏玩耍的小孩,任性随意地为文遣词,反而成就了一派天然的风格。在
《呼兰河传》中,随处可见作者叙述上的随心所欲。小说一开头写呼兰河的严寒,写到卖馒头的老头,叙述者的眼光跟随他从家里出来,脚上挂了掌子,跌倒了,馒头滚出来,被人拾起吃着走了,老头越走越慢了。写到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更是洋洋洒洒,下笔不能自休。卖豆芽菜的王寡妇,独子淹死了,疯了;染坊的青年打架,一个淹死了,一个判了无期徒刑。这些不幸的故事,作者只是不动声色地轻轻带过,却细致描写呼兰河人如何贴膏药,不厌其烦地描写五个孩子如何挑麻花、摸麻花、打架、受罚,女人如何退回麻花、和卖麻花的吵架,被挨家摸过的麻花如何卖给脱完了牙齿的老太太。
《呼兰河传》中“我”的稚气、天真、调皮、任性、异想天开,这些既是幼年萧红的个性,也是这篇小说结构和语言上的特点。那个不被父母喜爱的寂寞的孩子,在祖父的娇宠中,拥有了自由自在、健康美丽的后花园。那个时时处在贫困、伤害、痛苦中的萧红,以天资和努力,创造了自由自在、充满个性的文学天地。萧红赖以对抗主流文学的,正是那份孩子式的自由率性。她在对呼兰河的追忆中,任意停留,自由跨越,她并不刻意去追求深刻的寓意,她只是在记忆牵绊之处,描写、展示、再现,让读者在一个个生动的画面和场景中思考、回味。
因为这份自由率性的创作心态,萧红的语言仿佛后花园中的黄瓜、蜻蜓、蚂蚱,平淡无奇,却又无拘无束,生机勃勃。《呼兰河传》中描写太阳底下、后花园中那些健康、漂亮的生灵的文字,给无数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这段话实在当不起诸如华丽、优美、典雅、洗练之类的形容词,它不过就是最浅显的白话,乍看之下,甚至容易让人联想到重复、嗦、絮叨这样的贬义词。但细细品读之下,却觉得新鲜明丽、生气盎然。
女性意识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二代著名的女作家, 她生活在闭塞的东北小城镇。由于她自身坎坷的经历和历尽艰辛的苦难生活, 她用自己的心灵体验, 把她的笔触指向生活在封建礼教、夫权等多重压迫下的封建妇女, 她们的需求是微薄的, 她们的命运是悲惨的, 无论她们怎样努力,都逃脱不了厄运的降临。莎士比亚说过一句名言:“ 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 这位崇尚人文精神的艺术大师, 竟然在女人和弱者之间画上了等号, 真叫人不可思议, 但纵观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 它却反映了一定的历史真实, 妇女悲惨命运就是明证。萧红自己曾多次表白:“ 我最大的悲哀与痛苦, 便是做了女人” , “ 我一
生最大的痛苦与不幸都是因为我是女人” 。在她“ 诗一般的神秘和狂喜的” 各种文体创作中, 一直关注着女性苦难, 她哀叹:“ 女性的天空是低的, 羽翼是稀薄的, 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在萧红的小说中, 处处弥漫着女性的苦难意识, 她对女性苦难的关注是真诚的, 对女性生存苦难、生育苦难的体验是深刻的, 她用自己的心灵, 用一生的苦难命运来折射女性的苦难困境, 因她对女性苦难的深刻认识和理解, 使她的作品获得了独有的深度和魅力。
一、蛮荒世界赋予她们苦难的生命形态和生存的困境
作为黑土地女儿的萧红, 虽然一生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 像浮萍一样飘来荡去, 但她情系女性、命系女性, 始终没有忘记那些在黑土地上呻吟和挣扎的苦女人, 在她的笔下, 呈现给人们的是一个苍茫的蛮荒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 人们像动物般忙着生忙着死” 。她用一种原生态的表现语言铺展了一幅广漠而压抑的背景画卷, 在人们生存的天空张开沉沉的黑幕, 人们在这鬼魅的灰色青草地中无知觉地游荡。她所表达的不仅仅是个体的悲哀, 而是群体的困顿。
萧红笔下的女性形象大都是被压在社会最底层的卑贱的劳动妇女, 她们过着原始性甚至是动物性的生活, 走向悲剧性的归宿。萧红特别关心农村被侮辱被损害的女性, 特别关注她们的生存形态和生存困境, 探讨和追寻着女性的生存意义和价值。
《呼兰河传》中描绘在贫苦生活、阶级压迫以及民族灾难围攻之下女性艰难求生的画面, 则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表现了女性的群体命运。萧红用女人的眼泪、沉默、怨恨和坚韧编织一个个凄凉而令人感慨的故事片段, 塑造了一群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女性形象。
黑土地上女性的天空太低, 女性的世界太狭窄, 女性的命运太凄苦。小团圆媳妇与王大妈是黑土地上苦女人的代表, 萧红的小说则是苦女人的悲歌。贫穷使苦女人的地位卑微, 没有文化则使苦女人愚昧麻木而难于觉醒。她们沿着传统的方式, 世世代代过着悲苦的生活, 虽然生儿育女传宗接代, 却形成一代不如一代的恶性循环。苦女人是夜色茫茫的黑土地上的荒草, 她们毕生得不到阳光和雨露, 却要承受暴风雨的袭击。萧红为苦女人所谱写的悲歌是凄凉的、苦涩的,又是动人的, 萧红在她的作品里以女性对自身所处非人地位的控诉和反叛以及女性在经济上、肉体上所受的非人待遇, 呐喊出女性作为“ 人” 的最迫切的呼声和最基本的要求。综观萧红笔下的女性, 她们或者死于封建的愚昧迷信, 或者死于地主的拳脚, 或者死于无望的爱情, 或者死于人们的嘲弄和诽谤, 他们仿佛是为了承受苦难才来到这世间。
二、生育的苦难注定她们的生命是潦草的、悲惨的
萧红笔下女性的生命是潦草的, 她们承受着底层人所有的苦难, 并且还额外地承受着生产的痛苦。悲凉、阴暗、凄寒是她们生命的氛围, 贫穷、疾病、瘟疫是她们生命的主题, 坟墓是她们生命过早的归宿, 女性成了苦难生命的代名词。出于一种强烈的性别意识, 萧红对女性的描写大多是通过身体表现。女性的身体特质是萧红描写的重点, 在这些描写中, 作家又特别重视对女性生育痛苦的描写。她以自己深切的感受, 写出了那一份不同于男性的深长而痛楚的女性生命体验。
在阶级压迫深重、男权专制盛行的中国北方农村, 女性不仅作为
精神性存在应有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 即使是为其性别特征所赋予的怀孕的难堪与分娩的痛苦, 也遭到了无情的忽视与遗忘。因而, 诸如生儿育女这种本属自然的生理现象, 亦往往成为导致女性无从摆脱的心理重负, 甚至成为悲剧命运的根源。在《生死场?刑罚的日子》一章里, 作者把妇女的生育称之为“ 刑罚” , 写了三个妇女生孩子的令人触目惊心的场面, 那凄厉可怖的嚎叫吞没了婴儿啼哭带来的欢乐, 王阿嫂、五大姑娘在生产时死去的悲剧使人们感到这与其说是大自然要赋予人类新生命, 还不如说是要把产妇当作牺牲品送上祭台。“ 大肚子的女人胀着肚子, 身上浇着冷水跪在满是灰尘的土炕上, 一动不敢动, 仿佛是父权下的孩子一般怕着她的丈夫。”终于, 孩子落地而死, 产妇也“ 横在血光中用身体浸着血” , 而此时,“ 窗外墙根下, 不知谁家的猪也在生小猪” 。把妇女的生育与动物的繁殖交叉对照着描写, 形象地反映了妇女沦为生殖工具的悲哀。
面对这一切, 萧红悲愤地呼喊:“受罪的女人啊, 身边若有洞, 她将跳下去! 身边若有毒药, 她将吞下去!” 读着这样的小说, 怎能不激起人们心灵的颤栗, 难怪茅盾先生说:“ 读萧红的作品, 越读下去心头越沉重。”在这里, 生育对于处于苦境中的农妇们来说, 不仅不是一件值得骄傲和喜悦的幸事, 反面成了她们沉重人生中的又一大痛苦与灾难。如“ 死” 般的“ 生” , 比“ 死”更不如的“ 生” , 为了“死” 而降临的“生” 。这种包含着女性特殊体验的惊心动魄的叙事, 只有在女性作家笔下才能真切地表现出来, 它显然融入了萧红自己对生育和死亡的独特感受。她的两次妊娠和生育, 就是这样
一种无谓的纯肉体的苦痛经历, 那些感同身受的刻骨铭心的身体“ 疼痛” , 正是作者发自血肉之躯的女性隐秘的体验。对这种痛苦与不幸的不断体味与发掘, 清晰地投射出萧红对女性悲剧生存境遇的情感认同与自我体察, 渗透着她对传统文化的深邃感悟。 三、男权社会下对女性的践踏是造成她们苦难的根源
在中国几千年漫长的封建社会中, 妇女无疑扮演着很特殊的角色, 自从人类社会的分工把物质生产的任务交给男人, 而把生育后代的任务交给女人的那一天起, 这特殊的角色便一直不倦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完成自己的使命。这种分工固然是由自然规律造成的, 但也带来了女性自身的两大弱点:一是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社会性机能的淡化和消失, 二是依附性和悲观心理, 其结果是女性彻底地受制于他人。萧红的小说就形象而真实地反映了这种状况。在萧红的眼里, 女性最大的悲哀并不是她们经历坎坷不幸, 而是对这种不幸的屈从和认同。她深刻地认识到男性中心文化模式给女性带来的可怕的不幸和灾难, 但让她感到更可怕的是, 女性自己又把这种被奴役的状态历史地内在化, 使之成为她们共有的集体无意识, 女性的命运就在被虐和自虐的两种迫害中沉浮, 使她们成为封建伦理秩序下的牺牲品。
萧红对中国女性的悲剧的观察是深刻的, 在《呼兰河传》中讲到娘娘庙里的塑像时她说:塑像的是男人, 他所以把女子的像塑得温顺, 就是要告诉人们,“ 温顺的就是老实的, 老实的就是好欺负的, 告诉人们快来欺负她们吧” ,“ 可见男人打女人是天理应该, 神鬼齐一, 怪不得那娘娘庙里的娘娘特别温顺, 原来是常常挨打的缘故。可见温
顺也不是什么优良的天性, 而是被打的结果,甚或是招打的理由。”
这说明在一个男权社会里, 女子的形象是由男人塑造的, 她们没有独立的生存意义和价值, 这是中国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这一点与西方的女权主义者西蒙娜?德?波伏娃的著名观点是相通的:“ 女性不是天生的, 而是后天形成的。没有任何道理上的、心理上的或经济上的命定能决定女人的社会上的地位, 而是人类文化之整体产生出这属于男性与无性中的所谓女性。”[萧红通过对蛮荒世界的女性生存困境、生育苦难, 男权社会下对女性的践踏, 写出了北方农村苦难女性的血泪, 唱出了女性挣扎在生存与毁灭之间的悲歌, 揭示了男性对女性的冷漠和迫害, “ 他是苦恼的夜莺, ? ? 苛待他罢, 使他因此常常唱出甜美的歌来。”
萧红就犹如一只苦恼的夜莺, 但她并没有唱出甜美的歌来。一生苦难的萧红, 让自己笔下的女性都带上了苦难的枷锁, 今天我们读来, 仍不免感到触目惊心的恐惧和深入骨髓的悲凉, 但是正如斯达尔夫人所说:“ 对弱者的怜悯, 对不幸的同情,毫无功利目的的心灵激扬, 这些都远比政治道德更符合妇女的本性。” 在萧红女性苦难意识的深处, 涌动着一种可贵的觉醒与抗争;在萧红女性苦难意识的背后, 闪烁着女性对生命尊严和人生价值的永恒渴望。萧红揭示了两性之间的对立, 但是她的真正意图并不是要男女互相仇视,而是为了唤起社会对女性生存、女性生命、女性人格尊严的重视。
作文九:《《呼兰河传》部分赏析》800字
挽歌
《呼兰河传》是由民国著名女作家萧红于1940年创作的自传体小说。小说描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北小城呼兰的风土人情,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平凡、卑琐、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小团圆媳妇就是文中受封建迫害的典型代表。
团圆媳妇即童养媳,在封建社会地位低下。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十二岁,天真可爱、健康活泼、举止大方,却被认为是“不守规矩”“不合传统”的异类。十二岁本该是花骨儿一样美好自由的年纪,婆婆却以毒打的方式想把她调教成一个“安分守己”的传统妇女,这样残忍的做法还被邻居认为是“合情理”的,难道不是封建制度对人性的摧残和泯灭吗?过了一段时间,小团圆媳妇又被认为“得了病”。周围的邻居纷纷“建言献策”,然而这真的是出于对小团圆媳妇的爱护同情吗?更多的还是卑劣的凑热闹的心态吧!那些所谓的“土办法”更加直接鲜明地表现了老百姓的愚昧无知。团圆媳妇的婆婆对饲养的鸡精心照料,甚至因为儿子踏死一只小鸡仔而殴打他三天三夜,小团圆媳妇的命更“轻贱”。这不禁让人感到可笑和悲哀:畜生比人重要,人的生命之价值已跌落尘埃。小团圆媳妇被当众扒光扔进滚烫的开水中三次,昏过去又被“救醒”,悲哀的嘶鸣却丝毫没有引起人们的怜悯之心。“竟有心慈的人,流下眼泪”,这眼泪不是同情,是伪善和自我满足!围观的人们见她已昏厥,再无热闹可看,“开了眼界、涨了世面”后心满意足离开。这种冷酷、麻木读来令人感到恐惧,在他们身上几乎完全丧失人性。最后,小团圆媳妇死了,仿佛是家里死了一只苍蝇,没有人在意,悄无声息,在这世间什么都没有留下。
小团圆媳妇的悲剧是封建社会的悲剧,她的死是婆婆和众多麻木愚昧的民众一手早就的,更是封建礼教、迷信思想、传统意识作用的结果。杀人者同时也是受害者。或许人的本质都是善良的,但他们习惯于遵循“传统”生活,没有希望,没有期待。这种“惰性”对于一个民族是可怕而可悲的。萧红以一个女性视角抒发她对于社会的失望愤怒,但这些负面情绪终归来自她对民族、社会、国家的大爱。是以《呼兰河传》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闪亮的明珠。
作文十:《萧红《呼兰河传》赏析》6800字
萧红《呼兰河传》赏析
萧红《呼兰河传》赏析
? 杂文参考 ? 萧红《呼兰河传》赏析 -9-
李颖超
《呼兰河传》给我总的感觉:她不是在写幼年时代的回忆,而是在呼唤着人们要向自己内心的自私和封建愚昧的思想挑战。不要让自己在这些陈旧,落后的思想包围下活着,人要敢于向自己的命运抗战。
作者给我的信息就是:作者是现实派的作家,虽然她没有鲁迅那一针见血的投枪,但作者以自己独特的笔法抒写了自己童年时代在家乡生活的点滴。作者是孤独的,在儿童时代虽然他们村庄有很多“有趣”风俗,但作者很少讲到自己的兄弟姐妹。从《呼兰河传》,我们又看到了萧红的幼年也是何等的寂寞~读一下这部书的寥寥数语的“尾声”,就想得见萧红在回忆她那寂寞的幼年时,她的心境是怎样寂寞的。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的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工夫会变出来一匹马来,一会工夫变出来一匹狗来,那么变着。这一些不能想象了。听说有二伯死了。老厨子就是活着年纪也不小了。东邻西舍也都不知怎样了。至于那磨坊里的磨倌,至今究竟如何,则完全不晓得了。
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却忘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由此而知:作者小时候是孤寂的,没有什么同龄玩伴。幸好作者有个爽朗的爷爷,她的童年才不至于没有丁点儿美好的回忆。
《呼兰河传》以作者的童年回忆为引线,描绘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北疆呼兰小城的风土画。作品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幕幕悲剧性的生活图景:令人窒息的东二道街的大泥坑;小城的精神"盛举"一一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报庙会;小团圆媳妇的惨死;有二伯的不幸遭遇;冯歪嘴子一家的艰辛生活??
但是,令我深有感触的是作者在第一章是没有把笔墨放在人物上,而是放在对人物生活的环境的介绍上,通过对环境的描写,(一下起雨来这泥坑子白亮亮地涨得溜溜的满,涨到两边的人家的墙根上去了,把人家的墙根给淹没了。来往的过路人,一走到这里,就象人生的路上碰到了打击。"到了早季,大泥坑子表面干燥结实,等人或车马一走上去,使都陷进去了,需要费很多事,才能把翻进去的车马抬出来。大泥坑子还经常淹死猪、狗、鸡、鸭。大泥坑带结人们的苦头太多了,但是没有人建议填平它。由于人们生活的古板单调,他们常常喜欢寻
找一些无聊的乐趣,这大泥坑子能给他们以满足。他们津津有味地谈论、添枝加叶地渲染大泥坑子的威严,好象大泥坑子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好处似的。他们把令人烦恼的事情当作开心的事情谈,可见,他们的麻木。在议论大泥坑子的时候,他们还把它和封建迷信联系在一起。据说农业学校校长不倍龙王爷,因此龙王爷报复他,他的儿子才掉进了大泥坑。大泥坑还能把"瘟猪"变成"淹猪",使呼兰人既可以吃上便宜猪肉,又可以去掉疑心,这也算大泥坑带给人们的好处``````)。
总之,在第一章围绕大泥坑子,作者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她借大泥坑子这一能够反映小城人们精神状态的事物极其深刻地描绘丁他们愚昧、麻木、庸俗的精神状态和灰色的生活。从这点上看,大泥坑子这个极平常的事物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它对呼兰小城人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状况做了总的展示,令我也想到现在的社会,难道没有这种情况吗,,, 作者在文章中写到呼兰人除了过着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在精神上,也还有不少的"盛举",如跳大计、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会。这些盛举都是为鬼而做并非为人而做的。跳大神是为鬼的,唱大戏是唱给龙王爷的,七月十五放河灯,是把灯放给鬼,让鬼顶着个灯去脱生。四月十八也是烧香磕头祭鬼的。第二章几乎用全部篇幅描述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会的盛举,而对唯一为活人的唱秧歌这一举动,小说只轻描谈写的一笔带过。可见,作者描写呼兰人的精弹盛举的目的在于揭示他们的愚昧、迷信的精神状态。
第五章讲述了小团圆媳妇之死的悲惨故事,对被封建思想、封建礼教、封建伦理道德和习俗荼毒了的人们的灵魂作了深刻的揭示。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是一个"脸长得黑忽忽的,笑呵呵的"健康、活泼的女孩子。这样的女孩子,为什么到婆家后,婆婆就"一天打八顿,骂三场"而直到把她折磨死了呢,原因是周围的人都用封建的思想道德、封建的习俗来衡量她,因此认为她"不规范",她"太大方了",
"坐到那儿坐得笔直,定起路来,走得风快"。街坊邻居都议论她,说她不象个小团圆媳妇,这就使她的婆婆认定非狠狠地打她不可,理由是"不狠那能规矩出一个好人来"。小团圆媳妇被打,不服,被吊在大梁上,她叔公公用皮鞭子狠狠地抽她,打昏过去,又用冷水把她浇过来。她婆婆有时用烧红过的烙铁烙她的脚心,用针刺她的手指尖。小团圆媳妇被拆磨病了。婆婆又请跳大神的来给她治病。跳大神的把她放在大缸里用滚热的水浇,给她"洗澡"。小团圆媳妇终于被折磨死了。然而折磨她的人似乎又是无辜的。人们"憎恨的对象不是小团团媳妇的婆婆",
"只觉好婆婆也可怜,她同样是'照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的一个牺牲者。"小团圆媳妇的惨死,是因为她无意识地违背了"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因而更能引起人们的深切同情。鲁迅说:"灵魂的受毒害是悲剧以上的悲剧"。小团圆媳妇的惨死,不正说明这个道理吗,
《呼兰河传》的深刻主题在于揭示我国农村在封建统治下的社会弊病,特别是控诉了根深蒂固的传统封建思想、封建习俗对人们的戕害。萧红不仅仅体会到劳动人民受帝国主义、封建统治者压迫的苦难,而且也深深地体会到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带给人民的精神枷锁一一愚昧、落后,对此她深感痛苦,并且认为描写这些,提醒人们的注意,是作家义不容辞的责任。一九三八年四月在《七月》编委会召开的座谈会上,她说:"现在或者过去,作家们写作的出发点是对着人类的愚昧~"这种提法显然是不确切、也不全面的,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她在谈这话的时候,已经动笔写《呼兰河传》了。可见她创作《呼兰河传》并不是为了写回忆而写回忆,她有自己明确的创作目的。萧红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深刻地意识到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思想对中国人民的毒害,凭着敏锐的直观感受,她体察到人间的一桩桩悲剧,并以抒情的笔调在作品中作了娓妮动人的描述。因此,读她的作品,"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 第六章着重描述的人物――有二伯。有二伯是个性情古怪,勤劳、倔强而又麻木的老人。从
他的出身看,他是属于张氏家族之中的人,但由于他那股败落得最早,这又使他成为家族以外的人,甚至地位还不如一般的仆人。他三十岁就来到张廷举家当长工,一年四季辛辛苦苦地干活,所得到的只是吃点残羹剩饭,他被剥削得一贫如洗。他没有财产,没有家眷,甚至连个固定住处也没有。他仅有的行李是一掀动?qut;从被角往外流着棉花"的被子和一掀动毡片就一片一片掉下来的褥子。他的枕头一动就"哗哗地往外流着荞麦壳"。这套破烂不堪的行李,"有二伯三天两天的就要动手缝一次("他穿的是"大半截子的衣裳,不是长衫,也不是短衫",走在街上,人们都不知道他是那个朝代的人。他戴的草帽没有边沿,只有一个帽顶。他穿的鞋,不是前边掉了底,就是后边缺了跟。他前边掌掌,后边钉钉,过了几天,还是掉底缺跟的。因此他的脚,永远离不开地面。他"要猴不象耍猴,讨饭不象讨饭的"。 主子待他还不如一条狗。日俄战争时,俄军杀到呼兰,主子家个个逃命,有二伯却被他们留下守着家。俄军的马刀乱杀乱砍,他能活下来,也是死里逃生了。他的地位还不如一般的仆人,老厨子经常奚落他,孩子们也骂他,取笑他,向他抛石子。人世的炎凉,使他性情变得古怪了。他"很喜欢和天空的雀子说话,他很喜欢和大黄狗谈天。他一和人在一起,他就一句话也没有了。就是有话也是很古怪的,使人听了常常不得要领"。他对主子不满,常常指桑骂槐,有时直接谩骂出气。骂张家"黑心粒"、"兔羔子"、"尽是些耗子"?。他除了用怒骂对付张家的毒打外,还以偷的办法对付主子。他偷钢酒壶、锡火锅、大钢钱、大澡盆,拿去卖。他还在粮食仓子里边偷米,背到粮米铺去卖。他偷了东西,又爱面子,怕人家提到"偷"字,人家一提,他总是不好意思。
有二伯是麻木的,他的性格中有阿Q的影子。他虽然地位极低下,却还不忘记自己是主子的同宗二哥,因此, "一听人家叫他'二掌柜的',他就笑逐颜开。叫他有二爷,叫他有二东家,叫他有二伯也都是一样地笑逐颜开"。他最忌讳人家叫他的乳名有子,但"我"的祖父叫他"有子",他不生气,他说:"向皇上说话,还称自己是奴才呢7总也得有个大小。宰相大不大,可是他见了皇上也得跪下,在万人之上,在一人之下"。可贝,封建等级思想他是看得很重的。他和小团圆媳妇都居于地位低下的人。他本应该同情小团圆媳妇,可是他却跟别人一样说"介(这)年头是啥年头呢,团圆媳妇也不象个团圆媳妇了。"对小团圆媳妇的惨死,他无动于衷。王大姑娘和冯歪嘴子成家,有二伯却认为"那算完,长的一身穷骨头穷肉,那穿绸穿缎的她不去看,她看上了个灰秃秃的磨官,真是武大郎玩鸭子,啥人玩啥鸟"。有二伯处于奴隶地位,有时思想却是主子们的思想。作者着重揭示有二伯的病态心理和被扭曲了的性格。 冯歪嘴子是《呼兰河传》第七章着重描述的人物。如果说小团圆媳妇是无意识地违背了"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的,那么磨官冯歪嘴子则是有意识地违背了"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的。他是个敢于打破封建传统规矩的奴隶。他勇敢地追求爱情和幸福,要争得做人的权利,力图改变自己的命运,表现出生的坚强和勇气。在能够致小团圆媳妇于死地的封建思想意识浓重的呼兰小城,在用封建伦理道德观察一切的人们的重重包围之中,他敢于和王大姑娘自由恋爱结婚,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的。
当他的第一个儿子降生后,磨房掌柜和掌柜太太大骂他:"破了风水了,我这碾磨房,岂是你那不乾不净的野老婆住的地方~"把他们赶到磨房南头装草的房子里住。开初几天,冯歪嘴子的门下竟站着不少探访员。流言裴语四起,都是关于冯歪嘴子和王大姑娘的,人们奚落谩骂他们。有的还看他们笑话:"那草棚子才冷呢~五风楼似的,那小孩一声不响了,大概是冻死了,快去看热闹吧~"??"他妈的,没有死,那小孩还没冻死呢!还在娘怀里吃奶呢。"有的看了冯歪嘴子的炕上有一段绳头,于是就传说着冯歪嘴子要上吊"。总之,愚昧保守的人们总是用扭曲了的变态心理去敌视叛逆看。
冯歪嘴子任凭人们奚落,平静地生活着。他爱自己的孩子,体贴自己的妻子。当他的妻子生下第二个孩子不久死去后,旁观者又准备看他的热闹了,可他反而镇定下来。他并不象旁观者想象的那样绝望,他觉得他在这世界上一定要生根,一定要把他的两个孩子抚养成人,于
是他照常活在这世界上。他自己动手喂那刚出生的孩子,他用筷子喂也他不吃,他用调匙喂他。喂着小的,带着大的,他该担水担水,该拉磨拉磨,以至使周围的人都惊奇,觉得意外,而且有些恐惧了。冯歪嘴子是生活的强老,是抗争者。"这个形象身上闪耀着战斗的韧性。这种战斗的韧性是为鲁迅先生所赞颂过的。"
《呼兰河传》在艺术上的成就更加成熟,风格独特的小说(问题:“老师,我不是很明白,文章每一节的内容是孤立的,没有什么联系,而整体就是表明一个中心思想。为什么称作小说,称散文不是更好吗,”)
以"我"的视觉采摄取人生的色相,真切、自然,感人至深。萧红是在有了比较丰富的人生阅历之后动笔写作《呼兰河传》的。她带着对乡土的眷恋,带着生活的苦楚和强烈的爱憎,也带着梦幻般的追忆和少女的童稚、天真、甚至任性的心理,写作《呼兰河传》。小说以一位解事颇早的小女孩"我"的回忆起笔,以"我"的思绪跳动和变化来谋篇布局,以"我"的视觉来摄取人生的色相,借"我"的内心感受来透视作家对生活、对事物的评价。作品并不着意于人物的精细刻画,而侧重于抒写作家的感受,力求创造深度的意境。
由于作品中所描写的生活片断、悲剧故事和人物都是孩子的视觉摄下的,用孩子的感受记录下来的,因而显得格外真切、自然。如对后花园景物的描写: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的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蜻蜓是金的, 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孩子视觉摄下的景物,细腻、逼真、生趣盎然。
又如写有二伯的贫困: "有二伯的行李是零零碎碎的?"'
"有二伯的草帽没有边沿,只有一个帽顶??qut;,"有二伯的鞋子,不是前边掉了底,就是后边缺了跟。??","有二伯??耍猴不象耍猴,讨饭不象讨饭的??""有二伯孤伶伶地躺在院心,他没有边的草帽,也被打掉了,所以看得见有二伯的头部的上半是白的,下一半是黑的。而且黑白分明的那条线就在他的前额上,好象西瓜的阴阳面??"。写磨官冯歪嘴子的贫困:
"我一开门进去,风就把那些盖上白布帘吹开了,那女人仍旧躺着不动,那小孩也一声不哭,我往屋子的四边观察一下,屋子的边外没有什么变动,只是磨盘上放着一个黄铜盆、铜盆里泡着一点破布,盆里的水已经结冰了,??""我想那磨房的温度在零度以下,岂不是等于露天地了吗,这真笑话,房子和露天地-样。"完全是孩子的所见,孩子的感受” "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茅盾在评论《呼兰河传》时说:
"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象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于它于这'不象'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象'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呼兰河传》抒情的笔调更浓,叙事写景娓娓动人,与《生死场》、《商市街》的艺术风格是一致的,而《呼兰河传》体现萧红创作的艺术风格更为突出。《呼兰河传》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艺术能力来源于它的语言的自然美。《呼兰河传》运用口语化的语言,力求语言的朴素而不追求华丽。现代优秀散文家朱自清就十分强?qut;谈话风"。他认为文章只有"象寻常话一般,读了亲切有味"。如第二章第三节,作者抨击"指腹为亲"的封建婚姻时,写道:
"指腹为亲,好处不太多,坏处是很多的。""嫁过去的女子受公婆的虐待,母亲却说:'这都是你的命(命运),你好好地耐着吧~'年轻的女子,莫名其妙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命,于是往往演出悲剧来,跳井的跳井,上吊的上吊。
古语说: '女子上不了战场'。
其实不对的,这井多么深,平白地你问一个男子,问他这井敢跳不敢跳,怕他也不敢的。而
一个年轻的女子竟敢了,上战场不一定死,也许回来闹个一官半职的。可是跳井就很难不死,一跳就多半跳死了。"抒发了作者对妇女悲惨命运的慨叹。
《呼兰河传》的语言多数是"谈话风",但也有些韵语。如:"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如何,为什么这样悲凉。"叙述时也运用诗歌的复唱方法。如第四章第二节开头是:"我家是荒凉的。??"第三节开头又是"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第四节开头还是"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第五节开头也是"我家是荒凉的??"复唱是诗歌中经常采用的形式,运用复唱形式,音韵悠扬,婉转,意境深远。
《呼兰何传》人物的语言富于个性化。如有二伯的语色牢骚、愤懑居多。这和他的身分、处境是相联系的。又因为他是个老人,他的语言又是唠唠叨叨的、一套一套的。他走路时砖头碰了他的脚,他便和砖头说话,"你这小子,我看你也是没有眼睛,也是跟我一样,也是瞎模糊眼的。不然你为啥往我脚上撞。若有胆子撞,就撞那个耀武扬威的,脚上穿靴子鞋的--你撞我还不是个白撞,撞不出一大二小来,臭泥子滚石头,越滚越臭。??" 《呼兰河传》具有绘画美,通篇用朴素的笔,描绘了小城的风土画。它也有用笔浓艳的地方,但不多。如小说第一章第八节关于火烧云的景物描写是很艳丽很有光彩的,创造的意境是瑰丽的?qut;晚饭一过,火烧云就上来了,照得小孩子的脸是红的,把大白狗变成红色的狗了。红公鸡就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子,在墙根上靠,他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匹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五秒钟之内,天空里有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那马是跪着的,象是在等着有人骑到它的背上。它才站起来,再过一秒钟,没有什么变化,再过两三秒钟,那匹马加大了,马腿也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但是一条马尾巴却不见了"。作者用富有浪漫色彩的笔描绘了呼兰小城晚霞的奇景,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同时,火烧云的奇景又与这一章前面描写的灰暗的大泥坑形成鲜明的对比。作家的审美情趣自然地流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