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陶渊明的故事》600字
陶渊明辞去彭泽令退居田园后过着自耕自种。饮酒赋诗的恬淡的生活。
相传,一天,有个少年前来向他求教,说:“陶先生,我十分敬佩你渊博的学识,很想知道你少年时读书的妙法。敬请传授,晚辈不胜感激。”
陶渊明听后,大笑道:“天下哪有学习妙法?只有笨法。全靠下苦功夫。勤学则进,辍学则退!”
陶渊明见少年并不懂他的意思。便拉着他的手来到种的稻田旁。指着一根苗说:“你蹲在这儿,仔细看看。告诉我它是否在长高?”那少年尊嘱注视了很久,仍不见禾苗往上长,便站起来对陶渊明说:“没见长啊!”
陶渊明反问到:“真的没见长吗?那么,矮小的禾苗是怎样变得这么高的呢?”
陶渊明见少年低头不语,便进一步引导说:“其实,它时刻都在生长,只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罢了。读书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知识是一点一滴积累的。有时连自己也不易觉察到。但只要勤学不辍,就会积少成多。”
接着,陶渊明又指着溪边的一块磨刀石问少年:“那块磨刀石为何有像马鞍一样的凹面呢?”“那是磨成这样的。”少年随口答道。
陶渊明又问:“那它是一天磨就成这样的么?”少年摇摇头。 陶渊明说:“这是我们大家天天在上面磨刀、磨镰。日积月累,年复一年,才成为这样的。学习也是如此。如果不坚持读书,每天都
会有所亏欠啊。”
少年恍然大悟。连忙再向陶渊明行了个大礼说:“多谢先生指教。学生再也不去求什么妙法了。请先生为我留几句话,我当时时刻刻记在心上。”
陶渊明欣然命笔,写道:“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作文二:《陶渊明的故事》14000字
2011年6月20日星期一 23:20:33 星期一
东至古今
江西的彭泽和安徽的东至,是江水相通、土地相连的两个毗邻县,在东晋时,至德属石城县 ,东流属彭泽县。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东流是其属下的一个**乡。陶渊明虽然任期短暂 ,但他经常在东流艺菊,并流传了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千百年来,人们对这位伟大的田园 诗人的高尚人格和对汉文学的影响推崇备志,东流人也为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好县官而自豪, 早在明代就建立了陶公祠,立主以祀。这座陶公祠,历经500多年的风风雨雨,曾经几易其 址,屡修屡建,终于保留至今,成为东至县的历史文物和旅游景点。人们在瞻仰陶公祠后, 很想系统全面地了解陶渊明其人,为此笔者查阅了大量的古藉和历史人物传记,摘录和整理 了这篇《陶渊明的故事》,以飨读者。
HT5SS〗
陶渊明(公元365-427) ,出生于东晋与宋刘交替的大动乱年代。当时北方为少数民族贵族军 阀所统治,南方则有司马氏统治集团在南京建立的东晋王朝。东晋的统治阶级为了满足享受 ,恣意兼并土地,征收苛捐杂税,使江南人民受到尤其严重的剥削和压迫。东晋末年终于爆 发了以孙恩为首的农民大起义。军阀刘裕镇压了这次农民起义,扩大了自己的势力,不久代 晋自立,建立了刘宋王朝。陶渊明的曾祖陶侃在东晋初年,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忠心为国,曾 在平定杜韬和苏峻的叛乱中,立下了盖世功勋,被朝廷任为太尉之职,封为长沙郡公。渊明 的祖父陶茂字梅九,是陶侃的第七子,由于不满兄弟相争,早年就愤而辞去了武昌太守之职 ,回到寻阳柴桑旧宅隐居,陶渊明之父陶敏是陶茂的第二个儿子,从小聪明伶俐,好学上进 ,为陶茂所钟爱,陶渊明的母亲孟氏是当时的大名士孟嘉之女,婚后一年,即在晋哀帝兴宁 三年(公元365年)六月,产下一子,取名渊明,字元亮。渊明从小聪明过人,读书过目不忘, 而且性格沉稳,遇事不慌,双亲视为掌上明珠,亲自对他加以指导,在八、九岁时,就已能 诵读诗书,通晓《论语》。晋废帝太和五年(公元370年),渊明6岁时,父亲陶敏被征西大 将军桓温辟为掾属,他和妹妹就跟随父母来到桓温征西府驻地姑孰(今安徽省当涂),后来又 迁往父亲所任的安成(今江西安福)太守任上,读书习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然 而好景不长,孝武帝太元六年(公元367年) ,渊明十二岁时,父亲因操劳过度,一病不起。 父亲过世后,母亲孟氏即带着渊明兄妹二人,扶丧回到了寻阳柴桑,靠仅有的一二百亩田租 维持家庭生计。陶渊明在少年时代就“猛志逸四海, 骞翮思远翥”。他常以曾祖陶侃自强不 息,终于建立功勋,成为国家栋梁的事例来勉励自己,暗自发奋,努力学习。每日清晨,鸡 鸣即起,习武练剑,晚上则常常秉烛夜读,直到夜半之时。到了十七八岁,已是文韬武略, 多所通晓。太元七年(公元382年)渊明十八岁时,孟夫人见爱子已经长大成人,于是遵照先夫 临
谢玄其时正担任兖州刺史要职。当年渊明父亲陶敏被征西大将军桓温辟为掾属时,谢玄也被 桓温召入幕府,二人性格相合,互相倾慕,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时隔不久遂成莫逆之交。陶 敏临终时曾拉着孟氏的手说:“待渊明儿成人之后,可让他投奔谢玄兄弟,如能得到谢兄指 教,我在九泉之下,也就瞑目了。”渊明按照父亲的遗愿,千里迢迢来到广陵,受到了谢玄 的热情款待和欢迎,让他先与其子谢焕一起读书习武,准备过段时间正式聘请他到自己军中 帮助参谋军事。不料,时过一个多月,突然接到家中来信,说母体欠安,嘱其速回。渊明还 来不及接受军中任职,就告别了谢玄一家,踏上了回乡的路途,这一别竞成了陶渊明的终生 遗憾。太元十年(公元385年) 八月,陶渊明接到了谢焕的来信,报知其父谢玄因招致当时专 权的皇族会稽王司马道子等人的猜忌和攻击,抑郁成疾,溘然长世。渊明面对这一突如其来 的巨大打击,一时感到不知所措。
他隐约地觉得一切都完了,他的报国壮志,他的复兴陶氏 的愿望,他的美好前程,似乎都已随着谢玄的离开人世而化成了泡影。这一天他大声地吟咏
吟后,他大碗喝酒,以酒浇愁。过去渊明虽然在逢年过节等喜庆之日,或在亲朋往来时也喝 一点儿酒,但都很有节制。然而这一次却醉得整整睡了一天一夜,随后又大病一场,半个月 后才逐渐恢复。从此渊明再也离不开酒了,只要一天不喝他就感到四肢无力,浑身不自在, 而且每次喝酒总是一醉方休,有时家中无酒,但凡亲朋邻居相邀,他也都欣然前往,大醉方 回。醉后,他就坐在宅树之下或吟诗作赋,或放声长啸,以慢慢化解心中的怨愤,常年如此 ,遂成癖好。这就是陶渊明第一次投军未成,转而嗜酒的一段经历。
HT5H〗〖JZHT5SS〗
陶渊明的一生都与东园菊圃息息相连,东园中的五柳、青松和一年四季盛开的菊花成了陶渊
陶渊明原藉鄱阳人,西晋平吴之后,迁徒到庐江的寻阳 (时治江北古兰城,今湖北黄梅县西 南),后来由于曾祖陶侃在平定杜韬叛乱中,立下赫赫战功,被朝廷封为柴桑县候,食邑四 千户,于是将家迁到了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从此陶氏世代居此,享名远近。陶氏旧宅, 在柴桑城西五里之处,地名上京里。这里背山面水,土地肥沃,环境优雅。据说陶侃自鄱阳 迁居,移址建宅之时,曾延请术士相地。术士绕寻阳一周,最后选定上京里,说这里得山水 秀美之气,日后当出贵人。当时,陶侃一心忙于政事,也没有大兴土木,仅建了平房二十几 间,此后,陶侃戎马倥偬,很少回乡,他的诸子大多追求荣华富贵,不满这里荒僻简陋,陶 氏旧
陶宅正门的东侧大约十丈以外是一个有着数亩水面的大池塘,池塘靠近住宅的一边有一棵青 松和五棵合抱的倒垂杨柳,前方则是一片平整的农田。这五棵垂柳本为渊明父亲陶敏年轻时 所栽,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长得枝繁叶茂,浓荫蔽地。每到仲春时节,柳叶新吐,鲜嫩翠 绿,镶嵌在柔软细长的枝条上,倒垂于水面,随风荡漾,划出层层涟漪。密叶繁条丛中,黄 雀、翠鸟的鸣叫,婉转悦耳。陶渊明从第一次投军未成,从广陵回到上京里后,已经过去了 十几年的时间,可他仍然没有找到出仕的机会,为了排解心中的烦闷,他在柳树下修整出七 八丈见方的平地,安置了一张石桌,外加几张石凳,每每晨曦初出,斜阳将倾,他总爱在此 闲坐,或观赏景致,或开卷读书,或即兴赋诗,或弹琴抒情。当时渊明有一好友名叫庞遵、 字道之,住在上京里东南七八里处的南里,也是寻阳一带颇为著名的文士。渊明与他志趣相 投,年龄又相近,因而常常互相往来,或喝酒清谈、或议论时事、或探讨玄言哲理、或弹丝 品竹、赋诗作文。一天庞遵来访,命人将酒食挑到五柳树下,渊明说:“道之兄~今日就在 这棵柳树下痛饮一番为何,”庞遵答:“好极了,在柳树下开怀畅饮,天地人融为一体,抛 掉一切烦恼,可作人生快意之举。兄简直可以称为‘五柳先生’了”。渊明心中为之一振, 兴奋地说:“就是它,五柳先生~五柳先生~”接着提笔饱蘸浓墨,写下了“五柳先生传” 。从此渊明
东园菊圃始建于渊明前妻陈氏逝世之后。渊明的前妻陈氏,知书达礼,温柔贤淑,而且肤色 白皙,面貌姣美。他与渊明结婚六年,育有四子(其中有一对双胞胎),由于生育过密,加之 平日操劳过度,身体虚弱不堪,在一个灾荒之年的暮秋季节,香消玉殒,魂归天国。陈氏的 早逝,对于中年丧妻的陶渊明来说, 悲痛得几乎难以自制, 他含泪作了一篇《闲情赋》, 表
达了他对爱妻的一片真情。作完这篇“闲情赋”之后,他迈着沉重的步履,漫无目的地来 到东园。秋意已经很浓,一阵西风吹来,使他感到了些许寒意,他下意识地走到青松之下, 猛然间,他见西侧院墙的一角,有一棵盛开的菊花,花枝上缀着三、四朵硕大的花朵,几只 色白背青的凤蝶正在花朵周围飞舞盘旋,菊花与飞蝶,相映成趣,组成了一幅颇为自然和谐 的图案。这景象使他想起了昨晚的梦境。昨晚他又与陈氏夫人在梦中相会,在一番缠绵之后 ,夫人对他说:“我乃天上御花园中的菊花仙子,如今我俩尘缘已了,又重新回到天界,而 今天地两隔,望夫君多多保重,勿以我死伤悲”。梦醒后,渊明的心里空落落的,现在见了 这东园中的菊花,他的眼睛突然一亮,他想:那不就是我那位通体透光,神采夺目的美人吗 ,他快步走到菊花旁边,在它的四周垒起了一个小小的花坛,心中默默许愿:菊花啊~让我 这
从此,陶渊明迷上了菊花,在东园辟了个花圃,专门用来栽培菊花。凡经过渊明亲手莳弄过 的菊花,株株壮健,枝枝挺拨,花色艳丽,更奇妙的是一般菊花通常是春生夏长,秋季开花 ,而渊明的菊圃之中,几乎一年四季都有菊花在盛开,一茬接着一茬,可以说是常盛不衰, 四季如秋。每当秋风一起,东园中的菊花竞相开放,花朵黄白相间,青红错杂,引得满园蜂 蝶纷飞。一些倾慕者又给渊明加了一个雅号,尊称他为“菊仙”,也有人暗地里称他为“菊 痴”。
HT5H〗〖JZHT5SS〗
陶渊明一生有三次出仕三次归隐,从太元18年(公元393年) 初次出仕到晋安帝义熙三年(公 元406年) 辞去彭泽县令,正好十三年整。所以他在“归园田居”诗中曰“少无适俗韵,性 本
太元18年(公元393年) ,陶渊明时年已经29岁,受江洲刺史王凝之之聘,担任了洲府别驾祭 酒。当时的寻阳,机构混乱,吏治腐败,王凝之年老昏庸,不问政事,而且信奉五斗米道。 他聘用陶渊明的用意并非看重他的才能,以治理好江洲的事务,而是将他当成一块金字招牌 ,想利用他的声名以抬高自己的威望,从而博得求贤若渴的美誉。所以,陶渊明名义上虽然 是洲府的首席幕僚,实际并未握有实权,更使他不能容忍的是,王凝之还诱迫他参加五斗米 道,陶渊明执意不从,所以这次在江洲祭酒的任上,他只勉强度过了一个多月,就自愿离任 ,结
晋安帝隆安元年(公元397年) ,庞遵带着荆洲刺史桓玄的亲笔信,来到上京里,礼聘渊明到 桓玄军中任职。这次渊明距离初次出仕已有四个年头,这些年来,他可叹自己命运坎坷,遭 逢昏朝,奸臣当道,得不到展示才能的机会,而且家里境况也是一日不如一日,自从续弦翟 氏进门以后,他那伤痛累累的身心才得到了抚爱和慰藉,而今他不忍心让翟氏也去重蹈陈氏 的覆辙,跟着自己去挨穷受苦。在庞遵的再三劝说下,他带着一线希望,接受了桓玄的礼聘 , 在寻阳江口乘上庞遵来时所乘的官船,逆着滚滚东流而去的江水而上,前往桓玄的驻地, 开始了他人生旅途中新的历程。在荆洲府地江陵,陶渊明接受了桓玄任命他为军府参军,并 在这里供职一年多时间。后来由于上京面见堂叔,通过分析桓玄的篡权野心,使他认识到屈 身桓玄,有悖他复兴晋室,重正朝纲的愿望,而恰在这时,又传来了老母病逝的噩耗,于是 他递
元兴三年(公元404年) ,建威将军、江洲刺史刘敬宣突然来访,他带来了驻扎建康城北石头
城的镇军将军、南徐洲刺史、八洲都督刘裕的亲笔信,礼聘陶渊明到京就职。两天以后,渊 明告别了娇妻弱子,登上刘敬宣专门为他派遣的官船, 离开上京旧居,开始了他的又一次仕 宦生涯。在担任了几个月镇军参军之后,他又被派回到寻阳,担任了刘敬宣的建威参军,成 了刘敬宣可以信任和出谋划策的得力助手,时间有2年多。晋安帝义熙元年正月,刘裕在彻 底平定桓玄叛乱之后,迎晋安帝回到京都复位,按照惯例,各个地区的军政首脑都必须派遣 使者携带表章和礼品前往京都庆贺,刘敬宣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渊明,同时还交给他另一项重 要使命,为自己上表请求解职,以避开政敌刘毅的锋芒。渊明接受这个任务后,日夜兼程, 来到京都,呈送了表章贺礼和刘敬宣的奏折,并再一次拜见了堂叔,表露了自己厌弃官场生 活,坚持回乡隐居的想法,堂叔陶夔在稍稍思索后对他说:“你再去归隐田园,固然很好, 可是你想过没有,你年龄已大,又不善理财、孩子尚小,家境贫困,这往后的生活又该如何 去维持,我的看法你不如走一条中隐之路”。何为中隐,指的是做地方上的小官。渊明思索 再三,在面见刘裕时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晋安帝义熙元年六月,朝廷特使来到寻阳,宣读免 去刘敬宣江洲刺史,等待交割的圣旨。接着,特使又向刘敬宣递交了一封刘裕给他的私人信 件,要刘敬宣在离任前任命渊明为彭泽县令。一个月后,渊明辞别家人,来到了彭泽县的任 上,做了八十多天的县令,后来由于督邮发难,愤然挂印彭泽,离开了官场,真正走上了回 乡隐居之路。
HT5H〗〖JZHT5SS〗
彭泽是个在藉人口只有2万多人的小县, 这里水网稠密,沼泽湖泊星罗棋布,气温冷热适中 ,土地肥沃,非常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因此物产丰富,各种资源繁多,人民的生活也较为安 定。陶渊明来到彭泽任职,开始心里是很满意的,因为这里离家不远,只要从彭泽乘船,仅 二天时间就可抵达上京里附近的内河渡口;按照当时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个县令可以拥有 三百亩公田收支的支配权,收入也归县令所有,足以维持家里生活。同时,凭他的才能,治 理一个小小彭泽县,他也是踌躇满志,信心十足的。他憧憬自己到了彭泽县,一定要体恤民 情,
当时彭泽县,自从孝武帝太元年间起,由于实行了每个成年男丁收租米五石的口税制以后, 出现了两种现象,一是一般农民的负担大大增加,农民们不愿意更多的拥有土地。一些荒芜 的山林沼泽地也无人愿意开垦,甚至有的农户还将一些贫瘠的土地丢弃,抛荒不种。二是隐 匿人口情况严重,出现了在藉人口远远少于实际人口的怪现象,导致了政府税收减少,官府 负担转嫁到了普通农民身上。面临这种情况,陶渊明上任后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查户口 。
清查户口在彭泽县已有十几年没有开展过了,原因是前几任的地方官员,有的不深入民间探 访民情,对其中内情不甚了解,故而熟视无睹,听之任之。有的是看出了问题,也抓了,但 由于种种干扰而中途夭折。其主要干扰者有两种人,一是财大气粗的大地主,因为有钱,就 用钱贿赂清查的衙役,帮他们隐瞒人口;二是当地的土豪劣绅,或与执法人员胡搅蛮缠,使 其无法清查,或利用家族中有人在洲衙做官,以势压人,使清查人员不敢进行正常工作,只 是象征性的登记完事。例如城北的何泰,有良田数百顷,家中成年奴仆有几百人。因为何泰 的弟弟何隆长期担任寻阳郡的郡丞,是太守的副职,所以历任县令都对何家格外优待,只登 记在藉男丁20名,与实际数字悬殊很大。所以其它大地主也效而仿之,清查人口工作只能半 途而废。而陶渊明在这次清查人口工作中,却是“擒贼先擒王”,敢啃硬骨头,第一下子就 从何家开刀,他通过突然拜会何泰,带领衙役进何府,当场责成何泰管家拿出花名册,逐一 核
对,共查出何泰家隐瞒成年男丁200余名,一举震动了全县,仅半个月的时间就清查出被 财主豪绅隐瞒的成年男丁3000多名。初战告捷之后,他又布告周知各地,宣布从次年开始, 每个成年男丁所缴纳的税米由原来的五石减少为三石,县民齐声欢呼,纷纷赞扬新县令的英 明
而陶渊明就因为这次清查户口,得罪了寻阳郡丞何隆。何隆为出胸中一口恶气,便设计利用 督邮刘云的手去惩戒一下陶渊明,督邮是郡中的属官,负责具体监察和考核郡中所属各县官 员的政绩,对各县官员的升降任免有着直接的影响。寻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 近,每年冬夏二季,他都要巡视各县,称作行部,而每次行部,都是满载而归。刘云受何隆 之命,依计来到彭泽,他事先没有行文通知,而是突然闯进县衙,以便给陶渊明一个措手不 及。恰在这时,陶渊明正和几个幕僚喝酒闲聊,听说何云驾到,立即撤席出迎,不料刘云却 怒气冲冲,不仅不还礼,还喝斥道:“本官行部来到贵县,你等衣冠不整,形态懒散,是何 道理,目前国家正是多事之秋,你等不思国恩,励精图治,为民造福,反而白日聚众豪饮, 不理政事,朝庭要你等滥官污吏何用,”说罢扬长而去,给了陶渊明一个下马威。刘云走后 ,渊明问众“督邮今日发怒,不知究竟为了何事,”一幕僚答:“督邮一向贪婪,照卑职看 来,他不过是借题发挥,索要贿赂罢了”。渊明听后愤然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 里小人~索要
恰在这天的晚上,武昌来人报丧。陶渊明的妹妹不幸突发疾病去世,渊明心中顿时升起了一 种莫名的悲哀。他回想白天所发生的一切,以及官场尔虞我诈的黑暗现状,又进而联想多年 以来自己所追求的归隐田园的愿望始终未能真正实现,不由得使他最终下定了退出官场、归 隐田园的决心,遂即吩咐陶兴到城外找来船只,自己收拾了一下行李,又独自一人踏进了县 衙大门,望着“明镜高悬”的金匾,冷笑了几声,接着将大印放在案桌上,大步走出了县衙 ,向着江边码头走去,乘着溶溶月色,与陶兴乘船回到了上京里。
HT5H〗〖JZHT5SS〗
池洲地处长江南岸,自古是“千载诗人地,莲花佛国乡”。陶渊明曾两次驻足这里,留下了 钱
钱溪,即今池洲市贵池区的梅梗,古时又称梅根冶,是长江南岸的一个著名港口,南来北往 的各种物资都通过这里向各处转运,长江中航运的船只,夜间也大多在这里的港湾停泊。陶 渊明在担任刘敬宣的建威参军时,受刘敬宣派遣,于晋安帝义熙元年三月,送表进京庆贺晋 安帝复位时,曾停船钱溪,在江边港口宿了一夜。二十多年前,陶渊明第一次离开家乡前往 广陵的途中,也曾在这里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这次船停钱溪时,太阳才刚刚落山,四周 是雾蒙蒙的一片,岸边树木葱葱,合抱的江枫翠柳,笔直地向远方伸展而去。渊明信步走上 江岸,只见梅梗集上已经升起袅袅炊烟,出现了点点灯光,田野路上牧童们的悠扬歌声也逐 渐稀疏下来,到处是一片和谐静谧的气氛。这情这景,撩拨起了陶渊明对自由宁静的田园生 活的怀念,对勾心斗角、充满机心的险恶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勤劳质朴的上京里的乡邻们的 深情记忆,对温柔敦
回到船舱之后,外面又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雨打船蓬,发出轻轻的沙沙声,似催眠曲一样 ,使渊明很快进入了梦乡。当他一觉醒来,整个江面又沐浴在初升旭日的金色光辉之中,经 过夜雨浸润洗涤的江岸上的芳草、野花和高大挺拨的江枫翠柳,越发显得鲜嫩娇艳,东南几 十
里处的九子山(即九华山)的群峰一片烟雾缭绕,在熹微的晨光中隐隐约约地显露出神奇色 彩,不远处的山道上,出现了倒骑牛背横吹笛的牧童,一股强烈的创作欲望激荡着渊明的心 ,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下了《乙己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
诗中描述他在久违的钱溪所见到的熟悉的优美景物和敦厚淳朴的乡风,以及他长期以来所度 过的田园生活的美好,而自己现在的形体虽然受到了制约,不能自由,但是归隐园田的本心 却难以改变,不会长久逗留官场,最终有一天会回到家乡的园田,这个决心就如同经霜不凋 的
东流,在东晋时是隶属彭泽的一个**乡,因邑中土地遍开菊花而得名。陶渊明在担任彭泽 县令时,在清查过城北何泰家户口后,又获知**乡有七户大地主,雇佣农工开垦七里湖的 湖田,其中有很多男丁未报户口,据说都是眼睛看着何泰,现在何泰问题解决了,渊明带着 衙役从彭泽乘船到东流,督促办理登记事项。陶渊明早闻东流的菊花远近闻名,而过去几次 乘船到建康路过这里,都因公务紧急,未能登岸观尝。这次他登上江岸,放眼望去,牛头山 上满目皆菊,黄澄澄,金灿灿的一片,空气中也氤氲着浓郁的清香。陶渊明爱菊成癖,见了 这一片菊海,竟高兴得像小孩一样,在菊丛中穿行奔跑,又喊衙役将随身带来的酒拿来,坐 在一块山岩上,边渴酒边赏菊,乐不开支,简直到了忘我的程度。衙役见此,悄悄把乡长叫来 牛头山,乡长见过彭县令,请他到乡中议事。陶渊明边渴酒边说:“好一片**啊~”他一 望,江边有座凉亭正好在牛头山尽头,就说:“你去把那几位财主领到亭子上来,我与他们 谈谈登记户口的事”,乡长诺诺而去,不一会七个大财主都来了,见县令亲自驾到,事先又 听说何泰家也核实了人口,就一五一十将隐瞒的户口如实上报了。 这次到东流,陶渊明又 查出隐瞒人口500多人。清查户口工作告一段落,渊明感到浑身一阵轻松,心中好不高兴。从 此他一有闲空,就到东流赏菊,并发动衙役砌石为墙,辟了一块菊圃,自己荷锄植菊,用瓦 罐从江中吸水浇菊,渐渐与东流的名人雅士熟悉了,常常在一起饮酒赋诗,乐不思返。陶渊 明从东流艺菊中,进一步得到了启发,悟到了人生真谛,促使他最终下了归隐田园的决心。 因此,东流也可以称得上是陶渊明仕途中的最后一站,也是他一生中最值得纪念的地方。东 流人也从陶公赏菊的短暂时光中,看到了这位著名诗人的诗章品德,当渊明弃官归隐的消息 传来,东流人十分惋惜和思念这位可亲可敬的父母官。公元427年,当人们得知陶公仙逝的 消
息时,民间按照食菊花乘云升天,得道成仙的传说,把东流誉为“菊邑”,把那段“沧江 百折来,及此始东流”的长江称之为“菊江”,在东流立县后,将陶公艺菊的历史载入了本 县的史册。城南的康节邵先生曾作小斋二,东曰陶斋,西曰邵斋,效仿先生东蓠采菊,以不 忘先生安贫乐道、“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崇高精神,后来又建祠祀之。陶公祠始建年代无考 ,复建于明弘治三年(1490),距今已有511年。《东至县志》记载,陶渊明在东流作《九日 闲居》、《劝农》等诗篇,而后人却把那首《饮酒》诗中的“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 名句,当作是他东流艺菊的意境写照,把东蓠误指 成牛头山上的菊圃,把南山误指为历山。实际上那首诗是渊明在归隐田园后所作,指的是上 京里东园菊圃的意境。但是,无论是附会还是误会,都表达了后人对这位父母官的崇敬。
HT5H〗〖JZHT5SS〗
陶渊明回到上京里之后,首先将这一次辞官回归的感觉,痛快淋漓地用文字表述出来,写下 了“归去来兮辞(并序)”,在文中他表明了功名富贵非他追求,神仙世界又虚无缥渺,来日 已经不多,惟有遂顺自己的心愿任意而行。这时候的渊明,断绝了与上流社会的一切来往, 过了一段极其宁静悠闲的田居生活。这在他所写的《归园田居五首》组诗中,就集中体现了 出
时光流逝,转眼又过去了2年。正当渊明在上京里农闲时读书赋诗,饮酒聊天,农忙时勤力 耕作,自由自在生活的时候,一场巨大的灾难正在向他悄悄地逼近,事情还是在彭泽任上得 罪何隆时引起的。当年渊明彭泽挂印,后被新任江洲刺史何无忌知道,大为恼火,立即派人 把寻阳太守传去,命令他罢免了刘云督邮的职务,第二年春天,又派人到上京里,希望渊明 继续担任彭泽县令,或是由他自己在江洲境内另外选择一个新的县赴任。但都被渊明婉言谢 绝了。然而,何隆、刘云这帮小人,却贼心不死,伺机报复,义熙四年(公元408年) 六月中 旬,他们雇请帮凶,潜入上京里,一把火烧毁了陶氏旧宅,逼得渊明将家迁往西庐,以避开 何隆和刘云的纠缠,也避开了随之而来的一场残酷的战争,直到战争过后,他又在南里建了 十几间房子,重新定居
义熙九年(公元413年) ,刘裕在平定叛乱,统掌朝政之后,派遣专使来到寻阳,以东晋政府 名义,征命陶渊明等庐山三隐士入京,担任著作郎之职,陶渊明以身体不适为由,婉言谢绝了 。义熙11年(公元415年),刘裕又派渊明好友庞遵回乡说服渊明出仕,又一次被渊明谢绝。 接着江洲刺史王弘又传出请其出山和有意结识的信息,而渊明却利用遍游庐山的时间差,躲 开了王弘的造访。在刘裕篡权称帝时,陶渊明终于发出了冲天之怒,他的曾祖父为之付出毕 生精力,自己多年来一直梦寐以求为之竭力的晋王朝从此在历史上彻底消失了。它的灭亡, 带走了渊明的最后一点梦想和希望,他想痛痛快快大哭一场,却欲哭无泪,他想对着苍天大 喊,却无法喊出声音,他紧闭双目,静静地坐着,像是一个痴呆者。第二天一早,就向家人 和村
晚年的陶渊明生活十分凄凉。他在南里生活的短短几年中,完成了他一生中的几件大事。在 朋友帮助下,他先后为长子俨、次子俟以及孪生的三子、四子份和佚娶了妻子。几个孩子的 婚娶之后,南里的房子愈来愈拥挤,于是他又带着妻子翟氏和幼子佟、幼女爱菊等回到了他 的旧居上京里,上京里经过战争的洗劫,已是残景一片,触景伤情,渊明心中又生出许多感 慨。随后他又遇上了一连两年的大旱和饥荒,这时候的渊明不但已经很少有酒可饮,就是一 日三餐也很困难,他真正成了一个贫士。而他却穷不改志,也不求“嗟来之食”,有一次新 任江洲刺史檀道济送来厚礼,他以无功不受禄而拒收。接着檀道济又亲自登门拜访,馈赠酒 和粮食,他也没有收下。这期间他写下了《咏贫士》诗七首,表达了他守贫固志的高尚节操 。由于长期贫穷生活的折磨和心情的郁闷,到了元嘉二年(公元425年) 岁末,渊明渐渐染上 了重病,捱到元嘉四年(公元427年) ,他自觉自己不久于世,于是硬撑起身子,举笔写下了 《自祭文》的绝笔,尔后慢慢闭上了双眼,带着满足,也带着遗憾和悲愤,走完了他六十三 个春秋的人生旅程,结束了他极其平凡的一生。
HT5H〗〖JZHT5SS〗
陶渊明去世的消息传到了京都建康(今南京市),他的忘年挚友,太子中庶子,领步兵校尉、 著名诗人颜延之悲痛万分,经与渊明在京的朋友商量,根据诗人安贫乐道,坚守节操的品格 ,
到了梁代,昭明太子可以算是诗人的一个真正知音,他不仅汇集了诗人的遗闻轶事,写成了 颇为详细的《陶渊明传》,而且又广泛的收集了诗人的遗文,在梁大通元年 (公元527年) 诗人逝世百年之际,编成《陶渊明集》,并亲自撰写了长序,对诗人高尚的人品以及卓越的 文学
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安贫乐道,不慕荣华富贵,不与污浊社会同流合污的崇高品质,以及 文学创作上的伟大成就愈来愈得到人们广泛的崇敬与赞赏,陶渊明现存诗120多首,还有一 些散文和辞赋如《搜神后记》等,其中的《桃花源记》和诗,所描绘的乌托邦式的空想社会 ,就比西方设想的《伊甸园》要早一千多年。陶渊明的诗歌中一大部分是所谓“田园诗”, 它描绘了作者归隐后的农村生活,反映了作者讨厌官场宁愿归隐的思想感情,有美好的农村 风光,有诗人鲜明的个性。这种描景抒情的写作方法对后世作家有广泛的影响,如唐代大诗 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显然与陶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精神有联系;白居易、苏轼等在政 治斗争受到挫折时,也都用陶诗来安慰自己。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开创的田园诗,扩大了 诗歌题材的范围,为后代的大诗人李白、杜甫等所推崇。我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鲁 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说:“再至晋末,乱也看惯了,篡也看 惯了。文章便是和平。代表平和的文章的人有陶潜。”“他穷到衣服也破烂不堪,而还在东 蓠下采菊,偶然抬起头来,悠然的见了南山,这是何等自然。”“除了论客所佩服的‘悠然 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 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 他伟大”。
现代编纂的《中国历代才子传丛书》中有丁福林先生撰写的《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 全传》,较为翔实地描述了陶渊明一生的坎坷经历,再现了他高尚的人格和刚直的性格,并 显
江西省九江市的陶渊明纪念馆和安徽省东至县东流镇上的陶靖节祠,可供人们瞻仰陶公遗像 ,
一千六百多年来,诗人始终是特立独行者的楷模,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将永远活在 亿万
JY,1〗(2001年夏季根据有关史料加工整理成文)
〖LM〗 〖DM(〗东至古今〖DM)〗
〖SM(〗陶渊明及东流陶公祠〖SM)〗
〖HJ0〗〖HJ3mm〗〖JZ〗〖HT4XBSHT5SS〗
在波涛汹涌的长江南岸,有一个取“大江东流”为名的千年古镇,因东晋末年的伟大田园诗 人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号靖节先生),在任彭泽县令时,来这里种菊、采菊、赏菊、赋 菊,
据史志载:“东流本彭泽东北境,晋彭泽令陶潜菊所也”。陶渊明大约在公元406年任彭泽 县令,那时东流是彭泽属下的**乡,这里因濒临长江,空气湿润,又是一片低矮丘陵地, 宜于木竹花卉的生长,尤以菊花为盛。每逢金秋时节,各种菊花应时开放,贵则登堂入室, 俗乃露天野生,登上江岸,放眼望去,满目皆菊,黄澄澄、金灿灿的一片,空气中也氤氲着 浓郁的清香。这些**将它冷艳的圣洁美与雍容的华贵美集于一身,因美而具有诗质。陶渊 明任彭泽令时才41岁,在此之前也曾几次出仕,做过祭酒、参军等一类小官,由于看不惯官 场的腐败黑暗,很久就萌生了避开世俗社会的想法,他一到东流,见了这般美景,正合自己 心境,于是喜不自胜地在城南选了一处菊所,时常“日驻彭泽,夜宿东流”,把酒赋诗,借 菊咏怀,前前后后写下了《九日闲居》、《劝农》等诗篇,留下了“采菊东篱 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后来郡里派了一个督邮来县,县吏叫他束带迎接,他说“我 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授去职,赋《归去来辞》,从此弃官不做,归居故 里,过上了一种特立
陶渊明在彭泽任上只做了八十多天的县令,而大部分时间都是驻足东流,东流人从陶公艺 菊的短暂时光中,看到了这位著名诗人的诗章品德,当陶渊明弃官归隐的消息传来。东流人 十分惋 惜和思念这位可亲可敬的父母官,公元427年,当人们得知陶公仙逝的消息时,民间按照食 菊花乘云升天,得道成仙的传说,把陶公说成是菊花所化,称他为“谪仙”。那些敬仰陶公 的乡绅名流纷纷吟诗作对赞颂他,有联曰:“看不惯便去,足见先生节操;吟得好才留,竟 开后世诗风”。“厌弃官场,五斗自除彭泽令;乐吟田里,一辞独擅晋文章”。东流于五代 南唐时单独建县,此后的历代清明县官也以陶公的“亮节”、“仙才”为楷模,有的还亲自 作联警策自己,并贴在县衙的大门上,有联曰:“宰邑应思元亮节,为官尤仰谪仙才”,“ 谪仙遗迹已千年,看池上青莲,瓣香谁续;陶令到官未百日,幸洲中**,生气还存。”并 将东流誉为“菊邑”,那段“沧江百折来,及此始东流”的长江称之为“菊江”。陶因菊升 华了自己的境界,菊又因陶而变成了一种精神,历朝历代有许多文人墨客为此写下了不少赞 美诗。唐、元祯赋诗曰:“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蓠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 更无花”,宋、朱淑贞赋诗曰:“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上老,不 随黄叶舞东风”。
明代杨季芳在《菊台》诗中更加直截了当地道出了自己的见解,诗曰:“ 陶公非是爱黄花,花与陶公本一家;懒向春风亮丽色,自甘秋露缀英华。”这些楹联、诗作 ,把菊花的素雅、高洁和傲霜的品格,喻为陶公的清风傲骨,所以陶渊明东流艺菊成了历史 上一段千古佳话。
从东晋末年之后,祖祖辈辈的东流人都把大诗人陶渊明在东流艺菊的这段历史看成僻邑的光 彩,利用各种方式弘扬陶公的德行道艺,或诗寄情怀、或借以教化于民。相传东流城南有一 名叫康节邵的乡绅,曾仿虞文靖之所为,作小斋二:东曰陶斋,西曰邵斋,不图衰老斥谴之 余,得履先生旧游之地。东流立县后,不仅将陶公艺菊的历史载入了本县史册,而且开始建 祠祀之。陶公祠始建年代无考,复建于明弘治三年(1490),距今已有511年。当时东流知县 进士杨季芳因敬慕先生的高风亮节,先作祠堂于学宫之侧,立主以祀,后得工部郎中毛应奎 例纸六千易甓石,继在当年先生种菊的菊所故址建起了陶靖节祠(俗名陶公祠),还在临江处 建了一座菊江亭(又名望江楼),以供游人赏花游览。《明?言芳陶靖节祠记》中写道:“先 生不幸生于圣人千百年之后,徒想望圣人于寐寤之间,形于诗咏,盖于圣人异时同趋者也, 祠列殿侧,义固不忒将更其神主以栗复龛以妥厥灵焉”。陶公从此被擢拨为神,享受四时之 祀。据有关资料记载,当年的陶公祠与菊江亭,蔚为壮观,祠内四周通达,中为龛,安靖节 神主,前设香案,祠前为厂亭,亭前为月台,宽广各数丈,周围垒砖为垣,临江为坊,坊外 丛植菊。岁月悠悠,风雨流年,陶公祠随后又经历了明万历六年(1573)知县陈春创筑东流县 城墙,重建菊江亭时,移祠于亭侧,清乾隆42年(1777)东流南门外建秀峰塔时,并建学舍10 间,又将陶公祠移之于学舍一侧。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座落在城南小丘牛头山上的陶公祠就在 原来的学舍旧址上,这座祠,经过1981、2000年两次修葺,已是面貌一新,祠前是缓缓流淌 的菊江,祠后是巍峨古朴的秀峰塔,祠左是绿野碧波的七里湖,祠右是波光粼粼的学湖,陶 祠前方的南山——大历山,也是茂林修竹,寺庙深深,已被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祠 ,一进三间,粉墙青瓦,松竹掩映,入院门有鹅卵石径通后院,径两旁有五柳、花圃和百余 盆时令花卉,正厅高悬“松菊犹存”匾额,两边墙壁上挂上了八幅耐久的烫字烫画,中间安 放着一尊高丈余的陶公塑像,只见先生像一位禅机了悟的佛祖菩萨,手持书卷,端坐在那里 ,正以一种清
后人仰慕陶公的不朽声名,尊封陶公为“隐逸诗人之宗”,特别是先生在《桃花源记》中所 描绘的人间天堂,震撼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撩拨着多少人去追寻那美好的梦。历史上有许 多名人墨客,船行长江,见岸旁有座陶公祠,纷纷弃船登岸,前往凭吊拜谒先生,并留下不 少珍贵诗文,其中有昭明太子、辛弃疾、朱熹、梅尧臣、范仲淹、于谦等,明、于谦在《过 菊江》诗中曰:“杖履逍遥五柳旁,一辞独擅晋文章。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 。
东流先有陶公祠,后又建有双塔(秀峰塔、天然塔),明清时徽商涌入,曾先后建起千余憧明 清古民居,形成了一条老街坊,这里的古文化底蕴丰厚,遗迹保持完整,因此被列入省级历 史文化保护地段。而今东流镇不仅是八百里皖江上的一个水陆码头,而且还在城东新建了一 座纺织城,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长江之畔,陶公的浩荡名气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吸引着游人如织,瞻仰者络绎不绝,如果你有兴重游陶公祠,定能在新修葺的陶公祠门前看 到
长江流万里,黄花依旧一亭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4 Dongzhi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使用IE5.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1024*768分辨率显示器浏览
webmaster@ahdongzhi.gov. 皖ICP备05000972号
主办:东至县人民政府 承办:东至县信息中心
作文三:《陶渊明的故事》1000字
本文档来源于第一文库网:
://.ku1./view/1D7EA2175985C483.html
陶渊明的故事
陶渊明辞去彭泽令退居田园后过着自耕自种。饮酒赋诗的恬淡的生活。
相传,一天,有个少年前来向他求教,说:“陶先生,我十分敬佩你渊博的学识,很想知道你少年时读书的妙法。敬请传授,晚辈不胜感激。”
陶渊明听后,大笑道:“天下哪有学习妙法?只有笨法。全靠下苦功夫。勤学则进,辍学则退!”
陶渊明见少年并不懂他的意思。便拉着他的手来到种的稻田旁。指着一根苗说:“你蹲在这儿,仔细看看。告诉我它是否在长高?”那少年尊嘱注视了很久,仍不见禾苗往上长,便站起来对陶渊明说:“没见长啊!”
陶渊明反问到:“真的没见长吗?那么,矮小的禾苗是怎样变得这么高的呢?” 陶渊明见少年低头不语,便进一步引导说:“其实,它时刻都在生长,只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罢了。读书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知识是一点一滴积累的。有时连自己也不易觉察到。但只要勤学不辍,就会积少成多。”
接着,陶渊明又指着溪边的一块磨刀石问少年:“那块磨刀石为何有像马鞍一样的凹面呢?”“那是磨成这样的。”少年随口答道。
陶渊明又问:“那它是一天磨就成这样的么?”少年摇摇头。 陶渊明说:“这是我们大家天天在上面磨刀、磨镰。日积月累,年复一年,才成为这样的。学习也是如此。如果不坚持读书,每天都
会有所亏欠啊。”
少年恍然大悟。连忙再向陶渊明行了个大礼说:“多谢先生指教。学生再也不去求什么妙法了。请先生为我留几句话,我当时时刻刻记在心上。” 陶渊明欣然命笔,写道:“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用心打造免费、绿色、与业、海量的教育文库网站 .ku1.
本文档来源于第一文库网:
://.ku1./view/1D7EA2175985C483.html
用心打造免费、绿色、与业、海量的教育文库网站 .ku1.
本文档来源于第一文库网:
://.ku1./view/1D7EA2175985C483.html
相关文档:
, 陶渊明的小故事
, 陶渊明的故事
, 陶渊明故事
, 陶渊明的故事100字
, 关于陶渊明的故事
, 有关陶渊明的故事
, 陶渊明不菊花的故事
, 陶渊明劝学的故事
, 关于陶渊明的小故事
, 陶渊明小故事
更多相关文档请访问:://.ku1./ 用心打造免费、绿色、与业、海量的教育文库网站 .ku1.
作文四:《陶渊明的故事》1000字
陶渊明《饮酒》赏析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的陶渊明再次出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督邮来检查公务。督邮刘云凶狠贪婪,向辖县索要贿赂,都是满载而归,否则就栽赃陷害。县吏说:“应当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俸禄,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说完,挂冠而去,辞职归乡。此后,他一面读书,一面躬耕陇亩。
陶渊明妙法启教
陶渊明辞去彭泽令退居田园后过着自耕自种,饮酒赋诗的恬淡的生活.
相传,一天,有个少年前来向他求教,说:”陶先生,我十分敬佩你渊博的学识,很想知道你少年时读书的妙法,敬请传授,晚辈不胜感激.”
陶渊明听后,大笑道:”天下哪有学习妙法?只有笨法,全靠下苦功夫,勤学则进,辍学则退!”
陶渊明见少年并不懂他的意思,便拉着他的手来到种的稻田旁,指着一根苗说:”你蹲在这儿,仔细看看,告诉我它是否在长高?”那少年尊嘱注视了很久,仍不见禾苗往上长,便站起来对陶渊明说:”没见长啊!”
陶渊明反问到:”真的没见长吗?那么,矮小的禾苗是怎样变得这么高的呢?” 陶渊明见少年低头不语,便进一步引导说:”其实,它时刻都在生长,只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罢了.读书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知识是一点一滴积累的,有时连自己也不易觉察到,但只要勤学不辍,就会积少成多.”
接着,陶渊明又指着溪边的一块磨刀石问少年:”那块磨刀石为何像马鞍一样的凹面呢?’”那是磨成这样的.”少年随口答道.
“那它究竟是哪一天磨成这样的呢?”少年摇摇头.
陶渊明说:”这是我们大家天天在上面磨刀,磨镰,日积月累,年复一年,才成为这样的,学习也是如此.如果不坚持读书,每天都会有所亏欠啊”
少年恍然大悟,连忙再向陶渊明行了个大礼说:”多谢先生指教,学生再也不去求什么妙法了.请先生为我留几句话,我当时时刻刻记在心上.”
陶渊明欣然命笔,写道:”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历史在陶渊明看来,是一个堕落的 过程。由于人们的过度的物质欲望,引起无穷的竞争,产生了种种虚伪、矫饰、残忍的行为,使社会陷入黑暗。 然而上古之世,悠邈难求,世外桃源,也无处可寻。陶渊明只能把淳朴的乡村生活, 作为他的社会理想的比较现实然而十分有限的寄托,隐居山间,寄情山水
作文五:《陶渊明劝学的故事》1000字
精品资源~临风文档。
://.docin./afeiz
陶渊明劝学的故事
话说陶渊明隐居田园后,乡邻中有个读书少年向他求教说:?老先生,我非常敬佩您的渊博知识,不知你在少年读书时有什么妙法?小辈愿听指教,以开矛塞。?
陶渊明一听这少年是向他讨学习妙法的,先是掩面捋须哈哈大笑:?没听说天下还有什么学习妙法,荒唐,荒唐!?
突然,他收住了笑声,觉得对晚辈后生的幼稚岂能一笑了之,而应循循善诱。于是,他严肃地对少年说:?学习是绝无妙法的,而只有笨法,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马’,勤学则进,辍学则退呀。?
那少年听罢,似懂非懂,仍不甚了了。陶渊明便拉着少年的手,来到他亲手耕种的那块稻田旁,指着尺把高的苗说:?你蹲在那苗前,聚精会神地瞧一瞧,它现在是不是在长高呢??那少年便蹲下身子,目不转睛地瞧着,可是直到盯的眼睛酸痛了,那禾苗依然如故,不见其长。他便站起来对陶渊明说:?没见长啊。?
陶渊明反问道:?真的没见长吗?那么春起的苗芽,又是怎样变成这尺把高的呢??
少年摇摇头,表示莫门其妙。陶渊明便耐心地引导说:?这禾苗是每时每刻都在滋长啊!只是我们肉眼察觉不到;读书学
1
习也有同理,知识在增长时也是一点一滴积累的,有时连自已也不易觉察到,但只要持之一恒勤学不已,就会有知之甚少变为知之甚多。所以有人说:‘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陶渊明说完,又指着溪边的一块大磨石问:?你再看看那块磨石,为什么会出现像马鞍一样的凹面呢??少年连口答道:?那是磨损的。?
?那你可曾见过,它是哪一天被磨损成这样的呢??那少年想了想说:?不曾见过。?陶渊明又因势利导地说:?这是农夫们天天在上面磨刀、磨镰、磨锄,日积月累,年复一年,磨损而成的,决非一日之功啊!?
少年心想:老先生讲这磨石,又有何用意?陶渊明看出了少年心中所想,接着又说:?从这磨石上,我们可悟出一个道理来,这就是:‘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学习一旦间断停止,所学知识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慢慢丢掉。?
听了这一席话,少年恍然大悟,完全明白了?勤学则进,辍学则退?的道理,便叩首拜谢:?多谢老先生指教。?说完,又请老先生题词留念。陶渊明欣然命笔,一挥而就: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陶渊明劝学蕴含着智慧。每个孩子的成长也是如此,有的如春起之苗,日有所长;有的如磨刀之石,日有所亏。今天的一
2
切都是昨天的结果,而所有的而今天又将改写明天,孩子的成
长更是如此。
3
作文六:《[高效]陶渊明的故事》500字
陶渊明辞去彭泽令退居田园后过着自耕自种。饮酒赋诗的恬淡的生活。
相传,一天,有个少年前来向他求教,说:“陶先生,我十分敬佩你渊博的学识,很想知道你少年时读书的妙法。敬请传授,晚辈不胜感激。”
陶渊明听后,大笑道:“天下哪有学习妙法,只有笨法。全靠下苦功夫。勤学则进,辍学则退~”
陶渊明见少年并不懂他的意思。便拉着他的手来到种的稻田旁。指着一根苗说:“你蹲在这儿,仔细看看。告诉我它是否在长高,”那少年尊嘱注视了很久,仍不见禾苗往上长,便站起来对陶渊明说:“没见长啊~”
陶渊明反问到:“真的没见长吗,那么,矮小的禾苗是怎样变得这么高的呢,”
陶渊明见少年低头不语,便进一步引导说:“其实,它时刻都在生长,只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罢了。读书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知识是一点一滴积累的。有时连自己也不易觉察到。但只要勤学不辍,就会积少成多。”
接着,陶渊明又指着溪边的一块磨刀石问少年:“那块磨刀石为何有像马鞍一样的凹面呢,”“那是磨成这样的。”少年随口答道。
陶渊明又问:“那它是一天磨就成这样的么,”少年摇摇头。
陶渊明说:“这是我们大家天天在上面磨刀、磨镰。日积月累,
年复一年,才成为这样的。学习也是如此。如果不坚持读书,每天都会有所亏欠啊。”
少年恍然大悟。连忙再向陶渊明行了个大礼说:“多谢先生指教。学生再也不去求什么妙法了。请先生为我留几句话,我当时时刻刻记在心上。”
作文七:《陶渊明的故事1》4400字
第一节 生平与思想
陶渊明(365~427年),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他的人格为历代知识分子所敬仰,他的诗文被后世无数读者所传诵;无论是他的人格精神,还是他的文学精神,都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一个组成部分。他的许多诗文已经被翻译成多种外文,从日本到新加坡,从美国到澳大利亚,从法国到俄罗斯,陶渊明的影响越来越大。陶渊明的文学成就已经跃出民族文学的范围,进入了世界文学的宝库。
陶渊明的曾祖父是陶侃。陶侃出身孤贫,在戎马倥偬中以军功显赫而获升迁;尔晋初期,因为平定了苏峻之乱,官至八州都督,为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陶侃不仅是一位骁勇善战、运筹帷幄的将军,而且是一位勤于政务、关心民痪的政治家。这在东晋空谈玄理、腐败贪婪的政界尤属难能可贵。曾祖陶侃的为人和政绩在陶渊明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痕,使他少小之时便有厂大济苍生的抱负。
陶渊明的祖父和父亲,都曾做过太守、县令之类的官吏,不过他们的政绩和地位都无法与陶侃相比;而且,陶渊明的父亲在陶渊明七、八岁时就去世了,留给陶渊明的是一份薄薄的家产。陶渊明是在并不丰裕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这使他早岁既知人生的不易,为日后更加深刻地认识人生的现实埋下了伏笔。
尽管陶渊明青少年时期的物质生活是贫困的,但他的精神生活却十分丰富。他热爱自然,他生活于其中的浔阳正是南面庐山、北临长江的形胜之地。这巴山拥千峰,江环九派,风景优美,人民过着朴素的生活,风俗格外淳朴。他热爱古代的文明,他的家中有丰富的藏书,他熟读了道家的经典著作《老子》、《庄子》,也熟读了儒家的经典著作《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他回忆自己早年的学习生活时,写道:“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与子俨等书》)他废寝忘食地读书学习,积累下了丰富的知识,涵养出了高尚的情操,为日后在文苑诗坛上的大建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陶渊明在二十多岁时结了婚,他的这位妻子婚后不久就去世了。后来,他续娶翟氏,翟氏很贤惠,跟他志趣相合,安于贫苦的生活,勤于料理家务。他有5个儿子。长子名俨,是他的前妻所生。其余四子名俟、份、佚、伶,都是翟氏所生。
陶渊明29岁(393年)时正式迈上仕途。萧统《陶渊明传》说:“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讲的是陶渊明因家境艰难,不得不迈上仕途,谋取一份俸禄,以资养家活口。但是东晋官场尔虞我诈、互相倾轧的恶劣环境使秉性正直、人格峻洁的陶渊明厌恶不已,所以他没做几天官就辞职归家了。回家不久,州郡又征召他出任主管文书簿籍的官吏,他推辞不就。这样过了六、七年,大约在35岁时,他才重返仕途,到坐镇江陵的荆、江二州刺史桓玄属下任职。桓玄是桓温的儿子。桓温是东晋名臣,政绩显赫威望甚高。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长期做桓温的幕僚,陶渊明到桓玄府中任职也是依靠这一旧有的社会关系。在桓玄手下任职,事务繁多,陶渊明的心境也不好,十分苦闷。这从他的诗作《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日》中能够看出端倪:
闲居三十载,连与尘事冥。诗书敦夙好,园林无世情。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叩枻新秋月,临流别友生。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昭昭天宇阔,皛皛川上平;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
陶渊明在诗中把“怀役不逞寐,中宵尚孤征”的行旅情景跟“诗书敦夙好,园林无世情”的田园生活做了对比描写,他只觉得在桓玄手下为官的生活痛苦不堪,无比怀念过去闲居田园的日子。陶渊明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原因有二。一是他热爱自然的秉性和自由的心灵使他无法适应官场现实,二是他原本对桓玄存有政治幻想,希望他继承桓温事业,整饬吏治,北定中原,做一番大事业,但桓玄此人井不是陶渊明心中人物,他有他的一套。元兴二年(403年),桓玄进兵京师,自为太尉,总揽朝政;随后不久,桓玄又废除晋帝,黄袍加身,建国号楚,改元大亨。好在桓玄发动政变之前,陶渊明因为母亲去世需料理后事,就辞官回家了;不然的话,他的人生中又将添上一段更加痛苦的经历。
元兴三(年404年),陶渊明40岁。这一年,东晋政局又发生了巨变。桓玄打进建康、篡夺帝位后,专横残暴,作威作福,京师之中怨声载道。建武将军刘裕联合文武官僚中反对桓玄的力量,起兵京口(今江苏镇江),讨伐桓玄。桓玄败走,刘裕遂据有建康,一跃而成了都督八州军事的镇不将军,实际上控制了东晋的大半政权。一力已面,不甘心四十无闻的陶渊明对刘裕这位讨逆有功的人物产生了幻想;一方面,刘裕也要壮大力量,对能够及早脱离桓玄的陶渊明肯定有所厂解、有所信任;所以,陶渊明便入幕做了刘裕的参军。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一诗中,陶渊明抒写厂当时的心情: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时来苟冥会,完辔憩通衙。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吵吵孤舟逝,绵绵归思纤。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聊且凭化迁,终运班生庐。
在这篇诗中,陶渊明一方面觉得出任参军是一件把握人生新机遇(所谓“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衙”)的事;一方面又对世路险阻、宦途风波多有戒心(所谓“目倦川途异”)。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只有“投策命晨装,暂与冈田疏”——也就是试试看,看世路宦途能否走得通。
刘裕执政之初,对东晋王朝积重难返的腐败现象确实下了力气去整顿,尤其是对京师吏治颇为重视,努力廓清。但是,刘裕虽因讨逆成功而位居执政,心底却存代晋自立之志,所以剪除异己势力、经营自家天下就是肯定要办的事情。他借故杀掉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和清白尤罪的王愉,因为他们是异己;他任命桓玄的心腹王谧为重要官吏,因为王谧此时是他的心腹这些反常的现象让陶渊明认识到当时政界的重重黑幕是难以一一扯去的。他很快辞去了刘裕参军之职,回到家乡浔阳,做了建威将军汀州刺史刘敬宜的参军,刘敬宣就驻军浔阳。刘敬宣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的时间是元兴三年(404年)四月到义熙元年(405年)三月。刘敬宣离职后,陶渊明自然也就去职了。
义熙元年秋大,陶渊明又一次出仕,做了80多天彭泽(今上西彭泽)令。萧统《陶渊明传》叙述此事最为详细:
(陶渊明)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岁终,会那遣督邮至,县吏请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这段历史记载说明了陶渊明耿介的人格使他不能俯首屈就官场政客,即使牺牲了物质利益,他也在所不惜。陶渊明在彭泽这个凋敝小邑的短暂任职,是他一生仕履的终结。尽管后来政府征召他去做著作郎,他还是坚决地回绝了。从29岁出仕江州祭酒到41岁辞去彭泽令,13年中,陶渊明大济苍生的抱负被动荡的社会现实、黑暗的官场政治毁灭了。然而,陶渊明的伟大并不在于他曾经有一个宏大的抱负,而在于他由此抱负引发出的毕生对真理的探索,对人生意义的追寻,以及不断实践自己获得了的对世界的认识。当他确知政治的现实是无法改变的时候,他就断然离开黑暗的官场,坚定不移地选择了归隐躬耕的生活方式。
陶渊明彭泽归来,深居简出,谨言慎行,躬耕垄亩,所对惟乡亲友朋,所至惟山林田舍,过着平凡的生活。颜延之是陶渊明交往最深的朋友,他在《陶征土诔》中回忆了陶渊明当年的简朴生活:“灌畦鬻蔬,为供鱼寂之祭;织絇纬萧,以充粮粒之费。心好异书,性乐酒德,简弃烦促,就成省旷。”我们由此知道陶渊明隐居生活的一项主要内容是经营田亩,从事农业生产。自然,在基本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之后,陶渊明饮酒读书以消忧,著文赋诗以明志,不断地汲取前代的文化遗产,不断地思索社会人生的哲理,也在不断地把他宝贵的精神财富奉献给人们。
在陶渊明的晚年,社会急剧动荡,司马氏王朝崩溃过程中的残酷杀戮,刘裕殁后诸子争立的相互火并,严重破坏着民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国事维艰,陶渊明一家也陷入了困苦的境地。他和家人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挣扎着,他自己还受到疾病的折磨。然而,用自己的手挣自己的生活、绝不向豪强权贵俯首屈服的铮铮傲骨在困难的岁月里却更加坚强。元嘉四年(427年),陶渊明在贫病交加中去世了。他的一生,经历了三个朝代、十个皇帝,那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之一。如同历史上许多杰出伟大的文学家一样,他高尚纯洁的人格、正直顽强的精神、光明磊落的胸怀和精诚纯一的创造力让后世追求进步和真理的人们感佩至深。
陶渊明在《饮酒》诗中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所谓“六经”是指儒家的六部经典著作《诗》、《书》、《易》、《春秋》、《礼》、《乐》。陶渊明的话意思很明显,说的是他的思想在早年已经植根于儒家学术思想的土壤中了。儒家的学术思想尽管深厚而复杂,我们却依然能够看到陶渊明所受影响的大端是重视社会现实、培养个体人格、不断努力向善、力图干预政治这几个方面。他从29岁开始,几次出仕,正是儒家用世思想的体现。至于他的诗文中所表现出的对于善恶爱憎分明的态度、对于亲友殷切关怀的热忱、对于生活无比热爱的情怀,无不是儒家思想积极方面的影响所致。
自正始以来,士大夫阶层掀起的玄学思潮影响持久而广泛。陶渊明生活在那样的时代,他也浸润着玄学思潮的影响,努力思索着老子、庄子所揭示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和真理。由于社会经验的积累,人生阅历的增加,他的基于儒家的善善恶恶的意识和基于道家的崇尚自然的意识便同时发展并且交互作用,他终于决然离开官场而回归到田园之中。
田园之中的躬耕生活确实使陶渊明断绝了与官场政客的接触,但他所生活于其中的大社会却依然是动荡不安,黑暗和残酷的现实延续不断。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有个人精神世界的统一、完整、高尚和纯正,陶渊明更加服膺于道家思想,他以道家的顺应自然的态度来看待人生,正如他在《归去来兮辞》结尾所说的那样:“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表现出一种纵躯委命、乘流迁逝的无畏精神。至如世俗的是非、荣辱、物我、生死之见,陶渊明概以道家齐物的观点加以混合。这就意味着他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有了深刻的见地,他敢于承认世界的客观性质,敢于无所畏惧地面对人生的一切,能够看到生命存在和世间万物消长兴亡的相对一面,他确实拥有了精神世界的和谐。
当然,和谐并不意味着没有矛盾。陶渊明归田之后,心境有时闲适自得、平和晏如,有时想到平生志气、看见不平现象,仍然会掀动情感的波澜。我们从他歌咏“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和“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咏荆阿》)的诗句中就能够感到那种“金刚怒目”式的激情,这便显示了他在儒道思想之外尚有着豪侠气概。
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桃花源诗并记》的诗文中表现出他的进步的社会理想。在桃源社会中,一有道家赞美的太古淳朴风尚,二有儒家倡导的尊老爱幼风范,人们自觉地劳动、合理地分配,各尽其力、各取所需,没有压迫、没有剥削。如此进步的光辉思想,若是没有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的向往,若是没有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对人民苦难的同情,那是无论如何也创作不出来的。
作文八:《陶渊明的故事4》3800字
第一节 青年时代
陶渊明是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田园诗派的创始人,“隐逸诗人之宗”。他从小“好读书,不求甚解”;他有济苍生、复故土考由豪情壮志,却又因不肯为“乡里小儿”折腰而。“归去来”,过起了隐居田园的生活;他生性疏懒、嗜酒成癖,但又常常元钱买酒,于是便有了“我醉欲眠”、“渊明漉酒”“白衣送酒”等佳话;他的诗文在当时并没有什么名气,但在唐宋之后,却受到文人墨客的极力推崇,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
陶渊明(公元365~427年),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渊明出生于没落的官宦家庭。曾祖父陶侃,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是当时很有权势的政治人物。祖父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也做过安城太守。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之女,尤其是其外祖父孟嘉对陶渊明的影响很大。
陶渊明八岁丧父,其生活更贫困,与母亲和妹妹相依为命。虽然生活很贫苦,但因家庭教育优良,他从小就在母亲的指导下读了大量的书,包括《老子》、《庄子》、“六经”,以及文、史、神话、小说等等。在《五柳先生传》中,陶渊明曾把自己描绘为“闲静少言,不慕名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从读书中获得了极大的乐趣,但是他读书并不是字斟句酌,而是“不求甚解”,以期与古人心灵冥合。
青年时代的陶渊明也曾有过远大的志向,他曾回忆道: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第二节 辞官还乡
陶渊明早年没有做官,二十九岁时,因其亲人衰老、家境贫困的缘故,他出仕做祭酒。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陶侃像没过几天就辞职不干了。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他也是“辞不就”,自此在柴桑过起了自给自足的隐居生活。七年之后,陶渊明又出任桓玄镇军的参军。母亲去世后,他辞官奔丧,守制两年。
有一次,他对朋友说:“我想过恬淡的生活,现在我出去做官,是为了隐居积攒一些衣食之资,不知可以吗?”当权者听说后,马上派他去做了彭泽县令。县里拨给他的几亩公田,他全部用来种植了酿酒用的秫谷,说:“能让我每天有酒喝就足够了!”妻子不同意,于是他便拿出一半的土地种植粳稻米,另外一半则种植秫谷。
陶渊明当上彭泽县令之后没多长时间,有一天,浔阳郡郡守派一个督邮到县里视察,县吏告诉他:“您应该穿好衣服,束好衣带前去拜见。”陶渊明听后,叹了口气说:“我岂能为了五斗米,就向那些乡里小儿卑躬屈膝?”当天就辞去了彭泽县令这个官职,返回故里。
陶渊明只当了八十五天的彭泽县令,从此就没有再做过官,从此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隐居生活。
第三节 桃花源
陶渊明四次辞官之后,选择了归隐,这主要是他爱好自然的天性所驱使和当时的社会环境让他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
陶渊明像陶渊明从小就喜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的田园生活。他有“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等诗句,可见,陶渊明在正式归隐之前,心中始终有一个声音在强烈地呼唤着他“归去来”。当他奔波于公事时,这个声音在呼唤;当他沉思冥想之际,这个声音也在呼唤。最后,他终于实现了归隐田园的愿望。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归隐的主要原因,而客观原因则在于,他对当时的社会腐败很不满。他所处的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他在《感士不遇赋》的序言中说:
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怀正志道之士,或潜玉于当年;洁己清操之人,或没世以徒勤。故夷、皓有‘安归’之叹,三闾发‘已矣’之哀。悲夫!寓开百年,且瞬息已尽,立行之难,而一城英赏。此古人所以染翰慷,屡伸而不能已者也。
诗人在这里指出当时社会风气的腐朽,朝堂之上“雷同共誉毁,咄咄俗中愚”,正直的人是没有出路的。要想保持高洁的品性,延命于乱世,便只有隐居这一条路了。
陶渊明心目中有自己的理想社会。这个理想社会就是他在《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世外桃源。
按照文章中所描述的,桃花源是一个与世隔绝、不受外界干扰的地方。桃花源外是一片桃花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环境十分优美,引人入胜。“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从小山口进入,“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那里土地平坦广阔,房屋排列整齐,田地肥沃,池塘清澈,桑竹茂盛。田间道路纵横交错,井然有序;村舍中鸡鸣犬吠不绝于耳;男男女女正在田间辛勤地劳作,老人和小孩在一边怡然自乐。整个桃花源呈现出一派繁荣祥和、生机盎然的景象。
在生活上,桃花源人也是自给自足。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努力耕种。桑竹繁茂,都可以蔽日遮阴了,五谷能及时种植,不违农时。到了收获的季节,他们也能够“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所有的收成都归自己所有,而且不必交那些繁重的苛捐杂税。另外,这里没有兵丁、官吏,不见商业、学校,完全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人平等、共同劳作、崇尚人性,没有勾心斗角,也没有尔虞我诈,这就是陶渊明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但是,这样一个淳朴、安乐的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在当时是根本实现不了的。他只是希望在他隐居的狭小的生活范围内,能找到心灵的安宁。
第四节 归去来
黑暗的社会现实与崇尚自然的本性,使陶渊明最终选择了归隐之路。在辞官归隐时,诗人作《归去来兮辞》,表明了自己要从官场之中退出的决心和志向。
文章中所提到的田园,在陶渊明的潜意识中,应该是人类生命的根,是自由生活的象征。田园快要荒芜了,意味着根的失落,自由的失落。归去来兮,是田园的召唤,也是诗人本性的召唤。这个召唤的声音是那样的强烈,那样的震撼人心,使得诗人归心似箭,迫不及待地乘上小船、迎着轻风,日夜兼程地往家里赶,恼恨晨光熹微,不见归路。
熬过了漫漫长夜之后,终于看到了自家简陋的房子,诗人高兴得竟然跑着回家。儿女们在门口迎候,庭院中的小路已渐荒芜,只有自己所种的松菊依然傲立于荒园之中,使诗人感到欣慰无比。抱着最小的孩子走进屋里,看见酒樽里已经倒满了酒,这分明是妻子的一片柔情。诗人取酒自斟自饮,看着家中的一切,心里感到踏实、安宁。
归隐之后的陶渊明每天都做些什么呢?从他归隐之后所作的诗文中,我们可以得知,此时的诗人忙于耕种、交游、饮酒,过着自给自足、悠然自得的生活。
归隐之初,诗人“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归园田居·其一》)。然后诗人又利用“方宅十余亩”,盖起了“草屋八九间”,还在房后种植柳树、榆树,房前栽桃树、李树。诗人这只长久被关在笼中的鸟儿,终于随心随性,复归自然了。
从那以后,诗人便开始了耕种生活,在《归园田居·其三》中,诗人写道: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诗人在南山下种豆,因为杂草旺盛,豆苗稀少,他便一早起来就去铲除杂草,到了晚上才扛着锄头回来。艰苦的农耕生活并没有使诗人灰心丧气,诗人反而因为这种生活没有违背归隐的初衷而心情坦然。
为了更好地进行农耕,诗人还和村中的农民交往、聊天、请教经验。而这种生活,让诗人深深地陶醉其中了!
饮酒是陶渊明最大的嗜好。他每天都离不开酒,而且他的诗句中,几乎篇篇都有酒,他甚至还专门写了二十首《饮酒》诗。如“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归园田居·其五》),“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杂诗十二首·其二》)等等。
陶渊明嗜酒成癖,世人皆知。江州刺史王弘久慕其盛名,千方百计地想要结识他,却总也请不到他。有一次,陶渊明去庐山游玩,王弘知道之后,便请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通之在半路上备下酒宴邀请他。陶渊明当时正患脚疾,王弘便让他的下属和两个儿子用肩舆抬着他。他们正在路上时,遇见了庞通之,陶渊明欣然下舆,和老朋友推杯换盏。一会儿王弘来了,陶渊明很欢迎他,两人相处得很融洽,后来成了好朋友。
还有一个叫颜延之的人,在浔阳时,与陶渊明有颇深的交情。后来,颜延之做了始安郡,于是他每次路过浔阳时,都要到陶渊明家中去喝酒聊天,并且每次都要喝得酩酊大醉,常常耽误公事。
有一次,颜延之在临走的时候,给陶渊明留下两万钱,于是陶渊明把这些钱全都拿到酒馆里去,以便自己可以随时取酒。
有一年重阳佳节,陶渊明已经九天九夜滴酒未沾了,于是就到屋外的菊花丛中呆坐着,摘菊盈把,品其芬芳,以此来排解无酒可饮的痛苦。陶渊明偶一抬头,遥望远处,看见一个穿着白色衣服的小吏走过来,原来是江州刺史王弘派人来给他送酒的,不禁心花怒放,欢喜异常。陶渊明取过酒来,一口气把酒喝完,大醉而归。
陶渊明性格宽厚,只要家里有酒,拜访他的人无论贵贱,他都会拿出酒来与客人开怀畅饮。如果他先喝醉了,他就会告诉客人:“我醉了,想睡觉了,你可以走开了!”由此可见陶渊明的率直和自然。有时,在酒酿熟时,陶渊明会解下头上的葛布漉酒,即给酒过滤。过滤完后,他就重新把葛布戴回头上去,后来人们就用“渊明漉酒”、“漉酒葛巾”来形容嗜酒之深或超脱率真的气度。此外,陶渊明虽然对音律一窍不通,但却有一张无弦琴,每当喝到兴头上时,他便作出抚琴的样子,而且还边“抚”边歌,以表达自己的心情,他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后人遂以“无弦琴”、“陶琴”表示意趣高雅。
如果这种有酒有朋友、衣食无忧的生活一直持续下去,那陶渊明可以说是“快乐似神仙”了。但是好景不长,由于战乱频繁,加之自然灾害严重,农业歉收,陶渊明的生活极为贫困。在他四十四岁那年,居所失火,诗人的生活更是每况愈下,连温饱都发生了问题,但他毫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在元嘉四年(公元427年),陶渊明在贫病交加中死去,享年六十三岁。
作文九:《[终稿]陶渊明的故事》14700字
陶渊明的故事
2011年6月20日星期一 23:20:33 星期一
东至古今
江西的彭泽和安徽的东至,是江水相通、土地相连的两个毗邻县,在东晋时,至德属石城县 ,东流属彭泽县。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东流是其属下的一个**乡。陶渊明虽然任期短暂 ,但他经常在东流艺菊,并流传了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千百年来,人们对这位伟大的田园 诗人的高尚人格和对汉文学的影响推崇备志,东流人也为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好县官而自豪, 早在明代就建立了陶公祠,立主以祀。这座陶公祠,历经500多年的风风雨雨,曾经几易其 址,屡修屡建,终于保留至今,成为东至县的历史文物和旅游景点。人们在瞻仰陶公祠后, 很想系统全面地了解陶渊明其人,为此笔者查阅了大量的古藉和历史人物传记,摘录和整理 了这篇《陶渊明的故事》,以飨读者。
一、生不逢时 〖HT5SS〗
陶渊明(公元365-427) ,出生于东晋与宋刘交替的大动乱年代。当时北方为少数民族贵族军 阀所统治,南方则有司马氏统治集团在南京建立的东晋王朝。东晋的统治阶级为了满足享受 ,恣意兼并土地,征收苛捐杂税,使江南人民受到尤其严重的剥削和压迫。东晋末年终于爆 发了以孙恩为首的农民大起义。军阀刘裕镇压了这次农民起义,扩大了自己的势力,不久代 晋自立,建立了刘宋王朝。陶渊明的曾祖陶侃在东晋初年,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忠心为国,曾 在平定杜韬和苏峻的叛乱中,立下了盖世功勋,被朝廷任为太尉之职,封为长沙郡公。渊明 的祖父陶茂字梅九,是陶侃的第七子,由于不满兄弟相争,早年就愤而辞去了武昌太守之职 ,回到寻阳柴桑旧宅隐居,陶渊明之父陶敏是陶茂的第二个儿子,从小聪明伶俐,好学上进 ,为陶茂所钟爱,陶渊明的母亲孟氏是当时的大名士孟嘉之女,婚后一年,即在
晋哀帝兴宁 三年(公元365年)六月,产下一子,取名渊明,字元亮。渊明从小聪明过人,读书过目不忘, 而且性格沉稳,遇事不慌,双亲视为掌上明珠,亲自对他加以指导,在八、九岁时,就已能 诵读诗书,通晓《论语》。晋废帝太和五年(公元370年),渊明6岁时,父亲陶敏被征西大 将军桓温辟为掾属,他和妹妹就跟随父母来到桓温征西府驻地姑孰(今安徽省当涂),后来又 迁往父亲所任的安成(今江西安福)太守任上,读书习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然 而好景不长,孝武帝太元六年(公元367年) ,渊明十二岁时,父亲因操劳过度,一病不起。 父亲过世后,母亲孟氏即带着渊明兄妹二人,扶丧回到了寻阳柴桑,靠仅有的一二百亩田租 维持家庭生计。陶渊明在少年时代就“猛志逸四海, 骞翮思远翥”。他常以曾祖陶侃自强不 息,终于建立功勋,成为国家栋梁的事例来勉励自己,暗自发奋,努力学习。每日清晨,鸡 鸣即起,习武练剑,晚上则常常秉烛夜读,直到夜半之时。到了十七八岁,已是文韬武略, 多所通晓。太元七年(公元382年)渊明十八岁时,孟夫人见爱子已经长大成人,于是遵照先夫 临终遗言,命渊明北上广陵,前去投奔陶敏生前的挚友谢玄。
谢玄其时正担任兖州刺史要职。当年渊明父亲陶敏被征西大将军桓温辟为掾属时,谢玄也被 桓温召入幕府,二人性格相合,互相倾慕,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时隔不久遂成莫逆之交。陶 敏临终时曾拉着孟氏的手说:“待渊明儿成人之后,可让他投奔谢玄兄弟,如能得到谢兄指 教,我在九泉之下,也就瞑目了。”渊明按照父亲的遗愿,千里迢迢来到广陵,受到了谢玄 的热情款待和欢迎,让他先与其子谢焕一起读书习武,准备过段时间正式聘请他到自己军中 帮助参谋军事。不料,时过一个多月,突然接到家中来信,说母体欠安,嘱其速回。渊明还 来不及接受军中任职,就告别了谢玄一家,踏上了回乡的路途,这一别竞成了陶渊明的终生 遗憾。太元十年(公元385年) 八月,陶渊明接到了谢焕的来信,报知其父谢玄因招致当时专 权的皇族会稽王司马道子等人的猜忌和攻击,抑郁成疾,溘然长世。渊明面对这一突如其来 的巨大打击,一时感到不知所措。
他隐约地觉得一切都完了,他的报国壮志,他的复兴陶氏 的愿望,他的美好前程,似乎都已随着谢玄的离开人世而化成了泡影。这一天他大声地吟咏 起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吟后,他大碗喝酒,以酒浇愁。过去渊明虽然在逢年过节等喜庆之日,或在亲朋往来时也喝 一点儿酒,但都很有节制。然而这一次却醉得整整睡了一天一夜,随后又大病一场,半个月 后才逐渐恢复。从此渊明再也离不开酒了,只要一天不喝他就感到四肢无力,浑身不自在, 而且每次喝酒总是一醉方休,有时家中无酒,但凡亲朋邻居相邀,他也都欣然前往,大醉方 回。醉后,他就坐在宅树之下或吟诗作赋,或放声长啸,以慢慢化解心中的怨愤,常年如此 ,遂成癖好。这就是陶渊明第一次投军未成,转而嗜酒的一段经历。
〖HT5H〗〖JZ〗二、陶氏祖居 〖HT5SS〗
陶渊明的一生都与东园菊圃息息相连,东园中的五柳、青松和一年四季盛开的菊花成了陶渊 明人品风格的象征。东园在何方,我们不妨追溯一下陶氏祖居的来历。
陶渊明原藉鄱阳人,西晋平吴之后,迁徒到庐江的寻阳 (时治江北古兰城,今湖北黄梅县西 南),后来由于曾祖陶侃在平定杜韬叛乱中,立下赫赫战功,被朝廷封为柴桑县候,食邑四 千户,于是将家迁到
了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从此陶氏世代居此,享名远近。陶氏旧宅, 在柴桑城西五里之处,地名上京里。这里背山面水,土地肥沃,环境优雅。据说陶侃自鄱阳 迁居,移址建宅之时,曾延请术士相地。术士绕寻阳一周,最后选定上京里,说这里得山水 秀美之气,日后当出贵人。当时,陶侃一心忙于政事,也没有大兴土木,仅建了平房二十几 间,此后,陶侃戎马倥偬,很少回乡,他的诸子大多追求荣华富贵,不满这里荒僻简陋,陶 氏旧宅一直没有重建和修茸,直到陶渊明的祖父陶茂回乡隐居,才使旧宅重显荣光。
陶宅正门的东侧大约十丈以外是一个有着数亩水面的大池塘,池塘靠近住宅的一边有一棵青 松和五棵合抱的倒垂杨柳,前方则是一片平整的农田。这五棵垂柳本为渊明父亲陶敏年轻时 所栽,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长得枝繁叶茂,浓荫蔽地。每到仲春时节,柳叶新吐,鲜嫩翠 绿,镶嵌在柔软细长的枝条上,倒垂于水面,随风荡漾,划出层层涟漪。密叶繁条丛中,黄 雀、翠鸟的鸣叫,婉转悦耳。陶渊明从第一次投军未成,从广陵回到上京里后,已经过去了 十几年的时间,可他仍然没有找到出仕的机会,为了排解心中的烦闷,他在柳树下修整出七 八丈见方的平地,安置了一张石桌,外加几张石凳,每每晨曦初出,斜阳将倾,他总爱在此 闲坐,或观赏景致,或开卷读书,或即兴赋诗,或弹琴抒情。当时渊明有一好友名叫庞遵、 字道之,住在上京里东南七八里处的南里,也是寻阳一带颇为著名的文士。渊明与他志趣相 投,年龄又相近,因而常常互相往来,或喝酒清谈、或议论时事、或探讨玄言哲理、或弹丝 品竹、赋诗作文。一天庞遵来访,命人将酒食挑到五柳树下,渊明说:“道之兄~今日就在 这棵柳树下痛饮一番为何,”庞遵答:“好极了,在柳树下开怀畅饮,天地人融为一体,抛 掉一切烦恼,可作人生快意之举。兄简直可以称为‘五柳先生’了”。渊明心中为之一振, 兴奋地说:“就是它,五柳先生~五柳先生~”接着提笔饱蘸浓墨,写下了“五柳先生传” 。从此渊明就自号“五柳先生”。
东园菊圃始建于渊明前妻陈氏逝世之后。渊明的前妻陈氏,知书达礼,
温柔贤淑,而且肤色 白皙,面貌姣美。他与渊明结婚六年,育有四子(其中有一对双胞胎),由于生育过密,加之 平日操劳过度,身体虚弱不堪,在一个灾荒之年的暮秋季节,香消玉殒,魂归天国。陈氏的 早逝,对于中年丧妻的陶渊明来说, 悲痛得几乎难以自制, 他含泪作了一篇《闲情赋》, 表达了他对爱妻的一片真情。作完这篇“闲情赋”之后,他迈着沉重的步履,漫无目的地来 到东园。秋意已经很浓,一阵西风吹来,使他感到了些许寒意,他下意识地走到青松之下, 猛然间,他见西侧院墙的一角,有一棵盛开的菊花,花枝上缀着三、四朵硕大的花朵,几只 色白背青的凤蝶正在花朵周围飞舞盘旋,菊花与飞蝶,相映成趣,组成了一幅颇为自然和谐 的图案。这景象使他想起了昨晚的梦境。昨晚他又与陈氏夫人在梦中相会,在一番缠绵之后 ,夫人对他说:“我乃天上御花园中的菊花仙子,如今我俩尘缘已了,又重新回到天界,而 今天地两隔,望夫君多多保重,勿以我死伤悲”。梦醒后,渊明的心里空落落的,现在见了 这东园中的菊花,他的眼睛突然一亮,他想:那不就是我那位通体透光,神采夺目的美人吗 ,他快步走到菊花旁边,在它的四周垒起了一个小小的花坛,心中默默许愿:菊花啊~让我 这一生与你永远相依相伴吧~
从此,陶渊明迷上了菊花,在东园辟了个花圃,专门用来栽培菊花。凡经过渊明亲手莳弄过 的菊花,株株壮健,枝枝挺拨,花色艳丽,更奇妙的是一般菊花通常是春生夏长,秋季开花 ,而渊明的菊圃之中,几乎一年四季都有菊花在盛开,一茬接着一茬,可以说是常盛不衰, 四季如秋。每当秋风一起,东园中的菊花竞相开放,花朵黄白相间,青红错杂,引得满园蜂 蝶纷飞。一些倾慕者又给渊明加了一个雅号,尊称他为“菊仙”,也有人暗地里称他为“菊 痴”。
〖HT5H〗〖JZ〗三、三出三归 〖HT5SS〗
陶渊明一生有三次出仕三次归隐,从太元18年(公元393年) 初次出
仕到晋安帝义熙三年(公 元406年) 辞去彭泽县令,正好十三年整。所以他在“归园田居”诗中曰“少无适俗韵,性 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其间的经历大体是这样的:
太元18年(公元393年) ,陶渊明时年已经29岁,受江洲刺史王凝之之聘,担任了洲府别驾祭 酒。当时的寻阳,机构混乱,吏治腐败,王凝之年老昏庸,不问政事,而且信奉五斗米道。 他聘用陶渊明的用意并非看重他的才能,以治理好江洲的事务,而是将他当成一块金字招牌 ,想利用他的声名以抬高自己的威望,从而博得求贤若渴的美誉。所以,陶渊明名义上虽然 是洲府的首席幕僚,实际并未握有实权,更使他不能容忍的是,王凝之还诱迫他参加五斗米 道,陶渊明执意不从,所以这次在江洲祭酒的任上,他只勉强度过了一个多月,就自愿离任 ,结束了他生平第一次短暂的仕宦生涯。
晋安帝隆安元年(公元397年) ,庞遵带着荆洲刺史桓玄的亲笔信,来到上京里,礼聘渊明到 桓玄军中任职。这次渊明距离初次出仕已有四个年头,这些年来,他可叹自己命运坎坷,遭 逢昏朝,奸臣当道,得不到展示才能的机会,而且家里境况也是一日不如一日,自从续弦翟 氏进门以后,他那伤痛累累的身心才得到了抚爱和慰藉,而今他不忍心让翟氏也去重蹈陈氏 的覆辙,跟着自己去挨穷受苦。在庞遵的再三劝说下,他带着一线希望,接受了桓玄的礼聘 , 在寻阳江口乘上庞遵来时所乘的官船,逆着滚滚东流而去的江水而上,前往桓玄的驻地, 开始了他人生旅途中新的历程。在荆洲府地江陵,陶渊明接受了桓玄任命他为军府参军,并 在这里供职一年多时间。后来由于上京面见堂叔,通过分析桓玄的篡权野心,使他认识到屈 身桓玄,有悖他复兴晋室,重正朝纲的愿望,而恰在这时,又传来了老母病逝的噩耗,于是 他递上辞呈,迅即回到了家乡上京里,结束了这段仕宦生涯。
元兴三年(公元404年) ,建威将军、江洲刺史刘敬宣突然来访,他带来了驻扎建康城北石头 城的镇军将军、南徐洲刺史、八洲都督刘
裕的亲笔信,礼聘陶渊明到京就职。两天以后,渊 明告别了娇妻弱子,登上刘敬宣专门为他派遣的官船, 离开上京旧居,开始了他的又一次仕 宦生涯。在担任了几个月镇军参军之后,他又被派回到寻阳,担任了刘敬宣的建威参军,成 了刘敬宣可以信任和出谋划策的得力助手,时间有2年多。晋安帝义熙元年正月,刘裕在彻 底平定桓玄叛乱之后,迎晋安帝回到京都复位,按照惯例,各个地区的军政首脑都必须派遣 使者携带表章和礼品前往京都庆贺,刘敬宣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渊明,同时还交给他另一项重 要使命,为自己上表请求解职,以避开政敌刘毅的锋芒。渊明接受这个任务后,日夜兼程, 来到京都,呈送了表章贺礼和刘敬宣的奏折,并再一次拜见了堂叔,表露了自己厌弃官场生 活,坚持回乡隐居的想法,堂叔陶夔在稍稍思索后对他说:“你再去归隐田园,固然很好, 可是你想过没有,你年龄已大,又不善理财、孩子尚小,家境贫困,这往后的生活又该如何 去维持,我的看法你不如走一条中隐之路”。何为中隐,指的是做地方上的小官。渊明思索 再三,在面见刘裕时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晋安帝义熙元年六月,朝廷特使来到寻阳,宣读免 去刘敬宣江洲刺史,等待交割的圣旨。接着,特使又向刘敬宣递交了一封刘裕给他的私人信 件,要刘敬宣在离任前任命渊明为彭泽县令。一个月后,渊明辞别家人,来到了彭泽县的任 上,做了八十多天的县令,后来由于督邮发难,愤然挂印彭泽,离开了官场,真正走上了回 乡隐居之路。
〖HT5H〗〖JZ〗四、彭泽挂印 〖HT5SS〗
彭泽是个在藉人口只有2万多人的小县, 这里水网稠密,沼泽湖泊星罗棋布,气温冷热适中 ,土地肥沃,非常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因此物产丰富,各种资源繁多,人民的生活也较为安 定。陶渊明来到彭泽任职,开始心里是很满意的,因为这里离家不远,只要从彭泽乘船,仅 二天时间就可抵达上京里附近的内河渡口;按照当时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个县令可以拥有 三百亩公田收支的支配权,收入也归县令所有,足以维持家里生活。同时,凭他的才能,治 理一个小小彭泽
县,他也是踌躇满志,信心十足的。他憧憬自己到了彭泽县,一定要体恤民 情,爱护人民,尽自己的所能,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生活幸福。
当时彭泽县,自从孝武帝太元年间起,由于实行了每个成年男丁收租米五石的口税制以后, 出现了两种现象,一是一般农民的负担大大增加,农民们不愿意更多的拥有土地。一些荒芜 的山林沼泽地也无人愿意开垦,甚至有的农户还将一些贫瘠的土地丢弃,抛荒不种。二是隐 匿人口情况严重,出现了在藉人口远远少于实际人口的怪现象,导致了政府税收减少,官府 负担转嫁到了普通农民身上。面临这种情况,陶渊明上任后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查户口 。
清查户口在彭泽县已有十几年没有开展过了,原因是前几任的地方官员,有的不深入民间探 访民情,对其中内情不甚了解,故而熟视无睹,听之任之。有的是看出了问题,也抓了,但 由于种种干扰而中途夭折。其主要干扰者有两种人,一是财大气粗的大地主,因为有钱,就 用钱贿赂清查的衙役,帮他们隐瞒人口;二是当地的土豪劣绅,或与执法人员胡搅蛮缠,使 其无法清查,或利用家族中有人在洲衙做官,以势压人,使清查人员不敢进行正常工作,只 是象征性的登记完事。例如城北的何泰,有良田数百顷,家中成年奴仆有几百人。因为何泰 的弟弟何隆长期担任寻阳郡的郡丞,是太守的副职,所以历任县令都对何家格外优待,只登 记在藉男丁20名,与实际数字悬殊很大。所以其它大地主也效而仿之,清查人口工作只能半 途而废。而陶渊明在这次清查人口工作中,却是“擒贼先擒王”,敢啃硬骨头,第一下子就 从何家开刀,他通过突然拜会何泰,带领衙役进何府,当场责成何泰管家拿出花名册,逐一 核对,共查出何泰家隐瞒成年男丁200余名,一举震动了全县,仅半个月的时间就清查出被 财主豪绅隐瞒的成年男丁3000多名。初战告捷之后,他又布告周知各地,宣布从次年开始, 每个成年男丁所缴纳的税米由原来的五石减少为三石,县民齐声欢呼,纷纷赞扬新县令的英 明和爱民如子的美德。
而陶渊明就因为这次清查户口,得罪了寻阳郡丞何隆。何隆为出胸中一口恶气,便设计利用 督邮刘云的手去惩戒一下陶渊明,督邮是郡中的属官,负责具体监察和考核郡中所属各县官 员的政绩,对各县官员的升降任免有着直接的影响。寻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 近,每年冬夏二季,他都要巡视各县,称作行部,而每次行部,都是满载而归。刘云受何隆 之命,依计来到彭泽,他事先没有行文通知,而是突然闯进县衙,以便给陶渊明一个措手不 及。恰在这时,陶渊明正和几个幕僚喝酒闲聊,听说何云驾到,立即撤席出迎,不料刘云却 怒气冲冲,不仅不还礼,还喝斥道:“本官行部来到贵县,你等衣冠不整,形态懒散,是何 道理,目前国家正是多事之秋,你等不思国恩,励精图治,为民造福,反而白日聚众豪饮, 不理政事,朝庭要你等滥官污吏何用,”说罢扬长而去,给了陶渊明一个下马威。刘云走后 ,渊明问众“督邮今日发怒,不知究竟为了何事,”一幕僚答:“督邮一向贪婪,照卑职看 来,他不过是借题发挥,索要贿赂罢了”。渊明听后愤然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 里小人~索要贿赂,他是找错人了”。
恰在这天的晚上,武昌来人报丧。陶渊明的妹妹不幸突发疾病去世,渊明心中顿时升起了一 种莫名的悲哀。他回想白天所发生的一切,以及官场尔虞我诈的黑暗现状,又进而联想多年 以来自己所追求的归隐田园的愿望始终未能真正实现,不由得使他最终下定了退出官场、归 隐田园的决心,遂即吩咐陶兴到城外找来船只,自己收拾了一下行李,又独自一人踏进了县 衙大门,望着“明镜高悬”的金匾,冷笑了几声,接着将大印放在案桌上,大步走出了县衙 ,向着江边码头走去,乘着溶溶月色,与陶兴乘船回到了上京里。
〖HT5H〗〖JZ〗五、驻足池洲 〖HT5SS〗
池洲地处长江南岸,自古是“千载诗人地,莲花佛国乡”。陶渊明曾
两次驻足这里,留下了 钱溪赋诗和东流艺菊的千古佳话。
钱溪,即今池洲市贵池区的梅梗,古时又称梅根冶,是长江南岸的一个著名港口,南来北往 的各种物资都通过这里向各处转运,长江中航运的船只,夜间也大多在这里的港湾停泊。陶 渊明在担任刘敬宣的建威参军时,受刘敬宣派遣,于晋安帝义熙元年三月,送表进京庆贺晋 安帝复位时,曾停船钱溪,在江边港口宿了一夜。二十多年前,陶渊明第一次离开家乡前往 广陵的途中,也曾在这里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这次船停钱溪时,太阳才刚刚落山,四周 是雾蒙蒙的一片,岸边树木葱葱,合抱的江枫翠柳,笔直地向远方伸展而去。渊明信步走上 江岸,只见梅梗集上已经升起袅袅炊烟,出现了点点灯光,田野路上牧童们的悠扬歌声也逐 渐稀疏下来,到处是一片和谐静谧的气氛。这情这景,撩拨起了陶渊明对自由宁静的田园生 活的怀念,对勾心斗角、充满机心的险恶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勤劳质朴的上京里的乡邻们的 深情记忆,对温柔敦厚的妻子和活泼可爱的孩子们的无限眷恋。
回到船舱之后,外面又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雨打船蓬,发出轻轻的沙沙声,似催眠曲一样 ,使渊明很快进入了梦乡。当他一觉醒来,整个江面又沐浴在初升旭日的金色光辉之中,经 过夜雨浸润洗涤的江岸上的芳草、野花和高大挺拨的江枫翠柳,越发显得鲜嫩娇艳,东南几 十里处的九子山(即九华山)的群峰一片烟雾缭绕,在熹微的晨光中隐隐约约地显露出神奇色 彩,不远处的山道上,出现了倒骑牛背横吹笛的牧童,一股强烈的创作欲望激荡着渊明的心 ,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下了《乙己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
我不践斯境,岁月好已积。
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
微雨洗高林,清飙娇云翮。
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
伊余何为者,勉励从兹役。
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
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
终怀在归舟,谆哉宜霜柏。
诗中描述他在久违的钱溪所见到的熟悉的优美景物和敦厚淳朴的乡风,以及他长期以来所度 过的田园生活的美好,而自己现在的形体虽然受到了制约,不能自由,但是归隐园田的本心 却难以改变,不会长久逗留官场,最终有一天会回到家乡的园田,这个决心就如同经霜不凋 的松柏一样的坚定,不可改易。
东流,在东晋时是隶属彭泽的一个**乡,因邑中土地遍开菊花而得名。陶渊明在担任彭泽 县令时,在清查过城北何泰家户口后,又获知**乡有七户大地主,雇佣农工开垦七里湖的 湖田,其中有很多男丁未报户口,据说都是眼睛看着何泰,现在何泰问题解决了,渊明带着 衙役从彭泽乘船到东流,督促办理登记事项。陶渊明早闻东流的菊花远近闻名,而过去几次 乘船到建康路过这里,都因公务紧急,未能登岸观尝。这次他登上江岸,放眼望去,牛头山 上满目皆菊,黄澄澄,金灿灿的一片,空气中也氤氲着浓郁的清香。陶渊明爱菊成癖,见了 这一片菊海,竟高兴得像小孩一样,在菊丛中穿行奔跑,又喊衙役将随身带来的酒拿来,坐 在一块山岩上,边渴酒边赏菊,乐不开支,简直到了忘我的程度。衙役见此,悄悄把乡长叫来 牛头山,乡长见过彭县令,请他到乡中议事。陶渊明边渴酒边说:“好一片黄
菊啊~”他一 望,江边有座凉亭正好在牛头山尽头,就说:“你去把那几位财主领到亭子上来,我与他们 谈谈登记户口的事”,乡长诺诺而去,不一会七个大财主都来了,见县令亲自驾到,事先又 听说何泰家也核实了人口,就一五一十将隐瞒的户口如实上报了。 这次到东流,陶渊明又 查出隐瞒人口500多人。清查户口工作告一段落,渊明感到浑身一阵轻松,心中好不高兴。从 此他一有闲空,就到东流赏菊,并发动衙役砌石为墙,辟了一块菊圃,自己荷锄植菊,用瓦 罐从江中吸水浇菊,渐渐与东流的名人雅士熟悉了,常常在一起饮酒赋诗,乐不思返。陶渊 明从东流艺菊中,进一步得到了启发,悟到了人生真谛,促使他最终下了归隐田园的决心。 因此,东流也可以称得上是陶渊明仕途中的最后一站,也是他一生中最值得纪念的地方。东 流人也从陶公赏菊的短暂时光中,看到了这位著名诗人的诗章品德,当渊明弃官归隐的消息 传来,东流人十分惋惜和思念这位可亲可敬的父母官。公元427年,当人们得知陶公仙逝的 消息时,民间按照食菊花乘云升天,得道成仙的传说,把东流誉为“菊邑”,把那段“沧江 百折来,及此始东流”的长江称之为“菊江”,在东流立县后,将陶公艺菊的历史载入了本 县的史册。城南的康节邵先生曾作小斋二,东曰陶斋,西曰邵斋,效仿先生东蓠采菊,以不 忘先生安贫乐道、“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崇高精神,后来又建祠祀之。陶公祠始建年代无考 ,复建于明弘治三年(1490),距今已有511年。《东至县志》记载,陶渊明在东流作《九日 闲居》、《劝农》等诗篇,而后人却把那首《饮酒》诗中的“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 名句,当作是他东流艺菊的意境写照,把东蓠误指 成牛头山上的菊圃,把南山误指为历山。实际上那首诗是渊明在归隐田园后所作,指的是上 京里东园菊圃的意境。但是,无论是附会还是误会,都表达了后人对这位父母官的崇敬。
〖HT5H〗〖JZ〗六、归隐之后 〖HT5SS〗
陶渊明回到上京里之后,首先将这一次辞官回归的感觉,痛快淋漓地用文字表述出来,写下 了“归去来兮辞(并序)”,在文中他表明了
功名富贵非他追求,神仙世界又虚无缥渺,来日 已经不多,惟有遂顺自己的心愿任意而行。这时候的渊明,断绝了与上流社会的一切来往, 过了一段极其宁静悠闲的田居生活。这在他所写的《归园田居五首》组诗中,就集中体现了 出来。其中第三首诗曰: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时光流逝,转眼又过去了2年。正当渊明在上京里农闲时读书赋诗,饮酒聊天,农忙时勤力 耕作,自由自在生活的时候,一场巨大的灾难正在向他悄悄地逼近,事情还是在彭泽任上得 罪何隆时引起的。当年渊明彭泽挂印,后被新任江洲刺史何无忌知道,大为恼火,立即派人 把寻阳太守传去,命令他罢免了刘云督邮的职务,第二年春天,又派人到上京里,希望渊明 继续担任彭泽县令,或是由他自己在江洲境内另外选择一个新的县赴任。但都被渊明婉言谢 绝了。然而,何隆、刘云这帮小人,却贼心不死,伺机报复,义熙四年(公元408年) 六月中 旬,他们雇请帮凶,潜入上京里,一把火烧毁了陶氏旧宅,逼得渊明将家迁往西庐,以避开 何隆和刘云的纠缠,也避开了随之而来的一场残酷的战争,直到战争过后,他又在南里建了 十几间房子,重新定居下来。
义熙九年(公元413年) ,刘裕在平定叛乱,统掌朝政之后,派遣专使来到寻阳,以东晋政府 名义,征命陶渊明等庐山三隐士入京,担任著作郎之职,陶渊明以身体不适为由,婉言谢绝了 。义熙11年(公元415年),刘裕又派渊明好友庞遵回乡说服渊明出仕,又一次被渊
明谢绝。 接着江洲刺史王弘又传出请其出山和有意结识的信息,而渊明却利用遍游庐山的时间差,躲 开了王弘的造访。在刘裕篡权称帝时,陶渊明终于发出了冲天之怒,他的曾祖父为之付出毕 生精力,自己多年来一直梦寐以求为之竭力的晋王朝从此在历史上彻底消失了。它的灭亡, 带走了渊明的最后一点梦想和希望,他想痛痛快快大哭一场,却欲哭无泪,他想对着苍天大 喊,却无法喊出声音,他紧闭双目,静静地坐着,像是一个痴呆者。第二天一早,就向家人 和村人宣布,从今开始,改名陶潜,拒绝任何官方来往。
晚年的陶渊明生活十分凄凉。他在南里生活的短短几年中,完成了他一生中的几件大事。在 朋友帮助下,他先后为长子俨、次子俟以及孪生的三子、四子份和佚娶了妻子。几个孩子的 婚娶之后,南里的房子愈来愈拥挤,于是他又带着妻子翟氏和幼子佟、幼女爱菊等回到了他 的旧居上京里,上京里经过战争的洗劫,已是残景一片,触景伤情,渊明心中又生出许多感 慨。随后他又遇上了一连两年的大旱和饥荒,这时候的渊明不但已经很少有酒可饮,就是一 日三餐也很困难,他真正成了一个贫士。而他却穷不改志,也不求“嗟来之食”,有一次新 任江洲刺史檀道济送来厚礼,他以无功不受禄而拒收。接着檀道济又亲自登门拜访,馈赠酒 和粮食,他也没有收下。这期间他写下了《咏贫士》诗七首,表达了他守贫固志的高尚节操 。由于长期贫穷生活的折磨和心情的郁闷,到了元嘉二年(公元425年) 岁末,渊明渐渐染上 了重病,捱到元嘉四年(公元427年) ,他自觉自己不久于世,于是硬撑起身子,举笔写下了 《自祭文》的绝笔,尔后慢慢闭上了双眼,带着满足,也带着遗憾和悲愤,走完了他六十三 个春秋的人生旅程,结束了他极其平凡的一生。
〖HT5H〗〖JZ〗七、千古留名 〖HT5SS〗
陶渊明去世的消息传到了京都建康(今南京市),他的忘年挚友,太子中庶子,领步兵校尉、 著名诗人颜延之悲痛万分,经与渊明在京的
朋友商量,根据诗人安贫乐道,坚守节操的品格 ,给渊明私下加了个“靖节”的谥号,并且满怀深情地写下了《陶征士诔并序》。
到了梁代,昭明太子可以算是诗人的一个真正知音,他不仅汇集了诗人的遗闻轶事,写成了 颇为详细的《陶渊明传》,而且又广泛的收集了诗人的遗文,在梁大通元年 (公元527年) 诗人逝世百年之际,编成《陶渊明集》,并亲自撰写了长序,对诗人高尚的人品以及卓越的 文学创作成就进行了全面地总结,并做出了极高的评价。
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安贫乐道,不慕荣华富贵,不与污浊社会同流合污的崇高品质,以及 文学创作上的伟大成就愈来愈得到人们广泛的崇敬与赞赏,陶渊明现存诗120多首,还有一 些散文和辞赋如《搜神后记》等,其中的《桃花源记》和诗,所描绘的乌托邦式的空想社会 ,就比西方设想的《伊甸园》要早一千多年。陶渊明的诗歌中一大部分是所谓“田园诗”, 它描绘了作者归隐后的农村生活,反映了作者讨厌官场宁愿归隐的思想感情,有美好的农村 风光,有诗人鲜明的个性。这种描景抒情的写作方法对后世作家有广泛的影响,如唐代大诗 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显然与陶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精神有联系;白居易、苏轼等在政 治斗争受到挫折时,也都用陶诗来安慰自己。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开创的田园诗,扩大了 诗歌题材的范围,为后代的大诗人李白、杜甫等所推崇。我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鲁 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说:“再至晋末,乱也看惯了,篡也看 惯了。文章便是和平。代表平和的文章的人有陶潜。”“他穷到衣服也破烂不堪,而还在东 蓠下采菊,偶然抬起头来,悠然的见了南山,这是何等自然。”“除了论客所佩服的‘悠然 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 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 他伟大”。
现代编纂的《中国历代才子传丛书》中有丁福林先生撰写的《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 全传》,较为翔实地描述了陶渊明一生的坎坷经历,再现了他高尚的人格和刚直的性格,并 显示出了他出类拨萃的文学创作才能。
江西省九江市的陶渊明纪念馆和安徽省东至县东流镇上的陶靖节祠,可供人们瞻仰陶公遗像 ,缅怀诗人的诗章品德。
一千六百多年来,诗人始终是特立独行者的楷模,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将永远活在 亿万人民的心中。 〖JY,1〗(2001年夏季根据有关史料加工整理成文)
〖LM〗 〖DM(〗东至古今〖DM)〗
〖SM(〗陶渊明及东流陶公祠〖SM)〗
〖HJ0〗〖HJ3mm〗〖JZ〗〖HT4XBS〗陶渊明及东流陶公祠 〖HT5SS〗
在波涛汹涌的长江南岸,有一个取“大江东流”为名的千年古镇,因东晋末年的伟大田园诗 人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号靖节先生),在任彭泽县令时,来这里种菊、采菊、赏菊、赋 菊,而名传千古。
据史志载:“东流本彭泽东北境,晋彭泽令陶潜菊所也”。陶渊明大约在公元406年任彭泽 县令,那时东流是彭泽属下的**乡,这里因濒临长江,空气湿润,又是一片低矮丘陵地, 宜于木竹花卉的生长,尤以菊花为盛。每逢金秋时节,各种菊花应时开放,贵则登堂入室, 俗乃露天野生,登上江岸,放眼望去,满目皆菊,黄澄澄、金灿灿的一片,空气中也氤氲着 浓郁的清香。这些**将它冷艳的圣
洁美与雍容的华贵美集于一身,因美而具有诗质。陶渊 明任彭泽令时才41岁,在此之前也曾几次出仕,做过祭酒、参军等一类小官,由于看不惯官 场的腐败黑暗,很久就萌生了避开世俗社会的想法,他一到东流,见了这般美景,正合自己 心境,于是喜不自胜地在城南选了一处菊所,时常“日驻彭泽,夜宿东流”,把酒赋诗,借 菊咏怀,前前后后写下了《九日闲居》、《劝农》等诗篇,留下了“采菊东篱 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后来郡里派了一个督邮来县,县吏叫他束带迎接,他说“我 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授去职,赋《归去来辞》,从此弃官不做,归居故 里,过上了一种特立独行、躬耕苦作、自食其力的“隐士”生活。
陶渊明在彭泽任上只做了八十多天的县令,而大部分时间都是驻足东流,东流人从陶公艺 菊的短暂时光中,看到了这位著名诗人的诗章品德,当陶渊明弃官归隐的消息传来。东流人 十分惋 惜和思念这位可亲可敬的父母官,公元427年,当人们得知陶公仙逝的消息时,民间按照食 菊花乘云升天,得道成仙的传说,把陶公说成是菊花所化,称他为“谪仙”。那些敬仰陶公 的乡绅名流纷纷吟诗作对赞颂他,有联曰:“看不惯便去,足见先生节操;吟得好才留,竟 开后世诗风”。“厌弃官场,五斗自除彭泽令;乐吟田里,一辞独擅晋文章”。东流于五代 南唐时单独建县,此后的历代清明县官也以陶公的“亮节”、“仙才”为楷模,有的还亲自 作联警策自己,并贴在县衙的大门上,有联曰:“宰邑应思元亮节,为官尤仰谪仙才”,“ 谪仙遗迹已千年,看池上青莲,瓣香谁续;陶令到官未百日,幸洲中**,生气还存。”并 将东流誉为“菊邑”,那段“沧江百折来,及此始东流”的长江称之为“菊江”。陶因菊升 华了自己的境界,菊又因陶而变成了一种精神,历朝历代有许多文人墨客为此写下了不少赞 美诗。唐、元祯赋诗曰:“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蓠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 更无花”,宋、朱淑贞赋诗曰:“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上老,不 随黄叶舞东风”。明代杨季芳在《菊台》诗中更加直截了当地道出了自己的见解,诗曰:“ 陶公非是爱黄花,花与陶公本一家;懒向春风亮丽色,自甘秋露
缀英华。”这些楹联、诗作 ,把菊花的素雅、高洁和傲霜的品格,喻为陶公的清风傲骨,所以陶渊明东流艺菊成了历史 上一段千古佳话。
从东晋末年之后,祖祖辈辈的东流人都把大诗人陶渊明在东流艺菊的这段历史看成僻邑的光 彩,利用各种方式弘扬陶公的德行道艺,或诗寄情怀、或借以教化于民。相传东流城南有一 名叫康节邵的乡绅,曾仿虞文靖之所为,作小斋二:东曰陶斋,西曰邵斋,不图衰老斥谴之 余,得履先生旧游之地。东流立县后,不仅将陶公艺菊的历史载入了本县史册,而且开始建 祠祀之。陶公祠始建年代无考,复建于明弘治三年(1490),距今已有511年。当时东流知县 进士杨季芳因敬慕先生的高风亮节,先作祠堂于学宫之侧,立主以祀,后得工部郎中毛应奎 例纸六千易甓石,继在当年先生种菊的菊所故址建起了陶靖节祠(俗名陶公祠),还在临江处 建了一座菊江亭(又名望江楼),以供游人赏花游览。《明?言芳陶靖节祠记》中写道:“先 生不幸生于圣人千百年之后,徒想望圣人于寐寤之间,形于诗咏,盖于圣人异时同趋者也, 祠列殿侧,义固不忒将更其神主以栗复龛以妥厥灵焉”。陶公从此被擢拨为神,享受四时之 祀。据有关资料记载,当年的陶公祠与菊江亭,蔚为壮观,祠内四周通达,中为龛,安靖节 神主,前设香案,祠前为厂亭,亭前为月台,宽广各数丈,周围垒砖为垣,临江为坊,坊外 丛植菊。岁月悠悠,风雨流年,陶公祠随后又经历了明万历六年(1573)知县陈春创筑东流县 城墙,重建菊江亭时,移祠于亭侧,清乾隆42年(1777)东流南门外建秀峰塔时,并建学舍10 间,又将陶公祠移之于学舍一侧。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座落在城南小丘牛头山上的陶公祠就在 原来的学舍旧址上,这座祠,经过1981、2000年两次修葺,已是面貌一新,祠前是缓缓流淌 的菊江,祠后是巍峨古朴的秀峰塔,祠左是绿野碧波的七里湖,祠右是波光粼粼的学湖,陶 祠前方的南山——大历山,也是茂林修竹,寺庙深深,已被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祠 ,一进三间,粉墙青瓦,松竹掩映,入院门有鹅卵石径通后院,径两旁有五柳、花圃和百余 盆时令花卉,正厅高悬“松菊犹存”匾额,两边墙壁上挂上了八幅耐久的烫字烫画,
中间安 放着一尊高丈余的陶公塑像,只见先生像一位禅机了悟的佛祖菩萨,手持书卷,端坐在那里 ,正以一种清傲之气,面对着菊江和永远盛开的菊花,细细诉说着千百年来的时事沧桑。
后人仰慕陶公的不朽声名,尊封陶公为“隐逸诗人之宗”,特别是先生在《桃花源记》中所 描绘的人间天堂,震撼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撩拨着多少人去追寻那美好的梦。历史上有许 多名人墨客,船行长江,见岸旁有座陶公祠,纷纷弃船登岸,前往凭吊拜谒先生,并留下不 少珍贵诗文,其中有昭明太子、辛弃疾、朱熹、梅尧臣、范仲淹、于谦等,明、于谦在《过 菊江》诗中曰:“杖履逍遥五柳旁,一辞独擅晋文章。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 。
东流先有陶公祠,后又建有双塔(秀峰塔、天然塔),明清时徽商涌入,曾先后建起千余憧明 清古民居,形成了一条老街坊,这里的古文化底蕴丰厚,遗迹保持完整,因此被列入省级历 史文化保护地段。而今东流镇不仅是八百里皖江上的一个水陆码头,而且还在城东新建了一 座纺织城,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长江之畔,陶公的浩荡名气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吸引着游人如织,瞻仰者络绎不绝,如果你有兴重游陶公祠,定能在新修葺的陶公祠门前看 到一副新贴上的楹联,联曰:
往事越千年,陶公归来三径茂。
长江流万里,黄花依旧一亭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4 Dongzhi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使用IE5.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1024*768分辨率显示器浏览
webmaster@ahdongzhi.gov. 皖ICP备05000972号 主办:东至县人民政府 承办:东至县信息中心
作文十:《陶渊明的故事 资料》8500字
陶渊明的故事?资料
(2011-12-05 09:41:49)
标签: 杂谈
分类: 经典美文
(转自新浪网·莲心的博客)
一、童年陶渊明
公元365年,东晋大司马的陶侃的孙子陶逸家,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了,算命的瞎子王三看过说,此子根骨不凡,当成大器。陶逸给儿子起名陶渊明。
童年的陶渊明同学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度过,锦衣玉食自不待言。良好的幼教、家教,先祖的丰功伟绩,激励着童年的陶渊明。他自视极高,这是他后来去做官以求兼济天下,同时也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主要心理来由。
可惜到了陶渊明同学九岁的时候,老爹死了,一家人的顶梁柱没了,最主要是银子来源没了,家里只剩下老娘和妹妹。一家人坐吃山空,就穷下来了。(想了半天也没有明白,老爷爷是国家政治局的常委,爷爷是市委书记,老爹也是市委书记,应该是标准富好几代啊,国内外的房产、存款、名车、股票什么的稍稍变卖一下,怎么就能穷下来了呢?真让人纳罕。)爱信不信,反正就穷下来了,只好与母妹三人一起,寄养在外祖父孟嘉家里(让我想起了林妹妹,莫哭)。
鲁迅老师说过:“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曹雪芹先生也曾如是,陶渊明同学今也如是,更何况是从大康到困顿呢,这段经历,对陶渊明同学心理成长历程起到重要作用,一个眸子里隐了淡淡哀愁的沉默少年一天天长大了。(掉一个心理书包:童年的印记对人一生的影响巨大。)
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早已经过世,据说是“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旁若无人”,但不妨碍这个老先生成了陶渊明同学后来学习的榜样。陶渊明在这里的生活也算幸福,至少衣食无忧,祖父家里藏书极多,陶渊明同学学习很努力,读了一肚子书,为后来成为真正伟大的田园师祖陶渊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一下影响陶渊明心理行程的因素:
1、祖上曾经的辉煌。
2、家道中落的困顿。
3、野逸散仙好酒的祖父对他的影响。
……
这时候的陶渊明逐渐显出其优秀的潜质,他后来曾写诗:“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he思远翥zhu(就是像鸟一样昂首展翅飞翔,去实现远大的人生理想的意思,古文难懂,实在讨厌)。”可见人要有理想啊,心有多远,路才可能有多远。(先生要经常把这个道理说教给学生听。)
……
陶渊明逐渐长大了,就搬出祖父家单过,在陶家园(网上查了查,说是今宜丰澄塘秀溪南山自然村的陶家坪)盖了几间房子和老母同住。这期间,主要是在家读书和出外游学。期间,妹妹嫁了武昌程家,祖上留下来的一些积蓄逐渐耗尽,亲友接济也逐渐不支,生活每况愈下。
这个时候,陶渊明自觉已经学成文武艺了,可以出来大济苍生了,而且家里也已经没米下锅,两方面的原因,陶渊明决定外出做官了。
二、官途
陶渊明身处乱世。东晋末年传统豪门势力与新兴贵族势力比阔斗富,大量囤积土地,而贫穷的底层劳动人民大量沦落为官宦乡绅的佃户,生活穷困窘迫,这种状况发展到后来便接二连三地爆发了农民起义,军阀割据,民不聊生。陶渊明的仕途生涯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
1、江州祭酒
公元393年,陶渊明在江州谋了一个祭酒的差事。
这个官不算小,类似于今天保定市常务副市长。陶渊明的这个“祭酒”是江州剌史王凝之(这个王凝之的老爹是大名人——叫王羲之)自设的一个官职(晋朝地方官自己有权设置自己下级官吏,只需向上报备就行了)。这个官职在江州属于要职,握有重权(第一任江州祭酒就是王羲之),类似常务副市长。
初来乍到的陶渊明能得到这个官的原因有三个:
1、? 陶渊明此时已经在文坛小有名气。
2、? 陶渊明虽已家道中落,但好赖也算江州的旺族,名门之后。
3、? (据小道消息说)陶家是五斗米教教徒,王羲之家族也是五斗米教教徒,是一党人士。
王凝之是个有个性的人物。他深信五斗米道,迷信“鬼兵”。孙恩攻打会稽时,王凝之同志设坛祷告,烧纸画符,之后给手下说已经请到“鬼兵”十万,大家可以高枕无忧了,于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于是叛军至,于是城破,于是全家被杀。
王凝之这人脾气还不好,喜欢用鼻孔看人,可陶渊明官职虽小,但也是有脾气的,也常常用鼻孔看人,或者说叫傲骨,四个鼻孔相对,两人间隔阂日深。
文人是应该有骨气的,不管水平高低。看过一个写汶川地震的《江城子》,说“纵做鬼,也幸福”什么的,据说还是作协副主席(也是专业作家啊,还副主席,呀呀呸)。让人感叹,有骨气的文人太少。
面对王凝之这样一个“宝贝”,陶渊明心灰意冷,不久就“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了。说不干就不干,打死也不干了。后来,州里又来召他做主簿(秘书长),他也没有答应,回家种地去了。(这就是文人气节,但还有更多文人一边高唱气节歌,一边努力钻营,也是一景。)
第一次仕途结束,但陶渊明并未灰心,只是运气不好罢,达既不得,就独善其身,回家读书去。
不久他的妻王氏死了,继娶翟氏。
2、桓玄门下
公元400年,陶渊明三十五岁,这个时候,天下大乱,也许是实在是过不下去了,他到荆州,投入荆江二州刺使桓玄门下做了个参谋。但陶渊明很快就发现桓玄有个要命的想法——做皇帝。
陶渊明可是个正统文人,忠君思想深入骨髓。他当然不想趟这造反的浑水,但危险来了,俗话说,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要没有个合适理由,如何能下得了船?恰恰(闫哥指导修改)这年冬天,陶渊明老娘死了(伟大的母亲),于是因母丧辞职回家,丁忧三年,名正言顺,也算幸运啊,陶渊明守在母亲坟前感慨万千了许久。
公元402年正月,桓玄举兵攻入东晋首都建康,造反成功,改国为楚。
陶渊明在家乡躲着,心里暗骂,但也颇有些尴尬,一边种地,一边作诗发愤,来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的不平,不满,不屑:
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
意思就是说:老子是高洁人士,才不会跟你们这样的乱臣贼子同流合污,没有谁是我的知己,我白天也把门子关死,老子骨头还是有的。(不知道可否入围中国脊梁?)
这些日子里,陶渊明可把桓玄恨到家了,但人家是皇帝,恨也白恨。骂娘归骂娘,再想出仕,可就要到人家桓玄门下去,这在陶渊明是打死也不会干的,等于说断绝了陶渊明出仕之路。
郁闷啊,郁闷。没法郁闷中爆发,就在郁闷中喝酒,可庄稼也不好好长,酒也不够喝……
一晃就是三年。
3、刘裕参谋官——侠客陶渊明
刘裕在陶渊明经历中可是个重要人物。辛弃疾同志有首名诗《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这里的寄奴就是刘裕的小名。
刘裕同学可是个超级猛人,他做了两件大事:
一是刘裕在家乡京口起兵,击败桓玄,保傀儡皇帝司马德宗登基。二是刘哥觉得司马德宗当皇帝实在不如自己干(确实),就轰走司马(禅让),自己干了。东晋灭亡,刘宋王朝诞生,南北朝开始。
在刘裕大败桓玄的时候,陶渊明高兴极了,老天有眼啊,老陶雄心万丈,开门出来,投奔刘裕,并且做了一件大事:
这时候桓玄同学被刘裕同学打得屁滚尿流,一败涂地,就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上(这可是个护身符),一溜烟跑到江陵。陶渊明为了救黎民于水火,为了救安帝,也为了自家出口气,实实在在地做了一回侠客
——他化了妆,扮作一个落魄文士游学的样子,骑上一匹高大的白马(拍电影该这样拍吧),背背长剑,腰挂水葫芦,怀揣大饼,风餐露宿,冒险穿过敌人辖区,中间躲过敌军多次盘查,几历生死,到达建康,找到刘裕,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报给刘裕知道:“快去救万岁爷啊,桓玄那个王八蛋吧主子抓到江陵去了,囚在那哪儿了,我这里还有地图,你看你看……”刘裕自然大喜,和陶渊明一起做了个营救计划,于是……(省略613字),于是把可怜的皇帝给救出来了。
自觉为刘裕征伐大业立下一件大功劳,着实满足了一下文人假装侠客,“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 千里不留行”的癖好(中国文人大多有此“雅好”),自己也出了口恶气。
他高兴得很,也颇有些得意,写诗明志:
“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心里觉得理想抱负的翅膀终于可以展开,在天地间自由翱翔了。论功行赏,陶渊明得到一个参谋的职务!
什么,真的?没想到啊,有点小啊!陶渊明心头一懵,但文人的自尊并没有让他怒形于色,他默默地回到住处,坐在暗影里,半天没有声响……
这个差事,着实给了心头火热的陶渊明当头一棒,被一盆子冷水浇得有些发懵,学点心理学的人,可以一眼看穿,这是摆明了不信任,不重用啊,陶渊明这样的文人要的首先是个脸面啊,于此陶渊明变得沉默了……
后来,刘裕打入大大一片疆土,从监狱里捞出来的安帝被刘裕命令做了皇帝(刘哥现在和曹操同志一样,入京辅政,独揽朝权),刘裕被加九锡(像曹操吧),挟天子以令诸侯。再后来不得已当了皇帝。
说不得已,是因为一个禅让的故事:
安帝死了(有小道消息说是不小心喝了毒药给药死了,皇帝这个工作不好),恭帝司马德宗被命令即位(苦啊!)。再后来,刘哥觉得司马德宗当皇帝不如自己干得好(这倒是真的,刘哥作为一位乱世枭雄哪里是司马德宗这个白脸萝卜能比的?),于是司马德宗也觉出来了(聪明),于是就提出要把皇位禅让给刘哥,刘哥当然不干,笑着痛斥司马:
“怎么能这样想呢,这不是陷我于不义吗?决不许这样说了啊!”。
但司马这个样子皇帝也不傻,隔了几天,就又说禅让的事,而且更加言辞恳切,如是者三。而且,群臣在这件事情上也和司马皇帝一条心(只有这件事和皇帝一条心,其他事情都和刘裕一条心),写了六牛车的奏折,说你要不接皇位我们就都不活了,而且组织请愿团,到皇宫外跪哭,这期间刘哥狠狠地痛斥了几个带头的,但这几个带头的这回死活不听,继续哭着喊着上访闹事,而这时候百姓也上万民表,强烈要求刘裕同志顺应民意,接受禅让。并且以罢工罢市相威胁,并且有些人已经上街游行了。
刘哥实在没法子了,才说:“唉,你们就害我吧,不过我总不能让百姓寒心啊,就勉为其难罢”。非常痛苦的接了皇帝位。
群臣都长出了一口气,这关可他妈过去了。称颂万岁圣明,刘裕皇帝封赏了“闹事”的官吏。
陶渊明对刘裕是颇有几分崇拜的(刘裕之大能也的确值得崇拜几分啊),但骨子里的正统思想却使得他对刘裕的“谋朝篡位”颇有不满,在这样的矛盾心理作用下,眼里的刘裕就有了许多异样的味道,刘裕对陶渊明这样的心态自然也是洞若观火,所以当然也不会重用陶渊明。另外刘裕的所为(比如不重用自己,以及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王愉,重用王谥任等)也使他颇感失望,终于萌生去意。他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此情可见。
公元405年三月,上表辞去参军这个实为顾问(顾着就问,顾不着就不问)的差事,马上被批准。再回家种地。
4、彭泽令
还是公元405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
这次到任应差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生计,他在《归去来兮词》里说,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连酒都好久喝不上了,实在没有别的办法,愁得转圈。而去当官还有300亩官田归自己用,吃的喝的就都解决了。
干到第八十一天,浔阳督邮(是个类似巡查钦差的职务,张飞打过的那个督邮)来视察,手下说:“您得穿戴整齐了,去跪迎上差”。这时候,陶渊明心中多年的郁结终于爆发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精彩出炉: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翻译过来就是,为这么几粒粮食,让我跪你?去他妈的,老子真真的不干了。这回是最后一次,十三年的仕宦生活结束。为了表明心志,还写了《归去来兮辞》以表决心。
(热烈鼓掌!!!)
为什么要热烈鼓掌,我们来细说缘由: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里表明了两个重要观点:
1、陶渊明十三年仕途,到辞彭泽县令结束,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就是说过去错了,对仕途彻底绝望了。
2、陶渊明归隐后有过短暂的自得与快乐。归家途中“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欢乐之情溢于言表,但很快他就又郁闷了。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
看得出此时的陶渊明心中还是没有放下,失落,寂寞,不平,仍是心中难平的郁结。但陶渊明经过了“命巾车,棹孤舟,寻壑,经丘,植杖,耘耔,登皋,舒啸,一大段时间的思索,终于得出结论,要“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了,这时候的陶渊明终于不再是一个半吊子政客,半吊子侠客,而成长为我们心目中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了。
幸甚啊,幸甚!
《归去来兮辞》是一个分界点,一个里程碑,标志着陶渊明同志思想的真正成熟(此前陶渊明同学的诗文实在没有什么意思)。从此之后在陶渊明的诗中没有了不平之气,没有了无病呻吟,真正达到了平和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
一个彻底放下的,开悟了的陶渊明正式出炉。
所以我们感谢王凝之老弟、桓玄老弟、刘裕老弟等几位同志的合力打造,尤其是刘裕同志,想来有些后怕,若刘裕这样的英雄豪杰好好地栽培栽培老陶,老陶要也放下正统忠君的狭隘思想,好好跟着刘哥混,造就出一个半吊子政客陶渊明,可就绝对没有桃花源里的陶渊明了。
三、田园诗家陶渊明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为后世文人具象化了梦中的寄所。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在《归田园居》中也构画了类似的场景: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清溪、桃林、芳草、落花、杂树、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犬、草屋、远村、炊烟、深巷,农人男女,垂髫黄发。
在床上趴着,写到这里,忍不住打了两个滚儿,坐起来抽了一支烟……
陶哥在《五柳先生传》里写道:“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他说他不知道自己是谁,这该是陶渊明先生明悟以后的哲语罢(我也不知道我自己是谁),所以不必拘泥这桃花源是真有其地,还是经了艺术加工,还是完全虚构了这样一个乌托邦似的仙境。总之,我们知道,每每在心里眼里念着桃花源这三字的时候,必当心动神摇,不能自已。
路过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桃花源。我心里也有这样一个桃花源啊。心里激动,就写了下面的一些字:
我深爱着那个神秘安详的,
有着诗一般意韵的世界,
缤纷的桃花林里,
有我安宁、和平而又富足的家,
狗儿在膝前摇着尾巴,
芦花鸡和白猪、灰羊们
在山坡的柳荫下乘凉,
炊烟在村头飘起的时候,
媳妇们喊着各家的汉子回家吃饭……
(我把这些字分了段,算不算首诗?)
桃花源是每个人心灵的寄所。桃花源隐在心灵的最深处,它需要你细心的经营,当你伤感或寂寞的时候,可以去桃花源里去,躺倒在桃花树下,喝些随便什么酒,醺醺的,任风拂过面颊,任花瓣飘落在身上……
桃花源里的小溪,稻田,果树,笑脸的乡邻,教会我们快乐面对生活——让心灵指向快乐,不计较,不做作,不抱怨,不苛责,不无病呻吟,成为一个基本健康的人,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成为一个平和的人,然后,安静地,面对人生以及人生的尽头。
桃花源是一个完全抛却利禄功名后才允你思考的所在。有了这个桃花源的人,就可以成为一个精神富足的人,一个自然人,一个真人。
每每与好友们在山间醉倒的时候,我总想见陶渊明,那个时候,我总能闻到了桃花源里弥漫的花香。
在心里造一个自家的桃花源吧,劝君山中走走,去悟道归真。
四、困顿酒中仙
中国有名的酒鬼诗人很多,三曹、李白、杜甫、白居易、李清照,陶渊明也如是。
陶渊明归隐之后,生活来源就靠种地。“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惬意啊,跟当年官场生活一比,真有重生之叹。
不过陶渊明可算不上个合格的农夫,技术一般,体力也差,隔三差五的还要在家醒酒,所以生活质量自然也下降了一个层级。
偶尔也有些朋友来看他,会送他一些钱物(曹雪芹先生也曾如是),但毕竟救急不救穷,甚至交好的农夫朋友找他喝酒的时候也劝他再去做官,但陶渊明则笑而不应,次数多了,也就没人再提了,但村里有这样一个当过大官的农夫,大家也觉得脸上有面子,酒还是时时找老陶喝的。
丰收的年头,陶渊明家会酿几大缸米酒(想起了嫂子和樊樊的米酒),虽然老陶农事差劲,但酿酒技术在村里是最好的,所以村子里的老乡们不管谁家酿酒都会请老陶去指点一下,等酒酿好了,再请老陶一醉。老陶为这事得意许久。陶渊明喝酒不讲究吃菜,俩大腌萝卜,或是院子里摘颗黄瓜也能对付。
有酒有酒,闲饮东窗。(多好的句子啊,作者陶渊明。)
朋友来了,只要家中有酒,则必饮,一般总是老陶先醉,醉前,老陶会说:“我要醉了,马上会睡过去,不送你了啊,自己走好”。真是可爱极了。
歉收的年头,日子就惨了。老婆孩子都一脸菜色,酒就没戏了,甚至灯油也买不起,老陶就发明了火把——找根松枝子点起来,把屋子里熏得黢黑。然后喝瓢水,蒙上被子睡觉去。
这时候也会有朋友知道他日子艰难,除了送他些钱米,也有的就请他过去,说是谈谈诗什么的,实际上就是想让陶渊明一饱,临走再送些肘子,鲜鱼之类的给他拿走。陶渊明曾在诗中写下自己的感叹: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凡是有得有失,这倒是不必过于在意。
来给陶渊明送钱送物的也有些大人物,太守颜延之是来的最多的一个,前前后后给他赠送过两万贯铜钱,当然这些钱也都送进了酒家。
也有讨厌人物,江州刺史檀道济就是一个。这天檀刺史亲自到他家,劝他出山:“说坏世道是可以归隐的,但当今圣主英明,天下一统,就该出来做事啊,在这样猫在乡下,是什么意思?(领导声口)”陶渊明心中暗骂,却说:“我,老朽了,没有本事了。”还说,就端茶送客。檀道济要送他猪肉和大米,他说自己吃惯了五谷杂粮,享受不了,檀道济很生气,放下东西就走了。陶渊明也很生气,把那些东西都扔到门外(骨气)。围观的乡亲都很纳罕。
久了,也便不再有人来打扰。
就是耕田,写诗,饮酒三件事。
日月如梭……
人已过耳顺之年,陶渊明知道自己命不长久了,就做了挽歌诗三首,其中有这样几个句子:
千秋万岁後,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第一句,写一生遗憾是酒没喝够;第二句,概括自己一生高堂为官之苦,草乡隐居之乐;第三句,是诗家一生经历,以及所明悟的庄、道、佛思想的大成精解。
最后,就死了。
所有人最终的归宿,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附1:
《诔陶公千古》
陶渊明同志,贫病交加,药剂弗尝,视死如归,临凶若吉。于公元427年与世长辞,享年62岁。
陶渊明同志而立之年参加革命工作,唯公唯谨。早年心怀天下,敢于坚持原则,襟怀坦白,矢志报国,奈何人生际遇难测,公之大才不得施展万一。
不惑之年,弃名利,致力于文学创作事业,创田园诗派之大成,为耀古今天地之文。大宗师身份,却能甘于清贫,躬耕垄亩,贴近群众,生活简朴。
陶渊明同志的离去,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同志。他虽驾鹤桃源,但他的思想仍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烦躁如小儿状时,为我们抚平创伤。他那无与伦比的华美文字;他那种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他那傲骨铮铮的高尚品德;他那净洁如水的宗师风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记取。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慰陶公高天之灵。
愿陶渊明同志桃花源中生活快乐!飨!
(后生路过谨祭)
附2:
陶渊明心理鉴定:
陶渊明出身于一个没落官宦家庭,幼年的富足家道,先祖的伟绩丰功,使他在幼小心灵深处埋下了自尊,自信,胸怀大志的种子,潜意识里,希望能恢复先祖时候的辉煌;同时先人们(尤其祖父)身上的飘逸洒脱,也给他成为后来桃花源里陶渊明的一种潜质与可能。
进入官场主要原因是想兼济天下,光宗耀祖的,生活原因其次。
进入官场后,因为陶渊明骨子里终究不是一个政客,所以不能容于龌龊官场里(还是因为陶渊明同学心理干净啊,同道同道,呵呵),于是感到孤独,不合时宜,力不从心,也不被赏识(统治者实在也不需要这样心性的下属),渐渐萌生退意。
进入犹豫期。一面厌弃官场,一面又忘不了昔日鼎盛繁华,反反复复,颠颠倒倒,来来去去,走走停停,为官之心渐渐淡下去,归隐之心渐渐浓上来,此消彼长,如翘翘板升降。
到彭泽令时爆发,彻底放下,开始新的人生,或者说真正的陶渊明诞生,一代风华绝代的田园师祖横空出世。
在这个美妙的心理状态下,《桃花源》、《饮酒》、《归田园居》这些我爱,精彩出炉,成为一代又一代文人学子(“学子”两字用搜狗敲出来,字组里第一位是“靴子”,有趣)的梦里桃花。
陶渊明退出官场,在刘裕创立新朝的时候,为自己更名为“潜”,表达了对新朝的不满,当然为性命考虑,也是不敢明着骂街的。之后他与佛教大宗师慧远和道教泰斗陆修静等隐士来往,也使他对人生,对天地自然的认识上升到另一个境界。
成为陶渊明的陶渊明心绪平和,心理状态整体指向快乐,级别鉴定为健康+,淡淡的不满不平也还有,但已经不再起决定作用,进入“超我”状态,身上弥满了一种宗教的虔净——这宗教的圣地是“桃花源”。
2011-8-22
木柳书屋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