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论文——小康社会的两个标准》3500字
小康社会的两个标准
内容提要:总体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共同发的,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差距的小康;从时间上看,总体小康是2000年达到的小康,全面小康是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
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体水平上的小康社会 总体上达到的小康水平
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所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也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用我国历史上“小康”的概念并赋予其新的内容,在1979年会见当时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的用于现代化发展战略的一个概念。他称:“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对于什么是小康社会,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小康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生活发展阶段。不仅要从生活水平的角度来理解,还应把小康社会作为一个更加具有理论内涵的新概念,是一个体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新概念。其发展目标包括人民生活目标、经济发展目标、政治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内容。所以,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生活殷实、人民安居乐业和综合国力强盛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社会发展阶段。
小康社会有两个标准——总体水平上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下面分别了解一下小康社会的这两种标准:
一、总体水平上的小康社会
总体水平上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所谓低水平,就是指刚刚进入小康的门槛:一是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还不高;二是指还有相当比重的人口还没有进入小康。比如我国2002年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接近1000美元,排名世界第140位。所谓不全面,是讲我们总体达到的小康主要是从经济方面看,侧重于物质文明方面,在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而且经济方面也主要是侧重在解决生存需要,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即使在生存需要方面,也还有许多问题来不及解决,例如住和行的问题还远没有得到解决。不全面,因为现在还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工农之间和城乡之间,以及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收入和生活水平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在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诸多方面,以及小康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进展状况和达到的水平也是不平衡的。
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果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制约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
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虽然如此,但在达到总体上的小康之前,党和全国人民的努力是不可小视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经过二十年的努力,2000年9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宣布:到2000年,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次十六大报告也指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虽然中国改革中的收入有不平等、地区差异大,但总的来说,中国改革的受益者比俄罗斯多。对中国很难下一个完整的判断,很多人从不同角度的观察都有一定道理。黑格尔说真理是全体,而我们的观察往往是局部的。如何在各种片面、但又不无道理的观察中理出头绪?这就需要一个统筹全局的新概念框架,对具体的局部观察进行重新整理。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涵义,可以从时间、空间和质量这三个方面加以理解和把握:
1、从时间上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从一个起点开始不断向终点趋进的过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点是从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开始,终点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即到本世纪中叶。这是实现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2、从空间上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以分作空间结构和空间布局两个层次。在空间结构上,它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环境等全面发展的目标;在空间布局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发展比较均衡,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缩小,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广大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的过程。
3、从质量上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由低水平向更高水平趋进的过程。就是用大约20年的时间,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超过3000美元,相当于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使我国进入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所以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已经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五个方面新的更高要求: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十六大报告把本世纪头20年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所以说,本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个阶段的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我国由目前较低水平的小康社会建设成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也就
是说,经济总量必须走在世界前列,人均GDP必须达到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进一步提高小康生活的水平和质量,增加富裕起来的人口的比例,提高富裕程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是全面建设更全面的小康社会。
三、总体水平上的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者比较有何区别呢?
第一,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总体小康”是指我们现在已达到的小康现状,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将要达到的目标。我国现状,产业结构层次低,发展后劲不足,离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差距大,将直接影响着全面小康建设的进程。经济和科技发展总体水平偏低。第三产业比重和城市化发展滞后。改革开放以来,这两个指标发展都很快,但目前的水平仍很低,距小康目标和现代化的要求还很远。与世界比较差距还很大。控制人口增长难度大。从这些现象看,我国现在离全面小康社会还有一大段的距离。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总体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过小康的门槛。
第二,总体小康较全面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单就消费而言,人们可以衣食无忧,把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花费到精神消费和享受消费上来。全面建设小康,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单就消费而言,人们可以衣食无忧,把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花费到精神消费和享受消费上来。
第三,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目前,我国城乡、乡镇之间差距大,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化主要集中在五个小城镇、工矿区,城镇工业化不断扩张,农村经济和社会处于缓慢发展状态,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拉大了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这种差距将在较长时期内会一直存在,但差距不应扩大,只有逐步缩小差距才能实现全国的小康和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惠及十几亿人口,所有现在没有达到小康水平的,都要争取尽快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
参考文献、资料:
1、《**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作文二:《关于小康社会的几个题目》5900字
关于小康社会的几个问题
左伟清
(华南理工大学 人文社科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1) [关键词] 小康社会;社会发展;现代化
[摘 要]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探索小康社会发展道路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总体上的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我国目前还仅仅是刚进入小康社会,还处在小康社会的初级发展阶段,还将经历一个充实、提高的较长过程。**同志新的“三步走”战略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进一步展开。
[中图分类号] D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03)01-0035-04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随着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康”概念已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具体战略蓝图。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探索小康社会发展道路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追求。
一、小康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小康,最早源出《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而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西汉《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这以后,小康社会和小康生活,作为一种社会理想,逐步走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用语当中。
改革开放后,**同志把“小康”这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词语,用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并作为20世纪末的奋斗目标,激发了亿万人民的极大热情。1979年12月,**在会见外国朋友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文选》第2卷,第237页)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确定从1981年到20世纪末,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总产值翻两番”,“实现了这个目标,??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的物质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这是党的文献首次使用“小康”概念,并把它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从1981年到1987
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一番,长期困扰相当一部分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十二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步战略目标提前实现。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实现小康列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同时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将取得新的巨大的进展,人民群众将能过上比较殷实的小康生活,人民普遍丰衣足食,安居乐业。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对小康的内涵作了详细的描述,“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奋斗,到2000年,我国顺利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二步目标。一个近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1997年,**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2002年11月,**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二、小康社会的内涵
古人将“小康”与“大同”并列为两种不同的社会状态或社会理想。在古代思想家眼里,“大同”是天下为公、路不拾遗、井然有序的理想社会,“小康”是天下为家、温馨和睦、讲究礼仪的亲情社会。尽管“小康之家”、“小康生活”寄托了普通百姓对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美好生活的朴素向往,但古人眼里的小康社会,归根到底反映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状态。
随着中国步入现代化建设进程,“小康”概念的内涵也开始发生变化,并随着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深化和充实,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具体战略蓝图。
从**同志于20世纪70年代末首先用“小康”来概括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发展目标,到党中央提出“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这个要求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再到“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生活资料更加丰裕,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小康”的内涵在不断深化。现阶段,“小康”实现程度及未来发展趋势已经成为反映我们国家历史进步的一把标尺,成为衡量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准。
2000年,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十六大报告又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那么,总体上的小康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有什么差别,
总体上的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较高标准的小康
20世纪末全国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种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还仅仅是进入小康社会的门槛。2000年底,我国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而到2020年,预计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 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研究的成果,2000年末,全国初步达到小康水平的人口是75%左右,现在全国还有3 000万人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城镇还有将近2 000万人生活在国家最低社会保障水平线以下,农村还有几千万人口是低水平的不巩固的温饱。因此,总体上的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
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按照十六大报告的论述,全面小康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2(全面进步的小康
总体上的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是从生产发展、生活水平提高来讲的。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重人们的精神生活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它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包括民主政治更加完善,包括精神文明显著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可持续发展等等。正如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3(共同富裕的小康
总体上的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惠及十几亿人口,所有现在没有达到小康水平的,都要努力争取尽快达到。就消除城乡差距而言,20年后基本实现工业化,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将从目前的50%降低到30%。
从生活水平总体上的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是继续消除局部贫困的阶段,是逐步提高小康水平和富裕程度的阶段,是由片面发展逐步转向全面发展的阶段。它所指向的目标是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
1.国际通用指标
小康社会生活状态是什么,国际上通常用人均收入和恩格尔系数两个指标进行划分和评价。
按照世界银行1998/1999年度《世界发展报告》中的指标,人均GDP在785美元以下者为低收入国家,785,3 125美元为下中等收入国家,3 126,9 655美元为上中等收入国家,9 656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按这一标准划分,1980年,我们的起点基本上是属于世界上的低收入国家,到了2000年以后,中国已经开始进入世界称之为下中等收入国家。
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的食品消费占整个消费支出的比重。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恩格尔系数高于60%就认为是绝对贫困;60%~50%之间是勉强度日,我们叫温饱;50%~40%就认为是小康;40%~20%,就认为是富裕;20%以下就是极富了。从现代化的整体进程来看,在贫困、温饱、小康和富裕四个阶段中,小康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发展阶段。目前我国的恩格尔系数为43%。
由此可见,小康是一个阶段性和动态性的过程区间,不是一个点。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及国家的综合实力看,我国目前还仅仅是刚进入小康社会,还处在小康社会的初级发展阶段,还将经历一个充实、提高的较长过程。
2(中国的指标体系
小康社会是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概念。至于具体的小康标准,有关部门曾做过一些研究和设定。如1992年国家统计局提出的指标体系,分为宏观经济条件、生活质量和生活效果三个领域,共12个指标。具体量化又分为全国标准、城市标准和农村标准三类。此后,国家计划委员会与国家统计局联合提出并征求12个部委意见,于1995年修改完成了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该标准由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生活环境等5个部分16项分指标组成。这16条基本标准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 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 500元相当于900美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 4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 200元;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2平方米;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75克;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恩格尔系数50%;成人识字率85%;人均预期寿命70岁;婴儿死亡率3.1%;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电视机普及率100%;森林覆盖率15%;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
据国家统计局介绍,到2000年,这16项指标中,除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蛋白质摄入量、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三项指标外,其他13项指标均完成或者超额完成。经测算,1990年全国小康实现程度为48%;2000年,为96%,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标准是一个综合体系,包括从传统农业过渡到现代工业,从农村社会过渡到城市社会,从不太完善的民主社会过渡到较发达的民主社会,从传统文明过渡到现代文
明。这是一个全方位的指标,在原有指标体系基础上,不仅强调经济的因素,也要强调社会转型、民主化进程的提高和文明层次的提升。
四、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
1.**同志的现代化“三步走”战略
为了规划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蓝图,**同志设想了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00年,我们已胜利地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全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所讲的“三步走”,实际上是当时的经济发展战略,是现代化实现步骤的一种调整,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现代化。本来在过去讲的是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提出小康,实际上是对20世纪末发展目标的重新定位。在这种思想指导之下我们实现了前两步,下一步将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程度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第三步阶段。
2.**同志新的“三步走”战略
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同志设计的“三步走”战略,对第三步只作了一个大致的构想。在完成前两步目标后,对第三步目标和步骤进一步具体化,作出新的战略规划,是历史的必然和现实的要求。
按照新的“三步走”战略部署,我们从20世纪末进入小康社会后,将分2010年、2020年、2050年三个阶段,逐步达到现代化的目标。第一步,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步,根据十六大的规划,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第三步,从2020年到2050年,通过30年的奋斗,基本实现现代化。
按现有的规划,实现**同志提出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大约需要50年,这5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新的“三步走”战略把这50年分成三个阶段,即“初步的小康阶段”、“宽裕的小康阶段”和“殷实的小康阶段”。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整个现代化的一个连续过程,也是**同志实现中国现代化思想的重要部分。
**同志新的“三步走”战略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进一步展开。这对于全面继承和完成**同志的现代化“三步走”战略,全面规划党和国家未来50年发展的蓝图,是非常必要的。新的“三步走”战略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将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作文三:《.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内涵的思考的论文》3400字
外汇返佣论坛.jinhuimall.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这是我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对全面小康社会认识的不断深化,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框架体系、目标要求的充实、完善和提高。
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新内涵
0 引言
改革开放近30年,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镇化等都发生变化,我国已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在这个阶段,“生存性问题”压力减弱,“发展性问题”压力增大,已经到了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时期。
1 在发展中不断深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
从人类发展的角度讲,我国面临着两大矛盾和两大任务。两大矛盾:一是经济快速增长同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二是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不到位、基本公共产品短缺的突出矛盾。两大任务:一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有保障的公共服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促进公平、可持续的人类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1665.Com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党的十七大在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的基础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及时、科学的调整和完善,这将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2 建设更高标准的全面小康社会
党的十六大提出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然而仅仅过去五年,我党又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新审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之路,对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提出更高标准。
2.1 指标值由“总量”调整为“人均”,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总量反映国力,人均反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共同富裕程度,它构成了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的公平表征。指标变化表明从追求经济增长、强调产出能力的绝对量,转向追求经济发展、强调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相对量,人均考虑了人口增长因素,突出了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我国经济总量突破21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1000多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2000多美元,提前实现了本世纪头一个10年翻一番的预期。我国经济位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国民总收入排名第129位(2004年数据排名)。根据世界银行的《2003年世界发展数据手册》,世界人均国民总收入是5120美元。无论从排位还是从绝对量比较,我国人均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很大。如今,我们有条件也有能力尽快提高人均水平,按人均gdp翻两番,考虑汇率和人口因素,届时将可以实现人均4000美元左右。
2.2 目标值由“基本实现工业化”调整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党的十七大报告
外汇返佣论坛.jinhuimall. 谈到全面认识新形势新任务时,在党的十六大强调的“四化”基础上增加了信息化,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出现了两次现代化进程,第一次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第二次则是指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第一次现代化是以实现工业化为主要标志,我国已进入工业化的冲刺期,但面对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竞争格局,中国必须在完成工业化的同时,开始向第二次现代化,即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迈进,肩负起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历史任务。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的快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
2.3 体制目标由“建成完善”调整为“更加完善”。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七大提出到202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
2.4 城市化进程由“城镇人口比重较大幅度、三大差别逐步扭转”调整为“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城市化是第一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集约程度”和生活质量,是现代化的质量表征。按照国际工业化的一般标准,城市化(非农业人口)比重在60%以上,我国2006年城镇人口比重为44%。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城镇化建设突飞猛进,但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很大,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
3 走“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之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到“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好”字排在了“快”字之前,这一顺序的变化深刻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好”讲的是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快”讲的是发展的速度,但速度之“快”,基于质量之“好”,“好”是“快”之前提,在“好”的基础上的“快”才是真正意义的、长久不衰的“快”,能够行稳致远。
3.1 翻两番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一个新意是,在谈到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时,把“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放在了第一位。据有关数据显示,尽管2006年中国贡献了占全世界5.5%的gdp,但中国为此消耗了占全世界15%左右的能源、30%的钢材和54%的水泥。资源和环境压力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而改变这种压力的根本途径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生态文明。
3.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外生发展向内生发展转变,由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发展,由效益优先向公平优先发展。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替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仅一词变更,但是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经济社会发展量的概念,着重于经济总量,经济增长方式则是就经济增长本身的投入产出而言。
3.3 突出消费拉动,普遍提高人民的富裕程度和生活质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是由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同时拉动的,三者之间存在相互消长的关系,尤其是消费与投资的这种相互消长关系更为直接和明显。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几乎形成了一种定势,即投资和外贸成为强势推动力量,而消费则不时处于疲势或弱势的状态。高投资、多出口,使我国经济保持了一个相当长时期的高速增长,同时也面临投资过热、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巨大压力等问题。在经济发展初期,一个短时期或者某个特定时期内出现这种状态,倒也未有大碍。但是,从长期的经济发展来看,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
外汇返佣论坛.jinhuimall. 说就是一个值得特别注意的问题了。
3.4 保障社会公平,均等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当前中国经济社会中表现出的不公平的形式多种多样,原因也很复杂,既有历史、自然、制度和政策的原因,也有市场不完善?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过程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不公平问题之间的相互联系,也决定了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多个方面进行持续的努力。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均等化不等于平均化,而是全体公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同,尊重社会成员自由选择权。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上要建立全国统一的制度,要将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要特别关注弱势群体,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现阶段重点应努力推进城乡区域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作文四:《【论文精品】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内涵的思考》3200字
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内涵的思考
======================================================================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这是我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对全面小康社会认识的不断深化,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框架体系、目标要求的充实、完善和提高。
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新内涵
0 引言
改革开放近30年,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镇化等都发生变化,我国已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在这个阶段,“生存性问题”压力减弱,“发展性问题”压力增大,已经到了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时期。
1 在发展中不断深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
从人类发展的角度讲,我国面临着两大矛盾和两大任务。两大矛盾:一是经济快速增长同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二是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不到位、基本公共产品短缺的突出矛盾。两大任务:一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有保障的公共服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促进公平、可持续的人类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党的十七大在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的基础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及时、科学的调整和完善,这将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2 建设更高标准的全面小康社会
党的十六大提出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然而仅仅过去五年,我党又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新审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之路,对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提出更高标准。
2.1 指标值由“总量”调整为“人均”,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总量反映国力,人均反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共同富裕程度,它构成了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的公平表征。指标变化表明从追求经济增长、强调产出能力的绝对量,转向追求经济发展、强调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相对量,人均考虑了人口增长因素,突出了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我国经济总量突破21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1000多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2000多美元,提前实现了本世纪头一个10年翻一番的预期。我国经济位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国民总收入排名第129位(2004年数据排名)。根据世界银行的《2003年世界发展数据手册》,世界人均国民总收入是5120美元。无论从排位还是从绝对量比较,我国人均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很大。如今,我们有条件也有能力尽快提高人均水平,按人均GDP翻两番,考虑汇率和人口因素,届时将可以实现人均4000美元左右。
2.2 目标值由“基本实现工业化”调整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党的十七大报告谈到全面认识新形势新任务时,在党的十六大强调的“四化”基础上增加了信息化,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出现了两次现代化进程,第一次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
变,第二次则是指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第一次现代化是以实现工业化为主要标志,我国已进入工业化的冲刺期,但面对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竞争格局,中国必须在完成工业化的同时,开始向第二次现代化,即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迈进,肩负起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历史任务。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的快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
2.3 体制目标由“建成完善”调整为“更加完善”。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
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七大提出到202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
2.4 城市化进程由“城镇人口比重较大幅度、三大差别逐步扭转”调整为“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城市化是第一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集约程度”和生活质量,是现代化的质量表征。按照国际工业化的一般标准,城市化(非农业人口)比重在60%以上,我国2006年城镇人口比重为44%。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城镇化建设突飞猛进,但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很大,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 3 走“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之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到“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好”字排在了“快”字之前,这一顺序的变化深刻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好”讲的是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快”讲的是发展的速度,但速度之“快”,基于质量之“好”,“好”是“快”之前提,在“好”的基础上的“快”才是真正意义的、长久不衰的“快”,能够行稳致远。
3.1 翻两番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一个新意是,在谈到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时,把“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放在了第一位。据有关数据显示,尽管2006年中国贡献了占全世界5.5%的GDP,但中国为此消耗了占全世界15%左右的能源、30%的钢材和54%的水泥。资源和环境压力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而改变这种压力的根本途径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生态文明。
3.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外生发展向内生发展转变,由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发展,由效益优先向公平优先发展。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替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仅一词变更,但是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经济社会发展量的概念,着重于经济总量,经济增长方式则是就经济增长本身的投入产出而言。
3.3 突出消费拉动,普遍提高人民的富裕程度和生活质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是由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同时拉动的,三者之间存在相互消长的关系,尤其是消费与投资的这种相互消长关系更为直接和明显。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几乎形成了一种定势,即投资和外贸成为强势推动力量,而消费则不时处于疲势或弱势的状态。高投资、多出口,使我国经济保持了一个相当长时期的高速增长,同时也面临投资过热、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巨大压
力等问题。在经济发展初期,一个短时期或者某个特定时期内出现这种状态,倒也未有大碍。但是,从长期的经济发展来看,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就是一个值得特别注意的问题了。
3.4 保障社会公平,均等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当前中国经济社会中表现出的不公平的形式多种多样,原因也很复杂,既有历史、自然、制度和政策的原因,也有市场不完善?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过程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不公平问题之间的相互联系,也决定了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多个方面进行持续的努力。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均等化不等于平均化,而是全体公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同,尊重社会成员自由选择权。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上要建立全国统一的制度,要将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要特别关注弱势群体,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现阶段重点应努力推进城乡区域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作文五:《毕业论文-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理论创新的主题》5600字
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理论创新的主题
[论文关键词]理论创新 主题 小康社会 [论文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是理论创新的灵魂和方向。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回答重大问题是理论
创新的出发点。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理论创新必须重视探索新的实践,
必须注重方法论的研究,必须坚持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党的十六大
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
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统一的目标,
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极大地振奋了民族
精神,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但是十六大的主
题,也是理论创新的主题。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理论创新的灵魂和方向 **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概括13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和
经验时,首先强调的是必须坚持以**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他
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
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
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
作出新概括。”实现理论创新,首先要解决从哪里着手的问题,这就是理论创
新的主题问题,也是理论创新的方向问题。理论创新的主题就是理论创新的基
本内容。它是理论工作者在一定时期所普遍关注的问题,是理论的焦点问题,
是一个它的解决能够给理论带来重大发展的问题。 不同的历史时期理论创
新的主题也不同。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和理
论创新的主题是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体系。**思想的形成是我党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坚持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和取得的最伟大的成果。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后,革命实践上的主题转换也带来理论上的主题转换,实践和理
论创新的主题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主题。以江泽
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
平理论,推进了**同志开创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事业。**同志提出
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提出并且正
确回答了在新时期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这不仅是
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发展,而且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
重大发展。新世纪理论创新的主题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就是理论创新的灵魂、方向。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同志在理论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并且作了科学回答的问题,形成了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但是,由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不
断发展的,因而作为这种实践的反映和承担着对这种实践指导作用的社会主义
建设理论也是要不断发展的。在现阶段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
主义,就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主题。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
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
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
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
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因此,我们
必须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结合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围绕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理论创新。
二、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回答重大问题是理论创新的出发点
**同志2001年8月在与军队高级干部理论研讨班学员座谈时指出:“当今世界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多深刻的变化。无论从国际还是
从国内看,我们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作出回答
并加以解决。”[1]这段话为我们推进理论创新指明了方向,这就是理论创新必
须着眼于研究回答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研究回答重大问题,关系党和国
家事业的发展。在新的历史阶段,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各种矛盾错综复
杂,尤其是那些矛盾集中、影响广泛的重大问题,是我们事业发展过程中必须
解决的问题。例如,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
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
未根本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
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
出;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
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
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是长期困扰人们思想的症结所在。各种深层次问题和
矛盾已经并将继续展开,对理论研究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也孕育着理论的突
破性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把深入研究回答现实生活提出的、广大干部群众关心
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作为当前理论研究的重中之重,集中力量,刻苦攻关,
努力取得有深度、有分量、有说服力的理论成果。 研究回答重大问题,必
须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
实践和新的发展,根据实践的经验和发展的要求,对党和国家工作中的全局性、
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作出科学和全面的论述。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
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
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我国现阶段社会阶级、阶层
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关系的演变及
其合理的制度体系;关于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继承和发展;经
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社会形态与文明类型的关系、各国文明的多样性与当代社
会发展等等,都是我们在理论创新中必须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三、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理论创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理论创
新必须重视探索新的实践。理论的生命力来自实践,离开对现实生活中重大问
题的关注和研究,理论就会成为无源之水。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
实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实践性决定了它的科学性。它总是随着在总结实
践经验基础上的认识深化而深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诞生一
个半世纪以来,实际生活发生了剧烈而深刻的变革,时代、社会实践和科学技术获得了前人难以想象的变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体系,经过列宁主义阶段,在中国发展到了**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阶段,并且这种发展过程并没有完结。无视时代的巨大变化,不去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丰富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就不能发展,理论就不能创新。因此,要实现理论创新就必须重视总结实践经验,探索新的实践。
注重总结实践经验、重视探索新的实践,这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法宝,也是实现理论创新的正确途径。所谓理论创新也就是认识深化和飞跃的成果。这自然离不开实践,离不开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正因为如此,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以及探索新的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第一阶段即**思想,就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的总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又一重要理论成果,是在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世纪之交,**同志深刻总结了我们党80年的历史经验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
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根据国内外、党内外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基于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深刻把握,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政治胆略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理论勇气,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的奋斗目标极其宏伟,建设任务极其繁重。因此,探索新的实践显得更为重要。这是因为我们干的事业是全新的事业。 所以说,只有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
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善于总结实践经验,重视探索新的实践,就一定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实现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谱写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理论创新应注重方法论研究。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
机遇期,各种深层矛盾、问题不断凸显,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不少。这些矛盾和问题涉及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与以往相比具有新的特点,更需要从根本上、全局上、方向上予以思考和解决。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探讨新思路、新方法,在理论创新中注重方法论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十分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意义,反复强调: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恩格斯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2]**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3]任何实践都离不开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指导,任务确定后,又要采取科学的工作方法去实现。思想方法是否正确,工作方法是否得当,关系到能否完成任务,甚至关系到整个工作的成败。 注重方法论研究,关键是如何解决“结合”问题,即理论与实践
的结合,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抓住“结合”,实际上就抓住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所体现的最根本的方法论。马克思曾经说过:“正确的
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有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4]注重方法论研究,就是要善于把握要点,把握大局,宏观思考,从战略高度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富于创造精神,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既借鉴世界经验又不照搬别国模式;要从中国的现实和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出发,去总结新经验,创造新办法,寻找新路子,特别是从哲学的高度对群众实践经验加以概括和升华,把渗透于具体经验中的方法论原则提炼出来,从而形成指导实践的方法论。注重方法论研究,必须反映时代的要求;顺应当代人类思维主导观念转变的走向;回应当代中国实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呼唤。注重方法论研究,还必须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特别是吸收和运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研究成果。“三论”对当代科学研究以至经济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三论”所提供的现代科学方法,比如系统方法、信息方法、反馈方法、功能模拟方法对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要求我们运用系统方法,以整体的动态联系的观点进行全面的认识,了解和掌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规律,正确指导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创新必
须坚持历史与现实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是通过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对现实实践的正确把握实现的。理论创新往往包含着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和无产阶级新的实践的出现而对旧的理论的修改、完善过程,是在对过去的理论的积极扬弃中实现的。 **同志指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必
须始终注重总结历史,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从对历史规律的不断认识和把握中找到指导我们前进的方向、道路和经验,不断开辟未来发展的新境界。回顾党的历史,每当我们面临新的历史转折和新的开拓创新课题时,总是要从新的现实角度反观历史,总结经验,以汲取智慧和力量,牢牢把握未来。党的遵义会议、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三届四中全会,都是如此。特别是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和十一届六中全会,系统总结了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经验和教训,尤其是坚持还是违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于我党确立**思想的指导地位和形成**理论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机遇期的历史关头,党的十六大又深刻地总结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十条基本经验。
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新局面中,必须坚持科学总结历史经验同现实实践相统一,只有这样才会催发巨大的创新和开拓力量。首先,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关注历史、总结历史,是出于现实实践的需要,是为了解决现实实践中的问题而去研究历史的。其次,历史认识为现实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依据。事物的历史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现实实践的性质的方向,历史中包含着具体事物的具体规律,历史中包含着实践的经验和教训。第三,现实还是检验历史认识的准绳。在现实实践中通过实践的反复检验对历史认识进行不断的丰富和完善。 注释 [1]
《**在与军队高级干部理论研讨班学员座谈的讲话》人民日报2001年9月
1日。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406页。 [3]《**
选集》第1卷,第125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84页。
作文六:《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理论创新的主题-论文-考试吧[资料]》5500字
[论文关键词] 理论创新 主题 小康社会
[论文摘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理论创新的灵魂和方向。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回答重大问题是理论创新的出发点。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理论创新必须重视探索新的实践,必须注重方法论的研究,必须坚持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但是十六大的主题,也是理论创新的主题。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理论创新的灵魂和方向
******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概括13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和经验时,首先强调的是必须坚持以**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他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实现理论创新,首先要解决从哪里着手的问题,这就是理论创新的主题问题,也是理论创新的方向问题。理论创新的主题就是理论创新的基本内容。它是理论工作者在一定时期所普遍关注的问题,是理论的焦点问题,是一个它的解决能够给理论带来重大发展的问题。
不同的历史时期理论创新的主题也不同。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和理论创新的主题是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体系。**思想的形成是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坚持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和取得的最伟大的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革命实践上的主题转换也带来理论上的主题转换,实践和理论创新的主题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主题。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理论,推进了**同志开创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事业。******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提出并且正确回答了在新时期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发展,而且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新世纪理论创新的主题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理论创新的灵魂、方向。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同志在理论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并且作了科学回答的问题,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但是,由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而作为这种实践的反映和承担着对这种实践指导作用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也是要不断发展的。在现阶段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主题。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结合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理论创新。
二、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回答重大问题是理论创新的出发点
******同志2001年8月在与军队高级干部理论研讨班学员座谈时指出:“当今世界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多深刻的变化。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看,我们都面临
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作出回答并加以解决。”[1]这段话为我们推进理论创新指明了方向,这就是理论创新必须着眼于研究回答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研究回答重大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在新的历史阶段,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尤其是那些矛盾集中、影响广泛的重大问题,是我们事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例如,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是长期困扰人们思想的症结所在。各种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已经并将继续展开,对理论研究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也孕育着理论的突破性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把深入研究回答现实生活提出的、广大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作为当前理论研究的重中之重,集中力量,刻苦攻关,努力取得有深度、有分量、有说服力的理论成果。
研究回答重大问题,必须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根据实践的经验和发展的要求,对党和国家工作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作出科学和全面的论述。不断深化对******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我国现阶段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关系的演变及其合理的制度体系;关于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继承和发展;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社会形态与文明类型的关系、各国文明的多样性与当代社会发展等等,都是我们在理论创新中必须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三、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理论创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理论创新必须重视探索新的实践。理论的生命力来自实践,离开对现实生活中重大问题的关注和研究,理论就会成为无源之水。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实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实践性决定了它的科学性。它总是随着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的认识深化而深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诞生一个半世纪以来,实际生活发生了剧烈而深刻的变革,时代、社会实践和科学技术获得了前人难以想象的变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体系,经过列宁主义阶段,在中国发展到了**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阶段,并且这种发展过程并没有完结。无视时代的巨大变化,不去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丰富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就不能发展,理论就不能创新。因此,要实现理论创新就必须重视总结实践经验,探索新的实践。
注重总结实践经验、重视探索新的实践,这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法宝,也是实现理论创新的正确途径。所谓理论创新也就是认识深化和飞跃的成果。这自然离不开实践,离不开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正因为如此,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以及探索新的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第一阶段即**思想,就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的总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又一重要理论成果,是在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世纪之交,******同志深刻总结了我们党80年的历史经验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根据国内外、党内外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基于对******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深刻把握,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政治胆略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理论勇气,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的奋斗目标极其宏伟,建设任务极其繁重。因此,探索新的实践显得更为重要。这是因为我们干的事业是全新的事业。
所以说,只有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善于总结实践经验,重视探索新的实践,就一定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实现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谱写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理论创新应注重方法论研究。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各种深层矛盾、问题不断凸显,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不少。这些矛盾和问题涉及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与以往相比具有新的特点,更需要从根本上、全局上、方向上予以思考和解决。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探讨新思路、新方法,在理论创新中注重方法论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十分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意义,反复强调: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恩格斯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任何实践都离不开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指导,任务确定后,又要采取科学的工作方法去实现。思想方法是否正确,工作方法是否得当,关系到能否完成任务,甚至关系到整个工作的成败。
注重方法论研究,关键是如何解决“结合”问题,即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抓住“结合”,实际上就抓住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所体现的最根本的方法论。马克思曾经说过:“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有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注重方法论研究,就是要善于把握要点,把握大局,宏观思考,从战略高度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富于创造精神,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既借鉴世界经验又不照搬别国模式;要从中国的现实和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出发,去总结新经验,创造新办法,寻找新路子,特别是从哲学的高度对群众实践经验加以概括和升华,把渗透于具体经验中的方法论原则提炼出来,从而形成指导实践的方法论。注重方法论研究,必须反映时代的要求;顺应当代人类思维主导观念转变的走向;回应当代中国实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呼唤。注重方法论研究,还必须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特别是吸收
和运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研究成果。“三论”对当代科学研究以至经济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三论”所提供的现代科学方法,比如系统方法、信息方法、反馈方法、功能模拟方法对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要求我们运用系统方法,以整体的动态联系的观点进行全面的认识,了解和掌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规律,正确指导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创新必须坚持历史与现实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是通过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对现实实践的正确把握实现的。理论创新往往包含着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和无产阶级新的实践的出现而对旧的理论的修改、完善过程,是在对过去的理论的积极扬弃中实现的。
******同志指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必须始终注重总结历史,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从对历史规律的不断认识和把握中找到指导我们前进的方向、道路和经验,不断开辟未来发展的新境界。回顾党的历史,每当我们面临新的历史转折和新的开拓创新课题时,总是要从新的现实角度反观历史,总结经验,以汲取智慧和力量,牢牢把握未来。党的遵义会议、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三届四中全会,都是如此。特别是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和十一届六中全会,系统总结了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经验和教训,尤其是坚持还是违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于我党确立**思想的指导地位和形成**理论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机遇期的历史关头,党的十六大又深刻地总结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十条基本经验。
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必须坚持科学总结历史经验同现实实践相统一,只有这样才会催发巨大的创新和开拓力量。首先,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关注历史、总结历史,是出于现实实践的需要,是为了解决现实实践中的问题而去研究历史的。其次,历史认识为现实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依据。事物的历史状
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现实实践的性质的方向,历史中包含着具体事物的具体规律,历史中包含着实践的经验和教训。第三,现实还是检验历史认识的准绳。在现实实践中通过实践的反复检验对历史认识进行不断的丰富和完善。
注 释
[1] 《******在与军队高级干部理论研讨班学员座谈的讲话》 人民日报2001年9月1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406页。
《**选集》第1卷,第125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84页。
作文七:《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理论创新的主题-论文-考试吧》5400字
[论文关键词] 理论创新 主题 小康社会
[论文摘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理论创新的灵魂和方向。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回答重大问题是理论创新的出发点。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理论创新必须重视探索新的实践,必须注重方法论的研究,必须坚持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但是十六大的主题,也是理论创新的主题。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理论创新的灵魂和方向
******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概括13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和经验时,首先强调的是必须坚持以**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他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实现理论创新,首先要解决从哪里着手的问题,这就是理论创新的主题问题,也是理论创新的方向问题。理论创新的主题就是理论创新的基本内容。它是理论工作者在一定时期所普遍关注的问题,是理论的焦点问题,是一个它的解决能够给理论带来重大发展的问题。
不同的历史时期理论创新的主题也不同。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和理论创新的主题是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体系。**思想的形成是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坚持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和取得的最伟大的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革命实践上的主题转换也带来理论上的主题转换,实践和理论创新的主题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主题。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理论,推进了**同志开创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事业。******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提出并且正确回答了在新时期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发展,而且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新世纪理论创新的主题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理论创新的灵魂、方向。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同志在理论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并且作了科学回答的问题,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但是,由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而作为这种实践的反映和承担着对这种实践指导作用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也是要不断发展的。在现阶段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主题。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结合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理论创新。
二、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回答重大问题是理论创新的出发点
******同志2001年8月在与军队高级干部理论研讨班学员座谈时指出:“当今世界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多深刻的变化。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看,我们都面临
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作出回答并加以解决。”[1]这段话为我们推进理论创新指明了方向,这就是理论创新必须着眼于研究回答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研究回答重大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在新的历史阶段,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尤其是那些矛盾集中、影响广泛的重大问题,是我们事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例如,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是长期困扰人们思想的症结所在。各种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已经并将继续展开,对理论研究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也孕育着理论的突破性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把深入研究回答现实生活提出的、广大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作为当前理论研究的重中之重,集中力量,刻苦攻关,努力取得有深度、有分量、有说服力的理论成果。
研究回答重大问题,必须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根据实践的经验和发展的要求,对党和国家工作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作出科学和全面的论述。不断深化对******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我国现阶段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关系的演变及其合理的制度体系;关于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继承和发展;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社会形态与文明类型的关系、各国文明的多样性与当代社会发展等等,都是我们在理论创新中必须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三、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理论创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理论创新必须重视探索新的实践。理论的生命力来自实践,离开对现实生活中重大问题的关注和研究,理论就会成为无源之水。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实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实践性决定了它的科学性。它总是随着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的认识深化而深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诞生一个半世纪以来,实际生活发生了剧烈而深刻的变革,时代、社会实践和科学技术获得了前人难以想象的变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体系,经过列宁主义阶段,在中国发展到了**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阶段,并且这种发展过程并没有完结。无视时代的巨大变化,不去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丰富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就不能发展,理论就不能创新。因此,要实现理论创新就必须重视总结实践经验,探索新的实践。
注重总结实践经验、重视探索新的实践,这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法宝,也是实现理论创新的正确途径。所谓理论创新也就是认识深化和飞跃的成果。这自然离不开实践,离不开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正因为如此,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以及探索新的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第一阶段即**思想,就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的总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又一重要理论成果,是在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世纪之交,******同志深刻总结了我们党80年的历史经验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根据国内外、党内外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基于对******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深刻把握,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政治胆略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理论勇气,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的奋斗目标极其宏伟,建设任务极其繁重。因此,探索新的实践显得更为重要。这是因为我们干的事业是全新的事业。
所以说,只有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善于总结实践经验,重视探索新的实践,就一定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实现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谱写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理论创新应注重方法论研究。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各种深层矛盾、问题不断凸显,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不少。这些矛盾和问题涉及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与以往相比具有新的特点,更需要从根本上、全局上、方向上予以思考和解决。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探讨新思路、新方法,在理论创新中注重方法论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十分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意义,反复强调: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恩格斯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任何实践都离不开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指导,任务确定后,又要采取科学的工作方法去实现。思想方法是否正确,工作方法是否得当,关系到能否完成任务,甚至关系到整个工作的成败。
注重方法论研究,关键是如何解决“结合”问题,即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抓住“结合”,实际上就抓住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所体现的最根本的方法论。马克思曾经说过:“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有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注重方法论研究,就是要善于把握要点,把握大局,宏观思考,从战略高度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富于创造精神,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既借鉴世界经验又不照搬别国模式;要从中国的现实和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出发,去总结新经验,创造新办法,寻找新路子,特别是从哲学的高度对群众实践经验加以概括和升华,把渗透于具体经验中的方法论原则提炼出来,从而形成指导实践的方法论。注重方法论研究,必须反映时代的要求;顺应当代人类思维主导观念转变的走向;回应当代中国实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呼唤。注重方法论研究,还必须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特别是吸收和运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研究成果。“三论”对当代科学研究以至经济和社会生活都
产生了重大影响,“三论”所提供的现代科学方法,比如系统方法、信息方法、反馈方法、功能模拟方法对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要求我们运用系统方法,以整体的动态联系的观点进行全面的认识,了解和掌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规律,正确指导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创新必须坚持历史与现实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是通过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对现实实践的正确把握实现的。理论创新往往包含着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和无产阶级新的实践的出现而对旧的理论的修改、完善过程,是在对过去的理论的积极扬弃中实现的。
******同志指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必须始终注重总结历史,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从对历史规律的不断认识和把握中找到指导我们前进的方向、道路和经验,不断开辟未来发展的新境界。回顾党的历史,每当我们面临新的历史转折和新的开拓创新课题时,总是要从新的现实角度反观历史,总结经验,以汲取智慧和力量,牢牢把握未来。党的遵义会议、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三届四中全会,都是如此。特别是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和十一届六中全会,系统总结了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经验和教训,尤其是坚持还是违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于我党确立**思想的指导地位和形成**理论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机遇期的历史关头,党的十六大又深刻地总结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十条基本经验。
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必须坚持科学总结历史经验同现实实践相统一,只有这样才会催发巨大的创新和开拓力量。首先,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关注历史、总结历史,是出于现实实践的需要,是为了解决现实实践中的问题而去研究历史的。其次,历史认识为现实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依据。事物的历史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现实实践的性质的方向,历史中包含着具体事物的具体规律,历史中
包含着实践的经验和教训。第三,现实还是检验历史认识的准绳。在现实实践中通过实践的反复检验对历史认识进行不断的丰富和完善。
注 释
[1] 《******在与军队高级干部理论研讨班学员座谈的讲话》 人民日报2001年9月1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406页。
《**选集》第1卷,第125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84页。
作文八:《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若干思考_经济论文》3300字
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21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一个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当前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统一、制度规范与民主法制建设都取得明显进步的奋斗目标。它预示着中国社会将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思考一: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差异
小康的概念最早源于《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老百姓很辛苦,也应该可以稍稍安康了。但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则是西汉《礼记·礼运》中的系统阐述:“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经过千百年的流传,小康概念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现在我们所说的小康是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的一个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以国家整体而言,居民生活质量在温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生活殷实但还不够富裕的一种状态。
**1979年提出了到20世纪末使全国人民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构想。198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代表大会把实现小康正式列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1990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1991年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对小康作了详细的描述:“我们所说的小康,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人民生活的提高,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进一步提出:“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改善人民生活,使人民生活逐步由温饱达到小康,生活资料更加丰裕,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今天,小平同志关于小康水平的设想已基本实现。
以1980年实现温饱为起点,1990年达到48.3%,1997年达到85.6%,1998年达到90.6%,1999年达到94.6%,2000年达到96.6%。从温饱跨入小康,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从新的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差异,可以从表1表2的比较中反映出来:
表1 总体小康基本标准体系
附图
*按1980年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
资料来源:根据《人民日报》2002年11月18日第9版公布的资料整理而成。
所谓恩格尔系数是指:随家庭和个人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将逐渐减小。这一定律最早由德国统计学家思格尔在1857年阐明,故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至59%为温饱,40%至49%为小康,30%至39%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资料来源:根据人民网2002年11月28公布的资料整理而成。
从两个表中可以对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作出这样的界定:
其一,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水平的小康。从人均GDP看,到2000年底,我国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根据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的分类,人均国民生产总值545美元为低收入国家,545—2200美元为中下收入国家,2200—5999美元为中上收入国家,6000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因此,我国的人均GDP水平属中下组的下限,接近低收入水平,而美国的人均GDP超过了20000美元,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的人均GDP也超过了15000美元,刚刚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韩国人均GDP也超过了6500美元。从GDP的总量来看,2002年我国GDP总量达到1.2万亿美元,相当于人民币10.2万亿元,世界总体排名第六位。但与世界其它国家相比比值很低。2002年世界GDP总量为32万亿美元,我国13亿人口,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4%,美国2亿多人口占世界GDP总量的30.5%,日本1亿多人口占世界GDP总量的15%,欧元区15国经济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31%。可见,仅世界三大竞争主体就占据了世界GDP总量的76%。而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达到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其二,总体小康是不全面的小康,主要是要解决温饱,提高物质文明。而全面小康不仅单纯指物质文明,还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因此,在量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时,除了要有真实反映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统计指标,还要有真实地反映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发展进程的指标。
其三,总体小康是不均衡的小康,从经济发展水平上看,我国共有31个省、市、自治区,按16个指标来衡量小
康的实现情况,东部11个省人均GDP为1600美元,100%实现;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人均GDP仅610美元,仅实现了56%,与东部相差2.6倍(其中:西部的贵州,2000年人均GDP350美元,东部的上海人均GDP4500美元,二者相差13倍);中部8个省,16个指标的实现率平均为78%。即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从居民收入看,城乡差距很大,且呈扩大之势。2000年,城市人均收入2400元,农村1200元。1990年城乡收入差距为2.2倍,2000年为2.8倍,2001年达2.9倍,2002年超过3倍。小康水平的不平衡显而易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东中西部地区、城乡之间和各阶层之间的差距,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发展,达到共同富裕。
思考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任务和难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法制、道德等各个方面。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1)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2)建立起较为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3)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4)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经过全国上下的艰苦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将进一步显示出来。明确了目标,把握了核心,还必须捕捉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
难点之一是小康社会数量目标的增长率。“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数量目标为“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这意味着国内生产总值在这20年间要以平均7.18%的速度增长,这种增长不是铺摊子,粗放型,而是具有较高质量的增长。这一要求并非一蹴而就之事。从1980年至2001年的21年发展情况看,前20年的平均增长率为9.7%(可比价格,下同),7.2%
比其降低了2.5个百分点。从变化过程看,前7年以年均10.56%的速度使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再过8年,以9.84%的年均增长速度使总量再翻一番,达到总量比1980年翻两番目标;1995年至2001年6年间以年均8.1%的速度增长
作文九:《小康社会论文》6000字
论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宏伟奋斗目标。充分认识它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它的科学内涵~科学制定这一战略的实施对策~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
据考证~“小康”一词~语出《诗经·大雅》~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概念。从狭义理解~它指的是一种生活状况或生活水平~即“富有仍嫌不足~但温饱已经有余”。从广义理解~除经济生活之外~它还涉及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等诸多领域。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礼记·礼运》一书~最早描述了作为一种社会模式的“小康”状态~称:“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是为‘小康’。”在这里~“小康”是与“大同”相对的一种社会状态或理想。大同~是财产公有、政治民主、社会文明、保障健全、秩序稳定的
1
理想社会状态,而小康~则要低一个层次~是财产私有、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讲究礼仪的社会状态。
1979年~**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借用“小康”这一概念~描绘了中国式的现代化进程。此后~小平同志又多次重申“小康”概念~并把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二步~界定为达到小康。目前~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已经胜利实现~人民生活总体达到了小康~但还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和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所谓低水平~是指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还刚刚迈入小康社会的门槛~也就是说刚刚“达标”。据测算~虽然截至2001年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已超过11590亿美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下同,~但人均GDP只有912美元~尚不足1000美元,而全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更低~仅为436美元。
所谓不全面~是指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阶段~以教育、体育、文化、卫生为核心的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比如~我国城乡居民总的消费支出中用于吃喝的比重仍然偏高,据统计~2001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
2
为37.9,~刚刚越过小康标准的底线向富裕型迈进,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47.7,~基本上属于刚刚“入围”小康标准,~而用于发展消费乃至享受消费的比重仍然偏低。
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工农之间和城乡之间~以及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收入和生活水平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在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诸多方面~以及小康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进展状况和达到的水平也是不平衡的。以地区差距为例~2001年排名第一的广东省的经济总量超过1万亿元~而排名最后一位的地区只有139亿元,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国家统计局日前指出~若考虑农民收入中的实物部分以及城市居民收入中的隐性部分~则城乡收入差距不是3?1~而是5?1乃至6?1。另据国家统计局的研究~2000年末~全国初步达到小康水平的人口是75,左右~言下之意~即使是目前这种低水平的小康也还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没有达到,截至目前为止~全国还有3000万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城镇还有将近2000万人生活在国家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等等。
综上所述~党的十六大所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针对我国目前所达到的低水平、不全面和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状态而言的。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
3
内涵可概括为三个“更”~即“更高水平”、“更全面”和“更平衡”。
所谓更高水平~是指到2020年使我国的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要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使我国的小康社会建立在一个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之上。具体而言~就是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即达到36万亿人民币,按现行汇率折算~超过4万亿美元,,而人均GDP将在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目前水平的前提下超过3000美元~接近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实现上述目标意味着~2001年—2020年的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要保持在7.18,左右。这在我国目前经济总量已超过9万亿元人民币的情况下~无疑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如果我国的GDP能够保持这样一个增长速度~那么我们将创造一个在人口大国连续高速增长近50年,从1978年算起,的历史性世界奇迹:
所谓更全面~是指到2020年使我国居民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获得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更为充分的满足~获得政治、精神文化生活更为充分的满足~获得优美生态环境和个性自由方面更为充分的满足~等等。这个“更全面”~体现在物质文明方面~就是使经济更加发展、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体
4
现在政治文明方面就是使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更加完善,体现在精神文明方面~就是使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从定量指标来看~到2020年~要力争在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达到35,左右~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达到45,左右,从人类发展指数,即人类生活质量指数,来看~要使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总入学率和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均绿地面积、空气质量状况等反映人类生活质量的卫生指数、教育指数和环境指数大幅度提高~使人类发展指数超过0.8,2000年~我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为0.726~在174个国家中列第96位~如果到2020年我国的人类发展指数达到0.8~则可进入前60位的行列,~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
所谓更平衡~是指到2020年使我国目前明显存在的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和社会阶层差别等不断扩大的趋势得到扭转并逐步缩小~使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大幅度提高~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具体而言~一是要不断推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力争2020年城镇化率由2001年的37.7,上升到50,以上,二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使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由2001年的33.6,提高到50,左右~使高新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产出在工业总产出中占据主导地位,三是采取有力措施抑制和缩小城乡差距、地区
5
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四是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采取有力措施减少贫困人口~到2020年使我国的人类贫困指数由14.9,下降到10,以下。
总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人类自身的协调发展~其本质是富民强国、民主进步、文明和谐~亦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强国富民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实现强国富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但这一美好愿望的实现并
6
不是轻而易举的~特别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而言就更是如此。如上所述~虽然我国目前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六位~但就人均水平而言~我们还只是从总体上初步达到小康~这种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目前的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等等。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在现有小康水平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否则~在国际间竞争日益剧烈的今天~我们强国富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望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所谓“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正是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真实写照。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客观需要。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那样~中国共产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
7
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要想巩固执政地位~就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优化人民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往往是决定一个执政党政绩合法性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都无从谈起。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精辟地指出~社会主义之所以优于资本主义~关键是它能比后者创造出更高的社会生产率。这种更高的社会生产率~必然表现为人民更高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与质量。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需要~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就是要求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贯彻上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
8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把目前这种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推进到更高水平、更全面和发展更平衡的小康~无疑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质上就是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历史的、逻辑的统一。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实践证明~能否立足国情而又面向世界~能否解放思想而又实事求是~能否尊重发展规律而又不因循守旧~制定一个符合人民愿望、体现人民利益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是关系到我们党能否团结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产生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万众一心去夺取胜利的关键。回顾我们党的奋斗历程~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是根据人民的意愿和事业发展的需要~提出具有感召力的目标~从而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为之奋斗并取得了胜利。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无疑也是一个符合国情而又顺应时代~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又体现了事业发展的需要~实事求是而又充满创新精神的奋斗目标~它必将起到凝聚人心、鼓舞斗
9
志~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巨大作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
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发展是基础。因此要实现这一目标~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具体而言~就是要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就是要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和西部大开发~加快城镇化进程~使城乡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就是要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就是要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就是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共同
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机结合起来~全富裕,就是要把“
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就是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10
为了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下几个问题的解决尤为关键。一是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的城市化、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民的市民化,二是不断扩大就业~缓解体制转轨、城市化发展与就业增长之间的矛盾,三是切实保护产权~发挥产权的长期激励作用~为新一轮改革培育驱动力,四是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不断增加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五是培育企业国际竞争力~使对外贸易和投资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另一个发动机~等等。
第二~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其能否实现的重要保证。政治与经济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辨证关系表明~离开了政治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难以顺利进行。我们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以加强党内民主为切入点~推动社会民主的扩大,要大力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
11
式和决策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要正确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各种有效手段~维护社会稳定~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
第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表明~文化、道德作为一种持久的力量~对于减少社会交易费用~促进经济的良好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被称为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之外的第三种调节。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顺利推进其实现的强大动力。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要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做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提高国民素质~培育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12
另外~大力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和平外交~维护和平、稳定的内外部环境~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千万不可忽视。
字库未存字注释:
,?原字为木右加或
13
作文十:《小康社会论文》1700字
恩格尔系数与全面小康社会
恩思特〃恩格尔是著名的德国统计学家,1857年,他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这就是著名的恩格尔定律,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
恩格尔定律揭示了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定量关系和相关关系,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生产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众所周知,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在收入水平较低时,其在消费支出中必然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的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方面转移。因此,恩格尔定律表明一个家庭的富裕程度与这个家庭的食品支出比例成反比(或者说一个家庭的贫困程度与这个家庭的食品支出比例成正比),一个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推而广之,一个国家,居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
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恩格尔定律和恩格尔系数一经提出,就得到西方经济学界的广泛接受和确认,认为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低于40%为富裕。1998年,美国、英国、日本这一比例都在12%-18%之间,韩国为18%,墨西哥为30%,菲律宾为37%,印尼为47%,越南为49%。
“小康社会
造。就我国现阶段来说,小康生活是指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生活状况。小康水平是高于温饱水平,但还达不到富裕水平。
那么什么是全面小康社会呢?十六大报告提出
全面小康社会不是一两个指标,可有若干个指标来衡量,有关部门参照国际上常用的衡量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考虑我国国情,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包括了十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2000年不变价,下同);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八是大学入学率20%;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恩格尔系数与全面小康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1978年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57.5%和67.7%,这说明了农村家庭属于绝对贫困;1995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仍高达58.6%,属于勉强度日阶段,而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降至50%以下,相当于进入
小康阶段;到2001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降至47.7%,开始跨入小康阶段;而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降至37.9%,开始跨入富裕阶段。
虽然恩格尔系数与全面小康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从衡量全面小康社会的十个方面的指标看,多项指标还与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有很大差距。2000年我国十大指标的具体情况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54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20美元;全国恩格尔系数为46%;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9平方米;城镇化率为36.2%;城乡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约为4.2%左右,其中城镇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为9.7%;大学入学率为11%;医生拥有量达到每千人为2人;2001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达到71.6%。
而且全国各地区消费结构整体不平衡。根据经济学家胡鞍钢的说法:现实的中国实际上是
相当于世界的低收入地区,占我们整个人口的50%。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较大,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降至47.7%,开始跨入小康阶段;而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降至37.9%,开始跨入富裕阶段。城乡居民之间的消费结构差异甚大。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已接近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还相当于低收入国家的水平。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是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论文——小康社会的两个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