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莫让年华付水流》2000字
励志文学网——最全最好的免费励志网站~://.lzwxw.
莫让年华付水流
文章来源:://.lzwxw./-13986-1.html
    百日莫空过,青春不再来。,,,,拜伦
    小的是创造的。,,,,拿破仑
    恋爱使人忘记,使人忘记。,,,,法国谚语
    莫让年华付水流。 少壮不,老大徒伤悲。,,,,中国谚语
    弱者坐待时机,强者制造时机。,,,,居里夫人
    愤怒从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 ,,,,毕达哥拉斯 
    天才,无非是长久的忍耐,吧~,,,,福楼拜 
    没有伟大的愿望,就没有伟大的天才。,,,,巴尔扎克 
    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列夫.托尔斯泰 
    天才,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所研究的那门学问上的最高能力。,,,,巴甫洛夫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康德 
    爱是人类唯一美丽的装饰品。,,,,莎士比亚
    愿望是半个,淡漠是半个死亡。 ,,,,纪伯伦
      的人常是善良的。,,,,,,,,陀斯妥耶夫斯基
    人之所以不幸,乃是人在福中不知福。,,,,陀斯妥耶夫斯基
    只有从事一项伟大的时候,一个人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人。,,,,戴高乐
    是花,而爱是花的蜜。,,,,雨果 
励志文学网——最全最好的免费励志网站~://.lzwxw.
    终身为善不足,一朝行恶有余。,,,,荷马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中国谚语 
    品行是一个人的内在,名誉是一个人的外貌。 ,,,,莎士比亚
    世界是属于勇者的。 ,,,,哥伦布
    学艺之道无他,锻炼意志第一。,,,,徐悲鸿
    摆脱心事的最好方法是工作。,,,,车尔尼雪夫斯基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考验一个人的勇气,不是看他敢不敢死,而是看他敢不敢生活下去。,,,,阿菲里
    假使你认为你能够,你便能够;假使你认为你不能够,你便不能够。,,,,戴维斯 
    是的太阳。,,,,德莱塞 
    耐心和恒心总会得到报酬的。,,,,爱因斯坦 
    希望是的灵魂,心灵的灯塔,的导向。 ,,,,歌德
    失信不立。,,,,《左传》
    扯谎是万恶之首。,,,,诺贝尔 
    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励志文学网——最全最好的免费励志网站~://.lzwxw.
    坦白是使人心地轻松的妙药。,,,,裴斯泰洛齐
文章来源:://.lzwxw./-13986-1.html
作文二:《莫让年华付水流》700字
莫让年华付水流
时间像一缕清风,吹过你的脸庞,再想触摸它时,它已经吹走了。时间像时钟运转的滴答声,你听得见它的脚步声,却停不住它宝贵的身影。
时间就是生命,孩提时,时光在哭笑与嬉戏中渡过,上学时,时光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长大成人时,时光在生活目标中流浪。当我们回头张望时,时光却一刻不停地奔向远方。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光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年少,当我们玩着电脑游戏时,时光在不经意间溜走,当我们打打闹闹的时候,时光并未因此而停留,当我们学习读书的时候,时光之水虽然也在流淌,却有智慧滋养着我们的心田,“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当我们还是青春年少时,也许拥有大把的时间,当那些嬉戏当中的时光离我们渐行渐远时,只有后悔年华的流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时间像离弦的箭,匆匆而过。时间像泼出的水,一去不复返。时间在于积累,天才在于勤奋。大块的时间是分秒的积聚。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其实鲁迅自己说得好:“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我们要努力学习,珍惜时间,不断进取。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负青春年华。
然而,今天的我们新一代的青年人,又有几人能珍惜时间,珍爱自己的生命?如今的我们,除了在虚幻的模拟空间里,通宵达旦,迷恋着紧张刺激的“反恐精英,”在百无聊赖的生活里,异想天开,哼唱着“我不是黄蓉。”就是在琳琅满目的商场里慷慨解囊,挥霍着父母的积蓄,在自认为广阔的天地里,我行我素,天马行空,挥霍着宝贵的青春年华。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里有这样一句名言,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劝君莫惜金搂衣,劝君更惜少年时。”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珍惜现在,莫让年华付水流,
虚度年华的朋友们,你们觉醒吧!作为新时代青年人,更应惜时进取,拼搏笃行!莫让年华付水流
作文三:《莫让年华付水流》2000字
莫让年华付水流
现在 是奋斗的起点, 未来是腾飞的目标。 好好把握眼前时间, 成功的
唯一途径是勤奋·立志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学好专业知识·实现自我理想, 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拼搏奋斗! ~
从古代起,便有不少文人武将知道莫让年华付水流。鲁班从小勤奋学习, 废寝忘食,刻苦钻研,最终成为木匠祖师。讲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西汉时 候, 有个十分好学的青年叫匡衡, 但因家境贫寒无钱点灯, 一到夜晚他家屋内一 片漆黑,没法读书。怎么办呢 ? 一天晚上,他见隔壁人家点着蜡烛,就在墙壁 上悄悄地凿了一个小孔,让微微透过洞口的烛光映在书上,就这样,他 每 天 晚 上 都 借 邻 居 的 灯 光 读 书 ,直到邻居熄灯为止。匡衡就是这样在学习条件很 差的客观环境中,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学到了知识 , 后 来 成 为 西 汉 有 名 的 学 者 。 这 说 明 , 外 界 环 境 和 条 件 , 是 人 们 学 习 的 重 要 因 素 , 但 不 是 决定因素, 一个人要 取得成绩,关键在于自己的刻苦努力。更有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 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 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 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 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 一 头 牢 牢 的 绑 在 房 梁 上 。 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 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 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 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妻 子也不理他, 瞧不起他。 这对他的刺激很大。 所以, 他下定决心, 发奋读书。 他 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 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 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使苏秦
再说说现代,有运动员邓亚萍,有从《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 的制片人董卿更是经历了魔鬼式训练才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青年时,知道 自己莫让年华付水流的道理, 别人在玩·自我欣赏时, 自己便在家背唐诗宋词, 各种古籍。这便成就了她在《中国诗词大会》上的精彩主持,诗词拈手就来。 当红小词旦武亦姝,更是如此,一句“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 蟋蟀,入我床下。 ”就可看出她的努力。她做到了在最美的年华,成就了最好 的自己。 如此, 我们难道还要在花儿般的年华, 让年华渐渐无意义地逝去吗? 八十年代一部纪录片曾轰动一时, 《莫让年华付水流》 ,很生动的名字, 令人生出无限感慨。 据说当时许多年轻人看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许多沉睡 的心灵被唤醒,连电影的主题歌也被人们传唱:莫停留,莫叹息,拔动那爱情的 心弦,扬起那希望的风帆,趁风华正茂,莫让年华付水流,付水流。
我们要做时间的主人。 青春的脚步,似行云流水,生活的道路,靠自己 采寻,莫叹息、莫停留,莫让年华付水流。别再追寻时间浅在的岁月,别再眷恋 昨夜作后一缕月光, 别再徘徊在使字路口, 别再留在红木屋做梦中的期待, 让我 们带着青春的梦,把燃烧着的星星也带着,走向太阳生气的地方,走吧,朋友, 走出朦胧的花季,走向未来,莫让我们拥有的金色年华付之东流。
生活从来就是这么错综复杂, 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有些人慌慌忽忽, 一辈子 过去了, 却还不知道自己具体得到了什么或失去了什么, 还抱怨上天对自己的不 公平,其实是他们自己拒杀了上天的厚赐和父母的恩惠。
后时觉得生活就是一场答案啊型的交响乐, 有时又是单纯的 2胡的独奏; 有 时是激昂的, 但大多数时间则是像小河一样静静地流着, 谁想让生活永远澎湃着 激情,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而流电动着的生活更能让人陶醉其中,所 以我们无需沉迷于往昔的过去, 要努力把握好现在的分分秒秒, 我们无需眷恋过 去, 因为过去的毕竟是一去不复反的, 而以后的日子还是很精彩, 只要你行动起 来, 别让时间与你镲肩耳而过要明白的知道, 我们既不是金庸笔下的 “天山童老” 可以返老还童, 更不是神仙可以长生不老, 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消磨, 而我们呢? 人只有一生,一生有多长?最多也不过是 100年罢了——
也许有一天, 你会突然发现, 昨天的故事就像是在梦里一样, 可是一觉醒来 那一切如何掩耳盗铃一样荒唐和人面桃花一样不可思议。
眼望着那风沙的春天、 风雨的夏天、 风霜的秋天以及风雪的冬天, 我们不能 再懈怠,不可再迟疑,行动起来吧! “ 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 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朋友,莫让花样年华付之东 流。
作文四:《莫让年华付水流》2400字
老师病了,住进了医院,躺在医院的病房里,病情时好时坏,从住进医院的那天起,吊瓶就没摘下过,一直输着液体。
六十出头的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老了很多,岁月在她那俊俏的脸上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迹。本来身材单薄她,现在更加消瘦。满头银发更增添了岁月的沧桑。雪白的病房里,摆放着几盆盛开的鲜花。耀眼的康乃馨灿然开放着,玉兰花散发着幽幽清香。老师的眼里含着泪花。她坚持要坐起来,同学们扶起老师,背靠在床头,用棉被垫在她的背后,老师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老师的几个学生,?听说老师病了。他们相约,从天南海北赶回来,在同一时间出现在老师的病床前,怎能不让老师感动的热泪盈眶。同学们看着老师消瘦的面孔,憔悴的面容,心中都有一种说不出的痛。他们围在老师的床前,就像当年围在老师的办公桌前一样,又感受到了老师那慈母般的眼睛,是那么亲切,充满了母爱。
老师任教四十多年,在她送走的学生中,有留学生、博士生、硕士生,有私企的老板,有奋战在教育战线上的辛勤园丁,有国家公务员,有坚守在祖国边防线上的战士,有企业家,也有在农村大搞科学种田的致富能手,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老师,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多年来,她为党和人民的教事业默默地耕耘着、奉献着。她像一位伟大的母亲,用她那博大的怀,全心全意地哺育着这些贫困山区的孩子,在他们求学的路上,老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并用她微薄的入收入,救济着那些因家庭困难,一次次将要辍学的孩子。在这些走出去的大学生中,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则老师感人的故事:
记得上初一的时候,林华的父亲突然病逝,本来生活非常困难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两个妹妹还小,母亲体弱多病,父亲病逝后,母亲伤心欲绝,林华不忍心让母亲一个人担这个家,他忍痛辍学。
林华是个学习非常刻苦的孩子,学习成绩也非常好。老师得知林华家的情况以后,几次到林华家里说服他的母亲,动员林华不要放弃学业,母亲很不理解,坚决不同意林华上学。看着林华渴望求学的目光,老师答应林华的母亲,帮助林华完成学业。几年里老师为林华支付了全部的学费和书费。林华在老师的帮助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北电力大学,现已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
王力,生性活泼,性格开朗,聪明睿智。可他就是不爱学习,经常偷懒耍滑,从不按时完成作业。上初中了,他还像个混世魔王,整天在外面惹事生非。学校几次都要开除他,可是老师多次替他在校长面前求情,一次次地为他担保,不肯放弃他。老师经常和他促膝谈心,说服他,教育他。黄天不负有心人,老师一次次和他心与心的交流,终于改变了他的人生观。开始收回心思,坐在课堂上,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上。在老师的教育和帮助下,他的学生成绩一学期比一学期好。终于在高考时榜上有名,现已成为一名出色私企老板。
李军,是个很有学习天赋的孩子,学生成绩一直很好。他家境贫寒,父亲患有风湿性关节炎,丧失劳动能力。母亲是这个四口之家的顶梁柱,十四岁的李军,不忍心看着母亲整天为家里操劳,总想帮助母亲维持这个家。他只好边学习,边劳动。虽然几次辍学,但是他还是坚持学习,每次能回到教室里上课,他都非常珍惜宝贵的在校时间。就是在家里劳动,他也不放下书包,走到那里书包就带到那里。在地里干活,只要一有空,他就拿出书本,一边学、一边记。老师被他执着的学习精神所感动。多次上门给他补课,说服学校,在农闲时允许他到学校上课。老师的鼓励和支持,更加坚定了李军学习的信心。他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上完了高中。高考时他以优异的成绩名例学校榜首,现已留学回国,成了一名博士生导师,为国家的国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韩彬,从小体弱多病。小学五年,她只上了三年半。到初中以后,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的中等水平。她是个很有学习热情的孩子,在老师眼里,她是个难得的学习人才,对她的身体,老师一直非常地关注。为了让韩彬能更快地提高学习成绩,老师多次到她家里给她补课,帮助她找课外辅导老师。到了高中,韩彬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老师和韩彬的父母非常高兴,韩彬的父母为了感谢老师,给每天徒步上班的老师买了一台自行车,老师婉言拒绝了韩彬父母的好意。韩彬上高二的时候,老师的家搬进了学校的大院。韩彬经常到老师家找老师补课,老师是一名出色的语文老师,有丰富的文学知识和教学经验。正是有了这得天独厚的条件,韩彬的学习成绩才能稳中有升。
高二的下半年,韩彬突然得了重病,住进了医院。在病房里,老师经常看到韩彬在偷偷地学习,老师非常高兴。以后每次来医院看她时,都给她带来一些课外学生资料,并鼓励韩彬坚持学习,千万不要因病耽误学习,影响学习进度。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韩彬病好回校后,考试成绩没有下降。在她的努力下,高考结束,她脱颖而出,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国家重点大学。现已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法官。
看着昔日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如今都已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老师的心里充满喜悦。同学们站在老师面前,向当年在学校一样,老师一个个地问着他们,工作怎样?生活怎样?同学们看着病床上的老师,还在关心着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一个都为之感动。他们一个个向老师做着汇报,老师高兴地点着头,向当年批作业一样,给他们打上分,作着批语。看到昔日经心培育的桃李,如今以花蕾绽放,硕果累累,老师的心里乐此不疲。大家安慰着老师,让她好好养病,尽快康复。等她病好了,接她到他们工作的地方亲自视察,检查他的工作。让他在晚年,享受一下美好的生活,看一看外面精彩的世界,游览一下祖国的名胜古迹,幸福地度过晚年,无忧无虑地以养天年。
老师高兴之余,不免有些遗憾,晚期胃癌已经不能让她再抱有任何幻想。她能在这有生之年,看到自己的学生个个出类拔翠,她觉得很欣慰!那句不知和他们说过多少遍的话“莫让年华付水流”一直在她的心中回流着。今天,她看到自己辛勤努力教出来的这些学生,个个都大有作为,都已成为国家的栋梁,老师要说的依然还是那句话:孩子们“莫让年华付水流”!
文章的最后,引用一位朋友的诗,送给这位可亲可敬的老师:
流年逝水忆阑珊
笔走龙蛇跃九天
不忘朝辉映桃李
难舍夕阳秀峰川
友善如风抚面容
师恩若雨润心田
往事犹新百般慨
闻香却只识玉兰
作文五:《莫让年华付水流》1300字
“莫让年华付水流,争当勤奋学习的 好学生”倡议书
勤奋学习,追求上进是我们中华民族每个优秀儿女的追求, 自古以来, 被人们传为美谈的勤学故事就数不胜数, 让我们听听 这些故事:
1、《照壁借光》的故事
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叫匡衡。他小时侯非常喜欢读书,可 是因为家境贫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法看书,他觉得很 浪费光阴。 一天晚上, 匡衡无意中发现家里的墙壁上隐隐约约有 一丝亮光在闪烁, 于是他爬起来看个究竟。 原来是墙辟裂了一条 缝,邻居家的烛光便透过裂缝照到了自己的家。匡衡灵机一动, 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孔,立刻,一束烛光射了 近来。在这束烛光的映射下,匡衡如饥似渴地看起书来。以后的 每天晚上,匡衡都会倚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由于从 小勤奋好学, 后来匡衡做了汉元帝的宰相, 成为西汉时期的著名 学者。
2、《悬梁刺股》的故事
汉朝的孙敬刻苦好学,每天一早就起来读书,直至深夜。因 为疲劳瞌睡, 会不知不觉地打起盹来, 他就把绳子的一头拴在屋 梁上,一头系在自己的头发上。这样以来,如果打盹,头皮就会 被扯疼。。另外,战国时的苏秦在游说秦国失败后,回到家里发 愤学习, 每当晚上读书读得疲倦打瞌睡时, 他便用锥子刺自己的 大腿,直至鲜血淋漓。他后来终于成为有名的政治家。这个成语 形容人刻苦读书,坚韧不拔的精神。他后来终于成为儒学大师。 3、**读书故事
少年**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明了自己的心迹:要“为中华 之崛起而读书” , 而当时与他同班的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是为明 理、为做官、为挣钱、为吃饭,只是为了满足个人修养和生活的 需要, 而**不愿意自己的民族再软弱, 不愿意自己的同胞受 欺辱, 他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振兴的大业联系起来, 立下远大志 向, 为祖国的兴盛而学习和奋斗, 后来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 受到全国人民乃至世界各国人民的爱戴。
4、张海迪读书故事
当代女作家张海迪,五岁的时候患有脊髓病,从此只能坐在 轮椅上,但她却自学了英语,翻译了不少英文作品,很多人不相 信,问她怎样做的,她回答说 :坚持每天背 10个单词,有时背不 全想放弃时, 就狠狠地咬几下自己的手指, 督促自己一直坚持下 去。 她就是凭着坚强的毅力和勤奋好学的精神, 最终成为当代女 作家。
故事让我们有所领悟,让我们精神奋发,我们一定要记住: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天才出于勤奋;
业精于勤荒于嬉;
因此,我建议:上课时,让我们专心致志听课,积极思考老 师提出的问题,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做作业时,让我们把字 写认真,写完后要好好检查;放学后,让我们仔仔细细复习当天 学过的知识,及时预习,把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在 听讲时就会格外用心,知识才会学的更扎实、更牢固。
是啊同学们,少年时期是学习知识的最好季节,让我们从现 在开始,树立远大的理想,发挥特长、勇敢创新,向着成功的彼 岸冲锋;让我们携起手来,用智慧去追求、去开拓、去创新,为 祖国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时刻准备着!
同学们, 让我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坚定终身学习的信念,从今天开始行动起来,争当勤奋学习、追 求上进的好少年,用书籍滋养生命,用知识丰富人生。
昭陵学校全体学生 2011年 10月 31日
作文六:《莫让年华付水流》1400字
人生短短数十载,短到我们不忍心用郁郁寡欢来把它填满;人生短短数十载,短到我们不舍得用碌碌无为来把它终结;人生短短数十载,短到我们没有时间回头,没有时间去后悔…………
大二快结束了,回首这两年,我都做了些什么,收获了什么?眼看即将成为大三学长,过往不堪回首
听说过这么一句话:经过高三,你才会更加珍爱自由。进入大学我们可以有大把的时间打Dota、魔兽、泡妞儿、看黄片儿,却都不约而同地念叨起高三。曾经让人深恶痛绝的高中时代过去了却意外地教人怀念起来了。因为,高中我们过得充实,花出去的每一分钟都是等价交换,收获的是充实、满足。那时,每天睡得晚,起得早,却还有精神在课堂上跟着老师受力分析、几何证明,中午到食堂吃饭一路小跑,飞来飞去也丝毫不觉得苦——因为生活有目标,感觉所做的每件事都是值得的。
视线再返回到今天。今天的什么样儿的?手机不离身,每天必做的事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登QQ、进空间、刷人人还有忙活不知道为什么忙碌的各种事情。晚上睡得晚,如果说是为了学习的话,自己都不会相信。早上起得晚,不到课前二十分钟(甚至十分钟)绝不起床。上课的时候,望望四周,1/3的同学睡觉、1/2的玩手机、剩下的1/6除了吃零食的、打情骂俏的、45°角仰望天空冥想发呆的,真正在听课的没有几个。期中期末之前翻翻书也只是为了应付一下考试,如果真的就这样下去的话,最终那些曾经梦想的大学四年过去了,不知道自己到底得到的是什么?回家时,每当周围的人以那种“大学生啊,真厉害”的目光看着我,我都觉心虚,没有那份理所当然,无意识下就可表达出的自信。
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这唯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转想再过两年我们就得收拾行囊毕业了。想起网上流传的一个段子:如果想要生两个小孩,30岁前生完,小孩相差三岁,那27岁就得生第一个,26岁就得怀孕,想怀孕之前二人世界两年,那24岁就得结婚。订婚后,见家长、旅行、准备婚礼要一年,那23岁就得订婚,订婚前要拍两年拖,那21岁就要遇到这人。时间多么紧迫!大学也是一样,短短四年时间,要做的事情很多,应付考试不难,但是要学好、学精自己的专业,不简单。两年之后,我们要拿什么去找工作?或者考研的浩浩大军中我们会侥幸成功吗?一切都是未知。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拥有大学生这种身份是一种幸运,拥有了更优越的发展条件。虽然进入大学之后,发现大学生活与之前憧憬的有天壤之别,但是既然已经踏上了这条路,除了更好地走下去,别无选择。时间就像一张网,你撒在哪里,你的收获就在哪里。而我们无所事事度过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们所期望的明天。 人生在世,譬如草木一秋,理应为这个世界留下铿锵的跫音和重重的足迹,杨澜说过:年轻时最重要的资本不是青春、美貌和充沛的精力,而是你拥有犯错的机会,不要为青春留白,如果年轻时不能追寻梦想,去为自己认为值得做的事冒一次险,哪怕犯一次错,那青春将会
多么苍白啊!我们不需要一种不生的、麻木的、没有激情的生活,时间久了,只会厌倦。 “春困秋乏严寒酷暑”这不是一切懒散的借口,勤奋,努力,忙碌才是人生的常态。 Run, for nothing,Run.Don't ever look back.
作文七:《莫让年华付水流》2600字
莫让年华付水流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个非常重要而又非常深刻的问题——生命。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这仅有一次的生命应当怎样度过的呢?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呢?
冰心先生在《谈生命》中这样告诉我们,生命就像一粒种子,在土中萌芽,出生,成长,直至消亡。这个比喻多么形象!人的一生不就是这样么?幼年,青年,壮年,老年,不知不觉中我们走完了一天,不知不觉中我们又走完了一月,不知不觉中我们走完了一年。而我们的生命中又有多少这样的年月日呢?有人算了一笔帐,假设一个人一生能活一百岁,那么一年按照365天计算,一百年就只有36500天。一班人在20岁之前都是接受教育,60岁之后都开始养老休息,所以能工作的时间只有40年。这40年中每天的睡觉、休息占一半时间的话,这40年中只有7000来天的时间可以用来实现生命的价值!多么令人惊讶的数字!所以有人说,人的生命只有三天时间:昨天、今天和明天;所以朱自清在《匆匆》中讲过——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补漏趁天晴,学习趁年轻",所以,我们做学生的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呢?只有充分利用时间且努力的人,才有资格说:"我曾经实实在在地生存过。 生命的存在时间有长有短,而生命的意义却不因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大家知道的何信平,是一个双腿、双手都有先天残疾的当代大学生,因为他不畏困难,顽强进取,在2005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厦门大学,赢得了老师、同学、社会对他的尊重;雷锋,一个普普通通的解放军战士,因为他为人民服务,尽管他已经牺牲了好几十年了,但他永远年轻,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而马加爵,虽然是一个高材生,但他做了对同学、对家庭、对国家有害的事情,即使死了也仅仅是赢得人们的一点同情。所以,我们从小就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心中时时为别人考虑,把一句话变为实实在在的行动:让别人因为我的存而感到幸福!
周迅有一篇文章,题目叫《想想十年后的自己》。 18岁之前,我是个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那时我每天就在浙江艺术学校里跟着同学唱唱歌,跳跳舞。偶尔有导演来找我拍戏,我就会很兴奋地去拍,无论多小的角色。如果没有老师跟我的那次谈话,那么也许直到今天,仍然没有人知道周迅是谁。
那是1993年5月的一天,教我专业课的赵老师突然找我谈话:“周迅,你能告诉我,你对于未来的打算吗?” 我愣住了。我不明白老师怎么突然问我如此严肃的问题,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老师问我:“现在的生活你满意吗?”我摇摇头。老师笑了:“不满意的话证明你还有救。你现在就想想,十年以后你会是什么样?” 老师的话音很轻,但是落在我心里却变得很沉重。我脑海里顿时开始风起云涌。沉默许久,我看着老师的眼睛,忽然就很坚定地说:“我希望十年以后自己成为最好的女演员,同时可以发行一张属于自己的音乐专辑。” 老师问
我:“你确定了吗?” 我慢慢地咬紧着嘴唇回答:“Yes”,而且拉了很长的音。 老师接着说:“好,既然你确定了,我们就把这个目标倒着算回来。十年以后,你28岁,那时你是一个红透半边天的大明星,同时出了一张专辑。” “那么你27岁的时候,除了接拍各种名导演的戏以外,一定还要有一个完整的音乐作品,可以拿给很多很多的唱片公司听,对不对?” “25岁的时候,在演艺事业上你
就要不断进行学习和思考。另外在音乐方面一定要有很棒的作品开始录音了。” “23岁就必须接受各种各样的培训和训练,包括音乐上和肢体上的。” “20岁的时候就要开始作曲、作词。在演戏方面就要接拍大一点的角色了。” 老师的话说得很轻松,但是我却一阵恐惧。这样推下来,我应该马上着手为自己的理想做准备了,可是我现在却什么都不会,什么都没想过,仍然为小丫鬟小舞女之类的角色沾沾自喜。我觉得有一种强大的压力忽然朝自己袭来。老师平静地笑着说:“周迅,你是一棵好苗子,但是你对人生缺少规划,散漫而且混乱。我希望你能在空闲的时候,想想十年以后的自己,到底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到底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如果你确定了目标,那么希望你从现在就开始做。”
一年以后,我从艺校毕业了,老师的话从那天开始一直刻在了我的心底:想想十年后的自己。是的,当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的时候,我发现我整个人都觉醒了。从学校毕业后,我忙于接拍各种各样的影视剧。我始终记得,十年后我要做最成功的明星,所以对角色我开始很认真地筛选。后来我拍了《那时花开》,
拍了《大明宫词》,我渐渐被大家接受,也慢慢地尝到了成功的快乐。 2003年4月,恰好是老师和我谈话后的十周年,我不知道这是偶然还是必然,我居然真的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张专辑——《夏天》。 其实我们都一样。如果你能及时地问自己一句:“十年后,我会怎么样?”你会发现,你的人生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时刻想着十年后的自己,你的梦想也会越走越近。
我们学校师生的文化追求中有一种“脚印文化” ,它的内涵包含了希望每一个同学老师昨天的脚印光彩,今天的脚印扎实,明天的脚印有方向,有目标,在人生的旅途中实现“十全十美” 的追求.
有人沉浸在回忆中,他们依恋昨天;有人沉醉在梦幻中,他们期盼着明天,这两种人,都忘记了最应当珍视的是宝贵的今天。莎士比亚说过:“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抛弃他”。我说:“抛弃今天的人,今天也会抛弃他。而被今天抛弃的人,他也就没有了明天”。
农民种田,不在今天及时拔草、施肥、灭虫,哪有金秋时节的丰收?医生不在今天及时抢救、医治病人,哪有人们日后健康的体魄?清洁工人不在今天及时清扫垃圾,哪有日复一日城市的洁净?解放军战士不在今天全副武装、做好战备,哪有千家万户永久的安宁?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短短几句诗,是我们的古人千百年生活体验的结晶啊!有感与此,于是才有了“悬梁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等等勤学佳话。现在我们条件优越了,更应该抓住青春的好时光,珍惜今天、抓紧今天的分分秒秒,好好学习,努力学习,请记住——莫让年华付水流!
作文八:《莫让年华付水流》500字
莫让年华付水流
年华,亘古横流,因人生的短暂而无比珍贵,正如朱自清所说:“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却一去不复返!” 年华可以抛弃我们,我们却不能抛弃年华。
你可曾想过,花开花落见证了生命过程的易逝;星启星落寄托了生命明天的希望;时光逝去,记忆的往事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故事里还会出现新的故事,年华更替,一切都像过眼云烟。时间悄悄地流过,我们没有察觉,当东风拂过面颊时,才恍然大悟,哦!原来又是一年春草绿。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惊叹过时间的一去不复返,追悔它的流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珍惜年华是汉乐府里千古的教训;“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珍惜年华是陶渊明人生的感慨;“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珍惜年华是岳飞一声悲切的遗憾;
然而,惋惜流逝的时间已无意义,重要的是:必须抓住今天!要知道,谁对时间越吝啬时间对谁就越慷慨。当你翻开日历新的一页时,必须想到,不能让这一页成为空白,要用自己的勤奋去填写它。
眼望着那风沙的春天、风雨的夏天、风霜的秋天以及风雪的冬天,我们不能再懈怠,不可再迟疑,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珍惜时间,莫让花样年华付之东流!
作文九:《莫让年华付水流 水流 年华》1000字
莫让年华付水流 水流 年华
百日莫空过,青春不再来。,,,,拜伦
小孩子的命运是父母创造的。,,,,拿破仑
恋爱使人忘记时间,时间使人忘记爱情。,,,,法国谚语
莫让年华付水流。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中国谚语
弱者坐待时机,强者制造时机。,,,,居里夫人
愤怒从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 ,,,,毕达哥拉斯
天才,无非是长久的忍耐,努力吧~,,,,福楼拜
没有伟大的愿望,就没有伟大的天才。,,,,巴尔扎克
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列夫.托尔斯泰
天才,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所研究的那门学问上的最高能力。,,,,巴甫洛夫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康德
爱是人类唯一美丽的装饰品。,,,,莎士比亚
愿望是半个生命,淡漠是半个死亡。 ,,,,纪伯伦
幸福的人常是善良的。,,,,,,,,陀斯妥耶夫斯基
人之所以不幸,乃是人在福中不知福。,,,,陀斯妥耶夫斯基
只有从事一项伟大事业的时候,一个人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人。,,,,戴高乐
人生是花,而爱是花的蜜。,,,,雨果
终身为善不足,一朝行恶有余。,,,,荷马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中国谚语
品行是一个人的内在,名誉是一个人的外貌。 ,,,,莎士比亚
世界是属于勇者的。 ,,,,哥伦布
学艺之道无他,锻炼意志第一。,,,,徐悲鸿
摆脱心事的最好方法是工作。,,,,车尔尼雪夫斯基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考验一个人的勇气,不是看他敢不敢死,而是看他敢不敢生活下去。,,,,阿菲里
假使你认为你能够,你便能够;假使你认为你不能够,你便不能够。,,,,戴维斯
理想是人生的太阳。,,,,德莱塞
耐心和恒心总会得到报酬的。,,,,爱因斯坦
希望是生命的灵魂,心灵的灯塔,成功的导向。 ,,,,歌德
失信不立。,,,,《左传》
扯谎是万恶之首。,,,,诺贝尔
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坦白是使人心地轻松的妙药。,,,,裴斯泰洛齐 本文由OUTDOOR GARDEN FURNITURE ://.kofonliving. 整理发布,欢迎转载
绾}諭
作文十:《[转帖]莫让年华付水流》9700字
走过青春---那段日子
第一集
我们曾年少懵懂,享受纯真的快乐;转眼之间,我们已然白发苍苍,黄昏暮年;我们也曾经斗志昂扬,在赛场上拼搏;而今面对繁华,我们也会安逸坦然,淡泊如水。人人都要参加这场奔跑,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道,而人们的脚步也常常匆匆忙忙,当我们回首时,漫长的几十年也只不过像刚刚在昨天发生一样。事物的意义总是通过事后的解释才呈现出来,人们也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思考和感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年时代,也许,你正经历着这黄金般的岁月,也许,你已经走过。
纪录片《莫让年华付水流》歌词
啊,年轻的朋友,青春的脚步似行云水流,生活的道路靠我们探究,莫叹息,莫停留,莫叹息,莫停留,播动那爱情的心弦,扬起那希望的风帆,趁风华正茂,莫让年华付水流,付水流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这首曾经唱遍中国的老歌,但只要是那个时代的青年一定会记得那段日子。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刚刚从十年浩劫中走出来。国家正处在拨乱反正、百废待兴的关头。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当时的青年处于迷茫和苦闷之中。这部由陈光忠执导的纪录片《莫让年华付水流》敏锐地把握到那个时代的青年问题,向青年发出号召,希望他们能从痛苦中走出来,珍惜青春的时光。当时这部纪录片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沈杰
改革开放以后啊,就是由于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我觉得造成了一个很特殊的情景,以往的规范、以往的价值观念不起作用了。就是说,和这个新的市场经济、现代化所适应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还没建立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某种意义上,指导人们价值观和规范人们、指导人们行为的规范,处在一种真空状态。这样的情况下,就是说,人们的行为或者是心理啊,可以说一个是心无所依,第二个是行为上无所适从。这样的话,这种(状况)可能造成心理上的迷茫。
纪录片《莫让年华付水流》导演 陈光忠
很多,我的影评的信很多很多,甚至有个东北的小姑娘说,她灰心丧气,本来要想自杀的,结果看片子给她鼓舞起那种生活的勇气,生命的勇气,我都没想到,这么一个普通的片子有那么大的魅力。
陈光忠认为,影片之所以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与轰动,是因为它说出了当时青年的苦闷和愿望,在青年中产生共鸣。
纪录片《莫让年华付水流》导演 陈光忠
《莫让年华付水流》这个片子,它的观念呢,它的思维呢,是和当时那种年轻人的苦闷分不开。(当时青年人)对旧的东西总觉得不屑一顾啊,对老的东西总觉得否定比较多啊。我觉得这个过程正常,偏当然不对,但这时有些人对这个不理解,说这代青年是不是搞垮的一代啊,没有像我们那代一样,组织说一就(是)一,说二就(是)二,没有太多的个人欲望了,是不是有点离经叛道了,我觉得这种看法对年轻人大大的不公平。
一部纪录片道出了广大青年的心声,而这首由陈光忠作词、金复载作曲的老歌也广为传唱。时至今日,金复载教授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也颇多感慨。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系主任 金复载
他告诉我,他说写这个曲子还要从这个内心,从抒情这个角度,从谈话好像诉说这个角度,来体现我们八十年代青年的理想主义的这种状态。解放思想、三中全会以后,那么对祖国的前途充满着希望、充满着理想,这种感觉可能现在青年不会有那么强烈的感觉,我觉着那个时候,那么也是这么多年以后,自己感觉到这种感觉好像有点消失了,再回忆起来感觉到很有意思的。
如今的青年在有着更多的娱乐方式,舞步自由、轻松。酒吧和迪厅对他们来说实在寻常。或许,他们想象不到20多年前的青年禁受过怎样的压抑。
纪录片《莫让年华付水流》录音师 杜守印
导演有意识的在片子里头要拍一个跳舞的镜头。到了现场,来了很多人,把礼堂围得满满的,但是音乐一响,就有两人跳,所有的人都看都不跳。当时我一看我就比较急了,我就急了,我就到那台上,到主席台上去了,我说同学们,你们今天来干吗来了?你们今天来是来跳舞来了。党委组织你们跳舞你们都不敢跳?我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就这点思想水平,你们还怎么搞革命啊?你们这么一点儿勇气都没有。他们里头那衣服啊,穿的非常漂亮,外面套一个蓝的,套一个黑的(外套)。我说,跳舞的站起来,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把你们那么漂亮的衣服露出来,我说响音乐跳舞,不跳的出去,跳的站起来。结果呢,我这么一号召,全把(外面的)衣服脱了,全跳起来了。
对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青年来说,国家正处在从封闭到开放的关键时期,很多禁锢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打破的,就连流行歌曲也给人们的思想带来过很大的冲击。
纪录片《莫让年华付水流》录音师 杜守印
当时邓丽君的歌曲传遍得非常广,很多带子都是从国外进来的,好多人也愿意听,大街上几乎都是听着邓丽君的歌曲。这个咱们就觉得,哟,这不成靡靡之音又来了吗?当时部队就来了一个文件,说什么呢,不许放靡靡之音,放邓丽君的歌曲,我这老岳父是部队的,他们部队就传了这个文件,其实他那个女儿啊,天天听那个邓丽君,他回来说部队今天传达了一个文件不许听邓丽君的歌曲。他说什么样的歌曲是邓丽君的歌曲啊?,我说体珊天天放的那歌就是邓丽君的歌曲,哈哈他一乐。
舞蹈和歌曲毕竟还不是人们生活必须的东西,更令人惊讶的或许是服装的转变。
纪录片《莫让年华付水流》导演 陈光忠
那个时候(服装)很单调啊,西方污蔑我们是蓝色的蚂蚁。
纪录片《莫让年华付水流》录音师 杜守印
我记得就是文化革命好像刚刚结束,还是没有结束的时候,我夫人啊,就是做了一个布拉吉,是用蓝格的(布),蓝格的布拉吉。我们俩到城里去买东西,就是转了一圈,我只碰见一个人也穿着一件布拉吉,剩下的男男女女还都是那种,一个蓝色的,一个是绿色的,比较单调的衣服,我跟她说,我说你这算北京的独一份。
漂亮的衣服都要藏起来,不好意思见人。照相时才有机会展示一下。掩藏在蓝色和灰色下的是人们压抑不住的美的愿望。在这个过渡的年代,从**走出来的青年们正跃跃欲试,希望自己从旧的体制下突破出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沈杰
那么从最一般的意义来说,青年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我觉得具有那么几个特点,就是说,第一青年(他)是一个追求创新的那么一个群体,第二青年他是一个追求理想、追求一种理想的群体,那么有了这两个(特点),更重要的因素就是第三个特点,就是他是一个促进变革的那么一个群体
纪录片《莫让年华付水流》导演 陈光忠
什么是创造时代最重要的力量,我觉得青年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起先锋作用。
1980年《莫让年华付水流》的拍摄正是捕捉到了那个时代的脉搏。它以一些平凡的青年为切入点,透视一个时代的风气。
人的一生像一张白纸,你可以信笔涂鸦,也可以构思规划;但你永远不能后悔或删节。从《莫让年华付水流》摄制完毕至今已经整整23年了,当年那些拥有青春梦想的年青人,也都进入了不惑之年。很多事一去不返,很多事也让他们记忆犹新。
上海时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 陈祖慎
我认为我还是没有虚度,为什么呢?正因为我那个时候干了这个项目。
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教师 邵丹
我想我应该没有虚度,我觉得我这个人生就是比人家要丰富一点,不像好像,假如你全都很平坦,我觉得也没有什么意思。
汪齐凤芭蕾舞学校校长 汪齐凤
我是没有虚度这些年华,一直到我现在自己办学,我觉得我一直没有离开我自己这个事业。
上海动物园繁殖技术场主管 俞华昶
我敢说,不后悔,因为什么呢?我对动物啊,我了解它们,我也喜爱它们。
也许,你曾面临很多关键选择
也许,你的生活波澜不惊,默默无闻
也许,你花费了一生的时间去追逐一种事业
也许,你的生活之路坎坷不平
无论如何,走过的路我们不能后悔。但,我们可以回首那段日子,那段曾经跃动着我们青春脉搏的日子。
走过青春-青春的选择
第二集
1980年的五月,中国大地上不知道有多少人在不经意中翻开刚刚复刊不久的《中国青年》杂志,只是因为一篇文章,他们便遇到了一场席卷全国的大讨论。这篇由马丽珍等人整理、署名为潘晓的文章在社会引起轩然大波。关于人生意义的讨论迅速展开。青年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刚刚从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的青年面临很多问题。对未来的迷茫与困惑在短时间内被表达出来。马丽珍老师至今记得当时的情景。
原《中国青年》杂志编辑 马丽珍
从讨论开展以来,来了六万多封信,开始邮局是用邮包,一包包邮包送来,后来用车送来几包邮件,同时呢接待了很多青年。一个(青年)曾经是小偷,来了以后他自己自身就说,我是小偷,以前我到北京来从来都是一路偷来的,我从来不买票。这次,他说,我看了潘晓讨论以后,我就是卖掉了一块手表,还是什么的作为路费,他跟他女朋友两个人来的,他说我们来没有什么其他更多的要求,就是想跟你讲讲我心理话。
与此同时,由陈光忠导演的纪录片《莫让年华付水流》也在上海开拍,该纪录片从另外一个角度切入青年问题,同样引起了强烈反响。这看似偶然的巧合中有着必然的因素。
纪录片《莫让年华付水流》导演 陈光忠
青年问题正好反映出一种时代的情绪,一种时代的步骤,一种时代的节奏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沈杰
青年实际上它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表现为它对新颖事物的追求,对理想事物的追求,还有对变革的追求。(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时候,实际上尽管中国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但是我觉得在思想层面和文化层面上的变化更多的是从青年身上体现出来的。
1980年拍摄的《莫让年华付水流》记录了几个普通青年的生活与思想。
那个曾经不喜欢动物饲养工作的青年,已经通过竞争当上了上海动物园繁殖技术场主管。他在这一行一干就是32年。当时他没有想到自己要去的单位居然是动物园。
上海动物园繁殖技术场主管 俞华昶
当时那个时候我的分配档次是属于四级的保密单位,所以一分到动物园来呢,其实我觉得挺不是滋味的,那时侯,到学校去拿毕业证书的时候,学校老师问我,你分到哪里?我说是四级保密单位,不能说给你听,其实那个时候上海动物园也叫西郊公园,那个动物园买了一毛钱门票,谁都可以进来的。
不喜欢这个工作,俞华昶却没有选择离开。可能是因为时代的原因,当他不能选择走哪条路时,他选择了最好的走路方式。据俞华昶讲,自己之所以会渐渐认同这个工作,是因为他的前任饲养员是一个很受参观动物园的小朋友喜爱的人。“别人能做好的事,自己一定也能做好”是俞华昶转变的最初动机。生活中有无数小的机会或偶然,只留给那些善于把握的人。
上海动物园繁殖技术场主管 俞华昶
天热的时候,它要喝水,它要喝水呢,我不给它喝,我就放着个管子呢,是给它冲凉的,给它冲凉,放在地板上,它要喝水,喝不着,后来一个游客呢,扔进笼子一个树枝,那个家伙挺聪明的,就用那个树枝啊,挑那个管子,左挑右挑。我知道它想喝水,我就在旁边仔细观察,它左挑右挑挑不起来,后来穿到那个皮带管子里面一挑,往上一拨,那个水朝上一涌,哈,它喝到水了,在里面“哗哗”一动,高兴极了。哎,我想这个家伙挺聪明的,来训训它吧
由不喜爱工作到热爱工作,俞华昶的转变绝不会如他所说的那么简单。面对逆境,总有两个选择,一是改变自己,一是改变环境。无论哪种选择都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在改变的过程中,俞华昶吃了很多苦。
上海动物园繁殖技术场主管 俞华昶
我刚进来的时候是养猴子,养那个猴子,一个猴子呢,被隔壁笼子的猴子呢抓伤了,我们给它做治疗的时候,给它缝针,后来我去逮它,按照常规逮呢,那个猴子(双手)在后背应该这样反叉的,它呀在手上呢,我觉得挺可怜它的,我逮它呢,手就松一松,那个猴子两只脚踹,一个跟头,在我手上“哗”咬了一口
俞华昶的时代是一个过渡的时代。他的父辈们则把自己全部身心投入到祖国建设当中。这是1949年北京青年暑期学园结业典礼上的情景。解放初期的青年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着他们心中的感情。他们拥有火一样的热情和绝对无私的奉献精神。祖国的需要就是他们的需要,在热火朝天的建设生活中,他们的唯一选择就是听从祖国的召唤,并且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祖国交付给他们的工作当中。
纪录片《莫让年华付水流》录音师 杜守印
我进新影厂就是从部队回来以后,到民政局分配。(分配时)他就说,你将来要做什么?我说做什么都行,那个时候,说实在的,我提出来我说到时川祥那个淘粪队去淘粪都可以,他说你还不错吗,我说不一样吗,当时我感觉到真是一样,没有贵贱之分。
那是一个集体主义高涨的时代,每个人都唱着为祖国奉献一生的歌曲。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沈杰
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前,中国青年的发展总的来说,是和新中国的建立,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融为一体。
从1958年开始,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生响应祖国号召,纷纷下乡务农,声势浩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就此拉开序幕。服从祖国需要,把青春献给祖国是当时青年最为真诚的希望。每个人都有一段关于分配工作的记忆。
纪录片《莫让年华付水流》导演 陈光忠
当时分配工作都站在大操场上,很多人,我们穿那个棉袄嘛,我记得我印象很深,就在棉袄后面用粉笔写上,北京、(还有)什么南下,我印象很清楚,那是个黄昏,那很壮观呐。大家都是热血沸腾啊,都要奔赴新的岗位。
原《中国青年》杂志编辑 马丽珍
我当时离开上海报名到外地,就是当时听了**总理的话,就是说,上海青年志在四方,那个时候就是,一个就是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一个(就是)组织需要就是我的需要。
总体来说,俞华昶一代在选择方面与父辈相比并没有太多不同,他们是跨越变革的一代,身上同时有着两代人的痕迹。采访时,我们遇到了年轻的饲养员赵一飞。小赵这一代人则更多了些个性。
采访:你多大了?
赵一飞:23岁(上海动物园繁殖技术场饲养员)。
采访:23岁,什么时候来这儿工作的?
赵一飞:1998年。
采访:工作了五年了。
赵一飞:啊。
采访:你自己学的是这个专业吧?
赵一飞:啊。
采访:这么年轻成天和老虎打交道,不觉得枯燥吗?害怕吗?
赵一飞:不害怕。
采访:不害怕,枯燥不枯燥?
赵一飞:枯燥有时候有。
采访:枯燥了怎么办,有没有觉得不想干的时候?
赵一飞:这好像没有,喜欢动物,家里也养。
应该说,小赵们是更为幸福的一代。他们可以更多地发挥自己的专长,选择自己喜爱的职业。或许这选择中有风险、有迷茫,但他们毕竟拥有了更为开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沈杰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青年是没有择业的,当时只有参加工作。所谓参加工作就是,那个由组织安排,由组织分配,那么你一旦被分配到某个单位的话,一般来说,没有特殊情况的话,你在一个单位工作,是自始至终的。改革开放以后,有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我们很多的体制改革,那么就是说,单位制逐渐解体。那么现在的青年更多的,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的爱好,自己的能力,或者自己的潜能来选择工作。
个人发展的自由有了,各种条件具备了,我们新一代的青年——俞华昶的女儿俞洁瑛在选择职业时便做了件让父母不大理解的事。
上海动物园繁殖技术场主管 俞华昶
那个时候,她中学毕业,初中毕业的时候,她自己就是去面试,到旅游学校去面试,面试好,其实我们都不知道,我和她母亲都不知道。她已经面试好了,她考好试,把这个面试合格证啊夹在(报考志愿书)里面了,夹在里面以后,好了,我给她填的志愿什么学校什么学校,后来人家的学校都来通知了,惟独她(的通知)还没有来,等得好急呀,找到学校,(问)怎么回事。后来(通知)来了,旅游学校。她后来才说,我自己去报考的。
当父母以为子女还是娇嫩的花朵时,他们想不到,孩子早已经盼望着独立承担风雨了。
俞洁瑛(同时声)
父母们觉得旅游这个专业,好像不是很适合女孩子,那么比较累。可是我觉得,我想了又想,我觉得还是应该报这个专业吧。那我就去报了嘛。我父亲一开始做这个工作也并不是很喜欢,因为当时是分配的嘛,而我觉得我现在选择的这个职业,是我喜欢的。
路总是自己走出来的,一条平凡枯燥的路同样可以被人走得开开心心。俞华昶就是在这个他开始并不喜欢的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关键要看我们如何去选择。
原《中国青年》杂志编辑 马丽珍
我特别记住柳青的一句话,就是说: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但紧要关头仅仅几步。什么选择上学,对吧,选择求职,这就是一些关键时刻。就是这些选择,它真是决定人的一生的命运。
时代决定着三代青年人选择的方式。也许脚步永不停息,青春就不会流逝。
走过青春-不老的青春
第三集.
这段资料拍摄于1961年。那时邵丹只有五岁。她的钢琴演出赢得了观众的喝彩。如果她的成长不是在**岁月里,或许她的音乐之路也不会如此坎坷。现在,邵丹是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教师。回忆起自己初学钢琴的情景。已过不惑之年的她也感到有趣。
邵丹(同时声)
因为我们有一个邻居是教钢琴的,我每次走过(他家),我就不肯走嘛。我非要去听,我妈妈就只能站一会儿,因为总会妨碍人家教琴。就说起,正好是和刘诗昆的爸爸说起,说哎呀我女儿很喜欢(钢琴)的,她说她很喜欢(钢琴)。他说是吗?她很喜欢吗?你把她带来我看看。他就给我听一下音,就揿这个键子,让我马上找到什么的,结果他发现我耳朵特别好,然后他说没关系,我来教她。
命运有时会和人开恶意的玩笑。十年浩劫中,邵丹由于家庭出身的问题成为黑五类子女。那个时代给她带来了太多的痛苦。
邵丹(同时声)
抄家了嘛。抄家了就是把琴也(收)没有了。我爸爸就是说,觉得我还是很喜欢的,就说你先画一张纸,在纸上弹弹。因为等于“**”我正好是十岁。正好是等于长身体的时候,你要是一直不弹嘛,等于这个手就不会(弹)动了。弹了挺长时间,我直到1973年,就是我爸爸后来等于是落实政策了嘛,才又买到一个琴,而且当时上海根本买不到琴,后来当时有一个音乐学院的老师,就通知我说南京有琴卖。我爸爸就一早坐了火车……
纪录片《莫让年华付水流》导演 陈光忠
我记得我采访她(邵丹)的时候,她自己倒是说不太多,她父母说得比较多,给女儿说了好多,倾诉她女儿那种遭遇,我听完之后我觉得深为感动,我觉得应该表现邵丹
钢琴是邵丹一生的梦想。虽然在十年间她的家庭遭受一次次得冲击,她自己也不得不长时间的离开钢琴,但她一直渴望深造。从1973年到1978年,邵丹先后报考学校20多次,但均未被录取。
邵丹(同时声)
说不定还不止(20次)呢,真的是考了很多很多很多(次),凡是就是说只要是有人招的地方我都会去考的,但基本上都是失败的,有几次人家都和我说了,哎呀好了,肯定(录)取你了,绝对没问题,像北京啊什么海政了什么,都派人到上海来了,说好要去体检了什么的,结果我等了一下,人家出来就说,哎哟,不行。
前途渺茫时,邵丹并没有气馁。出于对钢琴的爱好,她想尽了各种办法寻求继续学习的机会,甚至不得不说谎。
邵丹(同时声)
就粉碎四人帮了嘛,那一次我也等于是就是最后一年了,就是钢琴是招到22岁,就是说我正好,就是还能考。但当时呢,我那个工作单位的领导又不让我去考,那时候就是说要有证明,总要证明你是哪里的吧,才能考,我等于是后来骗了一个证明,就马上就弄到一张火车票就到北京去考的。
与邵丹一样,陈祖慎的经历也是坎坷不平的。1993年,他下岗了。他离开了自己工作了近30年的工厂,靠自己对于知识与技术的掌握开始了又一次奋斗。如今,他是一家民营企业的技术工程师。年轻时就对技术开发有浓厚的兴趣,一生的工作也与革新有了不解之缘。
陈祖慎(同期声)
这是我们公司最新研制的电子标签,在国内来说我们公司是处于领先的
二十三年前,陈祖慎只是上海华生电扇厂里的一个工人。同是介绍自己开发的产品,23年时间里却早已有了太多不同。陈光忠导演至今还记得那时发生的事
纪录片《莫让年华付水流》导演 陈光忠
其实拍片子的目的是支持他,结果他们领导,当时的领导就是设计了很多障碍,不让我们采访他,不让我们接触他,甚至个别领导还撒谎,说他不在上海,我和老杜,录音师,非得找出他来,找到他,让他到我们招待所来拍,所以我们那个镜头没有任何背景,只有一堵黑墙。
有时候支持也未必能带来好的效果,由于陈祖慎未经领导同意便接受采访,个别深受“左”倾思想影响的领导否定了他的项目。
陈祖慎(同期声)
这个项目不能鉴定了,被厂里面已经彻底否定掉了,但是他是在后台去否定的,前台你还是做,不能阻止你做,但是呢,你这个项目做了也没用了。
时至今日,陈祖慎一直保存着那些革新产品,当他再次拿出来时,他的两个女儿并未有太多感触
陈蕾(陈祖慎之女):这东西见过。
采访:当时问没问过?
陈蕾:问是问过,但那时候还不懂吧,只是觉得挺好玩的,像个小帽子似的。
青春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爱情为每一个年轻人所向往。陈祖慎的时代青年们多是经人介绍而恋爱结婚的,而他的大女儿陈蕾却有自己看法
陈蕾(同时声)
我就特别不喜欢别人介绍,我就觉得那种感觉特别奇怪,两个人根本互相不认识,然后出去的目的就是要谈朋友,介绍的一个是你自己根本不了解,然后其实有可能连你的介绍人他也不了解,其实有可能就是你被一道、二道、三道,被贩了三次。
大女儿陈蕾自己找到了如意郎君,给我们看照片时,她幸福之情溢于言表。同样是结婚照,陈祖慎却有着别样的故事。
陈祖慎(同时声)
我们那个时候在照相馆去拍的那个照片呢,要保持距离,我就跟她在自己楼上的房间里自己拍,自己拍那当然你可以靠近一点了,那么至少看上去比较像一个结婚照。
青春更像一场接力赛,父辈传递给子女,师长传递给后学。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青春岁月,需要自己去经历和品味。作为父亲的陈祖慎很尊重女儿对于人生的选择。他的两个女儿都曾是网球运动员,却也分外一致地放弃了将网球作为毕生事业这条路。大女儿陈蕾是这样解释自己的选择的。
陈蕾(同时声)
运动啊就是吃青春饭,你总有一天得从这个位子上面下来,趁外面还能够接受你的时候,那么晚下来还不如早下来。
如果说运动是青春饭,那么芭蕾舞演员的舞台生涯则更为短促。1980年,只有17岁的汪齐凤被陈光忠导演找到参与纪录片的拍摄。
纪录片《莫让年华付水流》导演 陈光忠
我们拍她(汪齐凤)那时候也是通过一种偶然的关系吧,上海一个青年报提供的线索,我觉得汪齐凤这人也是比较坚守、坚持和坚定自己梦想的人。
陈祖慎的两个女儿选择放弃网球。汪齐凤终身不离开芭蕾。我们很难说谁是谁非,因为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沈杰
改革开放以后情况不一样了,能够体现自己价值的方式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它可能就是说,早期选择的事业和晚期选择事业是不一致的。
和邵丹、陈祖慎一样,汪齐凤从不后悔自己对于事业的坚持与追求。如今她办起了芭蕾舞专修学校,将这份执着用到教学上,这或许是她对青春梦想的延续。汪齐凤从10岁起开始跳芭蕾舞,至今已经整整三十年了。对于几十年的坚持,他有自己的想法。
汪齐凤(同时声)
给现在的年轻人来讲,哎呀你当时怎么那么傻啊,就知道跳啊跳啊的,那时候,不是剧场,团里面练功,然后家里、剧场,三点一线,你想想芭蕾舞演员能够有几个,年青的时候能有几次这样去拼搏的时候,是很难得的。
我们芭蕾的术语叫复尔代转,那个是真的必须天天练的,你台上虽然是只有32个(圈),因为规定的举目里你需要展示的是32个圈,但是你在台下每天练的不只是32个,300多个都有。
艰苦的练习是获得成功的前提,同时也可以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塑造一个人的人格。1980年在日本大阪举行的第二届国际芭蕾舞比赛中,汪齐凤为中国获得了第一枚芭蕾舞奖牌。但是,成功的背后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痛苦。
汪齐凤(同时声)
我的脚趾都已经不行了,鞋子已经脱不下来了,等脱下来的时候,就是我的袜子、鞋子,包括垫的那个护垫都是血粘着了,都脱不下来了。但是你中午吃饭的时候就得把鞋子脱下来休息一会儿吧,但是等下午的时候简直是穿不进去了,有时候我索性就脱下来,就吃点东西继续练,把脚跺跺跺,跺麻木了,接上去再练。
23年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青春的岁月一去不返。莫让年华付水流或许是你苍老后的一声感叹,也或许是你年轻时信守的格言;一切都在于你是否真诚地面对过生活。坚持梦想的人不会衰老。
纪录片《莫让年华付水流》歌词:
啊,年轻的朋友,青春的脚步似行云水流,生活的道路靠我们探究,莫叹息,莫停留,莫叹息,莫停留,播动那爱情的心弦,扬起那希望的风帆,趁风华正茂,莫让年华付水流,付水流。
原帖见://.dfilm./portrait/mentary200504.asp
分享到:
阅读(231)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