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读《石壕吏》有感》2800字
品读《石壕吏》学习心得体会
近日,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雁飞在《石壕吏》上作出批示,要求“全省纪检监察干部认真一读,仔细品味”。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背景下,重温《石壕吏》,从严治党、从严治吏,对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回顾历史,正是石壕小吏们的丑恶行径严重伤害了当时的百姓,为盛唐王朝的覆灭埋下了祸根。历史的遗憾促使我们反思: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整“四风”,治“三为”,从严治党、从严治吏,必须从基层抓起!
纵览古今,不难发现:中国的根本问题是官僚问题,根本关系是官民关系。官民关系可用舟水之情比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群众之“水”是载舟,还是覆舟,取决于大小“官吏”们的所作所为。如果政府官员为官不为,或者是慢作为、乱作为,甚至贪污受贿、巧取豪夺,轻则使群众利益受损,重则导致《石壕吏》中所描绘的景象:社会动荡不安,百姓衣不蔽体、寝室难安、民不聊生。如此大肆侵害广大群众的利益,必定会引起群众的不满,激起群众的反抗。因此,只有执政队伍真真切切、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才可以避免秦汉以来官逼民反的循环魔咒。
在古代,政府中级别最低的公务员才叫做吏员,相当于现在的科员;在当代,这些所谓的“小官”有村官、乡镇干部、国企领导和政府机关的科级干部。别看是比“七品芝麻官”还小的官,他们贪腐的能量和规模却并不小。退回唐代,一个个石壕小吏,之所以敢在深夜闯入民居,吆五喝六强行抓人,闹得鸡飞狗跳、人畜不安,其根源在于这些小官的手中掌握了不容小觑的实权,同时又缺乏朝廷的监管。综观当前,这样的小官也不乏其人。特别是在土地、招标、财务等要害领域和实权部门,一些国家工作人员因为手中掌握了实权,而又身处监督机制极不健全的基层,于是乎上下其手,为所欲为,以权谋私,贪污受贿。他们不仅贪腐的能量惊人,而且由于身在基层,直接面对群众,一举一动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与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的危害是直接而巨大的。
吏治清明,是政治清明之根本,是国富民强之根基,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关键。在当前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大背景下,纪检监察机关更要转变作风,切实履行起监察执纪的重任,强化责任追究,坚定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深入开展好“三严三实”主题教育和“四风”、“三为”问题专项整治,健全领导干部科学化、公正化的考核评价制度,建立严格要求与激励关怀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打造阳光透明和信用评价趋同的社会体系,激发党员干部为官愿为、为官敢为、为官有为的主体积极性,在一个个平凡的基层岗位上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率和政府的公信力。
读《石壕吏》的廉政心得体会
读初中时,对于语文课本中的古诗《石壕吏》,可以说是倒背如流、爱不释手。不仅因为它是唐代伟大诗人,被誉为“诗圣”的杜甫的传世佳作,更因为这首诗确实很接地气,是杜甫把自己亲眼所见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娓娓道来,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朗朗上口的字里行间,到处洋溢着杜甫亲民爱民的真情。
今天,再次品读《石壕吏》,对公差横抓壮丁的嗤之以鼻和对百姓民不聊生的深表同情之心“交相辉映”、五味杂陈。笔者在为老百姓共享改革红利由衷高兴之时,更为我们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希望和要求还有不小距离而诚惶诚恐。扪心自问,面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问题和腐败问题,纪检监察干部怎能不寝食难安?近日四川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雁飞在《石壕吏》上作出要求“全省纪检监察干部认真一读,仔细品味”的批示,确实很有必要,告诫纪检监察干部要且行且珍惜,要有责任担当意识,绝不能让“石壕吏”的故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凤凰涅槃”。我们要“感恩”《石壕吏》,因为它对于今天我们打“老虎”、拍“拍蝇”可“攻玉”。品读《石壕吏》,对纪检干部来说,有几点值得借鉴:
借鉴一,了解民情,让民情如清澈之水般一目了然。
群众生活状况怎样?群众所思所想是什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路”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我们的干部“四风”问题和腐败问题的“亮点”在哪里?这些都是纪检监察干部反腐倡廉和执纪问责首先必须要弄清楚的问题。了解民情是纪检监察干部开展工作的基础,古人云:“三思而后行”,我们要思考,要决策,都离不开探索民情、官情的“源头”。
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就说得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此,纪检监察干部必须人往基层走,心往基层想,事为基层办。当前正在四川省开展的“纪委书记下基层”活动确有必要,通过调查研究,,让民情如清澈之水般一目了然。了解了民情和官情,纪检监察干部才能对党群、干群关系了如指掌,才能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问题和腐败问题胸有成竹,才能画出清晰可见的反腐倡廉“路线图”,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借鉴二,打“老虎”、拍“苍蝇”要依靠群众,决不能把群众整成对立面。
《石壕吏》反映的是唐代“安史之乱”发生后,为镇压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唐军四处抓壮丁,从而造成民不聊生的惨象,官民关系沦为水火不容的地步。镇压安禄山、史思明本是正义之举,是为老百姓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是为“开元盛世”的“长命百岁”,本是好事一桩。但是,“石壕吏”过度抓壮丁却使得老百姓鸡犬不灵、苦不堪言,无疑是饮鸩止口、竭泽而渔的非正义行为,因此,“安史之乱”成了唐代由盛变衰的“导火线”。
今天,纪检监察干部肩负着打“老虎”、拍“苍蝇”的艰巨任务。如果说“安史之乱”镇压安禄山、史思明是为国除害,那么今天纪检监察干部打“老虎”、拍“苍蝇”照样是为国除害。前车之鉴,后车之师。要打赢打“老虎”、拍“苍蝇”的攻坚战,纪检监察干部要充分发动群众反腐,让群众对于腐败分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打通一条人民群众献计献策、出工出力的反腐“绿色通道”。这样,不敢腐、不能腐、不愿腐的反腐新机制才能最终大功告成。
借鉴三,“石壕吏”深入基层的“务实”作风和“白加黑”的苦干实干精神值得纪检监察干部学习。
“石壕吏”深夜强征兵的行为确实让人义愤填膺,但是,“石壕吏”这种深入基层的“务实”作风和“白加黑”的苦干实干精神值得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认真学习。成年男子不愿当兵,肯定要东躲西藏,“石壕吏”为了完成征兵任务深入基层,发扬“白加黑”的苦干实干精神,深入农夫家中“掘地三尺”也要抓到征兵对象的这种精神值得纪检监察干部学习。今天的“老虎”和“苍蝇”要想逃脱党纪国法的惩处也必然要“‘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因此,要想打掉“老虎”、拍死“苍蝇”,也必须深入基层,发扬“白加黑”的苦干实干精神,方能取得反腐倡廉的彻底胜利。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是的,品读《石壕吏》,让纪检监察干部学有所得,但愿纪检监察干部都能从《石壕吏》诗中不断悟出做人做事的真谛,悟出工作的自信,以好的作风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无畏精神打赢反腐倡廉的攻坚战,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的绿色红利。
作文二:《读石壕吏有感》1300字
读《石壕吏》有感
一读感庆幸 好时代珍惜好生活
《石壕吏》是盛唐诗人杜浦杰出的现实主义叙事诗。脍炙人口的诗句勾勒出生动而悲戚的故事:急促而张狂的敲门声打破夜幕下偏远小村庄的宁静,老汉慌忙**逃走,老妇人战战兢兢打开院门。霸道的兵吏不由分说蛮横责骂,老妇人悲悲切切痛诉苦难:她三个儿子都上了前线,已经战死两人,烽火硝烟的战场随时有可能再次夺走她仅剩的儿子的性命,一贫如洗的家里,只剩下襁褓中的婴儿和婴儿衣不蔽体的母亲。白发人送黑发的悲惨她来不及悲痛,只能不停祈求兵吏相信她的话,劝说兵吏要带就把她带走,不要再带走她的家人。
第一次读这首诗是在我单纯的学生时代,这短短120个字的诗用黑暗、宁静的背景烘托出兵荒马乱年代里民不聊生的压抑和凄惨。让我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生活的美好,第一次直观的觉得“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原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安稳的日子、恬静的生活、可口的食物和充满希望的未来。
再读知荣辱 铭记宗旨服务群众
再读《石壕吏》是在我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公务员后。“吏”指小官,《说文解字》里解释吏为“治人者也”,也就是说是管理人民的人。在古代中国,吏者不耕不织不渔不猎而食美味着锦衣,以至于官本位的思想一直沿袭,石壕镇上乘夜捉人征
兵的差吏就是冷酷的统治阶级维护者凌驾于劳动群众之上,粗暴野蛮肆意欺压群众的丑恶行径最淋漓尽致的体现。历史的教训昭示着一个真理:背弃群众的人群众也会背弃他。公务人员,也许在某种意义上也被认为是吏。而此吏非彼吏。“全安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也是我党的执政理念。吏从管理群众转变为服务群众,公务人员拿国家俸禄为群众办事,国家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于是“皇粮国税”成为历史,于是路通了、房子大了、村子美了、生活好了、人们脸上的笑容多了。作为最基层的公务员,我们就代表着国家执政的形象,代表着党员的形象,我们更要以“石壕吏”为戒,铭记宗旨,践行群众路线,全心全力服务群众。
三读觉责重 正风肃纪我们在行动
习**提出“三严三实”后,我又一次诵读《石壕吏》,作为一名纪检干部,在对石壕吏的吆五喝六骄纵跋扈呲之以鼻的同时,我更深刻的了感受到纪检监察干部的职责和作风建设的意义。“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党治党方针,也是重要的执政理念。在经济高速发展、多元化观念冲击、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加强作风建设,解决群众身边的“四风”问题是我们纪检干部职责,更是取信于群众、凝聚党心民心的具体行动。我们必须坚决做到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严以用权,才能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袭、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有利于群众的事情;
我们必须坚决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才能提升自我、苦干实干、自强不息。
作为一名基层的纪检干部,我们的职责不仅要求我们要践行党的宗旨,更要知责担当,勇于执纪。“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面对基层群众的诉求,我们要多一份耐心少一分推卸,面对群众的信访问题,我们要严查实查详细答复,面对蠢蠢欲动的贪念欲望,我们要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坚决遏制干部不良行为的发生。“四风”问题无小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要大力宣传廉政文化、开展廉政教育,更要以严谨的作风、严格的纪律树立新风正气,以一查到底的勇气和绝不手软的决心,站在维护纪律和公平的高度坚决查处庸懒散浮拖、履职不尽责、工作存私心、吃拿卡要等违纪违规行为,给群众一个明白,还群众一个公道。
作文三:《读石壕吏有感》1500字
以史为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读《石壕吏》有感
记得第一次读杜甫的《石壕吏》时,那还是二十年前上初中的时候,当时只感觉生活在封建制度统治下的人民真是悲苦,战乱连连、官吏残暴、哀鸿遍野、民不聊生、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更谈不上教育、说不上发展。能够生活在新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可以衣食无忧地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学习,向往着广阔的天空,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真是无比欣慰。
二十年后的今天,作为公司党支部纪检委员的我,再一次细读《石壕吏》,我发现它所折射的不仅是战乱时期个别官吏的残暴冷血,更让我们看到一个腐朽的阶级、残暴的统治者对社会对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曾说“历史的经验值得注重”。杜甫的《石壕吏》反映出安史之乱期间的社会现象,反观当前,有的党员干部在思想上价值观念畸变、心态浮躁、精神懒散、纪律松驰,脱离群众,唯我独尊,在工作中急功近利、脱离实际、欺上瞒下、弄虚作假、吃拿卡要、以权谋私,在生活中贪图享受、腐化堕落,这些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不正是另一种“石壕吏”的表现吗,
以史为鉴,要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当前形势下,防范和治理当代的“石壕吏”就是要坚决解决发生在群
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就是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使党风更纯正、政策更廉明;就是要以先进典型为标杆、以反面典型为镜鉴,认真查找不严不实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深刻认识“四风”和腐败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坚决解决“四风”和腐败问题是贯彻落实发展第一要务的重要保证,是塑造领导班子执政形象和领导干部履职形象的根本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甩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帽子;坚持自觉抓经济建设与反腐败工作结合起来;坚持把是否有利于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作为衡量反腐倡廉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坚持为民务实、实事求是地保证经济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深入扎实地解决“四风”问题和开展反腐败工作。强力推进作风建设,切实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恪尽职守、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我认为主要还应抓好以下的工作:
一要加强理论修养,养成学以致用的作风;加强思想修养,养成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作风;加强道德修养,养成清正廉洁的作风。
二要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本领过硬、干事放心定位为新时期党的干部要具备的能力素质,
要着力提高干部的高效服务能力、实干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快速应变能力。致力强化群众观念。必须坚持发扬艰苦朴素、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真正把人“沉下去”,把心“带下去”,真心实意为员工办实事、做好事。既要客观冷静查找问题,又要深入基层寻计问策,还要要真心实意对待群众。
三要致力完善监管机制,不断完善党员干部监督管理机制,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增强纪律观念。加强完善党风廉政建设、科学的业绩动态考核评估和监督考评体系,形成“不换状态就换人”的长效机制。
四要致力推动干事创业,我们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肩负着科学发展的重任,要在致力推动干部干事创业上下功夫。我们要创造干事创业的好环境,自觉坚持民主集中制,搭建干事创业的好平台,培养干事创业的好作风。
五要反腐利剑高悬,拍蝇打虎绝不手软,现实中一些心存侥幸的腐败行为和心理仍在暗流涌动,我们要坚决做到查出一个解决一个,发现现象及时处理,毫不留情,绝不手软。严防腐败,将其落到实处,需要在狠念紧箍咒的同时,高举“杀威棒”,多渠道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要树好为民务实的先进典型,处理腐败堕落的反面典型,让手握权力的各级干部,珍惜权力,严格自律,绝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做实事,谋发展。
作文四:《读唐代诗人杜甫《石壕吏》有感》1300字
读唐代诗人杜甫《石壕吏》有感
读着唐代诗人杜甫的《石壕吏》~犹如观看一部发生在唐朝安史之乱时期的生动精彩的故事片:战火纷飞~社会动荡~暴吏当道~民不聊生~深夜抓丁~哀号不绝……心中沉郁不得排解。忽然想起另外一部影片~遂打开电脑~重温《焦裕禄》。这同样是一部生动精彩的故事片~但却分外温馨感人:寒风劲吹~黄沙肆虐~但干群同心~战天斗地~重病的县委书记焦裕禄~深夜冒雨看望病床上的老职工……
一诗一片~展示了不同的时代背景~描述了不同的故事情节~喻世了不同的命运结局~形成了鲜明的时代反衬~细细品味~它们的关联就在于不同的执政理念~决定了不同的工作方式~因而就构筑了不同的干群关系。透过一诗一片~自然就回归到新时期下我们党执政的宗旨意识和历史使命:牢记为民服务~巩固执政基础~坚持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石壕吏》创作的历史背景是唐代“安史之乱”时期~安史之乱是唐朝由极盛转向衰败的历史节点。究其根源~就是民心决定历史走向~是民心注定了唐朝的灭亡。由诗中“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一句~已预示了唐王朝的败像:一是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
1 / 3
生~民众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二是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深夜扰民~突然袭击。“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更是形象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喧闹叫嚣的横蛮气势。联系我们现代被曝光的各种弱势群体被侵权的画面~形形色色“当代石壕吏”的丑恶嘴脸~无不担心这些苍蝇会败坏我们党的光辉事业。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焦裕禄同志一生清贫~两袖清风~他视人民为父母~把兰考的发展当己任~时刻把群众挂在心上~群众利益就是他“最大的事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诺言~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这样的好党员、好干部深受人民群众爱戴。
焦裕禄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以“亲民爱民”为主题的焦裕禄精神是鲜明的时代写照~也注定了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使命担当。焦裕禄精神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风范~它将永远是亿万人民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标杆。
群众利益无小事。为政者~当以史为鉴~切实领悟以民
2 / 3
为本的核心要义。由读《石壕吏》的所思所感~由观《焦裕禄》的所悟所励~结合纪检监察工作和当前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刻认识到执政为民的极端重要性~要时刻弘扬焦裕禄精神~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群众无小事的工作观念~强化群众意识和群众立场~自觉践行“六守六讲”~以零容忍的态度、高压的态势进行监督执纪问责~高扬党纪党规之剑~挥刺“石壕吏”~拍击“小苍蝇”~坚决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深入推进“两个责任”落实~深化正风肃纪工作~着力解决基层腐败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以实际工作成效维护党章、党纪和党规的权威~营造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政治生态~从根本上解决基层群众的信任危机~不断改善党群、干群关系。
3 / 3
作文五:《读《石壕吏》有感(精简版)》2800字
读《石壕吏》有感
读《石壕吏》有感
品读《石壕吏》学习心得体会 近日,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雁飞在《石壕吏》上作出批示,要求“全省纪检监察干部认真一读,仔细品味”。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背景下,重温《石壕吏》,从严治党、从严治吏,对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回顾历史,正是石壕小吏们的丑恶行径严重伤害了当时的百姓,为盛唐王朝的覆灭埋下了祸根。历史的遗憾促使我们反思: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整“四风”,治“三为”,从严治党、从严治吏,必须从基层抓起! 纵览古今,不难发现:中国的根本问题是官僚问题,根本关系是官民关系。官民关系可用舟水之情比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群众之“水”是载舟,还是覆舟,取决于大小“官吏”们的所作所为。如果政府官员为官不为,或者是慢作为、乱作为,甚至贪污受贿、巧取豪夺,轻则使群众利益受损,重则导致《石壕吏》中所描绘的景象:社会动荡不安,百姓衣不蔽体、寝室难安、民不聊生。如此大肆侵害广大群众的利益,必定会引起群众的不满,激起群众的反抗。因此,只有执政队伍真真切切、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才可以避免秦汉以来官逼民反的循环魔咒。 在古代,政府中级别最低的公务员才叫做吏员,相当于现在的科员;在当代,这些所谓的“小官”有村官、乡镇干部、国企领导和政府机关的科级干部。别看是比“七品芝麻官”还小的官,他们贪腐的能量和规模却并不小。退回唐代,一个个石壕小吏,之所以敢在深夜闯入民居,吆五喝六强行抓人,闹得鸡飞狗跳、人畜不安,其根源在于这些小官的手中掌握了不容小觑的实权,同时又缺乏朝廷的监管。综观当前,这样的小官也不乏其人。特别是在土地、招标、财务等要害领域和实权部门,一些国家工作人员因为手中掌握了实权,而又身处监督机制极不健全的基层,于是乎上下其手,为所欲为,以权谋私,贪污受贿。他们不仅贪腐的能量惊人,而且由于身在基层,直接面对群众,一举一动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与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的危害是直接而巨大的。 吏治清明,是政治清明之根本,是国富民强之根基,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关键。在当前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大背景下,纪检监察机关更要转
变作风,切实履行起监察执纪的重任,强化责任追究,坚定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深入开展好“三严三实”主题教育和“四风”、“三为”问题专项整治,健全领导干部科学化、公正化的考核评价制度,建立严格要求与激励关怀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打造阳光透明和信用评价趋同的社会体系,激发党员干部为官愿为、为官敢为、为官有为的主体积极性,在一个个平凡的基层岗位上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率和政府的公信力。 读《石壕吏》的廉政心得体会 读初中时,对于语文课本中的古诗《石壕吏》,可以说是倒背如流、爱不释手。不仅因为它是唐代伟大诗人,被誉为“诗圣”的杜甫的传世佳作,更因为这首诗确实很接地气,是杜甫把自己亲眼所见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娓娓道来,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朗朗上口的字里行间,到处洋溢着杜甫亲民爱民的真情。 今天,再次品读《石壕吏》,对公差横抓壮丁的嗤之以鼻和对百姓民不聊生的深表同情之心“交相辉映”、五味杂陈。笔者在为老百姓共享改革红利由衷高兴之时,更为我们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希望和要求还有不小距离而诚惶诚恐。扪心自问,面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问题和腐败问题,纪检监察干部怎能不寝食难安?近日四川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雁飞在《石壕吏》上作出要求“全省纪检监察干部认真一读,仔细品味”的批示,确实很有必要,告诫纪检监察干部要且行且珍惜,要有责任担当意识,绝不能让“石壕吏”的故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凤凰涅槃”。我们要“感恩”《石壕吏》,因为它对于今天我们打“老虎”、拍“拍蝇”可“攻玉”。品读《石壕吏》,对纪检干部来说,有几点值得借鉴: 借鉴一,了解民情,让民情如清澈之水般一目了然。 群众生活状况怎样?群众所思所想是什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路”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我们的干部“四风”问题和腐败问题的“亮点”在哪里?这些都是纪检监察干部反腐倡廉和执纪问责首先必须要弄清楚的问题。了解民情是纪检监察干部开展工作的基础,古人云:“三思而后行”,我们要思考,要决策,都离不开探索民情、官情的“源头”。 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就说得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为此,纪检监察干部必须人往基层走,心往基层想,事为基层办。当前正在四川省开展的“纪委书记下基层”活动确有必要,通过调查研究,,让民情如清澈之水般一目了然。了解了民情和官情,纪检监察干部才能对党群、干群关系了如指掌,才能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问题和腐败问题胸有成竹,才能画出清晰可见的反腐倡廉“路线图”,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借鉴二,打“老虎”、拍“苍蝇”要依靠群众,决不能把群众整成对立面。 《石壕吏》反映的是唐代“安史之乱”发生后,为镇压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唐军四处抓壮丁,从而造成民不聊生的惨象,官民关系沦为水火不容的地步。镇压安禄山、史思明本是正义之举,是为老百姓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是为“开元盛世”的“长命百岁”,本是好事一桩。但是,“石壕吏”过度抓壮丁却使得老百姓鸡犬不灵、苦不堪言,无疑是饮鸩止口、竭泽而渔的非正义行为,因此,“安史之乱”成了唐代由盛变衰的“导火线”。 今天,纪检监察干部肩负着打“老虎”、拍“苍蝇”的艰巨任务。如果说“安史之乱”镇压安禄山、史思明是为国除害,那么今天纪检监察干部打“老虎”、拍“苍蝇”照样是为国除害。前车之鉴,后车之师。要打赢打“老虎”、拍“苍蝇”的攻坚战,纪检监察干部要充分发动群众反腐,让群众对于腐败分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打通一条人民群众献计献策、出工出力的反腐“绿色通道”。这样,不敢腐、不能腐、不愿腐的反腐新机制才能最终大功告成。 借鉴三,“石壕吏”深入基层的“务实”作风和“白加黑”的苦干实干精神值得纪检监察干部学习。 “石壕吏”深夜强征兵的行为确实让人义愤填膺,但是,“石壕吏”这种深入基层的“务实”作风和“白加黑”的苦干实干精神值得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认真学习。成年男子不愿当兵,肯定要东躲西藏,“石壕吏”为了完成征兵任务深入基层,发扬“白加黑”的苦干实干精神,深入农夫家中“掘地三尺”也要抓到征兵对象的这种精神值得纪检监察干部学习。今天的“老虎”和“苍蝇”要想逃脱党纪国法的惩处也必然要“‘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因此,要想打掉“老虎”、拍死“苍蝇”,也必须深入基层,发扬“白加黑”的苦干实干精神,方能取得反腐倡廉的彻底胜利。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是的,品读《石壕吏》,让纪
检监察干部学有所得,但愿纪检监察干部都能从《石壕吏》诗中不断悟出做人做事的真谛,悟出工作的自信,以好的作风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无畏精神打赢反腐倡廉的攻坚战,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的绿色红利。
作文六:《泣鬼神 感肺腑——读杜甫《石壕吏》《无家别》有感》4200字
泣鬼神??感肺腑
——读杜甫《石壕吏》《无家别》有感
“三吏”、“三别”是唐肃宗乾元二年写下的—组诗。当时与安史叛军对峙的局势仍很严重,郭子仪等九节度使的军队于邺城溃退,据守洛阳。在这种形势下,人民无法摆脱沉重的负担和重大的牺牲。当时诗人任华州司功参军,有事到洛阳,在返回华州的路上,以亲身闻见的事实为基础,创作了这六首诗(《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主要写人民在战乱中遭受的灾难,不仅来自叛军,而且来自官府。《石壕吏》、《无家别》写得最为深刻。他的《三绝句》写蜀中战乱:“群盗相随剧虎狼,食人更肯留妻子?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这可视为绝句中的“三吏”、“三别”。
《石壕吏》是“三吏”中重要一篇,现实主义艺术的描写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石壕”指石壕镇,其地在今河南陕县东。是写杜甫投宿于石壕村夜间遇上差役拉夫的情况。
全诗分为三节。前四句为第一节,简洁的叙事。“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看门”。“暮投”指傍晚投宿。诗人于傍晚投宿到石壕村一户人家,夜里吏人来捉壮丁。大约这种情况经常发生,老翁警觉性很高,他立刻辨识出来,便跳墙逃跑了,由老妇出来应答。诗从暮夜投宿斩截而起,然后一句一事,吏捉人,翁逃墙,妇应答,节奏紧促,与“有吏夜捉人”的情节水乳交融,给人以极其紧张的感受。
接下去到“犹得备晨炊”是第二节,通过老妇对吏人的倾诉苦情展示这一家极其悲惨的遭遇。“吏呼—何怒,妇啼一何苦”。吏人是来捉壮丁的,结果连个男人影儿也没瞧见,只有一个女人迎上来,还是个老妇,自然怒不可遏,连声逼问,“呼”字见出高声呼喝追问。“一何”犹如说独何,多么。虽只一句诗活画出吏人的专横与火气。老妇一方呢?一肚子伤心事和苦情,再受到吏人的叱喝,不禁哭哭啼啼的诉说起来了。啼声之苦透露着遭遇苦难的深重。老妇哭诉了令人怵目惊心的情况。“听妇前致词”是从诗人角度说,听老妇上前向吏人答话,下面便是老妇诉说的内容。“三男邺城戍”。邺城在今河南安阳境内。唐朝官军收复了两京之后,安庆绪据守邺城,郭子仪等九节度使率兵围攻邺城。“三男”指老妇的三个男孩子。这句说全家三个男孩子都参加了围攻邺城的战斗。“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一个儿子托人带书信来说,两个儿子新近战死了。“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存者”指活着的。征役繁重,贫困不堪,活着的不过暂且偷生而已,死了的是永远地结束了。“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家里再没有什么人了,只有一个没有断奶的孙子。“乳下”指还在吃奶期。“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因为奶这个孙子,孩子的妈妈没有改嫁,可是年轻的媳妇连件完整的衣服也没有,没法出来见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河阳”即孟津,在洛阳对面的黄河北岸,在今河南孟县。当时九节度兵围攻邺城不得手,即退据洛阳。应河阳役就是到河阳兵营中服役。“老妪”是老妇的自称。她对吏人说我虽然力气不大了,愿意同您连夜回去,应河阳的紧急征发,我干不了别的,还可以做做饭。“炊”就是烧火做饭。
最后四句是第三节,再回到叙事。“夜久语声绝”,直到夜深,老妇与吏人的对话方才结束了,可见说话的时间是很长的,其中不知有多少追问和解说。“如闻泣幽咽”,老翁跳墙跑了,老妇跟着吏人应役去了,这呜咽抽泣的只能是那个奶孩子的妈妈了。“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老妇被吏人捉去了,奶孩子的妈妈没件完整的衣服,只能是和躲过吏人捉捕的老翁告别了。“前途”犹如说前路,就是上路的意思。
这首诗通过一个家庭的遭遇,反映了安史之乱中人民所遭受的深重苦难。这一家三个儿子,两个牺牲了,一个还在火线上,仍有随时牺牲的危险。家里再没有男丁了,还是免不掉要出人应役,最后连老妇也上了前线。所以仇兆鳌说:“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这种悲惨境况,说明人民为平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也暴露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这灾难不只来自叛军,而且来自官府。
作者用极为洗练的语言叙述一家七口的各自遭遇,简洁生动,则又有高度的概括性。通过典型反映出人民苦难的深度是本诗特点之一。诗人在这首诗中同在《丽人行》中—样,不着—语评论,只是客观的描写实际发生的景象,但是笔端饱含感情,是非爱憎就寓于字里行间。“有吏夜捉人”,“吏呼一何怒”,即使征发紧急,也该体谅人民苦况,何至于“夜捉人”,又何至于“呼”而又“怒”,不满意官府和吏人的行径是很明显的。
第二,这首诗完全是白描,略无夸饰,是严格写实的。感情熔铸于具体的客观叙述之中,寓主观于客观,反而更好地表现了作品的深度。通过客观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内容,是本诗特点之二。
第三,诗的写作达到了高度的凝练。诗人惜墨如金,剪裁、用字都十分谨严。取材无一枝蔓事,遣词无一多余语,凡是能在诗语中暗示出来的内容,就不再别用话语叙说。如老妇随吏人而去,诗中没有阴言,在“独与老翁别”中体现出来。那位身无完裙哺乳着婴儿的媳妇的无限悲酸,诸如丈夫的牺牲,婆婆的被捉走,来日的生活没有着落等,都包孕在“如闻泣幽咽”—句中。
诗不尽言,似乎少说了内容,实际上形象本身启示人们想象更丰富的内容,使诗语变得更含蓄,更丰富,这里面包含着深刻的艺术辩证法。
《无家别》是“三别”中的一篇。从写作手法来看,“三吏”是通过作者自己的叙述,而“三别”则是通过作品中人物的叙述来写的。《无家别》是用主人公自述的方式来记叙一个人在安史之乱中的遭遇,通过一个人的命运反映出乱离时代的灾难。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寂寞”,萧条荒凉的景象。“天宝后”,安史之乱爆发于天宝十四载(755)到天宝十五载,唐玄宗儿子肃宗即位,改元号。这里指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时代是这样萧条荒凉,故乡是“园庐但蒿藜”,田园房屋仅仅只有蒿藜野草丛生了。“里”,乡里。我们村子原来共有一百多户人家,可经过这场战乱,都各奔东西、流离失所了。“存者无消息,死者为沉泥。”活着的人没有消息,死者埋在尘泥之中了。“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贱子”,自称。“因阵败”,指在邺城那场溃败。可能他是打了败仗中的一个士兵,回村里找往日的小路。“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走了很久在村子里也不见人,只见空无一人的小巷子。“日瘦”,日光惨淡、微弱。说“瘦”是一种联想。由于日光惨淡有一种瘦的感觉。即日光非常暗淡、微弱,气氛凄凉、凄惨。“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看不见人,面对的只有狐狸,这野兽见我毛都竖起来向我怒叫。这完全是乱离时的凄凉景象。本是百余家的村子,结果野草丛生,空巷无一人,气象凄惨,狐狸横行。“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我过去的四邻还有什么呢?还有一两个老寡妇没有走。这种人留下更显出村子的荒凉景象。“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尽管本村已荒凉破败到这种程度但人跟鸟一样,投宿的鸟总是依恋旧树林,人也是这样,总是怀念旧土、故居。因此只要不离开故居就好。尽管荒凉到如此地步,我怎能告别它呢?强忍贫穷在这生活下去吧!“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刚开春我就一个人扛锄下地,天黑了自己还在浇菜园子。“县吏知我至,召念习鼓鼙。”县官知道我回到村里来了,马上召令我去仍然练军事,还要准备去当兵。“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尽管是在本州服役(离家不远),回顾我的家室已无所告别的人了。“携”,离。“近行只一身,远去终转迷。”在近地服役只有我孤独一人,孤独一人已令人感伤了,如果到远处去服兵役那就更使人增加心情的迷乱,心神无主了。为什么远去就要心神迷乱无主?因在本地服役虽已没家可恋了,但本地终究是家园故土,中国人传统是“故土难离”。离开故土就会迷乱无主,离开故土还是很难受的。“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不过我的家已荡然无存了,无论远近服役道理上讲都差不多了,无所为。思想上几经波折,毕竟还有遗憾之处。“永通长病母,五年委沟綌。”我永远心疼那长期生病的母亲。五年,755—759安史爆乱已有五个年头了。“委沟綌”,扔到山沟里。五年战乱死去的就草草埋葬了。“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母生我并未得到我抚养就死了。“两”,指母和己。“酸”心酸。“嘶”,因痛哭嗓子嘶哑。“酸嘶”,非常非常痛苦。母亲和我两人都为此而伤心。就自己来讲,没能亲自俸养母亲,母死时自己又不在身边;就母亲来说有失去亲子之痛,临死也没看到儿子一眼。所以母子两人都是终身遗憾。“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人既然没有家了,那跟什么家告别呀!处在这种情况怎么当老百姓呢?换句话说,人们还怎样活下去呢?
这首诗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后各十四句。以“宿鸟恋本枝”四句为前后之间的过渡。上段写“无家”——田园荒芜,人口死丧流散的萧条景象。下段写“无家别”——孑然一身的主人公再次被征兵服役。“别”而无家可“别”,惨痛已极,以至发出“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的呼声,似质问,似控诉,表现了饱受战乱之苦的广大人民的呼声,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在“三吏”“三别”中,这首诗应是写得最为凄凉惨痛的一篇。
该诗前段描写破败荒芜的战乱惨象是非常成功的,摄取典型形象把此情此景表现的非常出色。后段写主人公再度被征兵时,诗人采取了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方式,层层转折、层层深入,起伏顿挫地把主人公的感情波澜、心理变化刻画得细致入微,真实感人。从“虽从本州役”到结尾,思想是几经转折的:开始尽管在本地服役,也是“内顾无所携”,近行只一行字。在近处服役虽无家了,可家就在我身上,“一个人吃饱了,全家都不饿。”人走到哪儿家就在那,毕竟没离故土。可一想到远处服役心就乱了,产生了故土难离的情感,心神无主了;再一想,既然家都没了,远去、近去不都一样吗?可又想到母亲在五年战乱中已死去了,留下终身遗憾。想来想去这悲痛无法解除。思想感情几经起伏,意念活动几经波折,写得细致感人。宋代刘辰翁说:“写至此,可以泣鬼神矣!”(杨伦《杜诗镜铨》)说明感人之深,也说明杜甫这心理描写有出神入化之功。
“三吏”“三别”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封建国家、安史叛军和人民群众三者之间复杂的矛盾关系。杜甫慷慨地指责政府残暴无能,对人民表示了同情,却又不能不鼓励人民出征。“三吏”、“三别”深刻地揭示了这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祸害,特别是精神上的痛苦,揭露了封建国家和人民之间的利害冲突,不愧为一组现实主义诗歌。
作文七:《读《石壕吏》心得感悟》500字
杜甫的三吏三别非常有名,我们只选了其中的三吏来慢慢品读,读《新安吏》的时候除了感受到杜甫的前后矛盾外,并没有觉得有多少的震撼和触动。
今天和儿子一起读《石壕吏》,因为语言特别简单,所以我们没有逐字逐句的解释,读完以后我只是让儿子想象一下杜甫当时在哪里,他是怎样看到这一幕的。儿子说他猜想杜甫应该是刚好偷听到,然后在门缝里偷偷地看这一切发生。
这首诗的语言特别简单,甚至没有任何的描写,就是平铺直叙地讲述诗人的所见所闻,里面没有诗人的情感,也没有诗人的判断,读起来却那么有张力,那么震撼。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并没有要刻意地去记忆这种场景,可是这画面却不经意间深深地印入脑海,让你如何也挥之不去。
由此跟儿子聊起作文,我们总是认为写作文的时候缺少好词好句,缺少构思文采,可是真正能打动人的,有力量的作品都是非常平实简单的。
最近在读黑鹤的动物小说,他的作品没有沈石溪的那么煽情,但是那种淡淡的关于人与动物的关系,却如此自然,如此有张力。尽管他只是很客观地描述了人类对动物的伤害,没有指责,没有道德审判,可是那种轻描淡写却有股强大的力量,让一些人在动物面前的猥琐一览无余。
真正好的写作不是你积累多么华美的词藻,也不是你站在了多高的道德高度,或者你能挖掘到多深的寓意,而是你是否能跳出整个事件,客观地呈现出事实,不加渲染,不加主观臆测。事实往往比艺术更有力量,更能震撼。
作文八:《读《石壕吏》有感_实用的心得体会范文1》1000字
核心提示:文 章来源更多优秀范文,请登陆优需范文网 山 优需范文 w w w.youxufan. ˉY you xu Fan .C om 8 读《石壕吏》有感 杜甫的三吏三别非常有名,我们...
文 章来源
更多优秀范文,请登陆优需范文网 山 优需范文 w w w.youxufan. ˉy you xu fan .c om 8 读《石壕吏》有感
杜甫的三吏三别非常有名,我们只选了其中的三吏来慢慢品读,读《新安吏》的时候除了感受到杜甫的前后矛盾外,并没有觉得有多少的震撼和触动。
1
今天和儿子一起读《石壕吏》,因为语言特别简单,所以我们没有逐字逐句的解释,读完以后我只是让儿子想象一下杜甫当时在哪里,他是怎样看到这一幕的。
儿子说他猜想杜甫应该是刚好偷听到,然后在门缝里偷偷地看这一切发生。
这首诗的语言特别简单,甚至没有任何的描写,就是平铺直叙地讲述诗人的所见所闻,里面没有诗人的情感,也没有诗人的判断,读起来却那么有张力,那么震撼。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并没有要刻意地去记忆这种场景,可是这画面却不经意间深深地印入脑海,让你如何也挥之不去。
由此跟儿子聊起作文,我们总是认为写作文的时候缺少好词好句,缺少构思文采,可是真正能打动人的,有力量的作品都是非常平实简单的。
2
最近在读黑鹤的动物小说,他的作品没有沈石溪的那么煽情,但是那种淡淡的关于人与动物的关系,却如此自然,如此有张力。
尽管他只是很客观地描述了人类对动物的伤害,没有指责,没有道德审判,可是那种轻描淡写却有股强大的力量,让一些人在动物面前的猥琐一览无余。
真正好的写作不是你积累多么华美的词藻,也不是你站在了多高的道德高度,或者你能挖掘到多深的寓意,而是你是否能跳出整个事件,客观地呈现出事实,不加渲染,不加主观臆测。
事实往往比艺术更有力量,更能震撼。
跳出圈子,这不仅是写作时需要修炼的境界,更是漫长人生中需要不断追求的境界吧~
文 章来源
更多优秀范文,请登陆优需范文网 山 优需范文 w w w.youxufan. ˉy you xu fan .c om 8
3
4
作文九:《书记读石壕吏心得体会》1200字
书记读石壕吏心得体会
我细心品读了《石壕吏》,它讲述了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和不仁,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作为一名街道纪工委书记,在工作中要以史为鉴,深刻认识到执政为民的重要性,以百姓心为心,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作风,办好每一件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把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持之以恒扎实推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认同感,促进党群、干群关系稳步发展,使党的执政根基进一步夯实。
通过深入学习领学《石壕吏》,明确了深刻领会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雁飞在当前形势下要求纪检干部重温《石壕吏》的重要现实意义,进一步树立了执纪为民的宗旨意识,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以敢于担当的政治勇气,当好党的忠诚卫士,切实解决好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
一、认识进一步深化。要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既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一项民生工程,是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浓缩版”的具体要
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街道纪检监察工作的主要任务。把这项工作成效作为检验街道纪工委、社区纪检小组和所有纪检干部工作实绩的“标尺”, 切实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有序的在基层开展。
二、观念进一步转变。当前,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还有诸多短板,关键是观念转变不到位。虽然街道纪工委是管纪律的,但新常态下管纪律不再仅仅是只管贪腐,纪律审查也不再是简单办案,要把工作理念和思路从“查违法”向“盯违纪”转变。要正确认识树木与森林的关系,正确处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面”和“点”的关系,真正做到“点”和“面”有机结合,切实转变政绩观,调整工作重点,抓早抓小。
三、工作进一步推进。抓好机关作风建设,坚持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加强对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廉政纪律的监督检查,集中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慵、懒、散、浮、拖、奢”等突出问题,坚决破除“好人主义”思想,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强化对班子成员严格教育、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促进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队伍廉洁从政。在社区干部中深入开展吃拿卡要、在位不履职问题专项整治,认真解决发生在群众生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进一步加大对社区纪检小组工作的领导和纪检工作人员的培训指导力度,压责任,交任务,强考核,创新纪检组织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社区纪检小组的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基层纪检组织作用发挥,真正把基层监督作用
立起来、挺起来。
作文十:《读石壕吏心得体会》1100字
读《石壕吏》心得体会
近日,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雁飞的批示让名著《石壕吏》再次火了起来。拿起书本,重读拜读经典,了解到《石壕吏》是杜甫写的一个在唐朝安吏之乱,唐朝军队节节拜退于石壕村中管史的一个景象。在全党开展走群众路线、“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背景下,重温《石壕吏》,从严治党、从严治吏,对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们常说说话做事要“三思而后行”,我们在思考问题和做决策的时候,都离不开了解民情。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着力推进党风政风行风民风互促活动,让“四风”和腐败问题无生存空间,为民所思,这才是打败现代版“石壕吏”的关键。
纵览古今,不难发现:中国的根本关系是官民关系。官民关系可用舟水之情比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群众之“水”是载舟,还是覆舟,取决于大小“官吏”们的所作所为。如果政府官员为官不为,或者是慢作为、乱作为,甚至贪污受贿、巧取豪夺,轻则使群众利益受损,重则导致《石壕吏》中所描绘的景象:社会动荡不安,百姓衣不蔽体、寝室难安、民不聊生……如此大肆侵害广大群众的利益,必定会引起群众的不满,激起群众的反抗。因此,只有执政队伍
真真切切、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才可以避免秦汉以来官逼民反的循环魔套。
在“苍蝇”“老虎”一起打的反腐浪潮中,屡屡出现的小官巨腐、小官扰民现象令人吃惊。特别是在土地、招标、财务等要害领域和实权部门,一些国家工作人员因为手中掌握了实权,而又身处监督机制极不健全的体制,于是乎上下其手,为所欲为,以权谋私,贪污受贿。他们不仅贪腐的能量惊人,而且由于身在基层,直接面对群众,一举一动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与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的危害是直接而巨大的。
吏治清明,是政治清明之根本,是国富民强之根基,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关键。在当前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大背景下,纪检监察机关更要转变作风,切实履行起监察执纪的重任,强化责任追究,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切除党员干部久疾沉珂,坚定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深入开展好“三严三实”主题教育和“四风”、“三为”问题专项整治,健全领导干部科学化、公正化的考核评价制度,建立严格要求与激励关怀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打造阳光透明和信用评价趋同的社会体系,激发党员干部为官愿为、为官敢为、为官有为的主体积极性,在一个个平凡的基层岗位上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率和政府的公信力。
古人云:“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回顾历史,正是石壕小吏们的丑恶行径严重伤害了当时的百姓,
为盛唐王朝的覆灭埋下了祸根。历史的遗憾促使我们反思: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整“四风”,治“三为”,从严治党、从严治吏,必须从基层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