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春夜喜雨的诗意》4600字
篇一:春夜喜雨的诗意
-
篇二:春夜喜雨的诗意
【译文】
及时的雨好像知道时节似的,在春天来到的时候就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无声地滋润着万物。田野小径的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词句注释】
?知: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乃:就。发生:萌发生长。?潜(qián):暗暗地,悄悄地。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野径:田野间的小路。?这两句意谓满天黑云,连小路、江面、江上的船只都看不见,只能看见江船上的点点灯火,暗示雨意正浓。?晓:天刚亮的时候。红湿
1
处:雨水湿润的花丛。?花重(zhòng):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时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后人有用作成都的别称。此句是说露水盈花的美景。
3作品鉴赏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它的确很“好”。
颔联写雨的“发生”,进一步表现雨的“好”,其中“潜”、“润”、“细”等字生动地写出了雨“好”的特点。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雨地滋润万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时候,它会伴随着冷风,受到冷空气影响由雨变成雪。有时候,它会伴随着狂风,下得很凶暴。这时的雨尽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会损物而不会“润物”,自然不会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评。所以,光有首联的“知时节”,还不足以完全表现雨的“好”。等到第二联写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随着和风的细雨,那个“好”字才落实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
2
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雨这样“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够,下个通宵。倘若只下一会儿,就云散天晴,那“润物”就不很彻底。诗人抓住这一点,写了颈联。在不太阴沉的夜间,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见,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放眼四望,“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只有船上的灯火是明的。此外,连江面也看不见,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像云一样黑。看起来这雨准会下到天亮。这两句写出了夜雨的美丽景象,“黑”与“明”相互映衬,不仅点明了云厚雨足,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尾联是想象中的情景,紧扣题中的“喜”字写想象中的雨后之晨锦官城的迷人景象。如此“好雨”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了。万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带雨开放,红艳欲滴。诗人说: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个锦官城(成都)杂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的海洋。“红湿”“花重”等字词的运用,充分说明诗人体物细腻。
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爱这们的“好雨”。所以题目中
3
的那个“喜”字在诗里虽然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浦起龙《读杜心解》)。诗人正在盼望春雨“润物”的时候,雨下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地叫“好”。第二联所写,是诗人听出来的。诗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觉。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听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第三联所写,是诗人看见的。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其无限喜悦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生动。中唐诗人李约有一首《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和那些朱门里看歌舞的人相比,杜甫对春雨“润物”的喜悦之情自然也是一种很崇高的感情。
篇三:春夜喜雨的诗意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篇四:春夜喜雨的诗意
4
春夜喜雨原文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注释
好雨:指春雨,及时的雨。
乃:就。
发生: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
潜:暗暗地,静悄悄地。
润物:使植物受到雨的滋养。
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俱:全,都。
江船:江面上的渔船。
独:独自,只有。
晓:清晨。
红湿处:指带有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花重(zhong)(第四声):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
子。
锦官城: 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管理织
锦之官驻此,故名。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别称。也代成都。
春夜喜雨的诗意/春夜喜雨的意思
5
这一场雨就好似选好时候,正当春天万物生长之时就随即降临。细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来到,它默默地滋润万物,没有一点声音。雨夜中,田野间的小路黑茫茫,只有江中渔船上灯火独自明亮着。要是早晨起来看看,锦官城里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看看带有雨水的红花之地,就会看到在锦官城里的花因沾上雨水而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春夜喜雨赏析
《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此时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都已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深,写下了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文章中虽没有一个喜字,但四处洋溢着作者的喜。春夜喜雨》抒发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
诗歌一开头(首联)就用一个 好 字赞美 雨 。在生活里, 好 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这里用 好 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 知时节 ,懂得满足客观需要。的确,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它是多么 好 。
第二联(颔联),进一步表现雨的 好 。雨之所以 好 ,就好在适时,好在 润物 。称赞春雨霏霏、悄无声息的特点,而且表现了它无私的品质。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
6
细地滋润万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时候,它会伴随着冷风,由雨变成雪。有时候,它会伴随着狂风,下得很凶暴。这样的雨尽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会损物而不会 润物 ,自然不会使人 喜 ,也不可能得到 好 评。所以,光有首联的 知时节 ,还不足以完全表现雨的 好
。等到第二联写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随着和风的细雨,那个 好 字才落实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这两句也是名句,比喻无微不至的关爱与和风细雨的教诲。
潜入夜 和 细无声 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 润物 ,无意讨 好 。如果有意讨 好 ,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 润物 ,无意讨 好 ,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雨这样 好 ,就希望它下多下够,下个通宵。倘若只下一会儿,就云散天晴,那 润物 就很不彻底。诗人抓住这一点,写了第三联(颈联)。在不太阴沉的夜间,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见,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此时放眼四望,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只有船上的灯火是明的。此外,连江面也看不见,小路也
7
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像云一样黑。看起来,准会下到天亮。
尾联写的是想象中的情景。如此 好雨 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了。万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带雨开放,红艳欲滴。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个锦官城(成都市南)杂树,一片 红湿 ,一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的海洋。
这首诗写的是 雨 ,诗人敏锐地抓住这场雨的特征,从各个方面进行描摹。前两句写了下雨的季节,直接赞美了这场雨的及时。雨仿佛知晓人们的心思,在最需要的时候悄然来临。后面六句集中写了 夜雨 。野外一片漆黑,只有一点渔火若隐若现。诗人于是兴奋地猜测:等到天明,锦官城里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诗中没有一个 喜 字,但从 潜 润 细 湿 等字,都体现着诗人的喜悦之情。
浦起龙说: 写雨切夜易,切春难。
这首《春夜喜雨》诗,不仅切夜、切春,而且写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 好雨 的高尚品格,表现了诗人的、也是一切 好人 的高尚人格
春夜喜雨的作者 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审言父亲)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
8
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 诗圣 ,他的诗也被称为 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 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 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 大李杜 。
篇五:春夜喜雨的诗意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49.118.49.*2012-11-14
222.219.158.*2012-11-13
..........118.74.8.*2012-11-08
1.27.38.*2012-11-07
还行啦。
.6.31.*2012-07-31
122.225.61.*2011-04-20
(?o?)…122.225.61.*2011-04-20
122.225.61.*2011-04-20
...........211.161.228.*2011-04-20
120.65.254.*2011-04-05
你天天不洗澡120.65.254.*2011-04-05
9
124.76.1.*2010-09-14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60.176.68.*2009-11-18
篇六:春夜喜雨的诗意
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候.
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的滋润着大地万物.
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灯火格外明亮.
天亮后,看看这带着雨水的花朵,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赞同27| 评论
10
作文二:《春夜喜雨的诗意》1500字
精品文档
春夜喜雨的诗意
作者: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 (712,770) 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 河南巩县。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 野老,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杜甫是以饥寒之身永怀济世之志,处穷困 之境而无厌世思想;在诗歌艺术方面,集古典诗歌之大 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给后代诗人以广泛的影响。
好雨:指春雨,及时的雨。
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晓:清晨。
红湿处:指带有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花重(zhong)(第四声):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锦官城: 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管
1 / 3
精品文档
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别称。也代成都。
好雨似乎领会人意知道季节变化,正当春天万物生长时即降临。细雨随着春风悄悄地在夜里来到,它默默地滋润万物没有一点声音。田野的小路和空中的云彩都是那样漆黑,只有江船上灯火独独明亮。等到明天拂晓看看被淋湿的花朵,整个成都都显得沉甸甸的,那红花一定更加迷人。
诗人紧扣诗题的“喜”字,对春雨作了细致入微的描绘。这首诗,前两句写雨适时而降,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三、四两句写雨的“发生”,其中“潜”、“润”、“细”等词语道出了雨的特点;五、六两句写夜雨的美丽景象,“黑”与“明”相互映衬,不仅点明了云厚雨足,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美感;最后两句仍扣“喜”字写想象中的雨后之晨锦官城的迷人景象,“红湿”、“花重”,体物可谓细腻至极。全诗未着一个“喜”字,而“喜”字却渗透于字里行间,这种靠形象来“说话”的艺术手法是值得我们效法的。
尾联是想象中的情景,紧扣题中的“喜”字写想象中的雨后之晨锦官城的迷人景象。如此“好雨”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了。万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带雨开放,红艳欲滴。诗人说: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个锦官城(成都)杂花生树,一片“红湿”,
2 / 3
精品文档
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的海洋。“红湿”“花重”等字词的运用,充分说明诗人体物细腻。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爱这们的“好雨”。所以题目中的那个“喜”字在诗里虽然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
这首诗写于761年(上元二年)春。杜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开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作此诗时,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
3 / 3
作文三:《春夜喜雨的串词》300字
五(1)班清明国旗下讲话稿 主持人讲话稿(谢唯依、段子培) 敬爱的老师(谢唯依),亲爱的同学(段子培),大家好(齐)! (谢唯依) 同学们,你们知道 4 月 6 日是什么节日吗?对,又 是一年清明节,在这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的季节里,不由得让我想起 了唐代诗人杜牧的诗-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段子培)春雨绵绵,正是踏青的好时机,今天,我们五(1) 班的全体同学,用朗诵诗歌的形式纪念清明,请欣赏诗朗诵《春夜喜 雨》 谢唯依)几声清亮的鸟鸣,惊醒了沉睡一冬的大地;
(段子培)柳芽吐出了嫩绿,;花儿绽放了笑脸,;
(齐)让我们在春天的序曲里一起欢唱。请欣赏歌曲《春晓》。
作文四:《春夜喜雨的诗意》2800字
古诗春夜喜雨原文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的诗意
这首诗描写细腻、动人。诗的情节从概括的叙述到形象的描绘,由耳闻到目睹,自当晚到次晨,结构谨严。用词讲究。颇为难写的夜雨景色,却写得十分耀眼突出,使人从字里行间。呼吸到一股令人喜悦的春天气息。这首诗题虽是《春夜喜雨》),但是全诗不露喜字,却又始终充满喜意。显然,诗人这种感情的产生绝不是出于一时的冲动,而有其现实基础。据史书记载,在他写作此诗的前一年,京畿一带就有严重灾荒,"米斗至七千钱,人相食"(《资治通鉴·唐纪》)。因此,杜甫一听到雨声,就感到无限喜悦,这喜悦恰好反映了诗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崇高的思想感情。
古诗春夜喜雨译文
及时的雨好像知道时节似的,在春天来到的时候就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无声地滋润着万物。田野小径的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注释
⑴知: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⑵乃:就。发生:萌发生长。
⑶潜(qián):暗暗地,悄悄地。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⑷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⑸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⑹这两句意谓满天黑云,连小路、江面、江上的船只都看不见,只能看见江船上的点点灯火,暗示雨意正浓。
⑺晓:天刚亮的时候。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⑻花重(zhòng):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时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后人有用作成都的别称。此句是说露水盈花的美景。
春夜喜雨的诗意鉴赏
《春夜喜雨》抒写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全诗这样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江湿处,花重锦官城。”一二句“好”字含情,赞盛春雨。“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多好的春雨!首联既言春雨的“发生”,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的焦急心绪。颔联显然是诗人的听觉感受。春雨来了,在苍茫的夜晚,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无意讨“好”,唯求奉献。瞧,听雨情景作者体察得多么细致,就连春雨洒洒,静默无声也被诗人听出来了。可见,惊喜于春雨的潜移默化,诗人彻夜难眠。颈联紧承颔联,诗人唯愿春雨下个通宵,又恐突然中止,亦喜亦忧,推门而出,伫立远眺,只见平日泾渭分明的田野小径也溶入夜色,漆黑一片,可见夜有多黑,雨有多密。而江船渔火红艳夺目,又反衬出春夜的广漠幽黑,也从侧面烘托出春雨之繁密。尾联系想象之辞,诗人目睹春雨绵绵,欣慰地想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锦官城将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花之红艳欲滴、生机盎然正是无声细雨潜移默化,滋润洗礼的结果。因此,写花实乃烘托春雨的无私奉献品格。 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它的确很“好”。
颔联,进一步表现雨的“好”。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雨地滋润万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时候,它会伴随着冷风,受到冷空气影响由雨变成雪。有时候,它会伴随着狂风,下得很凶暴。这时的雨尽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会损物而不会“润物”,自然不会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评。所以,光有首联的“知时节”,还不足以完全表现雨的“好”。等到第二联写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随着和风的细雨,那个“好”字才落实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雨这样“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够,下个通宵。倘若只下一会儿,就云散天晴,那“润物”就不很彻底。诗人抓住这一点,写了颈联。在不太阴沉的夜间,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见,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放眼四望,“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只有船上的灯火是明的。此外,连江面也看不见,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像云一样黑。看起来这雨准会下到天亮。
尾联写的是想象中的情景。如此“好雨”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了。万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带雨开放,红艳欲滴。诗人说: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个锦官城(成都)杂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的海洋。
浦起龙说:“写雨切夜易,切春难。”这首“春夜喜雨”诗,不仅切夜、切春,而且写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现了诗人的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
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爱这们的“好雨”。所以题目中的那个“喜”字在诗里虽然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浦起龙《读杜心解》)。诗人正在盼望春雨“润物”的时候,雨下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地叫“好”。
这首诗,前两句写雨适时而降,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三、四两句写雨的“发生”,其中“潜”、“润”、“细”等词语道出了雨的特点;五、六两句写夜雨的美丽景象,“黑”与“明”相互映衬,不仅点明了云厚雨足,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美感;最后两句仍扣“喜”字写想象中的雨后之晨锦官城的迷人景象,“红湿”、“花重”,体物可谓细腻至极。第二联所写,是诗人听出来的。诗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觉。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听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第三联所写,是诗人看见的。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其无限喜悦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生动。中唐诗人李约有一首《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和那些朱门里看歌舞的人相比,杜甫对春雨“润物”的喜悦之情自然也是一种很崇高的感情。
古诗春夜喜雨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作文五:《春夜喜雨的扩写》500字
今天又下起了雨,这好雨好像真有感知,知道该下了。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它悄悄地辅助大地万物生长。雨,随着阵阵微风轻轻地降落在人间,细细的雨丝悄无声息地滋润着那些渴求甘露的小生灵们。? ? 我披衣外出,去欣赏夜里的雨景。漫步在田间小路上,因为下雨,四周一切都那么灰蒙蒙的,看不清楚,只能看见那毛毛小雨中,新生的草地那嫩嫩的绿色似流动的鲜艳的色彩。远处,江上漂流的小渔舟上一盏孤独的灯火,在黑暗中显得那么明,那么亮!? ? 破晓时分,我立刻走出门,去看雨留下来的美丽的画卷。啊,那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雨珠残留在鲜红的花瓣上,似乎加重了花瓣的颜色。那火红的花把锦官城打扮得似一簇花团,更显出锦官城的妩媚,好美丽啊!? ? 和:? ? 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候,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灯火格外明亮。天亮后,看看这带着雨水的花朵,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 ? 盛开的世界。? ? 或:? ? 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灯火格外明亮。天亮后,看看这带着雨水的花朵,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作文六:《春夜喜雨的诗意》2800字
春夜喜雨的诗意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注释:
1、好雨:指春雨,及时的雨。
2、乃:就。
3、发生: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
4、潜:暗暗地,静悄悄地。
5、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6、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7、俱:全,都。
8、江船:江面上的渔船。
9、独:独自,只有。
10、晓:清晨。
11、红湿处:指带有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12、花重(第四声):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13、锦官城: 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别称。也代成都。
译文:
这一场雨就好似选好时候,
正当春天万物生长之时就随即降临。
细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来到,
它默默地滋润万物,没有一点声音。
雨夜中,田野间的小路黑茫茫,
只有江中渔船上灯火独自明亮着。
要是早晨起来看看,
锦官城里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
(看看带有雨水的红花之地,就会看到在锦官城里的花因沾上雨水而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赏析:
《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此时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都已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深,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文章中虽没有一个喜字,但四处洋溢着作者的喜。《春夜喜雨》抒发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
全诗这样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一二句“好”字含情,赞盛春雨。“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多好的春雨!首联既言春雨的“发生”,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的焦急心绪。颔联显然是诗人的听觉感受。春雨来了,在苍茫的夜晚,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无意讨好,唯求奉献。听雨情景作者体察得很细致,就连春雨洒洒,静默无声也被诗人听出来了。可见,惊喜于春雨的潜移默化,诗人彻夜难眠。颈联紧承颔联,诗人唯愿春雨下个通宵,又恐突然中止,亦喜亦忧,推门而出,伫立远眺,只见平日泾渭分明的田野小径也融入夜色,漆黑一片,可见夜有多黑,雨有多密。而江船渔火红艳夺目,又反衬出春夜的广漠幽黑,也从侧面烘托出春雨之繁密。尾联系想象之辞,诗人目睹春雨绵绵,欣慰地想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锦官城将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花之红艳欲滴、生机盎然正是无声细雨潜移默化,滋润洗礼的结果。因此,写花实乃烘托春雨的无私奉献品格。 通过以上对诗句的分析,不难看出,杜甫是按这样一条情感思路来构思行文的:即盼雨——听雨——看雨——想雨。俗话说,“春雨贵如油”,对于这珍贵如油的春雨,众人皆盼,诗人亦然。而当春雨飘然降临的时候,诗歌意在盛赞春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这份对春雨的喜爱之情描绘得如此细腻逼真,曲折有致,让人能感受到当时的情景,这不能不令人惊叹杜甫洞幽显微,体物察情的艺术功力。此外,诗歌细节的捕捉和描绘也能体现诗人体物察情的优长。“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字拟人化,摹春雨来间悄无声息、无影无踪的情态,颇具情趣,诱发人们对春雨的喜爱之情。“润”字传达神,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静默无声的特点,既绘形,又言情,形情皆备,精深独妙。“花重锦官城”,着一“重”字,准确地写出了经受春雨一夜洗礼滋润之后锦官城花朵红艳欲滴,饱含生机的情态,寄寓了作者对春雨的盛赞之情。“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则又抓住典型细节,工笔细描,精妙传神地渲染出春雨迷蒙、色彩迷离的氛围。总之,杜甫的《春夜喜雨》无论在锤字炼句方面,还是在意象的捕捉、细节的描写方面,都体现了他体物察情,精细入微的过人之处。结合杜甫诗风沉郁顿挫来对比赏读,读者必将获得对杜诗另一种生命情趣的深刻理解。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
诗歌一开头(首联)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这里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的确,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它是多么“好”。
第二联(颔联),进一步表现雨的“好”。雨之所以“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称赞春雨霏霏、悄无声息的特点,而且表现了它无私的品质。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细地滋润万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时候,它会伴随着冷风,由雨变成雪。有时候,它会伴随着狂风,下得很凶暴。这样的雨尽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会损物而不会“润物”,自然不会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评。所以,光有首联的“知时节”,还不足以完全表现雨的“好”。等到第二联写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随着和风的细雨,那个“好”字才落实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这两句也是名句,比喻无微不至的关爱与和风细雨的教诲。“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雨这样“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够,下个通宵。倘若只下一会儿,就云散天晴,那“润物”就很不彻底。诗人抓住这一点,写了第三联(颈联)。在不太阴沉的夜间,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见,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此时放眼四望,“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只有船上的灯火是明的。此外,连江面也看不见,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像云一样黑。看起来,准会下到天亮。
尾联写的是想象中的情景。如此“好雨”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了。万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带雨开放,红艳欲滴。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个锦官城(成都市南)杂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的海洋。
这首诗写的是“雨”,诗人敏锐地抓住这场雨的特征,从各个方面进行描摹。前两句写了下雨的季节,直接赞美了这场雨的及时。雨仿佛知晓人们的心思,在最需要的时候悄然来临。后面六句集中写了“夜雨”。野外一片漆黑,只有一点渔火若隐若现。诗人于是兴奋地猜测:等到天明,锦官城里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诗中没有一个“喜”字,但从'潜"“润”“细”“湿”等字,都体现着诗人的喜悦之情。
浦起龙说:“写雨切夜易,切春难。”这首《春夜喜雨》诗,不仅切夜、切春,而且写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现了诗人的、也是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
* 墨梅的诗意
* 咏柳的诗意
* 四时田园杂兴的诗意
作文七:《春夜喜雨的教案》11000字
精品文档
春夜喜雨的教案
导入: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诗歌的历史了。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出色的诗人。其中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诗歌时期那莫过于唐朝,唐朝在我国古代也叫诗唐,是中国诗歌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其间也曾出现无数的诗人,就如满天繁星,璀璨耀眼,光彩夺目,但是,在这众多诗人中间,著名文学家韩愈独独推崇两个人,他曾经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我们知道是“李白”,而这个“杜”是谁呢,对,就是“杜甫”,对杜甫我们并不陌生,哪位同学还记得曾学过他的什么诗,对,《登楼》,还记得其中的诗句吗,你还知道他的哪些诗句,
“两个黄郦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那绵远悠长的画面意境,那对仗工整的句式,还有满腔的忧国忧民的热忱,使得杜甫成为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
1 / 19
精品文档
人,杜甫本人被称为“诗圣”而他的诗歌也号称“史诗”。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甫的《春夜喜雨》这是什么体裁,几言, 明确:五言律诗。
走近杜甫
哪位同学能根据你的预习来填空,
杜甫字子美,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巩人,因为曾经做过工部员外郎的官职,因而世人又称他为“杜工部”他经历“安史之乱”,曾在陕西、四川、湖北、湖南等地漂流,深知百姓疾苦,他的诗反映战乱中人民的深重灾难,揭露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罪恶,表现他对人民的同情和对祖国的热爱。
研读新课:
1、指导学生阅读《春夜喜雨》,纠正错误读音。
潜径 润 重
2、下面我们一起欣赏朗读《春夜喜雨》。
3、整体把握诗歌思想感情: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定居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杜甫草堂时所写。
提问:同学们首先看题目,这四个字中哪一个字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明确:“喜”字,“喜”是作者的一种内心感情。
那作者因何而喜呢,因雨而喜。
2 / 19
精品文档
问:那么,诗人到底因何而喜呢,我们需要联系作者写作背景和他的思想基础。
杜甫曾离开长安回陕西探亲,却不料爆发战乱,他一家人就过流亡生活, 如今,终于在成都定居,这首诗就反映饱经战患流离之苦的杜甫获得安稳后的喜悦心情和渴望安宁的情怀。
中国自古以农兴国,每一个关心人民疾苦的人,无不对各个时节的天气变化给予密切注意,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农民收成的歉与丰, 杜甫是一位人民诗人,这首诗也显示出他的这种深湛淳朴的思想感情。
作者获得安宁,又看到喜人的春雨,联想到国家的安宁,百姓的丰收,怎
能不喜,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诗人是怎样通过诗的语言形式来表达他的喜。
二、互动质疑、深入体味
1、课件出示5
哪个字是诗人对眼前这场春雨的总的评价,
明确:是“好”字。好在何处,因为它“知”时节。
还好在什么地方,当春乃发生。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春天正是农作物发育生长的时节,人们是多么盼望雨水从天而降啊,而雨神也好象懂得
3 / 19
精品文档
人们的心思一样,不早不晚,就在这个时节洋洋洒洒下起来了,这是不是好雨,雨知道人们的心情,这怎能不令人欣喜呢,雨本无知,可是作者用“知”这个字,是什么修辞,拟人。把无知变有知,这个“知”字用得多么传神啊~
“当春乃发生”什么意思,到了春天就应时而生。
“雨发生”是字面意思,往深处理解,就是雨在春天万物生长的时候才下,这句也迎合了第一句的“知”字。
2、我们接着看第二联
第二联应是承接上文,前文点明了“春”和“雨”,这一联就点明了题目中哪个字, 很好,并进一步表现雨的“好”,那么雨还“好”在何处,
好在润物,如何润物,细细的,这是雨的形状,春雨是怎样来的呢,一个“潜”字写得悄然无声,“潜”是什么意思,什么修辞,还是拟人。
随着春风悄悄地进入夜中,怎样的滋润万物, 细细地滋润万物。 这里的一个“潜”字和一个“细”字,历来受到诗评家的高度赞誉,可以看得出来,这两个字是经过精心锤炼的:诗人用”潜”字写春雨静静飘洒的情景;用”细”字写出春雨轻柔润物的情景;本联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呢,无声, 从听觉的角度写春雨的可喜。
当然有,有时侯,春雨也会伴随冷风,有时候就是伴随狂风,雨夹带着雪,这样的雨当然不会润物了,只会损物,
4 / 19
精品文档
也不会使人“喜”。
我们可以看出,杜甫笔下的春雨是真正的润物的好雨。
同学们还可以进一步考虑,既然首联说雨知时节,那么雨是不是有意让人说它好呢,并不是这样,如果是有意让人说它“好”,那么它就会在白天来,造一点声势,让人看得见、听得清,正是因为春雨有意“润物”却无意让人说它“好”,所以它才悄悄的来,细细地下,不发出一点声音,既不妨碍人们的工作、劳动,连人们的睡眠也不影响,这是多么“好”的雨啊。有什么功能,润物功能,这就把“好”字落在了实处。更进一步,不光润物,还品德高尚。
3、下面我们接着往下看。出示课件7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这两句和“喜雨”这个主题有关系吗,
明确:当然有关系。雨这样好,当然希望它能下透彻,倘若只下一小会,那“润物”也很不彻底,诗人正是抓住这一点,写下了第三联,只有十个字,便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春江夜雨图。只不过换了一个写雨的角度罢了,上联是从听觉来写雨的润物功能,而本联则从什么角度来写,
从视角的角度写春雨中的夜色.
从哪里可以看出雨意浓厚呢,野径云俱黑,
本来是夜晚,云黑怎能看得见,当然是船火的照耀下
5 / 19
精品文档
才看见的,所以,作者用“俱黑”对“独明”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在一片漆黑之中,只有那一星火光是明亮的,
此外就什么都看不清了,小路辨不清楚,连江面也看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乌云,作者既是以火见云黑,更是以火反衬云的黑。
4、下面我们来看最后一联。出示课件8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晓”是什么意思,就是早晨,到早晨了吗,还没有,那么这两句就只能是诗人的想象了。诗人想象明天早晨将会是什么样的,花团锦簇,万紫千红,这一联不写雨了,写花的美丽了,还和喜雨主题有关系吗,
这一联表面上写花,实际上还是写雨过天晴的好,由于雨的滋润,花才这样美丽;而写花也并不局限于花,只是用花来代表被雨滋润着的万物。这一联你认为作者哪个字用得贴切,生动,
上句用了一个“湿”字,表现花朵带雨的姿态,下句再用一个“重”字,刻画了水珠沾在花瓣上颤动欲滴的情景,于是诗人对这场好雨由衷的赞美,诗人心中则更是喜不胜喜.同时,这个“重”字又与第二联中的“细”互相照应,因为花重乃细雨滋润所致,如果是骤雨,只能是花红满地,落英缤纷了。
整个锦官城都是花的海洋一般,展开联想吧,田地里
6 / 19
精品文档
的禾苗呢,山上的树木呢,所有的大自然的一切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5、现在你知道这首诗的内容了吗, 哪位同学试着再来说一说,
三、现在我们知道了这是一首描绘并赞美春雨的诗, “喜”字统摄全篇,作者因雨下得及时而喜悦的心情.赞美了春雨给大地带来了蓬勃生机,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 下面我们带着作者喜悦的心情和对丰收的希望,闭上眼睛,一起有感情的背诵这首诗。
四、这节课就给大家上到这里,课下大家试着默写这首诗.并且搜集积累有关描写春雨得诗句,并与同学交流.
附:板书设计
春夜喜雨
杜甫
雨
喜 拟人
“潜”、“细” 听觉
“黑”、“明” 视觉
“湿”、“重”想象 反衬
春夜喜雨
杜甫
教学目标:
7 / 19
精品文档
1、了解作品内容,体会作品中写景抒情的特点。
2、抓住古人讲究炼字、炼句乃至炼意的特点,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3、初步学习诗歌鉴赏方法,把握诗歌意境,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领略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深沉含蓄的思想感情。
2、对本诗意境的理解。
3、古代诗歌鉴赏方法的初步掌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上一周,我们学习了朱自清的《春》和林斤澜的《春风》,领略了现代作家笔下春的不同姿态。今天我们将进入第四课《春之古韵》的学习。《春之古韵》一课包含三首古诗,分别是杜甫的《春夜喜雨》、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和杜牧的《江南春》。今天我们首先要学习的是《春夜喜雨》。
二、作者介绍
对杜甫这位诗人,同学们应该不会陌生,谁能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杜甫,字子美,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
8 / 19
精品文档
代巩人,也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因为曾经做过工部员外郎的官职,因而世人又称他为“杜工部”。
它的诗有绵远悠长的画面意境,有对仗工整的句式,还有满腔的忧国忧民的热忱,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此,后人称杜甫本人称为“诗圣”,而他的诗歌也号称“史诗”。
我们上学期学习过他的诗《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指导学生阅读《春夜喜雨》
1、请学生指出哪些字的读音和字形应该要注意。
当dāng潜qián径jìng重zhòng
2、加点字解释
乃:就 发生:萌发生长 潜:悄悄地
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俱:都 晓:早晨
红湿处:指有带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花重:花沾上雨水变得沉重
3、请学生讲讲这首诗的大意。
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当春天万物萌发生长的时侯应时而生。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灯火格外明
9 / 19
精品文档
亮。天亮后,看看这带着雨水的花朵,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四、整体感知诗歌思想感情
1、请学生谈谈初读后的感受和体会。
2、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定居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杜甫草堂时所写。同学们首先看题目,这四个字中哪一个字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明确:“喜”字,“喜”是作者的一种内心感情。追问:因何而喜呢,因雨而喜。 古人云“以我观物,万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把自己的“喜”的感情寄托在雨这种景上,这种情与景的结合就是诗歌鉴赏中所说的意境,能把握景与情,才能入境。春雨有何
令人欣喜之处呢,学生简单回答。例如润物等。那么,诗人到底因何而喜呢,我们需要联系作者写作背景和他的思想基础。
A、安史之乱前夕,杜甫离开长安回陕西蒲城探亲,却不料爆发安史之乱,他一家人就过流亡生活,如今,终于在成都定居,这首诗就反映饱经战患流离之苦的杜甫获得安稳后的喜悦心情和渴望安宁的情怀。
B、中国自古以农兴国,每一个关心人民疾苦的人,无不对各个时节的天气变化给予密切注意,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农民收成的歉与丰,杜甫是一位人民诗人,这首诗也显示出
10 / 19
精品文档
他的这种深湛淳朴的思想感情。
作者获得安宁,又看到喜人的春雨,联想到国家的安宁,百姓的丰收,怎能不喜,
3、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诗人是怎样通过诗的语言形式来表达他的思想感情的。
首联写春雨的来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好”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赞美。春天是植物萌发、生长的季节,正需雨,它就下起来了。诗人用拟人手法,盛赞春雨善解人意,似乎懂得人们的心愿一般。
颔联刻画春雨的特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伴随着和煦的春风,趁着夜色悄悄地飘洒大地,绵绵密密,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万物,不求人知,无意讨好。春雨具有这样高尚的品格,诗人格外喜欢。这里的一个“潜”字和一个“细”字,历来受到诗评家的高度赞誉,可以看得出来,这两个字是经过精心锤炼的:“潜”者,好雨之来不为人所察觉也;“细”者,雨细而不骤也,——惟其细而不骤,所以能下得久,下得透,所以能“润物无声”啊。
颈联写春夜雨景:“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诗人希望好雨能下个够,他开门出来看,只见天上乌云密布,地上也是黑沉沉的,连小路也看不清,只有江中船上的渔火露出一点亮光。
尾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诗人的想象:春
11 / 19
精品文档
雨过后的翌日拂晓,整个锦官城里必然是一派花团锦簇、万紫千红的景象,那一朵朵湿漉漉、沉甸甸、红艳艳的鲜花,一定更惹人喜爱。花是如此,那田里的庄稼也肯定会茁壮成长。春雨给大地带来了蓬勃生机,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诗人怎能不赞美春雨呢~
4、理解了这首诗的含义,也了解了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首描绘并赞美春雨的诗。题目中的“喜”字统摄全篇。全诗八句,虽没出现一个“喜”字,但诗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诗,也知道了如何来学习和鉴赏一首诗。请学生试着总结看看,学习和鉴赏一首诗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整体感知思想感情
深入体味精辟字眼
查阅资料,辅助了解
发挥想象,充分联想
下面我们再来朗读这首诗,并试着背诵好吗,
五、作业
背诵这首诗。
完成校本练习。
板书: 赞——应时而生
听——悄然润物
12 / 19
精品文档
喜——好雨看——夜中雨景
想——雨后晓景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诗歌是人类最优美的语言,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我国的诗歌发展史上,唐朝是最辉煌的时期,其间曾出现无数诗人。在这众多的诗人中间,著名文学家韩愈独独推崇两个人。他曾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我们知道是“李白”,那这个“杜”是谁呢, 生:杜甫。
师:对于杜甫,我们并不陌生,大家还记得以前曾学过他的什么诗,
“两个黄郦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甫的《春夜喜雨》这是什么体裁,几言, 明确:五言律诗。
师:要学其诗,先知其人。让我们走近杜甫,初步了解其人其诗。
师:谁来读一读,
生:
13 / 19
精品文档
师: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我们学习古诗时一定要多读。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地朗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自己的韵味,并根据注释,了解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生:
师:谁愿意读一读这首诗,生:
师:声音响亮,读出了节奏,有自己的韵味,非常好~但是有一个字音没有读准,谁听出来了,
师:非常正确~谁再来读一读, 生:
师:达到了老师提出的读书要求,真棒~全班同学一起来读读这首诗吧。 生: 师:请同学们看诗题,这四个字中,哪一个字体现了作者的情感,
生:喜。 师:诗人因何而喜, 生:因这场春雨而喜。 师:那春雨有何令人欣喜之处呢,生:春雨能滋润大地。
生:春雨能告诉我们春天来了。生:春雨过后,我们能看到美丽的景色。
师:说得真好~其实,雨是一种极其平常的自然之景,本来无所谓喜与不喜,可进入诗中就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依托。因此,同样是写雨,作者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
师:你从诗中体会到什么, 生:我体会到诗人很悲伤。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师:那么,我们可以说诗人因雨而悲。
14 / 19
精品文档
师: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什么, 生:我体会到诗人非常思念亲人。
师:你知道他思念谁吗,生:思念他的妻子。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以前读过这首诗,知道这首诗是他写给妻子的。
师: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是啊,诗人思念妻子,却不能回家,他因雨而思,因雨而愁,因雨而苦。那杜甫为何因雨而喜呢,我们需要联系作者写作背景和他的思想基础。
作者经过战乱刚获得短暂的安宁,遭遇旱灾,又看到喜人的春雨,联想到国家的安宁,百姓的丰收,怎能不喜, 让我们通过朗读,表达诗人的喜悦之情吧。 生:齐读
二、研读诗句、悟字品境
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诗人是怎样通过诗的语言形式来表达他的喜。
师:谁来读读这两句诗, 生:
师:同学们,诗中哪个字是诗人对眼前这场春雨的总体评价,
生:好。
师:春雨好在什么地方, 生:它好像知道春天来了一样。
15 / 19
精品文档
师:能用诗中的句子告诉我们吗,生:它知时节。
师:雨本无知,作者却说它“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拟人的修辞手法。
师:把雨拟人化,变无知为有知,这个“知”字用得多么传神啊~春雨还好在什么地方, 生:当春乃发生。
师:“当春乃发生”是什么意思, 生:到了春天,雨就下起来了。
师:这一句迎合了第一句中的哪个字, 生:知。
师:俗话说:“春雨贵如油。”春天正是万物生长的时节,人们多么盼望雨水从天而降啊。而雨好像知道人们的心思一样,不早不晚,就在这个时节飘飘洒洒地下起来了。同学们,这是不是好雨,生:是好雨。
师:它不但是好雨,还是和人们心有灵犀,不点都通的神雨呀。这怎能不令人欣喜呢,谁能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欣喜表达出来,
师:谁来读读这两句,生:
师:你读得字正腔圆,很有韵味,非常好~请大家看屏幕,诗的前两句点明了“春”和“雨”,这两句点明了诗题中的哪个字, 生:夜。
师:它不但点了题,还进一步体现了春雨的“好”。想
16 / 19
精品文档
一想,春雨“好”在哪里, 生:它好在可以润物。
师:它是如何润物的, 生:它悄悄地润物。
师:你从哪个字体会到的,生:我从“潜”字体会到的。
师:这个“潜”字形象地写出春雨的什么特点, 生:写出春雨是在夜晚下的,别人并不知道。
师:还有描写春雨如何润物的吗, 生:细。
师:这个“细”字形象地写出春雨的什么特点,
生:写出春雨非常小。
师:正因为春雨非常小,所以它是轻轻地、柔柔地润物。一个“潜”字,一个“细”字,不仅写出了春雨的特点,也写出了它的美好品格。可见,这两个字是经过作者的精心推敲而来。久旱逢甘霖,人民长期遭受旱灾,生活穷困,这是多么及时的一场雨啊,
师:对于这场知时节、能润物的好雨是诗人既有欣喜,更有感激。那我们应该怎样朗读这两句诗呢,
师:这样善解人意、解万物之渴的好雨,作者多么希望它酣畅淋漓地下个够啊。
师:请男同学齐读五、六两句。这和润物有关系吗,说说你的见解。
雨这样好,当然希望它能下透彻,倘若只下一小会,那“润物”也很不彻底,诗人
17 / 19
精品文档
正是抓住这一点,写下了第三联,只有十个字,便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春江夜雨图。只不过换了一个写雨的角度罢了,上联是从听觉来写雨的润物功能,而本联则从什么角度来写,是从视觉来表现雨意浓厚。多么美的画卷呀,谁来美美地读一读,
师:全班同学一起朗读这两句吧。 生:
师:到早晨了吗, 生:没有。
师:那么这两句是实景还是想象之景, 生:想象之景。
师:诗人想象第二天早晨将会是怎样的情景,能用一个词形容一下吗,
生:花团锦簇。 生:万紫千红。 生:五颜六色。生:五彩缤纷。 生:春意盎然。 师:同学们,这两句没有写雨,却写花的美丽,是不是诗人离题了,生:没有离题。 师:你是如何理解的, 生:没有春雨的滋润,花儿不会那么美丽。这是春雨的功劳。 师:对~这两句表面上写花,实际上还是写雨好。由于雨的滋润,花儿才这样美丽。而写花也并不局限于花,只是用花来代表被雨滋润着的万物。
让我们带着无比喜悦的心情,齐读这两句诗。 生:
师:这首描绘并赞美春雨的诗,主要表达诗人喜悦的感情。全篇句句是“雨”,处处是“喜”,可“喜”字却一字不露,足见诗人的匠心独运。正因如此,这首诗成了吟咏春
18 / 19
精品文档
雨的名篇。尤其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两句,不仅用字精妙,还蕴涵着耐人寻味的哲理,历来为人们所传诵。让我们满怀喜悦,一起赞美这及时的好雨吧。
三、拓展诵读,品诗人情怀
师:杜甫一生忧国忧民,却无从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飘泊潦倒。读他的诗总有一种郁闷沉重之感。特别是战乱发生之后,他亲眼目睹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灾害:人民流离失所,骨肉分散,朋友分离。统治者的残暴,叛军的穷凶极恶,这一切都拷问着诗人的灵魂,这一切的拷问便郁结成一股“沉郁顿挫”之气沉淀于诗句之间。而像《春夜喜雨》这样欢快的诗少之又少。杜甫诗中有两首”快”诗,另一首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读一读,说一说,这首诗用一个什么样的带喜字的成语来形容杜甫的心情呢,他又为什么而喜呢,
通过这两首诗的诵读,我们能够初略的了解了杜甫那份浓郁的忧国忧民之情,希望大家在课外多诵读杜甫的诗,更加立体的感受杜甫。
板书设计
19 / 19
作文八:《春夜喜雨的教案》5700字
春夜喜雨的教案
篇一:春夜喜雨教案
春夜喜雨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品内容,体会作品中写景抒情的特点。并能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感受诗人的喜悦之情。
2( 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诗,背诵本诗。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3、 体会春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品格,并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本诗
教学难点: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领略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深沉含蓄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 欣赏雨景,雨声。师: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你还看过怎样的雨, 2 师:在诗人杜甫的眼里,又看到一场怎样的雨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杜甫,学习一首五言律诗《春夜喜雨》。
3 板书课题及作者。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了解他吗,(交流杜甫的资料) 4 请生读题--师:从题目中你读出了什么,
5过渡:几百年来,此诗妇孺皆能成诵,成为描写雨景的名篇,为什么人们最喜欢这首诗呢,让我们先来读一读吧。
(策略说明:通过让学生观看雨景,听听雨声,开门见山地将学生引入课堂情境,为下面古诗文的学习渲染环境,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整堂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 读古诗,读正确,读出韵味。
1 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学生练习
2 师配乐范读
3 师:古诗不光要读正确,还要读得有节奏,有韵味。在古代,诗词是用来吟唱的。今天我们就学习古人吟诗的方法。有兴趣吗,
4 复习平仄规律。四声调-?古诗中的平声、仄声-?平长仄短规律
5 生尝试说诗句的平仄规律。 (学生练习)生试读、指名读。
6 师:相信你们也能读好整首诗。 齐读。
(策略说明:通过知音、明意、悟情三步学习阶梯的构建,使学生在多次与文本接触,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读出层次,读出情致。回归语文简单教学本位。在读准古诗的停顿与平仄的处理上,我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读诗的能力,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请学生来亮亮自己的本领。致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
三 读出意境
1 师:诗词言情,诗词言志。许多诗词就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拿起你手中的材料,借助注释,认真读一读,想一想。看看你读出了什么画面。
2 生默读。
3 师生交流。
第一联
(1)师:哪个字是诗人对眼前这场春雨的总的评价, 好在何处, (板书盼)
(2)“当春乃发生”什么意思,
第二联
(1)第二联承接上文,前文点明了“春”和“雨”,这一联就点明了题目中哪个字,(“夜”)这一联进一步表现雨的“好”,那么雨还“好”在何处,
(2) 春雨是怎样来的呢, 随着春风悄悄地进入夜中,怎样的滋润万物, 细细地滋润万物。(板书听)
第三联
(1)“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这两句和“喜雨”这个主题有关系吗, (板书看)
(2)从哪里可以看出雨意浓厚呢,
第四联
(1)“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晓”是什么意思,诗人想象明天早晨将会是什么样的,花团锦簇,万紫千红,这一联不写
雨了,写花的美丽了,还和喜雨主题有关系吗,
(2)这一联你认为作者哪个字用得贴切,生动,
整个锦官城都是花的海洋一般,展开联想吧,田地里的禾苗呢,山上的树木呢,
所有的大自然的一切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板书想)
(随机朗读)
4 师:这是一场怎样的雨, 盼了听,听了看,看了又想,怎不让人欣喜若狂呢,作者因什么而喜,生:因雨而喜。
5为什么一场春雨会让诗人如此欣喜, (补充作者写作背景资料)师: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6师:杜甫为什么而喜, 生:为民而喜。
7 师:再次吟诵,读出杜甫那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生读--
好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面对那从天而降的喜雨,他不禁即兴吟诵道--(指导背诵)
8师:此时你们已是人诗合一了。喜极而至的诗人此时多半还会用唱一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丰富的情感。让我们一起静心聆听-- (播放歌曲) 师:我们也来唱一唱吧~
(策略说明:以“景”为切入点,通过听、自由读、讨论、读等方式使学生全心融入文本。通过说话练习,让学生在不断的听说活动中对于诗人所描绘的雨景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到最后也能如诗人一般表达自己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在对“好”“知”“重”等字的推敲时,让学生看图理解意思,即解决了诗文中的难点又
加深了学生的理解。然后,通过介绍诗文的写作背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学会古诗。最后,请学生带着感受读读古诗,实现了对文本的多元解读。)
五 总结拓展
1拓展学习:有关描写雨的其他诗句
(策略说明:教学贵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方法,使学生学有所得,能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通过运用已得的方法,请学生自主解读文本。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自己的诵读感受诗人描写春雨的精彩,体会诗文当中的语言文字,形成了感悟语言的能力,发展了思维,同时受到了人文精神的滋养,实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2 布置作业:
尝试用上今天所学读古诗的方法,选择杜甫的其他作品品读品读,走近作者。
板书设计:
春 夜 喜 雨 (唐)杜甫 盼--听--看--想
因雨而喜为民而喜
篇二:《春夜喜雨》教案
春夜喜雨
教学目标
1.在了解作者写作的历史背景和生活环境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诗词的含义。
2.领会诗词写景抒情,融情于景的特点。
3.学习诗词语言运用的技巧。
能力目标
. 培养学生分析、欣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设想
,向学生介绍一些作者写作本诗词的历史背景和生活环境,便于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诗词内容。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的意境和语言运用的技巧。
教学重点
理解《春夜喜雨》的语句,领会写景抒情、融情于景的特点以及这首诗中诗人写作情感思路
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本首诗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走进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 ,唐代巩(今河南巩县)人,他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尊他为“诗圣”。他的诗在文学史上享有“诗史”的盛誉。杜甫的诗歌流传下来的有一千四百余首。他的诗歌,题材非常广泛,许多诗歌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阶级对立,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恶,描写了受压迫受剥削的下层人民的生活处境,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感情。他也写了许多描绘祖国山河景物、写景抒情的诗。
本诗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杜甫定居成都,建起草堂时写的。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中描写春夜降雨,滋润万物,抒发内心的喜悦之情。
3.指定学生朗读诗篇。
要求读音正确,注意节奏
(一)生字注音
雨(,ǔ ) 潜(?,á, ) 润(,ù, ) 重(,,ò,, ) 锦(,ǐ, ) 指导学生阅读《春夜喜雨》。
1.解题:这是一首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
提问:同学们看题目,题目中那个字体现作者思想感情,
答:“喜“字
那作者因何而喜,因雨而来。
(1)杜甫曾离开长安回陕西探亲,却不料爆发战乱,她一家人就过流亡生活,如今。终于在成都定居,这首诗就反应饱经战乱流离之苦的杜甫获得安逸之后喜悦心情。
(2)中国自古以农兴国,每一个关心人民疾苦的人,无不对各个时节的天气变化给予密切注意,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农民收获的歉雨丰;杜甫是一位关心农民疾苦的人们诗人,这首诗是显示他的这种纯朴的爱国爱民思想。
2重点词语理解
乃:就,于是。潜:暗暗的,悄悄的。野径:乡间小路。发生:
促发植物生长。 润物:是植物受到雨水的滋润。俱:全,都。 晓:早晨。
花重:花因沾着雨水而显得饱满和沉重的样子。
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国管理锦之官驻地,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别称。
本诗大意:雨仿佛知晓人们的心思,在最需要的时候悄然来临。到了春天需要雨的时候,它就自然地应时而生。伴随着和风在夜里悄悄地降临大地,如丝如缕,滋润着万物轻柔而寂然无声。野外一片漆黑,只有一点渔火若隐若显。等到天明,锦官城里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
(二).指导学生看注解,分析句意
?诗的开头两句写的是什么
开头两句是总写。“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好”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赞美。春天是植物萌发、生长的季节,正需雨,它就下起来了。诗人用拟人手法,盛赞春雨善解人意,似乎懂得人们的心愿一般。
开头就用“好”字来赞美雨,并把它拟人化,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
感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雨之所以“好”,就好在适时,“当春乃发生”,好在“润物”。一个“好”字,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第三、四句写什么,
这两句从听觉的角度写春雨的特点刻画春雨的特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它伴随着和煦的春风,趁着夜色悄悄地飘洒大地,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万物,不求人知,无意讨好。春雨具有这样高尚的品格,诗人格外喜欢。
上句写春雨伴随着和风在夜间悄悄到来;下句是写春雨对万物的滋润作用,“细无声”既呼应上句“潜入夜”,又与首句“好雨”和诗题中的“喜雨”相呼应。 ?第五、六句写什么,
这两句从视觉的角度写春夜雨景:“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诗人希望好雨能下个够,他开门出来看,只见天上乌云密布,地上也是黑沉沉的,连小路也看不清,只有江中船上的渔火露出一点亮光。野径天空黑云密布,江船上灯火明;“火独明”则他物不见,说明江面上也布满了黑云,雨意正浓。
?最后两句写什么,
最后两句从想象的角度,写雨后的景色:“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诗人的想象:春雨过后的翌日拂晓,整个锦官城里必然是一派花团锦簇、万紫千红的景象,那一朵朵湿漉漉、沉甸甸、红艳艳的鲜花,一定更惹人喜爱。花是如此,那田里的庄稼也肯定会茁壮成长。春雨给大地带来了蓬勃生机,给人们带来了丰。清晨雨晴,朝阳升起,经过一夜春雨滋润,花朵绽开,花枝低垂,锦官城的春色更浓。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
本首诗写作思路
通过以上对诗句的分析,不难看出,杜甫是按这样一条情感思路来构思行文的,即盼雨——听雨——看雨——想雨。俗话说,“春雨贵如油”,不错的,对于这珍贵如油的春雨,众人皆盼,诗人亦然。而当春雨飘然降临的时候,诗人更是惊喜不已,甚至卧床静听,彻底夜难眠,迫切希望它下过痛快,唯恐其忽然中止,于是轻手轻脚,推门远眺,静观无边黑夜的茫茫春雨,看到繁密飘洒的春雨,作者又惊喜地联想到第二天锦官城满城春色。诗歌意在盛赞春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这份对春雨的喜爱之情描绘得如此细腻逼真,曲折有致,这不能
不令人惊叹杜甫洞幽显微,体物察情的艺术功力。
(三)把握诗歌中 “好雨”的具体表现:
“知时节”写出其充满灵性,了解人们心思;
“乃发生”写出其来得适时,如期而至;
“潜入夜”写出其来而无声,不影响人白天劳作,不惊扰人良宵佳梦;
“润物”写出春风化雨,滋润大地;“细无声”写出和风细雨,默默无闻。感受作者的情感倾向:
“春夜喜雨”,“喜”是诗歌情感基调,最直接点出在这美好春天,作者对这场春雨的喜爱之情;前两联作者对雨的评价和尾联中,作者想象出雨后锦官城红花沾雨的美好景致,表达了作者对这场春雨的赞美之情,确实令人“喜”上眉头。
(四)《春夜喜雨》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这首诗,作者抓住春天细雨濛 濛的特点,对春夜雨景作了细腻的描绘,在写景中抒发了喜悦之情。
1拟人化手法。作者把春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适应客观需要,因而称赞它是“好雨”、“喜雨”。
2.诗人讲究炼字、炼句,在语言运用上下功夫。像诗中的“知”、“潜”、“细”、“重”等字对事物特征作了形象的概括。
(五)小结
《春夜喜雨,抒写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春夜喜雨”,的“喜”是诗歌情感基调,最直接点出在这美好春天,作者对这场春雨的喜爱之情;前两联作者对雨的评价和尾联中,作者想象出雨后锦官城红花沾雨的美好景致,表达了作者对这场春雨的赞美之情,确实令人“喜”上眉头。
(六)布置作业
1.诵读、默写《春夜喜雨》
2.完成课后的作业。
篇三:春夜喜雨 教案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意;
2、 体会古诗意境及诗人表达的情感;
3、 背诵古诗。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具有较强的独立阅读能力,学生往往“理解诗意”而止步,因此造成对诗歌感受力不强。学生学习诗歌时需要在解释诗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即感受诗歌的意象,与诗中的情感产生共鸣。
三、教学重难点:
体会古诗意境及其诗人表达的情感。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
1、 谈话导入
有句话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同学们展示一下你的风采,背出春景的诗吧!杜甫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在成都草堂时所写的一首诗。(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
3、新授
(1)、一读:自由读,要求读准确,订正字音;
(2)、二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3)、三读:知其意。结合注释,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4)、四读:读出诗情。
这是一场怎样的春雨,你从诗中哪里体会到这是一场喜雨,抓住“知时节”、“润万物”,体会诗人的情感。
(5)、五读:读出意境。
4、赛读 (1)、分组赛读;
(2)、男女赛读;
(3)、师生赛读;
(4)、师生点评。
5、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搜集积累有关描写春雨的诗句,并与同学交流。
附:板书设计:
春夜喜雨
知时节
润万物
作文九:《《春夜喜雨》的启示》800字
《春夜喜雨》的启示
夏庄镇官庄中学 岳娜
担任多年班主任工作的我,去姊妹家串门。碰巧,上小学的外甥女在预习唐朝诗人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要求我讲一讲该诗的意境……我突然从这优美的诗句中体味到“在无声中润物”的道理:春雨滋润禾苗是“知时节”、“随风潜入”、“细无声”,难道我们班主任育人工作不也该如此吗?我似乎已悟出了班主任育人工作的一种理想境界。
一次上课间操时,因停电,体育教师决定跑操。我班没有按照学校规定的位置收操,被政教处通告了,当时离规定位置只有20米的距离。我心想:九年级的学生了,学校所有的规章制度都知道,大道理都清楚,这不是明摆着找事吗? 一个念头在脑中闪过,“说明了一个问题:班级纪律散漫,需要整顿。再说距升高中只有两三个月的时间了,学习也到了关键时刻,该鼓舞鼓舞士气了”。我琢磨再三,痛下决心:你们少跑20米,我让你们多跑1500米。处罚决定一出,有的学生急了眼,开始嘀咕:“我们绝对跑不下来,老师是成心整我们。”我说:“学校春运动会有1500米项目,说明只要坚持住,大家是能够完成的,我不要求速度,走也要走下来。”结果,除了几个身体特别差的学生我没有让他们参加,其他学生都坚持下来了。
有个学生兴奋地说:“真没有想到,我也能跑下来,要不是老师硬要跑,我可能一辈子也不知道自己能跑1500米呢,下次,我也报名
参加运动会。”
上一次运动会上说风凉话的学生说:“跑1500米真累,我跑到1000米时,就感觉腿像灌了铅一样,若不是咬牙挺着,真坚持不下来,咱班晓君在运动会上跑了第一名,真了不起。”……
为了巩固效果,我在班内接着举行了“每天一句英语口语,每天一张硬笔书法练习,每周一句名人名言”的活动,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持之以恒的精神,体验到了意志的力量。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由此看来,从学生身边的小事情、小问题入手,学生会积极主动参与,学生的体验来得更直接,感悟来得更深刻。像春雨滋润万物那样不正是我们班主任的追求教育境界吗?
作文十:《春夜喜雨的诗意》2800字
春夜喜雨的诗意
篇一:春夜喜雨
《春夜喜雨》
金国英执教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2、 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
教学重点:1、通过朗读、分析诗意体会诗歌情感
2、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
教学方法:“读——品——背”精讲多读~以读带品。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生逢安史之乱前的全盛时期~又经历了 唐皇朝衰落的开始。他饱经忧患的一生~是与这历史大转折时期的治乱盛衰紧密地联系 在一起的。他的诗歌真实、深刻地再现了这一历史转折时期的社会现实~有着丰富的社会政治内容和浓郁的时代气息~被人称为“诗史” 杜甫的五言律诗《春夜喜雨》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它抒写了一场春雨激发出来的喜悦~寄托着杜甫希望普济天下的博大胸怀。
二、 朗读: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掌握节奏。
节奏划分参考: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来自:.zaidian.cOm 书 业网:春夜喜雨的诗意),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三、 诗句分析
1( 《春夜喜雨》“喜”在哪里。
《春夜喜雨》这一诗题~感情色彩很浓~其中三个字表景物~一个字表感情。其中“喜”字是关键~直接表现出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首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一联直接写了“春”、“雨”两个字。春雨好~好在下得及时。春天~是万物萌发生机的季节~需要雨水的滋润。正当这个时候~雨就来了~这不是“知时节”吗,面对着这场及时雨~诗人的心里欣喜极了。其中“好”、“乃”最能体现出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颔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联直接写听觉。这场夜雨是随着风悄悄地来到人间的~它轻轻地不声不响地滋润着万物~ “夜”、“润”最能 体现诗人的心里对它充满欣喜与敬佩的心情。
颈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这一联写的是雨夜的环境。这时原野、路径、云块虽然是一片漆黑~惟有江上的船只却仍然灯火通明。它象征诗人心头升起的希望~相信春
雨会绵绵不断~下很久、下很长时间~定然会彻底地滋润着干涸的大地。这里从诗人的视觉角度反映出了诗人内心的喜悦。
尾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一联写第二天早上诗人看到仍在带雨的花朵~想到万紫千红的鲜花开遍锦宫城~诗人的心花随同春花一起开放了。
《春夜喜雨》~除诗题外~全诗不着一“喜”字~而“喜”自见~处处流露出诗人对春雨产生的喜悦情怀。这首诗主题深刻~语言优美~借景抒情~诗意浓郁~故千百年来为人们赞誉~传诵不已。
2、《春夜喜雨》是怎样运用拟人的手法的,
作者赞美春雨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春雨这个本来没有知觉的事物~写得它好像也深通人性~知道人们需要它的时候~它就来了。它夜间悄悄地来到~哺育着禾苗~不愿让人们知道。做了好事~并不居功。这样~不仅写出了春雨的美好特征~也写出了它的美好品格。“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这里是悄悄的意思。一个“潜”字~一个“细”字~把春雨的特点形容得惟妙惟肖。它和夏天的大雷暴雨不同~雷暴雨来时~雷鸣电闪~哗哗一阵~有时甚至雷声大~雨点小~大呼隆一阵。这里写的是春天的牛毛细雨~夜间在人们不知不觉中随风飘来~用这两个字来形容~很准确~也很形象。,
3(《春夜喜雨》中的“发生”是什么意思,
,诸家选本~大多把“发生”理解为“下雨”。然而~《唐诗一百首》的注解却有另外一种解释:发动植物生长。我们赞成后一种注解。为什么,一是这样注解切合诗意。??自然界所以生机蓬勃~正与春雨催发密切相关。把“发生”理解为“催发生机”~更切合作者的感情~更切合拟人手法~更切合诗歌所着意描绘的、也是春雨所带来的想象中的动人景象。 二是这样注解切合用典。人们知道~杜甫擅长用典~杜诗无一字无来历的说法固然不足为训~但是~这首诗中的“发生”
显然用了《庄子》中的“春气发而百草生”的命意。,
4.分析炼字用词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联中的”潜”“润”能不能换成“飘、”“淋、浇”好不好,
不好。“潜”这里是悄悄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细密无声的特点。“飘”不好~“飘”是随风飞动的意思~不能写出春雨绵绵的特点~也无法突出春雨不为人知的特点。
“润”是慢慢地无声无息地使物体不干枯~它和夏天的大雷暴雨不同~雷暴雨来时~雷鸣电闪~哗哗一阵~有时甚至雷声大~雨点小~大呼隆一阵~“淋、浇”体现出的正是暴雨的情况。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俱”是都的意思~但“都”没有“俱”和谐。
5、分析韵律。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共八句~可分为四联~每两句为一联。押韵的字是“生”“声”“明”“城”。古代韵母,,,和,,,相通~现代各地方言还保留着这种读法。
四、 齐读——自背——齐背。
篇二:春夜喜雨
1
2
3
附板书: 春夜喜雨
唐 杜甫好知 潜 润
附古诗: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
篇三:春夜喜雨 教案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意,
2、 体会古诗意境及诗人表达的情感,
3、 背诵古诗。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具有较强的独立阅读能力~学生往往“理解诗意”而止步~因此造成对诗歌感受力不强。学生学习诗歌时需要在解释诗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即感受诗歌的意象~与诗中的情感产生共鸣。
三、教学重难点:
体会古诗意境及其诗人表达的情感。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
1、 谈话导入
有句话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同学们展示一下你的风采~背出春景的诗吧!杜甫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在成都草堂时所写的一首诗。,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
3、新授
,1,、一读:自由读~要求读准确~订正字音,
,2,、二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3,、三读:知其意。结合注释~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
的画面。
,4,、四读:读出诗情。
这是一场怎样的春雨,你从诗中哪里体会到这是一场喜雨,抓住“知时节”、“润万物”~体会诗人的情感。
,5,、五读:读出意境。
4、赛读 ,1,、分组赛读,
,2,、男女赛读,
,3,、师生赛读,
,4,、师生点评。
5、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搜集积累有关描写春雨的诗句,并与同学交流。
附:板书设计:
春夜喜雨
知时节
润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