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中国近代史的读书笔记》1000字
中国近代史时间:1840年——1949年。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中国近代史主流和本质: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1.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外国列强工业的发展,使
1
得外国列强发动对中国的侵略,包括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通过一系列的军事侵略,让旧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人民群众采取一系列反侵略斗争,均以失败告终,但从这些斗争和探索中,使中华民族燃烧起新的希望,中华民族进一步醒觉。
认识:列强侵华,一方面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造成了中国日益贫困和落后的社会根源;另一方面,列强在侵华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制度与思想观念,同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西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发抗侵略与探索中国的解放与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是艰巨的。
2. 对国家早期出路的探索
包括太平天国的建立、洋务运动的兴办、维新运动的兴起,但是,又是以全部失败告终。
意义与认识: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
2
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的侵略势力。洋务运动让传统的“重农”思想受到冲击,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一定发展。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的运动,推动中华民族的醒觉,冲击了封建制度,对中国近代教育起了积极推动作用。从上述的例子中,让我们认识到,封建主义救不了中国,只有民主的制度才能让中华民族繁荣昌盛。
3. 辛亥革命
在孙中山领导的多次起义相继失败下,1911年,武昌首先起义,接着各地响应,一举将封建帝制消灭,建立起中华民国,但最终因袁世凯窃国而使革命失败。
3
作文二:《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1300字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1840年,成为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也以鸦片战争为标志进入近代史,这是中华民族一段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争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寻求富民强国之路的探索史。
中国近代史是灾难深重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饱尝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
1840年,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发动了鸦片战争,古老的、落后的中国在西方坚船利炮面前战败了,1842年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此后又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和外国协定关税,外国取得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在通商口岸传教等特权。这些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野蛮和屈辱。
1856年,英法等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大门,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在抵抗失败后被迫和英法俄美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和英法俄又被迫签订《北京条约》。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尤其是沙俄掠夺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外国侵略势力伸向中国内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1885年,法国又发动侵略中国的中法战争,清政府又签订了《中法新约》,列强取得了在中国修筑铁路的权利。1894年中国又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赔款达到两亿两白银,帝国主义强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然而帝国主义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进一步控制中国,1900年八国联军又共同反动了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赔款本息超过10亿两白银,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
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
尖锐的社会矛盾,导致了社会风潮迭起。鸦片战争后,农民的抗粮抗租斗争,不断出现,且有规模越来越大的趋势。1842年,湖北崇阳钟人杰聚众抗粮举事,最多时达万人。义军曾攻占崇阳、通城两县,立“钟勤王”名号,设立帅台,竖立都督大元帅旗帜。斗争坚持一月有余被镇压。其后,浙江、湖南、福建、江苏、江西、河南、安徽、湖北、陕西、山东、广东等省,迭出大案。少数民族地区的反清斗争也此伏彼起,接连不断。民众或要求减少田赋,或拒不完粮。他们有的聚众请愿,有的拆毁征粮局,有的公开造反与前来镇压的官兵武力对抗。仅据官书记载,1842,1850年十年间,全国大小武装起义及农民暴动事件,即达九十余起。这是社会动荡的产物,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动荡。
09音本一班 张伟健 2009514129
作文三:《《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3600字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最近读了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感悟颇多,对这段历史产?生了许多新的?认识。
在读之前,我先给自己设?置了两个疑问?:中国共产党建?立新社会之前?,任何一个人或?是组织能否改?变旧中国的命?运,若不能,为什么呢,若是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失败?,抑或者根本未?曾出现,是否必然还会?有另一个组织?来完成相同的?伟业,简而言之,呼啸的历史巨?轮滚
究竟是早已设?定好,还是碰巧转向?既定的方向,带着疑惑,我翻开了《中国近代动之方向?,
史》的扉页。
蒋先生其实早?已看的明白:日本、俄罗斯、土耳其无一不?是通过改革而?国力强大,不至受到外国?凌辱。而中国于人于?地,均不在他国之?下,“我民族何以遇?着空前的难关?呢,”“我们是落伍了?~”因此“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中国人能近代?化吗,”数言之间,总论已为全书?、为中国近代史?定下了基调,中国近代史根?本只是无数尝?试近代化的先?知与更多被触?动的既得利益?者之间的战争?史。
这场战争始于?鸦片战争,这一战打开了?中国紧闭了百?年的国门,打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就鸦片战争而?言,对于英国,工业革命成功?之后走向扩张?之路,她的发展必得?经由向外输出?货物换取金银?以充国力之路?。因此,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迟早是?要打开的。而18世纪末?期英国在印度?半岛取得统治?性地位之后,对于她而言这?一战的客观条?件也已成熟。对于清政府,于外交、海关、法权的处置都?不甚合理,同时鸦片这样?一种商品是她?所万万不能接?受的,而禁言行为种?种总欠考虑。于是战端骤起?,于是签下了《南京条约》。 依我看来,鸦片战争之必?然远大于偶然?。其时中国早已?落后于西方诸?强之后,仍不自知;
必然是想要走?向同而西方诸强纷?纷完成了近代?化进程,由于资本主义?产业内部的自?身要求,英国一般?向欠发达地区?输出产品以换?取硬通货扩大?再生产之路。即使战事不以?鸦片起也难保?其他缘故。贪婪是永远无?法满足的。禁烟未错,单看禁烟之手?段和方法又是?否错了,似乎也没错。那为何结果却?差之千里呢,旧时代已发展?到极致的中国?不堪近代世界?洪流一次又一?次的冲击,改变是唯一的?出路,屈辱的历史是?历史的契机,历史巨轮开始?缓缓转动。 而此中的林则?徐注定是一个?悲剧,后人永远只记?住他是勇敢禁?烟,英勇剿夷的民?族英雄,在琦善这类抚?夷派小人的衬?托下身影无比?高大。真实的林则徐?绝不希望如此?。觉悟后的他突?破了传统,在思想上也转?为积极的形态?,为魏源、为后人毕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材料。然这积极性终?被他自己的士?大夫情结所埋?没,可惜~可叹~就剿夷和抚夷?而言,剿夷难道“夷”能剿尽吗,抚夷难道“夷”的要求有能力?一直抚下去吗?,既然不能,那剿夷作甚,抚夷作甚,是为了给民族?的发展和振兴?的时间与空间?啊~殊途同归,奈何走错了方?向,错过的时间再?也追不回了,非痛不知醒,人又有谁能免?俗呢,
随后粉墨登场?的代表人物当?属洪秀全与曾?国藩。洪秀全本是一?介布衣,屡试不第,最终选择打着?耶稣教的幌子?建立反政府武?装。农民起义按蒋?先生的说法已?是旧社会的“老圈套”了,而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的最大?特点即是借助?了上帝神化了?自己。此举看似新颖?,其实西方的上?帝只是一个幌?子,与陈胜吴广时?期的“大胜王”别无二致。所谓“天人合一”,其实却是为了?利用底层民众?的无知,无知则无畏,无畏则大事可?期也。除了宗教这个?利器之外,洪秀全还抓牢?了种族这个武?器,看来现在所倡?之中华民族观?念当时并未确?立,汉族自命,排满者前赴后?继,洪也不过借助?这一方法团结?大多数底层的?民众而已。但其实作为他?的追随者,与之前的“圈套”无二,真正向往的是?他“有田共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施政纲领”。而他的最终失?败缘于改革的?失败,他未能将所描?绘的愿景转化?为现实,太平天国的分?崩离析也只是?早晚之事。然而他究竟是?不愿,还是不能,我们无从猜测?,只是以我所见?,他可能觉得实?现这个理想的?效益远低于宗?教革命、种族革命,但却没想到因?此从可能的正?统掉落至流寇?。
与洪秀全对应?的自然是曾国?藩。他从埋首的古?籍中走出,践行着其所学?所想,不失为一位大?家。曾国藩读书,却不读死书,他跳出了困住?传统知识分子?的思维泥沼。他明白,在一个相对闭?塞的环境之下?,谁能更好地利?用、挖掘出别人所?没有利用到的?潜力,势必能高人一?头。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孔孟之道、家族观念、以身作则,全成了他的湘?军的兵刃。其实洪、曾二人是相当?相似的,他们都懂得建?军之本为人心?,也懂得如何利?用人心。然而曾国藩始?终高洪秀全一?筹,他在精神层面?给与众将士感?召之余,更从客观实际?出
才是其制胜的?关键。救中国于内忧?之中后,他亦欲救华夏?于外患之发,务虚不忘务实?,
外。利用平内乱所?取得的资本,他开始了其革?新与守旧并举?的尝试。但他始终是有?局限性的,恪守儒道,因而无法开拓?,能胜洪之天平?天国,却未必能胜西?方之坚船利炮?。那么革新与守?旧矛盾乎,看似是不矛盾?的,但是想做好却?是相当不容易?的。依我看来,矫枉必先过正?。决不存在一步?登天的改良,新理念的诞生?必然要伴随着?旧观点的破除?,至于恢复传统?之良性则需留?待之后进行,否则结果只有?四个字:积弊难除。
之后的中国又?一次迎来了变?革,恭亲王、文祥、左宗棠、胡林翼这些名?字推动了又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而最终的风暴?中心,无疑落在了李?鸿章的肩膀之?上。这次变革与以?往之最大不同?即是终于认清?了一点:强大国力,不但需要改革?军务器械,也需要依托科?学的思维方式?。确定了目标,于是步步向前?进,近代化学校、机构纷纷应运?而生。一切似乎就要?走向成功,但最终的结果?却是这一轮的?变革,以甲午之战中?国完败日本而?告终。这一战成为了?又一重大的分?水岭,一败涂地之后?,清政府难逃被?列强瓜分的命?运。 那么这一战为?什么会败呢,为什么蒸蒸日?上的国家会败?得如此惨呢,蒋先生的观点?很明朗:“政治领袖原想?一面避战,一面竭力以图?自强。不幸,时人不许他们?,对自强事业则?
对邦交则好轻?举妄动,结果就是误国?。”我认为这确实?是一个方面,虽然改革多方掣肘,
领袖?们最终意识到?了改革才是硬?道理,但是他们的改?革终究是不彻?底的。他们能作为领?袖引领改革,因为他们很好?地结合了传统?与近代,也正因为如此?,他们也为之束?缚,虽然比之曾国?藩又进一步,但仍然做不到?彻底的改革。而这也正是为?何李鸿章如先?知般地看清中?日时局,却最终难逃甲?午完败的原因?。与其把这场失?败归结为是天?灾人祸的叠加?,不如说是历史?的必然。即使没有士大?夫的妄动,没有慈禧太后?的飞扬跋扈,也未必能扭转?这段历史悲剧?。历史的巨轮只?是无情地碾过?那些先驱,清政府运行的?轨迹却只改变?了分毫。之后是被列强?瓜分,李鸿章毕竟还?只是个人,对于国际局势?的判断终究出?现了致命的错?误,《中俄密约》铸成了他终身?的打错。但试想,倘若换一个识?局势而动的人?,结果又会怎样?呢,结局未必真会?改变,因为评判标准?由后人而定,只以成败论英?雄,而失败却早已?注定。 随后康有为、西太后、义和团又写下?了各自的篇章?。康有为的变法?比之前诸人,更进一步。他抓住了时机?,抓住了思想的?中心——孔子,抓住了政治的?中心——光绪,戊戌变法一时?间声势浩大。遗憾的是维新?最终被以西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瓦解,只留下了谭嗣?同的碧血。有趣的是,顽固派之后也?进行了改革,只是这个改革?只见倒退不见?前进,失败亦在所难?免。终于1911?年,孙中山先生屡?败屡战,终于打倒了清?政府,这也是革命唯?一的成绩,之后革命的成?果迅速被窃取???
蒋先生的著作?到此戛然而止?,但是我想我的?疑惑逐渐有了?清晰的答案。近代化,如何近代化,做了尝试的人?数不胜数,虽均未成功,但毕竟留下了?个人的印记。虽然先行者的?探索走了许多?弯路,但是我们决不?能否认先行者?做出过的探索?,没有探索哪有?成功,每一次探索都?有它的重要意?义,至少它为下一?次探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曾国藩做了林?则徐想而未做?之事,康有为完成了?李鸿章愿而不?能的梦想,凡此种种,不正印证了这?个道理吗,虽无法螳臂当?车,毕竟稍许改变?了呼啸的历史?巨轮前进的方?向。只要有人在,有爱国之心,方向终究能得?以修正。只要依然有人?高喊着,中国不能亡,中国必将继续?前进。 合上《中国近代史》,历史巨轮仍在?呼啸,中国的今天,明日前进之方?向,正由我辈续写?。
今天的探索终?将换取未来的?希望。
作文四:《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2000字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史》【M】 蒋廷黻 武汉出版社 2012年6月第一版
就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主当发言稿使用。
关于历史循环论的思考
在二章中,蒋先生提到了一个中国历史循环论:“每朝的开国君主及元勋大部分起自民间,自奉极薄,心中的奢侈标准还是很低的,而且比较能体恤民间的疾苦,办事亦比较认真,这是内政昌明吏治澄清的时代。后来慢慢地统治阶级的欲望提高,奢侈标准随之提高,因此官吏的贪污亦大大长进”。此处,我认为蒋先生对中国历史十分之明晰透彻。我国历史的绵延不绝决定政治的许多方面具有历史延续性。大体上说,我国历史上的开国形式具有相似性和反复性。初期,自下而上的农民战争建立国家。中期,自上而下地进行政治改革。末期,陷入自下而上的农民战争中。从大历史观的角度出发,在社会形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在上层政体更迭的形式基本与之上所提及的形式类似。而阶级之间的转变亦带有这种形式,从农民阶级到封建地主阶级的蜕变中,财富拥有量的变化是最为直观的。财富拥有量的加大说明权力的扩充。农民阶级转变为地主阶级时,自身的革命性消退,而借助自身权力获取利益、保存利益的欲望和行动增强。由于政权的获取形式与政权运行形式相悖。权力来自于统治阶级内部力量的天然优势和历史积淀,而非人民赋予,故缺乏约束。在王朝运行到中期时,这种约束的缺乏引起阶级间的分化,社会矛盾逐渐激化。统治阶级为了缓和阶级矛盾,采取一定所谓劝课农桑之法,其实质是在一定层面上企图修复阶级之间的联系,以达到阶级之间良性互动的目的。但由于行政体制的惯性难以去除,打破重建亦无可能,故举措在自上而下的推行中会受到惯性的阻碍甚至是扼杀。效果与政权初建时的措施相比大打折扣。在王朝临近坍塌之时亦如此,只是效果更差。蒋先生之上借官员自身素质的变化出发展开论述。我认为,如果从体制惯性的观念出发亦可解释;
对于左宗棠湘军的思考
通过对蒋先生所述左宗棠湘军的总结,湘军有以下特点:
一、乡土、宗族气息浓厚,构成人员成分相对单一,独立性强。但缺乏统一的领导机制; 1
221 《中国近代史》【M】 蒋廷黻 武汉出版社 2012年6月第一版 37页 从一般意义上讲,政权的获取方式属于自下而上的农民战争,而政权的运行方式是推行自上而下的君主统治。
二、用孔教思想教育军队;
三、酬劳丰厚;
四、兵器精良;
之上湘军特点说明曾国藩虽有创新,但仍旧逃不过传统的模式。利用宗族观念建立起基本单位,以乡土观念将基本单位圈聚在一起。宗族的一员统领宗族,再由一个人统领宗族领袖,形成一种对上负责的领导形式。用高额俸禄和传统礼教思想作粘合剂,以固定住这种体系。这大抵就是曾国藩的创军想法。而不易沾染官场习性,简单易行正是这个形式的优势。这种利用“熟悉”建立起的军队符合中国的特征。费孝通先生在其《乡土中国》中提到:“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有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的限制,在区域内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留着鼓励的社会圈子??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3“乡土社会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些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的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而正是这种形式,产生了诸多流弊,蒋先生在之后提到:“湘军初起的时候,精神纪律均好,战斗力也强。后来人数多了,湘军就退化了??足证中国治军的旧法根本上是有毛病的。此外湘军既充满了家族观念和家乡观念,兵士只知道有直接上级长官,不知道有最高统帅,更不知道有国家”。之上提到,湘军之中宗族与军队统帅之间的联系是松散的。仅通过宗族领袖与之上的人进行联系,宗族只对族内领袖负责,而不对最高领袖负责。甚至,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认同是对人不对事。一旦更换军队首领,或是录入新的战斗指挥成员,这种松散性就会马上体现出来。因为不熟悉,所以陌生,不信任。缺乏制度建设,加上本身腐化,外部约束的缺失,战斗力下降是可以理解的。延伸一下,这种靠“熟悉”组成的军队极容易形成私人武装。倘若用社会学的观点类比,这种军队如同一个“礼制社会”,区别于现代的“法理社会”,它对外具有独立性、排他性。对内具有包容性。这种社会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是一种所谓“有机的团结”,而非“机械的团结”。内部以宗族观念为依据形成一种等级观念,首领通过这种方式建立权威。私人武装亦可作这样的理解。
湘军有着很深的中国传统社会的烙印。从组成方式、架构设计、领导机制、主导思想而论都是中国传统军队的缩影。显然,在鸦片战争之后,这种军队已不适合时代要求,它的淘汰已不可扭转。可曾国藩的湘军却值得探究。它带着中国社会的影子,亦是曾国藩在历史
的泥潭中的一次尝试,为后面各种新事物打下了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曾国藩是成功的。 3
454 《乡土中国》【M】 费孝通 人民出版社 2008年10月第一版 第6页 《乡土中国》【M】 费孝通 人民出版社 2008年10月第一版 第7页
5 《中国近代史》【M】 蒋廷黻 武汉出版社 2012年6月第一版 50页
作文五:《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2700字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史时间:1840年——1949年。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中国近代史主流和本质: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1.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外国列强工业的发展,使得外国列强发动对中国的侵略,包括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通过一系列的军事侵略,让旧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人民群众采取一系列反侵略斗争,均以失败告终,但从这些斗争和探索中,使中华民族燃烧起新的希望,中华民族进一步醒觉。
认识:列强侵华,一方面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造成了中国日益贫困和落后
的社会根源;另一方面,列强在侵华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制度与思想观
念,同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
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西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过程,同
时也是中国人民发抗侵略与探索中国的解放与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
是艰巨的。
2. 对国家早期出路的探索
包括太平天国的建立、洋务运动的兴办、维新运动的兴起,但是,又是以全部失败告终。
意义与认识: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的侵略势力。洋务运动让传统的“重农”思想受到冲击,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一定发展。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的运动,推动中华民族的醒觉,冲击了封建制度,对中国近代教育起了积极推动作用。从上述的例子中,让我们认识到,封建主义救不了中国,只有民主的制度才能让中华民族繁荣昌盛。
3. 辛亥革命
在孙中山领导的多次起义相继失败下,1911年,武昌首先起义,接着各地响应,一举将封建帝制消灭,建立起中华民国,但最终因袁世凯窃国而使革命失败。 意义: 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第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4.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主要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新文化运
动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领导,以民主和科学为中心,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五四运动是1919年一场以学生为首的爱国主义运动。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中国革命新局面是中国共产党发动工农运动、与国民党合作等一系列革命,最终国共破裂。
意义与认识: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干部上准备了条件,为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找到了一条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成长道路。而国共合作的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实际上是未来胜利的革命的一次伟大的演习,因为正是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进行轰轰烈烈的革命工作,领导了全国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同时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初步提出了无产阶级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并且从大革命的失败中吸取了严重的历史教训,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正是由于经历了这次大革命,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了一部分革命武装,吧中国革命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5.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包括: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全
国形式上有了“统一”。 国民党所实行的是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
的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2土地革命的兴起。1927年先后发起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和广州起义,进入了创造红军的新时期,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土地
革命战争时期3.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4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5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遵义会议、红军长征的胜利、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
抗日战争
6.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卢沟桥事变,
残暴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首先,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其次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再次,强制推行奴化教育等等
(2) 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中国在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的反
法西斯战场。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国民党改变“剿共”政策,实行“全
国一致对外”
(3)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4)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
一,中国收回台湾及澎湖列岛。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
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
领土的完整,促进了中华民族的醒觉,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
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红眼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对世界各国取得反法西斯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解的影响。
抗战胜利的原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
人民巨大的民族醒觉、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抗战胜利的决定性
因素;世界各国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
7为新中国而奋斗
内容: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都没有成功,从而使全面内战的爆发,最后南京国民政权覆灭。土地改革运动的热潮、生运动的高涨、人民民主运动的发展、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意义:中国共产党去的胜利,建立了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作文六:《《重说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3200字
《重说中国近代史》读书心得
摘要:《重说中国近代史》书名中“重说”这两个字有些许颠覆的含义,作者张鸣教授想通 过这本书把某些观点表达出来, 也许这些观点会带有汹涌地叛逆, 但这样的书看起来更让人 带劲,因为冲击力有时候有点强。我记得这样一句话:“所谓对本国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 者, 至少不会对本国以往的历史抱着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 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的我们站在 以往历史的最高点,而将我们当身的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是的,有太多的 人希望给历史找罪人, 希望中国最阴暗, 最屈辱的时光有一批人为此肩负起责任, 这样他们 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撇清一切, 向他们投出肮脏的菜叶, 鸡蛋与不屑的言语, 这副场面就是活 生生的罪犯被当街斩首,老百姓在一旁做着落井下石行为的翻版。
张鸣先生在第一讲中国近代政治史的开场白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们鄙视一个假的东西, 但是我们依然依赖这个假的东西。这就令人很困惑。 ”这让我想到中国近代史的第一节课在 讲中国近代史分期时, 老师曾说过从科学意义上讲:中国近代史是从 1840年开始一直到 1949年新中国建立结束,但是在中国高校历史专业教学习惯上讲以 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前段 (1840~1919)作为“中国近代史” ,后半段 (1919~1949)归入“中国现代史” 。真的很令人困 惑, 明明很简单的事情, 分到哪不是根据现代与近代的性质, 特点区分的吗, 既然知道 1840到 1949才是科学的,那为什么还要因为惯性而屈服,从而去依赖它,去麻痹自己,蒙住自 己的眼睛跟着大家走。许多人都在强调中国的近代史一直在改革, 革命。从物器, 到制度再 到思想都在改,都在变。但是变是为了什么?这就是作者要带给我们的。
作者介绍了“对于近代史的‘三妇’心态” 。第一种是怨妇心态,觉得中国的近代史就 是一段屈辱史, 被西方列强期虐的时代。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在面对中国近代史都存在这种感 觉,我在初中, 高中每每读到不平等条约,各种赔款时我都会悲愤不满,从正面看这是一种 民族情结在影响着你,可是如果过多地强调我们所受的屈辱, 常常揭露伤口,暗自悲悯,那 就是怨妇心态在作祟。第二种是泼妇心态。 “凡是讲打,打不过我挠。我要反抗,把整个近 代史写成仅仅是反抗的历史。 ”这是作者对这种心态的生动描写。这种心态在近年来更加猖 獗, 电视上那些抗战正是这些泼妇心态完美地体现。 我常常调侃那些抗战片, 把那些抗战片 的主角联合起来,组一支军队, 中国抗日哪用得了八年, 八个月中国就能称霸世界。也有人 讽刺地说那些抗战片:“每年死在横店的日本人可绕地球八圈。 ” 中国共产党是在抗日战争做 出过一定的贡献, 但并不是所有的胜仗都是共产党的功劳, 而中国在抗日战争的伤亡人数达 到了 2200万左右,虽然最后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但这胜利绝非电视剧那么神乎 其技。 第三种心态是情妇心态, 这种心态更像患上 “斯德哥尔综合症” 对殖民者抱有感激之 情, 而忽视了殖民本身强烈的残暴, 血腥与迫害。 张鸣教授认为看待中国近代史首要考虑的 问题就是心态问题。 纵然他在文章中没有明确的答案, 但是从他对三种妇人心态的批判, 我 们就可以得知我们应该不卑不亢地对待这段历史, 即使充满屈辱, 但我们需要反思, 需要尊 重历史。而非子虚乌有地渲染这段历史,不要为它选择“美图秀秀” ,而是尊重事实,面对 不足。 对于西方殖民的侵略不要太过称赞, 因为他们只是单纯地为了自身的利益, 有些影响 只是附加品,衍生物。挨打就会改变这是人自身机能地设置,并不需要过大地放大“挨打” 的作用。
两个世界最初的碰撞, 这两个世界一个是以当时英国为首的西方体系, 这是一个向外输 出的体系, 拥有一个不断侵噬, 吞纳他人进入自己的体系中来的特点; 另外一个就是中国的 天下体系(朝贡体系) ,这个天下是内敛的是内缩的,它习惯以一种以德服人的方式让周边 国家自行前来朝贡,有一种“你来不来,我就在这里”的深意。他们之间第一次直接的碰撞 就发生在马嘎尔尼使团来华, 发生在乾隆末年, 虽然当时已经踏入康乾盛世的晚期, 但是中 国人还停留在康乾盛世的余晖之下, 沾沾自喜。 所以面对英国人的工业革命成果和商量通商 事宜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乾隆皇帝只是挥一挥衣袖, 说了一句:“ 天朝物产丰富, 无所不有,
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最终马嘎尔尼的炫耀与通商的两个目的都没有得到,不过他 还收获了一批副产品——中国真正的国情, 军事实力与海防要塞等。 这就为第一次鸦片战争 的英国军队送上了重要的砝码。
人们总习惯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填加上一个“血腥”的词汇,而中国也是这“血肉钱” 的出资者。 鸦片就是英国人放在中国身上最初的那只水蛭。 这只水蛭拉开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的序幕, 历史的结果大家都知道, 但是过程往往让人忽视了, 这就是中国人最大的本末倒置, 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结果除了告知的作用什么都无法显示。 英国的舰队在攻打了广州之 后, 觉得广州离北京太远了, 无法到达恐吓的作用于是他们在北上期间寻找第二个攻击目标 长江三角洲,最终打到了南京, 签订了城下之盟。 英军从虎门战役的关天培,定海三总兵到 陈化成都打败了, 而且战绩显著。 只有在镇海战役中损失的人比较多有 100多人。 可见鸦片 战争打得多么窝囊, 张鸣教授总结了失败的原因 “关键还在于具体的战争技术和战略境界比 别人差太远。 ”
是的, 当时的中国还没有现代化的军事思想与策略, 同时中国在当时还不是真正意义上 的海洋国家, 在面对海战等方面经验, 技术与策略差得太远了。 这种缺陷在鸦片战争中也体 现出来了, 经过洋务运动的发展, 中国在军事硬实力方面与日本并没有差距, 可以说在舰艇, 武器等方面还超过日本, 但这场战中国还是被打败了。 其中就是因为中国一昧地以为 “夷狄” 强的是技, 这个技术只是器物上的先进, 而忽视这个技术还包括军事纪律, 策略与知识,就 像北洋水师,他们以为能开船就能打战, 因而把总教习威理赶走了,也不遵守《北洋水师章 程》了。但是中国人并不是真正懂得军舰的性能和海战的规律,中国总自以为自己很厉害, 不肯踏踏实实学习别的国家打了多少场战, 损失了多少士兵所获得的经验与方法。 但是日本 不一样, 他们从来都有一个保持学习的心, 他们一板一样都认认真真地做, 可能就是这种严 谨的态度才能让日本比中国少走很多弯路, 有时候中国就是总想着走捷径, 每一条路都没走 透就急急忙忙换另外一条, 或者总是匆匆忙忙地选择, 没有长远的目光, 规划好道路然后从 一而终。 “其实,中国的变化一直存在这样的问题,每次改革都没有走完它应该走的路,然 后很多人就喜欢跳出来对改革进行反思, 反思道路选择得正确与否, 进而怀疑变革本身的正 当性。 ”为什么不能在改革中遇到什么问题一起解决,而是一遇到问题大家就一起来批判, 谁用能从一开始就设计出最完美的方案与道路, 英国也是一次次在修整, 完善它的制度。 连 美国到现在都没有重新颁布宪法的国家, 都还预留了宪法修正案。 而中国又为何总想着一触 而就,走捷径,而不愿踏踏实实去学。
诚如张鸣教授所:“如果我们不知道或者完全无视这个过程,就很难在历史长河中找到 自己的位置,很难安放自己的位置,在世界格局中也定位不好自己的位置。 ”我们现在已经 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是还没有到世界第二大强国, 新中国未来的路还很长, 所以只有在 历史长河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我们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中才不会迷茫, 不会重蹈覆辙。 这里的 历史不仅单纯指中国近代史, 还有整个世界的发展史, 因为中国现在面对的许多问题, 如环 境问题等,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遭遇过。
作文七:《《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3200字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2009-03-16 21:27
分类:方遒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
最近读了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感悟颇多,对这段历史产生了许多新的认识。
在读之前,我先给自己设置了两个疑问:中国共产党建立新社会之前,任何一个人或是组织能否改变旧中国的命运?若不能,为什么呢?若是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失败,抑或者根本未曾出现,是否必然还会有另一个组织来完成相同的伟业?简而言之,呼啸的历史巨轮滚动之方向,究竟是早已设定好,还是碰巧转向既定的方向?带着疑惑,我翻开了《中国近代史》的扉页。
蒋先生其实早已看的明白:日本、俄罗斯、土耳其无一不是通过改革而国力强大,不至受到外国凌辱。而中国于人于地,均不在他国之下,“我民族何以遇着空前的难关呢?”“我们是落伍了!”因此“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中国人能近代化吗?”数言之间,总论已为全书、为中国近代史定下了基调,中国近代史根本只是无数尝试近代化的先知与更多被触动的既得利益者之间的战争史。
这场战争始于鸦片战争,这一战打开了中国紧闭了百年的国门,打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就鸦片战争而言,对于英国,工业革命成功之后走向扩张之路,她的发展必得经由向外输出货物换取金银以充国力之路。因此,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迟早是要打开的。而18世纪末期英国在印度半岛取得统治性地位之后,对于她而言这一战的客观条件也已成熟。对于清政府,于外交、海关、法权的处置都不甚合理,同时鸦片这样一种商品是她所万万不能接受的,而禁言行为种种总欠考虑。于是战端骤起,于是签下了《南京条约》。
依我看来,鸦片战争之必然远大于偶然。其时中国早已落后于西方诸强之后,仍不自知;而西方诸强纷纷完成了近代化进程,由于资本主义产业内部的自身要求,必然是想要走向同英国一般向欠发达地区输出产品以换取硬通货扩大再生产之路。即使战事不以鸦片起也难保其他缘故。贪婪是永远无法满足的。禁烟未错,单看禁烟之手段和方法又是否错了?似乎也没错。那为何结果却差之千里呢?旧时代已发展到极致的中国不堪近代世界洪流一次又一次的冲击,改变是唯一的出路,屈辱的历史是历史的契机,历史巨轮开始缓缓转动。
而此中的林则徐注定是一个悲剧,后人永远只记住他是勇敢禁烟,英勇剿夷的民族英雄,在琦善这类抚夷派小人的衬托下身影无比高大。真实的林则徐绝不希望如此。觉悟后的他突破了传统,在思想上也转为积极的形态,为魏源、为后人毕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材料。然这积极性终被他自己的士大夫情结所埋没,可惜!可叹!就剿夷和抚夷而言,剿夷难道“夷”能剿尽吗?抚夷难道“夷”的要求有能力一直抚下去吗?既然不能,那剿夷作甚?抚夷作甚?是为了给民族的发展和振兴的时间与空间啊!殊途同归,奈何走错了方向,错过的时间再也追不回了,非痛不知醒,人又有谁能免俗呢?
随后粉墨登场的代表人物当属洪秀全与曾国藩。洪秀全本是一介布衣,屡试不第,最终选择打着耶稣教的幌子建立反政府武装。农民起义按蒋先生的说法已是旧社会的“老圈套”了,而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的最大特点即是借助了上帝神化了自己。此举看似新颖,其实西方的上帝只是一个幌子,与陈胜吴广时期的“大胜王”别无二致。所谓“天人合一”,其实却是为了利用底层民众的无知,无知则无畏,无畏则大事可期也。除了宗教这个利器之外,洪秀全还抓牢了种族这个武器,看来现在所倡之中华民族观念当时并未确立,汉族自命,排满者前赴后继,洪也不过借助这一方法团结大多数底层的民众而已。但其实作为他的追随者,与之前的“圈套”无二,真正向往的是他“有田共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施政纲领”。而他的最终失败缘于改革的失败,他未能将所描绘的愿景转化为现实,太平天国的分崩离析也只是早晚之事。然而他究竟是不愿,还是不能?我们无从猜测,只是以我所见,他可能觉得实现这个理想的效益远低于宗教革命、种族革命,但却没想到因此从可能的正统掉落至流寇。
与洪秀全对应的自然是曾国藩。他从埋首的古籍中走出,践行着其所学所想,不失为一位大家。曾国藩读书,却不读死书,他跳出了困住传统知识分子的思维泥沼。他明白,在一个相对闭塞的环境之下,谁能更好地利用、挖掘出别人所没有利用到的潜力,势必能高人一头。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孔孟之道、家族观念、以身作则,全成了他的湘军的兵刃。其实洪、曾二人是相当相似的,他们都懂得建军之本为人心,也懂得如何利用人心。然而曾国藩始终高洪秀全一筹,他在精神层面给与众将士感召之余,更从客观实际出发,务虚不忘务实,才是其制胜的关键。救中国于内忧之中后,他亦欲救华夏于外患之外。利用平内乱所取得的资本,他开始了其革新与守旧并举的尝试。但他始终是有局限性的,恪守儒道,因而无法开拓,能胜洪之天平天国,却未必能胜西方之坚船利炮。那么革新与守旧矛盾乎?看似是不矛盾的,但是想做好却是相当不容易的。依我看来,矫枉必先过正。决不存在一步登天的改良,新理念的诞生必然要伴随着旧观点的破除,至于恢复传统之良性则需留待之后进行,否则结果只有四个字:积弊难除。
之后的中国又一次迎来了变革,恭亲王、文祥、左宗棠、胡林翼这些名字推动了又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而最终的风暴中心,无疑落在了李鸿章的肩膀之上。这次变革与以往之最大不同即是终于认清了一点:强大国力,不但需要改革军务器械,也需要依托科学的思维方式。确定了目标,于是步步向前进,近代化学校、机构纷纷应运而生。一切似乎就要走向成功,但最终的结果却是这一轮的变革,以甲午之战中国完败日本而告终。这一战成为了又一重大的分水岭,一败涂地之后,清政府难逃被列强瓜分的命运。
那么这一战为什么会败呢?为什么蒸蒸日上的国家会败得如此惨呢?蒋先生的观点很明朗:“政治领袖原想一面避战,一面竭力以图自强。不幸,时人不许他们,对自强事业则多方掣肘,对邦交则好轻举妄动,结果就是误国。”我认为这确实是一个方面,虽然改革领袖们最终意识到了改革才是硬道理,但是他们的改革终究是不彻底的。他们能作为领袖引领改革,因为他们很好地结合了传统与近代,也正因为如此,他们也为之束缚,虽然比之曾国藩又进一步,但仍然做不到彻底的改革。而这也正是为何李鸿章如先知般地看清中日时局,却最终难逃甲午完败的原因。与其把这场失败归结为是天灾人祸的叠加,不如说是历史的必然。即使没有士大夫的妄动,没有慈禧太后的飞扬跋扈,也未必能扭转这段历史悲剧。历史的巨轮只是无情地碾过那些先驱,清政府运行的轨迹却只改变了分毫。之后是被列强瓜分,李鸿章毕竟还只是个人,对于国际局势的判断终究出现了致命的错误,《中俄密约》铸成了他终身的打错。但试想,倘若换一个识局势而动的人,结果又会怎样呢?结局未必真会改变,因为评判标准由后人而定,只以成败论英雄,而失败却早已注定。
随后康有为、西太后、义和团又写下了各自的篇章。康有为的变法比之前诸人,更进一步。他抓住了时机,抓住了思想的中心——孔子,抓住了政治的中心——光绪,戊戌变法一时间声势浩大。遗憾的是维新最终被以西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瓦解,只留下了谭嗣同的碧血。有趣的是,顽固派之后也进行了改革,只是这个改革只见倒退不见前进,失败亦在所难免。终于1911年,孙中山先生屡败屡战,终于打倒了清政府,这也是革命唯一的成绩,之后革命的成果迅速被窃取……
蒋先生的著作到此戛然而止,但是我想我的疑惑逐渐有了清晰的答案。近代化,如何近代化?做了尝试的人数不胜数,虽均未成功,但毕竟留下了个人的印记。虽然先行者的探索走了许多弯路,但是我们决不能否认先行者做出过的探索,没有探索哪有成功?每一次探索都有它的重要意义,至少它为下一次探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曾国藩做了林则徐想而未做之事,康有为完成了李鸿章愿而不能的梦想,凡此种种,不正印证了这个道理吗?虽无法螳臂当车,毕竟稍许改变了呼啸的历史巨轮前进的方向。只要有人在,有爱国之心,方向终究能得以修正。只要依然有人高喊着,中国不能亡,中国必将继续前进。
合上《中国近代史》,历史巨轮仍在呼啸,中国的今天,明日前进之方向,正由我辈续写。今天的探索终将换取未来的希望。
作文八:《《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1600字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众所周知,写历史是非常难的,需要很多很多资料,而且更要从中辨明真假。写个一部气势宏伟的通史巨著更是绝非微观历史,小历史可比。读完了,应该说是走马观花看完了这本书后,对我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对徐中约先生在当时费正清的绝对权威之下写出这样一部思想不合主流的通史的勇气很是敬佩。对于历史的认知,人们的观念也要随时代而转变,同时也要改变心态,历史不是一家之言!历史也总是大浪淘沙,留下的总是弥足珍贵的。这本《中国近代史》已经成为美国本科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必读教科书,成为一本极具深远影响的经典力作。对于我们来说,这本书分析中国的百年近代史角度独特,思维独特却又不走极端,内容可以说是非常丰富。让我们正确认识历史,转变或者说是形成一种真正的历史观,世界观是很有帮助的 ,让自己获益匪浅。
此书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此书以清朝入关为始而不是以1840年的鸦片战争为起点,这样的做法虽然是略显冗长,但是对于了解中国近代史更为深刻,更能知道前因后果。对西方冲击的研究必须要先对这个冲击承担者清朝机构制度进行研究。中国是如何被入侵的,如何一步一步衰弱的,如何因外力进逼不得不然的转型变化。最主要的是与世界史从1500年开始可以接轨,以此能有个比较。拥有四千多年的中国一直处在世界的东方,无论外部世界如何变动对他都丝毫没有任何影响,一方面是源于中国人古往今来所传承的独立之人格,一方面是由于地理的限制,外部进不来我们出不去。近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教士,探险家等前往中国,打开了悠久的孤立局面,开启了东西方之间的直接接触。因此,变化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实际统治者在变,制度在变,思想在变,敌人在变等等。
但是读完此书之后最令我感到担忧的是,中国当代的青年学子们该怎么变?
在读徐书中关于80年代的数次学生运动潮流,我的眼睛几乎要湿润了,我为那个年代热血的青年感到振奋和鼓舞。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年轻人应有爱国热情、责任感和勇气,而与此对照鲜明的,则是当下年轻学生普遍的冷漠和堕落,是学生素质的问题,能力的问题嘛?还是这个社会的问题?
每到一个时代,如果社会开始腐败,正义无法伸张,那么首先站出来的便是学生。19年是这样,86年是这样,89年也是这样。学生天然地成为社会的清流,平时专注研究,到关键时候则自发反抗社会堕落。他们的每一时刻都为社会的进步做最大的努力,当社会平静有序,他们专注科学、艺术、哲学,提升社会觉悟,发展科研力量;当社会腐败横行,他们就会反对当下的统治,立志要把社会拉进正确的轨道。他们就是这样一群人,不拿俸禄,不是职业革命家,但每时刻都保持对社会的清醒,奉献自己的力量,发出正义的呐喊。
如今,学生普遍堕落了,对政治漠不关心,大学生的心态也日渐浮躁了,这个时代好像就是个浮躁浮华的时代。在大学里,学生团体被严密的学生组织渗透,包括学生会,团支部,以及很多在校团委领导下只会吟风诵月的社团。学校通过入党、奖学金、保研、志愿者名额、免费电影票、大领导大人物来了接待资格、各种有利信息等等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贿赂收买学生干部,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挤破头想去做干部,当小官,为得是一些切实的利益。学生的理想在上了大学后重重地摔在了地上,没人瞧一眼,学生的干部也只会组织吃饭唱歌旅游,没有人在谈论政治了,没有人在谈论社会的前途和身上的责任了。
拼爹时代拼碎了一代人奋斗的意义和努力的信心。大学生学术不端、道德败坏社会有目共睹,没有人再迷信大学生。大学生早已经不是当年的金子招牌了,也只能骗骗你们的父母,你的孩子是个大学生。大学四年之后,多数人沦为啃老族,蚁族,毕业就直接失业,不知道他们的大学四年是怎么过来的?中国的教育居然也允许这样的教育方式存在?鼓吹的素质教育啥时候能见成效?有几人能做到全面发展?
中国的改革之路进入了深水区,作为未来这个时代的领路人的我们该怎样变才能不负历史的使命,让中国崛起......
作文九:《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4600字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第一章:一寸光阴一寸金,个人如此,民族更如此。
第一章讲述了道光、咸丰年间的外患。全章围绕“剿夷与抚夷”展开,其间不乏作者个人独特的观点和思考。
提起鸦片战争,中国封建社会的落后腐朽与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船坚利炮之间严重力量对比自不必说,但从学习历史以来,教材多是强调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不义与霸道,此书却更加重视描述英国发动战争的无奈,这场战争已是历史的必然。鸦片战争其中有一部分不能不说是中国人自己招致的,正如作者在本章中所说:“中西的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其他各国皆为“夷”。这种意识是自古以来中国领先于世界的现实所造成的,也不能全怪中国人夜郎自大。但中国的大国意识充满着矛盾,既希望万邦来朝,天下共主,又有一种极端狭隘的民族主义心理:清朝政府不允许外人买中文书籍,了解中国的文化。我认为这种矛盾来源于当时的中国是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以汉人为主的中华帝国。
满族是发源于中国东北部的少数民族,与泱泱大明相比自然弱小很多,虽然备受压迫,但当他们推翻了多面的压迫者的时候,自己却并没有给他们自认为弱小的夷好脸色看,反而更加的自大与狂妄,这与满族接受汉族的文化不无关系。汉族的先进文化就像一个大染缸,能将所有外来的文化染成自己的颜色,清朝的统治者无疑也秉持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观念,这种观念不只停留在本国的礼仪制度,甚至也影响着中国的对外关系。当时的中国用自己的这套的等级制度拿来面对世界,中国天朝上国的地位无可避免的被扩大抬高了。即使当时中国人还没有世界的意识,但在大部分人的观念里,中国确实是凌驾于世界各国之上的,大概他们认为中国的优秀文化只能自己的民族传承下去,外夷既不配也不能弄懂中国的文化。
同时,清朝的统治者归根结底是一个少数民族,害怕汉人勾结外夷推翻自己统治的狭隘民族心理又无可避免的贯穿于清朝历代的统治政策中,从大兴文字狱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当时的清朝统治者担心汉人造反的恐惧心理是多么的严重。就是这样两种矛盾的心态造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悲剧:中国成为了一个落后的国度,即使现在仍然在追赶中??
回顾那段屈辱的历史,最让人心痛的并不是战争、割地、赔款、开口岸。战争输了,还有赢得机会;香港割了,还有回来的时候;银子没了,还有再赚回来的日子;口岸开了,还有再关上的可能(以当时来看,清朝上下确实是对开口岸耿耿于怀,即使这一条款又利于中国走向世界)。这些都没关系,最让人心痛的是战争后中国的不思进取,整整二十年光阴任其白白流走,一个国家怎可愚昧到如此地步!没有危机意识,没有进取精神,一个民族一定不会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注定在历史的舞台上黯淡了曾有的全部的光彩。
突然想起了一句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一个人只有一次少年时,一个民族又会有多少少年时?对于一个国家,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把握时机,锐意进取才是唯一的出路。
第二章:士大夫和政府纵使有救世之心,亦无救世之力。
第一章作者讨论了外患,这一章作者笔锋转向了内乱。
清朝末期的农民起义可谓此起彼伏,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莫过于太平天国,它不仅改变了大清的历史,也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清末的农民起义虽是时代的产物,但也离不开中国封建社会兴衰的历史规律,这一规律的核心即是人口和土地,简单概括起来,不过是人少地多则是黄金时代,人多地少则是大乱之年。
中国到了嘉庆年间已到了循环套的最低点,外加西洋势力侵略,洪秀全式的人物的出现其实是迟早的事,即使没有洪秀全,也会有其他类似的人来担当他的历史使命,用“时势造英雄”来形容洪秀全实不为过,当然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洪秀全的对头曾国藩。
洪秀全虽是个读书人,但是他的小农本性是无法改变的。目光短浅,贪图享乐的弱点注定他即使成功也不会建设新社会,只是建设一个新朝代而已,一个新的封建朝代的建立对当时中国影响无法细究,但我想纵使有改观也不会很大,因为不推翻封建制度,中国便是无希望的,这已被之后的历史所论证,所以对于太平天国的失败也大可不必惋惜,历史的潮流从来都是披沙拣金的。 再来看曾国藩,曾国藩在历史上一向是一个争议颇多的人物。他是清朝官僚,替清朝剿灭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让清朝继续他的腐朽统治,从这一方面来看,曾国藩不能算是个正面人物;然而他为人正派,创建了盛极一时的湘军,倡导了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的进步,这样看来也算是中国的改革之士。
我对曾国藩是欣赏的。之后的洋务运动姑且不说,从这章来看,他剿灭了太平天国,维持大清似乎是逆历史潮流的,但仔细想来,曾国藩的这一做法却是很自然的事情,正像作者所总结:曾国藩作为士大夫阶级的代表不能不忠君,同治年间清朝的中兴气象也让他人为清廷经过大患难之后必能觉悟,而最重要的一点即是曾国藩恐清亡而国亡,无疑,曾国藩在自己的阶级立场上已做到了最好。
在这一章论述曾国藩的文字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句话“他(曾国藩)的行政用人都首重主义,精神教育是曾国藩终身事业的基础。”对于曾国藩的这一点,作者无疑是肯定的。这让我想到了五四运动时期的问题与主义之争,虽然这两个主义不是一回事,但实质上却颇有相似之处,不知道当时的人们有没有想到曾国藩,他就是一个“问题与主义”同步进行且处理得当的极好的例子。重视主义而又不忽略做事,这才是中国的头等领袖,至于几个文人的争论是在可笑,本是相得益彰的两种品质,何必一定区分孰轻孰重?
总之,从这一章看来,正因为清朝既无救世之心更无救世之力,所以历史上有了洪秀全,有了曾国藩,更有了在那段混沌历史中闪光的两点。
第三章:不幸,时人不许他们,对自强事业则多方掣肘,对邦交则好轻举妄动,结果就是误国。
这一章作者讲述了以李鸿章为首的自强事业,这一过程始终伴随着清朝统治者内部的分歧与外来侵略者的战争。本身就具有一系列缺陷的自强事业在朝廷顽固派及未开化的民众阻碍之下,必然难逃失败的命运。
中国的民众有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但是相比于法国大革命期间的巴黎民众来说,还没有建立一个全新政体的意识,多年的封闭使中国人民缺乏了一种宽阔的视野,一切的奋争只是为了改变贫穷的生活状态,而大众的愚昧虽然不是中国无改革之力的主要原因,却也造成了整个社会如死水般的灰色基调。 洋务运动发生在此时,又由个别封建地主领导,结果其实已经可以预见。然而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却依旧有着不可泯灭的特殊意义,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是这场运动锐意改革的时代精神是永不可磨灭的,作为后人我们大可不必对其所留下的遗憾而扼腕叹息,一些人物,一些记忆曾经在历史中辉煌过,也许这就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一笔财富。
就像说到太平天国不得不提曾国藩一样,提起洋务运动与那段中国的改革史,我们便不得不提李鸿章,与他的老师曾国藩一样,李鸿章也可以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甚至比曾国藩的争议还要大。
曾经我认为李鸿章是中华民族的罪人,挪用军款,贪污受贿,签订条约,丧权辱国,即使洋务运动期间兴办了不少近代企业并筹办了海军,但是相对于他身上背负的国耻来说,这点正面形象似乎永远是一个历史人物无足轻重的影子。
然而看了这一章,虽然看法没有完全转变,但是觉得自己多多少少对李鸿章有些误解,对于历史人物的解读永远是这样的,必须完完全全多方面了解一个人物才可能真正对其做出正确的评价,单单凭教科书或者某种言论就对一个人妄下论断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李鸿章,一个王朝正走向灭亡路途中的关键人物,背负着太多的历史责任和使命,一举一动都可能使他流芳百世或遗臭万年,这样的人物注定又太多的
无奈,是的,李鸿章有太多的无奈了,在无奈情况下做出的选择有可能就让世人产生了误解。
因为无法得罪西太后与醇亲王,他不得不挪用了海军军款重修颐和园;
因为左宗棠的高调言论,他看着东部各省建设费移用作为进攻新疆之军费; 因为士大夫的轻举妄动,他担忧多年的日本终于将战火烧到了中国的海面; ??
而我们看到的只有北洋海军的惨败,马关条约的签订,洋务运动的失败,这一系列历史事件背后的故事我们竟然不知不觉的忽视了。不错,李鸿章不能算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好人,他对科学无知,况又大发国难之财,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与他脱不了干系,只是从这一章作者的叙述中,我明白每一个人都有一些不为世人所知的东西,每一个阅读历史的人都应该怀着一份尊重之心去看待从前那些活跃在历史舞台上又做出一定贡献故人们??
第四章:士大夫阶级都以为法制是祖宗的法制,先圣先贤的法制,历代相传,决不可变更的。
这一章作者讲述了中华民族的瓜分史和复兴史。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割地赔款开口岸,一时间民情激愤,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农民阶层以及以后产生的资产阶级似乎顿时迸发出一种强大的力量想要救国救民。
农民阶级领导的革命早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就注定不能承担挽救中国命运的责任,所以此时的义和团运动只是作为显示中国人民无限生机与活力的表现形式成不了大事,自古以来,中国朝代的更替都是由农民起义改写的,而在近代的中国,农民阶层越来越不能左右历史潮流,他们可以作为革命的坚实力量,却再也不能成为领导者了。
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在思想和改革措施上是符合历史潮流的,但具体放在中国的国情上似乎就不是那么有效了。曾国藩、李鸿章主导的洋务
运动在没有改革政体的基础上已经遇到了空前的阻碍,倡导君主立宪制的戊戌变法面临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所以百日维新只是昙花一现,迎不来中华民族的春天。
中国历史上历来的改革大部分以失败而告终,无论是商鞅变法,王莽改制还是王安石变法,结果无疑有两种,即改革措施基本上未实行,或者改革措施有所实施但改革者却无一有好下场,纵观历史,中国似乎容不得新想法的出现,祖宗之法便是立国根本,正是这种传统才使中国的封建制度得以千年未变,不过就其根本只有两个字:利益。
拿这章的维新变法来说,维新派废八股就是断了广大读书人升官发财的门路,裁汰无用机构就是剥夺了在职官员安生立命的支柱,剥夺了统治阶层许多人的既得利益这就是戊戌变法失败的症结所在,历史上变法的失败都与既得利益者的反对与阻碍紧密地联系着。蓦然发现,人类在利益面前竟然变得如此自私与残酷,那时候没有民族危亡,没有仁义道德,一切都逃不过利益二字的支配。
想来新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成功的,是社会主义真的让人摆脱了利益的束缚吗,我觉得答案依然是否定的,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之时,整个国家都是一幅贫穷破败,极端混乱的状态,此时要说有既得利益者也无非是少数,整个国家的人民都企盼着改革能给他们带来福音,所以阻力相对来说要小得多,这也是为什么新中国的改革开放能带来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贫富差距也在随之扩大,目前我想在中国的社会已经形成了一大批既得利益者,这也是近些年我国政府在各方面的改革都没有大刀阔斧的力度与真正深远的影响的原因之一吧,从近代的历史中,我们很容易想象现在要进行一项改革所遇到的阻力,所以对政府我们不应过分苛责,因为有那么一大批有势力的人正影响着政策的落实。
继续回到近代史中,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可以说给中国的复兴带来了曙光,即使后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真正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新纪元,
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应忘记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族的独立繁荣穷其一生的努力,他永远都是站在历史中的巨人。
作文十:《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1》1300字
而蒋认为林则徐:
为华工服务。1919年夏,复返美人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专攻历史。当时该校历史系人才鼎盛,教授都是第一流学者,最露头角的是海斯教授,蒋廷黻跟从其研究,1923年获博士学位。 同年,蒋廷黻回国担任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后任历史系主任并兼文科主任,讲外交史的研究。1929年,转入清华大学任历史系主任。从南开到清华,蒋廷黻度过了11年的教书生涯。治学时间虽不长,但在学术界的影响较深,被誉为“一代学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拓荒者”。 1935年,出任国民党行政院政务处长,1936 -1938年,奉派驻苏俄大使。1944年,1947年,任国民党驻联合国常任代表。1957年,当选国民党中央研究院人文 组院士。1961年冬,任国民党驻美大使。1965年退休,同年,殁于美国纽约市。
《中国近代史》以恭亲王奕诉及普国藩、李鸿章等人领导的自强运动为第一个近代化方案,以康有为等人领导的变法运动为第二个近代方案,以义和团运动或曰
的小书”,“学术含量很高”,“在史学界早有盛名”,“众多近代史中力作之一”、“传世之作”,“诺大著作堆垒成的金字塔的塔尖”,“字字珠玑,让人叹绝”,“迄今仍是近代史上的一本经典”,“史学名著”“中国近代史的开山之作”,“比后来大多数同类著作都要高明”、“开了风气之先”,“眼界开阔,独辟蹊径”,“不是雕虫小技,而是大手笔”,“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学术精品”,“对近代史学有开创性贡献”,“小书大历史”,“凝聚了他十年研究的心得”,“一部有分量的史学著作” 这《中国近代史》不仅奠定了蒋氏在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而且折射出他那一段受西潮冲击的学人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之前途命运的独特理解。
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认为蒋先生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也有偏颇。
纵观晚清的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都是由战败而起。他的假设是若更早战败,这些运动也会相应提前。不过这只看到了这些运动的表面成果,却忽略了在封建王朝专制中,若不触及政体,任何改革都治不了本,即使是看上去强大了,无非也就多几艘军舰,重一些的大炮罢了。根本就救不了中国。
1785
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
~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
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为民办实事 林则徐虽居高位,但清廉自好,勤于职守,循法秉公,被老百姓誉为“林青天”。在任江苏廉防使时,他在大堂上书写一联:“求通民情;愿闻己过。”事事为民着想,对于漕运、盐法、水利、农业、制币、吏治、救灾等关系民生的大事,无不予以关注。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中国近代史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