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杜甫传读后感》1300字
从诗人到圣人
—读《杜甫》传有感 卫俊 看完冯志先生写的《杜甫传》后,我才渐渐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杜甫一个有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灵魂的的真正的杜甫
或许,杜甫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也打着自己的算盘,想着自己的利益,长安十年里,尽管他真真切切地羡慕李白的潇洒生活,但是杜甫依旧不肯放弃谋取一官半职的想法;尽管杜甫明白官场的黑暗,甚至亲身经历过中书令李林甫的阴谋,但在所进之赋中仍旧无比夸赞那些势利的权贵们。对于汝阳王李琎和驸马郑潜,杜甫一方面在赠给他们的诗中说他们对待自己“招要恩屡至,崇重力难难”,私下里却说自己“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看到这,我不禁觉得“虚伪” 、“趋炎附势”这些词用在此时的杜甫身上也毫不为过,杜甫似乎与小人也差不了多少了。
但是,杜甫终究是杜甫。《杜甫传》向我们刻画了这样一个后来的杜甫,接近晚年的他在孤苦伶仃,穷困潦倒,甚至自己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情况下,仍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仍为“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而哀叹“天地终无情”,仍为“积木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而 “塌然摧肺肝”。一个自身难保、未老先衰的人却无时无刻不在为百姓着想,无时无刻不在为百姓担忧。这时杜甫已完全融入百姓之中,他已将自己的生命与百姓紧紧相连,这一刻的杜甫,绝不再是虚伪的渴望谋求一官半职的杜甫,也不再是盲目侍奉皇帝、安于享乐的杜甫,这一刻的杜甫,才是我们一直敬仰的伟大
的诗圣杜甫!
从平凡甚至庸俗的普通诗人到伟大的圣人,杜甫完成了一次巨大的转变,而在这转变之后,究竟是什么导致的呢?
或许有人会毫不犹豫回答说是经历,是杜甫一生遭遇的无数的坎坷和磨难。对,这个回答自然是正确的。十年长安的仕途之路让杜甫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官场黑暗,四处流浪的痛苦经历让杜甫深深体会到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是仅仅靠此就能造就我们的一代诗圣?试问 ,难道像杜甫这样仕途不顺的人很少? 难道像杜甫这样被迫流亡的人很少?难道像杜甫这样目睹人民处于水生火热中的人很少?但是,诗圣又有几个?不也仅仅只有杜甫一个。经历固然会对杜甫的转变起一定作用,但是我想,最关键的因素并不是他的经历,而是他自身,而是一颗他一直深深埋在自己内心的种子,一颗叫做“同情百姓”的种子!
假如杜甫没有在内心埋下这颗“关心百姓”的种子,那么无论他经历多么多的人生坎坷,目睹多么多的百姓不幸,也只会变得更加麻木,对自己的人生更加麻木,对百姓的遭遇更加麻木。但是从刚来到长安开始,杜甫除了与别人一样惊叹长安耀眼的事物外,还比别人多一样东西,那便是对百姓痛苦的同情,也就是那颗种子。以后的日子里,无论是当官,或是流浪、逃命,杜甫始终带着这颗同情百姓的种子,尽管有时虚伪,尽管有时趋炎附势,尽管有时自身难保,但那颗种子却一直在他的心中,并悄悄地生根、发芽、生长。而杜甫的自身经历,无论是因被统治者搁置而壮志难酬,还是因四处流亡而目睹百
姓的种种痛苦,全都成为那颗种子的养料。最终,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让那颗种子变成了参天大树,而杜甫,也成为了为百姓的灾难而忧,为百姓的疾苦而吟的诗圣!
从平凡甚至虚伪的人到最后让人敬仰的圣,看似天大的转变,或许,从杜甫在心中埋下“同情百姓”的那颗种子起,便已成为一个必然!
作文二:《杜甫传读后感》1500字
精品文档
杜甫传读后感
1.杜甫字子美,与李白同为唐代诗坛上的两个巨人。唐代是中华农业文明发展的顶峰,而盛唐又是唐代的尖顶。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分界线。因而也是中华农业文明由盛转衰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把这两个巨人分隔在山顶的两侧:李白站在往上走的一侧,头是仰着的,看到的是无穷尽的蓝天,悠悠的白云和翱翔的雄鹰,因而心胸开阔,歌声豪放;杜甫站在往下走的一侧,头是低着的,看到的是小径的崎岖,深沟得阴暗,因而忧心忡忡,割声凄苦。李白是盛唐气象的标志,盛唐过去以后,他就凝固成一座无法攀登的危峰,使后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及;杜甫是由盛唐转入中唐的代表,他从忠君爱国的立场出发,痛斥祸乱,关心人民,因而随着封建秩序的日益强化,他成了后代诗人学习的楷模,成了我国古代影响最大的诗人。
由于影响大,保存下来的有关他的古迹也就特别多。他出生在河南巩县,在这里度过青少年时期,于是这里有杜甫的故里纪念馆。三十五岁左右他到过长安谋求官职,曾“朝叩富儿门,幕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出潜杯心”(《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而一无所获非常卑微地呆了十几年,陕西长安县于是有纪念他的杜工祠,安史之乱中,他逃往四川避难,路过甘肃成县时,曾停留一段时间,于是这里也有一座纪念他的杜甫草堂,他在成都住了将进四年,这里
1 / 3
精品文档
纪念他的杜甫草堂是很具规模的,也是人所熟知的,五十七岁时他离开四川,经湖北转入湖南,两年后死在这里,于是湖南平江县这里有纪念他的杜甫墓。
杜甫在唐代诗名并不大,跟无法和李白相比。五代时韦编选的《才调集》,选唐诗一千首,里面连杜甫的名字都没有。可见在当时,杜甫还谈不上什么知名度。到封建秩序开始强化的宋代他才变的诗名赫赫,到明、清时期,他才被尊为是圣。
2.
杜甫诗充分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对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千古不朽的诗句,被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所铭记。“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这是杜甫对祖国无比热爱的充分展示,这一点使他的诗具有很高的人民性。杜甫的这种爱国热枕,在《春望》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名篇中,也表现得非常充沛。而在《三吏》、《三别》中,对广大人民忍受一切痛苦的爱国精神的歌颂,更把他那颗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展现在读者面前。出自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统治阶级奢侈荒淫的面目和祸国殃民的罪行,必然怀有强烈的憎恨。这一点在不朽的名篇《兵车行》、《丽人行》中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一个伟大爱国者的忧国忧民之情,必然在其它方面也有所表现。杜甫的一些咏物、写景的诗,
2 / 3
精品文档
甚至那些有关夫妻、兄弟、朋友的抒情诗中,也无不渗透着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总之,杜甫的诗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艺术记录。杜甫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了极为广泛的社会现实,无论在怎样一种险恶的形势下,他都没有失去信心,在我国悠久的文学史上,杜甫诗歌的认识作用、借鉴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都是难以企及的
3 / 3
作文三:《杜甫传读后感》1600字
杜甫传读后感
杜甫传读后感1
杜甫,应该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唐代诗人。他的诗歌把社会现实与作者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也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所以杜甫的诗歌被当代称为“史诗”《杜甫传》的作者冯至自幼热爱杜甫,无论在什么时期,他都没有停止对杜甫人生的思考。就是他在思考中的节选。
初到长安,杜甫漫游时代时的豪迈之情还未消逝,但与社会现实的接触渐多,豪迈之情也被一种心理矛盾渐渐替代。由于政治正显露出日趋腐化征象,杜甫这种矛盾心理也更加浓烈,心中的无奈也愈甚。经过这十年的磨砺,使他的诗风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格。
安史之乱的开始,也标志着杜甫流亡生活的开始。这几年的流亡生活,也让杜甫更加贴近百姓,更加同情民间疾苦,使其是个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怀,展现当时社会状态、政治形势,表达了人民的情绪与愿望。
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毁了杜甫又成就了杜甫,毁了他的仕途和梦想,却成就了他的诗歌和他在中国诗坛中不可磨灭的地位,犹如凤凰涅盘般重生!从官宦世家的公子到为在长安谋职而不择手段的小吏;从周游四方的游士到内心矛盾的无奈诗人;从只为个人忙碌的士人到忧国忧民的沉郁诗人,杜甫一步步走向成功,一步步进入“诗圣”,一步步迈向人民,一步步走出内心困顿转而进入民生之境。杜甫,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爱国诗人,一位万方多难成就的诗圣!
杜甫传读后感2
以前读人物传记,总觉得书写得单调,不能引发读者深刻的兴趣。但我得否认读完《杜甫传》有这样的感受,他是一个诗人,出生于大唐开元盛世,而自中晚唐开始,唐由安史之乱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
读杜甫的一生,是读一个伟人的传记,是读一段令人心痛的历史,亦是一场文化之旅。杜甫一生漂泊不定,开元时,他几乎游遍祖国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巅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年壮时也同盛唐文人一般应试求取功名。后来,他困守长安达十年之久,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堪回首的岁月。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开始,长安沦陷。
不幸的是,忧国忧民的杜甫被叛军所俘,因他不肯为叛军卖命,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一个大雨滂沱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从牢中逃了出来,他几乎是历尽艰辛, 才逃到凤翔。然而”福不双至,祸不单行”,五月拜左拾遗,因上书营救好朋友房琯,而触怒了肃宗,被贬于四川。公元789年,他前往四川依附节度使严武,寄 居在成都西郊的一个破旧的草堂里,曾经一度在严武的幕下任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所以后来人们称他为杜工部。
他长期沉沦于下层,有普通 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他亲身体验了安史之乱之时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
凶残,以及亲人的悲欢离合,他把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诗中,杜 甫最为著名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品,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三吏”、“三别”,他对自己贫困潦倒的哀叹和对国家的深刻思考结合在一起。
暂且不说杜诗 之精粹,我认为杜甫能够深深打动我的就是他具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善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道出了多少人的希冀,更能 令人震动的是“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为了天下人的安定幸福,他甘愿以一己之身担起所有的苦难。他这样博大的胸怀以及宁苦己身 而利国利民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尊重,不值得我们学习么,
杜甫并不完全是严肃的,他也有风趣的一面。绝句漫兴九首中对于惜春之情,反用恼春、怨春的口气道来,别有特色。更难的可贵的是,杜甫善于发现贤才,我想其若是知晓自己仍能为国效力,也当是会“白发生黑丝”的吧,杜甫,如此的古圣人之心,无愧于独立天地之间的诗圣之称。
读完《杜甫传》,深深地感动,在因雨而显得略微清冷的天气里,心依旧有一股暖流涌动……
[杜甫传读后感]
作文四:《杜甫传(读后感)》1100字
杜甫传(读后感)
这篇传记展现的杜甫生命中的一个片段,如同一首苦难而又壮美的歌.
这篇传记是诗人写诗人,作者冯至是中国现代杰出的诗人.
本书创作追求忠于史实,所有描写都有史实作为根据.但又不作烦琐考据.作品所展现的杜甫形象生动,性格心理发掘很深入,作品达到了艺术性与文学性的完美结合,是一部传记文学的佳作.
长安十年
杜甫35岁时(746)也到了长安,但他的眼光并没有局限在这些耀人眼目的事物上;他在这些事物外看到统治集团腐朽和人民的疾苦.在长安一住十年,他得到的并不是显耀的官职,而是对现实的认识,由此他给唐代的诗歌开辟了一片新的国土.
他的眼光是那样的特殊.他对国家和人民倍加关心,统治集团的腐化是锝不到官职的一个重要原因,人民的疾苦是杜甫作诗的思想源头之一.最后达到忧国忧民的上一层次.
李隆基将政权交给里李林甫,使得贤才,有能力的人,几乎没有一不遭受他的暗算与迫害,除李林甫外,政府里的人不是像杨国忠那样的贪污,就是像陈希烈那样的庸懦.
杜甫的心情已大为改变,不得不放弃那种豪放的生活,等到752年李林甫死后,他放胆的述说出他几年来心中的悲愤,对于自己的生活的描写更体现其受迫害之深.
他生活贫苦,曾做过别人的宾客,但目的还是为了谋取一个官职.他被贫穷所压迫,一方面被事业心驱使,达到为了得到一个官职不择手段的地步,另一方面他又是那样的抑郁,无奈.
“丽人行”是描绘了杨氏姊妹丑恶的行为,在这政风腐败,边疆失利,民生渐趋凋敝的时代,玄宗奢侈的生活却有加无减.
这是杜甫在长安的真实收获?他步履从贫乏的街巷到贵族的园林,从重楼名阁,到互竟豪奢的曲江再到征人出发毕经的咸阳桥,他由于进士要求的失败,认识了这个政治集团的腐败,由于自身的饥寒触到了人民的疾苦.
若是没有进士的失败,想必他也不会体会到这种社会的现实.
流亡
在安史之乱,及以后的战乱中他困居长安,从秋到冬再从冬到春,除去为国家忧愁外,自然他也时常思念他的家人;远在钟离的韦氏妹,滞留平阳的弟弟,鹿州的妻子,在长久的不到家中的消息,并听说胡人到处残杀,一直东到鸡犬.
后来恢复了,他才得一令他称心的官职.
短短三个多月,杜甫念及两京沦陷,人民疾苦,他忠于他的职责。似乎没有这些经历杜甫也不会坚守他的岗位,他也有一些野心。
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
杜甫仍做皇帝的供奉官左拾遗。
是风翔的一段经历给他的教训太大了呢,还是这平静的官僚生活把他的视野仅限制在皇帝周围,而看不见广大的人民呢。这为杜甫再一次回到群众中作了一个铺垫。
杜甫经历了有关征兵役等事件,在那段日子里他写了“三吏”“三别”等佳作。
这风云多变,忧患重重的现实社会,导致了杜甫一生无穷的苦难杜甫诗感人的力量由此产生:诗人无论“慨世”还是“慨身”,他的感情总是和国家危机,人民疾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部分诗篇都充满着个人的与时代的血泪。
“杜甫传”让人们感受到了现实的残酷,而杜甫又是这个现实的受害者与申述者。
作文五:《《杜甫传》读后感》1900字
《杜甫传》读后感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巅峰。这些伟大的作品背后,是一颗伟大的心灵,一种博大的情怀。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杜甫传》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杜甫传》读后感一,
闲坐岩石,穿倚翠竹,仰望晴空,身绕清风,一个逍遥的诗人。观杜甫。
叹抉择。杜甫一生都十分矛盾,一方面羡慕自由的“江海人士”,一方面又想在长安谋得一个官职,他怀念李白,羡慕李白还继续着那种豪放的生活,而他自己却不得不跟这种生活告别。人的一生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一颗心,两个方向,双方的拉扯令自己痛苦,然而自己无奈。转看自身,心中那份藏匿许久的童稚想有一片游玩的天地,然而“前程”二字却牵着握笔的双手遨游在书海,无奈,惟独在桌角深刻“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叹仕途。上帝以胃口为诱饵将一颗颗飘荡的心领入曲折坎坷的生活路。在矛盾中杜甫踏上仕途,跌跌荡荡,起起浮浮,忠的呈现似乎注定要以奸来陪衬,阴谋笼罩的朝廷怎容得下杜甫这种的儒生,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的打击,杜甫一生仕途坎坷。愤!愤奸臣,这不是一个人人格上的悲哀,而是当时社会的悲哀,甚至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叹诗才。“诗圣”杜甫用其一生造就“诗史”,他写“绝”了唐诗,
也写“完”了唐诗。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当杜甫二字成为教科书上的常客,当稚嫩的童音将杜甫的诗读入空际,心中的那份赞叹无法压抑。
叹人格。一首首坚硬的诗源于一个伟大的人格,一双脚触摸这片曾经流血的土地,一双眼看尽战乱的残酷,人生的悲凉,一对耳听尽人间的哀哭,这一切筑成的是杜甫的人格,他将这份内心的震撼扬于诗中,摇动了封建这座堡垒,将民愤、民怨、民饥、民寒诉说。
独坐孤石,心立坚竹,俯瞰尘世,写尽悲苦,满心愁绪的诗人。
《杜甫传》读后感二,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江汉》中这两句诗是对于杜甫一生最好的写照,独立于茫茫宇宙之间,诗人深深地悲哀自己的孤独和无力,但我们却能从中看出诗圣杜甫博大的胸怀以及对世事不能如愿的惋惜。
杜甫,这样一个现实主义诗人,让我们铭记于心的缘由何在?
以前读人物传记,总觉得书写得单调,不能引发读者深刻的兴趣。但我得否认读完《杜甫传》有这样的感受,他是一个诗人,出生于大唐开元盛世,而自中晚唐开始,唐由安史之乱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读杜甫的一生,是读一个伟人的传记,是读一段令人心痛的历史,亦是一场文化之旅。
杜甫一生漂泊不定,开元时,他几乎游遍祖国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巅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年壮时也同盛唐文人一般应试求取功名。后来,他困守长安达十年之久,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堪回首的岁月。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开始,长安沦陷。不幸的是,忧国忧民的杜甫被叛军所俘,因他不肯为叛军卖命,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一个大雨滂沱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从牢中逃了出来,他几乎是历尽艰辛,才逃到凤翔。然而“福不双至,祸不单行”,五月拜左拾遗,因上书营救好朋友房琯,而触怒了肃宗,被贬于四川。公元789年,他前往四川依附节度使严武,寄居在成都西郊的一个破旧的草堂里,曾经一度在严武的幕下任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所以后来人们称他为杜工部。
他长期沉沦于下层,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他亲身体验了安史之乱之时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凶残,以及亲人的悲欢离合,他把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诗中,杜甫最为著名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品,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三吏”、“三别”,他对自己贫困潦倒的哀叹和对国家的深刻思考结合在一起。
暂且不说杜诗之精粹,我认为杜甫能够深深打动我的就是他具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善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道出了多少人的希冀,更能令人震动的是“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为了天下人的安定幸福,他甘愿以一己之身担起所有的苦难。他这样博大的胸怀以及宁苦己身而利国利民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尊重,不值得我们学习么?
杜甫并不完全是严肃的,他也有风趣的一面。绝句漫兴九首中对于惜春之情,反用恼春、怨春的口气道来,别有特色。更难的可贵的是,杜甫善于发现贤才,我想其若是知晓自己仍能为国效力,也当是会“白发生黑丝”的吧!
杜甫,如此的古圣人之心,无愧于独立天地之间的诗圣之称。
读完《杜甫传》,深深地感动,在因雨而显得略微清冷的天气里,心依旧有一股暖流涌动……
[《杜甫传》读后感]
作文六:《杜甫传冯至读后感》2900字
杜甫传冯至读后感
在写读后感摆明自己的观点之后,我们要学会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观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杜甫传冯至读后感,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杜甫传冯至读后感(一) 冯至的《杜甫传》一书,是在准备开课时偶然寻得。开课的课题是杜甫的《石壕吏》,诗中的杜甫犹豫、徘徊,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记录下了石壕村中发生的抓壮丁一事。不了解杜甫的一生,何以读懂“三吏”中的这一首,又何以走进杜甫的情感深处呢?于是,这本《杜甫传》便成了不得不读的一本书。
讲到杜甫,总要同时想起李白。李杜二位大诗人之间的区别,《沧浪诗话》中已一言以蔽之--“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从我的主观角度看来:于人,更认同青莲的飘逸豪放,于诗,则更欣赏少陵的沉郁顿挫。
“沉郁顿挫”这四字评语,正是杜甫一生的艰难苦恨在诗句上的投影。从外部环境来看,杜甫生不逢时,中国正从历史的最高潮滑向低谷。但国家不幸诗人幸,乱世中的颠沛流离,让杜甫吃尽了苦头,却给中国文学史献出一位诗圣。
然而从更深层次可以看到,杜甫的人生悲剧和艺术成就来自于文人生存的依附性与诗人思想的独立性之间的互相挤压。这不仅是杜甫,也是中国古代大多数文人苦苦挣扎的根源。
长安十年,杜甫是矛盾的,既羡慕自由,又渴望官职。在唐代政
治日渐走下坡路,人民不断被剥削的时候,杜甫开始关注民生。安史之乱让李唐王朝一蹶不振,杜甫的被迫流亡让他拥有了接触民众的机会。然而,等他又回到皇帝身边时,他的诗变得“充满了初唐以来应制诗、奉和诗一向惯用的词藻,缺乏充实的内容”,但事实上,杜甫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后来杜甫被派到华州,他才“从一个皇帝的供奉官回到人民诗人的岗位上”。从此,他开始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揭露朝廷的缺陷。不过,杜甫终究是“封建社会里一个爱人民、爱祖国的诗人”,人民因为国家连绵不断的兵役而痛苦不堪,但为了保卫国家却不得不这样,杜甫此时的矛盾已经不是关于个人,而是对于国家对于人民的无限忧虑。《石壕吏》正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杜甫传》的作者冯至既是一位诗人,同时又是一位研究德语文学的学者。因此,从《杜甫传》中,不难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的深情和严谨。全书篇幅不长,就十几万字,却是高度浓缩,决不掺水。据说《杜甫传》在《新观察》上连载时,**是每期必看,连载完毕后,**说:“《新观察》现在将《杜甫传》登完了,我《新观察》也不要看了。”
国家不幸诗家幸。杜甫幸好没有做上大官,没有做久官,才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雄壮的诗篇。这从他秉持的理想来说也算是得其所哉吧?
杜甫传冯至读后感(二) 茫茫宇宙之间,诗人深深地悲哀自己的孤独和无力,但我们却能从中看出诗圣杜甫博大的胸怀以及对世事不能如愿的惋惜。
杜甫,这样一个现实主义诗人,让我们铭记于心的缘由何在?
以前读人物传记,总觉得书写得单调,不能引发读者深刻的兴趣。但我得否认读完《杜甫传》有这样的感受,他是一个诗人,出生于大唐开元盛世,而自中晚唐开始,唐由安史之乱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读杜甫的一生,是读一个伟人的传记,是读一段令人心痛的历史,亦是一场文化之旅。
杜甫一生漂泊不定,开元时,他几乎游遍祖国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巅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年壮时也同盛唐文人一般应试求取功名。后来,他困守长安达十年之久,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堪回首的岁月。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开始,长安沦陷。不幸的是,忧国忧民的杜甫被叛军所俘,因他不肯为叛军卖命,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一个大雨滂沱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从牢中逃了出来,他几乎是历尽艰辛,才逃到凤翔。然而“福不双至,祸不单行”,五月拜左拾遗,因上书营救好朋友房琯,而触怒了肃宗,被贬于四川。公元789年,他前往四川依附节度使严武,寄居在成都西郊的一个破旧的草堂里,曾经一度在严武的幕下任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所以后来人们称他为杜工部。
他长期沉沦于下层,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他亲身体验了安史之乱之时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凶残,以及亲人的悲欢离合,他把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诗中,
杜甫最为著名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品,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三吏”、“三别”,他对自己贫困潦倒的哀叹和对国家的深刻思考结合在一起。
暂且不说杜诗之精粹,我认为杜甫能够深深打动我的就是他具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善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道出了多少人的希冀,更能令人震动的是“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为了天下人的安定幸福,他甘愿以一己之身担起所有的苦难。他这样博大的胸怀以及宁苦己身而利国利民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尊重,不值得我们学习么?
杜甫并不完全是严肃的,他也有风趣的一面。绝句漫兴九首中对于惜春之情,反用恼春、怨春的口气道来,别有特色。更难的可贵的是,杜甫善于发现贤才,我想其若是知晓自己仍能为国效力,也当是会“白发生黑丝”的吧!
杜甫,如此的古圣人之心,无愧于独立天地之间的诗圣之称。
读完《杜甫传》,深深地感动,在因雨而显得略微清冷的天气里,心依旧有一股暖流涌动??
杜甫传冯至读后感(三) 杜甫,应该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唐代诗人。他的诗歌把社会现实与作者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也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所以杜甫的诗歌被当代称为“史诗”《杜甫传》的作者冯至自幼热爱杜甫,无论在什么时期,他都没有停止对杜甫人生的思考。本
文就是他在思考中的节选。
初到长安,杜甫漫游时代时的豪迈之情还未消逝,但与社会现实的接触渐多,豪迈之情也被一种心理矛盾渐渐替代。由于政治正显露出日趋腐化征象,杜甫这种矛盾心理也更加浓烈,心中的无奈也愈甚。经过这十年的磨砺,使他的诗风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格。
安史之乱的开始,也标志着杜甫流亡生活的开始。这几年的流亡生活,也让杜甫更加贴近百姓,更加同情民间疾苦,使其是个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怀,展现当时社会状态、政治形势,表达了人民的情绪与愿望。
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毁了杜甫又成就了杜甫:毁了他的仕途和梦想,却成就了他的诗歌和他在中国诗坛中不可磨灭的地位,犹如凤凰涅盘般重生!从官宦世家的公子到为在长安谋职而不择手段的小吏;从周游四方的游士到内心矛盾的无奈诗人;从只为个人忙碌的士人到忧国忧民的沉郁诗人,杜甫一步步走向成功,一步步进入“诗圣”,一步步迈向人民,一步步走出内心困顿转而进入民生之境。杜甫,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爱国诗人,一位万方多难成就的诗圣!
[杜甫传冯至读后感]相关文章:
1.《杜甫传记》读后感
2.杜甫传读后感3篇
3.《杜甫传记》读后感800字
4.《五猖会》读后感
5.史记小学读后感
6.《何谓文化》读后感
7.蚂蚁与蝉读后感
8.关于迷恋读后感
9.老子读后感作文
10.《李白》读后感
作文七:《杜甫传读后感3篇》3900字
杜甫传读后感3篇
前些时候读冯至先生写的《杜甫传》一书。书写得平实可信,叙述诚恳而质朴,没有一般传记作品常见的毛病,比如过多的抒情和哲人式的评价,以至淹没了传主本身的生命历程和品格风貌。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杜甫传读后感范文3篇,欢迎阅读。
杜甫传读后感范文1 观杜甫。闲坐岩石,穿倚翠竹,仰望晴空,身绕清风,一个逍遥的诗人。
叹抉择。杜甫一生都十分矛盾,一方面羡慕自由的“江海人士”,一方面又想在长安谋得一个官职,他怀念李白,羡慕李白还继续着那种豪放的生活,而他自己却不得不跟这种生活告别。人的一生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一颗心,两个方向,双方的拉扯令自己痛苦,然而自己无奈。转看自身,心中那份藏匿许久的童稚想有一片游玩的天地,然而“前程”二字却牵着握笔的双手遨游在书海,无奈,惟独在桌角深刻“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叹仕途。上帝以胃口为诱饵将一颗颗飘荡的心领入曲折坎坷的生活路。在矛盾中杜甫踏上仕途,跌跌荡荡,起起浮浮,忠的呈现似乎注定要以奸来陪衬,阴谋笼罩的朝廷怎容得下杜甫这种的儒生,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的打击,杜甫一生仕途坎坷。愤!愤奸臣,这不是一个人人格上的悲哀,
1 / 8
而是当时社会的悲哀,甚至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叹诗才。“诗圣”杜甫用其一生造就“诗史”,他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北征》,
他的律诗千秋无匹。当杜甫二字成为教科书上的常客,当稚嫩的童音将杜甫的诗读入空际,心中的那份赞叹无法压抑。
叹人格。一首首坚硬的诗源于一个伟大的人格,一双脚触摸这片曾经流血的土地,一双眼看尽战乱的残酷,人生的悲凉,一对耳听尽人间的哀哭,这一切筑成的是杜甫的人格,他将这份内心的震撼扬于诗中,摇动了封建这座堡垒,将民愤、民怨、民饥、民寒诉说。
读杜甫。独坐孤石,心立坚竹,俯瞰尘世,写尽悲苦,满心愁绪的诗人。
杜甫传读后感范文2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江汉》中这两句诗是对于杜甫一生最好的写照,独立于茫茫宇宙之间,诗人深深地悲哀自己的孤独和无力,但我们却能从中看出诗圣杜甫博大的胸怀以及对世事不能如愿的惋惜。
杜甫,这样一个现实主义诗人,让我们铭记于心的缘由何在,
以前读人物传记,总觉得书写得单调,不能引发读者深刻的兴趣。但我得否认读完《杜甫传》有这样的感受,他
2 / 8
是一个诗人,出生于大唐开元盛世,而自中晚唐开始,唐由安史之乱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读杜甫的一生,是读一个伟人的传记,是读一段令人心痛的历史,亦是一场文化之旅。
杜甫一生漂泊不定,开元时,他几乎游遍祖国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巅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年壮时也同盛唐文人一般应试求取功名。后来,他困守长安达十年之久,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堪回首的岁月。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开始,长安沦陷。不幸的是,忧国忧民的杜甫被叛军所俘,因他不肯为叛军卖命,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一个大雨滂沱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从牢中逃了出来,他几乎是历尽艰辛,才逃到凤翔。然而“福不双至,祸不单行”,五月拜左拾遗,因上书营救好朋友房?,而触怒了肃宗,被贬于四川。公元789年,他前往四川依附节度使严武,寄居在成都西郊的一个破旧的草堂里,曾经一度在严武的幕下任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所以后来人们称他为杜工部。
他长期沉沦于下层,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他亲身体验了安史之乱之时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凶残,以及亲人的悲欢离合,他把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诗中,杜甫最为著名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品,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三吏”、“三别”,他对自己贫困潦倒的哀叹和对国
3 / 8
家的深刻思考结合在一起。
暂且不说杜诗之精粹,我认为杜甫能够深深打动我的就是他具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善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道出了多少人的希冀,更能令人震动的是“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为了天下人的安定幸福,他甘愿以一己之身担起所有的苦难。他这样博大的胸怀以及宁苦己身而利国利民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尊重,不值得我们学习么,
杜甫并不完全是严肃的,他也有风趣的一面。绝句漫兴九首中对于惜春之情,反用恼春、怨春的口气道来,别有特色。更难的可贵的是,杜甫善于发现贤才,我想其若是知晓自己仍能为国效力,也当是会“白发生黑丝”的吧,
杜甫,如此的古圣人之心,无愧于独立天地之间的诗圣之称。
读完《杜甫传》,深深地感动,在因雨而显得略微清冷的天气里,心依旧有一股暖流涌动……
杜甫传读后感范文3 读罢全书,我觉得这是一本朴素诚恳可信的书,我读到了一个伟大诗人的平凡之处,也从这平凡之处更感到了他的不容易,他的伟大,在那遍地烽火、国破家亡的苦难岁月,一个人能活下去已属不易,而他一边受苦、逃亡,一边忧患天下,还要苦苦锻造诗歌,像收养孤儿一样收养和安顿每一个文字,一个强盛的王朝终于无可挽
4 / 8
回地衰落了,而他,骨瘦如柴的他,无家可归的他,却以一行行凝着血泪的文字,打造了一个不朽的诗的王朝。这是一颗诗心对另一颗诗心的深挚观照,这是一个诗人对另一个诗人的遥思和凭吊。
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是写杜甫在生活艰辛、衣食无着的逃难日子里,他曾沿途采药、替人治病,收点微薄的钱以接济贫苦的生活。看来杜甫是懂医的。采药、制药、看病,他一个人为患者提供的是“一条龙”服务。伟大诗人曾经做过小小的郎中。我又想到,在古代,文、史、哲、医并不截然分家,文人们大多数也许都是懂医道的,中医从哲学得到直接启发,阴阳、虚实、表里等既是古典哲学的范畴,也是中医的基本概念,医书大都写得文采华赡,诗味浓郁,医书,简直是用文学语言写成的哲学。所以在古代,文人懂医道也许是基本素养,不足为奇,而确确实实亲自上山采药,亲自制药卖药,亲自行医的,并不多见。当我读到杜甫在成都、在甘肃同谷等地卖药行医的叙述,我的确有点感动。
诗或许也是一种药,尤其是古诗,似乎都像古老的中草药。不仅指诗的功能,其对人生创痛的抚摸,对生命孤独的体贴,对受难灵魂的安妥,这大约都是诗的“药效”吧。而且,你打开诗经一直读到唐宋元明清,你不仅嗅到了几千年诗的苦香,也会同时嗅到几千年药的苦香,诗里面所写的那些数不清的植物,有多少本来就是药草啊。诗经里的车前子、
5 / 8
木瓜、艾,以及后来诗中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的菊、芍药、莲子、灵芝等等,都是清凉平和,消火解毒的良药。有时读到一首咏物抒怀的古诗,其中所写的植物大都是药。这首诗就可以当做药方了。我发现诗人在情怀比较平和、冲淡、宁静时写的诗里,其所写的植物也就是平和、冲淡、苦中带甘的那类,近似于“温补”的那种药。而在孤寂、荒寒的心境下写的诗,其中就多了些古藤、老树、古柏、落叶、残枝,透出一派寒凉、孤弱的苦况,令人感到诗人病得不轻,需要好好“温补”一下。而那些激愤、悲烈的诗,让人感到无论是诗人或者是当时的众生与社会,均已被病苦折磨得太久,寒火已深入血脉,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表里俱实,阴阳不调,急需去寒解火,综合调理,这就需要良医良药,当然也要病人自己善于自我调养。
诗或许也是一种药,在多数情况下,诗人和他的诗并不能改变社会的命运,甚至诗也并不能改变诗人的命运,或许是诗不如药的地方,但诗是另一种药。至少,诗人在写诗的时候,诗抚慰了他孤寂的灵魂,他笼罩在诗的情绪里,如同病人笼罩在药的气息和烟雾里,在这一刻他得到了天地之灵和万物之气的灌注和补充,随诗降临的精神支持了一个为某种精神活着的人。诗不像药那么及时和有效,但伟大的诗可以穿越时空,进入很多人的灵魂,使之感动并获得滋养。
1998年夏天,我到甘肃成县,拜谒了城郊的杜甫祠堂,
6 / 8
祠堂依山临河,山仍是当年的山,是杜甫采过药的那座山,只是山上树木已显得稀疏,望着山上的小径,我想象着杜甫当年拖着老迈之躯冒雨上山挖药的情景,他一定是憔悴瘦弱、脸上泛着菜色的,据说当时的同谷县令对杜甫一家逃难流落此地,非但没有给予同情和帮助,相反,这个庸俗浅薄的芝麻小官以地方土皇帝的傲慢,居高临下地冷落和羞辱杜甫,连间小房子也不愿提供,杜甫一家只好栖身于临时搭起的草棚里。杜甫在同谷居住三四个月,就靠每日采药、为当地百姓治病,艰难地维持一家老小清苦的生活。一个食不裹腹、骨瘦如柴的诗人在近于乞讨的艰难日子里,依然孜孜不倦、一字一句地推敲锻打着诗歌的不朽王朝,他在同谷逗留了不长的时间,却写了一百多首咏同谷的诗。我和同行的友人向杜甫雕像深深地鞠躬,并将一杯杯酒祭洒于诗人面前。然后,我在祠堂外的山上,沿着一条小径走到柏树林中,小径上长满了车前草、灯心草、野薄荷、柴胡、前胡等草药,我想,这些药或许都被杜甫当年采过,它们的种子一代代延续下来,我闻到了苦涩芳香的气息,正是杜甫当年闻到过的那种气息。
是的,一千多年了,或者再过几千年几万年,药的气息不会改变,它缭绕人世的疾病和痛苦,它使短暂的人生与无穷的自然久远的历史发生深刻的联系。我采了一枝薄荷夹进随身携带的杜甫诗选里,杜甫采过的药和杜甫写下的诗又
7 / 8
在一起了,诗与药见面了,它们彼此呼吸着对方的苦香……
8 / 8
作文八:《杜甫传读后感1500字》7700字
从诗人到圣人
—读《杜甫》传有感卫俊 看完冯志先生写的《杜甫传》后,我才渐渐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杜甫一个有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灵魂的的真正的杜甫
或许,杜甫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也打着自己的算盘,想着自己的利益,长安十年里,尽管他真真切切地羡慕李白的潇洒生活,但是杜甫依旧不肯放弃谋取一官半职的想法;尽管杜甫明白官场的黑暗,甚至亲身经历过中书令李林甫的阴谋,但在所进之赋中仍旧无比夸赞那些势利的权贵们。对于汝阳王李琎和驸马郑潜,杜甫一方面在赠给他们的诗中说他们对待自己“招要恩屡至,崇重力难难”,私下里却说自己“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看到这,我不禁觉得“虚伪” 、“趋炎附势”这些词用在此时的杜甫身上也毫不为过,杜甫似乎与小人也差不了多少了。
但是,杜甫终究是杜甫。《杜甫传》向我们刻画了这样一个后来的杜甫,接近晚年的他在孤苦伶仃,穷困潦倒,甚至自己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情况下,仍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仍为“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而哀叹“天地终无情”,仍为“积木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而 “塌
1
然摧肺肝”。一个自身难保、未老先衰的人却无时无刻不在为百姓着想,无时无刻不在为百姓担忧。这时杜甫已完全融入百姓之中,他已将自己的生命与百姓紧紧相连,这一刻的杜甫,绝不再是虚伪的渴望谋求一官半职的杜甫,也不再是盲目侍奉皇帝、安于享乐的杜甫,这一刻的杜甫,才是我们一直敬仰的伟大
的诗圣杜甫~
从平凡甚至庸俗的普通诗人到伟大的圣人,杜甫完成了一次巨大的转变,而在这转变之后,究竟是什么导致的呢,
或许有人会毫不犹豫回答说是经历,是杜甫一生遭遇的无数的坎坷和磨难。对,这个回答自然是正确的。十年长安的仕途之路让杜甫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官场黑暗,四处流浪的痛苦经历让杜甫深深体会到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是仅仅靠此就能造就我们的一代诗圣,试问 ,难道像杜甫这样仕途不顺的人很少? 难道像杜甫这样被迫流亡的人很少,难道像杜甫这样目睹人民处于水生火热中的人很少,但是,诗圣又有几个,不也仅仅只有杜甫一个。经历固然会对杜甫的转变起一定作用,但是我想,最关键的因素并不是他的经历,而是他自身,而是一颗他一直深深埋在自己内心的种子,一颗叫做“同情百姓”的种子~
假如杜甫没有在内心埋下这颗“关心百姓”的种子,那么无论他经历多么多的人生坎坷,目睹多么多的百姓不幸,也只
2
会变得更加麻木,对自己的人生更加麻木,对百姓的遭遇更加麻木。但是从刚来到长安开始,杜甫除了与别人一样惊叹长安耀眼的事物外,还比别人多一样东西,那便是对百姓痛苦的同情,也就是那颗种子。以后的日子里,无论是当官,或是流浪、逃命,杜甫始终带着这颗同情百姓的种子,尽管有时虚伪,尽管有时趋炎附势,尽管有时自身难保,但那颗种子却一直在他的心中,并悄悄地生根、发芽、生长。而杜甫的自身经历,无论是因被统治者搁置而壮志难酬,还是因四处流亡而目睹百
姓的种种痛苦,全都成为那颗种子的养料。最终,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让那颗种子变成了参天大树,而杜甫,也成为了为百姓的灾难而忧,为百姓的疾苦而吟的诗圣~
从平凡甚至虚伪的人到最后让人敬仰的圣,看似天大的转变,或许,从杜甫在心中埋下“同情百姓”的那颗种子起,便已成为一个必然~
篇二:杜甫传(读后感)
杜甫传(读后感)
这篇传记展现的杜甫生命中的一个片段,如同一首苦难而又壮美的歌.
这篇传记是诗人写诗人,作者冯至是中国现代杰出的诗人.
本书创作追求忠于史实,所有描写都有史实作为根据.但又不作烦琐考据.作品所展现的杜甫形象生动,性格心理发掘很
3
深入,作品达到了艺术性与文学性的完美结合,是一部传记文学的佳作.
长安十年
杜甫35岁时(746)也到了长安,但他的眼光并没有局限在这些耀人眼目的事物上;他在这些事物外看到统治集团腐朽和人民的疾苦.在长安一住十年,他得到的并不是显耀的官职,而是对现实的认识,由此他给唐代的诗歌开辟了一片新的国土.
他的眼光是那样的特殊.他对国家和人民倍加关心,统治集团的腐化是锝不到官职的一个重要原因,人民的疾苦是杜甫作诗的思想源头之一.最后达到忧国忧民的上一层次.
李隆基将政权交给里李林甫,使得贤才,有能力的人,几乎没有一不遭受他的暗算与迫害,除李林甫外,政府里的人不是像杨国忠那样的贪污,就是像陈希烈那样的庸懦.
杜甫的心情已大为改变,不得不放弃那种豪放的生活,等到752年李林甫死后,他放胆的述说出他几年来心中的悲愤,对于自己的生活的描写更体现其受迫害之深.
他生活贫苦,曾做过别人的宾客,但目的还是为了谋取一个官职.他被贫穷所压迫,一方面被事业心驱使,达到为了得到一个官职不择手段的地步,另一方面他又是那样的抑郁,无奈.
“丽人行”是描绘了杨氏姊妹丑恶的行为,在这政风腐败,边疆失利,民生渐趋凋敝的时代,玄宗奢侈的生活却有加无减.
4
这是杜甫在长安的真实收获?他步履从贫乏的街巷到贵族的园林,从重楼名阁,到互竟豪奢的曲江再到征人出发毕经的咸阳桥,他由于进士要求的失败,认识了这个政治集团的腐败,由于自身的饥寒触到了人民的疾苦.
若是没有进士的失败,想必他也不会体会到这种社会的现实.
流亡
在安史之乱,及以后的战乱中他困居长安,从秋到冬再从冬到春,除去为国家忧愁外,自然他也时常思念他的家人;远在钟离的韦氏妹,滞留平阳的弟弟,鹿州的妻子,在长久的不到家中的消息,并听说胡人到处残杀,一直东到鸡犬.
后来恢复了,他才得一令他称心的官职.
短短三个多月,杜甫念及两京沦陷,人民疾苦,他忠于他的职责。似乎没有这些经历杜甫也不会坚守他的岗位,他也有一些野心。
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
杜甫仍做皇帝的供奉官左拾遗。
是风翔的一段经历给他的教训太大了呢,还是这平静的官僚生活把他的视野仅限制在皇帝周围,而看不见广大的人民呢。这为杜甫再一次回到群众中作了一个铺垫。
杜甫经历了有关征兵役等事件,在那段日子里他写了“三吏”“三别”等佳作。
5
这风云多变,忧患重重的现实社会,导致了杜甫一生无穷的苦难杜甫诗感人的力量由此产生:诗人无论“慨世”还是“慨身”,他的感情总是和国家危机,人民疾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部分诗篇都充满着个人的与时代的血泪。
“杜甫传”让人们感受到了现实的残酷,而杜甫又是这个现实的受害者与申述者。
篇三:杜甫传(读后有感)
读《杜甫传》后有感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江汉》中这两句诗是对于杜甫一生最好的写照:独立于茫茫宇宙之间,诗人深深地悲哀自己的孤独和无力,但我们却能从中看出诗圣杜甫博大的胸怀以及对世事不能如愿的惋惜。
杜甫,这样一个现实主义诗人,让我们铭记于心的缘由何在,
以前读人物传记,总觉得书写得单调,不能引发读者深刻的兴趣。但我得否认读完《杜甫传》有这样的感受,他是一个诗人,出生于大唐开元盛世,而自中晚唐开始,唐由安史之乱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读杜甫的一生,是读一个伟人的传记,是读一段令人心痛的历史,亦是一场文化之旅。
杜甫一生漂泊不定,开元时,他几乎游遍祖国大好山河,
6
在泰山之巅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年壮时也同盛唐文人一般应试求取功名。后来,他困守长安达十年之久,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堪回首的岁月。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开始,长安沦陷。不幸的是,忧国忧民的杜甫被叛军所俘,因他不肯为叛军卖命,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一个大雨滂沱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从牢中逃了出来,他几乎是历尽艰辛,才逃到凤翔。然而“福不双至,祸不单行”,五月拜左拾遗,因上书营救好朋友房琯,而触怒了肃宗,被贬于四川。公元789年,他前往四川依附节度使严武,寄居在成都西郊的一个破旧的草堂里,曾经一度在严武的幕下任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所以后来人们称他为杜工部。
他长期沉沦于下层,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他亲身体验了安史之乱之时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凶残,以及亲人的悲欢离合,他把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诗中,杜甫最为著名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品,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三吏”、“三别”,他对自己贫困潦倒的哀叹和对国家的深刻思考结合在一起。
暂且不说杜诗之精粹,我认为杜甫能够深深打动我的就是他具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善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道出了多少人的希冀,更能令人震动的是“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为了天下人的安定幸福,他甘愿以一己之身担
7
起所有的苦难。他这样博大的胸怀以及宁苦己身而利国利民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尊重,不值得我们学习么,
杜甫并不完全是严肃的,他也有风趣的一面。绝句漫兴九首中对于惜春之情,反用恼春、怨春的口气道来,别有特色。更难的可贵的是,杜甫善于发现贤才,我想其若是知晓自己仍能为国效力,也当是会“白发生黑丝”的吧~
杜甫,如此的古圣人之心,无愧于独立天地之间的诗圣之称。
读完《杜甫传》,深深地感动,在因雨而显得略微清冷的天气里,心依旧有一股暖流涌动……
篇四:真——读《杜甫传》有感
自信——读《杜甫传》有感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杜甫《登楼》
公元712年正月,春天的绿色脚步,缓缓移到伊洛河的下游,在黄河南岸巩县城东的瑶湾村,一个新的生命伴随哭声而降临。他就是杜甫。谈及杜甫,一首首爱国诗歌无疑成为了他最好的代名词。可是才华横溢的背后却埋藏着许多辛酸的故事 。
公元747年,唐玄宗举行了一次特考,下诏征集天下凡对文学艺术有一技之长的人,杜甫以为展示才华的机会到了,高兴地去应考了,然而,宰相李林甫却不喜欢新进人物,他
8
怕有才能的人进入朝廷,于是叮嘱主考官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试题,结果没有一个人能考上,这下可把杜甫害苦了,把他多年的幻想破灭了,给了杜甫一个沉重的打击。
杜甫为了维持生活,开始给一些达官贵人写信,希望得到他们的赏识举荐,可是,—
他得到的却是冷水和白眼,杜甫还是没有放弃,为了述说自己的抱负,他写了一篇《三大礼赋》给唐玄宗看,唐玄宗看了很满意,就要宰相李林甫再一次对他进行考试,然而李林甫还是象以前一样,没给杜甫这个机会。杜甫又写唐玄宗献上了两篇赋,才得到了一个地位很低的职务,这时,他已经四十四岁了。
作者笔下陈述的杜甫是我万分敬佩。他的文采固然是其中之一,但我最欣赏的是他的自信。杜甫的仕途是很坎坷的,但他从来不会因为失败的打击而否认自己的才华。他自始至终都坚持着,坚持着对国家的期望,坚持着对梦想的追求。如果说“诗仙”李白的作品能让人沉浸于诗歌浪漫的美境,那么“诗圣”杜甫的笔墨却是让我们体味到诗的“自信”——将自己的心寄予诗中的美丽。当看到杜甫是那么努力地追求梦想,是那么地坚信自己能行,我的心就会不停地问自己:你自信吗,我的回答是犹豫的。因为自认为充满信心的我在读到杜甫的那种信心后怯懦了,与之相比,我的自信似乎太过随
9
便,以至于忘了自信的根本动力——梦的追求。我想,这种领悟是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诗人教会我的。
固然自信,杜甫却逃不了命运的捉弄。困苦的生活和家人的逝世也使杜甫获得了体验社会的机会。他发现了统治的黑暗,他盼望着光明的苏醒。于是,他创作了一首首爱国诗歌,用诗反对黑暗;用诗体恤民情;用诗报效国家。
一个爱国的诗人不足为奇,但杜甫确实值得传颂,是他面对痛苦有着挫而不妥的顽强意志和坚强不屈的生活态度成就了他,是他的自信成就了他。
《杜甫传》给我的启发很大,它使我更加地热爱我的祖国,同时也热爱着我自己。生活不管有多么艰苦,都有他的美。杜甫是最好的标榜。
或许贝多芬,爱迪生都会让我们感动,但我在杜甫的身上看到了一种别样的光辉,一种爱国诗人都拥有却又有着微妙诧异的“自信”。
我读了本好书,确实如此。
篇五:读杜甫传有感
大时代里“小人物”的无奈——读
《杜甫传》有感
提要: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熠熠闪烁的明星,他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大人物,他的忧国忧民精神更是为后世称道。而
10
在大时代里他曾是小人物,甚至于,名字也不起眼。他有报国壮志,却难以施展;他心系黎民,却遭受误解;他曾有过官职,却生活困顿。他在拼搏事业的路上有许多无奈。这些无奈源自于什么呢,
关键词:社会大动荡 统治阶级内部昏庸 潜规则 强烈爱国心 为仕失误 无奈
杜甫(712—770),字子美,又称杜少陵、杜工部。生活在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历经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他的诗歌,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状,被后世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称为“诗圣”。他有“致君尧舜上”的远大抱负,却始终没得到重用,一生饱经忧患。他的一生是一个悲剧,在拼搏事业的过程里,因为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只把诗人看成清客和帮闲,看成它的点缀,从不能容忍他充当人民的喉舌,谁的诗歌里有人民的声音,谁的生活便会受到冻馁的威胁,杜甫的悲剧也就无从避免。他的无奈已经超越了无奈的定义,成为普通人难以体会之重。究其事业无奈感的
缘由,可能有:
1、大时代的大动荡和统治阶级内部潜规则
杜甫20岁后的生活可大致分为4个时期:南北壮游(玄宗开元十九年至天宝四载731--745);困居长安(天宝五载至十四载746--755);为官流亡(肃宗至德元载至乾元二年
11
756--759);漂泊西南(肃宗上元元年至代宗大历五年760--770)。
在这4个时期里,从天宝十四载年安史之乱爆发后,整个唐朝陷入一片混乱,战争不断,政权不稳,民生凋敝。即使8年后安史之乱被平定,唐王朝也是虚有其表,藩镇割据,外族侵犯频繁,局部地区(尤其西南)兵变实属常事。社会的大动荡使得统治阶级已经无暇顾及治国人才的筛选,而是更看重可以迅速平定战乱的武将。这一点可以从757年唐肃宗感动着杜甫的报国热忱,任命杜甫为左拾遗,而看似相当重要的职务却由“从八品”官员担任,看出皇帝并不是需要什么真正的谏臣,而是把他当做身边的点缀。而当时杜甫也只是一个名气不大的诗人,生活条件的恶劣,年龄的增长使他疾病缠身,形容枯槁。就第一印象来说,他不可能是必需的人才。而且杜甫在这之前有很多写实诗歌是针砭时弊的,如:《兵车行》《丽人行》等,是官僚阶层难于容忍的,统治阶级不会让一个会或可能制造对他负面影响的人身居要职。
如果时代没有开始安史之乱,杜甫的前途会不会更有希望呢,答案是:也不会~唐玄宗从开元之治晚期开始沉湎女色,荒于政事,政权由奸相李林甫、杨国忠把持长达十九年之久,而李林甫最疾恨文人,怕他们任意批评朝政对自己构成威胁,于是策划了无一人及第的科考,还对玄宗谎称“野无遗贤”。而这次考试35岁的杜甫也参加了,他把这次考试看成
12
他唯一的出路并且以为一定能成功,不料是这样的结果。落榜的同时,杜甫的父亲可能在奉天县令的任上不久就去世,他的家境从此无法给他带来任何物质上的支持和任何有利前途的人脉关系。在家道没有完全衰微时,他的壮年有十年漫游,而他漫游途中所结识的朋友多是游猎玩乐的朋友,并没有什么实际上能援引他去做一番事业的人物。即使这个时期结识的李白,李邕,高适等名人,对杜甫的前途也并没有起多大作用。杜甫所推崇的耿介人士张九龄,严挺之都被李林甫排挤,离京不久便逝去;李白,贺知章等也上疏请度为道士,归还乡里;李邕在任上被李林甫势力暗杀;左丞相李适之贬为宜春太守后也被迫自杀;而后来与杜甫关系密切的房琯也贬为宜春太守。可见当时的唐王朝统治阶级何其腐败黑暗。
杜甫的为官经历有三次。755年,长安,也许是上承左丞相韦见素的诗起作用,44岁的杜甫,被任为河西县尉。但当时的县尉是为恶的官职,他已然辞却改就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任务是看守兵甲器仗,管理门禁钥匙,职位正八品下。为此他写了诗《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但没工作多久,安禄山打到洛阳,长安沦陷,国难官不成。757年,凤翔,46岁的他被唐肃宗任为左拾遗,职务是供奉皇帝,进谏言,举
贤荐良,职位从八品上。但仅工作三个多月,肃宗不喜欢他,被放还回家。764年,成都,53岁的杜甫受严武的举荐
13
任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职位从六品上,但因幕府幕僚间相互倾轧的状态使杜甫心力交瘁,次年正月便辞职卸任。从他的事业轨迹看,杜甫没有大起,也不存在大落,甚至谈不上是一条事业线。
任何时代都有潜规则。杨玉环受宠,全家得势;李林甫掌权,异己得诛,在这样动乱的时代,这样腐坏的统治阶级,这样无情的潜规则下,杜甫没有好的地位,没有优的背景,没有多的钱财,没有厉害的人脉,没有惊人的治国之才,上级不讨喜,同级不讨好,想要有所作为实属难事。史料记载,在天宝十载,玄宗举行三个盛典祭祀“玄元皇帝”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写出三篇辞气壮伟的“大礼赋”进献,得到玄宗赏识,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他则等待分配,但没有下文。之后他不断写诗投赠权贵,希望得到举荐,但都没有结果。可见杜甫前途的无奈,外在的压迫和排挤是占很大比重的。
2、奉儒守官的追求和厚重的社会责任感
杜甫的家世与出身是有亮点的。他是晋代名将杜预(222—284)的第十三代孙。杜预的少子杜耽任晋凉州刺史,杜耽孙杜逊在东晋任魏兴太守,杜逊子杜乾光的玄孙杜叔毗任北周硖刺史,杜叔毗子杜杜鱼石在隋任获嘉县令,杜鱼石子杜依艺任巩县令,杜依艺子杜审言任
膳部员外郎,杜审言子杜闲(就是杜甫的父亲)任奉天县令。可见,杜甫出身于有悠久传统的官僚家庭,自小耳濡目
14
染的是忠君报国的儒家思想,而他也极其推崇他的祖先杜预和祖父杜审言,希望可以延续先人的事业和文才,重兴家庭声势。在《进週赋表》里“奉儒守官,未坠素业”可见杜甫的人生理想和事业追求。他中年时期积极谋取官职,不惜向任何一个当权者寻求援引,结果总是让人抑郁。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是值得敬佩的,但没有结果的追求是不够明智的,是在自我施压,自我禁锢,是很无奈的。
杜甫的事业追求心是超出他能量之外的负担,除此之外,他的精神自我禁锢还在于他有着厚重的社会责任感。他的出身使他在当时享有很多特权,但他一生多是在贫困中度过。他的强烈爱国心让他即使穷,也要独善其身,还要兼济天下;即使没有物质的救助,也要用诗为苦难人民申诉。他为逃役的老翁一家写《石壕吏》;为不足年龄被迫征兵的孩童作《新安吏》,自己草堂漏雨他想的是天下仕子的处境;自己有温饱问题却为孤居无食的老妇写解围信;为新婚后作死别的夫妇吟《新婚别》……他无时无刻不关心天下苍生,他没有学李白的放任潇洒,他没有学陶渊明的遗世独立,他追随着屈原式的坚守,却比屈原更坚韧。当社会处于病态,当人民处于水深火热,自己想极力援救却无计可施,他的无奈会有多重,~
3、为仕期间的失误
15
16
作文九:《杜甫传读后感3篇》2000字
杜甫传读后感3篇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或者一段视频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下面是杜甫传读后感3篇,请参考~
【篇一:杜甫传读后感】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巅峰。这些伟大的作品背后,是一颗伟大的心灵,一种博大的情怀。
忧国忧民是杜甫诗作的一大特征。这种风格不仅是乱世的产物,更是诗人伟大人格的体现——自觉不自觉地站在国家与人民的立场,心忧国家,心系民众,同情百姓的苦难遭遇,一颗挽救社会的心在剧烈跳动,一种帮助人民摆脱沉重枷锁的激情在涌动。长安十年,历尽坎坷,杜甫仍旧不愿彻底放下自己的雄心,那颗渴望救黎民于水火的诚心。这些因忧国忧民而兴起的满腔热忱,形成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力量源泉,这种从政的热情,在屡遭冰霜之后,代作“诗史”创作的雏形。
把诗人从政的愿望转化为批判揭露黑暗现实正是当时的腐朽社会。这种沉闷的黑暗,催生了一位政客从政救国救民的理想,但同时,它一次又一次戏弄着一位诗人。如果腐朽的力量只是作用于黎民,那它将催生一代救世名臣,可悲的是它竟摧毁了一位救世之臣,那么,它将催生了它所摧毁不了的一代诗人。长安十年,个人的凄凉际遇,与黎民的苦难交际交融,孕育出了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这份情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创作的灵感源泉。
【篇二:杜甫传读后感】 闲坐岩石,穿倚翠竹,仰望晴空,身绕清风,一个逍遥的诗人。观杜甫。
叹抉择。杜甫一生都十分矛盾,一方面羡慕自由的“江海人士”,一方面又想在长安谋得一个官职,他怀念李白,羡慕李白还继续着那种豪放的生活,而他自己却不得不跟这种生活告别。人的一生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一颗心,两个方向,双方的拉扯令自己痛苦,然而自己无奈。转看自身,心中那份藏匿许久的童稚想有一片游玩的天地,然而“前程”二字却牵着握笔的双手遨游在书海,无奈,惟独在桌角深刻“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叹仕途。上帝以胃口为诱饵将一颗颗飘荡的心领入曲折坎坷的生活路。在矛盾中杜甫踏上仕途,跌跌荡荡,起起浮浮,忠的呈现似乎注定要以奸来陪衬,阴谋笼罩的朝廷怎容得下杜甫这种的儒生,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的打击,杜甫一生仕途坎坷。愤~愤奸臣,这不是一个人人格上的悲哀,而是当时社会的悲哀,甚至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叹诗才。“诗圣”杜甫用其一生造就“诗史”,他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当杜甫二字成为教科书上的常客,当稚嫩的童音将杜甫的诗读入空际,心中的那份赞叹无法压抑。
叹人格。一首首坚硬的诗源于一个伟大的人格,一双脚触摸这片曾经流血的土地,一双眼看尽战乱的残酷,人生的悲凉,一
对耳听尽人间的哀哭,这一切筑成的是杜甫的人格,他将这份内心的震撼扬于诗中,摇动了封建这座堡垒,将民愤、民怨、民饥、民寒诉说。
独坐孤石,心立坚竹,俯瞰尘世,写尽悲苦,满心愁绪的诗人。读杜甫。
【篇三:杜甫传读后感作文】 杜甫,应该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唐代诗人。他的诗歌把社会现实与作者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也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所以杜甫的诗歌被当代称为“史诗”《杜甫传》的作者冯至自幼热爱杜甫,无论在什么时期,他都没有停止对杜甫人生的思考。本文就是他在思考中的节选。
初到长安,杜甫漫游时代时的豪迈之情还未消逝,但与社会现实的接触渐多,豪迈之情也被一种心理矛盾渐渐替代。由于政治正显露出日趋腐化征象,杜甫这种矛盾心理也更加浓烈,心中的无奈也愈甚。经过这十年的磨砺,使他的诗风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格。
安史之乱的开始,也标志着杜甫流亡生活的开始。这几年的流亡生活,也让杜甫更加贴近百姓,更加同情民间疾苦,使其是个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怀,展现当时社会状态、政治形势,表达了人民的情绪与愿望。
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毁了杜甫又成就了杜甫:毁了他的仕途和梦想,却成就了他的诗歌和他在中国诗坛中不可磨灭的地位,
犹如凤凰涅盘般重生~从官宦世家的公子到为在长安谋职而不择手段的小吏;从周游四方的游士到内心矛盾的无奈诗人;从只为个人忙碌的士人到忧国忧民的沉郁诗人,杜甫一步步走向成功,一步步进入“诗圣”,一步步迈向人民,一步步走出内心困顿转而进入民生之境。杜甫,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爱国诗人,一位万方多难成就的诗圣~
[杜甫传读后感3篇]相关文章:
1.《杜甫传记》读后感
2.《杜甫传记》读后感800字
3.《逃逃》读后感
4.国学课本读后感
5.《安的种子》读后感
6.关于《社戏》读后感
7.文章读后感初中
8.《红岩》读后感【精选】
9.读《家》读后感
10.歌王读后感作文
作文十:《杜甫传读后感.doc》2000字
从人到圣人诗诗诗诗诗
—诗诗诗诗 《杜甫》有感卫俊
看完志先生写的《杜甫》后,我才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
看到一个不一的杜甫一个有着自己的思想自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
己的灵魂的的真正的杜甫
或,杜甫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也打着自己的算,想着自己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的利益,安十年里,尽管他真真切切地羡慕李白的洒生活,但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杜甫依旧不肯放弃取一官半的想法,尽管杜甫明白官的黑暗,甚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至身中令李林甫的,但在所之中仍旧无比夸那些利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的。于汝阳王李和潜,杜甫一方面在他的中他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待自己招要恩屡至,崇重力,私下里却自己朝扣富儿,暮随肥。看到,我不禁得冯冯”冯冯冯“冯冯”虚 、炎附些用在“冯冯”冯冯冯冯此的杜甫身上也毫不,杜甫似乎与小人也差不了多少了。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
但是,杜甫究是杜甫。《杜甫》向我刻画了一个后来的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杜甫,接近年的他在孤苦伶仃,困潦倒,甚至自己温都解决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不了的情况下,仍想着安得广厦千万,大庇天下寒士“冯冯冯”冯,仍俱
“”冯“冯冯冯”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而哀天地无情,仍木草木腥,冯“冯流血川原丹而塌然摧肺肝。一个自身保、未老先衰的人却无” “”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
无刻不在百姓着想,无无刻不在百姓担。杜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甫已完全融入百姓之中,他已将自己的生命与百姓相,一冯冯冯冯冯冯冯刻的杜甫,不再是虚的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望求一官半的杜甫渴,也不再是盲目侍奉皇帝、安于享的杜甫,一刻的杜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甫,才是我一直敬仰的大的圣杜甫: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
从平凡甚至庸俗的普通人到大的圣人,杜甫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完成了一次巨大的,而在之后,究竟是什致的呢,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
或有人会毫不犹豫回答是,是杜甫一生遭遇的无数的坎坷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和磨。,个回答自然是正确的。十年安的仕途之路杜甫明白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什是真正的官黑暗,四流浪的痛苦杜甫深深体会到人民正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于水深火之中。但是靠此就能造就我的一代圣,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 冯冯冯,道
像杜甫仕途不的人很少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 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道像杜甫被迫流亡的人很少,道像杜甫目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睹人民于水生火中的人很少,但是,圣又有几个不也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只有杜甫一个。固然会杜甫的起一定作用,但是我想最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的因素并不是他的,而是他自身,而是一他一直深深埋在自己内心的冯冯“”冯冯冯同子,一情百姓的叫做子:
假如杜甫没有在内心埋下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心百姓的子,那无他多多的人生坎坷,目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睹多多的百姓不幸,也只会得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更加麻木,自己的人生更加麻木,百姓的遭遇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更加麻木。但是从来到安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始,杜甫除了与人一惊安耀眼的事物外,比人多一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西,那便是百姓痛苦的同情,也就是那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子。以后的日子里,无是当官,或是流浪、逃命,杜甫始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着同情百姓的
子,尽管有虚,尽管有炎附,尽管有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自身保,但那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子却一直在他的心中,并悄悄地生根、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芽、生。而杜甫的自身,
无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因被治者置而壮志酬,是因四流亡而目睹百姓的痛苦,全都成那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子的料。最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几十年的雨雨那子成了参天大,而杜甫,也成了百姓的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灾而,百姓的疾苦而吟的圣:冯冯冯
从平凡甚至虚的人到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最后人敬仰的圣,看似天大的,或,从杜甫在心中埋下“”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冯同情百姓的那子起,便已成一个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