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作文教学方法》3500字
试探初中作文教学方法
【论文摘要】
中学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它的成功与否牵动着整个语文教学,学生有兴趣读写,就会冲出课堂去博览群书,致力于写作,给语文教学带来预想不到的惊喜。笔者从教20多年,从教学实践出发,摸索出了一条适应初中作文教学之法,它是通过: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在命题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写自己的感受;在作文讲评中激励学生写作等来实现的。经过多年的总结、实践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论文关键词】
兴趣 表现欲 赞赏动机 心理动力
【论文】
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考试中占有40%的大比例分数,可以说占了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但是我们学生作文水平普遍低下,因此学生一见作文心就烦。老师呢?也害怕作文教学,因为尽管很努力的讲解,但学生仍无所适从,一筹莫展,学生的写作水平很难得到提高。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成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呢?谈一谈我的几点体会和做法。
一、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
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物、景,生活是海洋,并不缺少素材,缺少的是发现的眼睛。教会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力求写实。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首先,要明确观察的对象,其次,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去细致深入地观察,提高观察质量。如指导学生观察菊花时,首选通过视觉了解菊花的形状、颜色、姿态;然后通过嗅觉,闻到它的花香;再通过触觉,摸到它的实体;再通过味觉,尝到它的滋味;最后,要求学生带着情感去观察,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打动人。
二、培养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呢?
1. 善于发现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少点批评。学生的作文,在批改时都要找到他们的长处,从中发现闪光点,加以肯定和鼓励,并且每次作文时都要求学生认真对待,选出一些佳作张贴出来,并在课堂上朗读出来,哪怕是一个字用得妙,一个开头写得精彩都衷心表扬一番,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因人施教,分类指导。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学生作文水平高低并不一致,“一刀切”、“一锅煮”的教法使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消,也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产生消极心理和行为,因此每次作文我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提出不同的要求、任务、分类指导。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参加各类作文竞赛,积极向报刊投稿发表,以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对差的学生降低要求,减少难度,使他们的写作能有所进步,从而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三、加强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广泛的阅读呢?
1. 拓宽阅读面。教师要经常向学生推荐读物,一是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重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二是优秀作文选之类,让学生在写作上接受启示;三是科普读物、工具书之类的非文学读物,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的习作准备材料。
2. 制作阅读卡。要求学生对在平时教学的文章中或在课外阅读时遇到的精彩片断、妙词佳句、成语格言、名人名言及时摘抄,分类进行整理,并写上简要的阅读批注或感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3. 定向的专题阅读与自由阅读相结合。所谓定向专题阅读,就要求学生阅读的书籍(或文章)时,要与语文教材的单元阅读、单元作文的语体相协调,以提高阅读和作文的效率。(语文教学论文) 自由阅读就是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选定材料,体现学生阅读的自主性。以便于学生在写作时有不同的材料,写出来的作文才会丰富多彩。
四、搞活作文课堂教学,解决学生“怎样写”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双方共同的实践活动。因此,必须处理好“教”与“学”、“动机”与“效果”的关系,这就 要求教师谙熟学生的写作实际水平,针对学生“不知道怎样写”的问题指点门径,力求做到一课一得。
1. 引导学生分析命题(包括命意)作文的特点 在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怕写作文,其实最怕老师 布置命题作文,学生对命题作文的内容不熟悉,感到无话可说,硬叫写,其结果只能是敷衍了事。任何一种作 文命题,无论是何种体裁,也不管是何种形式,都具有限制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现行的课本中,有些文章由于 所反映的内容与现代生活距离久远,降低了对学生的吸引力,我们应该另外选择内容比较新颖的文章作为剖析 的对象,针对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每剖析一篇文章便能真正解决某种技巧问题,这样就容易起到事 半功倍的作用。如果学生能把握命题这一特点,就能避难趋易,像疱丁解牛那样,“以无厚入有间”,做到“ 游刃有余”。
2. 指导学生把握思维的方法 同一个题材,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发现的问题不同,得出的结论也 各有不同。作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构思时思路开阔,八方辐射,“万涂竞萌”,要想使学生立意时独出机杼,不 落窠臼,想人之所未想,发人之所未发,必须在培养学生集中思维的基础上适当发展他们的多维思维方式。运 用这种“扩散”型的思维,学生就会感到思如泉涌,要写的东西很多,就会感到作文绝非是“自古华山一条路 ”,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样,就可以从诸多的角度中选择自己体会深刻、材料新颖、立意独特的角度 来写,克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毛病。
3. 引导学生辩证分析问题 青少年学生最少保守思想,他们思想解放,喜欢独立思考,勇于标新立异 ,但和成年人比,他们还缺乏社会生活的经验,思想还幼稚,看问题往往容易片面,没有深度。这些特点常常 在他们的作文中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应对他们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之用全面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 题,提高他们辩证分析能力。通过这样辩证地分析,才能去伪存真,寻找出材料所揭示的正确观点,在此基础 上抒发感情,进行评论,文章必然会
抓住要领,褒贬得当,就不至于泛泛而谈,单薄无力了。
4. 让学生掌握文体知识,使学生适“材”选“体”,落笔成文学生写文章之所以感到无从写起或不知 道“怎么写”,原因之一是不掌握文体知识,缺少“规矩”。其实任何一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们的共性,又有 各自的特点,不同文体的比较教学,交叉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规律性的东西。根据不同的题材性质 ,用不同的体裁来表现,写作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还有开头的方法、过渡的方法、结尾的方法、 设置中心句的方法等等。
五、多些片段,多写日记,练习随笔
一般地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多写日记。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大至对时政国事的抨击,小至遣词造句,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而随笔,就是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选材自由,命题自由,文体自由,字数自由。只管写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可议论,可抒情,可记叙、随心所欲。有话则长,无话可短,尽兴而写,随意而止。这样不自觉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他们写的内容起初比较简单,渐渐地,观察视野不断扩大,就从身边的小事写开去,写社会、写人生。在随笔里,我看到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也有到了学生因创作热情而引出的观察兴趣。不仅有话可写,而且更真实,更贴近生活,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六、帮助学生归纳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1. 教给学生写作的技巧——定靓丽的标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想使文题靓丽新颖,可引导学生采用如下方法:①引用式。直接引用与材料中心相吻合的诗句、名句、歌词、俗语、广告、做文章标题。这类文题醒目,易引起读者共鸣。②修辞式。即用修辞格来拟标题,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借代等手法,用这种方法拟定标题形象传神,有感染力。
2. 提供策略方法的指导——写好开头和结尾。好的开头引人注目,给人以先声夺人之感。好的结尾回眸一笑百媚生。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方法。例如开
头的写法有:巧用修辞,展示风采、悬念入题,引人入胜、抒情开篇,真情感人、转折入题,生动深刻、描写入题,自然真挚。结尾的方法有:自然收束式、画龙点睛式、首尾呼应式、名言警句式、抒情议论式。
3. 要写好作文,必须指导学生锤炼词语,善用修辞,为文章增添光彩。我指导学生作文的前提思想:中学生写作文一定要先光彩夺目,然后才平淡自然。作文的初学者在写作文的时候,无时无刻都要以丰富的词汇,优美的文辞来吸引读者,博取作文高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既需要语文教师大胆改革,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才能扬长避短,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提高写作水平,让作文教学不再黯淡无光,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光彩。
作文二:《作文教学方法》3500字
作文教学方法
作文教学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在教学中,学生怕写,教师难教。那么,怎样才能搞好作文教学呢?我认为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艰辛探索,解放思想,既抓阅读教学,又抓写作教学,既抓写作知识,又抓写作能力的培养。
一、平时多积累词语,锦句。
作文就是表情达意,能否较好的做到这一点,关键在学生的词语资源丰富与否,所以我特别注意对学生“硬功夫”的培养:一是每人自备一个词语小册子,将平时听到的、看到的、学到的词语、佳句分类记录着,要求每天一读;二是在词语教学中进行辐射,如讲到“五颜六色”时,告诉学生还有“五光十色”与此同义;三是开展活动。如“背词比赛”,“词语接力”,“词语联珠”等等。四是过硬关,即课文中的字、词必须经过测验过关,课文中的好句子、好段落要求过关,如用多种形式(即填空,听写,背诵,默写等形式)进行练习。
二、坚持课堂,课外相结合。
讲授课文不仅要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美的熏陶,更重要的是还是要注意它的范文功能。我上语文课几乎每堂都有作文教学贯穿其中。先讲清文章的思路,有时学生作文有话也说不明白,一会东,一会西,颠三倒四,思路不清,即俗语说的:东扯葫芦西扯瓜,从茄子扯到辣椒,有的扯到豆子地里。所以借助课文培养学生思维是很有帮助的,同时,讲清写作的方法,让学生模拟。其次针对性地进行练习,指导的具体方法是:1.写出景物的独特之处。2.寻找不同时间、季节、天气条件下的景物变化。3、注意地域不同,景色各异。总之,只有写出特点,才能使你的文章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让学生撑握以上全面的写景的方法,我就有计划、有目的地布置了一次练笔:《美丽的校园》,《可爱的家乡》,《美丽的果园》任选一题,要求写出春、夏、秋、冬不同的特点。过使学生懂得写文章的顺序,做到作文有条理。散文单元的教学,那些优美的散文情文并茂,精致玲珑,也很佩服作者的语言才能。怎样才能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练写作文是很好的手段。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写散文的内驱力呢?我觉得不能随便出个如:游记一则,我的家乡……这样无特色的题目让学生写。要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让景物真正触发他们心中的情弦,使他们情动于衷,想写乐写。为选到这样的题目,我想了好多天,一个个题目在我的脑海里出现又被否定了,我不想让学生对作文畏难或对作文题目倒胃口,要让他们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写作冲动。这时天公作美,虽然绿柳依依,红花犹在,却突然大雪纷飞,漫天皆白,鹅毛般的雪花绵绵不断地飘落着,喜得学生们上课时也伸着脖子往外望,见此情景,我就毅然中断了原定的授课内容,以“初雪”为题,让学生写作文,再提醒他们注意运用本单元学过的写景方法的同时,还让他们注意细心观察,写出这场雪与“众雪”的不同之处来。学生们一下课便扑向雪地,尽情地感受这初雪的温柔浪漫,情也油然而生,都认真地写好了这篇作文,文章中有很多优美的句子是从观察中得来的。像有的同学写“这场雪来得真早,花儿还未来得及凋谢,被初雪覆盖的小花园,让你分不出哪是月季哪是菊……。”有的同学写“这场雪来得为什么这样早,是雪花姑娘想亲手抚摸一下柳枝翠绿的柔条,想亲吻一下百花艳丽的脸庞……。”学生们兴致勃勃,得意洋洋,有一种成功的喜悦,这次作文由于同学们有真情实
感,加之语句生动,优美,写得有情有景,情景交融。达到了训练的目的和要求。 作文教学除单元作文教学之外,还可以多种形式写作训练相配合,如要求学 生每天坚持写日记,写周记,配合课文片段练习,安排随堂作文,这样相辅相成,密切配合,多作勤练,熟能生巧,久而久之,有利于提高写能力和写作水平。
作文教学方法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效和质量是素质教育的一面最直观的“镜子”。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呢?
现在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写作兴趣
“趣浓劳轻,乐此不疲。”兴趣是治愈恐惧的一剂良药。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能使学生较快进入角色,克服作文“恐惧症”。
1、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初学作文,最大的难题是:“没东西可写”,教师必须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解决这个问题。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如预先布置学生去观察某一特定的景物,或参加某一次活动,或记述熟悉的某一个人,这样学生就有话可说,容易完成作文。其中,生动幽默的导言或猜谜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比如,在要求学生写一种水果之前,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火焰山,又热又渴。可是行李里只有一个苹果,怎么分呢?唐僧提议谁把苹果的特点说得详细具体,这苹果就归谁。(出示一个苹果)问:“同学们你们想吃这个苹果吗?”这样,学生就会置自己于这个特定的情境,他们的兴趣很自然得到激发。其次在作文命题上,除做到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具有启发性外,还应遵循“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的规律。如写同一假日等街景,可分别出《欢乐的人们》、《美丽的街灯》等小题目,让学生克服“无从写起”的困难。
2、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讲评课力求生动、新奇、多样,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明白好在哪里,错在哪里。一是生动。坚持让学生从范例中体会写作规律。对学生习作中那些夸大其词的描写、啼笑皆非的想象、张冠李戴的用词等比较普遍典型的错误,可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让学生知道错在何处。二是新奇。注意选择那些充满情趣、富有特色又符合教学要求的文章或习作,力求激发学生的悟性,从中得到启迪。我曾给学生读过一篇《读者》文摘上登载的《我的妈妈》,这篇短文一改只写妈妈“好”的老套子,写了妈妈生活中的一些“缺点”。文章出自孩子的眼光,写得十分诙谐有趣。这篇范文使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选材一定要新颖,要写得生动,有特点。三是多样。讲评形式多样,可以避免学生因单调重复产生厌烦情绪,提高学习兴趣。注重综合讲评、重点讲评、个别讲评的差异性,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对象,不同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讲评,帮助学生寻找自己的弱点和兴奋点。
3、教学相长,保持学生的写作兴趣。一要建立良好的师声关系。这是保持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一个外在条件。要让学生喜欢作文,首先要让学生热爱教作文的老师。可以给学生出《老师,请您到我家》、《给老师一封信》、《和老师说悄悄话》等作文题目,既让学生练习写作又拉近师生距离。二要让学生参与教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作文审题训练时,有时可以把命
题写在黑板上,先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而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归纳。有时则把审题的目的、范围、要求、重点、体裁等几个要素在课堂上分析讲解,然后拟一命题让学生当堂练习,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允许争论。三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作文评价对学生的写作起着鼓励、指导和修正的作用。老师要及时批改作文,让学生及时知道老师对自己作文的评价,有时哪怕小小的肯定,几个重点符号都能使学生兴奋,产生对作文的热情。四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将学生的优秀习作作为范文讲评并展出,或推荐给有关报刊发表,为他们提供发挥写作能力展现的机会,并让作者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述写这篇作文的体会。身边同学的成功,给大家带来喜悦,带来鞭策,也带来写作的欲望。
二、指导学生留心生活,培养观察能力
1、讲读教学,授予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我在讲读课上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2、习作练习,训练观察事物的思维。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观察方法后,要通过练习,使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培养的提高观察能力,并通过练习来检验学生观察的效果,促使他们更加认真地观察,激发观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结合各单元习作要求,实地指导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3、写作日记,培养观察事物的习惯。为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可以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日记可以反映校内外的生活,大、中、小队的活动,对周围发生的事物的看法,也可以写阅读课外书、看电影、电视后的感想和意见等。对学生日记,必须进行讲评,将日记内容分门别类加以归纳,好的典型的让学生宣读,互相鼓励,互相学习。
4、观察培养,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注意让学生学会联想和想象。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观察能力强的同学都爱动脑筋,而爱动脑筋思考,爱产生联想的同学往往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幻想力。这样的学生在写作时不仅能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而且能浮想联翩。
总之,教师只有在尊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通过正确引导、启发,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加强语言积累,才能使作文教学质量得到真正提升,使学生的写作潜力得到挖掘,语言能力得到培养,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作文三:《作文教学方法》8800字
对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探讨和实践
曾博静
内容摘要
写作水平的高低,作文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语文素质和语文成绩。因此,写作教学成为中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环节。而当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面临着效果差,效率低的困境。本文旨在探索一种新的作文教学形式,希望能给作文教学注入新的理念:让学生把写作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快乐的情感体验中,完成培养学生表情达意能力的目标。
本论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先剖析写作的本质,并试依据古代及现代学者的学说,建立写作理论的架构,以从心理学、教育学去分析快乐作文实施的可行性。后三部分则将写作架构应用于实践。第二部分是写作前提的实践;第三部分是写作操作的实践:写作指导、写作形式、训练手段、训练内容等;第四部分是作文评讲的实践。通过对这三方面的研究实践,并利用理论作指导,说明写快乐作文的教学方法,以求改变应试的教学观念。从人文价值的回归,人格的培养,健康心理素质的发展,个性的张扬,关怀青少年的写作,完成教育工作者肩上神圣的使命。
中学语文教学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后,基本具备了较完备的内容和形式。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日臻完善和严密。但毋庸置疑,伴随着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语文教学在方向把握和方法手段方面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其迷离性和陈旧感,从而形成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现实缺陷和不足。单纯从作文教学上看,便是语文教学中“望文轻叹”的区域:学生搜肠刮肚却未凑得只言片语,教师费尽唇舌始终打不开学生的灵感之门。教学效果确实如吕淑湘先生说的“少、慢、差、费”。究其原因,大概在于:学生的社会实践少,信息渠道不畅,校园生活枯燥乏味,造成了思维的限制性;作文题目的陈旧俗套,内容单调重复,造成了思维的呆滞性;老师过多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作文指导,造成思维的单一性。这三性互为因果、互相影响、恶性循环,形成一个“思维怪圈”,造成学生脑细胞“萎缩”的现象,从而对写作倍感腻烦。基于以上问题和现象的现实存在,对语文作文教学的改革,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而改革,首先要改掉学生的“苦”和“烦”,还学生一个“乐学”和“乐写”。孔子有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让学生“乐”起来呢?“快乐作文”是笔者近年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探索最优化途径的一次尝试。
快乐作文的可行性
历来的文章家、文论家、语文教育家,对写作的本质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而且得出形异而实同的结论,即“双重转化论”,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晋代的陆机在《文赋》中说:“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揭示了写作的本质是“物—意—文”的双重转化。梁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情以物迁,辞以情法。”指出写作的本质是“物—情—辞”的双重转化。而叶圣淘对写作本质的阐述则更为具体透彻:“夫文无本体,必附丽于事物而后成其为文,读物之实质固亦为种种之事物;而读物之处,事物正多,尤贵实际探求。宜令学者随时随地探求事物之精蕴,且必经已之思考而得答案。然后陈事说理自能确切而畅达。”叶老的这段话,道出了写作的精髓:文章作为内容的载体是不能孤立地存在的,必“附丽于事物”,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说起。那么,生活从哪里来?这里指出,学生的生活应该包括两方面:一个是间接生活,一个是直接生活。间接生活来自读物,读物“正多”的事物,就是丰富的生活。直接生活指学生学习期间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但接触生活并不一定认识生活,有了丰富的生活材料,而且了解其“精蕴”,才能成为写作的材料。怎样把材料转化为文字?作者必须具备把“充实而深美的积蓄化为充实而深美的文字”的本领。作文教学的终结,就是培养这种本领。即语言表达的能力。
非常遗憾的是,许多语文老师都明白作文教学的终极,但如何都改变不了学生对作文兴趣索然,甚至视为
畏途的现状。
怎样既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又不抹杀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这也是我近年一直在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快乐作文,需要有快乐的情感体验,快乐的写作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事实上,在学校里学习的许多东西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但是人的思想所接触过的一切文明财富会在心灵中——首先在情感,内心感受中——留下痕迹。”教育心理学的“积极反应法则”也告诉我们:“让学习者自觉地进入学习的准备状态,主动激发学习动机达到学习目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认为,人的兴趣是与对外界事物的需要密切相关的。需要即是欲望,欲望是否强烈往往决定着兴趣浓厚程度的高低。只要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强烈的需求感,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事实上,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有着得天独厚的一面,因为它更具人文性,更为感性,更有感染力,容易诱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需求,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从事学习实现学习目的的心理驱力。
其次,阅读与写作是相逆相通的。阅读活动表现在“文—意—物”的转化,正好是写作思维走向的逆运转。从学生学习阅读和写作的心理看:儿童和少年有很强的模仿本能,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发表欲。求知欲是阅读的内驱力,发表欲是写作的推动力。二者同时发展,互成正比,不断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不断促进他们的发表欲,不断让他们获得成功的愉悦感,是推动读写结合,双向互进的根本。
可见,快乐作文在理论上看,是完全可操作的。
快乐作文的前提工作
1、克服对作文的畏难情绪
许多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老师一宣布写作文,底下愁眉苦脸之状便时有所见,哀叹牢骚之声时有所闻。纵使“行政干预”,学生完成的仍是强挤硬榨,用以应付老师的“遵命作文”。所以首先在意识上要改变学生的写作观念,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增强写作的信心。首先我把作文改为“表达能力作业”,使学生在心理上减轻压力。再让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向他们讲述中国历史上的“袁虎的倚马作令”、“王勃写《腾王阁序》”、“诸葛亮舌战群儒”等故事,都是落笔成文,出口成章的。而今后的社会也要求我们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去交际、去完成高速度、高智能运作的社会。
2、教会学生感知生活。
写作能力低的根本原因,在于“无话可说”,也就是没有材料,没有内容,没有激情。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将文章写好,一定要言之有物,而这个“物”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要靠平时对语言、对知识、对生活的积累。只有有了这个物质基础,学生作文才能思之有据,言之有物,写之有序。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在热气腾腾的生活中,在激动人心的改革热潮中,观察五光十色的宇宙奇观,分析发人深省的大小事件,挖掘光彩照人的英模形象……叶圣淘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离开了生活,写作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生活是丰富而多彩的,年轻的心,最容易被打动。美好的生活应该有美好的文章。应教会学生:目光不要太快地移开,要更多投入生活,用心灵与自然交流,用心灵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激情。 教师可利用这些特点,指导学生多看课外书,引导学生通过看展览、听报告、参观访问等形式拓展视野;让学生读报、剪报,留心社会,观察生活。积累知识和素材。
3.充分利用教材的美感,激发学生乐学乐写的情绪。
语文教材汇聚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文章精华,久经岁月磨练,历来脍炙人口,融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语言美、情操美于一体,是一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语文教学首先要感知文章的情感美。“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名篇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常读常新,就是因为它饱含了作家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了作家心血和生命。所以语文教材无不饱含着作者浓烈的情感,有的托物言志,有的借景抒情;有的因事缘情,有的直抒胸臆。“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在教学中准确而充分地理解作品内涵,把握作者情感跳动的脉搏,并把作者创作时那种激奋的情感表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表现出的丰富、优美的情感,激起学生心中美好的情感,从而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学生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理解了课文的美。把课文当作例子,当作优美的范文,让学生在一种美的、愉悦的情绪当中,感受优秀作品的魔力,从而激发其创作的欲望。
4、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精神
思维定势是妨碍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最大障碍,它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方式,限制学生大脑思维的活跃性。创新思维是一种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它往往突破习惯性思维和束缚,在解决问题时产生富有创意的观点。“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赫尔岑),提倡鼓励学生写“放胆文”、“自由文”。所谓放胆,就是打开思路,开动脑筋,放开手脚,无拘无束,插上想象的翅膀,爱怎么写,就怎么写,海阔天空,任其驰骋,随意翱翔。所谓“自由文”,就是结合各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渠道、多形式引发学生的激情,唤起写作的动机,使之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提起笔来,如泉涌瀑泻,自然抒发情怀。
5.培养学生喜欢、享受写作的情感
邹芩以十分形象的语言说起她对写作的感受:“而当被别人或自己的故事所感动,被心中的梦想、幻境所激动时,稿纸就像无垠的原野,手中的笔便成了黑色的骏马,尽情任意的纵横。笔尖在纸上?沙沙?的摩擦声,犹如马蹄清脆的踢踏声,倏忽间,小小的一张纸上布满了方块字,一个个在那里眉开眼笑,轻声欢唱。扔下笔时,犹如卸下担子,尽管赶得上气不接下气,心情确实无比欢畅。”“这样的写作,我喜之,乐之,亦爱之。”张翼则直抒胸臆:“写作其实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这是怎样一种奇特而绝妙的感觉啊!是心灵释放后的安然,是对自己心境最好的诠释,更是对于自身一次完美的超越,一次挑战!”从小作者的独白可看出,他们已经从原来的“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当“我要写”这种发自内心的愿望被诱发出来之后,学生的写作就会以写为乐,乐在其中。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产生动机,由动机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快感中产生新的兴趣和动机,推动学习的不断成功。皱芩和张翼创作的兴趣、热情和喜悦,是成就小作者创造性的内驱力。
培养学生喜欢、享受写作的情感其实就是诱发学生“我要写”的愿望。
快乐写作文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
受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
(1) 改变刻板的作文课开头形式。
开始就给学生营造一个不是刻意写作文的氛围,而是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让学生接受你的话题。不妨以谈话式,把社会“聚焦”、家庭的人物或事物的变化、学校的新风,作为一个话题拿出来,让学生自己去谈论:这件事怎样讲才能使人信服;对这样的人做这样的事有怎样的看法;对这样的情景,有什么感受……也就是在老师潜移默化的引导下,学生自觉进入角色,产生不吐不快的激情。老师在适当的时候,拟定话
题,自然引入。在和学生平日的接触中,我了解到许多中学生有厌学情绪,其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点:学费数字太“可观”,家庭经济支付不了,乖孩子不想让父母有过重的负担;学习成绩比较差,忍受不住家长和老师的“逼迫”学习,想甩开学校的束缚,走自己“独有所长”的道路。于是,在一次作文课上,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以前我教过一名学生,从小学习成绩很好,从来不随便旷课,可自从上了初中,他长大了,反而经常不想上学,他是一个没有父亲的孩子,很懂事,他这样做,母亲会不会伤心,同学们会不会瞧不起他了?你怎样看这个问题?问题一提出,同学们就纷纷议论,各说纷纭,当同学们议论到高潮时,我在黑板上写上几个题目《他为什么不想上学》、《他的故事给了我启事》、《我谈厌学》,让同学选择其一,形成作文。因为有了议论作基础,学生自然乐意动笔了。又如在写《我爱我家》这篇作文时,我先把事前制作好的动画软件播放给学生看,画面上是一家人温馨相处的几幅图画,同时播放音乐《可爱的家》,让学生产生家庭温暖的感觉,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家有哪些可爱之处。再进行写作。由于软件以其新颖、表现力,一开头便吸引了学生,调动了感观情绪,激发了写作的欲望。这也是一次成功的写作教学的开头。
(2)改变单一的作文形式和作文内容
作文形式、内容避免单一化,应走向多元化。因为单一的形式和内容,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单向性,表现在习惯于一个方面思维,不善于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维,并且往往成为定势,严重影响了创造性思维。这是作文水平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诗人说删繁就简三春树,“标新立异”。好的作文正如一个“完人”,要“天庭饱满,地革方圆,五官端正,口齿清淳”,对作文的立意、选材、组材有明确的要求。但这些内容,同时和谐地把握,对初学者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分阶段单项训练是一种效果良好的方法。如一次作文课,我搞了《老师,我感谢您》的开头结尾的练习,有学生这样写:“如果说母亲给我一把遮阳的伞,那么老师却给我迎战风雨的翅膀,风雨中母亲扶着我走路,而老师在前边召我快行。老师,我感谢您,给了我超过母爱的力量……”结尾写道:“看着老师微驼的身躯,我突然意识到,我长高的那部分正是老师的血肉,他把全部的精华无私的奉献给了她的学生。”学生饱含深情的开头和结尾,已经让作文成功了一半。
综合训练的形式可以多样,如“实话实说式”、“焦点访谈式”、“花边文学式”、“囊中探宝式”。实话实说,就是侧重真情实感的练习,培养学生的人情观。焦点式,就是侧重对社会的调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花边文学式,就是要以小见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囊中探宝式,就是要就地取材,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积累能力。比如,母亲节快到了,请每一位同学回家为母亲做一件事,上学后采用“实话实说式”口述自己做了哪些事,有什么感受。课堂上有娓娓叙述的真情,有朴实无华的真挚情怀,有热情奔放的诗歌朗诵,有情真意实的忏悔……人性的光辉在热烈的叙述中呈现出异样的光彩。当学生把这种感受形成文字之后,由于作文有了情感的浸润而显得丰盈,因为有了哲理而显得深刻、独特。一篇篇充满着人文价值和独特个性的文章让教师激动不已。
肯定、热情、欢愉等积极情感体验,将促使写作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活动更加活跃,激情点燃智慧火花,将直接推动智力的发展。为此,要教会青少年善于将自己的激情融入作文之中,以激活文思。如在写以“美”为话题的作文,我是这样开头的:“同学们,你生活在这世上有十五、六年了,你所看过或感觉过最美的是什么?请马上在纸上写出你的答案!互相不能商量,不许偷看!”学生马上兴致高昂,笑着写下了答案。答案五花八门:蓝天白云、草原、晚霞、花草树木、大海、老师、女孩、友谊、心灵、食物、漫画、我家的小鸡、金鱼、麦当劳、邻家的小孩、妈妈的眼睛、外婆的手…… 我在微笑中看完全班53位学生的答案。学生们期待地看着我,我拿出一部录音机:“下面,请同学们闭目伏在桌上听钢琴王子理查德的这首钢琴曲《水边的阿狄丽娜》,一边听,一边好好地想象你所见所感的最美的东西。”学生在音乐声中让想象和情感插上了翅膀,自由飞翔在文学语言的王国里,下面是这次作文采撷的话语:“我听到了花儿开的声音。”“我闻到了太阳的味道。”“他睁开眼睛,睡眼惺忪地对我们一笑,满面绯红,散发着孩子浓
睡的芳香。”“大约五岁的样子,小鱼儿样安静。纤细的五官是用最软的炭笔画上去的,稍不小心,就蹭晕了。一头茸茸的头发像一蓬烟会随时飘散。”“生活就像一个洋葱,一层一层地剥,总有一层让你流出眼泪来”……事实上,中学生的想象力由于受知识、阅历水平限制较少,反而显得十分广阔而瑰丽。具有这种想象力的语言本身所具有的无穷魅力往往是逻辑缜密的“成人语言”所无可比拟的。走进孩子的心灵,和孩子真诚的对话,从儿童的视角进行作文教学。将使师生共同感受写作的乐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西方资产队级教育论著选》),写作是一种潜能,需要老师去唤醒、去挖掘。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对命题作文感到困难的一部分学生,在日记和自由文中却能洋洋洒洒,下笔千言。改革作文命题,改变单一的写作内容,有利于唤醒学生的写作潜能。如写历险日记,是我的学生一次新奇而又兴奋的体验。题目是这样的:有一天,你背着行囊,划着小船出海,谁知在第一天便遇到风暴……经过七天,你终于遇救,回到日思夜想的家。请同学们把你这七天的经历,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每天写一篇。学生拿到这历时七天才能完成的作文,非但毫无怨言,还显得兴奋异常,摩拳擦掌,似乎个个将成为豪壮的历险勇士,整个星期以来,“历险”便成为了学生的中心话题。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
一。”(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说:“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那么,所有课堂教学以及课外作业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对于礼物,学生是乐意领受的。”
除了以上的片段作文、综合训练、音响作义、想象作文,我还搞了作文填空、连词口头作文、编写课本剧、电视剧等多种形式的作文,使学生学习如同游戏,兴趣盎然。心理学认为:“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
快乐改作文
评改是作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一环。评讲促使学生明晓所以然之故的必要手段。作文指导,仅让学生停留在知其然当然是不够的,还必须使学生探索并明晓其所以然之故,才使学生切实获益。
所以改变单一的老师评改作文的形式,是提高评讲质量重要的环节。以往教师评讲作文,总是找几篇好的或差的习作,老师以公式化的评语下注,读读、听听、或老师点评点评。这样会使学生厌倦眼前的“雕虫小技”,要把修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读,让大家共同议,适当的时候老师点评。要针对一些学生作文中存在的共性和特殊性去讲评,评出特色来。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也充分开发了学生的潜在思维能力,使学生对问题的看法有了共识,思想认识水平会有提高。
如在评改“美”的话题作文的时候,有两位学生都写《落叶》,一篇是写一个叫“秋叶”的单亲女孩,母亲在一个雪夜为特困生补课而病逝,自己由于未能考上重点中学完成母亲的遗愿而自杀的故事。这篇文章的文辞优美,意境凄美,但思想太消极。另一篇通过对落叶的描写,写出一个很美的秋天,写出秋叶的奉献精神。这篇文章遣词造句的功力较前者稍逊,但立意颇高,是不错的一篇文章。评讲时,先让两位小作者给大家把文章有感情朗读一遍,然后让大家打分。这一来,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思维被激活,表达的欲望高涨,大家沸沸扬扬,各抒己见,甚至争得面红耳赤,最后,在深入争论和探讨中,大家达成共识,评出文章各自的优缺点及今后写作中要注意改进的地方。又如在评讲“感悟生活”这个话题作文时,我是把评讲分为“榜上有名”“片段展示”“佳作欣赏”“出谋划策”“老师例文”五个环节。先宣读文章有优点的学生的名字,再让这些学生把好的片段和文章读给同学们听,然后老师“采访”他们,让他们谈写作的感受及自己对作品评价,接着让全班同学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出谋划策”是把一篇中等水平的文章印刷出来让学生评品并加以修改,使之在众人的“谋策”之下,成为一篇优秀的作品。最后是朗读老师的“下水文”。这种评讲作文的形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生当然乐于接受了。
学生优秀作文的展示,除了老师范读,学生自读外,还成立了班里的优秀作文展评小组,小组的性质类似于一个小编辑部。用张贴、出版文集、校园广播、配乐录音甚至制作网页的形式,让大家分享作文成功的喜悦。就是通过这样的形式生动的评展作文,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既让学生深地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又让学生锻炼了表达、组织、管理和创新的能力。有效地推动了学生乐学乐写的情绪。
作文教学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整体优化和和谐发展。追求人人爱作文,人人能作文,人人好作文。实现叶老概括的“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教;自能改文,不待教师改”的理想境界。
可惜的是,作文教学的行为与作文教学的目标、本质有所背离。从事作文教学的老师,有一部分走偏了路。片面追求升学率而无视作文规律,无视育人的规律,急于事功。其结果因小失大,欲速不达。可以说,“应试教育”将作文教学引入了死胡同,要回归本真,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素质教育追求的是促进人的个性的自主发展和综合素质充分自由的生动活泼的全面主动的和谐统一发展;追求积极创造条件让所有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在其已有的发展水平基础上和可能的发展潜力上,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有了这一思想的指导和规范,我们的作文教学就能步入健康的轨道,才能希望有作文教学效益的大面积提高。
快乐作文,根据素质教育的规律。尝试在作文教学当中开创一片新天地,笔者的尝试只是一个开头,总结也肤浅,快乐作文的想法,基于米卢的快乐足球,他在中国足坛所创造的神话,值得我们深思。倡导快乐作文,旨在沟通作文和生活的天然联系,拓宽作文视野,提高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水平;倡导快乐作文,旨在呼唤人文价值的回归,重视人格养成,个性发展,弘扬创新精神;倡导快乐作文,旨在培养健康心理素质,尤其关怀青少年写作中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提高作文水平;倡导快乐作文,旨在实施成功教育,让学生体验作文成功的欢乐。让教师体验教学成功的欢愉。
人类社会已步入新的世纪,社会发展需要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社会教育一个门类的语文教学,肩负推广母语的正确使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使学生树立对美的追求的人生信念等历史重任。今天,我们必须正视语文教学的不足,自觉主动地加以调整和弥补,开创更加适应人类社会的语文教学的新局面。
作文四:《作文教学方法》1800字
教给高年级学生自改作文的方法
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书面的、口头的)。而目前,我们对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我们的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低,有的甚至不知怎么下笔。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教给学生自改作文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那么,教给学生改作文要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在每次作文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共同修改一篇有代表性的作文或片段,给学生做个改作文的样子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这篇作文可以印发给学生,或在电子白版上使用。修改时要针对本次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使用同一的修改符号,重点修改文章的内容。修改时,还要结合训练重点、修改重点,下适当的眉总批,让学生知道文中的优劣之处的根由。批语既要有指出不足错误,也要有评价写得好的。
其次,学生自改作文要有针对性,主要按老师提供的修改重点进行,适当照顾其它。每次作文的要求是不同的,每次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也是不同的,指导学生修改作文就是指导学生解决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学生自己是不易发现的,教师要指出来,这就是提出修改的重点。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修改重点改作文就不会眉毛胡子乱抓一气。例如,学生按“写一件你亲身经历或看到或听到的一件事,要写出事情的经过,并注意把发生事情的周围环境写清楚。”。按这一要求写作后,我在浏览学生作文时发现不少学生存在这样两个问题:
①作文内容有语意不连贯现象。②事情发生的周围环境没有写清楚,或与表现人物、表现中心无关。于是,我就把这两条定为本次自改作文的修改重点。指导自改时抓住重点,学生自改时也抓这个重点,目标非常明确。学生通过改作文明白了写作时语意要连贯,要写的内容一定要写清楚;适当的环境描写要为表现人物,表现中心服务。这样有的放矢地修改一次作文,就有了一定的收获。
第三,要教给学生自改作文的操作程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导改一篇作文后,学生开始根据习作要求和修改重点改作,所改的作文一定要是相邻同学的,以便交流。要求学生首先对照习作要求和修改重点独立修改。修改时不仅要该内容,而且要下批语,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修改作文的能力。当然修改的重点在于改内容。学生独立修改后要互相交流评改情况,取长补短,这一环节很重要。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信息交流时最重要的。这一环节是学生互相学习的好机会,是学生口头语言训练的好机会,是学生修改错误的好机会,也是教师及时获取学生评改作文的好机会。最后,学生简单向老师汇报评改情况。这里的汇报要求学生:是修改的,说清原文的不足和自己修改的目的及具体怎样修改的,学生汇报时,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自改作文时,老师要巡回辅导差生,使辅导学生自改作文能切实做到面向全体,还要了解一下各学习小组的学习情况,获取信息,便于下一步的教学。
第四,教给学生给文章下批语的格式。学生评改作文时,给文章下眉总批比较困难,下一两句话的眉批一两次自改就能学会:下一段
话总批,不易学会,为了让学生轻松地给作文下个合理的总批,可教给学生一个如下的总批格式:文章的中心是: ;文章的主要优点是: ;文章的缺点是: ;这样学生操作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第五,在学生自改作文时,要注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我们做教师的精改一篇作文还需要近8分钟的时间。学生自改作文时最少要给他们14分钟的时间。这样,才能切实保证学生动脑筋、动手、动口的机会,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六,指导学生自改作文不能对学生有过高的要求。对学生自改作文中出现的错误要正确看待,学生才开始学嘛。对待学生自改作文要有这样的认识:只要学生这方面在不断地进步,这就是成绩,就说明学生的思维、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得到了发展。
第七,指导学生自改作文并不是教师可以放手不改作文或不过问学生的作文批改情况。学生改作后,教师要看一下学生的作文及评改情况。文章内容要进一步修改的一定要改,要下批语的地方要下批语,学生的评语正确的要打对,错误的要打差,即给学生明确的反馈信息。才能使他们不断地动脑,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指导学生自改作文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自改能力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是树立学生学习信心的过程。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不断探索指导学生自改作文的方法,完善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文五:《作文教学方法谈》2400字
摘 要: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阅读教学,教会学生把范文中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直接或间接迁移到作文中去,从阅读走向写作,构建“读写互动,定向创新”的作文教学模式。
关键词:作文;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230-01
创新写作的实现要从阅读开始。叶圣陶先生曾经说:“教材无非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阅读过程是一个信息的获取过程,而写作过程则是一个信息的输出过程。语文教师要强化阅读教学,使阅读和写作形成良性循环,并进一步修饰和改进,以趋向完美。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阅读教学,教会学生把范文中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直接或间接迁移到作文中去,从阅读走向写作,构建“读写互动,定向创新”的作文教学模式。
一、放眼课外,培养写作中的创新精神
从阅读量上来说,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自主的阅读才是至关重要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架起阅读和写作的桥梁,就要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强化积累,写作才能厚积而薄发。《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内容有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长篇文学名著、当代文学作品,以及科普、科幻图书等。为此,语文教师要以人为本,将课堂扩展到社会与家庭,将知识延伸到名著与网络。生活即语文,生活处处有语文。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需要师生共同合作,共同开发课程资源。我们要超越传统课堂的理念,树立大课堂教学观,把阅读与写作放到家庭、社会、自然这个大课堂中,让学生在自主的时空中去学习知识、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外阅读的展开,要措施到位。首先,有指导,包括常规指导和专题指导。常规指导,如中学生适合读哪些书,在什么时间读,是精读还是泛读等。专题指导,包括明确阅读目标、推荐阅读书目、布置阅读要求。其次,有笔记。美国著名教师柯维斯在演讲中说:“写作及教学的雕刻过程都需要从手边的资料讯息中显露出来。”有了这些讯息,学生便在不自觉中走近写作了。再次,要检查。课外阅读笔记半月一查,常抓不懈,并将检查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促进和完善学生的课外阅读。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有交流成果。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和写作竞赛,有条件的可进行刊物的创办活动。这样,学生的阅读成果有展现的机会,会极大地促进其创新写作能力。
二、搞活作文课堂教学,解决学生“怎样写”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双方共同的实践活动。因此,必须处理好“教”与“学”、“动机”与“效果”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谙熟学生的写作实际水平,针对学生“不知道怎样写”的问题指点门径,力求做到一课一得。
1、引导学生分析命题(包括命意)作文的特点在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怕写作文,其实最怕老师布置命题作文,学生对命题作文的内容不熟悉,感到无话可说,硬叫写,其结果只能是敷衍了事。任何一种作文命题,无论是何种体裁,也不管是何种形式,都具有限制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现行的课本中,有些文章由于所反映的内容与现代生活距离久远,降低了对学生的吸引力,我们应该另外选择内容比较新颖的文章作为剖析的对象,针对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每剖析一篇文章便能真正解决某种技巧问题,这样就容易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学生能把握命题这一特点,就能避难趋易,像疱丁解牛那样,“以无厚入有间”,做到“游刃有余”。
2、指导学生把握思维的方法
同一个题材,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发现的问题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各有不同。作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构思时思路开阔,八方辐射,“万涂竞萌”,要想使学生立意时独出机杼,不落窠臼,想人之所未想,发人之所未发,必须在培养学生集中思维的基础上适当发展他们的多维思维方式。运用这种“扩散”型的思维,学生就会感到思如泉涌,要写的东西很多,就会感到作文绝非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样,就可以从诸多的角度中选择自己体会深刻、材料新颖、立意独特的角度来写,克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毛病。
3、引导学生辩证分析问题
青少年学生最少保守思想,他们思想解放,喜欢独立思考,勇于标新立异,但和成年人比,他们还缺乏社会生活的经验,思想还幼稚,看问题往往容易片面,没有深度。这些特点常常在他们的作文中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应对他们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之用全面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提高他们辩证分析能力。通过这样辩证地分析,才能去伪存真,寻找出材料所揭示的正确观点,在此基础上抒发感情,进行评论,文章必然会抓住要领,褒贬得当,就不至于泛泛而谈,单薄无力了。
4、让学生掌握文体知识,使学生适“材”选“体”,落笔成文学生写文章之所以感到无从写起或不知道“怎么写”,原因之一是不掌握文体知识,缺少“规矩”。其实任何一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们的共性,又有各自的特点,不同文体的比较教学,交叉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规律性的东西。根据不同的题材性质,用不同的体裁来表现,写作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还有开头的方法、过渡的方法、结尾的方法、设置中心句的方法等等。
5、范文引路,模拟训练传统的教学范文还是有不少在写作手法和技巧上的可取之处,可以把其当作学生模仿写作的典范。但是,教师应在教这些课文之前,作好写作安排,教者心中有数,使学者学有目标。在评析课文时,着重分析作家观察、发现、思考、联想、选材、构思的方法,讲清每篇文章的仿作重点,让学生有法可效。范文引路要注意的问题是:要求学生学范文之取材分析、布局谋篇的方法,而不是抄袭,让学生通过模仿开拓自己的思路,并加以发挥,最终变为自己的东西。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怎样写”的心理障碍问题得到了解决,教师往后的作文教学工作也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作文六:《高中作文教学方法》3600字
篇一:高中作文教学方法谈
高中作文教学方法谈
高中作文教学一直是高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作文在语文高考中占据相当大的分数比重,因此,高中语文老师一向重视作文教学。但在实践中,老师们往往直接告诉学生应试作文的写法,以分数来衡量作文水平的高低,有的甚至干脆不讲作文,让学生的作文自生自灭,导致学生写作水平严重下滑……实践证明改革习作教学的途径和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习作效率、习作能力和语文素养。
一、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
“大脑风暴”是美国奥斯本倡导的一种思维方法。它利用集体思维的方式,使思想互相激荡,发生连锁反应,目的在于以集思广益。在一定时间内采用极迅速的联想作用,大量产生各种主意,以引导出创造性思维。大脑风暴法是团体训练,使得个体能在小组中充分发挥才智与创造力,如小组讨论比单独思考容易发挥创造力;竞争状态下个人创造力容易激发,因而是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在作文审题立意教学中采用“头脑风暴法”,可以小组方式或分组实施。也可全班参加。
1
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就是指导学生对事物进行立体式的认识,对事理进行“解剖式”的思考,使学生思路朝着前向、逆向、纵向、横向几方面扩展,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联想,进而发散出与众不同的认识和见解。
目前高中生作文,为了应试,一般经常训练供材料作文。任何一则材料,按照写作要求,都不可能只有一个审题立意的方向。学生对某些事物的看法,往往是见仁见智,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就会得到不同结果。近两三年来,高考出现话题作文。话题作文要求针对一种现象或事物,自由命题进行作文。这类作文题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在写作上给中学生带来了很大的自由度,给了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思想的空间。话题作文可单向思维,也可以发散思维,一个事物在不同的学生眼中,从不同角度来看会展现出“岭”与“峰”的不同。要求学生以话题为起点向四周扩展作思维上的“探险”,来突破单一思维模式,不用发散思维似乎就不可思议。运用发散思维,学生思路显然开阔,从中可以挑选最可以发挥、最有把握写好的一种,这对作文的成功大有裨益。
二、开发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积极打造师生作文交流平台
中学生喜欢网络,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我们完全能够利用好这一阵地,为高中作文课堂教学服务。网络是个多元化的空间。它能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热爱生活,
2
从而让我们的高中作文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生上网时间,让他们搜集与习作话题相关的素材。让学生利用网络优势,开阔视野,丰富自己的见闻,拓展习作资源,培养学生搜集、检索、分析、利用信息的意识和技能,不断提高信息素养。网上的习作素材图文并茂、五彩缤纷。所以,必须有一个筛选的过程。如要求学生“写一种感动自己的事”时,首先引导学生在网上搜索阅读介绍感动人生的事迹相关资料;其次对这些素材迸行筛选;然后看看名师是怎样指点迷津
的;接下来,找一找有没有自己需要的语段或感动情节;最后走出网络,走向生活,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生活体验进行比较,从而写出自己的真情之作。
另外,让他们养成开发阅读空间的习惯,是必不可少的。学生通过网络随时与老师、同学、网友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语文教师定期在班级组织学生交流网上阅读后的收获。最后指导学生运用好方法,背诵优秀经典诗文、优美经典词句,
篇二:高中作文教学方法浅谈
龙源期刊网 .
高中作文教学方法浅谈
作者:付国祥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3年第10期
得作文者得“天下”,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由于各
3
种原因,作文这一最富个性的学习和创新活动,变成了折磨心灵的苦差事。其实,学生的写作行为不是孤立的,每一次的写作训练都应该在他们心里留下痕迹。鉴于此,笔者认为,我们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写作实际,努力探索学生作文的规律,采取以下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不再害怕写作,愿意写、喜欢写的时候,教师的写作指导就会变得更加有效。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1.及时鼓励表扬。作文教学中,适当的表扬有利于强化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不当的批评,则容易使学生产生作文难和怕作文的心理。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表扬的重要性,并合理运用,抓住学生作文中的每一优点和微小进步,哪怕是一个好句子、一个用得合适的词语、一个新鲜的材料……及时给予表扬肯定,鼓励继续发扬。这样不断强化,不仅会使学生的优点得到巩固、缺点减少,也能使学生增强自信心、自尊心,为写好作文提供巨大的动力。
2.给学生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学生天性“好表现”,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使他们体验到成功。而这种成功体验更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一是编写班级优秀作文
4
选,把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作文编辑出来,发给学生和家长留念;二是选出最优秀的学生习作向报刊杂志投稿。这样做,学生就有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起浓厚的作文兴趣。
二、善于观察,广泛阅读,积累作文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强调了积累对于写作的重要性。新课标中也一再强调作文教学中积累的重要性。所以,我认为作文教学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做好平时积累。学生有了材料,写作时就会情到文至、思到章出,彻底改变“无米下锅”的局面。那么如何积累作文素材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善于观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无材可写的根源在于学生不善于观察。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生活,做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的引路人。在作文指导过程中,教师要把观察的方法教给学生,使其明确观察目的,分清观察对象的主次,理清观察顺序。要让学生学会思考:生活中发生在身边的事哪些是主要的,哪是次要的,哪些人事物可以
篇三:高中作文教学方法谈
龙源期刊网 .
高中作文教学方法谈
作者:任献莹
5
来源:《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2年第24期
高中作文教学一直是高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作文在语文高考中占据相当大的分数比重,因此,高中语文老师一向重视作文教学。但在实践中,老师们往往直接告诉学生应试作文的写法,以分数来衡量作文水平的高低,有的甚至干脆不讲作文,让学生的作文自生自灭,导致学生写作水平严重下滑……实践证明改革习作教学的途径和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习作效率、习作能力和语文素养。
一、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
“大脑风暴”是美国奥斯本倡导的一种思维方法。它利用集体思维的方式,使思想互相激荡,发生连锁反应,目的在于以集思广益。在一定时间内采用极迅速的联想作用,大量产生各种主意,以引导出创造性思维。大脑风暴法是团体训练,使得个体能在小组中充分发挥才智与创造力,如小组讨论比单独思考容易发挥创造力;竞争状态下个人创造力容易激发,因而是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在作文审题立意教学中采用“头脑风暴法”,可以小组方式或分组实施。也可全班参加。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就是指导学生对事物进行立体式的认识,对事理进行“解剖式”的思考,使学生思路朝着前向、逆向、纵向、横向几方面扩展,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联想,进而发散出与众不同的认识和见解。
目前高中生作文,为了应试,一般经常训练供材料作文。
6
任何一则材料,按照写作要求,都不可能只有一个审题立意的方向。学生对某些事物的看法,往往是见仁见智,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就会得到不同结果。近两三年来,高考出现话题作文。话题作文要求针对一种现象或事物,自由命题进行作文。这类作文题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在写作上给中学生带来了很大的自由度,给了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思想的空间。话题作文可单向思维,也可以发散思维,一个事物在不同的学生眼中,从不同角度来看会展现出“岭”与“峰”的不同。要求学生以话题为起点向四周扩展作思维上的“探险”,来突破单一思维模式,不用发散思维似乎就不可思议。运用发散思维,学生思路显然开阔,从中可以挑选最可以发挥、最有把握写好的一种,这对作文的成功大有裨益。
二、开发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积极打造师生作文交流平台
中学生喜欢网络,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我们完全能够利用好这一阵地,为高中作文课堂教学服务。网络是个多元化的空间。它能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热爱生活,从而让我们的高中作文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生上网时间,让他们搜集与习作话题相关的素材。让学生利用网络优势,开阔视野,丰富自己的见闻,拓展习作资源,培养学生搜集、检索、分析、利用信息的意识和技能,不断提高信息素养。网上的习作素材图文并茂、五彩缤纷。
7
所以,必须有一个筛选的过程。如要求学生“写一种感动自
己的事”时,首先引导学
8
作文七:《作文教学方法新论》2800字
摘要: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雁过留痕作文教学法”就是通过“读、听、说、写、改”的“五步”综合教学,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因此也叫“五步教学法”。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应用能力;新课程标准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语文知识和“读、听、说、写、改”等能力的综合教学。一篇好习作,可以窥见一个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和能力的一斑。而当前中学作文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还没有真正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很多教师怕教作文,原因是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对学生作文的点评不到位,难以教出学生写出优秀的作文;另一方面是学生普遍怕写作文,对作文写作不感兴趣。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曾说过:“模仿不是耻辱,而是捷径。模仿是培养我们语感的最重要方法。”一个人的语言风格是个人对语言的感受相关的。初中阶段对培养一个人的语感至关重要。如果在初中阶段没有培养起一个人对语言的感受,那么后来的努力可能会事倍功半。掌握了一种很好的语感,就好像一个从事音乐的人很好的掌握了一种乐感一样。”因此初中生,在作文写作上也是以模仿切入,在模仿基础上再创作,再摸索出自己的作文特色。
针对以上问题和新课程标准最基本的理念,经过我十多年语文教学一线的实践,摸索总结出了“雁过留痕作文教学法”。什么是“雁过留痕作文教学法”?简单地说,就是通过“读、听、说、写、改”的“五步”综合教学,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因此也叫“五步教学法”。
首先,老师要有选择的找范文,请学生来“读”。这个教学过程中,有两个要点,一个是范文的选择,一个是学生的朗读。尤其是范文的选择,主要围绕教学的意图来完成。中学作文主要还是记叙文为主,兼顾议论文、说明文、散文等等。所以在范文的选择的时候,有四个方向:一是选择与生活有紧密联系的文章;二是选择和与课文学习相结合的文章;三是选择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的文章;四是选择题材新颖、开拓视野的文章。个人倾向于选择杂志报刊的文章,像《中学生优秀作文选》、《新安晚报》、《大江晚报》等等,通过这种方式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当然,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方面,训练朗读的能力、口语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对全文有一个了解的基础上,争取掌握文章的主要思想和精髓,如果一遍吃不透就多读几遍。
其次,学生应该集中注意力听完所读的内容,自我总结体会,并寻找文章的结构提纲和要点,这是“听”。“读”和“听”,都是“雁过”的范畴,是教学法的基础。“读”和“听”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是相补互促的两个方法。我发现,在中学作文课上,学生往往是听老师说了一节课,似乎都听懂了,但一下课,学生什么也记不住,再写,也写不出来。所以,一定要带有目的和想法去“听”。在听的过程中,运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分析方法,去积累体会、认识和感受。
第三步“说”,指的是针对所读所听的内容,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对文章的分析和体会。叶圣陶说,“作文和说话本是同一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罢了,所以,在说话的经验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启示。”尽管此时学生不能完全还原出来,但大体上会有轮廓,这就是所谓的“留痕”的第一步。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记的内容,全班同学针对结构、针对语句、针对修辞等等来“找茬”。学生在叙述越有遗漏的地方,越能暴露出学生在作文写作上薄弱的问题。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叙述绝对不是“还原”,而是“组织”,按照自己的理解和体会,重新组织素材,进行创作。这时老师给予及时的指导、点拨,学生会茅塞顿开,知道自己作文的漏洞所在。
再次是“写”,根据交流的过程,学生完善自己的认识,对范文加以演绎、加工,并练习写作,这是“留痕”的第二步。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学生每天都要和父母、老师、同学等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因此,他们首先就把人作为观察的对象。学生不仅观察人的外貌、语言、行为、性格等,还探索着去观察人的心理,即察言观色。他们课余在一起谈论老师的时候,能把每个任课老师饰演得惟妙惟肖,往往能引来全体学生包括家长的共鸣。姑且不去评价这种行为的优劣,就此可见他们并不缺乏观察的对象,也不缺乏观察的技巧,更不缺乏对观察的总结,而是缺乏在作文中表达的技巧。比如,魏巍写我的老师“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也为后来的师生相认提供了宝贵的条件。学生在作文的时候,只要将这些观察的特点,有秩序的组织出来,写下的东西自然就鲜活了。可见这种“写”,绝对不是“仿写”。正是因为有了“读”、“听”、“说”的过程,上升了“写”的层次,而这种“写”的本质就是“创造”而不是“复制”。之所以强调“说”“写”的过程,正是“雁过留痕法”的教学特点所在。
第五步是教师指导,对学生作文进行“阶段性”的点评,并要求学生进行修改。所谓“阶段性”,当然就是指这个修改的过程不一定是一次完成的。而这个“改”的过程对学生在“读、听、说、写”上有更高的要求,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了一种螺旋式上升,这样一堂作文课下来,学生作文本上会有一篇完整的习作。在阶段性点评的过程中,要尤其注意:一是要鼓励学生表现个性的思想;二是要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思考的习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三是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四是鼓励学生使用自己喜欢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在“读、听、说、写”的过程中印象较深,自然对老师的讲解领悟就会较深,在日后的写作中就能做到厚积薄发。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训练,学生在作文写作上就会大有长进。
我个人认为:“雁过留痕教学法”是一种理念,虽然浅显,但行之有效。一是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调动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二是针对当今的中学生认为作文难写,怕写作文,通过“雁过留痕作文教学法”的培养使学生爱写作文、乐写作文;三是通过写作文,能使学生从中得到一定程度满足和认可;四是通过持续的、反复的训练和强化,让学生能够对语文教学中分析方法、分析技巧熟练运用并加以吸收;五是通过不断地修改,让学生的认识和理解的程度得到升华的同时,逐步的在文章中有所体现,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写作,使作文成为生活需要,成为有趣的成长体验,从根本上还学生作文教学的阳光和蓝天。
以上是我作为中学一线语文教师,通过近十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的几点总结。供各位参阅,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参考文献:
[1]叶圣陶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1980
[2]作文教学的魅力在于创新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29(z2)
[3]教师写作实践与作文教学 教育探索 - 2007(11)
[4]让作文教学汇入生活的清泉――谈作文教学的生活化 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 2008(7)
[5]创新思维训练与作文教学整合之研究 教育与职业 - 2008(18)
作文八:《作文教学方法谈》1000字
龙源期刊网 ://.qikan..
作文教学方法谈
作者:刘红萍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5年第02期
摘 要: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阅读教学,教会学生把范文中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直接或间接迁移到作文中去,从阅读走向写作,构建“读写互动,定向创新”的作文教学模式。
关键词:作文;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230-01
创新写作的实现要从阅读开始。叶圣陶先生曾经说:“教材无非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阅读过程是一个信息的获取过程,而写作过程则是一个信息的输出过程。语文教师要强化阅读教学,使阅读和写作形成良性循环,并进一步修饰和改进,以趋向完美。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阅读教学,教会学生把范文中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直接或间接迁移到作文中去,从阅读走向写作,构建“读写互动,定向创新”的作文教学模式。
一、放眼课外,培养写作中的创新精神
从阅读量上来说,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自主的阅读才是至关重要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架起阅读和写作的桥梁,就要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强化积累,写作才能厚积而薄发。《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内容有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长篇文学名著、当代文学作品,以及科普、科幻图书等。为此,语文教师要以人为本,将课堂扩展到社会与家庭,将知识延伸到名著与网络。生活即语文,生活处处有语文。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需要师生共同合作,共同开发课程资源。我们要超越传统课堂的理念,树立大课堂教学观,把阅读与写作放到家庭、社会、自然这个大课堂中,让学生在自主的时空中去学习知识、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外阅读的展开,要措施到位。首先,有指导,包括常规指导和专题指导。常规指导,如中学生适合读哪些书,在什么时间读,是精读还是泛读等。专题指导,包括明确阅读目标、推荐阅读书目、布置阅读要求。其次,有笔记。美国著名教师柯维斯在演讲中说:“写作及教学的雕刻过程都需要从手边的资料讯息中显露出来。”有了这些讯息,学生便在不自觉中走近写作了。再次,要检查。课外阅读笔记半月一查,常抓不懈,并将检查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促进和完善学生的课外阅读。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有交流成果。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说话
作文九:《英语作文教学方法》2900字
[摘要]学生英语作文的写作是学生的一个重要环节,因许多学生无法很好的把握,以致于成为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因而备受关注。就目前而言,较为流行的英语作文写作方法分为结果写作法与过程写作法。本文将详细分析了结果写作法与过程写作法的理论基础、主要写作方式以及他们彼此的优缺点,提出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这两种方法融合在一起,互相取长补短的英语作文写作方法。
[关键词]学生 英语 作文 写作方法 结果写作法 过程写作法
英语作文作为一种书面形式的语言能力的输出,代写英语论文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思维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英语教学的得与失。虽然国家教育部在很多年前就要求教育系统要重视学生的英语作文的写作能力培养,但学生的写作平均水平没有多少明显的提高,英语作文写作仍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是长期困扰教师和学生的难题,因而英语作文写作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的教与学应该应加以重视和研究。
一、过程写作法与结果写作法的理论背景
目前结果写作法与过程写作法是学生英语作文写作教学中最为流行,其中过程写作法是备受关注和推崇的。
1、过程写作法。(1)理论背景。过程写作法的理论依据是交际法。交际法又叫功能法,源于上世纪70 年代末西方语言学家和写作课教师对写作教学的研究,它的出发点就是在交际活动中表达意念,以培养学生掌握交际技能为目的,要求教学目的交际化,强调在真实
的社会情境中使用真实的语言进行交际活动。过程写作法把写作重心放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上,学生在写作过程这一关键阶段也及时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反馈和指导。这种集体创作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开发学生思维能力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2)主要环节。过程写作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写前准备阶段。学生根据写作题目进行审题,在脑海中搜索相关信息进行构思,并列出写作提纲。教师监控整个过程或组织全班讨论,帮助学生打开思路。第二,初稿阶段。学生将构思结果草拟成文,这一阶段通常是学生独立作业时期,教师只作个别指导。第三,修改阶段。这个阶段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阶段。学生可以本人修改,也可以在学生之间相互修改,但整个阶段需要教师参与并指导。第四,定稿阶段。学生根据教师和同学的意见把文章整理成文。写作过程教学的这四个阶段,代写毕业论文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回归的,即任何一个阶段都可能在另一阶段的进行中出现,如此交叉发展,贯穿整个写作过程。
2、结果写作法。(1)理论依据。结果教学法以行为主义为依据。行为主义是20 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它盛行于40 年代至60 年代,深受巴甫洛夫关于神经活动的研究特别是条件反射理论的影响,他强调外界条件及语言环境对人类语言发展的主导作用。以该理论为依据的结果教学法要求教师给予刺激,学生通过模仿重复来加强学习,因而在该教学法的指导下,教师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并把写作知识及写作技巧的传授作为课堂上的主要的甚至
是全部活动,结果教学法的重点放在最终结果上。(2)主要环节。结果写作法一般把写作分为四个环节。第一,熟悉范文。教师选一篇范文进行讲解,分析其修辞及语言特点。第二,控制性练习。在此阶段,教师就范文中所体现的相关常见的句式要求学生进行替换性练习,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渐过渡到段落写作。第三,指导性练习。学生模范范文,使用经过训练的句式尝试写出相似类型的文章。第四,自由写作。学生自由发挥,使得写作技能成为自身技能的一部分,并用于现实写作中。
3、这两种写作法的优点及缺点。结果写作法的优势在于强调学生所需要的关于所写文章的语言知识,强调模仿是学习的途径之一,这在教学当中特别是语言教学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缺点在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得不到教师应有的指导与帮助,教师只根据学生的一次性写作成品来判断写作的成败。这种教学方法枯燥沉闷,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过程写作法重视写作技巧,它认为写作过程中学生课前准备对写作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同时充分发挥了同学间相互学习的作用。它的缺点在于对于各类文章的写作都采取统一过程,忽略了文章的题材类别,并且对输入不够尤其是语言知识的输入不够。
二、两种教学法相结合综合教学方法
任何一种教学法都不可能是完美的,都是有利有弊的。如能结合我国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两种教学法相结合,扬长避短,那将是一种更为合理的方法,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准备阶段。教师先采用结果教学法提供并分析范文,就其语言内容及修辞等进行讲评,使学生有足够的语言知识的输入且对成功的文章有较为清楚的概念,鼓励学生模仿范文的写作结构、题材等,同时传授一些写作技巧以指导写作。然后教师通过各种活动,比如小组讨论,启发性提问,构建蛛网图等,使学生确立主题并对此主题获得尽量多的素材,这样有了足够的信息输入。学生写作信心大增,为下一步信息的输出做好了足够的准备。
2、反馈阶段。在学生确立写作的主体及内容后,便进入动笔写作阶段,应注意思路的连贯性,务必抛开语法选词等技术性问题,一气呵成地把思想完整地记录下来,避免顺畅的思想受阻,杜绝写到一半就停下来从头阅读的毛病。初稿完成后,可两人一组互批文章,教师提供如下批改的标准:a 主题是否突出;b 结构是否合理;c 内容是否充实;d 思路是否清晰;e 句子是否与主体相关;f 过渡句或过渡词是否使文章更加流畅;g 是否有语法错误或拼写错误或用词不当。
3、修改阶段。此阶段要求学生根据反馈的意见,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和完善。从客观上把握文章的结构、内容和主题,微观上进行细节修改,包括字、词、句及语法方面的语言要素(例如要考其选词原则,造句原则以及修辞手段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对其中疑难问题可向教师请教,最后将二稿交给老师。
4. 教师评阅。教师在批阅作文时,应注意发掘学生作文中的优
点给予肯定和鼓励。学生作文完成之后,他们往往不了解自己文章的不足之处,这就需要教师在旁边的悉心指点。学生文章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在什么地方,一定要讲得具体而明确。可将满分定为100 分,分以下5 个项目给分:M (30分)= m oral;D (30 分)=discourse ;S (15 分)=sentences;V (15 分)=vocabulary ;L (10 分)=length。M 要看是否切题,思想表达清楚,材料丰富。D 要看篇章是否完整清晰,衔接是否自然紧密,论据是否很好地支持论点。S 要看语法是否正确,句式是否灵活多变。V 要看选词是否贴切,词汇量能否达到一定程度。L 要看长度是否达到要求。经过了这样的具体评分,学生对自己作文中的问题也就很清楚了,对不足之处可有的放矢地改进提高。
如上所述,结合我国英语作文写作教学现状,灵活地将两种写作方法相结合,一方面使学生对写作知识有足够的掌握,为他们打下扎实的写作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在互评作文的过程中对写作及其修改或有更深入的认识,了解成功写作的标准并且可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写作负责。同时还可节约教师的批改作文时间。因而,这种英语作文写作教学法是值实施推广的。
作文十:《作文教学方法刍议》3500字
作文教学刍议
纪锦贤
初中学生写作时存在四大“短板” :一、腹内空空,搜索枯肠,没内容可写; 二、没有正确的写法指导,不懂如何谋篇布局;三、畏首畏尾,束缚太多,不敢 大胆有创意地写;四、作文没有交流的渠道,没有动力写,没有老师同学修改指 正。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鄙人遵循作文教学规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总 结出消除学生四大“短板”的“四招” ,有效地贯彻了新课标的作文理念,使不 少学生享受到了写作的快乐。
一、设置作文教学情景环境
首先得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叶圣 陶先生也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 活泼泼地流个不歇。 ”而眼下学生普遍感觉生活单调,那么,怎样才能促使学生 将生活之源源源不断地流向作文呢?
经过学习实践, 鄙人发现最好的办法是设置作文教学情景环境, 让作文教学 情景环境为学生的作文开源。 作文教学情景环境法, 依据直观教学原理和情知对 称原理,教师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有意设置一个个具体的场合、景象,让学生置 身其中,通过观察、思考、想象,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为学生写作提 供材料来源。具体做法如下
1. 组织活动、深入生活体会情景环境
“生活是一本活生生的书” ,带领学生走向社会,走向自然,让学生在生活 中观察感受, 收集资料; 同时有意识地组织一些为作文而开展的班级活动, 让学 生在活动中获得感受和体验。
写建筑,鄙人请家长带学生参观泉州的洛阳桥、开元寺;写游记,鄙人带领 学生到学校附近的跨海大桥游玩; 写人的记叙文, 启发学生通过调查采访, 了解 写作的素材,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情景环境,观察人物的外貌言行举止; 写事的记叙文, 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 通过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体验生活, 获得感悟。当学生充满激情地感受生活时,生活也会馈赠他们写作的灵感。 2. 运用实物模型演示情景环境
“百闻不如一见” ,写状物的作文,最适合运用直观教具演示情景环境,使 学生对物的形、色、味、质地、气质特点等有感性的接触。实物模型可以是教学 模具、挂图、实物等。例如写一件工艺品,鄙人让每个学习小组带一件工艺品到 课堂上观察; 介绍小动物, 鄙人同样让同学们带小刺猬、 小花猫等到课堂上观察。 每每这时教室里热闹非凡,大家兴致勃勃地观察、讨论、把玩实物,对事物的特 点有了全面的认识。
3. 运用语言描绘情景环境
当然, 我们不可能每写一篇作文都要把学生带入生活的实景, 这就都需要教 师进行循循善诱的引导, 有声有色的描绘, 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唤起学生生 活的兴趣和体验,从而获得写作素材。例如, 在指导学生写有关亲情作文时, 鄙人这样唤起学生的情感和联想:“同学们,有人说,亲情是一件厚实的棉袄, 温暖着我们的心房;有人说,亲情是一把大伞,它遮挡了生活的风风雨雨;有人 说,亲情是一缕温暖的春风,染绿了荒芜的山冈。同学们,那一杯牛奶、那一个 眼神、 那一个手势、 那一番话语??你一定感觉到了, 亲情曾不止一次触动了我 们的心灵,那么就拿起你的笔,抒写那一次次心灵的颤动吧 ! ”
总之,我们各自的生活经历、周围的人和事以及思想感情都是作文的素材, 设置作文教学情景环境,就能让学生找到作文之源,丰富他们的写作内容。 二、作文训练有序化
懂得“写什么” ,许多同学仍然不懂得如何下笔行文,总不可能跟着感觉走 吧?然而,许多教师在作文的训练时也是跟着感觉走,作文的训练存在随意性, 缺乏完善、 科学、 有序的训练体系。 而作文教学是一项具有整体性、 内在逻辑性、 系统性的活动。学生只有获得了写作过程和方法的指导,他们才会构思、立意、 布局、表达。
根据作文训练内在的规律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理, 鄙人在作文指导上注重作 文训练的序列化,使学生循序渐进掌握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从而解决“怎 么写”的困难。
总的原则是:先口头后书面,先单项后综合,先模仿后创造,先记叙描写再 说明议论,逐步实现作文教学的科学化,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具体做法是:
1. 说作文
叶圣陶说:“作文和说话本是同一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罢了,所以,在 说话的经验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启示。 ”作文训练从说到写,说写结合,符合儿童 语言发展的规律。 口头作文, 可安排在书面写作之前进行, 也可以单独安排在平 时的训练中。口头作文的题材可以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家庭父母、校园生活、见 闻感受、 时事评论、 演讲辩论、 一件物品、 一处风景、 一本好书、 一次活动等等。 通过口头作文,促进学生书面语言的发展。
2. 单一训练
可安排人物的描写单项训练, 景物描写单项训练, 场景描写单项训练, 还有 叙事、构思、选材、线索、结构、思维、想象等等训练点。单项训练一定要全面 透彻,即使在单项训练时,也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如对人物的语言进行描写, 教会学生:第一步,用简单的“人 +话”的格式说话;第二步,用“人 +动作 +话” 的格式说话;第三步,用“人 +动作 +表情 +话”的格式说话;第四步,用“人 +心理活动 +表情 +动作 +话”的格式说话。
3. 初中三年的写作总安排
七年级以记叙描写训练为主, 八年级逐步开始进行说明训练, 九年级着手议 论性的训练,但整个初中阶段仍以记叙描写训练为主。
三、引导激发创新个性作文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许多学生的作文没有个性, 没有真情, 没有创意的 表达。他们唯恐自己的情感不够高尚,思想不够深刻,语言不够成熟,以致得不 到高分, 于是学生被压制了个性, 束缚了手脚, 他们战战兢兢地揣摩教师心目中 好文章的标准,因此,作文中便充斥着伪圣的假话、成人的语言,千篇一律,缺 乏创新,作文丧失了自我。
其实,学生年龄不同,认识水平各异,而且性格爱好特长经历各种各样。他 们对于同一事物, 观察和思考的角度往往不同, 写作过程中的选材、 谋篇、 布局、 立意、 修改无一不是个体的主观行为, 就会呈现出个体的差异与色彩。 好的文章 往往是因为涂抹了个性化的色彩, 才有了与众不同与感人至深的力量。 个性是文 章的真正价值之所在。
我们教给学生写作的种种手法, 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写出千篇一律的文章。 反 而,我们要“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引导学生写出个性化的作文。那么,如 何培养学生的作文个性呢?
1. 引导学生表现自己独特的思想
学生的思想尽管不很成熟, 或许还不很正确, 但是正表现了他们的年龄特征 和时代特征, 教师不能以成人的是非标准, 自己的好恶衡量所有的学生, 要多宽 容, 哪怕学生的观点有点偏激, 只要教师给予适度的指导, 学生的个性就会得到 尊重和保护。 教师的责任是发现学生写作的闪光点, 引导学生按照自己本来的样 子更好地发展。
2. 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思考,训练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有一次,有一位学生写《成长路上,你牵着我的手》 ,其中的“你” ,既非父 母,也非朋友兄长,而是《格林童话》 ,虽然文章内容不够具体,但是鄙人首先 肯定了她思维的独创性, 在鄙人的引导下, 她进行了修改, 最后创作了一篇新颖 的佳作。
3.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 学生的想象之鸟一旦放飞, 创新的 芽便会破土而出。
4.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要多肯定学生大胆使用一些并不很成熟但极富个性的哲理性语言, 独特的句 式,独创的句子,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 。
但是, 我们要注意, 在培养学生的作文个性的同时, 同样要加强对学生的引 导, 创新不等于一味标新立异, 不等于让不健康的甚至反动的言论大行其道, 学
生的个性创造也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
四、课堂和网络构筑作文交流和发表的平台
传统的作文教学不够重视作文交流的环节, 而美国 《提高写作技能》 一书开 宗明义地表明, “写,是为了有效的交流” 。新课标也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 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让学生在课堂互相阅读彼此的作品,学习其他 同学的优秀作文, 并写下自己的评语。 设立班级QQ群或微信群, 让学生发表作 品,让大家进行点评。通过交流和发表激发学生的写作水平和鉴赏能力。
鄙人认为促进学生作文交流有多方面的意义:
1. 能够使学生相互间分享感受, 沟通见解, 形成思想和思维的碰撞, 同时也 促进作文的相互评改。
2. 另一方面,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多方面的心理需求会得到满足,从 而获得写作的内在激励。
鄙人认为,要改变作文教学效率低下的惨状,一定要进行大刀阔斧的革新, 比如:能否把作文从语文课中独立出来, 给作文独立的时间, 专门的师资?能否 给教师一套完整有序的作文教材?总之,只有多想办法,才会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