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市场需求 要满足更要引领》1200字
7月27日—28日,由中国酒业协会主办、五粮液集团公司承办的2017中国低度白酒发展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专家认为,从国际国内消费大势、产业演变规律、行业战略布局等多维度考量,大力发展低度优质白酒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白酒是四川的支柱产业,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白酒产业的创新发展,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大力发展新生代酒品,作为川酒的龙头企业和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五粮液集团公司将进一步通过工艺创新和酒体创新,适应新一轮消费升级的新需求。
古代白酒是低度化的,随着蒸馏技术发展和饮酒方式改变,后来中国白酒演变为以中高度为代表。实际上,包括国际上的一些洋酒也是这样,过去度数都比较低,是蒸馏技术、饮酒方式改变了这一切,逐渐向中高度方向发展演变。中国白酒大多在52°、53°左右,国际主流洋酒的度数一般是在40°左右,威士忌、白兰地都是如此。随着酿酒技术进一步发展,中国白酒低而不淡、低而不寡成为了一种可能。
现在白酒低度化,是在更高技术层次、更新消费体验基础上的低度化。它丰富了白酒产品系列,能够更多元化地满足不同消费层次、不同年龄阶段的市场需求。
过去,白酒都是以高度为主,消费群体比较成熟。但是从市场发展情况来看,年轻化跟低度化有着紧密联系。我们通过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消费特点作研究发现, 年轻人更容易接受度数比较低的酒。
五粮液高度重视新生代酒品开发,开发成系列的39°、38°、25°酒类产品。同时,我们也非常重视开发适应年轻人各种个性化、时尚化消费需求的产品,如调制鸡尾酒的白酒和各种类型的预调酒。五粮液在开发低度白酒方面走在全国同行业的前列,我们的白酒低度化探索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成型于80年代中期。在80年代末,39°系列低度白酒获得了第五届全国名优产品评选的金质奖杯。
浓香白酒在做低度白酒方面有独特优势。这是市场公认的。有这么一句话,“能够低度化的白酒才是真正的好酒”。浓香白酒做低度酒,五粮液为什么能走在前列呢?
首先,我们有独特的酿造优势。宜宾独特的地理环境,为低度白酒的酿造提供了不可复制的生态环境;独特的五粮酿造技术,也为低度白酒生产提供了优质的基酒保障。
其次,我们有系统的技术优势。在五粮液低度白酒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的加浆技术、定向的除浊技术以及精湛的勾调技术,都为生产优质低度白酒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技术保证。
从低度白酒的布局来看,市场需要更加丰富的产品系列。
为此,我们将进一步强化营销渠道,适应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完善餐饮、酒吧等市场布局。
同时,借助“一带一路”,我们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力争在欧洲、北美、东南亚,全方位布局五粮液营销体系。
从当前中国白酒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来看,白酒国际化也是一个摆在白酒行业的重要课题。
在国内,总体来看,行业已呈现出复苏的大背景。这一轮的恢复性增长是结构性的,是名酒企业的领涨,分化是非常明显的。行业仍然面临着挤压式竞争,从行业发展来看,走出去是一种必然选择。
(作者为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作文二:《新HR从满足市场需求开始》3500字
作者:康路
商学院 2006年12期
不久以前,一家大型消费品公司的人力资源副总裁决定拜访公司的一些重要客户,以便从他自身的工作角度出发,更好地了解整个公司的业务。为了不浪费客户的时间,他首先阅读了所有他可以用作参考的资料——年报、10K报告(一种表明一段时间内,一般是一个财政年度的财务收支状况的报表)、产品手册、分析报告。他的同事——公司的销售副总,虽然觉得这种想法很可笑,但当他看到人事副总对这一切了解得广泛而又透彻时,最终同意安排公司一个重要客户的采购副总裁与人事副总之间的会面。当他们走进会议室时,这位客户说:“我今天很忙。为什么我要花时间与你见面?”
20年前,对于任何一位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说,把时间花在外部客户身上都是不可思议的事,但在今天看来,这却是HR管理不可逆转的趋势,Brockbank教授借用这个故事,描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他曾用15年的时间,对2.8万名人力资源从业人员进行调查研究,深入考察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国际竞争的影响以及它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
将内部与外部联系起来
记者:作为人力资源战略专家,你如何看待当今人力资源发展的趋势?
Brockbank:传统产业中,技术的更新周期大约是7年,一项新技术或新产品的开发,可使企业在之后的几年中“丰衣足食”。然而,在当今的信息社会,技术和产品的更新不再能给企业高枕无忧的保证。我们看到,在美国和欧洲,由于其他的竞争优势正在迅速地变得相对不那么重要,技术和资本几乎可以自由地获得,因此一项新技术的寿命只有6个月。这意味着竞争对手可以轻松地在短时间内拥有同你一样的新技术,甚至战略也是可以复制的。
几乎每一个主流发展趋势都证明:人是成功的关键。企业的竞争不再是某一项单纯的技术或产品,而是持续的发展和创新能力。只有解决了人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持续发展的企业战略目标。有一个好的战略当然重要,但人们必须要实现它才有意义。还有我们不要忘了,战略必须由人来设计。只有人能面对环境中存在的竞争威胁并创造机遇。从人力资源角度来看,这是很令人振奋的。
记者:在这种发展趋势下,目前的人力资源工作职责与过去相比,是否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果有变化,这些变化的意义何在?
Brockbank:在完成雇佣、福利、培训和其他各项工作的同时,在过去的十年中,人力资源专业人员们已经努力使自己成为公司业务的合伙人,并使自己的工作与公司的经营战略相一致。人力资源专业人员们开始与总经理以及他们的销售、市场营销和生产部门的同行们合作,以保证人力资源的工作能够在帮助企业实现商业效益方面有所作为。人力资源开始将组织内部和外部联系起来了。
为此,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必须掌握和了解价值的概念。基本上,价值反映了公司的标准。人力资源价值命题意味着人力资源的各项措施以及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为主要利益相关方——雇员、一线经理、客户和投资者——带来利润。
记者:这是否就是对你讲述的故事里提出的问题的回答?
Brockbank:对。当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证明他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价值,并且知道如何提供这些价值时,就可以说服客户花时间与他们见面。而要做到这一点,人力资源人员要对企业的商业活动有一个独特而有力的见解。就像一位财务专业人士和营销或销售人员对于同一个产品市场的见解都各有独特之处一样,前者看到的是利润、现金流、信用度、风险和销售回报,而后者看到的是细分市场、人口发展趋势、产品或服务的需求、购买习惯等。
人力资源的独特视角应该是建立雇员忠诚度、客户态度和投资者回报之间的联系。也正是这种视角将企业内部的经理人和雇员行为与外部的客户和投资者之间建立了强有力的关联。因此,人力资源从业人员需要跨越不同的部门对商业环境进行观察,而这将使企业的成功几率大大提升。
记者:那么,人力资源从业者如何才能够以这种独特的视角观察商业环境,并切实建立企业内、外部各利益相关方的紧密联系呢?
Brockbank:人力资源专业人员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我的企业必须具备哪些组织能力,以提供相应的产品或服务,使客户从他们的腰包里掏出钱来并放进我们的钱包里,而不是竞争对手那里?
我们的雇员需要具备哪些能力,以使他们理解短期和长期的市场需要,并做出反应?
我们应如何投资于人力资源各项工作,以达成商业成果?
我们应如何组织人力资源活动以使我们提供的价值最大化?
我们应如何设计人力资源战略,以形成一个日程计划确定人力资源帮助企业成功的措施?
我们如何能保证人力资源专业人员了解要做什么,并且具备完成这些工作的技能?
对于外部经营现状的了解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些情况将最终决定所有人力资源内部管理措施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图1 人力资源价值命题
从配角到领导者
记者:你从事了多年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工作,并且你对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也有很多了解。你认为目前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Brockbank:目前在大多数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在很多企业决策者看来,人力资源管理很难与企业战略直接联系起来。因为与技术、销售部门等相比,人力资源的作用更多的是“无形”的。也就是说它很难用前两者都适用的数据统计方式来说明白身的价值,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一直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配角”而存在。很多HR部门也不自觉地低估了自己在公司业绩的影响。
另外,HR人员经常按照他们自己想要的结果制定信念、目标和行动,而没有对别人的想法给予充分的注意。实际上每一个群体认定的“价值”都是不同的。对于一名担心下岗的员工来说,HR人员应向他表明,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帮助他们不被解雇。对于一位担心达不到战略目标的一线经理来说,HR人员需要向他表明如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手段来提高业绩。对于客户,HR人员需要把对他们的关心体现在产品和服务上。对于担心股息收益的股东来说,HR人员必须创建这样的组织机构,它能够产生现实收益并给股东们信心,相信未来不可见的收益也会实现。
外部经营现状决定内部管理措施
未来的蓝图:新人力资源的14个标准
为了获得持久的优势,企业必须解决竞争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人”的管理问题。人力资源部门也因此必须逐渐从企业中的“配角”转变为企业战略发展的合作伙伴。根据以下14个标准,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进行自我评估,了解目前工作的基本状况,并找到需要做得更好的地方。而且可以此为起点,实现人力资源管理角色的根本转变。
记者:那么有什么样的办法可以帮助人力资源部门来解决这些问题?
Brockbank:人力资源从业人员要成为业务伙伴,给企业带来真实的价值,就要首先从满足市场需求开始。他们必须兼顾来自各方的有可能是经常矛盾的需求,如经理和员工的内部视野和顾客与投资人的外部视野。也就是说,HR人员在通过最基本的HR工作以制订、执行和创立实质价值前,必须了解外部业务的现实情况,因为企业内部的每一块钱都是由接受自身产品或服务的外部因素投下的。
记者:能举例说明如何做到这一点吗?
Brockbank:例如,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团队进行了一次客户调查后发现,高级管理层过于担心客户对价格低廉的实际要求,而又低估了人们对服务的实际要求。根据这些客户数据,HR和高级管理层同意切实提高雇佣标准及服务培训预算。之后,企业的市场份额经过从24%到19%的下滑后上升到31%。这就是HR创造价值的潜在影响力。
记者:这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而要成功地实现这种角色转变,你有什么样的建议?
Brockbank:的确,在过去的10年里这种演化发展表明,今天的人力资源部门要承担的已不仅仅是雇佣招聘等初级工作,其角色还应包括人力资本开发、职能专家、战略合作伙伴和领导者。
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把传统的HR工作转移到服务中心、服务专家或外包出去,并不是真正的转变。它只是意味着旧的HR服务功能发生了转移,而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质性转变。人力资源真正的转变体现在行为和结果两个方面。
改变必须是按照重要各利益相关方喜欢的方式提高。任何单一的人力资源措施的改变都不是真正的转变。真正的转变是各种措施的整合,并且结合增加价值的无形因素,如客户联系、组织能力和个人能力。
而且,获得管理层和员工的信任和接受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但真正的转变必须把关系变成结果,并为客户、股东、经理和雇员创造价值。
如图1所示,在进行人力资源部门的角色转变时,可以按照实线的顺序逐步进行。当然,有时也需要按照虚线的指示来进行。但无论按照哪种方式进行,最终将所有五个元素都联系起来,进行完整的转变,才能够实现整体的发展蓝图。
作文三:《社区养老如何满足市场需求》4000字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在自己熟悉的社区中养老,因此,社区养老服务的质量也决定了许多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我国虽然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但政府没有把养老服务纳入经济领域进行改革,影响了养老服务市场的形成,从事社区养老服务的经营者呼吁,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减免税费、给予补贴、提供免费职业培训等措施,来吸引民间资本进入社区养老服务产业,带动社区养老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在这里生活近60年了,舍不得离开熟悉的环境,所以选择在社区开设的托老所养老”。今年87岁高龄的田淑明说。 从20岁参加工作到退休,田淑明和家人一直居住在北京市羊坊店路中国有色金属工程设计研究院家属院。在她心里,再好的养老院也比不上自家院里踏实。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在自己熟悉的社区中养老,因此,社区养老服务的质量也决定了许多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那么,社区繁多的北京在社区养老方面做得如何呢?有何需要完善的地方? 社区养老受老年人青睐 退休后的田淑明在入住社区托老所之前,选择的是在单位分的房子里居家养老,随着子女相继成家立业出去生活,无人照顾的她选择了聘请保姆。“子女有了自己的家,老伴儿也去世多年,家里就剩下我,平时做饭、家务活儿都靠保姆”。田淑明告诉记者,但由于保姆每年春节都要回家,加上保姆本身护理水平有限,所以自从社区开设了托老所后,田淑明便辞退保姆凭借社区托老所养老。 “子女休息的时候便接我回家,这样省去他们24小时照顾我,我也不用离开小区到养老院,社区养老对我和子女来说都非常方便。”田淑明说。 与田淑明一样,王老伯夫妇也是中国有色金属工程设计研究院的老职工,由于王老伯的爱人身体不好,子女又不在身边,85岁的他无力照料老伴儿,因此,他将老伴儿送入社区托老所请专业护理人员看护。“因为在同一个社区里面,我每天都能在托老所陪着老伴儿输液,在这里吃完饭再回家休息,第二天再过来。”王老伯说。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北京市60岁以上户籍老人达235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18.7%,65岁以上常住老人达170.9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8.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空巢老人’或者高龄老人靠过去传统的家庭养老形式不能保障日常生活,需要调动社区周围的一些资源替补家庭资源的不足,社区养老成为老年人安度晚年的一种养老途径。”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张恺悌告诉记者。 在他看来,社区养老起到一个“蓄水池”的作用。“我们不能把所有的老年人在很短的时间内都送到养老机构里面,何况机构养老也不能替代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张恺悌说。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和平家园社区也是上世纪50年代建立起来的老社区。“居住在和平家园社区里的老年人有5000多名,80岁以上老人就有700多名,其中包括很多“空巢老人”,所以我们的养老院还兼有对社区和居家养老的服务职能。”将养老院开设在该社区内的寸草春晖养老院院长王小龙说。 入住在该养老院的老年人多数是本社区或附近社区的老人,他们选择在这里养老,一方面是对这里的环境熟悉,另一方面是方便子女随时探望。 生活在和平家园社区的赵献春今年92岁了,子女都在国外工作,难以照顾她,而居家养老的传统观念使得她不愿意到较远的养老院,开在家门口的养老院给她提供了熟悉的养老居所。 “社区就像一个虚拟的养老院一样,我们的模式就是实体养老院和虚拟养老院结合,形成一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入住养老院的主要是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王小龙说。 王小龙所说的社区养老服务,主要是为社区里的老人提供就餐。为了让社区里的老人知道当天的菜谱,寸草春晖养老院在外墙的醒目位置安装了电子显示屏。“每天准时公示养老院三餐的菜谱,跟入住的老人一样,小区的老人也可以根据个人喜爱按照每顿15元的标准,自行选择来养老院就餐。”王小龙说。 居住在和平家园社区的鲁老伯告诉记者,自己跟老伴儿经常来养老院用餐,在小区里吃完饭散步就回到家了,子女可以安心工作,完全不用为他们吃饭的事情担忧。 在张恺悌看来,养老院开在社区能为更多的老年人提供服务。居住在和平家园社区的孙继光夫妇年龄都近80岁了,唯一的儿子在2008年患急性白血病去世后,老两口成为失独老人。“我们有自理能力,没有入住社区养老院,但社区养老院的工作人员会定期来探望我们,为我们做一些家务,陪我们说一些宽慰的话。”孙继光说。 社区养老难在哪儿 “社区养老服务是老年人通过社区帮助在家养老。”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养老服务处处长宋学懂告诉记者。他介绍,北京市政府2009年提出了9064的养老服务总体发展目标和分步实施任务,即到2020年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养老服务,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为了推动社区养老居家服务的发展,北京市在2010年出台了《北京市市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九养”)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建立了养老助残券服务制度、同时要求社区(村)设立老年餐桌、社区(村)托老所等设施。 “《办法》的出台使养老服务更具备市场色彩了,社区帮助的主体是市场,即政府购买社区服务培育引导社会力量开发养老服务产品,包括家政、护理、社区托老服务。”宋学懂说。 在他看来,在北京二环内开办一个养老机构的话,投资一个床位就需要20万元,包括批地、拆迁、盖楼等一系列成本。但社区照料床位只需要较少的引导性资金投入,引导社会力量租用民房或商业用房,用以成立社区养老平台,因此,6%的社区养老服务将形成一个产业。 但在多数社区托老所的经营者看来,开办一个社区托老所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期间要面临选择房屋、交付高昂租金等诸多难题。 “我们的托老所仅有5张床位,社区很多想入住的老年人需要排队。”天下椿萱老年看护服务(北京)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徐永英告诉记者,公司目前只在羊坊店路中国有色金属工程设计研究院家属院开设了社区托老所。 “设计院为了解决职工养老问题,免费在社区给我们提供了100平方米的房屋作托老所,公司在其他社区采取的是服务站的形式,电话预约服务人员上门服务,不具备开设托老所的条件。”徐永英说。 据媒体报道,北京一些社区内的很多托老所未能正常运转,有的形同虚设,有的挪作他用,原因在于经营者无力承担高昂的房屋租金,以及缺乏专业护理人员。 寸草春晖养老院院长王小龙告诉记者,“养老院每年仅房租一项就需100万元,房租和员工成本支出占到了养老院每月固定支出的80%,目前,寸草春晖养老院有100个床位,收费一般在2000~2500元/月。要实现收支平衡,入住老人要在85人左右,即使在满员的情况下,养老院也需要6年才能收回成本。” 与王小龙感叹租金高不同,负责经营松龄爱老家园的翟长宝,在2011年时为了扩大托老所规模而苦苦寻觅了很多地方。据他介绍,现在在北京找一个两三居室的房间不难,但是要找到200平方米以上、价格地点都合适的地方非常难。“房屋难找、租金高是民办社区托老所遇到的最大难题。”多位社区托老所经营者告诉记者。 “社区养老用地难的问题,提醒我们在发展新社区的时候,应事先预留出来为老年人服务的空间,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扶持民间力量开办社区托老服务。”张恺悌呼吁。 社区养老政策亟待完善 在宋学懂看来,当前北京市养老服务体系和服务市场刚刚形成,养老服务政策还不完善,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队伍也没有列入国家劳动行业类别当中。 一些社区托老所经营者说,养老职业队伍没有列入国家劳动行业类别,他们的社区托老所处在“无名无份”的尴尬境地。 “我们现在没有名份,民政部规定30个床位以上的才给发执照,但是我们社区托老所很少能到30个床位以上,因为很难在社区找到那么大的场地去办托老所。”翟长宝此前对媒体表示。 “没有执照的最大影响就是无法得到国家给予养老机构的各种补贴,而这些补贴对于利润较低的养老服务业来说至关重要。”天下椿萱老年看护服务(北京)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徐永英说。 宋学懂也告诉记者,北京市5030家托老所是和所属街道(乡镇)主管部门以签约的形式成立的,关于托老所的管理办法还处于空白,由哪个部门为托老所办证也不明确,使得托老所无法在工商部门进行注册。 “目前能做的是依据北京市政府出台的《北京市市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九养’)办法》来进行政策和资金的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开展社区托老所,尽快解决托老所资质问题。”宋学懂说。 据记者了解,除了托老所资质尚未解决,社区托老所的管理办法以及扶持办法也没有正式出台。此外,社区托老所护理服务规范的标准也没有制定。对此,张恺悌表示,“这需要民政、卫生、人力和社保、工商等相关政府部门联合制定”。据宋学懂透露,有关部门将在2013年上半年解决托老所面临的注册、管理、标准等一系列问题。 记者还了解到,一些社区的养老服务中心面临着养老服务设施流失的问题。一些新建小区在设计时有养老用房,这些用房需要由政府出资回购,但政府每年没有预算回购,导致后期开发商将养老用房变成其他的社区公共设施。 一些研究人士表示,我国虽然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但政府没有把养老服务纳入经济领域进行改革,影响了养老服务市场的形成,没有针对老年人服务的经济政策,是制约养老产业发展的最根本原因。 “我们鼓励市场化运作,北京市老年人基本都有经济来源,无论是福利性养老金还是退休金,养老金理应用来购买养老服务,只有大家都去购买养老服务产品,养老服务市场才能够成形,养老服务产业才能形成,进而培养出大批的专业养老服务队伍。”宋学懂告诉记者。 从事社区养老服务的经营者呼吁,他们期盼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减免税费、给予补贴、提供免费职业培训等措施,来吸引民间资本进入社区养老服务产业,带动社区养老进入良性发展轨道。(据《中国青年报》2013年3月4日 )
作文四:《企业创新需要满足市场需求》500字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也是全球所有公司的战略重点。创新不仅能产生“颠覆产业”的威力,同时还能创造出巨大的财富。 作为一家进入中国26年的美国企业,专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罗克韦尔公司对此深有体会。面对中国经济增速换挡的新常态,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全球事业总经理石安表示,这不仅仅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契机。 “当整体经济放缓以后,最容易发现的是部分企业很难生存下去,尤其是以低价策略为主的企业,你会发现这些企业会失去竞争力。有实力的企业为了保持持续竞争力,不用低价牺牲品质,更不丢失市场氛围,会通过创新来优化成本,促进企业整体发展。” “创新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石安向《中国经济周刊》解释,“以罗克韦尔的经验来看,创新必须建立在一个市场供需的基础上;否则它是市场不需要的东西,在不需要的东西上创新是没有意义的。” 石安认为,“当今市场的需求变化太快,可能看到的是现在的需求,但等这个产品出来,已经晚了,已经过时了。所以现在我们开始倡导互联企业的概念。通过企业之间利用互联网将信息架起一层层的架构,信息高度透明,新的、快的信息就会帮助企业加强长期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能力。”
作文五:《社区养老如何满足市场需求》2000字
社区养老如何满足市场需求
作者:郝帅 宁迪
来源:《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13年第04期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在自己熟悉的社区中养老,因此,社区养老服务的质量也决定了许多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我国虽然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但政府没有把养老服务纳入经济领域进行改革,影响了养老服务市场的形成,从事社区养老服务的经营者呼吁,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减免税费、给予补贴、提供免费职业培训等措施,来吸引民间资本进入社区养老服务产业,带动社区养老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在这里生活近60年了,舍不得离开熟悉的环境,所以选择在社区开设的托老所养老”。今年87岁高龄的田淑明说。
从20岁参加工作到退休,田淑明和家人一直居住在北京市羊坊店路中国有色金属工程设计研究院家属院。在她心里,再好的养老院也比不上自家院里踏实。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在自己熟悉的社区中养老,因此,社区养老服务的质量也决定了许多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那么,社区繁多的北京在社区养老方面做得如何呢?有何需要完善的地方?
社区养老受老年人青睐
退休后的田淑明在入住社区托老所之前,选择的是在单位分的房子里居家养老,随着子女相继成家立业出去生活,无人照顾的她选择了聘请保姆。“子女有了自己的家,老伴儿也去世多年,家里就剩下我,平时做饭、家务活儿都靠保姆”。田淑明告诉记者,但由于保姆每年春节都要回家,加上保姆本身护理水平有限,所以自从社区开设了托老所后,田淑明便辞退保姆凭借社区托老所养老。
“子女休息的时候便接我回家,这样省去他们24小时照顾我,我也不用离开小区到养老院,社区养老对我和子女来说都非常方便。”田淑明说。
与田淑明一样,王老伯夫妇也是中国有色金属工程设计研究院的老职工,由于王老伯的爱人身体不好,子女又不在身边,85岁的他无力照料老伴儿,因此,他将老伴儿送入社区托老所请专业护理人员看护。“因为在同一个社区里面,我每天都能在托老所陪着老伴儿输液,在这里吃完饭再回家休息,第二天再过来。”王老伯说。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北京市60岁以上户籍老人达235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18.7%,65岁以上常住老人达170.9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8.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空巢老人?或者高龄老人靠过去传统的家庭养老形式不能保障日常生活,需要调动社区周围的一些资源替补家庭资源的不足,社区养老成为老年人安度晚年的一种养老途径。”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张恺悌告诉记者。
在他看来,社区养老起到一个“蓄水池”的作用。“我们不能把所有的老年人在很短的时间内都送到养老机构里面,何况机构养老也不能替代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张恺悌说。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和平家园社区也是上世纪50年代建立起来的老社区。“居住在和平家园社区里的老年人有5000多名,80岁以上老人就有700多名,其中包括很多“空巢老人”,所以我们的养老院还兼有对社区和居家养老的服务职能。”将养老院开设在该社区内的寸草春晖养老院院长王小龙说。
入住在该养老院的老年人多数是本社区或附近社区的老人,他们选择在这里养老,一方面是对这里的环境熟悉,另一方面是方便子女随时探望。
生活在和平家园社区的赵献春今年92岁了,子女都在国外工作,难以照顾她,而居家养老的传统观念使得她不愿意到较远的养老院,开在家门口的养老院给她提供了熟悉的养老居所。
“社区就像一个虚拟的养老院一样,我们的模式就是实体养老院和虚拟养老院结合,形成一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入住养老院的主要是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王小龙说。
王小龙所说的社区养老服务,主要是为社区里的老人提供就餐。为了让社区里的老人知道当天的菜谱,寸草春晖养老院在外墙的醒目位置安装了电子显示屏。“每天准时公示养老院三餐的菜谱,跟入住的老人一样,小区的老人也可以根据个人喜爱按照每顿15元的标准,自行选择来养老院就餐。”王小龙说。
居住在和平家园社区的鲁老伯告诉记者,自己跟老伴儿经常来养老院用餐,在小区里吃完饭散步就回到家了,子女可以安心工作,完全不用为他们吃饭的事情担忧。
在张恺悌看来,养老院开在社区能为更多的老年人提供服务。居住在和平家园社区的孙继光夫妇年龄都近80岁了,唯一的儿子在2008年患急性白血病去世后,老两口成为失独老人。“我们有自理能力,没有入住社区养老院,但社区养老院的工作人员会定期来探望我们,为我们做一些家务,陪我们说一些宽慰的话。”孙继光说。
社区养老难在哪儿
“社区养老服务是老年人通过社区帮助在家养老。”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养老服务处处长宋学懂告诉记者。他介绍,北京市政府2009年提出了9064的养老服务总体发展目标和分步实施任务,即到2020年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养老服务,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为了推动社区养老居家服务的发展,北京市在2010年出台了《北京市市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九养”)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建立了养老助残券服务制度、同时要求社区(村)设立老年餐桌、社区(村)托老所等设施。
作文六:《推陈出新才能满足市场需求》600字
从本届展会来看,国内汽保制造商的水平提升明显,能够推动中国汽保行业向良性方向发展。北京汽保展的优点是可以吸引国内专业买家的光顾,但本次展会选择的时间点不是很好,前有国外的复活节和愚人节,后紧跟者中国的清明节,让很多潜在的参观者选择了无可奈何的放弃。 在轮胎充气行业,PCL一直是全球领先的品牌,并且在不断革新充气技术而非仅仅推出新产品。在中国,充气设备质量参差不齐,鱼龙混杂,而好的充气产品并不多。先进的充气技术和可靠的制造工艺是此类产品的发展趋势。而作为影响安全的自动充气产品,国内居然没有相应的标准规范,更没有被纳入CCC认证范围,这足以说明国内在此类产品市场的细节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无论是新油加注还是废油处理,HORN TECALEMIT始终是优秀解决方案的创造者。其制作考究的产品、模块化的产品组合及优异的可靠性,使其成为扎实的德国工艺的典型代表。未来该产品将和软件系统相结合,更完美地为用户创造优异的价值。 公司本次推出的新产品众多。有1938年开始生产的快速接头系列的改进款,也有2012年末刚上市的全新形象产品;有针对欧洲市场的高纯度氮气机,也有针对东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款数显手持充气表;有全球统一标准无差异的CE认证系列油泵,也有非认证版本的油路中央控制系统;有奔驰、宝马或大众的专用产品,也有不分车型的通用产品。总之,市场的需求驱动我们不断推陈出新的步伐。
作文七:《用什么满足机收市场需求》2700字
用什么满足机收市场需求
收获机械的内涵越来越丰富了。 继小麦机之后,水稻、玉米收获机械成为热点,油菜等其他 经济作物收获急需摆脱手工劳作。
不久前, 在上海召开的第九届全国联合收割机技术发展及市场动态 (暨配套技术) 研讨 会,引起行业内广泛关注,连外国企业也派员参会,并发表见解, 新闻媒体也由当初的本报 独家专访,发展至多家竞相报道。
水稻机如火如荼
从去年秋季召开的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交易会上, 人们可以看出, 联合收割机依然是交易 会的主流产品, 众多有实力的企业纷纷上马水稻联合收割机, 无论产量还是销量均呈增长态 势。 2001年水稻联合收割机产销量比 2000年增长 13%,达到 9000台。由此,预示着 在小麦收割机市场被瓜分殆尽之后,一场围绕水稻收割机的市场大战已箭在弦上。
虽说我国水稻联合收割机市场巨大,但 80%以上的面积集中在南方 15个省(市、自 治区),而这些地区的地理特性、水稻品种、农艺、经济条件和生产规模差异极大,对机型 的要求各不相同。目前,我国水稻联合收割机保有量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是 个新兴的市场;洞庭湖、鄱阳湖流域市场尚未真正启动,其保有量仅超过千台。因此,水稻 联合收割机市场还是个潜在尚正发育中的市场。
技术方面, 双季稻产区水稻联合收割机向轻型、小型化发展; 而其他地区,全喂入机型 在发展中地区和新开发地区将有较大需求,并已向宽割幅、大功率、大粮仓、 双清选和双割 刀等多功能方向发展,以此适应不同地区的市场需要;半喂入机型也有这一趋势。 同时,与 会代表也认为, 半喂入机型尚不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规模, 只是一种处于市场导向阶段的 机型, 如果其价格不能降到两年内能收回成本, 短期内不可能真正走向市场 (除非国家给以 购机补贴)。
割前脱粒机型, 是近年从实验室走出的新机型, 在国内属刚刚启动的市场。 从生产实践 看,某些性能已超过英国。
总体看, 水稻收割机市场仍将平稳发展, 或略有增长态势。 但由于生产企业的增多及批 量的加大,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小麦机昨日黄花
由于小麦联合收割机市场发展高峰已过, 加之北方小麦产区机收率已近饱和, 联合收割 机产销量连年下滑(2001年全国小麦机约 2.6万台),研讨会上几乎无人提及。虽然人们 对小麦联合收割机的关注已成为昨日黄花, 预计今年产销量仍将呈下滑态势; 不过, 在众多 省市媒体报道中,小麦收割已由 “ 开镰 ” 变为 “ 开机收获 ” ,一些地方,镰刀搭着草帽卖也无人 问津。但全国小麦机收率却会继续走高。
玉米机争奇斗艳
2001年,我国玉米机收市场已开始启动,但发展速度还比较缓慢。不少农民从事玉米 机收都赚到了钱, 激发了其他机手的购机热情, 不少企业对今年玉米联合收获机市场形势看 好。
今年很多省 (市、区) 已把玉米机械化收获列入发展计划, 如山东省把玉米生产全过程 机械化列在七大农业机械化创新示范工程首位。安徽等十多个省(市、 区)也都不同程度地 列入重点发展计划。
近几年,玉米联合收获机的推广困难重重,其主要问题是受行距和使用可靠性的制约, 因此,目前很难使玉米机收形成小麦联合收割机那样的跨区作业态势。
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发展, 除厂家的生产能力外, 在技术上还需解决两大问题。 一个是对 行收获,一个是秸秆回收。去年,一种无需对行收获的全幅玉米收获机,率先由北京金乐和 天津富康开发研制成功。 这种收获机可以任意位置进入田间作业, 只要在收获机收获幅度范 围内, 无论几行或是行距大小, 均可被收获。 这两种机型极大地提高了玉米收获机的田块适 应性,而且不需开工作辅道,其结构简单,安装更为方便,可比 3行或 4行机减少一组或 两组摘穗装置, 大大减少机器成本, 既可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 也可与小麦联合收获机配套 使用。记者从此次会议获悉,目前,我国又有河北、山西、北京等地三家企业研制出不对行 收获机。 可以说, 不对行收获机是玉米联合收获机发展的方向和出路, 也是实现跨区作业的 前提之一。
玉米秸秆回收是我国农业结构调整、 畜牧业发展的要求, 各有关科研部门和厂家正在全 力开发这类新机具, 并有一些产品已投放市场。 如内蒙古赤峰农牧机械厂、 中国农机院的青 饲收获机, 河南郑州农具厂生产的秸秆回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 而山东青州华泰机械研究所 推出的 “ 全能 ” 玉米收获机,可收果穗、榨汁、收秸渣和除根茬,榨取秸秆汁液,粉碎后收集 秸渣。
从市场总体趋势看, 玉米联合收获机技术已趋成熟, 市场销售将会有所增长, 其主要市 场仍在山东、 河北、 河南和辽宁、 吉林等地, 而其他一些省、 区, 则仍处在示范、 推广阶段。 今年 3月,即有一些厂家开始了销售。
其他品种青黄不接
本次研讨会上, 与会代表明显感到, 除水稻、 玉米收获机仍是研讨的焦点外, 其他一些 经济类作物的收获机械,也成为会议重要的议题。突出表现在油菜收获机上。
我国是世界油菜生产大国,种植面积已增至目前的 800万公顷左右,占世界油菜种植 面积的 1/4强,而油菜从播到收,基本还处在手工操作阶段。目前,农业部已将油菜机械 化收获列入国家重点发展项目。
近年来, 我国部分地区使用现有的稻麦联合收割机, 进行改装收获试验。 但从使用效果
看,损失率高达 15%~30%,对此,农民难以接受,并迫切要求开发实用的油菜收获机。 通过研讨, 代表们认为,研制油菜收获机难度较大, 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割台损失 率大的问题,建议加长割台,以减少炸荚飞籽损失;分禾损失问题,如何减少枝杈牵连,以 减少籽粒的损失; 再有, 油菜籽粒细小, 如何增加机械设备密封性, 以减少缝隙漏损。 同时, 大家还认为,开发专用油菜收获机械经济上不合算,最好搞成多用机型,比较经济实用;轮 式自走机型较适合西北、东北地区,而南方则以背负式小型机较为适宜。
去年底,国内已有江苏南通农业机械总厂研制的五山牌 4LZY -1.5型油菜联合收获机 通过省级鉴定,总损失率<8%,含杂率<8%,破碎率<0.5%。
其他作物的机收,如牧草、薯类、花生、棉花、大蒜、甘蔗、向日葵等均有涉及。上述 机械设备虽有研制或新品问世, 但新机具、 新技术储备明显不足, 产品使用可靠性更是不尽 人意,故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结束语
我国收获机械的调整势在必行, 因此,科研、生产部门都应认清这个变化,并积极努力 去适应这个变化,才能使农业机械的发展紧跟形势,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管理、推广、销 售单位,则应根据农业生产需要,选择、推广农民用得起、使用可靠、性能好的新机具,从 而促使收获机械的与时俱进,为我国收获机械的新腾飞插上理想的羽翼。 (资料来源:中国 农机化报)
作文八:《绿色食品满足不了市场需求》400字
绿色食品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随着绿色消费观念日益被广大消费者接受,我国绿色食品的消费快速增长发展空间十分广阔。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供的数字,全国绿色食品年产量达1500万吨,但仅占食物商品量市场份额的3,,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农业专家认为,相对于农产品和食品总量来说,绿色食品发展的规模、生产总量和开发面积都比较小,只占全国大宗农产品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2,左右,但是这项产业经过10年的成长,已经显示出了现实的发展空间和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有关人士介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已经引发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安全优质的绿色食品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
国际市场有机类农产品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步扩大,为我国绿色食品发展提供了机遇。据国际贸易中心的调查报告,1998年,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11个发达国家的有机食品销售总额达到135亿美元,去年全球有机食品的市场规模约200亿美元,近10年来的年均销售增长率为25,到30,,如此巨大的市场空间也在等待中国绿色食品去竞争属于自己的份额。
作文九:《生产绿色食品 满足市场需求》2800字
生产绿色食品 满足市场需求
北京市延庆县
作为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延庆县担负着保护首都生态环境和发展区域经济的双重责任,为实现“政府得绿,社会得益,农民、集体和企业得利”的目标,延庆县提出了林业由造林、营林逐步向发展林下经济转变,根据实际情况打造适合本地区的林业产业发展模式,生产绿色食品,满足市场需求,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路子。
一、多种模式齐头并进
延庆县的林下经济模式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已经成为了延庆县林业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式。发展面积达3.5万亩,其中,林花0.7万亩,林药1.3万亩,林桑0.1万亩,林菌1.1万亩,林禽0.3万亩。涉及农户800余户,1600余人,总产值达4550万元。带动农民就业1600余人,平均每亩林地比以前增收500元,同时林下经济产业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当地现有玫瑰花、菊花加工厂2个,协会(合作社)2个。专业合作社作为市场、企业和基地的纽带,将农户和市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有效增强了市场的竞争力,解决了林农产品销售问题。
延庆县选定有特点的乡镇,建立起高标准的林下经济综合经营示范区。设置林菌模式、林药模式、林花模式等经营模式。在郁闭成林的栗树下栽植栗菇、在松树林下种植口蘑,在果树林下栽培黄芩、板蓝根等中草药材,这些示范区已取得成功经验,堪称在郊区发展林下经济的典范。四海大面积推广林下玫瑰、茶菊种植,开辟生产香料与饮品的新市场;千家店镇建立了以中草药茶饮品、野生菌类等为主的林下经济优良种苗繁育基地。为进一步摸索林菌、林药等品种栽培技术和经验,为今后快速、大面积推广林下经济强化科技支撑,延庆县还建立了占地60亩的林菌、林药研究基地,开展产量和质量的栽培试验及科学研究。
二、多项措施合力推进
为推进林下经济的发展,延庆县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是政府给力,创活力。县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对林下经济建设给予了资金和政策保障,特别是在发展林下经济的项
目立项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重点对菌棒、微喷头、小拱棚、深水井、机井、林间道路、冷却池和大型灭菌设施等方面给资金予扶持。镇政府建立鼓励政策,对于玫瑰鲜花给予农民每公斤补贴2元的奖励;腾出5栋日光温室和3栋春秋棚专门做为村民菊苗繁育基地,并聘请北京农科院专家到田间地头对茶农进行技术培训,手把手的教茶农如何栽植定植、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二是因地制宜,合理种植。延庆县结合各乡镇自身特点,在充分调查研究、考察市场的基础上,借鉴其他郊区县经验,立足本县条件,制定出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模式。坚持稳步实施,先行培育试点,重视示范带动,让农民群众看到林下经济发展的成效和收益,增强其辐射带动作用。
四海镇气候非常适宜玫瑰、菊花和食用菌的生长。政府利用这个优势,对区域进行了区划,楼梁村地处深山,海拔较高,特有冷凉天然条件,适宜发展茶菊;黑汉岭村利用松林繁茂,野生食用菌自然生长的特殊环境,进行仿野生食用菌训化和栽植及特色林药—猪苓的种植示范;同时还在公路两侧进行玫瑰产业带建设。珍珠泉准确把握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结合山地多、耕地少、森林覆盖率高,是一片未经任何工业污染的原生态区域。打造珍珠泉品牌,发展林禽经济,开发生产天然绿色的林禽产品,增强农副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
三是搞试点,带发展。林下经济是一项新型产业,延庆县立足本地实际,选择适宜发展的模式,抓好典型示范带动。2007年在楼梁村动员几户农户进行试种茶菊,当时新鲜茶菊一公斤卖两元钱,每亩产值能达到1500元以上,金灿灿的菊花给寂静的小山村增加了一道靓丽的风景。2008年,其它村民纷纷效仿,涉及全村98%的农户,种植菊花302亩,占全村总耕地的94%,成了名副其实的菊花村。当年全村菊花平均亩产2000斤,亩收益2000元,产值达60万元。现在通过政府的支持,茶菊生产已成为当地的品牌项目,向周边地区规模扩散,总面积达到1500亩,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
四是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为丰富林下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打下了坚实基础,全面提升了延庆县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水平。四海镇在茶菊和野生食用菌发展上大量引种和推广了新品种核心技术,茶菊新引进金米1号、2号、3
号和胎菊等新品种,林菌栽培技术由原来的人工培育转变成了穴播仿野生和半人工仿野生口蘑栽植,品种由原来的褐口蘑增加为白口蘑、栗磨、香菇、猪苓。穴播仿野生技术的推广为村民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周边村民每年仅上山捡野生菇一项收入人均可达6000-8000元不等。仿野生林药猪苓,已经发展到2000多亩,将填补我国目前猪苓野生资源稀少的现状。
三、蓬勃发展大见成效
林下经济的蓬勃发展已在一些示范地区大见成效。四海镇位于延庆县东部山区,四面环山,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资源丰富,平均海拔700米左右,昼夜温差大,气候冷凉,非常适宜发展林下经济,尤其是林下食用菌和茶菊等。从2007年起,该镇看到林地资源优势的巨大潜力,充分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独特的冷凉气候,重点发展林下仿野生菌栽培和林缘菊花、玫瑰等,生产出仿野生食用菌、茶菊、玫瑰花等天然绿色食品,直接供给相关超市,满足市场需求。截止目前,四海镇重点发展了林菌、林花(包括茶菊和玫瑰)和林药(猪苓),其中林菌1.2万亩,茶菊0.3万亩,玫瑰0.2万亩,猪苓0.2万亩。在楼梁、前山、王顺沟等村建立了茶用菊花一条沟,在黑汉岭和大胜岭村等村建立了油用玫瑰带,在黑汉岭、前山和菜食河等村的山上林下种植了仿野生口蘑和猪苓分布区。经过几年发展,四海镇的林下经济大大提升了当地的林业产值和农民收益,已成为四海镇的主导产业。
千家店镇位于延庆县东部深山区,属山地生态保育区,现有耕地22594.5亩,几年来退耕退稻还林1.9万亩,封山育林12万亩,现有山场面积47.8万亩,林木绿化率为82%。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林地资源,非常适宜林药的发展。千家店镇从2005年开始种植黄芩,在镇政府号召下及给予资金补助的政策下,村民种植黄芩的热情高涨,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截止目前,全镇共种植黄芩等中药材1.3万亩,三年后亩产600公斤(鲜重),按每公斤3元计算,亩产值达1800元。黄芩的嫩尖可做黄芩茶,根可入药,黄芩花开的时候一片紫色,万亩的紫花不仅酝酿着收获,而且给风景优美的千家店更添秀色,给辛勤的人们增添了无限的喜悦与希望。
伴随着中国社会向“小康”型社会的转轨,人们对农产品和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要求。延庆县发展林下经济产业,所生产的
产品,充分体现了延庆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县”的特性,纯天然、绿色、有机,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充分调整了延庆县林农业产业结构,使林业产业结构和农民脱贫致富得到了有机的结合,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开始向特色农业方向转变,带动了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惠农富农的目的。
作文十:《企业网络营销如何满足市场需求》1300字
企业网络营销如何满足市场需求
网络营销作为一种信息技术, 它可以从信息管理的各个程序来武装起一个企业, 使得企业在 现代商战瞬息万变的战场上确保立于不败之地, 使企业不受经济规模大小的制约, 可以随心 所欲地进行信息交流、 管理与利用。 但是, 对于企业来说, 产品市场的终端服务者是消费者, 因此消费者的满意是企业网络营销的不懈追求。
对于传统的营销模式,消费者们往往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窘境,售货员态度或 “ 冷若冰霜 ” 或 “ 热情似火 ” , 让消费者感到无所适从。 而网络营销大多采取一对一的服务, 给消费者以更 多 空间 , 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是否选购产品, 对于消费者而言, 轻松舒适易于 接受。 一般来说, 网络营销对于企业来讲可以更好的服务于消费者, 真正的做到让消费者买 的放心,用的舒心。
沟通便利
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将产品信息发布于网上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售后服务等信息。 消 费者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想要的产品, 如产生疑问, 可以及时的通过网络向企业 咨询。而企业可以设立专人为消费者解答相关产品及使用技术等问题,使沟通更加便利化, 更加人性化, 免去了以往电话咨询所带来的烦恼。 以往, 消费者即使不满意产品但面对售货 员或企业也不会轻易的开口评价产品的好坏, 但是通过互联网, 消费者可以畅所欲言, 对产 品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而企业则可以通过网络营销所带来的评价来收集顾客的意见和建 议,并及时有效的与消费者沟通改善。
效率提升
相较于直营店时消费者把意见提供给供销商, 供货商再反馈给企业生产者的复杂繁琐, 网 络营销大大的提升了对消费者的服务效率。 企业的客户服务部门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了解并有 更多时间去处理复杂问题和管理客户关系, 而且能有针对性解决顾客提出问题, 增加顾客的 满意程度。 对于消费者来说, 最为关注的无非就是产品在使用环节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问题 能否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对于消费者而言极为重要。 因此, 网络营销专人解答技术环节问题可 以省去消费者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消费者又何乐而不为呢?
服务优质
网络营销所带来的是 24小时的全程式服务,相较于直营店的早早关门有着无法比拟的方 便快捷。 大部分客户在购买产品后经常遇到许多技术上的问题和使用方面的难题, 特别是一 些高新技术产品, 因此售后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尤其在直营店尚未营业时, 产品出现问题, 消费者往往是入门不得其法。 而网络营销则是随时随地的解决了这一难题。 企业利用互联网 将公司的一些产品信息资料和技术支持资料放到网上, 客户可以根据问题进行查找帮助, 有 些简单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不仅是售后服务, 在消费者在咨询和购买的过程中, 企业便 可及时地提供服务, 帮助消费者完成购买行为, 在产品销售的过程中完善服务。 为满足消费 者的要求, 企业需及时了解并根据其特定需求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 通过网络营销, 企业可 以很容易满足消费者的差异性需求,更好的服务于消费者。
资料来源:://.wangqikeji.版权所有
发布人:zlyuhuan520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市场需求要满足更要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