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对幼儿游戏的理解》300字
对幼儿游戏的理解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有益于幼儿身心各方面发展、适宜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索周围环境,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形成和发展着各方面的能力。游戏就是幼儿的学习与工作,游戏活动最充分地反映与体现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性。游戏最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活动能力,能最有效地满足幼儿的需要,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对幼儿具有不可替代的发展价值。幼儿园教育如何将游戏这一儿童阶段的基本活动变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是一个涉及教育观、儿童观、价值观的重大问题。在此,要使游戏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
一、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
幼儿的游戏离不开外部的游戏环境与条件。它包括游戏的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两个方面。
二、保障幼儿游戏的权利
三、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
四、明确游戏既是教育的内容也是教育的手段
五、在游戏活动中指导幼儿的游戏
作文二:《幼儿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与执行力研究_李婷》6900字
2013
年 五 月 下 半
月
俗话说 :“ 无规矩不成方圆 。” 人生活在这个 大千世界中 , 会受到各种规则的限制 。 何 为 规 则
呢 ?
“ 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 、 学习 、 工作中必须 遵守的科学的 、 合理的 、 合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 它是人与人之间 、 组织与个人之间 、 组织与组织之 间彼此的约定 。”
〔 1〕
所谓游戏规则 , 则是游戏中
幼儿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做游戏 , 游戏规则可以是成 人预先为幼儿制定的 , 也可以是根据游戏情节的需 要 , 幼儿相互商量自己规定的 。 但在实际的幼儿园 游戏活动中 , 我们发现每个幼儿对游戏规则的理解 和执行力是各不相同的 。 那么 , 幼儿在游戏中何时 萌发了规则意识 ? 不同年龄段 、 不同游戏情境下的 幼儿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和执行情况如何 ? 以及如何 指导幼儿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和执行 ? 本文将围绕这 几个问题来探讨幼儿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与执行力情 况 。
一 、 幼儿的游戏规则意识与规则行为的 萌芽和发展
皮亚杰通过对儿童玩弹珠游戏的研究发现 , 幼 儿从萌发游戏规则意识到实践规则行为主要经历了
三个阶段 :
一是 “ 动即快乐 ” 阶段 。 这一阶段 , 幼儿只因 对仪式化的动作感兴趣而不断重复和模仿游戏的动 作 。
〔 2〕
比如玩弹球 , 幼儿会通过反复移动弹球 ,
或者让弹球从高处掉下来 , 再捡起 ; 或者反复扔玩 具 , 让成人捡 , 捡回来后又继续扔 。 此时 , 幼儿的 动作毫无规则 , 驱使幼儿游戏的动机 是 “ 机 能 快 乐 ”。 游戏的规则对于幼儿来说实际上没有构成任 何 “ 意义 ”, 不具有来自外部的 “ 强制性约束 ” 的 作用 。
〔 3〕
因此 , 处于以动作为中心的玩物阶段 ,
不会按规则来游戏 , 是一种无规则意识的表现 。
二是 规 则 “ 神 圣 不 可 侵 犯 ” 的 阶 段 。 这 一 阶 段 , 幼儿能够在形式上模仿年长儿童的游戏动作 , 开始注意到游戏的规则并模仿别人的规则行动 。 〔 4〕 但在规则的实践中 , 儿童仍然存在着自我中心的倾 向 , 他们一方面开始接受这些规则 , 认 为 规 则 是 “ 神圣不可侵犯 ” 的 ; 一方面因具有自我中心的特
点 , 无法避免坚持自己对规则的主张 , 屡次破坏游 戏规则 , 游戏中往往坚持依照自己所知道的游戏规 则来玩 。
三是规则 “ 协调 、 可变的 ” 阶段 。 大约从 5岁 ~
6岁开始 , 幼儿开始能顾及他人 , 并注意与他人的
〔 摘 要 〕 幼儿 期 是 幼儿规则 意 识 与规则行为 形 成 和发展 的 重要 时 期 , 游戏 是 幼儿的
基 本活动 , 其 本 质 特 征 具 有规则 性 。 任 何 游戏 要 想 顺 利开 展 , 都 必 须 以理解 和 遵守 游戏 规 则为前 提 。 深 入 了 解幼儿对 游戏 规则的理解 和执 行情 况 , 有 助 于 帮 助 教师 积 极 指 导幼儿的 游戏 , 帮 助 幼儿养 成 遵守 游戏 规则的行为 , 从 而 促进 幼儿规则 意 识 的 形 成 , 培养幼儿 良 好 的行为习 惯 。
〔 关键词 〕 幼儿
游戏 规则
规则 意 识
理解与 执 行
幼儿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与执行力研究
□ 李
婷 卢 清
33
2013年 五 月 下 半
月
关系 。 逐步学会协调自己和玩伴的不同意见 , 开始
关注彼此的表现和考虑对手的意图 , 这标志着 “ 去
自我中心 ” 能力的发展 。 因此 , 在这一阶段的幼儿
已不把规则看作是神圣不可改变的东西 。 他们已经
能够认识到规则来源于 “ 讨论和协商 ”, 是 “ 社会
同意 ” 的结果 , 由于规则是 “ 社会同意 ” 的产物 ,
因而参与决定 、 同意规则的人应当尊 重 并 遵 守 规
则 。 〔 5〕 这时 , 幼儿开始把遵守共同规则理解为互
惠的条件 , 游戏者之间开始出现真正的协作 , 规则
也由 “ 外在的规则 ” 变为自主的规则 。
皮亚杰认为 , 幼儿出现以上的表现取决于其对
规则的理解即认知 。 第一个阶段中 , 幼儿根本不理
解规则 , 他们不关心胜负 , 只对游戏 本 身 抱 有 兴
趣 ; 第二个阶段中 , 幼儿的游戏限于模仿 , 对游戏
规则不能充分理解 , 是由外界强制的他律的规则 ,
是模仿地强制执行的 ; 第三个阶段中 , 儿童已充分
理解了规则的意义 , 并认识到规则是为了进行游戏
互相协商制订的 。 在这三个阶段中 , 幼儿认知的不
断发展 , 使其对规则的理解不断深入 , 从而产生了
相应的规则意识与规则行为 。
二 、 幼儿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与执行情况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 很多人会把幼儿早期
的游戏仅仅当作 “ 玩耍游戏 ”, 无所谓 “ 规则性 ”。
但在幼儿园的游戏中 , 我们发现正确地理解和执行
游戏规则是游戏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 正如
维果斯基所言 , “ 规则是游戏本质的特征 ”, 任何
一种游戏都具有规则性 。 下文将通过幼儿常玩的几
个游戏实例来说明不同年龄段 、 不同游戏情境下的
幼儿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与执行力的情况 。
(一 ) 不 同 年 龄 段 的幼儿对 游戏 规则的理解与
执 行情 况
捉迷藏游戏 , 俗称 “ 躲猫猫 ”, 是幼儿百玩不
腻 、 最普遍玩的一个游戏 。 〔 6〕 在幼儿园的实践活
动中 , 我们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玩捉迷藏游戏
时的表现有所不同 , 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与执行情况
也不同 。
4岁以前 , 幼儿玩捉 迷 藏 的 本 领 处 于 藏 不 好 , 找不着的初级阶段 , 只会进行简单的躲藏和寻找 。 这一年龄段幼儿的思维没有 “ 去自我中心 ”, 不会 从 “ 他人思维 ” 的角度思考问题 , 对游戏的规则思 考并不多 。 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 “ 我看不到的 , 别 人也看不到 ”, 因此这个年龄或年龄更小的幼儿在 玩捉迷藏游戏时 , 常常是在寻找者的目光注视下 , 要么把眼睛一闭 , 把脸一捂 , 要么大喊着 “ 我藏好 了 ”、 “ 我在这里呢 ”, 然后让别人来找 , 结果可想 而知 。 〔 7〕 这充分体现了游戏规则对年龄较小的幼 儿来说实际上并未构成任何 “ 意义 ”, 不具有来自 外部的 “ 强制性约束 ” 的作用 。 他们更多的是享受 游戏中躲藏与被找到所带来的机能乐趣与快感 , 并 未意识到游戏的规则及对规则的是否执行 。
4岁 ~5岁是幼儿能注意到游戏规则并逐步理解 游戏规则的转折阶段 。 这一年龄段幼儿逐渐摆脱了 “ 自我中心思维 ”, 开始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 题 , 能够认识到游戏时需要规则 。 所以 , 这一阶段 的幼儿会开始考虑躲藏与寻找的策略 , 并提醒对方 注意游戏规则 :“ 要蒙好眼睛 ”, “ 不可以偷看哦 ” 等 。
5、 6岁以后是幼儿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与执行的 明显发展阶段 。 在躲与藏的过程中 , 多数幼儿在做 找寻者时 , 能够很好地遵守游戏规则做到不偷看 。 在藏的过程中 , 开始使用一定的策略 , 不动声响藏 在较为隐蔽的地方 , 以增加对方寻找的难度 。 这就 表明年龄稍大点的幼儿在玩捉迷藏游戏时 , 对游戏 规则的理解较为透彻 , 能认识到规则在游戏中的作 用 , 在游戏时便能较好地执行游戏规则 。
(二 ) 不 同 游戏 情 境 下幼儿对 游戏 规则的理解 和执 行情 况
在幼儿园的实践观察中 , 我们发现不同游戏情 境下的幼儿在玩集体游戏或是小组游戏时会有不同 表现 , 而且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与执行情况也是不同 的 。
以 幼 儿 常 玩 的 两 个 游 戏 为 例 :一 是 集 体 游 戏 ——
— “ 抢椅子 ”, 玩法是选择 7名幼儿随着音乐围 着 6把椅子转圈走 , 当音乐停止时 , 幼儿要立即找 34
2013
年
五 月 下 半
月
椅子坐下 , 没坐到椅子的幼儿则被淘汰 , 然后取走 一把椅子 , 游戏继续进行 , 直到赛出最后一名坐到 椅子的幼儿为获胜者 。
〔 8〕
二是小组游戏 —— — “ 夹
沙包 ”, 玩法是将每组的 8名幼儿分 A 、 B 两组站好 , 进行接力比赛 , 先由左边幼儿用下巴夹沙包 , 将沙 包运到对方幼儿身后的筐中 , 然后对方幼儿再接着 夹沙包 , 其中运沙包的路上还设置一些障碍物 , 哪 个小组又快又先越过障碍物 , 率先完成接力就为获 胜组 。
通过观察 , 我们发现集体 “ 抢椅子 ” 游戏的活 动中 , 幼儿已具备初步的游戏规则意识 , 大部分幼 儿基本都能实践游戏规则行为 , 做到按规则游戏 。 但通常有一小部分幼儿会通过 “ 音乐未停之前急忙 坐下 ”、
“ 不按顺序走 , 离椅子近 ” 等行为破坏游
戏规则 , 而使游戏中断 。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 部分幼儿虽已具备一定的规则意识 , 但在游戏时仍 有 “ 自我为中心 ” 的倾向 。 因此 , 导致在游戏时 , 仍坚持自己对游戏规则的理解 , 不惜违反游戏规则 意图在游戏中获胜 。
而在小组 “ 夹沙包 ” 游戏进行前 , 带班教师还 特意强调了游戏规则 。 这一次 , 全班幼儿均能按照 游戏规则游戏 , 但经过一轮接力赛 , 仍存在一些问 题 :小组中的个别幼儿不执行游戏规则 (出现移动 障碍物 、 用手夹沙包等行为 ), 再次引发了游戏过 程中的矛盾 。 这就说明幼儿在进行游戏前并非不了 解游戏规则 , 但是执行游戏规则的时候却未考虑到 小组是一个集体 , 个人不遵守游戏规则的行为也会 影响到小组 。
以上 可 以 看 出 , 不 论 是 集 体 游 戏 还 是 小 组 游 戏 , 由于幼儿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和执行力存在一定 差异 , 出现了游戏中的个别幼儿不遵守游戏规则而 使游戏中止 。
三 、 指导幼儿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与执行
通过上面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 , 规则一词对年 幼的孩子显得很抽象 , 他们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与执 行情况各不相同 。 因此 , 要想让幼儿正确理解游戏
的规则并学会执行规则 , 关键在于让幼儿明白什么 是规则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 而且教师应根据幼儿 对规则的理解和执行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指导 。
(一 ) 指 导幼儿对 游戏 规则的理解与 执 行 要 符 合 其 年 龄 特 点
从上文皮亚杰对儿童玩弹珠游戏的研究可以看 出 , 幼儿从萌发游戏规则意识到执行游戏规则这一 过程与其年龄特点和思维发展水平是密切相关的 。 因此 , 在组织和引导幼儿游戏活动时 , 应根据幼儿 的年龄特点和思维发展水平来选择游戏的类型与方 式 。
小班幼儿的游戏多以想象和模仿周围成人活动 居多 , 因而对游戏的规则意识较模糊 , 不易理解游 戏规则且易忘 。 对此 , 教师可考虑让小班与中大班 一起游戏 —— — “ 以大带小 , 以小学大 ” 的方式 , 让 小班幼儿感受游戏是有规则的 。
〔 9〕
此外 , 还可以
用图标暗示法 , 把游戏规则画成有趣的画面 , 如在 建构区画上脚丫的图标 , 并写上大大的数字 4, 幼 儿进去玩时就知道这个区域能容纳多少人 , 如果已 经有 4个小朋友在里面了 , 就要自觉地等待或去别 的活动区 。 通过这种直观形象的方式就可帮助小班 幼儿理解游戏规则 , 增强规则意识 。
中班幼儿的游戏逐渐有一定计划性 , 对游戏规 则的理解与执行较小班幼儿明显 。 但这一年龄段幼 儿的规则意识和对规则的执行力仍有待加强 , 教师 可根据幼儿游戏的特点 , 选择竞争性较低 、 合作性 较高的游戏 。 如 , 非竞争性的猜谜游 戏 , 运 用 颜 色 、 形状 、 大小等元素的简单的拼图 , 配对游戏等 活动 。 通过这些活动 , 加深中班幼儿对游戏规则的 认识 , 意识到执行游戏规则的重要性 。
大班幼儿的游戏主题较明确 , 开始自己制定游 戏计划 , 协商 , 讨论游戏规则 , 能很好地理解与执 行游戏规则 , 并尝试通过变通游戏规则使自己享受 游戏带来的的乐趣与自由感 。 当幼儿学会自己制定 游戏规则并执行时就蕴藏着幼儿学习 与 发 展 的 契 机 , 因此 , 对大班幼儿的游戏 , 教师应引导幼儿共 同讨论 , 让幼儿自己总结制定游戏规则 。 当幼儿成 为制定规则的主人时 , 执行规则的自觉性才会不断
35
2013年 五 月 下 半
月
提高 , 而且同伴间的监督与提醒 , 也比教师屡次强
调游戏规则的效果要显著得多 。
(二 ) 通 过 榜 样 示 范 , 潜移默 化 地让幼儿理解
并 遵守 游戏 规则
“ 榜样示范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 是指为
学习者树立榜样 , 而后由榜样向学习者示范 , 学习
者再从中模仿而进行学习 。” 〔 10〕 游戏中 , 我们可
以通过表扬 、 鼓励遵守游戏规则的行为 , 为其他幼
儿树立模仿的典范 , 从而促进幼儿对规则意识的形
成与理解 。 如 , 在 “ 夹沙包 ” 游戏中 , 当 B 组幼儿
能按游戏规则进行活动 , 而 A 组幼儿出现了用手拿
沙包 、 移动障碍物等违反游戏规则的现象时 , 教师
可以在第一轮接力赛结束后 ,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奖
品发给遵守游戏规则的 B 组幼儿 , 并向全班幼儿说
明 :“ 第一轮接力比赛中 , B 组的小朋友在游戏时
表现最棒 , 他们能够遵守游戏规则 , 不跑不抢 , 用
下巴夹沙包 , 不动障碍物 , 而且相互 帮 助 一 起 努
力 。 老师觉得他们很棒 , 应该奖励他们 !” 这样一
来 , 没有受到表扬和鼓励的 A 组幼儿就会意识到个
人遵守游戏规则对小组的重要性 。 当 教 师 趁 热 打
铁 , 宣布进行下一轮接力比赛游戏时 , 大多数幼儿
在榜样示范的作用下 , 就能较好地理解和遵守游戏
规则了 。
(三 ) 集 体 讨 论 , 请 幼儿 参 与 游戏 规则的制 定
无论小班 、 大班 , 要想让幼儿充分理解游戏的
规则并内化为自身的具体行为 , 就需要让幼儿充分
理解执行游戏规则的益处 。 〔 11〕 如 “ 抢椅子 ” 游戏
中出现违反规则情形时 , 教师可及时组织幼儿一起
讨论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 如 , “ 请大家说说刚才我
们玩游戏时 , 有哪些不合要求的地方呢 ? 我们应该
怎么做呢 ?” 通过幼儿七嘴八舌的讨论 , 包括违反
游戏规则的幼儿在内 , 所有幼儿最后一致总结出 :
1. 游戏中不能随便拉碰椅子 ; 2. 一定要等到音乐停
止时才可以坐下 , 不能挤 , 不能抢 ; 3. 必须绕着椅
子 走 , 不 能 跑 , 不 能 中 途 停 下 。 然 后 问 问 幼 儿 :
“ 刚才大家说的这些 , 是不是每个玩游戏的人都要 遵守呢 ?” 当幼儿一致同意时 , 教师就可以趁热打 铁说 :“ 小朋友们刚刚自己总结出来的这些就是游 戏规则 , 只有每个人遵守游戏规则 , 游戏才能顺利 进行 , 我们才能玩得开心 。”
可见 , 幼儿游戏规则意识的增强和规则行为的 形成并非一朝一夕 。 幼儿只有在游戏中体验规则带 来的乐趣 , 并觉得它们有用时 , 幼儿才会把执行游 戏规则视为自己的内在要求 。 这就需要教师利用有 利时机将游戏规则转化为幼儿游戏的内在需求 , 让 幼儿自己体验游戏规则的必要性 , 使其充分理解游 戏的规则并感受到规则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 最终 才能保证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 。
注释 :
〔 1〕 郑三 元 . 规则的 意义 与儿童规则教育 新 思 维 〔 J 〕 . 湖 南 师 范 大学教育 科 学学 报 , 2006(5) .
〔 2〕 〔 3〕 〔 4〕 〔 5〕 刘 焱 . 儿童 游戏 通 论 〔 M 〕 . 北京 :北京 师 范 大学 出版 社 , 2008(1):568-570.
〔 6〕 〔 7〕 武 建 芬 , 强 清 . 从 捉 迷 藏 游 戏 看 儿 童 心 理 理 论 能 力 的 发展 〔 J 〕 . 上 海 教育 科研 , 2011(10) .
〔 8〕 〔 11〕 李 宇 . 在游戏中 培养幼儿规则 意 识 〔 J 〕 . 才 智 , 2009(36) .
〔 9〕 黄 建 玲 . 对幼儿规则 游戏 的 探 讨 〔 J 〕 . 学前 课程 研 究 , 2008(6) .
〔 10〕 龚 燕 , 刘 娟 . 幼 儿 规 则 意 识 与 行 为 的 培 养 〔 J 〕 . 学前教育 研究 , 2009(1) .
参考文献 :
① 张 伟 芳 , 傅 根 跃 . 捉 迷藏 游戏 :促进 儿童心理理论 和 执 行 功 能 提 升 的 重 要 途 径 〔 J 〕 . 幼 儿 教 育 (教 育 科 学 ) , 2012(12) .
② 邱 学 青 . 学 前 儿 童 游 戏 〔 M 〕 . 南 京 :江 苏 教 育 出 版 社 , 2008.
(李 婷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 ; 卢 清 :西 华 师 范 大 学 教 育 学 院 教 授 四 川 南 充 637002责任编辑 :罗旭舟 )
36
作文三:《幼儿对假装游戏中意图和行为作用的理解》12300字
文章编号: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