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与牛有关的记忆》3400字
牛是农人的命根子,但凡农人,最看重的莫过于牛了。
初次见识牛的厉害大约是五六岁的年纪,那是一个春阳杲杲的中午,我们一群小伙伴正在村头的蛤蟆石上玩做饭饭的游戏,忽然间听的对面山道上有人的嚎叫声。一起把头扭过去观看,只见一个人在跌跌撞撞地奔跑,一头牛高扬着尾巴在后面追赶,人在没命地跑,牛在发疯般地追。我们认出那人是宝成叔,牛是生产队里的种牛大卵子。跑过一个山弯,牛和人都不见了,接着后面有五六个人在边跑边喊,也追过山弯不见了。就在我们还没回过神来的时候,又听见大马滩里人的叫嚷声响成了一片,接着就看见一群人拉着一辆架子车沿着山道狂奔而去,留下哐里哐啷的一路响声。
不一会就知道宝成叔被公牛大卵子用它那弯月般的犄角戳穿了腿肚子,幸亏送到医院及时,才捡了一条性命。人们都感到很奇怪,往日温顺的大卵子,那天却突然间发了疯,红着眼睛一直把宝成叔从杨家湾追到了大马滩,最后逼到一个墙角,用犄角戳穿他的左腿肚子之后才扬长而去。
从此,看到牛就很惊惧,敬而远之。
后来父亲做了生产队的饲养员,我便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牛,对牛的恐惧也逐渐消匿了。因为经常帮着父亲给牛添草、垫圈,慢慢地竟然和牛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就连公牛大卵子都和我很亲近,我高兴的时候可以摸摸它那鼓圆的大卵子,它竟然显得很温顺,使人怎么想都不能把它和顶人的事件联系起来。
生产队里的牛全靠放养,有专职的放牛娃。在农村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只要你放牛,哪怕你六七十岁了,人们还是管你叫放牛娃;如果你看磨子,哪怕你只有二三十岁,不论老少一律喊你磨老汉。春夏秋三季放牛娃每天负责放牛,饲养员负责铲圈、垫圈,给老弱病残的牛们适当增加一些草料,健壮的牛们晚上是再没有草料的。到了冬季,就全靠干草饲养了,也是父亲最辛苦的时期。三间牛圈的粪要铲,牛吃剩的草秸要清理,晚上牛归圈了还要给拌草......父亲整天忙碌在牛圈里。因为做饲养员不仅可以多计工分,还可以得到一些小实惠,譬如冬天可以晒些牛粪、弄些草秸填炕洞,使我们的火炕一直滚烫滚烫的,寒冬的日子不再饱尝冷冻之苦,所以父亲硬撑着做了四五年的饲养员。
春夏之交是牛的一道坎,不少羸弱的老牛就倒在了坎外边。关山的冬季漫长,到人间四月芳菲尽的时候,山坡沟洼,才有了星星点点的绿色。农谚说得好:羊过清明牛过夏,人过小暑撂大话。可是立夏之后的关山,也只是寸草覆地,牛羊只能吃个半饱,那些骨骼凸起,嶙峋森然的老弱之牛,啃上一天肚子还是瘪瘪的,走路的姿势便一日比一日趔趔趄趄,终究支撑不住了,就滚落山沟或是僵硬在牛圈里。在春夏之交的三四个月里,每年都有数头牛乃至十多头牛乏死,队长隔三间五地就喊人到山沟里或者牛圈院子里分牛肉,家家户户的娃娃或者女人就提着竹笼子去分死牛肉,接着村子里就会弥漫着腥气很重的肉香味。
牛真正过上好日子是包产到户之后的事情。牛在生产队里把苦吃尽了,把罪受了了,一到私人户里,不仅仅是圈舍宽展了,而且主人每天干土垫圈,寸草三刀的精心喂养着,即就是秋雨连绵的日子,主人也早早贮存好干土,每天都会把圈舍垫得平平整整的,哪怕下上十天半个月,牛们都是毛色光鲜,全然不似在生产队时的屎尿满身,龌龊不堪。更有一些爱牛的老人,除过精心喂养之外,还要给牛洗澡,挠痒痒,三伏天还要给牛灌二斤清油润肠,季节变换,牛圈的冷暖时时惦记在心中。牛,是农人眼里不会说话的伙伴,家庭中的成员!
我家最初分得两头牛,一头母牛,肚子奇大,性子瓤,名叫大肚子;一头犍牛,身高体长,四腿如柱,四蹄如碗,力气蛮实,性子急躁,名叫黑眼核。这两头牛是两个极端,一头是最好的一头是遭人弹嫌的,这也符合当时生产队优劣搭配的分配规则。为了使羸弱的大肚子早日壮硕起来,父母想尽了办法:给它煮过荞麦吃,用我们的尿尿泡大麦给它吃,还灌过瞎瞎肉煮成的肉汤.....苦心人天不负,那头羸弱的大肚子母牛,经过父母一个冬天的精心照料,竟然脱胎换骨了一般,那嶙峋突兀的骨骼被皮肉包裹得没有了痕迹,身上的黄毛油亮生辉,全村子的人无不称奇。
包产到户那年的夏天,我刚好高考落榜,便与大肚子母牛,犍牛黑眼核朝夕相处了。犁地的时候,别人家一晌都要犁三亩来地,我一晌只能犁两亩多地,差不多要比别人少一亩地,这样的结果并不是说我的技艺不如别人,关键是牛的问题。别人家的两头牛一起用力,犁跑得自然快,我家的犁全靠黑眼核拉,那大肚子完全是个陪伴者,就是跟上走也走不快的,拖黑眼核的后腿,如此以来,我一晌犁得地自然比别人少了。父亲说不怕慢但怕站,慢慢来吧,一把手指头都不一样齐呢,人也不是还有精明傻愣之分么,咋能叫牛就一样样的利朗呢!我听从了父亲的话,不再为难大肚子母牛,任其逍遥地跟着黑眼核做陪伴。性子急躁的黑眼核对大肚子母牛却显得异常的宽容,一晌地几乎是它一个犁出来的。看来牛也有气量宏大与窄小之分啊!正因为如此,我在鞭打大肚子时也只是恐吓性的,只是吆喝声大皮鞭并不真正落在牛身上。老人们给我们说,打牛要打牛的后半截子,也就是臀部、屁股部分,前半截是不能打的,如果打了牛的头,那么再蔫的牛都会发懆,轻者甩掉耕头,扬长而去,重者怒目相向,弄不好会顶伤人的。为了鼓励娃娃好好念书,长辈们经常说:要好好念书啊,念不哈书就要打牛后半截子啊!
我当了四年农民,黑眼核和大肚子陪我耕作了三年,因为黑眼核在我第三年农人经历的时候,死于非命,令我们一家伤感不已。那是1983年的春天,上午我去阳山屲的麦地里拔野燕麦去了,父亲套上牛,把村子西头狗舌头地里剩余的二分闲地种上了洋芋,回家后,父亲给牛倒了些洋芋钩子(切过洋芋种子剩下的部分)喂牛吃,往常耕地回来都是这样喂牛的,然后父亲便喝茶去了。不知是劫数还是牛太饿了,就在父亲还没有喝下一杯茶的功夫,黑眼核竟然被洋芋钩子卡住了,牛肚子已经胀得和脊背一样高了,眼珠子像要爆出来似的,满院子是牛“吭吭吭......”的喘气声。情急之下,父亲听从了一个割扫帚人的话,拿擀面杖在牛嘴里往下捅,结果洋芋钩子没有被捅下去,反而把牛的喉管捅烂了,加重了窒息的进度,美丽健壮的黑眼核就那样被活活的胀死了。为此,我们家整整两天没有动烟火,一生要强的父亲整整睡了两天,最后在街坊邻居的劝说下才开始吃饭,干活。三十年过去了,黑眼核那温顺的眼睛里临死前的泪水,至今清晰地烙在我的记忆屏幕上。
幸喜的是我们家的大肚子一连三年生产了三头牛犊,两母一公,体形健美,精神抖擞的健壮。俗话说:母牛生母牛,三年五头牛。由于青年母牛的生产,我家的牛队伍很快得到壮大,不到四年的时间,我家已经有六头牛了!看着一圈活奔乱跳的牛们,一家人的心里充满了美好的期盼。
就在我结束了农民生涯的那年秋季,我们家的牛又经历了一次劫难,一家人的心又跌倒了冰窖里。
在重阳节过了时间不久,那天下午三弟赶着牛到背后坑去放,赶到半路,牛们贪婪地吞食着路边的绵绵草。就在牛们专心吞食的时候,斜刺里突然飞起一只野鸡,我们那头叫麦草黄的青年母牛,一猛子受到惊吓,一口草就卡在喉咙处,一下子就跌倒在地,眼珠子泛白,肚子鼓圆,三弟吓得哇哇大哭着跑回来喊父亲。等父亲和大哥他们赶到背后坑时,我们健美的麦草黄已经大睁着眼睛没了气。三弟趴在麦草黄的身上哭得死去活来的,因为麦草黄已经有四个月的身孕,来年的春天就会生牛犊子的,这等于害了两条命啊!最后是大哥硬把他搀着走开了。
就在麦草黄死去一月多时间之后,三弟在村后的大梁上放牛,下午往回赶牛时,我家的另一头母牛白头顶拐进了岔道,左后蹄踏进了纠缠的桦树根里,三挣扎两挣扎,左后腿便折了。一直到半夜里我们才把白头顶找见用架子车拉了回来,三弟早哭得嗓子都哑了。第二天请来兽医一看,说卖了吧,早卖了少损失几个钱,这断腿治不好了!父亲便叫来了牛贩子,以300块钱的价格把白头顶卖了。 从此,三弟再不与牛打交道,牛使他伤烂了心。
那些一头一头温顺的耕牛,帮助我们耕种打碾,牛粪除过肥田之外还能在冬天填充炕洞,赐予我们一冬天的温暖,就是乏死山坡的那些牛们,肉被我们吃了,皮子又扎成连枷,就连牛尾巴也成了阴阳先生手里的法器,所以它们不仅仅是吃的青草挤出来的是奶那么伟大,可以说牛们把自己的全部都献给了人们!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小山村已经逐渐消失,人们都搬进了整体划一的新居,种地的人也越来越少,养牛的人也越来越少,一个村子里,能见到的耕牛已经寥寥无几,“牧童骑黄牛”的景象早已经成了历史。也许要不了多少年,孙子们要看看黄牛,怕是只能靠我们的记忆在纸上画出它来了呢。
作文二:《与澳门有关的记忆》1200字
1997年香港回归,我们仿佛多了一个看世界的窗口,生活变得新鲜起来。爸爸也赶潮流,买了辆车。爸爸的车牌号很特别――1999。我很清晰地记得爸爸领车牌回家时欢喜的笑脸,就像是过年一样。我问爸爸为什么不领1997的车牌呢?爸爸说1997已经在我们手上啦,1999不是更让人期待?接着他向我讲述“1999”的特殊意义。
说来奇怪,自从爸爸向我介绍了那一点“1999”的背景之后,电视上、杂志上、课堂上无不在介绍澳门――它有美丽的阳光海滩,有芳香四溢的莲花,更有许多迷人的美食:葡式蛋挞、猪扒包、木糠蛋糕以及各式各样的冰淇淋……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让幼年的我无限向往。每次坐在爸爸“1999”的车上,就会想到真正来临的1999,澳门回归,我是不是可以去澳门吃蛋挞,看莲花呢?
1999年《七子之歌》响彻中国。当时我所在的学校为此举办了一个大型的庆祝晚会,安排300名不同年级的学生演唱《七子之歌》,作为合唱队的老成员,我除了参与演出,还要教那些低年级的新成员唱好这支歌。我第一次唱给一个一年级的妹妹听,她听着听着就哭了,她问我:“姐姐,澳门是谁的孩子啊?好可怜。”“别难过,澳门将永远的回到母亲的怀抱。”
离高考还有半年,意外收到一本精装《圣经》,是从澳门寄来的。拆开才知道,是从前交好的一位师兄,后来到澳门念书了。他想到我是学文科的,或许对《圣经》会比较感兴趣。他说:“你知道么?这里的气氛非常祥和,大概就像《圣经》的伊甸园,每个人都笑呵呵的。这里的威尼斯人度假村,屋顶是人造的天空,有流云和光影,你说,上帝是不是就在这里?”
那时我立即把澳门当成了我的理想,你相信么?那时我全部的期待不是清华、北大,而是澳大。2008年我进入暨南大学学习。虽然暨大在广州,而不是澳门,但我依旧很高兴,因为学校里有许多来自澳门的朋友。我最好的朋友是来自澳门的男生陈长鸿。第一次见就被他的彬彬有礼所感动,他每次和人打招呼都是这样:大老远就招手,走近了先来一个45°弯腰鞠躬,接着说“今天过得开心吗?”
新年长假结束,每个同学回校后都会和大家分享从家里带来的地方特色美食,陈长鸿也不例外。大家都知道澳门有很多好吃的小吃,特别是电影《游龙戏凤》里出现的小吃让人嘴馋,纷纷让陈长鸿带一些来尝尝。因为拜托的人实在太多了,陈长鸿只能告诉大家他8号才回学校,让大家找他,先到先得。可是7号晚上,他很神秘地出现在我们宿舍楼下,递给我一个大包裹,很不好意思的说:“这是偷偷给你留的,我知道你一直喜欢澳门。我带来的东西差不多被宿舍的朋友抢光了,我说这是给我姐姐的才好不容易留下来。不要告诉别人哦!”说完就又鞠了一个躬,迅速地走了。这个“弟弟”实在是给了我一份很大的惊喜。钜记的牛肉干、花生糖,让我久久回味不已。
如今再提起澳门――这个我从未踏足的城市,却似乎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磨灭的印记。我想有一天,当我亲身到了这个地方,感觉大概会像回到家乡一样。
作文三:《与味道有关的记忆》1500字
与味道有关的记忆
○ 王播
不久前,央视《新闻联播》五一特别节目《走基层·劳动者说》“劳动创造财富,第一份工资怎么花”报道了记者分赴各地对生于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之间的数百位工人师傅进行了采访。有人说“给奶奶买了一斤蛋糕”,有人说“给爸爸买了两瓶好酒”,有人说“吧钱交给了父母”, 虽然答案各异,但许多人大多想到的都是孝顺长辈。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第一份收入“怎么花”。
记得那是2002年的春节前夕,大一期末考试我以年级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400元奖学金,对于我来说,这该算是人生的第一笔“收入”。拿到这笔钱后,我想都没想,寒假回家下了火车就直奔超市的“万里香”专柜,给爷爷奶奶买了一只大扒鸡;然后在一旁的糕点柜台,精心挑选了一盒“花红柳绿”的“四远香”老式点心。在出口结账时,我执意要用自己的这第一笔收入 “买单”,爸爸妈妈则在一旁笑着说:“我们闺女真是长大了。”那一刻,我仿佛看见了小时候的自己,在家人的关爱之中,一步步迈出了我未知却美好的人生之路。
其实,照理说,远在异乡读书,本应买些地方特产送给长辈品尝,但是在我的心里,不管走得多远,都还是家乡的地道特产最美味;不管尝遍多少美食,都还是家乡的味道最熟悉。因为,这些味道,与记忆有关。
记得小时候的我,是个典型的“调皮鬼”,一玩起来就什么都忘记了。妈妈为了纠正我吃饭时总是贪玩的坏毛病,只要吃饭时间一结束,就立刻收拾起饭菜和碗筷,不许我再吃。即使没有吃饱,也要用饿肚子的方式来惩罚我。那时的我虽然很小,却 “精明”得很,知道爷爷娇惯我,就可怜兮兮的央求着爷爷说:“爷爷,我好饿啊,我想吃鸡皮??”眼睛里还不时泛着泪光。爷爷虽然心疼,可这毕竟是妈妈教育我的一种方式,他老人家也不好当着妈妈的面儿事事顺着我。后来,爷爷就偷偷的到厨房,小心翼翼的撕下几块那肥而不腻、醇香可口的扒鸡鸡皮,握着拳头攥在手里,假借哄我睡觉的名义,爷孙俩藏在被窝里吃鸡皮。妈妈看着这一老一小两个“顽童”,只好无奈地笑笑走开了。就这样,童年的记忆里,枕头上、被子里慢慢地都是“万里香”的味道。
而那块“四远香”老式点心,则溢满了奶奶的守护和疼爱。记得那是刚上小学的时候,我和奶奶回老家参加亲戚的婚礼。按照那里的规矩,结婚要摆各式水果和糕点,招待前来帮忙和道喜的亲朋好友。看着一盘盘沾满了彩色糖粒的老式点心,我的“馋虫”一下子就被勾了出来,孩子的本能让我伸手就抓起了那块的最鲜艳的红色点心。可是,一旁的人却一巴掌打在了我的手背上,还恶狠狠的瞪着我说:“谁让你吃的!怎么那么嘴馋!”我只记得当时奶奶一把抱过我,冲着那人就是一顿批评:“孩子想吃块点心你至于吗?有话说话,干嘛动手打人?”之后就不由得旁人劝说,没有参加婚礼就抱着我回家了。一路上,我不敢说话也不敢看奶奶,满眼噙着委屈的泪水,奶奶则一路抱着我,哄着我说:“大宝不怕,奶奶回家就给你买最好吃的‘四远香’点心,红的、绿的、紫的,咱们想吃多少吃多少!”于是,在我的记忆里,点心,就只是“四远香”,就像奶奶的爱一样,见不得她的孙女受一点点委屈。
如今,我早已参加了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生活安逸、衣食无忧;也已经过了而立之
年、长大成人,再也不会像小时候那样调皮、那样莽撞;如今,我从事着自己喜爱的职业,我用热爱和劳动创造着财富。从第一份收入到今天,孝敬长辈始终是我不变的选择。就像这份留存在记忆里的味道一样,历久弥新,愈陈愈香。即便时光飞逝,如今爷爷已经不在了,只留下奶奶一个人、留下他的儿孙品咂着这些与记忆有关的味道,睹物思人,却也倍感欣慰。因为,孝道在一代代传承着,劳动最光荣的勤劳之美在传承着,这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执着向往,更是对美丽人生的最好诠释。
作文四:《与书有关的记忆》9200字
与书有关的记忆
引子
书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在学校当学生很多年,大学毕业后又在学校当了老师,书一直与我有缘并伴我同行。在我还是懵懂无知的小孩时,书竟然无意中出现在我的生活中,那时我却不加珍惜地撕坏了很多书籍。慢慢地长了一点见识之后,我开始懂得珍惜并收藏起书籍来了。及今,在茫然抑或不知所措的时候,就会想到书和与书有关的人与事,也常常在触摸和翻阅书籍的过程中,体味时间的变迁带给我心灵的痛楚和美好,从久已沉潜的回忆中,我有时是可以汲取到继续前行的力量的。
姥姥家的书
在我十来岁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几乎天天往姥姥家跑。原因是姥姥家里有很多书。姥姥家的书是舅舅们上学时用过的书,那些书被姥姥完整地保存藏起来很多年。现在,我已经记不起那些书是怎么被我发现的了。那些书的结局却不大好,大部分被我给撕坏了。 舅舅们用过的书,都被装在木箱子和纸箱子里,装了书的箱子又被放在南下房里。南下房,是一个仓库,用于储藏粮食的。我记得,用于储藏粮食的粮囤是用水泥砌成的,一米多高,挨着,有三个粮囤。粮囤里边,常常装满了粮食。装书的箱子,和其他的杂物,被放在高高的粮囤上,离房顶很近的地方。那个地方,是一个不能被轻易找到的地方。
在那个年龄,我像所有的同龄的孩子一样,迷上了一种游戏——
打“元宝”。“元宝”是用纸折的。(玩的时候,每个孩子手里会有很多这样的“元宝”。在打“元宝”之前,是先要比输赢的,具体方法是通过另一种游戏完成的。这另一种游戏是,孩子们围在一起,同时嘴里边喊着一二三,然后同时又突然各伸出一只手来,看看谁输谁赢。有人伸出拳头,我们称之为“石头”;有人伸出拳头,但是食指和中指又是伸着的,我们称之为“剪刀”;有人伸出巴掌,我们称之为“布”。“石头”能赢“剪刀”,“剪刀”能赢“布”,“布”能赢“石头”,轮番几次,总会有人输了。输的人就会把一个“元宝”放在地上。放“元宝”的时候也会讲一点技巧。需要用鞋底子在有土的地方轻微扫一下,地上会留下一个中间稍微平坦一些四周略微高一些的穴,元宝就放在里边,这样可以保证“元宝”不会被一下子铲起反过去输了。如果输了,“元宝”就会成了赢的人的物品了。输的人想玩,就继续放“元宝”。)当我需要折“元宝”了,我就会跑到姥姥家,想办法去取些书。刚开始,姥姥舍不得给我们,可姥姥总会被我们缠得没办法,只能拿一本两本给我们,并且吩咐:“书不能给你们了。这是你舅舅的书。”再后来,我们还是和姥姥继续要书,姥姥也还会重复她的话。更后来,姥姥就管不住我们了,由我们自己随便去取。我们自己为了常有“元宝”能玩,也不会一次性全拿走那些书。就这样,断断续续地,我曾经从逼仄的藏书的仓库里,拿出去很多书。在我的印象里,姥姥藏起来的书很多。可惜,那些书大都被我们这些孩子给撕了,用撕下来的书纸折了“元宝”还有其他的玩具了。更可惜的是,到现在我根本不知道那些书里边究竟是什么内容。
几年之后,当我到处找书要收藏书,再到姥姥家找书的时候,那么多的书早没剩下几本了。我把姥姥藏的箱子找出来,找到一本手抄本的《三字经》,还是用牛皮纸弄的书皮,其中的内容也仅有几页。页数不多,但字写得很工整。从封皮看,也不知是谁也曾爱惜过它。还找到两套《**选集》。一套是完整的四卷。另一套也应该是四卷,却只有三本。我把那两套《**选集》和那本《三字经》都收藏了起来。
这么多年过去了,姥姥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故。姥姥也已经去世四年多了。这些年里,我由一个孩子成长成了一个大人,甚至也有了自己的孩子;由曾经的不懂爱惜书籍的孩子变成了今天倍加爱惜书籍的人,我不知道究竟在谁的人生中遇到过,但我却成了这样令人伤感的事件的亲历者。
因为读书,我由一个好玩的人变成了一个好读书的人,甚至都很少出门和说话了。记得一次,姥姥说我,怎么像个女孩似的。姥姥的话永远铭刻于我的心灵深处。真是令人伤感。
姥姥家的书无意中进入了我的生活,又无意中被我给销毁了。想想,觉得有些可惜。那些书也算是陪我度过了我的童年,并且使我的童年变得愉快而有意义。
所读第一部名著《西游记》
我一直有一个习惯,就是读书要读好书。如果读小说,就读名著。现在想想,我的这个习惯和我读第一部小说有关。我读的第一部小说就是名著《西游记》。可以说,《西游记》打开了我的读书生涯的第一
页,也使我养成了读名著的这个有些偏执的爱好。谈我所读的小说,不能不提到《西游记》。
记得上初中之后,就有同学开始读小说了。身边的那些同学读的小说刚开始是些很杂的书,而这些书以武侠小说为主。后来,也就是初三将要毕业的时候,才有个别同学开始读名著了。我就是那时读的《西游记》。
我的初中三年,几乎是在无聊的游戏中度过的。我们呆在学校也不学习,整天玩,浪费了太多的宝贵的读书时间。当时,的确只知道玩。若在学校,上课要么睡觉,要么呆坐着,有时也搞个小动作;下课玩的游戏就多了,一般情况下是玩一种叫“进空”的游戏。后来,班里来了一个爱唱歌更不爱学习得学生,在他的带动下,同学们就多了一项新的活动——听歌。再后来,那个同学又带来了游戏机,只能玩“俄罗斯方块”的游戏机,同学们就又玩了一阵子“俄罗斯方块”。就这样,我们愉快而无知地几乎度过了我们的初中时代。
意外的发现,为我开辟了一条新路。
一次课间活动,我在教室里边转悠,就看到一个同学在读《西游记》。他拿的是上下部的那种。他正看上部,下部放在桌子上。我就借了下部去看。
尽管先看的是下部,尽管书里边有太多的生字,但我还是坚持读了下去。现在已记不清,读的那下部《西游记》究竟是写了些什么,依稀记得孙悟空和妖精打来斗去,而且因为打斗场面多,因此内容显得有些重复,但是结果是我凭着毅力还是读完了。读完下部之后,我
的那个同学拿的上部刚好也被读完,我们就又换了书再读。就这样,一部完整的《西游记》就被我用囫囵吞枣的方式给读完了。读过那部《西游记》后,似乎没收获什么知识,但是我触摸到了我的性格,就是只要我认定的事我只要做就会坚持下去,绝不半途而废。后来,当我真的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需要我坚持不懈时,我的这个特点就更加明显。以至于,后来能继续上学,直到大学毕业,我都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度过了学生时代。阅读《西游记》成了我性格的试金石,的确让我重新认识了我自己,并且明确了我初中之后的人生的方向和目标。
再后来,我又读了不少小说,但是《西游记》再没有读过,记忆里却常会浮现出借给我书的那个同学和那部《西游记》。那部浅绿色书皮的《西游记》也许会永远铭记于我的记忆中吧。
还能有什么事比阅读一部书而使人幡然醒悟更值得铭记的事吗?还能有什么事比通过一部书而认识自己的性格然后因此而奋斗不已并有所收获更重要的事吗?能把书读进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把书读好,并因此改变自己的命运轨迹而有了理想和追求,更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我庆幸我遇到了这样的事。
一边放牛,一边读书
那是我读书生涯中唯一的一次特殊的经历——一边放牛,一边读书。
那也是我在读书过程中仅有的一次亦悲亦喜的事件。
那是一个夏天的星期天。由于礼拜,我回到家,准备好好休息一
下。早晨,吃过饭之后,我拿出一本前天从城里买回来的杂志刚要看,五舅到家里来了。
“今天既要浇地,还得和别人出去放牛,对上同一天了。 我去浇地,就没有人去放牛了。” 五舅刚迈进我们家门就说。
“我去吧,”我说,“反正在家也是坐着。”
然后我就带了杂志和一个姓雷的老头一起出去放牛了。
雷老头,个子不高,背有些驼,肩膀一边高一边低。五十多岁的样子。是那种一生为生活奔波、脸上刻满了皱纹的地道的农民的摸样。嘴有些大,但是大部分时间保持缄默。
两个人赶着牛群,出村,到村东的树林子里边去放牛。树林里边到处是草,我们只管把牛群赶到那里就可以了,牛自己会找草吃。那么多的牛,进了树林子,吃起草来,也是很安静的。牛很悠闲,除了听到沙沙的牛吃草的声音,几乎没什么其他的声音了。我觉得真是一个读书的好环境。蓝天白云,绿树芳草,悠闲的吃着草的牛群,偶尔树上有过路的鸟儿,鸣叫上一两声,就像是和人打招呼似。
闲着,没什么事情,我就在一棵大树的阴凉下阅读起书来了。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隔那么一会儿,把牛群聚拢在一起,以免有牛走丢。两个人放牛,我一看,雷老汉也没什么事,有他转转看着牛就可以了,我就只管自己读书了。杂志里的文章写得很好,以至于我很投入地去看书。一上午平安无事。将近中午的时候,准备赶着牛群回家。老头数牛,才发现少了牛。难以置信的是,跑丢的那头牛是全群里一头最大的牛。牛不见了,我们就开始到处找。怎么也找不到。雷老汉刚开
始,还平心静气的,后来见牛没踪影,就开始数落人了,责怪我不好好和他放牛看牛只顾看什么书。我也挺着急的,但是我还是自我安慰应该没什么事的。我想,只要牛吃饱了就会自己回到主人家。这在村里是常有的事。我们一边赶着牛回村,一边找牛。一路上雷老汉焦急而啰嗦。我跟着他,边走边听他数落我,他几乎要跺脚了。没办法,谁让我不好好放牛呢。看来干什么事都需要专心。 “我看书,你不是看牛吗?牛怎么就丢了呢?”我心里边嘀咕。回到村,牛群解散,各回各家。我们还得继续找牛。后来,五舅也知道了。他一边找牛,一边安慰我说“牛吃饱了就会回家的,着急也没用”。下午,我继续和雷老汉赶着牛群去放牛。五舅也出去到处找牛。一下午,没有牛的消息。我也有些慌了。但我还在怀疑之中,我一直迷惑的是,那么一头大牛,说丢就丢了,怎么可能?雷老汉还是嘟哝个不停。我也理解他的心情,老汉也许真的害怕,把人家的牛给丢了,那可是要赔的。我既要扮演理解他心里的人,还得受他的气。看他着急的样子,我就装着没听见他说话的样子。就这样,书也没看成,还得跟着雷老汉着急。我们两人下午在树林子里,还是边放牛边找牛,转了很多圈子,都是白转。五舅也说没找到。只能耐了性子边找边等了。果然,下午五点多,牛的主人说牛自己吃饱已经回到家去了。我们这才放下悬着的心。雷老汉也很高兴,因此,他也就又默不出声了。事件这才平息。这时候,再看雷老汉,发觉挺有意思的,憨得可爱。
即使是现在,我还是迷惑,那牛是什么时候跑的,它又跑到哪儿吃饱的,为什么又没声没响地就回家了,它比任何其它的牛都大,可
以说,它是牛群的“领导”了。“领导”说跑就跑了,讲出来谁信啊!它仿佛是和我开玩笑,更像是为我多年后能够写作提供素材。想到这,觉得那次放牛的经历更有意思。生活充满了戏剧的味道。
以后,我再没有放过牛,也没有到过一个像那样安静又有生气的地方读过书。那样的与天地接近,那样的一个读书的好地方,真是令人向往啊。因为求学和工作,我甚至回家的次数都越来越少了,所以雷老汉也再没有见过了,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不知他可好? 书店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常常往书店跑。或是去看书,或是去买书。 到书店,看书也好,买书也好,我找的不是学习用的资料书,而是找我自己喜欢的文学类书刊。
那是在我最狂热的初中复读时代,尽管学习非常紧张,但我还是将学习和真正的读书能够分开,并且分的很清楚。在学校为了学习赶上成绩我可以起的最早睡得最迟,但是,说真正地要读书,我就会放下学习,放下对成绩的追逐,然后很用心地去阅读有价值的书籍。
那时,我在外就读。就读的那个村子离县城十来里的距离。两个星期才放假一天半。每到星期六下午放假,我不会像其他同学直奔家里去,我是先骑着自行车疯狂地奔向县城里的书店。因此,那个时候,每到星期六下午,我就会像南来或北归的候鸟,准时地飞向我希望去的书店。
城里边的书店很多,大部分是卖初中生和高中生用的学习资料的那种。那样的书店我一般是不会去的。我常去的是两家书店,一家是
新华书店,一家是一个很小的书店。如果要买正版的文学书籍,我就去新华书店。如果是买杂志和报纸,我就去那家小的书店。新华书店的书籍往往是过时的,因此,对我这样一个喜欢看新书籍的人来说,那家小的书店就又成了我首选的对象。
我去的那家小书店,实际上是一个邮局的一部分,是邮局分出来的一间小房子。邮局就在书店的右边得隔壁。那个邮局临街。门前的路坑坑洼洼,破烂不堪,路面凹下去,再加上进邮局里边,还得上几个台阶,就显得那个邮局很高。邮局的正面上方房顶上,竖着一块大的绿色的底纹以及底纹上又嵌有“邮政储蓄”四个大字的广告牌似的牌子。小书店的门朝西。店门又靠左,门的右边是迎街的玻璃窗。店很小,也就十来个平米的店铺,空间逼仄,里边放了书架和柜台,地上堆了书籍,就显得格外拥挤。进了里边,有昏暗的感觉。店的房顶吊着一个灯泡。店中央,有一个玻璃制作的一米来高两米来长的柜台,东西向摆放着。西边的一头挨着玻璃窗,东边的一头通向昏暗的里边。老板在柜台内的仅仅容得下一个人走动的长廊里活动。他的身后是靠着墙的一溜书架,架上的书,有的竖放着,有的摞在一起。柜台外边是仅仅容得下一个人走动的长廊。如果柜台外边有几个人同时进出,就得侧着身子了。卖书的人是一个长着络腮胡的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身体有些胖,个子很高,背有些驼,看起来,有些不修边幅,精神萎靡。一般情况下,他坐在他的那把靠着窗户的椅子上,看书。那个人很少说话,只有你问的时候,他才和你说上几句话。通常头也不抬一下,而且多是固定的几句话,是和书有关的那么几句。比如,你
问那是什么书,他会告诉你是什么书;你问那本书的价格,他会告诉你多少钱,或是他翻看一下然后告诉你价格。他说话,面无表情,好像有些没睡醒的样子。我常去他那儿,也算是熟悉了,他依然不多说话。仅仅偶尔会说一句:“又放假了。”我仅仅点点头表示肯定,或说上一个字“嗯”,再就很少交流了。
就是那样的一个书店,却曾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个书店可能是因为比较小,所以去的人不是很多。我进了书店,往往只有几个人,甚至就我一个读者。
我进了书店,是先看书。看自己喜欢的书报来了没有,看有没有新的不曾见过的书报。站在柜台前,向老板要上几种杂志,我就一本本地翻看那些杂志。我看书的时候,老板也不会阻止。因此,我的感觉是,看书的时候很自由,很舒服。
书看得久了,就得计算回家的时间。如果天快黑了,我就得不得已地买上我喜欢的书报离开书店,然后踏上回家的路。
就是那样一个小书店,给了我灵魂的慰藉,给我提供了自由阅读的空间。
就是从那个书店我买了很多的杂志和报纸。买的杂志,后来整理出来的成套的就有几种,有《散文》,有《散文选刊》,有《散文诗》,有《科学就是力量》,还有《初中生阅读》和《高中生阅读》,等等。那些杂志,时间跨度有好几年,数量多,质量好。散买的杂志,名目更多,就不计其数了。就是从这些杂志中,我认识了很多当代著名的人物,有散文家,有小说家,还有科学家。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散文家,
有詹克明、赵丽宏、梁衡等、周国平,等等。后来,再读到他们作品时,就不再认为不认识他们。好像和他们非常熟悉似的。买的报纸,也很驳杂。主要有《杂文报》和《语文报》,还有很多现在根本记不清的报纸。就是通过那些报纸我不断地了解社会、历史和文学。
从初中复读到高中毕业,几年时间里,那个小小的书店一直是我惦记的一个地方,特别是在星期天,更是像家一样吸引着我。后来,由于旧城改造,那个小小的书店被拆了,不复存在了。不知道那个书店的老板到哪里去了,他还好吗?
每每想起那几年的辛苦,每每想起那个书店,我就会增加读书和学习得勇气,甚至也会获得直面生活的力量。
大学时代
大学时代,是一个读书的时代。大学四年,我几乎是在读书中度过的。在那几年的时光里,我过的充实而有意义。
读书,我常去的地方,一个是图书馆,再一个就是教室。教室是不固定在一处的,原因是,人人随便进哪个教室都可以读书。特别是快要考试的时候,“人满为患”。若不考试,很多教室就“空空如也”,进去读书就可以了。
我所在的大学的图书馆,是一座四层楼的“红楼”。因为那座四层楼的楼房它的外边是漆成紫红色的颜色,因此我就叫它“红楼”。我学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据说北大的中文系就是在一所叫做“红楼”的楼里,因此,我就附会我们也是在“红楼”了。
图书馆的开闭馆是有时间的限定的。常常是还没有开馆,我就早
早地到了图书馆前等待。往往在那个时候,图书馆外只有那么几个同学。
进了图书馆,我每天基本像按程序似的,重复着相同路径和阅读的习惯。
进了图书馆,先到一楼的读报室。读报室里有一百多种报纸,供读者阅读。往往刚开始看报的人没几个,有时甚至就我一个人,同学们一般是冲着二、三、四楼去了。他们去上边是为了借书或者占个座位学习。我则每天固定地先到阅报室去浏览报纸。报纸每天是新的,养成习惯之后,若有一天不看看报纸,心里边就好像缺点什么似的。我站在报架前,或者坐在供看报的椅子上,会把大部分的报纸翻看一次。先是快速地浏览大部分的报纸,那些报纸多是社会新闻报,比如《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看过社会新闻报之后,就看我每天必细看的几份报纸了,有《科技日报》《科学时报》和《杂文报》等。我虽然是一个文科生,但是对科技新闻却是很关心的,有时超过了对社会新闻的关注。大概和我希望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有关。我认为,只有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强大了,这个国家才能够真正强大起来。从科技报我可以了解到世界科技的动向和取得的成就,特别是我们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动向和成就。有时,看到一则来自中国科学界取得的科技进展和成就的新闻,我不知道为什么心里边会特别兴奋。比如,中国科技大学的潘建伟教授在量子传输方面取得的处于世界前沿的成就,中国在高温气冷堆又获得了进展,等等,都曾让我欢欣鼓舞。然后再看《杂文报》。通过《杂文报》,可以了解社会的某些方面和某些角落
是被批判的,是应该改进的;可以了解到我们的国家在政治、文化等软实力方面正在艰难地前进中,正在不断地开放、包容和改造中探索奋进。看完上述三种报纸,偶尔也会看一些文学报,不过,不会花很多时间。
看报纸往往要用很长的时间,有时是一上午。
如果有时间,我还会上楼去借书或看书。
二楼是理科方面的书籍。三楼是艺术方面的书籍。二楼和三楼那里,我只是偶尔进取借书或看书。有可能从二楼那里借到科普类的图书,比如《时间简史》和《果壳里的宇宙》。在三楼,很少借书,只是偶尔进入翻看一些绘画方面的书籍罢了。
从一楼出来往往是直奔到了四楼,因为四楼是文学书籍阅览室。 文学书籍阅览室十分宽敞。室的南边是供同学们读书的地方。若有同学借了书,可以在那里去读书。室的北边是提供书籍和供借阅书籍的地方,有几十个书架,上边摆满了书籍。里边的书十分丰富。如果借书,可以凭着借阅证向管理书籍的老师去借。期限是15天。
文学书籍阅览室里边往往学生坐的满满的。有时候进去的迟了,都找不到一个座位。因此,有同学就常常叫其他同学占座位。
进入到里边,往往人很多。需要排队。有借书的,也有还书的,都要经过借书或还书的手续。因此,队伍常常排的很长。我在里边,总是觉得很拥挤,也很憋闷。再看看里边的座位,要么“座无虚席”,要么人不是很多,空着的座位上边却早放了书,已经被人占了去。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快速地借了书或还了书离开那里。
不在图书馆,就到教室去读书。在教室,我也是按程序似的学习。先是复习刚学过的专业知识,然后再阅读借来的图书。
教学楼是一座五层楼的楼房。教室很多,几乎学校所有的学生都在那里上课。我们上专业课的固定教室在一楼。但是,我读书却也可能在一层别的教室,甚至可能上二、三、四层去。五楼是不上去的。五楼是艺术生专用的一层。我进的教室,不限于我所在的年级的教室,哪个年级的教室都有可能进去;也不限于中文系的教室,其它系的教室,我也常去光顾,只要那个教室不是在上课的时间内。哪个教室人少,而且安静,我就进去了。读书的时候,呆下来,常常是几个小时。
四年的时光,我基本就是在阅读中度过的。以至于有一次,我的一个伙伴来找我,要转转我所在的城市,我都不知道怎么办。还是他走的地方多,最后是他用一天的时间,拿了那个城市的地图,又是坐车又是步行,带我转了半个城市。想想有些荒唐。
我的大学,如果从学习来说,我没有一点遗憾。如果从其它角度去说,我可能有很多缺憾。但是,我从来不觉得没有什么不对的。
离开大学已经六年了。其间只匆忙回去过一次。那次回去,仅仅在校门口站了一会儿,看看进出的那些不再熟悉的面孔,感觉是“物是人非”。学校已经不再属于我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世事常如此。
那段美好的时光于我恐怕是绝唱罢。
工作和书
大学毕业后,我在一所高中当了语文教师。想想,真是和书的缘
分不浅。
我所在的学校,教学设施不完善。学校没有体育场,没有图书馆,甚至没有什么可以用于娱乐的设备。面对如此情景,我就只能读书了。
教学之后,我就把我从大学带回来的书拿出来看。一段时间之后,没得看了,只能买书了。我就又经常往书店跑了。常去县城的汇文书店和新华书店。每去一次,都会买几本书。一般从汇文书店买杂志。常买的有《收获》和《小说月报》,还有《十月》等。这些杂志质量好,内容也不错。觉得好看,就推荐给其他的老师。到后来,很多老师知道我有书,就又常常向我借书去读。在新华书店,我买到了一些喜爱的也是不容易买到的书籍。《苏东坡文集》是套旧书,但是质量却很好,价钱也不贵。《金品梅》全套两本,九十九块钱。还有各种鉴赏辞典。买到好书如获至宝。这些好书,我常常拿出来或翻阅,或抚摸感受其厚重。有时,小心翼翼,害怕其损坏。我常怀疑自己是不是过分溺爱它们而忘记了它们是书。毕竟书是用来阅读的。有时候,很矛盾,很惶惑。它们的确像孩子似的受我保护。
买书之余,还常常借书读。一个同事,他的朋友送给他一套《约翰克利斯朵夫》,我借了之后,精心阅读,因为是傅雷译著,生怕有所疏漏。当然收获不少。
读书之余,也谈书。教书第一年印象深刻。
刚到学校,看到学生无书可读,我就把我珍藏的初中和高中买的很多好的书籍送给学生阅读。害怕学生不好好读书,我很用心地告诉他们,只要他们好好读,我的书就是他们的了。书终于成他们的了。
不知道有没有真正好好地阅读的学生。但愿有吧。
为了鼓励他们,我也经常和他们在一起谈论一些与书有关的内容。我会告诉他们如何去读书。我告诉他们,一本好书,读的时候,要从书的封面到封底,仔细地品读。也会告诉他们如何去买书。比如,买书要看出版社,要看书的纸质,要看书有没有错字,等等。看着学生疑惑的眼神,我知道他们多少又学了一点他们曾经不知道的知识。在这种时候,也是我最愉快的时候。不是我炫耀我知道的,而是我感觉,他们再也不会上当了,不会像我曾经上过的盗版书的当了。
我希望我的学生能读上好书,更希望他们有一天也能向别人奉献他们的杰作。如果成功,何乐而不为呢!我是老师,我信奉**的老师杨昌济的一句话:欲栽大木柱长天。
买书、读书、看书、谈书,用心教育学生,在我看来,还能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的呢?
结尾
在我叙述那曾经的有关书的过往的时候,我觉得心中如淙淙泉水流过,温暖而润泽,清冽而甘甜。偶有苦涩,那是眼泪的滋味吧。
书,你读了吗?
2011/5/5
作文五:《与风有关的记忆》1800字
与风有关的记忆
心灵的风景
月光下,记忆铺成一片绵延的花海。
我心如水,漫漫清清,往事从心中悠悠飞过,仿佛投在我波心的一片云影。
隔岸的箫声,如梦轻吟,徐徐吹开我静美的莲心。
昔时明月,旧庭秋千,谁在诉说一行行明媚忧伤的花语。
执笔拈花,静坐流年,远山,长风,流岚都是我无岸无边的思念。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凝望你,我滑落一声声叹息,你随风转逝,我如何追得上你漂泊的足迹。
在时光的深处,我们以相同的姿势在相同的寂寞里相遇,我们共同放飞指尖的蝴蝶,让它们飞舞在心灵的芳菲里。我们携手在云空漫步,生命如此轻盈透明。
月亮升起的时候,我在窗外挂一串风铃,听风浅浅的歌吟。
焚心的蝴蝶
满目河山空念远,一枕幽梦月光寒。
静坐红尘一隅,细数落花满地,我的惆怅,我的欢喜,似满园的梨花次第开放,在月下散发淡淡幽芳。
我是走进水墨丹青画卷的人,淌过风花雪月的似水流年,一路踏宋词的幽韵而来,见你倚梅吹箫,长身而立,温文如玉。一池桃花流水,一双惊鸿照影,脉脉的相对,无言的欢喜。这是我灵魂里世世轮回的场景,流转不息。
你辗转天涯之外,与我隔着苍苍蒹葭,茫茫海雾,沉默不语。
我独立秋水之上,将一腔心事赋予幽词万阙,在风中摇曳成一朵廋荷,等待经年。
遥远的钟声穿过我不眠的梦境,远寺,枫林,渔火,月光下漂流的舟楫,灵魂里有一种记忆,沧桑得如磐石,却又澄澈得像小溪,吟咏着一支永恒的恋曲。
低低吟咏你残留的诗篇,触摸你指间遗落的温情,沧海梦断,涛声隐隐,我早已遗失你于彼岸烟云。
我欲离去,以莲的姿态沉睡在往昔。听风,在我寂寞的心空优雅而婉转地抒情。
将往事里关于风的记忆全部寄给你,你给的失落,你给的欢喜,我无法一一温习。
把你的名字刻在风里,风卷起淡淡的温馨,似乎是你对我的耳语。
风荡起你深深的笑意,一朵花开在我的唇际,你是珍藏在我瞳孔的记忆。
伸出手,在冰凉的空气里,轻轻握及你的柔情,泪水滴落在心底。
做一只焚心的蝶,在月光下涅槃,飞升到清凉透明的光里,拂开心空那朵悲伤的云。
月光下的飞行
在最清醒的梦里开花,似一朵荷莲在月光下娉婷。
我知道你的存在,轻轻地唤你,却遥远得有如神祗。
月亮出来了,一片明亮的清光,惊醒了满山的碧绿,馨香氤氲,天籁四起。
仿如漫步在银河之上,沉浸在月光和水色漂洗的清绝之境,相思纯净得似水滴。
一种辽阔无声的美丽,拥着我缥缈的情思,在天地间悠然游弋。??? 碧宇澄明,我冉冉飘飞在风里。温暖的潮水自心底涨起,唇齿间缓缓流出一种美丽悠远的气息,流成一支苍凉而隽美的心曲。
泪水打湿了月光,心灵一派明净。而那片思念的海洋,却望不到边际。
登山远望,凝望那段被天风吹散的往事,你悠远的笛声自天际响起,如此缓缓,而近,似天边的一朵流云。
灵魂在云水间漫飞,在轻柔的夜色中感受你,柔情似水,蝶梦盈盈。
心灵仿佛于瞬间相依,在万水千山间徜徉,爱如潮水,烟波浩荡,天地也在温柔地呼吸。??? 我们都是夜空的星辰,却有各自不同的轨迹。擦肩之后,渐行渐远,渐无声息。
谢谢你,陪我这一程,在月光下的飞行。
风中的舞蹈
我似一只缥缈的孤鸿,飞翔在无极的旷野。
碧空如洗,灵魂在旷野上流浪,如时光的手指拂落的音符,流逝在风里。
风掠起我美丽的疼痛,一遍又一遍,彷如我千百世的相思,在宿命里流离。
我微笑,流泪,平静的目光滑过带露的草尖,如星的野花,在自由宁静的天空下里感受生命韵律。
你在昨日的烟云里向我挥手,我目送你渐渐远去,回首的刹那,泪水已写好了结局。
可我如何才能忘了携手在风中的奔跑,黄昏时背靠背唱过的歌谣,是你给了我最美的微笑,让我触摸到自己的心跳,我忘不了。
伫立在梦想的山巅,我的深情依然在燃烧,在飞翔中拥抱我的骄傲,海那么阔,天那么高,天涯路迢迢。
为你,我愿意继续风中的舞蹈,无求无索,无声祈祷,无悔到老。
简单的美丽
我欲用怎样的智慧,才能参透宿命的玄机?
没有别离,无需逃避,只悄立在那里,不离不弃,寂静欢喜。
灵魂漂泊在渺远的时空,仿佛一棵枝叶葱茏的树,在碧浪起伏的山坡上,优美而安静地舒展,伫立,心弦因你而动,与风和鸣。
为你踏上心灵之旅,似一朵轻柔的云,飘飞在夜空里,相同的寂寞,相同的姿势,我的泪水飘坠在风里,只有风知道它的温度。
孑立在壮阔的天幕下,倾听远方天籁的传音,在温情缠绕心房的一刹那,已凝聚了千年的光阴。
用孤独救赎自己,寂寞如花,在风中摇曳,无需谁的慰藉。
尘烟之外,水碧风清,云霞万里,谁在聆听我简单而美丽的心灵,伴我有泪如倾。
作文六:《与书有关的记忆》18300字
来源:《文学界》 作者:晏建礼 时间:2009-01-16 点击: 254
与书有关的记忆
我这三十年,经久不衰的喜爱,当属书。而对书的喜爱,最初却缘于收音机里播放的评书。那时正念小学,与学校毗邻的一户邓姓人家有一台台式收音机,在刚刚进入八十年代的乡下,那可是奇货,比现在的私家车神气多了。收音机置于堂屋中央的饭桌上,上面蒙着薄薄的纱巾,既显尊贵,又能阻挡灰尘入侵,一举两得。每天中午,我在家里丢下碗筷就撒腿奔它而去,天天如此,让母亲好一阵奇怪。在邓家听评书的同学不止我一人,但迷恋最久间断最少的却是我,即使我哪天因故没去,好客的主人也会把收音机早早打开,直到评书播放完。那些日子,我听完了长篇评书《岳飞传》、《杨家将》,以至“由鞍山市曲艺团刘兰芳播讲”这句烂熟的开场白,近三十年来还屡屡在耳边莫名响起,让我感到神秘而又诡异。
认识一些字了,便有了阅读的冲动。只是,书在当时是稀有之物,特别是经过**的焚烧和清洗,“红宝书”以外的书籍就象让我们嘴馋的苹果一样难得。偶尔在亲友家发现一两本残缺不全劫后余生的《岳飞传》、《西游记》之类的书,那真是如获至宝一样。我匆忙而又饥渴地去书中寻找熟悉的英雄豪杰,久违的金戈铁马,还有让我恨牙痒痒的妖魔鬼怪,既忐忑,又惊喜。薄一点的书,三下五除二就给生吞活剥了;遇上厚一点的,只好再三恳请主人借阅数日。借钱就象借命,借书就象借钱,都是要如期奉还的。家里穷,不仅节衣缩食,而且节油省电,晚过十时就得熄灯,否则必挨父母的呵斥。于是,偷了爷爷的手电筒,蒙在被子里如饥似渴地赶进度,过书瘾。以至如今有时候想起那些钻进被子里读过的故事和情节,往往还能感到一阵阵浑浊、闷热的空气味儿穿过自己的鼻息。
喜爱一种东西就象喜爱一个人,无理可讲。如果硬要找出一点理由来冠冕堂皇,那只能说明两者之间有契合之处,恰如这散发着习习墨香的书籍很适合我的性格。念中学的时候,学校连个阅览室也没有,所以每当我看到现在学校阅览室里那么多码得齐齐整整的书籍,内心常常对学生们充满艳羡。说来也凑巧,姐姐这时找了男朋友,一个文化单位的小伙子,他单位图书室开始陆续添置了一些七十年代末出版的书,大都是现代文学作品,如鲁迅、巴金、朱自清的著作。间或从城里到我家做客,他便捎几本带上。当看到我接过书那一霎那的喜形于色,他的眼睛便透露出得意,如同给饥寒交迫的乞丐以布施。我喜欢他,这恐怕是最要紧的原因。后来语文课本里所选的现代文学作品,很多都是我曾经的旧识,为此,上课时我常常掩饰不住内心的窃喜。
对于书籍,我渐成“瘾君子”。于是,进入大学后,泡书店成了我的习惯。只是,父母供养一个自费生已经很不容易,再因买书向父母伸手,我于心不忍。想了个不得已的办法,就是从父母每月给我的生活费中节约一点出来,一月一月累积成购书所需。人家一顿两个菜,我大都只吃一个菜,而且是荤素相间,比如中餐如果食荤,而晚餐必素。那时,我最大的爱好就是去长沙的袁家岭和五一路,因为那里有省城两家最大的新华书店。还有黄泥街,长沙城里最不显眼的一条小巷,却因为书籍的附丽而闻名全省乃至全国,真是“书香不怕巷子深”!即使后来书市从黄泥街迁走,但仍有许多“书虫”慕名而来,使它周遭依然书魂缕缕,缱绻不散。而师大对面的河西新华书店,则更是我学习期间逗留最久的地方。有些书过于昂贵,以当时的办法就是不吃不喝也不可能全部买下。所以,我经常象木桩一样老钉在面积不算很大的书店里,一天读不完的,第二天接着读。虽然有些显眼,但我一泡在书本里就物我两忘了,既忘记了肚肠的空洞,也忘记了无钱的尴尬,更无视营业员频频投来的异样的目光。我的心甚至早已超出低矮的书店,进入书中无边的霄壤,真似“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当然,偶遇书之珍品,我也有“狠心”的时候。二十岁生日时,我第一次向父母多要了三十元钱,加上自己节约下来的,共四十四元三角,去河西新华书店买下了那套我观望、抚摸、徘徊、犹豫不下数十回的《莎士比亚全集》。回想起这些,我常心生愧疚,因为那些节衣缩食用来购书的钱,完全可以缓解一些父母的辛劳。
我至今仍然记得我领了第一次工资一百五十元钱后,站在新华书店门口那自信的样子,那感觉比杨利伟走出神舟五号飞船都要骄傲。从此,我在书店门口不再盘桓犹豫了,面对书店工作人员的询问不再吱唔嗫嚅了,捧着喜欢的书时也用不着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甚至到最后就象烫手一样猛地扔下逃之夭夭了。我在书架间穿越的心态也起了根本变化,以前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店里的书籍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恨是因为自己囊中羞涩束手无策。而现在,面对明码标价的书,我如同流连在那些绝色女子间的贾二爷,既不卑微,亦不亵慢,相互欣赏,从容不迫。怪不得人家常说钱能壮胆,我第一次发现,钱还有那样可爱的嘴脸。
从此,不单本地书店,每当出差,我还会想方设法寻找便当,去出差城市的书店书市驰骋一番。北京西长安街的图书大厦,上海福州路上的上海书城,青岛位于香港中路的青岛新华书店,都曾在我差旅疲劳之中宽容友好地接纳过我。我是这些书店里千万书虫之一,浩如烟海的书籍之中,人们虽摩肩接踵,但相敬如宾,极少喧闹,这给了我许多异样的况味,好象对知识的敬畏之感,减少了人与人之间浅薄的纠葛与争斗,于是我知道,知识的力量不可低估。因此,每每出差,我带回家的往往不是当地的奇珍异宝或风味小吃,而是一捆一捆的书,为此我没少挨老婆的责怪。好在习惯成自然,久而久之,老婆也对我出差是否会带回什么漠不关心,若哪回一反常态带回点异乡特产什么的,反倒能引来她丝毫不加掩饰的惊喜。
买书的过程犹如赴李白的“桃李园夜宴”,不仅有阳春烟景,还有群季俊秀,甚至还能使陌生人引为知交。省作协王开林先生是写作上给予我多年悉心指导的老师,每次去长沙办事之余,我都会去“打扰打扰”他。方便的时候,他总是拉着我和他的同事远人、清华诸兄一起去逛书店,并美其名曰:“淘书”。他们尤喜欢逛旧书店和特价书店,而且一呆就是一个上午或者下午。时间长了,我也耳濡目染了旧书店和特价书店的可爱之处。只要有心,不仅能从中淘到许多断版的旧书,而且能买到很多价格便宜且差不多九十成新的特价书。人民路、八一路、展览馆路以及开林老师谓之“蜂巢”的定王台书市,林立着许多旧书店和特价书店,进去立马就能把人的心魂给钩摄去。开林老师知道我对宋代文人士子的集子兴趣浓厚,对长沙书店熟悉如自家厅堂的他,常常会拣古籍多的书店去,我因此所获不菲。他们熟谙旧闻新趣,对时事亦不乏独到洞察与识见,淘书之中常会迸出连珠的妙语。既有书香抚面,又有友情溢满心胸,并佐以风生谈议,实在是人生难得乐事。
随着网络资讯时代的到来,一个偶然的机缘,我买书买到了网上。曾经有两本书我梦寐以求,一是余彬先生著的《张爱玲传》,一是周汝昌先生著的《红楼夺目红》。余先生的《张爱玲传》是旧著,九十年代初出版。周先生的《红楼夺目红》是新著,2003年出版,且一年内曾重印八次。为这两本书,我曾多次去书店找寻,均无所获,令我沮丧不已。有一次,听朋友说有网上书店买书比新华书店更方便,说不定有。一查,果然。立马汇款,书在两周内就如期而至。当我打开邮包,凝视躺在邮包中酣睡如婴儿的书籍,兴奋异常的我,大有众里寻她千百度,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感慨。之后,网上书店成了我频频光顾的地方。无论是友人推荐的好书,还是手头工作需要查阅的资料,我都会去网上书店搜寻一番,大都一找即中。有些书即使一时销售告罄,但过一段时间又会在网上书店浮出水面,仿佛与我曾经有过预约。有时即使没什么搜寻目标,光在网上书店看看书目,也是极佳的享受,如同票友之于剧场,富人之于会所。
网上也多有旧书店。那些图书馆过期的书,那些藏匿在新华书店一角无人问津的书,那些因搬家不得不当废品变卖的书,那些被目不识珠者任意抛弃的书,都通过一定的流通渠道,百川归海一般齐刷刷汇集网络之上,成为一种蔚为大观的书籍海洋。其中虽有品相不佳、质量不好的“大路货”,但也不乏沧海遗珠。当然,衷情利禄货财者是不会把几本破书当珠,更不会为书稍费心思的,宝珠只衷情识珠之人,好书也只青睐慧心慧眼。我曾读过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一些著作,甚为喜爱。《中国现代哲学史》是冯先生最后的哲学著作《中国哲学史新编》的第七卷,某出版社出版该书时只出版了前六卷。据说,《新编》第七卷成书之后,有关方面认为出版不妥,所以第七卷直至1992年才由香港中华书局以《中国现代哲学史》为名出版。冯先生1990年写完《新编》第七卷时已是九十五岁高龄,且在未及出版的当年10月就去世了,让人扼腕。《中国现代哲学史》是冯友兰晚年回归自我、“修辞立其诚”、“海阔天空我自飞”的产物。他对朋友们说:“如果有人不以为然,因之不能出版,吾其为王船山矣”,并以“文章自有命,不仗史笔垂”自负,显示出一位哲学大师的自省精神和抗争勇气。我对此书兴趣,缘于此。后来听说广东人民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了它的简体横排本,于是,上网找。当时搜索了很多网站,最终在一个旧书网,发现了她羞羞答答地瑟缩于书网一角,而且仅此一本,真是沧海遗珠。
我这三十年,对许多人标榜和执着的所谓大事,均劳心不多,惟衷情几本残书,期间与书发生的一些点点滴滴的快乐,常常溢满我的心间,偶尔搜寻得一两本好书,则往往胜于拾到金帛和银帛。
让作文不再难写
○本报记者 宋洪昌
一个以前从不交作文作业的小学生,后来在语文老师的影响和指导下,竟然喜欢上了作文,并且还创作出了近万字的童话作品。
还有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写出了一万余字的童话《镜子小仙女》,并且将其发到了互联网上,吸引了不少的小读者。
这样的事发生在山东省高密市康成小学。教这两个学生的语文老师是王香兰。
“作文难”是个老大难问题——学生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教师不知道如何让学生喜欢写作文。然而在康成小学,与许许多多的学生一上作文课就愁眉苦脸不同,王香兰的学生却盼着上作文课,学生们常问她的一句话是:“老师,我们什么时候上作文课?”
在康成小学,记者同几名小学生有这样一段对话:
“你们喜欢上作文课吗?”
“喜欢。”
“为什么喜欢?”
“作文课有意思。”“我们喜欢王老师这样教作文。”
“你们不愁写作文吗?”
“不愁,我们可写的东西太多了。”
……
从原来最喜欢的课是体育课,到后来最喜欢的课是作文课,从原来怕写作文,到后来喜欢写作文,这些变化都发生在王香兰这位语文教师所教的学生的身上。而引发这些变化的,是王香兰的“作文生活化”教学改革。
两场雪与作文教学改革“试水”
王香兰“作文生活化”的尝试,开始于10年前那个冬天里的两场雪。
第一场雪后的那天早上,王香兰上班时经过学校附近一家农户门前的小菜地,被菜地里奇美的景象所吸引:那些大大小小、高高矮矮的白菜上落着雪花,一圈雪白,一圈翠绿,层层叠叠,美不胜收。这么美妙的景象,为何不带学生们去看看呢?“冲动”之下,她把这天的语文课堂搬到了这块小菜地里。“既让孩子们欣赏了美景,又让他们获得了生动的写作素材,岂不一举多得?”她为自己的这个创意而得意。可是,接下去,学生们在这“课堂”上的表现却给她泼了一盆冷水:面对堆银叠翠般的美景,他们既不知道“看什么”,也不知道“怎么看”。全班四五十个学生把小菜地围了一圈,面面相觑,一脸茫然地问老师:“看什么?”老师启发了他们半天,结果是,在老师看来“妙不可言”的美景,学生们竟然用干干巴巴的“白菜上面有雪”六个字作了总结。
这堂本该成功却没有成功的作文课使王香兰感到失望,也让她反思:学生们为什么不会写作文呢?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皱眉头”、“咬笔杆”成了作文课上学生们最常见也是最普遍的表现。学生们害怕写作文,得了作文“恐惧症”;语文教师愁着教作文课,得了作文“焦虑症”。“我给学生们布置一篇500字的作文,可学生们还是跟我‘讨价还价’,希望字数再少一些。即便是写这样短的作文,大多数学生也是像‘挤牙膏’似的凑字数。”当年的“作文难”让王香兰记忆犹新。
学生们为什么觉得没的可写?为什么放着身边现成的素材不写,而去绞尽脑汁乱编呢?王香兰去问学生,学生们实话实说:“作文哪有什么真事,都是胡诌乱编凑字数。”
原来如此。很显然,面对本该给学生带来创作快乐与满足的作文,学生不愿写,没的写,不会写,主要根源在于教师的作文教学导向和学生的作文创作取向走入了误区。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和生活割裂,教师脱离生活去教作文,学生脱离生活去写作文。没了生活的基础和意韵,作文中就难免充满空话、套话、废话、假话,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对症下药,王香兰决定彻底改变作文教学的方式,让作文教学同生活接轨,她将此概括为“掘开生活源泉,引来创作活水”。
改革的第一次尝试,还是让学生看雪,写雪。
当第二场雪到来的时候,王香兰把学生们领出教室,教学生们观察千变万化的校园雪景。为了让学生们明白“看什么”和“怎么看”,她像导游一样带着学生一边走,一边指点,一个劲地启发、开导。学生们经过开始的一段沉默之后,开始叽叽喳喳了。“老师,红房顶变成白房顶了。”“您看,那被雪覆盖的瓦片,多像一本本打开的书啊!”“不对,横着看像,可竖着看,倒很像打开的本子。”“哎,您说,这瓦片是不是也想把这场雪写进书里,记在本子上呢?”“快看,梅花鹿披上白披风了,真逗!”“仙鹤长新羽了!”“大熊猫在吃冰淇淋呢!”……一时间,学生们一个个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人群中炸开了锅。
“老师,这次就让我们写1000字吧!”这些经常为“写500字”还是“写600字”而讨价还价的学生,这天的表现让王香兰感到有些诧异。
第二天,作文交上来了,出奇的齐,出奇的长。读着一篇篇充满生活气息、散发着思维灵性的作文,这时的王香兰由诧异变成了愕然:“真想不到,走出教室,孩子们的思维竟是如此活跃,似乎是心有灵犀,一点就通。他们的联想竟是如此丰富,他们的感悟竟是如此深刻,他们的表达竟是如此准确。是什么焕发出孩子们的写作热情?是什么点燃了孩子们创作的火花?是这场小雪,是这次室外赏雪的活动,是生活。”
于是,“作文生活化”教学改革由此正式展开。
作文与生活“接轨”
“把学生引向生活,把生活引入作文。”这是王香兰对她的“作文生活化”的定位。
她和学生一起走出教室,走出教材,走进生活,品读生活这部无字的大书,从生活中找到作文的“下锅之米”。她尝试着从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意识,从引领学生细心观察、热心体验生活入手,并且细心捕捉生活中的每一个“看点”,引导学生观察、实践、体验,让学生把观察、实践、体验的触角延伸到生活的每一个层面、每一个角落,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丰富的写作素材,获得写作的灵感,享受写作的快乐。
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看一看,感受自然之美,感恩大自然。王香兰经常和学生交流自己观察到的大自然中的精彩瞬间,并引导学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处处留心,时时在意,用眼睛随时随地“拍摄”亮丽的风景:晴空丽日,白云悠悠,草舞树摇,杨柳依依;喷薄的红日,如血的残阳;皎洁的月光,闪烁的星星……学生因收藏而富有,作文因生活的回放而精彩。她会在风起、雪舞时引学生到窗前,会在雨停、雪住后同学生一起漫步校园。于是,学生胸中有了“落叶热身”、“天女散花”的才思,文中有了“玉碟溢珠”、“粉妆玉砌”、“玉树琼枝”的生花妙笔。
听一听,体味大自然的美妙。王香兰经常把自己听到的自然界中和生活中的各种美妙的声音告诉学生,引领学生去聆听,让其感受声音的奇异美妙:蛙声虫鸣,春燕呢喃,百鸟欢歌,春雨沙沙,泉水叮咚;书声琅琅,掌声雷动……种种以往对学生们来说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声音,如今对学生来说变得那样的美妙和神奇,它们传到学生的耳朵里,收纳到学生的内心里,融汇到学生的作文里,赋予学生作文生动的灵性。
种一种,感受生长的神奇。教室里,窗台上,一年四季,盆盆罐罐,琳琅满目;花花草草,异彩纷呈。学生们在花盆里种豌豆、黄豆,播小麦、谷子,育油菜、香菜,栽辣椒、西红柿……一棵花,一株庄稼,从播下种子栽下苗,到开花结果收获,每个学生在一天天观察其生长的规律。他们在了解了其生长规律、感悟着“成长”内涵的同时,也水到渠成般地收获着一篇篇有声有色的作文。《苍天也负苦心人》、《爱过了头就是害》……这些从观察花草、蔬菜、庄稼生长过程而“顿悟”出来的思想,“引申”出来的深刻内涵,创作出来的文章,让学生们深深体会到了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感悟,在感悟中表达的快乐作文之道。连他们的老师也感叹:“真的没有想到,一棵小菜苗,让学生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探索,学会了发现,学会了表达。我们种的哪里是菜苗,我们‘种’的是作文。这堪称一本鲜活的习作教材啊!”
养一养,感受生命的律动和精彩。在养小昆虫、小动物的过程中,学生们除学会了观察,获得了大量的写作素材,练习了表达之外,还学会了细心、耐心,体会到了“关心”的意义,“责任”的分量。
访一访,感受心灵之美。学生们走向街头巷尾,观察摆摊者,采访农民发明家、退伍军人、进城打工的农民。于是,在学生的作文里,有了对民工“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风里来雨里去”忙碌奔波的感慨,有了“名人与凡人的差别就在于名人有更强的耐挫力”的发现,有了“简单的做好了就不简单,平凡的做好了就不平凡了”的认识升华。
搭建平台,做一做,悟一悟。为了让学生“动”起来,王香兰组织学生春游校园、广场,兴高采烈地带他们到操场上放风筝,到学校幼儿园的小种植园“作客”,跟踪小蜜蜂的行踪,测验小蚂蚁的智商,摇呼啦圈,观看瓢虫“走钢丝”、“飞檐走壁”;发挥智慧和才艺,自办各种展览……一系列学生们喜欢和投入的活动,丰富了学生作文的素材,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活了他们的情思,为他们的作文注入了源头活水。
就这样,通过组织学生“看看、做做、想想、说说、悟悟、写写”的十二字作文法,学生的作文和生活实现了接轨,从根上解决了“没的写”的问题。同时,通过“再看、再做、再想、再说、再悟、再写”的十二字教学法,把作文教学和生活的接轨进行到底,解决了“不会写”的问题。
“有的写”了,“会写了”,学生“不愿写”的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作文生活化”教学改变了学生们对作文的看法和认识。在学生们的眼里,如今的作文似乎变了个模样,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原来作文与生活的关系这么密切,原来将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认真地写出来,就是作文,并且会写成很精彩的作文。有学生感慨地说:“我真想告诉我们的老师,多带我们出去走走、看看吧!生活的书,我们太缺乏了。离开生活,我们的思维会僵化,我们会耳不聪、目不明。生活是我们思维的源泉啊。”
说实话,抒真情,见真理
一旦真正走进生活,感受到生活的丰富与多彩,学生们就不再是“要我写”,而是变成了“我要写”,用王香兰的话说就是:“因为生活太丰富了,生活太精彩了,生活太让人感动了。”
新鲜的作文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情思,使得原来对学生来说“视而不见”、平淡无奇、“没什么好写的”的东西,如今在学生们的笔下是那么有趣和多彩:“有的玉兰花花苞戴着小帽子,有的帽子戴得端端正正,这时的花苞像个严肃的小老头儿;有的帽子却戴得向一边歪斜,这时的花苞又像个装酷的毛小子;有的帽子戴得乱七八糟,这时的花苞更像个糊里糊涂的小孩儿……昨天还是穿毛衣戴帽子的小丫头,今天又成了穿着白色纱裙的大千金。”在这个六年级小学生的笔下,春天的景色还是这样的美妙:“柳树告诉我,春天是醒目、稚嫩的绿色。一根根绿色的枝条随风摇摆,多么像一串串珠帘,荡出了春天的旋律……”
激活学生的创作欲望和灵感,是王香兰给自己的作文指导确立的原则和目标。她认为,学生只有在不把写作文看作是一种负担或者是不得不完成的单调作业,而是有感而发,释放自己的表达欲望,体会写作的成功和快乐的时候,作文水平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王香兰要求学生作文要说实话,抒真情,见真理,写自己眼中看到的景,写自己想到的事,抒自己心中涌动的情。
观察雨后校园里的水洼,欣赏花草树木上的雨滴,这些都成了王香兰作文课上的内容。通过这样的观察与欣赏,她引导学生远离“胡编乱造”、无病呻吟、抄作文选的作文写作之路,让他们学会从有中看到无,从无中看到有,领略发现的快乐,享受想象的愉悦,在具体的观察中学会观察,在具体的联想中学会联想,在“用自己的话写自己所见、所思、所悟”的过程中领会写作之道。
为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让学生有感而发,王香兰在周五放学时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自己动手做一个风筝,并去放风筝,下周一举行全班放风筝比赛。这样的作业令学生们感到新鲜有趣,他们去书店查资料,去风筝市场观察风筝制作方法,然后找材料,忙扎制,有的连家长都跟着忙活起来。而全班的风筝放飞比赛,更让学生神采飞扬,流连忘返。学生们既写出了充满童真童趣的作文《别具一格的风筝展览会》,也收获了终生难忘的快乐。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我坚信,今天的风筝展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小、展品最少、质量最差的展会,但却是最令我难忘的。”
把学生引向生活,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提升了学生深入思考生活的能力,也使学生的作文中有了真话,有了真情。学生们走向生活,生活中的“亮点”拨动了他们的“情弦”,打开了他们的“话匣子”。于是,学生们眼中有物,胸中有情,笔下有文,一滴水中看世界,一朵花中品芬芳。学生们走向街头巷尾,摸一摸修鞋、修车师傅手上的老茧,看一看路口摆摊者黢黑的肤色、干裂的嘴唇、蓬乱的头发,于是,对他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的生活场景让他们有了另一种感悟,酸、甜、苦、辣,人生百味皆成文章。
作文中缺乏想象,这曾经是学生们作文的一大“病症”,也是曾经困扰王香兰的一个难题。从观察生活入手,她巧妙地引导学生们去想象,为他们打开一片放飞想象的天地。在康成小学,王香兰的学生有一项不是作业的作业:做“思维操”——通过思维“回放”,让学生在创作中回放“曾经”的生活,培养“收藏”生活、剪辑生活、感悟升华生活的能力;通过思维“放飞”,编童话,写寓言,创作动画片,让思维插上翅膀,让作文充满想象。
想象的翅膀一旦展开,学生们的想象力会让我们惊奇。
“这颗绿豆芽像一条令人恐怖的眼镜蛇。”
“像一只正在捕食的水鸟。”
“还像游动的海马。”
“刚冒出小白芽的小绿豆像蝌蚪。”
……
几棵小小的绿豆芽,在孩子们的想象中居然变得如此生动,如此多彩。
收获,不仅仅是作文的精彩
“想不到,生活这部无字书他们读得竟如此认真,如此痴迷。”作文与生活接轨后,学生们所发生的变化让王香兰颇有感慨。
面对生活,学生们久已麻木的神经仿佛一下子被激活了,他们不再“视而不见”,不再“听而不闻”;他们的思维不再迟钝,想象不再贫乏,语言不再干巴。王香兰说:“有很多东西连我自己都想象不出来。学生们的潜力太大了,学生们的可塑性太强了。他们不是没有想象力,而是没有被激活。”王香兰用“精彩”来概括学生的作文。
“幼儿园楼后的连翘花开似金,李子树花放如雪;篮球场边的樱花似锦,足球场旁的紫荆花灿若云霞。草地上,蒲公英、苦苦菜撑开大大小小的金色遮阳伞;墙角边,蓝的,白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数不胜数的小野花在悄悄闪动它们明亮的眸子……”
“蒲公英虽没有玫瑰的鲜艳,樱花的美丽,桂花的芳香,但是它那似笑脸的花朵,真是惹人喜爱。它的花是往下垂的,显得那么娇弱。它像一盏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玲珑台灯,又好似过年时家家户户喜庆的烟火;它像一座花瓣的喷泉,又像一个世界上最小最小的向日葵;它像老人慈祥的笑脸,又像一个带着睡帽的婴儿。”
“有的雨滴像银珠,从枝茎的顶端一直滑到底端,从叶根滑到叶尖,从叶针上滴落到叶片上,倏然间不见了。雨姑娘就像一群春天里顽皮的孩子,在滑滑梯,捉迷藏,跳蹦蹦床……”
像这样文字优美、想象丰富的作文,在孩子们的作文本中俯拾即是。就连一个原来作文语言总是很干巴的学生,居然在一段短短的文字中用了五个生动的比喻。
当然,学生们收获的不仅是作文的精彩。
他,得了严重的“作文恐惧症”、“厌烦症”,害怕写作文,从来不交作业——这是王香兰教过的一个“特殊”学生。王香兰教他之后的第一次作文课,他好不容易在家长的帮助下“凑”了一篇500字的作文。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王香兰在他的作文中找出了闪光点。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王香兰指导他如何观察,如何写作。随着作文的点滴进步,他对作文的兴趣和写好作文的自信日渐增强。一个学期之后,他能正常交作文作业了。再后来,他一发而不可收,喜欢上了作文,写出了近万字的童话故事。更可喜的是,他对学习有了信心,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流水账”不见了,套话不见了,空话不见了;作文课上有了笑声,学生的习作中有了精彩……“作文生活化”为作文教学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同学生一样,王香兰的收获不仅仅是没有了作文教学难的苦恼,她对学生也有了另一种认识。
“正是把作文教学植根于生活,我的作文教学才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啊。”王香兰如是说。
(来源:2008年4月8日《现代教育导报》)
八种最常用的读书笔记方法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笔头勤。”勤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读书的效果,克服边读边忘的毛病,避免重蹈熊瞎子掰苞米的覆辙。这里向大家介绍八种读书笔记的写法。
一、摘录式。读书时,把书报上精彩的、有意义的、富有哲理的语句、重要的片断摘抄下来。摘录时要注意,不能全抄,而要把书中的优美词语按人物类、景物类、状物类、警句类等摘抄下来。日积月累,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写作文需要时,就可以从“词语仓库”里搬出来,参考使用。
二、体会式。读书之后,有自己的收获、心得、体会或认识、感想等,再联系自己实际写下来,这叫读书体会或读后感。这种体会式的笔记,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适当地引用原文作例证,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写出真情实感来。如有位同学读了《少年**》一文,感受最深的是**放牛,把一份草送给穷孩子的事,从中总结出**从小同情、关心穷人的好思想。联系到“我”与小伙伴一次偷西瓜的事,损害了别人的利益,同少年**一比,心里很惭愧、内疚,这样联系实际合情合理,真实感人。又如李贺的《史纲评要》,脂砚斋的《重评石头记》,皆是这样的著作。体会也可以是札记。札记多为旁征博引,辩证考订;体会多为引申阐发,借题发挥。沈括的《梦溪笔谈》,茅盾的《读书札记》,马克思的《数学手稿》,就是用的这种方式。这是写笔记的一种高级形式,要求有更多的个人创见,难度也较大。但它却是创造的半成品或完善的精制短篇,一旦需要时,就可组织起来,使之成为有价值的作品。
三、提纲式。盖房子要按图纸搭好框架,框架搞好,再进行房子装修;写文章也一样,要先想好文章的主要内容、层次结构,这叫做列提纲。我们读一篇文章,要逐段地把作者隐含的提纲找出来,记下来,弄清楚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编提纲可以采用文中语句和自己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写,提纲的语言要简洁扼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提纲式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抓住中心,记住要点,理清思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如读了《妈妈的“病”》一文,可按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路编列提纲:(1)妈妈犯了一种“怪”病,既不上“医院”,也不让人说;(2)妈妈给奶奶送年礼是一只又瘦又小的鸡;(3)妈妈给外婆送年礼是四只又大又肥的鸡和一大包的年礼;(4)作者抨击少数妇女对母亲和婆婆的两种不同态度——孝敬与不孝顺。这样列提纲,对文章内容了如指掌,印象深刻。如《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亚里士多德一书摘要》等著作。而且他对摘录内容,还往往写出自己的意见、批评或注释,以及自己独创的符号和评注。比如“注意”“说得对”“辩证的精华”等提示性简明字样。明确地表明了列宁对某段论述的意见或批评。提要应力求简明扼要、脉络分明,最好以某一主线展开。如,提要可突出主要人物及其作用.重大事件及其影响。也可用列表法使其内容一目了然。
四、批注式。在阅读自己订阅的报刊和购买的书籍时,为了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边读边在书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写写画画,把书中的重点词句和重要内容用圈、点、画等标记勾划出来,或在空白处写上批语、心得体会、意见,或者是折页、夹纸条作记号等等。这是一种最简易的笔记作法。
马克思、列宁、**就常用这种笔记方法在书头批注。拉法第在回忆马克思读书时说:“他常折迭书角、画线、用铅笔在页边上作满记号,他不在书上写批语,但当他发现作者有错误的时候,他就常常忍不住打一个问号或一个惊叹号。”(《回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在读书时常在字里行间画着五颜六色的记号,在书的空白处,往往还有评语。**在读《伦理学原理》一书时,全文逐字、逐句用朱墨两种色笔圈圈点点,遇到他认为观点正确、文字优美的地方,就批上“此论颇精”、“此言甚合我意”,认为不对的地方就画“×”,或批上“不通”、“荒谬”之类词句。
五、书签式。平时读书时,遇到需要背诵的内容,可以记在书签上。把书签夹在课本里、放在口袋里或插在房间专放书签的袋子里,一有空就读一读、念一念、背一背,直到背得滚瓜烂熟,记得牢为止,再把它存放起来。这种书签式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记忆。如此反复,脑子里积累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了。
六、卡片式。就是用厚纸剪成大小一样的卡片。读书时,可按照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分门别类地摘记下来,再按书卡分类存放。存放的位置还要按类别,编上号码,写出标题,以便使用时查找。卡片还有携带、使用方便的特点。每天拿出几张卡片读一读,背一背,日积月累,脑子积累的词汇材料就越来越丰富。写作时,就可以从脑子的“储蓄库”里搬出来用,就不愁写不好作文了。做卡片时有四点小的要求:一是每张卡片最好只写一个问题,一个事例。这样既灵活,又不乱,便于分类整理装订成册。二是每张卡片须注明资料来源、书名、篇名、版本、卷首、页码等,便于查找。三是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应注意积累卡片向某些方面集中,使之更加系统化和深化。四是一定要养成定期整理的习惯,按性质或需要把卡片编上页码,分类插放。既为查找使用提供方便,又可在整理过程中使自己平时分散、零碎的知识系统、条理起来。
七、剪报式。凡是遇到处理的废报、废书,在完全抛弃之前,可以检查一下其中是否有适合留下的文章。不管是一句名言还是一幅图画,都可以剪下在粘贴在自己准备好的剪报本上,空闲时象翻相夹那样随意阅读,也是一种享受呢。
八、索引式。即写下有关的论文题目或书名等。在阵习中可能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看到某些东西感到十分有用,但内容却太多,上述三种笔记法又都不易采用.或者是这个内容,你本身就有这本书,所以也不必采用上述方法。但是往往到要用这个内容时,你却忘记了或找不到了。诸如此类问题,只要搞好素引,便可顺手拈来。自学成名的史学家陈垣曾说:“教学和研究要从目录学入手”,“目录学就好象一个账本,打开账本,前人留给我们的历史著作概况,可以了然”。所以,平时应把所有的资料,按照内容本身的性质搞出一个索引来,以备查用之便。索引笔记只需要记录文章的题目、出处。如书刊篇目名、编著者、出版年月日、藏书处。如果是书,要记册、章、节,如果是期刊,要记期号,报纸要记年月日和版面,以备日后查找方便。
读书人是幸福人
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们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损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一个人的一生,只能拥有自己经历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不存在的奇风异俗。
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骏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说“极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也有卑鄙和奸诈,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起负面效果的。但我们所指读书,总是以其优好品质得以流传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以从喜爱书的亲身感受而发。一旦与此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于崇高一类,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读书使人完善自我。
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
王崧舟的课诗情洋溢、浑厚大气,王崧舟的文章充满激情、富于思辨。王崧舟是怎样成长的?当王老师如数家珍、如品佳肴、如谈挚友一般讲述他和他的书的时候,我们因此知道:名师是这样炼成的。
我读书的三句话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演讲摘录
我爱读书。有人问:“王老师,读书是不是你的业余爱好?”我说:“错了,应该把‘业余’二字去掉。”读书是我全身心投入的爱好,于我而言,读书跟吃饭一样,跟呼吸一样,在我的生活中是非常自然的。
关于读书,我有三句话——
第一句:为己读书。
孔老夫子在《论语》中说过:有两种学问,一种叫“为己”的学问,一种叫“为人”的学问。他认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什么意思?老夫子认为,古时候的君子读书是为了他自己,为了修炼自己的身心,为了充实自己的精神能量,为了提升,为了超越,为让自己活得更好,所以他才读书,他才做学问、做研究。
所以我们读书为什么?为自己,不是为别人,为别人读书的人时刻想着我今天读了一本书,明天我在人前炫耀一下。为了炫耀,为了显示自己有学问,或是为了外在的一些目标,如我要做一个课题,我要拿一张文凭,于是我不得不去读书。这样的读书,跟生活、跟生命是相隔离的。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处于一种“隔”的状态,是两张皮。而我认为,真正的读书完全为自己,就像吃饭。你为什么要吃饭?我要活着呀。你为什么要呼吸?我要活着呀!你为什么要读书呀?我要活着呀。道理就这么简单!
第二句:天天读书。
人的生命有三个:生理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生理生命主要通过吃饭和呼吸来解决,社会生命主要通过交往来解决,而精神生命的成长,我认为主要是通过读书来解决,所以你非得天天读书不可。黄庭坚说过:“士大夫一日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三日不读书,对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乏味。”三日不读书是否面目就可憎,这很难说,语言是否很乏味,也很难说,但是我相信,一日不读书,尘俗一定生其间。一个人心里装的诗书多了,书卷气就浓了;尘俗多了,市侩气就重了。一个老师,尤其是一个语文老师,在他的举手投足之间能不能少一点市侩气?能不能多一点书卷气?取决于什么?取决于能否做到天天读书。我可以很自豪地说:“这一点,我做到了。”
第三句:随性读书。
我读书,漫无目的。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杨绛先生在回忆钱钟书读书生涯的时候,有过这样一句话,她说“钟书自从摆脱了读学位的羁束,就肆意读书”甚至“随遇而读”。那是一种多么迷人的读书境界——随性读书。
我的藏书大概有六千多册,我的书房里,顶天立地的都是书。我自己拟了一幅对联挂在书房,上联是:明月一帘无心照,因为我书房的窗外是开阔的地带,有小河,有廊桥,流水淙淙,杨柳依依,风景这边独好。晚上能看到月亮从东边升起来。下联是:诗书半斋随意读。
到书店,我拿到书,只要对这本书有感觉,我看一下目录,或看一下章节,就买下来,一定读。我读书没有计划,很随意,很随便,比如——
流行的书,我读。于丹的《论语心得》,读!易中天的《品三国》,读!刘心武的《揭秘红楼梦》,已经出了第三部了,读!全部都读过!很多人骂于丹,说于丹是化神奇为腐朽。不瞒各位说,我是喜欢于丹的,我觉得于丹讲得不错。她很聪明,她讲的是“于丹论语心得”——我讲的是我自己读《论语》的心得呀!这有什么不可以呢?解构主义的哈罗德·布鲁姆不是这样讲过吗,一切阅读皆“误读”。我就是这样理解论语的,为什么就不能把我的心得跟大家交流呢?
流行的书读,不流行的书也读。汪荣祖的《史学九章》卖不动呀,滞销的书,也读;钱穆的《晚学盲言》是先生晚年,在眼睛失明的情况下,由他自己口述,他的夫人、他的弟子帮他整理的一本书,写得好!核心内容谈中西文化传统的异同,你想把握国学的精要,可能这是一本最好的入门书。杨成寅的《太极哲学》很难懂,说老实话,我到现在还读不懂,但我爱读,越是读不懂就越是想读下去,一种好奇的欲望吧。
人世的书,帮助我更好地活在俗世的书,我读。比如台湾傅佩荣的《哲学人生》,这书写得好,深入浅出。早几年卡耐基的《积极的人生》,帮助我克服了自己的焦虑,帮助我看到了自己人性上的弱点。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什么系统思考啊、共同愿景啊、自我超越啊、心智模式啊、团队学习啊,很难读,没办法,就是爱读。
出世的书我也读。六祖慧能的《坛经》,这个好读,读起来有味道。南怀瑾先生的《如何修证佛法》,这本书真好!你要坐禅,你要修行佛法,你要求开悟、求解脱,最好的入门书就是南先生的《如何修证佛法》。索甲仁波切的《西藏生死书》,好!临终关怀,全都实实在在地写在里面了,告诉你怎么走得坦然、走得从容。人生最大的两门学问,一门是出生的学问,一门是死亡的学问,这本书专讲死亡的学问。
教育类的书,我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我推荐给我们学校的老师。我到杭州市拱宸桥小学当校长,给老师的见面礼就是送给大家人手一本书,书名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我们读了一个学期。田正平先生的《中国教育经典解读》,一册在手,中国教育的经典思想、经典理论全部都在里面了。石中英写的《教育学的文化性格》,视野宏阔,学养深厚,是迄今为止我读到过的最有文化底蕴的教育类专著。
非教育类的书我也读。比如范曾的《吟赏风雅》,写得洒脱,写得雅致!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一边读一边偷着乐,黑色幽默,写得真好!刘小枫的《沉重的肉身》,试图回答困扰所有当代人的一个重大问题——性伦理的问题,尽管读得艰涩、读得云里雾里的,但还是读着,因为我依然困惑。
语文课程类的书我读。王尚文先生的《语感论》,写得好!我的语文教育思想一多半受他老人家的影响。潘新和先生的《语文:表现与存在》,上下两册,洋洋一百多万字,这是我所看到的迄今为止中国当代语文课程理论方面最有建树、最有见地的一本书。王荣生先生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那叫真做学问,那种理论的涵养,那个思辨的功底,真叫过硬,确确实实是科班出身。
非语文专业的书也读。比如兰色姆的《新批评》,我建议我们的语文老师都能够学会文本细读,这“文本细读”的理论和技术就是新批评学派提出来的。韦勒克的《文学理论》,美国人写的,搞文学理论的人都知道,在全球范围内,这是一本最为经典的文学理论教材。汪曾祺先生的《人间草木》,真好!文字的功夫已经到了出神人化的地步。在中国作家中,他的文字风格我最喜欢。史铁生的《务虚笔记》,半自传体的小说,史铁生小说的核心思想深受刘小枫先生神学思想的影响,你要读懂史铁生,你就要读懂刘小枫。
学术类的书我也读。比如朱光潜先生的《诗论》,太好了!我教《长相思》,在这个课里面,最核心的教学思想就是受了朱光潜先生《诗论》的启示,朱光潜先生认为诗是不可解的。诗最重要的是一个“见”字,你只有“见”到它,你才能深得诗之三昧。你可以把《红楼梦》和《诗论》对照起来读,形成一种互文式的“参读”,能更好地体会朱光潜的观点。《红楼梦》里有个语文特级教师,谁?林黛玉!她教香菱作诗。那真叫教得好。香菱初学诗时,喜欢陆游的诗,林黛玉对她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次。”你一开始一定要读最经典的:老杜的诗读一百首,青莲的诗读一百首,摩诘的诗读一百首。这三个人,一个是诗圣,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佛。你看林黛玉教香菱的方法就是“先学后导”。果然有一天,香菱来找黛玉,汇报读书心得。她说,诗的好处就是想来你有嘴上说不出的,但闭上眼睛一想,好像这个景就在眼前似的。想来这个地方似乎没有什么道理,但你倘若要找一个别的什么字来代替,却不行。她说这就是诗的好处。比如王维的《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这个烟怎么会直呢?可闭上眼睛,仿佛这景就真的在眼前,想来这个落日自然是圆的,这个“圆”字似乎用得太俗,想找个字来换,可再怎么找也找不出比原字更恰当的字。这个时候贾宝玉来了,听了香菱的话说,既然这样,也用不着看诗了,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你看,林老师的教学效果多好!
王元化先生的《文心雕龙讲疏》,这本书厉害,是极品。朱良志的《中国美学十五讲》,看得我三日不知肉味啊,好书!
国学经典类的书我也读。王阳明的《传习录》,是王阳明传心法给弟子们的各种言说,由弟子记录下来的。阳明的学问是致良知的学问。他认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用。心念一动,就有善有恶。知善知恶、为善去恶,这就叫致良知了。他认定每一个人都有良知,这个良知是让人做善的事情。
西方经典的书我也读,比如:尼采的《人性的,太人性的》,尼采的哲学有很多可取的地方,他强调人是一种唯一需要超越自己的动物。天地万物当中,只有人会不断地超越自己。再比如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说老实话这本书我读不懂,读得我头都大了,还是读不懂,但我有种瘾,想读下去的瘾,这种瘾,可能比读得懂更过瘾。再比如说汉默顿的《思想的盛宴》,把西方两千多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宗教家、科学家、文学家的代表思想都汇编在这本书里,值得一读。
儿童的书我也读,比如《小王子》,比如《爱的教育》,再比如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很有味道。
读书是为自己受用
来源:《特别关注》2010年第5期 作者: 时间:2010-04-23 点击: 249
读书是为自己受用
读书是自己受用之事,故而多读不算荣,少读亦不可谓耻。多读如果不求甚解,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则犹如漫游十里扬州,玉堂金殿,虽珍奇满目,眼花缭乱,却徒手而归;少读如果彻底,读而思之,却也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提高修养。
读书要学以致用,故须读行如一,若日日诵读圣贤之语,行的却仍是自家思想,这等读书虽闭门十年,破卷五车,亦无所用。
读书譬如生命,数量与质量不可兼得,之于生命,惟愿保证质量之时,再求数量,如此方为不枉来世上一遭。读书亦如是。
读书不妨杂,杂则面宽,但杂须有度,要杂而不乱。
读书者既要自知,又要知书。知书故能瞻前顾后,统筹全局,知何处为精华,何处为糟粕;自知故能寓读于乐,人书合一,知精华之所以为精华,糟粕之所以为糟粕也。
读书者要知修养之由来(积累)与特性(不可伪装性),如此方知“持之以恒”为读书之要义。
读书者之于读书切不可失去主见,盲从别人,人读亦读;也不可受书中连带(即所读书中提到的其他的书)之影响太甚,要结合自身,有自己的方向,如此方能时时有在读之书,刻刻有待读之书,否则不可谓为自己读书。
读书者要有疑心,“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此圣贤之谈也;然疑心太重者,则如人之无信而无所立也。
读书者之于所读之书,须有精读泛读之分,精读者,须能背、能写、能讲、能用;泛读者,懂则即可。此等事虽小,然却非易事,惟精读泛读并行共用而不生乱者,方为善读之士。
读书者之于序言后记,不可轻视。序言者,或介绍、或评论,或作者自录、或请人捉刀,多中肯之言也;后记者,概多言成书之过程,读之亦颇有益处。
读书者要善治文,并将所读之精气贯注其中,否则眼高手低,志大才疏之气一旦成焉,则万劫不复!
读书者须知读书乃是对自身的追问,心有此念者,可称之曰智也。
读古人文章,学其精气神者为最上,耽于其辞藻者为最下。舍本逐末者,长此以往,文虽至工,骈散收放自如,然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读古人诗词,既要原古人之初心,又要出其初心。原其初心故能得其精髓,获其真谛;出其初心故能灵活致用,与时俱进,否则僵死一团,日久则糜烂也!
读古人文论,要知自身修为,修为不够则读之若醉酒,浑浑噩噩,不知所云,徒弭再读之念,故修为不够者不可强之;然修为足者则不可不读,否则则生不知天高地厚之念,如此修为则百年如一日,少有所长。读书论、画论、诗词论亦然。
读古人札记,凡精要处必用笔录之,如此读完,则至死不碰此书可也;然事后对所录之精华,要时常温习,否则为无用之功。
读古人传记,必要有自惭形秽、相形见绌之念;然之所以要有慧眼者,盖因传记中所录之事例与所传之人多有张冠李戴、牵强附会之处,更有甚者朝代不符;故读此类书籍,书中所彰之修身养性定要潜意勤勉之,至于事例是否出自所传之人,要有怀疑念头,如此方能“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也。
“临清风,对朗月,登山涉水,肆意酣歌”,读书可谓天下第一等乐事。然世上好书甚多,读之难尽,而劳生有涯,故而每每偷得一时半刻,局促与斗室之内,埋头与深灯之下,便觉此等辛劳是值得的,此等乐趣也是无穷的。
作文七:《与城市有关的记忆》600字
与城市有关的记忆
作者:王名润
2009年的暑假,摆脱了中考沉重的枷锁,让心回归记忆,开
始重温那些与城市有关的记忆……
中山-石歧
广东省中山市是我童年和少年时期的逗留处,同时也是记忆最多的城市。这里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整洁美丽的兴中道,繁华热闹的步行街,还有我曾居住过的竹苑新村。双脚所到之处,那些泛黄的记忆彷佛鲜活起来。一张张充满童真的笑脸像一幅幅鲜明的塑像,如此真切地烙印在心中。
佛山-南海
这里的记忆最令人回味。那条泥泞的小路依然在——还记得初中的第一个“五?一”假期来到这,我和表弟、表妹便在这里疯狂地骑着单车。呐喊声、欢笑声充斥耳畔,激荡在城市的上空。当现在重踏这条小路时,曾经的记忆仿佛再现眼前,而当年的小毛孩早已摆脱了一脸稚气,一丝丝成熟的气息由心底蔓延。
云浮-罗定
这是我的故乡。初二下学期携着与书本“厮杀”,为的就是中考时能够“金榜题名”。于是,清晨,我迎着朝阳出发,夜晚,我携着明月回家。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必须学会面对,很多事并不在我们的掌握之中,无论结果如何,我们只有乐观面对,感谢爸爸用生命告诉我这个道理。或许,面对残酷的现实,我也彷徨过,迷惘过,感伤过,但我更加明白,只有实现梦想才无愧于心,才算完成一种生命的美丽。
奔走在三地,再一次激活心中 封尘的记忆。明天我即将踏入更高一层的学府,就让这些文学纪念曾经的我吧!
记忆,总与城市有关。
通讯地址:527200 广东省罗定市廷锴纪念中学
作文八:《与青春有关的记忆》1200字
与青春有关的记忆
颜泽
青春的记忆里,有你、有我....
我要开始诉说一个故事,一个关于青春的传说....
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以后就再也不能做了。
我们那时常常说起的梦想,现在却再也没有谁再提起。 我们那时的忧伤和无畏,现在在我们的身上再也看不到。
我们那时的微笑和泪流,都是那么的真实。而现在看到的微笑,总感觉是那么的做作、那么的虚伪、那么的空洞、那么的让人可怜。我们的泪水淹没在这疯狂滋长的城市森林里,也许谁会在深夜里偷偷的流下些许眼泪。只是,我们这样苟延残喘的生活是为了什么, 忘记有多久,我不曾有希翼;忘记有多远,我的前方一片茫茫....
在西安两年零五天了,两年多里我几乎一直生活在自己铸造好的城池里,似乎时间也搁浅在这谷底。我独自一人行走在我的大学里,在别人眼里我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只是又有谁知道我的内力呢,我试图挣扎着脱离这一切。又害怕失去现有是一切。我一直生活在自己的矛盾中,无法自拔。我一直微笑着面对所有的人和事情,然而那微笑的面具后面却是我僵硬的肌肤。时常在深夜,一个人坐在阳台上默默的看着夜空。脑子里一片空白,我不清楚我此刻在想些什么,也许什么都没有想,也许想了很多。但是,我却什么也不记得。我总是对别人说我记忆力不好,那也许只是一个为自己而找的借口吧。只有这样才可以强迫着自己去忘记很多事情,不去想一些事情。说到最后,连我自己也相信我记忆力不好。 有时,我厌倦了自己。厌倦了这样周而复始的苍白生活,厌倦了总给自己的懦弱和虚荣寻找诸多的借口。
厌倦了自己没有勇气为自己的梦想而活着。
记得昨天晚上和安公主说到梦想。她却说梦想多奢侈啊~
是呀~梦想对于现在的我们是多么奢华的东西呀~对于我们很多人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这个词慢慢的正在消失在我们的生活里,我们没有了信仰、没有了梦想。唯一的就是找份自己认为不错的工作,养活自己。
我们的父辈不是达官贵人、不是富商、不是煤老板,我们是农民的子女,我们没有关系、我们没有钱。我们只能掩饰着不满和泪水,去做那么和我们专业根本挂不上勾的工作。一个月就那么一千多块,早出晚归、拼死累活的,我们为了什么,我们不知道是社会变的让我们不懂,还是我们变的不懂这个社会了。
我们就这么沉默着吧。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毕竟敢于让自己的行为跟着自己内心走的人没有多少吧,所以注定爆发是力量只是集中在少
数人这里。看着那些一片片在沉寂中死去的人吧~他们的腐骨将会和这尘土一样,风轻轻一
吹便了无痕迹。短暂的一生,最后只是与那些灰尘为伴到永久。 你在做着什么呢,
你有在深夜悄然流泪,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哭吗,
你有不经意看到某个画面,心理抽搐的厉害吗,
你有突然想到一个人,心底阵阵的疼痛吗,
你有想过现在的日子,是你需要的吗,
你有想过你以后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吗,
你是否在远离了梦想很久后,突然想起吗,
你有为你那一点奢华的梦想,而努力过吗,
你知道你的梦想是什么吗,
你有真的为了你的梦想,而奋斗过吗,
PS:兄弟姐妹,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以后就再也没有时间了~ 2009年8月7日
西安 北山门
作文九:《与生活有关的记忆》6300字
温暖的泥土炕
雪纷纷扬扬下了整整一夜,清晨仍不见停止的迹象。望着窗外,远处的山,近处高矮错落的房屋、河流,以及落光了叶片的赤条条的裸枝上,到处是厚厚的积雪,整个田野白茫茫一片,房檐上垂下不多不少的冰凌。这个时候,尽管室内的温度不下24°C,可心中不由想起乡下温暖的泥土炕和逢雪的天气里大人们围坐在土炕上喝酒的情景。
在我的家乡,寒冷的冬季取暖的工具少不了那处热腾腾的土炕头。有了土炕,寒冷不惧怕。尽管外面狂风大作,哨儿风呼呼地越刮越紧,大雪纷飞,气温急促下降,筒着袖筒的人们被冻得直打哆嗦,一旦坐在热炕头上身子骨转眼就暖和了。
从我记事的那时起,父亲每逢下雨下雪天,都要约上几个哥儿弟兄盘腿坐在热土炕上喝酒,喝酒的旗号美其名曰叫“过天阴”。乡下人朴实厚道,喝酒根本不讲究,有时没下酒菜就干喝,有时你拿来两个鸡蛋,他拿来一把粉条,桌上就拼凑了一盘炒鸡蛋,一盘酸菜炒粉条。下酒菜没什么花样,就这么简单。但喝酒的气氛却热闹得超过了下酒菜的百倍。先是主人家给每位来客敬上六盅,然后猜拳行令,三下五除二,半斤烈酒下肚后,喝酒的气氛就达到了高潮。这时,有人弹琴,有人拉二胡,有人吹笛,有人拿起酒盅,润润嗓子,咳嗽两下,就开始唱了。什么“兰玉莲”“白鹦哥吊孝”等等,民间小调,民间音乐,民间曲艺一段连着一段。弹的、吹的、拉的、唱的各个神情专注,神采飞扬,热炕头简直成了乡间戏台,炕沿下围满了看热闹的大人娃娃。
我的老家寒冷的天气来得很早,退去的时间也会很晚,因而仲秋以后至来年的春天末的一年四季中的大半个时间就被严寒的冬天挤占着,以至于初夏和初秋遇到霪雨天,屋外寒风料峭,屋内就会冰凉凉的。这样的气候让农家人学会用泥土炕来抵御寒冷,家家户户都盘有几面温暖而舒适的泥土炕。
盘土炕工序简单。土炕紧靠在采光好的窗子跟前,一般都按照房屋的宽窄横着盘。盘炕的原料只是土、草、水和土坯、石板。工具只用铁锨和抹子。在宽不过两庹,长满间的地基上做上高八十公分的炕沿,里面再用土坯垒砌差不多高的形似椭圆,留着炕洞门的圈,上面棚上石板,再把土和成泥,放上草,和匀,然后厚厚而均匀抹在石板上,抹光后晾上几天。为了防止土炕出现裂缝,用一种俗名叫鼻邋遢的植物叶子在炕面上多次地擦。这样擦过的炕面的土不脱落,光滑结实。再填上土,煨上炕,炕面上铺上草,炕中间扣上一只盆子,俗名叫“潮汗”。潮汗的目的就是让土炕完完全全干透,人睡上去不会“拓腰”。这样一面完整的土炕就做成了。
一遇到冷月寒天,农家里就会把土炕煨得烫烫的,屋里充满了温暖的气息。乡下人热情厚道,只要一有时间就会走亲访友。客人来了,主人会热情地招呼客人上炕,甚至主动帮客人脱掉鞋子。客人坐到炕上,男主人递烟点火倒水,女主人则去厨房,不大工夫,一盘黄澄澄脆生生的狗浇尿油饼,一盘黄葱葱香喷喷的炒鸡蛋摆上炕桌,客人与主人家边吃边喝,打开了话匣子。庄稼长势,年月收成,亲戚家的冷暖,亲友的健康状况等等是寒暄的主要话题。
乡下人爱走动,相互串门不碍事,即便你来到屋里,主人家有了客人,主人也会立马让出炕沿,热情地招呼你坐下,然后递烟倒水,和客人一起吃喝。没客人时串客跨在炕沿上和主人家东拉西扯,家长里短,村里乡邻,婚丧嫁娶的暄起来。串门的人不仅掌握着邻里的详情,而且相互借用农具、牲口,乃至针头线脑、零花钱等。串门串出的是邻里和睦,团结协作的传统美德,更重要的是邻里隔壁有啥事了相互有个照应。用乡下人的话说“庄舍是戴不烂的铁纱帽”。它远远不同于蜗居在城市里的人互不相问,甚至连对门的姓氏都不知道的孤僻的心态。
乡下人的生活单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他们的普遍生活规律。不管阴天下雨,冷月寒天,整日里下地干活,累得腰酸腿痛,只要回到家里坐在热炕头上,男人们抽上一瓶旱烟,和女儿一起喝上一碗酽酽的熬茶,浑身的筋骨就软了。歇了脚的女人下厨房,男人喂牛喂马,会心疼女人的男人还会帮女人喂猪煨炕。不一会儿一碗热腾腾的汤面端到炕桌上,一家人围坐在炕桌周围刺溜、刺溜吃起来,其情浓浓,其乐融融。
乡下人缺钱,遇到头痛脑热,身子骨不舒服了,就用“截”和“潮汗”的偏方治疗。先是用绳子一圈一圈地缠住胳膊,把血憋在手指上,用针尖在中指指甲盖后面的肉上轻轻一戳,放出变黑了的血,叫“截”。然后躺在热炕头上蒙头大睡上半天,等到浑身大汗淋漓时人就精神多了,这种方法就叫“潮汗”。乡下人就用这样的办法祛除疾病,土炕就显现出了它特殊的功能。
土炕是乡下人不灭的灵魂,永远的依赖和暖暖的心房。乡下人对土炕情有独钟,那种情分接近于对儿女般的呵护。逢年过节,儿女们有了新的衣裳,炕也就有了新的床单。对于土炕的感觉我最深刻,也最喜欢,以至于我走到哪儿,总是想在房间里做上一处炕,哪怕是一处板炕。因为炕在我的心里留有不可磨灭的印象和至纯至真的感受。
小时候,天气格外冷,一到冬天寒风卷起阵阵黄砂,整个天空一片昏暗。鹅毛大雪一场连着一场地下,冰雪覆盖下的村庄苍白无力,就连猪狗鸡也没有了一丁点叫唤的声音,山村死一般的沉寂。天寒地冻,室内没有其它的取暖工具而变得像冰窖一样,墙面上结满了冰碴。只有从炕洞里冒出的带着焦糊味的炕烟,浓浓的漫过房檐混入白色的空气中。不敢出门的我们躲在土炕上,腿脚上虽然盖着厚厚的褥子,屁股发烫,耳朵、鼻子、脸蛋,更有那双皴裂的小手却冻得冰凉。尽管房屋的周围堵的严严实实,可不知从哪里窜进来刺骨的风,寒渗渗,凉飕飕的。好不容易熬到晚上,一头钻进焐得热热的被窝里,浑身感到了类似母亲怀中熟睡的温馨。有时,舍不得温暖的被窝,不愿起床,还会拿来冻成冰块的馍馍啃食。
而今,乡下人的居住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乡下人改不了根深蒂固的习惯,依旧迷恋于土炕头,无论房屋有多大的改变,不变的是屋里的那一处处温暖舒适的土炕,这是对传统的遵从和践行。只是围着炕的那一圈炕围由过去的报纸、布变成了现在的木板或是漆砖。乡下人谦虚地说,乡下人永远也不会忘本。是的,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忘本。忘本就意味着变质。 罐 罐 茶
清晨,太阳还没出窝,一声雄鸡高亢的鸣叫和小鸟的啁啾,让宁静的山村在惺忪的睡意中苏醒,淡蓝色的天幕下,一缕青色的炊烟急切地从烟墩冒出,缭绕在屋顶的上空,随之母亲的罐罐茶香从厨房里弥漫开来,飘散在每一间屋里,飘散在村庄的角角落落,扑鼻地香。
罐罐茶的香味,是村庄的晨钟,惊醒了被窝中熟睡的人们,惊醒了猪马牛羊,嘶叫着要草料吃,惊醒了贪睡的太阳,在东山头上羞答答露出了红红的脸。罐罐茶的香味,是乡下人一天辛勤劳作的序曲:牧牛牧羊的,早市赶集的,肩扛农具走向田野的……
母亲的生活是俭朴的。本来爷爷的家底不算太差,可是亲奶奶的过早离世,后奶奶及后奶奶所带孩子的进入,使家庭条件发生了明显变化。父辈们相继独立门户,家产被分光,父亲只分到了几间房子,像样的家什只是一只面柜,一张炕桌,几口饭碗和给母亲陪嫁的一对门箱,以及母亲工作时用过的医疗保健箱。母亲来到这个家,疾苦的生活就伴随了她。后来,又生养了我们兄妹6个,这使不宽裕的家境雪上加霜,日子过得一年不如一年。母亲没有被艰难的生活环境所压倒,反而,更加磨练出了坚强的毅力。夜以继日地缝缝补补,纳鞋底,缝衣裳,学会了拿手的针线活;一日三餐爬锅爬灶,学会了一手庄子里顶呱呱的好茶饭。母亲的勤劳,让我们兄妹没多受苦受罪。在没日没夜的生活煎熬中,慰藉母亲的只有酽酽的茶。在动不动就会断粮,手头缺少零花钱,没钱医治疾病的年代,母亲嗜好喝茶是有其特殊原因的。
熬茶是件功夫活。柴火灶的灶门上,放一只半大的砂罐,灶心里的火苗在风匣风力的助推下,直舔锅底,然后喷向四周,砂罐里的水开始冒白气,水开了,放入茶叶、盐,一边用筷子搅,一边用文火慢慢熬。一不小心,放过茶叶的水就会溢出来,水溢出来还会带出茶叶落满茶罐罐,这是多么的可惜。这时必须用慢火燎,直到茶色从淡黄到酱紫红,熬茶便成功了。熬茶的节奏是缓慢而悠然的,熬茶的过程是闲适而淡然的。
浓浓的熬茶伴着呛人的烟雾,诠释着那个时代的生活图景,折射着母亲乃至母亲般的乡人们苦涩中充满温馨的痛快。在食不果腹的岁月里,人们没有足够的吃食而极度缺乏营养,母亲精神的寄托主要是每天早晨那一砂罐酽酽的熬茶。如果没有了这一罐熬茶,母亲就会乏困乏累,头疼,瞌睡,迷糊。况且,那个年代,茶叶时常供不应求,就像吃食一样时常断货。每每这时,为了解决母亲的茶瘾,我们就走东家进西家地借茶叶。那样的场景印在我童年的脑海挥之不去,更主要的是没有母亲的罐罐茶,就意味着嘴馋的我们不会喝到用残茶叶勾兑的茶水喝。这样的年代里,顿顿饭都是清汤寡水,平日里见不到一点点荤腥的食物,兄妹们每天能够抢到茶罐喝上半碗残茶叶勾兑的茶水算是最好的生活条件了。
那个时候,灶火柴大多用柳条、秸秆、牛马粪、草衣、藤条等,熬一罐茶烟熏火燎,天长日久,以至于屋顶的椽子都被熏得如黑漆漆过一般。冷不防,烧过的灰还会钻进茶罐罐里面。因而,我每每节假日上山爬坡拾粪时的第一件事便是找石板做茶盖。做茶盖,必须选上乘的、材质好的石板,这样的茶盖才会经得起灶火的考验,能长时间使用。
到了上世纪70年代,人们的生活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母亲的茶罐罐里还不时有牛奶调了。有牛奶的茶比熬茶更有营养,更有档次,更显示家庭的光景。后来家家户户做上了可以用煤砖取暖的泥炉子。有了泥炉子熬茶,比在灶门口熬茶方便多了。再后来铝茶壶代替了砂罐罐。电的使用,可以用电炉子熬茶,把开关关小,茶壶里的茶水只有慢慢滚着,不会溢出来,即便你忙乎其它的活计,顾不上去照看,茶壶里也会熬出酽酽的茶来。熬的茶干净卫生不说,光节省的时间可以做一些其他的农活。电磁炉的普及,熬茶的过程更为简单方便,它比电炉子熬茶更为安全。
一个小小的罐罐茶具的变化,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变迁,表现的是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如今,随着生活的富裕,母亲的茶罐里除了牛奶,熬茶时还多了花椒、荆芥等附加调味品,用来改善熬茶的质量,增添熬茶的味道。这样熬出的茶,喝起来就有一种不同的韵味和雅致,它所表现出的是一种茶的神韵、茶的境界、茶的文化、茶的本能,忘却的是母亲一生的酸甜苦辣。
烧 柴
每当看到横七竖八躺在地上的树根、树枝以及其它的一些烧柴,我总是惋惜上好一阵子,多么好的烧柴啊!
小时候因常常断了烧柴,就会遇到断吃断喝的事。现在想起来觉得可笑。可这是严酷的事实。
烧柴是家境殷实的象征。谁家的角房里摞满了硬柴,谁家的墙头上摞满了渣筏、牛粪,谁家的房顶上排满了整整齐齐的柴捆,谁家就显得很富有。
我家住在偏僻的小山村,那年代,土地是不好好养人的,遇到不好的年景,每年的庄稼甭说供一庄子人一年的吃食,就连烧火做饭的草衣都没有。
那时,农活格外多,耕种、锄草、收割、打碾、修梯田、烧野灰、锄粪、送粪等等,除了下雨下雪天,一年四季大人们很少有休息的时间。而下雨的空闲里,父亲就拿起镰刀、麻绳冲出雨幕去割草割藤条。眼望着父亲的背影,我的眼泪不由地噙满眼眶,心里就会涌起一股酸痛。但是,为了活命,为了拉扯我们,父亲不得不这样做。
这样的年代,人吃糠咽菜,活着受罪,所有张口的牲口受罪,就连万物都受罪。塄坎上、石崖处凡是长高的蒿草、葛藤,都要轮番地用镰刀割上几茬,背到家里晒干后当烧柴。秋冬时,山坡上、塄坎上、悬崖上几乎人够到的地方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寸草不留,几乎连藏匿的草根都挖尽,山坡一片秃光。我们的村子小,生产队时,集体的牲畜分到每家每户饲养。家里虽然养着牲畜,但牛的粪便是不能用的,攒起来,踏成粪块用来烧野灰。我刚记事的时候,我的家由于分家从老院搬出时,父亲第一个搬出的就是那么一点烧柴。
村子周围能当烧柴的蒿草、藤条收拾完了,还不够用,父亲总是搭伴牵上毛驴,准备上吃食、柴镰、皮绳到20里外的脑山沟里去割柴,一去就是一两天。当毛驴驮着烧柴出现在西梁梁时,我们便跑去迎接,藤条的香味在清风的助力下满庄子香。我牵着毛驴走在前面,雄纠纠气昂昂的样子。到了大门前,父亲从驴背上卸下那一垛烧柴往家里搬,然后一捆一捆地撂到房顶上去,一双一双排成马脊梁的形状晒在阳光下。母亲急忙牵住汗水满背,用尽了力气的毛驴拴在马槽上,心疼地给草料吃。 后来家里置上了架子车。每当秋冬季节,父亲约上几个伴,趁着小鸟还没睡醒,雾气还没拉开,东方还没发白,套上拉绳架起辕条拉着架子车吃力地向朝西的方向走去。我跟着母亲起来,陪着父亲吃饭,母亲拿来褡裢,装上够吃两三天的炒面、面棋子、干粮和茶缸。一切准备完毕,父亲走出大门,和同伴们应和着,迎着朦胧的月色走去,我和母亲一起目送父亲的身影彻底淹没在幕色中,才走进家。
父亲走的马路是砂砾路,坑坑洼洼,一路向上。拉着车累得人汗流浃背。到了山口,进山的路沟沟坎坎,蜿蜒崎岖,更难行走。到了割柴的地方,已是大后晌,拉车拉得舌干口渴腰酸腿疼,用三块石支起锅叉烧上一壶酽酽的熬茶,喝着,说笑着,罢了就拿起柴镰上山砍柴。
砍柴的父亲为了及早砍满一车柴,不忍心浪费一点时间。凑合着吃罢晚饭,天已经黑透了。于是,等待圆圆的月亮挂上天际,借着月光上到山坡继续去砍柴。远处的狼一声嚎叫,父亲的浑身渗出冷汗。这时父亲的同伴也听到了狼的嚎叫声,大家就齐声喊一阵,继续砍柴。狼听到齐刷刷的喊叫和嚓嚓的砍柴声,不敢近前,远远地凝望一阵,就悄悄地溜走了。午夜,高悬头顶的月亮挥洒月光,砍柴的人砍了十几捆,已困乏得睁不开眼皮,把柴镰扔在一边,拿起绳子铺在地上,十几捆烧柴一一排在绳子上面一捆绑,坐下去,把绳子套在双肩上,往后一仰,再用力往前一弯腰重几百斤的柴就背在了背上,然后一瘸一拐地朝山下盘行着走去。到了山底下的车子旁,困乏得人身子骨硬邦邦的动弹不得,穿上皮袄和月光为伴,和霜为伍,躺在地上蜷曲着身子睡着了。就这样,割上四五十个柴捆,装满高高的一架子车往回赶。
走在坑坑洼洼的路上,车不停地左右摇晃,车子被压得木板咯吱咯吱,辐条卡擦卡擦作响,一不小心,还会翻车。
父亲拉着满满一架子车一千多斤重的烧柴来到时,脸涨得通红,寒冬里头上直冒热气,胡子上冻成了冰碴。我想,这汗水怕是血和泪凝结而成的。也不知父亲哪来那么大的力气?看到父亲的样子,我的内心里像刀绞一样疼痛。
夏天,发了芽,长了叶,喝足了水的藤条,不易晒干,所以这个季节没人去割柴。村子周围所有的山坡、塄坎、草地上的青草、蒿草都被我们一镰刀一镰刀割去了,没有草割了,就背起背篼去拾粪。等到秋天来了,我们背上大花篮,到树底下扫落叶。树叶还没到全黄的时候是不愿离开树枝的。我们就在树底下等,只要飘飘悠悠打着旋落下一片树叶时我们就高兴地跑去捡拾。落叶少时直接用手捡,稍微多了时就拿上自己制作的工具去捡拾。所谓工具,很简单,就是在两尺来长的一根硬铁丝上安上一截木把的手柄,再把铁丝的尖磨得尖尖的,算是捡拾树叶的工具了。拿着这样的工具你不需要一下一下地弯腰去捡拾,只需站着一戳,树叶就一片一片地套在了铁丝上。捡满一花篮树叶需要花几个小时,甚至半天时间。树叶多的时候,我们巴望的却不是树叶,而是干树枝了。用干树枝烧火,火旺、劲足,汤水容易烧开。有时,为了拾到一根树枝,哪怕是一根手指粗的、筷子粗的树枝,我们也要等上好半天。
后来,得益于科学技术的推广普及,庄稼的收成逐年递增,草衣也逐年增加。家家用上了煤,现在烧火做饭全用起了电,再也不为柴禾发愁了。回想过去的年代,虽然生活清贫,人倒是精神。
【责任编辑 柳小霞】
【作者简介】陈有仓,青海省湟源县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多篇作品在省内外获奖。出版民俗专著《河湟婚俗》。
作文十:《与蔬菜有关的记忆》1000字
闫晗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5月01日 ? 04 版)
阳台上放着一棵去年冬天的大白菜,水分蒸发了一些,外面的叶子发了蔫,已不如新买回家时饱满。它的生命进入了另一个阶段,有新的力量在内部孕育。我跟朋友说,过一阵子,白菜就能开花了。
我多年未曾见过白菜花了。20年前的春天,我还是在姥姥家院子里东游西荡的小女孩。兔笼子上方的花盆里种着一棵白菜,从菜心里抽出新的苔来,顶端开出一朵朵明黄色的小花,簇拥在一起,像一个黄色的花朵球。渐渐地,菜苔慢慢拔高、抽长,变得纤细,花朵之间的距离增大,散发出更浓烈的芬芳,引来蜜蜂围着它打转。
白菜花的芬芳带着少许青涩,有点像刚修剪过的草坪或刚抽了穗的麦苗的味道。明艳的黄色最醒目,哪怕眼神不好的虫子也能轻易辨认出来。等花朵谢了,结出鼓鼓的、长条状的绿色夹子,里面装满了白菜种子。
姥姥的院子里有很多植物,花圃里也有各色我叫不出名字的花朵,但只有白菜花,始终开在我的记忆里。那个时候姥姥70岁出头,身子骨还很硬朗,面庞还算饱满,总是穿着干净的中式盘扣斜开襟上衣,在厨房和院子里忙来忙去。姥爷则悠闲地坐在院子里的阳光下,自在地抽着旱烟,偶尔指挥我给他的花花草草浇水。
萝卜花和白菜花很像,带着十字花科植物特有的羞怯。它的花朵很小,浅浅的紫色,远远望去没有白菜花那一大片的金黄有气魄。
我对萝卜花的记忆来自学校的菜地。我的小学和初中在同一个校园里,那里有宽广的操场、长着茂盛蔷薇和朱槿的长花坛,还有一大片菜地,种着白菜、萝卜、土豆、韭菜等,供给学校的教工食堂。菜地也是我们劳动课的学习基地,浇水、施肥,这对小学生来说,简直太有趣了。
我对那片菜地有很深厚的感情,课间时常去看看植物的长势,趴在地上观察蚂蚁窝,从芸豆花上捉出金色翅膀的甲虫,再把它放到同桌的文具盒里。那时的同桌是个眼睛明亮的短发姑娘,在自然课上观察植物种子的时候,她把我泡好的花生米全都吃掉了——幸好大豆不能生吃,我们还有足够的实验品。
在燥热明媚的天气里,阳光熏蒸着土地,散发出春末夏初独有的气息。我常常在那一小片菜地周围徘徊,偷偷走过去折下菜苔,剥了皮放进嘴里。白菜苔淡而无味,萝卜苔清新中带着点辛辣,别有一番风味。食堂的黑脸大师傅是班里同学的爸爸,看见我只是笑笑,打趣几句。
我的记忆里只有那一个有关蔬菜花朵的季节,之后便转学去了城里,不再有那些关于自然的记忆。姥姥和姥爷都已经不在了,童年的伙伴也失去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