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人,应该有所畏惧》1000字
怀柔四中导学案 初二语文 编写人:吴雪娜
班级:初二(3)(4) 姓名:吴雪娜 课题:《人,应该有所畏惧》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出论点。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能力目标:理清文章的思路。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出论点。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3、人在学会追求的时候,也应该学会畏惧。人应该畏惧什么?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任务。
1、正音正字。
强悍. 怯懦. 颤.栗 沦.丧 为虎作伥. 谴.责
恻.隐 堕.落 蛊.惑 遏.制 扪.心自问 皈.依
2、解释词语。
强悍: 怯懦:
为非作歹: 蛊惑:
离善趋恶: 忧戚:
小心翼翼: 胆战心惊:
泛滥: 扪心自问:
趋利弊害: 愚昧:
遏制: 惩恶扬善:
虚无缥缈: 黯然神伤: 泛滥.自省.
哑然失笑 天经地义:
自省: 为虎作伥:
恻隐: 皈依:
欷觑:
3、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
二、默读课文,思考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论点是:
三、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一)
(二)
(三)
四、问题探究
(1).8—13思考论述的内容是什么?
(2).14—15思考论述的内容是什么?
(3).齐读16思考论述的内容是什么?
(4)以上三层是什么关系?这三层是递进关系。
(5).17段论述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6).18段作者把畏惧理性良心、畏惧法律、这三种畏惧分成惧内和惧外两类。什么是惧外?什么是惧内?
(7)齐读19思考论述的内容是什么?
作文二:《人应该有所畏惧》3800字
《人,应该有所畏惧》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立论与驳论相结合的方式。
2、理清本文的论证过程。
教学难点:立论与驳论相结合层层论证的方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作者:
戴厚英,(1938—1996),当代女作家,代表作品《人啊,人!》,曾重印10次,而且被译成多种语种。于1996年8月25日,戴厚英于家中被求助于她的乡人杀害。共出版了7部长篇小说,两部短篇小说集,两部散文随笔集,半部自传。
二、学生默读课文,理清论证的结构。
1、默读、分段、概括内容。
2、讨论划分的结果并陈述理由。
明确:
全文可分为四段:
一、(1—3段)反驳无所畏惧的说法,提出人不可能无所畏惧。
二、(4—7段)论述人的畏惧和追求的关系。
三、(8—19段)论述人在学会追求的时候,也应该学会畏惧。
四、(20段) 再次点题,呼应开头。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理解本文立论与驳论相结合的论证过程。
一、分析论证的过程:
(一)分析第一部分:
1段:简要交代有此观点的缘故。
2段:简要分析口头说无所畏惧的人其实畏惧很多,反驳无所畏惧的说法。
3段:自然得出自己的观点——人活世上不可能无所畏惧,不同的在于畏惧什么。
(二)分析第二部分:
4段:以暴力抢劫犯为例,与真豪杰、真英雄对比分析,论证了畏惧有为己为人之分,有畏正畏邪之别。
5-6段:以满足个人欲望的人与有崇高追求的人为例,论证人的畏惧和追求向往是一个事物的正反两方面,密不可分。
7段:补充说明有崇高追求的人大有人在。
(三)分析第三部分:
8-13段:论述人应该畏惧理性良心。
14、15段:论述人应该畏惧法律。
16段:论述人应该畏惧上帝鬼神。
17段:对以上8、16段进行总结,三种畏惧应该结合才能更具威力。
18段:把三种畏惧分为惧外和惧内,希望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能教人学会畏惧。
19段:以罪犯自白的事例点出不知畏惧的危害。
(四)分析第四部分:
20段:皆为一反问句式再次点题,呼应开头,强调做人应该有所畏惧。
二、总结写作特点:
1、通过现象讲述道理,层层剖析。
《辟“龙的传人”》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反驳的方法及过程。
教学难点:对龙的本质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文学常识:
邵燕祥,当代诗人,1933年6月10日出生于北京一个职员家庭。1945年夏天,从小学进入中学。处女作
是1946年4月发表在报纸上的一篇杂文《由口舌说起》, 1949年初,北京解放,他终止了在大学一年级的学业,到北京电台工作。他的第一本诗集《歌唱北京城》(1951)和第二本诗集《到远方去》(1955),收入50年代初期写的抒情诗,其中一些表现了年轻一代的理想和激情,又有个性色彩的诗,为他赢得了读者的最初的声誉。但是不久,由于他的诗和杂文中触及某些不公正和反民主的社会现象,受到批评和斗争。直到1978年,他被剥夺发表作品的权利达20年之久。他在1979年初恢复政治名誉。从1980年到1986年,出版了《献给历史的情歌》、《在远方》、《如花怒放》、《迟开的花》、《邵燕祥抒情长诗集》等八种诗集和诗选,还有诗评集《赠给十八岁的诗人》、《晨昏随笔》,杂文集《蜜和刺》、《忧乐百篇》。从1980年前后发表《切不可巴望好皇帝》等杂文开始,又写了大量的杂文,批评各种社会弊病。现为中国作协理事和主席团委员,中国笔会中心会员。
2、字词:
níng lǚ chí zǎo xùn qù
1)读准音:狞 厉 捋 丹墀 跳蚤 驯虎 觑
2)写对字:承袭 糅合 融合 孵化 庞然大物
3)解释词:
后裔:已经死去的人的子孙。
觑:看,瞧。
表征:象征。
自诩:自夸
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
图腾:作为氏族标志的动物或自然物。
数典忘祖: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二、新课学习:
1、默读文章,找出本文批驳的对象。
批驳龙的传人的说法。
2、再读课文,分析批驳的过程。(概括自然段的段意,划分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1段)摆出批驳的对象。
第二部分:(2-11段)从龙是什么进行分析,从而驳斥“龙的传人”的说法。
为什么我们不能说是龙的传人?作者阐明了几点理由?
A、恐龙已灭绝,我们不可能是恐龙的传人。(3段)
B、我们的祖先不可能是个虚妄的怪物。(4- 7段)
C、即使龙是图腾,我们也该是祖先的传人而不是图腾的传人。并以柏林市民不以自己是熊图腾的传人为例来批驳。(8段)
D、龙子龙孙只是一家一姓,普天之下岂可高攀。(9-10段)
E、对龙的盲目崇拜,对成龙的渴望是很荒唐的。(11段)
第三部分(12-13段)总结全文,表达自己的观点——“我是人之子,中国世世代代苦难的先人的后裔,现在中华民族的成员,而不是什么龙的传人。”
3、总结写作特点:
A、论证层次分明,作者先摆出批驳的论点,然后进行反驳,理由充分,最后总结并树立自己的论点。
B、语言带有幽默讽刺意味。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0分钟)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剐( ) 处决( ) 颤栗( ) 蛊惑( ) 堕落( ) 皈依( ) 遏制( ) 惩罚( ) 忧戚( ) 自诩( ) 狞厉( ) 附会( )丹墀( ) 捋( ) 觑( ) 跳蚤( ) 扪心自问( )沦丧( )
fàn làn( ) cè yǐn( ) àn( )然神伤 为虎作chāng( )
qiè nu?( ) 离善qū( )恶 天经地yì( ) chéng( )袭
强hàn( ) 抢jié( ) zhì( )裁 qiǎn( )责
二、找出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
A、这些人与那些不畏惧强权,不怕坐牢杀头,只怕民族沦丧,人民受苦。
B、因为人的本性中最强烈的动机便是满足自己的欲望,趋利避害。
C、我却常常在黯然神伤雅然失笑之余,在心里对他们说:错了,伙计,你们的病根在不知畏惧。
D、还有各种龙的商标,俗滥不堪,也不过是祖传的老牌,不怎么动脑筋地承袭下来的。
三、阅读回答问题:
其实,人活世上不可能无所畏惧。不同的只在于畏惧什么。
前不久在故乡看处决一批暴力抢劫犯。全城空巷,老老少少都要去见识见识那几个即将被处决的罪犯。六个
人,一老五少,除那位老者面带忧戚外,其余几位均昂首阔步,面带微笑,视死如归。似乎,这五少无所畏惧。然而,想想他们当初是怎样决定行凶作恶的,岂不是出于畏惧?害怕贫穷,害怕辛劳。对他们来说,辛辛苦苦地去挣一份自己的生活,贫贫贱贱地度完一生,比杀人越货,法律制裁,更难以忍受。这些人与那些不畏惧强权,不怕坐牢杀头,只怕民族沦丧,人民受苦,只怕理性的审判和良心的谴责的真英雄、真豪杰相比,岂可同日而语?有为己为人之分,又有畏正畏邪之别啊!
1、解释词语的意思:
同日而语:
视死如归:
2、五个年轻的暴力抢劫犯畏惧的是什么?真英雄真豪杰畏惧的是什么?二者所畏的区别是什么?
3、选文的论点是什么?
【试题答案】
一、
剐(guǎ) 处决(chǔ) 颤栗(zhàn)
蛊惑(gǔ ) 堕落(du?) 皈依(guī)
遏制( è ) 惩罚(chéng) 忧戚(qī )
自诩(xǔ ) 狞厉(níng) 附会(fù )
丹墀(chí) 捋( lǚ ) 觑(qù )
跳蚤(zǎo) 扪心自问(mén) 沦丧(sàng)
fàn làn(泛滥) cè yǐn(恻隐)
àn( 黯 )然神伤 为虎作chāng(伥)
qiè nu?( 怯懦 ) 离善qū(趋 )恶
天经地yì(义 ) chéng(承 )袭
强hàn(悍 ) 抢jié(劫 ) zhì(制 )裁 qiǎn(谴 )责
二、C
三、
1、略
2、害怕贫穷,害怕辛劳;民族沦丧,人民受苦,理性的审判和良心的谴责;前者为己、畏正,后者为人、畏邪。
3、人活世上不可能无所畏惧。不同的只在于畏惧什么。
níng lǚ chí zǎo xùn qù
1)读准音:狞 厉 捋 丹墀 跳蚤 驯虎 觑
2)写对字:承袭 糅合 融合 孵化 庞然大物
3)解释词:
后裔:已经死去的人的子孙。
觑:看,瞧。
表征:象征。
自诩:自夸
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
图腾:作为氏族标志的动物或自然物。
数典忘祖: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作文三:《人应该有所畏惧》1100字
人应该有所畏惧
有人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很佩服言者的胸怀和胆略,但却不看好名言的实践前景。原因是,他有所突破,既然是突破,就可能出现两种情形,要么是鱼死,要么是网破。而这都是我们不远看到的情形和不能接受的结果。
我曾有幸拜读过严春友先生的《敬畏自然》,我和严先生有一个共鸣: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这实在是太狂妄自大了,因为对于大自然,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而他却要作自然的主人~他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有什么资格与自然对立~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虽然这个水滴也映照着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错就错在,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滴水来代替大海。正所谓“把无畏建立在‘无知’的基础上,只能四处碰壁,一事无成”。
我还看过《意林》杂志上的一篇文章《长什么肠子吃什么菜》,作者从生理上、饮食习惯上和文化上科学分析了长什么肠子吃什么菜的根据,告诫人们,看看自己长的什么肠子吧,长了什么肠子就吃什么菜吧,看后感觉特别有意思,有道理。
我有一个老乡,官至法院院长,在当地可以说是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当时,我对院长大人那叫一个佩服啊。转眼间,听说他进了大牢,我去看他,他竟埋怨身边的人,一个个吹捧抬举,修
路塔桥,让他目空一切,翻云覆雨,忘乎所以,以至于走上不归路。在他的词库里,没有法治一词,虽然自己正从事着法治业务。
如今全社会都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中央提出,遵循规律,是科学发展的“生命”。新中国成立60年的发展实践表明,不断认识规律、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就能科学地指导发展,事半功倍,取得发展成效;反之,如果忽视规律的存在,不尊重规律、违背规律、不按规律办事,只能事与愿违,甚至断送发展的大好前景。比如,30多年的改革开放,遵循和运用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一系列规律,从而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发展中曾经出现和目前正在凸显的一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未能尊重发展规律、不按规律办事所造成的,比如少数地方一些不讲成本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等就违背了客观规律,从而极大地影响了科学发展的进程。
我们说这该,那不该,讲的是什么,就是规律、规矩、法治。而畏惧正好是人们在规律规矩和法治面前内心态度的外化。
“人呀,应该有所畏惧。畏惧就是如履薄冰般的谨慎,战战兢兢的体察,小心翼翼的戒惧,如负泰山的责任。”人呀,应该有所畏惧。畏惧就是按规律办事,按规矩办事,按法治办事,按公序良俗办事,不狂妄、不自大、不逾矩、不违法,不输道义,不昧良知。
作文四:《人还是应该有所畏惧》1000字
古时有一个怕老婆的人,他在后花园中建一堂,取名三畏,大概是用孔子“君子有三畏”的成话。而有人取笑道:“可改为四畏。”此人不明所以,问其故,那人道:“兼畏夫人。”后面当然是大笑。这说明这个人尽管怕老婆,但并不耽误他“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他知道自己不是铁打的铜倒的,是有所畏惧的。
人是应该畏惧点什么,人到底应该畏惧什么,那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认识的变化而不同的。人言可畏、后生可畏、迅雷烈风可畏、民心可畏,都是畏惧内容。而现代社会进步了,可畏惧的内容更多,畏惧选民、畏惧法律、敬畏自然。你不讨好选民,把他心里说得劲,他不选你,你当不上官,你看多少想当官的在选民面前低头哈腰、烧香许愿,像晚了十八辈儿一样;你贪污腐败、渎职嫖娼、杀人放火、欺压良善,你就要下台,还被关进黑屋里,不要说搞别人的女人,连自己的女人也搞不着;过分倡导人定胜天,把地球搞得窟窟窿窿,天空搞得乌烟瘴气,山被炸平,河被改道,其结果我们都看见了,地陷了、河水泛滥了、一切有毒的东西就像洪太尉误把镇住的一大群魔王放了出来一样,从此天下不得安生。
有人打着各种旗帜,号召人们要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打倒一切牛鬼蛇神,战天斗地,敢叫日月换新天,看着是英雄了不得,其实把天地、社会、国家、人民、畜牲、花草树木折腾得乱七八糟,伤痕累累,自然也就民不聊生。破坏性更大的是把我们每个人都变成仿佛是金刚不败之身的铜头铁臂的精神超人,而其实是失去了人性,不但精神极为匮乏,连肚子也是空空如也,只能苟延残喘。
这种人由于什么都不懂,所以感觉无所畏惧,天命不可畏,根本不考虑天命,哪死哪埋;圣人之言更不可畏,圣人搞成瘪三,成为取笑对象;选民不可畏,我们没有选民,一切官都是上级任命的,上级是自己任命的;法律不可畏,法律就是我写的,想不要就不要,想改写就改写,它就是张破纸,马克思主义头朝外,对别人的时候把法律祭起来当镇妖之宝,对自己的时候主要用来擦屁股;自然更不足畏,自然是我张扬英雄气的出气场,是我显示大手笔的玩物,一个毫无意识、毫无能力的混沌世界有什么值得畏惧的,等它真要报复的时候也主要是报复别人,再说我的精神虽说金刚不败,肉体还是会腐烂的,能活几年,管恁远干嘛。
至于畏大人、怕女人那更是胡扯,不过是说说逗乐子。我就是大人,还怕谁;女人多的是,有什么怕的。
但,我劝大家,还是怕点东西好,怕点东西总有个约束,也显得我们毕竟不是金刚不败之身的铜头铁臂的神,我们就是肉身凡胎的人,是人,当然就有可畏惧的东西。
作文五:《人应当有所畏惧》1300字
人应当有所?畏惧
中国是个无?神论的国家?。今天,太多太多人?无所顾忌,天不怕、地不怕~每当看到西?方的影视剧?中有教堂祈?祷的镜头时?,我都特别感?慨:天不怕,地不怕,没有任何畏?惧将导致无?知、盲目、甚至灭亡??那将是多么?地可怕~
先哲孔子曾?经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但现在,人们普遍崇?尚实现自我?、张扬个性。尤其是在一?段时间里,在改造自然?,提高生产力?面前,大肆宣扬“人定胜天”。于是,当我们为自?己的“成功”喝彩之时,“回报”也随之而来?。因为,大自然也懂?得“来而不往非?礼也”。
君不见非典?来临时,人们的畏惧?,板蓝根一度?买断。
君不见甘肃?旱灾,多少人为生?命之源——水,而愁断肠。
君不见台风?海啸卷走了?多少生命,
??
人,作为万物之?灵,首先应该有?所畏,有所怕,怕该怕的。只有这样,人类才有可?能长久的生?存下去。
首先,人应当敬畏?自然和尊重?自然规律。
人,首先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分子,即自然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与自然界万?事万物和谐?相处。恩格斯就曾?经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
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我们除了不?去随意破坏?自然外,还应该对自?然界约取俭?用。然而,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纸巾??泛滥成灾~我们也都看?到了~可我们一边?高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一边暗想:“中国十三亿?人呢,他们都节约?了,我浪费一点?没关系。”更有甚者,“十三点九九?亿都在浪费?,我一个人节?约一根筷子?,一张纸,太渺小了,根本没用,何必委屈自?己,用吧~多我一个也?多不到哪去?,人们却忘了?那句最常说?的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凡是贪恋无?度或生活奢?靡者,必然遭到报?应~
敬畏自然,最重要的是?应该敬畏生?命和珍爱生?命。每当看到学?生一边享受?着国家优惠?的教育资源?:两免一补,班班通??,一边碌碌无?为,浑浑噩噩混?日子。我就会有一?种特别失败?,特别无奈的?心痛:人生苦短~生命脆弱~多少次,我对他们说?:“你们的时间?、生命、健康、身体不仅仅?属于你自己?,还属于所有?你爱的和爱?你的人。你自己无权?挥霍和践踏?他们~敬畏他们,珍爱自己~”
其次,人应该畏惧?法律。
我赞同毕淑?敏的观点:“世界和宇宙?这两个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在城市?里可以知道?什么叫世界?,但你不会懂?得什么叫宇?宙,宇宙必须是?大自然直接?教会给你的?非常悲壮的?感觉。
记得电视剧?《天下粮仓》中,米河的父亲?临终前对儿?子说的话:“‘无畏’不是什么都?不怕,而是怕该怕?的~”我觉得特别?经典。怕该怕的,不去触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做?想做的事。人之所以不?知道畏惧,其中有一个?原因或许是?因为长期生?活在优裕舒?适的都市和?和平安逸的?年代。即使一些小?波折,也不足以让?人们担惊受?怕。
所以,要培养自己?“有所畏惧”的素养,必须经历大?的磨难和挫?折或者通过?适当的途径?体验宇宙的?广袤、自然的复杂?、心灵的震撼?。
作文六:《七、人应当有所畏惧》1600字
人,应当有所畏惧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立论与驳论相结合的方式。
2、理清本文的论证过程。
3、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理清本文的论证过程。
教学难点:立论与驳论相结合层层论证的方式。
课型:新授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几十年来,人们接受的都是无所畏惧的教育。然而无所畏惧不在一定理性的支持下,就会在社会上造成一种带有愚昧色彩的虚骄之气,于是就有了荒谬绝伦的“天不怕,地不怕”,于是无所畏惧就变成了无所不为,于是就出现了许多贪污犯盗窃犯。正是有感于此,作者写下了这篇文章。
二、基础字词
1. 生字注音:
强悍 怯懦 颤栗 沦丧 为虎作伥 谴责 泛滥 扪心自问
恻隐 堕落 蛊惑 遏制 皈依 自省
2. 解词:
强悍 怯懦 颤栗 沦丧 为虎作伥 谴责 泛滥 扪心自问
恻隐 堕落 蛊惑 遏制 皈依 自省
三.作者:
戴厚英:当代女作家。作品有长篇小说《人啊,人!》,《诗人之死》,《空中的足音》,《诗人之死》《往事难忘》,《风水轮流》,《悬空的十字路口》,《脑裂》;中篇小说2部:《锁链,最柔软的》,散文随笔2部:《戴厚英随笔》,《结庐在人境》;自传(上):《性格---命逆---我的故事等。
四.分析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论点是:人,应当有所畏惧。
2、学生默读课文,理清论证的结构。
①、默读、分段、概括内容。
②、讨论划分的结果并陈述理由。
明确:
全文可分为四段:
一、(1—3段)反驳无所畏惧的说法,提出人不可能无所畏惧。
二、(4—7段)论述人的畏惧和追求的关系。
三、(8—19段)论述人在学会追求的时候,也应该学会畏惧。
四、(20段) 再次点题,呼应开头。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理解本文立论与驳论相结合的论证过程。
一、分析论证的过程:
(一)分析第一部分:
1段:简要交代有此观点的缘故。
2段:简要分析口头说无所畏惧的人其实畏惧很多,反驳无所畏惧的说法。
3段:自然得出自己的观点——人活世上不可能无所畏惧,不同的在于畏惧什么。
(二)分析第二部分:
4段:以暴力抢劫犯为例,与真豪杰、真英雄对比分析,论证了畏惧有为己为人之分,有畏正畏邪之别。
5-6段:以满足个人欲望的人与有崇高追求的人为例,论证人的畏惧和追求向往是一个事物的正反两方面,密不可分。
7段:补充说明有崇高追求的人大有人在。
(三)分析第三部分:
8-13段:论述人应该畏惧理性良心。
14、15段:论述人应该畏惧法律。
16段:论述人应该畏惧上帝鬼神。
17段:对以上8、16段进行总结,三种畏惧应该结合才能更具威力。
18段:把三种畏惧分为惧外和惧内,希望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能教人学会畏惧。 19段:以罪犯自白的事例点出不知畏惧的危害。
(四)分析第四部分:
20段:皆为一反问句式再次点题,呼应开头,强调做人应该有所畏惧。
二、总结写作特点:
1、通过现象讲述道理,层层剖析。
2、开头先驳论,在反驳之后自然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证。
三.小结:
课文采用了立论和驳论相结合的手法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人,应当有所畏惧的中心论点就是针对无所畏惧提出的。文章1段点题后,2段直接就通过例证分析,反驳了无所畏惧。后文中,又多次论述了无所畏惧带来的危害,从而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四.作业:
基础知识
练习册
板书:
人,应当有所畏惧
戴厚英
论点:人,应当有所畏惧。
一、驳斥无所畏惧的说法,提出中心论点
二、论述了人的畏惧和追求的关系
三、论述了人在学会追求时,也应该学会畏惧。
1、人应该畏惧理性良心
2、人应该畏惧法律
3、人应该畏惧上帝鬼神。
四、 再次点题,呼应开头。
教学反思 :在分析课文的论证过程时,学生感到很困难。我让学生概括每一个段落的内容。注意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抓中心句或重点句。这样就一步步理出了文章的结构。本单元虽然侧重驳论性的文章,但我还是抓住重点段落训练学生分析文章所用的论证方法。
作文七:《七、人应当有所畏惧》1300字
七.人,应当有所畏惧
教学目标:
1.
2.
3.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出论点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出论点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教学难点:
人在学会追求的时候,也应该学会畏惧。人应该畏惧什么? 教学安排:2时课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几十年来,人们接受的都是无所畏惧的教育。然而无所畏惧不在一定理性的支持下,就会在社会上造成一种带有愚昧色彩的虚骄之气,于是就有了荒谬绝伦的“天不怕,地不怕”,于是无所畏惧就变成了无所不为,于是就出现了许多贪污犯 盗窃犯。正是有感于此,作者写下了这篇文章。
1. 生字注音:
强悍 怯懦 颤栗 沦丧 为虎作伥 谴责 泛滥
扪心自问 恻隐 堕落 蛊惑 遏制 皈依 自省
2. 解词:
强悍 怯懦 颤栗 沦丧 为虎作伥 谴责 泛滥
扪心自问 恻隐 堕落 蛊惑 遏制 皈依 自省
3.作者:
戴厚英:当代女作家。作品有长篇小说《人啊,人!》,《诗
人之死》,《空中的足音》,《诗人之死》《往事难忘》,《风
水轮流》,《悬空的十字路口》,《脑裂》;中篇小说2部:《锁
链,最柔软的》,散文随笔2部:《戴厚英随笔》,《结庐在
人境》;自传(上):《性格---命逆---我的故事等。
三.默读课文,思考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论点是:人,应当有所畏惧。
四.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一)1—3摆出生活现象,引处本文的论点。
(二)4—7论述了人的畏惧和追求的关系。
(三)8—19论述了人在学会追求的时候,也应该学会畏惧。人应该畏惧什么?
(1).齐读8—13思考论述的内容是什么?
人应该畏惧理性良心
(2).齐读14—15思考论述的内容是什么?
人应该畏惧法律
(3).齐读16思考论述的内容是什么?
人应该畏惧上帝鬼神。
以上三层是什么关系?这三层是递进关系。
(4).齐读17思考论述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人应当把畏惧理性良心、畏惧法律、畏惧上帝鬼神结合起来才更有力量。
(5).18段作者把畏惧理性良心、畏惧法律、这三种畏惧分成惧内和惧外两类。什么是惧外?什么是惧内?
希望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能教人学会畏惧。
(6)齐读19思考论述的内容是什么?
最后用罪犯自白的事例点明不知畏惧的危害。
(四)文章结尾以做人,怎样能无所畏惧再次点题,呼应开头。
五.小结:
课文采用了立论和驳论相结合的手法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人,应当有所畏惧的中心论点就是针对无所畏惧提出的。文章1段点题后,2段直接就通过例证分析,反驳了无所畏惧。后文中,又多次论述了无所畏惧带来的危害,从而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六.作业:
a) 生字注音:剐 强悍 怯懦 颤栗 论丧 为虎作
伥 谴责 泛滥 扪心自问 恻隐 堕落 蛊惑
遏制 皈依 自省
b) 解词:强悍 怯懦 蛊惑 黯然神伤 扪心自问 虚
无缥缈 天经地义
趋利避害 小心翼翼 遏制 为非作歹 泛滥 惩恶扬善
板书设计:
七.人,应当有所畏惧
戴厚英
论点:人,应当有所畏惧。
一. 驳斥无所畏惧的说法,提出中心论点
二. 论述了人的畏惧和追求的关系
三. 论述了人在学会追求时,也应该学会畏惧。
1、 人应该畏惧理性良心
2、 人应该畏惧法律
3、 人应该畏惧上帝鬼神。
作文八:《人应当有所畏惧[技巧]》1100字
人应当有所畏惧
中国是个无神论的国家。今天,太多太多人无所顾忌,天不怕、地不怕~每当看到西方的影视剧中有教堂祈祷的镜头时,我都特别感慨:天不怕,地不怕,没有任何畏惧将导致无知、盲目、甚至灭亡??那将是多么地可怕~
先哲孔子曾经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但现在,人们普遍崇尚实现自我、张扬个性。尤其是在一段时间里,在改造自然,提高生产力面前,大肆宣扬“人定胜天”。于是,当我们为自己的“成功”喝彩之时,“回报”也随之而来。因为,大自然也懂得“来而不往非礼也”。
君不见非典来临时,人们的畏惧,板蓝根一度买断。
君不见甘肃旱灾,多少人为生命之源——水,而愁断肠。
君不见台风海啸卷走了多少生命,
??
人,作为万物之灵,首先应该有所畏,有所怕,怕该怕的。只有这样,人类才有可能长久的生存下去。
首先,人应当敬畏自然和尊重自然规律。
人,首先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分子,即自然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与自然界万事万物和谐相处。恩格斯就曾经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
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我们除了不去随意破坏自然外,还应该对自然界约取俭用。然而,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纸巾??泛滥成灾~我们也都看到了~可我们一边高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一边暗想:“中国十三亿人呢,他们都节约了,我浪费一点没关系。”更有甚者,“十三点九九亿都在浪费,我一个人节约一根筷子,一张纸,太渺小了,根本没用,何必委屈自己,用吧~多我一个也多不到哪去,人们却忘了那句最常说的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凡是贪恋无度或生活奢靡者,必然遭到报应~
敬畏自然,最重要的是应该敬畏生命和珍爱生命。每当看到学生一边享受着国家优惠的教育资源:两免一补,班班通??,一边碌碌无为,浑浑噩噩混日子。我就会有一种特别失败,特别无奈的心痛:人生苦短~生命脆弱~多少次,我对他们说:“你们的时间、生命、健康、身体不仅仅属于你自己,还属于所有你爱的和爱你的人。你自己无权挥霍和践踏他们~敬畏他们,珍爱自己~”
其次,人应该畏惧法律。
我赞同毕淑敏的观点:“世界和宇宙这两个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在城市里可以知道什么叫世界,但你不会懂得什么叫宇宙,宇宙必须是大自然直接教会给你的非常悲壮的感觉。
记得电视剧《天下粮仓》中,米河的父亲临终前对儿子说的话:“‘无畏’不是什么都不怕,而是怕该怕的~”我觉得特别经典。怕该怕的,不去触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做想做的事。人之所以不知道畏惧,其中有一个原因或许是因为长期生活在优裕舒适的都市和和平安逸的年代。即使一些小波折,也不足以让人们担惊受怕。
作文九:《【北京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7课《人,应该有所畏惧》教案》800字
《人,应该有所畏惧》教案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立论与驳论 相结合的方式。
2.理清本文的论证过程。
教学难点:
立论与驳论相结合层层论证的方式。
教学方法:
讨论式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
戴厚英,(1938— 1996),当代女作家,代表作品《人啊,人 !》,曾重 印 10次,而且被译成多种语种。共出版了 7部长篇小说,两部短篇小说集,两 部散文随笔集,半部自传。 1996年 8月 25日,戴厚英于家中被求助于她的乡人 杀害。
二、学生 默读课文,理清论证的结构。
1.默读、分段 、概括内容。
2.讨论划分的结果并陈述理由。
明确:
全文可分为四段:
一(1— 3段)反驳无所畏惧的说法,提出人不可能无所畏惧。
二(4— 7段)论述人的畏惧和追求的关系。
三(8— 19段)论述人在学会追求的时候,也应该学会畏惧。
四(20段)再次点题,呼应开头。
三、分析论证的过程
(一)分析第一部分:
1段:简要交代有此观点的缘故。
2段:简要分析口头说无所畏惧的人其实畏惧很多,反驳无 所畏惧的说法。
1
3段:自然得出自己的观点——人活世上 不可能无所畏惧, 不同的在 于畏惧 什么。
(二)分析第二部分:
4段:以暴力抢劫犯为例,与真豪杰、真英雄对比分析,论证了畏惧有为己 为人之分,有畏 正畏邪之别。
5-6段:以满足个人欲望的人与有崇高追求的人为例,论证人的畏惧和追求 向往是一个事物的正反两方面,密不可分。
7段:补充说明有崇高追求的人大有人在。
(三)分析第三部分:
8-13段:论述人应该畏惧理性良心。
14、 15段:论述人应该畏惧法律。
16段:论述人应该畏惧上帝鬼神。
17段:对以上 8、 16段进行总结,三种畏惧应该结合才能更具威力。 18段:把三种畏惧 分为惧 外和惧内,希望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能教人学会 畏惧。
19段:以犯罪自白的事例点出不知畏惧的危害。
(四)分析第四部分:
20段:皆为一反问句式再次点题,呼应开头,强调做人应该有所 畏惧。
四、总结写作特点
1.通过现象讲述 道理,层层剖析。
2.开头先驳论,在反驳之后自然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证。
五、课后分析
2
作文十:《北京版八下语文第7课《人,应该有所畏惧》教案》800字
《人,应该有所畏惧》教案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立论与驳论相结合的方式。
2.理清本文的论证过程。
教学难点:
立论与驳论相结合层层论证的方式。
教学方法:
讨论式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
戴厚英,(1938—1996),当代女作家,代表作品《人啊,人!》,曾重印10次,而且被译成多种语种。共出版了7部长篇小说,两部短篇小说集,两部散文随笔集,半部自传。1996年8月25日,戴厚英于家中被求助于她的乡人杀害。 二、学生默读课文,理清论证的结构。
1.默读、分段、概括内容。
2.讨论划分的结果并陈述理由。
明确:
全文可分为四段: 一(1—3段)反驳无所畏惧的说法,提出人不可能无所畏惧。
二(4—7段)论述人的畏惧和追求的关系。
三(8—19段)论述人在学会追求的时候,也应该学会畏惧。
四(20段)再次点题,呼应开头。
三、分析论证的过程
(一)分析第一部分:
1段:简要交代有此观点的缘故。
2段:简要分析口头说无所畏惧的人其实畏惧很多,反驳无所畏惧的说法。 3段:自然得出自己的观点——人活世上不可能无所畏惧,不同的在于畏惧什么。
(二)分析第二部分:
4段:以暴力抢劫犯为例,与真豪杰、真英雄对比分析,论证了畏惧有为己为人之分,有畏正畏邪之别。
5-6段:以满足个人欲望的人与有崇高追求的人为例,论证人的畏惧和追求向往是一个事物的正反两方面,密不可分。
7段:补充说明有崇高追求的人大有人在。
(三)分析第三部分:
8-13段:论述人应该畏惧理性良心。
14、15段:论述人应该畏惧法律。
16段:论述人应该畏惧上帝鬼神。17段:对以上8、16段进行总结,三种畏惧应该结合才能更具威力。
18段:把三种畏惧分为惧外和惧内,希望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能教人学会畏惧。
19段:以犯罪自白的事例点出不知畏惧的危害。
(四)分析第四部分:
20段:皆为一反问句式再次点题,呼应开头,强调做人应该有所畏惧。
四、总结写作特点
1.通过现象讲述道理,层层剖析。
2.开头先驳论,在反驳之后自然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证。
五、课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