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中国当代社会问题》4000字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
中国目前的贫富差距问题,已引起了国内国际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在2005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7,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在当今社会,这个话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虽然这在中国好像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但在不同收入群体所受的不公正待遇的问题上,在缩减贫富差距的问题上,已经势在必行。因此,我谨结合一些社会上的观点,从我的观点寻找问题的办法,从而解决或缓解这个问题。
关键词: 中国 社会 贫富差距 公平
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路径是,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状况的改善,与经济增长同步发生,从而使绝大部分社会成员能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而不是只由一部分人,甚至极少数人独享经济增长的好处。然而,实际情形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在不断拉大,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却呈现出了明显的背离。如果任由这个趋势继续下去,将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而且更棘手的是,这一趋势最终也将会影响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在经济学上,贫富差距过大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消费需求,而在目前的中国,情形远远不止如此,贫富差距过大已经直接引起了许多相关的社会问题。“富人有钱无处花,穷人有钱不敢花”的现象已经出现。
一、我国目前贫富差距现状
根据查得的资料,我国现在的贫富差距可以分为如下两个方面:
1. 城乡分化
先不说农村,仅中国城市在资源的配置上,就处于一个不平等的局面:资源优势集中于少数几个大城市,而且其他中小城市很难得到处国家分配以外的资源;再者是其他中、小城市仅是服务于这几个大城市,城市的功能单一。而他们自身的城市化发展则被置于计划外发展的状态下。当把农村和乡镇考虑进来时,从城乡收入差距方面来看,如果扣除农民用于扩大生产的费用,再把城市居民各种福利也计算进来,那么中国的城乡差距实际已经达到了5:1。这个数字差不多居世界之首。
2. 行业差距
从行业收入差距来看,中国现在行业之间的差距也是很大的。有调查显示,仅在2001年,北京市86个大类行业中,最高工资行业与最低工资行业相差6.6倍,二者间的差距比2000年加大了1.9倍。
有学者指出,目前中国占总户数20%的最富有户收入,占有全部收入的51%以上,而20%低收入户只占4%左右。从主观感受方面来看,多数社会成员已认为贫富差距是中国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造成我国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
1. 灰色收入的分量过大
目前,由于我们国家规则体系的不健全,使得灰色经济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这是一个公认的事实。比如,税务专家的研究显示:2002年根据中国含税GDP计算,企业有3000-4000亿元该交纳的税没有收上来。于是,这样一项巨额的本应属于国家的资金便流向了少数群体和个人。如果再加上其他没有纳入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各种现象,中国现阶段的灰色经济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大量的灰色经济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灰色收入。而在大量的灰色收入当中,人数少却居于优势位置的社会群体必定会占据一个高比例的份额。这样
一来,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必定会被加重。
2. 成因中不公正成分过多
正常社会流动渠道的不畅,身份制,行业垄断,同工不同酬,国有资产向个人一方的流失等等。起点、机会和过程的不公正,必然会造成结果的不公正,导致贫富差距的迅速扩大。由此可见,民众之所以对贫富差距过大现象十分不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如今过大的贫富差距主要地并不是社会成员能力的差异和努力程度的不同而形成的,而更多地是由不合理、不公正的因素所造成的,因而往往缺乏基本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依据。正因为如此,所以,民众对于贫富差距过大现象的接受度和容忍度较小。
3. 社会成员基本生存底线保障的缺乏
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底线能否得到保障,是基础性的民生问题。对于大量的低收入者来说,它可以确保其基本生存状态不至于恶化到难以生存的地步。同许多国家相比,我国缺少这样一个社会保护。以俄罗斯为例,俄罗斯从前苏联时期开始,就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因为如此,尽管俄罗斯在急剧转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贫困者,但是,这些贫困者在基本生活资料、义务教育、公共卫生方面能够得到基本的保证,其基本的生存问题不至于恶化到难以为继的地步,从而也保证了这些贫困者不至于变成激烈的反社会力量。在这方面,我们国家的具体状况不容乐观。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四位,财政收入突飞猛进,外汇储备更是居于世界第一的位置。但是,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在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基本民生方面的公共投入在GDP当中所占的比例排在世界倒数。大量的社会成员缺少起码的最低生活保障或者享受不到足额的、政策所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作为中国最大社会群体的农民从总体上来说没有社会保障;大量的城市居民更是购买不起起码的住房。"就学难、看病难、住房难"成为新的社会问题。正是由于社会对贫困者和低收入者缺少一个社会保护,所以,对于大批的贫困者来说,其基本生存状况恶化到什么地步难以预期。这就使得中国现阶段贫富差距问题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加严重,形成一个恶心循环。社会发展的成果基本难以实现共享,社会建设的目标难以达到。显然,这种情况如果不改变,中国就难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难以渡过改革发展最为艰难的时期。
4. 政策上的财富分配不平等
我们今日的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最近20年来经济政策的偏向。在偏向效率抛弃公平的思想下,加剧贫富差距和财富分配不平等的作法首先表现在中国经济中的优惠政策几乎从来都是只给予市场经济中的强势集团。20年来中国的经济政策已经形成了只给富者以优惠政策,只给富裕地区和富裕的个人以优惠政策。
第一,这种制造贫富两极分化的政策偏向主要表现在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上。当今中国收入最高的群体之一就是在外资企业工作的高薪阶层。外资企业的这种巨额薪金支出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的税收政策优惠造成的。这种税收政策优惠表现在法定的税率上,表现在外资企业一直享有低于中国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一定年限的所得税税收减免上。在这种不平等的税收待遇下,中国企业由于税负过重而难以提高职工工资,外资企业却由于税负较轻而乐于给其员工高薪。外资企业薪金普遍高于中国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造成的。
第二,最近几年中国的财富和收入分配不平等进一步加剧,这主要因为国家在政策方面对国有企业的职工待遇不公,切断了国企发展的后路。从国企的长远
发展而言,自从转向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政府就基本上不再向企业实行大量的财政性投资。国有企业能够得到的主要“优惠”和“资源”,其实是银行的贷款。
第三,地区政策不平衡。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有先天因素,但政府政策不平衡的人为因素也需要予以重视。本来东南沿海地区在市场经济中天生就有地理上的优势,可以长期保持比内地更高的人均收入水平,它们却在最近20年中一直在政策待遇上享有比内地多得多的优惠。90年代初,东南沿海的富裕和老工业基地的贫穷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某些部门给东南沿海特殊政策优惠的恶习仍然没有终结。结果是老工业基地由于不堪财政重负而衰落,形成了今日大批人绝对贫困的局面,而东南沿海的个别省份却富冠全国。这样造成的地区性贫富分化绝不能算是公平的。
三、缩减贫富差距势在必行
第一,落实国家对企业的征税。就目前的情况说,我国法律对企业的征税是是不轻的。但问题是,税收效率不高,企业偷税逃税现象严重;另外,在个人收入所得税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高收入群体税收的征缴存在很多漏洞,个税还未形成调节贫富差别的有效机制,甚至起的是相反的作用。政府必须加大对于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同时考虑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起点和提高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还有就是,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是通过正当手段富裕起来的,但是,也确实有个别人不是这样的。特别是一些人在淘“第一桶金”时,出现的问题较多。有人提出了不追究这批人的“原罪”的观点。其实,关键是看有没有罪,如果有罪,为何不追究,不追究就是对整个社会的不公,对全体人民的犯罪。
第二,是国家财政用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资金比重较小,大量的资金用在政府直接投资、改善投资环境和行政支出上因此,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均衡机制首先是要改善国家的再分配。在最近的两年中,国家再分配有向农村和城市弱势群体倾斜的迹象,但力度仍然有限。现在迫切的问题是要增加政府财政对社会保障和农村基础教育及医疗的投入 .
第三,企改革过程中的资产转移的规范化 在对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出售国有资产过程中,如果符合以下条件,则可以保证国有资产不发生量变,不发生国有资产流失,堵住国有企业改制和战略重组中可能发生的私有化漏洞。公正评估国有资产,公开转让国有资产,收回的国有资产用于再投资,建立复式财政预算制度。国企改革问题,必须迅速建立国有资产转移的法律,使它有法可依。国有企业的改革改制措施必须体现竞争、透明、公开的要求,必须让公众有参与的机会。可能有些人会说,一旦有公众参与,各个利益集团讨价还价,可能使问题复杂化,决策的成本会大大地提高。但是,它带来的是相对公平,后患比较少,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来看,应该是值得的。
第五、法治约束下的机会平等 建立法治的市场经济有助于抑制这种活动和实现机会平等,因此既有利于效率提高,也有利于收入平等的实现。**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正是要激励那些勤于劳动、善于经营的人能够发挥他们的才能,在市场活动中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如果不是这样,不是去推进我国的法治市场经济的制度建设,而是让少数人凭借行政权力进行寻租活动,甚至靠鲸吞国有资产和掠夺大众而暴富,效率和平等的状况都会恶化。所以,以分配状况恶化为由来反对我国市场取向改革的大方向,是没有道理的。我们应当通过市场取向的改革,进一步铲除寻租的土壤,既推进平等,又促进效。
作文二:《当代中国社会问题》12500字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复习材料
第一章 社会问题概述
1、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是影响社会成员健康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引起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一种社
会失调现象。
它的特征有:①是否使社会运行失调;
②是否影响多数社会成员的利益或生活;
③是否符合社会的主导价值标准和规范标准。
2、社会问题的界定条件
①客观性的事实依据:社会问题具有客观意义,对社会问题的认识是以社会生活中存在着
某种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的社会现象为客观依据。
②影响相当数量人的公共麻烦:共公问题往往是由社会的结构失调、行为规范失范和社会
运行失控引起的。社会问题威胁或者触犯了社会中相当一部分人的利益,因而社会上大多
数人对社会现象持否定态度,认为这种现象有问题。
③违背社会的主导价值原则:将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行为定义为社会问题,是因为社会上
绝大多数的人认为这种现象或行为有悖于社会的主导价值和主导规范。社会问题在实际生
活中常常表现为与社会规范的冲突。
④与人的道德抉择有关:社会有一种倾向,即当某一问题越是与人的行为选择中的道德价
值有关,具有鲜明的道德意志抉择的特征,并且直接与众所公认的社会价值体系和社会规
范体系所冲突、对立,就越是容易激起人们的道德情感,越易被视为社会问题
⑤社会问题具有可改变性:社会问题的发生是由社会结构性因素造成的,她所造成的后果
是社会性的,通过社会的力量可能改善和解决。
3、社会问题的界定过程(警觉阶段 决策阶段 改革阶段)
1) 利益受损集团的强烈不满和呼吁
2) 社会敏感集团及社会上某些有识之士的呼唤
3) 社会舆论集团及大众传媒的宣扬和推动
4) 公众普遍的认识和接受
5) 社会权利集团的认可和支持
6) 解决社会问题开始
4、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要求理解能用于案例分析)
1) 社会病态论
2) 社会解组论
3) 价值冲突论
4) 行为偏差论
5) 标签论
6) 建构主义理论
7) 风险社会理论
8) 社会冲突论
第二章 社会问题的特征和类型
1、社会问题的基本特征
①社会问题是普遍发生的社会现象:没有一种社会形态、没有一种社会制度不存在社会问题,
它具有无国界、无制度性的特征。
②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特有的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在时间上具有特殊性,社会问题具有鲜明的
历史阶段性。
③形成社会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它的起因常常是多种多样的,一个社会问题往往和别的社
会问题相关联,问题的关联性和复杂性是社会问题的一大特点。
④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某些社会问题的界定是不同的:同样一种社会现象,在某种文化背景
下被认为是社会问题,而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下却并不认为是社会问题。
2、社会问题的分类
(1)二分法:
默顿和尼斯贝特将社会问题分为两大类:①偏差行为,包括犯罪、精神病、吸毒、自杀、
娼妓;②社会解组,包括世界人口危机、种族关系、家庭解组、社区解组、都市交通问题、灾难等。
洪雷将社会问题分为:现性社会问题;隐性社会问题
(2)三分法:
杨国枢和叶启政将社会问题分为三大类:①社会性的社会问题,如人口、贫穷、农村和都市
发展、环境污染与保护等;②制度性的社会问题,如家庭与婚姻、老人与福利、宗教问题、就业问题等;③个人性的社会问题,如犯罪、色情与娼妓、自杀等。(详细见P38)
(3)四分法:H.奥杜姆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各种社会病态现象,将社会问题分为:①个人病态问题,如酗酒、自杀、心理缺陷、精神病残疾等;②社会病态问题,如离婚、遗
弃、私生子、娼妓等;③经济病态问题,如失业、分配不均、贫富悬殊等;④社会制度病态
问题,如政治腐败、贫民、宗教中的病态等。
(4)五分法:兰迪士的分类是:①个人调适的失败;②社会结构的缺憾;③个人对适应的
失败;④政治和经济问题;⑤社会政策和制度的失调。
3、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和方法(P46)
解决社会问题应该遵循以下的五个原则。
①社会规律性原则,指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符合和遵循社会的规律性;
②社会规范性原则,指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确定和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
③社会公众性原则,指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有利于维护和谋求社会公众的利益;
④社会效益性原则,指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谋求人们改造世界活动的最大或最高社会效益; ⑤社会进步性原则,指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根本目的。
解决社会问题的路径:
社会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遏制社会问题的发展,
这一阶段是治标阶段,政府的有关部门将动员社会的各方面力量,集中力量来抑制社会问题
的继续恶化;第二阶段是治理社会问题,这一阶段是治本阶段,主要是消除产生社会问题的
因素,瓦解产生社会问题的条件。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方法有:
①政府解决社会问题主要的方法之一是政策调控;
②第二种常用的方法是法规调控;
③第三种方法是传播媒介的抨击;
④第四种方法是社区基层力量的化解;
⑤第五种方法是专业机构的介入。
第三章 社会问题产生的背景
1、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是一种整体和全面的社会类型的过渡,它是指社会由传统走向现代化的过渡期。
2、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体系各成分之间,由阶级和其他社会集团的相互关系、劳动分工以及
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的性质所决定的,稳定的、有条理的关系网络。
3、我国失范行为的总体特征和趋势
①失范的数量增长比失范强度增长速度快,失范强度增长比失范烈度增长速度快;
②失范行为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与经济关系有关;
③失范行为总量在较高的平台上持续增长,但增长的速度已经有所减慢。
4、转型期社会问题的特点
①交错性:新旧要素的矛盾冲突;
②伴生性:社会问题是现代化伴生现象,具有共性和不可避免性;
③复杂性:因发展速度迅猛带来了社会结构的震荡,又由于中国各地区本身情况的不同,发
展不平衡,使矛盾更加错中复杂。
第四章 社会问题研究方法论
1、方法论: 对方法的理论总结,是研究社会问题的指导性原则,一般通过高度概括的理论
原则表述出来。
2、透视性观点:我们在研究社会问题时,要透过表面的、虚假的、复杂的现象,掌握社会
问题深层的、真是的、本质的现象,最终获得社会问题产生、发展、消亡的规律性。
这一观点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它是透过肯定性主题进而研究某些揭露性主题和丑恶现象。
3、整体性观点:是指在分析研究社会问题时,要把社会问题放在社会整体中去看,要将影
响社会问题的各种因素联系起来分析。
整体性方法避免了单视角方法的局限性,能够对社会问题作出全方位的解释。
4、群体性观点:是指我们看待社会问题时,不是把它看做个人的问题,而是群体的问题,
在观察问题时要超越个人,要研究群体的结构、属性对个体的影响和制约,就是要将个人行
为放在群体的背景中进行解释。
5、客观性观点:是说研究者在研究社会问题时应采取的态度和立场。它要求研究者不能从
狭隘的个人经验出发,而对熟悉的社会现象熟视无睹,带着自己的价值倾向研究问题,抱着
地方性的观念观察问题,而是应该站在超越个人经验的立场,带着新奇的眼光,不抱有先入
为主的价值倾向,用广阔的世界性的视野去观察问题。
第七章 自杀问题
1、我国自杀的特征
中国高自杀死亡率的重点群体是农村人口、女性以及20-24岁的青年。
自杀数是:女子>男性 青年>老年 农村>城市
2、 自杀的三种类型
利己型自杀:由于个人与社会联系脱节,缺乏集体的支持和温暖以滋生孤独感、空虚感
和生存的悲剧感而造成的。
利他型自杀:是个人为某种主义或团体竭尽忠诚而舍身的结果。
失范性自杀:它的产生是由于个人缺乏社会约束的调节。
3、 自杀的原因
社会结构的视角:
①社会结构:自杀者的行为是社会条件的外在表现,他们的悲伤是来自他所属的社会阶层的。 ②自杀与个人组成的社会团体的融合程度成反比关系。
③极端的个人主义使人逃脱保护圈而随意结束自己的生命,促成了自杀。
④利他型:社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强加在自杀者身上。
⑤失范型:老的标准被打破了,新的标准又不能建立,人们的欲望就失去约束,而处于这种
无规则的混乱状态中,人们的欲望得不到满足便总是处于激动不已、焦虑不安的状态之中,容易自杀。
个人因素的视角:
①个人遭遇的困难,城乡自杀死亡原因以各种人际关系矛盾为主。
②个人精神问题,自杀行为是个体适应不良的产物,它是由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相互
作用的结果。
4、 预防自杀措施
① 注重健康人格的培养;
② 建立自杀劝阻中心;
③ 采取形象教育;
④ 减少渲染自杀情绪、自杀气氛;
⑤ 开展预防自杀的组织工作;
⑥ 培养预防自杀的专门人才;
⑦ 加强职业团体的凝聚力。
第八章 吸毒问题
1、毒品:毒品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
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当前吸毒状况的特点
①短期内吸食者快速增长; ②青少年成为吸食者的主力军;
③吸食者以低文化群体为主; ④吸食活动有小群体化的趋向;
⑤吸食者身份复杂化; ⑥吸食形式半公开化;
⑦吸食地区扩大化; ⑧城乡具有差异性;
⑨对毒品认识程度有空白; ⑩复吸率较高。 3、吸毒的社会原因
①好奇心和被诱惑是吸毒的主要原因,这与吸毒者个体文化因素有密切关系;
②贫困和吸毒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怪胎;
③心理压力促使人吸毒;
④吸毒的外部诱因是强大的。
4、造成戒毒困难的原因
①精神依赖性:戒毒者的个人心理素质差,抵制不住对毒品的渴望和寻觅。
②社会歧视:戒毒者回归社会后,往往处于一种尴尬的困境:一方面,生活圈子日渐狭小,无法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另一方面,面临昔日的毒友以各种“关心”的方式的引诱。 ③社会网络支持不够:吸毒者复吸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家人、亲戚、朋友和邻居的关
心爱护。
复吸的原因:毒品的容易获得与轻易可以接触到吸毒人群是吸毒者复吸的客观环境因素;毒
品的易成癖性,是戒毒者复吸的一个重要的药理性因素,戒毒者的个人心理素质差,是复吸
的重要主观原因;政府和社会对戒毒者出所后的帮救措施未能跟上
5、戒毒的一般程序
①急性脱瘾期: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
②生理体能康复期:恢复患者的体能,建立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③社会心理康复治疗期:如心理治疗、行为矫正、生活技能训练、法制及爱国主义教育等。
5、 社工介入的任务和技巧
①治疗前:评估戒毒者的心理(担忧 经济 亲朋);评估和启导(心理、滥用情况、影
响、过去成长、精神状况、支持网络);
②治疗期:支持戒毒者完成断瘾(处理实际困难 照顾等);
③跟进:抗复发技巧训练和平衡生活模式的重整;
④终结期:当事人的能力有所改变;危机因素已降低;懂得享受生活指导未来人生的路。
第九章 性越轨问题
1、 性越轨问题:即指非婚性关系,它的主要形式之一就是性交易行为,公众称其为卖淫嫖
娼。
2、 卖淫:指有代价的或有接受代价直接的与不固定的对象发生的性交。
3、
1) 活动区域的泛化和重点化;
2) 人员结构的职业化和多元化;
3) 活动地点的多样化和半公开化;
4) 活动方式的组织化。
4、 买方市场存在的原因分析
只要有不合理的婚姻存在,必然有一部分男性不能充分的满足感情和性欲而离开妻子,充
当性消费者;社会流动人口的规模扩大,频率加快,则为男性在陌生的社会环境中寻找性欲
发泄创造了空间和条件;社会生活中性信息大量增加和性诱惑因素增多;经济活动中有些不
法之徒利用性作为营销手段
5、 FSW(性工作者)产生的原因
1) 生活贫困所致;
2) 性交易有巨大的利益驱动力;
3) 家庭保护功能削弱;
4) 性罪错的先期体验;
5) 亚文化群体的影响和压力。
6、 性交易的控制
① 纠正认识偏差:在性道德、性习俗上注重婚前的贞操和两性关系的纯洁性与严肃性; ② 发挥综合治理效应:调动社区组织、文化管理部门、卫生部等密切合作综合整治性交易
现象;
③ 建立预防、改造、治疗的专门机构;
④ 建立以性道德为中心的性教育:引导青少年认识色情文化制品的危害性。
7、同性恋是指对异性人士不能做出性反应,却被自己同性别的人所吸引,同行成 员之间持续表现的性爱,包括思想、感情以及性行为的人。
8、 同性恋的分类
1) 真性同性恋 (意向、快乐、情感、复合)
2) 双性同性恋
3) 假性同性恋:①炫耀型、②自我不协调型、③自我协调型、④隐秘型、⑤暂时
型、⑥双性型
9、中国同性恋的特征:相对数字不大但是绝对量很大、青年同性恋者人数占很大的比例。
10、同性恋的控制
1) 文化方面:首先,要坚持扬弃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
粕;其次要加强科学的性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最后应在全社会普及儿童早期教育和
儿童心理卫生知识,普及性的生物学只是和姓的社会学知识
2) 社会规范方面:从道德上看,推行一定的社会准则以此来规范行动者个人的行动;
从法律上看,有必要加强关于同喜你敢问题的立法和正确执法工作。
3) 家庭反面:首先,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上要注意防止形成孩子后天型同性恋;其次,
党家庭成员出现同性恋者的情况下家庭的态度会对同性恋者本人产生很大的影响,应采取正确的态度
4) 同性恋自我治疗方面:必须在人际交往中去寻找自己的位臵;理解社会对男女不同
性别角色的行为规范要求,自觉接受社会规范;对同性恋的存在有个客观的、科学的认识
第十章 青少年问题
1.不良青少年问题:指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不良的社会亚文化影响,产生了不为社会主文化所认可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是一种道德行为及社会责任感的失范。
2.不良青少年的特征
1) 道德法制观念模糊,缺乏判别能力;
2) 畸形的需要结构,错误的人生观;
3) 好逸恶劳,学习上怕辛苦;
4) 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
5) 思维的片面性,情感的情绪化。
3. 不良青少年突出的问题
1)校园越轨:厌学、逃学;偶像崇拜狂热;青少年强索:侵害人或倚强凌弱、或以众欺寡,采取言语威胁或暴力手段,公开以借的名义或直接强行索要,向被害人敲诈钱财物的行为
2)青少年性越轨:一方面青少年群体有学习青春期生理知识和性知识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我国性教育十分欠缺,家庭、学校、社会不能给青少年提供科学的性知识和健康的性教育
3)不良青少年团伙:基于青少年个体社会地位的相似性、面临困惑的相似性、受到刺激的相似性,这使得他们易于在思想意识、行为方式上达成一致,相互信任,相互感染,并不断得到强化。
4)网络病:过度依赖网络而影响正常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的现象。如:
网络成瘾:整日整夜、废寝忘食地上网,完全放弃现实生活中与他人的人际交往。 网络性隐:指迷恋虚拟世界中的异性而不能自拔。
网络宣泄:具有网络越轨行为的青少年,存在强烈的破坏欲,在网络上以匿名的形式进行
破坏社会规范的行为。
4.青少年犯罪:指整个青年和少年群体中,有一部分人实施了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应该受到处罚的行为
5.青少年犯罪主要的特点
①闲散青少年成为犯罪主体; ②犯罪类型多样化;
③智能化犯罪开始增多; ④团伙犯罪是主要形式;
⑤女青少年犯罪数增多; ⑥突发性犯罪多。
9、
1)不良社会化因素:
家庭教育偏差:家庭过分溺爱、家庭放任自流、家庭破裂创伤、冷漠家庭氛围;
社区交友偏差;
社会学习偏差:直接学习(仿效犯罪)、简介学习(不良亚文化)。
2)个人因素:主要是未成年人的心理和生理因素。
3)家庭因素:家庭规模与结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管教态度、教养方式。
4)学校因素:学校有时并未能发挥社会化功能,教导学生控制自己的行为。
5)朋辈因素:同辈群体对未成年人成长发展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
6)一般社会因素:不宜休闲活动场所、网络。
10、青少年犯罪的预防
宏观预防:政府预防,主要通过政府立法和采取一些行政措施来实现。
中观预防:社区预防,及时发现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苗头,与这些青少年接触,交流,预防制止犯罪。
微观预防:学校预防、家庭预防(教育、环境)
第十一章 残疾人问题
1. 残疾人:在我国,残疾人是指生理功能、解剖结构、心理状态的异常或丧失,部分或全
部拾取以正常方式从事活动的能力,在社会生活的某些领域中不便于发挥长长作用人。
2. 残疾人群体的特征
首先,生理上的缺陷或障碍是残疾人群体的首要特征。
其次,经济上的低收入性是残疾人群体的普遍特征。
第三,社会生活中的贫困性,表现为生活必需品的占有量低下,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 第四,政治上的低影响力
第五,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
第六,心理特征如下:比较严重的相对剥夺感;较为强烈的受挫情绪;在社会生活中缺乏社会支持感;对自己本身,则产生人际交往无能、焦虑及社会排拒感。在心理上容易产生不满、苦闷、焦虑、急躁情绪,难以自我调适,进而容易对生活失去信心。
3. 残疾人面临的问题
就业问题、贫困问题、教育问题、康复问题、婚姻家庭问题、社会活动困难问题
4. 残疾人问题的原因
经济结构的转轨:在转型过程中社会保障体系正破旧立新,还相当不完善,不能达到有效的保障弱势群体的作用;
人口结构的转变: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家庭人口的减少,残疾人依靠家属供养的困难越来越大;
产业结构的转变
5. 解决残疾热问题的途径
1) 确立新的残疾人观;
2) 健全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法规体系;
3) 家里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生活、劳动、医疗、教育、服务保障);
4) 社区工作的方法的运用:①运用社区工作方法,营造支持残疾人的社会环境;②应用
个案工作的方法(社会康复治疗);③应用小组工作的方法展开(把康复对象组织起了,寻找适宜解决问题的方式或方法)。
第十二章 失业问题
1. 失业:是指在规定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期内无业并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
员。简单定义为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一段时间内曾经以各种方式努力找工作,但未找到的人
2. 失业的原因(选择题) 3. 失业的类型(选择题)
第十三章 贫困问题
1. 贫困:物质匮乏,低水平的教育和健康,还包括风险和面临风险时的脆弱性和无助性等 类型: ①相对贫困:指一个人或家庭的收入低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达一定程度时的生活状况。 绝对贫困:是指缺乏维持生存所必须的最低生活标准的能力
②客观贫困:是指按照某种划分贫困的标准,某些人所处的贫困状态; 主观贫困:指某些人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认定他们自己处于贫困状态
③区域贫困:指根源于不同的自然条件、人口素质和历史机遇的区域连片分布的贫困 个体贫困:是指由于个体之间的素质差异和机会不均等原因导致的贫困,这种贫困的
发生与区域无关 ④长期贫困:是指一个个体经历了5年或5年以上的确切的能力剥夺。 暂时贫困:是指因自然灾害、疾病或其它突发性事件造成的贫困 。
2. 反贫困的措施
国际反贫困战略
1) 人力资本投资:通过教育以及技能培训的人力投资既能提高劳动力素质,又能被生产
部门所吸收;
2) 较少贫困的经济增长方式;
3) 人口控制、资源和环境保护;
4) 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农村反贫困措施(P321)
1)制度性扶贫 2)开发性扶贫 3)集中性扶贫 4)社会性扶贫 5)开放性扶贫
第十四章 婚姻家庭问题
1. 婚姻:是指为社会制度所认可的两性之间稳定的关系,主要指涉及男女双方关系的制度
化安排。婚姻的本质在于它是依社会风俗和社会法律规范化了的人类个体的两性结合,是热泪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社会行为。
2. 我国婚姻和家庭问题的特点
1)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家庭最多的国家;
2) 大概率现象和大概率价值观;
3) 我国婚姻和家庭问题表现出很大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
3. 家庭暴力
含义:不论发生在公共场所或私人生活中,对妇女造成或可能造成身心上或性行为上的伤害或痛苦的任何基于性别的暴力行为。
原因:(女性主义)第一,男权制度下;第二,社会性别定型 ;第三,私人空间。 (社会学)第一是来自社会方面的控制和压力,包括社会大环境的变迁与影响,社会正式与非正式组织的压力与控制;第二是来自文化传统观念的压力和控制;第三个是经济的压力与控制。
预防措施:
首先,女孩一定要慎重考虑自己的婚姻,在恋爱期间,要学会观察对方家庭状况; 其次,要打破传统的文化观点,消除几千年来所形成的“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不合理现象;
再次,要提高女性自身素质,加强其经济地位;
最后,要向妇女提供支持环境和法律保障并呼呈社会给予重视。
4. 重婚:重婚是指有配偶的人,在未办理离婚手续的情况下,又与他人登记结婚,或未登
记而实际上与他人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纳妾是指一位男子,家有几位妻子。
5. 婚外恋:婚外恋是指已婚夫妇在婚姻之外与其他的异性之间存在着的一种恋爱关系。
6. 离婚的原因
个体方面的原因
其一,性格志趣不同;其二,婚前基础差是离婚率上升的温床;其三,婚姻的心理准备不足:一是不懂得爱情关系与婚姻关系不同;二是对婚姻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爱情生活只有两个人。婚姻生活很复杂,它牵扯到许多人。婚姻使丈夫变得不通情达理,使妻子变得唠叨琐碎起来;其四,婚姻双方角色期待的差异;其五,“第三者”的插足
7. 婚姻家庭问题的社会原因
1)观念变化:过去的婚姻是社会意义大于个人意义,但在现代个体在婚姻中的自主权增大,婚姻越来越被认为是个人的私事,人们对待婚姻的态度也越来越随便;
2)社会流动增加:社会流动造成的大面积的社会交往,势必冲击婚姻家庭;
3)理想婚姻和现实的差距:物质和生存需求满足后,人们开始向婚姻寻求更多心理上的、精神上的满足,因而对婚姻的期望也大大提高;
4)社会竞争压力:人们在个人发展和婚姻、养育后代等问题上无法做到很好的平衡,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低成本的、便捷式的同居、丁克家庭等。
3. 社工对婚姻家庭问题的介入
1) 协调婚姻家庭关系,增强婚姻家庭关系的调节功能方面可以采取个案工作和团体工作
的方法;
2) 对青少年进行婚前的婚姻家庭辅导;
3) 在社会上建立专门的妇女援助机构;
4) 推进保护妇女的立法工作。
第十五章 游民问题
1. 流动人口:是指离开了常住户籍地,跨越了一定的行政管辖范围,在某以地区暂住、直
流、活动,并在一定时间内返回常住地的人口。
2. 游民:流动人口中无正当职业、我稳定收入来源、吴固定居所的“三无”人员以及以非
制度化的手段甚至非正当手段谋生的人员。
3. 游民的特征
1) 他们找到临时性的工作;
2) 这些人通常是小团体活动,通过以初级群体为纽带;
3) 有点长期滞留在城市,对城市的非长长生活已经相当熟悉;
4) 他们已经习惯于这种到处漂泊、居无定所的生活,热味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5) 通常有反社会的心态;
6) 这些人没什么理性的人生观。
4. 游民产生的原因
1) 就业歧视:一些大城市为解决本地居民的就业问题,对外来人口实施总量控制等限制
外地人口就业措施,导致农民工游民化趋势逐渐凸显
2) 制度隔离:农民工居于边缘地位的弱势群体,仍为城市的社会制度所隔离和排斥
3) 无认同感:农民工进城后,随着而是水平的提高,他们开始对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等
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产生怀疑。
5. 对策和建议
1) 加强政府的就业管理和服务
2) 社会关心
3) 组织就业
流浪儿童问题
1. 流浪儿童:是指在18周岁以下的、离开家人或监护人长期在外游荡且无可靠生存保障
并最终陷入困境的人
2. 流浪儿童的特征
1) 流浪中的儿童生活在边缘性社会空间--------支撑和庇护的社会关系和福利丧失,归
属文化和人生方向无着落,给其带来了不安和逃避的倾向;
2) 社会化中的文化制约基础和价值体系大量崩溃,感情纽带废失,造成儿童社会化的被
动性、内在空洞态和随意性;
3) 流动性、匿名性和非社会性的人际接触,造成对社会的归属感、联系感和亲密感丧失,
形成被隔断、孤独和不稳定;
4) 流浪儿童是孤立的且浮动的。
3. 流浪的原因
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家庭、教育、社会等是导致儿童出外流浪的主要原因。家庭因素排第一位,其中包括家庭解体和家庭教育失当或虐待儿童等。
1) 农村贫困
2) 歧视的教育
3) 家庭原因
4) 传播媒介的诱惑
4. 流浪儿童救助和对策
要从生活上救助;要进行心理矫治;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文化与技能教育;要改变现行救助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流浪儿童救助问题。
1)宏观上的对策(讨论)
2)微观上的工作(林万亿)
第一层就是紧急救护;
第二层是转型过渡服务;
最后一层就是对游民的持续追踪的永续服务。
一、判断题
1、社会问题具有可改变性,人们能够不断提高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2、社会热点问题具有比较明显的时效性。(√)
3、社会问题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
4、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的社会事实,它不以人们的意志而转移。(√)
5、所有的社会问题都与社会制度有着直接联系。(×)
6、计划经济社会控制模式在意识形态层面表现为多元化。(×)
7、市场经济社会控制模式在信息传播层面表现为渠道单一,内容单一,单向性,把关人作用大。(×)
8、抽样调查中使用的手工摸签法属于单纯随机抽样。(√)
9、重点调查中通常采用“两级三分法”。 (√)
10、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研究自杀这一社会问题时使用了文献法。(√)
11、在不同历史时期,每个社会都有特定的自杀倾向,倾向的相对烈度是
通过自杀死亡总数与总人口之比来衡量的。(√)
12、自杀从形式上分为暴力与非暴力两种行为方式。(√)
13、每年的6月26日是世界戒毒日,口号是“热爱生命,远离毒品”。 (√)
14、在我国,吸食、注射毒品虽然不属于犯罪行为,但属于违法行为。(√)
15、政府预防属于青少年犯罪的中观预防。(×)
16、学校预防属于青少年犯罪的宏观预防。(×)
17、社区预防属于青少年犯罪的宏观预防。(×)
18、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形式是团伙犯罪。(√)
19、社会对残疾人的态度问题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和获得合法权益
的最大障碍。(√)
20、现阶段我国的残疾人就业有了很大进展,但相对于健全人来说,就业
水平仍然较低。(√)
21、现阶段我国对失业定义的解释,主要是依据1995年国家统计局对“失
业”概念的界定。(×)
22、通常所谓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与社会总人口的比率。(×)
23、梅尔通和尼斯贝特在1960年代提出了后来被广泛运用的绝对贫困与
相对贫困的概念。(√)
24、尽快地接触流浪儿童,使其自愿地接受救助是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第
一个环节。(√)
25、“类家庭”救助保护模式主要在湖南省长沙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
进行实验。(×)
26、“大房子”救助保护模式主要在河南省郑州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
进行实验。(×)
1、从政府治理角度阐述现阶段解决社会失业问题的对策。
答:第一,解决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经济增长。如果单从就业的角度看,
经济增长越高,能吸收的就业人员就会越多。但宏观经济受多方面因素的
制约,从世界各国的经济来看,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经济难以保持较
高水平的增长。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能有效地解决大部分新增劳动力的就
业问题。其中,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如商业零售、
物业管理、交通运输、信息咨询、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等投资少、见效快、
就业潜力大的第三产业,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第二,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曾经作为就业主渠道的国有企业、集体企
业、对于解决失业已经没有多大的空间,近几年来95%以上新增就业机会
主要靠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我国就业率最高的是私营企业,其次是有限
责任公司,第三是个体户,它们占全部新增就业的80%。发展自由职业、
微型企业和中小企业是提高就业率的出路之一。中小企业目前已占我国全
部企业数的99%,它们为城镇提供了75%的就业机会。今后要在巩固公有
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同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引导失业人员兴办各种合
作形式的合作经济、股份制经济或从事个体私营经济。
第三,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是政府解决失业问题的当务之急,为劳动力合
理流动提供保障,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劳动力
的合理流动也就没有合理的成本核算体系。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完善就
业服务体系。就业服务作为劳动力市场主客体联系的纽带,起到了提供职
业培训、职业介绍和建立劳动服务企业的作用。
第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的注意力从过去的经济政策、经济制度方
面,转向社会政策与社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措施,逐
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其真正起到“社会减震器”的作用,促进经济改
革和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第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全面提高我国
劳动力的就业能力。政府通过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农民工子女享受城市教
育权利、为失业人员和进城的农民工提供职业培训等措施,提高他们的市
场竞争能力,促进就业。
2、试论述青少年犯罪的社区预防措施。
答:社区在预防青少年犯罪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区是社会的具
体活动场所,社区预防的总和就是社会预防。社区的教育管理是衔接整个
青少年预防犯罪系统的结合部。国际上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战略,经历了从
单纯依赖青少年刑事司法体系控制犯罪和对违法犯罪青少年进行矫治、改
造、预防重新犯罪,转变到积极运用社会资源、社区力量和居民参与的超
前性预防与少年司法制度相结合的双重预防犯罪体系的新阶段。社区是青
少年离开家庭和学校后活动较多的场所。社区工作者的积极主动工作,能
将青少年违法犯罪扼杀在摇篮中,防止小犯法、杜绝大犯罪,达到减少和
消灭社区内犯罪的目的。在社区中,由于成员具有相互熟悉的特点,对青
少年的违法犯罪的苗头可以及时发现,提早与这些青少年接触,及时交流,
帮助他们在越轨的初级阶段止步。社区成为沟通家长与学校、青少年之间
的关系纽带。社区有大量的帮助和教育青少年的天然资源,例如,离退休
的年长者,其中不乏有经验丰富的教师、干部、热心社会事业的志愿者。
他们是一批教育青少年最宝贵的资源。现在,我国不少的城市社区都组织
起了青少年教育与保护委员会,社区学校、社区帮教青少年组织,对失足
青少年进行专门帮助。社区的专门社会工作人员,有专业的教育知识和专
门的教育手段,可以承担起教育青少年的任务,协调学生与家长、学生与
教师之间的关系,对他们身上的缺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帮助。在教育
的同时为青少年进行职业培训,使他们有在社会上立足的一技之长。特别
重要的是,社区是接受劳动教养、劳动改造释放的青少年回归社会的主要
场所,它能够协调社区内各种青少年矫治力量和少年犯罪预防措施,并提
供一定服务,如抑制逃学,家庭危机干预,就业辅导等,以预防犯罪。
我国也可以学习国外成功经验,在预防青少年犯罪方面建立一些社区性组
织,如团体之家、减瘾之家、治疗之家、寄宿学校、训练营地以及寄养家
庭等。重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以社会为基础的矫治,推行青少年罪犯改
造后重返社会的训练措施。这些经验有:工作释放、学习释放、重返社会
训练、以社区为基础的帮助方案。重返社会训练将矫治机构的工作交由社
会分担,利用社区力量、资源,使青少年犯重新适应社会生活,消除犯罪
隐患,减少重新犯罪的机会。
作文三:《当代中国社会问题》4600字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结课作业
题目: 就河北省环境问题反思当代中国生态环境问题
学院: 体育工程与信息技术学院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组别: 周三下午组 姓名: 孙凯
联系方式: 18617516977(手机)
当代中国生态环境问题
导语
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表现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它是社会运行和发展的重大障碍。预测未来社会问题的主要矛盾将集中到生态环境上。如不及早解决,它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甚至是全球性的、毁灭性的破坏。
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植被质量低、湿地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十分重要,主要原则是应尊重自然规律,以生态系统为基础加强管理,生态保护应坚持以人为本,要十分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一个好的生态环境是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生态环境问题原因
首先是人口压力过大。人口的不断持续增长给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带来巨大压力,造成了粮食短缺、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加重;
其次是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类对自然过度开发、利用和索取,超过了自然的承受能力,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
第三是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传统发展模式只注重经济数量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而忽视了经济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和永续发展。
从人类生存发展的漫长历史可以看出,人类、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正是由于人类没有处理好这个关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无节制地盲目开发、利用、索取,有时甚至浪费自然资源,对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
结果造成全球环境的危机。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事实证明,我们不能走人口增长失控、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破坏的发展道路,不能为了追求经济的增长,追求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以致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如不能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就必然会受到了自然的惩罚。如何在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今天,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找到一条既符合当代人类利益,同时又不损害未来人类利益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们当前十分重要的和非常紧迫的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例子
就简单的拿我的家乡河北省来说吧
一、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河北全省现有有林地面积365.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9.48%,远 未达到生态良性循环要求的森林覆盖率要达到30%的下限标准;全省仍有水土 流失面积5.4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近30%;有沙化土地面积 2.72万平方公里,退化草场已占天然草场的50%;由于大量超采地下水, 目前深层和浅层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区面积不断扩大。干旱、洪涝和扬尘等自然灾 害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正在不断加大。张家口、承德地区、太行山区水土流失、 风沙危害严重,特别是张家口和承德两市,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1.84万平方 公里,干旱缺水、风沙危害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
二、水污染严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较大。
2000年全省废水排放总量为14.8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9.0
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为5.8亿吨。由于废水排放量大,致使水体的污染程度 加剧。全省七大水系42条河流,51.6%的监测断面水质为V类、劣V类, 14.6%断面水质为IV类,33.8%的断面水质为II、III类。城市 地表水和地下水源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且范围不断扩大,其中地表水源磷污 染和地下水源氟化物污染最为严重。部分水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并呈加剧趋 势。白洋淀、衡水湖两大湖泊水质较差。近海海域除秦皇岛的北戴河海滨外,其 余多为IV类水质。
三、城市环境问题突出,大气污染严重并呈加剧趋势。
全省11个设区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不同程度和时段超过国家空气环境质量标准,城市空气质量处于较重的污染水平;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较低,导致地面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城市地下水超采严重;城市市区和周边绿化覆盖率低, 二次扬尘污染较重;城市噪声扰民现象十分普遍;垃圾围城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四、农田化学物质使用不合理,农产品和食品污染加剧。
农业生产和食品生产、储藏及运输过程中的农药、化肥、生长剂、保鲜剂、 添加剂等化学物质使用量逐年增加,难降解的农用塑料薄膜用量增多,农作物秸 杆有效利用率低,导致土壤污染加重,农产品和食品质量下降。
河北的钢材产量很高,全省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钢厂,在柴静的《穹顶之上》中提到河北唐山,唐山的环境我可是亲身经历十几年了,真的是雾霾严重得很。前不久看到一个记者采访唐山的文章:“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黄,一眼望不到头的烟囱林立,向天空“吐着”白色、黑色、黄色的烟气,犹如曾经客居伦敦的老舍先生所描绘过的“乌黑的、浑黄的、绛紫的,以致辛辣的、呛人的”伦敦雾。这是《中
县所看到的画面。在与出租车司机的闲聊中,记者得知:他家就住在钢厂旁边,灰尘很大。司机的一番话透出了他的无奈:“迁安的小钢厂非常多,粉尘很大,尤其是晚上除尘设施关闭后。”看完这些,真的是为唐山,河北,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担忧啊。
生态环境问题解决办法
1生态保护要尊重自然规律。自然界各环境要素,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按照特有规律运动。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这些地方今天成了荒芜的不毛之地。”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正确认识本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如沙漠、森林、草原、山地、河流都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对人为破坏的生态环境,应加大治理力度,恢复本来的基本属性,如草原沙化就应加大治理力度,恢复本来的生态功能。应遵循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的原则进行生态建设与保护。不该种树的地方就不能种树。据有关资料介绍,降雨量太小的地方就不宜种树,因为加大了蒸发量。海拔很高的地区也不宜种乔木。已经破坏了的自然环境,本身具有修复能力,不必人为去干扰,靠自然恢复,修养生息也是尊重自然规律,遵循这个原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生态保护要坚持以生态系统管理的原则。生态学的研究包括整个植物、动物及其物理环境的错综复杂的复合体。在资源开发,区域的经济活动,首先应考虑本地的生态特点,明确生态功能定位。统一考虑人为活动是否附合生态功能区要求。区域开发应统一规划、统一立法、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如松花江的污染涉及吉
林、黑龙江两省,首先就应制定统一的、共同遵守的松花江流域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制定防治规划,确定科学实际的排放标准,建立统一监督管理机制,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乌裕尔河流域、扎龙保护区的生态建设与保护也应统一规划,综合考虑生态、生产、生活用水才不至于顾此失彼,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3生态保护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是有利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影响后代人的需求,体现代际公平,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基本方针和目的。在经济发展上应大力提倡生态经济,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不破坏生态环境。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人与动物的关系。保护动物是无可非议的,但更重要的是注重生态平衡,如果生物链的某一环节出现不平衡就应人为进行调节,使之趋向于平衡,如我省林区一度野猪过剩,对庄稼的破坏非常严重,就可以有计划,有组织的捕猎一些,不能片面的保护了动物的利益而过多伤害人的利益。日本对野生的鹿也曾有计划猎杀,使生态平衡不至于被破坏,这样才能体现科学的保护环境。
4生态保护应坚持生物多样性的原则。我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科学的合理的引进外来物种也是值得十分重视的问题,任何非本地的物种都称为外来物种,引进物种要经过科学评估,按国家规定的程序和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引进物种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做不好,就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生态系统的破坏,影响本地物种的生存、消失与灭绝,还可能危害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2001-2003年外来物种对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为每年1198.7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6%(以2000年为基准年)。美国外来物种造成经济损失138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7%。生态环境的保护应十分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也是促进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
4.1科学管理生态建设工程要以项目工程管理的思想来科学管理生态建设工程,制定统一的工程管理计划、资金管理标准,积极并连续开展评价工程前期、中期、后期各阶段的工程进展情况及工程效果。因此在管理上需要规范制度,形成标准,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在管理模式上,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科学有效管理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以取得预期生态建设效果。
4.2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有助于利用经济激励和社会宏观管理手段,促使生态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与商品再生产过程相结合,达到在整体上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及生态环境恢复进行系统管理的目标[5];还有助于从根本上促进生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所以国家应当建立生态利益的补偿机制和制度,制定相应法律法规与政策,激励环境保护,约束环境破坏,倡导地区社会经济公平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的市场效应,对有效提高生态环境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4.3积极引导公众参与政府以及环境保护相关部门应通过各种媒介如电影、电视、图书、期刊和报纸等手段广泛宣传生态环保知识,着力提高公众特别是城乡民众的环保意识,倡导开展民间环保组织,积极引导公众参与,从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抓起,小区域抓起,抓典型,奖模范,从公众主观意识上最大程度的减少危害生态环境的行为。
4.4倡导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主要是通过对传统行业的技术改造,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使物质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所以,在促进社会
经济发展过程中,倡导发展循环经济,要以循环经济思想为发展思路,确保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以相互协调、和谐、稳固的态势永续并进。
4.5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生态保护的法律体系,尽快制定国家生态保护法, 建立生态保护制度以及制定相应的生态保护标准,以明确环保部门的执法权限,以及环保部门执法人员的责任,设立环保督查职能机构,使环保部门能从严执法,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重大生态破坏案件的查处力度,显现环保法律的威慑惩治力量,从根本上遏制环境违法行为,逐步减轻生态恶化的局势。
总论
当前,生态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最大威胁。近年来,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类生存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人口的急剧增加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生态系统自身的协调能力不断下降,人类生存的环境呈现出越来越脆弱的趋势。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无可替代的基础产业,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利国、、利民,造福后代的永续发展产业。
作文四:《当代社会问题透视》6800字
1、收入统计的复杂性不包括 (1.00 分)
? ? ?
A(贫富差距不可明知 B(逃税现象 C(小金库 D(涨工资
2、关于收入分配说法不正确的是, (1.00 分)
? ? ?
A(很难对其进行学理分析 B(中央和地方,在财政上和税收制度步调一致 C(客观存在
的贫富差距是不可知的 D(贫与富是变化的
3、莫斯科地铁爆炸案很多是由()制造的 (1.00 分)
? ? ?
A(车臣黑寡妇 B(哥萨克 C(格鲁吉亚 D(反分裂者
4、我国发电量最大是哪种方式 (1.00 分)
? ? ?
A(火力 B(水力 C(太阳能 D(风力
5、哪本书是描述中国人口众多对国际社会压力的 (1.00 分)
? ? ?
A(《黄祸》 B(《革命论》 C(《社会秩序》 D(《他改变了中国》
6、关于贫富差距问题说法不正确的是, (1.00 分)
? ? ?
A(改革开放后比较缓解的问题 B(贫富差距问题具有复杂性 C(贫富差距问题是客观事
实和主观评价的统一 D(对贫富差距态度、认知、感情、心理方面千差万别
7、下列选项中,与犯罪无关的是: (1.00 分)
? ? ?
A(经济发展水平 B(家庭成分 C(个人素质 D(社会环境
8、哪个不属于改革开放后犯罪形成的原因, (1.00 分)
A(社会的利益格局失衡
? ?
B(市场经济下,人们过度地追求经济利益,突破了道德边界 C(显规则、潜规则的矛盾
冲突 D(现代的社会控制和社会管理水平的滞后
正确答案:D、 现代的社会控制和社会管理水平的滞后
9、国家把丈夫的工资直接打到老婆银行卡的国家是 (1.00 分)
? ? ?
A(中国 B(瑞典 C(俄国 D(日本
10、不属于中国目前团伙犯罪的特点的是? (1.00 分)
? ? ?
A(智能化 B(文雅化 C(大众化 D(知识化
11、两性关系处理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1.00 分)
? ? ?
A(精神 B(物质 C(感情 D(生活
12、下列的哪位美国总统得过老年痴呆症 (1.00 分)
? ? ?
A(克林顿 B(罗斯福 C(里根 D(尼克松
13、有些学者认为,中国社会问题排在第二位的是 (1.00 分)
? ? ?
A(腐败问题 B(贫富差距问题 C(失业问题 D(三农问题
14、关于我国目前腐败的特点及演变趋势,说法不正确的是, (1.00 分)
? ? ?
A(个体性 B(集政治蜕变、经济贪婪、生活腐化于一体 C(吏治和司法腐败严重 D(作案方式和手段诡秘,更具隐藏性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腐败原因的是: (1.00 分)
?
A(人性的自私和贪婪 B(制度设计上的缺陷
?
C(权力的强腐蚀性 D(中国人的劣根性
16、当代中国新型游民不包括: (1.00 分)
? ? ?
A(无固定职业者 B(自由职业者 C(大学生蚁族 D(律师
17、建国后三农问题不能根本解决的原因不包括哪个, (1.00 分)
? ? ?
A(城乡经济的剪刀差 B(台湾国民党特务的威胁 C(国内政治形势严峻 D(需要稳定的小农经济
正确答案:D、 需要稳定的小农经济
18、哪个不属于形成区域间贫富差距的原因, (1.00 分)
? ? ?
A(政策性的倾斜 B(部分国有企业的腐败 C(证券制度的不合理 D(收入分配体系不完善
19、腐败的主体是谁, (1.00 分)
? ? ?
A(公权主体 B(私权主体 C(民权主体 D(国权主体
? ?
B(70 年代末期 C(80 年代 D(21 世纪以后
23、下面哪个不属于下岗失业的原因, (1.00 分)
? ? ?
A(需要就业的人数与就业岗位的供给落差太大 B(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失业 C(“不是所有人都有工作”的理念的证实 D(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24、小说《青春万岁》的作者是 (1.00 分)
? ? ?
A(张恨水 B(王蒙 C(王朔 D(史铁生
25、“有了阶级和国家以后,就有了犯罪的出现”这是谁的观点, (1.00 分)
? ? ?
A(黑格尔 B(康德 C(马克思 D(列宁
26、农业学大寨是在哪个时代 (1.00 分)
? ? ?
A(**时代 B(**时代 C(**时代 D(**时代
27、黑社会存在的原因不包括 (1.00 分)
? ? ?
A(政府保护伞 B(犯罪的“黑白边界” C(国家打击不严厉 D(政府功能未能正常发挥
28、关于社会问题说法不正确的是, (1.00 分)
? ? ?
A(妨碍了社会的正常运行 B(损害或者破坏绝大数人的利益 C(符合某一社会的主导价
值观 D(引起了社会人的迷茫和困惑
29、下面哪个不是尚重生提倡的, (1.00 分)
? ?
A(优秀师生集中教育 B(培养学习内在的快乐 C(教育是公共产品
D(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正确答案:A、 优秀师生集中教育
3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婚姻与家庭的内在困境的是 (1.00 分)
? ? ?
A(文明要求与动物本能 B(人是孤独的 C(婚姻经验上只能自己实践 D(传宗接代
正确答案:D、 传宗接代
31、哪个不属于当代中国社会问题极端的复杂性这一特点的表现, (1.00 分)
? ? ?
A(浓缩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等等的问题 B(社会问题之间是
互相缠绕、裹挟着 C(单方面地解决一个问题是不可能的 D(解决当代社会问题的主体多样
32、我国的什么文化不利于商业发展, (1.00 分)
? ? ?
A(小农思想 B(官本位 C(趋利主义 D(忠孝思想
正确答案:B、 官本位
33、道德失范问题跟什么缺失有关, (1.00 分)
? ? ?
A(收入 B(知识 C(信仰 D(科技
34、犯罪的根源不包括下列哪项, (1.00 分)
? ? ?
A(贫穷 B(社会巨变 C(制度不正义 D(相对富裕
35、困扰人类所有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1.00 分)
? ? ?
A(腐败问题 B(三农问题 C(贫富差距 D(失业问题
36、哪个不属于犯罪成因学, (1.00 分)
A(标签论
? ?
B(模仿论 C(追求惩罚论 D(拯救世界论
正确答案:D、 拯救世界论
37、中国的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哪个, (1.00 分)
? ? ?
A(农村 B(农业 C(农民 D(农工
38、教育危机的深层根源是什么, (1.00 分)
? ? ?
A(教育师资危机 B(教育资金危机 C(教育教材危机 D(教育环境危机
39、什么是当代中国道德失范的深层次原因 (1.00 分)
? ? ?
A(信仰缺失 B(道德教育的空泛和虚伪 C(党风政风军风不正 D(法治水平低
40、黑社会存在于什么职能未能正常发挥作用的地方, (1.00 分)
? ? ?
A(个人 B(企业 C(家庭 D(政府
41、尚重生认为当今社会的头号社会问题是: (1.00 分)
? ? ?
A(腐败问题 B(三农问题 C(失业问题 D(医疗问题
42、中国现在对孩子的教育属于什么教育, (1.00 分)
? ? ?
A(听话教育 B(说写教育 C(素质教育 D(公民教育
正确答案:A、 听话教育
43、最低层的道德是什么, (1.00 分)
? ? ?
A(忠孝 B(纪律 C(诚信 D(法律
44、下岗失业的正面效应主要针对 (1.00 分)
? ? ?
A(宏观经济 B(个人 C(家庭 D(社会
4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腐败带来的危害的是: (1.00 分)
? ? ?
A(损害政治统一 B(损害统治集团内部团结 C(破坏环境 D(损害统治合法性
46、属于我国三次就业高峰的是 (1.00 分)
? ? ?
A(知青返城 B(40 年代末 C(50 年代初 D(60 年代初
47、“新村运动”是哪个国家的 (1.00 分)
? ? ?
A(日本 B(德国 C(中国 D(韩国
48、存在“下岗”现象的国家是 (1.00 分)
? ? ?
A(美国 B(芬兰 C(中国 D(日本
49、哪个阶层才能代表社会的良心、公正, (1.00 分)
? ? ?
A(低收入阶层 B(中产阶层 C(高产阶层 D(政府官员
50、《**选集》哪一卷被禁止发行 (1.00 分)
?
A(第一卷 B(第二卷
?
C(第三卷 D(第五卷
51、尚重生认为,法学学生必须学习哪个科目 (1.00 分)
? ? ?
A(环境法 B(刑法 C(金融法 D(法哲学
52、武汉铁路局以前属于哪个铁路局 (1.00 分)
? ? ?
A(广州 B(北京 C(郑州 D(南京
53、反腐的主要办法是什么, (1.00 分)
? ? ?
A(制度设计 B(道德教育 C(新闻媒体 D(举报揭发
5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社会问题的定义的是: (1.00 分)
? ? ?
A(公共问题 B(一种情景 C(一种社会现象 D(个人感受
55、近代提出哪个词作为犯罪惩处的底线, (1.00 分)
? ? ?
A(人权 B(公正 C(公开 D(民权
正确答案:A、 人权
56、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特点 (1.00 分)
? ? ?
A(发展的过程性 B(普遍性 C(特殊性 D(历史性
57、我国公有制建立初期认为只有哪个, (1.00 分)
? ?
A(失业 B(下岗 C(待业
D(断业
58、贫富差距问题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全,这应该靠谁来进行保障, (1.00 分)
? ? ?
A(个人 B(企业 C(家庭 D(社会
59、神龙汽车公司总部位于() (1.00 分)
? ? ?
A(武汉 B(上海 C(青岛 D(沈阳
60、我国犯罪类型不包括哪个, (1.00 分)
? ? ?
A(经济犯罪 B(军火犯罪 C(青少年犯罪 D(黄赌毒犯罪
判断题(40 分)
1、部分国有企业的腐败直接导致一个地区民众生活的贫困。 (1.00 分)
是
否
2、尚重生认为,道德教育永远是反腐败的辅助手段。 (1.00 分)
是
否
3、下岗失业的原因是需要就业的人数与就业岗位供给差别很大。 (1.00 分)
是
否
4、贫富差距是个评价,争议很大。 (1.00 分)
是
否
5、政府把零散的下岗失业者组织起来进行手工劳动是解决失业的一个对策。 (1.00 分)
是
否
6、尚重生认为,为这个社会提供秩序的人应该是广大人民群众。 (1.00 分)
是
否
7、短篇小说《伤痕》是谢婉莹的作品? (1.00 分)
是
否
8、三农问题不解决,将会影响我国各方面的事业。 (1.00 分)
是
否
9、“人口问题,在中国,是一切麻烦的根源。”是**说的 (1.00 分)
是
否
10、所有的统治阶级在根本上都是不反腐败的。 (1.00 分)
是
否
11、中国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民能否享受到国民待遇的问题。 (1.00 分)
是
否
12、尚重生认为在差距化、等级化的生命观的基础上不能构建真正的伦理道德和信 仰。 (1.00 分)
是
否
13、贫富差距是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之一。 (1.00 分)
是
否
14、腐败要批判的理论出发点是“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国家权力的运用者只是代理 人”。 (1.00 分)
是
否
15、社会问题是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被多数人认为不合理的或不能容忍的问题。 (1.00
分)
是
否
16、教育资源不均衡导致择校腐败。 (1.00 分)
是
否
17、一个腐败的不正常社会,人们对权力才有变态的热爱和追求,人们才会为达到目的而 不择手段,变得厚颜无耻。 (1.00 分)
是
否
18、反腐败的主要手段是精心的制度设计与末端反腐。 (1.00 分)
是
否
19、犯罪是因为人类的灵魂出了问题,是犯罪灵魂说的观点。 (1.00 分)
是
否
20、当某地经济高度发达时,政治上就会提出一定的主张。 (1.00 分)
是
否
21、胡鞍钢认为腐败造成的损失是国民经济的 35%。 (1.00 分)
是
否
22、教育需要反思,应该全部推翻应试教育。 (1.00 分)
是
否
23、犯罪的多样性体现在:涉毒犯罪案急剧增多;性诱惑铺天盖地;利用互联网犯罪 等。
(1.00 分)
是
否
24、婆媳之间之所以有问题,是因为她们之间没有真情,因此必须培养真情实感才能有
好 婆媳关系。 (1.00 分)
是
否
25、改革开放后社会结构利益巨变是当前犯罪的一般原因之一。 (1.00 分)
是
否
26、警察和法官自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 (1.00 分)
是
否
27、“光谷”坐落于北京中关村 (1.00 分)
是
否
28、尚重生认为高考制度改革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 (1.00 分)
是
否
29、49 年以后带有转折性的群体性事件是贵州瓮安事件 (1.00 分)
是
否
30、我国的下岗失业问题与我国的公有制密切相关。 (1.00 分)
是
否
31、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家庭结构对犯罪者有一定的影响。 (1.00 分)
是
否
32、三观教育指的是:人生观,世界观,和革命观 (1.00 分)
是
否
33、当今社会的大学就业,需要各种各样的就业方式。 (1.00 分)
是
否
34、我国经济改革从城市开始的。 (1.00 分)
是
否
35、一般都认为,我国存在像国外组织成熟的黑社会团体。 (1.00 分)
是
否
36、剧烈的社会变动是犯罪的一个根源。 (1.00 分)
是
否
37、中国没有腐败。 (1.00 分)
是
否
38、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困局,必须要以高考在细节与流程的真实改革为主线。 (1.00
分)
是
否
39、当代中国黑社会犯罪的复杂性,折出了中国国情的复杂性。 (1.00 分)
是
否
40、经济发展中就业难的原因是因为工业改革需要的工人少。 (1.00 分)
是
否
作文五:《当代中国社会问题》3600字
拐卖儿童犯罪猖狂的社会根源简析
近年来,微信圈“拐卖儿童死刑” 、 “陕西富平医生贩婴案” 、热播打拐主题 电影《亲爱的》 《失孤》 、 “暴力抢夺孩子”网贴等来自于现实案例或者网民、公 众、 法律学者甚至执法人员的激烈讨论, 将拐卖儿童应如何定罪的争议推到顶峰。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 我国拐卖儿童犯罪日益猖獗, 在造成严重恶劣的社会影响 之时整个社会也陷入恐慌和焦虑之中。 这使我们警惕到, 贩卖儿童不只是一个法 律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一、我国拐卖儿童的现状分析
2014年 Yahoo News(雅虎新闻)报道,每年中国失踪儿童(包括被买卖、 被迫从事性交易或被强迫劳动) 大约为 7万人。 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数据, 2014年共结审拐卖妇女儿童案件 978件。贩卖儿童,不只是中国的难题。它是 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犯罪行业之一,仅次于毒品交易。
据民政部估计, 目前, 全国流浪乞讨儿童数量在 100~150 万左右。 在河南、 云南以及两广沿海等地乡村地区, 买卖儿童几近市场化,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地下 黑色利益链。 1
尽管我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儿童权益保障工作, 但拐卖儿童犯罪现象仍然十 分严重。 2
二、我国拐卖儿童犯罪基本状况的新发展
1、 “亲生亲买”比例日益增大
特别是“亲生亲卖”犯罪现象的日益突出,很好地说明了在金钱的诱惑下, 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 (如山西忻州、四川凉山、广西玉林、云南红河、云南文 山等地) 的适龄夫妻已经将出卖亲生子女作为一种赚钱牟利的手段,骨肉亲情 在金钱利益的冲击下几近溃败,以致在山西忻州等地出现了“要致富、怀大肚” 等令人悲哀的民谣。 2
2、犯罪手段暴力且恶劣
以往, 犯罪分子往往采取诱骗的方式拐带儿童。 现在, 犯罪手段越发暴力化, 入室盗抢婴幼儿、 闹市街头抢夺儿童、 儿童绑架等恶性事件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给社会治安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 3。
3、受害者用途多样化
统计表明, 6 周岁以下的被拐卖儿童主要以买方收养为主 ; 14 周岁以上的 被拐卖儿童主要以服务于色情场所为主。这种生存状态与买方人群的需求相关。 4、被拐儿童寻回率低
据资料显示,在美国,失踪儿童的找回率超过 97%,而中国失踪儿童的找回 率却不足 1%。
三、我国拐卖儿童犯罪猖狂的社会根源
(一) 、拐卖儿童犯罪的立法缺陷
我国《刑法》规定,犯拐卖儿童罪的,被处 5年以上 10年以下有期徒刑。 拐卖儿童集团的首要分子,拐卖儿童 3人以上的;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 迫或者麻醉方法绑架儿童的; 以出卖为目的, 偷盗幼儿的; 造成被拐卖的儿童或 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
后果的;将儿童卖往境外的,处 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特别严 重的,处死刑。
更多人认为,现有法律亟需调整:
1、 没有对出卖亲生子女这一恶劣行为进行定性 4。 出卖亲生子女是指父母为 了谋取利益或者出于其他目的 , 将自己的亲生子女出卖给他人 , 并收取收买人一 定金钱的行为。行为人出卖自己亲生子女的原因千差万别 , 有的是为利益所趋进 而心甘情愿 , 而有的则是迫于生计被逼无奈。
2、对中间人的行为缺乏确定性 4。在实际生活当中 , 将亲生子女直接出卖给 他人的情况并不多见 , 行为人往往通过中间人牵线搭桥将子女出卖给第三方。对 中间人的行为如何定性同样存在着不小的分歧。主要的两种观点如下 :一是对于 中间人应按照拐卖儿童罪进行定性 , 是主犯还是从犯 , 取决于其在共同犯罪中所 起作用的大小及获利的多少。 二是对于中间人应按照出卖者的行为性质进行定罪 , 但只能认定为从犯。
3、不追究买方的刑事责任
《刑法》第 241条第六款规定:“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按照被买妇女 的意愿, 不阻碍其返回原居住地的, 对被买儿童没有虐待行为, 不阻碍对其进行 解救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 ”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 因为有强劲的买方市场, 这一犯罪根源致使拐卖儿 童的犯罪行为仍然大量存在 , 而现行法律对买孩子一方, 不追求法律责任, 这才 是导致贩卖儿童猖獗的主要原因。
4、适当增大判处死刑的比例
虽然近几年来 , 我国严惩了一大批拐卖儿童的违法犯罪分子 , 但在低价的犯 罪成本和暴利面前 , 大部分人仍然愿意挺而走险。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说他 赞成今后在处罚罪行特别严重的人贩子时多使用死刑,否则不足以震慑此类犯 罪。 虽自古以来杀人偿命, 但杀人的事却从来没有终止过, 可我们应该承认刑法 是有威慑力的, 对于群凶极恶的罪犯, 判处死刑刑罚, 对减少拐卖儿童犯罪来讲 必不可少。
(二) 、传统文化的影响
“养儿防老” “重男轻女” “延续香火”的观念依旧根深蒂固,加之中国当下 社会结构男女比例的失调使得女孩的拐卖率也增加不少。
(三)我国收养难度大
我国收养门槛过高、 渠道不畅, 这成为很多家庭实现 “合法收养” 的阻碍 5, 我国收养法规定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 : 无子女、 有抚养教育的能力、 未患有不利 于收养子女的疾病、收养人年满三十周岁这些条件才可以收养儿童,这样一来, 有收养需求并符合条件的人变得凤毛麟角。 据中国民政部公布的数字, 中国现有 孤儿人数为 61.5 万人,但在官方福利院收养的孤儿占不到其中的 20%。同时, 由于我国的福利院要求收养人必须向福利院交纳一定数额的赞助费, 有些福利院 的赞助费用竟高达十万元, 这巨额的费用让很多想通过正常渠道收养孩子的家庭 望而却步,这些家庭在权衡之下,常常选择以较低的价格从人贩子手中“买”孩 子。
(四)追求社会公平的必然过程
追求社会公平是每一个社会阶段追求的最终目标, 然后社会公平同它的重要 性一样,其实现却也是具有极大的艰巨性。于是,在社会快速发展,在极大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 首先人们的物质生活水 平和精神文化生活差距大, 旧思想旧传统依旧活跃。 其次随着社会对外开放程度 的深入, 我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 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之间的差距拉大, 有些 发展较快的地区, 即使是同一地区, 收入差距也在拉大。 最后经济文化发展的不
平衡在人们心理上形成的反差也日益加剧, 一些人就只管获利而不择手段的社会 心理和行为倾向逐渐普遍。
这既是社会公平缺失的具体表现 , 也是各种贪利性犯罪频发的重要原因。拐 卖人口犯罪在我国现阶段猖獗的直接原因就是犯罪分子不择手段、 疯狂追金逐利 的结果 6。
(五)我国儿童生存缺乏安全保障体系
当前, 我国儿童的生活现状给人贩子创造了实施犯罪的条件, 这也是现在社 会需要关注的问题。
1、我国的留守儿童逐渐增多,父母大都外出务工,将小孩留在家里有老人 照顾,这是儿童容易被诱拐的重要原因之一。
2、流动人口聚居区拐卖儿童现象严重,这主要缘于居住管理的混乱,流动 人口入托率低,看护不力造成。
3、有几大多数的父母并没有做好作为监护人的职责,例如新闻报道中母亲 带孩子过街,自己只顾玩手机,导致孩子被车撞身亡的令人追悔莫及的事例。 4、家庭或者学校对儿童的安全意识教育不到位,导致他们没有很强的防骗 意识和反抗能力,很容易受到人贩子的诱骗,甚至是强拐。
因此, 可以看出不管是家庭还是社会, 都缺乏对儿童的保护和对儿童的安全 教育,导致贩卖儿童的现象泛滥。
(六)政府反应机制不灵敏
1、在孩子被拐的最初几个小时,这即为查找失踪儿童和发现犯罪线索的黄 金时期,也是公安机关追捕代价最小的时期。案犯一旦逃离现场,离开本地区, 破案以及查找被拐儿童难度都非常大,公安机关往往为此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 力。
2、解救被拐卖儿童的途径单一。在被拐卖儿童的解救工作中,警方扮演了 最重要的角色,而政府其他相关部门、社会团体以及公民志愿者发挥作用甚微, 社会整体救助的综治机制尚未真正形成。 近两年中, 我们经常可以从报纸和新闻 中看到, 某父母寻子几十年、 某小孩少年被卖最终凭借记忆找到家人等, 这些消 息一经报道就带给人们巨大的心灵感触。 但是, 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 家人寻子 的历程十而社会管理的力量总是在孩子最后被找到的时候才体现出来。
[1]李春雷 , 任 韧 , 张晓旭 . 我国被拐卖儿童救助保护现状及完善对策研究—基于对近年 133个公开报道案例的分析 [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3(6).
[2]王锡章 . 拐卖儿童犯罪的现状与遏制对策—以 F 省为例的实证研究 [J].中国人民公安 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5(5).
[3]林杰镇 . 刑事视野下的拐卖儿童犯罪分析 [J].法制博览 ,2015(1).
[4]吴丽英 . 简析拐卖儿童罪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建议 [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12). [5]刘思远 . 从《刑法修正案 (九 ) 》看如何加强拐卖儿童犯罪的有效防控 [J].法制博 览 ,2016(6).
[6]张 红 . 关于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反思 [J].西部法学评论 ,2010(4).
作文六:《当代社会问题》4300字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 12 —20 13 学年 第 一 学期)
课号: _ 课程名称: 改卷教师:
学号: 姓 名: 得 分:
当今中国的贫富差距
摘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的深入,我们在经济增长上面的成就举世瞩目,但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其中贫富差距不断的变大成为一个棘手的社会问题,本文浅谈了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解决贫富差距的措施。
关键词:贫富差距;现状;原因;措施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经济方面的进步尤为引人关注。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中没有处理好的问题不断地暴露出来,各种社会矛盾不断的显现。特别是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这一问题不断的牵动和刺激着社会各界和政府的敏感神经。这一问题已经成为我国进入改革深水区必须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因为它直接触及到社会的长期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政府的公信力。所以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在未来的几年变得无比的重要。
1、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
如何评判一个国家的贫富差距?国际上衡量贫富差距的主要指标是基尼系数,一般认为0.3 以下为平均状态,0.3~0.4 为合理状态,超过0.4 则表示该国贫富差距过大,超过0.6 则说明该国已经严重两极分化,处于社会动荡的边缘。[6]我国基尼系数在改革开放初期为0.2左右,当时我国的收入差距比较理想,因为世界上能够达到这一系数的国家比较少见,可以说我国的个人收入的分配还是比较均匀的。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步入九十年代我国的基尼系数不断的刷新记录。到九十年代末达到了0.4国际警戒线。以后几年还是没有放缓增长的势头,在2004
年上升到0.47,2007 年达到0.48。最近几年我们国家没有公布基尼系数,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但国外有学者认为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了0.6的水平,已经严重的两级分化。而我们经常提到的美帝国主义的基尼系数也不过0.3-0.4的水平,正在处于水深火热的伊朗也只有0.43-0.46。如果这个结果属实则我国的贫富差距远远的高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而且连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无法超越。
我国的贫富差距在同期也呈现出多样性,在很多方面存在分配不公的现象。
1.1、城乡收入严重失衡
根据一些资料显示的数据,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近年来不断的扩大,差距扩大的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城乡之间产生了严重的脱离,城乡之间的界限是很明显的,因为我国在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一个特殊情况是一种偏向发展城市的策略,大部分的工业集中在城市,城市得到优先发展的权利。而且居民身份之间也有很大的变化,因为城市居民拥有良好的福利制度,工资水平也远远超出农村地区。仅仅由于居民的城乡身份的差异而使得占总人口80%的农民无法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各种实物补贴与福利待遇,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2.57倍。[2]改革开放初期,因为土地的权利下方到农民手中,农村曾经出现过一段发展时期。而且城乡的收入差距缩小了一些。但随后由于改革政策的不断变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了城市的发展,再加上农村发展的力度不断的减小,农民获得收益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再加上一定的通胀。我国的城乡差距被无止境的再次拉大。到了1994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又迅速扩大到2.86:1。2001年扩大到2.90:l,2003年以后更是超过了3.2:1。[4]这仅仅是纯收入的对比,如果再算上农村城市之间的各项福利,和城市居民的隐性资产,这个数字会被再次打破。
1.2、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国是世界上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之一。于地理上的一些原因,历史上我国在不同地区的经济就发展部平衡。建国初期,由于一些战略上的考量国家将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工业放在了内地,当时的地区差距还不是特别的明显,但随着国内、际环境的不断改善沿海地区乘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春风,拉开了经济快速增长的序幕,但内地的企业由于在计划经济中失去了原有的竞争力,在市场经济的
竞争中处在不利的地位,其一度受到严重的打击甚至停滞。在30年的改革开放中,东部地区最先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政策倾斜,经济发展的极为迅速。有些地区的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但中部和西部地区因为地理、环境和政策的原因,发展的比较晚。相应的我国居民的收入也呈现地区性的差异,依次是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近十年来国家向西部地区的政策倾斜慢慢的变大,西部地区多的经济得到了或多或少的发展。居民收入也有了相应的提高。但总的来说,我国西部与东部沿海地区的收入差距都呈扩大趋势。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15.01倍,中部地区增长了12.2倍,西部地区增长了9.5倍。2007 年东部地区城镇人均纯收入为14 960元,中部地区为9 900元,西部地区为9 720 元。2005 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为1.78:1.23:1。可见,东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7]由此可见这种区域之间收入的差距是巨大的。而且这种差距还在不断的扩大。
1.3、行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各行各业的工资水平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得到了提高,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各行也的工资水普遍不高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工资增长的水平基本上均衡,各行业的收入差距比较小。比如1979年我国职工最高行业和最低行业的工资比是1.38:1[3]。到了90年代不同行业的职工工资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增长幅度也参差不齐。行业之间职工的收入差距不断的扩大,效益好的企业职工的福利待遇完全好于其他企业,到2007年行也中最高工资与最低工资之间的差距从1979年的610元变为35300元。其中可能还有通货膨胀的因素在其中,但还是明显的扩大了差距。近年来国有企业员工的工资普遍高于其他企业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也明显占有优势。而且国企中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员工比其他岗位员工的工资动则高达好几万,而且还有继续增长的可能。企业主管的工资也是高的离谱。公务员的工资水平近年来增长很快,普遍高于其他行业的平均工资较其他行业更加稳定,而且福利待遇逐年提高,这也是近年来公务员考试越来越热的原因。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出我国行业收入的不均衡性。据统计,电力、邮电通讯和航空运输等行业的职工年收入能够达到10 万元以上,而纺织业、农业、文体用品制造业等行业的职工年平均收入却不足2 万元。而且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6]
2、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
造成我国贫富差距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原因:
政府政策的影响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建国初期为了更好的建设我国在城市中的重工业,我们把农产品中的利润转移到工业产品上人为的为国防事业的发展筹集资金,是的农民的更多合法利益受到损害。这样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而削弱了农村的发展,是的城乡的收入差距不断的扩大,在改革开放也后国家出台的很多政策都是倾向城市而没有去更好的改变落后农村的面貌,虽然农村在自己的努力下得到了一些发展但和城市的快速发展比起来相差甚远。以至于农村的发展被远远的落在了后面。改革开放后国家设立很多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对东部沿海城市的政策倾斜,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优惠政策。是的东部和西部的经济房展不在等同。致使地区收入差距不断增大。所以国家政策是影响贫富差距的最主要的因素。
行业自身的发展使的收入水平产生明显收入差距,在市场经济的体质下,很多企业的效益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导致了员工的收入分配产生差异。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全国的各种企业中效益普遍比较高的,所以国有企业员工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明显高于其他企业的员工,而国有企业中的垄断企业由于不受其他企业的影响其效益一直比较稳定,它们都受国家的高度保护和控制,甚至还被国家赋予一定的行政权力,国家对于这些行业也有着很高的进入标准。因此,这些垄断行业凭借着这种垄断优势而获得了超额垄断利润,这些垄断企业一部分利润转变为员工的高工资和高福利,加大了居民的收入差距。
税收制度的不完善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的速度加快,我国政府对占人口8.7%的富人征收的税收少之又少,据统计我国占纳税人8.9%的富人2009年所缴纳的个税,仅占中国GDP的0.0406%,占政府财政收入的1.281%。而在美国2011年税收中的80%,将由年收入逾100万美元的家庭负担。美国的税收政策是:占美国总人口约2%的,年收入逾100万美元的百万富翁们纳税,包括中产在内的98%的中低收入者免税,来缩小美国的贫富差别。由此看来我国政府制定的旨在缩小贫富制度的税收是极不合理的。这样不但不利于缩小收入差距,而且还会使得富人更加富有,相应的穷人更加的贫穷。
其他引起贫富差距的因素还有很多不在列举。
3、缩小贫富差距的措施
对于怎样缩小我国现有的贫富差距我们要针不同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在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上我想政府要将农村的发展提上日程,农村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50.32%。怎样提高农民的收入事关社会的稳定和中国今后的发展。所以政府要向农村倾斜政策,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让农村地区依靠地区特色发展地方的特色经济,加快农村的工业化进程,充分利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完善农村的社会福利制度。在缩小地区收入差距的问题上,在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同时不断的引进新的项目和技术,让东部发展起来的地区有针对性的帮扶西部地区发展经济,建立帮扶措施。
的确我们在怎样缩小贫富差距的道路上还有很长一段要走,我们没有处理这个棘手问题的经验,只能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积累。我们可以借鉴别国的经验,但我们有自己的国情。但我们怀有信心,相信我们会处理好这个关乎人民大众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郑艳娟 .中国城乡居民贫富差距研究[J]. 河北大学.
[2] 李培林.中国贫富差距的心态影响和治理对策[J].江苏社会科学,2010,07:32.
[3] 何妍玺.中国贫富差距现状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08,08:0002-01.
[4] D.Gale.Johnson.1978以来,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了吗?[J]. 经济学(季刊),2002,04:1—3.
[5] 蔡文炎.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09,34:0027- 02.
[6] 查俊峰,张超.中国贫富差距问题浅析[J]. 科技创业,2011,08:0002-01.
[7] 李萍.中国贫富差距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特区经济,2007,9:200-1.
[8] 刘燕平,张传平. 浅谈我国贫富差距问题[J]. 商场现代化,2007,24.
[9] 周智年.简析中国贫富差距问题[J].理论月刊,2010,02.
作文七:《当代中国社会问题》11500字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
第一章社会问题概述
第一节社会问题界定
一 什么是社会问题
1我们对社会问题的定义是:社会问题是影响社会成员健康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引起 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一种社会失调现象。
2对社会问题的界定,本身就是一个科学的认识过程。一般而言,人们往往是从三个方向去 界定社会问题的
(1)是否符合社会运行、 发展的规律; (2)是否影响社会成员的利益或生活 ;(3)是否符合社会的 主导价值标准和规范标准。
3对社会问题下定义的时候,又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
(1)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 社会发展水平 有关,有些社会问题只有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才会出现,人们才予以重视。 (2)与这个国家和地区的 文化背景 有关, (3)研究者本人的 理论 素养、兴趣、研究视角 的差异, (4)与社会 观念的发展变化 有关,社会是在不断地进步的, 人们的观念在信息时代变化也非常快。
二 社会问题界定的条件
第一、客观性的事实依据。
社会问题具有客观意义,这种客观意义必然有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即一种现象、一个事件、 一种行为,而且是十分具体的。社会问题是社会生活中确实存在的某种具体的客观事实。 第二, 影响相当数量人的公共麻烦。 社会问题具有一种数量意义。 引起社会问题的现象通常 是一种“公共问题”而非“个人烦恼” 。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很有见地地提出要区分这一现 象。 “个人烦恼”产生于个人性格,也同特别人的直接接触有关,但它发生在有限生活领域 内, 烦恼属于个人的私事, 它是个人感到自己的利益或发生存条件以及所持有的价值观念遭 受到威胁时所产生的,需要通过个人的行动加以克服。 “公共问题”确是涉及整个社会的问 题, 是属于大众的事, 它超越了个人狭小的生活环境, 与全体社会成员或大部分社会成员生 活密切相关。它对社会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第三, 违背社会的主导价值原则和社会规范。 社会问题也具有主观方面的意义。 这是指社会 成员的知觉判断对界定社会问题起着重要作用。将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行为定义为社会问 题,是因为社会上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认为这种现象或行为有悖于社会的主导价值和主导规 范,正好反映出大家的价值观念和认识的标准。
第四,社会问题的产生与人的道德抉择有关。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 行为具有社会目的性, 行为是由主观意志支配的。 同时人们也知道, 为达到一定的行为目标, 也必须支付一定的行为成本, 有些问题虽然人们难以接受, 但因其 并非是人的意志行为或不一定是人们有意识造成的,这类问题人们不宜将它看作是社会问 题。
第五,社会问题具有可改变性。社会问题是与社会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有关。
第二节社会问题界定的过程
一、社会问题界定的过程
理查?富勒和理查?麦尔兹在《社会问题的发展》中指出,所有的社会问题都经过三个阶 段,即警觉、政策决定与改革。
警觉:每一个社会问题的根源都是由于人们警醒与了解到一些他们所珍惜的价值已受到 威胁, 而这些情况也越来越严重。 只有在这些群体认为已涉及他们的团体价值时才会开始响
起警报。政策决定:在警觉之后,大家开始讨论问题解决的办法。改革:在这一阶段离我们 可以发觉行政单位已插手其间, 并将有计划的政策化为行动。 一般的政策都由特殊利益团体 与专家辩论来确定。
在中外学者论述的基础上,将社会问题的认定概括为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利益受损集团的强烈不满和呼吁。
第二,社会敏感集团及社会上某些有识之士的呼唤。
第三,社会舆论集团及大众传播媒介的宣扬和推动
第四,公众的普遍的认识和接受
第五,社会权力集团的认可与支持
第六,解决社会问题开始
二、社会热点与社会问题的区别
社会热点问题有如下特征:
第一,它是社会利益的聚焦点。
第二,它是社会成员的疑虑点
第三,它具有多样性和周期性。
第四,它具有社会评价的多义性。
社会问题与社会热点问题的区别表现在:
1、受关注的时间长度不同。
2、性质不同。
3、表现形式不同。
4、涉及范围不同。
5、推动社会热点舆论的是传播媒介,是新闻工作者
三,与社会问题相关的概念
1社会问题与社会运动的关系
2社会问题与集体行为的关系
3社会问题与突发事件的关系
4社会问题与灾难的关系
第三节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
一 早期社会问题的理论
1社会病态论(即社会病理学)
般认为良好的社会状况 (即具有正常的社会功能的社会 ) 是健康的,而脱离道德期望的个人 与情况 (即妨碍社会正常机能个人或情况 ) 则被认为是有
2. 社会解组论 (Social Disorganization)。
社会解组 就是失去规则。解组的三种形式是 :无规范,即社会生活中没有一个现存的社 会规范来指导人们应该如何行动 ; 文化冲突,即社会生活中有两种相互对立的价值规范和规 则同时并存,使人们无所适从 ; 崩溃,即价值体系和规范体系完全混乱。在这样的情况下, 人们的行动或者符合一方的期望, 却也可能同时违背另一方的期望。 造成社会解组的根本原 因是社会变迁。最强有力的变量是工业化、都市化、移民、科技发展等。社会解组论把社会 看成一个复杂而活力充沛的系统, 在这个社会系统中的每个部分郡相互调适。 一旦某事件改 变了系统中的一部分, 其他部分便要重新适应来配合这项改变。 社会解组也就是说各个部分 之间缺乏适应或适应不良。。
3. 价值冲突论 (Value Conflict)。
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不同, 人们对同一问题有着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和不同 的立场、 态度, 因而在采取某种措施改变某一社会现象时, 常常会引起群体问无休止的冲突。 社会问题是某些群体的价值不能相容共存的社会状况, 而这些状况使群体中的成员认为有必 要唤起大众来采取行动。这一观点认为,造成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价值或兴趣上的冲突 。 因为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兴趣,他们发现彼此是相互对立的。一旦对立具体化变成了冲突, 社会问题便因而产生。
4. 行为偏差论 ( Deviant Behavior)。
该理论认为, 社会问题违反规范期望, 其行为或状况脱离规范者即是偏差。 偏差行为 的 原因是由于不恰当的社会化。 主要发生在初级群体中。 限制学习所谓传统方式的机会, 增加 对偏差方式的学习, 限制获取合法目标的机会, 产生紧张、 压迫感, 并且导致以偏差方式来 解除这些感觉,这些是造成偏差行为的重要背景
5. 标签论,亦称标示论 (Labeling Theory)。
这一理论从观察者的角度对社会问题定义, 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构, 是社会问题的主 观方面而不是客观方面, 是偏差行为所产生的反应而不是偏差的起因和由来。 某些问题之所 以成为社会问题, 是因为受到大众或社会控制机构的注意, 而社会反应只有在宣称的行为或 状况被确认之后才可能发生。
二现代社会问题理论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 (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 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 建构主义理论 一个重要概念是图式, 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心 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 因此, 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 认知发展受三个过程的影响:即同化、 顺化和 平衡。
2风险社会理论
风险社会是指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 , 由于人类实践所导致的全球性风险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 发展阶段 , 在这样的社会里 , 各种全球性风险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威胁。
3社会冲突论
社会冲突理论以科塞、 达伦多夫为代表, 重点研究社会冲突的起因、 形式、 制约因素及影响, 是对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的反思和对立物提出的。结构功能主义强调的是社会的稳定和整和, 代表社会学的保守派, 社会冲突论是强调社会冲突对于社会巩固和发展积极作用, 代表社会 学激进派
第二章 社会问题的特征与类型
第一节 社会问题的特征与类型
一 社会问题的基本特征
1社会问题是普遍的社会现象
2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特有的社会问题
3形成社会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
4不同文化背景下对某些社会问题的界定是不同的
二对社会问题认识的相对性
1时间差异性:人们评价社会问题的标准是变化的
2国情差异性:不同文化背景下对社会问题的界定是有差别的
3群体差异性:不同社会群体(阶层,利益群体,职业群体等准群体)在对社会问题的认定 上是有所不同的。
三社会问题的类型
一、社会问题的主要类型
1、结构性社会问题。
2、变迁性社会问题。
3、越轨性社会问题,
4、道德性社会问题。
第二节 社会问题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社会问题与社会学的关系
1、社会问题是传统社会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2、社会学是研究社会问题的主要理论模式。
3、社会学是研究社会问题的主要方法。
二、社会问题与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一项助人的事业与一门用科学方法助人的学科, 是以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为基础 的,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工具。
三者的关系是, 社会学是认识、 分析、 解决社会问题的理论与方法; 社会工作是解决社会问 题的工具、技术与措施。
三,在社会问题上社会学与其他社会学科的关系
第三节 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一,解决社会问题的指导方针
1、坚持国家、社会和群众力量相结合的方针。
2、坚持物质帮助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方针。
3、坚持整体协调,综合治理的方针。
二、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
1、社会规律性原则。
2、社会规范性原则。
3、社会公众性原则。
4、社会效益性原则。
5、社会进步性原则。
三解决社会问题的路径
政策调控,法规调控,传播媒介的抨击,社区基层力量的化解,专业机构的介入
第三章社会问题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 如何看待社会问题
一、社会问题是客观存在
社会问题的存在是绝对的,没有社会问题是相对的。
二、认识社会问题的理论难点
社会问题的产生与其社会环境有关,中国现实中的社会问题是否与社会制度有关?
我们对待社会问题的态度是:
1、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的社会事实,不管我们是否承认,它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而存 在着的。
2、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一种发展中的制度或还不成熟的、不完善的制度,因而矛盾或问题是 在所难免的。
3、许多社会问题并不与社会制度有着直接的关联。
第二节 当前社会问题产生的背景
一、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
社会转型时期是社会现代化总过程中的过渡阶段。各种新与旧的混合是转型社会的突出性 质,特征为:①异质性。各种差异的行为、观念、规范、制度同时并存,新身份与旧角色并 存。②形式化。大量规则、法令、条文失去实际控制功能,原则界限不清并可能相互矛盾, 组织运行的效率降低”。
传统——现代;农业——工业——后工业,跨越性的发展。
二.转型期社会结构的变迁
1.群体结构的重组
1) 原有的阶级基础上分化出新的阶层。
2) 新生的阶层发展较快。
3) 不同阶层、利益群体间的社会差异将有所扩大。
2.组织结构的变形
改革以来,伴随着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形,出现了新的社会问题。
3.社区结构转化
4.制度结构转换
在转型期出现制度松散状况, 使群体、 个体的活动具有更大的空间, 在发挥自主性和更具活 力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无序现象及越轨行为与犯罪行为,使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5.意识形态结构转变
转型期价值观念由单一取向到多元取向;社会成员独立思考、自我抉择的自由度增加; 第三,新旧观念冲突剧烈。
6.社会机制转换
但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 由于两种社会机制的并存交替, 特别是新的机制还不能完全达到成 熟的整合状态, 以新的社会运行机制为主的社会秩序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因而在很多方面 出现了新旧两种机制双轨并存的情况。
第三节 转型期社会问题的突现
一、转型期的社会问题的特殊性
中国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 是指社会结构在加速变迁中产生的影响社会运行与社会生活的诸 种社会矛盾与困扰。原有的社会结构在较长的生长期内已经较为成熟。
当然,传统社会结构的成熟性不等于优越性,这种成熟性已呈现出某种僵死性,蕴含着弊 端与不合理性,引发了改革的冲动与压力。
二、转型期社会问题的特点
1、交错性。
传统因素:
现代因素:失业下岗问题 与原体制统包统配有关;与市场机制企业机制转换有关。
2、伴生性。
经济发展水平:贫困、就业、老年人、残疾人;
现代化: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社会犯罪
3、复杂性。引起的原因、产生的过程、后果、各国情况不同
第四章社会问题研究方法论
研究社会问题要有方法论指导。方法论主要体现在研究社会问题的视角上,即观察分析社 会问题的特殊角度上,主要有:透视性观点、整体性观点、群体性观点及客观性观点。 第一节 透视性观点
一、要看到社会问题的隐功能
隐性功能是没有被预料、 没有被认识的” 研究隐性功能是社会学者最能发挥所长的领域, 也 是社会学者在理论上最可能有所收获的研究领域。
二、要透视社会的内幕
社会生活中还有大量无形的内幕,如政治活动中的秘密契约,经济活动中的秘密利益交换, 犯罪团伙中的秘密规范, 色情场所的秘密联系方法, 社会生活中到处充满着许多不易公开的、 在隐蔽场合进行的各种社会活动, 而这种隐蔽性活动正是产生大量社会问题的重要原因。 透 视社会内幕从方法论角度讲就是要通过假象透视社会现象的真相和本质。
三、要看到社会的另一个侧面
要揭露它们, 把握阴暗社会层面的规律。 研究社会问题就是揭露社会黑幕, 又是在建设社会 光明。
四、要透视社会生活的多重本质
透视性观点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它是透过肯定性主题进而研究某些揭露性主题和丑恶现象, 要求研究者透过假象看到真相, 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透过消极看到积极, 透过黑暗看到光明。 第二节 整体性观点
整体性观点是指在分析研究社会问题时, 要把社会问题放在社会整体中去看, 要将影响社会 问题的各种因素联系起来分析。
一、社会是一个整体
社会问题是一种社会病态, 一种社会问题不会局限在某个狭隘的领域, 仅仅是社会的某个方 面出了问题,它往往是由于整个社会结构、社会机制方面的不协调而引起的。
二、任何社会现象只有把它放到社会整体中,才能得到准确的解释
整体性方法论要求我们避免研究上的误区, 其一, 在横向考察中, 如果将社会发展进程 中的象从社会整体中抽取出来, 割断它与其他部分之间的联系, 则不能揭示这一现象的规律。 其二, 在纵向考察中, 考察的视野局限于现阶段社会问题增长的具体表象, 而未将导致社会 问题增长的因素与制约社会问题产生、 存在的深层次社会原因相联系, 或者忽略了决定性层 次的原因所具有的根本性的、稳定性的制约作用。
三、社会整体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
四、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社会整体性观点要求我们看问题要具有全面性, 不要从单视角出发, 只看到问题的某些方面 而遗漏了另一些方面,仅仅看到了局部而忽视了全局,仅仅照顾了部门而忘却了全体。 第三节 群体性观点
群体性观点是指我们看待社会问题时, 不是把它看做个人的问题, 而是群体的问题, 在观察 问题时要超越个人,要研究群体的结构、属性对个体的影响和制约。
一、社会是由群体组成的
社会不是由单个个人构成的,而是由群体组成的。
二、观察社会时要超越个人
研究社会问题时要跳出个人狭小的范围,一是要看到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联系。二是要看到 个人与群体之间的联系。
三、要研究群体结构
这一观点要求我们要看到个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 个人的思想、 情感及行为是由影响其生存 的社会背景决定的。 观察社会问题时要有穿透力, 穿透个人所在的群体, 穿透群体所在的社 会环境。
四、群体的特性独立于个人的属性
是群体的特性决定个体的思想和行为, 而不是个体的意志左右群体的属性。 我们在研究中必 须将个人置于他所属的特定群体之中, 用特定的群体属性来俯视个人的思维和行为, 从而可
以更清楚地了解个人的所作所为。
第四节 客观性观点
一、 实事求是地研究社会问题
二、摆脱个人狭隘的情绪、经验与偏爱,客观地表达各种发现
三、保持陌生人观点
四、保持价值中立观点
五、避免地方性观念。把世界作为整体来看待
六、任何事物或现象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第六章 精神疾病问题
第 一 节 精 神 疾 病 的 涵 义
一 、 精 神 疾 病 的 涵 义 及 其 影 响
精 神 疾 病 , 是 肌 体 在 内 外 环 境 不 利 因 素 影 响 下 , 导 致 认 识 、 情 感 、 意 志 等 精 神 活 动 以 及 行 为 出 现 不 同 程 度 障 碍 的 疾 病 。 人 的 精 神 活 动 与 肌 体 的 生 理 因 素 、 心 理 因 素 及 社 会 因 素 的 联 系 也 十 分 密 切 。
(一 ) 精 神 疾 病 对 患 者 本 人 的 影 响
第 一 , 感 觉 、 知 觉 障 碍
第 二 , 思 维 障 碍
第 三 , 注 意 、 记 忆 障 碍
第 四 , 情 感 障 碍
第 五 , 意 志 、 行 动 障 碍
第 六 , 意 识 障 碍
第 七 , 智 能 、 欲 望 、 性 格 障 碍
(二 ) 精 神 疾 病 给 家 庭 的 影 响
1、 经 济 压 力 支 出 增 加 , 收 入 减 少 。
2、 社 会 压 力 人 际 交 往 受 阻 或 断 裂 ; 受 歧 视 和 责 难 。
3、 心 理 压 力 与 病 、 人 、 钱 、 自 己 的 持 久 战 。
4、 情 感 困 惑 欲 爱 不 成 , 欲 罢 不 能 。
5、 工 作 压 力 工 作 难 以 发 展 。
(三 ) 对 社 会 的 影 响
1、 危 害 后 果 如 暴 力 犯 罪 、 性 变 态 等
2、 监 护 人 的 民 事 责 任
3、 社 会 的 经 济 负 担
二 、 精 神 疾 病 的 致 病 因 素
第 一 , 精 神 刺 激
第 二 , 躯 体 因 素
第 三 , 遗 传 因 素
第 四 , 社 会 环 境
第 五 , 年 龄 与 性 别
三 、 公 众 对 精 神 疾 病 的 态 度
(一 ) 被 指 称 患 有 精 神 病 的 人 , 会 因 为 公 众 的 舆 论 而 感 到 不 安 ; 包 括 :自 我 实 现 预 言 、 行 为 扭 曲 、 过 分 简 单 化 (二 ) 被 指 称 患 有 精 神 病 的 人 , 要 接 受 非 自 愿 住 院 安 置 并 丧 失 权 利 ; (三 ) 被 指 称 患 有 精 神 病 的 人 , 无 论 康 复 与 否 都 要 受 到 他 人 的 防 范 。
他 人 对 精 神 病 患 者 的 看 法 传 递 着 什 么 样 的 信 息 对 患 过 此 种 疾 病 的 人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 病
人 从 他 人 的 看 法 中 , 可 能 感 到 他 们 没 有 希 望 , 治 不 好 了 ; 也 可 能 感 到 很 有 希 望 , 不 久 即 可 重 返 社 会 。 他 们 对 正 常 生 活 的 希 望 程 度 和 对 无 法 正 常 生 活 的 失 望 程 度 是 一 致 的 。 所 以 要 告 戒 家 庭 成 员 以 积 极 的 态 度 影 响 病 人 , 坚 信 病 愈 出 院 的 病 人 能 够 负 起 正 常 人 的 社 会 责 任 。
第 二 节 精 神 疾 病 的 类 型 、 分 布 与 诊 断
一 、 精 神 疾 病 的 类 型 与 分 布
第 一 , 精 神 分 裂 第 二 , 情 感 性 精 神 障 碍 第 三 , 反 应 性 精 神 障 碍 第 四 , 神 经 官 能 症 第 五 , 人 格 异 常
二 、 精 神 疾 病 的 诊 断 问 题
(一 ) 精 神 疾 病 诊 断 问 题 所 涉 及 的 主 体
其 一 是 精 神 科 医 生 ; 其 二 是 与 被 诊 断 者 有 关 的 其 他 人 。 在 发 达 国 家 , 医 学 心 理 科 学 得 到 广 泛 的 重 视 和 发 展 , 医 学 心 理 咨 询 和 精 神 疾 病 的 防 治 普 遍 进 入 综 合 医 院 和 基 层 医 疗 单 位 , 并 广 泛 开 展 了 精 神 医 学 的 联 络 与 会 诊 。 但 在 我 国 这 些 仅 仅 是 在 少 数 大 中 城 市 的 少 数 综 合 医 院 起 步 , 由 于 人 才 缺 乏 , 认 识 不 够 , 中 国 的 精 神 疾 病 的 医 疗 诊 断 还 有 待 进 一 步 提 高 。
(二 ) 精 神 疾 病 诊 断 的 四 个 问 题
其 一 是 动 机 其 二 是 条 件 其 三 是 判 定 其 四 是 个 体 差 异
第 三 节 精 神 疾 病 的 治 疗 与 康 复
精 神 疾 病 的 治 疗 除 了 应 用 抗 精 神 病 药 、 抗 抑 郁 药 、 抗 躁 狂 药 、 抗 焦 虑 药 等 作 用 于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 影 响 精 神 活 动 功 能 外 , 还 包 括 :
一 、 精 神 治 疗
第 一 , 支 持 疗 法 第 二 , 行 为 疗 法 第 三 , 精 神 分 析 疗 法 第 四 , 生 物 反 馈 治 疗 第 五 , 催 眠 疗 法 二 、 工 娱 治 疗
包 括 工 作 治 疗 、 劳 动 治 疗 、 文 艺 、 体 育 治 疗 等 方 面 。
第七章 自杀问题
第一节 自杀是一种社会病
一 我国自杀的状况
二 我国自杀的特征
第一城市自杀死亡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而农村则呈现显著的波动状态,居高不下。
第二农村自杀死亡率明显高于城市
第三在性别方面,女性自杀的死亡率显著高于男性,无论农村还是城市。
第四自杀死亡率的年龄分布具有相当稳定的规律性。
第二节 自杀的原因
一社会结构的视角
1自杀的一般情况
2自杀的三种类型
3自杀的原因要到社会结构中去找
4群体的整合对自杀的化解作用
5个人主义是利己型自杀的主要原因
6利他型自杀的原因
7失范型自杀的原因
8自杀是有规律的
9文明社会是反对自杀的
二个人因素的视角
1从个人遭遇的困难中找原因
2从个人精神角度寻找原因
第三节 自杀的控制
一观察自杀预兆
包括 1有明显的精神性挫折因素,心里持续郁闷,情绪低落。
2饮食失调,长期严重失眠,工作积极性下降,学习成绩下降。
3有过自杀未遂史,说过要自杀者
4与父母亲友朋友关系破裂,缺少初级群体支持者退出社交圈的人。
5在自杀前夕,将自己珍贵东西送人,并不同程度的做好后事安排
6身患不治之症或有严重疾病的人
7流露出绝望,无助以及对这个世界感到义愤
8收集自杀方式资料,讨论自杀工具
9将死亡或抑郁作为谈话方式
二预防自杀措施
1注重健康的人格培养
2建立自杀劝阻中心
3采取形象教育
4减少渲染自杀情绪,自杀气氛
5开展预防自杀的组织工作
6培养预防自杀的专门人才
7加强职业团体的凝聚力
第 八 章 吸 毒 问 题
第 一 节 毒 品 泛 滥 状 况
一 、 什 么 是 毒 品
常 见 的 几 种 毒 品 毒 品 是 指 鸦 片 、 海 洛 因 、 甲 基 苯 丙 胺 (“ 冰 毒 ” ) 、 吗 啡 、 大 麻 、 可 卡 因 以 及 国 家 规 定 管 制 的 其 他 能 够 使 人 形 成 瘾 癖 的 麻 醉 药 品 和 精 神 药 品 。
毒 品 具 有 以 下 的 共 同 特 征 :1. 有 一 种 不 可 抗 拒 的 力 量 强 制 性 地 使 吸 食 者 连 续 使 用 该 药 , 并 且 不 择 手 段 地 去 获 得 它 ; 2. 连 续 使 用 有 加 大 剂 量 的 趋 势 ; 3. 对 该 药 产 生 精 神 依 赖 性 及 躯 体 依 赖 性 , 断 药 后 产 生 戒 断 症 状 ; 4. 对 个 人 、 家 庭 、 社 会 都 会 产 生 危 害 性 结 果 。
三 、 当 前 吸 毒 状 况 特 点
第 一 , 短 时 期 内 吸 食 者 快 速 增 长 。
第 二 , 青 少 年 成 为 吸 食 者 的 主 力 军 。
第 三 , 吸 食 者 以 低 文 化 群 体 为 主 。
第 四 , 吸 毒 活 动 有 小 群 体 化 的 趋 向 。
第 五 , 吸 食 者 身 份 复 杂 化 (边 民 、 个 体 户 和 无 业 人 员 )
第 六 , 吸 食 形 式 半 公 开 化 。
第 七 , 吸 毒 地 区 扩 大 化 。
第 八 , 城 乡 差 异 性 。
第 二 节 吸 毒 的 社 会 原 因
一 、 原 因
1、 好 奇 与 被 诱 惑
2、 贫 困 、 生 存 状 态 恶 化
3、 心 理 压 力
4、 暴 利 是 毒 枭 犯 罪 的 主 因 。
二 、 危 害
1、 对 自 我 身 体 的 摧 残
2、 对 自 我 心 理 的 扭 曲 (有 一 部 电 视 剧 《 永 不 瞑 目 》 )
3、 引 发 大 量 社 会 犯 罪
第 三 节 戒 毒 工 作
一 、 戒 毒 者 的 困 境 (社 会 对 其 认 识 上 的 误 区 )
1、 吸 毒 是 一 种 不 良 行 为 , 不 是 一 种 病 。
2、 吸 毒 者 不 是 好 人 , 是 坏 人 。
3、 毒 是 无 法 戒 掉 的 。
戒 毒 的 难 点 :一 是 精 神 依 赖 性 ; 二 是 社 会 歧 视 。
二 、 戒 毒 的 程 序
1、 发 现 症 状 (1) 朋 辈 群 体 变 化 ; (2) 个 性 行 为 变 化 ; (3) 作 息 时 间 改 变 ; (4) 经 济 支 出 变 化 ; (5) 身 体 状 况 变 化 ; (6) 有 毒 品 或 吸 毒 的 器 具 ; (7) 出 现 戒 断 综 合 症 。
2、 戒 毒 工 作 的 常 规 模 式 (1) 急 性 脱 瘾 期 (2) 生 理 体 能 康 复 期 (3) 社 会 心 理 康 复 治 疗 期 三 、 矫 治 吸 毒 是 社 会 的 系 统 工 程
1、 中 国 禁 毒 工 作 的 方 针 是 :三 禁 并 举 、 堵 源 截 流 、 严 格 执 法 、 标 本 兼 治 。
2、 一 些 调 查 表 明 , 中 国 公 众 尤 其 是 农 民 对 毒 品 危 害 性 的 认 识 程 度 还 不 高 , 很 少 有 人 了 解 国 家 的 禁 毒 法 规 , 不 知 道 吸 毒 是 犯 法 , 不 知 道 毒 品 的 危 害 程 度 。
3、 要 解 决 吸 毒 问 题 , 最 好 的 方 法 是 防 患 于 未 然 。 例 如 在 澳 大 利 亚 , 任 何 一 项 反 毒 品 规 划 中 , 总 是 把 青 少 年 的 教 育 当 作 极 其 重 要 的 组 成 部 分 。
4、 国 际 上 社 区 监 控 成 为 目 前 较 为 流 行 的 预 防 模 式 。
戒 毒 的 三 个 阶 段
国 际 公 认 的 戒 毒 工 作 一 般 分 为 三 个 阶 段 :
— — 脱 毒 治 疗 阶 段 。 这 是 戒 毒 的 开 始 , 主 要 是 采 取 药 物 治 疗 的 方 法 是 吸 毒 成 瘾 者 顺 利 渡 过 急 性 戒 断 反 应 期 , 帮 助 其 解 决 生 理 上 的 依 赖 症 状 。 这 一 阶 段 通 常 需 要 10— 20天 甚 至 更 长 的 时 间 。
— — 康 复 治 疗 阶 段 。 该 阶 段 主 要 通 过 心 理 疏 导 、 正 面 教 育 、 社 会 帮 教 、 体 育 锻 炼 、 改 善 营 养 等 措 施 缓 解 或 消 除 稽 延 性 症 状 和 心 理 依 赖 。 重 点 是 帮 助 脱 毒 人 员 矫 正 不 良 心 理 行 为 , 完 成 心 理 上 的 康 复 , 使 脱 毒 人 员 能 够 重 返 社 会 。 这 需 要 半 年 到 1年 的 时 间 。
— — 后 续 照 管 阶 段 。 这 一 阶 段 的 主 要 工 作 是 在 戒 毒 者 回 归 社 会 之 后 , 建 议 一 套 监 督 、 扶 持 、 帮 教 系 统 给 予 后 续 照 管 , 提 供 相 应 的 心 理 辅 导 、 职 业 辅 导 , 以 及 其 他 方 面 的 支 持 和 鼓 励 , 使 他 们 更 快 地 融 入 正 常 的 社 会 生 活 中 。 这 一 阶 段 需 要 半 年 左 右 的 时 间 。
第 十 章 青 少 年 问 题
第十一章 残疾人问题
第十二章 失业问题
第十三章 贫困问题
第十四章 婚姻家庭问题
作文八:《当代社会问题》10300字
当代社会问题
第一章 社 会 问 题 理 论 与 研 究 方 法
一、社会问题是影响社会成员健康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引起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一种社会失调现象。(P6)
二、社会问题界定的条件:(P6)
1、有客观的事实为依据;
2、所有社会问题影响相当数量人的公共麻烦;
3、违背社会的主导价值原则和社会规范;
4、社会问题具有可变性(只有可以最终得到解决的问题才算是社会问题);
5、社会问题的产生与人的道德抉择有关。
三、社会问题的分类:三分法(主导的分类方法):三分法是一种主导的分类方法,为许多社会学者所使用。它不仅考虑到了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社会问题,还将较为直接的、由社会结构变迁等引起的社会问题考虑进来。三分法将社会问题分为三大类:1、社会性的社会问题;2、制度性的社会问题;3、个人性的社会问题。(P37)
四、当前社会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社会转型时期是社会现代化总过程中的过渡阶段。
广义的转型期是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狭义的转型时期是指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加速转变时期,这一时期从社会结构方面讲是一个加速变迁的时期。
内涵:这一时期社会在主导方面开始向现代化转化,但转化不平衡、不系统,充满着差距和矛盾。
1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体系各成分之间,由阶级和其他社会团体的相互关系、劳动分工以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的性质所决定的,稳定的、有条理的关系网络。(P57)
五、社会问题研究的功能:(P106)
1、描述性研究的功能——回答:社会问题是怎样的?
2、解释性研究的功能——回答:社会问题为什么这样?
3、预测性研究的功能——回答:社会问题将会怎么样?
4、规范性研究的功能——回答:社会问题应该怎样解决?
第二章 婚 姻 家 庭 问 题
一、婚姻及其含义:社会学派的观点:(P325)
社会学一般认为,婚姻是为社会所认可的,特别涉及男女双方制度化关系的匹配安排。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①一对男女配偶的关系是为社会所认可的,即合乎社会习惯法或成文法律;同时,这对配偶关系具有排他性。②同居,并具有建立家庭和生育后代的意向。③有共同的劳务和经济权益。④生儿育女有积蓄,子女有社会公认的家庭财产继承权。
二、择偶标准:麦尔顿等人的研究将择偶标准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质性的,其中包括经济社会地位等标准;另一类是精神性的,其中包括情感和谐等一类因素。其实婚姻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体,婚姻的自然性导致人们把相貌、身体、年龄等作为择偶的标准。婚姻的社会性导致人们把经济、政治、道德、文化或宗教等作为择偶的标准。
三、择偶原则:1、条件互等原则;2、双向选择原则;3、男女标准有别原则;4、择偶梯度原则。
四、家庭的基本理论:含义:家庭是两个以上的人具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并长期共同生活的群体。家庭三大要素:1、婚姻关系;2、血缘或收养关系;3、稳定的共同生活。
五、家庭的结构:
1、含义: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的构成状况,使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模式。家庭结构包含了两方面的要素:一是家庭人口要素;二是家庭代际要素。
2、家庭的不同形式:①核心家庭。由一对夫妇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这种家庭结构内部只有一个权力中心和活动中心。核心家庭也有一些不完整的形式:配偶家庭(未育配偶家庭、空巢家庭);单亲家庭;②联合家庭(扩大家庭)。是指由至少两对或两对以上同代夫妇及其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
六、变迁中的婚姻与家庭: 我国社会经历着转型期,以及全球化浪潮的影响——变迁。具体:
1、婚姻形态的逐步改变:①初婚年龄稳步提高。原因:a、国家鼓励晚婚晚育;b、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延长;c、个人选择机会增多;d、结婚成本的上升。②婚姻自主程度不断加强(提高)。③通婚半径扩大(夫妻双方家庭之间的距离)。④婚姻质量偏低。⑤婚姻多元化趋势加强。
2、家庭结构的变动:①家庭小型化②家庭核心化③家庭平等化④家庭流动化
3、家庭功能重心的转移:①家庭生产功能外移②家庭赡养功能分化③家庭生育功能减弱④家庭消费功能加强⑤家庭感情功能强化
七、离婚率上升的原因:1、社会限制因素减少(法律限制减少,道德伦理方面限制减少);
2、两性之间相互依赖下降(妇女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提高);3、婚姻质量期望的提高;4、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家庭关系的简单化,一方面使家庭矛盾的解决缺乏足够的缓冲力量,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了情感因素在家庭关系中的重要性)
第三章 犯 罪 问 题
一、犯罪的定义:犯罪是一种越轨活动。从法律角度看,所谓犯罪就是指触犯刑法并要受到刑法惩罚的行为。首先这种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即对个人、家庭、社区或国家造成一定的危害;其次它触犯了刑法;最后它应该受到惩罚。这就是通常所说成的刑事犯罪。 从社会学角度看,犯罪不仅包括刑事犯罪,而且包括其他违法行为。
要素:①具有社会危害性②触犯了法律③应受到惩罚
二、犯罪的测算:
1、实际犯罪率;2、显性犯罪率,即由官方公布的犯罪率;3、隐性犯罪率,即指实际已经发生但犯罪嫌疑人未被逮捕的犯罪率。实际犯罪率=显性犯罪率+隐性犯罪率
三、我国现阶段犯罪问题的主要特点:1、侵财型犯罪发案率上升(侵财案中以盗窃所占比例最高);2、犯罪的组织化是最新趋势(突出表现是有组织犯罪增多,有组织犯罪的最大特点是有稳定的组织);3、暴力犯罪影响恶劣;4、流动人口犯罪增多;5、青少年犯罪是全球社会面临的一个比较棘手的社会问题。
四、犯罪的社会学理论:
1、行为偏差理论(默顿):①默顿的行为偏差理论建立在涂尔干的“失范”概念上;②默顿指出:社会有两种规范,一种是社会对个人所追求的目标的规范,一种是对个人追求目标所使用的手段的规范。两种规范出现偏差时会犯罪。③社会失范使人处于紧张状态,为了缓解,人们有5种选择:a、遵从;b、创新(为了追求社会合法目标,采用了不被社会认可的手段,甚至是违法的手段);c、形式主义(拒绝社会提供的目标,但仍然遵守社会规范的手段行事);d、退缩(放弃了社会合法目标,也抛弃了社会认可的手段);e、反叛(不仅拒绝社会认可的目标和手段,而且试图从个人观念出发,以新的目标和手段来替代)。
2、差异交往论(萨瑟兰):基本假设①犯罪行为以及广义的越轨行为都是学来的,而非天生的;②犯罪行为是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学来的,这种学习主要发生在亲密的初级群体,而大众媒介知其次要作用;学习的内容包括越轨的技术、态度、目的以及合法化。
3、标签理论(了解):标签理论揭示了如何从初级越轨者转变为次级越轨者的:【越轨标签让被系者相信自己可能是坏的、邪恶的, 而这一自我认同感的确认, 阻碍了他们重回正道的合法机会。 从而使得他们没有其他选择, 只好接纳越轨者的角色, 或者在越轨者的亚文化里寻求社会支持, 并更深地介入到越轨者群体的活动中去】。
应对措施:①社会提供接纳的机会,即周围大众的包容;②越轨者自身加强约束。
4、亚文化论(艾伯特?科恩):①亚文化:一个社会的某些群体中存在的不同于主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是一个社会不占统治地位的支流文化。a、亚文化认为犯罪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要先有动机才有犯罪,主要用来解释青少年犯罪;b、青少年犯罪是青少年在对立于社会价值观念、生活模式和行为准则支配下的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这种价值观由亚文化提供;c、犯罪亚文化是犯罪亚群体在犯罪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信奉和遵循的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价值观。②亚文化对于青少年的危害:a、培植和强化青少年的反社会意识;b、维系青少年犯罪团伙;c、提供青少年犯罪的心理支持;d、传授青少年犯罪技能。
5、社会控制理论(赫希):①主要观点:人类受其内在的动物本性的作用下去从事犯罪行为,而这种动物的本性是受到社会一定控制的。因此,他强调个人的犯罪行为取决于社会控制因素的强弱。赫希把社会控制因素称为“社会纽带”;②社会纽带主要由四个因素构成,即来自四个方面的社会控制力———依恋、奉献、卷入和信念。a、依恋(犯罪前会考虑他人的感受)一是对父母的依恋,二是对对学校的依恋,三是对同辈朋友的依恋;b、奉献(将时间、精力和努力使用于传统的活动内容上,如教育、工作等);c、卷入(较深入地卷入传统活动则会按时、遵守规章制度地进行传统活动,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犯罪);d、信念(对共同价值体系和道德观念的赞同)
五、现我国犯罪率高居不下的原因:
1、急剧的社会转型导致利益主体多元化、生活方式多元化、价值观念多元化,刺激犯罪的动机明显增多:①注重对物质财富的追求,经济利益——经济犯罪上升;②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不公平现象广泛,相对剥夺感增强——不满情绪、宣泄、犯罪;③传播媒介——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包括暴力、色情、越轨等)——青少年犯罪。
2、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控制机制弱化。主要体现在:①非正式关系微弱(家庭、邻里的关系);②价值规范混乱(道德控制下降,社会失范,人们无所适从,人的野性显现);③正式控制手段缺位(包括组织控制、法律制度控制)。
五、犯罪问题的社会控制
1、犯罪的司法控制①在犯罪的司法控制上,一直存在两种模式的争论:犯罪控制模式和合理程序模式。②犯罪的司法控制的主要手段就是运用法律手段严厉打击犯罪。③强化以公安、司法部门为核心的犯罪法律控制网络是控制和打击犯罪的最好方式。A首先要加强社会治安,防微杜渐尤为重要B其次要改进警察队伍C最后要提高犯罪惩治速度。
2、犯罪的社会矫治3.犯罪的社会预防:社区预防是通过社区组织、资源动员、社区治安防范等方式改变社区居住环境,从而减低犯罪率。
六、青少年犯罪的表现、特点:
1、从犯罪主体分析——青少年犯罪向低龄化发展(初始年龄提前);
2、从犯罪手段分析——青少年罪犯的作案手段呈现暴力化和智能化发展特点;
3、从犯罪类型来看——财产犯罪是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形式,涉毒案件数量剧增;
4、从犯罪组织形式看——团伙犯罪是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形式。
第四章 贫 困 问 题
一、贫困的定义:贫困首先是一种处于低水平的物质生活、缺乏起码的生存资源的生活状况,主要表现为低收入;其次它还涉及到社交生活上的孤立,这使得贫困与社会排斥紧密联系在一起;最后贫困还体现为缺乏发展机会,贫困是一种恶性循环。由此,贫困可以界定为:贫
困就是这样一种生活境遇,人们因低收入而难以保障最低生活水准并缺乏发展机会而导致被社会排斥。(P299)
二、贫困的类型: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
1、绝对贫困(可测量的):指获得的实际收入水平、拥有的消费资料和服务达不到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要的最低量(一般指经济上的贫困),用贫困线来衡量。
2、相对贫困(通过比较得到):指收入虽能达到或超过维持生存和基本发展的需要,但与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较仍处于较低的生活水准。它反映了社会的不平等、分配不公。
三、贫困的测量:恩格尔系数法:
【恩格尔系数法是从恩格尔定律出发来确定贫困线。恩格尔定律揭示的是家庭经济收入与家庭生活开支的比例关系的定律,通过恩格尔定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恩格尔系数以反映食品支出在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一般而言,恩格尔系数越高,则一个家庭或个人的收入就越低。通常情况下,恩格尔系数60% 为贫困线的标准。】
1、优点:①便于操作;②容易比较。
2、缺点:60%是奥珊斯基根据当时社会状况计算出来的,没有考虑到时间和地区上的差异。
3、(恩格尔系数) >0.6 贫困; 0.5—0.6温饱; 0.4—0.5小康;
(P302)
四、贫困文化论(刘易斯),1、贫困文化: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模型的标签,是一个拥有自己的结构与理性的社会亚文化(P311)。2、该理论认为:在社会中,穷人因为贫困而在居住等方面具有独特性,并形成独特的生活方式。穷人的独特的居住方式促进了穷人间的集体互动,从而使得与其他人在社会生活中相对隔离,这样就产生出一种脱离社会主流文化的贫困亚文化。3、处于贫困亚文化之中的人有独特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这种亚文化通过“圈内”交往而得到加强。4、贫困亚文化是具有代际传递性;不愿改变现状、不愿走出怪圈。
五、农村扶贫的方法:
1、劳务输出:a、主体:具有劳动能力的人;b、目标:当前或预期的利益(为本人或其他家庭成员的利益)。狭义(扶贫中的定义):把贫困地区的劳动力输出到其他地区进行异地就业。
A、劳务输出的积极作用:a、劳动力输出促进了贫困地区的劳动者离农就业,缓解了劳动力的隐性失业问题,直接增加了经济收入;b、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贫困地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解决了闲置劳动力的就业问题);c、贫困地区的劳动者通过异地就业可以学到新技术、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工作方法,从而开阔了眼界,增强了信心,提高了自我发展的能力。
B、弊端:a、管理困难(劳动力输出市场混乱);b、观念的影响(贫困亚文化)。
2、小额信贷:定义:是通过一定的金融中介为具有一定潜在负债能力的贫困者(一般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提供信贷服务的一种特殊的信贷方式。创始人:【孟加拉国】穆罕默德·尤努斯。“GD模式”就是小额信贷。特点:①贷款对象:贫困户,以妇女为主;②贷款数额:小额(100美元);③贷款期限:短期(一般为一年); ④贷款无须抵押担保;⑤按周还贷,每周还本金的1/50;⑥还款率高;⑦采用小组联保的机制(格莱珉银行规定,5位穷人组成一个贷款小组,若干个贷款小组组成一个贷款中心。小组贷款采用“2+2+1”的贷款次序,即优先贷款给5人小组中最贫穷的2人,然后贷款另外2人,最后贷给小组长)
六、农村扶贫的成就:
1、第一阶段:1978-1985年。关键词:体制改革(通过体制改革来实现农村扶贫);
2、第二阶段:1986-1993年。关键词:开发式扶贫。开发式扶贫:是指在政府的支持下,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提高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成立了专门的扶贫机构);
3、第三阶段:1994-2000年。关键词:扶贫攻坚。1994年颁布《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进入坚攻阶段,提出“动员社会各界力量进行扶贫”的口号。它有明确的目标、明确期限(七年时间左右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到2000年底还有300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4、第四阶段:2001年—2010年。关键词:小康社会。2001年5月,党中央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这是继八七计划之后又一个指导全国扶贫开发的纲领性文件。
七、中国城市减贫政策措施【a、促进就业政策;b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制度(基本生活保障制度);c、失业保险制度;d、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e、医保制度;f、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g、构筑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体系】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出台时间:1993年试点,1997年全国普及;2、资金来源: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社会救济专项支出,专款专用;3、标准:地方自定,考虑基本生活消费项目和物价变动情况;4、实施方式:个人申请,政府审核。
八、贫富差距的测量:
一般以经济收入差距的分析为基础。
1、洛伦兹曲线:
①当收入决定平均时,
则曲线表现为O(0,0),A(1,1)的OA直线;
②当收入决定不平均时,
则为O(0,0),B(1,0),A(1,1)的OBA折线。
2、基尼系数:
G = S1/S2 , 其中S2为S?OBA
G = 0 时,收入分配处于绝对平均状态;
G = 1 时,收入分配处于绝对不平均状态。
G越大,则越不平均,G一般在0—1之间。
G0.6收入差距悬殊(高度不平均)
第五章 健 康 问 题
一、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一种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伤残。
二、健康的社会学理论中,1、功能论(帕森斯)。病人角色:病人为适应其情境的规范性要求而形成的一些特征性的行为。病人角色理论(前提假设:a、病人对患病没责任;b、病人有康复的意愿)(病人角色可以从四个方面分析):①病人被免除了正常的社会角色(疾病越严重,被免除的责任越多);②病人对自己的疾病没有责任;③病人应该具有尝试祛病(恢复健康)的愿望;④病人应该寻求技术适当的帮助和与医生合作。
对病人角色理论的评价:①该理论成为医学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并为医学社会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②是一种“理想类型”,是在特定环境下有代表性的行为的不同方面的抽象理论。
2、标签论。标签理论认为不同患病个体一旦被加上患病这个标签就可能遭遇不同的结果。 患病状态具有三种合法性(弗雷德森):①有条件的合法性(患者暂时免除部分责任,有特权需求帮助);②无条件的合法性(重症患者永久性免责,拥有的特权更多);③不合法性(患者被免除部分正常责任,但医学技术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 他们几乎得不到特权,并常常遭到排斥与羞辱)。
三、健康保障体制的现代转型:
1a、提供特殊卫生服务;b、逐步改变
人们的健康行为;c、不断改善健康环境。公共卫生体系的内容:a、卫生免疫系统;b、以学校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c、防治艾滋病;d计划生育和相应的信息及服务;e、减少烟草和酒精的消耗;f、为改善居民坏境而采取的行为调控和限制公共投资。②推动医疗机构的改革;③加快医疗保险改革。
2、转型的原则:①普遍性原则;②适当倾斜的原则;③竞争的原则。(好像是重点)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中,1、心理健康的含义(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还指个体社会适应良好、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2、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是指不具有某种心理疾病;广义:是指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具体来说指个人心理上发展健全、具有正常的智力、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稳定的情绪。
第六章 失 业 问 题
一、失业的定义:1、几个看法:①失业主要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找不到工作;②凡是统计时被确定有工作能力但没有工作,且在此以前四周内曾专门做过寻找工作的努力,但没有找到工作的人都为失业者。以下两部分人不论是否寻找工作都被视为失业:a、被临时解雇正等待恢复工作的人;b、等待新工作达30天的人。
2、失业的官方定义:失业是指在规定的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在调查期内无业并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状态。其中年龄为16岁——法定退休年龄。
二、失业的分类:1、根据失业的原因:①摩擦性失业(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因经济变动过程中工作转换而引起的,是社会是哪个一种常见的、不可避免的形式,是没有办法解决的);②结构性失业(由产业结构调整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职位空缺与失业并存);③季节性失业(某些行业受季节变化影响引起的失业);④技术性失业(新的技术设备的采用引起的);⑤周期性失业(周期性经济危机引起的)。2、根据失业的表现形式:①显性失业(公开状态的,到劳动部门登记、领取失业救济金的);②隐性失业(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或接近于零时的就业,撤出一部分人不影响产出,富余人员)。3、根据失业者的意愿:①自愿失业(没法领取失业保险金);②非自愿失业。
三、失业的测量中,失业率: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同就业人数加失业人数之比,而就业人数和失业人数的总和构成劳动力人数。【总人数=劳动年龄人数(16岁——法定退休年龄)+非劳动年龄人数;劳动年龄人数=劳动力人数+不在劳动力人数;劳动力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则: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人数×100%】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里失业者无登记的排除在外,所以比实际小很多。
四、失业的危害:失业是有成本的:失业导致收入的丧失和工作经历与工作技能积累的中断——进入分配领域(社会救济)。1、经济成本:①失业者的收入损失和由此导致的消费与储蓄的减少;②失业者的人力资本损失;③经济资源浪费和产出的减少;④失业津贴和社会救济支出;⑤消费需求减少。2、非经济成本(社会成本):①影响社会稳定;②引起犯罪、离婚、吸毒等;③造成心理压力,自信自尊丧失。A、失业的消极影响:①收入减少;②经济损失;③社会不稳定;B、失业的积极影响:①激发人的潜能;②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反思,会出现政策调整。
五、(当前失业问题的现状与特点)我国失业问题十分严重(现状表现)1、就业总形势是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2、隐性失业问题严重;3、就业弹性系数随经济的增长而下降;4、劳动者素质低,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
六、失业现象特点:1、总量矛盾没有缓解,结构性矛盾和区域性问题突出;2、就业弱势群体持续扩大;3、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趋势加剧,就业问题突出:①农业就业空间缩小;②乡镇企业调整;③城镇化程度低;④入世以后,市场影响。
七、(失业原因分析)制度论视角——隐性失业:原因一:1、政策失误和体制转型;2、体
制转型;3、青少年接受教育的时间不足,影响了劳动力素质的整体提高;4、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导致就业信息不畅。原因二:经济发展和增长过程中的必然现象,1、经济周期;2、城镇化水平低,吸纳劳动量容量小;3、产业结构升级(导致结构性失业);4、科学技术推广应用释放一部分劳动力。
第七章 腐 败 问 题
一、腐败的概念与分类
1.腐败的界定
?亨廷顿将腐败界定为:国家官员为了谋取私利而违反公认准则的行为。
?腐败是个人或团体为谋取私利(个人的、家庭的、集团的)而滥用公众所赋予的权力的社会现象。
?我国的腐败应该既包括与政府官员的公众权力相关的违规行为,又包括与被赋予公有资源所有权的国有企业代理人的道德风险相关的违规行为,前者简称为政府权腐败,后者简称为代理权腐败。
2.腐败的分类
①社会学认为,腐败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最初阶段,腐败只是在很小的范围内发生,对社会并不构成很大威胁;第二阶段,腐败逐步扩散和繁衍;最后,腐败成为一种自我毁灭的力量,摧毁社会根基。也就是说,腐败会从少数向多数蔓延和扩展。
②《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则提出腐败的三个层次,即个人腐败、制度腐败、整体腐败。
?个人腐败实际指的是隐蔽的、零星的和投机取巧式的犯罪活动,这种活动是偶然发生在一定的政治或行政环境之中的。
?制度腐败或机构腐败则应引起人们更多关注,因为它表明腐败是一种经常性的或标准的活动,腐败发生在机构的各个级别,并且当权者故意组织或利用公职的权力和职能来行贿受贿,腐败是一种制度化的活动。
?整体腐败就是上述的第三阶段,在一个整体腐败的社会里,人们的发问方式不再是“为什么腐败”,而是“为什么不腐败”。如果腐败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这个社会的根基就正在经受毁灭性的侵蚀。
③广义的腐败和狭义的腐败
?狭义的腐败是作为法律现象的腐败,即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行为;
?广义的腐败是作为社会现象的腐败,它不仅包括法律法规所禁止的行为,更包括大量的违反纪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的行为。
3.腐败的特点
①腐败渗透到各个领域②腐败的形式趋于多样化③高层腐败引人关注④集体腐败盛行⑤腐败规模不断扩大⑥腐败的潜伏期更长
三、腐败的严重社会后果
①腐败形成巨大的既得利益集团②腐败导致社会规范的混乱③腐败严重影响市场秩序④腐败导致政府合法性危机⑤腐败严重影响收入分配格局⑥腐败导致腐败的恶性循环
四、腐败的社会学视角
1.亚文化理论视角
?亚文化理论视角。腐败如果不加控制,那么它便会增加,而且呈指数级增加,一旦一种贿赂成功的方式被制度化了,腐败的官员就萌生出谋取更大贿金的念头,这样就会产生一种不合法的腐败亚文化,这种亚文化会导致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
?亚文化理论对于腐败问题的基本观点是:当腐败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作为腐败的亚文化将侵蚀社会主流文化。
2.理性选择理论视角(重要)
?理性选择理论的假设前提是:人是理性的。
?个人希望借助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利益,如果个人拥有公共权力,化公为私就是一个可能的选择。
?在反对腐败不力的国家,腐败分子被揭露的可能性较小,或者即使腐败被揭露,但由于司法制度本身的腐败,腐败分子可能受到的惩罚就大打折扣。因此总体看来,当腐败行为被揭露并受到惩罚所引起的损失小于腐败得到的好处时,腐败的规模就会扩大。因此从理性选择理论视角出发,制止腐败的最重要措施就是严惩腐败行为从而提高腐败成本。
五、腐败现象的社会根源
1.权力倾向于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倾向于腐败。
?我国正处在改革时期,政治权力还广泛而直接地影响着社会的许多领域,换句话说,公共权力存在的范围非常广,腐败的机会很多。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权力之间的制衡机制还不很完善,对权力的监督也相对薄弱,因此权力滥用被迅速检举或揭发的可能性较小。以上因素就决定了在我国这一特定。
2.现代化滋生腐败
?价值标准的现代化导致许多行为被认定为腐败。
?现代化开辟了新的财富和权力来源,从而增加了腐败机会,助长了腐败行为。 ?现代化通过它在政治体制方面所造成的变革来加剧腐败。
3.体制转轨为°寻租°、“设租”提供了机会
?寻租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政府运用行政权利对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管制,妨碍了市场竞争的作用,从而创造了少数有特权者取得超额收入的机会。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J.布坎南和A.克鲁格的论述,这种超额收入被称为“租金”,谋求这种权力以获得资金的活动,被称作“寻租活动”,俗称“寻租”。
?设租是指政府干预经济的过程中,权利拥有者有意造成可获取非生产性经济利益的环境的行为。
4.价值失范为腐败提供了道义空间
作文九:《当代中国社会问题》4500字
当代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摘 要 :
经过最近几年的研究表明,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和内心感情,都会因为 父母的外出务工而有所影响,所以他们是非常需要社会的支持的,但是经调查发现社会 对他们的支持是很不充分的。 ,
关键词 :
生活现状、影响社会支持现状、社会支持需求
绪论:
留守儿童问题是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劳动市场输出、转移的过程中所衍生出的社会 问题,它与农村劳动力流动有着密切联系。作为一个面临突出问题的特殊群体,这个群 体的生活状况,及这种生活状况对其带来的影响不容乐观,还有这个群体所需的社会支 持远远超出了当前社会对他们的支持, 所以我们应该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的关心与慰 藉。
术语说明 :
留守儿童 : 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 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 友一起生活。
当代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留守儿童问题是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劳动市场输出、转移的过程中所衍生出 的社会问题,它与农村劳动力流动有着密切联系。作为一个面临突出问题的特殊 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在 2002年以后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自 2005年以 来,国内相关学者和专家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进行了比较多的研究和探索。 尽管媒体的报道、学者的研究,唤起了全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关爱的热情与 意识,但从学术角度来看,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着亟待探索和深入的空间。留守儿 童是一个我国普遍存在的庞大的群体,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和内心感情都存在 很多问题,还有就是社会对留守儿童的支持是不够的,虽然现在留守儿童已经在 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但关注毕竟只是关注,有多少人有多少组织采取行动 了呢?我不得不说这是很少的,但是要采取行动也是很困难的,因为毕竟这是一 个特殊的群体,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特殊性,所以想要给予他们关怀也是有一定难 度的。
第一部分:父母外出务工后留守儿童的现状与所受影响
首次按我想要说一下留守儿童现在的生活、学习和内心感情,及其对留守儿 童的影响。
在生活方面,由于监护人自身的饮食习惯和农忙等原因,部分留守儿童得不 到正常的饮食照料。在青春期生理卫生指导方面,留守儿童大多通过学校老师和 书看电视来来了解有关青春期知识,而父母给予的指导和帮组较少。留守女童的 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有所欠缺。留守儿童闲暇活动内容单一,以看电视和与伙伴 玩为主,其中大部分时间在看电视的自我消遣中度过,对外交往活动相对减少, 呈现出闭锁性特征。监护人为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也会干预减少留守儿童的户外 活动。少数留守儿童存在网瘾等不良行为。在父母外出之后留守儿童的劳动负担 明显增加,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情况较多,留守女童的劳动负担增加尤为显著,此 外,年龄较小的留守儿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承担承担农活的频率和强度更高。在安 全方面,儿童群体中发生意外的比例普遍较高,他们受农具等锐器的伤害和被狗 咬伤是经常发生的意外伤害。在零花钱的使用方面,留守儿童并没有因为父母未 出务工使家庭经济状况改善而出现零花钱明显增加的情况。与非留守儿童相比, 留守儿童在零花钱的使用上整体趋于节省和理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留守儿童的 这种消费理性体现得更为明显。部分无人监护的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后的自我生 活管理中存在经济紧张、生活困难、生活能力不足等问题,他们缺乏丰富的生活 经验和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另外,父母外出务工使留守儿童有了更多与城市接 触的机会,他们的生活世界因此得到了拓展和延伸。
在学习方面,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并无明显差异,但留守儿童 的学习成绩与父母未外出务工前相比出现了略微下滑的趋势。留守儿童劳动负担 的加重所带来的学习时间的减少,父母外出务工后,留守儿童的学习辅导空缺是 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以及由于思念父母所造成的无心学习等原因也是影响留守儿 童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孩子是可想念父母,课堂注意力难以集中,听课效率明 显低于其他儿童,加上缺乏父母关爱,看到其他儿童有父母接送、有父母关心, 自己却形单影只、无人照顾,留守儿童会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而影响学习,于慎
鸿指出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不容乐观,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没有明确的学习 目标,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下降,逃学、厌学乃至辍学现象时有发生。 张宁宇在一次访谈中提到,他发现一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很不稳 定,学习忽冷忽热,成绩忽高忽低,而留守儿童最缺乏的就是家长的监督,有的 孩子有人监督是学习成绩良好,没人监督是则学习成绩直线下滑。虽然很多留守 儿童希望能够在做作业的时候有人给予他们辅导和帮助, 但是这个愿望很难实现。 但是还是有一部分留守儿童喜欢上学、学习态度端正。超过 90%的留守儿童肯定 了读书的价值,认为读书是非常有用的,它可以改变他们的命运。他们尽量保证 上学时间,很少出现迟到和旷课的现象。很多留守儿童认为,上学不仅可以和小 伙伴们共同玩耍,一起快乐的成长,而且还可以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 增长知识, 将来还可以有个好工作,帮助爸爸妈妈摆脱现在的生活状况,过上幸福的生活。 总的看来,父母外出务工并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目的产生负面影响只是对一部分人 成立,父母的处境让留守儿童更真切的感受到他们外出务工的辛苦。很多留守儿 童希望通过“读书”这一途径来跳出“农门” ,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改变自己 和家人的生活状况。 所以从这些来看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受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在感情方面,由于父母在外务工, 留守儿童与父母缺少面对面的交流,日常电 话联系就是儿童与父母情感维系的主要方式,而且这种日常联系以外出父母单向 联系为主,因为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主动联系大多受到监护人的组织或限制,使留 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上的沟通极为匮乏。父母对子女的日常电话联系以询问 学习情况为主,缺少感情交流。留守儿童对父母的心事很不了解。部分留守儿童 不愿意把烦恼告诉父母、也不会询问父母有什么烦恼。留守儿童缺少向父母表达 感情的机会,当留守儿童无法直接通过电话来表达他们的思念之情时,他们往往 只会采取日记、看照片或偷偷哭泣等自我表达方式来宣泄情感。留守儿童内心极 其渴望去城市与父母团聚,体验现代的城市生活或者接受更好的学校教育,但他 们的想法又受到现实的制约而无法实现。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还是返乡的选择出 于情感需求和现实需求的两难境地之中。 。 出于对家庭现实生活的认知, 大部分留 守儿童对父母外出务工表示接受和理解,父母对子女的重要性在其外出务工后有 所想下降,爷爷、奶奶和朋友等其他角色在儿童生活中的重要性开始上升。父母 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和心理也产生了较大影响。与非留守儿童相比,较少 的留守儿童愿意把心里话告诉别人,较多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常常不想和别人说 话。只有不足半数的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外出务工后自己变得勇敢和独立。留守儿 童的孤独感比非留守儿童表现得更明显,并且,他们在困难面前更易放弃。一些 留守儿童变得失去信心,石岐区,失去了克服困难的勇气。部分留守儿童对生活 的兴趣降低,心理压力增加。
第二部分: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现状
在家庭内部的生活环境中,留守儿童的所获得的社会支持不足。外出父母返 乡频率低、在家停留时间段,平时虽然能以打电话的方式与儿童交流和联系,但 对儿童的训导多与关怀和鼓励,外出父母给予儿童的情感支持严重不足。在给予 儿童屋子是很多父母多侧重实物上的补偿。现在监护人与儿童情感交流少,对儿 童的支持主要是提供生活照顾。但是在辅导儿童学习,接送儿童上下学、保障儿 童上下学方面,现在监护人提供的支持不足,更重要的是现在监护人与儿童的情 感交流非常少。作为和留守儿童有着共同留守经历的兄弟姐妹在自身没有得到足
够的支持的情况下,给予儿童生活上的照顾和帮助非常少,只是在辅导儿童学习 上给予了较多的支持。同辈群体在留守儿童遇到困难的时候为他们提供了帮助和 支持,他们多是给予情感上的关心和慰藉。亲戚与留守儿童家庭来往较少,他们 给予留守儿童的多是物质上的支持。周围邻居给予留守儿童的主要是生活上的照 顾,尤其是对于无人监护或由父亲监护的儿童,当他们遇到困难时,邻居一般会 伸出援手。此外,邻居在农忙时节和照顾儿童方面也给予了留守儿童监护人帮助 和支持。学校和老师为留守儿童提供的支持主要是学习上的辅导。社区领导者— —村干部是给予儿童及他们的家人帮助和支持最少的群体。 无论是社区还是学校, 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社区关爱儿童的活动尚属空白;学 校虽然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一些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 但是农村学校面临管理不善、 经费紧张、 师资不足等困难, 使他们在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动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三部分: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需求
留守儿童对父亲的需求多是物质满足和学习辅导, 对母亲则倾向于感情上的 需求, 希望母亲能多关心自己。 一些留守儿童、 特别是正处在青春期的 留守女童, 还希望从母亲那里得到生活和生理上的帮助。对于在外务工的父母,留守儿童渴 望和他们经常联系,和父母有更多交流,得到他们的关心。对于父母之外的其他 监护人,留守儿童希望监护人在对儿童的管教方式上有所改变,希望监护人对他 们多些理解和尊重,不要用打骂的方式管教他们。在对兄弟姐妹的期望中,留守 儿童仅仅表现出希望和睦相处,弟弟妹妹不要给自己增加生活负担等较基本层次 的需求。 留守儿童多老师的期望和需求较多,主要包括学习辅导、 减轻课业负担、 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态度以及给予学生更多关爱。留守儿童对于学校的期望是朴 素而美好的, 他们希望学校能为学生提供可口卫生的饭菜、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优美舒适的环境,希望学校有严谨文明的校风,让自己在学校也能够得到周到的 照顾。在针对留守儿童的各种关爱活动中,参加小学组访谈的留守儿童认为他们 最大的需求是在学校能有一位知心老师与自己交流谈心,二中学组的儿童所需要 的是在学校设立知心信箱。此外,小学组的留守儿童对代理家长这一活动体现出 极高的需求。
总的来说,父母外出务工对于留守儿童的现实生活所带来的变化不只是简单的 家庭人数的减少,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微妙而有巨大的变化。留守儿 童的生活形态是复杂的——有的和爸爸或妈妈生活在一起,有的和年迈的爷爷奶 奶生活在一起,有的和较为生疏的叔叔婶婶生活在一起,甚至有的独自一人无人 照顾。 留守儿童得生活照料是双向的——他们尚未成年, 需要家人的照料和保护, 但在很多时候,他们能够或者不得不自己独立生活,管理身边的一切,承担起照 料家庭和保护家人的责任。从洗衣做饭、看病就医到生活圈子的变化、生活世界 的延伸,父母外出务工正在从不同侧面对留守儿童生活的细枝末节产生着深刻影 响。
参考文献
网 址:① ://.douban./group/topic/14404430/
② ://.910.net/html//64/10147/index.html
作文十:《当代中国社会问题》13000字
第一章 中国社会问题
一、问题的界定
1、对社会问题的误读;
(1)社会问题就是社会热点问题 ;
(2)个人不认同、不赞成的社会现象就是社会问题;
(3) 社会上所有的阴暗面及不健康现象就是社会问题; 人力无力改变的现象就是社会问题。 2、关于社会问题的定义
(1)社会问题是影响社会成员健康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引起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一 种社会失调现象。
(2)构成社会问题的五大因素
? 这种社会情境属于一种超常状态,即超过了社会正常的状态;
? 这种超常状态对社会全体成员或相当一部分人有害或不利 ;
? 这种超常状态的危险性虽然首先由少数人发现,但已成为相当一批人的共识; ? 多数人具备了影响这种超常状态使之得到改善的愿望,并且这种愿望能够得到实 现 ;
? 这种愿望的实现需要借助于社会和群众的力量。
文森特 ·帕里罗等《当代社会问题》的看法
(1)它们对个人或社会造成物质或精神损害;
(2)它们触犯了社会里一些权力集团的价值观或准则(现行社会规范、主导价值观) ;
(3)它们持续了很长时间;
(4)由于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的群体会做出不同评判,对它们的解决方案也往往多种多样,因 而在如何解决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
二、社会问题的类型
1、结构性社会问题
(1)指由社会自身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一些社会现象。
(2)这类社会问题具有普遍性与不可逾越性。
(3)最突出的结构性社会问题是各种不平等现象。
2、过失性社会问题
(1)体现为产生于偏离社会正常生活和规范的过失行为。
(2)辨别“过失”的模糊性 :社会规范允许一定程度的行为偏差;不同的社会环境中规范会 有所变动。
三、国当代社会问题的社会历史特征
(一)中国当代社会问题的产生原因
1、宏观背景:中国社会的转型
农业→工业;同质(一元)→异质(多元) ;封闭半封闭→开放;伦理→法理
2、当代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
(1)传统社会矛盾的继续遗留;
(2)新、旧社会诸要素同时存在,由此不可避免造成一些社会失调;
(3)社会改革的非同步产生的必然结果;
(4)价值观念体系一元向多元的转变。
(二)中国当代社会问题的基本特征
1、交错性
(1)共同的原因致使诸多社会失调现象同时产生;
(2)众多社会失调现象之间互为因果、互相转化。
2、变异性
(1)社会问题固有的特性之一;
(2)社会问题的存在形式、范围、影响程度变异迅速和频繁。
3、伴生性
(1)与中国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相关;
(2)无可避免的现代化伴生现象。
4、突发性
(1)转型社会的脆弱性体现;
(2)社会失控。
(三)社会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的区别
? 受关注的时间长度不同;
? 性质不同;
? 表现形式不同;
? 涉及范围不同;
? 推动与研究的载体不同。
第二章 失业问题
一、失业的界定及相关指标
1.失业的界定
(1)就业:是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利润所进行的活动。
(2)失业:是指在规定的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失 去就业机会,完全处于闲置状态的社会现象。
* 失业主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有劳动能力;有劳动愿望;没有工作。
2、失业的计量指标体系
(1)计量指标体系的三个层次
指标之间的关系
劳动力人口 =劳动年龄人口 — 不在劳动力人口
劳动力参与率 =就业人口 /劳动年龄人口 *100%
就业人口 =劳动力人口 — 失业人口
就业率 =就业人口 /(就业人口 +失业人口) *100%
失业率 =失业人口 /(就业人口 +失业人口) *100%
(2) 失业人口:在规定的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期内无业并以某种方式寻 找工作的人员。
具体为:① 16岁以上各类学校毕业或肄业的学生中,初次寻找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者; ②企业宣告破产后尚未找到工作的人员;③被企业终止、解除劳动合同或辞退后,尚未 找到工作的人员;④辞去原单位工作后尚未找到工作的人员;⑤符合失业人员定义的其 他人员。
(3)失业率
失业率是失业计量统计体系最重要的指标。
失业率 =失业人口 /(就业人口 +失业人口) *100%
我国失业率的变化
(4)我国关于失业指标相关统计的局限性
①从业人员和失业人员仅限于城镇中心非农业户口口径统计, 不包括目前在城镇中大量来自 农村的劳动力。
②统计的失业人口数为登记数. 不包括那些尚未登记的失业人口, 因而这一统计口径低估了 实际失业人员数 , 相当 — 部分实际失业人员未能统计在内。
③统计口径不与国际接轨,无法进行国际比较,也无法进行历史比较 。
各国失业率统计通行的是按月度统计、季度统计和年度统计,以便随时观察失业串指标 的动态变化,提高分析宏观经济形势的敏感度,而我国只统计年末数,对监测宏观经济 形势变化不利。
④鉴于中国目前的特别情况, 在政府公开的失业统计之外, 分析、 研究失业状况还必须注意 到如下的因素:
中国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 ; 下岗职工 ; 没有正式登记的失业人员 ; 隐蔽性失业 。 二、失业的类型
1、失业按照显示程度可分为公开性失业(显性失业)和非公开性失业(隐形失业)
(1)公开性失业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完全处于闲置状态,即劳动者零工作零收入;
(2)非公开性失业又称在职失业,有四个计量标准:①在时间标准上,劳动者在一年中劳 动的天数或时数低于充分就业下的天数和时数; ②在收入标准上, 劳动者在一年获得的收入 低于某种必要的最低额。 ③在意愿标准上, 劳动者就业不足, 愿意工作的时间大于他目前工 作的时间;④在效率标准上,劳动者如果从目前就业中撤出来,将不会减少产出。
(3)我国隐形失业主要包括四种类型
①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②城镇企业的虚假性就业
③由于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或因材料、能源不足而经常停工造成的失业
④因不合理的劳动制度使人员流动和职业选择困难, 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学非所用、 用非所长 而造成的失业。
2、失业按照性质可以分为 5种类型——市场经济国家的失业类型
(1)摩擦性失业:指由于求职的劳动者与需要提供的岗位之间存在着时间滞差而形成的失 业;
(2)季节性失业:由于某些行业受气候变化、社会风俗或购买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使生产 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季节性的波动而形成的失业;
(3)技术性失业:由于使用新机器设备和材料,采用新的生产工艺和新的生产管理方式, 导致社会局部生产节省劳动力而形成的失业;
(4)结构性失业:由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的变化及其生产形式和规 模的变化,劳动力结构不能与之相适应而导致的失业 ;
(5)周期性失业:周期性经济危机对就业产生的影响而形成的失业。
3、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失业群体——下岗职工
(1)定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所特有的现象,特指那些在企业无工作岗位 3个月以 上, 但尚未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 继续从原企业领取低于工资的生活费、 养老金和医疗保 险等福利,且未在社会上有其职业的人员。
(2)历史:下岗职工问题最早出现于 90年代初期, 90年代中后期,作为一种生活经济现 象开始凸显,并且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到 2005年底,下岗和失业的体制并轨工作 结束, “ 下岗 ” 从此成为一个历史性概念。
(3)下岗职工的群体特征:文化水平偏低,技术技能偏低,年纪偏大 (“4050” 群体)
(4)再就业工程。
三、中国失业问题的基本事实
1、中国失业问题的历史回顾
改革前:经济困难、社会不满、隐形失业
改革后:三次失业高峰
(1)第一次失业高峰是 70年代末知青返城;
(2)第二次失业高峰是 90年代国企工人下岗浪潮;
(3)新世纪第三次失业高峰的到来
2、中国当前失业特征分析
(1)城镇中的隐蔽性失业进一步公开化 ;
(2)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而且还将会继续增加,急需转移;
(3)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中形成了大量的下岗人员,生活困难、再就业难度大;
(4)结构性失业特征明显。
3、中国失业成因分析
(1)人口因素
①错误的人口政策形成了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 ;
②人口分布趋势的影响 .
(2)经济因素
①利润最大化的市场化原则随时淘汰一批与市场要求不相适应的人员 ;
②经济发展趋势启动了公司裁员的商业模式 ;
③经济结构的调整产生了大量的结构性失业;
④政治体制改革使一部分富裕人员分流 .
(3)就业因素
①“全面就业”的就业政策造成了企事业单位的大量冗员 ;
②“重工业优先”的产业政策限制了就业数量 ;
③就业不足的影响 .
4、失业的社会影响
失业的正功能和负功能(从经济的视角分析) :默顿的功能理论
Robert King Merton (1910~2003) ,美国社会学家,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功能分析是社会学解释中一个重要的分析方法,认为所有的社会元素都承担特定的 功能。
默顿指出,不同的社会元素具有不同的功能结果,它们既可能有正功能 (Positive Function ),也有负功能(Negative Function ) ,或者是无功能的(Nonfunctional) 。 (1)造成生存风险循环
失业 收入减少 生活贫困 社会地位下降
(2)失业造成心理压力:失业者与心理压力;失业导致社会排斥
(3)失业导致社会冲突
当前中国失业人口的行为取向和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1)下岗职工的影响
①卷入冲突性事件的人口数量不大 ;
②近期失业主体没有组织起来到政府部门上访或制造事件对社会秩序构成影响。
(2)城镇失业青年的影响
①对待生活与社会的游戏态度 ;
②了解到失业的压力并非来于政府,而是市场
(3)农村失业青年的影响
①庞大的、特性最不稳定的群体 ;
②不会形成有组织、大规模的与政府或其他利益集团对抗的力量 。
结论:尽管我们可以把失业问题看着是中国社会稳定一颗定时炸弹, 但是这个炸弹并没有爆
发点。 除了下岗职工以外, 其他的失业群体根本就不具备形成大规模社会冲突的观念和行为 基础。
第三章 贫困问题
关于贫困的几点事实
?按国际通行的统计标准,只要每人每天的生活费低于 1美元就属于贫困,则中国目 前的贫困人口可能突破 1.5亿。
?中国贫富差距巨大。
?近来城市贫困人口的增加日益成为人们迫切关注的问题。
?农村贫困严重。
一、贫困的概念
1、狭义的经济意义上的贫困
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求的一种经济状况。 2、广义的贫困
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人们在长时期内无法获得足够的劳动收入来维持一种生理上要求 的、社会文化可接受的和社会公认的基本生活水准的状态。
广义贫困的具体内容
(1)贫困与所处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2)贫困是在较长的时期内难以自我摆脱的一种现象;
(3)贫困的本质内涵包括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
(4)界定贫困应考察生理和社会文化的双重准则,应涉及生理上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教 育上的需要以及社交和传统习惯消费上的需要。
二、贫困的种类
1、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
绝对贫困指在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或其他合法收 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求。
我国绝对贫困问题的三大基本特征:经济结构特征;自然地理特征;民族阶层性特征。 相对贫困指与过去或未来某一时点相比较低下的经济状况, 或者与其他社会阶层、 其他地区 居民相比而水平较低下的一种生活状况。
2、城市贫困和农村贫困
3、区域性贫困和个体性(包括家庭)贫困
区域性贫困指根源于不同的自然条件、人口素质和历史机遇的区域连片分布的贫困。 个体性贫困指由于个体之间的素质差异和机会不均等原因导致的贫困, 这种贫困的发生与区 域无关。
4、生存型贫困、温饱型贫困和发展型贫困
生存型贫困指生活资料匮乏, 满足不了基本需要, 解决衣物和食物成了主要的奋斗目标, 基 本生活没有保障,生存受到威胁。
温饱型贫困指在正常条件下, 食物和衣物能够得到正常供给, 但由于经济发展还很困难, 生 活水平还很低, 抵御灾害的能力也很差, 食物和衣物的供给缺少可靠的基础, 收入水平制约 着进一步发展。
发展型贫困指在吃饭、穿衣不成问题之后进一步发展过程中的相对贫困。
三、贫困线的确定
1、贫困线又称贫困标准,是衡量个人、家庭或某一地区贫困与否的界定标志或测定体系。
2、测量贫困线的主要方法
(1)人均年收入法
(2)热量-支出法:2150千卡热量人 /天
(3)恩格尔系数法
?恩格尔系数(E ) =全年食品支出 /全年消费支出
?一个家庭收入越少, 家庭收入 (或总支出) 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越大; 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则 会下降。
?采用恩格尔系数划分贫富的标准
E>0.60为贫困 0.50<E<=0.60为温饱 0.40<E<=0.50为小康
0.20<E<=0.40为富裕 E<=0.20为最富有
?目前我国恩格尔系数为 0.46
四、中国农村贫困问题
(一)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提出
1、贫困问题的普遍性与历史性:贫困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经济社会现象,广泛 存在于不同区域或阶层中。
2、从上个世纪 70年代末起,中国开始关注农村贫困问题。
(1) 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没有改善农村经济状况。
(2) 1978年 12月最早提及新中国农村贫困。
(3) 1981年公布全国穷县情况。
(4) 1984年开始实施扶贫计划。
(二)当代中国农村贫困存在的形式与特征
1、当前农村贫困人口规模
2、新世纪贫困由面状分布转变为点状分布
(1)很强的区域性特点:贫困人口的行政区分布集中;贫困人口的地理分布集中。
(2)新世纪,贫困的存在形式和贫困人口分布呈现点(14.8万个贫困村) 、片(特殊贫困片 区) 、线(沿边境贫困带)并存的特征。
(3)在国家级贫困县中有富裕的乡、村,在贫困村中有富裕户,形成人们比较容易忽视的 插花式的贫困现象。
3、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并存,但绝对贫困相对缩小,相对贫困有扩大的趋势。
4、 “三无农民”成为新的贫困群体 (无地、无业、无保障)
5、因病因学致贫已成为当前社会热点问题
6、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流失使落后农村摆脱贫困的能力大大削弱。
(三)近代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原因分析相关理论
1. 农民负担论:农民没有地权。
2、农业落后论:增加农民收人和提高农业产出两者都依赖土地、劳动、资本和技术的适当 结合。 而中国农业现状为:土地利用不当、农场太小、农民资本不足和接受新技术的途径有 限。
3、人多地少论 。
4、愚弱穷私论:与素质相关。
5、 “剪刀差”论:农产品与工业品市场价格的差异。
6、乡村工业化论 。
7、乡城迁移论 :依靠城市发展解决农民问题。
四、中国城镇贫困问题
(一)城市贫困界定
1、城市贫困是区别于农村贫困而言的贫困现象 ;
2、 上个世纪 50年代中期到 80年代后期, 我国的理论界和政府政策实践中, 都只有城市 “困 难户”的概念,而没有城市贫困的概念 ;
3、 90年代以后,一些研究者不再将城市贫困问题只当成是贫困者个人的问题,而开始将它 看成是一个社会问题。
4、中国城市贫困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城市部分社会成员由于缺乏必要的资源而在一定程 度上被剥夺了正常获得生活资料和参与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权利 , 并使他们的生活持续性地低 于社会的常规生活标准。
(二)城市贫困现状
1、城市贫困人口的规模
(1) “城市”和“城市人口”的基本概念 ;
(2)计算城市贫困人口规模一般采取市区非农业人口的统计口径 。
2、城市贫困人口的分布
(1)地域分布:集中于中西部;东部地区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2) 群体分布:社会救济人员和社会优抚对象、失业下岗职工 、对物价上涨缺乏抵御能力 的低收入者 、 因竞争能力较差而在劳动力市场上被淘汰的人员 、 市场竞争的失败者、 偶发 因素造成的贫困者 、部分无业人员、农民工贫困人口。
(三)城市贫困的原因
1、转型时期体制转换 , 企业调整结构
2、转型时期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
3、贫困者个人或家庭的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
4、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城市贫困的影响
五、贫困的后果 —— 与社会秩序相关
贫困功能论(赫伯特?甘斯:《贫困的正功能》
(一)贫困是社会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形成社会的不协调格局
1、社会的缺陷:贫困制造机器
2、贫困群体的基本特征:外在环境限制了其能力发展(责备制度理论) ; 没有积极向上的追 求意识(责备受害者理论) 。
3、贫困文化:穷人被社会区隔在一定的地域范围之内,从而形成一种与主流文化脱节的贫 困亚文化。 (刘易斯:《贫困的文化》 )
(二)贫困人群的存在是社会关系紧张的重大根源之一
1、社会冲突论的观点 (马克思) :资源分配的不平等产生了固有的利益冲突; 当社会的被统 治群体意识到他们在资源再分配中的利益并寻求减少不平等性时, 他们将对系统的合法性提 出质疑; 被统治者意识到其利益冲突的系列条件时, 将降低他们接受视统治者掌握优势资源 为合法的意愿。
2、穷人在经济、政治、生活过程中资源有限
3、反社会行为的发生
(三)反贫困是对社会和政府能力的考验,影响到人们的社会信心
1、扶贫工作方针的三次重大调整
(1) 1978~1985年:以改革带动脱贫;
(2) 1986~1993年:以区域经济发展推动脱贫;
(3) 1993年~2000年:直接扶持贫困人口。
2、扶贫资金投入不断增加
3、以工代赈项目
4、小额信贷扶贫
5、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犯罪问题
一、建国以来五次犯罪高峰
(一)第一次犯罪高峰(建国初期,峰顶为 1950年)
1、犯罪主要原因:新旧制度的更替
2、犯罪类型:两多的特点
(二)第二次犯罪高峰(三年困难时期,峰顶为 1961年)
1、犯罪主要原因:天灾人祸
2、犯罪类型:侵财犯罪居多;作案成员呈现“两个抬头”与“两个减少”的特点
(三)第三次犯罪高峰(**期间)
1、特殊历史时期出现的特殊犯罪高峰
2、关于这次犯罪高峰到底存在与否的争议
(四)第四次犯罪高峰(改革开放初期, 1981年为峰顶)
1、犯罪主要原因:社会形态的转变;**的后遗症
2、犯罪类型:骚扰型案件最为突出
(五)第五次犯罪高峰(改革开放的深入期)
1、犯罪原因复杂化
2、犯罪类型多元化
二、我国当前严峻的社会治安状况
(一)犯罪类型多元化
1、犯罪类型是犯罪现象的重要特征之一
2、犯罪的种类与外延明显增多、扩大
(1)经济犯罪案有大幅度的上升
(2)危害国家安全、恐怖主义的犯罪手段翻新(指恐怖分子制造的一切危害社会稳定、危 及人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的 一切形式的活动,通常表现为爆炸、袭击和劫持人质(绑架)等 形式,与恐怖活动相关的事件通常称为 “ 恐怖事件 ” 、 “ 恐怖袭击 ” 等。 )
(3)网络犯罪日益突出(指行为人利用网络专门知识、以计算机为工具对存在于网络空间 里的信息进行侵犯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
(4)刑事犯罪尤其是严重暴力犯罪呈多发高发状态
(5)农村犯罪问题日益突出
(6)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呈上升的趋势(指某些利益要求相同或相近的群 众或个别团体、个别组织,在其利益受到损害或不能得到满足时,受人策动,经过酝酿,最 终采取集会、游行、集体上访、集体罢工、罢市罢课、集团围攻冲击党政机关、重点建设工 程和其他要害部位,集体阻断交通、集体械斗甚至集体采取打、砸、烧、杀、抢等方式,以 求解决问题,并造成甚至引发某种治安后果的非法集体活动。 )
3、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1)犯罪主体日益年轻化
(2)犯罪行为日益团伙化
(3)利用智能化手段攫取财富者越来越多
(二)犯罪规模不断升级
1、重大刑事案件明显增多
2、恶性案件影响程度加重
3、丑恶现象不断蔓延
三、犯罪根源探讨
(一)与经济相关的两种理论
1、反向变化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思想觉悟提高, 从而减少犯罪; 社会对犯罪的预防和控制能力也将会 随着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得到增强,从而犯罪会被有效地控制。
2、同步增长论
经济现代化带来社会结构的各种变化,犯罪也是后果之一,是现代化付出的代价。
(二)社会变迁原因
1、人口分布结构变化为犯罪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1)人口流动频繁;
(2)城市人口的异质化;
(3)城市消化能力的有限。
2、物质利益结构变化为犯罪创造了客观的条件
(1)贫富差距过大,利益矛盾尖锐 , 社会公正原则受到怀疑 ;
(2)先富者的非法收入与生活方式影响了工作伦理与生活价值 ;
(3)社会底层付出与获得的巨大反差 .
3、社会规范结构变化减弱了对犯罪现象的控制
(1)改革开放伴随以社会规范松弛与观念的更新 ;
(2)旧规范失去权威 , 新规范尚未建立 , 对错界限模糊。
4、社会信息结构变化助长了犯罪现象的增长
(1)多元的信息传递渠道 ;
(2)文化生活的多样化 ;
(3)文化生态失衡 . 社会信息污染,文化生态失衡。
四、青少年犯罪问题
(一)青少年犯罪的界定
1、定义
指在整个青年和少年群体中, 有一部分人实施了危害社会、 触犯刑律、 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 2、青少年的界定
少年:14-18岁;青年:18-25岁。
(二)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1、从动机上看,基本处于 “ 财 ” 、 “ 色 ” 、 “ 霸 ” 的三角区内;
2、从性质上看,由无知走向故意;
3、从方式上看,犯罪类型日益多元化;
4、从年龄上看,作案成员趋于低龄化。
第五章 腐败问题
一、腐败的界定和类别
(一)界定
1、从权力运用的角度看,腐败指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 。
2、从公职人员遵守社会规范的角度看,腐败指公职人员违背公认规范、谋取私利的行为。
3、结合两种角度:腐败是公职人员或机关为达到私利的目的,利用职权违反法律、纪律或 道德规范,从而背离既定的管理目标的现象。
4、三要素:权力变质;非法占有;官员蜕化变质。
5、核心:权钱交易。
(二)类别:拜金型、拜物型、聚宝型、享受型、徇私型、徇情型、贪色型
二、新中国腐败与反腐历程
(一)最初的腐败
1951年, 一起贪腐大案震惊全国。 时任天津地委书记的张子善和前任刘青山, 被发现贪 污救济粮款、 治河款等, 总计超过 171亿元 (旧人民币 ) 。 1952年 2月, 两人被执行枪决。 两个月后,新中国即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 。
(二) 80年代的腐败高潮
? 上世纪 80年代初期, 贪污 1000元即可定罪, 现在这个数字是 5000元, 而在新中国 成立初期,贪污 30元就已犯罪。
? 80年代初期,由于知青返城找工作、大学生毕业分配、企业的供销人员寻找客户, 托关系、走后门一时流行。
? 80年代中期,官倒、官办企业。
? 1979年,中纪委正式恢复。 1980年,检察机关恢复。 1986年,反贪污贿赂局 成 立。
(三) 90年代的贪腐黑洞
? 腐败案件增多;
? 权力“寻租” 、官商;
? 高级领导人贪腐大案出现:北京市原副市长王宝森 、 北京市原市长、 市委书记陈希 同(1995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克杰(1997年)
? 中国重要的反腐力量有三支,在党的内部有纪检机关,在政府序列有监察机关,在 司法序列则是检察院的反贪局。 1993年,中纪委和监察部开始合署办公。纪委为主 导的反腐功能开始加强。事实上,党内监督的力度一向是中国反腐力度的风向标。 作为执政党,从中央领导到地方官员绝大多数为共产党员,强化党内监督,是对政 府权力制约的最有效办法。 “中国是一个崇尚权力的国家,相对于崇尚法律,人们 更习惯崇尚权力。
(四)新世纪的腐败问题:总量、级别等方面不断上升。新现象。
三、中国现阶段腐败问题的严重性
(一 ) 中国腐败问题在总量上不断增多
1、被查办腐败案件数量历年增长;
2、各级官员纷纷落马;
3、群众举报案件增多。
集体腐败:一种危险的不良趋势:集体腐败, 通常也称为腐败窝案或共谋性腐败, 指的是多 名官员结成同盟、共同开展腐败行为的现象。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大”集体腐 败,即腐败主体是整个单位,学术界通常也称之为单位腐败,具有一定的“公共性” ,往往 可能是半公开的;另一种是“小”集体腐败,即腐败主体是单位中勾结在一起的部分官员。 (二)司法案件与党内案件之间的关系值得关注
1、由党纪处分向检查机关的移交直接反映了腐败案件的严重程度。
2、在司法层次和党内层次上被查处案件总和逐年增加。以党内纪律处罚为终结的案件所占 比例却逐年下降,司法案件所占比例逐年上升。
(三)一般官员和中高级官员涉案情况均严重化
1、各类党政官员中均有一部分人卷入了严重的腐败活动。
2、一般而言,职位越高,权力越大,如选择以权谋私,则机会越多,能量越大。
3、一般而言,中高级党政官员的腐败案件在全部腐败案件中占的比例越大,社会的腐败程
度越严重。
(四)各种类型的腐败层出不穷
四、腐败与社会秩序
经济繁荣的同时, 中国再次进入社会不稳定时期, 腐败是导致社会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几个 世界之最;腐败是目前中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
1、腐败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构成中国最大的社会污染。
2、腐败诱发社会道德秩序的失衡:严重败坏社会风气;破坏公众对基本社会道德与价值准 则的信心; “ 准腐败 ” 行为的普遍蔓延。
四、腐败的社会成因
(一)社会评价的另一种标准:腐败具备一定的正功能,是市场化和经济起飞的必然现象。
1、腐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经济腾飞;
2、腐败可以推进竞争,提高效率;
3、腐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政策决策的失误,保证政府官员的素质;
4、腐败可以缓解社会运行中的冲突。
(二)社会变迁中中国腐败现象的体制性根源
1、腐败问题与改革开放政策的关联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思维意识:政策、特权与腐败;改 革开放之后社会格局的变化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和蔓延。
2、庞大的党政官员数量增加了可能卷入腐败行为的官员基数。
3、政治体制的漏洞:“ 经济建设中心 ” 取代 “ 阶级斗争为纲 ” ;放权取代集权。
4、过渡性政策措施的局限:没有周全的预防设计;
5、过高估计了党政官员的道德觉悟水平和自制能力。
第六章 自杀问题
一、涂尔干《自杀论》 :自杀行为的界定及分类
(一)自杀“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 (WHO):“ 一个人有意识地企图伤害自己的身体, 以达到结束自己生命 的行为。 ”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 :有充分根据可以断定系故意采取自我致死行 动,其动机可由于悲观绝望、委屈、抗议、畏惧罪责、迷信驱使和精神障碍等种种 原因。
?《自杀论》 :“ 自杀这一术语适用于由受害者本人的积极或消极行动直接或间接引发 的一切死亡事件,他清楚地意识到会产生这样的后果。 ”
(二)涂尔干《自杀论》
?《自杀论》 出版于 1897年, 这本书的一个重要价值就是为涂尔干的方法论提供一种 实践证明,被誉为社会学历史上第一部以经验资料写成的标准的社会学著作。 ?涂尔干的方法论就是社会事实必须根据社会事实来解释。他想通过对自杀现象的研 究,说明自己的社会学命题:即社会生活究竟在何种程度上支配着个人的命运。 (三)自杀的类型
?利己型自杀(egoistic suicide) :成因是一种个人与社会的疏离;
?利他型自杀(altruistic suicide) :成因是 “ 社会整合过于强烈之时 ” ;
?失范型自杀(anomie suicide) :主要发生在社会控制瓦解之时;
?宿命型自杀(fatalistic suicide) :成因是面临 “ 那种无法抗拒和改变的规则的重压。 二、中国自杀问题的现状
?卫生部 2003年 9月 10日 “ 预防自杀日 ” 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自 2000年以来, 每年
10万人中有 22. 2人自杀, 每年约有 28.7万人自杀死亡, 除此之外还有约 200万自 杀未遂者。平均每两分钟就有 1人死于自杀, 8人自杀未遂。
?张文君:全球平均每天有 3000人自杀,目前自杀而死的人已占全世界死亡人口的 3%,全球每 30秒就有一人自杀身亡。目前中国时世界上自杀人数最多的国家,全 世界每年大约有 100万人死于自杀,其中超过四分之一为中国人。 (2007)
?2011年 9月 10日是第九个世界预防自杀日,今年的主题是 “ 多元文化社会之自杀预 防 ” 。
?目前,世界上提出 “ 穿越终生的自杀预防 ” 新理念 , 强调自杀预防是每一个人一辈子的 事。并强调,自杀是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但近年来社会多 元文化对涉世不深孩子心灵的冲击,其造成的迷茫和混乱,在自杀社会因素中渐渐 凸显。 因此, 今年 9月 10日 “ 世界预防自杀日 ” 的主题就是提示我们注意世界自杀率 升高的多元文化背景及优秀文化构建有利于自杀预防。
(一)自杀死亡率和自杀率
?自杀死亡率即用某一个时期自杀死亡总数与总人口 (或各个年龄段及不同性别人口) 之比来衡量的,通常以十万分之几来计算。一般每年自杀死亡率在 9.0以下者,可 以归类于自杀率较低的国家; 在 10.0与 18.0之间者, 可以归类到中度自杀率的国家; 而超过 19.0者,可以列为高自杀率国家。
?自杀死亡率不同于自杀率。自杀死亡率一般是指实施自杀行为并造成死亡后果的个 体数与总人口数之比,而自杀率应当包括自杀死亡者和有自杀行为及经过抢救得以 生还者与总人口数之比。
?中国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总的自杀率约为 23/10万(每 10万人中自杀 23人) ,而国际平均自杀率为 10/10万
(二)自杀问题的特点
1、自杀人群有低龄化的趋势
?自杀已成为 15至 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
?原因:青少年独特的个体、生理心理因素;转型期的社会环境问题 ;功利化教育的 失败
2、城乡社会自杀率差异明显
?王赛特:我国农村自杀率高于城市 3倍,农村老人自杀率高于城市老人 5倍,农村 自杀人数占我国自杀人数的 90%。 (2008)
?农村社会中自杀问题与年龄分布、文化水平、婚姻状况、性别分布相关。
3、自杀率社会性别差异显著
?中国是世界上极少数报道女性自杀率比男性自杀率高的国家之一。
?潘令仪:在我国, 女性自杀率是男性的 3倍, 这一差异在农村年轻女性中更为突出; 发达国家男性自杀率至少是女性的 3倍。 (2005)
?三个最重要的因素:人格、家庭、社会。
4、自杀方式呈多样化和差异化
?自杀人群选择的自杀方式受自杀主体性别、当时的情境、工具、个性等因素的影响 呈现多样化和差异化的趋势。
?自杀方式存在性别差异
?城乡社会自杀方式有较大差异
三、自杀问题的理论解释
(一)自杀问题的生物—心理论解释
?强调生物学以及心理学对社会中个体自杀行为的研究,认为自杀行为的发生取决于
一些个体因素,如性格、心理失调、精神错乱或遗传因素等。
?自杀未遂者的认知方式和人格变量特征
1、较高的冲动性:冲动性在自杀未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自杀未遂患者有较高的终生攻击 和冲动行为特质 ;
2、认知偏差:自杀未遂者存在着包括极端的思维、认知僵化、问题解决不良、自传式记忆 等不良认知。
(二)自杀问题的传统—现代解释
?自杀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自杀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社会整合状况和社会的稳定性。
?社会转型中的问题:社会差距;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的改变;社会价值观的迷失; 等等。
三)自杀问题的社会—文化解释
?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在自杀率的高低方面具有重要影响,且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自杀 行为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和不同时代也有着不同的成因和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对自杀持宽容态度,并赋予 “ 利他型自杀 ” 崇高的道德评价:“ 死得其 所 ” 、 “ 杀身成仁 ” 、 “ 舍生取义 ” 等。
?“ 家庭纠纷 ” 是自杀的重要原因:中国文化重 “ 家 ” 的理念。
?宣扬人活着的价值,重视在世俗社会的生存;务实。
2010年“富士康连跳”事件
1、富士康所处的社会环境分析
(1)新生代农民工生活困苦
(2)新生代农民工身缺乏归属感
2、失范状态的新生代务工者
3、富士康企业内部分析
(1)企业内部社会控制过度:效率管理理论
(2)员工 “ 欲望 ” 无法得到满足
四、自杀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个体主体性的调适:动寻求多样化的协调和调节生活压力的方式,增强生活自信心, 寻求发泄不良情绪的合理方式,进行减压活动。
(二) 社会支持网的建构:会网是指由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体系;个人的 社会支持网是由具有相当密切关系和一定信任程度的人所组成的。
(三) 制度性行动的干预:政府、社会、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