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12 想别人没想到的》5500字
yo12 想别人没想到的
学习目标
1、读懂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 师的称赞。
2、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想别人没想到的”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
教学难点: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
教学准备:收集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课文
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画杨桃》这篇课文,它告诉我们同一事 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 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 《想别人没 想到的》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这篇课文又会告诉我们些什么呢? 3、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过渡语:好一个想别人没想到的,现在我们也来读别人没读到的,说 别人没说到的。请同学们按要求自由读课文。(出示 读书要求:1注 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检查预习情况。谁能读准下面的词语?
召 (zhào) 集 骆 (luò) 驼 (tuo) 连绵 (mián) 起伏 (fú) 若 (ruò) 隐若现 恰 (qià) 好
2、请同学们再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鼓励学 生用自己的话来归纳,老师板书:考 画得多)
三、随题读文,重点研读小徒弟的画
1、同学们真棒,也能想别人没想到的。那么画师考的结果怎样?课 文哪一句是写结果的?
2、 出示 句子 :
小徒弟的画时, 禁不住点头称赞。 这是为什么呢?请在文中用 “——” 划出答案。
3、 根据问题研读课文。 师相机板书 (密密麻麻、 许许多多、 一只?? 另一只)
(1)、大徒弟画了什么?要读出“多”要怎么读?
(2)、二徒弟画了什么?从哪里看出多?
(3)、三徒弟画了什么 ? 读一读画的内容
4、比较三幅画,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
(出示 三幅画)小徒弟画得多吗?从哪里看出很少?
师:这三幅画中, 你认为哪一幅图画得妙呢?请在小组内讨论(四人 小组讨论,后交流)
5、画师是怎么评画的呢?(出示 画师的话)
⑴读一读画师的话
⑵理解“若隐若现”
出示 :“若” 的意思① 要是 ② 你 ③好像 应选择哪一种? 连起来说意思。
⑶小徒弟的画中,哪只骆驼是若隐若现的?
6、听了画师的话,你们明白画师为什么称赞小徒弟的画了吗? 大徒弟和二徒弟明白了没有?你从哪个词看出来?
什么叫“恍然大悟 ? ”他们“悟”到了什么 ? 用“原来——”说话 (板书:以少代多)
7、你能用一个字来夸夸小徒弟吗? (预设:好 妙 绝 棒 高 good well )
8、老师小结:一张纸,即使画满了骆驼,也是能数得清的。小徒弟 不仅画法简洁,而且利用山路转弯,只画了两头行走的骆驼,意味深 长,给人无限的想象。这就是想别人没想到的,只有这样,才会把事 情做得更好,才能创新。 拓展思维:还有其他的办法能画出更多的骆 驼吗?
四、拓展。
1、其实,在想别人没想到的的故事还有很多,请阅读《踏花归去马 蹄香》,看看谁想到了别人没想到的。 (链接短文)
阅读链接:
踏花归去马蹄香
北宋皇帝徽宗赵佶喜欢绘画, 是一个善于画花鸟的能手。 他绘画 很注意意境,所以在朝廷考试画家时,常常以诗句为题,让应试的画 家按题作画,择优录取。
有一次,朝廷决定考试天下的画家。考试那天,主考官出了一个 试题“踏花归去马蹄香”让画家按这句诗作一幅画,把诗的内容表现 出来。
开始,画家们个个面面相觑,不知怎么画。过了一会儿,就先后动起 笔来。考试完毕,主考官一幅一幅地审看,他看到的画有:有的画家 在画面上画了许多花瓣,一个人骑马在花上踏行;有的画家在“马” 上下功夫,画了一位扬鞭少年,黄昏时疾速归来;有的画家在“蹄” 上做文章,画了一只大大的马蹄;有的画是骑马人踏春归来,手里捏 一枝花; 有的还在马蹄上画上沾着的几片花瓣; 还有一位画家着重突 出一个“香”字。他画的是:在一个夏天落日的时刻,一个官人骑马 归去,马儿疾驰,马蹄高举,几只蝴蝶追逐着马蹄翩翩起舞??
(如果你就是这位主考官,你会选哪一幅呢?(学生畅所欲言,只有 自己的想法都可以。)
2、师小结:是呀,蝴蝶绕蹄翻飞,恰恰暗示踏花归来,马蹄上花香 犹存,引得蝴蝶前来凑热闹,含蓄而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十分精妙。 这位考生比别人多动了脑筋, 才会如此的别出心裁, 受到主考官的表 扬。
3、同学们,在同一件事情上,每个人的思考角度都会有所不同,也 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这就得要看你有没有别想没想到的, 有没有自己 独特的思考,有没有创新精神了。
3、说话练习:你通过读书或在生活中发现还有没有这样的事?
4、小结:对啊,在我们的生活中,哪怕是老师提出的一个个问题, 如果你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往往会有很精彩的回答。
5、总结道理:同学们,创新的头脑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起来的, 要想拥有创新的头脑,我们应该怎么做?(平时多动脑筋,多想别人 没想到的事)
五、作业。(选做题)
过渡语:今天我们一起来说了别人没说到的,想了别人没想到的,也 来做别人没做到的作业吧。 让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独特的思考, 创新 的精神吧。(出示 作业)
1、 把课文内容复述给家长听。
2、继续在一张白纸上画出最多的骆驼。
六、板书设计:12 想别人没想到的事
大徒弟 密密麻麻
考 画多 二徒弟 许许多多 创新精神
小徒弟 一只??另一只 以少代多 (妙)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诵读品味,体会小徒弟为何会被画师称赞。
3、体会出文中深刻的教育含义。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小徒弟为何被画师称赞。
难点:
体会画师说的话及文中深刻的教育含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故事引入:从前有个人,他有三个儿子,一天他想考考他的三个儿子,就给每人一 些钱,说:“ 谁能用些钱去买样东西,买来的东西能装满整个屋子。 ” 于是他的三个儿子就带 着钱上街去了。 他们会买什么呢?如果是你, 你会买什么?大儿子买来一车沙子, 二儿子买 来一车稻草,小儿子买来一支蜡烛, 把蜡烛点燃, 火光照亮了整个屋子。他父亲连忙称赞小 儿子说:“ 你是个爱动脑的孩子,能想别人没想到的。 ”
2、板题、齐读、质疑:读完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感知课文内容:
1、 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把字音读准, 把句子读通顺, 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小黑板生字词,指名读、齐读。
3、范读课前提示,学生划出问题。
4、出示小黑板: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提示:画师让三个徒弟 _________,看谁 ____________。结果 ______________得到了画师的称赞。
三、再读理解:
1、小声读课文,找到三个徒弟是怎么画骆驼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①指名说说大是怎么画的?大徒弟画的骆驼多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谁愿意读一 读?
②指名说二徒弟是怎么画的?二徒弟画得比大徒弟更多,我们看看二徒弟是怎么想 的?谁能读读二徒弟画画的句子?
③谁来说说小徒弟又是怎样画的?小徒弟画的骆驼多吗?
④结果是什么?你奇怪吗,为什么?
四、细读感悟:
1、小黑板出示画师说的话。
①自由读,想想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
②小组内交流,画师称赞小徒弟的画的原因是什么?
③相机解释:若隐若现,连绵不断
④你还认为小徒弟画的骆驼少吗?有一个词告诉我们了(数不尽)
2、小徒弟画得这么好,他是怎么想的?
3、大徒弟和二徒弟明白了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恍然大悟),那他们明白了什 么?
五、总结拓展:
1、如果你也画骆驼,你会怎么画?
2、请同学们画 “ 风 ” 。
板书:
12、想别人没想到的(动脑、创新)
大徒弟 又密又小
多 数得清
二徒弟 许多头
小徒弟 山、两只骆驼 “ 少 ” 数不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自学生字词。
(2)理解课文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诵读品味,体会小徒弟为何会被画师称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课文中加深体会,明白要勇于开拓创新、勤动脑、多思考,才能想到别人所想不到的, 才能有新的收获。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写有生字词、自学提示的小黑板。
2.收集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
3.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
2.收集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 (出示一张白纸)同学们,如果要让你们在这么大一张纸上画尽可能多的骆驼,你会怎样画? (学生自由作答)
2.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画师的三个徒弟是怎么画的。 (板书课题:想别人没 想到的,齐读课题。 )
二、学习课文
1.按自学提示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画出生字词,同桌合作,识记字形,理解词意。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与同桌讨论解决。
2.学生按要求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指名读,齐读。 (小黑板出示)
召 (zhào) 集骆 (luò) 驼 (tuo) 连绵 (mián) 起伏 (fú) 若 (ruò) 隐若现恰 (qià) 好
(2)生交流词意,掌握字形。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再读课文,分组讨论:
(1)三个徒弟的画分别是什么样的?
(2)你觉得谁画得最棒?为什么?
(3)从三个徒弟的画中,你体会到什么?
5.学生读课文,讨论。
6.学生汇报。
7.说得真棒!谁能读一读画师的话,看谁读得最像,最有感情。
8.指名读,师生评价。齐读。
三、拓展延伸
1.你们平时是不是也有想到过别人没有想到过的事?
2.你还知道哪些想过别人没有想到的故事?
四、总结全文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要肯动脑筋,大胆创新,就会有很多新发现,就会有意想不到的 收获。所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多动脑筋,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孩子。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试一试,在一张白纸上怎样画出最多的花?
板书设计:
12 想别人没想到的
大徒弟——用细笔画满
二徒弟——画许多头
小徒弟——只画山、一头骆驼——画师满意
(动脑、创新)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想别人没想到的》 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讲的是一 个画师考三个徒弟, 看谁能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 画出的骆驼最多。 结果小徒 弟用“以少代多”的创新思维方法赢得了称赞的故事。课文虽然篇幅短小,但讲 述的道理却很有现实意义, 教育学生要爱动脑筋, 常想别人没想到的事, 这样可 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教材选编本课的意图,是进一步训练学生默读的能力, 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并结合课文开阔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 生的创新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别人没做到的。
学生分析:
三年级下学期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 能在阅读时围绕课文的主要 内容, 提出问题,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在前面三篇精读 课文的学习中, 学生初步掌握了默读方法, 能边读边想, 抓住文中主要人物的描 写来体会课文表达的意思。 在这一课的学习中, 学生将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自主 探究,在学习中巩固和提高。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2、默读课文,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3、明白在日常生活中,要勇于开拓创新、勤动脑、多思考,才能想到别人想不 到的,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才能有新的收获。
教学重、难点:
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
教学流程:
一、故事激趣,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很喜欢听故事,所以今天又带来了一个,想听吗?
宋朝有个皇帝叫赵佶, 他非常喜欢画画。 每当选拔人才的时候, 他常常会让前来 考试的人根据他所出的一句诗画一幅画。有一次,他出了一句“万绿丛中一点 红”的诗句。 那些考生不是画了一片草地加上一朵红花, 就是许多绿叶中插着一 朵花。虽然他们的画也符合诗意,但皇帝没有一个满意的。但是,当他看到最后 一张画时, 不禁连声叫好。 只见画上画着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 一位少女穿着一 身绿装在林子里荡秋千,只有那张小嘴是红红的。
请问同学们, 为什么皇帝刚开始不满意, 当他看到最后一张画时又连声叫好呢?
师:对, 因为最后一幅画的作者想到了别人没想到的画法,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 课文讲的就是一个《想别人没想到的》故事。(板题)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 参照课文前面的提示语首先进行三读:(读准确、 读流利、 读感情)
大屏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词意。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与同桌讨论解决。
师:老师看大家已经把生词画出来了, 请同学们看大屏上的词语, 你能准确地读 出来吗?
大屏出示:召集 连绵不断 连绵起伏 半截
恰好 若隐若现 恍然大悟 称赞
师: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读给大家听?
师:刚才同学们都已经读了课文 , 有谁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看来同学们都很聪明 , 老师根据大家刚才讲的归纳整理了一下 (大屏出示 ), 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三、默读课文,分组讨论
师:画师让三个徒弟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骆驼, 看谁画的多。 那么三个徒弟 是怎么画的呢?倒底是谁画的多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思考下面的问题并完成 这个表格。
1、小组讨论交流,完成表格。
作文二:《《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1000字
教学说明:
《想别人没想到的》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了画师收了三个徒弟,他考查三个徒弟,看谁能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的骆驼多,三个徒弟画了不同的画,只有小徒弟得到了师傅的称赞。文章告诉人们:做事情要善于开动脑筋,想别人没想到的。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本文故事性强,文字浅显,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阅读和理解。
在教学中,我本着“以导促学、以学为主”的指导思想,让学生把在学习精读课文中的学习方法迁移、运用到本课的阅读实践中,借此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自主感悟、自主表达的习惯和能力。
“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这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更是课堂生成的主要部分。在导学过程中,我先以“导读提示”的两个问题为引擎,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通过找句、读句、看画、评画等途径形成自已的初步感悟;然后让学生带着感悟去朗读、品味、理解画师的话。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拓展性训练,以进一步开阔他们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
2.通过读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懂得要多动脑才能有创新的道理。
3.结合生活实际,树立学生“想别人没想到的”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
难点:感悟小徒弟以少代多的画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准备:收集一些 “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欣赏课件:绘“藏”
2.揭示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
二.明确导读要求
出示:读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三.学生自学,解决第一个问题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画出生字新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4.小结
四.学生自学,解答第二个疑难。
1.出示:默读课文,用“——”画出三个徒弟作画的句子,说说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2.研读课文,讨论交流。
3.汇报自学情况,指导朗读。
⑴指名回答,相机出示三个徒弟作画的句子,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感情,以情促读。
⑵结合三幅画分析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
⑶出示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指导朗读。
4.谈谈学完课文后的体会。(板书:多动脑? 有创新)
五.拓展延伸,感受创新
1.欣赏课件:传“香”,说说你会怎么画“香”。
2.说说你平时有没有想到过别人没想到的事。
3.小结。
六.布置作业
1.摘抄好词好句。(必做)
2.请你以“我想设计一种新的……”为开头写一段话。
3.试着在一张白纸上画出最多的花。
(二选一)
作文三:《12想别人没想到的》1300字
北礼士路一小 朱丹丹
教学目标:
1 了解课文大意,弄懂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2 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教育学生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1 弄懂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2 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教育学生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弄懂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
在很久以前,有人给画师们出了一个题目:深山藏古寺。于是画师们熬费苦心,绞尽脑汁,精心地进行制作。第一位画师,画出群山绵延,林木茂盛,露出古寺一角。第二位画师画了群山环绕,在森森古木之中露出了古寺的塔尖。第三位画师也画了山和树,却没有画古寺,只是画了蜿蜒的山道和一位在山下小溪旁打水的老和尚。你们认为他们三个谁真的把古寺“藏”起来了?为什么?
从前,有一位画师,他也给他的三个徒弟出了一个这样的难题,我们看看,他的三个徒弟分别是怎样做的?
二、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自悟
1 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不认识的字按拼音多读几遍。
2 默读并思考:
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⑵三个徒弟各是怎么画的?用笔画下来。
⑶想一想: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呢?
三、汇报交流
1 读词语
召集、骆驼、密密麻麻、连绵不断、半截、连绵起伏、若隐若现、恰好、恍然大悟
2 多音字辨析
北礼士路一小 朱丹丹
召 zhào (召集、号召、召见) 露 lù (露水、露珠)
shào (姓,召老师) lòu (露怯、露马脚、露着)
禁 jīn (禁不住) 称 chēng(称赞、称呼) jìn (禁止、紫禁城) chèn (称心如意)
曲 qū (弯弯曲曲) 数 shǔ (数不清)
qǔ (曲线) shù (数字)
3 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
4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画师让徒弟做什么?
(要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尽可能多的骆驼。)
分析:徒弟们各是怎么做的?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大徒弟:把骆驼画小,因为骆驼越小画出的骆驼数量就越多。
二徒弟:用骆驼头代替骆驼,这样能够画出更多的骆驼。
三徒弟:画了两个骆驼代表无限的可能,给人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可能还有无数只骆驼。)
看到这三幅画,你认为谁画的骆驼最多?为什么?
5 说说画师为什么夸奖小徒弟的画?他的画好在哪儿?
重点阅读第七自然段,体会画师说的好在哪里?(意味深长,给人以无限地遐想)
6 听了画师的话,两个徒弟怎么样了?(一下子明白了)理解“恍然大悟”的词意。
四、朗读课文
重点读三徒弟是怎么画的、画师怎么说的。
五、总结
1 只有想别人想不到的,做别人做不到的,才会把事情做得更好。有了创新,才能成功。
2 举例: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瓦特发明蒸汽机、
讲故事:踏花归去马蹄香
北礼士路一小 朱丹丹
3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想过别人没想到的事?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
板书: 12 想别人没想到的
创新
成功
作业:
1 像画师那样考考家人或朋友,看看他们谁的想法更妙。
2 日积月累:
抄写词语:密密麻麻、弯弯曲曲、连绵不断、连绵起伏、若隐若现、恍然大悟
作文四:《12想别人没想到的》1400字
12、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
游庄中心 曹丽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通过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
(2)学生能够理解课文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诵读品味,体会小徒弟为何会被画师称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课文中加深体会,明白要勇于创新、勤动脑、多思考,才能想到别人所想不到的, 才能有新的收获。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
课前延伸:
1.预习课文,读熟生字,读通课文,在文中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并做好标注。
2.收集一些 “ 想别人没想到的 ” 例子。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课内探究
一、猜谜语,揭示课题。
沙漠一只船,船上载着山,远看像笔架,近看一身毡。 (打一动物)答案:骆驼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并读一读
(3)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
三、 认识生字词
1. 检查读文指名分段读文,其余学生在课文画出生字词语。
2. 检查生字认读。
(1)找学生把自己找到的生字读出来
(2)齐读生词。
三、精读课文,探索问题。
1、想一想:
(1)画师给徒弟出了一个什么样的题目?
(2)大徒弟是怎样画的? 二徒弟是怎样画的? 三徒弟又是怎样画的?
(在文中找出来,画出来。 )
2、讨论:
这三幅图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画得更多,为什么画师对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不满意,
而对小徒弟画的画却点头称赞呢?
(根据交流,重点读师父说的话。 ) (无论大徒弟还是二徒弟,他们画出的骆驼数毕竟都是有 限的,都没脱出俗套。与他们相比,小徒弟的办法之所以最好,是因为他用有限的两只骆驼 代表了无限的可能,谁也说不清究竟会有多少只骆驼,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因此, 他画的最好 。
3、 两个徒弟恍然大悟,他们悟到了什么?
要学会思考,想别人没有想到的,做别人没有做到的,要勇于创新。
四、拓展延伸
1.你们平时是不是也有想到过别人没有想到过的事?
2.你还知道哪些想过别人没有想到的故事?
3、阅读语文主题丛书中的内容。
五、总结全文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学会思考,想别人没有想到的,做别人没有做到的,要 勇于创新。所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多动脑筋,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孩子。
六、 、拓展思维:
你也曾经想到过别人没想到的事吗?还有没有同学是通过读书或在生活中发现这样的 事?(让学生讲一讲 )
《曹冲称象》 、 《司马光砸缸》 《爱迪生救妈妈》 《聪明的华佗》
八、作业设计
试一试,在一张白纸上怎样画出最多的花?
板书设计:
12 想别人没想到的
大徒弟——很小很小的骆驼
二徒弟——许许多多骆驼的头
小徒弟——几条曲线、一只骆驼,半只骆驼
(勤动脑、勇于创新)
教学反思:
本文的题目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就是为了让学生悟出这个中心,我让学生边读边画,画 出三个徒弟是怎样画骆驼的,学生能够很快画了出来。三个徒弟画完后,画师称赞谁?学生 异口同声地说:“小徒弟。 ” “为什么称赞他?”我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领悟了小徒弟之所以 最好,是因为他用有限的两只骆驼代表了无数只骆驼,连绵起伏的群山里隐藏着无穷无尽的 骆驼。学生通过仔细看图领悟到这个道理。在拓展环节,我把教学创新点放在以教材为基点, 向生活、向课外延伸,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内容,开拓学生的朗读视野。
不足之处 :学生思维没有放开,我的课堂上的语言还不够到位, 。
作文五:《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1200字
12*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自学生字词。
(2)理解课文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诵读品味,体会小徒弟为何会被画师称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课文中加深体会,明白要勇于开拓创新、勤动脑、多思考,才能想到别人所想不到的,才能有新的收获。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收集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2.布置学生预习课文。3.教学演示课件《想别人没想到的》。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2.收集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师讲述故事:从前有个人,他有三个儿子。一天,他想考考三个儿子,就给每个儿子一些钱,说:“谁能用这些钱去买样东西,买来的东西能装满整个屋子。”于是他的三个儿子就带着钱上街去了,他们会买什么呢?如果是你,你会买什么呢?大儿子买来了一车沙子,二儿子买来了一车稻草,小儿子买来一枝蜡烛点燃,火光照亮了整个屋子。父亲连忙称赞小儿子说:“你是个爱动脑孩子,能想别人没想到的。”
2.板书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按自学提示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并读一读。
(3)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
2.学生按要求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指名读,齐读。
召(zhào)集 骆(luò)驼(tuo) 连绵(mián) 起伏(fú) 若(ruò)隐若
现 恰(qià)好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再读课文,分组讨论:
(1)、画师给徒弟出了一个什么样的题目,请找出来画上“~~ ”
(2)、大徒弟是怎样画的?请找出来画上“——”。
(3)、二徒弟是怎样画的?请找出来画上“——”。
(4)、三徒弟又是怎样画的?请找出来画上“??”。
(5)、画师觉得谁的画最棒?为什么?
(6)、看到画师称赞小徒弟的画,大徒弟和二徒弟为什么感到奇怪?
(7)、在学过的课文中,你知道哪些主人公想到了别人没想到的事?在生活中,你想到过别人没想到的事吗?
(8)、从三个徒弟的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学生读课文,讨论。
6.学生汇报。
7.说得真棒!谁能读一读画师的话,看谁读得最像,最有感情。
8.指名读,师生评价。齐读。
三、拓展延伸
1.你们平时是不是也有想到过别人没有想到过的事?
2.你还知道哪些想过别人没有想到的故事?
四、总结全文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要肯动脑筋,大胆创新,就会有很多新发现,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多动脑筋,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孩子。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2想别人没想到的
大徒弟——用细笔画满小骆驼
二徒弟——画许多骆驼头
小徒弟——两只骆驼在山谷走来——画师满意
(动脑、创新)
作文六:《想别人没想到的11》1400字
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①以谈话的形式,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②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文本对话,感悟课文内容;
③巧设空白,通过对比探究,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
④通过拓展资料,丰富知识,扩大阅读面,体验创新。
3、在学习课文中加深体会,明白要勇于开拓创新、勤动脑、多思考,才能想到别人所想不到的,才能有新的收获。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上回书说到:在洛阳城中有位画师,画技一流 ,许多人都慕名前来买画。有这么三个年轻人,一起来学画,他们都非常诚心。画师被三个感动了,遂收下三人为徒。三年时间弹指一挥间,就要出师了,画师召集三人出了一道题目,要考考三人。
如果要让你们在这么大一张纸上画尽可能多的骆驼,你会怎样画?(学生自由作答)
2.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画师的三个徒弟是怎么画。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反馈交流
(三)、细读全文 明确课文的主要内容。
1、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出示课件)
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文,并把找到的理由划出来。
小组先讨论,后推荐代表在班上说一说。
2、三个徒弟作画的不同构思和结果。(出示课件)
(1)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三个徒弟分别是怎么画的?请你把划出来的段落读一读。
(2)比较三幅画,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课件显示三幅画)
师:这三幅画,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画得更多,为什么画师对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反而不满意,而对小徒弟的画,画师却点头称赞?你能体会其中的妙处吗?(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
(3)你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也可以画出更多的骆驼?
(4)三个徒弟的画,画师又是怎么评价的?(课件显示画师的话)(5)谁能读一读画师的话,看谁读得最像,最有感情。
(6)指名读,师生评价。齐读。
(7)听了画师的话,我们来看看这幅受到称赞的画吧。现在你们明白画师为什么称赞小徒弟的画了吗?大徒弟和二徒弟明白了没有?你从课文的哪个词看出来?(恍然大悟)
(6)小徒弟是怎样表现出骆驼多的?(板书:以少代多)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随文阅读
总结:一张纸,即使画满了骆驼,也是有数的,小徒弟不仅画法简洁,而且利用山路转弯,只画了两头行走的骆驼,意味深长,给人无限想象。这就是想别人没想到的,只有这样,才会把事情做得更好,才能创新。
(1)你通过读书或在生活中有没有发现这样的事?(自主谈,教师也交流自己知道的事)
(2)听故事《聪明的乌龟》
(3)随文阅读《踏花归去马蹄香》,你从哪里看出这个人的画很有创意?他是怎么表现出香的?
(4)画一画“花”,比比谁画得花多。看看谁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五、课外拓展。
课外收集一个这样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把课文中的事像画师那样考考家人,看他们谁想得更妙。
教学反思:
备课时受到一句话的提醒,说要把课文讲的有意思些,我想到了评书这种形式,于是在备课的时候我就这样的准备了:上回书说到,有这样一位技艺高超的画家,他的画那可真是惟妙惟肖。。。。。。(尽量用上孩子们熟悉的词语来介绍)上课时虽然我的声音不高,但是我用评书这种形式来开头,很多孩子都很喜欢,而且脸上带着笑容,看来他们是很喜欢的。在课堂上出现了一点创新就可以让自己的教学产生巨大的变化,如果肯动脑筋我想这种变化不会仅仅是物理变化,而会产生力量无穷的化学变化。
作文七:《《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1300字
一、教材简介
《想别人没想到的事》是新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六册中的一篇选学课文。内容比较简单。讲的是一个画师考三个徒弟,看谁骆驼画得多,结果小徒弟用“以少代多”的创新思维方法赢得了称赞的故事。从而教育学生要爱动脑筋,常想别人没想到的事,这样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内容。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会用“虽然……但是……”“不但……而且……”说话。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过程与方法:①以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②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文本对话,感悟课文内容;
③巧设空白,通过对比探究,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
④通过拓展资料,丰富知识,扩大阅读面,体验创新。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常想别人没想到的事能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并树立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悟小徒弟以少代多的画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难点:用“虽然……但是……”来评价三位徒弟的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人一张白纸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课文
宋朝有个皇帝叫赵佶,他很喜欢画画,常常出一句诗,让前来考试的人画画,以此来选拔人才。有一次,他出了一句“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诗句。那些考生不是画了一片草地加上一朵红花,就是许多绿叶中插着一朵花。虽然他们的画也符合诗意,但宋徽宗没有一个满意。但他看到最后一张画时,不禁连声叫好。只见画上画着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一位少女穿着一身绿装在林子里荡秋千,只有那张小嘴是红红的。
请问,宋徽宗刚开始为什么不满意?看到最后一张画时,为什么又连声叫好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事)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这是一篇选学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反馈交流
(三)、随题读文,重点研读小徒弟的画
1、画师要考徒弟什么?读出相应的段落。(板书:画多)
2、画师考得结果怎样?哪一句是写结果的?
屏幕显示:画师看了他俩的画,没有露出满意的神情。当他拿起小徒弟的画时,禁不住点头称赞。
读一读,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三个徒弟各画了什么?为什么画师不满意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而对小徒弟的画却点头称赞?)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这些问题自己去找一找。
3、根据问题研读课文
(1)、大徒弟画了什么?要读出“多”要强调哪些字词?指名读(板书;很多小骆驼)
(2)、二徒弟画了什么?从哪里看出多?(板书:许多骆驼头)
(3)、三徒弟画了什么?读一读画的内容(板书:两只在山谷中走)
小徒弟画得多吗?从哪里看出很少?(几条、一只、另一只)
4、比较三幅画,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
(课件显示三幅画)
师:这三幅画,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画得更多,为什么画师对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反而不满意,而对小徒弟的画,画师却点头称赞?你能体会其中的妙处吗?(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
作文八:《12、《想别人没想到的》》2400字
“基于标准的教学”教学设计
《想别人没想到的》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新郑市实验小学
马 英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想别人没想到的》是新课标人教版第六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内容比较简单。讲的是一个画师考三个徒弟,看谁骆驼画得多,结果小徒弟用“以少代多”的创新思维方法赢得了师傅的称赞。教材选编本课的意图是进一步训练学生默读能力和自学能力,并结合课文开阔学生的思维,从而教育学生要爱动脑筋,常想别人没想到的事,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孩子已经有了独立阅读能力,能在阅读时围绕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出问题,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学生能过运用以前的学习方法,抓住重点词句,读悟结合,体会课文表达的意思,在这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自主探究,在学习中巩固和提高,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能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深入读文的基础上,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朗读课文,能抓住重点词句,领会小徒弟的画为什么得到画师的称赞
3、联系上下文和借助生活实际,明白要勇于开拓创新、勤动脑、多思考,才能想到别人所想不到的,才能有新的收获。
学习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
2、难点: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
1.预习课文。
2.收集一些 “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
评价设计:
1、目标1的学习,课堂上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生字词,通过指名读生词、长句、难句,95%的学生达到读得正确、通顺、流利,并且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目标2的学习,在深入读文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能抓住重点词句、读悟结合、同学评价、教师点拨评价的方式,领会小徒弟的画为什么得到画师的称赞。
3、目标3的学习,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联系上下文和借助生活实际,通过课堂观察、学生交流、教师点拨的方式明白要勇于开拓创新、勤动脑、多思考,才能想到别人所想不到的,才能有新的收
获。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画杨桃》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今天我们来学习《想别人没想到的》,看看同一件事从不同角度想会有什么不同吗?出示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事。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揭示课题,直接让学生明白想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去想,也会有所不同。)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同学们按自学提示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画出生字词,同桌合作,识记字形,理解词意。
(3)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与同桌讨解决。
2.学生按要求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反馈交流自学情况。
课件出示:
(1)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指名读,齐读。
召(zhào)集 骆(luò) 驼(tuo) 连绵(mián)起伏(fú) 若(ruò)隐若现 恰(qià)好
(2)交流词意。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自学,掌握生字词,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三、讨论汇报交流。
1、通过朗读课文,提问学生,你最喜欢谁的画?为什么?你不喜欢谁的画?为什么?
2、指名回答,师加以归纳:
3、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同桌讨论讨论)
4、指导看图,结合插图理解小徒弟的画。强调“只画、一只、另一只”等词。(板书:——两只)
5、小徒弟的这幅画受到了画师的称赞,大徒弟和二徒弟感到很奇怪,奇怪什么?那画师是怎样具体评价这幅画的?齐读画师说的话。
① 最后一句是用什么语气?再读一读。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反问句表达的意思更加肯定。) ② 理解“连绵起伏、连绵不断、若隐若现”
③ 小徒弟的画中,哪只骆驼是若隐若现的?正是因为若隐若现,所以谁也说不清会有多少只骆驼将要走出山谷,谁也说不清后面究竟跟着多少只骆驼,小徒弟用有限的两只骆驼代表了无限的可
能,这就是想别人没想到的,这就是以少代多。(板书:以少代多)
6、画师的评价多么的准确啊,再读读他说的话。
7、听了画师的话,你们明白他为什么称赞小徒弟的画了吗?(因为他的想别人没想到的。)大徒弟、二徒弟没想到什么?(没想到“以少代多”的作画技巧。)画师称赞小徒弟的画,大徒弟和二徒弟起初还感到特奇怪,现在终于明白了吧!
8、如果你是大徒弟或二徒弟,你想对小徒弟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诵读品味,合作学习,让学生体会小徒弟为何会被画师称赞,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意识和能力。)
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一张纸,即使画满了骆驼,也是有限的,小徒弟不光画法简洁,而且利用山路转弯,只画了两只行走的骆驼,意味深长,给人留下无限想象。他为什么能这样做呢?因为他肯动脑筋思考,想别人没想到的,只有这样,才能有所创新。(板书:动脑、创新)
像这样想别人没想到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再来学一篇。
1、《踏花归来马蹄香》
你从哪里看出这个人的画很有创意?他是怎么表现出香的?
2、你通过读书或课文里读过的,知道有哪些像这样的事?(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爱迪生救妈妈、冲气雨衣、皮球浮上来了、乌鸦喝水??)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学到不少创新经验。
3、在生活中,你自己也有做过别人没做过或想到过别人没有想到的事情吗?(举一些熟悉的科技创新的例子)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资料,丰富知识,扩大阅读面,体验创新。在学习课文中加深体会,明白要勇于开拓创新、勤动脑、多思考,才能想到别人所想不到的,才能有新的收获。)
五、作业:考考你
我们也来当一次小画家,画一画“深山藏古寺”看看谁的画最有创意。
(设计意图:继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开拓创新。)
六、全文总结、感悟道理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要肯动脑筋,大胆创新,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多动脑筋,多想别人没想到的事,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孩子。 板书设计:
12想别人没想到的
大徒弟——很多
二徒弟——许多
小徒弟——两只(以少代多)
(动脑、创新)
作文九:《想别人没想到的反思》500字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
《想别人没想到的》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的是一个画师考三个徒弟,看谁能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的骆驼最多。结果小徒弟用“以少代多“的创新思维方法赢得了称赞的故事。这篇课文故事性强,文字浅显,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阅读和理解。这堂课我的教学目标是: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
3、体会小徒弟的画为何会被画师称赞,明白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
教学难点:
明白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 我首先以课文前面的略读提示导入,让学生读略读提示,然后提问:这段文字要我们怎样学习课文,学生回答之后,带着学习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通过填空的形式,让学生来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了解课文内容后提出问题:画师的考题是什么?最后他考得的结果是什么?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默读课文找出答案。根据学生的回答,我相机出示画师考得的结果的句子,让学生读后针对这两句话能提出什么问题?以三个徒弟分别画了什么?为什么画师称赞小徒弟的画?学生抛出的这两个问题来展开学习。在学习中我把三个徒弟的画放在一起比较让学生来评价,并了解三个徒弟作画时的想法。因为文章比较浅显,学生很容易读懂。
作文十:《《想别人没想到的》说课》2100字
《想别人没想到的》说课
设计理念
本课顺应中、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从故事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思维和兴趣充分调动的基础上,进行课文的学习。同时,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学习中拓展开去,想别人没想到的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说教材
《想别人没想到的》一文是人教版第六册第三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本课通过一个浅显易懂的故事,告诉学生要善于开动脑筋,想别人没想到的。
针对课文的特点,我把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确立为: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想别人没想到的”的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为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
说教法
学习语言的过程,应该是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获取的过程。这篇课文篇幅短小,文字也较浅显,但讲述的道理却很有启发性。课堂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让他们在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关键问题进行讨论交流,让他们体会到为什么小徒弟的画能得到画师的称赞。同时,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议中、感悟句意,积累语言,训练语言,激活思维,使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说学法
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年龄特点,学生在“找一找、划一划、读一读、说一说、品一品、谈一谈“中,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团结协作。在学习中不仅明白了课文所包含的真谛。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培养了学生”想别人没想到的“的全新意识。
说课堂教学行为策略的具体运用
(一)激发兴趣设置悬疑
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入手,“画师给每个徒弟一张同样大小的纸,让他们画骆驼,那谁会画得最多呢?”导入新课,引学生入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文的学习,同样又了解了事情的起因,为学习故事做好铺垫。
(二)主动参与积极探索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师生之间的共同交流,让学生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从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当中,获得知识,得到快乐。
1、划一划
让学生在读文过程中边想小徒弟受画师称赞的原因,边划出三个徒弟的不同画法,同时在小组中交流,读一读,说一说,在读与说中体会只有想别人没想到的才是创新,才能把事情干得更好。
2、品一品
(1)学生读了大徒弟的画法后,品一品“你从中悟出了什么?”从“细笔、密密麻麻、画满、很小”等词中,学生品出他画得最多,从“得意”中品出他的自以为是,当学生品出了个中滋味之后,自然也就能将句子读好。
(2)品味一些优美和用得好的词语。如形容山多的“连绵不断”和“连绵起伏”另外还有“若隐若现、恍然大悟”等,这些词都让学生去语境中品味。在学生理解了画师的话之后,我引导他们说出,啊,我们真是——(生接)恍然大悟呀!
3、说一说
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的过程,就是学生感悟和内化语言文字的过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也是检查学生是否学懂课文的一种手段。
(1)让学生在读文后用自己的话说说小徒弟受画师称赞的原因,只有当他真正读懂了课文,他才可以说出自己的理解。
(2)在理解了画师的话之后,让学生站在两位徒弟的角度上说说自己的心里话,让“他们”看到自己画的不足。
(3)说说你还有没有别的画法来画更多的骆驼。
(4)说说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想别人没想到的事例。
(三)朗读课文拓展升华
1、小组中互相品读,展示自己的个性朗读。
2、班级中相互评价,提高彼此的朗读水平。
3、随文阅读《踏花归去马蹄香》,说生活中想别人没想到的事,都是对课文的一种拓展与升华。
说教后反思
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在学习课文当中,我突出了以读代讲的学习方式,以师评、学生互评的评读方式,鼓励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促使学生在读中体会,感悟。如:读大徒弟的画法时,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关键词语“细笔、密密麻麻、满、很小很小”等词,明白了大徒弟也努力想画出最多的骆驼,然而,不善于创新想别人没想到的,是很难获得最后的胜利的。
现在的学生思维越来越活跃,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有时,课堂上出现一些不在教师教学设计之内的好的思维的火花,就可以考验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及应变机智。而这堂课中,我却没有很好的抓住学生思维的火苗,让它遍地开花。当一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徒弟的画面之后,他加上了自己的观点:“老师,我认为小徒弟的画画的骆驼还不够多,我还可以画得更多!”我有些激动,又有些懊恼。激动是因为他这么快就想到了别人没想到的,懊恼则是这样一来,他就把我设计的下面的环节提前了。我不得不让他说完,“如果他在画面中那只骆驼的前面再画上一只骆驼的屁股或尾巴,就证明已经有许多骆驼走过去了,不就有更多的骆驼了吗?”“是啊,你想得真不错,想到了别人没想到的。”话音刚落,班上的孩子情不自禁地为他鼓起掌来。孩子们创新的火花这时都被激活了,此刻我却没有让他们把这种情绪延续下去,而是为了教学任务打断他们将我的教学继续下去。那一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戛然而止。待到我完成任务在让他们想想有什么好的画法时,却再也找不到当时他们激动的情绪。本来一次很好的思维训练,却因为教师一方的意愿而被无情地扼杀。
新课程讲究学生的发展,发展就是硬道理。想到这,回想我当时的行为,当时孩子们失望的眼神,我是多么的残忍呀!其实,给孩子们自由飞翔的天空,一堂课有没有上完真的就不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