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我爱故乡的杨梅》2900字
我爱故乡的杨梅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故乡杨梅的可爱,感受作者对杨梅对故乡的热爱。
2、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理解“细腻”“甜津津”等词语的意思。
4、仿照课文练写一种水果。
二、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是怎样把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等特点具体写出来的。
三、教学难点
了解杨梅树的可爱,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课件 各种水果(包括杨梅)课文纸 作者写作背景 描写水果形状 味道的词语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激发兴趣
1、同学们,在我们江南,有一种水果被誉为“江南奇珍,百果之王”,大家知道那是什么水果吗?(板书:杨梅)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欣赏江南的“百果之王”,好吗?课件出示杨梅图
2.同学们,看到这样可爱的杨梅,你们喜欢吗?有一位作家叫王鲁彦,他也非常喜爱故乡的杨梅,为此还写了篇文章叫(板书:我爱故乡的) 请齐读课题!
3.如果这篇文章叫你来写,你会写些什么呢?
4.作者写了这些内容吗?他是怎样描写的,又是如何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的呢?请同学们拿起课文纸,先自由地读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二、理清层次 明确目标
1.说说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师相机板书。树 果 形状 颜色 味道
2. 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学习第3、4、5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么具体描写杨梅果的。
三、逐段品读 领悟写法
1.学习第3自然段(出示第3段)
我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这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杨梅的形状是怎样的,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作者的喜爱之情?请用横线划出来。 预设:
(1) 指2个学生读
(2) 回答:杨梅的形状是怎样的?出示第一句和杨梅图片 有位同学也描写了杨梅的形状,他是这样写的。
(3)(出示两个句子)读一读,比一比
1.杨梅是圆的,生着小刺。
2.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
师:你觉得哪句写得好?为什么?第一句简单些,第二句具体些。你能比较一下,第二句具体在什么地方吗?
师:再读读句子,看看从(圆圆的)这个词你还可以体会到了什么?(生再读,体会)
(还可以体会到这些杨梅果特别可爱,作者特别喜欢它们。)
师:用了重叠词,不仅写出了杨梅果的形状,还能表现出作者对果子的喜爱之情。同学们试着读读这一句话,读出杨梅果的可爱。(生练习朗读)
师:杨梅果形状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板书:特点)看图引导:它全身长满了小刺。
师:请大家读读(这句话),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小刺的。(生齐读) 出示句子: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软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柔软。
(出示杨梅实物(青的、红的)让生看一看,摸一摸。)
预设:通过用手摸感受了刺会随着杨梅的渐渐成熟而变软;通过品尝让人感受到小刺的细腻和柔软。体会到作者对杨梅的喜爱之情。 用舌头舔一舔 随机理解细腻:光滑 细致
你觉得奶奶的手和婴儿的手做比较的话,谁的手细腻?我们班谁的皮肤特别细腻?
细腻而柔软的小刺你喜欢吗?谁能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作者为什么能这么生动地写出杨梅的特点呢?他是怎样观察的?(板书:眼看、手摸、嘴尝)说明作者观察得怎样?(板书:细观察) 师:对!正是因为作者对杨梅进行了十分细致的观察,才能这么生动地写出了杨梅的特点。
3.学习4自然段:
杨梅果是什么颜色的?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用横线划出有关颜色的词。(生默读课文,划词,并在老师的引读下感知“淡红”、“深红”、“黑红”、“鲜红”这四个词。)
师:用上这些词,准确地写出了杨梅果成熟时颜色的变化,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把颜色变化的词语连接起来的?(先??随后??最后??)
出示句子:
杨梅( )是淡红的,( )变成深红, ( )几乎变成黑的了。
观察了外面的颜色,作者觉得不过瘾,还咬了一口,观察了里面的果肉呢!
齐读句子:
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
师:看到这么新鲜红嫩的果肉,你是不是馋得想流口水呀?谁想先尝?(指名读、齐读)伸出你们的舌头看看,哦,大家嘴唇上舌头上都染满了鲜红的汁水,就像化了妆一样。用手擦擦嘴唇,还是鲜红鲜红的。看来是擦不掉了,作者用了哪个词来说明这红色能保持很久呀?“染”)
师:多么美丽、多么鲜艳的颜色呀!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自然段吧。(生齐读)
师:看,这是什么?(出示实物或图片)想吃吗?你们要是能用上连接的词语把桔子颜色的变化说出来,我就给你尝一尝。(出示幻灯) 先说表皮颜色的变化,再剥开皮,观察果肉的形状、颜色,品尝它的味道。
师:如果同学们在观察水果时,也能这样由表皮到果肉仔细地观察,用上这样的词语准确地进行描写,一定能写好作文。
4.学习第5自然段:
师:品尝了桔子的味道,咱们再来尝尝杨梅的味道,请大家自由放声的读一读第5自然段。(出示段落)
师:杨梅的味道是怎样的?
(未熟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了。)
“甜津津”的意思吗?
( “津”有三点水,“甜津津”说明水分(多)、汁水(甜),很好吃。) 师:你们吃过什么东西,味道也是甜津津的?
(水蜜桃、西瓜、梨子等)
师:说得不错。那么熟透了的杨梅是“又酸又甜”、“酸中带甜”、还是“甜中带酸”呢?
师:作者把杨梅的味道写得多清楚啊!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还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一起读一读吧。
(生齐读课文)
师: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也可以用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清事物的特点。
四、感情朗读 总结写法
1.作者故乡的杨梅,你喜欢吗?想吃吗?那就把你的喜爱之情化作动情的朗读,让后面听课的老师听了也特别想吃,好吗?
2.配乐朗读3、4、5自然段。
3.后面的老师想吃这样的杨梅吗?说明你们读得好,更说明作者写得
好。作者为什么能把文章写得这么生动具体?引导学生归纳:
1、按一定顺序具体写。(板书:按顺序)
2、细致观察(看、摸、尝)抓住特点。(板书: 抓)
3、对故乡杨梅的喜爱。(板书:表感情)
五、写法迁移 介绍水果
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出示词语超市:描写形状 味道等词)
1、分组交流,合作写一写。每组发一种水果。
2、代表上台介绍,点评。
六、激发兴趣 拓展阅读
1.这篇课文除了具体介绍杨梅果以外,还描写了杨梅树,作者是怎样描写的,为什么要写杨梅树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探讨。
2.(看时间定)这篇文章是作家在西北生病时看到窗外的绵绵细雨,不禁想到了家乡,思念故乡时写的,原文可长的很哪,对杨梅还有许多精彩的描写,比如,拿它和荔枝对比写,“荔枝的光色是呆板的,像玻璃,像鱼目;杨梅的光色却是生动的,像映着朝霞的露水呢!” 还有这样的描写:“人家把它一船一船的载来,一担一担的挑来,我们一篮一篮的买了进来,挂一篮在檐口下,放一篮在水缸盖上,倒上一脸盆,用冷水一洗,一颗一颗地放进嘴里,一面还没有吃了,一面
又早已从脸盆里起了一颗,一口气吃了一二十颗,有时来不及把它的核一一吐出来,便一直吞进了肚里。”
怎么样,是不是口水流出来了,快去找来原文,和课文对照着好好读一读,品一品吧!
板书设计
表感情
树
果
按顺序 细观察 抓特点 形状 圆圆的 长小刺 颜色 表皮 淡红 深红 变黑 果然 新鲜红嫩 味道 又酸又甜 甜津津
作文二:《我爱故乡的杨梅》3700字
我爱故乡的杨梅
教材分析:
从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突出了它的可爱,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这里既有突出强调的作用,又能引起读者的好奇:“我”为什么爱杨梅,杨梅有哪些可爱之处呢?接着,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雨的及时,杨梅树的渴望以及它那旺盛的生命力。然后,作者抓住杨梅的形、色、味的特点,生动、细腻地描写,使读者对杨梅产生了如见其形、如观其色,如品其味的感觉。另外,在描述的过程中,作者对杨梅的喜爱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顺序进行
叙述,语言十分精练、简洁、朴实、亲切,是学生学习写作的一篇很好的范文。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不同目的的品读,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作者情感的体悟,让每一次读都带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步步深入,层层推进,让学生从理解内容到有感情地朗读表现文本。在读中感悟,理解,交流,在深入的品读中,品词品句,走进语言文学,体会感悟文本。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本课主要让学生多读多想,以自学和讨论为主,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生动图片,让学生对杨梅有最直观的了解,帮助其丰富生活体验,通过情境的创设换起学生的情感。感情朗读,体验作者的用词准确,语言朴实、流畅之美。
教学目标:
1.自学掌握6个生字的音、形,理解贪婪、吮吸、甘露、细腻等词的意思。
2.通过有感情朗读体会杨梅的可爱之处,感悟语言文字的美。
3.课外拓展,了解背景,感受作者的思乡、爱乡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体会杨梅的可爱之处,感悟语言文字的美。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思念故乡,热爱家乡的深厚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同学们,平时你都爱吃什么水果啊?那你们知道被誉为“江南奇珍、百果之王”的是什么水果吗?(出示杨梅图片),它就是杨梅,说起杨梅,你们一定不陌生,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预设1:看大家聊杨梅聊得这么起劲,有位来自杨梅产地宁波镇海的老爷爷王鲁彦,也想和参加大家的讨论,让我们一起去听听他是怎么介绍他故乡的杨梅的。这节课,就让我们
随作家鲁彦一起,走进那如诗如画的江南,同他一起去品味他故乡的杨梅。(出示课题)
预设2:大家都爱吃杨梅,但是你们对杨梅了解的并不多。没关系,这里就有位来自杨梅产地宁波镇海的老爷爷王鲁彦,我们就请他来给我们介绍一下他故乡的杨梅。这节课,就让我们随作家鲁彦一起,走进那如诗如画的江南,同他一起去品味他故乡的杨梅。(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先去读一读课文。碰到难读的生字、词语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刚才,我们在读的过程中碰到“老虎”了吗?这一课的老虎应该就是本课的生字词了。现在就请同学们到小组内相互学习学习,不认识的可以请教一下别人。
(小组交流)
3、“老虎”赶跑了吗?(赶跑了)真的吗?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课文中还有许多词语朋友,见咱们班的同学这么能干,都急着要出来和大家见面呢。来看看他们是谁。 贪婪 吮吸 甘露 平滑 细腻 柔软 狭长 渐渐
又酸又甜 细雨如丝 甜津津 四季常绿 新鲜红嫩 豆腐
(开火车认读)
三、品读杨梅的可爱。
1、我们扫清了课文中的拦路虎,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找出描写杨梅的句子,并想想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的,是怎样写出这个特点的。
2、全班交流:我们班同学学得可真认真,老师都不忍心打断了,那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鲁彦爷爷故乡的杨梅是怎样的?
(唔!找到一处了,还有是吗?留个机会给别的同学好不好?她把机会留给大家。还有哪些句子呢?)
预设:
形状:圆圆的,有小刺。理解“遍身”。圆圆的,遍身长满小刺(做手势)像什么?(刺猬)而且这些小刺还会变化呢?(理解杨梅果刺的变化过程。)(出示杨梅图片)
颜色:圈出表示颜色的词,想不想看看这些颜色是怎么变化的呢?(出示杨梅颜色变化的图片)
味道:划出表示味道的词。(又酸又甜,甜津津)
师引读:没有熟透的杨梅是——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
4、朗读。
师生对读,教师读歌谣,学生读句子(老师说得更简单,请你读读对应的句子):端午节后满枝头,桂圆大小遍身刺,淡红深红变黑红,酸酸甜甜人人爱。
三、研读“我爱杨梅”,感悟喜爱之心。
1、设疑导入
同学们,全文都在写杨梅,那么我们就把题目改成“杨梅”好不好?看来大家不忍心舍
弃啊,我们就再留一部分,看你能不能帮作者说清留下这两个字的理由。“我爱杨梅”吗?你从哪里发现了?自由读读,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2、研读“我爱杨梅”
预设一: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
a、这句话最直接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对杨梅的喜爱。
b、指导朗读
C、习作指导:我们在写作文时,可以这样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来作为作文的开头。例如写自己最喜欢吃的西瓜,就可以在作文一开头就说——我最喜欢吃的水果是西瓜。这叫做开门见山。
预设二: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从这里看出了“我爱杨梅树”。(我爱故乡的杨梅,那第二段写的是什么?(杨梅树)学生自己读读第二段,你能不能从这段话中感觉到作者心中的爱。)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喜爱杨梅树呀?(课文中把杨梅树当成了小朋友。)
(1)“贪婪地吮吸”是怎么样子的?
小朋友吃果冻的时候,先剥开上面的纸,然后去吸——轻轻地吸还是用力地吸?(用力地吸)这就是“吮吸”。这时候,你肯定是吃了一个还想一个,吃了第二个还想吃第三个,永不满足,这就是“贪婪”。多可爱的小朋友呀!
(2)刚才我们吮吸的是果冻,那杨梅树在贪婪地吮吸着什么呀?(理解“甘露”)你们为什么要这么使劲地吮吸?(多吸点,雨水很甜,想快点长大。)
(3)“伸展着”,用手来做一个动作!(展开双臂的动作)
(4)“欢笑着”,人才能欢笑,这里杨梅树在雨雾中怎么欢笑呀?(杨梅树在雨雾中上下飘动,好像是一个小孩子在欢快地笑)多有生命力啊!(出示图片)
(5)这里,作者把杨梅树当作一个可爱的孩子,可见他有多喜爱啊。(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杨梅树有旺盛的生命力,真是惹人喜爱,怪不得作者要说——(齐读课题,要求深情地读)
预设三:摘一个放在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我感觉作者喜欢杨梅。
放在嘴里的杨梅,它的小刺那么平滑,细腻,柔软,杨梅果这么可爱,所以作者要说——(齐读课题,要求深情地读)
预设四: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
大家读一读,看看谁能读出对杨梅的喜欢?
(指名读,从“轻轻”“咬”“染满”指导学生的朗读)
作者太爱杨梅了,他要说——(齐读课题,声情并茂地读)
预设五:我小时候,有一次吃杨梅吃得太多,发觉牙齿又酸又软,连豆腐也咬不动了。
这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尽管牙齿被酸倒了,我还是喜欢杨梅。
(补充我吃杨梅的事例:人家把它一船一船的载来,一担一担的挑来,我们一篮一篮的买了进来,挂一篮在檐口下,放一篮在水缸盖上,倒上一脸盆,用冷水一洗,一颗一颗地放进嘴里,一面还没有吃,一面又早已从脸盆里拿起了一颗,一口气吃了一二十颗,有时来不及把它的核一一吐出来,便一直吞进了肚里。)
杨梅这么好吃,所以作者忍不住要说——(齐读课题,声情并茂地读)
四、研读“我爱故乡的杨梅”,体悟爱乡之情
1、看来,我确确实实是太爱杨梅了。大家说得老师心服口服。咱们就把题目改成“我爱杨梅”,好吗?这“故乡的”为什么不能去掉?课文中提到故乡的就只有第一自然段,其他地方可是再也没有直接说到故乡了。
2、我们一起读读下面的这些内容,大家再说想法吧!
(出示介绍作者和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材料:王鲁彦,浙江宁波人。由于抗战爆发,他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别的城市去生活。人在他乡,对于家乡的一景一物都会倍感亲切与留恋。杨梅勾起了作者对故乡无尽的思念,作者正是借着这小小的杨梅抒发对故乡的深沉的爱。)
3、此时,你觉得要不要 “故乡的”三个字,为什么?
(因为作者在西北思念故乡??)
(因为作者看着春雨想到了故乡,然后想到了杨梅。)
4、是啊,此时的杨梅不是大家眼里酸酸甜甜的杨梅,那是相思的杨梅。他仅仅是相思杨梅吗?(相思故乡。)
5、小结,齐读课题。
是啊,思念故乡的天,故乡的田野,故乡的杨梅。我们还能把故乡删去吗?(齐读课题)
五、运用写法,学说杨梅。
1、常言说:“月是故乡明,水是故乡甜,情是故乡真,人是故乡亲。”正是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牵挂,对故乡杨梅的深深喜爱,才有这样深刻的记忆,才有这样细腻的描写。老师也想请大家拿起热爱家乡的笔,像作者一样,写下对自己熟悉的一种特产的深深喜爱吧!
2、那么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把你熟悉的特产,介绍给小组内的同学,好吗?(组内交流)
3、现在我们就开一个小型的博览会,谁愿意把你知道的特产介绍给大家?
六、作业超市:
今天,咱们通过学习,不仅认识了一种水果,还学到作者的写作方法,收获真不小,现在老师带同学们去作业超市逛一逛,好吗?
喜欢写作的你,学着课文的样写一写你最爱的水果。
喜欢积累的你,摘抄本文的好词好句。
喜欢画画的你,画出你心中江南的杨梅。
喜欢朗读的你,可以配乐朗读课文。
喜欢背诵的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喜欢上网的你,遨游Internet,搜索更多杨梅的资料。
作文三:《我爱故乡的杨梅》2600字
实验东校 施伟芬
《我爱故乡的杨梅》是实验教材第六册中的一篇课文,是一篇经典老课文。
作者采用细腻的手法,具体地描绘了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可爱。写杨梅果的
形、色、味,处处可见描写细致的语句。比如:杨梅果上小刺的特点和变化,颜
色的几次变化,成熟过程中酸甜味道的细微变化,以及作者那种细致入微的感受
等,字里行间透出作者对故乡杨梅的喜爱之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其中描写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的语段是语言学习的典型范例。为了培养
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学写状物文章的要求,
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主要抓住描写杨梅果的形、色、味的三段来引导学生感知、
品读文本,感悟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同时,将状物文章的一些写作方法贯穿
在教学中,不时地进行渗透,努力将读写有机结合得更好。
师:请大家默读课文。
生:很耐心地读着课文。
师:读了以后,你看到或听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也听到了杨梅树在喝着甘甜的雨水。 生2:我感到杨梅树正在吐叶、长大,孕育着杨梅果。 生3:杨梅树吮吸着乳汁,积聚着力量。
师:是呀,一切都显得那样的生机勃勃。板书:生机勃勃 师:请你们试着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过渡:杨梅树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就挂满了杨梅。
师:(出示4、5、6节。)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分别介绍了杨梅果的什么?
根据回答板书:形状、颜色、味道
师:文章用了三节,从形状、颜色、味道三方面介绍了杨梅果的特点,这是一种
很好的介绍事物的方法。下次你们向别人介绍某种东西时,也可以分别从它
的几个方面来说。现在请三个人来读读课文,想一想作者笔下的杨梅果怎么
样?
三名同学读课文,根据回答板书:惹人喜爱
师:请大家细细读课文,找找句子,说说你从哪儿体会出杨梅的惹人喜爱?
形状
生1:我来说说杨梅果的形状。我觉得小小的杨梅浑身竟长满刺,像小刺猬,十
分惹人喜爱。
师:那请你读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受。
生2:我觉得杨梅果圆溜溜的,很可爱。
师:那也请你读读课文,让我们看到杨梅果的可爱。 师: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在脑子里勾画出杨梅果的形状。 颜色
生1:我来说说杨梅果的颜色。杨梅在生长的时候,颜色会发生变化,先是淡红
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是黑的了。这一点吸引我。(随机播放颜色的
变化。)
师:请你读读写颜色变化的句子,让你的读也吸引一下我们。 生1:很有感情地读句子。
生2:由于太红了就像黑的了,多么有趣可爱呀!我也要来读一读。 师:你们读得都很吸引人。谁还能用上“先是??随后??最后??”说说杨梅
颜色的变化。
指名学生看图说话。
生3:轻轻咬开杨梅就会看到鲜红的果肉,流出甜美的果汁,我多想尝一尝!
师:那你就边读边尝吧。
生4:老师,我也想来尝一尝。
师:给你这次机会。
师: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是黑的了。这是写杨梅外皮的颜
色变化。而下面的,你??(生接上来读下面的句子。)这是写杨梅里面的
肉和汁水的颜色。作者描写杨梅颜色的顺序是从??(生:外)到??(生:
里)。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也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 师: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吧,在脑子里把杨梅果的颜色填上。 味道
生1:杨梅甜津津的很好吃,我喜欢吃杨梅。
师:那你就为我们甜甜地读一读吧。
生2:杨梅的味道讨人喜欢,所以作者不停地吃,结果把牙齿也酸倒了,真好玩。
师:看来杨梅真正的味道是甜中带酸的。那“酸倒了牙齿”怎么还说它惹人喜爱
呢?
生2:虽然后来感到酸酸的,可是吃起来却很甜,所以还是喜欢的。 生3:吃杨梅可以消暑解渴,所以杨梅是惹人喜爱的。 生4:我从图片上看到那个小孩子流口水了,他一定特别喜欢吃杨梅,所以不怕
牙齿酸。
师:你们的理由都很充分。那谁读一读句子,让大家感受到杨梅味道的甜美呢。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我真想现在就吃到那甜甜的杨梅。作者故乡的杨梅色佳味
美,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难怪作者每每想起故乡的杨梅,都会情不自禁
地说??(生: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 师:写这篇课文的作者叫鲁彦,他是浙江人,杨梅是浙江的特产,作者向我们介
绍的就是自己家乡的特产。我们班的小朋友也来自很多不同的地方,你们能
来向大家介绍你家乡的特产吗? 生1:我的家乡在嘉定。嘉定的大白蒜很出名,它的营养价值很高。
生2:我的家乡在绍兴。我们家乡出产有名的绍兴老酒。
生3:我的家乡在宝应。我们那儿荷塘特别多,夏天荷花开放美丽极了。荷花好
看,莲藕好吃。你们看这是莲藕汁,喝了可以美容。
生4:我的家乡在福建。我们家乡的特产有龙眼。它长着圆圆的身子,黄黄的皮
肤,白白的肉,吃起来甜甜的。 ??
1、展开想像,感受“爱”。
儿童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世界的,他们怀着各自的情感和想像去感受文学那美
丽迷人的魅力。教学时,教师应以图画的展现、音乐的渲染,将学生带入可感可
触的情景,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联想悟情。教学描写杨梅树的那节时,我利用多
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配乐朗诵,使学生产生了想像,想像在这迷迷蒙蒙的春雨
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最后,教师请学生用朗读来表达此时此刻的感受。
朗朗书声表达了学生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立足文本体悟语言,让学生在感受
语言之美的同时,获得了情感的熏陶,享受了审美的乐趣。
2、自主阅读,品味“爱”。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发展,让学生学会观
察、发现问题,自己去探究、解决问题,使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
全过程,引导学生因文悟道。教学描写杨梅果的形状、颜色、滋味时,我请学生
细细读课文,找找句子,并说说从哪儿体会出杨梅的惹人喜爱。学生通过抓住文
章重点词句边读边品、边品边悟,在讨论交流、自主阅读中,杨梅形状的可爱、
颜色的鲜活、味道的甜美尽展眼前,作者对杨梅的赞美,对故乡的喜爱尽在不言
中。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将知识的认识、语言的品味、内容的鉴赏、方法的探
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形成融为一体,把“爱”的教育渗透其间,使语文
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 3、拓展延伸,内化“爱”。
母语学习过程中听说读写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
吸收优秀作品的语言和思想精华,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和思想,正确、清楚地表
达自己的思想。学完课文后,我根据班级学生来自许多不同的地方这一实际情况,
设计了一个语言实践活动——“说说家乡的特产”。这一环节,拓展了学生学习
的内容,开发了学生学习的资源,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过程中,提高了自身
的修养,感受了家乡的美好。“爱”的情感在内心生根、发芽、成长。
作文四:《我爱故乡的杨梅》1600字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 14课《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的生字、生词,并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在这里, 老师想考考大家的记忆能力,谁能告诉老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杨梅的?
生:从杨梅树和杨梅果两方面。
师:作者抓住了杨梅果的哪三个方面来写的?
生: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三方面。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齐读课题。
生:我爱故乡的杨梅。
二、出示目标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需要完成以下三个目标: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杨梅的美,从中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试着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
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完成的任务,有信心完成吗?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
生:有。
师:看大屏幕,我找同学读课文第二段。
其他同学边听边感受一下春雨中杨梅树的样子。生读。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长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 欢笑着。
师:能用一个词谈一下听后的感受吗? 生:美丽、茂盛。
师:带着这种感情自由读这一段。 生读。
师:谁能读给大家听? 生读。
师:咱们男女分开读,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看哪一组读得最棒? 生读。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杨梅树在春雨的浇灌下枝繁叶茂的情景,看大屏幕。欣赏过杨梅树的美,我们带着这种感 情齐读一下这一段。 生读。
师:这一段作者把杨梅树赋予了人的动作,所以说采用的是拟人手法。写作文时,你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使文章 更生动些。
师:下面我们比赛一下,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背诵这一段,记时开始。 生读、背。
四、讲读三——六段。
师:一棵棵杨梅树茁壮生长着,到了农历 5月份,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看大屏幕。 生读。
师:这一段是由什么写到了什么?
生:由杨梅树写到了杨梅果。
师:这种写作方法我们在第 9课就已学过, “这座桥不但坚固, 而且美观” 是过渡句,而本课是段, 所以称过渡段, 同样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齐读这一段。 生读。
师:那么杨梅到底怎么样?在这里,我们可以饱一饱眼福,看大屏幕,能描述一下你看到的杨梅样子吗?
生:圆的,有刺儿。
师:谁能读一下第 4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结合着大屏幕上的这道题,快速找答案。
生:杨梅的形状特点:(1)圆圆的(2)和桂圆一样大小(3)遍身生着小刺儿。
师:等杨梅渐渐长熟,小刺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齐读后两句,从中找答案。 生:软了,平了。
师:“细腻而且柔软”这几个字应该怎样读?细细品味一下。 生:练读。
师:杨梅果的形状可爱,自己再试着读一下这一段。 生读。
师:如果你去了江南,凭借什么才能买到熟透了的杨梅? 生看颜色。
师:看大屏幕,你都看到了哪些颜色? 生:淡红的,深红的,几乎是黑的。
师:自由读第 5段, 用圆圈圈出表示颜色的词, 同时填一下大屏幕上的这几个空。 生:填 “先??随后??最后??” 。 师:能用它说一句话吗? 生:早上我来到学校,先打开窗户,随后拿出语文书,最后放声朗读。
师:杨梅果的颜色这么美,自己带着这种感情读一下这一段。 师:齐读这一段。
师:杨梅果的形状可爱,颜色又那么美,味道怎么样呢?老师想让大家结合着大屏幕上的三道题自学这一段。 生:1、 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 2、 熟透了的杨梅味道是甜津津的。 3这么好吃的杨梅, 吃多了牙齿会又酸又甜。 师:自学的很好,下面咱们南边、北边分开读,看哪边实力最强? 生读。
师:4-6段中哪一段你最喜欢?给大家 5分钟的时间读背,会背了去给你的对手背。 生读背。
师:老师想检查一下同学们的掌握情况。
五、讲读第一段
师:作者为什么会把杨梅写得这么详细,这么美呢?我们可以从第一段中找答案,看大屏幕,齐读第一段。
生:(读)因为作者爱杨梅、爱故乡。师:带着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再齐读第一段。
六、总结。 师:结合着板书,共同来总结一下本节课所学内容。
七、小练笔
师:学习了作者的写作方法,我们来描写一个大西瓜。看大屏幕,假如你就是这个大西瓜,你怎样把自己的形状、 颜色、味道分别介绍给买主,让他们争先恐后来买你。我们先分组讨论一下,一会儿把你所想的告诉大家。
作文五:《我爱故乡的杨梅》2100字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描述了故乡的杨梅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突出了杨梅果的可爱,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课文篇幅短小,层次清楚。首先,作者开门见山地点出“我”的故乡所在地,“我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这里既有突出强调的作用,又能引起读者的好奇:“我”为什么爱杨梅,杨梅有哪些可爱之处呢?接着,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雨的及时,杨梅树的渴望以及它那旺盛的生命力。然后,作者抓住杨梅的形、色、味的特点,生动、细腻地描写,使读者对杨梅产生了如见其形、如观其色,如品其味的感觉。另外,在描述的过程中,作者对杨梅的喜爱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是:作者按杨梅的生长过程,由整体到部分,由表及里的顺序进行叙述,语言十分精练、简洁、朴实、亲切,是学生学习写作的一篇很好的范文。 教法建议
1.这篇文章短小,层次清楚。首先,让学生通读文章,看看课文写了什么。在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内容的同时,对学生着重进行三方面的能力训练,可分为三个层次来进行。 ①速读课文,记住主要内容。此层次侧重对摄取重要信息能力的训练。
②默读课文,复述课文的内容。此层次侧重对学生记忆能力、复述能力的训练。
③有感情地读课文描写的段落,让头脑的图像更清晰。这个层次侧重于训练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同时也对学生的绘画、描述等综合能力加以训练。
2.细读课文,抓住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一下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什么?这一步,重在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透视能力。
3.细品课文,感悟语言。要让学生深入地读课文,寻找课文中能使自己产生联想的句、段,细品课文,植根于课文中,想于书外。这一步训练,重在培养学生的悟性,因此,不要怕浪费时间,不要怕不着边际,不要给予简单的否定, 教师要多给以鼓励,让学生联想的积极性高涨起来,联想的翅膀张开来。
4.研究课文,找出文中自己认为值得学习的地方,加以评价,看好在哪里;也可以找出自己认为作者的败笔之处,评价败在何处,提出自己的最佳修改方案。这步训练重在学文。 词语注释
贪婪:贪图享受,不知道满足。
吮吸:原指把嘴唇聚拢吸取。本课指杨梅树吸收春天的雨水。
伸展:本课指杨梅树得到雨水浇灌,枝叶迅速生长。
甘露:课文是对春雨的比喻,有赞美之意。
细腻:细致光滑。
细雨如丝:形容雨很细小,像丝一样。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细腻——细微 贪婪——贪心 伸展——舒展 甜津津——甜丝丝
反义词:喜爱——讨厌 伸展——收缩 细腻——粗糙 柔软——坚硬
句段赏析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析 “细雨如丝”是春雨的特征。这既告诉我们杨梅树生长的季节和环境,又暗示了此时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甘露”是对春雨的比喻,有赞美之意。“欢笑”在这里暗示杨梅树在旺盛地生长。这一段作者采用拟人写法,写出了雨中杨梅树充满旺盛的生命力,在茁壮成长,写出了杨梅树的可爱。
2.答:杨梅的形状:“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长着小刺。”杨梅的颜色:杨梅先是淡红色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杨梅的味道:“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
3.这段话确实写得很美。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体会,从准确用词方面,从拟人写法方面去理解,也可以着重说说哪一个词或哪几个词你认为写得好,为什么好,要说出理由来。 课文提示
吃过杨梅吗?这篇课文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杨梅树的美丽,具体细致地描写了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强烈的热爱之情。读课文,想想:课题上为什么要加上“故乡的”?作者是怎样把杨梅写具体的?为什么会写得这么具体呢?
难句解析
1.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细雨如丝”,这是春雨的特征。既告诉我们杨梅树生长的季节和环境,又暗示了此时万物复苏,呈现勃勃生机。“甘露”是对春雨的比喻,有赞美之意。“贪婪地吮吸”即不知满足地吸收春天的雨水,这是杨梅树枝繁叶茂的重要原因。
2.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四季常绿”,说明杨梅树是常绿乔木,冬季也不落叶。“在雨雾中欢笑着”,“欢笑”在这里暗示杨梅树在旺盛地生长。这里采用了拟人写法,写出杨梅树的可爱。
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总写“我”爱故乡的杨梅。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杨梅树的美丽可爱。
第三段(第3至6自然段):讲了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写作特点
作者写家乡的杨梅,按杨梅的生长过程,有顺序、有重点地写了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层次清楚,描写细腻。拟人手法的运用,更使文章生动、有趣。
语言积累
细雨如丝 贪婪 吮吸 甘露 伸展 细腻 柔软 甜津津
1.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2.摘一颗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
阅读提示
这篇课文描述了故乡的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突出了杨梅果的可爱,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中心思想
这篇课文描述了故乡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可爱,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作文六:《我爱故乡的杨梅》4900字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
■ 罗凤三小 徐顺珍
教材分析:
《我爱故乡的杨梅》是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选读课文。这篇课文描述
了故乡的杨梅,从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突出了它的可爱,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课文篇幅短小,层次清楚。首先,作者开门见山地点出“我”的故乡所在地,“我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这里既有突出强调的作用,又能引起读者的好奇:“我”为什么爱杨梅,杨梅有哪些可爱之处呢?接着,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雨的及时,杨梅树的渴望以及它那旺盛的生命力。然后,作者抓住杨梅的形、色、味的特点,生动、细腻地描写,使读者对杨梅产生了如见其形、如观其色,如品其味的感觉。另外,在描述的过程中,作者对杨梅的喜爱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是:作者按杨梅的生长过程,由整体到部分,由表及里的顺序进行叙述,语言十分精练、简洁、朴实、亲切,是学生学习写作的一篇很好的范文。
教学目标:
1.认识与理解“贪婪、狭长、细腻、甜津津、细雨如丝”等词语;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学会简单运用。
3.理解与体会杨梅的可爱,体会作者喜爱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与体会杨梅的可爱之处,体会作者喜爱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并学会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设想:
一、回顾导入,揭示课题。
1、师:我们上学期学过关于思念故乡的古诗,还记得吗,请谁来背背? 指名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师:这首诗里,诗人想起了故乡的“茱萸”,便以此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喜爱之情。
有个著名作家叫王鲁彦,他也想念自己的故乡,所以写了一篇关于故乡的杨梅的文章,那让我们跟着他走进《我爱故乡的杨梅》吧!
二、认读生词,检查预习。
[小黑板出示]
贪婪 吮吸 甘露 平滑
细腻 柔软 狭长 渐渐
又酸又甜 细雨如丝 甜津津
四季常绿 新鲜红嫩 豆腐
请小老师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的故乡是指哪里?(江南)
2、杨梅上市大概是什么时候?(什么时候可以吃杨梅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
3、给各段落标上序号,想想哪几个自然段写杨梅树,哪几个自然段写杨梅?
四、深入课文,接近杨梅。
(一)、学习课文4——6自然段
1、故乡的杨梅是什么样的?课文哪几段是在写杨梅果的?
2、思考: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分别是什么样的?相机理解词语“细腻、甜津津”
(讲到形状时,拿杨梅实物做道具,请一位学生尝尝。)
3、杨梅的味道真是鲜美啊!那么,这么美味的果子是长在哪里的呢?(杨梅树上)让我们找一找课文哪一段是在写杨梅树的?
(二)、学习课文第2段
1、谁愿意来读一读这一段?
2、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了杨梅树充满生机活力?在书上划一划。
3、品读语句
(1)“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贪婪”说明雨水好喝, “吮吸”还可以是乳汁,你看到过小孩子吮吸乳汁吗,他们的神态是怎么样?(渴望、幸福的)
“甘露”甜甜的露水,说明什么?(春雨很丰富、很滋润)杨梅树如丝的春雨滋润着,好像在喝春天那甜甜的露水,真是舒服极了!
指导学生朗读。
(2)“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这句话让你感觉到了什么?(拟人的手法,写出杨梅树像孩子一样很可爱) 指导学生朗读。
4、春天到了,细雨如丝,杨梅树在春雨中欢笑着,来,杨梅树们,摆动你们狭长的枝条,快乐地舞动起来吧!你为什么这么快乐啊?
5、杨梅树就像孩子一样可爱,你喜欢他们吗?请你用朗读来表达你对他们的喜爱之情!
(三)为什么作者会对杨梅和杨梅树有这么深刻的印象,能够如此细腻的描写呢?
(是因为作者对故乡有一种喜爱之情)读第一段
四、说写结合,拓展练习。
1、通过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你对江南的特产杨梅是不是有了更多的了解呢?现在你在这里生活、上学,你就是一个江南人。你愿意面对着大家来介绍一下你们江南的杨梅吗?
(生介绍,介绍时要带有自豪的心情)[由于上课时间不够,此环节省略去]
2、介绍自己家乡的水果,模仿课文的语言来写。(选择一个角度——水果树,水果形状、颜色、味道等)
五、板书设计
我爱故乡的杨梅
贪婪 欢笑
杨梅树
杨梅
圆 甜
教学理念: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本课教学注重语言实践,
学生只有亲身体验到对象的真实性,才会更好地去感悟教材中带给学生的抽象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注重积累。借助课文内容,设计各种语言情景,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在语言实践过程中学会运用语言。
教学目标:
1、 正确认读:“嘴唇、豆腐、甜津津”等词语和短语;
2、 通过对关键词句的理解,感受杨梅及杨梅树的可爱;
3、 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在语言实践过程中学会运用语言。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爱杨梅、爱故乡的情感,并注意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品读描写杨梅树的蓬勃生机和杨梅果的形、色、味的句子。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在语言实践过程中学会运用语言。
教学步骤:
一、 谈话导入,大话杨梅
师:同学们,我们家乡有一种水果被誉为“江南奇珍、百果之王”,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板书(“杨梅”,板书)
师:说到杨梅,哪位同学能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相机归纳、评价,鼓励,引导将句子说完整)
预设1:看大家聊杨梅聊得这么起劲,有位来自杨梅产地宁波镇海的老爷爷王鲁彦,也想参加大家的讨论,让我们一起去听听他是怎么介绍他故乡的杨梅的,好
吗?看看他介绍的杨梅和我们了解的杨梅是不是一样的?
预设2:大家都爱吃杨梅,但是你们对杨梅了解的并不多。没关系,这里就有位来自杨梅产地宁波镇海的老爷爷王鲁彦,我们就请他来给我们介绍一下他故乡的杨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大家翻开语文书第141页。(出示读书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读书要求: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标出自然段,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课文中有几个(词语)特别难读,我想考考大家:
嘴唇 豆腐 甜津津
春天的甘露 狭长的叶子
四季常绿的枝条 平滑的刺
新鲜红嫩的果肉 鲜红的汁水
贪婪地吮吸 细腻而且柔软
扫清了生字词语的障碍,相信大家能把课文读得更好,请六位同学来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故乡的杨梅?(杨梅树、杨梅果)边说边板书。
三、品读杨梅树的可爱
大家都吃过杨梅的果实,杨梅树未必都见过。课文中就有一段写杨梅树的话,谁能找到,站起来读一读!
师:杨梅树在干嘛呢?(出示第二段第一句)
生: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师:假如你们就是一棵棵杨梅树,你们怎么吮吸,请同学们做一做动作。(生做动作)
师:我来采访下杨梅树,(你在吮吸什么呢?好不好喝?)
预设生:吮吸春天的甘露
师:原来这里的甘露就是( )。是什么味道的雨水?(甜甜的) 师:你们为什么要这么使劲地吮吸?
预设:多吸点,雨水很甜,想快点长大。
师:这就叫贪婪地吮吸。 谁能把这种贪婪读出来?(个别读,齐读) 师:杨梅树还会干什么?(出示第二句)
全体起立,做伸展的动作,欢笑着做。坐下后
师:请问下这根枝条,你想做什么?
生:希望雨下大点,长得更快(个别把你的希望、心情读出来,全班齐读) 师:作者把杨梅树当作( )来写的,用了( )的修辞手法。 预设一: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伸展,吮吸,欢笑)
是啊!用上了这些词,把杨梅树写得更加生动形象了!全班齐读。
预设二:作者把杨梅树当做人来写,好像把杨梅树当成是自己的好朋友。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杨梅树的喜爱,让我们一起把这种喜爱读出来。
过渡: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那么可爱的杨梅树孕育出来的杨梅果又是怎么样的呢?
四、品读杨梅果的形、色、味
外形
1、谁能找到写杨梅外形特点的句子“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形状、大小、长刺)
2、作者是怎样把杨梅的这个特点写具体的呢?
(1)比较: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更形象)
杨梅圆圆的,遍身生着小刺(用桂圆来比较,写杨梅的大小,更加具体形象)想不想看看小刺是什么样的?ppt展示未成熟的。
(2)它身上的小刺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变化: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软了,平了(平滑)。展示成熟的图片
3、小结:小刺平了,软了,放进嘴里使人感受到( )细腻而且柔软。我们平时吃杨梅,都是一口吃掉了,而作者却这么细心地把杨梅放在嘴里,观察到了小刺这细腻而且柔软的感觉。不知哪位同学有像作者一样这样细细品尝过杨梅,请他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个别读)让我们一起带着这种感觉来读一读第四自然段。(齐读)
预设二:颜色(由生到熟,颜色从浅到深)
1、那谁来说说杨梅果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
2、找到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杨梅的颜色变化。
(杨梅先是淡红,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 )
杨梅真的变黑了吗?那为什么说它是几乎变黑了?
“不是真的变黑,是因为太红了,所以像黑的”
颜色的变化说明杨梅逐渐成熟,说明作者仔细地去观察了杨梅的成熟过程,我们也来看看杨梅颜色变化的过程。Ppt(杨梅的颜色变化图)
你也能用“先是??随后??最后”来说一说其它水果颜色变化的过程吗?ppt(橘子草莓颜色变化图)。指名说一说。
3、这是杨梅外面的颜色,那轻轻咬开它,里面的汁水又是怎样的呢?
出示 :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读一读)
4、读着读着我们好像尝到杨梅的味道了,
预设三:味道(又酸又甜)
1、谁来说说杨梅果的味道?出示句子:指名读。
2、作者在这一段除了写杨梅的味道,还写了什么?指名读。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
还举例写了作者小时候贪吃杨梅的情形,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证实杨梅确实是既酸且甜的,只是成熟的杨梅甜多于酸;
师:还能看出什么来?
通过自己对杨梅的贪吃,来表现对杨梅的喜爱!
3、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爱吃一样水果,觉得越吃越爱吃,最后??
五、学习作者描写事物的方法,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深切、强烈的热爱之情。 我们和作者一样,都是江南的孩子。我们也吃过杨梅,为什么作者能够写出这样生动具体、亲切感人的文章呢?
生:因为作者非常喜爱杨梅,喜爱自己的故乡。
师:所以取题目为 (师完整板书课题,读课题)
是啊!作者爱故乡,也爱故乡的杨梅!所以作者远在他乡,经常想起故乡的杨梅,写下了这篇文章,还把文章写得这么生动感人。一方面是因为作者对杨梅按一定
顺序、抓住特点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板书:按顺序、抓特点)不仅观察了杨梅树,还观察了杨梅果;而且留心杨梅的发展变化;不仅用眼睛看,用手摸,而且放到嘴里品尝。所以同学们以后一定要注意留心观察,学习作者这种观察事物的方法。 我们今天也来学学这种写法,可以从形状、颜色、味道三个中选择一个,来写写橘子吧!
板书:
我爱故乡的杨梅
杨梅树
外形
杨梅果 颜色
味道
按顺序 抓特点
反思:
说说我们在备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 杨梅树,拟人句的教学。
我们觉得这段话中有一些词语对孩子来说是很难理解的,比如:
初案的时候,我们抓住这次词语一个个分析,结果试课的时候,发现吃力不讨好,学生很难理解,老师讲得很吃力,课堂也很沉闷。后来我们几个又坐下来讨论,最终决定抓住吮吸、伸展两个词语,从动作入手,引导学生理解整句话,体会运用拟人手法的好处。
2、 关于读写结合这一块。
我们起初想仿写整篇课文,但是觉得文章太长,课堂时间也不够。就忍痛割爱决定写片段,那又要考虑仿写外形、颜色、味道中的哪一个?几个人各执己见,争论不休,觉得都有可写之处。最后我们决定就让学生自己选吧,想写哪个就写哪个?
匆匆忙忙备课,肯定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作文七:《我爱故乡的杨梅》400字
36课我爱故乡的杨梅
二年级第二学期
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lán)地吮(shǔn)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nì)而且柔软。
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变黑,因为太红了,所以像黑的。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chún)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zhī)水。
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我小时候,有一次吃杨梅吃得太多,发觉牙齿又酸又软,连豆腐(fǔ)也咬不动了。我才知道杨梅虽然熟透了,酸味还是有的,因为它太甜,吃起来就不觉得酸了。吃饱了杨梅再吃别的东西,才感觉到牙齿被它酸倒了。
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语文教案设计)
参赛教师姓名:
教学内容:我爱故乡的杨梅(二年级第二学期)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作文八:《我爱故乡的杨梅》3200字
20 我爱故乡的杨梅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词。会用“发觉”造句。
2、理解句子意思,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3、能把联系紧密的自然段合并为意义段,说出合并后的主要意思。
4、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第四自然段。
5、能仿照课文写一种水果。
6、能按要求预习课文。
二、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写杨梅果的。
三、教学难点。
仿照课文写一种水果。
四、教具准备。
挂图 放大课文
五、教学时间。
4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出示挂图)问:同学们,你知道图中画的是什么吗,(让学生说说)这是杨梅,
是一种水果。我们这里不多,可在江南却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爱故乡的杨
梅》一课。
二、新授。
1、教师范读
2、让学生按要求预习课文。
(1)让学生看课后的“预习”,弄清预习要求。
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是讲杨梅果的。 (2) 学生读课文,思考预习中的问题。
(3) 查预习效果。
(第一自然段讲了“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第二自然段讲了雨中杨梅树的可爱;第三自然段讲了端午节后,杨梅树挂满了杨梅果;第四自然段讲了杨梅树的形状;第五自然段讲了杨梅树的颜色;第六自然段讲了杨梅的味道。第三、四、五六自然段是讲杨梅果的。)
3、让学生自学生词。
(1)读课文,找出生字词。
贪婪 吮吸 细腻 染上 汁水 甜津津 (2)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贪婪——不知满足的意思。
吮吸——把嘴唇聚拢吸东西。课文中指杨梅吸取春天的雨露。
细腻——精细光滑的意思。
4、让学生读课文。
要求:读通、读顺,不添字漏字。
5、教学第一自然段。
(1) 指名学生读。
(2) 让学生说说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内容。
(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点出“我”的故乡在江南,也点出题意,“我”爱家乡和家
乡的杨梅。这是全文的总述。)
(3) 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6、教学第二自然段。
(1)读第二自然段。
(2)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细雨如丝”这里是春雨的特征,告诉我们杨梅树生长的季节。
“甘露”指春雨。
“贪婪”在这里指不满足。
“四季常绿”说明杨梅树春夏秋冬都是绿的。
“欢笑”这里暗示杨梅树旺盛地生长。 (3)生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杨梅树是怎样的,
(四季常绿的枝条,狭长的叶子。)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说说“我‘的故乡在哪儿,“我”喜爱故乡的什么,故乡的杨梅树是怎样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并理解了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的意思,讲了故乡杨梅树
的美丽,那故乡的“杨梅果”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三、四、五、六自然段。
五、作业。
1、书写生词两遍。
2、预习课文第三、四、六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让学生说说故乡的杨梅树是什么样子的,
(四季常绿,叶子是狭长的。)
二、新授。
1、教学第三自然段。
(1) 让学生读第三自然段,说说:
什么时候,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
(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 (2) 让学生读第三自然段。
2、教学第四自然段。
(1) 让学生读第四自然段。思考:
杨梅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
(2) 边读边讨论,结合挂图,并板书:
形状:圆圆的 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 (3) 师问:杨梅遍身生着小刺,那等熟了吃舌头不是被扎疼了吗, (4) 让学生读这自然段。
(5) 让学生说说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写杨梅果的形状)
3、学习第五自然段。
(1) 让学生读第五自然段。
(2) 读课文说说杨梅的颜色是怎样的,
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 (3) 读课文回答:杨梅最后真的变成黑的了,
它不是真的变成黑的,因为太红了,所以像黑的。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到那
鲜红的果肉,嘴唇上舌头染满了鲜红的汁水。 (4) 让学生说说这段的主要意思。
第五自然段:写杨梅果的颜色。
4、教学第六自然段。
(1) 读第六自然段。
(2) 指导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 读课文,说说“我”吃杨梅时是什么样子的, (3
(4) 说说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讲杨梅果的味道。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说说熟透的杨梅的外形、颜色、味道是什么样子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三、四、五、六自然段,了解了杨梅果的形状、颜色
和味道。
五、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揭示课题。
板书:20 我爱故乡的杨梅
2、指名背诵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二、完成课后习题。
1、完成第二题。
(1)出示习题。
读课文,想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可以合并为一段,说说合并后主要意思。
(2)先让学生说说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
(3)让学生想想哪几个自然段的意思联系紧密,可以合并为一段。
(第三、四、五、六段联系紧密,可以合并为一段。合并后的主要意思为:讲了故乡
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2、完成第1题。
(1)出示习题。
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1 雨中的杨梅树是什么样子的,
2 熟透的杨梅的外形、颜色、味道是怎样的,
(2)这两题在新授时已经讨论过,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然后师生评议。 3、完成第3题。
(1)出示习题。
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甘露”是指什么,“贪婪”“吮吸”是什么意思,从那些词语可以看出这段话把杨梅树当作人来描写的,)
(2)让学生读句子。
(3)回答括号里问题。
“甘露”是指春雨。
“贪婪”“吮吸”是不知满足地吸收春天雨水的意思。
从“贪婪地吮吸”“伸展”“欢笑”等词语,可以看出这段话把杨梅树当作人来描写的。
4、完成第4题。
(1) 出示习题。
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发觉??
又??又??
(2)先从课文里找出带有这两个词语的句子,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指导学生用以上两个词语造句。
(4)让学生读造好的句子。
三、作业。
完成课后2、3、4题。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揭示课题。
板书:20 我爱故乡的杨梅
2、检查学生作业情况。
二、完成课后第6题。
1、出示习题。
仿照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先说说这种水果的样子、颜色、味道,然后写下来。要写出它的特点和你为什么喜欢它。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2、让学生读题,明白题目的要求。
3、让学生说说自己喜爱的一种水果,按照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的写作方法,说说这种水果的样子、颜色、味道。教师做提示或加以指导。
4、让学生把所说的内容按顺序写下来。
5、教师检查后小结。
参考:
我喜欢的水果是杏子。杏子的形状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它的颜色先是青的,然后变成黄的,最后变成橘红色。没有熟透的杏子又酸又涩,熟透了又甜又香,摘一个放进嘴里,那感觉真是美极了,叫人越吃越爱吃。我小时候,有一次吃杏子吃得太多,连豆腐也咬不动。原来,杏子虽然熟透了,酸味还是有的。
三、作业。
完成课后第6题。
附板书设计:
20 我爱故乡的杨梅
杨梅树(可爱)
形状(桂圆大小、圆圆的、遍身生着小刺)
杨梅 杨梅果 颜色(淡红 深红 像黑的)
(又酸又甜) 味道
教学后记:
这一课的写作特点很突出,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课文,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归纳杨梅的特点,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作文九:《我爱故乡的杨梅》700字
我爱故乡的杨梅
肖洁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正确认读嘴唇,甜津津等词语。
2. 通过对关键词句的了解,感受杨梅及杨梅树的可爱。
3. 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过程
①课前导入,猜谜语
②导入课题
一位来自江南水乡的作家王鲁彦他也特别喜爱吃杨梅,这节课,我们一齐走进做着笔下的杨梅。 ③自我准备
1、 词语万花筒
2、 句子大解析
3、 课文我了解
④自主学习,走进杨梅树
1、 一个小组朗读第二段。
2、 找出句子中关于动作的词语。
3、 一齐做一做这些动作。
4、 个人朗读,小组赛读,全班齐读。
⑤合作学习
1.组长带领组员自由读课文4—6段。
2.用“——”画出杨梅果外形、颜色、味道特点的句子。
3. 思考作者进一步介绍了杨梅果的哪些内容?用了什么方法介绍?
1、 谁来说说杨梅形状的特点。
2、 杨梅的颜色又有什么特点。
3、 杨梅的味道又有怎样的特点。
4、 全班品读杨梅形色味的特点。
5、 谁来说说文章还介绍了关于杨梅的那些内容。
6、 小结写作方法
⑥回归情感
1、 品读第一段与题目。
⑦自主检测
1.这篇课文是围绕着第
的,分别从杨梅 1句里一个字写杨梅
的 和 两方面进行介绍。
2、杨梅的枝条实的形状,果实
的颜色先是 ,随后 ,最后 ;果实的味道在没成熟
时 ,在熟透时 。
3。全文通过写杨梅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家的。
⑧自我提升
你会运用作者写杨梅特点的写作方法介绍水果 的特点吗?(挑选一种你熟悉的水果介绍一种特点 即可)
⑨板书设计
我爱故乡的杨梅
树 形 果 色 味 触 咬 吃
作文十:《我爱故乡的杨梅》8700字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能按要求边读课文边划出描写杨梅的句子;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有感情地朗读。
2.体会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可爱。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借杨梅抒发热爱故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背诵《春笋》,创设情境,学习第二小节。
1、背诵《春笋》第二节。
2、(出示春天的图片)正如你们刚才背诵的那样!美丽的春天是个生机勃勃的季节。绵绵细雨不仅给 春笋带来了生长的养料,而且在这个季节里,杨梅树也茁壮地成长着。
(出示第二节)读读这段话,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借助间隔符号,读好句子的 停顿。
3、指名读。
学习:贪婪(①音;②形,有什么好方法记字?③义:贪婪通常是指??[出示:求多,不知满足]在这指杨梅树拼命地,一个劲地吮吸春雨。)
再读“贪婪”;
这个词组你能读好吗?“贪婪地吮吸”读出一个劲的感觉。
4、是呀,细雨如丝??
这叶子是怎么样的?(狭长)[出示杨梅树叶图]这就是杨梅树叶,它们又细又长,所以称为??
5、(出示第二节)春雨给杨梅树带来了活力,带来了欢笑。让我们把这种愉快之情用朗读表现出来。(自读、指名读、齐读)
6、这段话多美呀!让我们试着背一背。尝试背诵(出示提示,配音乐)
二、学习第三小节,引出课题。
1、我们预习过课文,到什么时候,杨梅树结果了呀?
简介端午节:端午节是我们祖国的传统节日。它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那天家家户户要吃??(粽子),除此之外,民间还有赛龙舟的习俗。(出示图片)
2、端午节过后??(出示句子)
树上的杨梅一个一个,真多呀!让我们把这句话读好。
3、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有关于杨梅。齐读课题。
三、读文划句,学习四~六小节。
1、自己读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用直线划出作者描写杨梅的句子。
2、(出示句子)和老师出示的句子核对一下,你划对了吗?
和同桌再一起读读这些句子,相互听听大家有没有把句中的字音读准。 指名3生读句子
3、接下去我们就深入学习这段内容。
(出示提示:1、从划出的句子中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将它读通顺。
2、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讨论小组的同学听,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4、让我们按照课文的先后顺序来交流。谁喜欢第四节中的句子?说说你的理由。 交流第四节:
(1)(板书:圆)引读:杨梅的形状是??
(2)杨梅的小刺特别有趣。(生字教学:刺)(板书:遍身小刺)
你有没有被东西刺过?什么感觉?杨梅身上的刺可是与众不同的呀!我们来摸一摸,感觉到杨梅的刺了吗?
(3)过渡:是呀!杨梅的刺一点都不会刺痛我们,为什么呀?自己再读读这一节。交流(板书:平、软)
(4)其实,作者说的小刺叫做肉柱,是杨梅果肉的一部分。正因为这些刺是杨梅果肉,所以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
(板书:细腻柔软)生字教学:腻。
(4)你吃过什么东西也让你觉得是很细腻的?
这些东西看上就很光滑,吃起来也口感细腻。可杨梅看上去粗糙,吃在嘴里却是细腻柔软,多与众不同呀!朗读指导
5、交流第五节:
(1)交流(板书:淡红、深红、几乎黑色)
引读前两句:
杨梅先是??,随后变成??,最后??。它不是真的变黑,因为??,所以??。正音:几乎
(2)作者说几乎是黑的,也就是说??(差不多变成黑色,接近黑色)
(3)引读:像这样的杨梅,你轻轻咬开它,??
(4)(板书:新鲜红嫩)是呀,这么新鲜红嫩的果肉,正如前面讲到的,杨梅吃在嘴里是(出示卡片细腻柔软。)
(板书:汁水多)成熟的杨梅汁水可多啦!只要你轻轻咬开它??,嘴唇上舌头上就会??
(5)读到这你想不想吃杨梅呀?看,作者写得多好,他勾起了我们想吃杨梅的念头。让我们也来把这段话读好。谁愿意来试试?(指名读,齐读)
6、交流第六节:(随机板书:又酸又甜、甜津津)
(1)过渡:那鲜红的汁水是什么味道呀?没有熟透的杨梅??熟透了??(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2)这熟透的杨梅甜津津的,太美味了。它的颜色应该是??
四、品味句子,简介杨梅。
1、刚才我们品读了句子,大家一定想吃杨梅了吧!我们今天就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尝尝杨梅。闭上眼睛,我们学着作者的样,展开想象,一起来吃杨梅吧! 师读:端午节过后,杨梅渐渐成熟了。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你轻轻咬开它,顿时,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你再慢慢咀嚼,那甜津津的味道,让你越吃越爱吃。
3、你刚才吃杨梅有什么感觉呀?是呀,你们可不是在一般的吃杨梅了,而是在细细品尝哪!
4、我们学了描写杨梅的句子,也品尝了一下,你能向大家介绍杨梅了吗?借助板书,讨论小组合作来介绍杨梅。可以由一位同学来介绍杨梅可爱的外形,另一位同学介绍它好看的颜色,最后两位同学合作介绍杨梅可口的味道。
五、联系课题,体会作者情感,学习第一节。
1、你们介绍的杨梅真诱人。难怪作者小时侯也特别爱吃杨梅呢!他在文章最后一节写了这样一件事。
引读:我小时候??
是呀,小时侯的我,吃杨梅太贪婪了。(出示卡片)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出示:有一次,我贪婪地吃杨梅,吃得__________。)
2、这个爱吃杨梅的小男孩后来成为了一名作家,他就是王鲁彦,他的家乡在浙江镇海。(板书:王鲁彦、镇海)镇海的杨梅并不出名,它的味道更比不上余姚、仙居的杨梅,王为什么这么喜爱那的杨梅?
3、王小学没毕业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在他的童年记忆中,杨梅给了他许多欢乐。因此,只要他看到杨梅就会想起故乡,想到故乡也会想起故乡的杨梅。课文一开始,他就说??(出示:第一节)谁能把作者热爱故乡杨梅的情感读出来。(指名读,齐读)谁再来读读课题。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了解杨梅树和杨梅果的可爱,体会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3、拓展阅读,用学文中积累的语言练习说话。
教学重点:
了解杨梅的形状、颜色、滋味惹人喜爱之处,体会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
(打出杨梅果的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你知道杨梅生长在哪儿吗?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随作家鲁彦一起,走入那如诗如画的江南,同他一起去品味他的故乡的杨梅。
二、轻声读全文。
课文围绕杨梅,写了哪些内容?
板书:杨梅树、杨梅果(形、色、味)
三、看课件(杨梅树)。
师:让我们先来看一看春天的杨梅树吧(播放课件)。
投影片打出第二自然段。
学生齐读。
师:“一片片狭长的叶子”怎么会在雨雾中欢笑呢?(引导学生想像风吹叶动、雨落枝摇、嫩叶如洗的情境,体会枝叶舒服、高兴的心情。)
如果你是春雨中的杨梅树,请做一做“舒展”的动作,体会杨梅树的快乐。
指名感情朗读。
配乐背诵(或用给音乐片配音的方式试背。)
教师过渡:看书上插图,你观察到了什么?
——杨梅树枝叶茂盛,果实累累。
四、自学4-6自然段(杨梅果)。
默读、画批,说说你从哪儿体会出杨梅果惹人喜爱?读读这些句子。
自学后,小组交流。
五、全班学习交流。
1、形状:
学生汇报自己的理解时,教师加以引导点拨,如:一个浑身长满小刺的家伙怎么会可爱呢?(让学生抓住软软的、平平的、细腻而柔软来体会杨梅果形状的可爱。)
有了感受读一读。
补充原文节选再让学生读一读:
只要等它渐渐长熟,它的刺也渐渐软了,平了。那时放到嘴里,软滑之外还带着什么感觉呢?没有人能想得到,它还保存着它的特点,每一根刺平滑地在舌尖上触了过去,细腻柔软而且亲切——这好比最甜蜜的吻,使人迷醉呵。
2、颜色:
学生汇报自己的理解时,教师插播课件,看一看杨梅颜色的变化。
用上“先是??随后??最后??”说一说杨梅颜色的变化。
感情朗读,表达自己体会到的情感。
3、味道:
引发讨论:“酸倒了牙齿”怎么还可爱呢?
读一读,用朗读让听者体会到杨梅甜美的味道。
补充原文一段,再读一读:
呵,相思的杨梅!它有着多么惊异的形状,多么可爱的颜色,多么甜美的滋味呀!
六、品尝杨梅。
教师取出备好的杨梅果(取自北方的杨梅罐头),请同学们细细品味,暂且不要说出自己的感觉。待全班同学都尝过之后,师问:什么滋味?甜不甜?和我们刚刚读到的杨梅果一样吗?
师:这是北方种植的杨梅(或告诉学生取自超市买的罐头),请你想一想,此时的作者身在异乡,又在病中,望着窗外和故乡一样的绵绵春雨,如果你是作者,会怎样?
补充读原文的最后一段:
唉,唉,故乡的杨梅呵。(用读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
七、选择喜欢的段落感情朗读。
八、再一次齐读课题:读出情感,读出自己的理解。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杨梅的特点。
2、体会作者喜爱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体会杨梅的可爱,体会作者喜爱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祖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都有许多有特色的水果,河北有苹果、鸭梨,新疆有葡萄、哈密瓜,海南岛有香蕉、椰子,知道我们家乡有哪些特色水果吗?(金柑、杨梅、桑果??)其中,有一
种水果被誉为“江南奇珍、百果之王”,猜猜它是什么?(课件出示“杨梅”,板书)
2、你们喜欢杨梅吗?用一句话来说说你喜爱它的理由。
3、杨梅色鲜、味美,难怪有这么多人对它爱不释手。其中有一位北仑籍的作家,名字叫王鲁彦,他也和我们一样喜爱北仑的杨梅,还特地写了一篇以此为题的文章——《我爱故乡的杨梅》(把课题补充完整),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课文,一起把课题读一读。想一想课题中哪个字体现了作者对故乡杨梅的感情?(“爱”字带点)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小小的杨梅到底有何魅力能让作者如此喜爱呢?请大家打开书本,翻到141页。轻轻地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要把课文读通顺,并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段序。
2、反馈交流: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与大家一起分享。(随机指正生字读音)
三、再读课文:感悟情感升华主题
1、过渡:通过第一遍的朗读,我们解决了生字的读音问题,并且能把课文读通顺了。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你能从哪些句子中读出作者对杨梅的喜爱?用笔划出来,多读几遍,并在旁边写上你的理解或体会。(学生自读感悟)
2、反馈交流:
◆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
a、这句话最直接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对杨梅的喜爱。
b、指导朗读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a、请说说你的理解。
b、还有哪些同学也找到了这一句?也来谈谈你的体会。
c、读中感悟,重点体会:细雨如丝、贪婪、吮吸。
d、指名读、评价读、齐读。
◆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a、说说你的理解,你来读读好吗?
b、来听听其他同学的体会。
c、自己再读,相信你会有新的体会。引导理解“欢笑”。
d、邀请朗读能手读,其余同学闭眼想象:
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一幅景象?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e、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
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
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体会“挂满”的丰收喜人景象)
◆杨梅果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第三自然段)
a、谈谈你的体会。
哪个词最让你体会到杨梅的可爱?
b、自己再读读,对于杨梅的外形你还有别的体会吗?
c、引导发现:杨梅刺生长变化的可爱;口感细腻、柔软。
d、指导感情读。
◆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变黑,因为太红了,所以像黑的。
a、你发现得很好,能把它读一读吗?
b、观看图片引导发现杨梅的颜色随着慢慢成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c、引导发现:这是杨梅的外部颜色。
d、多形式美读这一句。
◆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 a、说说你的体会。你从哪些词语中特别有体会?
b、引导发现:这是杨梅的内部颜色。
c、多形式美读这一句。
◆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的杨梅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第六自然段) a、你从这句话中读到了作者对杨梅的喜爱,说说你的体会。
b、哪些词语让你特别有这个感受?那是一种怎样的滋味?(又酸又甜、甜津津、越吃越爱吃) c、那是一种怎样的滋味?
d、好吃-爱吃-贪吃-发生了一件趣事(谁愿意把这件童年趣事读给大家分享?)
e、你品尝了杨梅之后,发现哪些地方和作者有同感?
f、想想发生在你身上的关于杨梅的有趣故事,说给大家听听,分享你的快乐。(小组交流——指名交流)
3、感情朗读:品读了课文,我们发现整篇课文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杨梅的喜爱之情。让我们带着这份浓浓的情意读一读整篇课文。
4、重回课题:学完课文我们发现课文写的是杨梅,那么课题该叫《我爱杨梅》而课文却以《我爱故乡的杨梅》为题,再读读课题你有新的体会吗?(体会作者爱故乡的感情)
四、三读课文:梳理文脉指导写作
1、有自己特别喜欢吃的水果吗?想不想把自己喜欢吃的水果介绍给大家吗?先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他喜爱的杨梅的?(再读课文理文脉)
2、根据回答形成板书,理清文章思路。
3、作者按一定的顺序,通过用眼观察,用手触摸、用嘴品尝等方法向我们介绍了他最爱的故乡的杨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故乡、对杨梅的喜爱之情。
1、在阅读过程中认读本课9个生字;描写其中6个生字;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贪婪”“细腻”等词语的意思,积累词语8个。
2、朗读课文,了解作者从形状、颜色、滋味三个方面来写杨梅果的。
3、边读课文边划出描写杨梅树的句子,选择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并能简单地说说喜欢的理由。
4、体会作者喜欢杨梅,借杨梅抒发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杨梅图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水果吗?你知道杨梅生长在哪儿吗?
2、师:这节课,就让我们随作家鲁彦一起,走入那如诗如画的江南,同他一起去品味他故乡的杨梅。
3、出示课题:41我爱故乡的杨梅
4、齐读课题(注意读好“爱”这个词语)
二、初读课文
1、师:课文写了杨梅的哪些内容?请小朋友自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分节朗读课文。
(课文共有6节,请6位同学读,点评)
3、课文写了杨梅的哪些内容?指名回答
板书:杨梅树、杨梅果(形、色、味)
三、研读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媒体出示:杨梅树
师:让我们先来看一看春天的杨梅树吧。
出示:第二小节。
2、指名读。学习生字
3、师:“一片片狭长的叶子”怎么会在雨雾中欢笑呢?
(出示画面:引导学生想像风吹叶动、雨落枝摇、嫩叶如洗的情境,体会枝叶舒服、高兴的心情。)
4、师:如果你是春雨中的杨梅树,请做一做“舒展”的动作,体会杨梅树的快乐。
5、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或背诵喜欢的句子)。
6、配乐齐读第二节。
(二)学习课文4—6小节
师: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怎么样?读读课文4—6小节,用直线划出形状、颜色、味道的句子。
1、学习描写杨梅形状的句子:
(1)出示句子: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柔软。
(2)指名学生读,学习生字“桂”、理解“细腻”。
(3)一个浑身长满小刺的家伙怎么会可爱呢?
(让学生抓住软软的、平平的、细腻而柔软来体会杨梅果形状的可爱。)
(指名学生触摸杨梅。)
(4)有感情地读一读。
(5)小结:只要等它渐渐长熟,它的刺也渐渐软了,平了。那时放到嘴里,软滑之外还带着什么感觉呢?没有人能想得到,它还保存着它的特点,每一根刺平滑地在舌尖上触了过去,细腻柔软而且亲切——这好比最甜蜜的吻,使人迷醉呵。
2、学习描写杨梅颜色的句子。
(1)出示句子: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
(2)学生汇报自己的理解时,教师插播课件,看一看杨梅颜色的变化。
(3)句式练习:用“先??随后??最后??”说一说杨梅颜色的变化。
(4)指导朗读,读好杨梅颜色变化的句子。
3、学习描写杨梅味道的句子:
(1)出示句子: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
(2)质疑:“酸倒了牙齿”怎么还可爱呢?
读一读,感受杨梅甜美的味道。
(3)品尝杨梅。
教师取出备好的杨梅果,请同学们细细品味,暂且不要说出自己的感觉。待全班同学都尝过之后,师问:什么滋味?甜不甜?和我们刚刚读到的杨梅果滋味一样吗?
师:介绍作者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
这是北方种植的杨梅,请你想一想,此时的作者身在异乡,又在病中,望着窗外和故乡一样的绵绵春雨,如果你是作者,你的心情会怎样?
(用读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
(三)选择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1、小结:啊,故乡的杨梅!它有着多么惊异的形状,多么可爱的颜色,多么甜美的滋味呀!
2、再一次齐读课题:读出情感,读出自己的理解。
四、复习巩固
五、总结:是啊!月是故乡明,故乡的月亮都是最亮,因为我们爱我们的故乡。
板书设计:
41 我爱故乡的杨梅
杨梅树 杨梅果
贪婪 形状:圆的 遍身生刺
吮吸 颜色:淡红―深红―几乎黑的
欢笑 味道:又酸又甜 甜津津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描述了故乡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可爱,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课文篇幅短小,层次清楚。作者按杨梅的生长过程特点,通过“眼看、手摸、嘴尝”的方法进行观察,由整体到部分,由表及里的顺序进行叙述,文章语言十分精练、简洁、朴实、亲切。作者采用拟人、比喻、对比的手法及细腻的描写方法,使读者对杨梅产生了如见其形、如观其色、如品其味的感觉,是一篇很好的习作教学的模仿教材。
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通过朗读,了解故乡杨梅的可爱,体会作者爱故乡,爱杨梅的情感,与此同时,注意积累语言。
2 、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教给学生观察的五件宝,模仿本文的写作方法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
课前准备:
学生:
1、自读课文,解决不认识的字词。
2、了解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并在上课时带进课堂。
老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吃过杨梅吗?我想一说到杨梅很多人都会禁不住要咽口水了。江南有位作家就特别喜欢杨梅,他写的一篇描写杨梅的文章——《我爱故乡的杨梅》让人读了都会产生如见其形、如观其色、如品其味的感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吧。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读前向学生提出思考问题:作者是从几方面来写杨梅的?找出课文中有关的自然段。
2、指名说。(明确:作者从杨梅树、杨梅果这两方面写出了对杨梅的喜爱。)
三、细读课文
1、作者是怎样描写杨梅树的?从文中勾画出有关的语句并理解。
提问:这一段中描写杨梅树样子的话有几句?作者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写了两句话。作者采用恰当的比喻,把细雨比作丝,把春雨比作甘露。把杨梅树当作人来写,用上了拟人的写法,形象具体地突出杨梅树在雨雾中旺盛生长的样子,也让我们感受的作者对杨梅的爱。)
2、作者又是怎样描写杨梅果的?他从几个方面来写出杨梅果的可爱?(课文是从形状、颜色、味道这三个方面写出了杨梅果的可爱。)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学生学习杨梅的外形、颜色、味道。(课件出示)
(1)杨梅的外形:圆圆的、遍身生着小刺
作者是怎样把杨梅形状的特点写具体的?(作者为了把这一特点写具体,并不是单一的只描写杨梅的形状,而是同桂圆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可以使我们感觉到像真的看见了一颗杨梅,更生动、更直观、更形象。)
(2)杨梅的颜色:
①杨梅的颜色由生到熟是变化的:先是淡红,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
作者为了把杨梅颜色的变化写清楚,抓住了杨梅颜色变化先后顺序的词语(“先??随后??最后??”)。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水果,用上“先??随后??最后??”来说一说。
②杨梅果肉及汁水的颜色。
③教师小结:这一自然段从杨梅果的外面写起,写出了颜色的变化,然后从外到内,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果肉及汁水的颜色。作者按一定顺序写出了杨梅颜色的变化,既具体又可爱。
(3)杨梅的味道:
①这一段写出了杨梅味道的特点是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
②这一段共4 句话。第一句讲杨梅由生到熟,味道由酸到甜。2 至4 句写“我”小时候由于贪吃杨梅,牙齿被酸倒了的事。
③作者在这一段中为把杨梅味道的特点写具体,用“我”小时候贪吃杨梅,牙齿被酸倒的实例加以证明。(这样写,读后让人感到亲切、真实,我们也好像同作者一起品尝到了杨梅那惹人喜爱的味道。)
四、总结写法
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的特点写得具体生动呢?
教师引导明确(这篇文章之所以写得具体生动,亲切感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作者对杨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进行了细致地观察。不仅观察了杨梅树,而且观察了杨梅果,不仅观察了杨梅的静止状态,而且留心杨梅的发展变化,不仅用眼看,用手摸,而且放到嘴里品尝了。因此,同学们在今后一定要注意留心观察,学习作者这种观察事物的方法。)
其实很多时候在观察东西时,我们也应该用上观察的五件宝:眼看、手摸、嘴尝、耳听、鼻闻。(课件出示)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东西写得生动具体了。
五、课堂练笔
1、让学生拿出自己所带来的水果,用上观察五件宝进行观察,并按一定顺序把这样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说清楚。
2、指名试说,师生共同评议。
3、教师再次明确要求。
(1)要按一定顺序写出水果的特点,从而表达自己对这种水果的喜爱之情。
(2)把要说的话写下来,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
4、学生动笔写。
5、写后集体评议。
(1)请习作者上台朗读,其他同学边听变想:这篇习作好在哪儿?这篇习作的写作技巧有何借鉴
之处?你对习作者有何建议?
(2)交流听后感,对习作进行评析。
六、课后作业
1、找到习作中写得好的地方与同学分享。
2、删除与习作无关的地方,补上需要增加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