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长篇抒情诗歌:《秋是什么》〖原创〗》500字
鉴后感选评:
诗意人生的《秋是什么》是一首描摹秋天各种景象的即景抒情长诗。语言精练、通达、优美。诗人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把秋的意境层层递进。且诗中的意向可圈可点。如:
写落叶,是“如金铺就”
写果实,是“挂满枝头”
这些秋天静物的描写,让人眼前就浮现了秋的各种美的景象。
再从写蟹到写松鼠,到雁归。对这些秋天的里动物描写,又把秋写活了。让人眼前又多了几分秋的动态画面。可谓动静结合。
然后诗人又回归到静物的描写,如“层林尽染”,“秋水长天”,“丹桂飘香”等等。这些都是秋给予诗人对秋的直观感觉。
然而植物没有眼睛,但诗人用他敏锐的心灵替各种植物把秋天守望。这些无不是诗人对秋的种种感悟,其实也是诗人对人生的一种期盼和向往。这种期盼和向往又是什么呢?且看诗人接着写道:
“秋天是什么
秋是一杯酒
唯有经历过风雨后
独自斟饮
品味着它的浓香与醇厚
别有一番滋味涌心头”
这不是诗人在向往一种人生的浓香与醇厚吗!如果没有经历过风雨的人,是无法体味那份涌上心头的秋浓与醇厚滋味的。
诗人没有太多写秋的萧瑟凄清,而更多是关注秋的丰收,秋的成熟,秋的希望。这或许正是诗人对人生的理解:有几许耕耘,就有几许希冀与温馨。如诗人写道:
“我用诗人般浪漫的情怀
以饱蘸激情的画笔
把你的壮美表达个够”
是啊,
秋是什么?
秋就是一个颤变,成熟的过程。
那又秋在哪儿?
秋在诗意人生的心里!不是吗?
作文二:《直接抒情》1400字
●直接抒情
即不借外物、掩饰,直陈自己的喜怒哀乐。(如李白的不少诗作)
●间接抒情
即通过写景、叙事、描绘人物举动来表达情感,披露心迹。
●借景抒情
古代诗词中,有些景物被诗人们赋予了一定的人文象征意义,如柳象征离别,梅象征高洁,月象征团聚,雁象征音信等等。诗人们在描绘这些景物的同时,往往也寄寓了某种情怀。(如:杜甫《春望》)
●融情于景
即诗人提笔之际内心已有既定的情感活动,将情感含蓄于笔下的景物之中,让读者去感受、体会。
●因情造景
诗中的幻境、梦境是典型的因情造境。如果诗人所描写的景物不是处于一时一地或并非写诗时所闻见,而诗人为了抒情的需要却将它们集聚到一首诗中进行描绘,可称之为“因情造景”。
●虚实相生
●托物言志
借物喻人,借物(事) 喻理,是咏物诗的重要手法。
●借古讽今、怀古伤情
●比喻
●夸张
夸张是指夸大或缩小事物原有的形态、规模、程度,以增强诗歌的主观感情色彩。(李白常用夸张)
●象征
象征是指通过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近似的思想情感。
●用典
运用典故来抒情言志、表明心迹。
●对比
对比就是使对比的双方的特征更加鲜明,如黑与白的对比,生与死的对比,对与错的对比,动与静的对比,通过鲜明的对比来强调、揭示某一种现象,阐释某一个道理。 ●反衬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蝉噪”衬“林静”,以“鸟鸣”衬“山幽”。与对比相比,不难看出反衬是以相反的一方写另一方,“牺牲”相反的一方来突出另一方,如以动写静、以乐写悲、以黑写白等; 对比却不具备这样的特质,对比双方不存在谁为谁服务的问题,而是双方都为某一个目标服务。
●正衬(烘托)
是绿叶对牡丹的衬托,是云彩对明月的烘托。如《山园小梅》的颈联“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在这里是虚拟“霜禽”和“粉蝶”对梅的喜爱,烘托自己对梅花的喜爱。正衬与反衬的性质一样,只是正衬的陪衬者与被衬者取同一“立场”,反衬的陪衬者与被衬者取相反“立场”。
●化用
诗词的诗句是由前人的诗句变化而来。如王实甫《牡丹亭·长亭送别》中的句子“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就是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借代
较普遍的技巧。
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白居易《琵琶行》)“帆”代“船”;“朱门”是朱红色的大门,这里代指权贵豪门之家;“丝竹”,“丝”本指琴瑟一类的弦乐器,“竹”本批箫笛一类的管乐器,这里“丝竹”一起代指音乐。 ●通感
一种特殊的比喻。
“通感”就是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如“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白居易《琵琶行》) 用触觉“冰泉冷涩”写听觉琴声低沉(“弦凝绝”),传达出琴声的幽愁暗恨。再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用视觉“暗”写嗅觉“香”,突出梅香的清淡、时断时续。
●互文
一种特殊的省字法,使诗句更精练。
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实际是说“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即古时的明月,古时的关;“秦”字后省去了“汉”,“汉”字前省去了“秦”,不仅语言精练,而且给读者一种时空阔大之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实际上是说“迢迢皎皎牵牛星,皎皎迢迢河汉女”。“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辞》) ,实际上说“雄兔脚扑朔眼迷离,雌兔眼迷离脚扑朔”,所以两兔在地上跑时很难分辨出谁雄谁雌。
作文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8500字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学习目标
1.掌握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方式特点。
2.在写作中能够恰当地进行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一、实例导向 实例一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他叹息说。
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鲁迅《藤野先生》)实例二
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是,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冈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冈流红了。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八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涂了一地。另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这个连虽然伤亡很大,他们却打死了300多敌人,更重要的,他们使得我们部队的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
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斗——松骨峰战斗,或者叫书堂站战斗。假若需要立纪念碑的话,让我把带火扑敌和用刺刀跟敌人拼死在一起的烈士们的名字记下吧。他们的名字是:王金传、邢玉堂、井玉琢、王文英、熊官全、王金侯、赵锡杰、隋金山、李玉安、丁振岱、张贵生、崔玉亮、李树国。还有一个战士,已经不可能知道他的名字了。让我们的烈士们千载万世永垂不朽吧!
这个营长向我说了以上的情形,他的声音是缓慢的,他的感情是沉重的。他说他在阵地上掩埋烈士的时候,他掉了眼泪。但是,他接着说:“你不要以为我是为他们而伤心,我是为他们而骄傲!我感觉我们的战士是太伟大了,太可爱了,我不能不被他们感动得掉下泪来。”
?? 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你们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一种人,这种人有一种什么品质,他们的灵魂多么的美丽和宽广。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实例三
“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是的。”我低低地说。
他从架上扳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一样,只是厚一点点,封面上印着两个八分体的字:《铁流》。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 他是谁?对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下那样诚恳的劝告?我一进门的时候本来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我一翻那定价:一元八角!
“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我的话低得自己都听不见了,我不知道怎样才好。 我低了头,头脑里轰隆轰隆的。我不敢看他的脸。我只听见一个声音在问我: “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有!”我抬起头,顿时恢复了勇气。 “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
“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哦!您,您就是?——”
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
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
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宝贵的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他带着奖励似的微笑,指着《铁流》对我说明:“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公司为防止我们“揩油”,衣衫上一只袋都没有缝)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 (阿累《一面》)
实例四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朱自清《背影》)
实例五
繁星 巴金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那时候我正在读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也认得一些星星,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那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有一夜,那个在哥伦波上船的英国人指给我看天上的巨人。他用手指着:那四颗明亮的星是头,下面的几颗是身子,这几颗是手,那几颗是腿和脚,还有三颗星算是腰带。经他这一番指点,我果然看清楚了那个天上的巨人。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实例六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茅盾《白杨礼赞》)
透过荔枝树林,我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勤地分秧插秧。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
(杨朔《荔枝蜜》) 问题思考
上面七则实例分别运用了哪种抒情方式?各有怎样的特点? 二、方法指导 1. 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它通常是通过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将情感直接表达出来。 (1)朴实自然,情真意切。
实例一中,“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这些朴实的话语直接表达出“我”对藤野先生深深的怀念、感激和赞美之情。
(2)激情满怀,感情炽热。
实例二中,“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这段直接抒情的语言中,作者首先给予了志愿军战士极高的评价:“他们的灵魂多么的美丽和宽广。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接着给予战士们美的赞辞:“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最后进一步纵情高歌:“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练一练
母亲是我们穷尽一生都报答不了的人,著名作家三毛曾满怀深情写过《永恒的母亲》,在叙述了母亲一生的几件事后,在文末直接抒发了对母亲的赞美和感激之情。请你在文后的空线处补写上这部分直接抒情的文字。
永恒的母亲 三毛
我的母亲——缪进兰女士,在19岁高中毕业那天,经过相亲,认识了我的父亲。母亲20岁的时候,就放弃进入大学的机会,下嫁我父亲,成为一个妇人。
童年时代,很少看见母亲有过什么表情,她的脸色一向安详,在那安详的背后,总使人感受到那一份巨大的茫然。
等我上了大学的时候,对于母亲的存在以及价值,才知道再做一次评价。记得放学回家来,看见总是在厨房里的母亲,突然脱口问道:“妈妈,你念过尼采没有?”母亲说没有。又问:“那叔本华、康德和萨特呢?还有??这些哲人难道你都不晓得?”母亲还是说不晓得。我呆望着她转身而去的身影,一时感慨不已,觉得母亲居然是这么一个没有学问的人。我有些发怒,向她喊:“那你去读呀!”这句喊叫,被母亲丢向油锅内的炒菜声挡掉了。我到房间去读书,却听见母亲在叫:“吃饭了!今天都是你喜欢的菜。”
以前,母亲除了东南亚之外,没有去过其他的国家,八年前,当父亲和母亲排除万难,飞去欧洲探望外孙和我时,是我的不孝,给了母亲一场心碎的旅行,外孙的意外死亡,使得父亲、母亲一夜之间白了头发。更有讽刺意味的是,母女分别了十三年后重逢的那个中秋节,我们却正在埋一个亲爱的家人。这万万不是存心伤害父母的行为,却使我今生一想起那父母的头发,就要泪湿满襟。母亲的腿上,好似绑着一条无形的带子,那一条带子的长度,只够她在厨房和家中走来走去。大门虽没有上锁,她心里的爱,却使她甘心情愿把自己锁了一辈子。
我一直怀疑,母亲总认为她爱父亲的深度胜于父亲爱她的程度。
还是九年前吧,小兄的终身大事终于在一场喜宴里完成了。那一天,当全场安静下来的时候,父亲开始致词。父亲要说什么话,母亲事先并不知道,他娓娓动听地说了一番话。最后,他话锋一转道:“我同时要深深感谢我的妻子,如果不是她,我不能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当父亲说到这里时,母亲的眼泪夺眶而出,她站在众人面前,任凭泪水奔流。我相信,母亲一生的辛劳和付出,终于在父亲对她的肯定里,得到了全部的回收。
这几天,每当我匆匆忙忙由外面赶回家去晚餐时,总是呆望着母亲那拿了一辈子锅铲的手发呆。就是这双手,把我们这个家管了起来。就是那条腰围,没有缺过我们一顿饭。就是这一个看上去年华渐逝的妇人,将她的一生一世,毫无怨言,更不求任何回报地交给了父亲和我们这些孩子。
回想到一生对于母亲的愧疚和爱,回想到当年读大学时看不起母亲不懂哲学书籍的罪过,我恨不能就此在她面前,向她请求宽恕。今生唯一的孝顺,好似只有在努力加餐这件事上来讨得母亲的快乐。
2.间接抒情
在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过程中渗透作者的感情,即作者不是直接出来抒发对人物、事物的感情,而是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渗透自己的强烈感情。间接抒情一般包括以下三种形式。
(1)寓情于事
即用充满感情的笔调、饱含情感的语言进行叙述,在叙事中传达情感的写法。这种叙述与一般的叙述不同。一般的叙述,作者通常站在比较客观的立场上对事件加以具体完整的叙述。
阿累的《一面》,写“我”在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的片刻间的情形。“我”非常想买《毁灭》一书,可是钱不够,正在犹豫的片刻,店里走出一位老人,“我”一生中极其难忘的“一面”之见由此开始。
“我”高兴得结结巴巴:“哦!您,您就是?——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他(鲁迅先生):“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这段朴实感人的记叙,写出了“我”的惊喜、崇敬之情——他是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师傅和战士!当银元放到他手里时,“我”的情感又发生了变化——由惊喜、崇敬到关切、爱戴:“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
朱自清的《背影》,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是父亲对儿子的慈爱,儿子对父亲的眷恋。这种真挚的感情就是通过送别时买橘子一事(实例四的文字)反映出来。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通过对父亲爬月台的叙述,我们感受到行动蹒跚的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买回橘子后,他又“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将慈父的爱子之情倾注在其中。目睹这一切后,“我”心情不能平静:“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将“我”对父亲的感激和爱恋之情间接表达出来。
寓情于事,是把浓郁的情感熔于事件的叙述中,借叙述以抒情,在传情处下重笔。这样情感不致架空,抒情有了依附,让人可触可感,容易产生共鸣。
(2)寓情于景
即把作者的主观感情融会在描写之中,使描写带有鲜明的浓烈的感情色彩,达到情景交融。 实例五巴金的《繁星》,表达的感情是思念祖国,缅怀往事。“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那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这些描写语句写出作者仰望星空的特有感受——怀念往事和家乡。因为“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现在船行异乡,看到熟悉的景物,思念缅怀之情自然流露。特别当自己和繁星融为一片时:“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将一个游子孤寂渺茫,怀念祖国亲人的感情通过这些描写语句表现出来。
实例六,作者从干、枝、叶、皮四个方面具体地描写了白杨树的形象“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在这些描写的字里行间,融入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作者还直接运用了“力争上游、倔强挺立、努力向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等饱含情感的词语写出了白杨树的精神美。
(3)寓情于理
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对人物、事物、景物进行判断和评价,以达到抒发主观感情的目的。这里的议论只是抒情的手段,是为抒情服务的,具体写作时,不需要交代论据,也不需要进行论证。
实例七中,作者不仅对蜜蜂进行了赞颂,而且对勤劳的亿万劳动者进行了热情地讴歌。“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这部分议论的文字,饱含着生活的哲理——为他人服务就是高尚的,抒发了“我”对蜜蜂的敬佩、赞美之情。接着作者进一步评价:“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作者由物写到人,进一步抒发“我”对勤劳的亿万劳动者的热情讴歌。
练一练
(1)生活中感动你的事很多,请选取一件,写一个寓情于事的片段。 (2)请给下面的短文补写一个寓情于理的结尾。
昙花
做一朵昙花,只有香如故。 昙花,一现。
至今不能忘却初见昙花的惊异——月光如练,凉风如水,它就那样轻盈地展开自己的双臂,如精灵般超凡脱俗,不含一丝一毫的杂念,让人窒息的美啊!
但,如此短暂。
为这美付出的代价,便是生命的短暂,没有流泪,没有犹豫地,凋谢,只留给人无限的慨叹与留念。
生命,理应如此;美,理应如此。
再娇艳的花,也会一天天老去,与其如此,倒不如像昙花一样,生命虽短暂,但却永留芳华 。 于人世,不曾让任何的残枝败叶玷污了自己的清白。
昙花之所以美,就在于它所展现的生命极致的绝美——让人惊心动魄、为之倾倒的短暂的美。由此可想,大千世界中,真正能让人动心的美丽,莫过如昙花一现般的瞬间,极短却定格在人们心中——深夜的一杯热茶,抚过泪颊的一双轻柔,面对困难的一次无畏,独上高楼的一次超脱,绝境中的一句安慰,还有那情到深处的一泪感动??定格在人心的一瞬。
不要说它们太短暂,不要说它们不能长久,它们只是服从了自己内在的力量,在最恰当的时候,从内心挣出,展现给尘世一抹清观,一点孤傲,一怀感伤。一次情怀的感动,可以让它们的生命因此延长几千年——世间上最好的保留之地便是人心的记忆,活在人们的记忆之中的美,何尝不逾越千年呢?
写法总结
(1)抒情要为主题服务。
抒情作为一种手段,常常同主题的表达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在抒情时,要从文章主题表达的需要出发。如实例二中的抒情性文字“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就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2)抒情要真切自然。
抒情要感人,所抒之情必须是发自内心的真切感受。如实例一中,在前面回忆了“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件事之后,用“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这些朴实的语言直接表达出“我”对藤野先生深深的怀念、感激和赞美之情。
(3)抒情要健康向上。
在抒情中,要注意把个人感情和人民之情、阶级之情、时代之情高度统一起来,使所抒之情健康向上。如实例七中,作者对蜜蜂发出了赞叹:“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又是多么高尚啊!”接着又进一步抒发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将对蜜蜂的赞美之情上升到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三、写作训练
以“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恰当地运用不同的抒情方式。
四、讲评修改 1.集体评改 温馨提示
(1)选材是否围绕中心、典型。
(2)是否恰当地运用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两种方式。 (3)结构是否完整。 (4)修改语言。 2.个人修改
3.自我反思
作文四:《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4500字
【术语解析】 “文章不是无情物”,“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离不开抒情,抒情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 抒情的方法一般分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胸臆是心意的意思,直抒胸臆,就是不借助于任何别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它的特点是不要任何凭借物,也不讲究含蓄委婉,直截了当地宣泄,毫不遮掩地袒露。这种抒情方式,往往以坦率和真挚感动人心。 间接抒情与直接抒情相反,作者不直接宣泄或倾吐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而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渗透自己的感情。它的特点是含蓄婉转,耐人寻味。 魏巍的叙事散文《我的老师》有这样一个片段: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 画直线的句子,是叙述,但叙述里包含着“我们”对蔡老师的依恋之情,这就是间接抒情;画波浪线的句子变换了人称,蔡老师由前面的“她”变成了此处的“你”,作者似乎面对着蔡老师直接抒发内心的想法,这就是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的具体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叙、议中含情 叙、议中含情,指的是寓“情”于叙事之中、议论之中。任何写作者的叙述和议论都不会是完全客观、没有情感介入的。一件事情,在不同的写作者笔下,必然有不同的情感倾向;一个问题,在不同的评论者眼里,必然有不同的褒贬态度。 如阿累的《一面》里写道: 一天中午,我赶到虹口公园去接班,天空正飞着牛毛细雨,六路车早班的最后一趟还没回来,还要等半个钟头的样子。心里想:到内山书店去吧,在那里躲一会儿雨,顺便歇歇也好。因为接连一个礼拜的夜班,每天都要在车上摇晃11个钟头,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 店里空荡荡没有一个顾客,只有店后面长台子旁边有两个人用日本话在谈笑。他们说得很快,听不清说些什么。有时忽然一阵大笑,像孩子一样的天真。那笑声里,仿佛带着一点“非日本”的什么东西。 节选的这部分,主要叙述了两个内容,一是作者售票员的工作很疲乏,一是作者走进内山书店的见闻。前者暗含了对资本家盘剥工人的不满,后者暗含了对“用日本话在谈笑”的两个人的善意。 二、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也叫寓情于景,是指写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情感去描写客观事物,借助景物描写来抒发感情。它的特点是作者看似只写景,没直接抒情,文字里看不到“喜”“忧”“怒”“怨”等词语,但景物里其实流露着作者的情感,因为“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如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其上阕: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这里只是写景,写明月清风,写鹊惊蝉鸣,写稻香阵阵,写蛙鼓声声,但文字里流露着作者“夜行黄沙道中”的悠然和欣悦。他因美景而悠然,因丰收而欣悦。 借景抒情之美,在于感情的表达含而不露,蕴藉悠远。 三、咏物寓情 咏物寓情,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这种手法的关键在于“寓”。它看似只描写物象,不直接抒情,但写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其实已经寄寓在对物象的具体描绘中了。 如“诗圣”杜甫的《孤雁》: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诗歌里,这只孤雁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儿地飞着、叫着,声音里透出它非常想念它的同伴。不单是想念,而且还拼命追寻。其实,作者是借描写孤雁写他自己啊。“安史之乱”后,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可他无时不渴望骨肉团聚,无日不梦想知友重逢,这孤零零的大雁的身影里,寄寓了诗人自己的遭遇和感情。 四、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也叫咏物言志,是指通过对某一客观事物的描写和叙述,来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其特点是所托的这个物往往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如初唐虞世南的《蝉》: 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诗一、二句写蝉的形态、食性和鸣声。但又句句紧扣作者的身份和品格,处处含着比兴、象征。“垂”写蝉头部的触须,也是暗示作者的显官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较高的官员);“清露”写蝉的饮食,也是写作者的品格的清芬。三、四句在一、二句具体描绘的基础上议论,蝉声远播,一般人以为得秋风之助,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大概诗人当时因为位高名显,遭到一些莫名的非议,他写作本诗,含蓄地表达自己的心志,强调“我”的“声远”不是靠权位高,而是因品格高洁。 咏物寓情和托物言志,要在物与情感、心志之间连接,往往会借助比喻、拟人、象征等方式,委婉曲折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小操练】 那淡泊乐观的笑容 魏一骏 一年里有九个月“宅”在大学里的我们,平时很少或压根儿没去留意身边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为我们和属于他们自己幸福的生活默默努力着。尽管这力量可能非常微薄,但他们没有怨言,依然坚强、乐观地生活着。他们往往为我们忽视,但不该被生活所忽视。 今年春节前,家乡难得下了一场雪。正回家过寒假的我,第二天一大早带上相机去公园拍雪景。早上六点不到,就出了门,那时天还完全是黑的。出了大门没多久,看到一人远远走来,原来是社区值通宵夜班的保安刚巡逻完回来。到了公交车站,没等多久车便来了,我是车上唯一的乘客,售票员和司机却还得早早按时出车。我打算先去吃早餐,到了一家快餐店,在进门之前隔着玻璃就看到一个临街边座位坐着一个中年妇女。她四十岁左右,但看起来却比实际年龄苍老些。门口停着一辆小三轮车想必是她的,车斗里放着马路清洁工人的橘黄色背心和扫把,不难判断出她是个清洁工。她的左手撑着头,时而两眼望着玻璃窗外,时而闭眼小憩。 进门买好早餐,我特意多买了一杯橙汁,不料拿到手后竟发现是冷的,这令我很尴尬。但既然买了,我还是将这杯橙汁递给了她,与她交谈起来。她说她负责打扫这个路段,由于要七点上班,因此先在这里坐着等上班时间到。她的家乡在四川,她与她丈夫都是来这城市打工的。丈夫在建筑工地打临工,两个孩子留在四川老家上学。由于住得偏远,来回坐公交车又是一笔开支,于是她每天骑四十分钟的自行车到这儿上班,每个月的工资从原先的七百涨到了九百元。她对眼下的生活感到比较满意,至少在交谈中,我始终没有感觉到她对生活的苦闷和失落,时而还流露出些许羞涩但又发自内心的笑容。 片刻,她上班的时间到了,而我也吃完了早饭往公园去摄影了。她带给我的那种乐观积极的态度,真使我难忘。在这个城市中,她所做的只是为这座城市打扫干净这一段街道,扫掉人们肆意丢弃的宣传广告单,扫掉风吹落一地的树叶,捧着各种饮料经过的人却不会有一个给正在劳作的她递上一瓶矿泉水。她会想这个问题吗?她只是带着满意的笑容,看着自己打扫干净的街道,然后再骑上小三轮花四十分钟回到出租房中,用幸福的心情来做着粗茶淡饭,然后等着她丈夫下班回家后一起吃饭,一起聊天,一起记挂老人的身体和孩子的学习,然后在简陋的屋子里看会儿电视就休息了,甚至可能连电视机也没有。接着又一早起来开始一天的劳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老了做不动了再回到四川老家去。她为这个城市默默地辛勤工作着,而这个城市回报了她什么?仅仅是每个月九百元的工资? 城市怎么善待如此朴实善良的农民工兄弟姐妹,大道理可以说上很多,但要真的变成政府的政策,肯定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我们普通人所要做的,就是将心比心,尊重他们的劳动,敬重他们的人格。尤其是,在城市眼花缭乱的时尚让我们迷乱的关头,不妨想想他们——那乐观、淡泊、朴素而安宁的灵魂。 (选自2011年12月19日《新民晚报》) 1.选文第二段画线的句子,叙述和描写中包含着作者对“中年妇女”怎样的感情? 2.选文结尾的议论,阐述了哪两个观点?从这两个观点中,可见作者对“农民工兄弟姐妹”怀着怎样的感情? 望 星 空 陈皓月 前几天晚上,天气很好,便去了东区的操场溜达。本想图个清静,哪知外围马路上一辆一辆的重型卡车呼啸而过,不得已塞上耳机。我抬头看了看天,心情还是不错的:因为我看见了一颗很亮很亮的星星。记得以前在仙林,就算天气再好,也看不见几颗星星,人造光源污染太严重了。渐渐地,我感觉情况有点不对,那颗“星星”越来越亮,还传来一阵轰隆隆的刺耳声响。原来是架低空飞行的飞机,那亮光是导航灯,又是个人造光源。我的情绪莫名其妙地低落起来…… 我还记得之前在乡下过年的时候,大半夜起床看星星,冻得瑟瑟发抖。不过,那片星空实在令人难忘,我从未见过那么密那么亮那么清晰的星,每一颗都是钻石的碎片。周围光秃的树枝刺破天空,每个枝头挑着一颗星星。那一刹那,我似乎听见了夜空的心跳。远方的银河绚烂得像一道极光,横贯长空。我第一次在天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星座。空气似在振动,汇集着夜空,繁星,树木,汇成一股巨大而无形的涡流,包围着我,和群星一起,缓缓地绕着宇宙旋转。 现在,抬头看看夜空,连黑都黑得不纯粹了。我不知道这样浑浊的天空,是否还能激起人对宇宙的敬畏。 (选自2011年12月7日《扬子晚报》) 1.选文第一、二两段,运用了 手法,表达了从前“在乡下”和“前几天晚上”观星的不同感受。 2.第二段,没有一个字写作者的心情,但从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作者的 之情。 喜鹊与斑鸠 刘醒龙 家里的南阳台和北阳台上,天天都有斑鸠飞来飞去。写作时,这些中等身材、相貌俗气的鸟儿,经常隔着玻璃,在阳台上放肆地晃来晃去。我不喜欢它们,这种名叫斑鸠的鸟儿,品行似乎有些问题,比如习惯鬼头鬼脑,从不正眼看人,善于故弄玄虚,有事没事都要猛地一拍翅膀,发出惊心动魄的音响,还以为真有惊怵悬念发生。实际上,卖那么大的关子,根本不是要一飞冲天,往往只是蹿出百步之遥。 因为这些斑鸠,我才对与其迥然不同的喜鹊有所理解。喜鹊的模样,无论是独立枝头,还是穿越云天,总是从容、安详、优雅、高贵,哪怕是偷猎者的枪口就要冒烟了,必须逃离死亡的飞翔也是有尊严的。 由此想到,有些豪富家族、有些利益集团,在经济活动中,其影响力能够随心所欲地让A股大盘由红变绿,由绿变红,却无法得到社会公众的起码尊重,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以为经济就是钱,以为文化就是钱,只要有了钱,就有了一切。 斑鸠与喜鹊同属鸟类,习性也基本相同。从本质上看,却不一样。喜鹊从容、安详、优雅、高贵,斑鸠活得很累很紧张。这种差异发生在人身上,就是文化的差别。很多的钱可以再造更多的钱,钱再多,只能堆积成想要多大就有多大的好看泡沫,要想快速铸造一代人的精神文化,实在是痴人说梦,画饼充饥。 (选自2011年8月2日《文汇报》) 1.文中斑鸠和喜鹊各自的特点是什么?作者以它们分别象征哪一类人? 2.本文的写作手法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作文五:《一、直接抒情:》5000字
——古典诗歌抒情方式分析篇
(课堂实录)
执教:宋明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古典诗歌常见的抒情方式,学会用正确、恰当、规范的语言表达,
提高鉴赏水平和解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朗读和讨论深入把握诗歌内在的意蕴和情感。
教学说明:
1、在古典诗歌鉴赏这一板块中,抒情方式是学生比较困惑的一个点。这节课就以常见
的抒情方式为途径,来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解题能力。
2、课前准备性研究。
要求学生从“唐之韵”的配套练习和教材中寻找具有有典型抒情方式的诗歌3-4首,在
教师未作指导的情况下,完成书面作业:一、介绍诗作背景,二、诗歌抒发了什么情感?三、
用何种方式抒情的?教师检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对诗歌抒情方式的把握。
一、导入。
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求大家从“唐之韵”的配套练习和教材中寻找具
有典型抒情方式的诗歌3-4首,并完成作业:你选择的诗歌抒发了什么情感?用何种方式抒
情的?那么在老师还未作指导之前,先请同学们先来简单地谈谈。(教师作简单地评价)
生一:从总体上把握诗歌的写作特点,但对抒情方式概念不清晰。
生二:选择了有典型抒情方式的诗歌,但表述不规范。
生三:针对性强,表述规范准确。
好,刚才三位同学的发言,值得肯定的是这三位同学的发言都围绕诗歌的情感在谈。
可以说,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生命。诗人写诗,主要目的也在于抒情。抒情性是诗歌的根
本特征。它是联系诗人和我们读者的重要纽带。所以,我们读诗,首先要领会诗人的感情。
那么,要领会诗人的感情,把握诗歌的抒情方式是欣赏诗歌的一个重要途径。那么,诗人抒
发感情的方式有哪些呢?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走进诗人的心灵,来寻觅诗人的情感。
(展示课件主题:)
二:教师引导,师生共同探讨。
师:那么,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抒情方式有哪些呢?我们通过下面几首诗歌来探讨。先
来看第一首。(课件展示)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师:好,这一首是初唐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请一学生朗读,朗读
要注意停顿,要富有感情。)
师:好,给点掌声。同学们,你们感觉到陈子昂在这首诗里表达的感情了吗?(学生
1
有所思)好,什么感情?
生:孤独、苦闷、悲伤。
师:哪里可以体现?哪个字可以直接反映诗人的情感?
生:“独”。
师:好,“独”意为——独自一人,孤独。“独”这个字可以说是诗中的——诗眼(为
什么是诗眼?因为诗眼能反映诗人的心灵)。因为孤独所以“怆然而涕下”。那么,诗人是
如何抒发情感的?
生:直接抒发。
师:哪两句?
生:“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师:好。前两句抒发的情感似乎不明显。“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是诗人在想象
中叙述,叙述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见古人也不见来者。后两句抒发感情很明显。似乎在广袤的
宇宙中有一个孤独的灵魂在悲伤不已。这首诗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过多的修饰,更没
有对形象细致的描绘,但是,这样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的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
形象就出现了。
师:他为什么会有如此孤独苦闷的的感情呢?他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解和政治才能的文
人。他敢言,对武后朝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重用,曾一度因逆党株连下狱,
所以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因而心情非常苦闷。 所以诗人登上幽州台,在广阔的天地中,把自己的这种感情喷泻而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感情。那么,这种抒情方式称之为什么?
生:直抒胸臆(课件展示)。
师:这种抒情方式在课本中也多次出现。比如在《王风?黍离》中诗人直露而真率地
抒发了因周王朝颠覆而感到忧伤的诗句是——
生:“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师:再比如 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直接抒发蔑视权贵的诗句是——
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师:好,这些都是直接抒情的句子。(教师板书)
但是我们说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一般不直接的抒情,往往是言在此
而意在彼。那么这种抒情方式称为什么?(间接抒情)那么,借什么来抒情呢?有哪些义项
呢?
先来看这首。
秋思
张籍(唐)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师:好,在这首诗中,你们又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生:思乡之情(教师补充: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师:这种情感由何而起?
生:寄家书。
2
师:好,是“寄家书”,这是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段。好,又抓住了“寄家书”时人的什
么来写的?
生:心理和行动。
师:好,如何来写的?
(教师引导学生从语言入手。如“恐”、“意万重” ,“又开封”)
生:“意万重” 是在作家书时有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恐”内心担忧匆匆落笔说
不尽。“又开封”惟恐遗忘了什么话。
师:好,分析的很好。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那么,这种情从哪里来?——从事件从
来,对事件一般不详尽完整的叙述,而是截取事件中最集中、最生动、最典型的来写。像这
首诗,就是从事件中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来,那么,这种诗人因事动情,采用叙写事件的
方式来抒发感情,将内心触发的感情自然地融合在事件的叙述中。这种抒情方式叫什么?
生:因事抒情,寓情于事。
师小结:当然,叙事只是抒情的依托,抒情才是叙事的目的,也就是事是缘,情是本。
接下来再看一首: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师:这首诗借什么来抒怀的?
生:借蝉
师:蝉有何特征?何以见得?
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饮清露”三字。
“流响出疏桐”,蝉声的远传,让我们感受到了蝉声的响度和力度。
师:抒发了什么情怀?
生: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
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
自信。
师:这种抒情方式是什么?
生: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
这种抒情方式是“托物言情”。
师:好,再看下面两首。
绝句二首(杜甫)
(其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总写美好的春景)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两特写镜头,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3
(其二)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侧重描绘色彩)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直抒胸臆)
师:比较一下,这两首抒发的感情一样吗?(不一样)为什么?
生:第一首表现了诗人愉悦的心境。第二首不免有些伤感。
师:分别如何表现的?
生:第一首通过描绘美丽的初春景象来抒发的。春天阳光普照,江山一片秀丽,春风
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师:第一首像一幅油画——明净绚丽的春景图。在景中融入了诗人的感情。
师:第二首有些伤感,哪里可以判断?——“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好,具体
些,这是异乡人感慨春光不再和思归的情感。那么这两句用了刚才讲过的哪种抒情方式?—
—“直抒胸臆”,好,同学们看出来了。但是我有一个疑问,这首诗前两句“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似乎也描绘了一幅浓丽的春景。你们看,碧的碧,白的白,青的青,艳的艳,
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呢?
注意比较这首诗景和情的关系。
生:第一首是以乐景写乐情。第二首是以乐景衬哀情。它描绘的虽是美好的春景,抒
发的却是感伤的思乡之情,景和情出现了反差,是反衬。
师:一样的景致,两种感情,诗人似乎喜怒无常。其实诗人的感情变化是合情合理的。
这两首诗的写作背景都是在安史之乱中,杜甫为了避乱来到了成都,盖了一座草堂,有了一
个栖身之所,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我想,第一首可能是诗人刚结束了流离生活,有
了一个安定的居所,所以内心很安闲,而第二首在成都呆了时间久了,感觉归期无望,所以
伤感。
师小结:一般情况下,诗人所选择的景物与诗人的感情是相通的,景物的色调与情调
也是协调一致的。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
景衬乐情的写法。
但,不管怎样,诗人借景物抒发,把感情寄寓在景物中,这种抒情方式叫
好,已讲了三种抒情方式。(全班朗读)
师:好,再看这一首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师:同学们,这首诗是如何抒怀的?从题材来判断,不难看出这首是——咏史怀古之
作。
生:通过咏史来抒怀。
师:好,那么咏了什么史?我们说,诗歌不是写历史小说,只能选取诗人感受最深的
一部分来写。那么,李白选取了那个历史的片段?
4
生:勾践灭吴,班师回朝。
师:又选取了这个片段中哪两个镜头?
生:“战士还家尽锦衣”——战士凯旋而归,脱去了战袍,穿上了锦衣;(气氛的热闹
欢乐,胜利者的得意骄傲)
“宫女如花满春殿”,花儿一样的宫女站满了宫殿。(明写宫女,实写越王,灭吴后,
以为高枕无忧,荒淫作乐起来。
师:抒发了什么感情?何以见得?
生:昔盛今衰的感慨。“只今惟有鹧鸪飞”
师:曾经的胜利、威武、富贵、荣华,现在还有什么呢?一切都过眼烟云,如今只剩
下一片废墟,废墟上面,不过是几只鹧鸪飞来飞去,诗人感慨人事沧桑,变化无常。这是作
者对历史事件的见解和感慨。这种抒情方式叫——咏史抒怀。当然对咏史抒怀诗的鉴赏我们
要先弄清史实。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把握诗歌抒发的情
感。
三、巩固训练。
师:好,刚才我们一起探讨了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四种抒情方式:因事抒情,托物言情,
借景抒情,咏史抒怀。我们也知道一首诗中有可能运用不只一种抒情方式,因为诗歌蕴涵的
情感也可能也是丰富的。那么,下面我们再来看一首。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师:请一位学生朗读。
师:教师介绍背景——当时杜甫在成都,安史之乱未结束。这首诗的题目是“蜀相”,
“蜀相”指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是成都的别称。那么这首诗的内容应与诸葛亮有关。
那么,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结合我们刚才讲到的抒情方式思考,请同学们前后左右交
流。
生一: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锦官城外柏森森”(祠堂的外景,安谧肃穆的气氛)和“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
空好音。”( 抓住诗眼“自”和“空”。春色自是春色,无人欣赏;鸟鸣还是鸟鸣,无人倾听。)
寄寓了诗人感物思人、孤寂落寞的心情。而且这是借景抒情中的以乐景写哀情。奠定了感情
基调。
生二:寓情于事
“丞相祠堂何处寻”诗人对丞相祠堂向往已久,专程拜访,非信步而来。在“寻祠堂”
这件事中似乎有诗人的心情——仰慕和急切的心情。
生三:咏史抒怀
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该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思想感情呢?)—
—称颂、崇敬、仰慕,(什么历史事件呢?)——诸葛亮早年躬耕南阳,刘备三顾茅庐,请
计于诸葛亮,诸葛亮帮刘备分析天下形势,提出统一天下应联吴抗曹“隆中对”,辅佐两朝,
帮刘备开创基业,辅佐刘禅守业,竭尽忠心。赞其雄才大略和赤诚忠心。
生四:咏史抒怀
5
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抒发了深沉、叹惋、痛惜之情。想到诸葛亮六出祁山,出师北伐尚未成功自己先亡,
使一代代的英雄泪水沾满衣裳。这种壮志难酬的悲哀引起历代英雄共鸣,激起类似境遇者的
无限悲愤与哀痛。所以诗人借诸葛亮的丰功伟绩,主要抒发了诗人自己功业未就的感慨。所
以,这一首咏史诗并非为了咏史而咏史,诗中有伤人、也有伤己、伤时。正因为如此,咏史
诗更显得情韵丰富、意义深远。
四、教师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分清和掌握了古典诗歌常见的几种抒情方式:叙事则因事抒情,写
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记史则咏史抒怀,也深入地把握了诗歌的内在意韵和情感。
我想,今天的课仅是抛砖引玉,希望同学们今后在欣赏诗歌时,不管通过哪种途径去鉴赏诗
歌,最主要的是把握诗歌的情感,真正走进诗人的心灵世界,因为情感是诗歌的灵魂,情感
是文学作品的生命。
五、回家作业。
修正预先准备的诗歌鉴赏的有关内容,用准确规范的语言表述,进一步理解诗歌蕴涵
的情感。
1
2
34
5
6
作文六:《直接抒情的作文》15200字
直接抒情(关于思乡)
那是谁,在月夜里用笛声吹奏着那支思乡的歌,忧伤的曲调不经意塞满了我心中的荒原;是谁在夜夜释读那首思乡的古诗,忧伤的平仄滴动着无垠恬静的乡愁。曾一度认为自己在这陌生城市过惯了朝八晚五的日子,在流水般失意的日子里,故乡的山山水水,已渐行渐远。蓦然回首,才发现那尘封于心底地芳香,才明白,自己是一只放飞的风筝,无论身置何方,身在何处的心灵之绳永远栓在故乡门前的梧桐树上。
1、时间好比一位妙手回春的良医,它能帮助我们医治流血的心灵。时间好比一个万能的慰藉者,它能开导我们忘记人生的伤痛。时间好比一位循循善诱的智者,他能引导求学者构筑知识的大厦。时间好比一位点屏成蝇的画家,他会帮助勤奋者描绘辉煌的明天。
2、人有多重价值,是需要多层开发的。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于勇,而呈其力;有的人止于心,而有其技;有的人达于理,而用其智。诸葛亮戎马一生, 气吞曹吴,却不披一甲,不佩一刀;**指挥军民万众,在战火中打出一个新中国,却从不受军衔,不背一枪。
1
3、把爱赋予房子就是家庭,把正直赋予城市就是社区,把真理赋予一堆红砖就是一所学校,把信仰赋予最简陋的屋子就是一座圣殿,用正义驯服人类的野蛮就是文明。
不要被现实中的不足所迷惑,也不要让琐事缠身,我们便会拥有一个充满希望的光辉灿烂的未来。
4、君子像水,情性谦冲,本质洁白,味平淡,而他的用处,可以使不洁的东西成为清洁,即使在滚烫的热水中放入油,二者亦不会混和,这就是君子的本性。 小人像油,本质油腻,味浓厚,他的本性,尽污染清洁之物,若在滚烫的油中放入水,二者必
然相激而不相容,这就是小人的本质。
5、时间,你认为它有多宽厚,它就有多宽厚,无论你怎样糟蹋它,它都不会吭声,不会生气。时间,你认为它有多狡诈,它就有多狡诈,把你变苍老的是它,让你在不 知不觉中蹉跎一生,最终后悔不迭的是它。时间,你认为它有多****,它就有多****,它成全了你的雄心,你的意志。
6、紧紧把握生活,但不要患得患失。正视我们所失去的,该去的就让它失
去。生命从来就不仅仅是一种存在,而是一种延续,是一条永不停息的河流。我们的父母通过 我们而活着,而我们也将通过我们的孩子而活着。我们所建设的将变成记忆,而我们追求的美丽决不会因死亡而失去光彩。我们的肉体可能
2
被消灭,我们的手将变得 衰弱,但我们创造的美丽、善良和真理将在未来的日子里永存。不要浪费生命而去积累那些最
篇二:作文抒情的几种方式
妙用各种方法巧妙抒发感情
一是直抒胸臆法。它是敞开心胸,不依托任何事物,通过朴实无华的手段,把内心活动和情感直接抒发出来的一种抒情方法。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在介绍志愿军战士的几个英雄事例后,写下了这样一段抒情文字: 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你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的一种人,这种人是什么一种品质,他们的灵魂是多么美丽和宽广。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这里作者饱含深情,连用叹号,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志愿军战士的无比崇敬和热爱之情。
二是运用排比和反问。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力,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法。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当人的情感激化时,
3
会如出闸的洪水,汪洋恣肆,一发不可收拾。此时,运用排比和反问的辞格,是最合适不
过的了。袁膺的《井冈翠竹》中的一段:
是的,当年用自己的血和汗保卫过第一个红色政权的战士们,谁不记得井冈山上的翠竹呢,用它搭过帐篷,用它做过帐篷。用它做过梭镖,用它当罐盛过水,当碗蒸过饭,用它做过扁担和吹火筒,在黄洋界和八面山上,还用它摆过三十里竹钉阵,使多少白匪魂飞魄散,鬼哭狼嗥,如今,早就不再用竹钉当武器了,然而谁又把把它们忘怀呢,
在这段文字里,作者先用一句反问,烘托出对井冈翠竹的强烈思念之情。然后,用一组排比“用它??用它??”的句子历数了井冈翠竹当年不可磨灭的功绩,不论是对红军的生活,还是战斗,都立下了汗马功劳,令人寄予深情。最后,作者又说:“如今,早就不再用竹钉当武器了,然而谁又把把它们忘怀呢,” 这一句反问又把人们带入了无限的思念之中。
三是运用呼告与反复法。呼告,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种修辞方式。也就是对着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它)说话。反复是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句组,这种修辞方法,叫“反复”。运用这种修辞方法,有助于说理,
抒情、写景时,感染力强。如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中的一段文字:
4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厉声,热烈的鼓掌)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热烈的鼓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鼓掌)
我们从引文中,可以看出闻一多感情激愤,讲演时有质问、有直呼。这种“呼告”加“反复”的句式,把气氛推到白热化的地步,正义之气,浩然四塞,引起听众热烈的鼓掌。
四是运用议论来抒情。议论抒情,一般是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临时性的情感激化与升华。因此,它带有一定的爆炸性和冲击力;它给人的感染更集中、更具体、更强烈。为确保情感的真实性,在叙述基础上的抒情,不一定要集中成一段一段的议论,;有时,也可以只是一言半语,或三言两语。这要根据作者在行文中情感发展的程度而定。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中,就有这样
的典型例子: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
5
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节选的这段文字,是作者沉痛追悼刘和珍等烈士的死难经过,但在叙述中,又不时地出现作者议论和抒情的句子。比如,当开头叙述到刘和珍“那时是欣然前往的”时候,作者就插了一句“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这句议论,表达了作者愤怒和谴责的感情,也解释了刘和珍等革命青年“欣然前往”的正常性。这个议论也成了记叙的一部分,二者相得益彰,水乳交融。
【病例诊治】
一、 未能在描写的基础上直抒胸臆
?病例再现
学校组织春游行,每人要交70元,爸爸得知情况,二话没说,砍掉枣树,凑足了70元钱,让我和其他同学一样,享受春游之乐,我十分感动。
啊,父亲,你的爱让我终生铭记。如果说鱼儿离不开水,那么,我就永远离不开父亲。父亲是枣树,我是枣子;父亲是蓝天,我是白云;父亲是枝叶,我是花朵。在血浓于水的感情中,体验父爱的伟大,是我今生最大的荣幸。
——《父爱,触动我心灵》
?升格展示
“学校要春游,每人要交70元呢。”我吞吞吐吐地说。“交~”
6
父亲毫不犹豫地说,他一转身就走出了家门。望着父亲远去的身影,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父亲能到什么地方去借钱呢,
午饭过后,父亲一直没有回家,我失望地回到了学校。望着别的同学那大张的百元钱,我的心里甭提有多伤心了。突然,窗外有一个熟悉的声音传进我的耳畔,是父亲,我惊讶而又欢喜得像刚出笼的鸟儿。父亲双手把钱递到我手上。“爸~这钱……”“噢~我把那棵枣树砍了。”“砍了,”我的双眼顿时模糊了,那棵枣树是死
篇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比较谈
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比较谈
蒙古艾里乡重新中心小学
“文章不是无情物”,“情者文之经”。写作离不开抒情,抒情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技法。抒情的作用在于以情感人,即通过自己抒发的感情来激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前人就十分强调抒情在写作中的作用,刘勰曾在《文心雕龙》中写道:“繁采寡情,味之必厌。”
在文学写作中,抒情是和叙述、描写有着同样重要的表达方法。在其他文体的写作中,也常用抒情来加强文章的感情色彩和感染人的力量。如**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的结尾就运用了抒情方法,他写道:“新中国站在每个人的面前,我们应该迎接它,新中国航船的桅杆已经冒出地平线了,
7
我们应该拍掌欢迎它,举起你的双手吧,新中国是我们的”
这段话就因为是用抒情的方法来写,对读者具有巨大的号召力和鼓动性,鼓舞人们为新中国的诞生而英勇奋斗。
可见,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情思,引起听众的共鸣,有效地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也可以渲染气氛,加强思想内容的表达,,增强文章的教育作用。
抒情的方式有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叶圣陶在《作文论》中指出:“抒情的工作,实在是把境界、事物、思想、推断等等,凡是用得到的是以表现出一种情感的一一抽出来,融会混合,依着情感的波澜起伏,组成一件新的东西,可见这是一种
创造。但从另一方面讲,工具必取之于客观组织又合于人类心情之自然,可见这不尽是创造,也含着摹写的意味。”所以无论我们哪种抒情方式,抒发的情感都是健康的、积极的、高尚的情感,反对抒发低级、颓废、庸俗的情感。而且抒发的情感要真挚实在。孔子说:“情欲信,辞欲巧。”信,就是真实。因为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威不严。我们必须在真实的写作中杜绝虚情假意,无病呻吟。也不能故作多情,为文造情。
在写作中,究竟采用哪种方式要依主题表达的需要而定,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各有特色,现就这两种方法作一比较,爬梳整理出二者的异同。
8
一、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称为“直接胸臆”,是作者不借用其他方式而直接倾吐对人对事物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感情。它毫不掩饰,“我口写我心”。
在我国古代《诗经》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诗经?召南?有梅》中:
有梅,其实三分,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有梅,顷筐暨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这是一位待嫁女子的咏唱。随着梅子的不断成熟,落地日多,她等待求情者的心情也愈来愈急迫。先是希望男子选好日子来求婚,继而盼望今天就来求婚。最后则说现在就可以成亲。把女子焦急待嫁的心情毫不掩饰地展露出来,这样的咏唱,态度明朗,大胆而泼辣,直
率浪漫。
汉乐府中的《上邪》歌里说:“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北为渴,冬雷震之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其海枯石烂而心不变的直接而大胆的表述,使人不禁为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坚贞和执者表示钦佩与可敬。
在现代诗文中,也有许多直接抒情的佳作。如秦牧在《土地》的结尾写道:“让我们捧起一把泥土来仔细端详吧~这是我们的土地呵~怎样保卫每一寸的土地呢,怎样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的巨大潜力,一天天更加美好起来呢,党正在
9
领导和率领着我们前进。青春的大地也好象发出巨大的声音,要求每一个中国人民都作出回答。”再如赵恺的诗《我爱》中的诗句:“我爱我柳枝编成的第一枚教鞭,我爱乡村小学泥垒的桌椅。我爱篮球~它是我青春的形体。我爱邮递员,我爱邮递员绿色的爱情在他绿色的邮包中栖息。”
直接抒情能让读者很快的抓住作者的情感,融入到文章中去。古人曾云:“动人心者,莫先乎情。”所以写文章如果开头直接胸臆,那么有助于定下全文的感情基调,使作文写得和谐一致。
直接抒情一般适用于抒发强烈而紧张的感情。其特点是叙述时感情强烈,节奏快而紧张,情感直露,朴实真切却震动人心。便于读者把握。
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写作者不是直接来抒发对人物、事物的感情,而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渗透自己强烈的感情。或者借人、物之口来抒发
自己的情感。
间接抒情的特点是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间接抒情一般可以通过:
1、叙述抒情。这是一种寓情于事的抒情方法,称为叙述性抒情。其特点是用充满感情的主调进行叙述。有人也称之即事抒情。如朱自清的《背影》,在文集蹒跚的背影后,是
10
作者感激,敬重而又略带心酸的泪水,隐含着浓浑化不开的父子深情。
2、再如贾平凹的散文《哭姨娘》,回忆了姨娘与自己的一段患难生活。
记得那年春上,奶奶生日,家里又揭不开锅了,你从外边借回一元钱,买了三斤豆腐。豆腐做好了,你一筷子夹给奶奶,一筷子夹给我,我让你吃,你说你嫌豆腐有一股豆味儿,反胃。婶娘,我那时真傻,还以为那是真的,就三口两口扒吃了豆腐,后来在厨房里,却见你吞着野菜吃,我才知道你是哄了我。我后悔的哭了丐来,你却笑了,说我懂事,让我以后长大有钱了,再给你买多多的豆腐吃。可到现在,我一块豆腐也还未给予你买了吃,你却死了。
这里通过吃豆腐与吃野菜的叙述,在平常小事中,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的悲伤,痛悔之情。
2、通过描写抒情。这是在描写人物尤其是描写景物时进行抒情的方法,可称之为描写性抒情。写作时须把感情倾注,融会在描写之中。包括寓情于景,景情交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古代文人认为:文学语言作品在表达意时,不能直接点破,而必
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之中。如司空图在《诗品》中谈“含蓄”时说:“不是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济已,若不堪忧;”
11
孙联奎在他的《诗品臆说》中解释说:“纯用烘托,无一字道着正事,即‘不著一字’,非无字也”。此解释深得原文之精髓。本来“不著一字”,不是不要文字,而只是说不直接地抒发胸中之意而以景物烘托之,这也就是“含蓄”。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表达了游子思乡的深情。如果没有“杨柳依依,雨雪霏霏”那其中的思乡韵味就大打折扣了。可见,以景写情的抒情特色,从我国文学创作之初就被诗人们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到诗文中,以增强艺术感染力。在后期的文学演讲过程中,又经过人们断地加以改进,最终形成了情从景生,情景交融的抒情特色。
这种抒情方法的特点是写景与抒情相结合,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景,总不是单纯地描摹景物,而总是或浓或淡地抒写情感。所谓“一切导语皆情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景是外在的,情是内在的,情由景生,景是情产生的客观条件和基础,没有景,便谈不上抒情,情是景的产物。在写景时恰当抒发情感,往往使文章锦上添花。下面举个例子来说明这种情景交融抒情方式的妙处:
《诗经?蒹葭》就是情景交融,风神摇曳的情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见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12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
篇四:抒情作文指导
抒情作文指导
导入
看下面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秀才与县官、财主一起饮酒。这时外面正下着大雪,秀才 提议吟诗助兴,谁如果接不上,就罚酒三杯。秀才先吟第一句:“大雪纷纷落地。”县官想自己的转:一切都是皇上给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便接口吟道:“一片皇家瑞气。”财主想显示一下自己的财富,接下去吟了第三句:“再下三年何妨,”正在此时,一个又冻又饿的农民正好从屋前走过,听到这话心想,下三年岂不要把我饿死,就气愤地说:“真是吃饱放屁~”话虽粗俗,但却在理。
面对同一雪景,四个人由于经历、处境不同,抒发的感情也就截然不同,但是他们抒发的感情却是十分真实可信的,都符合各自的身份。
什么是抒情文章, “文章不是无情物”“情者文之经”。通过种种表达方式,对所写的人物、事件、景物等抒发作者爱憎好恶的感情,这种写法叫抒情。在记叙文中,适当地抒情能使文章中所写的人、事、物、景的形象更加突出,意义更加深刻,从而激发读者的情思,引起读者的共鸣,有效地增
13
强文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写作离不开抒情,抒情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抒情的作用在于以情感人,即通过自己抒发的感情来激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借景抒情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方法,其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它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例如《第一场雪》里说:“荷~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一层厚的雪,万里江山变马了粉妆玉砌的世界。”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雪的喜爱。
尽管如此,由于人们生活经历、知识状况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存在差异,抒发出来的感情必然也不一样,因此根据具体情况,联系自己的实际,有的放矢,才能借助于景色描写,抒发出自己的真实感来。
抒情要真挚感人。“世上最是情难抒”,难在不做作,不矫情,不浮夸,要给人一种震撼力和亲和力。
那么,怎样在作文中抒好情呢,
一、抒情要自然真切
孔子说:“情欲信,辞欲巧。”信,就是真实,写作要抒发真情实感。因为“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我们必须真实地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杜绝空洞抒情,不能故作多情,为文造情。抒发自己的感情,就要说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即心中怎样想就怎样写,有什么感受就写什么感受,让感情在文中自然地流露出来。这样,
14
文章才能避免矫揉造作,读后使人感到清新、自然。
二、感情要健康真挚
古人云:“情贵乎真。”只有健康、真挚的感情才能感动人。如果感情虚假、无病呻吟,甚至是低级趣味,那么即使文章运用再多的优美词汇,也只是表面华丽,没有感人的力量。至于矫揉造作地堆砌一些所谓抒情性的语句,或有不健康的情调,不但不能引起读者共鸣,反而会使人反感。写作时,我们要抒发真挚的、高尚的感情,反对抒发低级的、颓废的和庸俗的感情。
三、方式要运用合理
从情感的表达方式上讲,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之分。“我爱你,中国~”这是直接抒情。直接抒情比较直白、热烈,多用带有浓重感情色彩的判断句、陈述句等,同时经常会在句中使用感叹词,如“好美啊”“真想你呀”。间接抒情则比较含蓄。它往往借助于叙述、描写和议论等手法来抒发感情。如“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用对草原上蓝天、白云、奔腾的骏马的描写来表达心中的喜悦之情。同学们在作文中要根据内容的需要,恰当地选择采用直接抒情还是使用间接抒情。
附一、抒情动人心怀
巴金说:“我们写作,只是因为我们有话要说,有感情要倾吐,我们用文字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真实的情感是作
15
文的生命,它放大了生活中的真善美,酿造出鲜美可口的琼浆,吐露着迷人的芬芳。作文唯有情真意切,才能鲜活动人,打动读者。
一、选材真实
鲁迅先生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从水管里流出来的是水。”只有真实的材料才能流露出真实的感情,虚构出来的故事是很难打动人心的。真实的材料是写作的基础,选材独特又是成功的关键。只要选材真实,就能显示出独特之处。对于我们来说,只要用一颗热忱的心去观察、发现、体验、感悟,就能采撷到“真情”的花朵,写出光彩照人的篇章。
二、捕捉细节
细节描写往往是把感人的片段放大,相当于电影里的特写镜头,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感同身受,身临其境。要善于从自己切身的体验中去寻找曾经打动过自己的东西,将或喜或悲、或憎或爱的感情集中到某一点上,并着力描写好这个“动情点”。这个动情点可以是瞬间的现象、感人的语言、一个动作、一种眼神、内心的感动等等。细腻描绘,精心打造,做到于细微处见真情,这样就能打动人,感染人~
三、尺水兴波
剪裁精当,巧妙布局,会让文章的情韵独具,扣人心弦。情感类作文中的情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同学们倘若能捕捉住这些细微的变化,以此作为抒情线索来巧妙组接文章的材
16
料,并善于运用一些尺水兴波的技巧,如悬念、误会、抑扬、巧合、擒纵、蓄势、张弛等,一定会让文章波澜起伏、情趣横生~
四、表达传情
要表达真挚的感情,就要善于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议论、抒情可以帮助我们直接抒发思想感情;采用描写,特别是细腻的心理描写,可以有助于我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记叙则常常是抒情的基础。
五、巧用修辞
修辞好比语言中的盐,善于运用修辞手法,语言就会有味道,让人越品越香。在作文中,有意识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夸张、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不仅能使文章生动形象,收到某种特殊的表达效果,尤其能有效帮助我们表情达意,抒写感受,增加作文的亮点。
“情到深处文自工”,作文只有真情打造,才会闪现出诱人的光彩~没有真情,再华美的文字也会苍白无力;没有真情,再严谨的结构也会不堪一击;没有真情,再丰富的材料也会索然无味。真情无限,亲情、友情、师生情,情情动人;真情无边,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情情飞扬。作文要想出彩,要想感人,千万别丢掉真情。真情,永远是作文的灵魂~
抒情作文指导与训练
17
描写人物心理的词、句、段
?心理:
?思考
百思不解 不此之图 长虑顾后 殚精竭虑 匪夷所思 机关用尽 急中生智 兼权熟计 困心衡虑 冥思苦索 前思后想 清心寡欲 权衡轻重 人急智生 若有所思(来自:.zaidian.cOm 在 点 网:直接抒情的作文)煞费苦心 深思熟虑 审时度势 数往知来 思前想后 搜索枯肠 挖空心思 心血来潮 行成于思 研精覃思 左思右想 ?思念
百身莫赎 不可磨灭 春露秋霜 春树暮云 寸阴若岁 睹物思人 抚今追昔 感旧之哀 耿耿于心 落月屋梁 牵肠挂肚 人百其身 人去楼空 人亡物在 室迩人远停云落月 望云之情 畏威怀德 物是人非 心心念念 悬肠挂肚 一日三秋 倚门倚闾 饮水思源 辗转反侧 朝思暮想 只鸡絮酒 陟岵陟屺
(3)忧虑
愁眉苦脸 后顾之忧 内顾之忧 札人忧天 思深忧远 投鼠忌器 徒乱人意 人面桃花 人生如寄 日坐愁城 忧深思远 怨天尤人
(4)犹豫
跋前踬后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多端寡要 二三其德 二心两意 裹足不前 狐疑不决 举棋不定
(5)为难(无奈)
18
百辞莫辩 不得已而求其次 不可揆度 不可究诘 不可言状 不可言喻 不可言宣 绠短汲深 鬼使神差 回天乏术 举鼎绝膑 力不能支 力不胜任 力不从心迫不得已 骑虎难下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去住两难 日暮途穷 山穷水尽 束手无策 束手待毙 望洋兴叹 无可奈何 无从措手 无计可施 无能为力 无米之炊 无从下手 无所措手足
(6)烦恼
唉声叹气 不胜其烦 不堪其忧 长吁短叹 怅然若失 愁眉锁眼 愁眉不展 垂头丧气 大失所望 多愁善感 废书而叹 闷闷不乐 闲愁万种 心烦意乱 心乱如麻悒悒不乐 郁郁不乐 郁郁寡欢 郁郁不得志
(7)快乐
乘兴而来 大快人心 大喜过望 欢天喜地 欢欣鼓舞 欢声雷动 回嗔作喜 皆大欢喜 惊喜若狂 举国若狂 乐不可支 眉开眼笑 拍手称快 人莫予毒 手舞足蹈弹冠相庆 天伦之乐 痛饮黄龙 喜不自胜 喜跃抃舞 喜出望外 喜逐颜开 喜从天降 笑逐颜开 笑容可掬 心花怒放 新婚宴尔 兴会淋漓 兴高采烈 兴高彩烈 扬眉吐气欣喜若狂 称心如意 踌躇满志 春风得意 得意洋洋 得意忘形 满面春风 眉飞色舞 拍案叫绝 其乐无穷 求仁得仁 如释重负 如愿以偿 陶情适性 为善最乐 无忧无虑无思无虑 无官一身轻 喜气洋洋 闲云野鹤 闲情逸致 逍遥自在 心旷神怡 心广体胖 兴致勃勃
19
轩轩甚得 洋洋得意 怡情悦性 怡然自得 意气扬扬 悠然自得 优哉游哉娱心悦目 沾沾自喜 正中下怀 自鸣得意 自我陶醉 自由自在 自得其乐 左顾右盼
小学生描写人物心理喜悦兴奋好词好句好段
好 词
喜悦 欢喜 狂喜 欣喜 畅快 快慰 欢欣 惊喜 尽兴 快意 开心 惬意 愉悦 欣然 欣慰 舒坦 陶醉 喜洋洋 喜盈盈 兴冲冲 乐陶陶 乐融融 乐滋滋 乐呵呵 甜滋滋 甜丝丝 满怀喜悦 洋洋自得 洋洋得意 乐而忘返 欢欣鼓舞 惊喜万分 大喜过望 沾沾自喜 喜形于色 喜上眉梢 喜上加喜 喜气洋洋 喜气洋溢 喜出望外 喜闻乐见 喜从天降喜笑颜开 喜笑盈腮 喜不自胜 喜不自禁 喜事临门 喜忧交加 欢欢喜喜 欣喜若狂 欢天喜地 欢歌笑语 欢声笑语 欢呼雀跃 欢蹦乱跳 乐在其中 乐不可支 乐不思蜀 兴高采烈 兴致勃勃 兴趣盎然 和颜悦色 大快人心 心花怒放 心旷神怡 眉飞色舞 眉开眼笑
好 句
阳光在教室里洒下炫目的光辉,照亮着一张张快乐的、兴奋的脸,每张脸都像一朵花。
听到这个好消息,姐妹俩手拉手跳着,笑着,花裙子迎风摆动,活像一对活泼、愉快的花蝴蝶。
她们手拉手像两只小鸟似的畅快飞奔,飞过田野,飞进村
20
庄,飞到了大院。
杨燕撑起雨伞,提起一个挎包,放在肩上;想到马上要去上大学,像驾起了云头似的,畅快地大摇大摆走出家门。
听见爸爸终于同意他上学了,来喜把柳叶往嘴里一含,学几声黄莺叫,又学几声画眉声,拎着崭新的书包飞跑起来。
看到小牛犊醒过来了,他心里那个高兴劲就甭提了,全身每一根汗毛都活泼得跳了起来。 喜得小强本来就细眯眯的眼睛,像是指甲掐出来的,成了两条弯弯的细缝儿。
我一接到录取通知书,像庄稼人久旱逢雨,又像渔人雾海中望见灯塔,心里那股子乐劲哟,真不知该怎么形容了~
我一听,一蹦三尺高,心花怒放,情不自禁地举着喜报欢呼起来:“噢,噢,我得喜报了~”
看到这情景,我乐得在地上翻了个跟头,高声地笑着、叫着,拍着手,跺着脚。 突然,门帘一掀,小妹像吃了喜鹊蛋似的闯了起来,张着没有门牙的小嘴格格笑着。 妹妹听到大家的赞美双颊浮起两朵红云,一条鲜红的舌头绕嘴唇一圈,心里美滋滋的。 米袋沉甸甸地压在身上,但是,心里却感到无比轻松。愉快,脚步也似乎分外轻捷。 她心里喜滋滋的,脸上带着动人的微笑,像只鸽子似的不住地点头。
爸爸同意了她的要求,她顿时心花怒放,喜悦飞上眉梢,两只眼睛眯得像两个小小的月牙儿。
他乐得下嘴唇往上嘴唇包,脸蛋儿耸成个肉疙瘩。
21
哥哥欣喜若狂,握着这张浸透了他的汗水的通知书,舒畅地、尽情地笑着。 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欢乐的浪花,我的心情也像浪花一样欢腾。
英语测验得了100分,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像小鸟一样飞进了家门。
好 段
他拿起语文卷子,翻开一看97分,正是刚才老师所说的 全班第一名。他高兴地从位子上蹦了起来,把桌子上的书顺手抛上了天空,嘴里大声喊着:“哇,97分。”要知道这是他付出多少努力,才取得的成绩。坐回到座位上,湿润的眼睛漾出了晶莹的泪珠,这不是沮丧的泪珠,而是激动的泪珠。他擦干了眼泪,看着卷子,同时也轻轻地摆了摆头。
一道数学题算了一遍又一遍,就是算不对,急得我抓耳挠腮,满头大汗,心里烦躁得要命。我干脆放下笔,听起了乐曲。
夜幕笼罩了江面,月亮从水面升起,月光下面天水一色,多美的景色啊~《春江花月夜》的优美旋律在夜空中索绕着,我的心渐渐平静下来。我重新拿起笔,一下子就把题算出来了。
篇五:高中作文要学会抒情
高中作文要学会抒情
抒情写法是学生写作的“老大难” 问题,情感描写欠缺是
22
个常见的问题,很多学生只满足于把事情讲完整讲清楚,却不注意在叙事中加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文字干巴枯涩,没有味道,究其原因是缺乏抒情写法。没有感情,文章就没有活力,抒情不当,又会使人产生“虚情假意 ”的感觉 ,如何抒情呢 ? 本文结合课文实例分析抒情写作技巧,学生的写作水平 。
关键词 : 作文抒情写法 抒情方式
以情动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如果没有在叙事中加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文字就会干巴枯涩,没 有 味 道 。 常 见 学 生作 文 ,无 论 是 什 么 文 体 , 一 旦 要 求 运 用 抒 情 写 法 ( 他 们 就 头 痛 不 已 。为 了符 合 写 作 要 求 , 有 的 学 生 明 明 没 有 “ 情 ”, 却 硬 要 “ 抒 ”, 为 显 示 自 己 思 想 觉 悟 高 , 又 要 “ 抒 ” 到 某 一 种 高 度 , 结 果 却 给 人 以 矫 情 造 作 、 无 病 呻 吟 之 感 。 而 更 多 的 学 生 是心 中有 情 却 不 知 如 何 “ 抒 ” , 以 致 文 章 表 达 效 果 不 佳 。每 个 人 尽 可 以 按 照 自 己 的 感 情 方 式 进 行 , 没 必 要 去 区 分 哪 种 抒 情 形 式 最 恰 当 。不 过 ( 有 几 种 抒 情 写 法 却 是 常 见 所 用 的 , 可 以 教 导 学 生 借 鉴 一 番 。
一 、直 接 抒 情 即 直 抒 胸 臆 法
这 是 采 用 最 多 的 直 接 抒 情 写 法 , 好 处 在
23
于 能 直 露 情 感 , 让 人 明 了 。这 种 技 法 是 作 者 或 作 品 中 的人 物 ,直 接 地 表 白 和 倾 吐 自 己 的 思 想 感 情 , 以 感 染 读 者 , 引 起 共 鸣 。 这 种 技 法 看 似 简 易 ,有 怎 样 的 情 感 直 接 讲 出 来 ,但 是 它 的 难 于 掌 握 之 处 也 在 这 里 ,要 打 动 读 者 ,作 者 情 感 的 抒 发 ,不 管 是 深 沉 的 或 者 是 浓 烈 的 感 情 ,都 要 情 真 意 切 ,朴 实 自然 。 同 时 直 接 抒 发 的 感 情 不 等 于 简 单 地 和 盘 托 出 一 泻 无 余 ,切 不 可 把 直 抒 胸 臆 误 解 为 大 叫 空 喊 的 “ 抒 情 ” ,要 讲 究 分 寸 ,注 意 节 制 。
作 文《守 候》中 的 片 段:端详母亲,几缕花白的发丝无言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凝重,也见证着母亲几十年辛苦的历程。母亲用自己的血泪哺育了我,使我茁壮成长。母亲身为一个乡下妇女,虽然没有受过多大的教育,但是直白的话语中却孕育着对我的浓浓的关爱和对儿子深深期待。她们不图回报,只是竭尽自己的力量去为我们默默操劳。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无论家里还是田间,她永远那样埋着头劳作,似乎永远也不劳累。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我的心再也难以平静――那是母亲用血汗奉献着自己最无私的爱,那是母亲用生命守候着自己最关爱的人的成长。这就是母亲,她用自己朴实的期待,奏响了儿女的人生之歌。这段话真实地将对
24
母亲的爱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又不会有矫揉造作的感觉。
二 、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是指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感情同写人、叙事、
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通俗的比如歌词“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借太阳和花来表达感情。它的呈现形态是把情感和人、事、景、物融为一体,让情感的发生自然、含蓄。间接抒情有以下几种方式:
1、托物言志(寓情于物)
借物抒情也叫托 物 言 志、借 物 咏 怀 ,是 间 接 抒 情 的 常 用 笔 法。 寓情于物,是通过描写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托物言志的关键在于“寓”。它的特点是,只描写物象,不直接抒情,作者将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对物象的具体描绘之中,通过比喻、拟人、象征等方式,委婉曲折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写物的要 准 确 地 把 握 客 观 事 物 的 特 征 给 以 逼 真 的 描 绘 ,使 事 物 的 内 情 与 外 形 达 到 统 一;抒 怀 时, 应 紧 扣 外 物 ,缘物 生 情 ,有 感 而 发 ,不 能 架 空 抒怀 ,漫 无 边 际 或 无 病 呻 吟;咏 物 是 为 了 言 志 , 言 志 借 助 于 咏 物 ,也 就 是说 作 者 所 选 择 的 客 观 对 象 与 作 者 所 表
25
达 的 主 观 感 情 必 须 契 合 交 融 ,在 画 面 中注 入 激 情 ,在 文 辞 中 潜 含 哲 理 ,从 而 给 人 以 艺 术 感 染 的 思想 教 育 。
如周 敦 颐 的 《 爱 莲 说》,先 咏 “ 莲 ” ,描 写 “ 莲 ” 的 可 贵 品 质 “ 予 独 爱 莲 之 出 淤 泥 而 不 染 ,濯 清 涟 而 不 妖 , 中 通 外 直 ,不 蔓 不 枝 ,香 远 益 清 ,亭 亭 净 植 , 可 远 观 而 不 可亵 玩 焉。 ”然后 在 咏 “ 莲 ”的基 础上言 感 ,表 达 自 己 洁 身 自 好 ,不 与 世 同 流 合 污 的 情 怀 。
2、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我们看到一些景物,往往会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就是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王 国 维 在 《 人 间 词 话》 中 说 一 切 景 语 , 皆 情 语 也 。 ” 一 篇 好 的 写 景 状 物 的 散 文 , 常 常 是 情 景 交 融 的 佳 作 ,所 谓 情 景 交 融 ,指 的 是 作 者 在 写 景 时 ,对 景 物 倾 注了 内 在 的 感 情 ,表 达 了 作 者 的 审 美 情 趣 ,景 中 有 情 , 寓 情 于 景 ,把感情融入到所描写的景物中,情景交融,这是中国文学很传统的 表现手法和突出的艺术特点。山 水 本 是 没 有 灵 性 之 物 ,但 在 作 者 饱 含 情 感 的笔 下 ,赋 予 一定 的 生命 ,产 生 出 了 强 烈 的 审 美 情 趣 ,震 撼 读 者 的 心 灵 。如 下 面 这 首 诗:
26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作者通过描绘月落、乌啼、满天白霜、江边的枫树、渔 火、寒山寺等景物渲染出秋夜的幽寂清冷。借此表达了作者落榜后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
3、借 事 抒 情(寓 情 于 事)
借事抒情,指通过叙述事件来抒发感情,让感情从具体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感染读者。这种渗透着感情的叙述,读者品味起来就更觉得真诚可亲。如朱自清的《背影》,写父亲给儿子道别时买橘子的那一段叙述文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这一段叙述文字,朴实无华,把慈父的爱子之情和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4、借 人 抒 情
这 是 依 附 于 人 的 描 述 的 抒 情 ,作 者 看 见 某 一 个 人 的 形 象 ,或 听 见 某
27
一 个 人 的 声 音 。都 可 能 引 发 某 一 种 感 受 , 从 而 表 现 自 我 的感 情 倾 向 。例 如 : 看 到 一 位 拾 金 不 昧 的 同 学 , 可 能 会 激 发 钦 佩 及 效 法 的 心 情 ;亲 睹 衣 衫 褴 褛 的 乞 丐 , 可 能 产 生 同 情 及 救 济 的 心 情 ; 如 果 离 开 家 乡, 远 离 亲 人 ,心 里 一 定 更 多 怀 念 ,更 多 感 叹 。 观 察 别 人 的 言行 举 止 ,或 怀 念 熟 人 都 容 易 产生 深 刻 的 感 受 、浓 浓 的 感 情 。
三、修辞手法抒情
修辞手法的使用会让情感的抒发更自然,有文采. 为了突出某种情感 , 加深人们 的印象,我们常有意识地反复使用某些句子或词语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如下列句子:
关爱,如同黑夜中的一盏明灯,让人充满希望;关爱,如同沙漠里的一汪清泉,让人生清气爽;关爱,如同严寒里的一堆篝火,让人温暖舒适??《关爱,无处不在》
这三句话构成了排比句式,气压千里,结构整齐,音韵和谐;同时每个分句都采用了比喻,将无形的关爱形象生动地化为可见可感之物。
精彩的抒情可以揭示生活的意义,升华文章的主题。材料(记叙、,描写)是文章的“血肉”,思想(议论、抒情)是文章的“灵魂”。作者对材料的深入挖掘则是使“血肉”中生出“灵魂”的手段和过程,否则文章不会有深刻的思想。在 写
28
作 中 , 适 当 地 抒 情 是 使 文 章 主 题 升 华 的 好 方 法 。 依 我 看 , 要 想 抒 情 , 一 定 要 有情才 可 抒 。 心 中 有 情 , 再 加 上适 当 的 写 法 将 情 感 表 现 出来 , 自 然 而 然 地 “ 喊 ” 出 自 己 的 心 声 时 ,“ 抒 情 ”就 出 现 了。只 有 写 法 ,而 心 中 无 情 , 只 是 为 “ 抒 情 ” 而 “ 抒 情 ” , 是 不 会 成 就 一 篇 好 文 章 的 。 在 语 文 教 学 实 践 中 , 以课 文 为 实 例 ,教 导 学 生 在 写 作 中采 取 适 当 的 写 法 ,在 叙
事 的 基 础 上 自 然 生发 ( 宁 缺 毋 滥 来 抒 情 ( 使 文 章 以 情 动 人 , 方 可 有 效 帮 助 学 生 走 出“ 无情 可 抒 ” 、 “ 有 情不会 抒 ” 的 困 境 , 增 强 学生 的 写 作 信 心 ,提 高 学 生 的 写作 能 力 , 取 得 较 好 的 教 学 效 果 。
29
作文七:《秋是什么》400字
龙源期刊网 ://.qikan..
秋是什么
作者:沈依
来源:《小天使 ·五年级语数英综合》 2013年第 05期
书香虫轻吟:在这阴晴不定的春天里,你是否还眷恋着秋的温柔?
秋是一个俏皮又可爱的小娃娃,她蹦蹦跳跳地来到我身边,兴奋地告诉我:“ 我很喜欢 你,来和你做游戏了! ”
秋是一个有创意的理发师,给爱臭美的菊花理了个爆炸发型,给追求时尚的银杏树染了一 头金发。
秋又是一名优雅的舞蹈家。她教即将飘落的叶儿们在风中舞蹈。瞧,金黄的树叶有的迫不 及待地飘落到地上,与大地跳着 “ 贴面舞 ” ,有的不慌不忙地和树枝共舞最后一曲华尔兹,有的 在秋风中尽情地转着圈儿 …… 风儿为她们伴奏,小鸟为她们歌唱。她们千姿百态的表演让我如 醉如痴,赞叹不已!
秋还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她出神入化地变出满园累累硕果:瞧,柿子正晃动着咧开大嘴 的小脑袋;喇叭花吹了一个夏天的唢呐,也许累了,慢慢合拢了嘴巴;大枣像被染得通红的熟 鸡蛋,接二连三地跳落到地面 ……
秋啊,让我悄悄地告诉你:“ 你的到来让我满心欢喜,请你留下来,住进我心里,好吗? ” (指导老师 黄文涛)
作文八:《诗歌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3000字
诗歌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诗歌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抒情,表达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 梦,凫雁满回塘。 (温廷筠《商山早行》 )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 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客行
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一)直接抒情
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 如《乐府诗集 ? 鼓吹曲辞》中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古与令字通,使)无绝衰。山无陵 (lng,山峰、山头 ) ,江 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写一位女子对君剖白心迹 , 直接表达了少女至真、至善、至烈的爱情,显得坦荡、真 率而震撼人心。
再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中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诗人以慷慨悲凉的基调, 把自己因怀才不遇而生出的一腔愤懑、 抑郁之情通过诗句喷泻而出, 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又如李清照《武陵春》三四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纵笔直抒,揭示一切悲苦 的原因是物是人非,即山河依旧,人事皆非,这深重的国难,怎不使人感到事事休呢 ? 所以 词人沉痛地说欲语泪先流
。
又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尾联两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高度概括了诗 人的爱国热情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它表现了诗人以死报国的决心, 感情炽烈、悲怆,充满着 人生哲理。
(二)间接抒情
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 凝练。 诗人在处理情感时一般不是直接地抒情, 而 是言在此意在彼,叙事则因事抒情,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记史则咏史抒怀。 1、因事抒情
如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 万重山。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 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江陵,故诗题一作下江陵。
在叙事中,寓含着当时喜悦畅快的心情。
再如唐代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 发又开封。 这首秋思寓情于事, 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 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2、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是手段,情景交融是效果)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王国维 ) ,在古典诗歌中,写景就是抒发情感。
如贾岛的 《题李凝幽居》 的前六句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描写的景物画面自然恬淡、幽美迷人, 表现了诗人要与友人一同 幽居的情思,是借景抒情。
如李白的《菩萨蛮》前四句: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 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山用寒来形容, 不单说明节令是
秋天, 更主要的是表现女主人冷落、 孤独、 寂寞的心情。 碧色用伤心来形容, 极言山色深碧, 同时又是表现看山人的心情,伤心已极, 山色也就具有了悲伤的色彩。 这里既写了情, 又写 了景,用的是融情于景。
如杜牧的《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 楼台烟雨中。 诗歌以明快的笔调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春景图。 四句全是写景, 也全 是写情。三、四两句, 由写自然景观移到写具有人文景观特征的庙宇,这一就巧妙地揉进了 历史的沧桑,也自然地融进了诗人对南朝朝政的讥讽与批判。用的是融情于景。
如王实甫的《西厢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 人泪。疏淡几笔,描绘了一幅动人的长亭送别图,碧云密布,黄花遍地,西风凄紧,北雁南 归。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堪称精妙绝伦。
3、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托,寄托,借助;物,客观事物;言,表达;志,志向,志愿,思想,情感, 哲理,等等。简单地说,托物言志,就是借助具体外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例如:李忱的《瀑布联句》中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借写瀑布, 表达 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应志存高远,不畏艰辛,努力实现人生目标。
王安石的《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 碾作尘。 杏花, 绚丽而脱俗, 傍水杏花, 更是风姿绰约, 神韵独绝。 本诗写临水开放的杏花, 是一首咏物诗,更是淡然心境,高洁人格,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倔强个性的体现。
又如陆游《卜算子
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 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托物言志,以梅花自喻,用梅花象征了自己孤高正直 的气节。 表现自己不与争宠邀媚、 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 坚贞自守的铮铮傲 骨。
又如骆宾王《狱中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 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这首咏物诗,名为咏蝉,实为自表心迹。 诗人抒写了因无罪被诬, 无人相信自己的高洁 而为之辩白的忧愤。但忧愤之中又有着超然的心态,不愿与俗流为伍。
又如虞世南的《蝉》垂緌 ru 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中三 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 道出了蕴含的真理, 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 不需要某种外 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
如王勃《咏风》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来去固无迹,动 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借风起兴,结句表达自己要成就一番事业要在诗坛上引领风骚的志向。
4、借史抒情(咏史抒怀、借古讽今)
如张可久的《 [中吕 ]
卖花声》怀古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
心秦汉, 生民涂炭, 读书人一声长叹这首曲慨叹秦汉时统治者之间的战争和各民族间的 战争,给老百姓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表现了同情人民的思想感情。
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 ,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胜败兵家事不期 , 包羞 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 ,
卷土重来未可知。 然而王安石却意识到项羽失败是历史的必然: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 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另一种情况是把史实和现实扭结在一起, 或是感慨个人遭遇, 或是抨击社会现实。 苏轼
的《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如此。还有一种情况是只抓住历史的一 些影子,故意借题发挥,如李商隐的《贾生》就是如此。
infoc2.duba.net/g/v1/?action1&domainliebao_control...&number0&version1&product_no106&pu blic_2&business_244&uu1990d162c5ebc14cb2298fc8ecd87646&duba_uu1990d162c5ebc14cb22 98fc8ecd87646&p&sp&t10&t20&tod10&tod20&lbver&tryno0&i0&svr&os0&ie0&wtod2&usert ype_public0 : none; 诗歌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诗歌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
作文九:《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比较谈》3600字
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比较谈
蒙古艾里乡重新中心小学
“文章不是无情物”,“情者文之经”。写作离不开抒情,抒情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技法。抒情的作用在于以情感人,即通过自己抒发的感情来激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前人就十分强调抒情在写作中的作用,刘勰曾在《文心雕龙》中写道:“繁采寡情,味之必厌。”
在文学写作中,抒情是和叙述、描写有着同样重要的表达方法。在其他文体的写作中,也常用抒情来加强文章的感情色彩和感染人的力量。如**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的结尾就运用了抒情方法,他写道:“新中国站在每个人的面前,我们应该迎接它,新中国航船的桅杆已经冒出地平线了,我们应该拍掌欢迎它,举起你的双手吧,新中国是我们的”
这段话就因为是用抒情的方法来写,对读者具有巨大的号召力和鼓动性,鼓舞人们为新中国的诞生而英勇奋斗。
可见,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情思,引起听众的共鸣,有效地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也可以渲染气氛,加强思想内容的表达,,增强文章的教育作用。
抒情的方式有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叶圣陶在《作文论》中指出:“抒情的工作,实在是把境界、事物、思想、推断等等,凡是用得到的是以表现出一种情感的一一抽出来,融会混合,依着情感的波澜起伏,组成一件新的东西,可见这是一种
创造。但从另一方面讲,工具必取之于客观组织又合于人类心情之自然,可见这不尽是创造,也含着摹写的意味。”所以无论我们哪种抒情方式,抒发的情感都是健康的、积极的、高尚的情感,反对抒发低级、颓废、庸俗的情感。而且抒发的情感要真挚实在。孔子说:“情欲信,辞欲巧。”信,就是真实。因为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威不严。我们必须在真实的写作中杜绝虚情假意,无病呻吟。也不能故作多情,为文造情。
在写作中,究竟采用哪种方式要依主题表达的需要而定,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各有特色,现就这两种方法作一比较,爬梳整理出二者的异同。
一、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称为“直接胸臆”,是作者不借用其他方式而直接倾吐对人对事物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感情。它毫不掩饰,“我口写我心”。
在我国古代《诗经》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诗经·召南·有梅》中:
有梅,其实三分,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有梅,顷筐暨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这是一位待嫁女子的咏唱。随着梅子的不断成熟,落地日多,她等待求情者的心情也愈来愈急迫。先是希望男子选好日子来求婚,继而盼望今天就来求婚。最后则说现在就可以成亲。把女子焦急待嫁的心情毫不掩饰地展露出来,这样的咏唱,态度明朗,大胆而泼辣,直
率浪漫。
汉乐府中的《上邪》歌里说:“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北为渴,冬雷震之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其海枯石烂而心不变的直接而大胆的表述,使人不禁为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坚贞和执者表示钦佩与可敬。
在现代诗文中,也有许多直接抒情的佳作。如秦牧在《土地》的结尾写道:“让我们捧起一把泥土来仔细端详吧!这是我们的土地呵!怎样保卫每一寸的土地呢?怎样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的巨大潜力,一天天更加美好起来呢?党正在领导和率领着我们前进。青春的大地也好象发出巨大的声音,要求每一个中国人民都作出回答。”再如赵恺的诗《我爱》中的诗句:“我爱我柳枝编成的第一枚教鞭,我爱乡村小学泥垒的桌椅。我爱篮球!它是我青春的形体。我爱邮递员,我爱邮递员绿色的爱情在他绿色的邮包中栖息。”
直接抒情能让读者很快的抓住作者的情感,融入到文章中去。古人曾云:“动人心者,莫先乎情。”所以写文章如果开头直接胸臆,那么有助于定下全文的感情基调,使作文写得和谐一致。
直接抒情一般适用于抒发强烈而紧张的感情。其特点是叙述时感情强烈,节奏快而紧张,情感直露,朴实真切却震动人心。便于读者把握。
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写作者不是直接来抒发对人物、事物的感情,而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渗透自己强烈的感情。或者借人、物之口来抒发
自己的情感。
间接抒情的特点是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间接抒情一般可以通过:
1、叙述抒情。这是一种寓情于事的抒情方法,称为叙述性抒情。其特点是用充满感情的主调进行叙述。有人也称之即事抒情。如朱自清的《背影》,在文集蹒跚的背影后,是作者感激,敬重而又略带心酸的泪水,隐含着浓浑化不开的父子深情。
2、再如贾平凹的散文《哭姨娘》,回忆了姨娘与自己的一段患难生活。
记得那年春上,奶奶生日,家里又揭不开锅了,你从外边借回一元钱,买了三斤豆腐。豆腐做好了,你一筷子夹给奶奶,一筷子夹给我,我让你吃,你说你嫌豆腐有一股豆味儿,反胃。婶娘,我那时真傻,还以为那是真的,就三口两口扒吃了豆腐,后来在厨房里,却见你吞着野菜吃,我才知道你是哄了我。我后悔的哭了丐来,你却笑了,说我懂事,让我以后长大有钱了,再给你买多多的豆腐吃。可到现在,我一块豆腐也还未给予你买了吃,你却死了。
这里通过吃豆腐与吃野菜的叙述,在平常小事中,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的悲伤,痛悔之情。
2、通过描写抒情。这是在描写人物尤其是描写景物时进行抒情的方法,可称之为描写性抒情。写作时须把感情倾注,融会在描写之中。包括寓情于景,景情交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古代文人认为:文学语言作品在表达意时,不能直接点破,而必
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之中。如司空图在《诗品》中谈“含蓄”时说:“不是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济已,若不堪忧;”孙联奎在他的《诗品臆说》中解释说:“纯用烘托,无一字道着正事,即‘不著一字’,非无字也”。此解释深得原文之精髓。本来“不著一字”,不是不要文字,而只是说不直接地抒发胸中之意而以景物烘托之,这也就是“含蓄”。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表达了游子思乡的深情。如果没有“杨柳依依,雨雪霏霏”那其中的思乡韵味就大打折扣了。可见,以景写情的抒情特色,从我国文学创作之初就被诗人们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到诗文中,以增强艺术感染力。在后期的文学演讲过程中,又经过人们断地加以改进,最终形成了情从景生,情景交融的抒情特色。
这种抒情方法的特点是写景与抒情相结合,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景,总不是单纯地描摹景物,而总是或浓或淡地抒写情感。所谓“一切导语皆情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景是外在的,情是内在的,情由景生,景是情产生的客观条件和基础,没有景,便谈不上抒情,情是景的产物。在写景时恰当抒发情感,往往使文章锦上添花。下面举个例子来说明这种情景交融抒情方式的妙处:
《诗经·蒹葭》就是情景交融,风神摇曳的情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见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
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蒹葭采采,向露未己。所谓伊人,在水之千。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这是首爱情诗,主人公站中河边,眼前笼罩在晨露中的芦苇霜露秋水,展现出清新淡雅的形象,借助景物和意象含蓄委婉地表达相思和追怀之情。清秋萧瑟景物的特别色彩。为全诗渲染出冷漠凄清的氛围。这样的氛围有力地烘托出人物凄婉惆怅的情感,蒹葭白露,茫茫秋水极易触动主人公的遐想愁思,客观景物与主观景物情愁思,客观景物、主观感情不乳交融构成了情景交融的优美的意境。诗圣杜甫的《曼兴》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鸭傍母眠。
这首诗全是写景,春色如画:杨花撒满小径,荷叶点缀小溪 ,竹笋暗生小母鸭傍母而眠。从景物中一般融融春意扑面而来。诗人那种热爱春天的喜悦心情和闲适自得这意,亦自画涌出,足让人能分享他的幸福和喜悦,景色如画面无一处涉及情字,但情藏景中,处处都在抒情。正如王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像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情藏景中,显得情深意浓。都是情景交融的绝好范例。
另外,还有一种叫即物抒情,也就是通过对事物物象的描写,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情感,常用比喻,象征,拟人等方法,借助咏物,曲折委婉地将情感透露出来,使文章蕴含浑厚,情深意远。
如:于谦的《石灰吟》,高尔基的《海燕》,闻一多的《死水》等,
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3、通过议论抒情。这是一种附情于理的抒情方法,可称为议论性抒情,感寓情于理。运用这种方法,应注意它与一般谬论有所不同,这里的议论只是抒情的手段,是为抒情服务的。在写作时,不需要交代论据,也不必进行论证只要用饱蘸浓郁感情的语言来议论人物,事物,景物,就可达到通过议论进行抒情的目的。即能以理服人,又能以情感人。
通过上述的分析比较,大致得出以下结论;直接抒情不借助于其他表达方式而直接胸臆;间接胸情需要借助表达方式而委婉的抒发情感。这是它们的不同点,相同之处是都能或直或隐地表达或浓或淡的感情,给人以美的愉悦和心灵的震撼。
究竟哪一种更好呢?
苏轼有诗云:“水光滟潋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摸总相宜。”如果我把直抒胸臆的抒情比作水光滟潋晴方好的话,那么,间接抒情应视为“山色空濛雨亦奇”相比之下哪一个更令人神往呢?“淡妆浓摸总相宜”。
作文十:《组歌答案 直接间接抒情》2300字
抒情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一、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由诗人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 例1(阅读下面的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
示长安君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草草杯盘供笑雨~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答案示例:颈联中“自怜”与“又作”贯通一气~诗人借此直抒胸臆~表达了心中的万端悲慨。“湖海”久隔~“尘沙”远赴~旦夕间重逢又别~且是出使不无艰险的辽国~时空的拓展将悲意又加深了一层。“三年”言时间之长~“万里”谓距离之远~以数字入诗~一纵一横~使悲情更为浓烈。 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主要有四种形式:
1(借景抒情~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
例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答案示例:两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难~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
例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夷山中 谢枋得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 “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这句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
2(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诗人借日常生活或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情感或志向~
例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全国3卷,
小斋即事 刘一止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答案示例: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正因为自己的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3(借古抒情~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例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湖北卷,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示例:吴诗借景抒情~鞭挞了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李诗借史抒怀~讽刺了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
4(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即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
例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全国1卷,
望江南 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术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趋年华。
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答案示例:上片描写的是超然台下“春未老”之景,下片抒发的是春虽未老~人却在无奈之中的思乡之情。这首词因景生情~情景交融。
例7(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浙江卷)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
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
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答案示例:?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导学案 组歌 》 答案 第一课时
2、纪?哈?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本文选自《泪与笑》。《 泪与笑?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两首。
3、海:海岸的情人,唱出难舍难分的炽热恋歌。人世间的守护神,唱出宽广博大的情歌。雨:一个奉献者的形象,滋润万物,传递信息。一个信使的形象, 为云彩和田野传情。
4、热情洋溢 一往情深 无比忠诚 多情浪漫 温柔善良 痴情 缠绵任性 ___的浪
滋润万物 让山河欢乐 让花草欢笑 传递爱情 充满爱心 启迪心扉 ___的雨
《导学案 组歌》 答案 第一课时
1、 借海浪与海岸热恋的形象,曲折表达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
借雨之歌,表达诗人愿为万物付出爱心和愿为万物传递爱的信息的意愿。
2、如:用第一人称便于抒情。用拟人手法赋予“浪”“雨”人的灵性,想象新奇。成
语、文言词的使用,有文采。押韵,朗朗上口。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长篇抒情诗歌:《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