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中国传统文化论文1500字.docx》2300字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1500字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以人为本、贵和尚中、诚实守信、义利并重的思想,以下是专门为你的中国传统文化论文1500字,供参考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1500字
摘要:中国文化彰显中国特色,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中国古典艺术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现代艺术文化发展的基底。在中专美术教学中学习和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不仅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途径,亦是实现中专美术特色化教学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在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学融合重要性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艺术;美术教学;融合;运用
发展以“中国元素”为核心的创新型美术教育是我国中专美术教育实现自身创新及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史,优秀文化艺术灿若星辰,并随着我国历史的不断发展,其内涵得到不断的丰富。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育融合在一起,使其相互渗透,是发展“中国元素”创新型美术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学融合的重要性分析
传承、发扬和与时俱进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立及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各种西方艺术文化思潮不断冲击着我国民众的价值观以及文化观,以中专生为代表的青年主体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很容易受到各种西方思潮的影响,因此,在对其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更需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育的融合,在与时俱进中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基于此,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学的融合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实践意义,具体表现如下,
(一)对学生独特美术风格形成的促进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水墨画、木版画等不仅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亦是世界文化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占据着独特的地位。美术教学不仅是绘画理论、绘画技能的教学,更重要的是美术精神以及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教学,而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融合进中专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更好的解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领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魅力,更能引导其在美术基础理论和绘画技能知识学习过程中逐渐发现中国美、创造中国美,并深入体会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髓,从而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美术风格。
(二)对现代文化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融合作用
中国现代文化艺术的发展既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为基底,又吸收了其它因素,形成了具有现代化风格的文化艺术,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则需要吸收现代文化艺术中的一些精华因素以保持
与时俱进。
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华,增添美术教学亮点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具有音乐、美术等多种形式,但无论是哪种艺术形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有着其独特的艺术精华。我国古人在艺术上一直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反应在文化艺术中即为意境表现,如中国传统美术作品中的“松”意味着坚韧不拔、“梅”意味着品节高尚、“荷”意味着出淤泥而不染等。
(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发展美术教学“中国元素”
“中国元素”彰显中国特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艺术的深厚积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既包含有古人的艺术精神追求,亦包含着许多与生活、风俗习惯等有关的文化艺术,如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中国结、剪纸等,都深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因此,在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融入中专美术教学过程时,既要注重与美术本身相关的知识教学,亦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延伸,将美术教学与实践就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合中国结欣赏及编织、剪纸以及插花等实践性艺术教学方式,即通过开展美术手工课,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深入理解民族文化内涵,以更好的将“中国元素”融入自身
美术学习中。
(三)欣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作品,拓展美术教学空间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集中表现。因此,在中专美术教学过程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时,要通过多媒体展示、艺术博物馆实地考察等形式引导学生欣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如引导学生欣赏中国传统写意画中的“神似而非形”、工笔画中勾勒出的细腻线条、建筑艺术中的“天然去雕刻”等,以不断丰富美术教学的艺术表现形式,拓展美术教学空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帮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从多层次、多领域以及多样化的艺术表现空间内丰富自身美术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文化的重要艺术载体,具有明显的民族审美特征,将其适当的运用在中专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有利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扬,亦有利于帮助学生在美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为往后的美术创作及就业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畅.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J].大众文艺,2015,07:253
[2]吴旭.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4,14:140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1500字]相关文章, 1.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论文
2.中国传统文化的议论文
3.中国传统文化讲坛论文
4.中国传统文化茶的论文
5.写中国传统文化议论文
6.中国传统文化书法论文
7.中国传统文化论文模板
8.浅议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 9.浅述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10.浅述室内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作文二:《选修课论文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1500字》1500字
一直以来就对中国文化传统充满了兴趣,然而在我读大学之前根本很少在课堂上接触这些东西。如今很高兴自己可以在大学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程,因为作为一名工科学生,平时少有机会能接触的这些东西。通过对这门课程学习,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但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的了解远远没有达到要求,因此,我想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角度来完成这篇论文。 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离我们很遥远,和我们生活不相干,我不这么认为,其实,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这些都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联。
要想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什么是中国传统文 化,及其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其实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1988年76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聚集在巴黎开会,他们在宣言中呼吁: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由此可见,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价值。那我们怎样去看待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呢。
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比如古人对于“言”和“行”有过精辟的论述,荀子说:“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要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相反,传统文化中的“三纲五常”“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些阻碍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东西必须剔除。近年来,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盛行,而冷落了象端午节,清明节等这样一些传统节日,不知城市里现在还有多少人自己包粽子,去看赛龙舟?传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势在必行。
在面对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毕竟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应保有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民族的文化遗产。其次就是要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将西方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人权理论融合到中国文化的“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传统文化中去。在学校教育方面,我觉得我们应该将如何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开设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让更多的人去系统的了解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而在媒介传播方面:利用现代化传播媒介的高速化、系统化、全面化的优势,向广大群众、向世界人民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在保有原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前提下,重新唤起社会大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总之,在将来中国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不能丢下我们几千年来宝贵的文化资源,未来的社会并不能屏弃前人的智慧,中国人也应该多从前人的经验中摄取智
慧来强大我们的祖国。
作文三:《征文范文传承中国传统文化1500字》600字
要想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什么是中国传统文 化,及其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我们也可以通过阅读看看大家怎么看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1500字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征文范文,希望能帮到大家!
征文范文传承中国传统文化1500字篇1
谈起“中华文化”这四个字,使人自然而然的想起了一句话叫“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这是教科书中常见的用来描述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句话,可是,要是问到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又有几个人能回答上来呢?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引起了我的反思,身为一名中国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却不知道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我想这是让我自愧的事情,更是让我痛心的事情。
虽是短短四天的学习时间,却是让我受益匪浅,感悟颇深,我是没有什么资格和能力来向大家阐述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因为连我也正处在认识和学习中华文传统化的道路上,我知道,要想要真正的领悟几千年前的古圣先贤传承下来的智慧和真理,是要我的用一生时光来学习和践行的!我能做的就是做好一个中国人的本分——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做一个有道德的中国人! 就谈谈我这四天来学习的感受吧!
大讲堂的整个学习过程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除此之外还有免费的午餐和学习资料,还有免费的纪念品!这样的公益活动已经很少见了。据我所知,参加大讲堂的义工是五百多人,想必大家都知道什么是“义工”,就是除了要干最脏最累的活以外,他们的付出是没有任何报酬的,我所要讲的不仅仅是义工的概念,而是他们身上令人尊敬的品德,见人鞠躬一定达到九十度,无论对方 ......
作文四:《浅谈“尊重传统文化”_1500字》1400字
浅谈“尊重传统文化” 在中韩端午节相争韩国最终申遗成功后,举国感到忿忿不平,国人们纷纷指责韩国卑鄙,下贱,无耻,抄袭中国申遗项目的人各有人在。但是,又有多少国人能够反思自身呢?与其说是韩国抢走中国的端午节,不如说是国人自己扔掉它罢了。 其实,韩国申报成功并非是坏事,恰恰相反,还是件好事。何解?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魁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韩国申遗成功对我们的端午文化不会有什么冲击,无形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享的财富,我们的文化传统被别国认同,我个人认为不是一件坏事。”是的,正是因为这次事件,让那些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国人们打响了警钟;给以那在背后骂骂咧咧,指责韩国过错的无知国人们一记响亮的耳光;让我们不得不对这件事件进行深刻反思。 时常在一些电视节目中看见被岁月给尘封,被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所掩盖的传统建筑,传统文艺,甚至传统习俗。面对灯红酒绿,层楼叠榭的摩天大楼,谁会甘愿住在那破旧,老土的四合院,窑洞,吊脚楼,过着原始土着民般的生活呢?谁还会对那传统的造物技术——简单粗糙的物件和纯手工高强度劳力而放弃学习更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从而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在眼球经济,泡沫经济盛行的今天又有多少人能够保留住中国的国粹——京剧……少之又少罢了。 今天,大多数80后,90后,00后不过传统节日而喜欢过洋节。在一次小学生问卷调查中,有记者专门“按重视程度,给传统节日”排序的题目,结果几乎所有学生都填写了“春节、中秋、清明、端午”的顺序,端午竟成为孩子们眼里最不受重视的传统节日。和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相比,学生们更愿意过圣诞节等洋节。“我最喜欢过圣诞节了,能收礼物和贺卡,大家还能一起玩,很开心。端午节就很平淡了,唯一盼头就是放假,就连吃粽子也是平时就能吃到。”某小学生回答说。班上大部分学生都喜欢过圣诞节,觉得中国的传统节日过于单调和严肃,都不如圣诞节般轻松有趣、充满幻想。 而当问到屈原是哪国人,是干什么的,学生回答的也是五花八门,离奇搞怪。而在几十年前,即使目不识丁的老人们都能谨记屈原的生平事例和对国家君王的忠贞,还有每年的划龙舟是为了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包粽子扔进河里这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投江自尽后,人们为了使江鱼不要吃了屈原的身体,特包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后演变为吃粽子了。 何其悲哀,端午节竟成为学生眼里最不重视的传统节日,而吃粽子竟是大多数学生们的唯一项目,端午节难道就将成为粽子节了吗?最后只能用吃粽子来苟且地维持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了吗? 为何我们就不能够直视韩国申遗成功背后的默默付出呢?其实韩国端午节跟我国的端午节大相径庭,甚至起源和各种项目都无一相同。我们输就输在没有象韩国一样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形式主义的东西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重形式轻内容,重口号轻行动,重数量轻质量,重眼前轻长远。何其相似,与当今被我们骂骂咧咧的政府官员那样只注重面子工程,表面说的冠冕堂皇,而实际做的却不尽如人意,其实我们又好到哪儿去呢? 不要让眼泪成为地球的最后一滴水。同样,不要让传统文化过了许多年后只能成为我们脑海里仅存的模糊的记忆啊。韩国申遗端午节成功这不是一件小事,不能在我们骂骂咧咧之后逐渐淡忘,消失。我们应该进行深刻反思,毕竟这件事不仅折射出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忽视,还反映深藏在我们骨子里对自身文化的傲慢和不屑及崇洋媚外的劣根品性。?????高二:d调e点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文五:《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做有道德的中国人_1500字》1400字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我非常之荣幸的参加了宁海县的首届公民道德公益大讲堂,本次大讲堂的主题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大讲堂的目的是“构建和谐社会,再现中华盛世”。 谈起“中华文化”这四个字,使人自然而然的想起了一句话叫“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这是教科书中常见的用来描述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句话,可是,要是问到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又有几个人能回答上来呢?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引起了我的反思,身为一名中国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却不知道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我想这是让我自愧的事情,更是让我痛心的事情。 虽是短短四天的学习时间,却是让我受益匪浅,感悟颇深,我是没有什么资格和能力来向大家阐述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因为连我也正处在认识和学习中华文传统化的道路上,我知道,要想要真正的领悟几千年前的古圣先贤传承下来的智慧和真理,是要我的用一生时光来学习和践行的!我能做的就是做好一个中国人的本分——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做一个有道德的中国人! 就谈谈我这四天来学习的感受吧! 大讲堂的整个学习过程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除此之外还有免费的午餐和学习资料,还有免费的纪念品!这样的公益活动已经很少见了。据我所知,参加大讲堂的义工是五百多人,想必大家都知道什么是“义工”,就是除了要干最脏最累的活以外,他们的付出是没有任何报酬的,我所要讲的不仅仅是义工的概念,而是他们身上令人尊敬的品德,见人鞠躬一定达到九十度,无论对方年龄大小都称呼为“老师”,每一次台下观众鼓掌,站在一旁的义工们必是鞠躬表示感谢,四天来,我看见的加上我没看见的,我不知道他们每一个义工鞠了多少次躬,真的是数也数不清。在这些义工当中,上至八十多岁的老人,下至十一二岁的儿童,在我看来,我们这些人哪里称得上是“老师”啊?他们,才是我要学习和尊重的老师啊! 这些义工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想说一句,感恩,感谢! 在每天到达会场之后,都会诵读《弟子规》,全场三千多人,诵读经典,有些甚至过目不忘,我记忆最深的就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是为人子的道理。有一位讲师说,中华传统文化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孝”字,两个字就是“道德”二字,还有一位讲师说过,《弟子规》不仅仅是儿童的规,更是做人的规,确实,《弟子规》中许多都是做人处事的道理。对待父母要“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对待兄弟朋友要“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对待自己的行为要“朝早起,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与他人相处则要“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等等做人处事的道理不胜枚举。 讲课的内容我就不详细说了,因为仅凭我三言两语是无法阐述和描述清楚的。 在一场场的讲课中,感动之处可以让人痛哭流涕,激动之处可以让人手掌发麻,几次我都是眼含热泪,哽咽低头,就在举行闭幕式,观看讲课花絮时,我从屏幕上看到一行字:义工们不忍心浪费一粒粮食。屏幕上出现的是收拾饭盒的义工们,面带微笑的在吃从观众手中收回的饭盒中的剩菜剩饭,有些还看见镜头不好意思的躲开了,这时,我再也无法把他们吃剩菜剩饭的镜头看完了,我再也无法忍住自己眼中的泪水,低下头,任由泪水在我的脸颊上滑落,脸上是痛苦的表情,心中更似针扎。满脑子都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虽然我这四天把自己的饭菜全吃的一干二净,但是还是觉得内心是深深地自责和痛苦。 也许,面对这五千多年传承下来的中华传统文化,我还很小,还很不懂事,但是我知道,我有义务和责任,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在现在的今天,尤为重要!?????高一:存知
作文六:《中国的传统文化 小学生作文集锦 [1500字]》2200字
中国传统文化——春节
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 节等,但我最喜欢的就要属过年了。每到春节,家家户户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 辞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但你知道吗,过年为什么 会有这些喜庆的活动呢?这里面有着一个美妙的神话故事,现在让我给你讲一讲吧!
相传, 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 “年” 的怪兽, 头长触角, 凶猛无比。 “年” 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 的人们都要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有一年除夕, 半夜时分, “年” 兽又闯进村。 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 同:只见村东头老婆婆家里,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 “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便向老婆婆家扑了过去。快到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劈里啪啦”的炸响声, “年”吓坏了, 就再也不敢往前走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 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 “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
从此以后,每到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光通明,守 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后来这风俗越传越广,逐渐成了中华民族最 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
中国的传统文化——剪纸
剪纸,是我国的民间文化艺术瑰宝之一。一把剪刀和几张纸,能做什
么呢?经过灵巧的双手,它却可以变成形象生动、风格迥异的精美图案噢!剪纸的种类有很 多,比如:窗花、喜花、礼花、鞋花、剪纸团花、剪纸汉字、剪纸图画等等。
爸爸有一套以剪纸十二生消印成的邮票,爸爸小心地珍藏着。看着剪 纸世人剪的十二生肖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真像活了一样,有胆小的老鼠,肥胖的牛,凶猛 的老虎,可爱的小白兔,威武的龙,长长的小蛇,雄伟的白马,洁白的羊 ?? 太精美了,它体 现了民间艺人的心灵手巧, 它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智慧展示, 是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结晶。
现在,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 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记得每年过年时,妈妈总会买一些剪纸,如大 红的“福”字,它在一个圆中套着,象征着圆圆满满、福气安康;还有那色彩艳丽、层次分 明,又好似吐露着淡淡芳香的剪纸牡丹,它象征着吉祥富贵。妈妈总是把它们贴在家里最醒 目的地方。看着这些剪纸,有的地方细可如春蚕吐丝,有些地方粗可如大笔挥抹,心想剪纸 的人肯定是一个心灵手巧,有着聪明才智的艺术人,向人们展示了一副副精美绝伦的剪纸作 品,让其飞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的人都见识到中国的剪纸文化是多么精彩。
剪纸艺术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有趣的民俗
众所周知,咱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国家,在渊远流长 的历史长河中,人们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动人的故事、五花八门的风俗习惯和多姿多彩 的民族艺术。 十二生肖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它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今天我就给大 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有关知识。据说,十二生肖的排名是这样来的:传说有一年,玉皇大帝 要在正月初九选定十二生肖。晚上,贪睡的老猫请求老鼠早晨叫醒它,如果不叫就吃掉它。 可是正月初九清晨,老鼠却悄悄地独自出发了。老鼠不会游泳,却遇上了一条河,它偷偷地 钻到牛耳朵里,顺利过了河。等牛刚要进门时,老鼠一下子从牛耳朵里窜了出来,抢先跳到 了玉皇大帝面前。结果,老鼠得了第一名,接下来是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 狗、猪。每个人都有属相,我们的属相就是根据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来定的。比如,我今年 9岁,属虎。
勤劳聪慧的劳动人民还根据十二生肖的形态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品。 有精美的邮票、闪光的银币,有古老的金币、精致的挂件,还有美轮美奂的刺绣、五花八门 的剪纸、奇形怪状的泥塑以及千奇百怪的布艺 ?? 真是精美绝伦,叫人目不暇接。
你看,我们的民族文化是不是绚丽多彩?如果你有兴趣,你也可以找 一找有关的资料,和我们一起分享。
春节习俗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工整、对偶、精巧的 文字抒发了人们美好的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
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 始盛行,流传至今。 一些人家还要在屋门、墙壁、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 贴 “福” 字, 是我国由来已久的风俗。 “福” 字指福气、 福运, 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 “福气已到” 。
贴窗花挂年画
窗花即剪纸和年画一样都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年画给千家万户平 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 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 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窗花表达了美好愿望,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除夕
大年三十,年的大幕拉开了,我们就是年的主角。在这一天穿新衣、 戴新帽、吃团圆饭、放鞭炮 ??
吃过晚饭,全家人一起包饺子看春节联欢晚会。新年的钟声敲响了, 四面八方的鞭炮声此起彼伏, 不绝于耳。 短信拜年已经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一种祝福方式了。
除夕夜还有守岁的习俗,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 岁” ,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作文七:《中国茶文化论文1500字》15000字
中国茶文化
摘要: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华名族之国粹。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把它发展成我国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
中华茶文化是我国传统饮茶风习和品茗技艺的结晶,具有东方文化的深厚意蕴。茶文化之核心为茶道,中国器物文化能上升到道的层次的唯有茶文化,茶道是茶与道的融合与升华。对茶道的阐释有助于我们深入地理解茶文化,更有利于我们把握和弘扬底蕴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希望通过我们的论文,让你更加的了解茶文化。
关键字:茶文化;发展;茶道;大学生;养生;
一、中国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茶的利用最初是孕育于野生采集活动之中的。西汉时已有饮茶之事的正式文献记载,饮茶的起始时间则比这更早一些。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唐代是中国茶文化的形成期,是中国茶文化史上划时代的时期。从五代至宋辽金,是茶文化的拓展期。自元代后,茶文化进入了曲折发展期。明代中期以后,精细的茶风再次出现,为其
1
中坚者是清雅文人,学人的个性茶艺充分张扬,茶风则更趋纤弱。清末明初,中国多灾难,有志文人忧国忧民,已无雅兴和心情去悠闲品茶,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历史也因之完结。
二、茶文化的作用
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作用主要有五个方面:
1(茶文化以德为中心,重视人的群体价值,倡导无私奉献,反对见利忘义和唯利是图。主张义重于利,注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倡对人尊敬,重视修生养德,有利于人的心态平衡,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质;
2(茶文化是应付人生挑战的益友。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市场竞争下,紧张的工作、应酬、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各类依附在人们身上的压力不轻。参与茶文化,可以使精神和身心放松一番,以应付人生的挑战,香港茶楼的这个作用十分显著;
3(有利于社区文明建设 。经济上去了,但文化不能落后,社会风气不能污浊,道德不能沦丧和丑恶。改革开放后茶文化的传播表明,茶文化是有改变社会不正当消费活动、创建精神文明、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
4(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丰富文化生活的作用明显。茶文化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康乐性,品尝名茶、茶具、茶点,观看茶俗茶艺,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2
5(促进开放,推进国际文化交流。国际茶文化的频繁交流,使茶文化跨越国界,广交天下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精神财富。
三、中国茶道
喝茶能静心、静神,有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身养性之功效,这与提倡“清静、恬淡”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是一种以茶为主题的生活礼仪,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品茶,来修炼身心。
茶道礼仪最基本的是奉茶之道,也就是客户来访马上奉茶。奉茶前应先请教客人的喜好,如有点心招待,应先将点心端出,再奉茶,俗话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七分满为宜。
中国的茶道有悠远的历史渊源,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当时社会上茶宴是一种很流行的社交活动。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宋代开创了「斗茶」,「斗茶」最早是以游艺的形式出现在文人雅士之间。在南宋末期日本南
3
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的经山寺求学取经,学习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
四、茶文化及茶道精神的传承对当今大学生的作用
1(茶道精神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并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茶道精神离不开茶人精神。所谓茶人精神是指茶人的形象或者说茶人应有的道德情操、风范、精神面貌。“茶人精神”是已故原上海市茶叶学会理事长钱梁教授在 80 年代初率先提出的。“默默地无私奉献,为人类造福”是“茶人精神”的朴素表达。它是从茶树风格、茶叶品性引申过来。以茶喻人,以茶树为榜样的茶人,就是指具有这种博大胸怀、无私奉献精神的人。范增平先生将茶人的精神归纳为四点: 一是理性的思考,作为一个茶人凡事能做理性的思考,有所为、有所不为;二是沉着的修养,有沉着的修养,坚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无畏精神;三是坚毅的信仰,能择善固执,不畏讥怕谗,明是非、辨善恶,众善奉行,诸恶莫作; 四是正义的行为,为追求真理,只问是非、善恶,不计利害得失,只要是合乎社会正义,符合大众公平的道理,就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这就是茶人的精神,这种精神对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无疑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当前,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各项改革深入推进时期,一些消极的价值观念难免会
4
通过各种渠道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冲击和影响,使大学生自身状况发生显著变化。有的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较弱,遇到学习困难、爱情失意和人际关系紧张,便产生沮丧、自卑、孤独、焦虑等消极情绪,甚至发生轻生行为,缺乏应有的自我心理疏导和调节能力。因此,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通过对茶文化课程的学习,及通过对茶德思想的领悟,可自省、可审己,而只有清醒地看待自己,才能正确地对待他人; 这样就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平衡人的心态,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对稳定社会秩序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可以说,茶道精神可以为当代大学生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理想提供若干方面的深刻启迪。
2(讲究“敬”、“和”、“静”、“怡”、“真”的茶道精神有助于大学生修心养性。
茶文化的本质,是要从茶中得到感悟,并可与人的追求相关系,这种相关性与茶相联系,使得人们从细致入微的感官感受去感悟体验,甚至去寻思一些尚未认识的东西,有助于大学生在自我认识的进一步发现中实现自我超越。陆羽在《茶经》中说: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被称为嘉木,是因为茶的生长、体型、特色和内质等具有刚强、质朴、清纯和幽静的本性。懂得茶道精髓的人认为“茶可行道”、“茶利礼仁”、“茶可雅志”,他们从“洁性不可污”的茶性中吸取灵
5
感,通过饮茶而自省。这种自省有利于清醒地看待自己、正确地对待他人。个体的思想、品德对人类社会正常运转有重要作用。仁义、诚信是每一个人立足社会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同时也是资源、财富。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环境中出现了某种诚信危机。甚至高等学校里的大学生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诚信缺失问题。从部分大学生的考试作弊、拖欠国家助学贷款,到择业过程中的伪造证件、改动成绩、随意毁约,无不显示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淡薄。因此,作为培养新时期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在人格塑造、情操追求、道德修养等方面精神教育已成为适应新时期的挑战,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茶道的基本精神是以德为中心,注重人的思想、品德和个人的修身养性,重视人的群体价值,倡导和诚处世,敬人爱民,化解矛盾,增进团结,无私奉献,反对见利忘义和唯利是图。这对于培养大学生个人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3(中华茶文化有利于丰富大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
茶文化根植于华夏文化,其体系中渗透了古代哲学、美学、伦理学、文学及文化艺术等理论,并融汇了儒、道、佛各家的思想和传统文化的精髓。学习茶文化可以增长知识,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内容丰富的各式茶艺、茶道都容纳了礼仪、道德、科学与艺术的内容,欣赏茶歌、茶舞和茶音乐,可提高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茶与一定的历史
6
文化相融合,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上至社会的规章、制度与法令,下至各种的风俗、风气与习惯,以及以茶为内容所产生的各种茶诗、茶楹联和茶画都能拓宽大学生的视野,增加我们的人文知识。
五、养生
中国的养生学历来把培养德行作为养生的第一要义。如明代著名养生家高濂所著《遵生八笺》,曾把茶道与中国养生学精神之吻合。明代顾元庆《茶谱》曾引《梦余录》记载:“大中三年东京一僧一百三十岁,宣宗问服何药,云:性唯好茶”,善哉~
据史书记载,公元九世纪中国茶传入日本。日本建仁寺开祖,入唐前权僧正法印大和尚荣西著有《契茶养生记》一书。称“茶也养生之仙药也”。同样深刻阐明茶与养生的因果。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圣”陆羽在《茶经》中的这一番论述,言明了茶在中国的悠久历史,我国是茶的故乡,茶在人们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我们日常生活中就有“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一斑。作为举国之饮,茶被赋予了太多的内容可谓是雅俗共赏,老少皆宜。茶能清心明志,显示我们高雅的修养。茶正在以其深刻的内涵,被誉为21世纪“最文明的饮料”。同时茶与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茶不仅营养成分丰富,而且还具有药用价值。茶中含有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咖啡碱、酚类化合物、矿物质等人体中必须
7
含有的营养物质,具有多种药用功效。因此,多饮茶即能补充多种营养,增强体魄,也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因此,茶被称为“万病之药”。
饮茶为何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呢,祖国医学认为,茶能清心神,醒睡除烦;凉肝胆,涤热清痰;益肺胃,明目解温。李时珍《本草纲目》云:“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现代医学则指出:人的衰老与体内不饱和脂肪酸的过度氧化作用有关,而这种氧化又和一种叫自由基的物质有关。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和咖啡碱及维生素C、E等对自由基有着很强的清除效果,这便是茶能养生益寿的奥秘所在。
一杯清茶在手,享受到幻术般的芬芳与风雅之时,又慢慢地从中感悟到许多,一片茶叶,看起来是那样细小纤弱,那样的无足轻重,却又是那样的微妙。当它放进杯中,一旦与水融合,便释放出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的贡献出全部精华。虽说没有茶叶便不会有诱人的清香,但此时此刻,人们所欣赏,所关注,所品位的已经不再是那片片茶叶,而是着杯中之水了。这一切又何尝不像人的一生,每个人都宛如一片茶叶,或早或晚要融入这个变化纷纭的大千世界。在融合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从生到死,贡献出自己的一生,走完自己的人生历程。
参考书目:
8
杨晓明,《说古论今茶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
何草,《中国的品茶艺术》
高旭、刘桂华,《茶文化概论》
朱世英、王振恒、詹久罗,《中国文化大辞典》
篇二:中国茶文化论文
课 程 论 文
论文题目: 谈中国茶文化 课程名称中国茶文化
二级学院: 龙蟠学院专 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
提交日期: 2012年 5 月 24 日
谈中国茶文化
摘 要
中国经历了几千年中国文化业发展了几千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地韵味吸引海内外的各界人士。茶文化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支,极具特色。茶是中国的骄傲、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豪。饮茶可以思源。茶由于自然属性,产生了以茶为载体的茶文化。中国饮茶之久,茶区之广,茶艺之精,名茶之多,品质之好,堪称世界之最。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
关键词:茶文化 内涵 功能特点社会作用
【正文】
1.中国茶文化的概念
9
中国是茶的故乡,相传在公元前2700多年以前,神农就发现了茶。几千年来,以
品茗为内涵,产生了大量的茶诗,茶经,茶谱等文学作品,并且,茶文化宁静,深沉的特质也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民族个性,中华民族有着不解的茶缘。历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识形态,以雅为主,着重于表现诗词书画、品茗歌舞。茶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融化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释家的哲学色泽,并演变为各民族的礼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模式。
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
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古至今,从南到北,中国人都爱喝茶,为什么,因为喝茶有益,喝茶有礼,喝茶有道。
茶文化具有的传统主要有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坚韧不拔、谦虚礼貌、勤奋节俭
和相敬互让等。吴觉农先生和湖南刘先和,为茶叶事业鞠躬尽瘁,既是爱国主义者,又是当代茶人杰出代表。陆羽《茶经》,是古代茶人勤奋读书、刻苦学习、潜心求索、百折不挠精神的结晶。以茶待客、以茶代酒,“清茶一杯也醉人”就是中华民族珍惜劳动成果、勤奋节险的真实反映。
2.中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10
2.1重德——摆正人与自我关系的准则
重德,是中国茶文化精神中最基本的内容。讲究茶德,塑造高尚人格,完善自我,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是历代茶人崇尚和追求的目标,也是茶文化的核心内涵。而茶德的树立,既是茶的自然特性的显现,又是茶人精神的流露,同时又是茶人所确立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2.2尚和——协调人与他人关系的宗旨
茶文化中“和”的基本涵义包括和谐、和敬、和美、平和等等,其中主要是和谐。
通过以“和”为本质的茶事活动,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茶文化关于“和”的内涵既包含儒、佛、道的哲学思想,又包括人们认识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同时也是评价人伦关系和人际行为的价值尺度。茶性平和,饮茶之人在饮茶时享受一种轻松,平和的氛围。在茶文化中,饮茶是一种高雅的时尚,也是一种陶冶情操和交流友谊的方式。
2.3崇俭——处理个人与民族及国家关系的基础
崇俭,就是倡导勤俭、朴实、清廉的个人思想品德与社会道德风尚。以茶崇俭、
以俭育德,既是中国茶道精神的精义,也是茶文化关于人的人生价值的重要思想内容。
2.4贵真——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要求
贵真,就是讲求人与自然的亲和,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这
11
既是中国茶道的核心内
容,也是传统茶文化的魅力所在。从茶汤的品尝中感受到大地山川等自然之物的奇妙。从饮茶中体味不断微妙变化的真味,真香,真气,从而领悟自然之真谛,享受人与自然地和谐。
3.中国茶文化的功能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茶文化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唐代刘贞亮曾总结为“茶之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3.1.满足功能
茶文化的满足功能主要表现在实用性与审美性,功利性与娱乐性的统一。不但满足物质生活需要,也满足精神生活需要。
3.2.改造教育功能
茶文化是有益进步的文化,能“化“人,进而”化“社会,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陶冶情操,促进名族进步,提高名族素质都有特殊的作用,如以茶倡廉,以茶表德,以茶养性等。
3.3.渗透功能
茶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及各个艺术种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社交会友。诗词画舞,旅游建筑等,以及电视,广播,邮票等。
12
3.4.组织向心功能
通过对茶文化的认同,以茶为纽带,可以把不同阶层,不同信仰,不同制度,不同名族,不同肤色的人团结组织起来,建立有系统有宗旨的团体组织或活动。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溧阳茶叶节,浙江新昌、泰顺、湖北英山、河南信阳的茶叶节不胜枚举。都以茶为载体,促进全面的经济贸易发展。历史上,茶文化对促进名族往来,名族团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5.认识功能
正因为茶文化渗透到经济和生活各个方面,所以,通过茶文化的种种行为或现
象,可以探求到社会发展的轨迹,可以考察一个名族的名族史,科技史,文化史,民俗史,经济史等。老舍的《茶馆》艺术地反映了旧社会北京市民的生活情况,正如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家杨所说:“茶文化不仅具有名族特征,而且具有文化史价值,对探求名族个性,心理趋向和价值观念有着重要的意义。”
4.中国茶文化的特点
茶文化除了具有一定的功能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4.1实用性与审美性德统一
茶在满足人类物质生活需求方面,表现出广泛的实用性,
13
如解渴,治病,食用等。在满足人类的精神生活需求的同时,又表现出广泛的审美性,如绚丽多姿的名茶形态,异彩纷呈的差文学艺术作品以及茶艺表演等。
4.2功利性与娱乐性的统一
茶是经济作物,是人们普遍消费的饮料,因此,茶文化表现出很强的功利性。近年来兴起的茶文化活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体现出商业趋向,即以经济为目的,也具有很强的功利性。而文化搭台,则要通过群众参与的娱乐,如游艺活动,歌舞演出等,又具有娱乐性。
4.3高雅性与通俗性的统一
茶文化在历史上的发展,一直表现出高雅性和通俗性两个方面,在高雅和通俗的统一中向前发展。上层的文化来源于民间,经过吸收锻炼,上什到精致的文化,如果没有民间通俗茶文化的土壤,上层文化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而上层文化的提倡推崇,又决定了茶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向。
5.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作用
现代社会依靠高科技和信息,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物质财富将越来越多,生活也将更加富裕。社会发展的经验表明,现代化不是唯一目标,现代化社会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明,需要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资源。茶文化所具有的历史性,时代性的文化因素及合理因素,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和正在发挥其自身的积极作用。茶文化是高雅文化,社会名流
14
和知名人士乐意参加。茶文化也是大众文化,民众广为参与。茶文化覆盖全民,影响到整个社会。
总之,中国茶的历史及其发展,不仅仅是形成简单的一种饮食文化的过程,而同样映射出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民族的精神特质。所以我们要好好保存优秀的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极尽个人的微薄力量,让中国的茶文化长远的流传下去。
参考文献
1(王玲,中国茶文化【M】,中国书店出版,1992
2(冈夫,茶文化【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3(谢芳,论茶文化的社会功能,福州党校学报,2010(4)
4(韩莹,现代茶文化及其功能分析,考试周刊,2010(26)
5(徐先玲、李相状,中国茶饮文化,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6. 黄志根,中华茶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7. 俞永明,说茶饮茶,金盾出版社,2003
篇三:中国茶文化论文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中国茶文化
15
摘要: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学科与行业,包涵茶业专著、茶业期刊、茶与诗词、茶与歌舞、茶与小说、茶与美术、茶与婚礼、茶与祭祀、茶与禅教、茶与楹联、茶与谚语、茶事掌故、茶与故事、茶与习俗、茶艺表演、陶瓷茶具、茶馆茶楼、冲泡技艺、茶食茶疗、茶事博览和茶事旅游等。
茶文化之核心为茶道,中国器物文化能上升到道的层次的唯有茶文化,茶道是茶与道的融合与升华。对茶道的阐释有助于我们深入地理解茶文化,更有利于我们把握和弘扬底蕴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
关键字 发展/分区/命名/文化/作用
中国人喝茶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了,种类繁多,主要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等;根据不同场合中国有不同的泡法,比如绿茶需要用较冷的水冲泡,红茶和乌龙茶要用传统式的泡法即可。喝茶时,要注意茶叶适当拼配,要随喝随添,让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可适当配着糖果,点心,干果等一起味道更佳。茶有健身、治病等药物疗效,还具有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等功效。
茶树原产于中国,人工栽培茶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茶树是一种多年生的叶用、木本常绿植物,属于山茶目,山茶
16
科,山茶属,茶种。5000年前发现和利用茶,3000多年前开始栽培茶树,则茶树起源比此还要早得多,距今约有6000万-7000万年历史。全世界山茶科的植物共有23属380多种,中国有15属260多种,大多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一带。
中国的西南地区为茶树原产地,古茶树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四川,这里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利用和栽培茶树的地方,同时又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野生茶树和现存野生大茶树最多、最集中的地方。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早在唐代,饮茶之风遍及大江南北,甚至远播青藏高原,并且出现了“茶道”一词。茶文化在中国可谓是历史悠久。
一、中国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茶的利用最初是孕育于野生采集活动之中的。西汉时已有饮茶之事的正式文献记载,饮茶的起始时间则比这更早一些。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唐代是中国茶文化的形成期,是中国茶文化史上划时代的时期。从五代至宋辽金,是茶文化的拓展期。自元代后,茶文化进入了曲折发展期。明代中期以后,精细的茶风再次出现,为其中坚者是清雅文人,学人的个性茶艺充分张扬,茶风则更趋纤弱。清末明初,中国多灾难,有志文人忧国忧民,已无雅兴和心情去悠闲品茶,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历史也因之完结。
二、茶在中国的分区
17
茶树在中国的分布非常广阔,范围在北纬18-38度,东经94-122度;地跨中热带、边缘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在垂直分布上,海
拔高可达2600m的高山,低至仅距海平面几米的矮丘。在不同地区,生长着不同类型和不同品种的茶树,从而决定着茶叶的品质及其适制性和适应性。中国茶区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南的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地带、气候、土壤特点,可划分为 :
1、西南茶区: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是茶树的原产地,包括黔、川、渝、滇中北和藏东南。该区年降水较丰富,雾日多,适宜茶树的生长,茶树的种类也较多。适制绿茶、红茶、普洱茶、边销茶和花茶等。
2、华南茶区:包括闽中南、粤中南、桂南、滇南、海南、台湾。该区高温多湿,全年降水量可达1500mm,为茶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该区茶树资源极其丰富,适宜加工红茶、绿茶、黑茶、青茶和花茶等。
3、江南茶区:是中国的重点茶区,包括粤北、桂北、闽中北、湘、浙、赣、鄂南、皖南、苏南等地。整个茶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量比较充足,茶历史悠久,历史名茶甚多。是发展绿茶、红茶、青茶、黑茶、黄茶、白茶、花茶、名特茶的适宜区域。
4、江北茶区:包括甘南、陕南、鄂北、豫南、皖西、苏
18
北、鲁东南等地,是我国最北的茶区。该区因昼夜温差大,茶树自然品质形成好,适制绿茶,香高味浓,适制绿茶为主。
三、茶的命名与分类
茶叶命名是茶叶分类的重要程序之一。中国茶树品种资源丰富,品种适制性也很强,有的品种适制一种茶类,有的品种适制二三种以上的茶类。一种茶叶必须有一个名称为标志。命名与分类可以联系在一起,如工夫红茶,前者是命名,后者是分类;又如白毫银针,前者是分类,后者是命名。茶叶命名的依据,除形状、色香味和茶树品种等不同外,还有的以生产地区、采摘时期和技术措施及销路等不同而命名。
安徽农大陈椽教授的“六大茶类分类系统”中以茶多酚氧化程度为序把初制茶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红茶六大类,已为国内外广泛采用。再加工茶类即以基本茶类的茶叶作原料,进行再加工形成各种各样的茶,如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和含茶饮料等。
四、中国茶艺文化
1、茶的制法:经历了咀嚼鲜叶,生煮羹饮,晒干收藏,蒸青做饼,炒青散茶,乃至白茶、黄茶、黑茶、青茶、红茶、绿茶等多种茶类制造的发展过程。
2、茶水:中国茶人极重水品,好茶好水才能相映生辉,相得益彰。泉水、江水、井水、雪水、露水,都是茶人的选择。
19
3、茶器:中国人饮茶,最早是没有茶具的,到了西汉,在王褒的《僮约》中才第一次提到。唐代以前,人们可能以釜煮茶,明代,宜兴紫砂陶茶具兴起,近代,中国人则习惯用铝茶壶烧水。
五、中国茶道
喝茶能静心、静神,有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身养性之功效,这与提倡“清静、恬淡”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是一种以茶为主题的生活礼仪,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品茶,来修炼身心。
茶道礼仪最基本的是奉茶之道,也就是客户来访马上奉茶。奉茶前应先请教客人的喜好,如有点心招待,应先将点心端出,再奉茶,俗话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七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同时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配合茶盘端出,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上茶时应从客人的右方奉上,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并说:“这是您的茶,请慢用~”奉茶时应依职位的高低顺序先端给职位高的客人,再依职位高低端给自己公司的同仁。
中国的茶道有悠远的历史渊源,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
20
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当时社会上茶宴是一种很流行的社交活动。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宋代开创了「斗茶」,「斗茶」最早是以游艺的形式出现在文人雅士之间。在南宋末期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
篇四:中国茶文化 论文
课 程 论 文
论文题目: 饮茶与健康
课程名称 中国茶文化
学生姓名: 何筱雯任课教师: 王世斌
二级学院:商学院 专 业: 会计学
班 级:13会计5班学 号: 1301101196
提交日期: 2015 年 5 月 20 日
饮茶与健康
姓名何筱雯 , 13级会计 专业 5 班,成绩
摘 要
摘要: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种茶、制茶、饮茶都起源于我国。许多朝代的经验已经证明 了茶对人体有特殊的保健功能,而且现代科学的研究也发现了茶与健康的关系。研究表明,茶有明目、减肥、利尿、降压、降脂、抗癌、防龋
21
齿、抗辐射、抑制动脉硬化等保健功效,是风靡全球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被誉为绿色的金子,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
关键词:种类、季节、益处、禁忌、保健
1 绪 论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对饮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有着极深的研究。我国饮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三国时神医华陀在《食论》中云:“苦萘久食益思意”;唐朝陈藏器《本草遗》说:“止渴除疫,贵哉萘也??????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随息居饮食谱》谓茶能“清心神醒酒除烦,凉肝胆涤热消疫,肃肺胃明目解渴”;《本草备要》说:“解酒后油腻、烧炙之毒,利大小便,多饮消脂肪、去油”;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说到:“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神农本草》中云:“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神农食经》中说:“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茶经》中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可见,饮茶有无与伦比的保健功能。
2 茶的种类
中国茶叶的种类繁多,命名方法也不少。有的以茶叶产地的山川名胜为主题而命名,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庐山云雾等;有的以茶叶的形状而命名,如碧螺春、瓜片、雀舌、银
22
针、松针等;有的以加工方式而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基本茶类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等;再加工茶类包括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药用保健茶和含茶饮料等。 虽然中国茶叶的分类尚无统一的方法,但比较科学的分类是依据制造方法和品质上的差异来划分的,特别是根据各种茶制作中茶多酚的氧化聚合程度由浅入深而将各种茶叶归纳为六大类,即是绿茶、黄茶、白茶、青茶、黑茶和红茶。
1. 绿茶: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其绿色的特点。
主要花色有:西湖龙井茶、碧罗春茶、黄山毛峰茶、庐山云雾、六安瓜片、蒙顶茶、太平猴魁茶、顾渚紫笋茶、信阳毛尖茶、竹叶青、都匀毛尖、平水珠茶、 西山茶、雁荡毛峰茶、华顶云雾茶、涌溪火青茶、敬亭绿雪茶、峨眉峨蕊茶、都匀毛尖茶、恩施玉露茶、婺源茗眉茶、雨花茶、莫干黄芽茶、五山盖米茶、普陀佛茶。
2. 红茶 :红茶与绿茶恰恰相反,是一种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红茶的名字得自其汤色红。
主要花色有:祁门红茶、滇红、英德红茶、正山小种红茶等。
3. 黑茶:黑茶原来主要销往边区,像云南的普洱茶就是其(来自:WWw.Zaidian.Com 在点网:中国茶文化论文1500字)
23
中一种。普洱茶是在已经制好的晒青绿毛茶上浇上水,再经过发酵制成的。普洱茶具有降脂、减肥和降血压的功效,在东南亚和日本很普及。不过真要说减肥,效果最显著的还是乌龙茶。
4. 乌龙茶 :乌龙茶也就是青茶,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乌龙茶在六大类茶中工艺最复杂费时,泡法也最讲究,所以喝乌龙茶也被人称为喝工夫茶。 主要花色有: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凤凰单丛、冻顶乌龙茶等。
5. 黄茶 :著名的君山银针茶就属于黄茶,黄茶的制法有点像绿茶,不过中间需要闷黄工序。
主要花色有:君山银针、沩山毛尖、霍山黄芽、霍山黄大茶等。
6. 白茶:白茶则主要是通过萎凋、干燥制成的。白茶外形、香气和滋味都是非常好的。 主要花色有:白毫银针、白牡丹 。
3 饮茶与季节
1.春饮花茶
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季风气候,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季极为分明。但在春季人们却普遍感到困倦乏力,表现为春困。
人喝花茶,能缓解春困带来的不良影响。花茶甘凉而兼芳香辛散之气,有利于散发积聚在人体内的冬季寒邪、促进体
24
内阳气生发,令人神清气爽,可使“春困”自消。
花茶是集茶味之美、鲜花之香于一体的茶中珍品。“花引茶香,相得益彰”,它是利用烘青毛茶及其他茶类毛茶的吸味特性和鲜花的吐香特性的原理,将茶叶和鲜花拌和窨制而成,以茉莉花茶最为有名。这是因为,茉莉花香气清婉,入茶饮之浓醇爽口,馥郁宜人。高档花茶的泡饮,应选用透明玻璃盖杯,取花茶3克,放入杯里,用初沸开水稍凉至90?左右冲泡,随即盖上杯盖,以防香气散失。二三分钟后,即可品饮,顿觉芬芳扑鼻,令人心旷神怡。
2.夏饮绿茶
夏日炎热,骄阳似火,人在其中,挥汗如雨,人的体力消耗很多,精神不振,这时以品绿茶为好。因绿茶属未发酵茶,性寒,“寒可清热”,最能去火,生津止渴,消食化痰,对口腔和轻度胃溃疡有加速愈合的作用。
而且它营养成分较高,还具有降血脂、防血管硬化等药用价值。这种茶冲泡后水色清冽,香气清幽,滋味鲜爽,夏日常饮,清热解暑,强身益体。绿茶中的珍品,有浙江杭州狮峰的龙井,汤色碧绿,清香宜人,被誉为“中国绿茶魁首”;江苏太湖碧螺春,茶色碧翠嫩绿,香气浓郁;安徽黄山毛峰,茶味清香。
冲泡绿茶,直取90?开水泡之,高级绿茶和细嫩的名茶,其芽叶细嫩,香气也多为低沸点的清香型,用80?开水冲泡
25
即可,冲泡时不必盖上杯盖,以免产生热闷气,影响茶汤的鲜爽度。
3.秋饮青茶
秋天,天高云淡,金风萧瑟,花木凋落,气候干燥,令人口干舌燥,嘴唇干裂,中医称之“秋燥”,这时宜饮用青茶。青茶,又称乌龙茶,属半发酵茶,介于绿、红茶之间。色泽青褐,冲泡后可看到叶片中间呈青色,叶缘呈红色,素有“青叶镶边”美称,既有绿茶的清香和天然花香,又有红茶醇厚的滋味,不寒不热,温热适中,有润肤、润喉、生津、清除体内积热,让机体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作用。常见的乌龙茶名品有福建乌龙、广东乌龙、台湾乌龙,以闽南安溪铁观音、闽北武夷岩茶为著名。但乌龙茶类很多以茶树品种而分,有铁观音、奇兰、梅占、水仙、桃仁、毛蟹等。乌龙茶习惯浓饮,注重品味闻香,冲泡乌龙茶需100?沸水,泡后片刻将茶壶里的茶水倒入茶杯里,品时香气浓郁,齿颊留香。
4.冬饮红茶
冬天,天寒地冻,万物蛰伏,寒邪袭人,人体生理功能减退,阳气渐弱,中医认为:“时届寒冬,万物生机闭藏,人的机体生理活动处于抑制状态。养生之道,贵乎御寒保暖”,因而冬天喝茶以红茶为上品。
红茶甘温,可养人体阳气;红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生热暧腹,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还可助消化,去油腻。红
26
茶类在加工过程中经过充分发酵,使茶鞣质氧化,故又称全发酵茶。茶鲜叶经过氧化后形成红色的氧化聚合产物——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这些色素一部分溶于水,冲泡形成了红色茶汤。
传统工夫红茶名品有湖红、宜红、宁红、闽红、台红、祁红,以安徽祁门县的祁红为著名。冲泡红茶,宜用刚煮沸的水冲泡,并加以杯盖,以免释放香味。英国人普遍有饮“午后茶”习惯,常将祁红和印度红茶拼配,再加牛奶、砂糖饮用。在我国一些地方,也有将红茶加糖、奶、芝麻饮用的习惯,这样既能生热暖腹,又可增添营养,强身健体。
篇五:中国茶文化论文
茶文化
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也是人们日常起居的必需品。“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曾这样讲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言明了茶在中国的悠久历史,茶在很久以前就成为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茶有着多彩的表现方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作为举国之饮,茶被赋予了太多太多的内容。茶文化中的养生术,更是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国人尤其是老年人的青睐。茶能清心明志,显示我们高雅的修养。茶正在以其深刻的内涵及养生保健功能被誉为21世纪“最文明的饮料”。
27
在老年人心目中,茶是人类文明以来最古老的饮料,茶浓厚的文化底蕴背后隐含着的对人类健康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和影响。茶不仅营养成分丰富,而且还具有药用价值。茶中含有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咖啡碱、酚类化合物、矿物质等人体中必须含有的营养物质,具有多种药用功效。因此,多饮茶即能补充多种营养,增强体魄,也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因此,茶被称为“万病之药”。 茶,一可解毒,二可健体,三可养生,四能养心,五能修生。茶对于人有如此重要作用,其与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我们有必要好好了解一下茶的根本。
许多老年人通过一些媒体、网络了解到关于茶的健康知识,比如说:茶是一种天然保健饮料,其成分非常复杂,但最主要的还是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决定了茶的各种特性。据既有的研究资料表明,茶叶中的化合物大概有500多种,其化学成分归纳起来可分为水分和干物质两大类,主要包括蛋白质、10多种维生素还有茶多酚、生物碱、糖类、有机酸、少量矿物质等。茶叶的化合物中有些是人体所必需的成分,我们叫做营养成分,如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类脂类、糖类等,它们对人体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当然,老年人也会根据不同的季节喝不同的茶叶,使其“各尽其能”地在体内发挥作用,是自己能达到养生目的的喝茶方式之一。一年有四季,各季气候各不相同,所以饮茶方面
28
也要与四时相应,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养生效果。
根据四季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茶饮,对我们的身心都十分有益,但老年人都明白凡事不可过度,喝茶过多会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甚至导致心肺功能异常。因此民间有不饮过浓茶、不空腹饮茶、不饮隔夜茶等说法。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茶的发现和利用,在中国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茶是中国人的举国之饮,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从古至今,喝茶都是一件优雅的事,古代有文人雅士借此表达自己的人生志向;山林高僧以此来寻找通往禅宗的道路;皇室以此作为贡品自己喝个痛快。中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都有客来敬茶之礼。随着茶文化的传播与普及,现在我
们普通老百姓尤其是老年人也能享受茶的乐趣,在品茶的同时喝出一份健康和清闲~
如今,茶已发展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在英国,茶被视为美容、养颜的饮料,从宫廷传到民间后形成了喝早茶、午后茶的时尚习俗,博学的勃 莱迪牧师称茶为:健康之液,灵魂之饮。在法国人眼里,茶是最温柔、最浪漫、最富有诗意的饮品。在日本,茶不仅被视为是万病之药,是原子时代的饮料,而且在日本人在长期的饮茶实践中,使饮茶脱离了日常物质生活需要的范围,发展升华为一种优雅的文化艺能--茶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
29
进步,中国茶文化这颗璀璨明珠将更加绚丽多彩。
参考文献: [ 1] 陆 羽. 茶经[M ].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4.
[ 3 ] 韩 伟. 中国考古文物之美:第10卷[M ]. 北京:文物出 版社, 1994.
许兆贤110303543建筑工程技术5班
[ 2 ] 封 演. 封氏闻见记[M ]. 赵贞信校注. 北京:中华书局, 1958.
30
作文八:《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作文1500字》4400字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作文1500字
导语:中国,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一个具有传统文化的国家;一个具有数亿人的国家;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时间长河的积累沉淀,已经是非常之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1500字一
中国传统文化——过年风俗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中的传统佳节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
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在民间,一直都有一个关于“年”的传说故事。
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守岁放鞭炮贴春联拜年演变
起源:春节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
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最后用一个中国传统来结束我的征文: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
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贴窗花,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访亲友,大年初二祭先祖
初三初四逛庙会,十五晚上街上走。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1500字二
我非常之荣幸的参加了宁海县的首届公民道德公益大讲堂,本次大讲堂的主题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大讲堂的目的是“构建和谐社会,再现中华盛世”。
谈起“中华文化”这四个字,使人自然而然的想起了一句话叫“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这是教科书中常见的用来描述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句话,可是,要是问到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又有几个人能回答上来呢?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引起了我的反思,身为一名中国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却不知道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我想这
是让我自愧的事情,更是让我痛心的事情。
虽是短短四天的学习时间,却是让我受益匪浅,感悟颇深,我是没有什么资格和能力来向大家阐述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因为连我也正处在认识和学习中华文传统化的道路上,我知道,要想要真正的领悟几千年前的古圣先贤传承下来的智慧和真理,是要我的用一生时光来学习和践行的!我能做的就是做好一个中国人的本分——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做一个有道德的中国人!
就谈谈我这四天来学习的感受吧!
大讲堂的整个学习过程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除此之外还有免费的午餐和学习资料,还有免费的纪念品!这样的公益活动已经很少见了。据我所知,参加大讲堂的义工是五百多人,想必大家都知道什么是“义工”,就是除了要干最脏最累的活以外,他们的付出是没有任何报酬的,我所要讲的不仅仅是义工的概念,而是他们身上令人尊敬的品德,见人鞠躬一定达到九十度,无论对方年龄大小都称呼为“老师”,每一次台下观众鼓掌,站在一旁的义工们必是鞠躬表示感谢,四天来,我看见的加上我没看见的,我不知道他们每一个义工鞠了多少次躬,真的是数也数不清。在这些义工当中,上至八十多岁的老人,下至十一二岁的儿童,在我看来,我们这些人哪里称得上是“老师”啊?他们,才是我要学习和尊重的老师啊!
这些义工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想说一句,感恩,感谢!
在每天到达会场之后,都会诵读《弟子规》,全场三千多人,
诵读经典,有些甚至过目不忘,我记忆最深的就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是为人子的道理。有一位讲师说,中华传统文化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孝”字,两个字就是“道德”二字,还有一位讲师说过,《弟子规》不仅仅是儿童的规,更是做人的规,确实,《弟子规》中许多都是做人处事的道理。对待父母要“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对待兄弟朋友要“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对待自己的行为要“朝早起,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与他人相处则要“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等等做人处事的道理不胜枚举。
讲课的内容我就不详细说了,因为仅凭我三言两语是无法阐述和描述清楚的。
在一场场的讲课中,感动之处可以让人痛哭流涕,激动之处可以让人手掌发麻,几次我都是眼含热泪,哽咽低头,就在举行闭幕式,观看讲课花絮时,我从屏幕上看到一行字:义工们不忍心浪费一粒粮食。屏幕上出现的是收拾饭盒的义工们,面带微笑的在吃从观众手中收回的饭盒中的剩菜剩饭,有些还看见镜头不好意思的躲开了,这时,我再也无法把他们吃剩菜剩饭的镜头看完了,我再也无法忍住自己眼中的泪水,低下头,任由泪水在我的脸颊上滑落,脸上是痛苦的表情,心中更似针扎。满脑子都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虽然我这四天把自己的饭菜全吃的一干二净,但是还是觉得内心是深深地自责和痛苦。
也许,面对这五千多年传承下来的中华传统文化,我还很小,还很不懂事,但是我知道,我有义务和责任,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
化,在现在的今天,尤为重要!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1500字三
我非常之荣幸的参加了宁海县的首届公民道德公益大讲堂,本次大讲堂的主题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大讲堂的目的是“构建和谐社会,再现中华盛世”。
谈起“中华文化”这四个字,使人自然而然的想起了一句话叫“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这是教科书中常见的用来描述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句话,可是,要是问到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又有几个人能回答上来呢?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引起了我的反思,身为一名中国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却不知道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我想这是让我自愧的事情,更是让我痛心的事情。
虽是短短四天的学习时间,却是让我受益匪浅,感悟颇深,我是没有什么资格和能力来向大家阐述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因为连我也正处在认识和学习中华文传统化的道路上,我知道,要想要真正的领悟几千年前的古圣先贤传承下来的智慧和真理,是要我的用一生时光来学习和践行的!我能做的就是做好一个中国人的本分——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做一个有道德的中国人!
就谈谈我这四天来学习的感受吧!
大讲堂的整个学习过程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除此之外还有免费的午餐和学习资料,还有免费的纪念品!这样的公益活动已经很少见了。据我所知,参加大讲堂的义工是五百多人,想必大家都知道什么是“义工”,就是除了要干最脏最累的活以外,他们的付出是没有任
何报酬的,我所要讲的不仅仅是义工的概念,而是他们身上令人尊敬的品德,见人鞠躬一定达到九十度,无论对方年龄大小都称呼为“老师”,每一次台下观众鼓掌,站在一旁的义工们必是鞠躬表示感谢,四天来,我看见的加上我没看见的,我不知道他们每一个义工鞠了多少次躬,真的是数也数不清。在这些义工当中,上至八十多岁的老人,下至十一二岁的儿童,在我看来,我们这些人哪里称得上是“老师”啊?他们,才是我要学习和尊重的老师啊!
这些义工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想说一句,感恩,感谢!
在每天到达会场之后,都会诵读《弟子规》,全场三千多人,诵读经典,有些甚至过目不忘,我记忆最深的就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是为人子的道理。有一位讲师说,中华传统文化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孝”字,两个字就是“道德”二字,还有一位讲师说过,《弟子规》不仅仅是儿童的规,更是做人的规,确实,《弟子规》中许多都是做人处事的道理。对待父母要“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对待兄弟朋友要“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对待自己的行为要“朝早起,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与他人相处则要“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等等做人处事的道理不胜枚举。
讲课的内容我就不详细说了,因为仅凭我三言两语是无法阐述和描述清楚的。
在一场场的讲课中,感动之处可以让人痛哭流涕,激动之处可以让人手掌发麻,几次我都是眼含热泪,哽咽低头,就在举行闭幕式,
观看讲课花絮时,我从屏幕上看到一行字:义工们不忍心浪费一粒粮食。屏幕上出现的是收拾饭盒的义工们,面带微笑的在吃从观众手中收回的饭盒中的剩菜剩饭,有些还看见镜头不好意思的躲开了,这时,我再也无法把他们吃剩菜剩饭的镜头看完了,我再也无法忍住自己眼中的泪水,低下头,任由泪水在我的脸颊上滑落,脸上是痛苦的表情,心中更似针扎。满脑子都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虽然我这四天把自己的饭菜全吃的一干二净,但是还是觉得内心是深深地自责和痛苦。
也许,面对这五千多年传承下来的中华传统文化,我还很小,还很不懂事,但是我知道,我有义务和责任,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在现在的今天,尤为重要!
作文九:《高一议论文 -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做有道德的中国人_1500字(优秀篇)》1500字
高一议论文 -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做有道德的中国人_1500字 高一议论文 :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做有道德的中国人_1500字
我非常之荣幸的参加了宁海县的首届公民道德公益大讲堂,本次大讲堂的主题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大讲堂的目的是“构建和谐社会,再现中华盛世”。 谈起“中华文化”这四个字,使人自然而然的想起了一句话叫“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这是教科书中常见的用来描述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句话,可是,要是问到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又有几个人能回答上来呢,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引起了我的反思,身为一名中国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却不知道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我想这是让我自愧的事情,更是让我痛心的事情。 虽是短短四天的学习时间,却是让我受益匪浅,感悟颇深,我是没有什么资格和能力来向大家阐述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因为连我也正处在认识和学习中华文传统化的道路上,我知道,要想要真正的领悟几千年前的古圣先贤传承下来的智慧和真理,是要我的用一生时光来学习和践行的~我能做的就是做好一个中国人的本分——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做一个有道德的中国人~ 就谈谈我这四天来学习的感受吧~ 大讲堂的整个学习过程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除此之外还有免费的午餐和学习资料,还有免费的纪念品~这样的公益活动已经很少见了。据我所知,参加大讲堂的义工是五百多人,想必大家都知道什么是“义工”,就是除了要干最脏最累的活以外,他们的付出是没有任何报酬的,我所要讲的不仅仅是义工的概念,而是他们身上令人尊敬的品德,见人鞠躬一定达到九十度,无论对方年龄大小都称呼为“老师”,每一次台下观众鼓掌,站在一旁的义工们必是鞠躬表示感谢,四天来,我看见的加上我没看见的,我不知道他们每一个义工鞠了多少次躬,真的是数也数不清。在这些义工当中,上至八十多岁的老人,下至十一二岁的儿童,在我看来,我们这些人哪里称得上是“老师”啊,他们,才是我要学习和尊重的老师啊~ 这些义工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想说一句,感恩,感谢~ 在每天到达会场之后,都会诵读《弟子规》,全场三千多人,诵读经典,有些甚至过目不忘,我记忆最深的就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是为人子的道理。有一位讲师说,中华传
统文化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孝”字,两个字就是“道德”二字,还有一位讲师说过,《弟子规》不仅仅是儿童的规,更是做人的规,确实,《弟子规》中许多都是做人处事的道理。对待父母要“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对待兄弟朋友要“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对待自己的行为要“朝早起,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与他人相处则要“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等等做人处事的道理不胜枚举。 讲课的内容我就不详细说了,因为仅凭我三言两语是无法阐述和描述清楚的。 在一场场的讲课中,感动之处可以让人痛哭流涕,激动之处可以让人手掌发麻,几次我都是眼含热泪,哽咽低头,就在举行闭幕式,观看讲课花絮时,我从屏幕上看到一行字:义工们不忍心浪费一粒粮食。屏幕上出现的是收拾饭盒的义工们,面带微笑的在吃从观众手中收回的饭盒中的剩菜剩饭,有些还看见镜头不好意思的躲开了,这时,我再也无法把他们吃剩菜剩饭的镜头看完了,我再也无法忍住自己眼中的泪水,低下头,任由泪水在我的脸颊上滑落,脸上是痛苦的表情,心中更似针扎。满脑子都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虽然我这四天把自己的饭菜全吃的一干二净,但是还是觉得内心是深深地自责和痛苦。 也许,面对这五千多年传承下来的中华传统文化,我还很小,还很不懂事,但是我知道,我有义务和责任,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在现在的今天,尤为重要~ 高一:存知
作文十:《关于中国文化概论的论文1500字》22800字
中国文化概论总结论文
——中华的形成和发展的意义
中国作为一文明古国,在五千年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历经纷乱离合而岿然不倒,保持了其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实际上,古老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屹立不倒,不能不归功于传统文化坚固的维系。罗素在20年代燕京大学讲演中,曾敏锐地指出,“中国实则不是一个政治体,而是一个文化体。”传统文化的坚固一方面维系了中国的统一,一方面也造成了中国在近代的落后。无论如何,一种文化能够在如此广阔的空间和时间里维系一个民族的生存,自然在它的独特魅力所在。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又是一个如此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儒法释固然是支柱,道家、墨家、兵家、名家、阴阳家、杂家等也同样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间和不同的社会领域各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这样一种庞杂的文化体系中,必须找出其精髓部分,才能有效加以继承和发扬,使之与今日中国的现实结合起来,以便在激变的世界
1
保持自身的主体性和独立性,并延续下去。
一、何谓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个意义非常广泛的词。“文化”的定义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对文化的定义已达几百种。在中国,“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易传》中,“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简言之,即是以人教化,以伦理教化。在两汉时,“文化”成为一正式概念。“文化不改,然而加诸”“文化内辑,武功外忧”。在西方,“文化”引申出对人的性情品德进行陶冶、教养之意。如此种种,不一而足。通常我们提到中国传统文化,固然包括文学、艺术、宗教、民族等方面。但论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则主要是如上文提到的以儒学为主体,同时包含法家、道家、佛教、兵家、名家、墨家、杂家、阴阳家等等的主体思想,这些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灵魂。
一般而言,在讨论传统文化时,是从一种历史学的角度,对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作抽象性的思考和探索。因此,研究的对象也主要是从这个民族的主题思想着手的。因为一个民族的主题思想是它的整个民族文化的高度结晶,是其它方方面面的共通点。
在这些思想流派中,儒、道则是真正的主体。其他各家,如法家、墨家,都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法家主要是在历次的统一过程和统一初期,以及社会大变革时期,如
2
商鞅变法、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及历次国家经纷乱离后重新统一时期,统治者为排除异己力量,迅速安定统治秩序时暂时实行的。一旦统治秩序稳定下来,统治者总是会转向较为温和的儒家。否则社会就不可能保持长治久安,秦王朝二世而亡则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例子。
道家思想虽然最终未能成为统治思想,但实际上是与儒家如影相随。费正清曾说过,中国人白天奉儒学来为人处世,晚上用道家来修身养性,恰当的描述了儒、道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应当与其他思想流派区分开来,但佛教最终也未能从精神上统治中国人,相反,连它自身也被儒家文化所同化,
变得似佛非佛了。至于其他的名家、兵家、杂家、阴阳家等只是在春秋战国昙花一现,尔后要么消亡,要么衰落。
因此,实质上可以说,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的主体就落在了儒家和道家,尤其是儒家身上。中国传统文化其实是儒家文化的“家天下”。
二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千年来用以判断一切是非的主要标准。“礼”是“仁”、“孝”、“ 忠”、“恕”、“中庸”、等儒家核心思想的标准,“礼“也是治国、法律、外交、军事、经济、教育等一切具体事物的标准,“礼”也是史学、诗歌、音乐等的标准,“礼”更是衣、食、住、行的标准。“礼”的重要性,远甚于国家法律的
3
重要性。中国社会之所以被说成是伦理社会,就是因为“礼”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伦理道德对于中国人的压力其实远大于法律的压力。
“礼”后来被宋明理学发展成为一种道德上的桎梏,使人们对“礼”的含义认识产生歪曲,实际上,屏除“礼”中所含的一些不符合现代意义的内容,如男女授受不亲,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内容,“礼”更多的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礼”的含义是如此广泛,以至于中国社会的一切秩序都可以用“礼”来衡量。但是,在如此多的“礼”中,“孝”应该是最重要的“礼”。此前已有诸多学者在论及中国社会时,将中国社会概括为一“孝”的社会,将中国传统文化概括为一种“孝”的文化。的确,“孝”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要远远高与其他伦理道德信条。原因就是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是一种农业宗法制社会,实行的是一种家族制的统治。父子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君王则是凌驾于万民之上的“父”,人民都是他的“子民”,君王与人民构成最高一级的父子关系。在很多时候,“孝”成为束缚青年人的家族法、精神枷锁,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进步,特别是在近代以来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但客观的说,“孝”曾有力的维护了中国社会的秩序,“孝”虽是农业宗法社会的产物,但他放在今天仍然是值得肯定的。今天我们谈到“孝”,自然应该剔除其中包含的“孝”君思想,回到其最本原的意义——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
4
“孝”。“忠”的意义也非常广泛,对君主要忠心,对朋友要忠诚,对人要忠厚,对事要忠实。“忠”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影响非常巨大,但“忠”在封建社会更多的局限在中军的狭窄范围里,所以“精忠报国”的岳飞在皇帝昏庸,奸臣当道的条件下仍然死守着他的忠君信条。但是“忠”在更多时候是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力和凝聚力,中国国土广阔,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割据局面,但是,无论如何,人们对所谓的正统王室都抱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忠心。任何一个朝代在走向统一后,统治者都立即强化对其个人的绝对忠心。这是保持其统治秩序稳固性的向心力除了这种对君主的“忠”外,中国人对人对事的“忠”,的确构成了一种宝贵的民族精神——守信义、重承诺。所以有朋友间的肝胆相照,有夫妻间 的相濡以沫,有“大丈夫一言既出,三 中国传统文化的断裂与现代化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五千年,但基本上处于一种缓慢甚至停滞的状态,自春秋战国后,文化领域的百花齐放景象就不复出现,特别是西汉“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传统文化就几乎只剩下儒家一支独秀了。缺少了学术争鸣的儒家,把自身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做一些修修补补和无性繁殖的工作,顽固的坚守着
闭塞状态,越来越与社会的近代化不能适应,终于在近代被新文化运动彻底打倒,造成了它在近代的断裂与失落。20世纪初中国社会是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西方资本主义的入
5
侵与中国社会日益严重的危机促使国人在反思中将矛头对准了以儒家为主的传统文化。新文化运动正式揭开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郭齐勇先生在论述这一段历史时,曾痛心的反思:“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一个民族,像我们一样如此彻底的摒弃传统??”“以至于今天为人父母、为人祖父母者,已不复晓知孔孟老庄、程朱陆王”。
传统文化在现代的断裂,是中华民族的魂的失落,在物欲横流的经济社会中,在朝夕万变的世界浪潮中,我们只能回归到我们的民族文化的本原,去重新批判和继承传统文化,才不至于在现今这场世界剧变中丢掉民族的根。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完全可以拿来发扬光大,作为全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如“天人合一”“入则孝、出则第 ”“中庸之道”等思想,对于调适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社会人际关系,对于指导人生、提高精神生活,对于防止工业社会泯失人的具体存在、妨碍人的全面发展、造成人性的异化和人的困惑与疏离,都具有积极的功能。
目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正处于一个重拾和重整的阶段。相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传统文化一定会恢复她原有的光彩与魅力。这也是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在激变的世界中保住自身民族文化的关键所在。
中国文化,文化中国。近年来,通过开展奥运会等宣传活动,中国加强了同国外的深层沟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
6
和普通百姓将中国同“东方文化”挂钩起来,从“汉语热”到国学留洋,甚至许多西方思想中成长的外国人被中国的文化深深吸引而将之作为一种崇拜。从宗教,尤其是藏传佛教,到民间传统美术,中国独有的东西不断吸引着大量西方人的眼球。
中国传统文化上下数千年,历史悠悠不绝,不仅包含丰富的内容,覆盖了辽阔的国土,还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现实生活。现在,在整个世界连成一体、世界文化不断交融的新形势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要求下,我们必须努力建设自己的新文化。既要结合自己的国情,引进一切优秀的、有价值的世界文化遗产,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善于吸收外来的新鲜的文化成分,更要充分发挥、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自身的传统文化资源,使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长期延续,并用其解决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避免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许多弊病,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健康向上的、积淀深厚的精神文化做保证,并使各国在世界文明的进程中分享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贡献。
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意义,在于充分吸取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有价值思想,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强化对文化环境的热爱和保护,在强调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区域文化的建设与协
7
调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这一特定的地理舞台,它已经而且必将在这一舞台上、甚至在整个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篇二:2014中国文化概论论文
2014 中国文化概论论文
题目 :崂山道教文化
姓名 :
学号:
班级:大一
定稿日期:2015.1.17
崂山道教文化
柴仕伦14130011003
摘要:崂山是中国道教三大发源地之一。(崂山区政协,1986),这是部分青岛居民和政府津津乐道的一句话。崂山道教文化渊源流长,由于当地地理历史等条件影响下,相比于中国道教文化有着自己的发展特点和文化特点,虽然没有作为当地民众的普遍信仰,关于它的地位也是众说纷纭,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早已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当地文化和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青岛的旅游文化产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今天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关键词:道教 崂山 崂山道教 传统文化
引言:许多人都看过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的《劳山道
8
士》及1981年由其改编的木偶剧动画片。写的是年轻慕道的王生拜一位崂山仙人为师,却吃不了苦,投机取巧,最终因卖弄仙人教授的一招穿墙术而失败出丑的故事。看完这个故事,我们除了学会了要虚心踏实,吃苦耐劳的道理,也不禁对蒲松龄笔下的“神光爽迈”,神通广大的“崂山道士”感到赞叹好奇。(蒲松龄,1995:第18页)鲁迅先生也曾在信中许寿裳的说过“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的名言。(刘天华,1996:第50页)由上可见不了解道教就不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崂山被誉为道教发源地之一(福建省制图院,2012:第104页)作为一个青岛人,我对崂山道教的了解却寥寥无几。我希望通过对崂山道教文化的学习和对它发展的思考来帮助自己及他人感受崂山道教及道教文化的魅力,提高对它的敬畏和重视。
一(道教概况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形成于东汉后期,已有近两千年历史,他在先秦老庄的思想基础上,不仅融会吸收儒墨阴阳方技等各家思想,也吸收原始宗教战国方仙道和秦汉黄老道,通过神化老子及道的学说建立起已得道成仙为基本信仰的理论体系及修道方法。道教是分层次的,它由宗教化了的道家学说,长生成仙理论及斋醮符箓等三个联系的方面所组成。道教在教团组织上也可以分为上层神仙道教和下层民间道教两个较大层次。纵观道教的发展历程,他经历了从
9
民间到官方化,又回到民间世俗化的过程.”(孔令宏,2013:第1页)
二(崂山道教的历史发展
像老庄思想,黄老思想,古代巫术,鬼神信仰,儒家思想,方仙道等等都被或多或少看作影响道教的的起源因素,崂山道教起源甚至道教的两个重要因素就是方仙道和黄老道。(苑秀丽 刘怀荣,2011:第22页-第36页)秦汉时期的入
山进海求仙药、炼金丹、修庙庵、敬神仙,是崂山道教最早的萌发时期。”(崂山区政协,1986)
汉代,“众多方术不约而同地向黄老道家靠拢”,道教就在方术的汇聚中产生。道教开始是在民间活动,如汉末太平道和五斗米道。东汉末年,张陵创立天师道(五斗米道),完成了从黄老道到道教的转变,并逐渐发展流传开来。(孔令宏,2013:第46页)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道教逐渐走向兴盛,天师道在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和陆修静的整顿改造下,走出低谷,由民间宗教成为官方宗教。道教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基本成熟,道与术的关联使完整的道教知识体系(即学)大体建立,道教成为教会式制度化宗教。隋至唐初国家的统一促进了南北道教合流,道与术结合,出于政治原因,道教在唐太宗时期成为国教,在唐王朝的大力支持下,北方道教达到兴盛,形成三教鼎立的局面,内丹学说在隋唐时期也得到了发展。这时的崂
10
山道教由萌芽转入发端。唐末,最初由罗浮山(内丹派学说重要发源地)入道的道士李哲玄(第一位见诸史料的崂山道士)将内丹术传到崂山,但做出贡献不大。从李玄哲开始,崂山道教结束了以零散方士和无名道人为主要道众的阶段,开始产生一定规模的道教组织,逐渐显示出自己的教义特点和社会影响,但由于僻处一隅、交通不便等原因,崂山道教才进入发端时期,只是以采炼仙药地而著名吸引大批道士前来。(孔令宏,2013:第87、127页)(苑秀丽、刘怀荣,2011:第68页)
北宋时期,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发展重视道教的措施,道教恢复并走向繁荣,崂山道教也是如此。《崂山志》记载“迨至宋初, 蜀人有刘若拙者隐居山中。太祖闻其有道, 特敕建太平兴国院以居之, 而道教始盛”(林先建,2009)宋初,刘若拙甚得太祖器重,在宋初整顿道教的过程中,刘若拙功不可没,崂山道教因此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契机,道教理论及道观建设都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崂山宗教影响日益扩大地位日益提高。著名的太清宫、上清宫亦于此时兴建。
唐宋两代,南方天师道和北方天师道与上清灵宝、净明各道教宗派合流,到元朝初年,正式和归为正一派。金代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北方道士王重阳,在山东宁海州(即牟平县)创立了道教“全真派”,其徒邱处机的道家思想和理论,深为元太祖所敬仰,“全真派”盛极一时。此后全国道教正式
11
分为:“正一”和“全真”两大教派。金元之际,邱处机、刘处玄等人将全真教传到崂山,崂山道众接受全真教教义,从此归属全真教门下,崂山成为全真教早期活动的一个中心。全真教在崂山的活动使崂山道教进入第一个兴盛期。此时崂山宫观更是达到“九宫八观七十二庵”的规模, 并得“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之美称。(孙文昌,2000:第87页)
入元后,全真教势力遍及全国各地,但是由于全真七子活动中心远离山东半岛,崂山道教内部又缺少杰出高道,崂山道教发展停滞不前。明清时期虽是道教的整体衰落时期,崂山道教却呈现出自己的发展特点:明代崂山新创立了三个龙门支派,道观和经籍建设也获得了空前发展。清代,崂山道教的世俗化倾向日益明显。由于道教理论的保守落后、教风松弛等弊端,加之失去了统治者的支持甚至还受到限制,在近代内忧外患的社会背景下,道教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崂山道教逐步走向发展繁荣之路。(任颖卮,2009:第13页)
三(崂山道教与传统文化
道教在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吸收过道家思想,黄老之学,易学,阴阳五行思想,原始巫术,神仙方术,儒家思想,墨家思想等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除了它自身就作为宗教之外,对其他传统文化: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也有着重大影响。
12
(一.)道教名山崂山及其宫观
崂山作为道教名山,是修身养性的圣地。《崂山道教初考》中指出,据《环宇记》、《汉书》、《即墨县志》记载,秦始皇汉武帝都曾来到崂山修行祭祀。(崂山区政协,1986)除了幽静富有灵气之外,它环境的优美也是不言而喻的:周至元在崂山志中这样介绍崂山的壮丽景色:“试观其峻峰入云不让泰岳之高,盘磴凌空堪拟华山之险,飞瀑澄潭擅雁荡庐山之胜,怪石古松具黄山天台之致。综群山之奇不足尽一崂,游一崂可以擅名山之胜矣。加以岛近蓬瀛,地临黄海,沐日浴月之奇观,海市蜃楼之幻相,近取即是,举目可得。”(周至元,1993:第16页)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寄王屋山人孟大融_》中“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百度百科,2015.1.17查)的诗句也体现出了崂山的秀美山光水色。宫观是道教徒们修炼、传道和举行各种宗教仪式以及生活的场所。(百度百科,14.1.17查)崂山著名的宫观大都依山面海而建, 素有“ 海上宫殿” 之誉(董玉明,1 9 9 9)宋元以来,崂山山上道观多次修建,散落在崂山的峰谷崖壑间,香火鼎盛 。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 如今,崂山山区内尚存道观有太清宫、上清宫、明霞洞、太平宫、通真宫、华楼宫、蔚竹庵、白云洞、明道观、关帝庙、百福庵、大崂观和太和观。崂山道教主刹太清宫位于崂山东南部的太清湾畔, 背依7 峰, 南临大海, 气候温和, 林木繁茂。宫中的主要建筑有3 座庭院,
13
一改庙宇三进院落的纵深布局, 而是将其平列在一条线上, 各开山门, 自成院落, 又相互沟通, 别具一格, 具有很高的宗教旅游价值。(董玉明,1999)
(二).道教与哲学
道教哲学无疑是中国哲学的组成部分之一,体现着部分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它是以道为本体,在发展过程中,他吸收了各种传统哲学思想如原始宗教的鬼神观念,道家思想,黄老道家思想儒家伦理纲常思想,易学和阴阳五行思想,墨家尊天明鬼思想和佛家思想等等,对各家思想进行扬弃,形成自己独特的宗教哲学,带有浓郁的中华本土特色:首先在宇宙本体论问题上它以道而不是神仙为本而且将道本论与气本论贯通,道教重视生命,道教哲学是鲜明的入世哲学,是一种生命哲学,通过修炼寻求长生,积善成仙,这也体现了一种超自然主义。在认识论上道教重视观察推理和验证,方法论上重视实践技术和方法“寓道于术,以术得道”也是道教哲学重要特征之一。
相比之下,崂山道教普遍重视实践修行,由于崂山道教教首的文化素养普遍较低,崂山道教在道教的理论建树上基本上是空白。(孔令宏,2013:p294-298)
(三).崂山道教与传统文学
中国传统文学深深受道教的神仙信仰等影响,在古代诗词歌赋、戏剧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神仙思想。影响了文
14
学文体的发展。甚至形成了独特的道教文学。
崂山道教文学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碑刻、题字、游记和诗词, 多为历代文人名士的作品, 以颂扬崂山风光和道家为主题。在崂山道教文化发展史上, 元朝的道教领袖邱处机起着重要作用, 他在崂山留下了四十四首诗词, 以
点景、抒情、深化意境的手法, 反映了崂山的风光特点。“ 三围大海一平田, 下镇金鳌上接天” 、“ 群峰峭拔下临渊, 绝顶孤高上倚天。沧海古今吞日月, 碧山朝夕起云烟” 、“ 鳌山三面海浮空, 日出扶桑照海红。浩渺碧波千万里, 尽成金色满山东” 等佳句被游人传诵, 赞不绝口。历代许多名人, 如张廉夫、李白、苏轼、文征明、黄宗昌、顾炎武、郑板桥、蒲松龄、康有为、郁达夫、臧克家等都留下了名句, 为崂山的道教文化增添了色彩。(董玉明,1999)
(四).崂山道教与传统艺术(以崂山道教音乐较为出名)
道教文化对绘画、书法、音乐、戏剧、雕塑、舞蹈等均有着重要影响,崂山道教音乐是吟经时专用的一种经歌,虽然崂山道教对道教的理论方面没有做出多少贡献,但是在道教音乐方面,崂山道教有自己独特的贡献,盛行时期曾一度成为北方道教音乐中心。如由南宋两太妃谢丽、谢安创作的《谢谱》,由明末宫女养艳姬和蔺婉玉创作的《离恨天》、《六问青天》及由康熙年间叶泰思道士创作的大型古琴曲《东海吟》,都是道乐中较有影响并流传至今的名曲。此外,在清中期以后,
15
崂山道士中还涌现了一批较有名气的道教音乐家。道乐的用途除敬神、练功以外,主要用于求雨、祭祀等活动中,因此崂山道教音乐的发展仍与其重视实践修行有关。(杜晓峰,2012)
(五) .崂山道教与传统民俗
道教对于中国古代民俗的影响尤为广泛深刻,有些影响甚至延续至今。比如对城隍、土地、灶神之崇拜和祭祀,春节时期贴门神画桃符等等。
旧时, 青岛胶州有中秋游庙的习俗。这天, 州内60多处庙宇全部开放, 男女老少赶往附近庙宇, 或焚香烧纸, 或聚众赏月。崂山地区的沿海渔民历来有祭海的习俗。在农历清明节到谷雨期间的某一天, 渔民们在海滩上摆设猪、鸡、鱼三牲供品、大面馍和糖果, 点燃香烛鞭炮, 举行隆重的祭海仪式。此外,燃放烟花爆竹、贴春联、踏青戴柳、门悬艾蒿等风俗习惯, 都是道教的禳灾祛邪、驱 鬼避瘟等法术的体现。(任颖卮,2010)在民间也流传着许多道教传说,比如关于石老人海水浴场的一块酷似老人的石头就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东海龙王看上了老人的女儿, 施毒计骗走了她。老父亲闻讯赶到海边, 站在齐腰深的海水中日夜凝视着波涛汹涌的大海, 盼望着女儿能平安归来。这样年复一年, 化成了一位面向大海屹立的石头老人。
除以上,道教还与古代科技、医学、武术、风水、养生
16
等有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四(崂山道教在当代的发展
我认为了解道教是了解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民间文化最必不可少的步骤。但是通过一些文献我了解到道教在中国本土甚至不如在海外得到的重视多。在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竞争优势的时代,在人们在西方文化冲击下渐渐感到迷茫空虚的时代,学习以中国道教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学习传统道教不仅可以吸收到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保存,提升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还可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篇三:中国文化概论论文
华夏文化的价值追求和华夏文明的历史延续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轨迹是那么的诡谲,让人无法摸清它究竟走向何方;历史的轨迹又是那样的无情,冷酷的凝望着无数的文明生命化为尘土,湮没尘埃。然而我们是幸运的,华夏文明在历经了一次次磨难,然后又一次次的浴火重生,她没有像其他三大古文明一样消失于历史,她依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向世界展示着她无与伦比的坚强,已经对未来的希望??
人区别于动物的生存方式我们将其称之为人化;把一个族群区别于另一个族群的生存方式称为文化,而当一个族群有了其特有文化,然后形成了规范化制度,建立精神信仰之后,
17
这样我们便说这个族群形成了教化。只有当一个民族经历了人化,文化,(转载于:.zaIdian.cOM 在点 网:关于中国文化概论的论文1500字)教化之后,我们才能说这个族群建立了文明。因此,社会上许多人简单的把文明等同于文化的概念是片面,不正确的。一个民族想要形成自己的文化是比较简单的,然而想要成为一种文明却是十分困难的,它必然要经历很长的积淀,一种文明其必然曾经领先于世界,给世界的发展造成深远的影响。我们华夏文明就是这样的文明,数千年她引领着世界,让她的影响遍及四方??
华夏文化一般认为其是在三皇五帝时开始,经历了夏周两朝,自周公旦制礼乐后,逐渐形成了具有华夏文化特点的礼仪服饰以及制度,可以说周公制礼作乐鉴定了华夏礼仪之邦的基础,而后经由儒学大师孔子发扬光大,由此华夏文明便逐渐走向成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便由此而来,这也是中国被世人称呼为华夏的原因。这样我们便要清楚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才是华夏,相信很多人都直观的认为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内存在的所有民族文化都可以叫做华夏,很多人也觉得这样的观点很正确,毕竟现在人的思维方式就是这样。然而我想说的是,这样的思维方式并不是我们华夏的,这是西方的思维方式,它和我们华夏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当然在许多人眼里西方文明就是先进的象征,而我们自己的就是落后的,这样一种对自身
18
文化文明的无知在当今中国是非常普遍的,其实如果我们真的了解自己的文化文明就会发现,其实我们文明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现在去学习,去发扬,我们的思维方式就是其中之一。在华夏的文化中,有着“夷夏之辨”的说法,古代华夏族群居于中原,为文明中心,而周边则较落后,因此逐渐产生了以文明礼义为标准进行人群分辨的观念,区分人群以文化和文明程度,而不以种族,合于华夏礼俗文明者为华,或称夏、华夏、中国人,不合者为夷,或称蛮夷、化外之民。所以通过这个我们可以看到华夏民族向来就是一个包容的民族,她并不是以地域来区分,而是以文明程
度来划分的,蛮夷可以通过学习成为华夏,而华夏也会由于自身堕落而蛮夷化,如现在的中国也已经不能完全称呼本身为华夏了,当代中国也已经相当程度的蛮夷化。人类本身就是以追求文明为前进的方向,所以我觉得这样的划分并无什么歧视,贬低之意,也犯不上引来国内那些虚伪沽名之辈来抨击。
古代华夏的思想有很多,最为璀璨的时段莫过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这期间涌现了很多独特的学说,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有法家,儒家,道家,墨家,兵家,杂家等等,这也为后来数千年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奠定了基础,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就是儒道两家,但是其思想也可以统一在一个字上,那就是“道”。“道”的原始涵义涉及道路,《诗经》
19
中就有:“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里的“道”便指道路。道路作为人之所履,既可以通达四方,又坚实而有根基,道路所具有的这些特点,为其进一步提升、泛化为涵盖宇宙人生的一般原理提供了可能,而在中国文化的演进中,道确乎被逐渐赋予以上的普遍内涵。作为宇宙人生的普遍原理,道一方面被用以解释、说明世界上各种不同的现象,后者既包括天地万物,也涉及社会领域;另一方面又被视为存在的终极根据:千差万别的各种事物,其最终根源往往都被追溯到道。
在中国文化中,“道”具体又可划分为“天道”和“人道”。天道更多地与自然、宇宙相联系,其涵义在中国古代最早的经典之一《周易》中已得到某种阐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就把道同我们日常的实体现象区分开来。这里的道就理解为世间万物的终极原理,其离开了事物的表象,暗藏着各种事物内部的联系。《周易》中道还有另一层观念“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其中的道便展现了世界的变迁,演化,同时又指明了中国价值观中统一的观念,即一枚硬币即为一体,而并不是正反两面。
除天道之外,道还兼指人道。人道在宽泛意义上与人以及人的活动、人的社会组织等相关联,表现为社会活动、历史变迁中的一般原理,所谓“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便从一个
20
方面表现了这一点。人道意义上的“道”,首先涉及广义的社会理想、文化理想、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等等,它同时也被理解为体现于社会文化、政治、道德等各个方面的价值原则。“道”的以上涵义,在古代哲学家的具体论述中得到了具体阐述。孔子曾提出:“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这里的“谋道”,便涉及对“道”的追求,“忧道”则表现为对“道”的关切,作为追求、关切对象,“道”即以广义的社会理想、文化理想、道德理想等等为内涵。孔子又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其中的“道”,同样也是指广义的社会文化理想或政治道德理想。价值理想不同、价值追求相异,往往缺乏共同语言,彼此之间也很难相互交往和沟
通,这也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所表达的意思。孔子关于道的另一个重要观念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所谓“弘道”,是指人能够使广义上的社会政治、文化理想得到实现,这里的道同样也以价值理想为内容,体现在社会文化、政治、道德等各个方面。
“人道”意义上的“道”,同时表现为一种规范系统。规范有两重作用:从正面看,它告诉人们什么可以做、应当如何做,简言之,引导人们去做应该做之事;从反面说,它则告诉人们什么不可以做,亦即对人们的行为加以约束或限制。作为人道,“道”的涵义,往往具体体现在这种规范系统之上。道的以上涵义与道的原始涵义相互联系:如前所述,道的原始
21
涵义之一是道路,道路总是通向某处,引申而言,“道”意味着将人引往某一方向或引导人们达到某一目标。道所蕴含的这种引导性内涵经过提升以后,进一步获得了规范意义。中国文化一再将礼、法与道联系起来:“礼者,人道之极也。”“法者,天下之至道也。”礼既表现为政治领域的体制,又展开为规范系统,礼之于人,犹如规矩之于方圆。规矩为方圆提供了准则,礼则为人的行为提供了普遍的规范。同样,法也对何者可为、何者不可为作出了具体规定,从而表现为一套规范系统,当然,相对于礼,法作为规范更具有强制性。对中国文化而言,礼与法尽管有不同特点,但都是道的体现,所谓“礼者,人道之极也”、“法者,天下之至道也”,便从不同方面肯定了这一点。 孟子曾指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里的“道”同样包含价值原则、规范之意。规范的作用之一是提供评价行为的准则:行为如果合乎一定的规范,便被理解为正当的。反之,如果行为不合乎原则或规范,则往往缺乏正当性,从而也难以得到人们的认可。
在华夏文化中,道便是人道和天道的统一,然而我们也可以发现,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也正好对应了道中的人道和天道,儒家提倡入世,追求实现人生抱负,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道家则讲究出世,追求一种与天地自然相融合,顺应自然的观点。就其本身价值观念上来看,这两种方式并无优劣之分,儒家思想在古代的辉煌我们不必过多阐述,相
22
信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概念,可能道家学说在古代正统上并不是被十分看重,但是在黄老学说盛行时也有过“文景之治”,所以这两种思想应统一起来,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去使用这两种思想,当然对于我个人来说,儒家入世的学说更符合我们年轻人的观念,毕竟年轻就要勇于去拼搏??
华夏文明不仅具有思想价值方面的内在方面,在外在服饰方面也有自己的服装——汉服。周公制礼作乐,而汉服也是华夏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满清断发易服,以及现代人对自身历史无知,自身价值观的西化,大部分人都已经不认识汉服,许多人认为这只是
戏服,更有甚者认为这是日服、韩服。汉服在现代中国的境遇让人为之叹息,作为华夏的衣冠服饰,而不能被自己的子孙所接纳,许多人提到华夏衣冠,最先想到的是旗袍,马褂,这种满清的衣冠居然现在堂而皇之的成为华夏衣冠正统,作为一名对自身历史文化有一定认识的中国人,这样的情况确乎让人无法接受。
汉服是从“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衣裳发展而来。汉服的基本特点是交领、右衽,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又以盘领、直领等为其有益补充。结构上,汉服分为十个部分:领、襟、裾、袂、袪、袖、衿、衽、带、系。一套完整的汉服通常有三层:小衣(内衣)、中衣、大衣。从形制上看,大衣主要有“上衣下裳”制、“深衣”制、“襦裙”制、袴褶,
23
“通裁”制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着裋褐(上短衣,下长袴)。汉服是通过夏商周最古老的衣裳变化而来的,连裳或者深衣本来是公卿诸侯燕居的穿法,自汉朝以来作为第一礼装。汉服的基本风格就是:庄重、大气、飘逸、灵动。如果我们把汉服同西方服饰相比的话,我们会发觉二者在许多方面都呈现明显的不同。汉族服饰几千年来的总体风格是以清淡平易为主。汉族古代的袍服最能体现这一风格,这种袍服的主要特点是宽袍。大袖,褒衣博带,形制虽然简单,但一穿到人身上便各人各一样,神采殊异,可塑性很强。我们现在虽然不能见到这种服装的千姿百态的原型,但我们还是可以从汉代的帛画和魏晋隋唐遗留下的一些人物画中窥其神貌之一二——形制简单的汉装大衣附着在不同体态的人物身上顿时具有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力,线条柔美流畅,令人浮想联翩。朴素平易的装束反而给他们增添了一种天然的风韵。袍服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柔静安逸和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
因此,汉服是最能体现我们华夏文化以及华夏文明特色的服饰,应当被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所认同和接受,然而随着华夏文明在现代世界的衰落,华夏文化在当今中国也开始没落,许多人直观的认为自己文化只有过去的辉煌,现在已经
24
全面落后,导致现代中国人全面西化,但是结果呢,只看到现在中国人的道德素养越加地下,整个一个被金钱充斥的社会,当我们沾沾自喜以为自己现代化了,其实现在中国人都已经蛮夷化了。华夏文化不仅仅辉煌在古代,直至现在她的许多思想,许多内涵,许多外在的表现,如文字,医学,服饰等等,依然是十分先进的,然而就是因为现在的中国人对自己文化越来越无知,无知便理所应当认为自己落后,这是一种多么自卑,可悲的心态。当我们逐渐抛却自身文化之后,我们还能够以华夏自居吗,当华夏民族损失了自身的内涵和外饰的时候,我们也不过是生活在华夏这片土地上的
异族人罢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随着国家实力的提高,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中华民族会实现她的伟大复兴,这样的复兴绝不能仅仅是经济层面的,实现我们华夏文化的复兴也非常重要。华夏文明从古至今数千年经历了多少坎坷,我们绝不能看到她在我们手中没落,所有的中国人都应该复兴我们华夏文明,去弘扬我们优良的传统。或许我们一代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但只要我们做了,华夏文明就会有复兴的希望。
然而如何去复兴我们华夏文明,让她一如既往辉煌的延续下去呢, 首先我觉得我们要正确树立我们的价值是非观,当今中国社会的价值观混乱,是非观不明,虽然社会的
25
经济发展很快,但是依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现在社会道德了流失,拜金主义的盛行。当然怎样去正确树立我们的价值是非观呢,那就是正确去认识和对待我们的历史。现在中国不管是民间还是文化界对于历史的问题依然不够清晰,什么是中国,什么是华夏,是在这片土地上存在的都是华夏吗,并不是这样,前面已经说了,华夏文明同其他文化的区别,不在于地域,而是我们的礼仪,我们的文化,只有对华夏文化认同,并且依从华夏文化的朝代,政权才是真正的华夏。现在社会鼓吹蒙元,满清,但是这两个朝代真的是华夏,我认为并不是的。据尚铖主编的《中国历史纲要》中统计,蒙古灭金后得户87万余,口475万余,比金章宗太和七年(1207)年户768万余,口4581万余,少了90%。据此看,北方被屠杀汉族人民人数约4000万。然而根据后来的研究资料,当时实际被屠杀的人数远远大于这个数字。当年蒙古人曾将黄河以北人口杀死90%,后有蒙古将领不断建议不如杀绝汉人,让黄河以北变为牧场。宰相耶律楚材说,保留汉人种地,可以为打南宋准备粮草。蒙古人才停止了屠杀。尽管如此,蒙古攻宋时还是屠城二百。元灭宋,得户九百三十万,较宋宁宗嘉定十一年(1218年)户数1360万也少了30%。按每户5人计算,南方宋境内被屠杀人数约2400万。如此说来,最保守的估计,原金境和宋境内至少被屠杀了6400万人,这还不包括蒙古帝国在西夏的种族灭绝行为。如
26
此一个以屠杀我们华夏民族祖先为乐趣的政权,我们竟然还如此歌颂它,这确实是世界史上的一朵奇葩。另外蒙元在统治华夏的时候,并不是以华夏文化为正统,而实行的是严酷的等级制度,就如同印度的种姓制度一样,大部分民众贫贱而卑微。可以说在蒙元灭亡宋朝的时候,华夏文化被中断了。所以韩日学者有“崖山之后无中国”的说法,然而我们自己确还沾沾自喜,把这样的一段历史说成是华夏的延续,认为蒙元还是中国,以满足我们可怜的虚荣心。可是当我们回想到那数十万华夏儿女在国破之时在崖山投海自尽的时候,我们的内心究竟会感到羞耻吧,那一份在面临国家破灭,文化被
篇四:中国文化概论论文
中国文化概论论文
——全球化浪潮冲击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浅析
【摘要内容】;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在人类历史上不可替代的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古老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关系的变化,随着全球化开始出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文化交流不断。目前,热衰于学汉语的西方人越来越多,热衷于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西方人也越来越多。
20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文化影响力的扩大,现代的西
27
方人对中国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对中国文化充满浓厚的兴趣,很多人都喜欢中国的易经、老子、庄子、论语、古典诗词、书法、绘画、戏剧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全球化西方社会 吸引
从《花木兰》(1的8)到C陉物史莱克》(2001)、《功夫熊猫》(2008),都有中国元素贯穿其中。早在2004年,好莱坞电影制片人彼得?罗异就声称,好莱坞将正式开拍《孙子兵法》,并筹备拍摄《天仙配》‘《成吉思汗》《杨家将》《西游记》等经典中国故事。而且好莱坞的视角并不局限在中国古代史上,《苏州河》(娄烨,2000)、《胭脂扣》(关锦鹏,1988)都将成为好莱坞重拍的对象。随着中国传统文化走上国际银幕,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已经慢慢面向国际在传播。同时,两者也存在着差异。
造成中西方文明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崇尚中庸和平,西方提倡崇力尚争。这也是中国文明吸引西方社会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西方文化是以斗争为基本的思想,赫拉克利特在西方思想史上首次提出了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学说。他认为:“应当知道,战争是普遍的,正义就是斗争,一切都是通过斗争和必然性而产生的。”同时,西方的价值观念中鼓励人们追求现实功利,展开竞争,努力获得个人利益的
28
最大化。这样导致在获得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人变得冷漠、自私、精神空虚。而中国的儒家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缓解西方的精神危机。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人孔子讲求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儒家的中庸思想“需要每个人都‘抑其血气之刚’,将实现社会平衡的要求作为调整个人言行的尺度,做到‘允执其中”。要求‘温良恭俭让’,并具备五美德‘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方能‘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与儒家中庸思想相应的是道家“柔弱、守雌、处下、不争、无为的中道观”。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此间两次世界大战的恶果给各国人民留下了巨大的精神创伤,同时随着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西
方道德和政治乌托邦的崩溃,造成了西方人民精神流离失所。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获得以宁静、和平为精神宗旨的理念成为众多西方人的期盼。于是作为精神依托的老庄思想和佛教思想便成为西方人寻求心灵解脱的一剂良药。众多的西方人开始迷恋古老的老庄哲学传统。而且,“现在,西方已然普遍接受了如下看法:封建帝制下的儒学既是强有力的、又是柔韧的信条,它的强有力足以使它把它的价值观强加于世人,它的柔韧足以使它在长达两千年间不断自我调节而适应着不断变化的形势。儒家作为中国文明这一巨大的人类成就的中心传统,值得人们重视和尊重。”可见,老庄思
29
想、佛教思想、儒家思想都得到了西方现代社会的推崇。 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社会的吸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汉字、书法的热情是西方人对中国文化兴趣的起点
西方人对中国汉字的兴趣由来已久。在莱布尼茨编辑《中国近况》一书时,就对刚刚传
入不久的中国汉字特有的非拼音式、靠线条为主的象形文字大感新奇。绪论中写道:“全人类最伟大的文化和最发达的文明仿佛今天汇集在我们大陆的两端,即汇集在欧洲和位于地球另一端的东方的欧洲——中国。”更让莱布尼茨感到惊奇的是,那么多形象迥异的文字居然只有很少数量的不同组合读法。这对以完全建立在拼音文字为母语的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这种惊奇一直延伸到20世纪。从莱布尼茨、柏应理、马若瑟、狄德罗、克洛岱尔到谢阁兰,再到艾田蒲,西方的大诗人们都对中国文字钟情不已。 西方人对汉字的兴趣与对书法的兴趣紧紧连在一起。西方人对“书法”很感兴趣,并将其直译为“美丽的文字画像艺术”。他们看到中国人能够从文字引发出一整套传统,并融合了哲学、生活感悟与墨艺,不禁叹为观止。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studat
早在18世纪西方汉学家就开始收藏书法作品,当时美国最大的书法收藏家是古尔洛夫,他最重要的两件藏品是黄庭坚的《廉颇问蔺相如》和米芾的一件早期作品。60年代初,
30
美国的书法收藏得到了发展,主要代表人物是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史系东方艺术史教授方闻。后来方教授发表了数篇研究中国书法的博士论文,此举极大地推动了西方对中国书法的了解,推动了西方社会对中国的书法研究和教学。
二、西方人从中国古典诗歌中看到不同的世界观、时间观与空间观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我们古人的心中,诗歌是最崇高、最美好的艺术,是他们和世界交流的最佳方式,也是他们与后人对话的最好手段。在我们古诗里所体现出来的那样一种天然的诗歌情怀,那样一种艺术的直觉、生命的感悟,不仅深深地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且也会感染全世界各民族的人们,尤其是中国古诗所体现出来的玄远空灵的意境,更是现代西方人所孜孜以求却又望尘莫及的。西方人从中国的古典诗歌中看到了一种不同的世界观、时间观与空间观。中国古典诗歌在西方受到推崇是顺应了西方现代诗歌、语言学、符号学和艺术上的各种探索的需求。同时,也顺应了西方文化中追求精神性的一面。美国意象派诗人艾兹拉?庞德,对于中国古诗中生动呈现的意象及那种玄远的意境如痴如醉,随即狂热地投入中国诗歌的翻译工作,并且爱屋及乌,学习并翻译了好多优美的篇章。1945年庞德因涉嫌法西斯罪被捕,入狱时只带了一部《四书》和一部中文字典。埃兹拉?庞德以其译作《华夏集》为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与西方现代主义
31
诗学的结合创造了契机。英国学者阿瑟?韦利是英
国20世纪最杰出的汉学家之一,被誉为现代英国介绍中国文学最有成就者。他翻译了大量中国古诗,采用直译的手法。不押韵,而注重诗歌的韵律和意象。他使中国古诗进入了西方普通读者的视野,并对西方汉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还有美国诗人费诺罗萨近乎一生都在学习中国古典诗歌、诗剧,这些人莫不为汉学西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在与西方的碰撞当中,中国传统文明首先带给西方的印象是中国人的沉稳、人情、善良
对于西方人来说,中国人永远是个谜。中华民族是一个既有着突出个性又有着优良传统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忧国忧民、以德化人、和谐持中等,这是世上其他民族所无法匹敌的。在西方人眼里,中国人是最富有魅力的,尤其是他们身上时时刻刻都表现出来的沉稳干练。 受儒家思想影响和熏陶,中国人重“天理”和“人情”,做人要讲“通情达理”、“重情重理”、“人情人理”、“情理交融”等等。从以上的成语可以看出,传统的文化环境决定了为人处事既讲“人情”又讲“天理”,并且把“情”放在“理”之前。中国人最崇尚情谊,把个人、家庭、社会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中国人讲究尊老爱幼,一家三代生活在一起,重视培育孩子,有非常清晰的丈夫妻子的角色定位。他们也把自己的国家当作家庭,所以中
国的家庭关系相当牢固,中国文化里对家庭的责任感根
32
深蒂固。更重要的是,在现代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下,每个人都会时时感到竞争的压力和参与竞争的疲惫。这时候,若拥有一个充满“人情”味的交往圈,及时得到他人感情上的支持和心灵上的慰藉,人生才不会过于悲苦。西方社会崇尚个人主义,疏于“人情”交往。当个人碰到无法承受的巨大压力时,自杀、吸毒就成为唯一出路。所以,马尔库塞说西方社会病了,西方社会的未来必须潜心学习东方的儒家精神。
中国人注重责任心,在现实生活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一种民族大义之责,我们用这种民族大义之责换取一个民族的长久的生存和发展。“在其位,谋其事”,这是工作的职责,我们用这种工作的职责来换取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父慈子孝,夫妇和顺,兄友弟恭”,这是家庭的责任,我们用这种职责来换取家庭的和睦。
儒家讲求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的美德,正是这样的美德,让西方人不断肯定东方人的优点。
综上所述,我们深信,2l世纪的中国将受到全球化影响,将有能力利用自身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帮助世界各国建造更加良好的关系,在对于人类未来的一些诸如过度开发资源的、竞争近乎走向异常、人与人关系偏向疏离等此类难题的解决可能会提供一些帮助。中国文化所讲的利他主义、以和为贵、重视人的精神生活,还有中国文化讲究适可而止、天人合一、和谐相处等等,对后现代社会的思想都能提供很多
33
帮助。转
【引文】:
[1] 莱布尼茨,《中国近况》[2] 儒家中庸思想
篇五:中国文化概论论文选题
题 目:浅谈中国科举制度
姓 名:田珂莉
学 号:
学 院:外国语学院
专 业:英语
年 级:二年级 201314540305
1
浅析中国科举制度
【摘要】: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刻,人们对其的评价也褒贬不一,我们应该把它放在其特定历史发展过程中,放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去客观对待,以给今天的选拔人才的制度以借鉴作用。
【关键词】:科举制度 历史环境 选拔人才 八股取士 殿试 做官 文化发展 国家治理
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即“怀牒谱自荐于州县”,与察举制的“他荐”相区别)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四个显著的特点。科举制从隋朝(另
34
一说唐朝)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
科举萌发于南北朝时期,科举真正成型是在唐朝。 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 对于科举的开创,史学界有异议。俞大纲、唐长孺、何忠礼、金铮等学者认为唐朝开创了科举。进入80年代,也有学者著文指出:要确定科举制度起源于何时,首先要把握住它区别于其他选举制度的特殊本质,也就是解决什么是科举的问题。何忠礼在《科举制起源辨析——兼论进士科首创于唐》一文中提出,考察整个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基本上可以概括出这样三个特点:“第一,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应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第二,‘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换言之,举人及第或黜落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校才能决定,第三,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士人定期赴试。”并通过多方面的论证,认为上述特点中的“投牒自进”和考试黜落法虽然在南北朝后期已露出了端倪,但正式出现却在唐代,隋代尽管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实行的仍然是察举制。至于史书所载隋代已有进士科的说法, 也查无实据。因此, 科举制度正式形成的时间不是在隋代而是在唐代。
35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创立完善科举的关键人物。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科举制的殿试部分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魏晋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京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他令各州每年贡士3人,后设不同科目选拔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选拔人才,就是以应策取士。分科取士就是科举的前身。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院试(即童生试)、乡 2
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以四书五经为准,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参照朱熹《四书集注》。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宋
36
代“重文轻武”,所以也很重视科举考试,但后期导致选官过冗过滥。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宋吕祖谦说:“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当时有焚香礼进士之语。进士科之外,其它科目总称诸科。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变。
元代的科举基本沿袭宋代,用“经义”、“经疑”为题述文。科举分为地方的乡试,和在京师进行的会试及殿试。元代科举只考一科,但分成左右榜。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应考;乡试时只考两场,要求相对较简单。左榜供汉人、南人应考,乡试时考三场,要求相对较严格。乡试、会试考获名单俱按种族分配。元朝自仁宗至顺帝时灭亡止,科举停办两次,共举办过十六次,取进士1,139人,国子学录取284人,总计1,423 人。但元科举所选人材通常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元中产生的影响也不大。
元朝灭亡后,明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明代以前,学院只是为科举培养人才的方法之一。到了明代,进学院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监生大体有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院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
37
监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别是明初,以监生而出任京和地方大员的多不胜举。明成祖以后,监生直接做官的机会越来越少,却可以直接参加乡试,通过科举做官。
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分两个阶段,一个是科举的初步考试,一个是科举的正式考试。科举的初步考试有这么三种,一种叫童试,一种叫岁试,一种叫科试。童试,一般又叫做“小考”。凡童子开始应初试的时候称做“童生”,童生经过一定的考试选拔,在县里面选拔了以后到督学进行考试,督学考试合格就可以称做“秀才”了。范进是多年的童生,最后终于考上秀才了。秀才每一年考一次,这也是一个选优的过程,这叫“岁试”。每三年还要参加一次大的考试,叫“科试”。每三年考一次,主要是为了推举举人考试的资格,通过这个考试的提名,便有资格参加举人的考试。范进刚好赶上童试这一年也是科试的同一年,他考上了童试的第一名秀才,自然就有资格参加举人的考试。这是科举的初步考试。接下来是科举的正式考试,它也有三种: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即在子、卯、午、酉这四个年中的八月举行乡试。乡试考中了以后就称为举人,举人实际上是候补官员,有资格做官了。按清代的科举制度规定,举人可以到吏部注册,可以取得一定官职,可以当县官了。当然这个职位很少,每年大概就40人到130人的名额。举人的名额很少,那么举人当中候补做官的人就更少了,这样就往往有候补官。这
38
是第一种乡试。接下来是会试。会试是紧接着乡试,在第二年的二月份举行。乡试是头年的八月份考完,第二年的二月是春天,到京城考试,叫“春试”,这就是会试。会试如果考中了,称为贡士,贡士每年的名额大概有300名左右。会试考完以后还要进行第三场考试殿试,在会试以后的第二个月,大概在4月份前后。殿试是皇帝在太和殿亲自考试,考中后就是钦定的进士,可以直接做官了。
科举制度因其强化封建专制制度、奴化和禁锢知识分子、抑制学术文化的创新、阻碍自然科学的进步和社会进步等弊端而早已寿终正寝。但它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重大而深远,在国家治理、学术发展及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发挥过积极作用。中国古代文明曾经“先于天下”、“超于亚洲”及后来的严重落伍,都不能排除科举制度的影响。
第一,科举制度对国家治理有着的积极作用。首先,科举 制 度 奠 定 了 古 代 中 国“文 官 制 度 ”的基础。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员 的 主要方法 。它给广大中 小地主和 平民百姓通过读书入仕登上政治历史 3
舞台 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条件和平台 。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 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 ,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 ,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其次,科举制度带来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稳定。
39
统治者要想更好地治理国家,就需要有一种整合社会的主导思想。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国家制度 ,考试以儒家经典为唯一标准 ,所谓“以 孔子的 是非为是非 ” ,就使得儒学这一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通过科举制度的推行得以制度化。儒家思想与 封建专制制度和科举制度相结合 ,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因而科举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制度因素 。
科举制打破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提高官员素质与行政效率;保证了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重学风气的形成。然而我们还应该看到科举制度对社会进步的消极影响。随着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以儒学为基础的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进步也日益成为一种障碍。科举制度是强化封建专制独裁的工具,并且科举制度的公平性并不是无可置疑的。
第二,科举制度在中国的文化和学术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代文明与文化学术的发展和繁荣都与科举制密切相关。科举在古代中 国 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明清时期中国人热衷科举考试 ,是因为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能取得秀才、举人、进士这三种学位 ,这些科举考试构成了国家最重要的事务 ,因为它事关权位、声望、荣誉及财富。它们是人们全力关注、魂系梦萦的事物。科举考试凭成绩取士 ,注重才能 ,这就在全社会特别是社会中下层
40
形成了 一种惜时勉学、自觉求学的风气。对古代中国学术文化与教育的发展
起了重要的作用 。
但是由于考试内容局限于儒家经义 ,考试方法注重死记硬背 ,科举制日益流于形式 ,不但不能选拔有真才实学之士 ,而且束缚了学术思想的发展。科举制度下“八股取士”的弊端 ,抑制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创新科举制度发展到明 清时代 ,实行八股取士,考试形式越来越程式化 、格式化 ,最终形成“八股文 ”。它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泯灭了人们的个性 ,销蚀了人们的创造力。总而言之,科举制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队伍壮大,但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与科举制一脉相承的现代高考制度废除与否也不断引起人们的争论。但是无论是从科举考试的历史还是从目前中国的现实来看,都应坚持统一高考。尽管高考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种种弊端, 然而,与科举制一样,“立法取土,不过如是”。历史上科举考试最终被废除,那是因为科举考试的内容不合理,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而今天的高考内容是与时代的要求相适应的。在处理考试与教育的关系问题上正确的做法不是废除高考,而是改进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使其更好地促进 中学教育和教学的发展。因此,统一高考有必要存在。
41
最后纵观历史,科举制的可取之处颇多。在当今社会,为了促进社会发展与文化进步,我们应该实行广泛的招考报名制度,公平对待每一位考生,考试阅卷实行糊名制确保公平竞争,要注重实用科学教育不应重理轻文,发展实用教育,注重社会需求,定向培养人才,加强教育之后的落实工作,确保教育落到实处,注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学风。
参考文献
1.罗立祝;科举应试资格政策的演变与特征;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4期
2.张华胜;;论科举考试对中国古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束缚;成人教育;2007年01期
4
3.杜怀亮. 科举制度废除百年后的反思.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06,年04期
4.郑若玲: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演讲《科举启示录——考试与教育的关系》
5.://baike.baidu./link
5
42
43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1500字.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