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走进花果山》11500字
信息窗5 游水帘洞 8、9的加减法
本学期总第22 课时 本单元第 10 课时 课型:新授 主备人 :毕研成 复备人: 授课日期: 10.19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5页、46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进行8、9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在学习探索中积极合作与交流的精神。 教学重点:
(1)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理解加、减的含义; (2)能够正确地进行8、9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8、9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投影:第44页信息窗5)
1.师:一些小朋友观看一群顽皮的小猴子跳水嬉戏,可爱的小猴子吸引小朋友的目光,我们也看一下好吗?
师:这就是美丽的花果山,请你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可爱的小猴子。 生:我看到了美丽的小花。 生:我看到了漂亮的小朋友。 生:我看到了美丽的水帘洞。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还用了那么优美的词。听同学们这么一说,这花果山真是越看越美!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认真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整理信息,提出问题。
学生根据图意,可能会提出下列问题: 小桥上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岩石上一共有多少只小猴? 岩石上还剩下多少只小猴?
草地上一共有多少朵花???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结合情境图,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2.独立思考, 探索问题。 问题谁来解决?该怎样列式? 请同学们利用学具试着自己解决一下好吗? 3.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小组交流。小组长组织好小组成员的发言顺序,并做好总结。
4.组间交流,解决问题。
(1)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2)这几个小组的想法又对又准确。 那么这道题等于几?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前面5只小猴,加上后面3只小猴是8只小猴 那么这道题也就是几加几再加几? (指名学生:5加3)
(3)今天我们学的这个算式是加法算式。 板书:5+3=8(只)。 4.学习减法算式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加法算式 ,让我们再来看图,
求还剩几只小猴子,用一个算式你知道应该怎样做吗? 生:我认为应该是用8-5 师:很好 师肯定并板书: 8-5 师:在这个算式中,8
、5各表示什么?
生:在这个算式里,8表示一共有8只猴子, 5表示先跳下5只猴子。 师:这个算式应该怎样计算? 生:8可以分成5和3 生:我这样想5+3=8 6.合作学习 师:刚才这个同学说的棒极了。相信其他同学也和 他一样聪明。 这里还有几个问题,小组互相讨论一下, “草地上一共有多少朵花?这题怎样做,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引导学生解决前面大 家提出的问题,并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走进生活
你能用今天学到的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吗?提出生活中的问题自主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先把它放到问题口袋里,以后再来解决。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总结学生这一节课练习的情况,对共性的问题加以强调。
信息窗5 游水帘洞 8、9的加减法练习课
本学期总第23 课时 本单元第11 课时 课型:新授 主备人 :毕研成 复备人:董金玉 授课日期:10.22
教学内容:
自主练习46、47页。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能熟练口算8、9以内数的加减法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加减法算式的意义的理解。 学生学习过程:
1.口算练习: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算
3+2 3+6 2+5 7+1 5+2
9-5 4+5 8-4 9-7 8-5
2.自主练习2、5题。口算
3.自主练习1题。
该题是一图二式的练习。看图说说图意,然后列式。
4. 自主练习3、4题。看图。说一说图中的意思。 求什么?怎样列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数出这些物品的数量,然后根据加减法的意义列式计算。
5 . 自主练习7题,引导学生明确看数轴填算式,明确填写的内容及方法。 6 . 自主练习8题,让学生明确根据算式,先画后填的意义。
7. 自主练习9题,开放题,让学生结合圈一圈,说清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8. 自主练习10题,信息比较多,是加减综合练习题。
【设计意图】练习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去研究,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有条理的思考。
信息窗6 小猴分桃
10的组成和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本学期总第24 课时 本单元第12课时 课型:新授 主备人 :毕研成 复备人:董金玉 授课日期: 10.2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9页信息窗6。 教学目标:
1熟悉10的组成,能正确口算10以内数加减法运算,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的意义。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用多种算法去解决问题,初步学会有条理思考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10的组成;理解和能正确口算10以内数加减法运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去了花果山,游了水帘洞,看了小猴子跳水,还美美地野餐了一顿,下面老师就带小朋友一起去看一看小猴现在在干什么好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花果山这一话题导入新课,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提出问题。 1.指导学生观察情境图,编一个数学故事。 图上都有什么?小猴想干什么? 学生独立编出后,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小组内的同学听,并思考提出的
问题。
组内交流完后,教师指名一至两名同学讲一讲他们编的数学故事, (组织学生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组织全班解决提出的问题。 2.解决问题
(1)现在小猴想把10个桃子分成两堆?让学生结合图中的说明独立思考:怎样才能分?你能用学具摆一摆吗?你有几种摆法?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见解,每组选出一名同学汇报本组的意见。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分别列出各种算式。 想得数为10的加法:1+9=10 9+1=10 想关于10的减法: 10-1=9 10-9=1 让学生看算式,10分成1和9,我们一共可以想得几个算式?3.解决学生提出的其他分法。 10分成2和8,??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让学生来当小老师讲解。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讨论交流的空间,改变了过去课堂教学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巩固拓展,应用问题。
1.出示教材49页“我用表格记录”图,引导学生观察:你能看懂这个表格
吗?它是什么意思?
2.生:交流汇报
3.引导学生有序填完整 三、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1、2题。 观察图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是什么?根据自己的想法列式。关键是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图片,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从中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四、课堂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信息窗6 小猴分桃 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练习课
本学期总第25 课时 本单元第13 课时 课型:新授 主备人 :毕研成 复备人:董金玉 授课日期:10.2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52页的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练习形式,达到对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的正确、熟练计算。 2.理解情境图的思维方式是开放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化的。 3.通过具体情境,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上节课,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研究了“小猴子分桃”的故事,又解决了一些问题,同学们很棒!今天老师带同学们走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好吗?
【设计意图】: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自主练习
1.出示口算卡片:要求二人合作:一人读算式,一人作答。然后判断,错误的改正。
2.完成自主练习第3题。 3. 完成自主练习第4题。
出示“9号、10号运动员踢球”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图意。 (1)引出解决的问题:“9号、10号运动员分别要踢哪些球? (2)算一算哪些球上的算式得数是9获10?在球旁标得数。 (3)说一说:球上的得数有哪些?
(4)画一画:9号、10号运动员踢球线? 4.完成自主练习第5题。 要求:先算后比 5.完成自主练习第6题。出示小猴吃香蕉图片。 (1)引导观察图片:画了什么?小猴做什么? (2)引导理解题意:读懂后填空 6.完成自主练习第7题 要求,先算再找最后涂颜色 7.出示51页第8题图片。 按照自己的想法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8.讲一个数学小故事。出示52页图片。 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编一个数学故事。
(讲有关小鸟、苹果、小花的加减法故事都行,要求带上数字) 要求:有意思、有趣味、有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由浅入深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提高;最后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己对知识进行梳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课堂小结: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第十三课时 探索规律
本学期总第26 课时 本单元第14 课时 课型:新授 主备人 :毕研成 复备人:董金玉 授课日期:10.26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2页聪明小屋探索规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意识。
(3)情感目标:感受到数学的美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发现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找出稍复杂的图形排列规律。(既含形状规律,又含颜色规律的多层次规律。)
教法:尝试教学法
学法:练习法 发现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水彩笔 一、创设情境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10以内的加减法。今天的知识更有趣,比比看,谁学的最好,发现的规律最多。
二、自主探索
1.出示(1)3+2=5,那么2+3=几?
再出示几个类似的例子,学生解答后,
让学生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
的规律解决。
(2)教师出示蘑菇+苹果=9,根据刚才学习的知识,你能想到什么?为什么?让学生说说发现的规律。
2.出示52页聪明小屋
引导学生观察,并说说发现了什么?
花是按怎样的顺序排列的?篱笆呢?再涂上颜色。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信息,独立思考,发现隐含的规律,初步的培养独立思考问题习惯。培养学生对探索的规律用自 己的话表达,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三、课后实践
请同学们走出“聪明小屋”,看你能学会了什么?你也能设计一幅有规律的画吗?明天带来额让大家欣赏,好吗?
信息窗7 小猴跳水 课题: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
本学期总第 27 课时 本单元第15 课时 课型:新授 主备人 :毕研成 复备人:董金玉 授课日期: 10.29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3页、54页。 教学目标:
1.知道连加的含义,能够正确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计算。 2.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在学习探索中积极合作与交流的精神。 教学重点:
(1)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能够列连加、连减的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投影:第53页信息窗7)
1.师:花果山有一群顽皮的小猴子在跳水嬉戏,可爱的小猴子不仅吸引了在野餐小朋友的目光,还引起其他小朋友的注意,我们也一块看一下好吗?
师:请你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分别出示图1、图2、图3
生:图1我看到了树上有5只可爱的小猴子,草地上有4个小朋友。 生:图2我看到了树上有1只小猴子跳入水中,又来了3个小朋友。 生:图3我看到了树上又有2只小猴子跳入水中,又来了2个小朋友。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你能用“先??又??”,来说一句话,来描述小朋友和小猴跳水的过程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认真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的基础上,
了什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整理信息,提出问题。 根据画面上提供给我们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根据图意,可能会提出下列问题: 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树上还剩下多少只小猴子?
发现问题的能力。
2.独立思考, 探索问题。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的好极了!那么第一个问题谁来解决?该怎样列式?请同学们利用学具试着自己解决一下好吗?
3.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小组交流。小组长组织好小组成员的发言顺序,并做好总结。 4.组间交流,解决问题。
(1)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2)这几个小组的想法又对又准确。
那么这道题等于几?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4个坐在地上的同学,加上站着看小猴跳水的3
7个同学。再加上跑来的2个同学,就是9个同学。那么这道题也就是几加几再加几?
(指名学生:4加3
再加2)
师:板书4+3+2=9(只)
(3)今天我们学的这个算式和以前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如何计算出结果呢?
板书:连加。
强调:用前两个的得数和第三个数相加 5.学习连减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连加,让我们再来看图,(多媒体演示小猴子跳水),求树上还剩几只小猴子,用一个算式你知道应该怎样做吗?
生:我认为应该是用5-1-2 师:很好,4+3+2这样的算式叫连加, 那么
5-1-2这样的算式叫什么? 生:这样的算式叫“连减”。 师肯定并板书:连减 5-1-2
师:在这个算式中,5、2、1各表示什么?
生:在这个算式里,5表示一共有5只猴子,
1表示先跳下1只猴子,2表示又跳下2只猴子。
师:这个算式应该怎样计算?
生:先算5-1=4,再算4-2=2。
6.合作学习
师:刚才这个同学说的棒极了。相信其他同学也和
他一样聪明。这里还有几个问题,小组互相讨论一下,
这些题怎样做,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引导学生解决前面大
家提出的问题,并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巩固练习
完成自主练习:1、2、3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计算连加、连减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总结学生这一节课练习的情况,对共性的问题加以强调。
板书设计: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
连加 4 + 3 + 2 = 9
连减 5 - 2 –1 = 2
信息窗7 小猴跳水 10以内的连加、连减练习课
本学期总第28 课时 本单元第16课时 课型:新授 主备人 :毕研成 复备人:董金玉 授课日期:10.30
教学内容:
自主练习54—56页。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能熟练口算10以内数的两步加减法式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10以内数的两步加减法式的意义的理解。 学生学习过程:
1.口算练习: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算
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9-5-4 4+0+5 8-0-4 10-7-1 8-5-2 2.自主练习6、7题。
3.自主练习4题,小猫吃鱼。 看图:说一说图中的意思。 4.自主练习5题,这幅图上一共有多少只鸭子? 第一次游走了几只?第二次又游走了几只? 求什么?怎样列式? 减法式的意义。
5. 自主练习8题,这幅图上树上有3只鸟,前门飞来2只,后面又飞来3只,一共有多少只?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看懂图意,然后明确两步加法算式的意义。 6.自主练习9题
引导学生明确题意,青蛙往前跳列加法,往回跳列减法。 7.自主练习10题
表格填写的内容及方法。
填表后,根据整理的数据,让学生列出连加算式,算出结果。 7.自主练习12题,
引导学生讲好青蛙和蜜蜂的两个数学故事,进一步明确然后明确两步 减法式的意义。 作业设计:
自主练习6题
信息窗8 小猴学钓鱼 课题: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本学期总第29 课时 本单元第 17 课时 课型:新授 主备人 :毕研成 复备人:董金玉 授课日期:10.3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8页信息窗8。 教学目标: 1.结合“小猴子学钓鱼”的具体情景,体会10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能正确口算10以内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用多种算法去解决问题,初步学会有条理思考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3.在交流算法过程中,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通过解决问题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及算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去了花果山,游了水帘洞,看了小猴子跳水,还美美地野餐了一顿,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小猴子是怎样钓鱼的呢?好,老师就带小朋友一起去看一看,好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花果山这一话题导入新课,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提出问题。 1.指导学生观察情境图,编一个数学故事。 图上都有什么?它们都在干什么? 学生独立编出后,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小组内的同学听,并思考提出的 问题。
组内交流完后,教师指名一至两名同学讲一讲他们编的数学故事, (组织学生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组织全班解决提出的问题。 2.解决问题
(1)现在有几只猴子学钓鱼?让学生结合图中的说明独立思考:怎样才能求出现在有几只猴子学钓鱼?2只,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见解,每组选出一名同学汇报本组的意见。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列出算式。 5-3+1
让学生看算式,每个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解决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
(1)现在鱼缸里有几条鱼?让学生结合图中意独立思考:有怎样才能求出现在鱼缸里有几条鱼?4条,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见解,每组选出一名同学汇报本组的意见。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列出算式。
3+2-1,说一说3、2、1各表示什么? 让学生看算式,每个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让学生来当小老师讲解。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讨论交流的空间,改变了过去课堂教学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巩固拓展,应用问题。 1.自主练习第1题。
观察图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是什么? 根据自己的想法列式。关键是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自主练习第2题。 (1)观察此图:你想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提出:湖里有几只天鹅? (3)根据自己的想法列出算式。
8-2+3 8+3-2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图片,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从中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四、课堂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信息窗8 小猴学钓鱼 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练习课
本学期总第30 课时 本单元第18课时 课型:新授 主备人 :毕研成 复备人:董金玉 授课日期:11.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9—61页的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小马过河”、“运算卡片”、“小猫钓鱼”、“讲故事”、“看图对话”等多种练习形式,达到对加减混合运算的正确、熟练计算。
2.理解情境图的思维方式是开放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化的。 3.通过具体情境,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上节课,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研究了“小猴子学钓鱼”的故事,又解决了一些问题,同学们很棒!今天老师带同学们走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好吗?
【设计意图】: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自主练习
1.出示口算卡片:要求二人合作:一人读算式,一人作答。然后判断,错误的改正。
2. 完成自主练习3、4题
第3题学生独立计算,4题先引导学生审题,弄懂题目意思,再连线。 3. 完成自主练习5题:出示小猫钓鱼图片。
(1)引导观察图片:画了什么?小猫做什么?能钓哪条鱼? (2)引导理解图意:看桶上有什么? 鱼上有什么?看第一只小猫和它钓的鱼。
提示:鱼背上算式10-5-3的结果是2,这条鱼就钓到了。 另外两只小猫能钓到自己想要的鱼吗?
4. 完成自主练习6题:出示“小马过河”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图意。 (1)引出解决的问题:小马要踩什么样的石头过河? (2)“妈妈告诉我,从得数是3的石头上过河最安全。” 算一算哪些石头上的算式得数是3?在石头旁标得数。
(3)说一说:石头上的得数有哪些?
(4)画一画:小羊过河的路线? 5. 完成自主练习7、8题
引导学生先弄明白题目对话表述的意思, 然后列式计算,培养学生逐渐由感性直观思维 向理性抽象思维过度。
6. 完成自主练习9题:出示61页图片, 看图讲一个数学小故事。
按照学生自己的想法来编一个故事。
要求:有意思、有趣味、有数学问题。可以是连加或连减或加减混合,只要学生表达清楚即可。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由浅入深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提高;最后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己对知识进行梳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课堂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10以内数的加减法 整理与复习
本学期总第 31 课时 本单元第19 课时 课型:新授 主备人 :毕研成 复备人:董金玉 授课日期: 11.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整理中体验分类有序整理的过程,领悟按规律分类整理的方法。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2.让学生完整认识10以内数的加、减法表,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3.在整理与复习中逐步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重学重点:
1.让学生完整认识10以内数的加、减法表,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在整理与复习中逐步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难点:
在整理与复习中逐步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练习法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我们已经学完10以内数的加、减法,相信小朋友一定会算很多很多题了,谁来说说你会算哪些10以内数的加、减法题?
生逐一说算式,师逐一板书算式。 师:观察小朋友们刚才写的算式,你有什么感觉? 生:比较乱,有重复的算式,还有没有写到的算式。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整理与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二)
(1)选一选
师:你喜欢写得数是几的加法算式 生:喜欢得数是9的加法算式
师:还有谁喜欢写得数是9的加法算式?这么多同学都喜欢,这样吧,咱们来抓阄,怎么样?哪个小组抓到哪个,小组的同学就按照一定的规律写一写,好吗?
(2)小组分工。
在写之前,小组先分好工,比比哪个小组合作的好?(3)欣赏各个小组整理情况
贴一贴:写完的小组请小组长把你们组的纸条帖在黑板相应的位置上。其它
同学帮老师看一看,哪个小组帖的又快又好?
讲一讲:谁愿意代表你们组,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探讨,完善探究规律的方法。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作了适当
(一)给黑板上的算式分类(板书:加法、减法
) (二)整理加法表 1.提出要求:
四人小组、团结协作,把10以内的加法算式按一定的顺序整理、排列。 2.合作整理:
四人小组合作整理加法表,按一定的顺序写出一些加法算式。 3.交流评价: 4.归纳概括:
师生共同整理、归纳出加法表(课件出示) 5.观察发现规律: (1)加法表横着看,你发现了什么? (2)加法表竖着看,你发现了什么?
(3)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结合学生交流的情况逐一展示课件,得出规律。 (三)整理减法表:
1.交代要求:学生用整理加法表的方法,独立整理减法表,见书62、63页页。
2.学生汇报整理后的减法表。
3.(出示课件)根据整理后的减法表,学生汇报发现的规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让学生经历系统整理和复习所学数学知识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似内容之间的差异。
(四)、巩固练习:
听算题。2分钟内看谁算得又好、又多。
五、师:解决一个问题有很多种方法,只要小朋友多动脑,你们就一定会越来越聪明,越来越能干。
【设计意图】:教师注重组织丰富的练习活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过程。采用多种活动形式,使学生的知识构建在活动中,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达到了预定目的。
综合练习
本学期总第32 课时 本单元第 20 课时 课型:新授 主备人 :毕研成 复备人:董金玉 授课日期: 11.6
教学目标:
1.对加减法的意义和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巩固和练习,使学生能熟练、准确地运用加减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运用;熟练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
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运用 教法学法:讲练法
学法:练习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利用口算卡片组织学生进行计算练习。 2.定时计算:第2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小游戏:第4题,你说我写 4.复习加减法的意义。
(1)出示第1题的第1副图,图中大括号表示什么意思?整副图表示什么意思?
(2)出示第2幅图,仔细观察,图中告诉我们什么,要求什么? (3)独立完成第3题和8题的一图四式。 5.复习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引导学生说说运算顺序。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完成9、10题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10以内加法、加减混合口算的能力。
二、综合练习
1.让学生独立完成第5、6、7题。
2.第11题,请同学们仔细看题,你能看懂题目的要求吗,是什么意思? 3.比一比,算一算。学生独立完成第12题。
4.走迷宫:第15题。弄清题目要求“沿着得数是7的算式走”。 三、解决问题 1.第13题
先仔细观察,说说图中说了一件什么事,再找找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 第14题 购物。
看图,你认识图中的商品吗?读读它们的价格。
解决第一个问题,说说需要哪些信息。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能解答吗?
3.第16题
看图讲一个数学故事。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解答提出的数学问题。 4.第17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提高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四、全课小结
本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认为自己再哪些知识上面上还有困难?
我学会了吗?
本学期总第 33 课时 本单元第21 课时 课型:新授 主备人 :毕研成 复备人:董金玉 授课日期:11.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9页“我学会了吗”及丰收园。 教学目标:
1.通过课件展示小鸟、小朋友、花、蝴蝶、苹果等从数到加减法的练习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答。
2.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体味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数学乐趣。
【设计意图】:课件出示秋游图示,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找数和列式计算的机
二、自主探索、观察讨论 1.自主观察 (1)说说从画面上你都了解到哪些信息? 并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在小组内交流。 (2)组间交流,各小组派代表一组提问题, 另一组解答,下一个小组说解答方法,
多种方法提问并解答。 (3)全班整理,以加减法为主线, 进行多种练习,列式,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根据同学们提的问题,加上自己提的问题,列式计算,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为什么?
看你能列多少道算式?
2.知识延伸
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做你喜欢的事,
算你喜欢的题,写你喜欢的数,列你喜欢的算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每提一个问题,列一道算式,你就得到一个五角星。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情境,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
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作文二:《走进花果山教案》900字
走进花果山 -------信息窗一
教学目标:
1、体会加法的意义,会读、写加法算式,正确计算和是 2~6的加法。
2、在具体情境中初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 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语言表达及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加法的意义,正确计算和是 2~6的加法。
教学难点:能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加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看,谁来了?
你们知道孙悟空的老家在哪吗?
花果山是个美丽的地方。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花果山。
(多媒体出示课本上的情境图)
二、探索加法的意义
1、观察情境图,整体感知
看,花果山漂亮吗?一群小朋友正在花果山上高高兴兴的游玩呢。我们也来 加入他们的队伍吧!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
花果山上有猴子,桃子,小鸟,鲜花 …… ..
2、根据图中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同学们说得都真好!老师有个小小的建议,小猴子是花果山的主人,我们先 来看一看关于小猴子的信息,好吗?
(1) 说信息。树上有 3只猴子,石头上有 2只猴子
(2) 提问题。一共有几只猴子呀?
师:同学们好厉害啊!这么快就知道答案了,你是怎样得到“ 5”的呢?
3、动手操作
(1)数
数是一种很方便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1、 2、 3、 4、 5
(2)组成
(3) 摆学具
学生演示 全体学生齐摆。 强调:合起来
4、加法的意义
(1)合起来的过程用算式怎么表示?
3+2=5
将 3和 2合起来,我们要用“加法”计算。 (黑板出示:加法)齐读
(2)在用加法计算时,要用到一个新的符号:“ +” ,它叫加号。 (写法)
(3)读算式
(4) 3,2,5 各表示什么?
5表示 5只小猴,在 5的后面写上单位名称“只”
(5)板书课题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求一共有几只小猴”就是把树上的小猴和石头上 的小猴合起来,我们用加法计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三、练习
1、我们又迎来了可爱的小鸟。
(1)信息:前面有 4只小鸟,后面有 1只小鸟。
(2)问题:一共有几只小鸟呢?
(3)拿出自己手里的小棒摆一摆,有信心吗?
(4)你能不能用我们刚才学过的加法算式表示一下呢?
2、再观察情境图。
3、课本 33页的自主练习 1—— 3题
四、小结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什么知识了呢?
作文三:《走进花果山》900字
走进花果山 10以内数的加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8——29页的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2、在观察、操作中积极地思考。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游览花果山,我们学会了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今天我们进行比赛,看谁的本领大。
二、练习题
1+3= 2+2= 3+3 5+4= 2+7=
三、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
学生自己观察课本上的图,小组讨论说说图意,并列出算式。体会加法的意义。
2、自主练习第2题
口算练习,经常性地进行口算练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
3、自主练习第3题
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中说自己想要说的一组加法算式,由其它学生判断结果是否正确。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交流能力。
4、自主练习4题
算式与数的大小比较。学生独立完成和老师课上总结相结合,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
5、自主练习第5题
练习时先让学生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并弄清图意,再做题。根据屏幕上显示的“3+4=7”,让学生边思考边连线。
6、自主练习第6题
学生看图,和同学一起讲一个数学故事。既要关注学生所讲故事的趣味性,更要重视故事中体现的“数学味”。教学时可先引导学生认真看图,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结合画面自编故事,然后从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进行解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巩固练习
1、口算题:
2+3= 3+5= 4+5= 3+6= 2+7= 3+7=
1+8= 1+9=
2、计算题:
3、4+6= 5+5 1+2+4= 3+2+4= 5+1+2=
作业设计:
计算题:1+4= 2+3= 3+4= 4+4= 5+5=
1+2+3= 2+3+3= 3+5+1= 4+5+0= 5+5+0=
板书设计:
1+3= 2+2= 3+3 5+4= 2+7= 教学反思:
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口算是基础,一年级口算是基础的基础。10以内的加法口算又是进位加法的基础,所以10以内的加法口算必须使学生非常熟练。
作文四:《14、走进花果山》1400字
《走进花果山》
教学内容:信息窗一
教学目标:
(一)能初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正确计算 6以内数的加法, 会加法算式的读写。
(二)初步学会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 6以内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发展应用意识, 感受数学与 生活的联系。
(三)三在与同学们交流的过程中,初步形成合作意识,初 步学会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操作和思考过程。
教学重难点:
理解加法的意义,正确计算 6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西游记》里讲了一个什么事?谁最厉害?你知道孙悟 空的家在哪里吗? (孙悟空保护唐僧到西天取经。 孙悟空最厉害, 在花果山。)
师:花果山现在已经成了一处旅游胜地,你们想不想去看一 看?这节课咱们也一起到花果山去看看。(出示“来到花果山” 图)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的动画片《西游记》中的花果山 为情境,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探求新知
(一)加法的意义
1.在花果山你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
活泼的小猴、天上的飞鸟、云朵、游玩的学生、路边的鲜 花……
2.你能提出些什么问题啊?(教师板书问题)
学生提问:一共有几只猴子?一共有几个桃子?一共有几朵 云彩?……
【设计意图:分析完信息后,引导学生在轻松地环境中提出 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 咱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共有几只猴子?同学们小组 商量一下,看看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一共有几只猴子?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组讨论完成。
生 1:数出来的。
生 2:树上有 3只,石头上有 2只,一共 5只
生 3:摆卡片……
4. (边做手势)把树上的 3只和石头的 2只合起来,一共是
5只。你们能像老师这样边做手势边说说吗?
5.怎样表示出 3和 2合起来一共是 5呢?
小组讨论,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
①○○○ ○○(学具)
② 5
32
③ 3+2=5
④……
6.你们喜欢哪种方法?
7.像这样把 3和 2合起来,可以用加法计算。(板书课题:加法)
(二)介绍加法算式的读法
你认识“ +”符号吗?怎么读?这个算式你会读吗?
你们会读了吗?读给你的同位听一听。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加法”从意义到算式形成的再创 造过程,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初步的符号感。】
三、加法的应用
(一)继续观察画面,你还想解决哪些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解决。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一共有几个桃子?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一共有几多花?一共有几朵云?
(二)我们先来解决“一共有几只小鸟?”,你会列式吗? “ 4”表示什么?“ 2”表示什么?“ 6”表示什么?
学生独立解答并列在书上。
(三) “一共有几个同学”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解答。 (请学 生说一说每个数表示什么)
对于其他没有解决的问题,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自己解决,做 完后在小组里面交流。
学生先解答,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四)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 录在“问题口袋”中,待学到相关知识时再解决。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计算,所以理解加法的意 义是本节课重点和难点。 课堂上以解决问题为线索, 让学生通过 解决多个问题, 充分体验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理解加法 算式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让学生经历加法的建模过程】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求一共有几只小鸟,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子, 象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就用加法计算。
五、走进生活。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能遇到用加法解决的问题,你来说 一说好吗?
六、谈收获
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自己学会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作文五:《走进花果山教案》10900字
走进花果山
———10以内数的加减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是学习20以内加减法的最直接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更复杂计算的重要基础。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0的加减法;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还安排了“探索规律”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结合教材创设的情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丰富有的数学活动,促使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过程中,学会知识,提高能力。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景,初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树的位置的数不变,能正确、熟练的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算10以内的两不加减法式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了解统一问题可以用不同法解决;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在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体会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正确进行口算,是本单元的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了解统一问题可以用不同法解决,是本单元的难点。
课时分配:14课时
来到花果山——————————2课时
野餐—————————————2课时
游水帘洞———————————2课时
小猴子下山——————————2课时
小猴子跳水——————————2课时
小猴学钓鱼——————————1课时(缺一课时)
探索规律———————————1课时(缺)
综合练习———————————2课时
我学会了———————————1课时
实践活动———————————1课时
10以内数的加减法-----来到花果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6--27页,加法的意义。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的意义,学习和是2-6的加法,认识加号,会读加法算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在用加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的意义,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数的加法。难点: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的意义,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课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都看过《西游记》这个故事,今天教师带领大家到充满生机的花果山,看一看花果山优美的风景。
二、新授
1.出示图,仔细观察图,说一说讲的是什么事,都有些什么?{活泼的小猴,天上的飞鸟,云朵,游玩的学生,路边的鲜花}
2.交流:你能从这幅图上看出什么与数字有关的信息?
小结:同学们观察真仔细,找到了天上有六只小鸟,树上有3个猴子,山上有2只猴子等等数学信息。
3.看图,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说了一句什么话?
那么有多少只猴子呢?
你怎么知道的?
独立思考。
同伴讨论一下。
汇报讨论的结果,
问:你怎样知道有多少只猴子的?
指名说结果:
数一数就知道了。
问:除了用数的方法,还可以怎样知道有多少只猴子呢?
引导学生说出:
把3和2合起来。
问:除了用数的方法,还可以怎样知道有多少只猴子呢?
引导学生说出:
把3和2合起来。
把3和2合起来就是一共有多少只猴子。
师:把3和2合起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方法,10以内数的加法
列式:3+2=5(只)
读作:3加2等于5。
介绍加号。单位名称。
指导写算式。
指名读算式。
齐读算式。
4.动手操作。
拿出小棒,用一根小棒代表一个小朋友,你能摆出几根小棒?(先在第一行摆出3根)
第二行再摆出2根,看一看,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在计算加法时,如果不知道得数是多少,用摆小棒的方法来计算得数。
5.图上还有什么?有多少呢?
怎么计算出来的?
放手让学生尝试独立列出算式。
口算结果。
6.打开书29页,填写书中的算式。
汇报交流具体算法。
天上的飞鸟,5+1=6(只)
云朵,1+2=3(朵)
游玩的学生,4+1=5(个)
路边的鲜花:2+2=4(朵)
三、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有什么收获?
指名说一说。
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就是把几和几合起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作业设计:
口算20题
板书设计:
走进花果山
一共有几只小猴子? 天上的飞鸟,5+1=6(只)
3+2=5(只) 云朵,1+2=3(朵)
游玩的学生,4+1=5(个)
路边的鲜花:2+2=4(朵)
课后反思:
10以内数的加减法——来到花果山(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自主练习30页。
教学目标
巩固和是2-6的加法,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在用加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的意义,能正确、熟练地口算5以内数的加法。难点:30页第五题,让学生明白最终还是两个数的比较
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谁能说一说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就是把几和几合起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指名说。
二、自主练习
1.第1题。
看图列算式,借助学具操作,边摆边说,体验加法的意义。
让学生先说说图意,提出问题,再独立列式计算。交流为什么这样算。
2.第2题。
说说图意,说明算式中各个数表示的是什么,再列式计算。3.第3题。
口算练习,填写书中的口算算式。
纠正答案。
然后利用口算卡片,进行开火车形式口算。
小组合作补充练习:可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自己想要说出的一组加法算式,由其他学生判断是否正确,补充算式。
小组讨论:
说说得数是5的算式。
几加2的算式。
4.第4题。
看图列算式。先说说图意,提出问题,再独立列式计算。
交流说说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是什么
5.第5题。
算式与数的大小比较。
先让学生独立去做,然后说说是怎样比较的。
6.第6题。
指导算式的写法,告诉学生正确的占格,强调数字充满日字格才整齐、美观。
三、巩固练习:
1、课堂练习。
2+1= 6+2= 3+6= 4+4=
8+1= 1+8= 2+5= 3+7=
(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2、巩固练习。 请学生说自己有几支铅笔,并和同位的比一比,再说说你们一共有几支铅笔(同位互相说说,再指名回答)
强调: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2、分组练习
引导学生4人一组(一名学生出题,其他学生计算)
作业设计:
口算20题
板书设计:
走进花果山
得数是5的算式:
几加2的算式:
课后反思:
10以内数的加减法——野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31、32页的内容(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0的加法)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的意义,学习和是7-10的加法,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不变的规律,学习关于 0的加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在用10以内数的加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具体情境,有序地观察图中的信息并正确描述。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和不变,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数的加法。难点:理解加法算式中各数的意义,提高口算速度。
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课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课。同学们,有一些同学和你们一样也喜欢游览花果山,今天他们就在山上野餐。看看他们都吃什么。
二、观察图画,体会和不变的意义。
1、出示挂图: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有一个同学在分火腿肠)
2、学生思考:每人一根,需要几根火腿肠?(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引导学生说出算一算有几个同学就知道了)
3、我们看看有几名同学?(7个)
4、你是怎么知道的?(我是数出来的;左边有3个,右边有4个一共有7个;右边有4个,左边有3个,一共有7个;)
板书:3+4=7 4+3=7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两个算式,发现了什么?(3加4和4加3得数一样)
5、再仔细看图,图上有几只小猴子?
小组讨论: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引导学生感知算法多样化)
汇报时要让学生正确描述出如:左边的树上有6只猴子,右边的树上有3只猴子。
思考:两棵树上一共有几个桃子?
学生仔细观察,引导学生列式:5+0=5(个)(右边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用0表示)
拓展:6+0= 2+0= 10+0=
黄花和红花共有几朵?
4+3=7(朵)
两组饮料罐有多少个?
4+5=9(个)
三、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小朋友野餐,知道了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还进行了有关0的加法的学习,你们学的怎样呢?现在检查一下。
四、巩固练习。
出示自主练习第1题。
学生说说图意,提出问题,再独立列式计算,最后互相说说为什么这样算。
出示自主练习第2题。
口算练习,练习时除了让学生填写结果外,再制成卡片经常性的练习,不断提高学生口算的速度。
3、出示自主练习第3题。让学生在小组中说自己要说的一组加法算式,由其他学生判
断是否正确或补充。
三、总结。今天我们和小朋友们在野外野餐时,学会了哪些知识?
指名说一说。
作业设计:
1.看书31、32页并讲给妈妈听听。
2、口算20道。
板书设计:
野餐
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两棵树上一共有几个桃子?
3+5=8(个) 5+0=5(个)
5+3=8(个) 0+5=5(个)
课后反思:
10以内数的加减法——野餐(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自主练习课本第33、35页4--11题,熟练“和”不变的练习。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学习和是7-10的加法,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不变的规律,学习关于 0的加法,进一步体会一个数和0相加还得这个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在用10以内数的加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 难点
重点:结合具体情境,有序地观察图中的信息并正确描述。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不变,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数的加法。难点:理解加法算式中各数的意义,提高口算速度。
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
学生准备:5以内的数字卡片
学生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小朋友野餐,知道了“和”不变的规律,知道了0的加法的意义,这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学的最好,题做的又对又快。
二、课堂练习。
3+1= 6+2= 3+6= 7+3=
1+3= 2+6= 6+3= 3+7=
3+0= 6+0= 9+0= 12+0=
0+3= 0+8= 0+5= 0+7=
(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三、巩固练习。
1、请同位互相出题做。
(0的加法,“和”不变的练习题)
2、分组练习
引导学生4人一组(一名学生出题,其他学生计算)
3、完成自主练习。
1)第5题。
学生独立口算,比赛。
2)第6题。
小老鼠找鼠标的情境。
先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弄清图意,做题。
屏幕上显示的是3+4=7,找出得数是7的鼠标与电脑连起来。
8.第7题。看图填未知数的练习。应根据右边算式的得数和已画好的图形的个数确定横线上还要画几个图形。
9.第8题。
小朋友踢足球的情境,练习找算式的得数。
练习时,要向学生说明做题的要求,先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6号和8号球员分别应踢哪些球?
足球上算式的得数是几就由几号球员踢。
再让学生画线连球。
10.第10题。
看图列式计算牵牛花朵数。
先引导学生观察图意,提出问题,再根据题中提供的花的位置和颜色等信息列出不同的算式。
11.第11题。
看图讲数学故事。
加强指导,既要关注学生所讲故事的趣味性,更要重视故事中体现的“数学味”。
先引导学生认真看图,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画面自编故事,然后从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进行解决。
作业设计:
口算20道10以内的加减法
板书设计:
野餐
2+3=5 33页第一题 34页第7题
3+2=5
课后反思:
10以内数的减法————游水帘洞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信息窗3——游水帘洞“体会减法的意义,学习10以内数两数相减的算法”,教科书36—38页。
教学目标:
能初步体会减法的意义,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数的减法。初步学会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能运用10以内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与同学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初步学会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操作和思考过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
能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正确计算10以内数的减法(重点);初步学会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能运用10以内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难点)。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
学生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让我们听一首歌(课件播放:《西游记》录像),今天孙悟空来到我们的课堂上,让我们一起和孙悟空到水帘洞游玩吧。
课件演示水帘洞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找出相应的数学信息。
提问:根据我们发现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山上还剩几只猴子?(板书问题)
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信息图提出更多问题。(将所提问题适当板书或装入问题口袋)
二、动手操作,研究新知。
1.解决红点问题:山上还剩几只猴子?
(1)引导学生明白解决问题需要寻找到的信息和条件。通过看图知道山上原来有4只小猴,跳进水帘洞1只,提出问题:山上还剩几只猴子?要解决这个问题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行不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运算:减法
(2)小组合作,操作学具,动手摆一摆,理解减法的意义。
(3)小组交流算法,明确减法的意义:从4个里面拿走1个,还剩3个。
(4)总结概括,引导学生说算法,巩固减法的计算方法“从4个里面拿走1个”也就是“从几里面去掉几”,“用减法计算”。
(5)教学算式,写出算式:4—1=3;介绍“减号”的名字,请学生书空,理解减号的意义;读出算式:4减1等于3。
2.揭示课题,板书:10以内数的减法。
三、课间休息。
学生闭上眼睛、听音乐,回顾学到的“减法”知识。
四、巩固练习,应用新知。
1.解决两个绿点的问题。“树上还剩几只猴子?” “树上还剩几个桃子?
(1)学生独立观察信息图、思考解决问题。
(2)全班交流计算过程,进一步巩固、理解减法的意义和算法。
2.解决学生提出的其它问题。
3.游戏:找朋友,根据老师出示的得数,找出相应的减法算式。
五、全课总结。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与遗憾。
作业设计:
口算20道题
板书设计:
游水帘洞
山上还剩几只猴子?
4-1=3(只)
树上还剩几只猴子?
5-2=3
树上还剩几个桃子?
6-3=3
课后反思:
10以内数的减法——游水帘洞(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自主练习课本第38页的题目。
教学目标:
熟练计算10以内数的减法,通过练习学生能运用所学的10以内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熟练计算10以内数的减法
教学难点:
通过练习学生能运用所学的10以内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
学生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游览水帘洞,知道了减法的意义,这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学的最好,题做的又对又快。
二、课堂练习。
3-1= 6-2= 3-1= 7-3=
5-3= 9-6= 6-3= 9-7=
9-8= 6-4= 9-2= 10-6=
7-3= 9-8= 10-5= 10-7=
(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三、巩固练习。
1、请同位互相出题做。(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出20以内的数)
2、分组练习。引导学生4人一组(一名学生出题,其他学生计算)
四、自主练习:
1、第一题:先说明题意,然后指导学生做一做
3-1= 5-2= 6-( )=( )
2、第二题:先说明题意,然后指导学生做一做
4-2= 6-( )=( )
3、自主练习,第3题
先画线,再填得数()。
请用学具摆一摆、分一分。明确去掉2可以用斜线画去2个
在小组内交流。
4、第4题
2-1= 4-3=
5-1= 6-3=
5、第5题
先让学生们讲一讲这幅图的意思,然后列式子:
指名说一说
3+3=
5-3=
6、第六题
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同桌互相考一考
老师出题,指名学生做一做
五、全课总结。
1.学生介绍这节课的收获。
2.总结这两节课学生的收获。
作业设计:
口算卡
板书设计:
游水帘洞
列出的加减法算式。
课后反思:
小猴下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39-43页
教学目标:
巩固减法的意义和基本的口算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减法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昨天老师领小朋友们在花果山游玩了水帘洞,学习了10以内数的减法,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
出示口算算式。
二、新授。
1.今天我们又来到花果山,看看小猴子下山时发生了一个什么数学故事?(出示图)。仔细观察这4幅图,说一说小猴子下山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2.看第一、第二幅图,问:树上原来有几个桃子?
这里树上还有几个桃子?
你能提出关于猴子摘桃子的问题吗?
同桌讨论。
汇报讨论结果。
问:怎样列算式计算?
口算得数。
板书算式:9-4=5(个)
3.问:这时猴子的篮子里有几个桃子?
小猴子提着篮子里的4个桃子正准备下山时,这里他来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
让我们来看第三幅图,图中有几只青蛙?几只蝴蝶?
小猴子正在准备做什么呢?
这时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
让我们来看第四幅图。
仔细观察一下,篮子里的桃子怎样了?
青蛙怎样了?
花朵上的蝴蝶呢?
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同桌讨论。
汇报讨论结果。
(1)篮子里还有几个桃子?
怎样列式?
4-4=0(个)
(2)岸上还有几只青蛙?
2-2=0(只)
(3)花朵上的蝴蝶还有几只?
8-5=3(只)
4、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关于0的减法算式。观察一下,2-2=0 4-4=0 这个算式的被减数和减法有什么关系?它们的得数怎样?
我们可以说:
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
观察一下4-0=4这个算式,被减法是几?减法是几?得数又是几?你能体会出什么?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来的数。
板书设计:
小猴子下山
4-4=0(个)
2-2=0(只)
4-0=4(只)
作业设计:
口算练习
课后反思:
小猴下山(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自主练习40-43页。
教学目标:
巩固减法的意义和基本的口算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减法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出示口算卡片,
9-7 8-3 7-7 4+6
10-9 5+5 5-0 0-0
9-0 7+0 10-8 9-9开火车口算
二、自主练习中的第1题
看图说一说图的意思。
怎样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并说一说算式的含义。
三、自主练习
1.下面我们利用刚才学的知识来口算。出示口算算式。
2.打开书第41页,看第一幅图,说说鱼缸原来有几条金鱼?
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吗?
怎样列式解答?
看第二幅图,鱼缸里这时有几条鱼?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能再提出一个问题吗?
怎样列式解答?
四、看图讲一个数学故事。原来树上有几片树叶?后来怎样了?
列式计算。
原来树上有几只七星飘虫,后来飞走了几只?求什么?列式计算。
作业设计:
口算练习
板书设计:
小猴子下山
7-3=4
4-4=0
9-2=7
课后反思:
小猴子跳水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44-45页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会口算10以内数的两步加减法式题。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10以内数的两步加减法式的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你们看到过猴子跳水吗?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猴子跳水的游戏。出示图。
二、新授
1.让学生仔细看图,认真观察画面,理解图意,河边有几个同学?启发学生根据画面,说一说河边有哪些学生?他们分别在做什么?说一说怎样求出他们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借助学具,摆一摆。
列出算式,说说算式的意义。
还可以怎样列算式?
根据不同的思路列出不同的算式。
小组内交流想法,解释算式 的意义。
引导学生用“先算、、、、、、再算、、、、、、”的方式说清运算顺序。
2.看图,图上一共有多少朵花?
让学生独立列算式,
通过交流想法,解释算式的意义。
说出运算顺序。
3、仔细看图,还可以提出哪些关于连加的问题?
有多少只鱼?
有多少只猴子?
有多少只青蛙?
小组内列出算式交流运算顺序。
汇报算式和运算顺序。
4.看图:树上还剩几只小猴子?
放手让学生认真观察图意,明白事情发生的过程。
原来有多少只猴子,后来怎样了,又怎样了?树上还剩几只呢?
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列出算式。说清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各解决什么问题。
5.你还能提出哪些关于连减的问题?
在小组内交流,列出算式。
说出运算顺序。
作业设计:
口算练习
板书设计:
小猴子跳水
4+3+2=9 2+3+4=9 5-1-2=2
课后反思:
小猴子跳水(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自主练习45、46页。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能熟练口算10以内数的两步加减法式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10以内数的两步加减法式的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
学生学习过程
一、口算练习: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算
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2+3 3+6+1
2+5+0 7+1+4
5+2+1 9-5-4
4+0+5 8-0-4
10-7-1 8-5-2
2.自主练习2。看图说说图意,
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让你求什么?怎样求呢?列式?
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看图。
说一说图中的意思。
这幅图上一共有多少只鸭子?
第一次又走了几只?
第二次又又走了几只?
求什么?
怎样列式?
说说运算顺序。
先引导学生数出这些物品的数量,然后计算出三种蔬菜的总个数。
引导学生明确表格填写的内容及方法。
填表后,根据整理的数据,让学生列出连加算式,算出结果。
作业设计:
做相关的口算练习
板书设计:
小猴子跳水
4+2+3=9
3+4+3=10
8-2-3=3
2+4+4=10
课后反思:
小猴子钓鱼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47-51页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会口算10以内数的两步加减混合式题。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10以内数的两步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口算:要求学生要说出运算顺序。
3+2+3= 3+6+1= 2+5+0= 7-1-4= 5-2-1= 9-5-4=
4+0+5= 8-0-4= 10-7-1= 2+4+6= 4+3+2= 6-2-4=
二、新授
出示图,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关于小猴子钓鱼的故事。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中讲述的故事。
先在小组内讲故事,
然后推选一名在班内讲故事。
2.让学生明白事情发展变化的先后过程。
启发学生提出“有5只小猴子学钓鱼,跑了3只,又来了1只,现在有几只小猴子”的数学问题。
结合图意多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钓鱼的小猴子只数变化的过程。
3.根据自己的理解列出算式。
引导学生根据连加、连减算是的运算顺序,口算出结果。
说说算式中各代表的内容及每步计算的意义,用“先算、、、、、、再算、、、、、、”的格式表述运算顺序。
5 - 3 + 1=3(只 )
4.看图,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根据图意,提出问题:现在鱼缸里有几条鱼?
要解决这个数学问题,需要哪些数学信息?
让学生先自主探索,根据自己的理解独立列式计算。
3+2-1=4( 条 )
算完得数后,组织学生结合自己列的算式,说说鱼缸里的小鱼的条数是怎样变化的,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
三、总结全课:说一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总结:加减混合运算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计算。
四、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1。
看图,说说图中的意思。根据图意及自己的理解提出问题,
列式解答。说一说运算顺序。
问:还可以怎样列式?
说一说想法。
2.看图,说一说图中原来有几只天鹅,后来发生什么事情。
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怎样列式?
说说运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口算。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说运算顺序。
作业设计:
口算数学题。
板书设计:
小猴子钓鱼
5+1-3=3
5-3+1=3
3+2-1=4
3-1+2=4
课后反思
作文六:《走进花果山》10700字
第三单元 走进花果山
单 元 备 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的内容是:10以内的加法;0的加法;10以内的减法;0的减法;10以内的连加、连减;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探索规律”等内容。
本单元是在认识了1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是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加减法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更复杂计算的基础。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识基础,结合教材创设的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丰富、有效的数学活动,促使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知识、提高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会口算10以内的两步加减式题。
2.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在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体会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能正确地进行口算是本单元的重点。
四、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情境串”,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发现并提出问题的学习情境。
2.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通过有关的操作练习进一步体验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从而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认识。
3.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倡导方法多样化。
4.充分利用多样化的练习方式,提高口算能力。
5.注意培养学生的初步的应用意识。
6.对本单元的知识技能评价,不仅要考察学生能否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还要考察学生是否能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四、本单元课时数:21课时。
课题:来到花果山 信息窗一
本学期总第13课时 本单元第 1 课时 课型:新授 主备人 :毕研成 复备人:董金玉 授课日期: 9.28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1页信息窗一。
教学目标:
1.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
2.初步学会从实际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5以内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初步学会有条理的表述自己的操作和思考过程。
4.积极参加学习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有个朋友要和我们一起来学习,他是谁呢?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他。(课件出示孙悟空)
学生发出惊讶的声音,高兴的叫出“孙悟空”。
师:孙悟空还为我们发来了一封邀请函,我们来听听他说了些什么!
师:原来孙悟空想邀请我们到它的花果山去玩玩。想去吗? 生:(学生情绪高涨)想去!
师:那我们就去看看吧!
【设计意图】有效的利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学生喜欢的《西游记》中的人物导入新课,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使学生有了主动探究的欲望。
二、 探究新知
1.师:这就是美丽的花果山,请你仔细观察,
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成群的小猴子。
生:我看到了美丽的小花。
生:我看到了在天空中快乐飞翔的小鸟。
生:我看到了大大的红桃子。 ……
听同学们这么一说,这花果山真是越看越美!
2.师:看到这么美的花果山,你能不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按照学生提的问题,进行板贴相应的小图片)
生:我想问问小朋友,图上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子?
生:我想问问大家,在花果山上有多少小朋友来参观?
生:我想知道,有多少蹬楼梯?
师:这个问题让我们把它放进“问题口袋”,以后在来解决。 生:我想知道花果山一共有多少个大桃子?
生:我想问问大家,天上有几只小鸟?
……
【设计意图】教学中改变了由教师为主提出问题的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提出数学问题的积极性。
师:同学们能够提出这么多的数学问题,看来小朋友们都是爱动脑筋得好孩子!你们说这些问题今天我们能解决吗?
生:(有信心)能!
3.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有多少只小猴子?你能不能借助学具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有多少只小猴子?
师:你能将你的好办法展示给同学们看吗?
学生到讲台前汇报:
生1:我用的是数一数的方法。
师:你能不能数给同学们听听?
生1:(用鼠标指图)1、2、3……5 师:你很会按顺序数,这个办法不错!还有其他办法吗? 生2:我用摆圆片的办法知道了有多少只小猴子。
师:你可以到展台上摆给同学们看看吗?
生2:我左边摆3个小圆片,表示石头上的2只小猴子,右边摆3个小圆片,表示树上的3只小猴子,把他们放到一起,就知道一共有
5只小猴子。
师(边做手势),哦,你是把地上的2只小猴子和树上的3只合起来,知道一共是5只猴子,这个办法很好。
你们能象老师这样边做手势边说说吗?(学生开始用手势比划) 师:同学们听得真认真!你来给他个评价吧!
生:我认为他说得很好,他的办法也很好。
生:我认为他说得很好,他的声音很洪亮。
生:他能边摆边说,讲得很明白,我听懂了,学会了。
生:我认为他说得很好,他的胆量很大,他感到台前说已经很不错了,不管对不对,他都很棒了!
师:看来咱们同学很会欣赏别人。
【设计意图】采用了学生与学生间的评价。让孩子们学会欣赏他人,并且在评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的观念,使学生明确怎样做才是优秀的,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师:谁还能到台前来与同学们一起摆一摆,也像刚才那位同学一样边摆边说?
生3与全班一起摆一摆,边摆边说。
师:你们用的办法真棒!老师想问问大家,左边的5个小圆片表示什么?
生:左边摆的2个小圆片,表示石头上的2
师:右边的3个小圆片表示什么? 生:右边摆3个小圆片,表示树上的3师:石头上的2只小猴子和树上的3只小猴子, 合起来一共是多少只小猴子? 生:一共是5只小猴子。 到一起,就知道一共有5只小猴子。 师:这个办法真好!还有别的方法吗?
师:(指“+”)你认识这个符号吗?
生4:认识!这是加号! 生4:我用数字卡片摆了一个算式。(摆出3+2=5)
师:你知道的真多!这就是加号,是我们的新朋友!
(板书:+……加号)你们知道加号表示什么吗?
学生摇摇头。
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吧。名字叫加号,表示合起来。 师:听明白了吗?加号表示什么?
生:加号表示和起来。
师:你摆的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生:2表示石头上的2只小猴子,3表示树上的3只小猴子。 师:2+3表示把谁和谁合起来呢?
生:2+3表示把石头上的2只小猴子和树上的3只小猴子合起来。 师:2+3是多少呢?(是5)(逐步板书5(只))因为小猴子是一只一只数的,所以单位名称是“只”。
师:会读这个算式吗?谁来读一读?
生:2加3等于5。
师:全班一起读一读。
4. 小结
刚才,我们用了数一数、摆一摆、还用了列算式的方法,知道了小猴子有多少只。
【设计意图】注重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经历“加法”从意义到算式形成的再创造的过程。利用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但可加深学生对加法意义的理解,而且还向学生渗透了集合思想,培养了初步的符号感。
三、 自主练习
还有这么多问题等我们去解决。
(手指板书)你能不能用学到的方法来解决这几个
问题?
师:请你们小组商量一下最想解决的问题。
生:我们小组想知道……
……
师:请你们在小组中,用你们最喜欢的方式来解决你们想知道的问题吧!
小鸟:小朋友:小花:桃子:
学生列算式,老师板书
1.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1)同桌俩讨论,
(2)指名说。
4+1=5(只)
读作:4加1等于5 (板书)
2.一共有几个桃子?
2+2=4(个)
读作:2加2等于4 (板书)
3.一共有几个同学?
3+2=5(个)
读作:3加2等于5 (板书)
请一个小组合作到黑板上摆算式。
揭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解决了这么多问题,像这样要把两部分和起来的题,就要用加法计算!(板书:加法)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加号,它表示把两个数合起来,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见到它。
课题:来到花果山 5以内数的加法练习课
本学期总第14课时 本单元第 2课时 课型:新授 主备人 :毕研成 复备人:董金玉 授课日期: 9.29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3页的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5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2.在观察、操作中积极地思考。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应用意识。
重点: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的意义,能正确、熟练地口算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游览花果山,我们学会了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今天我们进行比赛,看谁的本领大。
二、自主练习
1.第1题。
你能在小组中互相说说图意吗?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答?看图列算式,借助学具操作,边摆边说,体验加法的意义。 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独立填写算式。
【设计意图】先摆一摆,在看图列式,让学生在直观形象中理解加法的意义。
2.第2题。
说说图意,说明算式中各个数表示的是什么,再列式计算。
3.第3题。 口算练习,填写书中的口算算式。纠正答案。 然后利用口算卡片,进行开火车形式口算。。 小组讨论:说说得数是5的算式。几加2
4.第4题。
看图列算式。先说说图意,提出问题,再独立列式计算。 交流说说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是什么。
5.第5题。
算式与数的大小比较。先让学生独立去做,然后说说是怎样比较的。
【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要清楚的表达分析的过程难度较大,因此要引导学生尽量表述自己的想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课堂小结
课题:小猴摘桃 信息窗二
本学期总第15课时 本单元第 3课时 课型:新授 主备人 :毕研成 复备人:董金玉 授课日期: 10.8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1页的信息窗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0的减法的意义,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2.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3.在用5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问题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体会减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关于零的减法。
教学过程:
复习:口算卡片
2-1= 1+4= 4-3= 4+1= 5-3=
4-3= 2+3= 4-2= 3-2=
一、创设情境
故事导入,一只调皮的小猴子摘桃子的故事。
二、发现问题
出示信息窗2,让学生观察画面上的内容。
1.编一个小故事给同学们听。
2.根据故事内容,提出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讲故事,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同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通过讨论:为什么这只小猴子最后一个桃子都没有了呢?教育学生不管干什么事都要一心一意。
三、探究问题
1.看第一、第二幅图,问:树上原来有几个桃子?这里树上还有几个桃子?
你能提出关于猴子摘桃子的问题吗? 同桌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问:怎样列算式计算? 口算得数。
板书算式:5-3=2(个)
2.问:这时猴子的篮子里有几个桃子?
小猴子提着篮子里的3个桃子正准备下山时,这里他来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 让我们来看第三幅图,图中有几只青蛙?几只蝴蝶?小猴子正在准备做什么呢?这时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
让我们来看第四幅图。仔细观察一下, 篮子里的桃子怎样了?
青蛙怎样了?花朵上的蝴蝶呢? 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同桌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怎样列式?
(1)篮子里还有几个桃子? 3-3=0(个) (2)岸上还有几只青蛙? 2-2=0(只)
原来岸上有几只青蛙,跳入河中几只? 独立列式算出岸上还有几只青蛙。
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
(3)花朵上的蝴蝶还有几只?4-2=2(只)
【设计意图】通过教材提供的情境图,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计算的方法。
3.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关于0
观察一下,2-2=0
3—3=0 它们的得数怎样?
观察一下2-0=2这个算式,得数又是几? 你能体会出什么?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什么?大家学会了吗?
指名问,学生说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数
是0,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的道理。
【设计意图】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学习的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
1.树上还剩几个桃? 2.花上还有几只蝴蝶? 5-3=2(个) 4-2=2(只) ︰ 减号
读作:5减3等于2.
课题:小猴摘桃 5以内数的减法的练习
本学期总第16课时 本单元第 4课时 课型:新授 主备人 :毕研成 复备人:董金玉 授课日期: 10.9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6页的5以内数的减法的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初步培养与同学共同学习的习惯。
2.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初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看懂图意,正确列式解答;逐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游览了孙悟空的水帘洞,在游览的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很重要的本领,认识了减法,今天我们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好吗?
【设计意图】以故事的形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自主练习:
1.第一题:先说明题意,然后指导学生做一做 5-2= ( )-( )=( )
让学生看图,引导学生说说图中的虚线方框表示什么意思,在 说是从几个里面去掉几个,最后让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强调书写要规范。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减法的意义。 2.第二题:先说明题意,然后指导学生做一做 4-2= 5-( )=()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填写算式,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3.自主练习,第3题 先画线,再填得数( )。
明确去掉2可以用斜线画去2个,在小组内交流。 4.第4题
2-1= 4-3= 5-0= 3-3= 5.第5题 指名说一说 3+2= 4-1= 6.第六题
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同桌互相考一考;老师出题,指名学生做一做。 三、全课总结。学生介绍这节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学习的主要内容。
课题:信息窗三 野餐 得数是6、7的加法 本学期总第17课时 本单元第 5课时 课型:新授 主备人 :毕研成 复备人: 董金玉 授课日期: 10.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学习有关“0”的加法,并能正确计算。
2.数学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3.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野餐全景图
师:花果山里热闹极了,小朋友也来这里野餐,和小猴们成了朋友,请同学们找一找都有哪些信息?愿意讲给大家听一听吗?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生:我看见图上左边树上有5只小猴,右边的树上有2只小猴;左边树上有6个桃子,右边树上没有桃子……(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如,左边树上有5只小猴,右边树上有2只小猴 坐着的有4个同学,又来了有2个同学 左边树上有6个桃子,右边没有桃子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材信息窗生动有趣的图画吸引下,在教师激励性语言的感召下,积极的观察、自由的发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二、提出问题
师:根据我们找到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一共需要几根火腿肠? 一共有几个桃子? 一共有几个同学? 一共有几朵花?
一共有几个书包? …… 三、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解决:要求每人一根火腿肠,需要几根?该怎样想?
1.学生独立思考,想解决问题的方法。
2.小组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有必要,教师引导学生把算有多少根火腿肠转化成算有多少个同学就知道需要几根火腿肠。
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 学生说一说怎样列式?)
4 + 2 = (6)(个)
可以让学生拿出小棒
3.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教师板书: 4+2=6 2+4=6 4.观察,比较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再让学生仿照图中提出的问题,试看自己提出其他加法解决的问题。
5.再仔细看图,图上有几只小猴子? 小组讨论: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思考:两棵树上一共有几个桃子? 学生仔细观察,引导学生
列式:6+0=6(个)(右边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用0表示) 拓展:7+0= 2+0= 8+0=
【设计意图】在讨论交流中,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学生能够尽量有条理、清晰的表述所思所想;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6.巩固练习
4+1= 2+4= 5+2= 4+3= 1+4= 4+2= 2+5=
3+4=
7.你还能解决哪些数学问题?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刚才提出的问题,独立解决。
四、走进生活
你能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通过学习我们有什么收获呢?引导学生说:会进行有关0的加法还知道了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和不变的道理。希望大家今后更加努力学习,学会更多知识。
板书设计: 得数是6、7的加法
一共有多少个同学?(2)一共有几只小猴?(3)两棵树上一共有几个桃子?
4+2=6(个) 5+2=7(只) 6+0=6(个) 2+4=6(个) 2+5=7(只)
课题:野餐 得数是6、7的加法练习课
本学期总第18课时 本单元第 6课时 课型:新授 主备人 :毕研成 复备人: 董金玉 授课日期: 10.1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9—40页的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验加法的意义,训练10以内数的加法。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3.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小朋友,数学王国的国王听说咱班小朋友那么聪明,为大家准备了好多小礼物,还带来了问题考考大家,你们愿意吗?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巩固练习
1.出示自主练习第1题。
看图整理得数是6
学生结合图说一说算式的意义。 2.出示自主练习第2题。
口算练习,练习时除了让学生填写结果外, 再制成卡片经常性的练习,不断提高学生口算的速度。
3.出示自主练习第3题。
引导学生认识“大括号”,明确表示“合起来”的意思。第一个问题讲解学生完成,第二个问题学生独立完成。
4. 出示自主练习第4题。
练习时先让学生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并弄清图意,再做题。 5. 出示自主练习第5题、第6题。是关于交换两个加数位置记忆关于0的加法的练习,可以借助学具,让学生边摆边说。 3+□=□(条) 0+□=□(只) □+□=□(条) □+□=□(只)
6.自主练习第7题
7.第8应根据得数78.第9题。
看图列式计算牵牛花朵数。
和颜色等信息列出不同的算式。
9.看图讲数学故事。
【设计意图】加强指导,既要关注学生所讲故事的趣味性,更要重视故事中体现的“数学味”。通过本环节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应用意识。
四、课堂小结
课题: 10以内数的加法练习课
本学期总第19课时 本单元第 7课时 课型:新授 主备人 :毕研成 复备人:董金玉 授课日期: 10.15
教学内容:补充练习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加法意义,会熟练
地进行10以内数的口算加法。
教学重难点:掌握10以内数的加法的口算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学具。 教学过程:
一、看图列算式。
=
+
先说说图意然后再说出算式,并且说说是怎样想的?
二、
抢答:
2+1
2+2 6+2 4+5 1+3 8+1 5+4 5+1 1+1 2+7 1+7 1+4 4+3 3+5 5+5 2+5 三、我最棒。 1.我说2加几的算式。 2.我说得数是7的算式。 3.我说几加2的算式。
同桌互相说一说,并且学会相互出题。
四、 我会填“>、<、或=。注意要求书写规范。
1+2Ο5 10Ο7+1 4+3Ο 8 9Ο1+4 7+3Ο7 1+9Ο10
=
8Ο3+5 6+4Ο9
先说一说这些符号的意义,同桌再互相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五、 填一填,算一算
+
六、在
+
=
+ 0 =
你是怎么想的?说说你的想法。 五、课堂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里填上合适的数。
+
+
=
=
课题:信息窗四 野餐结束 6、7的减法
本学期总第20课时 本单元第 8课时 课型:新授 主备人 :毕研成 复备人:董金玉 授课日期: 10.16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1页信息窗4。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景,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能够准确口算被减数是6、7的减法。
2.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体会减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复习(口算卡片)
5+0= 3+2= 3+1= 5+2= 6+1= 2+3= 4+2= 1+5=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我们在花果山看到我们喜欢的小猴子,还进行了一次快乐的野餐,这节课我们看看野餐结束了吗?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情景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趣。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出示信息窗情景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都从图上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找出相应的数学信息。 提问:根据我们发现的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还剩几个同学? (板书问题)
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信息图提出更多问题。
【设计意图】在讨论交流中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学生
能够尽量有条理、清晰的表述所思所想。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解决红点问题:还剩几个同学?
(1
通过看图知道原来有6个同学,走了
2个, 提出问题:还剩几个同学?
(2)小组合作,操作学具,动手摆一摆。
(3)小组交流算法:从6个里面拿走2个,还剩4个。 (4)总结概括,引导学生说算法,巩固减法的计算方法“从6个里面拿走2个”也就是“从几里面去掉几”,“用减法计算”。
(5)教学算式,写出算式:6—2=4;
【设计意图】的讲解、归纳让学生理解、明确减法的意义。
三、巩固发展,应用问题 (一)解决“树上还剩几只猴子?” 1.树上还有几只小猴?
2.你能利用学具解决刚才的问题吗?自己试试看。
3.请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和想法) 4.哪一个小组来交流一下(全班交流不同的方法,大家评议) 5.教学减法算式,引导学生说,师板书,从7里面去掉5,用减法计算,算式是7-5=2(只)
(二)继续观察图画解决“树上还剩几个桃子?” 你会列式吗?
(学生独立解答后指名订正) 6 - 5 = 13(个)
【设计意图】全班交流计算过程,进一步巩固、理解减法的意义和算法。
四、全课总结。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还剩几个同学? 树上还剩几只猴子? 6—2=4(个) 7-5=2(只)
课题:野餐结束 6、7的减法练习
本学期总第21课时 本单元第 9课时 课型:新授 主备人 :毕研成 复备人:董金玉 授课日期: 10.1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2—44页的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在学生掌握上面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10以内数的减法,进行自己练习。
2.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10
今天,我们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好吗?
二、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
师:谁知道这个图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斜线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谁现在会列算式?鼓励表现好、说的好的学生。
对于有困难的学生鼓励摆小棒或数手指。 2.自主练习第2题(可用卡片)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3.自主练习第3题 :一图二式 4.自主练习第4题:青蛙跳
该题的关键“青蛙还要跳多远才能跳回起点?”
【设计意图】减法运算的数学问题,并列出减法算式。
5.自主练习第5题
引导学生明确大括号,?的含义。
总结:求整体中的一部分,一般列减法算式。 6.自主练习第6题:
强调:数学算式的规范书写。
8. 自主练习第8题:小鸡回家连线找得数。 7. 自主练习第7题:先算后圈。
【设计意图】交流时,可让学生说说是怎么连的。 9.自主练习第9题,比大小 强调:先算后比
10.自主练习第10题,信息比较多,看第一幅图,说说鱼缸原来有几条金鱼?
怎样列式解答?
看第二幅图,鱼缸里这时有几条鱼? 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能再提出一个问题吗? 怎样列式解答?
11. 自主练习第11题,看图讲一个数学的故事。 根据树上的七星瓢虫或树上的叶子等内容来编。 三、 拓展延伸
【设计意图】练习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去研究,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有条理的思考。
作文七:《走进花果山》4700字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的意义。
2.能正确口算和是 8、 9的加法及被减数是 8、 9的减法; 理解加 减法之间的关系。
3.让学生经历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 题的能力, 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计算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 习习惯。
【教学重点】 巩固加减法的意义; 正确口算和是 8、 9的加法及被 减数是 8、 9的减法。
【教学难点】 练运用 8、 9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挂图、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 创 设情境,发现信息
大屏幕出示情境图
谈话:孙悟空的水帘洞真是太美丽了, 今天又有一群小朋友到水 帘洞去游览, 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仔细观察这两幅图片, 你发 现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
(1) 山 上已有 5只小猴,又来了 3只。
(2) 一 共有 8只小猴,跳进水帘洞里 5只。
(3) 石 头旁边有 5朵红花和 4朵黄花。
2. 根 据信息,提出问题
谈话: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
(1) 一 共有几只小猴子?
(2) 还 剩几只小猴子?
(3) 一 共有几多花?
(如果学生有困难, 可以加以引导) 根据学生的回答, 教师板书 问题。
3. 解 决问题,探索算法
谈话:一共有几只小猴子?怎样列算式?
预设:5+3=8
追问: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列算式?
预设:3+5=8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算式。
谈话:5+3=8和 3+5=8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同桌相 互说一说。
师生共同小结:这两个算式里的数和符号都相同,不同的是 3和 5的位置交换了。
谈话:你还可以说出一组这样的算式吗?
【设计意图】 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入手,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培养了学生从情境图中获取信息、 提出 问题和自主探究的能力,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
二、 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谈话:你们是怎么算出来 5+3(3+5)定等于 8的呢?谁愿意把 你的想法说给同学听?
预设:
(1) 一 个一个的数。
(2) 根 据图看出来的
(3) 3和 5组成 8。
学生回答, 教师适当补充; 对于仍要借助于学具来计算加法的学 生,也给以肯定。
追问:算式中的 3、 5和 8代表什么意思?
师生共同总结:3代表右边的三个小猴子, 5代表左边的 5个小 猴子, 8表示合起来一共有 8只小猴子。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进行思考, 充分体 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 有效地将算理和算法 结合起来, 在算法中理解算理, 让学生体验到算法的多样化, 在学习 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三、 沟通联系、促进发展
1. 解决第二个问题
谈话:观察两幅图中小猴子的变化,谁能提出一个完整的问
题?
预设:原来有 8只小猴子, 跳进洞里 5只, 还剩几只小猴子? 追问:你想怎样列算式?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5=。
谈话:8-5等于多少呢?你认为可以怎样计算 , 把你的想法和 同桌说一说。
预设:
(1) 一 个一个地减。
(2) 利 用 8的分成。
(3) 通 过加法,即 5+3=8,所以 8-3=5。
追问:在这几种方法中,你认为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2. 解 决第三个问题。
谈话:前两个问题解决了, 现在我们来解决第三个问题。 你能自 己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吗?大家试试吧。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3. 交 流展示
谈话: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同学的做法, 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吗?
4. 揭 示课题
谈话:观察上述这三道题,你发现他们有什么相同点?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8、 9的加减法。
【设计意图】 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让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 化, 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加减法口算方法的理解, 实现了算法的 有效构建。
四、 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1. 争 当口算大王
谈话:一天,小白兔出去玩,走着走着,突然迷路了,这怎么办 呢?(讨论)它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我迷路了,怎么办才好 呀?”妈妈听了点了点头说:“孩子,你长大了,自己的事情应 该自己去做,只要你按得数是 9,就一定能回家了。 ”于是,聪 明的小白兔按妈妈的话去做, 终于回家了。 小白兔走的是哪一条 路,你知道吗?
1+8= 2+7= 3+6= 4+5= 5+4=
8-3= 9-2= 8-1= 9-6= 8-4=
2. 争 当解决问题的小能手
课件出示自主练习 4。
理解一图四式的含义。
3. 让学生经历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获
【教学重点】 掌握被减数是 10的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 练的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被减数是 10的减法的口算算理。
【教学具准备】
挂图、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 自主探索
1、创设情境,发现信息
多媒体出示情境图。
引导:来到花果山, 热情的小猴子要分桃子给同学们吃, 请仔细 观察情境图,从图中你能了解到那些信息?
学生说出图中的信息, 再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教师选择有价 值的信息进行板书
预设:地上有 10个桃子。
用圆片代替桃子实际动手分一分, 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分 法。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引导: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将这些桃子分给两个同学,可以怎样分?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板书问题。
3、解决问题,探索算法
引导:在分桃子的过程中,你们是怎样来记录的?
预设:
(1)用表格的形式记录。
(2)用算式记录。
追问 1:你是怎样列算式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以下 4个算式:
9+1=10 10-1=9
1+9=10 10-9=1
根据算式师生共同总结:根据一幅图可以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 道减法算式。
追问 2:1、 9、 10分别表示什么?
预设:1表示右边分了 1个桃子, 9代表给左边的同学 9个桃 子, 10表示一共有 10个桃子。
引导:上面的 4个算式怎样算出结果的呢?请你想一想, 可以用 以前学过的知识帮我们思考, 也可以借助手中的学具摆一摆。 然后把 你的想法说给同位听。
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引导: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同学们听?
预设 1:一个一个地数。
追问:减 2就是往前数 2个,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 2:利用 10的组成。
谈话:同学们的转化思想真了不起, 用了这么多方法来解决这个
三、沟通联系,促进发展
1. 解决同类问题
引导:课本中的问题我们解决了,现在来解决“自主练习 6”问 题。你能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吗?大家试试吧。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2. 交流展示
引导:谁愿意把你的答案说给同学们听?
3、揭示课题
引导:观察刚才这两道题,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得数是 10的加法和被减数是 10的减 法。
四、联系实际,灵活应用
1、争当口算大王。
10-3= 6+4= 10-7= 5+5=
10-5= 10-3= 9+1= 10+0=
2、争当解决问题的小能手。
自主练习第一题。
五、回顾反思,总结提升
引导: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引导学生围绕知识、方法、感受三反面谈本节课的收获。 当堂检测:
10-2= 8+2= 10-6= 4+6=
10-0= 7+3= 10-2= 6+4=
10-10= 3+7= 8+2= 9+1=
走进花果山信息窗 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53页、 54页。
教学目标:
1. 知道连加的含义,能够正确地进行 10以内的连加计算。
2. 培养学生学会观察、 分析问题,
3. 培养学生在学习探索中积极合作与交流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第 41页信息窗 5挂图)
1. 师:一些小朋友观看一群顽皮的小猴子跳水嬉戏, 可爱的小猴 子不仅吸引小朋友的目光, 还引起小青蛙, 小鱼的注意, 我们也看一 下好吗?
2. 让学生在认真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的基础上, 提出问题 “你看到 了什么?”
二、探究方法、建立模型
1. 整理信息,提出问题。
根据画面上提供给我们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根据图意,可能会提出下列问题:
① 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② 小河里一共有多少条鱼?
③ 河岸上还剩下多少只青蛙?
④ 树上还剩下多少只小猴子?
⑤ 草地上一共有多少朵花???
2. 独立思考,探索问题。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的好极了! 那么第一个问题谁来解决?该怎 样列式?请同学们利用学具试着自己解决一下好吗?
3.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 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 小组长组织好 小组成员的发言顺序,并做好总结。
三、应用模型、解决问题
1.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学生根据自己的 想法说相应的算式。
2. 这几个小组的想法又对又准确。 那么这道题等于几?你是怎样 算的?
预设:4个坐在地上的同学,加上站着看小猴跳水的 3个同学是
7个同学。再加上跑来的 2个同学,就是 9个同学。 (学生列的算式 不同, 说法也可以不同) 那么这道题也就是几加几再加几? (指名学 生:4加 3再加 2)
3. 今天我们学的这个算式和以前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教师在 适当时机总结:把三个数加在一起的算式, 叫做连加。 并板书: 4. 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 在这幅图里, 还有哪几道题可以用连 加的方法来计算?学生自己试做,并和同学们交流自己的想法。 四、引导总结、构建网络
你能用今天学到的连加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吗?提出 生活中的问题自主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先把它放到问题口袋 里,以后再来解决。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计算连加、连减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 么?
当堂检测:
教学随笔:
信息窗 8 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54— 55页的复习。
教学目标:
1. 通过“小羊过河” 、 “运算卡片” 、 “小猫钓鱼” 、 “讲故事” 、 “做
2. 理解情境图的思维方式是开放的, 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 化的。
3. 通过具体情境, 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 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整体回顾
师:上节课,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研究了“小猴子学钓鱼”的故 事, 又解决了一些问题, 同学们很棒!
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好吗?
二、梳理归网、主题内化
1. 出示口算卡片:要求二人合作:一人读算式,一人作答。然后 判断,错误的改正。
2. 出示“小羊过河”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图意。
(1)引出解决的问题:小羊要踩什么样的石头过河?
(2) “妈妈告诉我,从得数是 3的石头上过河最安全。 ”算一算 哪些石头上的算式得数是 3?在石头旁标得数。
(3)说一说:石头上的得数有哪些?
(4)画一画:小羊过河的路线?
3. 同学们,你们做过公交车吗?出示 53页图:
(1) 引导学生观察:
3路车上一共有多少乘客?
(2)合作解决:车上一共有几人?
(3)汇报结果。
适当渗透思品教育:坐公交车一定要注意安全。 靠站停车时先下 车后上车,尊老爱幼等。
4. 出示小猫钓鱼图片。
(1) 、引导观察图片:画了什么?小猫做什么?能钓哪条鱼?
(2) 、 引导理解图意:看桶上有什么?鱼上有什么?看第一只小 猫和它钓的鱼。鱼背上算式 10-5-3的结果是 2,这条鱼就钓到了。 另外两只小猫能钓到自己想要的鱼吗?讲一个数学小故事。
5. 出示 48页图片。
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编一个故事。要求:有意思、有趣味、有数学 问题。
三回归情境、总结提升
在观看猴子跳水的情境图中, 我们又掌握了哪些知识, 怎样的情 况下加法,怎样的情况下要用减法?(让学生充分发言)
当堂检测:
教学随笔:
作文八:《3走进花果山》21300字
第三单元 走进花果山 ——10以内数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
10以内数的加法;0的加法;10以内数的减法;0的减法;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共分八个信息窗来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通过学生问、学生答,教师灵活引导学生分析例中的算理,善于抓信息,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认识“+”“—”,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能正确、熟练的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算10以内数的两步加减法式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情感目标:.在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能力目标: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得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10以内加减法,对于计算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注重学生的理解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
1、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初步学会思考问题。
2、通过与同伴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对10以内数的加减法算理的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初步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手段:
实物投影 口算卡片 苹果图片 小棒等 教学方法:
引导法、自主探索法、观察交流法 基本功训练重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课时数及课时安排: 共计18课时(第5----8周) 来到花果山 2课时 小猴摘桃 2课时 野餐 2课时
野餐结束 2课时 游水帘洞 2课时 小猴分桃 2课时 小猴跳水 2课时 小猴学钓鱼 2课时 回顾与整理 2课时
第三单元检测题
一、看图写数。(5分)
(
61、 2、 3、
三、数一数,填一填。(12分)
(1)一共有( )只动物。
(2)从左数(3)
排第( ).排第( )。
从左数排第( ),从右数第( )。
(4)把右边的三只动物圈起来
四、在
4
。(8分) =5
1 3=4
5 =
3 0
=1 2
=
4 3
2=1
五、比一比,填一填。
(
7分)
比
多( )
,
比
少( )。
六、看谁算得又对又快!(32分) 1+2= 2+3= 3-0= 4+1=
5-4= 0+0=
七、看图列式计算。(24分) (1)
(3)
(5)
3
=0
4
=3
4-2=
1+1=
4-4=
(2)
(4)
(6)
信息窗口一 来到花果山
第1课时
课 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学会加法算式的读法,能够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数的加法。
能力目标: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提出与本课相关的问题,并能独立或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与同伴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从大自然中发现数学问题的习惯。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初步学会思考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初步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1、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初步学会思考问题。
2、通过与同伴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初步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方法:引导法、合作探讨法、观察法 教学用具:实物投影仪、口算卡片、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都看过《西游记》的故事吗?你最喜欢《西游记》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有那么多的同学喜欢孙悟空,孙悟空的花果山对小朋友来说一定不陌生,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花果山看看,好吗? 二、提出问题,感悟新知
1、出示《来到花果山》的情景图,让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中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学生会说出以下信息:树上3只猴子,山上2只猴子;左面飞着4只鸟,右
面飞着1只鸟;前面2个小朋友,后面3个小朋友;2朵黄花,1朵红花;树上左面有2个桃子,右面有2个桃子??。
师: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⑴红花多,还是黄花多? ⑵一共有多少只猴子? ⑶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⑷猴子多,还是小鸟多? ⑸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学习“你说我讲”红点中所示内容。 (1)一共有几只猴子? ①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②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交流想法。教师巡视指导。 ③全班交流。
估计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方法一:一只一只地数一数就知道了。
方法二:我用小棒代替小猴,树上有3只,我就拿出3根小棒,树下有2只,我再拿出2根小棒,然后数一数一共有几根小棒就知道一共有几只小猴了。也就是把3和2合起来
??
(2)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
学生通过交流知道把3和2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3)认识加号。 (4)理解算法。
结合图意或利用学具摆一摆,让学生理解“3+2”的算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方法进行口算,只要结果正确就可以。
3、结合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教学绿点标示的问题。
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在“问题口袋”中,
待学到相关知识时再解决。
今天我们学习了求一共有几只小鸟,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子,象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就用加法计算。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师:小红有3本书,小明有2本书,他俩一共有几本书? 生列式,说思路。
2.第一排有6个学生,现在又来了1个,一共有几个? 生列式。说思路。
3. 师利用黑板上的算式,让学生编应用题。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自己学会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能遇到用加法解决的问题,你能找到并介绍给大家吗?下节课交流。
板书设计:
5以内的加法
一共有多少只猴子?3+2=5(只)
课后反思:
本课教学内容是青岛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了10以内数之后第一次进行的算理教学。主要教学目的就是理解加法的意义。
青岛版教材突出的特点就是情景串教学,我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教材特点,制作了课件,动画出示花果山的情景,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提到了最高点。然后引导学生去观察这副情景图,从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最后让学生从情景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直达教学目标,体会加法运算的意义。
通过用情景引导学生说出了一共有几个小朋友,2+3=5,然后让学生用这个算式说图意,这一环节的教学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数学逻辑,通过举一反三的练习,在练习过程中采用了多种练习形式,让学生从中发现信息,获取数学知识,
在情景中让学生提出问题,用数学的目光审视问题,用数学的观点解决问题,能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更加明确了学好数学的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学生在列完算式3+2=5后,我及时补充道: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有的学生是数出来的,有的学生使用学具算出来的,还有的学生是根据前面学习的数的组成,我就注意运用了算法的多样化,激发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
第2课时
课 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的规律,进一步理解加法意义,熟练口算5以内数的加法。
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对数学充满兴趣。
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用不同方法解决,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发散思维。
教学重难点: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方法:合作交流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实物投影仪、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学导思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5以内数的加法,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做一下有关5以内加法的练习。通过游览花果山,我们学会了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今天我们进行比赛,看谁的本领大。 二、学生做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
学生自己观察课本上的图,说说图意,并计算。通过交流进一步体验加法的意义。
2、自主练习第2题
练习时先让学生知道题意是什么,并弄清图意,再做题。让学生明白不等式的写法。
3、自主练习第3题
口算练习,练习时除了让学生口算结果外,还可以制成口算卡片,经常性地进行口算练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可让学生在小组中说自己想要说的一组加法算式,由其它学生判断结果是否正确。
4、自主练习4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地去做,然后说说是怎样列式的。 5、自主练习第5题
先让学生分析比较(计算)的步骤,再填写。
小朋友们,今天有什么收获吗?还有什么问题要装进问题口袋吗? 三、教师投影练习题: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做练习,对10以内数的加法进行了巩固,从同学们的表现来看,你们已经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很不错了,希望同学们以后能更好地学习其它的知识。 五、布置作业: 基础训练第1-4题 板书设计:
5以内的加法
2、3+1=4(只) 2+3=5(只) 4、1+4=5(只)
信息窗口二 小猴摘桃 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熟练口算5以内数减法。结合具体情景,初步体会减法的意义,能正确计算
得数是5以内数的减法。
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对数学充满兴趣。
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用不同方法解决,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发散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减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 教学方法:引导法、合作探究法、练习法 教具用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合作学习,主动探究
(一)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出问题。
同学们,我们在花果山看到我们喜欢的小猴子,还进行了一次快乐的野餐,今天,我们再到花果山上去看猴子摘桃子,好吗? 出示情境图。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你都从图上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1、整理信息,提出问题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如:
一共有几个小猴子?
刚才山上有5只猴子,现在有4只了,有几只摘桃子去了? 山上有4只猴子,山下一只去摘桃子,一共有几只猴子?
树上原来有5个桃子,猴子从树上摘下3个撞到篮子里,树上还剩多少个桃子? ??
学生提出的问题会有加法的,也会有减法的,加法问题随时解决,减法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2、独立思考,探索问题
以学生提出的某一个问题为例,如:还剩几个桃子?。 你能利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3、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好吗? 4、组间交流,解决问题
(1)师: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想法说全班同学听吗? 教师适时总结:
从5里面去掉3,用减法计算。5个桃子,被小猴子摘掉3个,还剩几个?就可以列减法算式: 5– 3= 2(个) 教师边说边让学生用小正方体摆。 (2)认识减号。
教师演示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最后学生容易看到去掉的和剩下的部分,而原来的数不容易看到,因此写减法算式时,要着重使学生弄清是从哪个数里去掉的,就要把这个数写在减号的前面。 三、巩固发展,应用问题
1、学生自己解决其他的减法问题,并把想法说给其他同学听。 (1)、独立尝试解决:花上还有几只蝴蝶?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也就是从几个里去掉了几个。 4-2=2(只)
(2)、同桌合作解决:岸上还有几只青蛙?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原来岸上有几只?现在还有几只?也就是从几个里去掉了几个?没有了用什么表示? 2-2=0(只)
想一想:2-0=?(只) 教师提示:
这个算式表示从几个里去掉了几个?一个也没去掉还减少吗? 学生讨论并解决问题。
2、 把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装进问题口袋。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学生交流,全班汇报。
四、总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基础训练第1、2题
板书设计:
减法的初步认识
树上还剩几个桃子?
5 — 3 = 2 (个)
…
… 读作:5减3等于2 减号
第2课时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体验加法的意义,练习10以内数的减法。
能力目标:了解同一题目,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情感目标: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教学重难点:
练习10以内数的减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方法:练习法,引导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学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游览了孙悟空的水帘洞,在游览的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很重要的本领,认识了减法。
今天我们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好吗?
二、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
让学生先仔细观察图,说清题意后,再列式计算。
先说一说图中的虚线框表示什么意思,再让学生说一说是从几个里面去掉几个,最后让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
2、自主练习第2题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再完整叙述图的意思,最后列式计算,集体交流,教师补充。
3、自主练习第3题:先画线,再填得数。
(1)、画上斜线表示什么意思?(表示去掉)
(2)、画多少个?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减法算式的意思来确定画几个。
(3)、说一说每个算式的意思。
(4)、学生独立完成剩下的题目。
4、自主练习第4题
学生独立计算。
练习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认真口算,争取全算对。
5、自主练习第5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在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订正,教师补充。
2、自主练习第6题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同桌俩人拿出算式卡片,一人随意抽出一张,另一人计算卡片上算式的得数。答完后两人再交换角色。比一比,看谁答得又对又快。 想一想,括号里填几?
6-( )=4 5-( )=1 5-( )=2
3=4-( ) ( )-2=2 ( )-3=3
学生可以先讨论,再完成各题,最后集体讨论交流,教师补充订正。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觉得自己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 学生交流收获,及时提出疑问,教师释疑
三、课堂小结
师:数学国王对小朋友的表现很满足。下面,请小朋友接受国王的礼物吧!
四、布置作业:基础训练第3-5题。
板书设计:
10以内数的减法
6-( )=4 5-( )=1 5-( )=2
3=4-( ) ( )-2=2 ( )-3=3
信息窗口三 野餐
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学习有关“0”的加法,并能正确计算。
情感目标: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对数学充满兴趣。使学生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能力目标:教育学生无论做什么都应一心一意,并养成善于观察、勤于动脑、乐于助人的好习惯。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难点: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方法: 谈话法、自主探索法、引导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投影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都喜欢小猴,是吗?为什么喜欢它呢?(因为它聪明、可爱、调皮)可是小猴也有缺点,学了这节课,你就会明白了。
二、新课:
1、出示野餐全景图
花果山里热闹极了,小朋友也来这里野餐,和小猴们成了朋友,请同学们找一找都有哪些信息?愿意讲给大家听一听吗?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生可能回答:我看见图上左边树上有5只小猴,右边的树上有2只小猴;左边树上有6个桃子,右边树上没有桃子??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根据我们找到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一共有几个桃子?
一共有几个同学?
一共有几朵花?
一共有几个书包?
??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解决:要求一共有几个同学?该怎样想?
1、学生独立思考,想解决问题的方法。
2、小组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果有必要,教师引导学生想到“要求一共有几个同学,就是把原地站着的5个和又走来的2个合起来”。
3、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教师板书: 5+2=7 2+5=7
4、观察,比较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教师不必要求学生准确叙述,只要说清楚意思就行)
(设计意图:渗透加法交换律的知识,让学生在比较异同的过程中感知和体会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的规律,同时也为学生更好地进行加法计算打下基础。)
5、解决:两棵树上一共有几个桃子?
让学生找一找,数一数,左边的树上有几个桃子?右边的树上有几个桃子?一个也没有用哪个数表示?
讨论:怎样列式?你认为6+0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讨论,教师板书:6+0=6,0+6=6
6、你还能解决哪些数学问题?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刚才提出的问题,独立解决。
三 、练习巩固:
4+0= 5+2= 6+1= 4+3=
0+4= 2+5= 1+6= 3+4=
四 、课堂小结:
你能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1、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集体交流,教师补充。
五、布置作业:自主练习第2、4题。
板书设计:
有关6、7的加法
5+2= 6+0= 6+1= 4+2=
2+5= 0+6= 1+6= 2+4=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第2课时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题目。一步体验加法的意义,训练10以内数的加法。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与同学共同学习的习惯。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情感目标: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初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爱好。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教学重点:
看懂图意,正确列式解答;逐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方法:引导法,练习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实物投影仪、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数学王国的国王听说咱班小朋友那么聪明,为大家准备了好多小礼
物,还带来了问题考考大家,你们愿意吗?
二、巩固练习:
1、教师以《小白兔迷路》的故事导入。
一天,小白兔出去玩,走着走着,突然迷路了,这怎么办呢?(讨论)它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我迷路了,怎么办才好呀?”妈妈听了点了点头说:“孩子,你长大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去做,只要你按得数是9,就一定能回家了。”于是,聪明的小白兔按妈妈的话去做,终于回家了。
小白兔走的是哪一条路,你知道吗?
2、独立思考后,集体交流小白兔回家的路线(教师可提供如下的算式,也可以适当补充算式)。
1+8= 2+7= 3+6= 4+5= 3+4=
8+1= 7+2= 6+3= 5+4= 4+3=
三、强化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
学生自己看图,并写出算式。并让学生讲一讲,为什么要这样列算式?
2、自主练习第4题:青蛙跳了多么远?
练习时,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先让学生想一想。再计算。
3、自主练习第5题
看图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你怎样列式?
讨论:一幅图能列几个算式?你会列吗?试一试。
集体订正。
4、自主练习第6题
学生先算得数,然后观察算式和得数,找出规律,练习巩固。
5、自主练习第8题
先让学生说说题的意思,再涂色,最后班级交流。
6、自主练习第9题
看图讲数学故事,并从故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列算式。
数学国王对小朋友的表现很满意。下面,请小朋友接受国王的礼物吧!
表扬表现好的学生。
四、课堂小结。
谈一谈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努力?
五、布置作业:自主练习第7题。
板书设计:
有关0的加法
3+4=7 0+6=6
4+3=7 6+0=6
信息窗四 野餐结束
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进一步巩固、运用减法的意义,能够准确口算被减数是6、7的减法。
2、初步渗透统计思想。
情感目标: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对数学充满兴趣。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1、进一步巩固、运用减法的意义;
2、准确口算被减数是6、7的减法;
教学难点:进一步巩固、运用减法的意义
教学方法:谈话法、自主探索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小朋友野餐,知道了“和”不变的规律,知道了0的加法的意义,这节课,我们一起和他们来学习有关于6、7的减法。
二、新授:
1、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这两幅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提醒学生注意图中发生的变化。
2、你能从图中找出一些数学信息吗?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如果学生有困难,可加以引导。
板书有价值的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还剩几个同学?
树上还剩几只小猴子?
树上还剩几个桃子?
3、解决问题。
(1)还剩几个同学?
可以怎样列算式?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6-2等于多少呢?小朋友们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学生活动,教师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全班交流:你计算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A:一个一个的数。
B:想6个去掉2个还剩4个。
教师对学生的想法予以肯定或补充。
说一说:算式中各数表示什么含义?整个算式又表示什么意思?
先让学生独立说一说,教师做补充。
(2)树上还剩几只小猴子?
说说图中关于小猴子的信息:原来树上有7只小猴子,跳下树5只,还剩几只小猴子?
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学生独立列算式,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7-5=。
7-5等于多少呢?你认为可以怎样计算,把你的想法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全班交流算法,教师适时补充和归纳。
A:一个一个的减
B:可以想7的组成
C:可以想2+5=7,所以7-5=2,即想加法。
讨论:这几种办法中,你认为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3)树上还剩几个桃子?
学生先独立思考,列出算式,试着算出结果,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课本42页的问题。
2.师:小红有3本书,小明有4本书,他俩一共有几本书?
生列式,说思路。
3.第一排有6个学生,现在又走了1个,还剩几个?
生列式。说思路。
4. 师利用黑板上的算式,让学生编应用题。
6.自主练习。43页第2题。
四、课堂小结:让学生说出本课学到的知识,并质疑问难。
五、布置作业:自主练习第7题。
板书设计:
野餐结束
还剩几个同学?
6-2-=4(个)
树上还剩几只猴子?
7-5=2(只)
树上还剩几个桃子?
6-5=1(个)
第2课时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6、7的减法,能够准确口算被减数是6、7的减法。
2、初步渗透统计思想。
情感目标: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对数学充满兴趣。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1、进一步巩固、运用减法的意义;
2、熟练口算被减数是6、7的减法;
教学难点:进一步巩固、运用减法的意义
教学方法:谈话法、自主探索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6、7的减法
二、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4题是看数轴填算式。小青蛙跳远的方式进行呈现,从7开始跳,跳了4个格,离起点还有多远,就是从7里面减去4,从而填出结果。 注:(1)和加法呼应;(2)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2、“自主练习”第5题是看图列算式计算的题目。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图,并将此图与前面信息窗“自主练习”第3题进行比较,找出不同点,加深对此类减法题目的理解。
3、“自主练习”第6题是写一写、算一算。引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4、“自主练习”第7题和第8题是趣味练习,
很有童趣,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通过圈小鱼和小鸡回家(连线)的游戏活动,对学过的加减法口算进行练习。
5、“自主练习”第9题是比较大小的练习。练习时,可先让学生独立做,交流时总结比较的方法。
6、“自主练习”第10题是看图列式。练习时,让学生先观察画面,弄清图意,明白捞鱼的过程,提出问题,再一步步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7、“自主练习”第11题是引导学生自编数学故事的题目。练习时,先引导学生按照给出的提示讲述故事,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然后引导学生再仔细看图,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再根据其他信息讲故事。 注:适时提升:刚才大家讲的数学故事,都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都用减法计算。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没有不明白的? 四、布置作业:基础训练第1、2题。 板书设计
想一想,写出算式。
7个
信息窗五 游水帘洞
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正确口算和是8、9的加法及被减数是8、9的减法; 能力目标: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情感目标: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8.9的分成和组合,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法、小组合作法、观察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水帘洞太美了,今天又有一群小朋友到水帘洞去游览,我们一起去看看! 板书:游水帘洞
6个
=
=
二、新授:探索新知。
1、出事主题图:仔细观察这两幅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提醒学生注意图中发生的变化。
2、你能从图中找出一些数学信息吗?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如果学生有困难,可加以引导。 板书有价值的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一共有几只小猴子? 还剩几只小猴子? 一共有几朵花? 3、解决问题。
(1)一共有几只小猴子?
可以怎样列算式?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5+3等于多少呢?小朋友们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学生活动,教师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全班交流:你计算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A:一个一个的数。 B:想3和5组成8。
教师对学生的想法予以肯定或补充。
说一说:算式中各数表示什么含义?整个算式又表示什么意思? 先让学生独立说一说,教师做补充。
想一想,求一共有几只小猴子,还可以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5=8(个)
比一比:3+5=8和5+3=8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同桌相互说一说。
师生共同小结:这两个算式里的数和符号都相同,不同的是3和5的位置交换了。
你还可以说出一组像这样的算式吗? (2)还剩几只小猴子?
说说图2中关于小猴子的信息:原来有8只小猴子,跳进洞里5只,还剩几只小猴子?
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学生独立列算式,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8-5=。
8-5等于多少呢?你认为可以怎样计算,把你的想法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全班交流算法,教师适时补充和归纳。
A:一个一个的减 B:可以想8的组成
C:可以想5+3=8,所以8-5=3,即想加法。 讨论:这几种办法中,你认为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3)一共有几朵花?
学生先独立思考,列出算式,试着算出结果, 三、课堂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是一图二式的练习。 先观察图,用语言表达图意,然后列式计算结果。
2、“自主练习”第2题学生口算练习。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觉得自己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 学生交流收获,及时提出疑问,教师释疑。 五、布置作业: 看图写算式。
六、板书设计
游水帘洞
=
=
=
=
(1)一共有几只小猴子?
3+5=8(只) 5+3=8(只) (2)还剩几只小猴子?
8-5=3
(3)一共有几朵花?
5+4=9(朵) 4+5=9(朵)
第2课时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正确口算和是8、9的加法及被减数是8、9的减法; 2、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3、认识一图四式
能力目标: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情感目标: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2、认识一图四式
教学难点:8.9的分成和组合,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法、小组合作法、观察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小棒、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8、9的组成 2、复习8、9的加法 3、复习被减数是8的减法
二、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3题看图列式。练习时,先让学生说说图意,然后独立试做。并根据第一幅图探索出被减数是9的减法的计算方法。交流时总结“求两部分合起来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2、“自主练习”第4题看图列式。可以从图中直观的看到从整体中去掉一部分,用减法计算。要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后再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3、“自主练习”第5题口算,让学生以竞赛的形式完成。
4、“自主练习”第6题一图四式。练习时,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写出算式,并通过观察4个算式的特点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5、“自主练习”第7题看数轴填算式,前面已经做过两次,这里是把加法和减法放在一起出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6、“自主练习”第8题是看图填未知加数的练习。练习时,先让学生明确题意,重点让学生明确:画图时,应根据右边算式中的得数和已画好的图形的个数,确定横线上还要画几个图形,然后根据所画图形的个数去填未知数。渗透了代数思想。
7、“自主练习”第9题是“圈一圈、填一填”。这是一道开放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重点是交流环节,要引导学生结合圈一圈说清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8、“自主练习”第10题是一幅包含多个信息的情境图。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在充分观察画面和解答(1)、(2)题的基础上,结合学过的加减法独立提出问题,进行解答,然后相互交流。 三、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
四、布置作业: 括号里填几?
3+( )=7 6+( )=8 ( )+5=9 ( )+7=9 6-( )=1 8-( )=3 板书设计
3+( )=7 6+( )=8 ( )+5=9 ( )+7=9 6-( )=1 8-( )=3
信息窗六 小猴分桃
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熟练的结合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准确口算出有关10的加减法; 能力目标: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情感目标:理解一图四式的意义 教学重点
准确口算出有关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理解一图四式的意义,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法、小组合作法、观察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小棒、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6、7、8、9的加减法。 2、复习10的组成。
二、导入: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来到花果山,热情的小猴子要分桃子给同学们吃,请仔细观察情境图,从图中你能了解到那些信息”? 2、学生说出图中的信息,再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教师选择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板书。
3、分给两个同学,可以怎么分?
用小棒代替桃子实际动手分一分,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分法。 4、学生谈自己的想法,并全班交流分法。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在充分交流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以下4个算式: 9+1=10 10-1=9 1+9=10 10-9=1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根据一幅图 可以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小结:通过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交流一下。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自主练习”第1题是图文结合的解决问题的题目。在此练习中,可以让学生根据图表达出图意,明确题目中已经知道了什么,求的是什么,从而确定解决方法,然后填出算式。这样不仅进一步巩固了加减法的意义,而且帮助学生理清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2、“自主练习”第2题是一图四式的题目。先让学生观察图,说说图意,然后让学生独立试做,交流时说说这四式之间的关系。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觉得自己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 学生交流收获,及时提出疑问,教师释疑 五、布置作业: 看图写算式
六、板书设计
小猴分桃
9+1=10 10-1=9 1+9=10 10-9=1
第2课时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熟练的结合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准确口算出有关10的加减法; 能力目标: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
=
=
=
情感目标:理解一图四式的意义
教学重点:准确口算出有关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理解一图四式的意义,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法、小组合作法、观察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小棒、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复习有关10的加减法。 二、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3题、第4题都是1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练习。第四题只是变换了练习的方式,用踢球的情境呈现,意在调动起学生口算的积极性和参与的积极性。
2、“自主练习”第5题是比较大小的练习。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先独立试做,交流时说说是怎么做的。让学生知道可以先算出结果,再进行比较。
3、“自主练习”第6题是一道开放性题目。给出小猴吃香蕉的情景,通过数得出一共有几个香蕉,要吃几个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然后列式算出还剩几个。
4、“自主练习”第7题是口算练习的一种变式练习:给不倒翁涂色,提高学生练习的趣味性。
5、“自主练习”第8题是小组分类说算式的练习活动。通过变换练习的形式,引起学生口算的
兴趣。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说自己想要说的一组算式,其他学生判断是否正确或补充算式。
6“自主练习”第9题是引导学生自编数学故事的题目。练习时,可以引导学生按照图中提示用数学语言描述,提出问题并用减法解决。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觉得自己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 学生交流收获,及时提出疑问,教师释疑。 四、布置作业。
( )+4=7 7-( )=1 10=( )+5 ( )-4=3 9-( )=2 ( )+4=8 2+( )=6 ( )-6=3 ( )+7=10 板书设计
( )+4=7 7-( )=1 10=( )+5
信息窗口七 小猴跳水 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连减的意义,会计算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式题。 情感目标: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对数学充满兴趣。 能力目标:进一步扩展对连加、连减意义的理解,同时提高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连减的意义,学会10以内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在情境中探索学习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学具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二、导入:
夏天来了,花果山上更热闹了。调皮的小猴子在跳水嬉戏,引来了许多小兔观看,大家想去看看吗? 板书课题:小猴跳水 三、新授
1、出示主题图,仔细看图,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从图中找出一些数学信息吗?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如果学生有困难,可加以引导。
板书有价值的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一共有多少只小兔? 树上还剩几只小猴子? 3、解决问题。
(1)一共有多少只小兔?怎样列式? 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可以先算大树下有多少只小兔,怎样列算式?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不写得数)4+3
课件再出示:又跑来2只小兔。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兔,该怎么办? 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可以把后来和前面的小兔合起来,你认为可以怎样列算式? 板书:4+3+2.
请同学们说说算式里每个数代表的意思。 这个加法和以前的加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像这样几个数相加的算式我们叫它“连加”(板书),可以怎样读呢?教师教算式的读法。
怎样计算?教师边讲解边板书。(强调:是前两个数的和与最后一个数相加) 学生说计算的过程:先算4加3等于7,再算7加2等于9。 求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兔,还可以怎样列算式? 引导学生明白: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2)树上还剩几只小猴子?
出示小猴的动画:先跳下1只,怎样列算式? 学生说,教师板书:5-1。
动画:再跳下2只小猴,这时树上还剩下几只小猴?怎样列式? 学生尝试,教师板书5-1-2。
请同学们说说算式里每个数代表的意思。 这个减法和以前的减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像这样几个数相减的算式我们叫它“连减”(板书),可以怎样读呢?教师教
算式的读法。
怎样计算?教师边讲解边板书。
(3)想一想:根据图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四、巩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自主练习”第1题和第3题是连加连减的操作练习题。练习时,让学生借助学具进行操作,把连加、连减的过程摆出来,并让学生边摆边说。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及运算顺序。
2、“自主练习”第2题是看图列式题。通过3种同类物品的呈现图,学生直观地感受连加的意义。根据图意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自主练习第6题 板书设计
小猴跳水 一共有多少只小兔? 4+3+2 = 9(个) 树上还剩几只小猴子? 5-1-2 = 2(只)
第2课时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连加连减的含义,能够正确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计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分析题目,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学习探索中积极合作与交流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熟练准确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减计算 教学方法:引导法,练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4-4= 8-5= 9-4= 3+3= 5-2= 4-3= 5-1= 6-3= 二、谈话引进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1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长了很多本领,今天,我们用自己的聪明解决题目,好吗? 三、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4题是看图列式题。通过小猫吃鱼的情境呈现出连减的信息,学生根据图意列出连减算式并计算出结果。通过看图,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自主练习”第5题和第8题都是带有故事情节的解决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先看图,说图意,然后提出问题再列式计算。通过对图意的描述,明确第5题用连减,第8题用连加的方法计算。交流时要重点让学生结合题意解释计算顺序的合理性。
3、“自主练习”第7题是写一写、算一算。引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4、“自主练习”第9题是看数轴写算式。前面加减法练习中有相对应的练习形式。同样是小青蛙跳,所不同的是连续跳了两次,从数轴上可以直观的看到跳的情况,由此得出连加连减的算式。
5、“自主练习”第10题是巩固连加计算的练习题。练习时,应引导学生先明确表格填写的内容及方法,再正确填写,然后根据表中的数据,列出连加算式,算出结果。
6、“自主练习”第12题是讲故事。练习时,要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和简洁表达的能力,按照题目中的提示用数学语言描述,提出问题并列连减算式解决。 三、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自主练习第11题。 板书设计:
8、3+3+4=10(只) 9、4+3+2=9 10-3-4=3
信息窗口八 小猴学钓鱼
——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 第1课时
课 型: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够根据加减法的含义结合具体情境,列出加减混合算式,并能熟练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对数学充满兴趣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及算法。
教学难点:认识加减混合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顺序。 教学方法:引导法、独立探究,自主学习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卡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前面几节课我们一起游览了花果山。花果山上可真热闹,在热闹的花果山上,我们还学到了不少数学知识,同学们表现得特别棒。哪一位同学能说一说你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学生回答
师:在花果山上,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小猴子”。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看看关于小猴子的另一个有趣的故事。 二、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一)观察情境图
1、屏幕出示“情境图1”。
师:花果山又发生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 学生观察自由回答。
教师点评:图1是小猴子跟小朋友学钓鱼。 2、 屏幕出示“情境图2”。
师:在钓鱼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小猴子和小朋友谁表现得最好? 学生根据教师提示,观察情境图2,了解故事的发展,明确猴子及小鱼数量的变化情况。
教师要教育学生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心,不能三心二意。 (二)提出问题
师:故事讲完了,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根据这两幅图你能提出哪些和小猴子有关的数学问题呢?
预计问题: ① ② ③ ④ ⑤
一共有几只小猴子? 走了几只小猴子? 后来又来了几只小猴子? 走的猴子多还是来的猴子多? 现在有几只猴子学钓鱼?
师:前几个问题我们以前已经研究过了,今天这节课咱们一起研究最后一个问题。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讨论研究
师:现在请小组探讨一下,该怎么解决第5个问题呢?你能用一道数学算式将你的想法表达出来吗?
运用所学知识,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师:谁愿意展示你的算式,说说你们的想法? 有两种解法: 5-3+1=3
5+1-3=3
3、揭示课题,明确运算顺序。
师:我们列出的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有加法也有减法。
师:那对于这样的加减混合的题目,你是怎样来解答的呢? 第一道先算减法,第二道先算加法。 加法在前先算加法,减法在前先算减法。 按从左往右的顺序算。 (二)独立尝试
学生讨论提出有关鱼的问题,并讨论解答“现在鱼缸里有几条鱼?”。列出不同的算式,并说明思路。 四、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1、自主练习第1题。
观察图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是什么?根据自己的想法列式。关键是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自主练习第2题。 (1)观察此图:你想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提出:湖里有几只天鹅? (3)根据自己的想法列出算式。 8-2+3 8+3-2
(4)结合算式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你是怎样想的?并说一说运算顺序。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加减混合
现在有几只小猴子?5-3+1=3只
5+1-3=3只
现在鱼缸里有几条鱼?3-1+2=4条
3+2-1=4条 从左往右计算
第2课时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熟练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掌握计算顺序,能够正确计算。
情感目标: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对数学充满兴趣 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化 教学方法:引导法、练习法,总结法 教学准备:口算题卡、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上节课,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研究了“小猴子学钓鱼”的故事,又解决了一些问题,同学们很棒!今天老师带同学们走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好吗? 二、自主练习
1、出示口算卡片:要求二人合作:一人读算式,一人作答。然后判断,错误的改正。
练习时要强调先想什么,再想什么,练习过程中,可以从中抽出个别题目,
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加强对口算方法的具体指导。
2、小猫钓鱼
(1)出示小猫钓鱼情境图。
(2)学生戴小猫头饰,快速算出和鱼缸相应的得数,才能钓鱼。 3、出示“小马过河”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图意。 (1)引出解决的问题:小羊要踩什么样的石头过河?
(2)“妈妈告诉我,从得数是3的石头上过河最安全。” 算一算哪些石头上的算式得数是3?在石头旁标得数。
(3)说一说:石头上的得数有哪些? (4)画一画:小羊过河的路线?
4、口算练习
将习题3题目制成口算卡片,强化训练。 (1)自由练习 (2)排火车练习
(3)将得数直接写在书上。 三、实践练习
1、你能举例说明生活中有哪些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吗? 2、学生自由回答。
3、“自主练习” 4、5、6题。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数学书第61页“聪明小屋” 板书设计:
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
5+4-2=7只 8-2+3=9只
走进花果山回顾与整理
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进步学生10以内加法、加减混合口算的能力。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让学生经历系统整理和温习所学数学知识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似内容之间的差异。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进步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题目的能力并培养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题目的过程
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观察加法算式分类。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题目,体验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方法:复习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下面老师就带你们往领略一下海底世界的奇异风光!
二、引导探索、寻找规律 (一)、激发“整理”的欲望:
师:我们已经学完10以内数的加、减法,相信小朋友一定会算很多很多题了,谁来说说你会算哪些10以内数的加、减法题? 生逐一说算式,师逐一板书算式。
师:观察小朋友们刚才写的算式,你有什么感觉? 生:比较乱,有重复的算式,还有没有写到的算式。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整理与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二)、经历“整理”的过程: 你喜欢写得数是几的加法算式 (1)选一选
生:喜欢得数是9的加法算式
师:还有谁喜欢写得数是9的加法算式?这么多同学都喜欢,这样吧,咱们来抓阄,怎么样?哪个小组抓到哪个,小组的同学就按照一定的规律写一写,好吗? (2)小组分工。
在写之前,小组先分好工,比比哪个小组合作的好? (3)欣赏各个小组整理情况
贴一贴:写完的小组请小组长把你们组的纸条帖在黑板相应的位置上。其它同学帮老师看一看,哪个小组帖的又快又好?
讲一讲:谁愿意代表你们组,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
(三)给黑板上的算式分类(板书:加法、减法) (四)整理加法表 1.提出要求:
四人小组、团结协作,把10以内的加法算式按一定的顺序整理、排列。 2.合作整理:
四人小组合作整理加法表,按一定的顺序写出一些加法算式。 3.交流评价:
学生汇报整理结果,并说明是按什么规律整理的。 4.归纳概括:
师生共同整理、归纳出加法表(课件出示) 5.观察发现规律:
(1)加法表横着看,你发现了什么? (2)加法表竖着看,你发现了什么? (3)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结合学生交流的情况逐一展示课件,得出规律。 (五)整理减法表:
1、交代要求:学生用整理加法表的方法,独立整理减法表,见书53页。 2、学生汇报整理后的减法表。
3、(出示课件)根据整理后的减法表,学生汇报发现的规律。 三、巩固练习:
听算题。2分钟内看谁算得又好、又多。 四、课堂小结
师:解决一个问题有很多种方法,只要小朋友多动脑,你们就一定会越来越聪明,越来越能干。
五、布置作业:第63页帮蚕宝宝回家 板书设计:
10以内数的加、减法
几+1 +2 +3 +4?? 几-1 -2 -3 -4??
综合练习
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课件展示小鸟、小朋友、花、蝴蝶、苹果等从数到加减法的练习让学生自己提出题目,自己解答。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体味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运用;熟练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运用 教学方法:练习法,复习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利用口算卡片组织学生进行计算练习。 2、定时计算:第2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复习加减法的意义。
(1)出示第1题的第1副图,图中大括号表示什么意思?整副图表示什么意思? (2)出示第2幅图,仔细观察,图中告诉我们什么,要求什么? (3)独立完成第8题的一图四式。 4、复习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引导学生说说运算顺序。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复习加减混合算式 帮助蚕宝宝回家。
师:同学们,蚕宝宝迷路了,你们能帮帮蚕宝宝找到家吗?(多媒体出示情境图) 学生活动。说说是怎样做的。 二、综合练习
1、让学生独立完成第3、5、6、7题。
2、第11题,请同学们仔细看题,你能看懂题目的要求吗,是什么意思? 3、比一比,算一算。学生独立完成第12题。
走迷宫:第15题。弄清题目要求“沿着得数是7的算式走”。
三、解决问题
1、第13题
先仔细观察,说说图中说了一件什么事,再找找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购物。
看图,你认识图中的商品吗?读读它们的价格。
解决第一个问题,说说需要哪些信息。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能解答吗?
3、第16题
看图讲一个数学故事。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解答提出的数学问题。
四、全课小结
本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认为自己再哪些知识上面上还有困难?
五、作业: 综合练习第2、9题。
板书设计:
综合练习
1、一架玩具飞机和一个玩具鸭子一共要多少元?
2、买一支笔和一本故事书一共要多少元?
3、用10元钱刚好买哪些文具?
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10以内的加减法是在学生认识可10以内的数,并初步掌握了10以内数的分与合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的编排,采用加法和减法穿插编排的方法,同时注意突出加减法的内在联系,加强操作,启发学生思考。
1、结合直观演示,理解加减法含义
教学加减法的初步认识时,要重视学生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每个例题都要结合操作直观演示,突出说明加减法的含义,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例如,教学加法时,教师可用教具或手势表示合并,引出加法算式,让学生初步感受加
法的含义,即知道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要用加法计算;教学减法时,也可用教具或手势表示(把去掉的拿走或用手捂住),引出减法算式,让学生初步感受减法的含义,即知道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要用减法计算。写减法算式时,要着重使学生弄清从哪个数里去掉,就要把哪个数写在减号前面。
2、同时讲加减,便于加强联系
教学1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都在一节课内完成,这样便于加强加减法的联系。一般是先讲加法,后讲减法。但是学生一开始接触加减法,需要从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开始,到逐步理解,掌握计算方法,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一过程必须逐步扩展,不断的充实和提高。
3、通过操作演示,引导学生思考用加还是减
教学和是2、3、4、5的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时,一般都采用一幅图表示一个加法或一个减法算式,即一图一式,要通过操作和图示,联系加减法含义引导学生想该怎样算,用加法还是用减算。
教学6、7的加减法时,出现一幅图表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教师先演示,让学生列出两个加法算式。然后,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异同点,逐步知道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再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学具,巩固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对于减法的教学,也可以仿加法的教学进行。
教学8、9、10的加减法时,先引导学生看图说出四个算式,即两个加法和两个减法的算式,再领学生一起摆学具,边摆边说算式,最后由学生自己摆学具并将算式填写完整。
作文九:《走进花果山 复习》600字
《第三单元复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 69页及补充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整体的把握,能够使已学知识串联起来。
2、巩固所学知识能够熟练的进行口算,能够根据图画所示提意列算式。
教学重难点:根据图示列算式计算。
教具准备:投影仪
学具准备: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朋友们玩得真开心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谁能说出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 看样子很高兴似的 (跳绳, 捉迷藏) 除了有小朋友还有什么? (小鸟, 小花??)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例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一共有几朵花 ?
一共有几只小鸟?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一)解决问题一:树上还有几只鸟?
谁能把信息和问题整合在一起说一说?(同桌互说)
怎样列式? 8-2=
怎么计算?
说一说“ 8” “ 2” “ 6”各表示什么意思?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二)解决问题二: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谁能把信息和问题整合在一起说一说?(同桌互说)
怎样列式? 3+2=
怎么计算?
说一说“ 3” “ 2” “ 5”各表示什么意思?
(三)独立解决其余问题
找生交流并汇报自己的想法。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又学会了什么?这一单元你都学会了什么呢? 10以内的 加减法和综合运算你都掌握了吗?没有的要加油了!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 3+5+2= 7-3-2 = 6-0+3= 0+4-3=
6-2+5= 0+7-2= 5-2+3= 7+2+0=
2. 想一想,算一算
3.
看图写算式。
作文十:《走进花果山》1500字
《走进花果山 ------10以内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具体的情境中体 会加法的意义。能正确读、写加法算式并正确计算 10以内的加法。 2、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在合作与交流的学习中, 学会肯定自己和倾听他 人的意见。
3、培养观察、语言表达、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运用数学解决 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加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 你们知道花果山这个地方吗?你都知道些什么?谁 来说说。
生回答花果山的相关知识。
师:同学们知道得可真多。 你们知道吗?花果山现在已经成了一 个旅游胜地,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花果山。 (请大家看屏幕)
二、探索加法的意义
1、提出问题
师:花果山美吗?是啊,青山绿水,风景怡人。请同学们仔细观 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
生:花果山上有猴子、 桃树、 小鸟、 白云?? (活泼可爱的猴子、 让人垂涎欲滴的桃子、展翅飞翔的小鸟、清香美丽的鲜花、朝气蓬勃 的小朋友??)
师:根据刚才看到的,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把你的问题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学生活动。
师:谁想把你提的问题说给大家听听?
生说师板书:
一共有几只小猴子?
一共有几只小鸟?
一共有几个桃子?
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一共有几朵白云?
一共有几朵小花?
??
2、解决问题,体会加法的意义。
(1)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可真多。老师有个建议,小猴子是花果 山的主人,我们先来解决“一共有几只小猴子”这个问题,好吗? 师:一共有几只小猴子?你是怎么知道的?可以利用手中的小棒 来帮忙,看谁的方法多。
小组的同学在一起说一说,比比看哪个小组最会合作。
(2) 全班交流
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数、 5和 3、 1和 7??
(3) 师: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方法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一 共有几只小鸟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先和同桌说一说。
生活动。
抽生回答。
师:还有不同想法吗?
师:一共有几个桃子?你是怎么想的?谁能来说说。
生答。
师:像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我们就可以用加法来计算。(师 手语) [板书加法 ]
一共有几个桃子,我们就可以列成加法算式:8+1=9
“ +”叫加号,你会读这个算式吗?
在这个算式中, 8表示什么, 1表示什么? 9表什么?
生:8表示树上的 8个桃子, 1表示小猴子手中的桃子, 9表示 一共有 9个桃子。
谁还想再来说说。
(4) 师:前面两个问题你会列算式吗?
生:一共有几只小猴子?算式是:5+3=8
师:5表示什么, 3表示什么, 8表示什么?
生答。
师:一共有几只小鸟呢?
生答。
师:你能像我这样提个问题问问他吗?
(5) 师 :剩下的这些问题你会解决吗 ? 试试看谁解决的问题多 , 可 以把算式写在本上。
生活动。
师:你解决的哪个问题,算式是什么?谁来说说。
三、小游戏 。
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好吗?
师:在每个同学的桌面上都有这样一个小袋子, 打开看看里面是 什么?
师拿扑克问:“这是几?这个呢???”
师:谁想先来和我一起玩?
师:我出 2,生:我出 3,师:2+3=5,
师:再交换过来,你先出。
生:我出 5,师:我出 2,生:5+2=7,
师:谁先出谁先列算式,会玩吗?同桌俩一块玩。开始! 四、生活中的加法
解决花果山的问题我们用到了加法, 刚才的小游戏里, 我们也用 到了加法, 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加法吗?在小组内交流 一下。
生活动。
抽生交流。
师小结: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用加法解决的问题,真棒。课后, 我们再继续去找, 看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加法, 我们节课再交 流,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