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七下回忆鲁迅先生课文教案》3300字
精品文档
七下回忆鲁迅先生课文教案
节选的萧红的这篇怀人散文大体上可以分为十五个片断,短的一两行,长的八十多行,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特别是外人知之甚少的病中生活。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七下回忆鲁迅先生课文,欢迎阅读。
七下回忆鲁迅先生课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体会作者多种描写手法的艺术效果。
2、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性格和深厚的爱国情感、“孺子牛”般奉献精神。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思路:1、整体把握——深入了解——讨论课文
2、走近鲁迅——学习鲁迅——反思自己
3、鲁迅的形象:伟大——平凡——伟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但在日常生活中的鲁迅也是这
1 / 6
精品文档
样吗,提起鲁迅我们还会和伟大睿智联系在一起,但日常生活中的鲁迅也是不苟言笑的吗,他有没有平凡的一面?我们经常说伟大往往寓于平凡之中,这句话适用于鲁迅吗,我们是否能从他平凡生活中发掘出他伟大的一面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起探究一下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
二、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思考:让我们一同走近鲁迅,请同学介绍你所了解的鲁迅。
三、深入研读讨论
1、请大家默读课文,总结课文共写了几个有关鲁迅的片段,可以归纳为几类,
明确:共10个6类,分别围绕外貌行动、待人接物、饮食起居、读书写作、休闲娱乐、与青年们交往6类生活场景来描写和塑造鲁迅先生的,使之具体、形象、生动。
2、哪一个片段最能打动你或者你认为写的最好,联系自身或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
(1)、外貌行动
第1个片段,概括写鲁迅先生“笑”的情态,突出其“明朗”的特点;概括写鲁迅先生“走”的情态,突出其“轻捷”的特点。
(2)、待人接物
2 / 6
精品文档
第2个片段,具体写鲁迅先生对“我”和许广平的衣着批评一事,充分显示出鲁迅先生对待青年人既严肃批评其缺点,又不倦地给予帮助。
(3)、饮食起居
第3个片段,概括写鲁迅先生的饮食情况,喜欢北方饭菜,赞美萧红做的饭菜可口;鲁迅的胃不好。
第7个片段和青年交往中咖啡、可可、汽水之类家里都不预备,家里“饼干”,“向日葵子”;
第8个片段,鲁迅简易而两用的台灯;
第9个片段,和青年的交往,一次外出吃福建菜,海婴说菜不新鲜,全座的人都不相信,鲁迅确信孩子的判断,事实证明的确如此,说明鲁迅先生不会轻易抹杀孩子的天性。
(4)、与青年交往
第6个片段,读青年人的来稿,直至深夜
第9个片段,泡一壶红茶,和青年们一谈就一两个钟头,谈论当时中国的局势,如“伪满洲国”
(5)、休闲娱乐
第7个片段,看电影,介绍“珂勒惠支”的版画,以及史沫特烈援助当时的中国的事情;
(6)、读书工作
第4个片段,帮助瞿秋白先生校订《海上述林》,联系出版社。
3 / 6
精品文档
第5个片段,与冯雪峰交往,支持革命,热爱祖国;
第8个片段,写先生夜间工作的情景,饱含了作者对鲁迅先生无限崇敬,感念之情(
第10个片段,详细写鲁迅先生生病的情景,概括写鲁迅先生病中笔耕不辍。
3、请就文中描写的鲁迅背影,写一段你的感悟,80字。
四、小结 :
阅读鲁迅的著作,我们可以感知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今天又通过萧红的回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让我们亲临到鲁迅伟大而平凡的精神,他的关心、扶持青年人和热爱祖国、支持革命是寓于平凡而真实的日常生活中的,或许正如人们所说,伟大正是寓于这种平凡之中吧,也一如他在诗歌中所说的那样: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七下回忆鲁迅先生课文教案2 学习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感知内容,理清思路。
2、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3、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4、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待客、关爱亲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
学习过程:
4 / 6
精品文档
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1、从文题《回忆鲁迅先生》可以看出这是一篇 的散文。
2、本文作者选取了哪些生活片断来描写鲁迅先生,(写出四个即可)
3、其中上面所写的哪个生活片段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从中能看出鲁迅的什么性格特征,
4、提起鲁迅,我们总会觉得他是一位大文豪,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但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请谈谈你的体会。(可从他对待亲人、朋友等方面的态度来考虑)
二、合作研讨 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展示讲解 由已经掌握的学生或老师在黑板前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四、小结:
阅读鲁迅的著作,读者可以感知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今天又通过萧红的回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鲁迅是人而非神。他有着普通人的心态,他可以对人的穿着品头论足,他可以和年轻人开童心未泯的玩笑,他有普通人一样饮食、起居,他同样可以享受亲情,享受天伦之乐。正如他的诗歌所说的那样:“无情未必真豪
5 / 6
精品文档
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练习案
要求:限时8分钟,独立完成。
1、看清字形给加点字注音。
虔( )诚 紊( )乱 肋( )膜 噢( )的一声 抽屉( )解剖( ) 遭殃( ) 踌躇( )( ) 喘( )着 窘( )迫 鉴( )赏 阖( )
2、识记作者。
本文作者是 ,现代著名女作家。其代表作有 、 ,等,她被 誉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3、分析下面加点动词所表现的人物特征。
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4、请以“鲁迅先生,我想对你说”为开头,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选做题
结合课文内容及自己对鲁迅的了解,补充对联:
上联:俭朴热忱甘于奉献 下联:
6 / 6
作文二:《《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课文讲解》1800字
教学要求
在一线师生中,很长时期都有一种惯性的认识,觉得鲁迅生活的年代与环 境与当代学生生活相距太远,思想上有隔膜,难以产生共鸣。 且鲁迅的作品常 给人一种投枪匕首式的冷峻印象。这些都对学生走近鲁迅形成了一定的障碍。 新一轮课程改革之后,中学语文界对于鲁迅的解读更加强调立体、丰满 ,希望 还原一位“活”的鲁迅,让学生放下包袱,轻松地走近这位思想文化的巨人。 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用细腻的笔触,真实的心灵感受 ,再现出形神兼备、 血肉丰满的“活的鲁迅”,让读者看到鲁迅生活化、人性化的一面,加深对鲁 迅的感性认识,并能放松地走进这位伟人,
感受其精神魅力,为今后学习鲁迅甚至进行鲁迅研究做一个铺垫。这也是 教材选编本文的主要目的。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教师要提示学生理解各个片段的主要内容,结合旁批 对文本进行细读,从具体的细节中去感受鲁迅的形象。
重点难点
教学中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细节去把握鲁迅的形象,感受鲁迅的魅力, 并在各个看似毫无关联的片段之间找到一条贯通的情感脉络。本文中的细节看 似信手拈来 ,零碎不连贯,读之却丝毫让人感觉不到繁冗、无序。这是因为这 些细节片段中贯穿着作者对鲁迅的深沉厚重的情感,仿佛一入笔端,感情便喷
薄而出, 文字便一气呵成。随着作者情感的流动,鲁迅形象在一件件平常小事 中站立起来,真切感人,微中传神。
对细节的揣摩、品味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很容易读完这个片段, 只停留在某处场景、某个印象的层面,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是概括性的、 笼统的。 要引导学生抓住具体的字词句,深入品析。比如,第 11节,写鲁迅陪客人以 及忘我的工作。这一段是特别富有感情色彩和意境的一段, 有不少细节值得细 细揣摩。比如开头一段,作者连用了若干个“陪”字,不厌其烦地提醒“陪客” 时间的漫长和时间的流逝,鲁迅不属于他自己, 他的生命,属于大家,属于所 有需要他的人。第 2段,写到了下半夜,许广平、海婴、保姆都“睡着了”, 烘托出夜的宁静, 此时人也最需要休息,鲁迅却“正要开始工作”。接下来的 第 3段至第 6段,是对鲁迅夜间工作的具体描述,意境肃穆、深远,鲁迅的 “ 背影”在这里极富象征意味。第 7段至第 9段,写“人家都起来了”,世界 恢复了喧哗,点出天真、尚不懂事的海婴, 勾勒出一幅生活图景,侧面写鲁迅 “才睡下”,让人不由得想到,这时的鲁迅,该是疲倦至极了吧 ? 随后的三段意 味深长,耐人寻味。 课文中还有不少动词运用非常传神,比如,“鲁迅先生走 路很轻捷,尤其他人记得清楚的是,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 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抓”“扣”“伸”, 这几个动词, 形神兼备地描绘出鲁迅的习惯性动作,体现出鲁迅敏捷果敢、一往直前的性格 特点。“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高”, 一般用作形容词,
这里用作动词,富有动态,并与“睡下”形成鲜明对照。“鲁迅先生的书桌整 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 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压”字, “站”字,尤其是“站”字,精练传神,敬重中带有一丝朴稚的孩童式的淘气 味道, 正是萧红内心情感自然的流露。“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 上边睡着了。”“停”字,运用拟人的手法,与鲁迅“睡着了” 的安静的静态 形成反衬,充满回忆的温馨色彩。
教学建议
课前不妨预先布置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以前大家都学过不少鲁迅的作 品或者写鲁迅的作品,对鲁迅到底有什么样的印象 ? 是否真的理解和喜欢鲁迅 ? 带着这个问题进入阅读,丰富对鲁迅的认识。如果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发现鲁 迅生活化、人性化、富有人情味的一面,愿意接近这位思想文化的巨人, 甚至 对鲁迅及其思想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教学的目的也就基本达到了。
本课语言精练隽永,耐人寻味,非常适合运用做批注的方法进行阅读。教 材编者已经做出了一些旁批,进行了阅读中的提示, 学生可以结合这些旁批进 行阅读,还可以自己动手做旁批,勾画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其他细节,或难以理 解的语句,写下自己的理解、感受、疑惑、评价 ,帮助自己更深入地解读课文。 对于鲁迅形象及其精神品质,容易流于概念化或者标签式的解读。教师要 避免用自己的阅读体验或者他人的解读代替学生自己的阅读感受, 而是引导学
生紧扣课文的语言文字,尤其是抓住课文中的细节描写,让学生通过作者生动 传神的语言表达,自己去发现,去感受。
课文在语言和结构上也富有特色。比如语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 一些不同于平常表达的语句,初步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
作文三:《《藤野先生》一、解读课文这篇课文是鲁迅先生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5000字
《藤野先生》
一、解读课文
这篇课文是鲁迅先生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生活的文章。鲁迅先生在日本仙台留学期间,认识了恩师——德高望重的藤野先生。在这篇课文里,鲁迅先生高度赞颂了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等优秀品质。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课文前三个自然段,作者介绍自己初到仙台的生活环境和思想状况。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樱花烂熳的上野公园里,看到的是一群胸无救国之志、反以标志着民族压迫和封建统治的“辫子”为荣、浑浑噩噩的纨绔子弟们的丑恶表演。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却也被他们弄得一团糟~鲁迅怀揣报国之志东渡日本求学,没料想东京竟也像南京那样“乌烟瘴气”。
失望、痛苦、厌恶、愤懑和急切地要求学到本领以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构成了一团复杂心绪,这正是“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一句表达的内容。远大的抱负与灰色的现实环境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从第四自然段到倒数第四自然段是课文的主体部分。记叙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惜别的整个过程。重点讲述了藤野先生帮助自己修改讲义这件事,并回忆学习期间两件难忘的事,试卷风波和“电影”事件;以及不得不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
一到仙台,令他高兴的是从此可以“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了,也就是这个时候,鲁迅先生认识了解剖学教授藤野严九郎先生。鲁迅先生从初见藤野先生的印象写起,“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从在校学生那里得知,“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就是这样一位藤野先生,在作者的学习生活中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尤其让鲁迅感动的是先生为“我”修改讲义、修正血管图画和鼓励“我”大胆解剖尸体等事情??同时也正面赞颂了藤野先生朴实厚道、待人以诚、忠于学术、潜心研究等优秀品质和个性特征。藤野先生对“我”的关怀,体现了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和循循善诱的师长形象。这之后,具体地叙写了在仙台学医时经历的两件终生难忘的事件:试卷的风波和“电影”的教训。这两件事可以说是“穿插”的;但绝非与写藤野无关。这里用受了狭隘民族主义、军国主义毒害和嫉妒心很重的部分日本青年,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无私、心胸广阔的品德,通过对比,藤野先生的形象显得更高大了。时事影片
事件的侮辱和刺激,从此“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毅然决然弃医从文,这样自然只好与藤野先生“惜别”了。学生的“慰安他的谎话”和先生的凄然叹息,以及接受邀约,赠送相片与临别叮嘱等等,有限的文辞之中蕴含着无限的深情~
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主要写“我”离开仙台之后,对先生无限的怀念。
鲁迅离开仙台之后,非常怀念藤野先生。因为自己“多年没有照过相”,“便连信也怕敢写了”。先生对“我”的影响令“我”永生难忘。“我”对先生的眷念变成了写作的动力。
这篇短文被收集在作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里。这篇散文有以下三个艺术特点:其一,形散而神不散。这篇短文,从所写的时间来说,自1904年在日本仙台医专的生活到1926年在厦门大学的工作,二十多年;从所写的内容来看,有东京清国留学生的情况,有医专的学习生活??这些看似很散的内容被作者爱国思想这条线贯穿起来,也正是这条线,把各种各样的材料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了整体。其二,首尾呼应。散文以“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开头,包含着作者极大的愤慨、失望、不满、厌恶等深沉情感。散文的结尾写到: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这一段的文字,照应了开头,使文章结构紧密,而且更主要的是突出了文章的战斗性,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其三,鲜明的对比。散文中有两组人物对比,一是“我”与清国留学生形成鲜明对比;二是藤野先生与日本某些学生的对比。文中作者描写人物时,淡淡几笔,人物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两相对照,褒贬分明。
二、教学建议
(一)教学目标确立
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阅读现代文,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1(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2)学习本文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记叙的方法。
(3)探究本文外貌描写及典型事例对揭示人物思想和性格的作用。
2(能力目标
(1)通过朗读、跳读等读书方法,感知课文内容,提高学生朗读鲁迅作品的能力。
(2)收集鲁迅生平和创作资料,了解其人,为理解课文打基础。
(3)课堂小练笔,通过写自己熟悉的老师的两、三件事,学习本文通过几件事来刻画人物思想品质、性格特点等的写人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学习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学习他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
(2)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
(二)重难点把握
本文是一篇以回忆作者在日本仙台的学习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散文。作者在这篇散文中,选择了藤野先生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的几件典型的事例,突出表现了藤野先生高尚的思想品质,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学生极其负责的好老师的典型形象。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这一内容作为学习的重点。
这篇散文,所写的内容和时间离我们较远,这样就给我们理解课文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引导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在了解时代背景的情况下解读本文的主旨,引导学生思考和感悟人生的意义,是这篇课文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组织
(布置预习 1
(1)试读课文,在文中圈画出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2)查工具书,读准生字的字音,弄明白词语的意思,并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出声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4)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大致了解鲁迅其人。
关于鲁迅的作品,有人这样概括它的特点:有无情的揭露,有愤怒的控诉,有尖锐的批评,有机智的幽默,有细致的分析,有果断的论断,有激情的抒发,有痛苦的呐喊,有亲切的鼓励,有热烈的赞颂。笔锋驰骋纵横,辞采飞扬,形式多样,变化多端。他的作品自由大胆地表现现代人的情感和情绪体验,为中国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正因为如此,现在的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理解就有了一定的难度。这样安排预习,也是根据新课标要求,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让学生先从字词学习开始,把生字的字音读准确,再借助工具书,根据课文上下文的意思,理解词语的意思及用法。引导学生自己查阅相关材料,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为更好地理解课文打好基础。同时,让学生养成查阅资料的好习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课堂教学
第一步,激情导入
七年级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是鲁迅先生怀念童年生活的作品。“百草园”曾经是作者生活的乐园,那里有作者童年生活的痕迹,有作者和小伙伴们的欢声笑语??“三味书屋”是作者曾经生活过七年的地方,那里承载着作者幼年的读书生活,作者曾经对“三味书屋”的摆设记忆犹新,不难体会到他对这段生活的一往情深??寿镜吾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让童年的鲁迅信服、敬畏。但鲁迅在回忆中说:“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最鼓舞我的一个却是另外一位一位日本人——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怎样一个人,是什么让鲁迅先生这样深情感念呢,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认识这位可敬的藤野先生。
第二步,整体感知
(1)学生交流汇报预习情况,归纳整理学生自学的知识点,注重解决学生带进课堂中的疑难问题,特别是那些难理解的语句。
2)面向全体,自由读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
(3)指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对学生读不准的语句给予适当的指导。
鲁迅的散文,虽然是白话文,但离我们比较久远,课文内容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也有一些长句子,或不容易理解比较拗口的词语等,这些都是学生朗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拦路虎。在指导学生读文时,要充分预设学生在读文时遇到的困难。教者做到心中有数,课堂教学才能得心应手。另外,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调动全体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过程。
第三步,理解人物
(1)学生采取“跳读”的方式,阅读有关藤野先生的描写。
(2)圈画出对藤野先生外貌描写的语句,认真体会“白描”的描写方法。
(3)研读藤野先生所做的几件事,体会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
(4)说说藤野先生给作者怎样的影响。
鲁迅写藤野先生,抓住他的外貌特征、衣着穿戴入手去写他的“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衣着“模糊”,冬天穿一件“旧外套”,有时“忘记带领结”;再写他“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放在讲台上,便用“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作自我介绍。作者就是采用这样“白描”的表现手法,惜墨如金,简单几笔就描绘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再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表现他的精神品质。检查订正“我”所抄的讲义、纠正“我”所
绘解剖图中的错误,对“我”肯解剖尸体的高兴和放心及问“我”中国女人裹脚的事,表现了藤野先生对鲁迅的热情关心,耐心帮助,在教学工作上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读起来特别亲切感人。就是这样一位令人尊敬的老师,激励作者在战斗的道路上奋斗不止。
第四步,赏读积累
1)在文中圈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认真读一读。 (
(2)这篇散文是怎样做到“形散而神不散”的。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或语句。教学中,渗透作者的爱国主义这条主线,真正理解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
第五步,仿写练笔
通过写自己熟悉的老师的两、三件事,学习本文通过几件事来刻画人物思想品质、性格特点的写人方法。
第六步,课外延伸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著名散文集,他把自己青少年时光的美好回忆,都编撰在这部散文集里。《藤野先生》就是《朝花夕拾》中的一篇,请你再读读《朝花夕拾》中的其他散文,一定会有很大收获的。
三、资源使用说明
本资源中心给教师们精心地提供了《影视课文》《同步教案》《同步学案》《同步课件》《微课视频》《读写探究》《活动设计》《国学常识》《教学图库》《文本资源》等资源。
《影视课文》选取了课文中的两段内容,每段做成一个视频。此视频集音乐、朗读、图片于一体,以一种情景再现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教师可在讲授相关内容时使用。
《教材与教学》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课文解读,对课文内容及主题、背景、艺术技巧等方面的解析;二是教学建议,为教学提供指导性的建议,其中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具体、可操作。
《同步教案》《同步学案》《同步课件》共两套,两套的设计均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对课文的重难点把握各有侧重,在教学使用时,教师可根据学情实际情况,自主选择。
《微课视频》讲的是“反讽艺术”。本微课以课文的反讽手法作为切入点,来讲解反讽的艺术效果,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让学生掌握这种方法,在写作时使用。
《活动设计》本期的主题是“探究鲁迅弃医从文之路”,让学生加深对鲁迅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加深学生的思想深刻性。
《读写探究》提供的内容是“人物的外貌描写”的教学设计,此设计为学生讲解人物外
貌描写的五种基本方法,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国学常识》本期提供的内容是对会意字的认识,以此让学生了解文字的变化发展,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
《情感培育》本期的主题是“铭记师恩”,通过名人对恩师的铭记,培育学生学会感恩。
《教学图库》提供了鲁迅、藤野先生的照片,及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图片,教师可以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有选择地使用。
《文本资源》里提供了“辫子历史”的文章,便于教学时有效地拓展,进而丰富课堂的内容;还整理一些与老师有关的名言,利于学生积累。
《视频资源》里提供了鲁迅介绍,《藤野先生》课文解读,教师可在教学时自主选用。
作文四:《回忆鲁迅先生阅读》13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回忆鲁迅先生
萧 红
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起就陪客人,陪到5点钟,陪到6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有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吃完茶走了,或者还没有走就又来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8点钟、10点钟,常常陪到12点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陪到夜里12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在工作之前,他稍微合一合眼睛,燃起一枝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枝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看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的,仍旧坐在那里。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
“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1.请用简洁的话概括文章所写的三件事。
2.作者不厌其烦地把鲁迅先生陪客人的时间一一写出来的原因是( ) A.写鲁迅先生的待客时间长,说明鲁迅先生十分辛苦。
B.写鲁迅先生家客人的多,说明鲁迅先生十分好客。
C.强调会客时间的长、客人的多,表现鲁迅先生不知疲倦、耐心细致的工作已达到了忘我的境地。
D.写鲁迅同客人交谈的丰富,表现鲁迅深入群众、了解人民疾苦的孺子牛精神。 3.作者写鲁迅的夫人许先生和儿子海婴睡觉的原因是( )
A.与上文呼应,说明客人走的时候已经是该睡觉的时间了。
B.与全文“寂静下去”“一点声音没有了”这一环境相协调。
C.采用侧面烘托的方法,说明鲁迅先生的工作是利用别人睡觉的时间完成的。 D.采用细节描写的方法,说明鲁迅先生的工作是利用别人睡觉的时间完成的。 4.文章用白描手法刻画鲁迅先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1)鲁迅待客;(2)鲁迅写作;(3)鲁迅睡眠。
2.C
3.C
4.文章在描写和叙述的过程中融入了作者对鲁迅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文字解析
1.解析:本文可分为三部分:第1段为第一部分;第2—5段为第二部分;其余为第三部分。 2.解析:A、B两项的分析是片面的,D项为架空分析,没有依据。
3.解析:可结合第2段“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这句话来分析。
4.解析:要从作者叙述的语气中体会作者蕴涵其中的思想感情。
作文五:《回忆鲁迅先生(教案)》2600字
《回忆鲁迅先生》
课前预习:
熟读课文, 通过查字典掌握生字词, 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搜集有 关鲁迅先生的影像资料。
相关课程标准: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 “对 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 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品味作品中富有 表现力的语言。 ”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能提出自 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 题” 。
评价任务:
感知内容、品悟语言
研讨写法、主题探究
拓展延伸、达标检测
教学目标:
1、 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2、 学习本文善于撷取生活琐事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文章独特写法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 播放鲁迅逝世时追悼会的壮观场面,学生谈感受及认识。
二. 教师导语: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 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 吸着烟斗、 面目严肃冷峻, 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 他似 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 但那却不是他的全部, 他活 着的时候, 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 萧红就是其中 的一个。 今天我们就通过萧红的作品来认识一个走下神坛的鲁迅 先生。
三. 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萧红,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 1930年为 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 1932年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 志同道合的伴侣。 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 抗战爆发后, 上海沦陷, 萧红到了香港, 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 主要作品:《生死场》 、 《马伯乐》 、 《呼兰河传》 、 《小城三月》 。 鲁 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 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 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 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 鲁迅去世之后, 萧红从悲痛中振 奋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 、 《回忆鲁迅先生》 、 《萧红 散文集》 、 《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又像春泥一样,继
续滋养着中国文坛的茂林佳卉。 鲁迅和萧红之间的动人情谊已经 成为文坛佳话, 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传诵??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 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 忆录中的珍品, 而且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范, 是敬献于 鲁迅灵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圈。 由于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 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 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 素材又 来自于亲历、亲闻、亲见,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 于文学性。
四. 走近鲁迅先生:
默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思考:文中都记叙了鲁迅先生的哪 些小事?文中的鲁迅留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五. 走进鲁迅先生:
深入研读讨论 :
1、 作者选择了哪些生活场景来表现鲁迅的性格的?
萧红的这篇怀人散文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 待人接物, 读书 写作, 休闲娱乐, 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 材料与材料之 间互不关联, 形成某种断裂, 有些片断即使倒置似乎也无碍于文 章的连贯。 这就表明, 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 作者动笔之 前对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经心, 全无预设。 动笔之后, 作者心
底的感情如喷涌的泉水, 飞湍的激流, 尽情倾泻挥洒, 形诸笔墨 而成为艺术结晶。 凡属作者感到有诗意潜质和倾诉冲动的内容她 就断断续续写出, 用感情的红线将素材的珍珠逐渐织成一幅清晰 的画面。
2、 作者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 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 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试 从文中找出这些细微处加以分析。
文章开头就是神来之笔:“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 里的欢喜。 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 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 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平 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跟一些人心目中“多疑善怒”、 “冷酷无情”的鲁迅形成了鲜明对照。 这是萧红用自己心灵感受 的非常个人化的鲁迅, 是一个使常人敢于走近并能亲近的鲁迅 。 萧红还形神兼备地描绘了鲁迅的一些习惯动作,比如走路很轻 捷, “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 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 这些 动作表现出鲁迅一往无前、义无返顾的大无畏精神。淡淡几笔, 就画龙点睛般地勾画出一个独一无二、鲜灵生动的“活的鲁 迅”。 鲁迅先生不大注意人的衣裳,他说:“谁穿什么衣裳我 看不见得??”他自己就从来不注重穿着,但却从不缺乏审美 观, 那些美学的诊断足见他独到的眼光, 那根桃红色的束发的绸 条马上引来了鲁迅的严正反对 “不要那样装饰她??”看来自
然朴素、庄重严肃还是鲁迅追求的美的境界。 “你不穿我才说 的, 你穿的时候, 我一说你该不穿了。 ”如此一句简单的语言哪 里可见鲁迅的尖锐与咄咄逼人,它体现了鲁迅怎样的人情练达 啊。 还有他对于青年人的爱,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鲁迅的可亲 的体温,他是那个寒冷年代的一个无可替代的强大的热源。 3. 品析鲁迅深夜工作至天亮、海婴连喊“明朝会”两小节,谈谈 你的感受,说说哪些地方最动人。
六.写法探究: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章却大量的、细致的 记叙他生活、 工作中的琐事,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你认为这篇文 章有值得改正的吗?
七 . 品味语句的含义或妙处
(见课本 142页语句品味 . 积累)
八.小结:
阅读鲁迅的著作, 读者可以感知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 今 天又通过萧红的回忆,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 鲁迅, 鲁迅是人而非神。 他有着普通人的心态, 他可以对人的穿 着品头论足, 他可以和年轻人开童心未泯的玩笑, 他有普通人一 样饮食、起居,他同样可以享受亲情,享受天伦之乐。正如他的
诗歌所说的那样:“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九.课外延伸:
查找有关资料, 以 《鲁迅真君子》 为题写一篇 600字左右的文章。 附推荐作品:
唐弢《琐忆》
林语堂《悼鲁迅》
周作人《关于鲁迅》
郑振铎《永在的温情》
孙伏园《忆鲁迅先生》
许寿裳《鲁迅的游戏文章》
施蛰存《关于鲁迅的一些回忆》
藤野严九郎《谨记周树人君》
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从学生的阅读角度看, 甚似流水账, 所以在课堂中要引 导学生全面理解人物的外在的表现和内在的情感, 并且引导学生 理解作家萧红对鲁迅先生的感情, 结合课外的资料, 阅读鲁迅一 些鲜为人知的小故事,来加深对伟人理性的认识。
作文六:《萧红《回忆鲁迅先生》》20300字
【新语丝电子文库(.xys.org)(.xys2.org)】
————————————————
回忆鲁迅先生
萧红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 的话,鲁迅先生笑的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的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 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鲁迅先生不大注意人的衣裳,他说:“谁穿什么衣裳我看不见 得??”
鲁迅先生生的病,刚好了一点,他坐在躺椅上,抽着烟,那天我穿 着新奇的大红的上衣,很宽的袖子。
鲁迅先生说:“这天气闷热起来,这就是梅雨天。”他把他装在象 牙烟嘴上的香烟,又用手装得紧一点,往下又说了别的。
许先生忙着家务,跑来跑去,也没有对我的衣裳加以鉴赏。
于是我说:“周先生,我的衣裳漂亮不漂亮?”
鲁迅先生从上往下看了一眼:“不大漂亮。”
过了一会又接着说:“你的裙子配的颜色不对,并不是红上衣不好 看,各种颜色都是好看的,红上衣要配红裙子,不然就是黑裙子, 咖啡色的就不行了;这两种颜色放在一起很浑浊??你没看到外国 人在街上走的吗?绝没有下边穿一件绿裙子,上边穿一件紫上衣, 也没有穿一件红裙子而后穿一件白上衣的??”
鲁迅先生就在躺椅上看着我:“你这裙子是咖啡色的,还带格子, 颜色浑浊得很,所以把红色衣裳也弄得不漂亮了。”
“??人瘦不要穿黑衣裳,人胖不要穿白衣裳;脚长的女人一定要 穿黑鞋子,脚短就一定要穿白鞋子;方格子的衣裳胖人不能穿,但 比横格子的还好;横格子的胖人穿上,就把胖子更往两边裂着,更 横宽了,胖子要穿竖条子的,竖的把人显得长,横的把人显的 宽??”
那天鲁迅先生很有兴致,把我一双短统靴子也略略批评一下,说我 的短靴是军人穿的,因为靴子的前后都有一条线织的拉手,这拉手 据鲁迅先生说是放在裤子下边的??
我说:“周先生,为什么那靴子我穿了多久了而不告诉我,怎么现 在才想起来呢?现在我不是不穿了吗?我穿的这不是另外的鞋 吗?”
“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我一说你该不穿了。”
那天下午要赴一个筵会去,我要许先生给我找一点布条或绸条束一 束头发。许先生拿了来米色的绿色的还有桃红色的。经我和许先生 共同选定的是米色的。为着取美,把那桃红色的,许先生举起来放 在我的头发上,并且许先生很开心地说着:
“好看吧!多漂亮!”
我也非常得意,很规矩又顽皮地在等着鲁迅先生往这边看我们。
鲁迅先生这一看,脸是严肃的,他的眼皮往下一放向着我们这边看 着:
“不要那样装饰她??”
许先生有点窘了。
我也安静下来。
鲁迅先生在北平教书时,从不发脾气,但常常好用这种眼光看人, 许先生常跟我讲。她在女师大读书时,周先生在课堂上,一生气就 用眼睛往下一掠,看着他们,这种眼光是鲁迅先生在记范爱农先生 的文字曾自己述说过,而谁曾接触过这种眼光的人就会感到一个时 代的全智者的催逼。
我开始问:“周先生怎么也晓得女人穿衣裳的这些事情呢?”
“看过书的,关于美学的。”
“什么时候看的??”
“大概是在日本读书的时候??”
“买的书吗?”
“不一定是买的,也许是从什么地方抓到就看的??”
“看了有趣味吗?”
“随便看看??”
“周先生看这书做什么?”
“??”没有回答,好像很难以答。
许先生在旁说:“周先生什么书都看的。”
在鲁迅先生家里作客人,刚开始是从法租界来到虹口,搭电车也要 差不多一个钟头的工夫,所以那时候来的次数比较少。记得有一次 谈到半夜了,一过十二点电车就没有的,但那天不知讲了些什么, 讲到一个段落就看看旁边小长桌上的圆钟,十一点半了,十一点四 十五分了,电车没有了。
“反正已十二点,电车也没有,那么再坐一会。”许先生如此劝 着。
鲁迅先生好像听了所讲的什么引起了幻想,安顿地举着象牙烟嘴在 沉思着。
一点钟以后,送我(还有别的朋友)出来的是许先生,外边下着的 蒙蒙的小雨,弄堂里灯光全然灭掉了,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 坐小汽车回去,并且一定嘱咐许先生付钱。
以后也住到北四川路来,就每夜饭后必到大陆新村来了,刮风的 天,下雨的天,几乎没有间断的时候。
鲁迅先生很喜欢北方饭,还喜欢吃油炸的东西喜欢吃硬的东西,就 是后来生病的时候,也不大吃牛奶。鸡汤端到旁边用调羹舀了一二 下就算了事。
有一天约好我去包饺子吃,那还是住在法租界,所以带了外国酸菜 和用绞肉机绞成的牛肉,就和许先生站在客厅后边的方桌边包起 来。海婴公子围着闹的起劲,一会按成圆饼的面拿去了,他说做了 一只船来,送在我们的眼前,我们不看他,转身他又做了一只小 鸡。许先生和我都不去看他,对他竭力避免加以赞美,若一赞美起 来,怕他更做的起劲。
客厅后边没到黄昏就先黑了,背上感到些微微的寒凉,知道衣裳不 够了,但为着忙,没有加衣裳去。等把饺子包完了看看那数目并不 多,这才知道许先生我们谈话谈得太多,误了工作。许先生怎样离 开家的,怎样到天津读书的,在女师大读书时怎样做了家庭教师。 她去考家庭教师的那一段描写,非常有趣,只取一名,可是考了好 几十名,她之能够当选算是难的了。指望对于学费有点补助,冬天 来了,北平又冷,那家离学校又远,每月除了车子钱之外,若伤风 感冒还得自己拿出买阿司匹林的钱来,每月薪金十元要从西城跑到 东城??
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明朗的鲁迅先生的笑声冲下楼梯 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那一天吃得是很好的。
以后我们又做过韭菜合子,又做过荷叶饼,我一提议鲁迅先生必然 赞成,而我做的又不好,可是鲁迅还是在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 “我再吃几个吗?”
因为鲁迅先生胃不大好,每饭后必吃“脾自美”药丸一二粒。
有一天下午鲁迅先生正在校对着瞿秋白的《海上述林》,我一走进 卧室去,从那圆转椅上鲁迅先生转过来了,向着我,还微微站起了 一点。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
刚刚我不是来过了吗?怎么会好久不见?就是上午我来的那次周先 生忘记了,可是我也每天来呀??怎么都忘记了吗?
周先生转身坐在躺椅上才自己笑起来,他是在开着玩笑。
梅雨季,很少有晴天,一天的上午刚一放晴,我高兴极了,就到鲁 迅先生家去了,跑得上楼还喘着。鲁迅先生说:“来啦!”我说: “来啦!”
我喘着连茶也喝不下。
鲁迅先生就问我:
“有什么事吗?”
我说:“天晴啦,太阳出来啦。”
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崭然的会心的 笑。
海婴一看到我非拉我到院子里和他一道玩不可,拉我的头发或拉我 的衣裳。
为什么他不拉别人呢?据周先生说:“他看你梳着辫子,和他差不 多,别人在他眼里都是大人,就看你小。”
许先生问着海婴:“你为什么喜欢她呢?不喜欢别人?”
“她有小辫子。”说着就来拉我的头发。
鲁迅先生家生客人很少,几乎没有,尤其是住在他家里的人更没 有。一个礼拜六的晚上,在二楼上鲁迅先生的卧室里摆好了晚饭, 围着桌子坐满了人。每逢礼拜六晚上都是这样的,周建人先生带着 全家来拜访的。在桌子边坐着一个很瘦的很高的穿着中国小背心的 人,鲁迅先生介绍说:“这是位同乡,是商人。”
初看似乎对的,穿着中国裤子,头发剃的很短。当吃饭时,他还让 别人酒,也给我倒一盅,态度很活泼,不大像个商人;等吃完了 饭,又谈到《伪自由书》及《二心集》。这个商人,开明得很,在 中国不常见。没有见过的就总不大放心。
下一次是在楼下客厅后的方桌上吃晚饭,那天很晴,一阵阵的刮着 热风,虽然黄昏了,客厅后还不昏黑。鲁迅先生是新剪的头发,还 能记得桌上有一盘黄花鱼,大概是顺着鲁迅先生的口味,是用油煎 的。鲁迅先生前面摆着一碗酒,酒碗是扁扁的,好像用做吃饭的饭 碗。那位商人先生也能喝酒,酒瓶就站在他的旁边。他说蒙古人什 么样,苗人什么样,从西藏经过时,那西藏女人见了男人追她,她 就如何如何。
这商人可真怪,怎么专门走地方,而不做买卖?并且鲁迅先生的书 他也全读过,一开口这个,一开口那个。并且海婴叫他×先生,我 一听那×字就明白他是谁了。×先生常常回来得很迟,从鲁迅先生 家里出来,在弄堂里遇到了几次。
有一天晚上×先生从三楼下来,手里提着小箱子,身上穿着长袍 子,站在鲁迅先生的面前,他说他要搬了。他告了辞,许先生送他 下楼去了。这时候周先生在地板上绕了两个圈子,问我说:
“你看他到底是商人吗?”
“是的。”我说。
鲁迅先生很有意思的在地板上走几步,而后向我说:“他是贩卖私 货的商人,是贩卖精神上的??”
×先生走过二万五千里回来的。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字不一定要写得好,但必须得使人一看了就认识,年轻人现在都 太忙了??他自己赶快胡乱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 白,这费了多少工夫,他不管。反正这费了功夫不是他的。这存心 是不太好的。”
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 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鲁迅先生坐在××电影院楼上的第一排,那片名忘记了,新闻片是 苏联纪念五一节的红场。
“这个我怕看不到的??你们将来可以看得到。”鲁迅先生向我们 周围的人说。
珂勒惠支的画,鲁迅先生最佩服,同时也很佩服她的做人。珂勒惠 支受希特拉的压迫,不准她做教授,不准她画画,鲁迅先生常讲到 她。
史沫特烈,鲁迅先生也讲到,她是美国女子,帮助印度独立运动, 现在又在援助中国。
鲁迅先生介绍人去看的电影:《夏伯阳》,《复仇艳遇》??其余 的如《人猿泰山》??或者非洲的怪兽这一类的影片,也常介绍给
人的。鲁迅先生说:“电影没有什么好的,看看鸟兽之类倒可以增 加些对于动物的知识。”
鲁迅先生不游公园,住在上海十年,兆丰公园没有进过。虹口公园 这么近也没有进过。春天一到了,我常告诉周先生,我说公园里的 土松软了,公园里的风多么柔和。周先生答应选个晴好的天气,选 个礼拜日,海婴休假日,好一道去,坐一乘小汽车一直开到兆丰公 园,也算是短途旅行。但这只是想着而未有做到,并且把公园给下 了定义。鲁迅先生说:“公园的样子我知道的??一进门分做两条 路,一条通左边,一条通右边,沿着路种着点柳树什么树的,树下 摆着几张长椅子,再远一点有个水池子。”
我是去过兆丰公园的,也去过虹口公园或是法国公园的,仿佛这个 定义适用在任何国度的公园设计者。
鲁迅先生不戴手套,不围围巾,冬天穿着黑土蓝的棉布袍子,头上 戴着灰色毡帽,脚穿黑帆布胶皮底鞋。
胶皮底鞋夏天特别热,冬天又凉又湿,鲁迅先生的身体不算好,大 家都提议把这鞋子换掉。鲁迅先生不肯,他说胶皮底鞋子走路方 便。
“周先生一天走多少路呢?也不就一转弯到×××书店走一趟 吗?”
鲁迅先生笑而不答。
“周先生不是很好伤风吗?不围巾子,风一吹不就伤风了吗?”
鲁迅先生这些个都不习惯,他说:
“从小就没戴过手套围巾,戴不惯。”
鲁迅先生一推开门从家里出来时,两只手露在外边,很宽的袖口冲 着风就向前走,腋下夹着个黑绸子印花的包袱,里边包着书或者是 信,到老靶子路书店去了。
那包袱每天出去必带出去,回来必带回来。出去时带着给青年们的 信,回来又从书店带来新的信和青年请鲁迅先生看的稿子。
鲁迅先生抱着印花包袱从外边回来,还提着一把伞,一进门客厅早 坐着客人,把伞挂在衣架上就陪客人谈起话来。谈了很久了,伞上 的水滴顺着伞杆在地板上已经聚了一堆水。
鲁迅先生上楼去拿香烟,抱着印花包袱,而那把伞也没有忘记,顺 手也带到楼上去。
鲁迅先生的记忆力非常之强,他的东西从不随便散置在任何地方。 鲁迅先生很喜欢北方口味。许先生想请一个北方厨子,鲁迅先生以 为开销太大,请不得的,男佣人,至少要十五元钱的工钱。
所以买米买炭都是许先生下手。我问许先生为什么用两个女佣人都 是年老的,都是六七十岁的?许先生说她们做惯了,海婴的保姆, 海婴几个月时就在这里。
正说着那矮胖胖的保姆走下楼梯来了,和我们打了个迎面。
“先生,没吃茶吗?”她赶快拿了杯子去倒茶,那刚刚下楼时气喘 的声音还在喉管里咕噜咕噜的,她确实年老了。
来了客人,许先生没有不下厨房的,菜食很丰富,鱼,肉??都是 用大碗装着,起码四五碗,多则七八碗。可是平常就只三碗菜:一 碗素炒豌豆苗,一碗笋炒咸菜,再一碗黄花鱼。
这菜简单到极点。
鲁迅先生的原稿,在拉都路一家炸油条的那里用着包油条,我得到 了一张,是译《死魂灵》的原稿,写信告诉了鲁迅先生。鲁迅先生 不以为希奇,许先生倒很生气。
鲁迅先生出书的校样,都用来揩桌,或做什么的。请客人在家里吃 饭,吃到半道,鲁迅先生回身去拿来校样给大家分着。客人接到手 里一看,这怎么可以?鲁迅先生说:
“擦一擦,拿着鸡吃,手是腻的。”
到洗澡间去,那边也摆着校样纸。
许先生从早晨忙到晚上,在楼下陪客人,一边还手里打着毛线。不 然就是一边谈着话一边站起来用手摘掉花盆里花上已干枯了的叶
子。许先生每送一个客人,都要送到楼下门口,替客人把门开开, 客人走出去而后轻轻地关了门再上楼来。
来了客人还到街上去买鱼或买鸡,买回来还要到厨房里去工作。
鲁迅先生临时要寄一封信,就得许先生换起皮鞋子来到邮局或者大 陆新村旁边信筒那里去。落着雨天,许先生就打起伞来。
许先生是忙的,许先生的笑是愉快的,但是头发有一些是白了的。
夜里去看电影,施高塔路的汽车房只有一辆车,鲁迅先生一定不 坐,一定让我们坐。许先生,周建人夫人??海婴,周建人先生的 三位女公子。我们上车了。
鲁迅先生和周建人先生,还有别的一二位朋友在后边。
看完了电影出来,又只叫到一部汽车,鲁迅先生又一定不肯坐,让 周建人先生的全家坐着先走了。
鲁迅先生旁边走着海婴,过了苏州河的大桥去等电车去了。等了二 三十分钟电车还没有来,鲁迅先生依着沿苏州河的铁栏杆坐在桥边 的石围上了,并且拿出香烟来,装上烟嘴,悠然地吸着烟。
海婴不安地来回地乱跑,鲁迅先生还招呼他和自己并排坐下。
鲁迅先生坐在那和一个乡下的安静老人一样。
鲁迅先生吃的是清茶,其余不吃别的饮料。咖啡、可可、牛奶、汽 水之类,家里都不预备。
鲁迅先生陪客人到深夜,必同客人一道吃些点心。那饼干就是从铺 子里买来的,装在饼干盒子里,到夜深许先生拿着碟子取出来,摆 在鲁迅先生的书桌上。吃完了,许先生打开立柜再取一碟。还有向 日葵子差不多每来客人必不可少。鲁迅先生一边抽着烟,一边剥着 瓜子吃,吃完了一碟鲁迅先生必请许先生再拿一碟来。
鲁迅先生备有两种纸烟,一种价钱贵的,一种便宜的。便宜的是绿 听子的,我不认识那是什么牌子,只记得烟头上带着黄纸的嘴,每
五十支的价钱大概是四角到五角,是鲁迅先生自己平日用的。另一 种是白听子的,是前门烟,用来招待客人的,白听烟放在鲁迅先生 书桌的抽屉里。来客人鲁迅先生下楼,把它带到楼下去,客人走 了,又带回楼上来照样放在抽屉里。而绿听子的永远放在书桌上, 是鲁迅先生随时吸着的。
鲁迅先生的休息,不听留声机,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床上睡觉, 鲁迅先生自己说:
“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
鲁迅先生从下午二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 客人若在家吃饭,吃完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吃完茶走 了,或者还没走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 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三点钟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 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 先生正要开始工作。
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 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 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来管理家务。)海 婴这时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 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 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 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么亮 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高大。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 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
“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 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 的小龟背上站着。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鲁迅先生喜欢吃一点酒,但是不多吃,吃半小碗或一碗。鲁迅先生 吃的是中国酒,多半是花雕。
老靶子路有一家小吃茶店,只有门面一间,在门面里边设座,座 少,安静,光线不充足,有些冷落。鲁迅先生常到这里吃茶店来, 有约会多半是在这里边,老板是犹太也许是白俄,胖胖的,中国话 大概他听不懂。
鲁迅先生这一位老人,穿着布袍子,有时到这里来,泡一壶红茶, 和青年人坐在一道谈了一两个钟头。
有一天鲁迅先生的背后那茶座里边坐着一位摩登女子,身穿紫裙子 黄衣裳,头戴花帽子??那女子临走时,鲁迅先生一看她,用眼瞪 着她,很生气地看了她半天。而后说:
“是做什么的呢?”
鲁迅先生对于穿着紫裙子黄衣裳,花帽子的人就是这样看法的。
鬼到底是有的没有的?传说上有人见过,还跟鬼说过话,还有人被 鬼在后边追赶过,吊死鬼一见了人就贴在墙上。但没有一个人捉住 一个鬼给大家看看。
鲁迅先生讲了他看见过鬼的故事给大家听:
“是在绍兴??”鲁迅先生说,“三十年前??”
那时鲁迅先生从日本读书回来,在一个师范学堂里也不知是什么学 堂里教书,晚上没有事时,鲁迅先生总是到朋友家去谈天。这朋友 住的离学堂几里路,几里路不算远,但必得经过一片坟地。谈天有
的时候就谈得晚了,十一二点钟才回学堂的事也常有,有一天鲁迅 先生就回去得很晚,天空有很大的月亮。
鲁迅先生向着归路走得很起劲时,往远处一看,远远有一个白影。
鲁迅先生不相信鬼的,在日本留学时是学的医,常常把死人抬来解 剖的,鲁迅先生解剖过二十几个,不但不怕鬼,对死人也不怕,所 以对坟地也就根本不怕。仍旧是向前走的。
走了不几步,那远处的白影没有了,再看突然又有了。并且时小时 大,时高时低,正和鬼一样。鬼不就是变幻无常的吗?
鲁迅先生有点踌躇了,到底向前走呢?还是回过头来走?本来回学 堂不止这一条路,这不过是最近的一条就是了。
鲁迅先生仍是向前走,到底要看一看鬼是什么样,虽然那时候也怕 了。
鲁迅先生那时从日本回来不久,所以还穿着硬底皮鞋。鲁迅先生决 心要给那鬼一个致命的打击,等走到那白影旁边时,那白影缩小 了,蹲下了,一声不响地靠住了一个坟堆。
鲁迅先生就用了他的硬皮鞋踢了出去。
那白影噢的一声叫起来,随着就站起来,鲁迅先生定眼看去,他却 是个人。
鲁迅先生说在他踢的时候,他是很害怕的,好像若一下不把那东西 踢死,自己反而会遭殃的,所以用了全力踢出去。
原来是个盗墓子的人在坟场上半夜作着工作。
鲁迅先生说到这里就笑了起来。
“鬼也是怕踢的,踢他一脚就立刻变成人了。”
我想,倘若是鬼常常让鲁迅先生踢踢倒是好的,因为给了他一个作 人的机会。
从福建菜馆叫的菜,有一碗鱼做的丸子。
海婴一吃就说不新鲜,许先生不信,别的人也都不信。因为那丸子
有的新鲜,有的不新鲜,别人吃到嘴里的恰好都是没有改味的。
许先生又给海婴一个,海婴一吃,又不是好的,他又嚷嚷着。别人 都不注意,鲁迅先生把海婴碟里的拿来尝尝,果然不是新鲜的。鲁 迅先生说:
“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 的。”
????
以后我想起这件事来,私下和许先生谈过,许先生说:“周先生的 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
鲁迅先生包一个纸包也要包得整整齐齐,常常把要寄出的书,鲁迅 先生从许先生手里拿过来自己包,许先生本来包得多么好,而鲁迅 先生还要亲自动手。
鲁迅先生把书包好了,用细绳捆上,那包方方正正的,连一个角也 不准歪一点或扁一点,而后拿着剪刀,把捆书的那绳头都剪得整整 齐齐。
就是包这书的纸都不是新的,都是从街上买东西回来留下来的。许 先生上街回来把买来的东西一打开随手就把包东西的牛皮纸折起 来,随手把小细绳卷了一个卷。若小细绳上有一个疙瘩,也要随手 把它解开的。准备着随时用随时方便。
鲁迅先生住的是大陆新村九号。
一进弄堂口,满地铺着大方块的水门汀,院子里不怎样嘈杂,从这 院子出入的有时候是外国人,也能够看到外国小孩在院子里零星的 玩着。
鲁迅先生隔壁挂着一块大的牌子,上面写着一个“茶”字。
在一九三五年十月一日。
鲁迅先生的客厅里摆着长桌,长桌是黑色的,油漆不十分新鲜,但 也并不破旧,桌上没有铺什么桌布,只在长桌的当心摆着一个绿豆 青色的花瓶,花瓶里长着几株大叶子的万年青。围着长桌有七八张 木椅子。尤其是在夜里,全弄堂一点什么声音也听不到。
那夜,就和鲁迅先生和许先生一道坐在长桌旁边喝茶的。当夜谈了 许多关于伪满洲国的事情,从饭后谈起,一直谈到九点钟十点钟而 后到十一点钟。时时想退出来,让鲁迅先生好早点休息,因为我看 出来鲁迅先生身体不大好,又加上听许先生说过,鲁迅先生伤风了 一个多月,刚好了的。
但鲁迅先生并没有疲倦的样子。虽然客厅里也摆着一张可以卧倒的 藤椅,我们劝他几次想让他坐在藤椅上休息一下,但是他没有去, 仍旧坐在椅子上。并且还上楼一次,去加穿了一件皮袍子。
那夜鲁迅先生到底讲了些什么,现在记不起来了。也许想起来的不 是那夜讲的而是以后讲的也说不定。过了十一点,天就落雨了,雨 点淅沥淅沥地打在玻璃窗上,窗子没有窗帘,所以偶一回头,就看 到玻璃窗上有小水流往下流。夜已深了,并且落了雨,心里十分着 急,几次站起来想要走,但是鲁迅先生和许先生一再说再坐一下: “十二点以前终归有车子可搭的。”所以一直坐到将近十二点,才 穿起雨衣来,打开客厅外边的响着的铁门,鲁迅先生非要送到铁门 外不可。我想为什么他一定要送呢?对于这样年轻的客人,这样的 送是应该的吗?雨不会打湿了头发,受了寒伤风不又要继续下去 吗?站在铁门外边,鲁迅先生说,并且指着隔壁那家写着“茶”字 的大牌子:“下次来记住这个‘茶’字,就是这个‘茶’的隔 壁。”而且伸出手去,几乎是触到了钉在锁门旁边的那个九号的 ‘九’字,“下次来记住茶的旁边九号。”
于是脚踏着方块的水门汀,走出弄堂来,回过身去往院子里边看了 一看,鲁迅先生那一排房子统统是黑洞洞的,若不是告诉的那样清 楚,下次来恐怕要记不住的。
鲁迅先生的卧室,一张铁架大床,床顶上遮着许先生亲手做的白布 刺花的围子,顺着床的一边折着两床被子,都是很厚的,是花洋布 的被面。挨着门口的床头的方面站着抽屉柜。一进门的左手摆着八 仙桌,桌子的两旁藤椅各一,立柜站在和方桌一排的墙角,立柜本 是挂衣服的,衣裳却很少,都让糖盒子、饼干桶子、瓜子罐给塞满 了。有一次××老板的太太来拿版权的图章花,鲁迅先生就从立柜 下边大抽屉里取出的。沿着墙角往窗子那边走,有一张装饰台,桌 子上有一个方形的满浮着绿草的玻璃养鱼池,里边游着的不是金鱼 而是灰色的扁肚子的小鱼。除了鱼池之外另有一只圆的表,其余那 上边满装着书。铁床架靠窗子的那头的书柜里书柜外都是书。最后 是鲁迅先生的写字台,那上边也都是书。
鲁迅先生家里,从楼上到楼下,没有一个沙发。鲁迅先生工作时坐 的椅子是硬的,到楼下陪客人时坐的椅子又是硬的。
鲁迅先生的写字台面向着窗子,上海弄堂房子的窗子差不多满一面 墙那么大,鲁迅先生把它关起来,因为鲁迅先生工作起来有一个习 惯,怕吹风,风一吹,纸就动,时时防备着纸跑,文章就写不好。 所以屋子里热得和蒸笼似的,请鲁迅先生到楼下去,他又不肯,鲁 迅先生的习惯是不换地方。有时太阳照进来,许先生劝他把书桌移 开一点都不肯。只有满身流汗。
鲁迅先生的写字桌,铺了张蓝格子的油漆布,四角都用图钉按着。 桌子上有小砚台一方,墨一块,毛笔站在笔架上。笔架是烧瓷的, 在我看来不很细致,是一个龟,龟背上带着好几个洞,笔就插在那 洞里。鲁迅先生多半是用毛笔的,钢笔也不是没有,是放在抽屉 里。桌上有一个方大的白瓷的烟灰盒,还有一个茶杯,杯子上戴着 盖。
鲁迅先生的习惯与别人不同,写文章用的材料和来信都压在桌子 上,把桌子都压得满满的,几乎只有写字的地方可以伸开手,其余 桌子的一半被书或纸张占有着。
左手边的桌角上有一个带绿灯罩的台灯,那灯泡是横着装的,在上 海那是极普通的台灯。
冬天在楼上吃饭,鲁迅先生自己拉着电线把台灯的机关从棚顶的灯 头上拔下,而后装上灯泡子。等饭吃过,许先生再把电线装起来, 鲁迅先生的台灯就是这样做成的,拖着一根长长的电线在棚顶上。
鲁迅先生的文章,多半是在这台灯下写。因为鲁迅先生的工作时 间,多半是下半夜一两点起,天将明了休息。
卧室就是如此,墙上挂着海婴公子一个月婴孩的油画像。
挨着卧室的后楼里边,完全是书了,不十分整齐,报纸和杂志或洋 装的书,都混在这间屋子里,一走进去多少还有些纸张气味。地板 被书遮盖得太小了,几乎没有了,大网篮也堆在书中。墙上拉着一 条绳子或者是铁丝,就在那上边系了小提盒、铁丝笼之类。风干荸 荠就盛在铁丝笼,扯着的那铁丝几乎被压断了在弯弯着。一推开藏 书室的窗子,窗子外边还挂着一筐风干荸荠。
“吃吧,多得很,风干的,格外甜。”许先生说。
楼下厨房传来了煎菜的锅铲的响声,并且两个年老的娘姨慢重重地 在讲一些什么。
厨房是家庭最热闹的一部分。整个三层楼都是静静的,喊娘姨的声 音没有,在楼梯上跑来跑去的声音没有。鲁迅先生家里五六间房子 只住着五个人,三位是先生的全家,余下的二位是年老的女佣人。
来了客人都是许先生亲自倒茶,即或是麻烦到娘姨时,也是许先生 下楼去吩咐,绝没有站到楼梯口就大声呼唤的时候。所以整个房子 都在静悄悄之中。
只有厨房比较热闹了一点,自来水哗哗地流着,洋瓷盆在水门汀的 水池子上每拖一下磨着嚓嚓地响,洗米的声音也是嚓嚓的。鲁迅先 生很喜欢吃竹笋的,在菜板上切着笋片笋丝时,刀刃每划下去都是 很响的。其实比起别人家的厨房来却冷清极了,所以洗米声和切笋 声都分开来听得样样清清晰晰。
客厅的一边摆着并排的两个书架,书架是带玻璃橱的,里边有朵斯 托益夫斯基的全集和别的外国作家的全集,大半都是日文译本。地 板上没有地毯,但擦得非常干净。
海婴公子的玩具橱也站在客厅里,里边是些毛猴子,橡皮人,火车 汽车之类,里边装的满满的,别人是数不清的,只有海婴自己伸手 到里边找些什么就有什么。过新年时在街上买的兔子灯,纸毛上已 经落了灰尘了,仍摆在玩具橱顶上。
客厅只有一个灯头,大概五十烛光。客厅的后门对着上楼的楼梯, 前门一打开有一个一方丈大小的花园,花园里没有什么花看,只有 一株很高的七八尺高的小树,大概那树是柳桃,一到了春天,喜欢 生长蚜虫,忙得许先生拿着喷蚊虫的机器,一边陪着谈话,一边喷 着杀虫药水。沿着墙根,种了一排玉米,许先生说:“这玉米长不 大的,这土是没有养料的,海婴一定要种。”
春天,海婴在花园里掘着泥沙,培植着各种玩艺。
三楼则特别静了,向着太阳开着两扇玻璃门,门外有一个水门汀的 突出的小廊子,春天很温暖的抚摸着门口长垂着的帘子,有时帘子 被风打得很高,飘扬的饱满的和大鱼泡似的。那时候隔院的绿树照 进玻璃门扇里边来了。
海婴坐在地板上装着小工程师在修着一座楼房,他那楼房是用椅子 横倒了架起来修的,而后遮起一张被单来算作屋瓦,全个房子在他
自己拍着手的赞誉声中完成了。
这间屋感到些空旷和寂寞,既不像女工住的屋子,又不像儿童室。 海婴的眠床靠着屋子的一边放着,那大圆顶帐子日里也不打起来, 长拖拖的好像从棚顶一直拖到地板上,那床是非常讲究的,属于刻 花的木器一类的。许先生讲过,租这房子时,从前一个房客转留下 来的。海婴和他的保姆,就睡在五六尺宽的大床上。
冬天烧过的火炉,三月里还冷冰冰的在地板上站着。
海婴不大在三楼上玩的,除了到学校去,就是在院里踏脚踏车,他 非常欢喜跑跳,所以厨房,客厅,二楼,他是无处不跑的。
三楼整天在高处空着,三楼的后楼住着另一个老女工,一天很少上 楼来,所以楼梯擦过之后,一天到晚干净的溜明。
一九三六年三月里鲁迅先生病了,靠在二楼的躺椅上,心脏跳动得 比平日厉害,脸包色微灰了一点。
许先生正相反的,脸色是红的,眼睛显得大了,讲话的声音是平静 的,态度并没有比平日慌张。在楼下一走进客厅来许先生就告诉 说:
“周先生病了,气喘??喘得厉害,在楼上靠在躺椅上。”
鲁迅先生呼喘的声音,不用走到他的旁边,一进了卧室就听得到 的。鼻子和胡须在扇着,胸部一起一落。眼睛闭着,差不多永久不 离开手的纸烟,也放弃了。藤椅后边靠着枕头,鲁迅先生的头有些 向后,两只手空闲地垂着。眉头仍和平日一样没有聚皱,脸上是平 静的,舒展的,似乎并没有任何痛苦加在身上。
“来了吧?”鲁迅先生睁一睁眼睛,“不小心,着了凉呼吸困 难??到藏书的房子去翻一翻书??那房子因为没有人住,特别 凉??回来就??”
许先生看周先生说话吃力,赶紧接着说周先生是怎样气喘的。
医生看过了,吃了药,但喘并未停。下午医生又来过,刚刚走。
卧室在黄昏里边一点一点地暗下去,外边起了一点小风,隔院的树 被风摇着发响。别人家的窗子有的被风打着发出自动关开的响声, 家家的流水道都是哗啦哗啦的响着水声,一定是晚餐之后洗着杯盘
的剩水。晚餐后该散步的散步去了,该会朋友的会友去了,弄堂里 来去的稀疏不断地走着人,而娘姨们还没有解掉围裙呢,就依着后 门彼此搭讪起来。小孩子们三五一伙前门后门地跑着,弄堂外汽车 穿来穿去。
鲁迅先生坐在躺椅上,沉静地,不动地阖着眼睛,略微灰了的脸色 被炉里的火染红了一点。纸烟听子蹲在书桌上,盖着盖子,茶杯也 蹲在桌子上。
许先生轻轻地在楼梯上走着,许先生一到楼下去,二楼就只剩了鲁 迅先生一个人坐在椅子上,呼喘把鲁迅先生的胸部有规律性的抬得 高高的。
鲁迅先生必得休息的,须藤老医生这样说的。可是鲁迅先生从此不 但没有休息,并且脑子里所想的更多了,要做的事情都像非立刻就 做不可,校《海上述林》的校样,印珂勒惠支的画,翻译《死魂 灵》下部,刚好了,这些就都一起开始了,还计算着出三十年集 (即鲁迅全集)。
鲁迅先生感到自己的身体不好,就更没有时间注意身体,所以要多 作,赶快作。当时大家不解其中的意思,都以为鲁迅先生不加以休 息不以为然,后来读了鲁迅先生《死》的那篇文章才了然了。
鲁迅先生知道自己的健康不成了,工作的时间没有几年了,死了是 不要紧的,只要留给人类更多,鲁迅先生就是这样。
不久书桌上德文字典和日文字典都摆起来了,果戈里的《死魂 灵》,又开始翻译了。
鲁迅先生的身体不大好,容易伤风,伤风之后,照常要陪客人,回 信,校稿子。所以伤风之后总要拖下去一个月或半个月的。
瞿秋白的《海上述林》校样,一九三五年冬,一九三六年的春天, 鲁迅先生不断地校着,几十万字的校样,要看三遍,而印刷所送校 样来总是十页八页的,并不是统统一道地送来,所以鲁迅先生不断 地被这校样催索着,鲁迅先生竟说:
“看吧,一边陪着你们谈话,一边看校样,眼睛可以看,耳朵可以 听??”
有时客人来了,一边说着笑话,鲁迅先生一边放下了笔。有的时候 也说:“几个字了??请坐一坐??”
一九三五年冬天许先生说:
“周先生的身体是不如从前了。”
有一次鲁迅先生到饭馆里去请客,来的时候兴致很好,还记得那次 吃了一只烤鸭子,整个的鸭子用大钢叉子叉上来时,大家看这鸭子 烤的又油又亮的,鲁迅先生也笑了。
菜刚上满了,鲁迅先生就到躺椅上吸一支烟,并且阖一阖眼睛。一 吃完了饭,有的喝了酒的,大家都闹乱了起来,彼此抢着苹果,彼 此讽刺着玩,说着一些人可笑的话。而鲁迅先生这时候,坐在躺椅 上,阖着眼睛,很庄严地在沉默着,让拿在手上纸烟的烟丝,袅袅 地上升着。
别人以为鲁迅先生也是喝多了酒吧!
许先生说,并不的。
“周先生的身体是不如从前了,吃过了饭总要闭一闭眼睛稍微休息 一下,从前一向没有这习惯。”
周先生从椅子上站起来了,大概说他喝多了酒的话让他听到了。
“我不多喝酒的。小的时候,母亲常提到父亲喝了酒,脾气怎样 坏,母亲说,长大了不要喝酒,不要像父亲那样子??所以我不多 喝的??从来没喝醉过??”
鲁迅先生休息好了,换了一支烟,站起来也去拿苹果吃,可是苹果 没有了。鲁迅先生说:
“我争不过你们了,苹果让你们抢没了。”
有人抢到手的还在保存着的苹果,奉献出来,鲁迅先生没有吃,只 在吸烟。
一九三六年春,鲁迅先生的身体不大好,但没有什么病,吃过了夜 饭,坐在躺椅上,总要闭一闭眼睛沉静一会。
许先生对我说,周先生在北平时,有时开着玩笑,手按着桌子一跃
就能够跃过去,而近年来没有这么做过。大概没有以前那么灵便 了。
这话许先生和我是私下讲的:鲁迅先生没有听见,仍靠在躺椅上沉 默着呢。
许先生开了火炉门,装着煤炭哗哗地响,把鲁迅先生震醒了。一讲 起话来鲁迅先生的精神又照常一样。
鲁迅先生睡在二楼的床上已经一个多月了,气喘虽然停止。但每天 发热,尤其是在下午热度总在三十八度三十九度之间,有时也到三 十九度多,那时鲁迅先生的脸是微红的,目力是疲弱的,不吃东 西,不大多睡,没有一些呻吟,似乎全身都没有什么痛楚的地方。 躺在床上的时候张开眼睛看着,有的时候似睡非睡的安静地躺着, 茶吃得很少。差不多一刻也不停地吸烟,而今几乎完全放弃了,纸 烟听子不放在床边,而仍很远的蹲在书桌上,若想吸一支,是请许 先生付给的。
许先生从鲁迅先生病起,更过度地忙了。按着时间给鲁迅先生吃 药,按着时间给鲁迅先生试温度表,试过了之后还要把一张医生发 给的表格填好,那表格是一张硬纸,上面画了无数根线,许先生就 在这张纸上拿着米度尺画着度数,那表画得和尖尖的小山丘似的, 又像尖尖的水晶石,高的低的一排连地站着。许先生虽每天画,但 那像是一条接连不断的线,不过从低处到高处,从高处到低处,这 高峰越高越不好,也就是鲁迅先生的热度越高了。
来看鲁迅先生的人,多半都不到楼上来了,为的请鲁迅先生好好地 静养,所以把客人这些事也推到许先生身上来了。还有书、报、 信,都要许先生看过,必要的就告诉鲁迅先生,不十分必要的,就 先把它放在一处放一放,等鲁迅先生好些了再取出来交给他。然而 这家庭里边还有许多琐事,比方年老的娘姨病了,要请两天假;海 婴的牙齿脱掉一个要到牙医那里去看过,但是带他去的人没有,又 得许先生。海婴在幼稚园里读书,又是买铅笔,买皮球,还有临时 出些个花头,跑上楼来了,说要吃什么花生糖,什么牛奶糖,他上 楼来是一边跑着一边喊着,许先生连忙拉住了他,拉他下了楼才跟 他讲:
“爸爸病啦,”而后拿出钱来,嘱咐好了娘姨,只买几块糖而不准 让他格外的多买。
收电灯费的来了,在楼下一打门,许先生就得赶快往楼下跑,怕的 是再多打几下,就要惊醒了鲁迅先生。
海婴最喜欢听讲故事,这也是无限的麻烦,许先生除了陪海婴讲故 事之外,还要在长桌上偷一点工夫来看鲁迅先生为有病耽搁下来尚 未校完的校样。
在这期间,许先生比鲁迅先生更要担当一切了。
鲁迅先生吃饭,是在楼上单开一桌,那仅仅是一个方木桌,许先生 每餐亲手端到楼上去,每样都用小吃碟盛着,那小吃碟直径不过二 寸,一碟豌豆苗或菠菜或苋菜,把黄花鱼或者鸡之类也放在小碟里 端上楼去。若是鸡,那鸡也是全鸡身上最好的一块地方拣下来的 肉;若是鱼,也是鱼身上最好一部分,许先生才把它拣下放在小碟 里。
许先生用筷子来回地翻着楼下的饭桌上菜碗里的东西,菜拣嫩的, 不要茎,只要叶,鱼肉之类,拣烧得软的,没有骨头没有刺的。
心里存着无限的期望,无限的要求,用了比祈祷更虔诚的目光,许 先生看着她自己手里选得精精致致的菜盘子,而后脚板触了楼梯上 了楼。
希望鲁迅先生多吃一口,多动一动筷,多喝一口鸡汤。鸡汤和牛奶 是医生所嘱的,一定要多吃一些的。
把饭送上去,有时许先生陪在旁边,有时走下楼来又做些别的事, 半个钟头之后,到楼上去取这盘子。这盘子装的满满的,有时竟照 原样一动也没有动又端下来了,这时候许先生的眉头微微地皱了一 点。旁边若有什么朋友,许先生就说:“周先生的热度高,什么也 吃不落,连茶也不愿意吃,人很苦,人很吃力。”
有一天许先生用波浪式的专门切面包的刀切着面包,是在客厅后边 方桌上切的,许先生一边切着一边对我说:
“劝周先生多吃东西,周先生说,人好了再保养,现在勉强吃也是 没有用的。”
许先生接着似乎问着我:
“这也是对的?”
而后把牛奶面包送上楼去了。一碗烧好的鸡汤,从方盘里许先生把 它端出来了,就摆在客厅后的方桌上。许先生上楼去了,那碗热的
鸡汤在方桌上自己悠然地冒着热气。
许先生由楼上回来还说呢:
“周先生平常就不喜欢吃汤之类,在病里,更勉强不下了。”
许先生似乎安慰着自己似的。
“周先生人强,喜欢吃硬的,油炸的,就是吃饭也喜欢吃硬 饭??”
许先生楼上楼下地跑,呼吸有些不平静,坐在她旁边,似乎可以听 到她心脏的跳动。
鲁迅先生开始独桌吃饭以后,客人多半不上楼来了,经许先生婉言 把鲁迅先生健康的经过报告了之后就走了。
鲁迅先生在楼上一天一天地睡下去,睡了许多日子,都寂寞了,有 时大概热度低了点就问许先生:
“什么人来过吗?”
看鲁迅先生好些,就一一地报告过。
有时也问到有什么刊物来吗?
鲁迅先生病了一个多月了。
证明了鲁迅先生是肺病,并且是肋膜炎,须藤老医生每天来了,为 鲁迅先生把肋膜积水用打针的方法抽净,共抽过两三次。
这样的病,为什么鲁迅先生一点也不晓得呢?许先生说,周先生有 时觉得肋痛了就自己忍着不说,所以连许先生也不知道,鲁迅先生 怕别人晓得了又要不放心,又要看医生,医生一定又要说休息。鲁 迅先生自己知道做不到的。
福民医院美国医生的检查,说鲁迅先生肺病已经二十年了。这次发 了怕是很严重。
医生规定个日子,请鲁迅先生到福民医院去详细检查,要照X光的。
但鲁迅先生当时就下楼是下不得的,又过了许多天,鲁迅先生到福
民医院去检查病去了。照X光后给鲁迅先生照了一个全部的肺部的照 片。
这照片取来的那天许先生在楼下给大家看了,右肺的上尖是黑的, 中部也黑了一块,左肺的下半部都不大好,而沿着左肺的边边黑了 一大圈。
这之后,鲁迅先生的热度仍高,若再这样热度不退,就很难抵抗 了。
那查病的美国医生,只查病,而不给药吃,他相信药是没有用的。
须藤老医生,鲁迅先生早就认识,所以每天来,他给鲁迅先生吃了 些退热药,还吃停止肺病菌活动的药。他说若肺不再坏下去,就停 止在这里,热自然就退了,人是不危险的。
在楼下的客厅里,许先生哭了。许先生手里拿着一团毛线,那是海 婴的毛线衣拆了洗过之后又团起来的。
鲁迅先生在无欲望状态中,什么也不吃,什么也不想,睡觉似睡非 睡的。
天气热起来了,客厅的门窗都打开着,阳光跳跃在门外的花园里。 麻雀来了停在夹竹桃上叫了三两声就飞去,院子里的小孩们唧唧喳 喳地玩耍着,风吹进来好像带着热气,扑到人的身上,天气刚刚发 芽的春天,变为夏天了。
楼上老医生和鲁迅先生谈话的声音隐约可以听到。
楼下又来客人,来的人总要问:
“周先生好一点吗?”
许先生照常说:“还是那样子。”
但今天说了眼泪又流了满脸。一边拿起杯子来给客人倒茶,一边用 左手拿着手帕按着鼻子。
客人问:
“周先生又不大好吗?”
许先生说:
“没有的,是我心窄。”
过了一会鲁迅先生要找什么东西,喊许先生上楼去,许先生连忙擦 着眼睛,想说她不上楼的,但左右看了一看,没有人能代替了她, 于是带着她那团还没有缠完的毛线球上楼去了。
楼上坐着老医生,还有两位探望鲁迅先生的客人。许先生一看了他 们就自己低了头不好意思地笑了,她不敢到鲁迅先生的面前去,背 转着身问鲁迅先生要什么呢,而后又是慌忙地把线缕挂在手上缠了 起来。
一直到送老医生下楼,许先生都是把背向着鲁迅先生而站着的。
每次老医生走,许先生都是替老医生提着皮提包送到前门外的。许 先生愉快地、沉静地带着笑容打开铁门闩,很恭敬地把皮包交给老 医生,眼看着老医生走了才进来关了门。
这老医生出入在鲁迅先生的家里,连老娘姨对他都是尊敬的,医生 从楼上下来时,娘姨若在楼梯的半道,赶快下来躲开,站到楼梯的 旁边。有一天老娘姨端着一个杯子上楼,楼上医生和许先生一道下 来了,那老娘姨躲闪不灵,急得把杯里的茶都颠出来了。等医生走 过去,已经走出了前门,老娘姨还在那里呆呆地望着。
“周先生好了点吧?”
有一天许先生不在家,我问着老娘姨。她说:
“谁晓得,医生天天看过了不声不响地就走了。”
可见老娘姨对医生每天是怀着期望的眼光看着他的。
许先生很镇静,没有紊乱的神色,虽然说那天当着人哭过一次,但 该做什么,仍是做什么,毛线该洗的已经洗了,晒的已经晒起,晒 干了的随手就把它团起团子。
“海婴的毛线衣,每年拆一次,洗过之后再重打起,人一年一年地 长,衣裳一年穿过,一年就小了。”
在楼下陪着熟的客人,一边谈着,一边开始手里动着竹针。
这种事情许先生是偷空就做的,夏天就开始预备着冬天的,冬天就 做夏天的。
许先生自己常常说:
“我是无事忙。”
这话很客气,但忙是真的,每一餐饭,都好像没有安静地吃过。海 婴一会要这个,要那个;若一有客人,上街临时买菜,下厨房煎炒 还不说,就是摆到桌子上来,还要从菜碗里为着客人选好的夹过 去。饭后又是吃水果,若吃苹果还要把皮削掉,若吃荸荠看客人削 得慢而不好也要削了送给客人吃,那时鲁迅先生还没有生病。
许先生除了打毛线衣之外,还用机器缝衣裳,剪裁了许多件海婴的 内衫裤在窗下缝。
因此许先生对自己忽略了,每天上下楼跑着,所穿的衣裳都是旧 的,次数洗得太多,纽扣都洗脱了,也磨破了,都是几年前的旧衣 裳,春天时许先生穿了一个紫红宁绸袍子,那料子是海婴在婴孩时 候别人送给海婴做被子的礼物。做被子,许先生说很可惜,就拣起 来做一件袍子。正说着,海婴来了,许先生使眼神,且不要提到, 若提到海婴又要麻烦起来了,一要说是他的,他就要要。
许先生冬天穿一双大棉鞋,是她自己做的。一直到二三月早晚冷时 还穿着。
有一次我和许先生在小花园里拍一张照片,许先生说她的纽扣掉 了,还拉着我站在她前边遮着她。
许先生买东西也总是到便宜的店铺去买,再不然,到减价的地方去 买。
处处俭省,把俭省下来的钱,都印了书和印了画。
现在许先生在窗下缝着衣裳,机器声格哒格哒的,震着玻璃门有些 颤抖。
窗外的黄昏,窗内许先生低着的头,楼上鲁迅先生的咳嗽声,都搅 混在一起了,重续着、埋藏着力量。在痛苦中,在悲哀中,一种对 于生的强烈的愿望站得和强烈的火焰那样坚定。
许先生的手指把捉了在缝的那张布片,头有时随着机器的力量低沉 了一两下。
许先生的面容是宁静的、庄严的、没有恐惧的,她坦荡的在使用着 机器。
海婴在玩着一大堆黄色的小药瓶,用一个纸盒子盛着,端起来楼上 楼下地跑。向着阳光照是金色的,平放着是咖啡色的,他招集了小 朋友来,他向他们展览,向他们夸耀,这种玩艺只有他有而别人不 能有。他说:
“这是爸爸打药针的药瓶,你们有吗?”
别人不能有,于是他拍着手骄傲地呼叫起来。
许先生一边招呼着他,不叫他喊,一边下楼来了。
“周先生好了些?”
见了许先生大家都是这样问的。
“还是那样子,”许先生说,随手抓起一个海婴的药瓶来:“这不 是么,这许多瓶子,每天打针,药瓶也积了一大堆。”
许先生一拿起那药瓶,海婴上来就要过去,很宝贵地赶快把那小瓶 摆到纸盒里。
在长桌上摆着许先生自己亲手做的蒙着茶壶的棉罩子,从那蓝缎子 的花罩下拿着茶壶倒着茶。
楼上楼下都是静的了,只有海婴快活的和小朋友们的吵嚷躲在太阳 里跳荡。
海婴每晚临睡时必向爸爸妈妈说:“明朝会!”
有一天他站在上三楼去的楼梯口上喊着:
“爸爸,明朝会!”
鲁迅先生那时正病的沉重,喉咙里边似乎有痰,那回答的声音很 小,海婴没有听到,于是他又喊:
“爸爸,明朝会!”他等一等,听不到回答的声音,他就大声地连 串地喊起来:
“爸爸,明朝会,爸爸,明朝会,??爸爸,明朝会??”
他的保姆在前边往楼上拖他,说是爸爸睡下了,不要喊了。可是他 怎么能够听呢,仍旧喊。
这时鲁迅先生说“明朝会”,还没有说出来喉咙里边就像有东西在 那里堵塞着,声音无论如何放不大。到后来,鲁迅先生挣扎着把头 抬起来才很大声地说出:
“明朝会,明朝会。”
说完了就咳嗽起来。
许先生被惊动得从楼下跑来了,不住地训斥着海婴。
海婴一边哭着一边上楼去了,嘴里唠叨着:
“爸爸是个聋人哪!”
鲁迅先生没有听到海婴的话,还在那里咳嗽着。
鲁迅先生在四月里,曾经好了一点,有一天下楼去赴一个约会,把 衣裳穿的整整齐齐,手下夹着黑花布包袱,戴起帽子来,出门就 走。
许先生在楼下正陪客人,看鲁迅先生下来了,赶快说:
“走不得吧,还是坐车子去吧。”
鲁迅先生说:“不要紧,走得动的。”
许先生再加以劝说,又去拿零钱给鲁迅先生带着。
鲁迅先生说不要不要,坚决地走了。
“鲁迅先生的脾气很刚强。”
许先生无可奈何的,只说了这一句。
鲁迅先生晚上回来,热度增高了。
鲁迅先生说:
“坐车子实在麻烦,没有几步路,一走就到。还有,好久不出去, 愿意走走??动一动就出毛病??还是动不得??”
病压服着鲁迅先生又躺下了。
七月里,鲁迅先生又好些。
药每天吃,记温度的表格照例每天好几次在那里画,老医生还是照 常地来,说鲁迅先生就要好起来了。说肺部的菌已经停止了一大 半,肋膜也好了。
客人来差不多都要到楼上来拜望拜望。鲁迅先生带着久病初愈的心 情,又谈起话来,披了一张毛巾子坐在躺椅上,纸烟又拿在手里 了,又谈翻译,又谈某刊物。
一个月没有上楼去,忽然上楼还有些心不安,我一进卧室的门,觉 得站也没地方站,坐也不知坐在哪里。
许先生让我吃茶,我就依着桌子边站着。好像没有看见那茶杯似 的。
鲁迅先生大概看出我的不安来了,便说:
“人瘦了,这样瘦是不成的,要多吃点。”
鲁迅先生又在说玩笑话了。
“多吃就胖了,那么周先生为什么不多吃点?”
鲁迅先生听了这话就笑了,笑声是明朗的。
从七月以后鲁迅先生一天天地好起来了,牛奶,鸡汤之类,为了医 生所嘱也隔三差五地吃着,人虽是瘦了,但精神是好的。
鲁迅先生说自己体质的本质是好的,若差一点的,就让病打倒了。
这一次鲁迅先生保持了很长时间,没有下楼更没有到外边去过。
在病中,鲁迅先生不看报,不看书,只是安静地躺着。但有一张小 画是鲁迅先生放在床边上不断看着的。
那张画,鲁迅先生未生病时,和许多画一道拿给大家看过的,小得 和纸烟包里抽出来的那画片差不多。那上边画着一个穿大长裙子飞 散着头发的女人在大风里边跑,在她旁边的地面上还有小小的红玫 瑰的花朵。
记得是一张苏联某画家着色的木刻。
鲁迅先生有很多画,为什么只选了这张放在枕边。
许先生告诉我的,她也不知道鲁迅先生为什么常常看这小画。
有人来问他这样那样的,他说:
“你们自己学着做,若没有我呢!”
这一次鲁迅先生好了。
还有一样不同的,觉得做事要多做??
鲁迅先生以为自己好了,别人也以为鲁迅先生好了。
准备冬天要庆祝鲁迅先生工作三十年。
又过了三个月。
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七日,鲁迅先生病又发了,又是气喘。
十七日,一夜未眠。
十八日,终日喘着。
十九日的下半夜,人衰弱到极点了。天将发白时,鲁迅先生就像他
平日一样,工作完了,他休息了。
1939年,10月。
————————————————
【新语丝电子文库(.xys.org)(.xys2.org)】
作文七:《《回忆鲁迅先生》教案》1500字
严谨 民主 进取 奉献 七年级语文备课组 1
课题:回忆鲁迅先生 主备人:莫仁银 授课时间: 激趣亮标:
1.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日常生活点滴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2.感悟平凡生活中鲁迅既真实又丰富细腻的心灵世界。
3. 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
感悟平凡生活中鲁迅既真实又丰富细腻的心灵世界。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日常生活点滴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鲁迅的文字比较深刻含蓄,比如《无常》 《狗?猫?鼠》 ,文字大多
是批判反讽意味,字里行间透露出他威严的愤怒相,有如佛教上所显 现的降魔的佛像。你是否对他有点儿敬而远之?请谈谈你对鲁迅的印 象。有些相遇会成为终生的铭记,如今天的作者萧红与她的人生导师 鲁迅的一段相遇相知。今天我们在这篇文章中会看到另外一个鲁迅, 相信你对鲁迅会有新的认识。请大家打开课文,让我们一起来朗读。
二、预习交流
1. 作者介绍 2、写作背景 3.字词
4、整体感知:本文是一篇散文,这篇散文描述鲁迅先生许多不为
人知的生活细节,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三、合作探究
(一)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边读边做旁批。思考:
作者选择了哪些生活片段来表现鲁迅的性格? (请大家用四个字概括。 )
第 1段:笑声爽朗; 第 2段:走路轻捷; 第 3-7段:做客情景; 第 8-13段:品尝饺子; 第 14-17段:调侃玩笑; 第 18-23段:感染快乐; 第 24-26段:回复来信;第 27-31段:校样擦手; 第 35-40段:观影让车; 第 41-42段:翻书休息;第 43段:耐心陪客; 第 44-54段:通宵工作; 第 55-59段:为子尝丸;第 60-62段:亲自包书; 第 63-66段:带病校译。
(二) 请同学们用 “从 (细节描写、 事件) 看出鲁迅 ____
的性格” 句式分析鲁迅的人物形象,感受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情感。
(要求:抓住关键句和关键字词,划出来并在旁边做好批注。 )
一个和蔼宽厚的平易近人的老人,乐观爽朗、干练敏捷、风趣幽默、宽容仁
爱、热情周到、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平凡而又伟大的人。
四、合作探究
1、作者的开头,为什么从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写起?(如果把第二自然段和 第一自然段倒置,你觉得是否可以? )
从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写起,使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 跟一些人心目中“多疑善怒” 、 “冷酷无情”的鲁迅形成了鲜明对照,从而拉 近了读者与伟人的距离。
2、有人说,这篇回忆鲁迅的“琐记”是流水账,你怎么看?
(1)文章围绕鲁迅忘我工作等精神风貌和个性特点记述,并非无中心的散漫 之作; (2)文中采用撷取凡人琐事刻画悼念的对象,收到了刻骨铭心、感人至 深的艺术效果 (3)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 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中许多有 灵性的生活细节,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 (4)提供局外人所无从了解 的生活细节,再现一个真实而又富有人情味的伟人。
五、课堂小结
1、阅读鲁迅的著作,读者可以感知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今天又 通过萧红的回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感谢作家 萧红,让我们结识了“走下圣坛”的鲁迅先生,伟大而平凡。让我们一改心 目中“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形象,让人感受到鲁迅的可亲可敬可爱。
2、写作特色:(1)语言质朴浅白清新隽永
(2)善于撷取生活琐事捕捉细节
六、布置作业
1. 阅读阿累《一面》
2. 完成《学习与评价》相关习题
教学后记
严谨 民主 进取 奉献 七年级语文备课组 2
作文八:《回忆鲁迅先生教案》3200字
2011 年 12 月 14 日 课题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解决策略
第十四周
节次:
上午
第一节
回忆鲁迅先生 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表现鲁迅先生性格特点的几件事,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引导学生怎样分段; 2、针对课文内容提出具体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快速阅读课文。然后分四人小组讨论。 一、板书课题,了解鲁迅先生 1、板书课题,要求学生读题目后谈话小结:从题目中可以了解到本文主要是介绍鲁迅先生的。对于 鲁迅先生,大家都不应该不陌生吧!谁来说说? 2、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鲁迅先生的有关资料,进一步认识鲁迅先生。 3、 导入谈话: 今天, 我们随作者萧红走近鲁迅先生, 看看萧红的印象中的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分析段落结构,概括中心,理解生字词。 1、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同时要求学生勾画出本课的生字: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几件什么事?可以怎样分段? △学生朗读结束后分四人小组交流讨论上一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小结: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1——14)到鲁迅家做客、(15——17)认真读青年的来信和(18——34)踢 鬼三件事。通过这件事,体现了鲁迅先生对青年人的关爱以及高度的责任感。 2、小黑板出示生字,学生自由拼读生字,同桌交流拼读,相互检查拼读情况,试着给生字组词: 咳嗽 漱口 瞿秋白(瞿塘峡) 翟氏(翟志刚) 不济 拥挤 解剖 陪伴 踌躇 筹备 噢 嗅觉 遭殃 糟糕
三、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课文 1、针对课文内容提出具体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快速阅读课文。 1) 哪些话说明鲁迅先生的笑是真诚的, 是明朗的?用几个字来概括这一自然段的意思。 笑声明朗】 【 2)怎样理解第二自然段?【写出了鲁迅先生抖擞的精神,昂扬的斗志和雷厉风行的生活作风】 教学活动 设计 3)怎样理解第三自然段?【说明鲁迅先生的生活比较简朴,不注意穿着,不注意生活细节,不在乎 别人穿什么。从侧面说明鲁迅并不看重个人的身份地位】4)那些话说明鲁迅先生平易近人? 5)怎样理解“我说:‘天晴了,太阳出来了。’鲁迅先生和他的夫人都笑了,一种对于忧郁心境的 崭然的会心的微笑。”【为什么会是忧郁的心境,作者隐晦的告诉我们,当时的社会是黑暗的,然人觉得 压抑。“天晴了,太阳出来了。”是双关语,暗含着对光明新社会的向往。而鲁迅先生和他的夫人崭然的 会心的微笑说明他们懂得作者这句话的意思。】6)鲁迅先生工作负责吗?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7)鲁 迅先生见鬼了,但他相信吗?他怕吗?他
怎么做了?8)“鬼不就是变幻无常的吗?”采用了什么修辞手 法?9)见那鬼时小时大,时高时低,鲁迅先生是怎么想的?然后又怎么做?10)鲁迅先生胆子大么?可 从哪些词句看出来?他做了什么?实际胆子大么?鲁迅先生踢到鬼了么?11) 怎样理解最后一段? 【某些 坏人应该接受一下鲁迅先生的教育,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2、要求学生带着教师提问齐读课文,边读边想。然后分四人小组讨论教师提问,巡视指导。 四、课堂练习: 1、在文中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开朗(明朗) 轻快(轻捷) 核对(校对) 忧愁(忧郁) 轻率(草率) 犹豫(踌躇) 悲哀(欢喜) 笨重(轻捷) 开朗(忧郁) 细心(草率) 胡乱(认真) 稳定(变幻)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开朗、爽快(明朗);2)忧伤,愁闷(忧郁);3)形容高出一般的样子(崭然);4)【做事】 不认真,敷衍了事(草率);5)厌恶、痛恨到了极点(深恶痛绝);6)不好,不顶用(不济);7)犹 豫(踌躇);8)遭灾受殃(遭殃);9)不规则的改变(变幻无常);10)表示假设的连词,如果,假 如的意思(倘若),11)不发出一点声音(一声不响)。 教学反思 我认为本节课成功的关键在于: 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同时要求学生勾画出本课的生字可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第1页
2011 年 12 月 15 日 课题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解决策略
第十四周 试飞
节次:
上午
第三节
1. 齐读课题,了解这次试飞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它与众不同的意义。 2. 师生共同交流资料,对课文中的时代背景和主要人物进行初步了解。 1. 自读课文,标出各段序号。然后想一想按“试飞前”“试飞”“试飞后”可将课文分为几个部分。 2、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再将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教师提问。 一、板书课题,对相关人物进行简介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 自读课文,标出各段序号。然后想一想按“试飞前”“试飞”“试飞后”可将课文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段(1——15 自然段)介绍试飞前的时间、地点、原因、场面和人物;第二段(16——18 自 然段)介绍试飞时的具体情况;第二段(119——22 自然段)介绍试飞成功。 3 小黑板出示生字,学生自由拼读生字,同桌交流拼读,相互检查拼读情况,试着给生字组词: 宾客 髌骨 潇洒 萧然(条) 哗然 桦树 文静纤弱 迁移(居就) 舱盖 仓库 摄影机 蹑手蹑脚 心情惴惴 端正
三、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课文 1、针对课文内容提出具体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快速阅读课文。 1)试飞的时间、地点、原因
各是什么?【这是中国第一架自己研制的飞机,是非成功标志着我国成 功研制出了自己的飞机, 在我国航空史上有里程牌似的意义】 哪些词语说明场面大?主要人物有哪些? 2) 他们有什么身份?进一步说明了什么?【进一步说明了这次试飞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只许成功,不许失 败】3) “雷鸣般的掌声”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4)那一句话说明试飞非常危险?5)有一位乘客参加试飞, 究竟是谁呢?6)作者是怎样描写宋庆龄先生的外貌特征的?假如你在场你想得到这位乘客会是孙夫人 吗?7)哪句话说明人们焦灼地恳求孙总统劝阻夫人参加试飞?其中哪三个词语说明大家的意见一致,而 且心情非常紧张?8)中国的第一位飞行家是谁?从文中你了解了他那些情况?9)怎样理解 15 自然段? 教学活动 设计 【可以看出宋庆龄先生毅然决定参加试飞的目的和出发点:为了=中国的航空事业,为了中国的强大,为 了给中国人争一口气,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宋庆龄先生的勇敢之情和爱国之心从这句话就可以体现出 来。 】10)人们在劝说孙中山先生时,宋庆龄先生在干什么?这进一步说明了什么?【勇敢和决心】11) 怎样理解“夫人微微笑了笑,挥手向人们致意。【微笑是对群众最好的宽慰,意思是说,大家放心,我们 ” 一定会成功的。 我们一定会安全回来的。 12) 】 哪些词语说明飞机在空中进行的的特技表演的精彩和惊险? 13) “只见飞机像一只雄鹰在空中做出各种特技表演动作”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4)哪个词语说明宋庆 龄参加试飞后仍然心如止水,进一步说明了他的额勇敢?15)那句话可以看出宋庆龄为祖国有了自己的飞 机非常激动?为祖国的进步而高兴?16)哪句话虽然很低调,很平静,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他那高大的形 象,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2、将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教师提问,巡视指导后师生共同订正。 四、课堂练习 1、在文中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 关注(关切) 文质彬彬(温文尔雅) 娴静(文静) 希冀(希望) 劝止(劝阻) 回旋(盘旋) 反义词:漠视(关注) 平静(激动) 犹豫(毅然) 胆怯(勇敢) 粗鲁(文静) 摇晃(平稳)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坚决地,毫不犹豫的(毅然);2)【神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潇洒);3) 态度温和,举止文雅(温文尔雅)4)形容许多人吵吵嚷嚷(哗然)。5)纤细而柔弱(纤弱)。 五、家庭作业: 1. 自己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抄写生字词 教学反思 我认为本节课成功的关键在于: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练习。 第2页
作文九:《回忆鲁迅先生》1800字
8、回忆鲁迅先生
第一部分:
1、本文作者萧红是现代女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2、本文以记实的笔法,对鲁迅先生生前的一些生活琐事进行了翔实的叙述。说说从下面句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怎样的性格特征?
①“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乐观开朗
②“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敏捷果断
3、课文中的哪些细节给你的印象较深?简要谈谈理由。
4、文中描写鲁迅先生的书桌,对突出人物形象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词语“整整齐齐”、“压”、“站”用得贴切。请说说这些词语好在哪里?。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这些词语表现了鲁迅先生严谨的工作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5、读完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萧红女士的这篇文章,相信你对鲁迅先生的了解更加具体、更加深入一些了。请用几个较精练的句子概括一下鲁迅先生在你心目中的形象。
青年的良师益友,热情的文学导师,忘我的革命战士。
读选文,回答问题: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
鲁迅先生的休息,不听留声机,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床上睡觉,鲁迅先生自己说:
“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
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吃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
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
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也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大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
“轻一点儿走,轻一点儿走。”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6.从鲁迅先生陪客人一事中,你能体会出鲁迅怎样的精神品质? 热情、和蔼、有耐心。
7.结尾一段的描写有什么含义?
以描写的手法,烘托出鲁迅先生废寝忘食的工作热情,以及作者对先生由衷的敬爱之情。
8.本文作者萧红是鲁迅先生的学生,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的作家。通过这篇文章,你了解了哪些事情?(选文从哪些方面回忆了鲁迅先生?)
让我们从鲁迅先生一天内的工作和起居情况、从一个侧面了解了鲁迅先生忘我工作的精神。
9.作者强调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你有什么新的理解?
作者强调环境的特点,更好地突出鲁迅的形象高大 。 1请用简介的话概括文章所写的三件事。
.第一件事:鲁迅先生的课,让我受到很大的教育。
表现了鲁迅先生热爱祖国,他教导学生以“爱祖国”为中心进行创作。
第二件事:鲁迅先生“耳上夹铅笔”是为了改讲义的错别字。 表现了鲁迅先生教学上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
第三件事:鲁迅先生非常自然地在路边摊站着吃饭。
表现了鲁迅先生和人民平起平坐,不骄傲,和人民打成一片。 简单的概括:.(1)鲁迅待客;(2)鲁迅写作;(3)鲁迅睡眠。 2作者不厌其烦地把鲁迅先生陪客的时间一一写出来的原因是
. 强调会客时间的长、客人的多,表现鲁迅先生不知疲倦、耐心细致的工作已达到了忘我的境地。
3作者写鲁迅的夫人徐先生和儿子海婴睡觉的原因是
采用侧面烘托的方法,说明鲁迅先生的工作是利用别人睡觉的时间完成的。
4文章用白描手法刻画鲁迅先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章在描写和叙述的过程中融入了作者对鲁迅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作文十:《《萧红:回忆鲁迅先生》》18900字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的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的咳嗽起来。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鲁迅先生不大注意人的衣裳,他说:“谁穿什么衣裳我看不见得??”
鲁迅先生生的病,刚好了一点,他坐在躺椅上,抽着烟,那天我穿着新奇的大红的上衣,很宽的袖子。
鲁迅先生说:“这天气闷热起来,这就是梅雨天。”他把他装在象牙烟嘴上的香烟,又用手装得紧一点,往下又说了别的。
许先生忙着家务,跑来跑去,也没有对我的衣裳加以鉴赏。
于是我说:“周先生,我的衣裳漂亮不漂亮,”
鲁迅先生从上往下看了一眼:“不大漂亮。”
过了一会又接着说:“你的裙子配的颜色不对,并不是红上衣不好看,各种颜色都是好看的,红上衣要配红裙子,不然就是黑裙子,咖啡色的就不行了;这两种颜色放在一起很浑浊??你没看到外国人在街上走的吗,绝没有下边穿一件绿裙子,上边穿一件紫上衣,也没有穿一件红裙子而后穿一件白上衣的??”
鲁迅先生就在躺椅上看着我:“你这裙子是咖啡色的,还带格子,颜色浑浊得很,所以把红色衣裳也弄得不漂亮了。”
“??人瘦不要穿黑衣裳,人胖不要穿白衣裳;脚长的女人一定要穿黑鞋子,脚短就一定要穿白鞋子;方格子的衣裳胖人不能穿,但比横格子的还好;横格子的胖人穿上,就把胖子更往两边裂着,更横宽了,胖子要穿竖条子的,竖的把人显得长,横的把人显的宽??”
那天鲁迅先生很有兴致,把我一双短统靴子也略略批评一下,说我的短靴是军人穿的,因为靴子的前后都有一条线织的拉手,这拉手据鲁迅先生说是放在裤子下边的??
我说:“周先生,为什么那靴子我穿了多久了而不告诉我,怎么现在才想起来呢,现在我不是不穿了吗,我穿的这不是另外的鞋吗,”
“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我一说你该不穿了。”
那天下午要赴一个筵会去,我要许先生给我找一点布条或绸条束一束头发。许先生拿了来米色的绿色的还有桃红色的。经我和许先生共同选定的是米色的。为着取美,把那桃红色的,许先生举起来放在我的头发上,并且许先生很开心地说着:
“好看吧~多漂亮~”
我也非常得意,很规矩又顽皮地在等着鲁迅先生往这边看我们。
鲁迅先生这一看,脸是严肃的,他的眼皮往下一放向着我们这边看着:
“不要那样装饰她??”
许先生有点窘了。
我也安静下来。
鲁迅先生在北平教书时,从不发脾气,但常常好用这种眼光看人,许先生常跟我讲。她在女师大读书时,周先生在课堂上,一生气就用眼睛往下一掠,看着他们,这种眼光是鲁迅先生在记范爱农先生的文字曾自己述说过,而谁曾接触过这种眼光的人就会感到一个时代的全智者的催逼。
我开始问:“周先生怎么也晓得女人穿衣裳的这些事情呢,”
“看过书的,关于美学的。”
“什么时候看的??”
“大概是在日本读书的时候??”
“买的书吗,”
“不一定是买的,也许是从什么地方抓到就看的??”
“看了有趣味吗,”
“随便看看??”
“周先生看这书做什么,”
“??”没有回答,好像很难以答。
许先生在旁说:“周先生什么书都看的。”
1
在鲁迅先生家里作客人,刚开始是从法租界来到虹口,搭电车也要差不多一个钟头的工夫,所以那时候来的次数比较少。记得有一次谈到半夜了,一过十二点电车就没有的,但那天不知讲了些什么,讲到一个段落就看看旁边小长桌上的圆钟,十一点半了,十一点四十五分了,电车没有了。
“反正已十二点,电车也没有,那么再坐一会。”许先生如此劝着。
鲁迅先生好像听了所讲的什么引起了幻想,安顿地举着象牙烟嘴在沉思着。
一点钟以后,送我(还有别的朋友)出来的是许先生,外边下着的蒙蒙的小雨,弄堂里灯光全然灭掉了,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坐小汽车回去,并且一定嘱咐许先生付钱。
以后也住到北四川路来,就每夜饭后必到大陆新村来了,刮风的天,下雨的天,几乎没有间断的时候。
鲁迅先生很喜欢北方饭,还喜欢吃油炸的东西喜欢吃硬的东西,就是后来生病的时候,也不大吃牛奶。鸡汤端到旁边用调羹舀了一二下就算了事。
有一天约好我去包饺子吃,那还是住在法租界,所以带了外国酸菜和用绞肉机绞成的牛肉,就和许先生站在客厅后边的方桌边包起来。海婴公子围着闹的起劲,一会按成圆饼的面拿去了,他说做了一只船来,送在我们的眼前,我们不看他,转身他又做了一只小鸡。许先生和我都不去看他,对他竭力避免加以赞美,若一赞美起来,怕他更做的起劲。
客厅后边没到黄昏就先黑了,背上感到些微微的寒凉,知道衣裳不够了,但为着忙,没有加衣裳去。等把饺子包完了看看那数目并不多,这才知道许先生我们谈话谈得太多,误了工作。许先生怎样离开家的,怎样到天津读书的,在女师大读书时怎样做了家庭教师。她去考家庭教师的那一段描写,非常有趣,只取一名,可是考了好几十名,她之能够当选算是难的了。指望对于学费有点补助,冬天来了,北平又冷,那家离学校又远,每月除了车子钱之外,若伤风感冒还得自己拿出买阿司匹林的钱来,每月薪金十元要从西城跑到东城??
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明朗的鲁迅先生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那一天吃得是很好的。
以后我们又做过韭菜合子,又做过荷叶饼,我一提议鲁迅先生必然赞成,而我做的又不好,可是鲁迅还是在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
因为鲁迅先生胃不大好,每饭后必吃“脾自美”药丸一二粒。
有一天下午鲁迅先生正在校对着瞿秋白的《海上述林》,我一走进卧室去,从那圆转椅上鲁迅先生转过来了,向着我,还微微站起了一点。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
刚刚我不是来过了吗,怎么会好久不见,就是上午我来的那次周先生忘记了,可是我也每天来呀??怎么都忘记了吗,
周先生转身坐在躺椅上才自己笑起来,他是在开着玩笑。
梅雨季,很少有晴天,一天的上午刚一放晴,我高兴极了,就到鲁迅先生家去了,跑得上楼还喘着。鲁迅先生说:“来啦~”我说:“来啦~”
我喘着连茶也喝不下。
鲁迅先生就问我:
“有什么事吗,”
我说:“天晴啦,太阳出来啦。”
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崭然的会心的笑。
海婴一看到我非拉我到院子里和他一道玩不可,拉我的头发或拉我的衣裳。
为什么他不拉别人呢,据周先生说:“他看你梳着辫子,和他差不多,别人在他眼里都是大人,就看你小。”
许先生问着海婴:“你为什么喜欢她呢,不喜欢别人,”
“她有小辫子。”说着就来拉我的头发。
鲁迅先生家生客人很少,几乎没有,尤其是住在他家里的人更没有。一个礼拜六的晚上,在二楼上鲁迅先生的卧室里摆好了晚饭,围着桌子坐满了人。每逢礼拜六晚上都是这样的,周建人先生带着全家来拜访的。在桌子边坐着一个很瘦的很高的穿着中国小背心的人,鲁迅先生介绍说:“这是位同乡,是商人。”
初看似乎对的,穿着中国裤子,头发剃的很短。当吃饭时,他还让别人酒,也给我倒一盅,态度很活泼,不大像个商人;等吃完了饭,又谈到《伪自由书》及《二心集》。这个商人,开明得很,在中国不常见。没有见过的就总不大放心。
下一次是在楼下客厅后的方桌上吃晚饭,那天很晴,一阵阵的刮着热风,虽然黄昏了,客厅后还不昏黑。鲁迅先生是新剪的头发,还能记得桌上有一盘黄花鱼,大概是顺着鲁迅先生的口味,是用油煎的。鲁迅先生前面摆着一碗酒,酒碗是扁
2
扁的,好像用做吃饭的饭碗。那位商人先生也能喝酒,酒瓶就站在他的旁边。他说蒙古人什么样,苗人什么样,从西藏经过时,那西藏女人见了男人追她,她就如何如何。
这商人可真怪,怎么专门走地方,而不做买卖,并且鲁迅先生的书他也全读过,一开口这个,一开口那个。并且海婴叫他×先生,我一听那×字就明白他是谁了。×先生常常回来得很迟,从鲁迅先生家里出来,在弄堂里遇到了几次。
有一天晚上×先生从三楼下来,手里提着小箱子,身上穿着长袍子,站在鲁迅先生的面前,他说他要搬了。他告了辞,许先生送他下楼去了。这时候周先生在地板上绕了两个圈子,问我说:
“你看他到底是商人吗,”
“是的。”我说。
鲁迅先生很有意思的在地板上走几步,而后向我说:“他是贩卖私货的商人,是贩卖精神上的??”
×先生走过二万五千里回来的。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字不一定要写得好,但必须得使人一看了就认识,年轻人现在都太忙了??他自己赶快胡乱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多少工夫,他不管。反正这费了功夫不是他的。这存心是不太好的。”
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鲁迅先生坐在××电影院楼上的第一排,那片名忘记了,新闻片是苏联纪念五一节的红场。
“这个我怕看不到的??你们将来可以看得到。”鲁迅先生向我们周围的人说。
珂勒惠支的画,鲁迅先生最佩服,同时也很佩服她的做人。珂勒惠支受希特拉的压迫,不准她做教授,不准她画画,鲁迅先生常讲到她。
史沫特烈,鲁迅先生也讲到,她是美国女子,帮助印度独立运动,现在又在援助中国。
鲁迅先生介绍人去看的电影:《夏伯阳》,《复仇艳遇》??其余的如《人猿泰山》??或者非洲的怪兽这一类的影片,也常介绍给人的。鲁迅先生说:“电影没有什么好的,看看鸟兽之类倒可以增加些对于动物的知识。”
鲁迅先生不游公园,住在上海十年,兆丰公园没有进过。虹口公园这么近也没有进过。春天一到了,我常告诉周先生,我说公园里的土松软了,公园里的风多么柔和。周先生答应选个晴好的天气,选个礼拜日,海婴休假日,好一道去,坐一乘小汽车一直开到兆丰公园,也算是短途旅行。但这只是想着而未有做到,并且把公园给下了定义。鲁迅先生说:“公园的样子我知道的??一进门分做两条路,一条通左边,一条通右边,沿着路种着点柳树什么树的,树下摆着几张长椅子,再远一点有个水池子。”
我是去过兆丰公园的,也去过虹口公园或是法国公园的,仿佛这个定义适用在任何国度的公园设计者。
鲁迅先生不戴手套,不围围巾,冬天穿着黑土蓝的棉布袍子,头上戴着灰色毡帽,脚穿黑帆布胶皮底鞋。
胶皮底鞋夏天特别热,冬天又凉又湿,鲁迅先生的身体不算好,大家都提议把这鞋子换掉。鲁迅先生不肯,他说胶皮底鞋子走路方便。
“周先生一天走多少路呢,也不就一转弯到×××书店走一趟吗,”
鲁迅先生笑而不答。
“周先生不是很好伤风吗,不围巾子,风一吹不就伤风了吗,”
鲁迅先生这些个都不习惯,他说:
“从小就没戴过手套围巾,戴不惯。”
鲁迅先生一推开门从家里出来时,两只手露在外边,很宽的袖口冲着风就向前走,腋下夹着个黑绸子印花的包袱,里边包着书或者是信,到老靶子路书店去了。
那包袱每天出去必带出去,回来必带回来。出去时带着给青年们的信,回来又从书店带来新的信和青年请鲁迅先生看的稿子。
鲁迅先生抱着印花包袱从外边回来,还提着一把伞,一进门客厅早坐着客人,把伞挂在衣架上就陪客人谈起话来。谈了很久了,伞上的水滴顺着伞杆在地板上已经聚了一堆水。
鲁迅先生上楼去拿香烟,抱着印花包袱,而那把伞也没有忘记,顺手也带到楼上去。鲁迅先生的记忆力非常之强,他的东西从不随便散置在任何地方。鲁迅先生很喜欢北方口味。许先生想请一个北方厨子,鲁迅先生以为开销太大,请不得的,男佣人,至少要十五元钱的工钱。
所以买米买炭都是许先生下手。我问许先生为什么用两个女佣人都是年老的,都是六七十岁的,许先生说她们做惯了,海婴的保姆,海婴几个月时就在这里。
正说着那矮胖胖的保姆走下楼梯来了,和我们打了个迎面。
3
“先生,没吃茶吗,”她赶快拿了杯子去倒茶,那刚刚下楼时气喘的声音还在喉管里咕噜咕噜的,她确实年老了。
来了客人,许先生没有不下厨房的,菜食很丰富,鱼,肉??都是用大碗装着,起码四五碗,多则七八碗。可是平常就只三碗菜:一碗素炒豌豆苗,一碗笋炒咸菜,再一碗黄花鱼。
这菜简单到极点。
鲁迅先生的原稿,在拉都路一家炸油条的那里用着包油条,我得到了一张,是译《死魂灵》的原稿,写信告诉了鲁迅先生。鲁迅先生不以为希奇,许先生倒很生气。
鲁迅先生出书的校样,都用来揩桌,或做什么的。请客人在家里吃饭,吃到半道,鲁迅先生回身去拿来校样给大家分着。客人接到手里一看,这怎么可以,鲁迅先生说:
“擦一擦,拿着鸡吃,手是腻的。”
到洗澡间去,那边也摆着校样纸。
许先生从早晨忙到晚上,在楼下陪客人,一边还手里打着毛线。不然就是一边谈着话一边站起来用手摘掉花盆里花上已干枯了的叶子。许先生每送一个客人,都要送到楼下门口,替客人把门开开,客人走出去而后轻轻地关了门再上楼来。
来了客人还到街上去买鱼或买鸡,买回来还要到厨房里去工作。
鲁迅先生临时要寄一封信,就得许先生换起皮鞋子来到邮局或者大陆新村旁边信筒那里去。落着雨天,许先生就打起伞来。
许先生是忙的,许先生的笑是愉快的,但是头发有一些是白了的。
夜里去看电影,施高塔路的汽车房只有一辆车,鲁迅先生一定不坐,一定让我们坐。许先生,周建人夫人??海婴,周建人先生的三位女公子。我们上车了。
鲁迅先生和周建人先生,还有别的一二位朋友在后边。
看完了电影出来,又只叫到一部汽车,鲁迅先生又一定不肯坐,让周建人先生的全家坐着先走了。
鲁迅先生旁边走着海婴,过了苏州河的大桥去等电车去了。等了二三十分钟电车还没有来,鲁迅先生依着沿苏州河的铁栏杆坐在桥边的石围上了,并且拿出香烟来,装上烟嘴,悠然地吸着烟。
海婴不安地来回地乱跑,鲁迅先生还招呼他和自己并排坐下。
鲁迅先生坐在那和一个乡下的安静老人一样。
鲁迅先生吃的是清茶,其余不吃别的饮料。咖啡、可可、牛奶、汽水之类,家里都不预备。
鲁迅先生陪客人到深夜,必同客人一道吃些点心。那饼干就是从铺子里买来的,装在饼干盒子里,到夜深许先生拿着碟子取出来,摆在鲁迅先生的书桌上。吃完了,许先生打开立柜再取一碟。还有向日葵子差不多每来客人必不可少。鲁迅先生一边抽着烟,一边剥着瓜子吃,吃完了一碟鲁迅先生必请许先生再拿一碟来。
鲁迅先生备有两种纸烟,一种价钱贵的,一种便宜的。便宜的是绿听子的,我不认识那是什么牌子,只记得烟头上带着黄纸的嘴,每五十支的价钱大概是四角到五角,是鲁迅先生自己平日用的。另一种是白听子的,是前门烟,用来招待客人的,白听烟放在鲁迅先生书桌的抽屉里。来客人鲁迅先生下楼,把它带到楼下去,客人走了,又带回楼上来照样放在抽屉里。而绿听子的永远放在书桌上,是鲁迅先生随时吸着的。
鲁迅先生的休息,不听留声机,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床上睡觉,鲁迅先生自己说:
“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
鲁迅先生从下午二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完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吃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三点钟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
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来管理家务。)海婴这时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么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高大。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
“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4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鲁迅先生喜欢吃一点酒,但是不多吃,吃半小碗或一碗。鲁迅先生吃的是中国酒,多半是花雕。
老靶子路有一家小吃茶店,只有门面一间,在门面里边设座,座少,安静,光线不充足,有些冷落。鲁迅先生常到这里吃茶店来,有约会多半是在这里边,老板是犹太也许是白俄,胖胖的,中国话大概他听不懂。
鲁迅先生这一位老人,穿着布袍子,有时到这里来,泡一壶红茶,和青年人坐在一道谈了一两个钟头。
有一天鲁迅先生的背后那茶座里边坐着一位摩登女子,身穿紫裙子黄衣裳,头戴花帽子??那女子临走时,鲁迅先生一看她,用眼瞪着她,很生气地看了她半天。而后说:
“是做什么的呢,”
鲁迅先生对于穿着紫裙子黄衣裳,花帽子的人就是这样看法的。
鬼到底是有的没有的,传说上有人见过,还跟鬼说过话,还有人被鬼在后边追赶过,吊死鬼一见了人就贴在墙上。但没有一个人捉住一个鬼给大家看看。
鲁迅先生讲了他看见过鬼的故事给大家听:
“是在绍兴??”鲁迅先生说,“三十年前??”
那时鲁迅先生从日本读书回来,在一个师范学堂里也不知是什么学堂里教书,晚上没有事时,鲁迅先生总是到朋友家去谈天。这朋友住的离学堂几里路,几里路不算远,但必得经过一片坟地。谈天有的时候就谈得晚了,十一二点钟才回学堂的事也常有,有一天鲁迅先生就回去得很晚,天空有很大的月亮。
鲁迅先生向着归路走得很起劲时,往远处一看,远远有一个白影。
鲁迅先生不相信鬼的,在日本留学时是学的医,常常把死人抬来解剖的,鲁迅先生解剖过二十几个,不但不怕鬼,对死人也不怕,所以对坟地也就根本不怕。仍旧是向前走的。
走了不几步,那远处的白影没有了,再看突然又有了。并且时小时大,时高时低,正和鬼一样。鬼不就是变幻无常的吗,
鲁迅先生有点踌躇了,到底向前走呢,还是回过头来走,本来回学堂不止这一条路,这不过是最近的一条就是了。
鲁迅先生仍是向前走,到底要看一看鬼是什么样,虽然那时候也怕了。
鲁迅先生那时从日本回来不久,所以还穿着硬底皮鞋。鲁迅先生决心要给那鬼一个致命的打击,等走到那白影旁边时,那白影缩小了,蹲下了,一声不响地靠住了一个坟堆。
鲁迅先生就用了他的硬皮鞋踢了出去。
那白影噢的一声叫起来,随着就站起来,鲁迅先生定眼看去,他却是个人。
鲁迅先生说在他踢的时候,他是很害怕的,好像若一下不把那东西踢死,自己反而会遭殃的,所以用了全力踢出去。
原来是个盗墓子的人在坟场上半夜作着工作。
鲁迅先生说到这里就笑了起来。
“鬼也是怕踢的,踢他一脚就立刻变成人了。”
我想,倘若是鬼常常让鲁迅先生踢踢倒是好的,因为给了他一个作人的机会。
从福建菜馆叫的菜,有一碗鱼做的丸子。
海婴一吃就说不新鲜,许先生不信,别的人也都不信。因为那丸子有的新鲜,有的不新鲜,别人吃到嘴里的恰好都是没有改味的。
许先生又给海婴一个,海婴一吃,又不是好的,他又嚷嚷着。别人都不注意,鲁迅先生把海婴碟里的拿来尝尝,果然不是新鲜的。鲁迅先生说:
“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
????
以后我想起这件事来,私下和许先生谈过,许先生说:“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
鲁迅先生包一个纸包也要包得整整齐齐,常常把要寄出的书,鲁迅先生从许先生手里拿过来自己包,许先生本来包得多么好,而鲁迅先生还要亲自动手。
鲁迅先生把书包好了,用细绳捆上,那包方方正正的,连一个角也不准歪一点或扁一点,而后拿着剪刀,把捆书的那绳头都剪得整整齐齐。
5
就是包这书的纸都不是新的,都是从街上买东西回来留下来的。许先生上街回来把买来的东西一打开随手就把包东西的牛皮纸折起来,随手把小细绳卷了一个卷。若小细绳上有一个疙瘩,也要随手把它解开的。准备着随时用随时方便。
鲁迅先生住的是大陆新村九号。一进弄堂口,满地铺着大方块的水门汀,院子里不怎样嘈杂,从这院子出入的有时候是外国人,也能够看到外国小孩在院子里零星的玩着。
鲁迅先生隔壁挂着一块大的牌子,上面写着一个“茶”字。
在一九三五年十月一日。
鲁迅先生的客厅里摆着长桌,长桌是黑色的,油漆不十分新鲜,但也并不破旧,桌上没有铺什么桌布,只在长桌的当心摆着一个绿豆青色的花瓶,花瓶里长着几株大叶子的万年青。围着长桌有七八张木椅子。尤其是在夜里,全弄堂一点什么声音也听不到。
那夜,就和鲁迅先生和许先生一道坐在长桌旁边喝茶的。当夜谈了许多关于伪满洲国的事情,从饭后谈起,一直谈到九点钟十点钟而后到十一点钟。时时想退出来,让鲁迅先生好早点休息,因为我看出来鲁迅先生身体不大好,又加上听许先生说过,鲁迅先生伤风了一个多月,刚好了的。
但鲁迅先生并没有疲倦的样子。虽然客厅里也摆着一张可以卧倒的藤椅,我们劝他几次想让他坐在藤椅上休息一下,但是他没有去,仍旧坐在椅子上。并且还上楼一次,去加穿了一件皮袍子。
那夜鲁迅先生到底讲了些什么,现在记不起来了。也许想起来的不是那夜讲的而是以后讲的也说不定。过了十一点,天就落雨了,雨点淅沥淅沥地打在玻璃窗上,窗子没有窗帘,所以偶一回头,就看到玻璃窗上有小水流往下流。夜已深了,并且落了雨,心里十分着急,几次站起来想要走,但是鲁迅先生和许先生一再说再坐一下:“十二点以前终归有车子可搭的。”所以一直坐到将近十二点,才穿起雨衣来,打开客厅外边的响着的铁门,鲁迅先生非要送到铁门外不可。我想为什么他一定要送呢,对于这样年轻的客人,这样的送是应该的吗,雨不会打湿了头发,受了寒伤风不又要继续下去吗,站在铁门外边,鲁迅先生说,并且指着隔壁那家写着“茶”字的大牌子:“下次来记住这个‘茶’字,就是这个‘茶’的隔壁。”而且伸出手去,几乎是触到了钉在锁门旁边的那个九号的‘九’字,“下次来记住茶的旁边九号。”
于是脚踏着方块的水门汀,走出弄堂来,回过身去往院子里边看了一看,鲁迅先生那一排房子统统是黑洞洞的,若不是告诉的那样清楚,下次来恐怕要记不住的。
鲁迅先生的卧室,一张铁架大床,床顶上遮着许先生亲手做的白布刺花的围子,顺着床的一边折着两床被子,都是很厚的,是花洋布的被面。挨着门口的床头的方面站着抽屉柜。一进门的左手摆着八仙桌,桌子的两旁藤椅各一,立柜站在和方桌一排的墙角,立柜本是挂衣服的,衣裳却很少,都让糖盒子、饼干桶子、瓜子罐给塞满了。有一次××老板的太太来拿版权的图章花,鲁迅先生就从立柜下边大抽屉里取出的。沿着墙角往窗子那边走,有一张装饰台,桌子上有一个方形的满浮着绿草的玻璃养鱼池,里边游着的不是金鱼而是灰色的扁肚子的小鱼。除了鱼池之外另有一只圆的表,其余那上边满装着书。铁床架靠窗子的那头的书柜里书柜外都是书。最后是鲁迅先生的写字台,那上边也都是书。
鲁迅先生家里,从楼上到楼下,没有一个沙发。鲁迅先生工作时坐的椅子是硬的,到楼下陪客人时坐的椅子又是硬的。
鲁迅先生的写字台面向着窗子,上海弄堂房子的窗子差不多满一面墙那么大,鲁迅先生把它关起来,因为鲁迅先生工作起来有一个习惯,怕吹风,风一吹,纸就动,时时防备着纸跑,文章就写不好。所以屋子里热得和蒸笼似的,请鲁迅先生到楼下去,他又不肯,鲁迅先生的习惯是不换地方。有时太阳照进来,许先生劝他把书桌移开一点都不肯。只有满身流汗。
鲁迅先生的写字桌,铺了张蓝格子的油漆布,四角都用图钉按着。桌子上有小砚台一方,墨一块,毛笔站在笔架上。笔架是烧瓷的,在我看来不很细致,是一个龟,龟背上带着好几个洞,笔就插在那洞里。鲁迅先生多半是用毛笔的,钢笔也不是没有,是放在抽屉里。桌上有一个方大的白瓷的烟灰盒,还有一个茶杯,杯子上戴着盖。
鲁迅先生的习惯与别人不同,写文章用的材料和来信都压在桌子上,把桌子都压得满满的,几乎只有写字的地方可以伸开手,其余桌子的一半被书或纸张占有着。
左手边的桌角上有一个带绿灯罩的台灯,那灯泡是横着装的,在上海那是极普通的台灯。
冬天在楼上吃饭,鲁迅先生自己拉着电线把台灯的机关从棚顶的灯头上拔下,而后装上灯泡子。等饭吃过,许先生再把电线装起来,鲁迅先生的台灯就是这样做成的,拖着一根长长的电线在棚顶上。
鲁迅先生的文章,多半是在这台灯下写。因为鲁迅先生的工作时间,多半是下半夜一两点起,天将明了休息。
卧室就是如此,墙上挂着海婴公子一个月婴孩的油画像。
挨着卧室的后楼里边,完全是书了,不十分整齐,报纸和杂志或洋装的书,都混在这间屋子里,一走进去多少还有些纸张气味。地板被书遮盖得太小了,几乎没有了,大网篮也堆在书中。墙上拉着一条绳子或者是铁丝,就在那上边系了小提盒、铁丝笼之类。风干荸荠就盛在铁丝笼,扯着的那铁丝几乎被压断了在弯弯着。一推开藏书室的窗子,窗子外边还挂着一筐风干荸荠。
6
“吃吧,多得很,风干的,格外甜。”许先生说。
楼下厨房传来了煎菜的锅铲的响声,并且两个年老的娘姨慢重重地在讲一些什么。
厨房是家庭最热闹的一部分。整个三层楼都是静静的,喊娘姨的声音没有,在楼梯上跑来跑去的声音没有。鲁迅先生家里五六间房子只住着五个人,三位是先生的全家,余下的二位是年老的女佣人。
来了客人都是许先生亲自倒茶,即或是麻烦到娘姨时,也是许先生下楼去吩咐,绝没有站到楼梯口就大声呼唤的时候。所以整个房子都在静悄悄之中。
只有厨房比较热闹了一点,自来水哗哗地流着,洋瓷盆在水门汀的水池子上每拖一下磨着嚓嚓地响,洗米的声音也是嚓嚓的。鲁迅先生很喜欢吃竹笋的,在菜板上切着笋片笋丝时,刀刃每划下去都是很响的。其实比起别人家的厨房来却冷清极了,所以洗米声和切笋声都分开来听得样样清清晰晰。
客厅的一边摆着并排的两个书架,书架是带玻璃橱的,里边有朵斯托益夫斯基的全集和别的外国作家的全集,大半都是日文译本。地板上没有地毯,但擦得非常干净。
海婴公子的玩具橱也站在客厅里,里边是些毛猴子,橡皮人,火车汽车之类,里边装的满满的,别人是数不清的,只有海婴自己伸手到里边找些什么就有什么。过新年时在街上买的兔子灯,纸毛上已经落了灰尘了,仍摆在玩具橱顶上。
客厅只有一个灯头,大概五十烛光。客厅的后门对着上楼的楼梯,前门一打开有一个一方丈大小的花园,花园里没有什么花看,只有一株很高的七八尺高的小树,大概那树是柳桃,一到了春天,喜欢生长蚜虫,忙得许先生拿着喷蚊虫的机器,一边陪着谈话,一边喷着杀虫药水。沿着墙根,种了一排玉米,许先生说:“这玉米长不大的,这土是没有养料的,海婴一定要种。”
春天,海婴在花园里掘着泥沙,培植着各种玩艺。
三楼则特别静了,向着太阳开着两扇玻璃门,门外有一个水门汀的突出的小廊子,春天很温暖的抚摸着门口长垂着的帘子,有时帘子被风打得很高,飘扬的饱满的和大鱼泡似的。那时候隔院的绿树照进玻璃门扇里边来了。
海婴坐在地板上装着小工程师在修着一座楼房,他那楼房是用椅子横倒了架起来修的,而后遮起一张被单来算作屋瓦,全个房子在他自己拍着手的赞誉声中完成了。
这间屋感到些空旷和寂寞,既不像女工住的屋子,又不像儿童室。海婴的眠床靠着屋子的一边放着,那大圆顶帐子日里也不打起来,长拖拖的好像从棚顶一直拖到地板上,那床是非常讲究的,属于刻花的木器一类的。许先生讲过,租这房子时,从前一个房客转留下来的。海婴和他的保姆,就睡在五六尺宽的大床上。
冬天烧过的火炉,三月里还冷冰冰的在地板上站着。
海婴不大在三楼上玩的,除了到学校去,就是在院里踏脚踏车,他非常欢喜跑跳,所以厨房,客厅,二楼,他是无处不跑的。
三楼整天在高处空着,三楼的后楼住着另一个老女工,一天很少上楼来,所以楼梯擦过之后,一天到晚干净的溜明。
一九三六年三月里鲁迅先生病了,靠在二楼的躺椅上,心脏跳动得比平日厉害,脸包色微灰了一点。
许先生正相反的,脸色是红的,眼睛显得大了,讲话的声音是平静的,态度并没有比平日慌张。在楼下一走进客厅来许先生就告诉说:
“周先生病了,气喘??喘得厉害,在楼上靠在躺椅上。”
鲁迅先生呼喘的声音,不用走到他的旁边,一进了卧室就听得到的。鼻子和胡须在扇着,胸部一起一落。眼睛闭着,差不多永久不离开手的纸烟,也放弃了。藤椅后边靠着枕头,鲁迅先生的头有些向后,两只手空闲地垂着。眉头仍和平日一样没有聚皱,脸上是平静的,舒展的,似乎并没有任何痛苦加在身上。
“来了吧,”鲁迅先生睁一睁眼睛,“不小心,着了凉呼吸困难??到藏书的房子去翻一翻书??那房子因为没有人住,特别凉??回来就??”
许先生看周先生说话吃力,赶紧接着说周先生是怎样气喘的。
医生看过了,吃了药,但喘并未停。下午医生又来过,刚刚走。
卧室在黄昏里边一点一点地暗下去,外边起了一点小风,隔院的树被风摇着发响。别人家的窗子有的被风打着发出自动关开的响声,家家的流水道都是哗啦哗啦的响着水声,一定是晚餐之后洗着杯盘的剩水。晚餐后该散步的散步去了,该会朋友的会友去了,弄堂里来去的稀疏不断地走着人,而娘姨们还没有解掉围裙呢,就依着后门彼此搭讪起来。小孩子们三五一伙前门后门地跑着,弄堂外汽车穿来穿去。
鲁迅先生坐在躺椅上,沉静地,不动地阖着眼睛,略微灰了的脸色被炉里的火染红了一点。纸烟听子蹲在书桌上,盖着盖子,茶杯也蹲在桌子上。
7
许先生轻轻地在楼梯上走着,许先生一到楼下去,二楼就只剩了鲁迅先生一个人坐在椅子上,呼喘把鲁迅先生的胸部有规律性的抬得高高的。
鲁迅先生必得休息的,须藤老医生这样说的。可是鲁迅先生从此不但没有休息,并且脑子里所想的更多了,要做的事情都像非立刻就做不可,校《海上述林》的校样,印珂勒惠支的画,翻译《死魂灵》下部,刚好了,这些就都一起开始了,还计算着出三十年集(即鲁迅全集)。
鲁迅先生感到自己的身体不好,就更没有时间注意身体,所以要多作,赶快作。当时大家不解其中的意思,都以为鲁迅先生不加以休息不以为然,后来读了鲁迅先生《死》的那篇文章才了然了。
鲁迅先生知道自己的健康不成了,工作的时间没有几年了,死了是不要紧的,只要留给人类更多,鲁迅先生就是这样。
不久书桌上德文字典和日文字典都摆起来了,果戈里的《死魂灵》,又开始翻译了。
鲁迅先生的身体不大好,容易伤风,伤风之后,照常要陪客人,回信,校稿子。所以伤风之后总要拖下去一个月或半个月的。
瞿秋白的《海上述林》校样,一九三五年冬,一九三六年的春天,鲁迅先生不断地校着,几十万字的校样,要看三遍,而印刷所送校样来总是十页八页的,并不是统统一道地送来,所以鲁迅先生不断地被这校样催索着,鲁迅先生竟说:
“看吧,一边陪着你们谈话,一边看校样,眼睛可以看,耳朵可以听??”
有时客人来了,一边说着笑话,鲁迅先生一边放下了笔。有的时候也说:“几个字了??请坐一坐??”
一九三五年冬天许先生说:
“周先生的身体是不如从前了。”
有一次鲁迅先生到饭馆里去请客,来的时候兴致很好,还记得那次吃了一只烤鸭子,整个的鸭子用大钢叉子叉上来时,大家看这鸭子烤的又油又亮的,鲁迅先生也笑了。
菜刚上满了,鲁迅先生就到躺椅上吸一支烟,并且阖一阖眼睛。一吃完了饭,有的喝了酒的,大家都闹乱了起来,彼此抢着苹果,彼此讽刺着玩,说着一些人可笑的话。而鲁迅先生这时候,坐在躺椅上,阖着眼睛,很庄严地在沉默着,让拿在手上纸烟的烟丝,袅袅地上升着。
别人以为鲁迅先生也是喝多了酒吧~
许先生说,并不的。
“周先生的身体是不如从前了,吃过了饭总要闭一闭眼睛稍微休息一下,从前一向没有这习惯。”
周先生从椅子上站起来了,大概说他喝多了酒的话让他听到了。
“我不多喝酒的。小的时候,母亲常提到父亲喝了酒,脾气怎样坏,母亲说,长大了不要喝酒,不要像父亲那样子??所以我不多喝的??从来没喝醉过??”
鲁迅先生休息好了,换了一支烟,站起来也去拿苹果吃,可是苹果没有了。鲁迅先生说:
“我争不过你们了,苹果让你们抢没了。”
有人抢到手的还在保存着的苹果,奉献出来,鲁迅先生没有吃,只在吸烟。
一九三六年春,鲁迅先生的身体不大好,但没有什么病,吃过了夜饭,坐在躺椅上,总要闭一闭眼睛沉静一会。
许先生对我说,周先生在北平时,有时开着玩笑,手按着桌子一跃就能够跃过去,而近年来没有这么做过。大概没有以前那么灵便了。
这话许先生和我是私下讲的:鲁迅先生没有听见,仍靠在躺椅上沉默着呢。
许先生开了火炉门,装着煤炭哗哗地响,把鲁迅先生震醒了。一讲起话来鲁迅先生的精神又照常一样。
鲁迅先生睡在二楼的床上已经一个多月了,气喘虽然停止。但每天发热,尤其是在下午热度总在三十八度三十九度之间,有时也到三十九度多,那时鲁迅先生的脸是微红的,目力是疲弱的,不吃东西,不大多睡,没有一些呻吟,似乎全身都没有什么痛楚的地方。躺在床上的时候张开眼睛看着,有的时候似睡非睡的安静地躺着,茶吃得很少。差不多一刻也不停地吸烟,而今几乎完全放弃了,纸烟听子不放在床边,而仍很远的蹲在书桌上,若想吸一支,是请许先生付给的。
许先生从鲁迅先生病起,更过度地忙了。按着时间给鲁迅先生吃药,按着时间给鲁迅先生试温度表,试过了之后还要把一张医生发给的表格填好,那表格是一张硬纸,上面画了无数根线,许先生就在这张纸上拿着米度尺画着度数,那表画得和尖尖的小山丘似的,又像尖尖的水晶石,高的低的一排连地站着。许先生虽每天画,但那像是一条接连不断的线,不过从低处到高处,从高处到低处,这高峰越高越不好,也就是鲁迅先生的热度越高了。
来看鲁迅先生的人,多半都不到楼上来了,为的请鲁迅先生好好地静养,所以把客人这些事也推到许先生身上来了。还有书、报、信,都要许先生看过,必要的就告诉鲁迅先生,不十分必要的,就先把它放在一处放一放,等鲁迅先生好些了再取出来交给他。然而这家庭里边还有许多琐事,比方年老的娘姨病了,要请两天假;海婴的牙齿脱掉一个要到牙医那里去
8
看过,但是带他去的人没有,又得许先生。海婴在幼稚园里读书,又是买铅笔,买皮球,还有临时出些个花头,跑上楼来了,说要吃什么花生糖,什么牛奶糖,他上楼来是一边跑着一边喊着,许先生连忙拉住了他,拉他下了楼才跟他讲:
“爸爸病啦,”而后拿出钱来,嘱咐好了娘姨,只买几块糖而不准让他格外的多买。
收电灯费的来了,在楼下一打门,许先生就得赶快往楼下跑,怕的是再多打几下,就要惊醒了鲁迅先生。
海婴最喜欢听讲故事,这也是无限的麻烦,许先生除了陪海婴讲故事之外,还要在长桌上偷一点工夫来看鲁迅先生为有病耽搁下来尚未校完的校样。
在这期间,许先生比鲁迅先生更要担当一切了。
鲁迅先生吃饭,是在楼上单开一桌,那仅仅是一个方木桌,许先生每餐亲手端到楼上去,每样都用小吃碟盛着,那小吃碟直径不过二寸,一碟豌豆苗或菠菜或苋菜,把黄花鱼或者鸡之类也放在小碟里端上楼去。若是鸡,那鸡也是全鸡身上最好的一块地方拣下来的肉;若是鱼,也是鱼身上最好一部分,许先生才把它拣下放在小碟里。
许先生用筷子来回地翻着楼下的饭桌上菜碗里的东西,菜拣嫩的,不要茎,只要叶,鱼肉之类,拣烧得软的,没有骨头没有刺的。
心里存着无限的期望,无限的要求,用了比祈祷更虔诚的目光,许先生看着她自己手里选得精精致致的菜盘子,而后脚板触了楼梯上了楼。
希望鲁迅先生多吃一口,多动一动筷,多喝一口鸡汤。鸡汤和牛奶是医生所嘱的,一定要多吃一些的。
把饭送上去,有时许先生陪在旁边,有时走下楼来又做些别的事,半个钟头之后,到楼上去取这盘子。这盘子装的满满的,有时竟照原样一动也没有动又端下来了,这时候许先生的眉头微微地皱了一点。旁边若有什么朋友,许先生就说:“周先生的热度高,什么也吃不落,连茶也不愿意吃,人很苦,人很吃力。”
有一天许先生用波浪式的专门切面包的刀切着面包,是在客厅后边方桌上切的,许先生一边切着一边对我说:
“劝周先生多吃东西,周先生说,人好了再保养,现在勉强吃也是没有用的。”
许先生接着似乎问着我:
“这也是对的,”
而后把牛奶面包送上楼去了。一碗烧好的鸡汤,从方盘里许先生把它端出来了,就摆在客厅后的方桌上。许先生上楼去了,那碗热的鸡汤在方桌上自己悠然地冒着热气。
许先生由楼上回来还说呢:
“周先生平常就不喜欢吃汤之类,在病里,更勉强不下了。”
许先生似乎安慰着自己似的。
“周先生人强,喜欢吃硬的,油炸的,就是吃饭也喜欢吃硬饭??”
许先生楼上楼下地跑,呼吸有些不平静,坐在她旁边,似乎可以听到她心脏的跳动。
鲁迅先生开始独桌吃饭以后,客人多半不上楼来了,经许先生婉言把鲁迅先生健康的经过报告了之后就走了。
鲁迅先生在楼上一天一天地睡下去,睡了许多日子,都寂寞了,有时大概热度低了点就问许先生:
“什么人来过吗,”
看鲁迅先生好些,就一一地报告过。
有时也问到有什么刊物来吗,
鲁迅先生病了一个多月了。
证明了鲁迅先生是肺病,并且是肋膜炎,须藤老医生每天来了,为鲁迅先生把肋膜积水用打针的方法抽净,共抽过两三次。
这样的病,为什么鲁迅先生一点也不晓得呢,许先生说,周先生有时觉得肋痛了就自己忍着不说,所以连许先生也不知道,鲁迅先生怕别人晓得了又要不放心,又要看医生,医生一定又要说休息。鲁迅先生自己知道做不到的。
福民医院美国医生的检查,说鲁迅先生肺病已经二十年了。这次发了怕是很严重。
医生规定个日子,请鲁迅先生到福民医院去详细检查,要照X光的。
但鲁迅先生当时就下楼是下不得的,又过了许多天,鲁迅先生到福民医院去检查病去了。照X光后给鲁迅先生照了一个全部的肺部的照片。
这照片取来的那天许先生在楼下给大家看了,右肺的上尖是黑的,中部也黑了一块,左肺的下半部都不大好,而沿着左肺的边边黑了一大圈。
这之后,鲁迅先生的热度仍高,若再这样热度不退,就很难抵抗了。
那查病的美国医生,只查病,而不给药吃,他相信药是没有用的。
9
须藤老医生,鲁迅先生早就认识,所以每天来,他给鲁迅先生吃了些退热药,还吃停止肺病菌活动的药。他说若肺不再坏下去,就停止在这里,热自然就退了,人是不危险的。
在楼下的客厅里,许先生哭了。许先生手里拿着一团毛线,那是海婴的毛线衣拆了洗过之后又团起来的。
鲁迅先生在无欲望状态中,什么也不吃,什么也不想,睡觉似睡非睡的。
天气热起来了,客厅的门窗都打开着,阳光跳跃在门外的花园里。麻雀来了停在夹竹桃上叫了三两声就飞去,院子里的小孩们唧唧喳喳地玩耍着,风吹进来好像带着热气,扑到人的身上,天气刚刚发芽的春天,变为夏天了。
楼上老医生和鲁迅先生谈话的声音隐约可以听到。
楼下又来客人,来的人总要问:
“周先生好一点吗,”
许先生照常说:“还是那样子。”
但今天说了眼泪又流了满脸。一边拿起杯子来给客人倒茶,一边用左手拿着手帕按着鼻子。
客人问:
“周先生又不大好吗,”
许先生说:
“没有的,是我心窄。”
过了一会鲁迅先生要找什么东西,喊许先生上楼去,许先生连忙擦着眼睛,想说她不上楼的,但左右看了一看,没有人能代替了她,于是带着她那团还没有缠完的毛线球上楼去了。
楼上坐着老医生,还有两位探望鲁迅先生的客人。许先生一看了他们就自己低了头不好意思地笑了,她不敢到鲁迅先生的面前去,背转着身问鲁迅先生要什么呢,而后又是慌忙地把线缕挂在手上缠了起来。
一直到送老医生下楼,许先生都是把背向着鲁迅先生而站着的。
每次老医生走,许先生都是替老医生提着皮提包送到前门外的。许先生愉快地、沉静地带着笑容打开铁门闩,很恭敬地把皮包交给老医生,眼看着老医生走了才进来关了门。
这老医生出入在鲁迅先生的家里,连老娘姨对他都是尊敬的,医生从楼上下来时,娘姨若在楼梯的半道,赶快下来躲开,站到楼梯的旁边。有一天老娘姨端着一个杯子上楼,楼上医生和许先生一道下来了,那老娘姨躲闪不灵,急得把杯里的茶都颠出来了。等医生走过去,已经走出了前门,老娘姨还在那里呆呆地望着。
“周先生好了点吧,”
有一天许先生不在家,我问着老娘姨。她说:
“谁晓得,医生天天看过了不声不响地就走了。”
可见老娘姨对医生每天是怀着期望的眼光看着他的。
许先生很镇静,没有紊乱的神色,虽然说那天当着人哭过一次,但该做什么,仍是做什么,毛线该洗的已经洗了,晒的已经晒起,晒干了的随手就把它团起团子。
“海婴的毛线衣,每年拆一次,洗过之后再重打起,人一年一年地长,衣裳一年穿过,一年就小了。”
在楼下陪着熟的客人,一边谈着,一边开始手里动着竹针。
这种事情许先生是偷空就做的,夏天就开始预备着冬天的,冬天就做夏天的。
许先生自己常常说:
“我是无事忙。”
这话很客气,但忙是真的,每一餐饭,都好像没有安静地吃过。海婴一会要这个,要那个;若一有客人,上街临时买菜,下厨房煎炒还不说,就是摆到桌子上来,还要从菜碗里为着客人选好的夹过去。饭后又是吃水果,若吃苹果还要把皮削掉,若吃荸荠看客人削得慢而不好也要削了送给客人吃,那时鲁迅先生还没有生病。
许先生除了打毛线衣之外,还用机器缝衣裳,剪裁了许多件海婴的内衫裤在窗下缝。
因此许先生对自己忽略了,每天上下楼跑着,所穿的衣裳都是旧的,次数洗得太多,纽扣都洗脱了,也磨破了,都是几年前的旧衣裳,春天时许先生穿了一个紫红宁绸袍子,那料子是海婴在婴孩时候别人送给海婴做被子的礼物。做被子,许先生说很可惜,就拣起来做一件袍子。正说着,海婴来了,许先生使眼神,且不要提到,若提到海婴又要麻烦起来了,一要说是他的,他就要要。
许先生冬天穿一双大棉鞋,是她自己做的。一直到二三月早晚冷时还穿着。
有一次我和许先生在小花园里拍一张照片,许先生说她的纽扣掉了,还拉着我站在她前边遮着她。
许先生买东西也总是到便宜的店铺去买,再不然,到减价的地方去买。
10
处处俭省,把俭省下来的钱,都印了书和印了画。
现在许先生在窗下缝着衣裳,机器声格哒格哒的,震着玻璃门有些颤抖。
窗外的黄昏,窗内许先生低着的头,楼上鲁迅先生的咳嗽声,都搅混在一起了,重续着、埋藏着力量。在痛苦中,在
悲哀中,一种对于生的强烈的愿望站得和强烈的火焰那样坚定。
许先生的手指把捉了在缝的那张布片,头有时随着机器的力量低沉了一两下。 许先生的面容是宁静的、庄严的、没有恐惧的,她坦荡的在使用着机器。
海婴在玩着一大堆黄色的小药瓶,用一个纸盒子盛着,端起来楼上楼下地跑。向着阳光照是金色的,平放着是咖啡色
的,他招集了小朋友来,他向他们展览,向他们夸耀,这种玩艺只有他有而别人不能有。他说: “这是爸爸打药针的药瓶,你们有吗,”
别人不能有,于是他拍着手骄傲地呼叫起来。
许先生一边招呼着他,不叫他喊,一边下楼来了。
“周先生好了些,”
见了许先生大家都是这样问的。
“还是那样子,”许先生说,随手抓起一个海婴的药瓶来:“这不是么,这许多瓶子,每天打针,药瓶也积了一大堆。”
许先生一拿起那药瓶,海婴上来就要过去,很宝贵地赶快把那小瓶摆到纸盒里。 在长桌上摆着许先生自己亲手做的蒙着茶壶的棉罩子,从那蓝缎子的花罩下拿着茶壶倒着茶。 楼上楼下都是静的了,只有海婴快活的和小朋友们的吵嚷躲在太阳里跳荡。 海婴每晚临睡时必向爸爸妈妈说:“明朝会~”
有一天他站在上三楼去的楼梯口上喊着:
“爸爸,明朝会~”
鲁迅先生那时正病的沉重,喉咙里边似乎有痰,那回答的声音很小,海婴没有听到,于是他又喊: “爸爸,明朝会~”他等一等,听不到回答的声音,他就大声地连串地喊起来: “爸爸,明朝会,爸爸,明朝会,??爸爸,明朝会??”
他的保姆在前边往楼上拖他,说是爸爸睡下了,不要喊了。可是他怎么能够听呢,仍旧喊。 这时鲁迅先生说“明朝会”,还没有说出来喉咙里边就像有东西在那里堵塞着,声音无论如何放不大。到后来,鲁迅
先生挣扎着把头抬起来才很大声地说出:
“明朝会,明朝会。”
说完了就咳嗽起来。
许先生被惊动得从楼下跑来了,不住地训斥着海婴。
海婴一边哭着一边上楼去了,嘴里唠叨着:
“爸爸是个聋人哪~”
鲁迅先生没有听到海婴的话,还在那里咳嗽着。
鲁迅先生在四月里,曾经好了一点,有一天下楼去赴一个约会,把衣裳穿的整整齐齐,手下夹着黑花布包袱,戴起帽
子来,出门就走。
许先生在楼下正陪客人,看鲁迅先生下来了,赶快说:
“走不得吧,还是坐车子去吧。”
鲁迅先生说:“不要紧,走得动的。”
许先生再加以劝说,又去拿零钱给鲁迅先生带着。
鲁迅先生说不要不要,坚决地走了。
“鲁迅先生的脾气很刚强。”
许先生无可奈何的,只说了这一句。
鲁迅先生晚上回来,热度增高了。
鲁迅先生说:
“坐车子实在麻烦,没有几步路,一走就到。还有,好久不出去,愿意走走??动一动就出毛病??还是动不得??”
病压服着鲁迅先生又躺下了。
七月里,鲁迅先生又好些。
11
药每天吃,记温度的表格照例每天好几次在那里画,老医生还是照常地来,说鲁迅先生就要好起来了。说肺部的菌已
经停止了一大半,肋膜也好了。
客人来差不多都要到楼上来拜望拜望。鲁迅先生带着久病初愈的心情,又谈起话来,披了一张毛巾子坐在躺椅上,纸
烟又拿在手里了,又谈翻译,又谈某刊物。
一个月没有上楼去,忽然上楼还有些心不安,我一进卧室的门,觉得站也没地方站,坐也不知坐在哪里。 许先生让我吃茶,我就依着桌子边站着。好像没有看见那茶杯似的。
鲁迅先生大概看出我的不安来了,便说:
“人瘦了,这样瘦是不成的,要多吃点。”
鲁迅先生又在说玩笑话了。
“多吃就胖了,那么周先生为什么不多吃点,”
鲁迅先生听了这话就笑了,笑声是明朗的。
从七月以后鲁迅先生一天天地好起来了,牛奶,鸡汤之类,为了医生所嘱也隔三差五地吃着,人虽是瘦了,但精神是
好的。
鲁迅先生说自己体质的本质是好的,若差一点的,就让病打倒了。
这一次鲁迅先生保持了很长时间,没有下楼更没有到外边去过。
在病中,鲁迅先生不看报,不看书,只是安静地躺着。但有一张小画是鲁迅先生放在床边上不断看着的。 那张画,鲁迅先生未生病时,和许多画一道拿给大家看过的,小得和纸烟包里抽出来的那画片差不多。那上边画着一
个穿大长裙子飞散着头发的女人在大风里边跑,在她旁边的地面上还有小小的红玫瑰的花朵。 记得是一张苏联某画家着色的木刻。
鲁迅先生有很多画,为什么只选了这张放在枕边。
许先生告诉我的,她也不知道鲁迅先生为什么常常看这小画。
有人来问他这样那样的,他说:
“你们自己学着做,若没有我呢~”
这一次鲁迅先生好了。
还有一样不同的,觉得做事要多做??
鲁迅先生以为自己好了,别人也以为鲁迅先生好了。
准备冬天要庆祝鲁迅先生工作三十年。
又过了三个月。
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七日,鲁迅先生病又发了,又是气喘。
十七日,一夜未眠。
十八日,终日喘着。
十九日的下半夜,人衰弱到极点了。天将发白时,鲁迅先生就像他平日一样,工作完了,他休息了。 1939年,10月。
12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七下回忆鲁迅先生课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