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登飞来峰的赏析》800字
登飞来峰为北宋诗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佑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
宋)王安石
飞来山(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
(1)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县(今山东诸城)飞来,故名。
(2)千寻:极言塔高。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耸。
(3)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
(4)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汉陆贾《新语》:“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5)缘 :因为。
(6)眼:视线。
(7)塔:铁塔。
(8)最高层:最高处。又喻自己是皇帝身旁的最高决策层。 〔9〕鸡鸣见日升:鸡鸣时可以望见太阳升起。
译文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
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
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这与王之涣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诗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
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着座右铭。
作文二:《登飞来峰的诗意》2100字
?精品文档?
登飞来峰的诗意
登飞来峰的诗意
《登飞来峰》
作者,王安石
原文,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
1、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县今山东诸城、飞来,故名。
2、千寻,极言塔高。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耸。
3、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
4、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汉陆贾《新语》,“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5、缘,因为。
6、眼,视线。
7、塔,铁塔。
8、最高层,最高处。又喻自己是皇帝身旁的最高决策
1 / 4
?精品文档?
层。
9、鸡鸣见日升,鸡鸣时可以望见太阳升起。
诗意,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
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
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赏析,
这首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峰在绍兴市区,而峰上更有应天塔,登塔可俯瞰全城,足见其高。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承句写目极之辽远。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以此验之,则“闻说
2 / 4
?精品文档?
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平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
转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用典。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
结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转、结二句,绝妙情语,亦千古名句,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这与王之涣诗“欲穷千里目,更
3 / 4
?精品文档?
上一层楼”相似。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着座右铭。
4 / 4
作文三:《登飞来峰王安石》1900字
《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赏析及练习
赏析
·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翻译
飞来峰上的应天塔高入云端,听说在上面可以听见天鸡破晓,看见太阳初升。我不害怕漂浮的云把眼遮住,只是因为我身处最高处。
·赏析
1.赏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答:“浮云”具有双关意,比喻奸吝小人或消极事物,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敢于攀登,立志革新的雄心壮志,也蕴含了只有站的更高,才能看的更远的哲理。
·中心
这首诗通过描写登飞来峰的所见所感,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险,立志革新的雄心壮志。
练习
1、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鸡鸣见日升 。
2、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壁》中
3、诗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在最高层 ” 。
4、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浮云”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比喻.保守势力 ,现在一般用来比喻 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诗中的“最高层”,字面是指千寻塔的最高层,实则指 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 。
5、“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句诗, 与王之涣的诗句“ 楼 ”相似: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句,与苏轼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也是一脉相承,王安石是从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着座右铭。
6、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寓意)指的是什么?
指困难、挫折、障碍等。
7、你从这首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任何时候都不要怕困难、挫折)
8、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说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所蕴涵的哲理)
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9、请联系生活实际具体探究这首诗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只有立足高远,才能够排除种种迷雾,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无论生活或学习,都要有一个较高的立足点和较为长远的目标,只有这样,他才能避开种种假象的迷惑,排除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向理想之境迈进。只要努力践行,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中确认事物发展变化规律,我们是能够做到的。
1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本诗通过描写登飞来峰的所见所感,含蓄而又深刻地表达了作者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11、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政治抱负呢?
本诗表达了他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要进入最高统治层,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1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第二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飞来峰高耸入云,传说在飞来峰的千寻塔上可以听见天鸡鸣叫,可以目睹壮观的东方日出,诗人借神话传说侧面烘托出飞来峰的高大,为下文“占据较高的立足点,树立远大目标”的议论做铺垫,使议论自然。
13、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诗歌是怎样将写景、抒情、说理结合在一起的。
诗歌第一、二句写景,虚实结合,为抒情、议论作铺垫;第三、四句景、情、理交融。写景:高山之巅,浮云重生;抒情:不畏艰难;说理:登高望远。
14、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怎样的人生境界?联系王安石变法时的历史背景,试分析其当时的心态?
全诗表现了王安石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王安石提倡变法,导致激烈的新旧竞争,王安石似乎在借此诗说明:只要宋神宗信任他,就不必害怕反对者阻挠他实行新政。
15、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D【解析】这首诗作者借景抒怀明理,表达诗人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并没有归隐山野的意思。因此,D项理解不准确。
作文四:《登飞来峰》1500字
《登飞来峰》复习题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一、填空
1. 本诗选自 ,作者 ,字 ,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 。宋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 ”之一。推行新法失败后罢官隐居,病死于江宁钟山,赠太傅,谥号“文”,又称 。被列宁誉为
2、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3、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浮云”既是实写 ,又比喻 寓意 。诗中的“最高层”,字面是指 ,实则指 。
4. 这是一首哲理诗,其表达特点是 。第一二句作者
用 突出塔之高,暗写自己 之高,为下
文 。
5、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说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所蕴涵的哲理)最后两句用了什么手法?(借景明理或借景抒情)
6、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政治抱负呢?
7.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句诗,与王之涣的诗句
“ ,
”相似: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句,与苏轼诗
“ , ”也是一脉相承,王安石是从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着座右铭。
8. 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 .“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 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 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答案九】1、 《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 介甫 王荆公 改革家 “唐宋八大家” 王文公 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2、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3、眼前景 当时的保守势力 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 千寻塔的最高层 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 4、 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借景抒情,形象生动(比喻和象
征) 千寻 自己的立足点 作铺垫 5、 感情: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哲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6、答:案本诗表达了他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要进入最高统治层,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8、D
作文五:《登飞来峰2》6700字
登飞来峰(宋)王安石
[主题]第一句用夸张突出塔高的气势,为后三句诗张本。因塔高千寻又立在峰顶,才有站在塔顶看日出的说法,也才不怕“浮云遮挡观日的目光”,其中包含“要想头脑清楚目光远大,就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正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名句鉴赏]
鉴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此句意思是说:不怕浮动的白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因为我已经站在了山峰的最高层。作者借飞来峰这一自然景观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表现了作者作为一个政治家的高瞻远瞩的胸怀,揭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生活哲理。
登幽州台歌
3.主题:本诗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想要报效祖国却怀才不遇的慨叹与苦闷。 前两句写作者对古代明君的怀念,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作者面对眼前天高地远,宇宙无穷,不禁想到:天地间的悠悠终生,循环反复,自己又是何等的孤独失意。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
4.赏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句是本诗的中心一个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3、思想感情:
这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京城长安送别一位姓杜的朋友到蜀地任县令时所作的抒情诗。朋友即将上任,诗人劝慰他不要为远别而悲伤:虽然远隔天涯,但友谊不会因为距离的遥远而淡薄,他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虽为送别诗,但全诗却无伤感之情,诗人的胸襟开朗,语句豪放清新,委婉亲切,表现了友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流露了诗人旷达的胸襟与对友情的诚挚。
4、重点诗句赏析:
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这里诗人用一个“望”字跨越时空,将相隔千里的两地连在一起。“风烟”在此起了渲染离别气氛的作用,从而引出下文。 颈联:笔锋一荡,意境开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似受曹植“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的启示,但曹植句强调志在四海,而王勃句强调友人间重在知心,天涯相隔也会是象相邻一样。这句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早已成为千古名句。
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主题思想:抒写离别相思之苦,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和执着追求
名句赏析:
三、四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诗人巧设比喻,形象地表述了心中的思恋之情。
五六句转入写外向的意念活动。“晓镜”句写自己因为痛苦的折磨,夜晚辗转不能成眠,以至于鬓发脱落,容颜憔悴,。“夜吟”句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
痛苦,大概也将夜不成寐,常常吟诗遣怀,但是愁怀深重,无从排遣,所以愈发感到环境凄清,月光寒冷,心情也随之更趋暗淡。想象如此生动,体现了她对于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
相见欢【南唐】李煜
【主题思想】
全词通过描写因国破被囚的李后主的孤独、凄苦、悲凉的生活情景,宣泄了他满腹的离愁之苦,抒发了他一腔对故国江山的怀念之情。
【赏析】
词的上阙写深秋月夜词人独处的情景;描写了三种景象,其一是“空楼锁孤人”的景象,其二是“冷空锁残月”的景象,其三是秋夜笼罩下庭院的景象。
下阙直抒词人的离愁之苦。比喻形象贴切。尾句“别是以般滋味在心头”,语言委婉而含蓄,耐人寻味。
全词借景抒怀,同时运用了比喻、烘托、想象等写作手法表现主题,使这首词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内容结构:
第一句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忧愁;第二句写出了秋天的美好景致适合酣饮于高楼;第三、四句写出酣饮后诗人的连环想象;第五句用刀和水的比喻,表达出内心的愁苦;第六句写诗人对这个社会的厌恶之情,但是诗人并没有因此而逃避。 思想感情:
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写作特点:
这首诗以平易的语言来表现瞬息万变的感情。以情谋篇布局,形成起伏跌宕、超脱自然的结构,把诗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表现得十分充分,表现出诗人豪放的本色。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三、佳句赏析:“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前句一个“润”字写出了春雨的细、柔、滑;全篇中绝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遥看近却无”了。本来,初春有多种景物可以摄取入诗,淙淙的溪流,婉转的莺啼,飞来的双燕,都能象征春天的回归人间,但作者偏偏只就“草色”加意点染:雨脚儿轻轻地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迹,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你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象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赠从弟(其二)刘桢
【作品品析】
刘桢的赠答诗中,最著名的是《赠人弟》三首。这三首诗分别用苹藻、松树、凤凰比喻坚贞高洁的性格,既是对其从弟的赞美,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其中第二首最佳,写得豪迈凌厉,颇有“挺立自持”、“高风跨俗” 的气概。面对动乱的社会,遭遇坎坷的人生,刘桢更多地是表现个人愤慨不平的情感,因此他的作品中总是充盈着慷慨磊落之气。正如他自己所说,风霜逼迫愈严,愈能体现松柏坚贞挺拔的本性。这种精神和气骨造就了刘桢诗歌俊逸而奇丽的风格。
【写作意图】
作者托物言志写诗勉励他的堂弟要有松柏一样坚贞的品质。
【名句研读】
1、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这两句继承了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的这种思想,勉励他的弟弟要学习松柏,越是风声凄惨,那么越是要挺立风中。
2、岂不罹霜雪,松柏有本性。
——这里用 “松柏有本性”,实际上是一种“比德”之说。所谓“比德”就是用自然界的事物来比喻人的道德境界,从而进一步唤起人们的人格境界的自我提升。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喜欢用松、竹、梅、菊来比喻人格。在这里,刘桢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号召人们处于乱世的时候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 刘禹锡)
赏析:
1、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也流露出他内心的愤懑不平。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颔联承上联写归来后的感触。上句用向秀作《思旧赋》的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下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暗示贬谪时间的长久,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翻似”二字显然有抑郁不平的意思。这两句用典,涵义十分丰富。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这两句诗因有相当高的思想、艺术境界和深刻的哲理,而成为历来传诵的名句。现在人们赋予它新的意义,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4、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长精神”,向友人表明态度,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以此结束全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收到语已尽而情未了的艺术效果。
《赤壁》 (唐 杜牧)
中心:《赤壁》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二句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写作手法:
《赤壁》是杜牧的一首即物兴感的咏史诗。在这首诗中,诗人借物感兴,借赤壁之战的遗物而发怀古幽情:铁戟未销,人事已非,感慨深沉,这种以小见大、抚今忆昔的手法,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处。诗的后两句尤其巧妙,它引用史实,却不拘泥史实,而是替它安上想像翅膀,创造出飞腾的意象来。这两句议论,大胆假设,出语惊人,并从侧面落笔,以假使之辞言周瑜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侥幸成功,来抒发自己空有才情而难逢良机的感慨。
《过零丁洋》(南宋 文天祥)
中心:《过零丁洋》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大意与赏析:
首联写了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颔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颈联中的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是一首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的诗篇,是文天祥的代表作。诗的尾联“正气凛然,掷地有声,成为几百年来鼓舞和激励后人反抗压迫、反抗掠夺斗争的名言”。它一直在感召着后代的仁人志土为祖国、为民族、为正义事业而奋斗献身。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 苏轼)
中心:《水调歌头》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 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用月光的普照表达对天下所有离人的祝愿:只希望人人岁岁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体现作者深挚崇高的思想境界,美好的祝福。
山 坡 羊?潼 关 怀 古(元 张养浩)
中心:《山坡羊潼关怀古》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
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抒写潼关内外地势险要, “峰峦如骤”,一个“骤”字写出了山形气势;“波涛如怒”,一个“怒”字写出了大河的水势和声势。作者的笔下景物壮观,气势雄奇。写潼关地理形势的险要是为下文抒发感慨作的必要而充分的铺垫,写景是为写情。
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抒写怀古之情。“望西都”,三字承转自如,一个“望”字,将视线从潼关内外的高山大河转向了古都长安, “意踌蹰”,刻画了作者复杂的内心感受。可惜啊!那曾经是秦宫汉院如今灰飞烟灭,万间宫殿都化做了尘与土。那一把火烧掉的,那战马践踏的岂止是秦瓦汉砖?那是多少百姓的血汗和泪水!怎能叫人不伤心啊!
作者伤心的是朝代在不断更替,而百姓的痛苦却没有改变。作者在此通过暗喻的手法,含蓄地表达了对劳动人民无比同情,对统治阶层无比失望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作者以满腔义愤揭示了封建社会对人民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深切地表达了对百姓之苦的理解和同情,对昏君的鞭笞和怨愤。,语言刚正率直,说理入木三分,表现了深刻的思想性,这对于一个封建社会的文人来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小结:这首小令,语言形象生动,感情宕荡起伏,将描写、抒情、议论融汇贯通,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曲调抑扬顿挫,风格高昂壮阔,转换自然顺畅,是难得的怀古写实的篇章。
《饮酒》其五(东晋 陶渊明)
中心:他描写农村风光的恬美和静穆,劳动的乐趣和生活的美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憎恶。
诗的前四句,主要写作者归隐田园的心情,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开
头两句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品格。只要保持一份平静的心境,内心远离尘世,方能“悟”到此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挂,飞鸟相与还:诗人涉足田园,把酒信步,或翘首遐观鸟儿飞还、山气夕佳;或俯身采篱下菊花一朵、馨香怡人,菊香四溢;夕阳斜照;飞鸟吟唱;远山悠悠。作者借助具体的物象,菊是高洁的,诗人的节操也是高洁的,“见”字用得极好,它精确地表达出诗人采菊之时,本非有意看山,可是抬头之际,山的形象忽然进入他眼中的情景。即写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和超然物外的心境。表现了作者的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作者知鸟儿倦飞而还,意喻自己迷途知返,此时心儿亦如云飞悠悠,与飞鸟作伴,仿佛飞向南山,与之融为一体,酒不醉人,景醉人,人亦自醉也。欲想说出此中真意,怎能不忘言?而“心远地自偏”也就不难理解了。最后二句是又一对富有哲理性的名句,从字面来看是说此情此境中的田园生活含有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该怎样用言语来表达了。其实诗人的意思是说:既然领会了此中的真意,又何必去辨别,何必要用言语去表达呢? 行路难(其一)(唐 李白)...
赏析:诗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开头以极为夸张的笔法领起,写“金清酒”,“玉盘珍羞”,仿佛在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似乎是一首“祝酒歌”。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样强烈的反差,衬出诗人内心的悲苦。当精神苦闷的时候,美味佳酿也难以下咽。以乐景写哀,强化了哀的程度。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是一种忧来无端的惆怅,是一种无所适从的迷惘。诗人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世途的艰难,寓含着无限的悲慨。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现实之路虽然坎坷险阻,但梦还在,理想还在。诗人多么希望像姜太公一样,八十岁遇周文王,一展宏才;像伊尹那样,梦见自己乘舟到“日边”,有为于当世。但理想和现实是有距离的,理想不能征服现实,现实也不肯认同理想。这样的痛苦交织于诗人心中。“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他终于发出了感叹。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的结尾,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 杜甫)
中心思想: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这是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重点赏析:“俄顷风定云墨色。”这是雨要来了的征兆。风虽然定了,可是墨色的云聚集起来了。“秋天漠漠向昏黑。”“漠漠”,这里是形容黄昏时细雨初来,天色灰暗,墨色的云很快就酝酿成雨。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声洪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迸发出来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 岑参)
中心意思:全诗以“雪”为线索,生动描绘了唐代西北边塞冰天雪地的奇丽风光,抒发了作者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依依惜别之深情。
名句赏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一夜大风雪造出来的冰雪世界,好像是春风吹了一夜,使千树万树开满了梨花。运用比喻的修辞,以梨花比雪花,以千万株梨树枝头的繁花来比边塞的茫茫雪原,加上“忽”的配用,写出了雪下得大而急,也表出了充满浓郁春意的奇丽壮美境界。诗人笔下呈现出来的这个春意盎然的梨花满树的春天景象,是他的想象和主观感受,可是却把雪的洁白、鲜润的特点揭示出来了,也为这个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春意。表现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写作特色:
①这首歌行体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咏雪兼送别,而以“雪”贯串全篇。以雪起,写送别前、送别时所在地的雪;以雪终,写送别后目送友人望到的雪景;以雪为叙事线索,写了送别友人的过程;又以雪为寄托离情之物,无边无际,纷纷扬扬,美丽纯洁。
②这首诗通篇写景,通篇有情。借景抒情,景中有情。
如:饯别友人分手之际,“愁云惨淡万里凝”恰是诗人此刻心境的写照。“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更是意味深长,不但流露了诗人当时“送君去”的依依惜别之意,而且揭示出作者“不见君”后心灵深处若有所失的虚空和惆怅,甚至还可能夹带着因友人归去而触发起来的思乡之情。
③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结合。
这首诗不但出色地刻画了我国西北边疆奇特瑰丽的风光,还成功地表现了将士们的精神风貌。写送别却豪壮、乐观,全无令人神伤之情,把依依的送别写得豪迈奔放,体现了诗人浪漫乐观的本色。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名句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人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落红说不上是“有情物”还是“无情物”,只是诗人把自己的身世与落花完全结合起来,把感情移向落花,才使落花也具有人的感情,从而变成有情物了。去酿造新的彩色的世界——“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终于把飞花般纷乱的思想捉住,从愁思中摆脱出来。“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飞花的独白,也是诗人与腐败的官场决裂,向黑暗的势力抗争的庄严而神圣的宣誓。为了国家和黎民百姓,为了似锦繁花,不惜献身化为春泥。 中心意思《己亥杂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写作特色: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袭自珍论诗曾说“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书汤海秋诗集后》),他自己的创作就是最好的证明。
作文六:《王安石:登飞来峰》1600字
《登飞来峰》
作者: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
1、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县(今山东诸城)飞来,故名。
2、千寻:极言塔高。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耸。
3、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
4、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汉陆贾《新语》:“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5、缘:因为。
6、眼:视线。
7、塔:铁塔。
8、最高层:最高处。又喻自己是皇帝身旁的最高决策层。
9、鸡鸣见日升:鸡鸣时可以望见太阳升起。
翻译: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
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
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
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赏析:
这首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前,而峰上更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承句写目极之辽远。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平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
转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用典。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
结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转、结二句,绝妙情语,亦千古名句;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这与王之涣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着座右铭。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全集
作文七:《《登飞来峰》赏析》2400字
《登飞来峰》赏析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 注释
飞来峰:杭州西湖灵隐寺前灵鹫峰。传说东晋时印度高僧慧理以为它像天竺国的灵鹫山,并说“不知何时飞来”,故而得名。
千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
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
浮云:陆贾《新语?慎微》有“邪臣之蔽贤”句。
◎ 译文
飞来峰上耸立着高高的宝塔,我听见鸡叫便看太阳升起.
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因为人已站在最高层的地方
◎ 赏析一
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诗人还讲了一个传说:站在塔上,鸡鸣五更天就可以看见海上日出。请想想飞来峰那高耸云天的气势吧~
宝塔虽高,却不是高不可上。转眼间,诗人已登上塔顶,世界万物,尽收眼底,那游荡的云片再也挡不住视线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乍听起来,是在谈论观赏风光的体会;可一寻味,便会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在诗人,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对读者,这是引人向上的启示。
◎ 赏析二
王安石是封建社会的大政治家,也是大诗人和散文大师。他在北宋文坛上有杰出的地位。他的诗继承了杜甫、韩愈的传统,善于翻新出奇。它有独创性,无论是思想内容或是艺术手法都有很高的成就。
飞来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附近。公元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现在的浙江宁波)做知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路过杭州的时候,写了这首诗。这一年王安石三十岁。
第一句“飞来峰上千寻塔”,八尺是一寻,千寻塔是极言塔高。第二句“闻说鸡鸣见日升”的“闻说”,就是“听说”。作者说:我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这儿可以看见太阳升起。第三、四句写自己身在塔的最高层,站得高自然看得远,眼底的景物可以一览无余,不怕浮云把视线遮住。 “自缘身在最高层”的“缘”,当“因为”、“由于”讲。我们不要小看这首登高游览的小诗,它体现了诗人的理想和抱负。
鸡鸣看日出是很壮丽的景致。今天我们还把太阳比革命领袖,把阳光普照大地象征革命的辉煌胜利。在北宋仁宗时候,国家表面上平安无事,实际上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一天比一天尖锐起来了。王安石作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怀着要求变革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才能。所以他一登到山岭塔顶,就联想
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对这种景物的憧憬表示了对自己前途的展望。“不畏浮云遮望眼”这句看去很浅近,其实是用了典故。西汉的人曾把浮云遮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让皇帝受到蒙蔽。陆贾《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唐朝的李白就写过两句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见《登金陵凤凰台》)意思说自己离开长安是由于皇帝听信了小人的谗言。王安石把这个典故反过来用,他说:我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就是因为我站得最高。这是多么有气魄的豪迈声音!后来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时候做了宰相,任凭旧党怎么反对,他始终坚持贯彻执行新法。
他这种坚决果断的意志,早在这首诗里就流露出来了。我们认为,这首诗和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
◎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安石从小随父宦游南北,对北宋中期隐伏的社会危机有所认识。在他进入仕途地方官吏时,能够关心民生疾苦,多次上书建议兴利除弊,减轻人民负担。由于较长时期接触了解社会现实,“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嘉佑三年(1058年)《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要求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抑帛大官僚地主的兼并和特权,推行富国强兵政策。在他任参知政事和宰相期间,取得神宗的支持,抓住“理财”和“整军”两大课题,积极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方田均税、免役、市易、保甲、保马等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或“熙宁变法”。由于受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大官僚、大地主集团的坚决反对,神宗后来也动摇、妥协,革新派内部又产生裂痕等,新法终被全部废止。安石变法,虽然归根结底是为加强皇权,巩固封建地主统治地位,但在当时对生产力的发展和富国强兵,确曾起了推动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在历史上有其进步的意义。伟大革命导师列宁称誉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
◎ 写作手法
从诗体说来,安石的古体诗虽然多用典故,好发议论,但像《明妃曲》、《桃源行》篇,立意新颖,充满着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律诗则用字工稳,对偶贴切,但有时不免失于过多的雕刻。五绝和七绝尤负盛誉,“王半山备众体,精绝句”(《寒厅诗话》),“荆公绝句妙天下”(《艇斋诗话》)。他的诗对当代和后世都有影响,被称为“王荆公体”(严羽《沧浪诗话》)。
从文学角度总观安石的作品,无论诗、文、词都有杰出的成就。北宋中期开展的诗**新运动,在他手里得到了有力推动,对扫除宋初风靡一时的浮华余风作出了贡献。但是,安石的文学主张,却过于强调“实用”,对艺术形式的作用往往估计不足。他的不少诗文,又常常表现得议论说理成分过重,瘦硬而缺少形象性和韵味。还有一些诗篇,论禅说佛理,晦涩干枯。这些都是他在艺术观和创作上的局限。
作文八:《登飞来峰教案》3000字
总第
课时 《登飞来峰》教学研究案
二次备课
教材分析: 《登飞来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所作,前两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后两 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此时的王安石正是初涉官场,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飞来 峰之千寻塔来抒发自己胸怀壮志寄托远大的理想。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古诗词的教学更是 如此。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理解、品析欣赏,从而正确体会和把握古诗词的内容和情感, 逐步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品评赏析能力,更加喜欢古诗词的学习,更加热爱祖国优美的 古诗词文化。 学情分析: 学生所学的诗大多是以写景状物为题材,对于蕴涵着深刻人生哲理的诗则接触较少, 因而在学习体会诗的哲理上,会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飞来峰和王安石的相关资料,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并在熟读的 基础上正确背诵古诗,能用自己的话疏通诗意。 2、过程与方法:明确古诗学习的一般性目标,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浓厚兴 趣的引导下熟悉诗歌内容,运用图文结合、抓关键字,熟读想象的方式准确理解诗句的含 义,并联系诗歌创作背景和相关的时代资料引导学生挖掘诗歌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首诗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的人生哲理, 并且体会到在人生的旅途上要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并且不畏艰难为之奋斗。 教学重点: 诵读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能够准确描述诗歌的情景,并且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 结合作者的生平事迹领悟诗句中的深刻哲理,明白人应该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 站得高、看得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传说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讲课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 (相传有一天,灵隐寺的济公和尚突 然心血来潮,算知有一座山峰就要从远处飞来,那时,灵隐寺前是个村庄,济公怕飞来的 山峰压死人,就奔进村里劝大家赶快离开。村里人因平时看惯济公疯疯颠颠,爱捉弄人, 以为这次又是寻大家的开心,因此谁也没有听他的话。眼看山峰就要飞来,济公急了,就 冲进一户娶新娘的人家,背起正在拜堂的新娘子就跑。村人见和尚抢新娘,就都呼喊着追 了出来。人们正追着,忽听风声呼呼,天昏地暗, “轰隆隆”一声,一座山峰飞降灵隐寺前, 压没了整个村庄。这时,人们才明白济公抢新娘是为了拯救大家,于是就把这座山峰称为 “飞来峰” 。 ) (出示图画)千年前的一
个夏天,有位年青人,登上此峰,触发感想,作了一 首诗,叫《登飞来峰》 。今天,就让我们开启时空之旅,跨越千年,与诗人对话,感受此诗 的意境。 (板书课题,作者) 二、自学交流,解释诗句: 引言:学习古诗的目的就在于诵读,吟咏,而想读好诗,则要理解诗意。
1
(一)出示自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句,用“ / ”划出诗句的节奏。 2、交流资料,了解作者。 3、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二)出示自学提示: 1、每人读诗中的一句。 2、解释所读诗句的意思。 3、交流重点字的意思。 (三)小组汇报自学情况: 1、读课文,用“ / ”划出诗句的节奏。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走进作者: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号半山。北宋大政治家、思想家、 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 石变法” 。今有辑本《临川先生文集》 。 3、补充介绍,写作背景: 1050年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任知县,任职期满后回江西临川老家时,路过杭州,登 上飞来峰塔顶,面对眼前广阔的视野,想到鸡鸣见日升的情景,心中不免感慨万千,于是 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这一年他正好三十岁。 4、读诗,分诗句解释大意,提示重点字义。 (课件同时出示字义) (1)重点字义: 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千寻:形容塔很高。 闻说:听说。畏:害怕。遮:遮挡,遮住。缘:因为、由于。 鸡鸣见日升:鸡鸣时可以望见太阳升起。 (2)分句解释: “我”登上飞来峰高高的塔顶,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就能看见太阳升起。 ) 不怕浮云遮挡住远望的眼睛,只因为我就站在了飞来峰的最高层。 三、品读,体会诗的含义 1、师范读。 《登飞来峰》前两句,后两句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①②描写景物 ③④抒发情怀 2、生品读前两句。 前两句写景,突出了飞来峰的什么?请用一字概括。 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 多高?不知道。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诗人 还讲了一个传说:站在塔上,鸡鸣五更天就可以看见海上日出。请想想飞来峰那耸云天的 气势吧! 再读前两句,读出自己的感受。 3、生品读后两句。 后两句抒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1) 补充资料:飞来峰高168米。飞来峰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秀丽绝伦。飞 来峰的厅岩怪石,如蛟龙,如奔象,如卧
虎,如惊猿。山上老树古藤,盘根错节;岩骨暴 露,峰棱如削。 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飞来峰的这些美景诗人都没有描写,而单单只写了飞来峰的
2
“高”?提示:联系诗人的经历。 (2) 补充资料: 王安石当过宰相,实行变法,使衰弱的宋王朝迅速强盛起来,人民生活也大幅度提高。 写下此诗时,正是他出入宦海,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 怀,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才能。 体会诗人远大的抱负和志向,以及对与自己的未来充满着雄心壮志的情怀。 (3) 结尾两句写出了什么样的道理? 写出了“站得高看得远”的哲理。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 畏浮云遮目” ,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突出了因“自缘身在 最高层”的重要性,可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不畏浮云遮望眼”这句看似浅近,其实用了典故。 “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常被用来比 喻谗佞之类的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李白就说过“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意 思是说自己离开长安是由于皇帝听信了小人的谗言。 王安石把这个典故反过来用,他说:我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就是因为我站 得最高。这是多么有气魄的豪迈声音! 再品读后两句,读出自己的感受。 4、小结: 要想看得远,视野更开阔,就必须登上最高的一层。这正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 鹊楼》中所写的(师生齐背)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四、诵读,表达情感 1.师谈话:王安石一生都致力于变法革新,他满怀着要求改变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 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雄才大略。此时,当他登上塔顶,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 烂的奇景,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己前途的憧憬与展望。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把诗人的这 种感情读出来。 2.学生练读。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指导。 4.听录音范读。 5.齐读。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文字的魅力,学习了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领悟到一条人 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 再来读一读诗句。 六、学生自主复习整理。 七、作业布置:完成《登飞来峰》慧学篇 板书设计 登飞来峰 站得高 看得远
角度 景 情
3
作文九:《登飞来峰 王安石》1900字
積累與感興 —— 小學古詩文誦讀材敊選編:試用:
登飛來峰 王安石
1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
23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一 作者簡介
王孜石:公仌1021—1086:,字今,,匇宋撫州臨川:仉江肛省臨川市:人。他是著名政治家,宋神宗熙寧年間兩任宰相,推肙新法,改革政治。晚年退居江寧:仉江蘇省南京市:半山園。在文學方陎,他也很有成尌,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他疛散文立意高遠,中心明確,議論透闢。他前期疛詩歌多指陳現實,有感而發,語言激烈孞銳;晚年轉寫山水風光,更注重字句疛推敲錘煉,又喜歡用冷僻疛典故。這些風格,一方陎繼承了唐,韓愈疛奇險怪僻,另一方陎亦影霻了徍來宋詩疛發展。
二 背景資料
飛來峰在杭州肛湖肛,與靈隱孝隔溪相,,高一百仏十八米。相傳東敎敍,印度僧人慧理曾說此山很像天竺國疛靈鷲山,不疟何以飛到中國來,人們亲稱之為飛來峰。
王孜石這首詩所寫疛,是不是杭州疛飛來峰,歷來都有人提出疑問。有人指出杭州疛飛來峰無塔,和詩疛从容不吻合。王孜石所寫疛,可能是飛來峰徍不遠疛匇高峰。明清人引此詩,有題作《詠
252
積累與感興 —— 小學古詩文誦讀材敊選編:試用: 匇高峰》疛。匇高峰海拔三百餘米,登高望遠,可以見到錢塘江。此外,亦有人認為飛來峰其實是飛來山之誤。飛來山在浙江紹興城南,其上有應天塔。
無論王孜石登疛是哪一座山,他都是藉登高望遠,表達他高瞻遠矚疛胸懷。王孜石在1050年任浙江鄞縣疟縣期滿,回故鄉江肛臨川,途經江南敍,登臨飛來峰,有感而發,寫下這首七絕。王孜石到鄞縣尌職徍,進肙了一些改革,具有積極疛實幹精神,受到百姓疛歡迎,卻遭到孚舊官吏們疛阻撓反,。但此敍王孜石卻是不畏人言,敢於革新,《登飛來峰》尌是這種豪情疛反映。
三 注釋
1. 千尋:古,八尺為尋。千尋極言其高,是誇張疛說法。 2. 不畏浮雲遮望眼:古人常用「浮雲蔽日」來比喻奸肍進讒言蒙
蔽皇帝、陷害賢肍,王孜石偏唱反調,表示
肎己站得高看得遠,不怕譏評。 3. 肎緣:甫於、因為。
四 賞析重點
這首詩是詩人三十來歲敍疛作品,寫他登飛來峰敍疛所見所感。
詩人登上飛來峰上疛千尋塔,雞鳴敍看見紅日冉冉升起;詩人遙望遠方,並不擔心視線被白雲遮擋,因為肎己正站在塔疛最高處。
本詩疛前兩句,寫飛來峰和千尋塔疛概貌。飛來峰原來尌高峻陡險,且在這高高疛峰顛上還有千尋高塔,詩人所處肟置之高肎可想而疟了。通過誇張疛手法,顯現高遠開闊疛眼界。山高、塔高,
253
積累與感興 —— 小學古詩文誦讀材敊選編:試用: 所見則遠,不傴水光瀲灩疛肛湖可以盡收眼底,滔滔入海疛錢塘江也隱約可見。甫錢塘江入海,又肎然地聯想到海上日出疛宏偉景象。詩人沒有親眼看見,所以用「聞說」。雞鳴日出本是從前日常生活常見疛現象,但在古人疛詩歌中往往帶有神話疛肕彩。在《夢游天姥吟留冸》一詩中,李白說:「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在《天台》一詩中,孟浩然更說:「雞鳴見日出,常與仚人會。」王孜石登高遠眺,肎然想起了古人關於海日天雞疛詩句,引出美妙疛遐想。
第三、四句表現了詩人甫登臨疛歡愉心情,進一步生出積極奮鬥疛雄心壯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經世濟民疛才華。「身在最高層」,浮雲已是飄游腳下之物,肎然不能阻礙他疛視線;心在最高層,則小人瑣碎紛雜疛閒言,亦肎然不能擾亂他疛改革方向。甫此可以看出這肟年青政治家疛抱負和肎,。古人常用「浮雲蔽日」表達肎己政治見解不被皇帝採納,反受小人疛陷害。而王孜石疛詩卻是胸懷豪壯,表達出不怕艱難,勇往疞前疛堅定立場和,心。
《登飛來峰》把眼前疛景物、肎己疛感受和前人疛詩句,交織在一起,抒發了肎己報國疛情懷,施展抱負疛決心,意旨深遠。「浮雲」一語,故然可以專指當敍王孜石所處疛政治環境,但亦可以看作生活道路上疛障礙,還可以比喻一切蒙蔽真理疛事物。詩人在這首詩帶出疛,是富有哲理疛主題。
【跟進活動】
將這詩與王之渙疛《登鸛鵲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疛詩意作一比較,有相似疛地方嗎,你較喜歡哪一首,為甚麼,
【想一想】
1. 當你站在太帄山頂,你多會向上看、帄視,還是向下看,為甚
254
積累與感興 —— 小學古詩文誦讀材敊選編:試用:
麼,從不同疛角度,你看到疛景物有甚麼不同,試說說當敍疛
感受。
2. 你欣賞王孜石疛肎,和勇氣嗎,為甚麼,
3. 你,生活現狀滿意嗎,希望在甚麼方陎求取進步,會遇到困難
嗎,你會怎樣去克服它,
255
作文十:《登飞来峰》1300字
登飞来峰
①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1分) ②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 眼前的困难吓倒。(意思对即可,2分)
①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
②你从这首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①指困难、挫折、障碍等。 ②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任何时候都不要怕困难、挫折)
10. 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 “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 .“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 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 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泘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
宋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 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2分)
2. 你从这首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2分)
答案:1. 指困难、挫折、障碍等
2.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任何时候都不要怕困难、挫折)
1、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
2、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泘云”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诗中的“最高层”,字面是指 ,实则指 。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说说“不畏泘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所蕴涵的哲理。
5、诗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6、这首诗中,“泘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7、最后一句中的“自”字,有的写作“只”字,你认为哪一个字更好,为什么?
8、这是一首哲理诗,一、二句作者用“突出塔之高,为下文作。
9、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政治抱负呢?
答案1、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2、千寻塔的最高层 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3、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4、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5、不畏泘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6、(当时的保守势力)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7、“自”:在诗中是自然之义,用在此处使诗句的原因解释不来得绝对;“只”:在诗中念起来通顺上口,更符合诗人的处境和心情。8、千寻(见日升) 铺垫9、本诗表达了他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要进入最高统治层,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