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论应试教育》3400字
试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
自从1993年国家教育部发布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在如何看待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问题上,掀起了激烈的讨论,可谓是见仁见智。然而笔者认为,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应该是基础教育的两个方面,应该是能够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就这个问题,粗略的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
所谓应试教育是指教师围绕考试的内容进行日常教育,以提高分数为目的,指导学生如何应对考试的教育方法。它注重的是升学率。应该讲,这种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在科学教育领域,应试教育大大提高了国民教育的水平。然而,应试教育在突出升学率的同时,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因为不可能让“千军万马都过独木桥”。而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真正目的。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学习,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这不仅是我国的教育方针,而且在国外也是如此:上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的教育目标就定位于“对和平国际社会做出贡献的,具有自主性的人”和“培养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尤其是努力创造个性丰富的文化人”;在美国,历来重视社会现场教学,他们把学校的责任分担到全社会,共同负责学生的全面教育。在国外,有一位学生把校长心爱的小狗给杀了。校长当时非常气恼,于是便问那孩子为什么要杀小狗?孩子说:他很想看看小狗的内脏在肚子里是如何排列的,于是他惩罚这孩子画一百张小狗的内脏图。许多年后,世界上多了一位解剖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由此可见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并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二者应该是普遍与个别的统一体,完全可以相辅相成,相互融合。
首先,从传统教育来看,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有着几千年的血缘关系。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华夏文化渊源流长,从孔孟之道到封建科举,从皇宫贵族到平民百姓,都能体现对教育的重视。尤其是翰林科举更是严格把关,挑选人才。正是历代封建帝王,仁人志士和普通百姓对
教育事业的厚爱,才使得中华文化流传至今 。而封建科举制中的诸多考题正是孔孟之理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也正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的产物。
其次,从教育的内容上而言,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都离不开基础教育的科目,离不开人类世界发展的方向。如应试教育考试时的文、理科目,应该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掌握了这些精华就掌握了科学的“金钥匙”,中国要发展,要成为世界之强,也必须在教育上走在世界的前边,否则就无现代化可言!曾经有这样一个数字:1975年,中国和美国的教育方法有一个比较,美国的孩子7、8岁时还要掰着手指算算术,而中国的孩子早在4、5岁就能做好多数学题而且能够认识好多文字了。当时人们都说:“中国教育的前景辉煌,美国完了”。然而在25年后却发现,美国出现了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29位知识型的亿万富翁,而中国仅仅出现了几十个奥林匹克知识竞赛的冠军。由此可见,教育方法的不同所形成的差别有多大呀!诚然,近年来中国在教育方面也涌现出不少出类拔萃的人才,而许多成功者大都认为得益于应试教育。可以这样讲,没有应试教育,可能我们还会有更大的差距。
还应该看到,我们教育培养出来的精英绝对不是把成绩束之高阁的无用的庸才,而是要对国家,对人类能够做出贡献的建设者。因此这些祖国骄子也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源就在学校,就在日常的学习之中。
二、造成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相互分割的因素分析
既然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相背的尴尬呢?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种:
1、体制因素。我国的教育体制多年来沿用的还是旧模式,尽管改革开放以后吸纳了民间教育的资本和力量,但教育体制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加之市场经济在用人取材上发生的转变,造成教育的短期效应,重才轻德,重知识轻素质。“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就是当前教育现状的形象描写。近年来出现的马加爵事件、刘海洋事件(注)、李雨自杀事件以及高考时出现的“枪手”现象,足以引起教育界的警觉。
2、机制因素。教育机制不健全,忽左忽右两边倒。一会儿厚此薄彼,一会儿又厚彼薄此。
重视升学率时,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提倡素质教育时,又把应试教育说得一无是处。这样做的后果只会削弱教育的整体效果,使其缺乏延续性,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此外学校之间的攀比和竞争也是机制方面的硬伤。
3、社会因素。中国社会现在的状况一是人口众多,13亿人面临着就业和吃饭问题,无论是政府、社会,还是家庭、个人都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而竞争的焦点就集中在教育上;二是在城市独生子女多,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心态日益剧增,从娃娃起就把教育的目标设定在北大、清华,寄予厚望。而那些农村的孩子为了摆脱穷困,面对地少人多的状况也选择了升学的渠道。如此种种,加剧了教育的竞争局面,加剧了学校对分数的关注。
三、正确认识并认真实践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
面得到全面发展
我国在教育工作中的指导方针非常明确:就是要培养和造就千百万现代化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要能够担当起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造福子孙的工程。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清醒的懂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需要走在时代前列的、能够跻身世界先进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又需要千千万万个奋斗在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只有实现二者的统一,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首先要扎扎实实地贯彻国家关于“两基”教育的精神,实行教育的全民化发展。要积极改革教育模式,多元化办学,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结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结构是根据人才结构而形成的。我国地域辽阔,发展很不平衡,高、中、低层次的人才都有用武之地,国家根据发展方向不断调整人才的流向,比如向西部倾斜一些的政策,鼓励科技人才支援西部建设。与此同时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声势越来越大,这些为教育体制的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这些并不影响重点学校、重要人才的发展,相反还会减少这方面的压力。
其次要形成规范而又系统的教育竞争激励机制。要建立高、中、低不同层次的目标体系,以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为依托,教学目标尽可能具体,减少教学的随意性。要凭借教材,从教
学内容上落实素质教育,寓教于文,寓教于学之中。而不是空洞的灌输一些大道理,泛泛的讲一些文章,素质教育要改变过去那种偏激的作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实践中领会、在生活中验证。把大道理简单化,把教育人性化,把学习自主化。教育者必须坚信良好的教育环境是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共同创造的,优良的教育效果则来自双方的积极性,来自正确的激励机制而不是短期效应,只有坚持正确的导向,才能在提高学生素质的同时,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提高学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其三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每个人在世上都有自己的道路。“天生我才必有用”,大材大用、小材小用。只要有付出,就会有收获,但是要量力而行。每个人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都不一样,天赋与劳动量不一样,收获也不会一样。不能个个都成龙成风,孩子就是孩子,让他们生活的真实一些,随意一些。著名教育学家陶知行曾经呼吁“还孩子一点儿空间”,不要让孩子过早的负重,不要让他们感觉生活枯燥无味,要给他们时间和自由,让他们真切地感受生活的美妙。只有生命才能激活生命,只有心灵才能沟通心灵,只有兴趣才能引发兴趣,只有尊重才能换回尊重。在这种兴趣和尊重之中,激发出他们学习的热情,寻找他们学习的灵感,反而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教育事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和考验,面对科学技术的不断攀升,面对我国全民教育的重任,我们必须在基础教育中找出路:通过应试教育,继续培养和造就优秀的顶级人才,顺应时代前进的巨人般的步伐;同时又要面向我国国情,大力实施全民素质教育,努力提高青少年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注释:
马加爵事件 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2000级学生马加爵先后4次分别将4名同学杀害,并放入储物柜里,手段极其残忍。已处极刑。
刘海洋事件 2002年2月23日,清华大学21岁学生刘海洋在北京动物园用硫酸泼伤黑熊5只,触犯法律,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后被处予留校察看处分。
作文二:《论应试教育》700字
论应试教育
有人说:“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社会确实存在这种现象。分数的高低决定着你的人生,决定着你的命运。究其根源,便是应试教育模式造成的。
现代中国依然沿用应试教育的考试模式,这让众多学子盲目地认为分数高就是学习好,分数高就能代表一切。于是就有了“拼分,争分”的浪潮。随之人们对学习的认识也就指向了分数。这无疑是一种错误的表现。
也许有人会说,这没什么问题。那么,你就只想到片面,只顾以偏概全。仔细想想,教育是什么,是为了什么?答案很简单,那就是要培养人才,培养一批一批有素质有道德,能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才。是的,我承认,分数高的人确实拥有成为人才的能力,但只能说可能成才。社会上也有很多自恃聪明、走上歧路的人,他们在非学习方面就是一个差生。试问,这样的人到了社会撒谎能够能有用吗?不迫害社会才怪。
道德,信仰等非学习方面对于学生来说同样重要。这是人之本分。如果连这都不能够做的合格,就是学了一肚子墨水也不被人欣赏,相反,他们还会被人痛骂、批评。德智体三方面全面发展,缺一不可。
其次,分数的高低体现在各科成学习上,但并不容易全部优秀。偏科就是很好的体现。有的人理科好,但是学习文科吃力,结果分数不高,但这就说明他学的不好吗/我不这么认为,他具备理科学习的素质,可以从事理工行业,同样造福社会,但分数却抹杀了这种人才,这也是应试教育的缺点。人没有十全十美,也不能考的十分理想。但人正因此才各有所能。正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乐观。我们必须认识,应试教育不能决定一切,人生靠自己把握,相信自己的能力。
应试教育仍旧在我们身边,目前这种模式无法改变,唯有我们靠自己的努力,凭着自己的能力去冲垮这无情的模式,带给下一代一片崭新的天空。
高一:1148387562
作文三:《论中国的应试教育》1000字
论中国的应试教育
对于中国的应试教育,向来争议很多,有的家长决定随大流;而有的家长却是反对,甚至要求改革。后者同样有很多高中生、大学生支持。我是倾向于改革一派的。
我不明白,有这么多批判教育体系的文章,却像是石沉大海,除了那些普通老百姓和我们这些愤青,高层和中央似乎将这些自动屏蔽了,不过令人欣慰的是,终于有所松动了。 教育改革是件长远的事,不是几代官员就能改革成功的,就中国领导的心态,为了使自己在位的时候干出一番事业,名垂青史,不惜牺牲青少年的发展潜力:为了让自己的表面显得光鲜亮丽,不惜放弃国家内在的动力——创造。
我并不否认这样的教育给国人带来不少益处,我们的文学基础让西方教授瞠目结舌,但为什么中国人的文化课基础成绩比西方一些欧美国家高的多,却还是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这是因为在现在这个一切以孩子成绩论英雄的年代,我们却忽略了教育的真正目的——提高公民素质。因此我们才会在西方大街看到只用英文和中文写的“请不要随地吐痰”的字样;新闻才会频频播报某大学生因一点小事而杀死舍友这样的事情;在国外医生看起来不可思议的医生与病人吵架的案例在中国才会司空见惯,甚至“医得好”这种本来就应该的事也被大肆宣扬??
我们再来比较中西教育差距:外国高中数学课程难度相当于中国初中一年级,一些外国大学教授来中国的高中参观,该校老师用ppt放出了他们学生做的数学题,令那些教授惊叹不已。我们的学生有如此高的才能,然而,据调查,很多成年人认为,数理化是忘得最快也是用处最小的三门学科。当初费了大量的时间在这些上面,但长大了却一点用处都没有,支出和收入完全不成正比,这难道不引人深思吗?我们确实十年寒窗了,但如果我用十年去学钢琴,就能成为朗朗;用十年去学绘画,就能成为梵高;用十年学雕塑,就能成为米开朗琪罗??
另外,中国教育的弱点还体现在娱乐事业上。
我们创造力低,这是众所周知的,看起来也许没什么,但是,你是否知道《功夫熊猫》?这本应是中国的文化,却被外国人买下了版权,再卖到中国,大大提升了其间的利润!由此说明,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国家的发展来说是一座难以跨越的大山,也是经济上的损失!而现在的教育模式,则像是把一群正在发芽的小树苗送进造木工厂,把它们削的整齐划一,再输送到社会相应的部位,发挥其作用。这样确实使国家显得规整,但是,没有了自由发展的小树,也就没有了森林,那么这个社会该如何呼吸?
所以,我建议大大削弱数理化难度,降低英语地位,提高对语文学科的重视,这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压力,也更能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有了参天大树,中国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作文四:《论当代中国纠结的应试教育》800字
纠结这个春晚的流行词用在当今的中国应试最好不过了,说纠结是因为今天的中国应试教育让人没法不纠结,今天就浅论一下。
有项调查显示,中国的孩子在想象力方面全世界倒数第一,或许这样的调查结果不太科学,或许这样的调查结果不太公平,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为什么偏偏是中国,这里面直接的折射结果是我们的教育尾大不掉,太严重的问题在里面。 我们的学生在做什么?在解题!我们的老师在做什么?在教学生怎么解题,一个方法不行就讲两个,两个不行再来个脑筋急转弯,除了浪费脑细胞以外没什么可行的效果,这样的结果就是中国的孩子缺乏想象力,中国的孩子一出校门眼睛都是呆滞的,在课堂上眼睛就是很专注,为什么?习惯了机械的专注!
我们的教育太功利,我们的教育太应试,我们的功利表现在大学大规模扩招,中学实行贵族学校教育,大学扩招的结果是中国教育部宣布:2008年中国教育扩招失败。我们的国情不是缺少很多大学生,而是缺少适合很多岗位的人才。我们
1
的中学教育太纠结,你会发现,我们的教育是小学开始培养统一性,初中开始扼杀兴趣,高中开始抹杀兴趣,唯一做的事情是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先进教育是这样的,学前班培养孩子的兴趣,初中开始培养兴趣,高中开始强化兴趣,大学开始专门培养爱好,我们走的是什么都不是的全才,可是我们的全才最终是什么都不是的庸才,人家的专才最终是每人都可以适用的人才。
我们的教育太纠结,全体老师和学生加上家长都在为分数而努力,我们基本上放弃以前的德育教育,而且我们还乐此不彼,认为我们在做自己最幸福的事情,我们还自己认为我们在为孩子好,我们说出一句害死人不偿命的“名言”:不能让学生输在起跑线上,因这句话,不知道欺骗了多少孩子和家长。
中国人犯了一个简单的常识,不知道那里是孩子的起跑线,或者说不知道那里是人生的起跑线,结果我们为了一句错误的名言而努力着,当中国学生的书包比大山还要重的时候,中国学生的思维就会像蜗牛一样的缓慢前行,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前进,或者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纠结的中国教育,注定换来纠结的中国现象,这种中国现象注定让中国人纠结。
2
作文五:《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2900字
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潜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怎样才能充分挖掘和培养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怎样才能处理好个体发展与群体教育、因材施教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我国近年来虽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强调因材施教,但大多数学校又都过分重视升学率,惟成绩是瞻,成绩就是法宝,教师的业绩、教学的评估都以成绩高低来衡量,在如此重视成绩的情况下,教师们的精力都集中在了书本、成绩,厚此薄彼,抓群体而忽视个体,犹如一辆割草机,齐刷刷的过去,枝条没有了,个性没有了,只有方方正正、千篇一律的规格。因材施教与应试教育已形成矛盾。做为一名有责任的教育工作者,我们绝不能人云亦云、明哲保身,我们必须大声疾呼、合理建议。
古人韩愈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难道现代社会就没有这样的现象?有一些同学,学习成绩不理想,但在其他方面却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例如唱歌、跳舞、体育、绘画、动手能力、组织能力等等,但因为缺少真正的伯乐来发现、鼓励、培养,在成绩大于天、“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学生的命根。”的思想支配下,特长爱好得不到发挥、得不到锻炼,逐渐沦落为班上的差等生。国家推行基础教育旨在推进素质教育克服应试教育弊端的教育改革成效不够明显:应试教育批而不倒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素质教育倡而不立未能取得重大突破。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素质教育举步维艰,而素质教育搞不好,因材施教就是一句空话。在现阶段,人的成长与谋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人们总是根据谋生利益最大化来规划其受教育过程的。既然社会上越来越多被看好的职业岗位设置了学历高门槛,那么必将引导人们选择上大学上好大学来圆自己的人生梦,引导人们在高考前的十余年间,争取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并力争成为一次次考试成绩的领跑者,如此一来就是片面发展的应试教育而不是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更适合普遍的
需要了。基础教育多年来大都是为构建教育“金字塔”服务的,单纯追求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只要统考分数和升学率上去了,就“一俊遮百丑”,“哼一声都是经验”。这种以应试为主导的教育目标必须改变,而应培养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出发点和归宿,树立以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以充分发展个性特长为宗旨的素质教育目标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参加教育的工作者扪心自问一下,在以成绩、升学率为准绳的时势下,你们敢逆流而上的去实施素质教育、去因材施教吗?你的成绩上不去怎么办?因此,我们必须孜孜不倦的去探索,找到一条既能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又能提高全体学生成绩及升学率的契合点。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说:“……需要因材施教。正如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施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它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我们这里所强调的“材”就包含着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因此,作为教师,应通过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的观察,并结合兴趣爱好的把握来确定一个学生所具有的气质特征,进而才有可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材施教对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同时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使“不同的人在教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但当前小学教学因材施教中普遍明显存在着几个误区:把因材施教和班级授课对立起来;把因材施教定位于少数学生身上,和大多数学生对立起来;认为因材施教难度大,难以实施;这些误区的产生以致在教学中不能有意识地、自觉地、积极地把握因材施教对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制
导性、支配性和潜移默化作用,影响着因材施教作用的有效发挥。基于这些误区在基本的对策上教师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主动的学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热爱每一个学生。总之,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展开教育活动,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既面向全体又注重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中国教育的传统,也是教育事业客观规律的反映。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发展上有一定的共同特征,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也大体相同,这是学生的共性。但由于不同学生的生理条件、环境影响和受教育的具体情况不同以及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即他们在知识、能力、性格、兴趣、爱好、意志力、习惯、品格和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展开教育活动,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叶子,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这是不容忽视的现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不应该忽视,为了激发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因材施教来吸引绝大多数的学生的注意力。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使用不同方法,及时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来因势利导。实施因材施教应是一个教师追求的境界。具体说,因材施教的境界是教师实现其存在的状态。因为只有你热爱每一个学生,才会将你的期待心理与每一个学生的渴盼心理对接,这时,也只有这时,因材施教才会具有全部的意义。学生发展的每一步都是教师实现人生境界的阶梯。坚持正面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正面鼓励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形成正确的信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产生与教师合作的愿望,使学生真正能放开手脚,生动活泼有效的进行学习。笔者认为以下几点能巧妙地将因材施教思想穿插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1)以“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每个学生都非常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赞许、家长的鼓励,特别是对于差生我们更不该吝啬我们的赞美。对于差生的点滴进步,如果及时给予表扬,将会诱发他们潜在的积极性,萌发上进的生机。这种表扬将起到批评起不到的作用,收到逆向激进的效果。
(2)以“闪光”为主的正面引导。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即使是萌芽状态的、不稳定、不突出的苗头,也要从鼓励角度出发,正面引导,大力宣扬,这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也是一种教育机智。
(3)以“成功”为主的激励机制。差生少有成功的机会,更难得到教师的正面肯定与激励。利用差生成功的契机来激励差生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
(4)以“创新”为主的开拓机制。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严格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仅以作业为例,内容适度,形式灵活,不仅重视巩固性的书面作业,还要设计富于个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作业、口头作业、行为作业,并把课外阅读纳入培养健康的个性之中,以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笔者认为在目前高度重视统考分数和升学率的形式下,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自己的学识能力,才能更多的、巧妙的将因材施教、素质教育融入应试教育中,推陈出新,不落俗套,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希望教育工作者能本着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的精神,认认真真的总结出一些经验来,丰富、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作文六:《论应试教育下语文教学》1100字
课堂体验教学——应试教育下对学生的语文兴趣的
培养
摘 要:体验式的课堂教学要求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多种途径来营造课堂气氛,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激发兴趣”“轻负高效”的课堂教学目标。
关键词:体验教学 语文兴趣 新课程 课堂 考试
体验教学是在新课程改革下提出的一种新式的教学方法。正如它的名称,这种教学方法重在体验。它通过教师营造各种直接的或是虚拟的情境氛围,以及富有启发性的点拨诱导,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心灵的感悟与切身的体验,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走进作者和其所构建的文本世界。这种能够使学生如历其境、感同身受的教学,称之为体验型教学。
研究背景:
新课程改革已随着一系列课程标准的颁定和教材的编写走进学校的日常生活,正在越来越多的规范着教师的教学行为,限定着学生的学习行为,重构着校长的管理行为。新课程正成为学校新的实践坐标。
但是,中国教学的春天真的已经来临了吗?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曾去听过许多老师的讲课,也调查多很多学生的反映,显然,答案是否定的。我觉得目前语文教学最大的问题不是教材,不是现代技术,甚至不是教师的理念,而是教师不良的课堂教学行为。为数不少的教师,经过多次的新课程培训,已经接受了大量的新的教学理念。比如,“生成学习”、“对话教学”、“互动教学”、“探究式教学”、“参与教学”等等,也包括本文要论述到的“体验型教学”。这些新式的教学方法,大多数老师都知道,然而,进入到语文课堂中,你就会惊讶的发现,原来语文教学的课堂始终没有太大的变化。教师的 话语霸权依然强势,学生的学习主体未能得到最基本的体现,“听课——记录——死背——应考”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依旧是主流教学方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我个人觉得,还是应试教育下,升学率的压力在迫使许多教师仍然使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得不承认,这种模式对于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成绩是很有效的,但是这往往是以学生的语文兴趣为代价的。有句话叫做“兴趣即天赋”,虽然这个论断是有着直接的矛盾的,但是我个人认为,至少在语文上,对语文有兴趣的人可以称之为语文上的天赋,只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兴趣是需要培养的。然而,在应试教育下,确切说是在传统模式的教育方法下,很多学生的语文兴趣完全被扼杀,尽管那些学生考试分数不错。但是失去了兴趣的结果是,这些学生的语文发展可能就走到头了,或许,他们本该是未来的文学家、演说家、辩论家。
创意思路:
本文要研究是应试教育下,教师在课堂上如何运用体验型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正如之前说提到的,为数不少的老师不愿舍弃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因为升学率的原因,而要让他们采用体验型教学法,首先要解决学生成绩的问题,即怎么样在课堂上运用体验型教
作文七:《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6100字
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1996年第4捌江西教育学院第l7卷总第6g期
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胡光中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
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
展."这段论述既反映了新时期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客财要求,又指明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方向.由应试
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正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提高认识,探索方法是其转轨工作的重要工
作之一,本文就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以及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工作等问题作一番探讨.
一
,应试教育模式
教育模式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历史荣件下.人们通过长期的社会实践研究出社会与经济发展对
教育要求的一种理论思想模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由于社会文化传统的差异,现实社会结梅的
不厨,就形戚了不同的教育目标,体制,内容,方法和教育观念.因此.也就构成了这一时期的教育模
式应试教育模式是指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围绕应试而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教育体制,教育内
容和教育方法的教育模式.在我国应试教育模式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社会基础
应试教育可以溯源于上古时代的帝王举荐方式.当时各原始部落推选统领自芒的
帝王,推选的
程序上是包括衡察,试用和检验,这无疑是相当开明的,对当时社会的进步产生积极的政治影响.象
?
上古时期.帝尧要选择接班人.他诲阿四方诸侯领抽,"谁来接替我的帝位"?四方诸侯领袖推荐平民
虞舜,尧使舜担任各种公职,各种公职都处理得井然有序.使他在国都四方接待宾客,四门的宾客都
一
片和睦.驮诸侯国远道而来的宾客都肃然起敬.尧又使舜进入原始山林川泽之地,在暴风雨中,
舜能不迷失方向.尧认为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于是把舜召来说:"你计划的事情周密,你所说的必
定可以做到,这样已经三年了,你来登帝位.帝王舜对工作兢兢业业,任人为贤,天下太平,事业有
成.随着私有制和国家的出现,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逐步建立l了世唧世禄体制的政治统
治.这种荐贤举能成为鲜闻的佳话.
据史料《札记,射义》记载,同天子选择诸侯卿,大夫的办法是试射,并有考试入仕"之称,当然
这种考试是非常粗糙简单的,只不过是遮人耳目的手段而已.奴隶社会崩溃瓦解后,这种考试也被
诸侯之间的招贤养士所代替.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铁制生产工具和牛耕地大量使用.水利灌溉事
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冶金,煮盐,纺织,术工等都相当发达.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全国交通的
发展.物产的交流,促进了商业比重的增加,货币发达各诸侯列国都成为新兴的经济都市.这时维
护奴隶贵旗权利的世呻制已经破坏.官僚体制已经形成封闭的自足农业经济和君
主独裁政治使
"养士之风日益盛行.考试成为当时统治者选拔,评价官吏的一种手段,并渐渐渗透到学校教育之
中,成为确定学校教育目的依据.如汉代的太学.既是一个最高学府,又是国家的考试机关.每年设
置一个类似抽签考试的"设科射策",称为岁试.学校实行严格的考试制度,其目的是控制学生的思
想和督促学生学习.到东汉恒帝时,改岁试为两年一次,通五经的多少而授不同的官位,考不取的
-5O?
?
?
学生也可以再考不限,已授官的也可再考,合格授更高的官位.这样就把教育铀内容围绕着考试内
容转,把学校教育纳入政治轨道,成为察举制的延伸.经过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_法'诹代了察举
制,授官的标准发展到身,撼,才,行等四方面.隋场帝始设进士科,用试策的方式选拔官吏,标志着
封建科举制度的开始.由于科举考试的科目与学校设置的课程基本一致,科举注重文辞,所以学校
也注重文辞,而少实学;科举注重贴经,墨义,而学校也采用这些考试方法,结果培养出的学生只重
视记诵,不求义理.读书应试成为学校教育的宗旨,这种模式一直措袭到清代来年.并成为学校的传
统.家长望子勤读及第,社会以中举评价学校教师及学生,这样自然形成了"官为率体,读书做官"的
价值取向并根植于民族的传统意识之中.清朝的结束,标志着科举制度被废除i世近代学校教育内
容与方法仍沿袭科举考试的内容与方法.人们思想观念中还残存着浓厚的应试教育思想观念.随着
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考试内容及目标扩展到更广泛的范国,考试的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并发展
了考试的其它功能.如甄别差异,诊断学历,指导择业和发展方向等.但这又使学授教育更偏重于使
用考试手段,使应试教育一直牵着学校的鼻子走.在目前尚没有比较客观选拔衡量人才的标准时,
考试仍是一种普遍认可的一种衡量手段.在现行的劳动人事管理,户籍管理,利蓝分配等方面的制
度下,公共考试成为一个潜在的而又有导向功能的社会机翩.公共考试选择人才也就运甩而生,因
此政府各部门,工矿企业,机关团体纷纷应用考试手段进行招工,招千,招贤,评职称,评标兵等.公
共考试广泛的展开,从考试的层次,内容,方式,技术等方面形成巨大的体系.不仅影响着社会思潮,
成为一个导向机制,而且直接影响教育系统及学校的领导私师生员王.在教育体系牛的高考,会考
制度也是这种公共考试的组成部分.高考,会考是两种不同的考试高考是谴堆高棱新生,羼选拔考
试.会考目的是检验考生的否达到合格水平,属水平考试.但两种考试的对象,内容范甚都是一样,
就是考试命题的原则和方法也基本相同.高考和会高的成绩往往成为教嵩行政部门与学校衡量教
学水平和师贷水平的依据.学校为了追求高的升学率祁合格率,在各项工作安捧上帮繁扣高考和会
考主弦律,紧紧国绕考试的有关内容进行教学和训练.为了达列目的,不断增加模拉考试与强化l测
验的次数,甚至连学生的假期也不放过,严重地冲击了正常的教学进展和教学筏序
速样既不能全
面贯彻教育目的和方针,又浪费了教育资源.这种应试教育对教师造成了一定艚压办使教师努于
应付繁重的教学考试任务,缺少对教材和课程的研究与探讨,更谈幂上辑学生海通.而对于学生来
说,则迫使学生穷于应付学业的考试,丧失了其他方面的活动和发展,容易使学生辟面l发展,出现社
会主义学校教育不应有的畸形现象,即所谓的"商分低能",由于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动手能力,使学
生的社会适应性较差.正象世界着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说的都样"中匡学者会
考试,这也是全世界都公认的.可是中国学者都有一个共同l的缺陷,郧就是思维方向比较窄.这与他
们在国内从小学到大学都向一个比较专一的方向走有关.而中国的经待发展和科技发展需要很多
会动手的年轻人,而国内的教育模式对会考试的人有利,而不利于会动手l却不善于考试的入.
综上所述-应试教育观是产生于小农经济的封建制度基础上并一直延续至夸的.在应试教育思
想支配下而形成的应试教育模式是一种封闭教育,偏科教育,它脱离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以文佬
知识的应试为目标,采用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考试这样僵化的教学体制井通过应试
升学这一机制来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它以升学率论教育成败使学被,教师学生都背上沉
重的包袱,导致作为手段的考试异化为目的.升学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办学者所追求掬最高目标,譬
个教育活动从内容到手段,形式等方面都受到极大的限制而显得十分贫乏因此,斑试教育模式整
个体系受到挑战.《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决定》都对教管现状进行了分
析.提出了教育必须进行改革,教育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孰. 二,素质教育的内涵
-51-
.
十年树本,百年树,可见教育培养人是一个相当长的周期要使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在今后的
社会发展中能不断地充实自我,发展自我,为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贡献,关键在于其基本
素质状况.因此,百年树人关键在于素质教育.只有经受过良好的素质教育,在基本素质方面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在将来无论是从事社会科学的研究还是从事自然科学的研究'无论是从事脑力劳动还
是从事体力劳动,都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大有作为. 我们这里指的素质教育中的"素质与一般含义上的素质一词是有所区别.素质一词的一般含
义指的是;凡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也就是天赋或教育
学中所讲的遗传素质这种遗传素质其是为后天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一个物质条件,它不能决定人
的心理发展内容及其发展水平.后天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及其成就主要灏于后天的教育与主观努力,
来源于社会实践的探菠与广度.
素质教育则是为提高民族素质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服务的,以提高受教育者垒员整体素质和
实现个体全面发震l为目标的教育.其特点是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面发展.通过科
学的,有效的教育.
途径,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通常人们所讲的学生整体素质包括思想政治,道德,文化,.
心理,美育,技能,身体等七个方面.从现阶段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对人的要求来看,七个素质的内容
可以归纳为:t
1,思想政治素质包括具有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坚信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爱祖
国,爱人民,初步奠定了科学世界观和革命人生观的基础.具有现代观念,如质量观念,效益观念,剖
造观念,忠于取守观念.具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国家,为人民而献身的精神 2,道德案磺;包括具有高尚的社会道德,社会公德和良好的情操,法纪观念强,抒为规范,具有
正确的学习,工作劳动态度和较强的责任感,义务感.
3,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基础文化知识和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特别是初步具有科学的思维品
质和正确的思想方;盎,具有进一步学习高深科学知识和文化基础的钻研精神. 4,心瑾素质包括具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个性得到较好酶发展,在心理品质(意志,毅
力,情感习性等)能较好地基本上无障碍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亿,B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
5,美育素质:具有一定的美的素养,艺术的素养,特别是对于心灵美,自然美,艺术美的认识,初
步具有感受关鉴赏美,刨造美的能力.
6,技船素质技能素质或张能力素质.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具有自学
能力,组织能力,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荨.在中,J,学阶段,更需要一定嚣劳动技艺
方面的能力,包括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井要求有一定的创造能力
7,身体素质:发育正常,无重大疾病,具有健全的体魄,经得起紧张劳动和艰苦生活的锻炼,对
中,小学生在体育技能上应达到国家规定的达标要求.
从现代科学观舶视角看,任何一个科学概念或一种科学体系都不过是一种相对真理,它不是万'
古不变的东西.同样,"素质教育''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内
涵与特点.因此,上面提出的素质教育的七个方面,它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是完全吻合
还是部分嘲合或者说是差距较大呢?这还须通过教育实践和社舍实践的检验.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才
能不断完善,以便建立.-个比较台理的,可行的,恰如其分的素质教育要求标准. 三,由应试蕺青向素质教育转轨
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可以说是九十年代世界各国(尤其是中央集权塑国家)教育
革新的共同趋势.这也是廿一世纪的耐代要求所决定的.卣于应试教育模式形成有着传统价值取
向的思想根源,也有教育体制,乃至社会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文化科技体制不完善的客观原因.其
?
52?r
?
影响也相当广泛和深刻,对教育事业发展来说,它是一个恶性的肿瘤.危及教育的正常运作;对于社
会来说,则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也不只是通过教育系统的调
整改革能够解决,需要与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配合起来,得到社会各界及教育工作者的支持进
行综合治理.所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从应试教育模式的历史和现
实原因的社会分析中,笔者认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可以从下几个方面进行.
l,更新教育观念.教育观念是人们在传统文化及社会现实环境影响下,对教育的基本看法和态
度.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办学思想和教育价值观念,教师的教育观,学生的知识观和成
就感,家长对子女成长发展的期望,以及社会的人才观,育思潮,价值取向等等.要改变落后的教
育观念.主要是端正对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教育目的的认识,树立起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全面和谐
发展人才的教育观,把教育当成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关键特别要将教育与现代化建设联系起来?落
实**同志提出的教育要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总目标,使社会各界,教育工作
者及学生家长真正理解其社会功能,树立以培养年轻一代各方面素质为核心的教育观念?克眼短
视,治标的倾向.深入改革教育体制和教育结构确立多渠道成才,多规格育才的人才观;确立撼,
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质量观确立"爱无差等,对每个学生负责,对学生终
身负责的教育观同时要破除论资排辈的学历主义,铁饭碗等传统观念 2,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目的与任务确定后,能否完成任务,达到预定的目的,关键就在于方法
从这个角度上看.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学方法改革的
指导思想是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强调学校是学习的主体,实现教为主导与学努主体的统一;强
调学生独立思考,实现系统知识学习与智能发展的统;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t实现固才掩教与全
面发展的统一;提倡面向结果的教学与面向过程的教学并重,实现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三类课程
教学的有机结合.
3,科学地建立教育评价体系评价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与肯定.评价的错皋对客观事物的
发展和人们的认识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必须改变一次考试(高考)定
终身的片面评价的价值取向,而应科学地全面地客观地建立一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对人的评价体
系,建立健全教育质量,教学水平,学生学习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扭转由于缺乏科学的评价手段和
不科学的指标体系带来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合格率"的做法
4,改革教育内容.教育内容决定着培养人的质量,在教育内容上要实现综合化与现代化.做到:
(1),正确处理德,智体三者的联系,使德,智,体和谐发展.
(2),根据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加快,新技术革命挑战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调整和确定教学内
容.教育内容要能够反映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能发展的理论与成果. (3),采取结合,渗透,分流等多种形式,加强义务教育,使学生的l知识,智力,技能得到发展.提
倡文科要学点理科知识,理科要学点文科知识.学科内容要互相渗透,交叉.提倡建立必修谭与选修
课,统编教材与乡土教材,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理论
教育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
参考文献:-
1,垒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我国教育学科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调查报
告》袭'教育研究}1995年第
i0期
2,钟以俊'素质教育与我国现阶段的教学改革》载《教学与管理}1995年第1期
3,毛札锐t中国古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
?53?
作文八:《论第二代应试教育》10400字
论“第二代”应试教育及其超越 张 华
问题的提出观点再聚热 :令应试教育不是指教会学生某种或某 些应对考试的技巧、方法 . 它在本质上是一种专制教育。今素质教育 既不是通过补充某种或某些技能或素养 (如劳动技能、审美素养等 ) 让 人达到所谓 “ 全面发展 ” ,也不只是增加某种或某些教学方式。今素质 教育之 ?? 素质 ” 是自由精神与合作精神的融合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培养具有探究能力、 批判意识和合作精神的现代公民, 具有民主素养 的自由个性 1999年 6月第三次 “ 全教会 ” 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 :“ 实施素质教育, 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培养学 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 ?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 ? 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 这是第一次在国家政策层面系统阐述素质教育的理念、 内容和实施方 略,标志着我国 21世纪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和国策即为素质教育。 2001年 6月国务院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刀,其中指 出 :“ 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 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
1999年 6月第三次“全教会”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 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 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 ‘有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纪律’ 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第 一次在国家政策层面系统阐述素质教育的理念、 内容和实施方略, 标 志着我国 21世纪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和国策即为素质教育。
2001年 6月国务院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 出:“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 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这 是我国素质教育政策的深化与具体化, 是素质教育理念和内容在基础 教育领域的全面落实, 标志着我国素质教育由宏观政策走向内涵深度 发展。新课程改革是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新阶段。
2006年 6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 修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 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这是首次将素 质教育由政策法规提升为国家法律, 标志着我国素质教育制度保障体 系的完善。
12年以来,我国素质教育政策发展的历程大致如此。
然而,作为两种教育价值观、教育知识观和教育方法论,素质教 育和应试教育之间的争论、 冲突从未停止过, 而且将来还会继续存在
下去。自 2001年新课程改革以来,特别是 2004年以后,二者之间的 争论、冲突更是全面展开、日趋激烈并进入新的阶段。
在理论界, 自 2004年起, 围绕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展开了旷日 持久且空前激烈的争论。 我国一批深陷前苏联教育意识形态的学者认 为,倡导素质教育本质上体现了一种“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应试 教育因其“重视知识”而具有天然合理性和重要性,正如王策三教授 所言:“应试和应试教育有什么不好???争强好胜,这正是美好人 性的表现之一,我们哪能一般地反对考试、应试和应试教育?”并提 出了可能是人类教育史上最保守的课程与教学观之一:“课程的本质 是现成知识”,“一切学习都(即)是接受学习”,“讲授教学居主 导地位”, 甚至主张应重新学习“凯洛夫教育学”。 凡此种种均表 明:我国应试教育开始在理论上被系统论证、被合理化并明确倡导。 这是新课程改革倡导者始料未及的。
在实践界与决策层,曾几何时,当“南京高考之痛”这类事 件发生时, 教育内外会齐声反对甚至谴责素质教育,既有的应 试教育由此强烈反弹并登峰造极。 但这样的极端事件并不经常发 生。更常见的情况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变成“两张皮”并“和谐 相处”。 在新课程改革之前,惯常的口号和做法是“素质教育轰 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课程改革之后,则转变为“轰轰 烈烈搞课改,扎扎实实抓质量”。这些口号和做法的实质是:操 素质教育之言,行应试教育之实。
新课程改革以后,许多学校,特别是广大中学、尤其是高中,往 往把素质教育及新课程理念巧妙地嫁接在传统应试教育体系之中, 传 统应试教育的观念和做法非但没有丝毫改变, 反而因为素质教育和新 课程理念的伪装而变得更加牢固、彻底、甚至肆无忌惮。传统应试学 校由于产生了抵制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抗体”,任凭如何倡导 改革,它们的应试教育做法岿然不动。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些学校 尽管执行的是彻头彻尾的应试教育, 但却往往被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评 为“素质教育先进校”或“课改样板校”。
如果说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之后我国实践界逐步形成的应试教 育为“第一代”的话,那么自素质教育变成基本国策、新课程改革广 泛实验以来,把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纳入自身、产生“抗体”的应 试教育则为“第第二代”。毫无疑问,“第二代”应试教育比“第一 代”更具隐蔽性、力量更强大、危害更深远。
实践界的“第二代”应试教育显然与理论界已然形成的“应试教 育理论”沆瀣一气、相互为用,这成为当前阻碍我国教育改革向纵深 发展的主要力量。
二、“第二代”应试教育的本质与表现
应试教育不是指教会学生某种或某些应对考试的技巧、方法,它 在本质上是一种专制教育。 这种专制教育的基本构成是精英主义的教 育价值观、静态化的教育知识观、储蓄式的教育方法论。
精英主义是与古代君主专制同样古老、甚至更古老的社会和教育 价值观。它认为少数“精英人物”或“杰出人才”不仅能力水平超出
大多数人, 而且价值尊严也高人一等。 他们理应享受特权、 控制他人。 这种价值观显然是旧式分工的产物。 只要社会存在阶层对立, 社会被 区分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 富人与穷人、 优势阶层与劣势阶层、 等等, 精英主义价值观就会滋长并蔓延。
当下中国社会以市场经济建设为核心。这必然导致的结果是“市 场伦理”(the ethics of the market)的泛滥。诚如巴西教育哲学家保 罗·弗莱雷所言:“市场伦理就是这样一种伦理:少数人以牺牲大多 数人的利益为代价谋取暴利, 质言之, 那些无力竞争的人只有死亡。 ” 这种日益泛滥的“市场伦理”与源远流长的精英主义联姻,制造了将 功利主义与等级主义合为一体的社会价值观, 这是我国当前社会阶层 对立和新的社会压迫得以产生的精神根源, 是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价 值基础。
应试教育即是以社会选拔和竞争为职能的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 区分少数、追求特权。它漠视并消除每一所学校自身的文化特色,借 助行政权力把学校人为等级化, 让一部分学校变成少数特权机构, 贪 婪占有社会资源、践踏教育公平。如持续几十年的“重点中学”政策 是初中学校陷入应试教育怪圈的重要原因。 而近年来在高等院校推行 的“ 211工程”、“ 985工程”以及把大学分为“一本”、“二本”、 “三本”、“专科”的做法均是等级主义和功利主义价值观的体现, 是广大中小学陷入应试教育渊薮的直接原因。 它漠视并摧毁每一个学 生的个性自由和每一个教师的专业自主权, 让广大师生沦为 “考试机
器”、 “应试工具”,让每一个学生都陷入围绕考试分数和名次而展 开的恶性竞争中,最终还是为了让一部分学生成为“少数阶层”。 由此观之,应试教育因把教师和学生工具化,它不仅是摧残个性 的,而且是非人性化的。应试教育因区分少数、追求特权、制造等级 分化,它不仅成功制造出优势阶层与劣势阶层、压迫者与被压迫者, 而且还制造并复制着压迫与被压迫的权力关系。 因此, 应试教育是我 国教育中专制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
应试教育为达到对人的心灵进行控制、压迫的目的,采用的认识 论策略是把“实在”(reality )视为静态存在,把知识视为静态实在 的客观反映。 静态实在观把生生不息的世界视为静态的, 它不仅可预 测和控制、可分解和组装, 而且与人的能动性毫无关系,人由此成为 世界的“旁观者”。作为这种“静态实在”之摹写与反映的知识同样 是静态、固定的,而且普遍有效。这样,知识就成为可输入和输出、 可传递和接受的固定物和静态存在。 知识的学习由此变成一个接受过 程,无论如何花样翻新,学习的“接受性”永不改变,由此得出“一 切学习都是接受学习”、“课程的本质是现成知识”这样的结论。 由静态实在观和静态知识论必然导致储蓄式的教育方法论。这种 教育方法论以知识的记忆和技能的训练为核心。 保罗·弗莱雷将之形 象地概括为“‘储蓄’教育观”(the “banking” concept of education) 教师是“储蓄者”,学生是“容器”。教师的主要教育方法是讲授与 指令,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则是接受、记忆和重复。在储蓄式教育的 过程中, 知识从未被学习者质疑和探究过, 知识中隐含的意识形态信
息和其他社会价值体系会以内隐学习的方式影响学生, 导致对学生心 灵的压迫。而这种教育“储蓄”方法又具有控制性、压迫性。因此, 储蓄式的教育方法论本质上是“压迫者的教育学”,旨在对广大被压 迫者进行操纵、控制和规训。
由此观之,精英主义价值观、静态实在论与知识论、储蓄方法论 三者相互依存,共同构成应试教育的本质特征。
我国当前普遍存在的“第二代”应试教育与“一代”相比,又呈 现出如下新特点:
第一,由竞争“升学率”转变为竞争“名牌大学升学率” 。在大 学招生名额逐年增加的情况下, “升学率”本身因失去了“成为少数 阶层”的功效而不再成为评价标准、失去了吸引力。以 2011年为例, 考生 930万, 大学录取人数 675万, 录取率接近 73%。 但这丝毫未降 低升学竞争的强度,因为竞争的对象变成以“北大”、 “清华”为核 心的少数“一类”、“名牌”本科大学。这与“北大”、“清华”这 类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校文化毫无关系, 只是因为它们变成了 “新的 少数阶层”而成为竞争对象。只要各级政府带头进行分等、化类的学 校评价,这类恶性竞争就不可避免。
第二, 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理念与做法变成升学竞争的工具。 “第 二代”应试教育最常用的口号是“素质教育更能提高升学率”。这一 方面是因为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理念变成应试教育的粉饰与包装, 另 一方面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些旨在解放学生的教与学 的方式,如自主、合作、探究等,被改变为新型应试手段,成为传统
应试手段的有效补充。很显然,这里的“自主、合作、探究”并非学 生创造知识的过程,而是储蓄知识、训练技能的手段,因而是虚假自 主、虚假合作、虚假探究。
第三,市场竞争强力介入、并与传统的社会阶层竞争相互为用, 导致升学竞争更加功利且空前剧烈 。 诚如前述, 伴随市场经济的登场 和“市场伦理”的蔓延,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社会阶层分化加剧。据 2005年统计,我国富有家庭的管理资产额 2005年比 2004年增长 18%,我国 0.4%(约 150万)的家庭占有了 70%的财富。由此导致 的结果是,市场竞争、 “市场伦理”开始融入传统的升学竞争。如果 说 “一代” 应试教育主要是社会阶层竞争 (如由 “农业户口” 转为 “非 农业户口”),那么“第二代”应试教育则是市场竞争和社会阶层竞 争双管齐下。 在此背景下,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竞争和 以往相比更加剧烈。学校教育也空前功利化和工具化。
“第二代” 应试教育具体如何表现?让我们举两个学校个案以作 说明。 这两所学校一所在河北,一所在河南;一所是公办,一所是私 立。它们都是享誉全国的“名校”,来自四面八方的校长、教师、教 育行政官员、 教育研究者、 媒体界人士潮水般涌入, “ 朝圣” 般拜谒?? 诸如此类的学校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 “教育产业链” , 集参观、 餐饮、 住宿、培训于一体。 由于主流媒体的参与(有些媒体甚至是这个“产 业链”的组成部分),它们的教育理念和操作模式迅速影响全国。 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是一所“省级重点中学”。在高考成绩方 面, 衡水中学取得了河北省 “ 12连冠”的优异成绩,其学生考上“一
类本科” 的比例高达 90%, 其中上重点大学的比例占整个河北省总数 的四分之一以上。这被媒体界、实践界称为“横中现象”、“横中神 话”。
2011年夏季“高考”前夕,中央电视台记者谭臻一行到衡水中学 采访四天, 切身体验学生备考情况。 我们可以通过记者摄像机镜头观 察“高考”前一天即 6月 6日本校高三“ 393班”的学习情况:凌晨 5:30,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集体上早操,人人手中有一本书, 利用排队间隙阅读、背诵。跑步过程中每班都喊着自己的奋斗口号。 早操时间为 15分钟。 晚上熄灯时间是 22::30。 这个作息时间三年如 一日。
早操结束后是一个小时的晨读时间。每一个学生均大声朗读。据 记者观察,期间未见一个学生间断、抬头。
短短 10分钟的课间时间, 学生向老师请教的、 学生彼此间谈论的 均是“高考”话题。
学生们奔跑着到教室、奔跑着去食堂,目的只有一个:节省分分 秒秒用于学习。
当记者问同学为什么如此勤奋时,“ 393班”班长李松语速很快 地回答道:“高考形式很严峻嘛,你多拿 1分,就可以在全省压倒 1000人甚至更多,每年的高考,好多同学就是 1分、 2分的差距,就 没有考上理想大学, 所以说这每一分钟对我们来说都很重要, 因为每 一分钟就代表着 1分或 2分甚至更多。”
教学楼里到处悬挂着红底白字的醒目标语,大多是老师和学生共 同制定的高考誓言, 如 “我很坚强, 我很努力, 我能成功, 一定成功! ” “忘时、忘物、忘我,一鸣惊人!”“三九一班——称王!”“书大 写人生,奏凯歌嘹亮!”等等,标语的白字上则有每一个学生的黑色 签名和高考目标,出现最多的就是“北大”、“清华”。
学生们全都住校,有的同学半年回家一次,有的同学家就在与学 校一河之隔的河对岸, 但也只能每两周回家住一宿, 学生每天望着自 己的家,感慨道:“每天日满江南望东北,看家附近水悠悠。” 教师的教学与学生同样紧张,他们大都住在学校,无论在家里还 是在办公室,经常辅导学生功课。由于工作太繁忙,许多老师没时间 谈恋爱,就在本校寻找人生伴侣, “就地消化”,用高三年级主任郭 春雨老师的话说:“我们是一个团队在学习,学习是一种创业??” 有同学说:“如果能在横中这个炼狱里生活下去, 以后走上社会, 走到哪儿都能适应。”
当采访快结束的时候,“ 393班”的部分同学望着镜头有节奏地 喊道:“问天下谁堪敌手, 九三人, 称霸一方! 九三人, 称霸一方! ! ” 衡水中学的同学被称为“ 高考特种兵 ”。记者谭臻谈起四天的采 访体会时说:“这里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就像一个‘集中营’, 学生的学习近乎麻木,除了学习、背诵这么一个过程之外,周围其他 的一切几乎都可以说是视而不见了。”
衡水中学一直坚持的观点是:“素质教育与升学率不矛盾” , “素 质教育更能提高升学率”,“轰轰烈烈搞课改,扎扎实实抓质量” 。
衡水中学荣获“河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样本学校”、“全国教 育科研先进集体”等各种荣誉,曾被《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 等主流教育媒体做过大篇幅系列报道。
这就是衡水中学的教育状况。
在河南省沁阳市有一所民办中学,叫永威中学。这是一所初、高 中一体的完全中学,因其中、高考成绩优异,被称为“河南教育的名 片”。本校校长蔡林森校长来自江苏洋思中学。众所周知, 洋思中学 是一所初级中学,其闻名遐迩的办学理念为“先学后教、学案导学、 当堂训练”。永威中学继承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做法。我们 从参观者的现场记录来看, 这所学校的管理方式是一切都量化为分数 和名次, 并将之与教师和学生的经济利益挂钩。 根据参观者梁恕俭老 师的调查:
每次月考,都要大排名,都要搞成绩分析,都要开誓师会。?老 师还告诉我们, 考试总结会上, 考得好的披绸带挂红花, 上台发言领 奖。 考得差的要被点名批评, 领导会当着学生面指着老师的鼻子训斥, “你说, 你为什么教得这么差?你什么时候能把成绩提上来! ” 要逼 着师生承诺,甚至跳到台子上发誓??
永威中学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课堂教学措施是“当堂训练”,具体 言之就是做到“四清”:“堂堂清(或课课清)、日日清、周周清、 月月清”,即把所学知识及时训练、掌握、达标。 2011年元旦前在 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五比”活动,其中“第一比”即是“比月清”。
根据学校文件《永威学校元旦节前“五比”的具体操作方法》, “比 月清”的内容规定如下:
一、比月清(人人全册书知识点一一过关)
1. 本周(12月 25日前)各学部停课,组织学生自背、互背全册 书知识点,一定要达到该记忆的都熟,不熟的作上记号,反复读熟。 2. 各学部内部抽查。方法是:年级与年级之间,同科目的老师对 调出知识点背诵检测题(填空、问答) 200题,每道题 0.5分,内容 应覆盖面广,为容易错的知识点、对调监考、阅卷、登分、统计,要 比哪一个班好,哪一科的平均分为 100分。真正达到“人人清”。 3. 如抽查(默写)结果不达标的班级应停课,让学生突击读、背, 课外也要继续突击读、背。
4. 学校抽查。 12月 30日,学校组织学部之间互查,学校组织出 好默写试卷、监考、阅卷、登分、统计,如抽查结果知识点达不到一 一过关,该记忆的还不熟的学生,元旦节可不回家,由任课老师帮助 补读、补背,学校安排食宿。
5. 元旦节后,如有全册书知识点不能一一过关的班级,则该班继 续停课,让学生读书,直到人人知识点都熟记为止。
其它“四比”的内容为“比纪律卫生”、“比文明礼貌”、“比 广播操”、“比作业优秀”。
这就是永威中学的大致情况。
我们该怎样理解上述两所学校以及千千万万与之相似的学校?它 们体现了我国乃至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抑或相反?
我认为通过比较两所学校可以获得下列结论:
第一,它们都以很高的升学率,特别是“重点大学”、“一类 本科”的高升学率而著称于世,因而在实践界、决策层享有威望,广 受老百姓拥趸和追逐;
第二,它们都采用军事化管理、机械化运作、甚至市场化竞争, 教师和学生在工作与学习过程中鲜有选择和自由;
第三,尽管它们都谙熟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思路, 但其基本教育方法却是知识背诵和技能操练。 它们甚至提出了一些似 乎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教学策略, 如“先学后教”、“学案导学”、 “少教多学” 、 等等, 但其实质却是一套以储存外部知识技能为目的 的高强度、大密度、精细化、制度化的训练体系;
第四,它们是“第二代”应试教育的典型代表,与中国和世界 21世纪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
我无意谴责这两所学校并向它们强加我个人的教育观点。恰恰相 反, 两所学校的校长和老师都有很强的敬业精神, 值得尊重 。 我试图做的是, 通过剖析这两个学校个案, 让我们共同反思我国当下 普遍存在的“第二代”应试教育现象的本质及根源,以及如何走出应 试教育的泥沼。
尽管应试教育依然广受社会追捧,尽管数以千万计的广大教师已 深深爱上了身上沉重的应试教育“锁链”,但人的本性是自由的,惟
有从根本上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 我国教育和社会才能真正进入现代 民主文明时期。
三、重思素质教育的本质
超越“第二代”应试教育意味着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思素质教育的 本质,并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素质教育理想真正得以实现。 素质教育既不是通过补充某种或某些技能或素养(如审美素养、 劳动技能等)让人达到所谓“全面发展”,也不只是增加某种或某些 教学方式(如“自主学习”、“动手操作”等),它在本质上是民主 教育。
素质教育之“素质”是自由精神与合作精神的融合。素质教育的 根本目的是培养具有探究能力、 批判意识和合作精神的现代公民—— 具有民主素养的自由个性。这种“自由个性”一方面要有质疑、探究 能力和批判意识,唯有如此,他或她才能产生自己的思想,才不会依 附于别人的思想、 既有的知识和现存的体制; 另一方面要有合作精神, 这意味着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人与人自由互动、 扩大共享的利益。 民 主是创造与合作的融合。 民主是一种合作性实验。 杜威终其一生坚持 的观点是“民主是一种私人的、个人的生活方式。”这意味着要把民 主生活渗透在家庭里、 邻里间、 宿舍里、 食堂中、 教室里、 办公室里、 操场上和校园林荫道里。保罗·弗莱雷终其一生倡导的观点是:民主 是一种“反思性实践”。这意味着学校教育不能被动适应社会既有的 文化、价值规范和制度安排,而要发展批判意识和能力,反思不合理 的价值取向和权力关系, 通过实际行动去构建一个民主、 公平的社会。
素质教育反对静态实在论和静态知识观。 它不把实在视为固定的、 可切割与组装的,不把知识视为静态的、可传递和接受的、可输入与 输出的。 它反对少数人创造知识、 大多数人传递与接受知识的旧式分 工,因为这种“旧式分工”本质上是与专制意识形态和机器大工业生 产方式相适应的。 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合作创造知识的 过程。 一切教科书知识和其他知识都是教师和学生探究的对象, 其唯 一目的就是产生教师和学生自己的理解,发展其探究能力与合作精 神,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创造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因此,实在(客 观世界) 是过程中的、 可转化的, 知识是探究性的, 教育即合作探究。 这是对素质教育知识观的一般概括。
素质教育反对储蓄式的教育方法论。面对任何知识或价值规范, 只有当人提出自己的真实问题的时候, 才可能有探究, 也才有真正的 人的学习,人在学习中也才可能获得个性解放。保罗·弗莱雷认为储 蓄式教育是培养专制社会臣民的教育, 是不断复制压迫和被压迫之权 力关系的教育。 惟有 “提出问题的教育” (problem-posing education ) 才是促进人的个性解放、培养民主社会公民的教育。在任何学习中, 每一个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通过合作与探究,解决问题,产生自己 的理解,形成自己的思想。 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的实质。在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的合作探究者,教师 不仅探究知识,而且探究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倾听学生的思想,在此 过程中为学生的探究提供支持和帮助。 教学即倾听。 教师是学生的倾 听者与合作探究者。 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方式的核心。 在教学过
程中,学生当然有知识的记忆和技能的熟练,但这是理解、探究和解 决问题的“副产品”,而不是通过类似“堂堂清”这样的强化训练或 争分夺秒的背诵这样的重复过程而达到的结果。 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 所倡导的“转变教学方式” 的实质是教育价值观、知识观和方法论的 整体转变,而不是补充、增加某些具体的教学方法或模式。新课程所 倡导的新的教学方式不是改变“现成知识”的传授方式,而是教师和 学生在课堂上创造他们自己的新知识的方式, 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自由 个性与民主的班级、民主的学校。
应试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失败者文化”。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 斗中,没有胜利者。 即使那极少数竞争中的胜出者(如上“北大”、 “清华”的学生),也不过是一个工具。当一个国家的教育让每一个 人都不得不经历学校生活的“炼狱”,不得不经历非人性化的“教育 折磨”,这说明教育整体设计出了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反思。 当前,反思和超越“第二代”应试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 改革在新的历史时期“再出发”的关键。这意味着——
首先,摒弃教育中的等级主义和功利主义,废止一切对教育进行 分等化类的外部评价和管理措施, 制止学校中的 “军事化管理” 、 “军 事化备考”、“设置重点班”、“对学生考试成绩排名”等违反《中 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和其他相关法规的做法, 让教育植根于每 一个学生的自由个性和学校中的合作精神, 追求教育民主, 帮助每一 个学生、每一个教师和每一所学校成功。
其次,摒弃储蓄式的教育方法论,制止一切通过让学生死记硬背 知识和强化训练技能技巧而压迫学生心灵的做法, 制止 “虚假素质教 育” 和 “虚假课程改革” , 恢复每一个学生学习中的自由和选择权利, 尊重每一个教师的专业自主权, 让教育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合作创造 知识与生活的过程。
再次,摈弃使学校教育孤立于社会或被动适应社会、一切为将来 做准备的观念和做法,让教育植根于火热的现实生活并向社会开放。 12年的中小学生涯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之一,我们有责任让每一个 学生在今天就过健康、快乐、有力量、值得回味的学校生活。素质教 育植根于“现在”教育学,而不是“准备教育观”。学校不能孤立于 社会或被动适应社会, 而应积极融入社会,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反思、 探究社会, 发展服务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并让学校成为一个真正的社 会。 有人把应试教育概括为 “在学校学的一辈子没用的东西决定人的 一辈子”,这深刻揭示了应试教育的社会悖论。之所以能“决定人的 一辈子”是因为既有社会体制的僵化和保守。而在学校学的东西“一 辈子没用”则是因为学校脱离了社会、教育背离了社会精神。既然素 质教育是民主的教育, 那它必然向家庭和社区开放。 素质教育是一种 开放教育。
作文九:《毛概论文:论中国应试教育》4100字
论中国应试教育
内容摘要: 应试教育,疯狂考试,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教育,是按照社会良性发展的需要培养和完善人的活动。尽可能的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人创设良好个性最佳成长的空间,为社会的良性发展不断提供最大的创新动力,这应该是教育的基本只能。 “应试”的含义,就是“应付”教育与社会生活中各种必要的考试。教育本来就有“应试”的成分,“应试”本来就是教育的一个必要部分。但是,“应试”绝对不能扩大为教育的大部或全部。当“应试”一旦“畸形”蜕变为逐渐占据教育的太多甚至全部空间的时候,教育就变为一切为了应付考试的不正常状态,此时“应试教育”的说法产生了。 关键词 :教育制度 应试教育 中国 素质教育 欠缺 中国是世界上惟一的文化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古国,专门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至少已延续了4000多年。在整个古代,文化教育可以说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将教育视为治国安邦之本,更是中国的一贯传统。然而现如今中国的应试教育制度又给中国造成了许许多多难以弥补的痛,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这应试教育的功与过吧.
应试教育顾名思义是一种偏重于通过考试,以分数来衡量学生水平,以把少数人从多 数人中选拔出来送进高一级学校为目的的教学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流行于东亚地区,如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韩国,还有东南亚地区的新加坡等。中国是应试教育的大国。
应试教育的对象
“应试教育”重视高分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和差生,而重视高分学生,也就是重视高分,恰恰违背了中国义务教育的宗旨,违背了“教育机会人人均等”的原则。 应试教育的内容
“应试教育”的内容紧紧围绕考试和升学需要,考什么就叫什么,实施着片面的知识教学,只教授应试内容,忽略了非应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应试教育的方法
“应试教育”采取了急功近利的做法,大搞题海战术猜题押题、加班加点、死记硬背、“填鸭式”等,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使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全面的培养。 应试教育的评价
“应试教育”要求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围绕着备考这个中心而展开,要求学生积累与考试有关的知识与应试技能考取高分,要求老师将分数作为教学的唯一追求,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和老师水平的唯一尺度。为了应付各种统测统考,领导卡教师,教师又卡学生。学生一旦考不好,教师待遇立即受影响:在“末位淘汰”的变态考评模式下,不但职称泡汤,还可能发配到偏乡僻野。于是教师“死教”学生“死学”,周末没了,法定节假日没了,寒暑假也没了,每天要“摧残”到夜里十一、二点……,违规补课,屡禁不止,恶性循环。
优势所在
首先,自从中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培养了无数优秀的大学生,他们已成为各个领域的核心力量。“应试教育”在这近二三十年中起到了选拔与培养人才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应试教育就没有这么多年来各类人才的脱颖而出。 其次,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扬弃”,而不是“抛弃”。素质教育没有继定的、固定的模式,只有吸取并保留应试教育中的优点,才不至于让素质教育“误入歧途”。据2005年10月7日《南京晨报》报道,天津的8岁女孩刘真然从上小学到二年级从未参加过考试。这是她的另类老爸给她的“特权”:一到考试,就放假回家玩耍。这位另类老爸独特的教育方式受到了众多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另类老爸刘书宏坚决不让女儿参加任何考试,以表示对中国应试制度的抗议。为对抗“应试教育”就该选择“不参加考试”显然也不是够理性的,是陷入了“素质教育回避考试”的误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各种考试依然是一种手段,只是要在考试的内容、形式、方法上加以改进,在考试的指导思想上由“唯分数论”转变为“检验学生素质”。 第三,“应试教育”的“公平公正”原则是素质教育必须纳入的。正如周济所说,人们对考试之外的评价缺乏认可,有些措施在当今条件下也难确保公平公正,客观上形成了对高考制度的过于依赖,强化了考试的选拔功能和竞争性。在没有解决好素质教育的“公平公正”前提下,想推进素质教育可能会产生“不公”。比如,部分高校在招研究生突出面试的“素质选拔”之举,有人就担心会构成新的“不公”。 模式弊端
“应试教育”把应试作为唯一或主要的教育目标,是一种十分狭隘的教育模式,这种狭隘的教育模式正把中国基础教育引进死胡同,弊端显而易见。其消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智育目标狭隘化:应试教育模式虽然把智育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智育的目标却是片面的、狭隘的。智育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教育,其中发展智力是智育最重要的目标,但是,应试教育从应试这一角度出发,过分强调传授知识和技能,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大多采取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手段,把学习局限在课本范围内,致使学生无暇参与课堂以外的、各种对发展智力十分有益的活动,从而出现知识面狭窄,高分低能的局面
2.重人力素质轻人本素质教育 :就当前教育现状来看,人力素质比人本素质更被教育者所看重。因此,对关系人本素质提高的价值、人格、权益、政治思想、社会参与等意识方面的教育则注意不够。如果我们的教育把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视为自私和个人主义,并对此采取
虚无主义,甚至以社会整个需要的名义来规范限制个体的个性发展的价值形成,后果只会导致真正的个人主义和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自私行为。
3.阻碍教学方法的改革 :影响教育素质的提高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学校整个工作围绕着高考和各级统考、会考指挥棒转,管理目标相当普遍地带有急功近利倾向。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是分数、升学率,全部教育就是为了考分,教 育的科学性,艺术性不再有其真正的内涵。教育研究变成了应考研究,教师忙于知识灌输和强化技能训练,真正有价值的研究和探索缺乏动力。严重局限着教师知识结构扩展和各种素质的提高。
4.阻碍个性发展,扼杀创造力:在应试教育模式中,教育目标狭隘,教育手短单一。学校成分按一个模子改造人的“教育机器”。人的个性发展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传统的应试教育极易助长学校教育中的管理主和权利主义倾向,对培养和丰富学生的个性十分不利。
5.负担过重 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 由于升学率、平均分两根指挥棒自上而下被层层强化,教学中广泛采用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做法,造成学生作业量过大,中小学生必不可缺的游戏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没有保障,连正常的星期日和假期也被挤占,影响青少年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同时,也造成许多心理疾病,如恐学病、逃学病,学习反复受挫后的精神抑郁、孤僻等。
6.导致学生的两极分化 :厌学和差生流失,人为地制造了教育的不平等在应试模式中,教育竞争被激发到不恰当的程度,竞争中的失败者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帮助,造成学生学习水平的分化和差生面扩大。许多差生迫于竞争压力中途辍学,这些现象不但违背了义务教育法,同时也是一种人为的教育不平等现象。
7.加重教师负担:加剧教师队伍的不合理竞争传统的应试教育倾向于强化训练、题海战术。这必然导致教师的工作负担的加重,加之学校管理中急功近利倾向,有许多学校甚至把学生考分和升学率同教师工资、奖金挂钩,导致教师队伍中竞争加剧,加重教师的心理压力。
8.酿成严重的考试弊端: 以考试、分数作为学生标准的应试教育模式扭曲了考试的功能。在这里,考试不是为了检测和反馈学习情况,服务于教学。相反,考试成了教学的目的。教学只是为了考试,是为了评分排列等,考试的功能和作用被严重局限了。这种本末倒置的状况,促使作弊风泛滥,不仅中学存在,高考考场上存在,小学也存在。个别教师为了获取本班考试成绩虚假的高分率,甚至还暗示一些作弊的方法,污染了学风,十分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历史渊源
要说应试教育模式的历史,那么科举制度可以作为它的前身,自唐朝起一千多年间科举制度对中国人学习、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它在近代几乎是统治阶级(大部分满清权贵)愚民政策的代言人,极大地扼杀了那时年轻人的创新精神,特别注重八股文等与时事无关痛痒的考察。
这些种种原因都影响了半个世纪后的中国应试教育。但在改革开放以前,很少有中学生抱怨应试教育,是因为那是竞争未有现今如此激烈,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速度不断加快,传统的低知识含量的一些职业吃不消了,譬如传统农业。高考人数逐年增加,学生压力逐年加大。为
了防止人口流动过大,高校在全国的录取分数线不再相同…… 虽然二十一世纪学的东西与十九世纪相比进步很多,但教学上基本上冲不破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怪圈。更为严重的是,所学的知识实用化大打折扣,功利性不断增强!初中学的史地政,到高中被抛到九霄云外;文科生背的烂熟的笔记工作后束之高阁。这与十九世纪末考上进士、状元后把仁义礼智信忘得一干二净去鱼肉百姓有何区别?
最后,以我的观点来看,应试教育虽然存在很多的弊端,但是按照中国国情来看,应试教育确实短时间内不可改变的,其一,中国人口过多,学生过多,资金短缺的问题是中国教育模式落后的原因。其二,中国监管制度不够完善,如采用素质教育,在不健全的监管制度下,很容易被某些人利用,导致更大的不公平。而且,由于在中国只有一部分人能工作,如果采用素质教育就无法区分哪些人能得到工作,只有通过笔试的方式来鉴别。
最后一点我对中国教育的建议是学习借鉴日本。虽然,日本这个国家近来与我国摩擦甚多,但有一点不可否认,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日本的教育对我国教育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日本为了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不断对自我的教育进行调节和改革,我国如果要教育迅速发展,必须建立密切反映我国社会情况,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制度。日本的政治,经济发展在亚洲排在首要位置,与日本教育事业密不可分,虽然日本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也有其劣行,但是为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学习和借鉴日本的教育经验十分重要。
中国教育制度改革,迫在眉睫! ://news.21./caiji/roll1/2012/11/06/13522496.shtml ://acwf.people../n/2012/1105/c99013-19496552.html ://forum.home.news./detail/108703900/1.html
作文十:《论应试教育和县中模式的利与弊》600字
一.课题名称:论应试教育和县中模式的利与弊
组长:曾庆达* 成员:陈浩然
班级:高一(11) 指导教师:
二:目的及意义:现行的高考在不断改革,应试教育也在不断自我改进,但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愈发严重。作为应试教育的极端,县中模式自然也是热门话题。2013年高考,作为县中模式的代表,河北衡水中学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六七十余名学生考上了北大、清华等名校。但这种模式并不如成绩上这么完美,有一定弊端。所以想研究和分析他们的联系和对学生的影响。
三:研究状况: 在校学生对当前教育体制的看法,县中的作息表,现行高考制度的特征。
四:研究目标: 研究总结县中模式的特点,得出它的优缺点。对现行高考制度作深入调查,了解它的可行性。采访同学对高考的看法及原因。最后希望能在三者间争取平衡。
五:基本内容:先列举现行高考制度和同学们对它的看法,接着阐述县中模式在高考中的优势和县中的学习方式,创新之处在于探索一条能平衡三者的教育制度。
六:人员分工: 调查问卷制作——曾庆达,调查采访——曾庆达、陈浩然,资料收集——陈浩然,论文反馈——曾庆达
七: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调查目的是了解学生对高考的看法,对象是金陵中学全体学生,问卷大多为选择题,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情。
八.研究步骤:1.搜集高考和县中的资料
2.问卷调查
3.资料汇总
4.书写论文集调查报告
九.成果形式:调查报告和论文
十.参考文献: 中学生教育网和调查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