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6100字
用古典的方式教古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堂实录及品鉴
执教/湖北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 李良永 品鉴/湖北荆州市教科院 王佑军
一、读文导入
师:二千多年前的那个不知是春天还是秋天的晚上,一豆青灯之下,一位鬓发斑白的老人,就着数片烘干的竹简刻下了191个篆体汉字。文章篇幅虽然短小,但其中光辉的思想却闪耀经年,传诵至今。请同学轻闭双眼,用心灵去感受这段文字的独特魅力。
师:配乐朗诵《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教师精彩的诵读震撼了在场所有的老师和学生,掌声雷动。)
【品鉴】教师用古典的环境描述导入。简短的导语营造了一种原始而静谧的古典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之下范读,听者有一种被经典包裹的美感。
师:给咱们留下这段精美短文的圣人是谁呢?
生:孟子。
师:(教师点示屏幕)请同学们看屏幕,了解一下孟子其人。
助学资料1:
孟子其人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有“亚圣”之称。与弟子合著的《孟子》一书,被尊为儒学经典,为“四书”之一。
师:请同学们在书上做批注:名轲,字子舆,亚圣,《孟子》一书,“四书” 之一,写下这几个关键词。
二、学法推荐
师:像《孟子》这样时代久远意蕴深厚的儒学经典,咱们应该用怎样的方法更加高效地学习呢?请听一听另外一位文化名人给咱们的建议。
助学资料2:
学法推荐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宋?朱熹
师:朱熹给我们提供了哪两种学习文言经典的方法?
生:第一,首先是要熟读,基本上能把文章说出来,然后思考里面的一些字词句,琢磨出它的意思。
师:两个关键词先是读,后是思,读要熟读,思要精思。好!我们先进入熟读篇章,熟读篇章咱们主要进行两项活动,一项是对答式朗读,另一项是品味试朗读。对答式朗读主要是老师出示问题,同学们到原文中摘录语句,进行朗读式的回答。咱们进行抢答,注意题目。
【品鉴】教师用古人的方法进行学法指导。其人可信,其词也雅,其法也当。
三、熟读篇
师:第一问,有点难,三才者何?
(学生窃窃私语)
生:天、地、人。
师:你是怎么知道这个答案的啊?
生:三才,天地人,三光,日月星。
师:绝对读过《三字经》,掌声送给他。古人认为,天地之间最重要的三种元素就是天、地、人,用于战争,指决定战争胜负的三种因素分别是——
生:天时、地利、人和。
师:那么,天时、地利、人和三者轻重厉害如何呢?原文回答。
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师:能告诉我它的意思吗?
生:有良好的天气条件,不如有良好的地理优势,有良好的地理优势不如人民齐心协力。 师:“不如”是什么意思呢?
生:“比不上”的意思。
师:那么,“天时不如地利者,何也?”“何也”就是“为什么呢”。文中哪几个句子解说了“为什么说天时不如地利?”
生:我们从文中可以看出,它有一句话是说,“三里之城,七里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这也,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师:帮我说说它的意思。
生: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把它围起来攻打它,但是却不能取胜。然而把它围起来攻打它,是得到了??
师:“天时不如地利也”,正好反过来了,是吧?哪个同学能够把她刚才说的那个句子的大意很顺畅地说出来?她有亲友团吗?好,这位女生。
生:把它包围起来攻打它,必定有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这样却不能取胜的原因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
师:嗯,一座城池仅有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把他围起来攻打却不能取得胜利,是何道理呢?那就是“天时比不上地利”。接下来一个问题,我相信同学们已经猜出来了。 生:(齐说)地利不如人和者,何也?
师:请回答。
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师:能解说一下吗?
生: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也并不是不深,武器也并不是不精良,军粮也并不是不多,然而守城的人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因。
师:你的解说里面,有一个词解说的特别精妙,“米粟”解说为军粮,是作战要用的东西,很好!这里面的“城”作什么讲?
生:城墙。
师:“池”呢?是池塘吗?
生:是护城河。
师:很好!咱们继续往下走,考验还在继续。得道者,何如?
生:得道者多助。
师;我不大懂这句话的意思,你能帮我吗?
生:得道的施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会多。
师:这个人在文中指什么人?
生:君主。
师: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多。接着往下说:失道者,何如?
生:失道者寡助。
师:“寡”是什么意思?
生:很少。
师:你能说一个带“寡” 的成语吗?
生:薄情寡义。
师:还能说一个吗?
生:孤家寡人。
师:孤陋寡闻、曲高和寡、寡不敌众,寡和众就是一组反义词,少的意思。那么把整个句子说一下。
生: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他的人就少。
师:寡助若何?
生: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师:这个字为什么读pàn?
生:因为它是一个通假字,通背叛的“叛”。
师:背叛的意思。“亲戚”课下注释是怎么解释的?
生:内外亲属。
师:老师重点提醒一下,这里的“亲戚”和现在的“亲戚”有点不同。现在的“亲戚”是一个词,泛指所有有血缘关系的人。古时候“亲”专指父系亲属;“戚”专指母系亲属,所以中国封建社会,说皇帝的妃子,娘娘的兄弟,就叫外戚,他们扰乱朝政就叫—— 生:外戚干政。
师:整个句子意思说一下。寡助之至,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少到了极点会出现什么情形呢?
生:亲戚都会背叛他。
师:我建议把“亲戚”解释出来。内外亲属,前面还加一个连字,连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其他不是亲属的人呢?
生:更会背叛他了。
师:接着说:多助,若何?
生: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师:何解?
生:帮助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就会归顺他。
师:最后还有一个难度系数稍稍大点的:彼二者争战复若何?
生: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师:请说之。
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君主打亲戚都背叛他的君主??
师:所以??
生:所以君子不战也就罢了,战就一定会赢。
师:这里的君子是指得道的还是失道的?
生:得道的。
师:前面一个字还提示一下,“以天下之所顺”的“以” ??
生:凭借。
师: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
【品鉴】老师用文言的语言教古文,言简意丰;用古典的语言教古文,音韵忽而缭绕悠长,忽而铿锵短促,忽而低沉引人思考,忽而激越令人血脉贲张。既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概,又得夫子游学,坐而论道的神韵;用对话的方式读古文,避开了简单的朗读和串讲,学生是带着问题在读,碰到问题才讨论,教师则于无疑处生疑,于有疑处释疑,教学有间苗拈花之致,疏密互见之美。
师:经过这一番的问答,同学们对课文的大意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老师想把这一连串的问题,我来系统地问,大家系统地答,争取把我们刚才的理解深化到我们的头脑中去。准备好!
师:三才者何?
生:(齐答)天、地、人
师:用于战争,指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因素是——
生:(齐答)天时、地利、人和
师:很好,我说过,孟子的文章适用于铿锵一点去读。
师:三者轻重厉害若何?
生:(齐答)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师:天时不如地利者,何也?
生:(齐答)三里之城,七里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师:语气还可更盛一点。地利不如人和者,何也?
生:(齐答)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师:得道者,何如?
生:(齐答)得道者多助。
师:失道者,何如?
生:失道者寡助。
师:寡助若何?
生:(齐答)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师:多助若何?
生:(齐答)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师:彼二者争战复若何?
生:(齐答)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品鉴】教师用文言的对话达到反刍效果。这样的对话,使课堂古典的气氛更加浓郁,学生隐然进入到雄辩者的角色之中,强化了学生对中华经典的感情;这样的对话,使文气更加贯通,学生隐然领略到了文中坚实的逻辑链条,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师:这一番对答让老师感觉回到了两千多年前,很好,咱们接着进行品味式朗读。同学们请回看课文,你最喜欢读的是哪一句?挑出来读一读。
生:我最喜欢“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师:你好好地把它读读看。
生:(读)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比较喜欢读这个句子吗?
生:因为这句话很有哲理,它揭示了战争当中君主施行仁政的必要性。
师:揭示了一个哲理,就是君主施行仁政,你一下子看到句子里边的意思里去了,很不简单,老师还想为难你一下,这个句子老师也很喜欢,并且把它稍稍地改了一下,你认为是老师的改句好呢,还是孟子的原句好?
屏显: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道之得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
生:我觉得原句好。
师:为何?
生:寡助之至,它没有直接说和国家命运的关系,先是说自己的亲戚会如何对待,众叛亲离后,国家的命运也就危在旦夕了。
师:也就是说原句比改句说得更加的详细、具体、透彻,咱们讲道理就要讲一个“透”字儿,
然后从句子的句式上来看,还发现什么不同了吗?
生:原句的对仗十分整齐。
师:嗯!原句非常整齐,属于对偶句式。其实从句式上说是对偶,从意思上说还形成了什么? 师:得道——失道,多助——寡助。
生:对比。
师:这样对比对比的好处?
生:“道”就更重要了。观点更鲜明,说理更透彻。
师:很好!同学们,文中还有很多这样构成对比关系的句子,除此之外,你还发现有其他特点的句子没有?
生:我觉得第一句用了顶针的手法。
师:你还知道顶针啊!?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效果?
生:读来琅琅上口。
师:一种回环,琅琅上口的感觉,你能读出来这种感觉?
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师:还有自己的发现吗?
生:还运用了排比。“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后面还有“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里的排比句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读来很有气势,而且从各个方面加强了地利的优势,从而得出了人和的重要。
师:说得非常好,很有见地。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老师有一个不良嗜好,特喜欢改句子,请看——
屏显: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委而去之??
师:我把你说的句子改了一下,是孟子的好呢,还是我的好呢?
生:孟子的句子,每个句子都是用的双重否定,语气非常强烈。
师:我又作了一个改动,你看,哪一个好呢?
屏显: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委而去之??
生:原句更有气势。原句从城、池、兵革、米粟四个方面说,更能强调地利条件的优越,论证更加的有力。
师:你能读出其中的气势来吗?老师建议你在语速上应该有所变化:由慢而快;在语调上也应该有所变化。
(学生读——师示范——学生再读——学生齐读)
师:还有一个排比句,我读给你听: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师:老师读的时候你感觉到了什么?
生:感觉音调越来越高,气势也越来越强。
师: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域民”“固国”“威天下”,有范围越来越大的意思。
师:说得好!老师把它叫做层递式排比句,咱们全班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师范读——生再读)
师:经过一番品读,我整理了一下这篇文章语言的特色,请做笔记。
助学资料3:
孟子其文
◇对比鲜明
◇排比铺陈
◇句式工整
◇气势磅礴
◇说理透彻
【品鉴】教师用读的方式教古文。孟子的文章,往往一气贯注,猛浪若奔。但是,如何读出这种气势,如何读懂这种气势背后的道理,却是十分困难的。执教者采用“选择读”的方式让学生读出自己最有感觉的句子;用“改句读”的方式让学生琢磨并领悟文章气势背后的句法结构;用“示范读”的方式让学生感知层递语势的构段方法;用“回味读”的方式让学生反复涵咏揣摩。每一次朗读都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每一种变式朗读都直接为突破难点服务。
四、精思篇
师:接下来进入精思环节。对这篇文章,老师有三种变形,请你琢磨一下,这三种变形,各自都有什么道理。
屏显:
二分法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屏显:
三分法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屏显:
四分法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学生欲言又止,老师提示别急。三分钟等待之后,学生仍面现难色。)
师:不大好说是吧?好,请看看老师的提示——
屏显:
二分法:话题一——话题二
三分法:引论——本论——结论
四分法:起——承——转——合
师:请根据老师提供的关键词再思考。
生:二分法,前面写打仗的道理,后面说治理国家的道理。
师:如果说,话题一主要论述的军事,那么话题二主要论述的就是政事。两个话题各自的核心句是——
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师:各自的核心词是——
生:和、道。(板书两个核心词)
生:三分法,是在二分法的基础上将揭示论点的句子和论证的句子分开,第一段摆出论点,
第二段运用了两个事例论证了论点,第三段得出只有“得道”方能实现“人和”的道理,有点像平时说的“总—分—总”的结构。
师:很好!至于四分法,同学们可以作为一个课后研究的话题,通过查阅资料,咨询老师,同学讨论来完成。最后请同学齐诵课文作为本课的结束。
【品鉴】用分段法探摸文章的结构。古人写文章在形式上是不分段的,这就给今人留下了探究的空间。执教者通过不同的段落划分方法,给学生提示出议论文不同的结构方式。三种划分方法,又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二分法在教学目标上是总体把握文章要义,在教学层次上是为三分法作铺垫;教师重点教学的是三分法,有前面的教学铺垫,加上屏显提示,教学难点很快就突破了;四分法是中国古人传统的说法,执教者只是点到为止,作为一个拓展延伸的话题,留给学生课后去处理。教学显得有轻重,有留白,有张力。
作文二:《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5400字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郝斌中学 主备人:纪剑秋 审核人:张兴伟 马娜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疏通文意,品析文章语言。
2、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二千多年前的那个不知是春天还是秋天的晚上, 一豆青灯之下, 一位鬓发斑 白的老人, 就着数片烘干的竹简刻下了 191个篆体汉字。 文章篇幅虽然短小, 但 其中光辉的思想却闪耀经年, 传诵至今请同学轻闭双眼, 用心灵去感受这段文字 的独特魅力。配乐朗诵《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1、师:给我们留下这段精美短文的圣人是谁呢?
(教师点示屏幕)请同学们看屏幕,了解一下孟子其人。
屏显:孟子其人: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地位 仅次于孔子,有“亚圣”之称,与弟子合著的《孟子》一书,被尊为儒学经典, 为“四书”之一 。
同学们在书上做批注:名轲, 字子舆, 亚圣, 《孟子》 一书, “四书”之一, 写下这几个关键词。
2、师:像《孟子》这样时代久远意蕴深厚的儒学经典,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方 法更加高效地学习呢?请听一听另外一位文化名人的建议。
屏显: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 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朱熹
师:朱熹给我们提供了哪两种学习文言经典的方法?
生:第一,首先是要熟读,基本上能把文章说出来,然后思考里面的一些字 词句,琢磨出它的意思。
师:两个关键词先是读,后是思,读要熟读,思要精思好!我们先进入熟读 篇章, 熟读篇章我们主要进行两项活动, 一项是对答式朗读, 另一项是品味试朗 读。 对答式朗读主要是老师出示问题, 同学们到原文中摘录语句, 进行朗读式的 回答。我们进行抢答,注意题目。
二、朗读课文,感知课文,疏通文意
一)师:第一问,有点难,三才者何?
预设:天、地、人。
师:你是怎么知道这个答案的啊?
预设:三才,天地人,三光,日、月、星。
师:古人认为,天地之间最重要的三种元素就是天、地、人,用于战争,指 决定战争胜负的三种因素分别是——
预设:天时、地利、人和
师:那么,天时、地利、人和三者轻重厉害如何呢?原文回答。
预设: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师指导翻译这句话。
师:那么, “天时不如地利者, 何也?”“何也”就是“为什么呢”文中哪 几个句子解说了“为什么说天时不如地利?”
预设:我们从文中可以看出,它有一句话是说,“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 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 必有得天时这也,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师指导翻译这句话。
师:一座城池仅有方圆三里的内城, 方圆七里的外城, 把他围起来攻打却不 能取得胜利,是何道理呢?那就是“天时比不上地利”,何也?
预设: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 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师指导翻译这句话。
师:如何做到人和?
预设:得道者多助。学生译文。
师:寡助若何?
预设: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学生译文。
老师重点提醒一下,这里的“亲戚”和现在的“亲戚”有点不同。现在的 “亲戚”是一个词,泛指所有有血缘关系的人;古时候“亲”专指父系亲属; “戚”专指母系亲属,所以中国封建社会,说皇帝的妃子,娘娘的兄弟,就叫外 戚,他们扰乱朝政就叫——外戚干政。
师:多助,若何?
预设: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学生译文。
师:最后还有一个难度系数稍稍大点的:彼二者争战,复若何?
预设: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师指导翻译以上语句。
二)学生再来齐诵课文。
师:经过这一番的问答,同学们对课文的大意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老师 把这一连串的问题系统地问, 大家系统地答, 争取把我们刚才的理解深化到我们 的头脑中去,准备好!
师:三才者何?
预设:(齐答)天、地、人
师:用于战争,指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因素是——
预设:(齐答)天时、地利、人和
师:很好,孟子的文章适用于铿锵一点去读。
师:三者轻重厉害若何?
预设:(齐答)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师:天时不如地利者,何也?
预设:(齐答)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 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师:语气还可更盛一点地利不如人和者,何也?
预设:(齐答) 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尖利也, 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师:得道者,何如?
预设:(齐答)得道者多助
师:失道者,何如?
预设:失道者寡助
师:寡助若何?
预设:(齐答)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师:多助若何?
预设:(齐答)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师:彼二者争战复若何?
预设:(齐答)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三、品味语言。
师过渡:这一番对答让老师感觉回到了两千多年前, 我们接着进行品味式朗 读,同学们请看课文,你最喜欢读的是哪一句?挑出来读一读。
预设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因为这句话很有哲理,它揭示了战争当中君主施行仁政的必要性。
师:揭示了一个哲理, 就是君主施行仁政, 你一下子看到句子里边的意思里 去了,很不简单,老师还想为难你一下,这个句子老师也很喜欢,并且把它稍稍 地改了一下,你认为是老师的改句好呢,还是孟子的原句好?
屏显: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道之得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
预设:
1、 寡助之至, 它没有直接说和国家命运的关系, 先是说自己的亲戚会如何对待, 众叛亲离后,国家的命运也就危在旦夕了。
2原句的对仗十分整齐。
3、形成对比。突出“道”就更重要了,观点更鲜明,说理更透彻。
预设 2: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原因:因为排比句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读来很有气势, 而且从各个方面加 强了地利的优势,从而得出了人和的重要。
比较阅读:
屏显:
◇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 ◇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委而去之??
预设:前句子都是用的双重否定,语气非常强烈
屏显:
◇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委而去之??
预设:原句更有气势原句从城、池、兵革、米粟四个方面说,更能强调地利 条件的优越,论证更加的有力。
(学生读——师示范——学生再读——学生齐读)
师:还有一个排比句,齐读: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 下不以兵革之利。
指导阅读:1、感觉音调越来越高,气势也越来越强;
2、“域民”“固国”“威天下”,有范围越来越大的意思。 (生齐读——师范读——生再读)
经过一番品读,我整理了一下这篇文章语言的特色,请做笔记
屏显:孟子其文
◇对比鲜明
◇排比铺陈
◇句式工整
◇气势磅礴
◇说理透彻
四、研读课文:
对这篇文章,老师有三种变形,请大家琢磨一下,这三种变形,各自都有什 么道理。
屏显: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 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 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屏显: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 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 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屏显: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 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 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思考后屏显:
二分法:话题一 -----话题二
三分法:引论 -----本论 ------结论
四分法:起 -----承 -----转 -----合
请根据老师提供的关键词再思考
预设:二分法,前面写打仗的道理,后面说治理国家的道理
师:如果说, 话题一主要论述的军事, 那么话题二主要论述的就是政事两个 话题各自的核心句是——
预设:“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师:各自的核心词是——
预设:和、道(板书两个核心词)
预设:三分法,是在二分法的基础上将揭示论点的句子和论证的句子分开, 第一段摆出论点, 第二段运用了两个事例论证了论点, 第三段得出只有“得道” 方能实现“人和”的道理,有点像平时说的“总—分—总”的结构。
师:很好!至于四分法,同学们可以作为一个课后研究的话题,通过查阅资 料,咨询老师,同学讨论来完成。最后请同学齐诵课文结束本课的学习。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教学目标;
1、准确而流畅地诵读课文。
2、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疏通译文。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忧患中发愤图强, 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国威,然而自此之后,处于安乐中的越王,宫 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最后还是重蹈了吴王的覆辙。越王勾践的经 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 起来探个究竟吧!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 默读,找疑难,老师辅导:
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的疑问, 老师走下讲台, 随时发现学生的疑问, 随时给 予辅导解答。
2.让学生齐读课文:
(1)老师在读课文前明确读的要求:a .读准字音; b .读出停顿; c .读出 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学生齐读。
(3)老师引导学生根据以下三个要求,自己评价同学们的朗读情况,纠正 朗读中的错误。
3.老师范读,尤其应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如读第 2段:“??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4.再次让学生齐读全文。
三、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1、学生参照注释自行译文。
2、小组交流译文。
3、学生质疑,师生交流解疑。教师要使学生明白重点实词的使动用法,如:生、死、苦、劳、饿、空乏、动、认,以及虚词“于”在不同句中的含义。 四、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让全班男生齐读文章开头的排比句,要读出排比句的气势,从中悟出 文章列举 6位名人的意图,老师归纳性提问,引导学生抓本段重点。
预设:开头这段作者一下子列举了 6位名人,是不是太多了 ? 这 6个人有些 什么共同点 ?
让学生渐渐明确:①他们出道之前都曾遭受过艰难困苦的磨练,吃过不少苦 头;②排比的句式使文章显得很有气势,读来琅琅上口,好读易记;③为下文的 议论提供了充分的论据;④给我们写作议论文提供了范例——概述。
2.女生齐读“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一段,依然要读准字音,读 准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读出古文的美感。
3.老师引导男生进行鼓励性评价。体会本段文字的作用。
师:以后, 每当我们在学习上、 在人生道路上碰到了困难, 都要怎么样去做 ?
(引导学生背)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曾益其所不 能。 ”
4. 全班齐读第二段,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从个人到国家、从小到大、以点到 面的思路,启发、引导学生去读、去思、去悟、去说,最后熟读成诵。
5. 引导学生明确中心论点和结论。
五.拓展提高:
1、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的道理,许多成语、俗语、名言、警句中也有所体现, 你知道哪些?
预设:1)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3)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4) 、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5) 、 滋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
2、从古到今,许多人或事印证了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的道理。你知道哪些这 样的人或事?
预设;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 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韩非囚秦, 《说难》 、 《孤愤》 ;
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
小结:
1) 、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有:例证,道理论证
3)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一文先以六个出身低微, 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 “ 大 任 ” 的显贵人物为例,说明人只有经过艰苦的磨炼,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成就大 事,并由此引申,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经受磨炼的益处,最后得出 “ 生于忧患而死 于安乐 ” 的结论。由造就人才类推到治国的道理。
4)齐声背诵全文,结束本课的学习。
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列 举 六 位 名 人 事 例(个别)
担当重任必先经过一番磨练(一般)
身处逆境(个人) 国无忧患(国家)
须努力奋发 易灭亡
生 于 忧 患 , 死 于 安 乐 (中 心 论 点 )
作文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600字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 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陷于孤立。是由孟子以及他的弟子编写。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伋的再传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 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人称孔子为“圣人”,而孟子为“亚圣”,与孔子合称“孔孟
1注释译文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 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 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 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 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
(1) [天时 ]包括时令、气候,乃至政治形势等非人力所能及的条件。
(2) [地利 ]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3) [人和 ]指作战中的人心有所向,内部团结。
(4) [三里之城 ]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 [城非不高也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
(5) [郭 ]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6) [环 ]围。
(7) [之 ]代这座城
(8) [而 ]连词表转折。
(9)[夫 ]句首发语词,不译。
(10) [而 ]连词表递进。
(11) [是 ] 这。
(12) [也 ] 表判断语气,“是”。
(13) [非 ]不是。
(14) [池 ]护城河。
(15) [兵革 ]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16) [坚利 ]精良。坚,坚固。利,锋利。
(17) [米粟 ]粮食。
(18) [多 ]充足。
(19) [委 ]放弃。
(20) [而 ] 连词表顺承。
(21) [去 ]离开。
(22) [之 ] 代词,代“城”。
(23) [故 ] 所以。
(24) [域 ]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25) [以 ] 凭借。
(26) [封疆之界 ]划定的边疆界线。封,划定。疆,边疆。界,界限。
(27) [固 ]巩固。
(28) [国 ]国防。
(29) [山溪 ]山河。
(30) [险 ] 险要。
(31) [威 ] 震慑,树立威望。
(32) [得道者 ]实施“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此处特指君主。道,正义。下同。
(33) [失道者 ]不实施“仁政”的君主。
(34) [寡 ]少。
(35) [之至 ]到达极点。
(36) [畔 ]通“叛”,背叛。
(37) [顺 ] 归顺,服从
(38) [以 ] 凭借。
(39) [之 ]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0) [故 ] 所以。
(41) [有 ] 要么,或者。
(42)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43)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44) [亲戚 ]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 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 面包围的方式攻城, 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 时令了, 可是不能取胜, 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 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 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 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 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 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 [1]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1]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 的险要, [1]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 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戚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 了极点, 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 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背叛的君王, 所以, 君子要么不战斗,(如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2文言文总结
通假字
(1)畔(pàn),通:“叛”,背叛。
古今异义
(1)城
古义:内城
今义:城市
(2)池
古义:护城河
今义:池塘
(3)委
古义:放弃
今义:委屈、不甘心
(4)国
古义:国防
今义:国家
(5)亲戚
古义:泛指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包括父母兄弟。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员,亲属,不包括父母兄弟。
(6)去
古义:离开
今义:往、到
(7)域
古义:这里用作动词,限制。
今义:地域
(8)是
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
(9)兵
古义:兵器
今义:士兵
(10)然而
古义:虽然这样,但是
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一词多义
(1)利
天时不如地 利 :有利条件
兵革非不坚 利 :锐利
(2)之
三里 之 城:的,助词
多助 之 至:到
天下顺 之 :代词,指得道者。
环而攻 之 而不胜:代词,代指这座城 (3)时
天 时 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气候,时令 (4)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 和 :和谐,和乐 (5)去
委而 去 之:离开,逃离,逃亡
(6)胜
环而攻之而不 胜 :取胜
(7)固
固 国不 以 山溪之险:巩固
(8)亡
今 亡 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
(9)城
三里之 城 ,七里之郭:内城
城 非不高也:城墙
(10)而
环而攻之 而 不胜,连词表转折
委 而 去之,连词表顺承
环 而 攻之而不胜,连词表修饰
词类活用
(1) 域 民不以封疆之界 (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
(2) 固 国不以山溪之险 (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 )
(3) 威 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
特殊句式
判断句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是地利 不如人和也(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原文节奏
天时 |不如地利,地利 |不如人和。三里 |之城,七里 |之郭,环而攻之 |而不胜。夫 |环而攻之, 必有 |得天时者 |矣,然 |而不胜者,是天时 |不如地利也。城 |非不高也,池 |非不深也,兵革 |非不坚利也,米粟 |非不多也,委 |而去之,是地利 |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 |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 |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 |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 |多助,失道者 |寡助。寡助之至,亲戚 |畔之。 多助之至, 天下 |顺之。 以天下 |之所顺, 攻亲戚 |之所畔, 故君子 |有不战, 战 |必胜 |矣。
作文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600字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一、目标导航
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中心论点)。
2.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3.掌握课文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重点:
1.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中心论点)。
2.学会实词和虚词的运用。
难点:
学习课文的论证方法。
二、预学导学
1.一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叛之。
(2)文学常识积累
孟子,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期_______________
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是一部记录_______________ 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
书,共七篇。南宋朱熹将《孟子》、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并
称为“四书”。
2.二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疏通课文。
(1)解释下列重点实词。
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 ) 2、得道者多助( )
3、伐无道,诛暴秦( )
固: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池: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池非不深也( )
国: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
(2)解释加点词:
a、环而.攻之而.不胜( )( )b、夫环而.攻之( )
c、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d、兵革..非不坚利也( )
e、委而去.之( )( )f、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g、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h、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
(3)翻译下面句子:
第 1 页 共 4 页 订正、笔记栏 订正、笔记栏
a、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b、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c、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d、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三读课文,初步翻译句子,了解课文大意。
4.尝试在课本中注明你的疑问,疑问摘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堂互动探究
1.交流讨论“预习导学”部分的知识点。
2.在预习的基础上朗读课文,注意语音正确,节奏分明,感情充沛。
3.小组合作讨论,解决下列问题。
(1)本文论述的是不是军事问题?孟子是否主张打仗?
(2)本文论述的观点是什么?
(3)第一段和第二、三段之间是什么关系?二、三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4)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据 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防御——地利不如人和 战争中需要“人和”
类推 域民
固国
威天下 治国需要“人和”
结论 得道多助-——顺之
失道寡助——畔之
四、课堂练习
第 2 页 共 4 页 订正、笔记栏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
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地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
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
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
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
3.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
谈谈对“道”的理解。
5.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五、链接中考
阅读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各题。(13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
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
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①委而去之 (委: ) (去: )
②亲戚畔之(畔: )
2.下面“以”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以天下之所顺
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D.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3.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
威 天 下 不 以 兵 革 之 利。
4.翻译下列句子。
第 3 页 共 4 页 订正、笔记栏
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②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5.“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出一个相关的事例。
六、课后作业:
1、完成导学案剩余练习;
2、背诵全篇课文,掌握全部词解、句子翻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4 页 共 4 页
作文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900字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
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全文 96、石家庄市 编辑整理:李景堂
1、选文出自 ,作者孟子,名 ,是 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2、“得道多助”的“道”是指( )
A、正确的道理 B、人和 C、施行“行政” D、统治的方法
3、对下面字词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畔”是通假字,通“叛”
B、“域”是名词,在句中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C、“寡助之至”的“之”是“到”的意思
D、“去”的古义是“达到”的意思,今义是“到别处”
4、下列停顿有错的一项是( )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对“战必胜”的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打仗的话,一定能取得胜利 B、打起仗来,一定胜利
C、只要打仗,就能取胜 D、战争必定胜利
6、对选文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1)/(2)(3)/(4) B、(1)(2)(3)/(4)
C、(1)(2)/(3)/(4) D、(1)/(2)/(3)(4)
7、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指出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即:天时、地利、人和
B、文章第三自然段,从进攻一方的失利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C、文章末段画线部分,用对比方式点明了全文的主旨
D、该文根本意图不是论战争,而是借论战争来说明实行“王道”的必要性。
答案:1、略 2、C 3、D 4、B 5、A 6、B 7、B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全文 99、江西
1、解释文中带点的词。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亲戚畔之 ..
2、选出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 )
A、地利/不如人和 B、环而攻之/而不胜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文章论证天时不如地利时,指出城小易攻的句子是: ,表明
攻势之大的短语是 。
5、文章中心论点侧重强调的是: 。
答案:1、①、限制 ②、同“叛”,背叛 2、D 3、能施行“仁政”的君主,
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4、①、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②、环而攻之 5、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段 99、福州
1、朗读“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语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B、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C、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D、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寡助之至 (3)亲戚畔之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和“汝心之固”中的“固”意义相同。
B、“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句中两个“之”的意义不同。
C、“亲戚畔之”中的“亲戚”与现代汉语“亲戚”的意义不完全一样。
D、“故曰”和“故君子有不战”中的“故”意义相同。
4、对“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前的君子要么不战,战就一定胜利。
B、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C、所以有的君子故意不战,战就一定胜利。
D、从前的君子有时不战,战就一定胜利。
答案:1、C 2、①、限制 ②、极点 ③、通“叛”,背叛 3、A 4、B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全文 2000、天津
1、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池非不深也 园林池沼宽畅 B、兵革非不坚利也 可汗大点兵 ....
C、然而不胜者 不以木为之者 D、攻亲戚之所畔 辍耕之垄上 ....
2、用“/”标出下边句子朗读时应停顿的地方。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3、各写出两个含义有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成语。
①、多助之至 .
②、失道者寡助: .
4、下面对课文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文章先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七
里”都极言防守地域之大,以致难以攻破,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
②、文章接着以守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这里采用
“池非不深也”这样双重否定的句式,格外强调守城条件之有利。
③、从守城一方的失利我们可以推断:攻城一方尽管没有“地利”,但因“人
和”,能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因此无坚不摧。
④、文章利用打仗作例子,充分论证了“人和”对夺取一切战争胜利的极
端重要性,目的在于启发君主们应如何打好仗,取得战争的胜利。
⑤、文章在论证了“人和”对战争的重要性后,又顺势推论出“人和”在
治理整个国家中的作用。
A、 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5、翻译: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答案:1、C 2、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3、①、如获至宝、至
高无上、至理名言 ②、曲高和寡、孤陋寡闻、寡廉鲜耻、孤家寡人 4、D 5、让老百姓定居不能靠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服天下不能靠武器的精良。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全文 2002、苏州
1、哪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 ( )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
B、委而去之 去国怀乡 ..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上使外将兵 ..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E、多助之至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2、“得道者”的意思是 ,文中与它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 。
3、划分下边句子朗读的节奏,每个分句只划一处。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回忆你学过的文言文课文,从中举出一则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史实。
5、翻译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答案:1、A B 2、①、施行仁政的人 ②、君子 3、故/君子有不战,战/必
胜矣。 4、示例:秦王朝施行暴政,使“天下苦秦久矣”,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秦王朝灭亡。或者:长勺之战能以弱胜强的先决条件是做到了取信于民。5、凭着天下人归顺他的(有利条件),去攻打连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全文 2004、山东烟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①、环而攻之而不胜( ) ②、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
③、池非不深也( ) ④、委而去之( )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②、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3、“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指的是( )
A、正确的道理 B、统治的方法
C、“地利”与“人和” D、施行仁政的治国之道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5、文段(4)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 的重要性,推出了 的
结论。
答案:1、①、却,可是 ②、这 ③、护城河 ④、放弃 2、①、震慑天下
不能单靠武器装备的精良。②、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亲属朋友都背叛他。3、
D 4、①、人和 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全文 2005、湖南湘潭、课改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分)
①、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威 : ②、亲戚畔之 亲戚: .......
2、对选文画波浪线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
外城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使人民安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
的边疆的界限
C、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就会很太平
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得道者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3、对文段意思的理解,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 ) (2分)
A、本文在分析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的关系时,指明了“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B、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C、本文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D、本文通过运用对比和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使文章增强了说服力。
答案:1、①、震慑,使??震慑 ②、内外亲属,包括父系和母系亲属 2、C 3、B
作文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700字
师生学习案
:
1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也有说题目就是论点,我觉得第一句好一点,因为例子都是在论证天时不如 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 实质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最佳局面 :天下顺之
3 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4 道 :道义,就是要站在正义的一方。(结合生活就楼主自己想了 呵呵)
5 人和就是上下团结 , 人心所向。名言: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1. (1)兵器 (2)限制 (3)通“叛”,背叛 2. C 3. B 4. A B 5.施行仁 政的人 君子 6.得道 天下顺之 7.秦王朝施行暴政,使“天下苦秦久 矣”,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秦王朝灭亡。或者:长勺之战能以弱胜强的先决 条件,就是做到了取信于民。 8. B 9. B 10. C 11. D
12.①兵器 ②疆界(答“限制”也算对) ③军备(军队) ④信任,信用 13. ①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②从古到今,人都有一死,(如 果)不取信于民,国家就无以立足。
1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民无信不立(或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5. [甲 ] 文重点强调的“人和” (“得道”)与 [乙 ]文重点强调的“民信” (“取 信于民”),二者有密切的相关性。“民信”(“取信于民”)是“人和” (“得道”)的重要条件(或“内容”)之一。
1、划出文中的排比句,说说其作用。
从反面推论,指出“城民”“固国”“威天下”应当依靠“人和”,有很强的说服 力 2、在此基础上,作者得出什么结论?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人和”的实质是什么?
在于“得道”,即施行仁政,取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
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总结全文,深化论点
作文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300字
诵读欣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布置预习提示:
1、了解孟子的生平和主张,熟悉课文内容。
2、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划标出疑难词句。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导入:国家主席**曾指出, “人心向背,关系着党的生死存亡” 。 下面我想问问同学们, “人心向背”这个词语该怎么理解?
(人心,指民众的愿望。向:归向,是拥护的意思。背:背离,是反对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 思指人民所拥护和反对的。 )
现在,我们就在探讨“人心向背”这个词语的实质的基础之上,来谈一谈这今天将要讨论的话 题——《孟子》两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这篇文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题目是编者所 加。下面,我们就来解读一下这个题目?要解开这个题目,我们首先要了解题中的关键字“道”字 的意思。
“道” 大道之行也(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或最高的治世原则)
益慕圣贤之道(学说)
道听途说(道,途军制路的意思)
此外, “道”字,它还有道德和道义,人心等意思。显然,文中的“道”是指正义和得人心之意。 (题目意思是说:站在道义方面,我们就会的到民心,违背道义,我们就会失掉人心。 )
二、了解作者、作品及其所推行的政治主张
孟子,名轲,战国时间重要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泰斗级人物,人称“亚 圣” ,与孔子合称“孔孟” 。 《孟子》一书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与《论语》 、 《大学》和《中庸》合 称“四书”是儒家的必读经典之一。
孟子在政治上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他推行君主应“施仁政”的政治主张,提出“民贵君轻”等 思想。提出关于人性问题上的“性善论”学说,即“人之初,性本善。 ”这一哲学思想应该是他主 张推行“仁政”的初衷。
过渡语:本文是一篇精悍短小的文言议论文 , 既然是诵读欣赏,我们就从诵读入手吧。
三、整体感知 , 诵读训练
1、先由学生自己读一读,指出拿不准的字音和句子的节奏停顿。
2、解决学生提出的字音和节奏问题,并检测。
3. 找同学进行展示读, (要求朗读时要注意读时的语气、语调、停顿、节奏等。读完后,问其他同学 有没有读错的地方,读的好的,让他带着同学读。 )
4.指导学生齐读。
师:下面教给大家朗读方法。大家齐声读第一句话,要喊着读,使劲读。生:(齐声读第一句) 师:(读第二节)再慢一点背,声音的抑扬要体现出来。 生:(齐声放慢速度)
师:(读第三节)再严肃地读,低沉地读,读到“委而去之”时,带着气愤的语气读。 生:(按要求 读) 。
师:再用高亢的、铿锵有力的气势读第四节,注意排比句的节奏。
生:(按要求读)
小结:读一段文章,要注意声调的高低和语速的快慢,要读出内心的情感。这样,你的感觉就找到 了。
5. 师生共同吟诵课文 , 注意朗读节奏与气势。
五、深入文本 , 品读赏析
(此环节重在理清文章思路 , 把握文章内容 , 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 引导学生理解、把握课文 ) 第一步 :合作探究、疑难字词释义。 (今天早读时间,让同学们同桌为一组结合课下注释进行疏通文 义,并且划出了疑难字词句。下面请同学们提出来。 )
1、学生提出疑难词句(师生共同解决)
2、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文中重点语句 , 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寡助之至 , 亲戚畔之。 ”
要求 :a.会借助书下注解翻译该句,并掌握“寡” 、 “至”的意思
b. 指出“亲戚”一词的古今义 , 并要求找出文中其他古今异义的字(“城”古义:专指内城 ,今义:泛指城市 ; “是”古义:这,今义:判断词。 “郭” :古义:指外城,今义:姓。 “兵”古义:兵器, 今义:士兵; “革” “古义:甲衣, 今义:去了毛并且加工过的兽皮。 “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 ; “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去。
“委”古义:放弃,今义:委任; “域”古义:界限,限制,今义:地域。 ) (例如 :“兵” 、 “革” 、 “去”等 ), 同时能列举出词义目前仍在使用的相关成语或词语。 (教师注意点 :学生对“兵”的古义可 能出现疑问 , 《说文解字》中说 , “兵” , 械也 , “械”器之总名。可以借助“兵”的篆体字来加深理解 , 成语中作兵器讲的词 :兵不血刃、短兵相接 )c. 能够理解“之”的意思 , 并要求能够指出文中其他“之” 的用法。 (例如 :①作“的”讲 , “三里之城 , 七里之郭” , 与“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②用在主谓之间 , 取 消句子独立性 , 例如“以天下之所顺 , 攻亲戚之所畔”③作“代词”讲:夫环而攻之。④作动词讲:寡助之至。 ) d.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畔”同“叛” , 背叛 ) (3)带着对课文的理解再次吟诵课 文。 (带着情感去读)
第二步 :探究文章主旨 , 赏析论证艺术。
孟子长于辩论 , 其文逻辑严密 , 领略其文采 , 需注意思考以下问题 :
(1)本文就战争问题展开论述 , 战争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 孟子关于战争胜负的观点是什么 ? (明确 :战争的要素是“天时” 、 “地利” 、 “人和” ; 孟子所持的观点是 :天时不如地利 , 地利不如人 和 ) 板书(一) 天时 不如 地利 不如 人和 (提出论点)
(2)孟子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呢 ? 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 (小组讨论) (板书:)
(二)战例一(攻方失利)——天时不如地利 (举例论证)
(三)战例二(守方失利)——地利不如人和
(明确 :逐层深入论证 , 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论述“天时不如地利” , 从攻方的角度加以论证;论 述“地利不如人和”从守方的角度加以论证,说明“人和”才是战争取胜的关键因素。 )
过渡语:是不是一定要通过战争的手段才能证明“人和”的重要性呢?看第四节“域民不以封 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又从“治国”的方面进行论述。如何“域民” “固国”和“威天下”?关键在于能否“得道”?得道者得民心,得“人和” ,失道者,众叛亲离, 所以得道者得天下。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谷 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给员工很高的工资,把工厂盖在风水最美的地方,买最先进的机器设备。这些对于公司员工的 稳定性固然有帮助。但毕竟不是最好的办法,因为这些仍然是物质面的交换,物质性的交换会有麻 痹的现象。只有精神方面的尊重与交流,使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升上来,这种方法激励出来的忠诚度 才是经得起冲击考验的。我们用高薪留人,但不尊重人,一遇到有更高薪的机会,他们就跑了。所 以我们相信人才竞争,争取人才还是要靠以仁治厂,因为真正的人才是有骨气的,多一些钱,少一 些钱有时他们是不在乎的。 )
(四)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板书)
写法:本文为了强调人和的重要,除了层层论证外,还采用了否定的排比句作做反衬:城非不 高也,池非不深也??。这里连用了四个双重否定句作排比,即使地理条件十分优越,终因失去人和 这一根本因素,难免归于失败。
(3)孟子写作此文的目的 , 不仅仅是为了论述战争的胜败要素,更深层次的目的是什么呢 ?
(明确 :不是 ! 作者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劝诫当时的统治者在治国的过程当中认识到“人和”的重要 , 认识到“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论述范围由战争而扩大到治国 )
第三步 :古为今用 , 拓展迁移。 (此环节重在学以致用 , 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 培养 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
1、 “天时不如地利 , 地利不如人和。 ”多么精辟的论断 , “天时、地利”皆属客观因素 , 人力难以操控 , 唯独“人和”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 , 其作用又最为关键。中华民族历史悠悠 ,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 “和” 的思想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那么历史发展到今天又有哪些新的内涵呢 ? (明确 :①今天的“和”主 要指“和谐” , 我们祖国正在提倡建设和谐社会 ; 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要和谐 , 我们要与自然和谐 相处 ; ③同学之间也要和谐相处 , 这样才会建立真正的友谊 , 共同进步 , 共同发展 ; ④全人类都应该和谐 共处 , 现在很流行“地球村”概念 , 全世界的人都应亲如一家 , 希望中东地区早日迎来和平的钟声 , 希望 战争永远远离我们?? )
2、 让学生说出含有“和”字的成语或词语:和风细雨、和而不
同、和盘托出、和蔼可亲、和颜悦色、一团和气(以上是成语) 、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等
3、练习: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野蛮行径,遭到世界人民的强烈谴责和 反对,这正如本所说 ,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师:你能结合现实生活再举例子吗?
1:美国攻打伊拉克、阿富汗,引起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可以说失道寡助啊! (掌声)
2:陈水扁高唱**论调,遭到中华子孙的强烈谴责和反对,真是失道寡助! (掌声)
师:讲得好!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大家收获不少。请记住名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 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你能再举一
个有关“天时、地利、人和”的例子吗?
1:我们班取得学校运动会出场式第一名,这是人和的具体表现。
2: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们将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之利,所以取得了金牌总数第一的好成 绩。
第四步 :吟哦讽诵 , 积累经典。 (此环节重在诵读欣赏 , 及时巩固 , 加强积累 )
美文还需美读 , 选出你最喜欢的小节 ,(想象自身为孟老夫子正在边写边吟诵自己的著作 ) 放声朗诵 课文 , 进一步感受孟子的深邃思想 , 注意读出气势、读出情感 , 读出韵味。
六、归纳总结
同学们 , 通过短暂的一节课的学习 , 我们对“和”这一传统文化精华有了新的感悟 , “和”的思想 内容随着社会发展不断丰富 , 现在“和”包括了和谐、和睦、和平、祥和、和善与中和等含义,这种 思想对处理国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商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 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幻灯片展示“和”的新意 )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多多汲取民族的智慧与精华 , 早日成 才。最后让我们一起来高声讽诵全文吧 !(师生共同讽诵全篇 )
七、读了这篇文章 , 你学到了哪方面的知识 ? 或者说,你得到什么启示?
生 1:读了这篇课文,我懂得了运用排比这种修辞手法,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加强文章的说服力。 (掌声)
生 2:我知道了写议论文,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更能突出中心论点,文章更有说服力。 (掌声) 生 3:我懂得了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懂得了团结协作精神的可贵。 (掌声)
作文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900字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 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 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 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一.文学常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 》 ,孟子名 ,是战国时期 家 思想的代表人物。孟子反对 ,主张以 统一天下,本文是一 篇 。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得道 . ( ) 寡 ( ) 天时 ( )
地利 ( ) 人和 ( ) 三里之城 . ( ) 七里之郭 . ( ) 环 ( ) 城 . 非不高也 ( )
池 ( ) 兵革 ( ) 委 . 而去 . 之() ()
固 ( ) 威 ( ) 至 ( ) 亲戚畔 . 之 () 顺 ( ) 以 ( ) 故 ( ) 有 ( ) 君子 ( ) 三.下面以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以天下之所顺
C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D.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四.翻译下列句子
1.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3.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4. 委而去之
5.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6.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五.理解课文作答
1. 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 (中心论点 ) 是什么?得出的结论又是什么?表明了作者什么主 张?
2. 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是什么 ? 其中起决定因素的是什么 ?
3. 第二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 论证了什么 ?
4. 地利在文中具体是指什么 ?
5. 第三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 论证了什么 ? 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6.
7. 战必胜的原因是什么 ?
8. 第四段用了什么句式 ? 什么修辞 ? 有什么作用 ?
9. 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得道 ? 得道的结果怎样 ?
10.最后一段有哪两种论证方法?
11. 写出文中的两组排比句?
12.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出一个相关的事例。
答案:一、 《孟子?公孙丑》轲 儒家 不义之战 仁政 短论 二、自己解 决。 三、 D 四、自己解决。 五、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仁政 2.天时、地利、人和 人和 3.举例论证 天时不如地 利 4.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 失道者(守城者) 5.举例论证 地利不 如人和 双重否定句 加强肯定语气, 突出守城一方地理条件的优越 排比:增强语 言气势 6.不能从
六.比较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文语段,回答 18~22题。
[甲 ]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 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 . ,亲戚畔 . 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 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 ] 孟子曰:“桀、纣 ① 之失下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 ② 之聚之,所 . 恶 . 勿施尔也 ③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 . 圹 ④ 也。”
注释:① 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② 与:同“为”,替的意思。③ 尔也:而已。 ④ 圹(ku àng ):原野。
18.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具体含义。(4分)
(1)寡助之至 . () (2)亲戚畔 . 之()
(3)所恶
.. 勿施尔也() (4)兽之走 . 圹()
19. 甲文认为 “以天下之所顺, 攻亲戚之所畔” 的结果是怎样的, 将这个句子写在下面, 并加以翻译。(3分)
句子:
翻译:
20. 甲文说的“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情形,在乙文中有形象的描绘。乙文中的这个 句子是:。(2分) 21. 乙文中说到的“桀、纣”,其失天下的原因,用甲文的句子来解释就是:
。(2分)
22. 甲文说“得道 . 者多助”,乙文说“得天下有道 . ”。这两个“道”的意思一样吗?说 说你的理解。(4分)
答:
18. (4分)(1)至:极点(2)畔:同“叛”,背叛。(3)所恶:所厌恶的东西(事 情)。(4)走:跑。(每词 1分) 19.(3分)句子: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句子 1分,翻译 2分) 20.(2分)民之归仁也,
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第二句和第三句,每句 1分,只写第一句不给分) 21.(2分)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答“失道者寡助”给 1分) 22.(4分)不一样。甲文所说 的“道”,指的是统治者施行的“仁政”;乙文所说的“道”,指的是统治者得天下的方法、 途径。(每层意思 2分,意思对即可)
2008年济南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甲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 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 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 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 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 ]子奇治县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①。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 皆白首页。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②,必能治阿矣 ! ”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 仓廪③以赈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病,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 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②追者反曰
7、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B.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 夫以老者之智 D. 属予作文以记之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子奇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使“阿县大治”?(用自己的话回答) (2分)
答:
10、乙文中“ ”一句,形象地印证了甲文中“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的道理。 (2分)
6、①这里是限制的意思②通“返” (返回) 7、 C8、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 都会归顺他 9、把兵库里的武器融化后制造农具,给百姓使用;打开粮仓救济贫苦的人 10、 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2009年山东省临沂市
文言文阅读(共 12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做 6— 9题。
[甲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 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 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 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 〈孟子〉两章》 )
[乙 ] 子贡问政。子曰 :“足食 , 足兵 , 民信之矣。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 , 于斯三者何先 ? ” 曰 :“去兵。 ”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 , 于斯二者何先 ? ” 曰 :“去食。 自古皆有死 , 民无信不立” 。 (选自《论语》 )
6.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2分)
①兵革非不尖利也 兵()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③足兵 兵()④民信之矣 信()
7.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古皆有死 , 民无信不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甲 ] 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乙 ]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3分)
答:
9.你认为 [甲 ] [乙 ]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3分)
答:
二、 6.①兵器 ②疆界 (答“限制” 也算对) ③军备(军队) ④信任, 信用 7. ① 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②从古到今,人都有一死, (如果)不取信于民, 国家就无以立足。 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民无信不 立(或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9. [甲 ] 文重点强调的“人和” (“得道” )与 [乙 ]文重点 强调的 “民信” (“取信于民” ) , 二者有密切的相关性。 “民信” (“取信于民” ) 是 “人和” (“得 道” )的重要条件(或“内容” )之一。
作文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000字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2) 、积累文言文字词,疏通句意。
2、能力目标
(1)学习古人的论证方法。
(2)品味语言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孟子的智慧和对人类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1、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2、品味语言特点。
3、把握论证方法。
三、教学方法:引导、点拨。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中国有句俗话:得民心者得天下。 今天, 让我们一起走进孟子的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这篇文章,深刻理解这句俗语含义。
二、 资料助读(多媒体出示)
孟子 (公元前 372~公元前 289) ,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 物,与孔子合称“孔孟” ,并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哲学、伦 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全书共七篇,分《梁惠王》 《公孙丑》 《滕文公》 《离娄》 《万章》 《告子》 《尽心》 7篇,计 261章,约 35000字。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 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
三、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多媒体播放配乐朗读,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语气、节奏。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分组读、指名读、小组间开展朗读比赛。
4、学生结合文下注释自主疏通句意
5、小组质疑、研讨、交流。
6、提示重点字词(多媒体出示)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 ,背叛 )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去之 (离开。今义:往、到 )
亲戚畔之 (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 池非不深也 (护城河。今指水塘。 )
7、指名疏通句意。 (师生点评)
四、再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
(2)本篇在论证方面的特点是什么?
(3)本文反应了作者什么样的政治思想?
明确:1、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2)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 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然后再分别举例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 “地利不如人和” ;最后再从 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3) “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五、 小结:本文首先提出中心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 接着引战例证明论点, 最后引申到治国,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六、作业 :
1、背诵全文。
2、整理重点字词句。
作文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000字
教育城中考网:://.12edu./zhaokao/zk
第1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基础积累】
一、重点词解释。
1.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2.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3.七里之郭 4.环(围)而攻之而不胜
5.是(这是)天时不如地 6.域(限制)民不以封疆之界 7.威:(震慑)
8.得道(施行仁义)者多助 9 、亲戚:骨肉兄弟。
10.故(所以)君子(施行仁政的君主)有(要么)不战
11、兵革非不坚(坚硬)利(锐利)也: 12、寡助之至:极点。
13、委(放弃)而去(离开)之 14、 兵(兵器)革(甲衣) 15 固:巩固。
一词多义:
①之:的 。例句:三里之成,七里之郭
指城郭。例句:环而攻之
②而: 表承接。例句;环而攻之而不胜
表转接. 例句;环而攻之而不胜
③拂:违背。例句:行拂乱其所为
通“弼”,辅弼。例句:法家拂士
古今异义:
C
,
译:缺少仁义道德的人就会很少人帮助。
(一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⑤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二. 重点句翻译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教育城中考网:://.12edu./zhaokao/zk
第2页
②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③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④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阅读探究】【迁移运用】
理解背诵。
①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 。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
③日本某**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 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的哪句话。
(4)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
(5)日本某些**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那句话:“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 国“和平崛起”的外交战略正呈“ 写
(7
(8)“战必胜”的条件是;“得道者多助”。
,从中可反映出孟子 民贵君轻的 政治思想。
(2"以封疆之界"、"以山溪之险"和"以兵革之利""""得道"。
(3 ((4.
这样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