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u36--王安石在相位》600字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③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傍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③果蔬:泛指菜肴。④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⑤脔:切成块的肉。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谒: 饭: 盛: 日: 具: 怪: 箸: 惟:
2.翻译文中画线句。
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 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3.选出与“其人愧甚而退”中的“而”相同的一项( )
A (愚公)面山而居 B 人不知而不愠
C 太守归而宾客从 D 蔚然而深秀
4.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悟? ④⑤①②
作文二:《王安石在相位阅读答案》1600字
篇一:王安石在相位阅读答案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③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④,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⑤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选自宋 曾敏行《独醒杂志 卷二》) 【注释】 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 ②京师:京城。 ③果蔬:泛指菜肴。 ④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 ⑤脔(lu n):切成块的肉。 【文言知识】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 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说 颇 。 颇 的义项较奇特,它既可指 很 、 甚 ,也可指 稍微 、 略微 。这往往要随上下文决定它的含义。上文 萧氏子颇骄纵 中的 颇 要作 很 解,意为萧氏的独生子很骄横放纵。又, 其妇年五十,颇有姿色 ,其中 颇 要作 略微 解,因为女子到五十已不太可能很有姿色了。又, 公为人正直,乡里颇有望 ,意为他为人正直,在乡里很有名望。 【译文】 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公子到了京城,就去拜访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吃饭。第二天,萧氏子穿盛装前往,料想王安石一定会用盛宴招待他。过了中午,他觉得很饿,可是又不敢就这样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菜肴都没准备。萧公子心里觉得很奇怪。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旁边只安置了菜羹罢了。萧氏子很骄横放纵,不放下筷子,只吃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把剩下的饼拿过来自己吃了,那个萧公子很惭愧地告辞了。【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 ) ②意为公必盛馔( ) ③又久之,方命坐( ) ④惟啖胡饼中间少许( ) 2、翻译句子 ①觉饥甚而不敢去 ②其人已心怪之 3、理解:上文末了说 人取自食之 ,那么王安石到底吃了什么? 4、这篇文言文中可以看出王安石什么品质? 参考答案:1、①第二天 ②食物 ③才 ④ 吃 2、①觉得很饥饿但不敢离去②那人心里对这事已感到奇怪。 3、胡饼的四傍。 4、不屑那些酒囊饭袋的小人,萧氏子虽人品不坏,但似乎是一个嫌贫爱富、阿谀奉承的人,王安石以自己的行动绝妙的讽刺了那些贪名贪利的人,即使对方是自己的亲戚他也不失原则,嗤之以鼻。 5.解释: (1)谒 (2)意 (3)具 (4)怪 (1)拜见 (2)料想 (3)准备 (4)以 为怪【启示】做人应当作风简朴,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 篇三:王安石在相位阅读答案
王安石在相位:王安石待客阅读答案 王安石在相位时间:2016-01-05 热度:℃作者:kpixie 来源:王安石待客阅读答案
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
复下箸⑥,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
喝了几杯酒。⑤脔:切成块的肉。
(1)公约之饭 (2)又久之,方命坐
(3)惟啖胡饼中间少许 (4)其人愧甚而退
11、翻译:①觉饥甚而不敢去
②其人已心怪之 (2分)
12、理解:上文末了说“公取自食之”,那么王安石到底吃了什么?(2分)
13、王安石是一个怎样的人?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悟?(3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0、(1)代词,代萧氏子(2)才(3)吃(4)回去
11、①觉得很饥饿但不敢离去②那人心里对这事已感到奇怪。
边,没有肉馅的部分。
作文三:《王安石在相位[Word文档]》900字
王安石在相位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演讲稿
王安石在相位
原文: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译文:王安石当宰相的时候,儿媳家的亲戚萧家的一个儿子来京城,于是这个萧公子就来拜会王安石,王安石就约他吃饭。第二天,萧公子穿着华丽的衣服来了,他以为王安石一定会盛宴款待他。过了中午,他觉得很饿可是又不敢就这样走。又等了很久,王安石才让他入席,果品蔬菜之类的菜都没有准备,那个萧公子心里就有些责怪王安石了。酒过三巡后,先上了两枚胡饼,又上了几块切成小块的猪肉,旁边只摆着菜汤。萧公子平时非常娇惯任性,这时候也就不再举筷子吃菜了,只是吃了胡饼中间很少的一部分,而饼的四边他动也不动。王安石就把他剩下的饼拿过来自己吃了,那个萧公子很惭愧的告辞了。
阅读相关文档:王安石梅花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王安石待客 泊船瓜洲 王安石 元日 王安石 登飞来峰 王安石 王安石的诗 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变法 高速公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研发 基于防火墙的网络安全技术探讨 基于防火墙的网络安全技术分析 网络背景下海事信息化发展分析 网络云计算技术研究现状综述 网络安全管理策略与防御措施 探析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 安全技术在网络工程中的应用探究 通信网络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分析 浅析基于BP神经网络的网络安全态势预测 软件工程下的网络运用与办公自动化问题与改进 优化网络环境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试析住宅的智能网
最新最全【学术论文】【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领导讲话】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分析报告】 【应用文档】 免费阅读下载 *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我将尽快处理,多谢。*
作文四:《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600字
客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
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②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酒三行③,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④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
复下箸⑤,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果蔬:泛指菜肴。③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④
脔:切成块的肉。⑤箸:筷子。【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①因谒公 ( ) ②觉饥甚而不敢去 ( )③不复下箸 ( ) ④公取自食之 ( )【小题2】下列各句中“之”字用法与“公约之饭”中“之”
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是吾剑之所从坠B.遇子方虫,则一钳博之C.久之,目似
瞑D.故时有物外之趣【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
之。【小题4】用自己的话说说“其人愧甚而退”的原因。(2分)答案【小题1】(4分)①谒:
拜见,请见 ②去:离开 ③复:再,又 ④食:吃 【小题1】【小题1】( B )(2分)【小题1】
(2分)各种菜肴都没有准备,那人心中已经对此感到奇怪了。(重点字:具、怪)【小题1】
原因:客人看到王安石竟然把自己吃剩下的胡饼吃了。
作文五:《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阅读附答案》400字
阅读课外文言语段,完成1——3题。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傍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③果蔬:泛指菜肴。④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⑤脔:切成块的肉。⑥箸:筷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
公约之饭 之_________
惟啖胡饼中间少许 惟_________
2.用“/”划出下句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层)。
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代词,代萧氏子只
2.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
3.示例:王安石贵为宰相,仍艰苦朴素、勤俭持家。这在今天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从自身生活做起,杜绝奢侈浪费,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
作文六:《“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阅读》1000字
(7分)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旦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②。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③,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④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娇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 ②馔(zhuàn):准备食物。③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
④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
2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 ▲ )
A、觉饥甚而不敢去?? 学而时习之
B、果蔬皆不具??????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C、其人已心怪之???? 绝巘多生怪柏
D、次供猪脔数四????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3.翻译句子。(2分)
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
▲
24.结合短文,联系下面链接材料,说说你的启示。(3分)
①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③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
④“光盘行动”志愿者夏雪介绍说:光盘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把自己的饭吃光,吃光盘,不要浪费。
▲
参考答案:书村网整理
22.(2分)B
23.(2分)萧氏子穿着华丽的衣服前往,心里以为王安石一定会准备丰盛的食物来款待。
24.(3分) 节俭是传统美德,无论古代还是现在,都在提倡节俭;要把节俭提升到关系家国兴败的角度去认识;我国每年浪费粮食惊人,说明我们公民的节俭意识不够;我们要养成节俭光荣,浪费可耻的理念,从自身做起,用实际行动参与节俭。
作文七:《“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阅读答案》800字
(7分)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旦日,萧氏子盛服
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②。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
心怪之。酒三行③,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④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
娇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注释:①子
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 ②馔(zhuàn):准备食物。③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④脔(lu
án):切成小块的肉。 2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 ▲ )A、觉饥甚而不敢去 学而时习之B、果蔬皆不具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C、其人已心怪之 绝巘多生怪柏D、次供猪脔数四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23.
翻译句子。(2分)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 ▲
24.结合短文,联系下面链接材料,说说你的启示。(3分) ①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③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
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
人一年的口粮。④“光盘行动”志愿者夏雪介绍说:光盘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把自己的饭
吃光,吃光盘,不要浪费。 ▲ 参考答案:22.(2分)B23.(2分)萧氏子穿着华丽的衣服前往,心里以为王安石一定会准
备丰盛的食物来款待。24.(3分) 节俭是传统美德,无论古代还是现在,都在提倡节俭;
要把节俭提升到关系家国兴败的角度去认识;我国每年浪费粮食惊人,说明我们公民的节俭
意识不够;我们要养成节俭光荣,浪费可耻的理念,从自身做起,用实际行动参与节俭。
作文八:《“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阅读答案》800字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
师,因谒公,公约之饭”阅读答案
(“128815”);“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阅读答案
(7分)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旦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娇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馔(zhuàn):准备食物。?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
?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
2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觉饥甚而不敢去学而时习之
B、果蔬皆不具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C、其人已心怪之绝巘多生#from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gkstk.,全国最大的高考资源网end#怪柏
D、次供猪脔数四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3.翻译句子。(2分)
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
?
24.结合短文,联系下面链接材料,说说你的启示。(3分)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
?“光盘行动”志愿者夏雪介绍说:光盘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把自己的饭吃光,吃光盘,不要浪费。
?
参考答案:
22((2分)B
23((2分)萧氏子穿着华丽的衣服前往,心里以为王安石一定会准备丰盛的食物来款待。
24((3分)节俭是传统美德,无论古代还是现在,都在提倡节俭;要把节俭提升到关系家国兴败的角度去认识;我国每年浪费粮食惊人,说明我们公民的节俭意识不够;我们要养成节俭光荣,浪费可耻的理念,从自身做起,用实际行动参与节俭。
作文九:《王安石和苏轼在鄂东》1200字
王安石和苏轼在鄂东
作者:叶丛浩 2008-12-25 8:28:35 来源:作者投稿 访问次数:1052
王安石,字介甫,江西临川(今抚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正月,王安石在辞去丞相职务被封为舒国公后,以61岁的高龄,再次来到黄州,写下了《壬戌正月再游齐安次韵》:“风暖紫荆处处开,雪于沙净水洄洄。意行却得前年路,看尽梅花看竹来。”对开满紫荆花、梅花和长满竹子的黄州表示了欣赏和赞美。此外,他还在黄州写过《赤壁山》等诗。
王安石不仅到过黄州,还到过罗田,并登上过大别山主峰一天堂寨。他在登上天堂寨顶,游览天池(又称多云九井)时,写下了《九井》长诗一首,诗中写道:“沿崖涉河三十里,高下荦确无人耕。扪萝挽葛到山趾,仰见砍泻何峥嵘。余声投林欲风雨,末蛰卷土犹溪坑。飞虫凌兢走兽粟,霜雪下落雷冬鸣。野人往往见神物,鳞甲漠漠云随行。我来久立无所得,空数石上昌蒲生。中宫系龙沉玉册,小吏磔狗浇银觥。地形偶尔藏险怪,天意未必司阴晴。山川在昔有崩竭,邱壑自古相虚盈。谁能保此千载后,天柱不折泉常倾。”诗中不仅极言大别山之高、险、怪和风光之旖丽,还表达了他的天有阴晴、地有虚盈、人有得志不得志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据传,苏轼之所以被贬来黄州,还和王安石有着密切的关系。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和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为“三苏”,同属“唐宋八大家”之列。北宋嘉裕二年(1057年)20岁时中进士,历任翰林学士,密州、湖州知州,礼部尚书,侍读等官。
一日,苏轼拜访王安石,恰值其有事外出,苏见书桌上放一纸,上有“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两句未写完的咏菊诗。苏轼心想,菊花哪有秋天落瓣的,想必是丞相搞错了,于是他就自作聪明地在王安石未写完的诗后续道:“秋花不比春花落,报与诗人仔细吟”。王安石回来看后,心中不悦。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乌台诗案”发,王安石通过皇帝将其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至元丰七年离去,在黄冈历时近5年。苏轼来黄州后,看到黄州的菊花果然秋天落瓣,顿感羞愧。
苏轼贬到黄州,开始住在城东的定惠院。后来,他的家眷来到黄州,便迁居到江边的临皋亭。两年后,由于家大口阔,生活困顿,就设法向黄州府要了五十亩荒地耕种,并在此筑房,取名雪堂住下,由于这里位于黄州的东坡,遂自此取号为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谪居期间,除了经常去黄州城内的赤壁、安国寺、承天寺、黄泥坂、天庆观、栖霞楼、快哉亭等名胜地游玩外,还到过浠水、蕲春、黄梅、罗田、麻城、新洲以及江南的鄂城、大冶、阳新。他在黄州期问写诗214首、写词37首、赋两篇、文27篇、长信250封、小品91篇,共计写下诗文600多篇,形成了他的创作高峰。其中《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满庭芳?归去来兮》、《安国寺记》、《方山子传》等众多名篇,生动地描述了黄州赤壁的壮丽景色和鄂东的人情风物。后人为纪念苏轼,特将其经常游览的赤壁定名为“东坡赤壁”。苏轼的书法成就也极高,自成一体。清末杨守敬将苏轼在黄州留下的丰富墨迹编辑成《景苏园帖》,流传于世。
作文十:《王安石在鄞县的故事》3300字
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列宁所指的改革就是王安石在熙宁时期的变法,然而王安石的这一变法思想源于他在浙江鄞县的实践。
王安石在鄞县的三年,就被人们称为种“试验田”。至今在鄞州(即原鄞县)的百姓中,还流传着不少王安石治政的趣事呢。
砻糠漂浮治钱湖
当年王安石初任鄞县县令时,很是想利用冬闲时节,对宁波东乡的东钱湖作番治理。然而治湖费用巨大,他一时犯了难。
王安石在实地考察中看到,东钱湖中盘根错节的“葑草”积沉了从上游山处冲刷下来的泥沙,湖岸收缩,湖底变浅;不少湖湾地段被当地豪富圈为田地,湖界也在不断地受到蚕食。东钱湖的抗旱和蓄洪功能已经萎缩,亟须修废完固,订建湖界,疏浚水道,以“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
在筹划中王安石想到,即使通过在全县地区差役费的摊派收取与县署向商富户等融资两条途径来看,也只能解决一半工程所需的雇工费用,而其余的一半用工所费无论如何要向东钱湖灌区内的受益田户收取了。
细细算来,东钱湖区的佃农家庭是难以承受的。
有什么好法子能减轻佃农的负担呢?王安石经过深思发现,鄞县耕田登记面积有1700顷,除去它山堰灌区与广德湖灌区等的田亩外,按理说东钱湖灌区的田亩应在500顷上下。可是在东钱湖名下登记的为何却只有300顷呢?
经过多次暗查,王安石又发现东钱湖名下登记的灌区田亩多是位于东钱湖近旁一带,而远一点的例如邱隘、五乡、潘火等地,却少有田亩登记。尤其是一些拥有大量土地的大财主,多以“不是用东钱湖之水”灌溉为由而隐匿不报,即使填报,也是以少量的近水田地来应付。
于是王安石又踏上了实地考察之路。
这一日,王安石带着随从来到了东钱湖边的莫枝堰坝上,见堰坝下河道岸边的河埠头处,有一个妇人正在淘洗淘箩内的谷米,想是到做饭的时候了。
王安石见那河埠头下,有一条由糠屑尘灰组成的线带正漂浮在河面上,缓缓地向着下游漂浮而去……
“啊,有办法了”。王安石见此情景,心里有了主意。他私下吩咐手下人在东钱湖的莫枝、大堰、高湫、平水和钱堰、梅湖、栗木等湖堤的堰塘口,堆放从城区和附近各地紧急搜罗征集而来的数百担砻糠。
待准备就绪之后,王安石又以放干湖水,整治湖泊为由,令人打开了所有的湖堤堰塘口,尽最大流量向下游放水。同时吩咐叫来了附近乡境内的数十名保丁,分成各个小组,在衙役的监督下,在各放水的堰塘口处连续不断地投放了大量的砻糠。
三五日过后,这些随水流而下的砻糠经过大水量的冲击漂浮,泛泛而下,不仅在鄞东的前塘河、中塘河和后塘河上均已漂满了砻糠。连那些支流上的、岔港中的河流内,也陆续发现了随水漂过来的砻糠。
与此同时,王安石又派出了一些吏员下到各河道地段,并督促当地的保长、大保正、都保正们,对河流中漂流的砻糠状况进行了实地察看和实情登记。
有了这第一手现成的实物佐证,拥有大量土地的财主们不得不将田亩面积如实报了上来。这样一来,东钱湖的灌区面积也就从原登记的300顷提高到了500顷,每亩受益田亩的负担也就减轻了四分之一。
夺地风波催放粮
春荒时日,王安石又带着伴随来到民间。
这一日他发现有位老妇人正坐在田埂上,捋了稻穗顶处的几颗粒谷,放在口中嚼碎后又反哺给怀中搂抱着的小孩。他见情有异,忙上前询问。
不料就在此时,两个家丁似的人物边从后面蹿了上去,边喊叫着:“偷了东西还想跑吗?”欲将老妇人连小孩一起抓走。
王安石见那老妇人死命抗争,那小孩更是被吓得哇哇大哭,就上前拦阻动问。
那几个家丁人物见是过路陌生人敢坏自己事,就瞪起了三角眼,蛮横地说道:“吃了豹子胆,敢管这闲事!”边说边挥拳向王安石的脸上击来。
王安石的那个颇有功夫的随从见那两人欲打知县大人,怎生了得,遂敏捷地一展身手,一个反击之下,将那两人抛出了几丈之外。
那两人见远不是对手,从泥地上爬了起来,边威胁着说道:“有种的,等着瞧吧!”边狼狈地一逃了之。
几个在附近地中干活的农人闻声赶了过来,对王安石俩劝道:“这下你俩闯了大祸,赶快逃了吧!”内中的一个农人又忙说道:“你俩可知刚才的那两人是谁啊,他们是这里的大保正杨苗家的。别说是惹了他的家丁,就是惹了他家的狗啊、猫啊畜牲的,也是不得了。”
王安石记得刚才那两人欲抓老妇人时说过“偷了东西”什么的,就转向问老妇人道:“老嬷嬷,那两人说你偷了他们家的东西,就是在指你捋了田中的谷粒吗?”
一提这话,那老妇人边哭边说道:“咱小百姓的,怎敢去惹那杨苗瘟神家的!不瞒乡亲们说,我老头病在床上有些时日了。儿子被抓去当兵多年在外不知死活,儿媳嘛,也早已走了。如今啊,咱家断烟火已经有好多天了,爷孙仨人都将饿死。”
她泪流满面地用脚蹬地说道:“邻居阿婶们都晓得,我站着的在捋谷的这五亩田,实是我家祖传的,但紧傍我家的好几十亩田则是杨苗家的。因我家的田处在上游,紧扼在杨苗家农田的进水口处,所以杨苗千方百计想夺田到手。”
老妇人用衣袖擦了擦冒着泪水的眼眶,又继续说道:“今天早上,还是孙儿的爷爷见无法可想,在病床上咬着牙发了话,活命要紧,将田变卖一半给杨苗吧。于是,我就拖着有气无力的孙儿,拿着田契去找杨苗。原想将祖田变卖一些现钱后以度饥荒。早先,那杨苗财主啊,也曾出过价钱,说若我家让田给他,愿出两千文铜板钱一亩计数。可这次我去找他时,他不仅说从未说过这样的话,还动了恶心思,想乘机一口吞了我家的所有良田。”
说到这时,不知是愤怒所致,还是肚饿力亏而起,老妇人刹那间气紧脸紫,一时换不过气来,竟双手紧握,跌坐在田埂上,再也说不出话来。在场的乡亲们见状,一个劲地边抚边劝。让她喝了几小口水之后,老妇人方才缓过气来。 稍息一会之后,老妇人就坐在田埂上断断续续地说了下去:“杨苗财主见我家已处绝路,压价为每亩铜钱五百文。他还说,我家若是真的要想将田卖给他,那就得将全部稻田让给他。否则,即使是少一分田,他也是不要的。”
老妇人接着说道:“正当我再三央求他给我家孙儿日后留点养家糊口田时,杨苗这个畜生啊,暗中吩咐管家人等将我与孙儿拦到厨房旁的厢房内,让那烧得喷喷香的饭香来引诱我俩。但我的心里还算是明白的。可是,正在这个时候,我那可怜的孙儿想是饿得太久,身子实在是太虚弱了。他一闻到饭香,就见喉咙处骨碌碌地动了几下,竟一下子昏过去了,唬得我立时失了魂魄,放声大哭。”
说到此,老妇人又心酸得哭了起来。她哭泣着说:“这时,在厨房里烧饭的好心肠的曹妈闻声跑了过来,见状赶紧跑回到厨灶边,把将熟的米饭中少许米屑和糠末混杂而成的饭沫汤水,拿来给我孙儿喂着喝了……我孙儿被喂喝了几口热汤水之后,马上醒了过来。这下,我再也顾不上自己已饿得头昏眼花,就拉着孙儿跌跌撞撞地离开了财主家。”
“在归家路上,我想到无法去面对躺在床上奄奄一息,急等着食物解饥救命的孙儿他爷。我想这一双手空空回去啊,真的会要了我那老头的命。无法可想之下,我就抱着孙儿来到了自家的稻田边。”
“我想在饿死之前再来看一眼这一祖传的良田。不想来到田间一看,却发现这田边上的稻穗顶处的谷粒已有几粒黄熟。于是,我急忙捋来放在口中一嚼,甜滋滋的,可以食用了。这以后的事你们都看到了。”
稍停之后,老妇人又转身面向王安石说道:“好心人啊,你得给咱穷人评评理啊。我孙儿喝了几口曹妈给的烧饭废弃之物‘饭锅盈汤’能叫偷吃吗?”
王安石听到此时已是心中大恸了,他掏出了身上带着的半贯铜钱交给老妇人,并作了一番安慰之后,在老妇人的千恩万谢中,就想离开此地去找杨苗了。
然而就在此时,从那远处的田野上传来了一阵嘈杂的人声。王安石知道,是刚才那两个逃走的家伙带人来了。
杨苗坐在轿中领着家丁气势汹汹地前来找人算账,然而结局却是颇具喜剧性的。作为翔凤乡的大保正,杨苗当然是见过知县大人王安石的。当杨苗见到王安石时,其吃惊之态确是难以想象。在王安石的一番训斥之下,他将所干的缺德事一股脑儿地推给了手下的家丁。
王安石归衙之后,从这场夺田风波,及众多农户所反映的断粮情况中,看到了农村形势的严峻和春荒放粮救民的紧急,遂与衙内要员作了简要相商,打开了城内菊花洲上的常平仓,开仓放粮,一次大范围的救荒济民行动随之迅速展开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u36--王安石在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