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我们仨》读后感》1200字
《我们仨》
我之所以推荐这本书,是因为又一次我看到关于钱钟书与他的女儿钱瑗之间的故事,那个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每天临睡前钟书都在阿瑗被窝里埋置“地雷”,埋得一层深入一层,把大大小小的各种玩具、镜子、刷子,甚至砚台或大把的毛笔都埋进去,等女儿惊叫,他就得意大乐。女儿临睡必定小心搜查一遍,把被里的东西一一取出。钟书恨不得把扫帚、畚箕都塞入女儿被窝,博取一遭意外的胜利。这种玩意儿天天玩也没多大意思,可是钟书百玩不厌。 在我的印象里,做文化的人很多都是老古董,应该没什么生活情趣的。这则故事就让我对钱钟书一家的生活产生了好奇,于是我就买了杨绛的《我们仨》书的名字一看就知道是写他们一家三口的故事。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杨绛
他的女儿钱瑗,是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 书中,杨绛像讲故事一样向读者们诉说着从他和钱钟书第一次见面一直到1997年女儿钱瑗和1998年丈夫钱钟书相继去世的事情。当读这本书的时候,就会感觉自己就是站在一边看着他们发生的点点滴滴。会跟着他们的发生的故事产生情绪的变化。
他们的第一次见面
我第一次和钟书见面是在1932年3月,他身着青布大褂,戴一副老式眼镜,眉宇间蔚然而深秀。见面时,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没
有订婚。”而我则紧张的回答:“我也没有男朋友。”于是便开始鸿雁往来,越写越勤,一天一封,以至于他放假就回家了。我难受了好多时。冷静下来,觉得不好,这是fall in love了。又一次杨绛写信给钱钟书,信中对钱钟书说:“现在吾两人快乐无用,须两家父亲兄弟皆大欢喜,吾两人之快乐乃彻始终不受障碍。”老先生边看边赞:“真是聪明人语。”
有一次杨绛在读书时看到一句话是这样的写理想的婚姻的:“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把它念给钟书听,他当即回说,“我和他一样”,我说,“我也一样。”
他们之间的生活充满的甜蜜,特别令人羡慕。
钱钟书是出了名的笨手笨脚,不会打蝴蝶结,分不清左脚右脚,拿筷子只会像小孩儿那样一把抓。分享一个他笨手笨脚的故事。
他们夫妻俩都是属于特别爱读书的人,一次父亲问杨绛:“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她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呢?”我答:“一星期都白活了。”在牛津留学时,俩人就经常比赛,看谁读的书多。后来回国住在北大那顿时间,因为当时是**期间,他们的生活很艰苦,是住在钱瑗的宿舍里的,她的宿舍条件虽然查了点,但是离图书馆特别近,后来有机会搬到好点条件的宿舍,他们也不愿意搬,只因为看书方便。
后来到1997年的时候,他的女儿钱瑗因患脊椎癌去世,当时钱钟书的身体也不是很好,在1998年也离开了人世。只剩下杨绛先生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在女儿和丈夫相继离开后,杨绛老先生整理了钱钟书的手稿,这些手稿都是钱钟书平时的随笔,里面有很多种语言,又因为时间很长,整理起来很是麻烦。但是杨绛还是整理出来,在2013年的时候出版了。
读完《我们仨》真的让我受益匪浅,推荐每个人都来读一读。最后分享杨绛先生的《百岁感言》结束我今天的好书推荐。
作文二:《《我们仨》读后感》1300字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读《我们仨》小记
22120232 历史师范 钱敏
或许应该感谢老师布置了这么一份暑假作业,否则,也许真的会与这么一本好书失之交臂。
说实话,这本早就躺在了当当的购物车里,却到今天才到手,才翻开第一页,才真正定下心去读,是因为我对杨绛先生的了解绝大部分仍止于钱钟书先生,而对于钱老先生的了解绝大部分仅限于《围城》,出于一种对大家的敬畏,我迟疑不已。可就在翻到目录的一瞬间,我知道这次它给我的感触将不同以往。
第一部:我们俩老了。
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
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一个先后痛失爱女和爱人的老人,在其最后的年月中孤单前行,并终于将这个温馨又历经挫折的家庭用朴实的文字展现在我们面前。 书中的前两部分,写的是“梦”。
这第一个梦里,“我”梦见钟书自顾撇我而去。于是醒来时便向他埋怨,钟书只是说,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于是钟书似乎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个长达万里的梦。
这第二个“梦”里,便是“我” 最艰难最痛苦又长达万里的时光。奔波于双双病重的丈夫和女儿之间,“我”惶恐地走在人生的驿道上。爱女的先行一步已是对人生的重大打击,而爱侣的日渐衰弱更加让人心绪难平。“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
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愈远,愈怕从此不见。”人果然是一种矛盾体,短暂相聚却又意味着长久分离,到底是快刀斩乱麻还是抽丝剥茧般依依不舍,对于每一个作此抉择的人怕是都是一样的万般痛苦,书中满含割舍不断的亲情、爱情让每一位读者都深陷其中,感慨不已。
看到第三部分,,作者的笔触渐渐集中到这个小家庭“我们仨”的幸福时光。艰难困苦也罢,稳定安逸也好,生活中总是不乏快乐与满足,从英国到法国,从上海到北京,路途漫漫,但有了家便有了一切。志趣相投的夫妻俩,乖巧可爱的女儿,他们好像总是可以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出趣来,比如饭后遛弯儿是“探险”,而彼此分享所见所闻又称“石子”,看到这些精彩的生活细节,我总是忍俊不禁。他们一个人要扮演多个角色,爸爸在学术上是老师是巨人,在生活中却和女儿是兄弟甚至只是弟弟。妈妈总要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毛巾折得有棱有角,可还是会半夜怕鬼怕得要死,只有女儿在才敢走夜路。 多温暖的小家庭,多温馨的“我们仨”。
他们不求名份不求富贵,他们拥有最温馨的家庭生活也忍受过最艰难的社会压力,在学术上苦心钻研,享受生活中乐趣,就是这样,走过了普通却又不平凡的六十多年。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失去了“家”,屋子也仅仅是客栈,是暂时的栖身之地。
书中字句平淡,细细品味,却是满满的美好,作者穿梭在梦境、回忆与现实之中,让人不忍打断,我想,杨绛先生“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的心情,也许需要用很久的时间和深厚的阅历才能够领悟。
杨绛先生在文末说,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文章至此,在淡淡的哀婉语调之中却又透露出希望,不执念,认真生活,这亦不失为一种作者给予读者的财富。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境遇,但“家”永远是温暖的代名词,把握当下,珍惜眼前,爱自己,爱自己的家人。
作文三:《《我们仨》读后感》1100字
《我们仨》读后感
《我们仨》 并不长, 耐心的话三个小时就可以看完。 书中介绍的没有什么波澜壮阔的辗转情 节,只有平平淡淡的生活写实;没有爱的死去活来的幼稚举动,只有平平淡淡的你侬我侬; 没有光鲜亮丽的生活写照,只有平平淡淡的粗茶淡饭。或许,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就是如此。 记得有人说过, 将平淡平凡的事情做好, 你就不平凡了。 在我看来, 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女士, 以及他们的女儿,都是非常的聪明, 他们本生就是不平凡的。 在他们那个年代,知识分子逐 利是非常少的,他们都是文学知识分子圈里的人,大家交友都是以才华和学识,人品著称, 从来不会与金钱挂钩。
我总觉得这不是写给读者看的书, 更多的像是杨先生写给自己看的书。 钱老跟女儿都走了之 后,家也不是家,苍茫大地不过是杨先生的客栈罢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归属,家,我们 牵挂的人, 牵挂我们的人就是我们的归属。 当杨先生一个人之后, 她心里面还是跟钱老女儿 在一起的, 所以她写了一本这样的书, 来思念来纪念来记住这个世界上他们俩人的痕迹, 她 在, 他们就都还在。 就算她不在了, 我们仨还在, 就一直都在, 这是 《我们仨》 留给我们的。
这次仔细看了里面的各种照片与书信, 以前都直接忽略了, 时代气息铺面而来。 可见我们常 常不经意忽略的东西自有其精华。 就算是同一本书, 不同时间不同心境去看也会有不同的感 受。
开始,杨先生说,在梦里与钱先生失散,钱先生说,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其实他们都 在害怕失去彼此,有彼此,才能一起回家。这是杨先生的万里长梦。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
如在梦中。但梦毕竟还是梦,彻头彻尾完全是梦。他俩走后,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 我们仨失散了。天地茫茫,家已不再。
其后是两位先生求学往事。 “我们和不相投的人保持距离, 又好像是骄傲了。 我们年轻不谙世 故,但是最谙世故,最会做人的同样也遭非议。 “然后喜迎新生命,换学校,搬家,回国,处 理各种家庭工作关系,有分歧有爱。 ”分歧可以各持异议,不必求同。 “我说不要紧,我会修。 他又放心回去。 “看见国难当头,他们选择回国。可见各种生活智慧,各种矜持与傲骨。
到如今,大师不常有,真正潜心做学问的不常有, 甚至认真读书之人亦不常有。怀念那个年 代,虽各种颠沛流离,条件艰苦,到底有真正的知识分子,到底有真正的文人风骨,到底有 真正的赤子之心!
高山仰止,心向往之。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无非你在意的是什么罢了?在意的是不如意,则记住的都是不如意。 在意的是生活,则你过的就叫生活,而不是求生存。
是的, 如今的年代物欲横流,光怪陆离, 但不常有不代表没有。大师的生活也是平凡人的生 活,我们看到的,都是我们愿意看到的。相信无论何时何地,都有一群可爱的人,在某个地 方等着你。或者在你自己心里面,自有你的桃花源,你带给别人的,亦是你带给自己的。
作文四:《《我们仨》读后感》900字
《我们仨》读后感
钱超 14产品设计二班 1420939 今天读完了《我们仨》这本书,这本书是二月中旬当当网买的,一开始阅读的 时候总觉得有一种很沉重的心情,因为我读之前便是知道杨绛先生的丈夫女儿 都在整本书的写作过程中离开了她。一句“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虽然短但是 其中对丈夫女儿的种种思绪都包含在了这短短几个字中,溢于言表。于是就怀 着一丝的悲意与虔诚读完了这本书,身临其境的感受了杨绛先生丰富的一生。 第一部:我们俩老了。介绍杨绛先生老年常做梦。杨绛先生梦中与锺书若 即若离,他在梦中追寻着钱钟书先生的步伐。虽然这只有两页内容,但是一人 能让人每晚魂牵梦萦,也能知道那个人在其心中的地位吧。
第二部:我们失散了,介绍锺书与媛媛在医院的境况,爱女与爱侣相继去 世。此时杨绛先生在何等悲伤的心情写下这句“不过是三里河的家,一句不复 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 ,难熬漫长的日子让自己像一片随风飘零的黄叶。读来 颇具一股“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之感。是啊,杨绛先生一家走 在古驿道,走着走着一路的离别只剩下了自己。
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书中附有他们一家三口的生活照,一家三 口其热融融,一眼就可看出他们这件和睦有爱融为一体的亲情。照片里既有杨 绛先生与钱钟书先生海外留学的记忆;也有女儿啊媛的成长照片和他们一家三 口个字合影,一幕幕情景仿佛映在眼前,让我内心深深触动。中国旧知识份子 的生活就在这些照片中定格,一家三口往昔的其热融融也在这些旧照片中定格 在了过去。最后老两口相互理发的照片,十分恩爱,深情款款,但是仿佛一切 的美好都只是留在过去。
杨先生全文平淡朴实没有刻意遣词造句与添加华丽辞藻,只是将自己的故 事平铺直叙缓缓道来,有时候动情之深又有时候仿佛自己是一个旁观者来看待 自己的人生。我不只杨绛先生写此书是何心境,有些波澜不惊的句子却波涛暗 涌,字里行间无不是思念与爱意。年华苍苍,却也看透了生死,一般人失去两 位至亲应是承受不了, 身心皆伤。 杨先生的强大心境却是不为亡者而过度伤悲, 而是替他们好好活着。
是啊, “世间好物不坚牢, 彩云易逝琉璃碎。 ” 人有漫漫一生却也逝如斯夫。 家庭或是人生最好的屁护所,但是其实陪到自己最后一刻的也只有自己罢了。 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时光才是对爱自己的人最负责的表现,也是对自 己最负责的表现。
作文五:《《我们仨》读后感》1000字
有情 有爱 有幸福——杨绛《我们仨》读后感
今天是教师节,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想到了一个“战友”推荐一本杨绛《我们仨》一书给我。这本书让我感触好多,让我懂得好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认识杨绛缘于钱钟书先生,读书年代,读《围城》曾被我们视作为一种时尚,仿佛不读《围城》就不是文学爱好者。由此,也进一步了解了钱钟书先生和他的家人,这样的了解毕竟不同于历史课本中的简单介绍,这样的家庭也毕竟不同于我们。但是,一直以来却从未读过杨绛先生的文字,也许当时的读书更多的是追随潮流吧。
说实话,开始是以一种淡淡然读杨先生的《我们仨》。这样一本纪实文集,轻松的展示了一家三口走过的六十几年岁月。从两口之家的小甜蜜,到两人去到牛津,在图书的海洋里徜徉,再到小圈圈的降生,成才,总也找不到什么喧哗的声音,找不出任何干扰项去打破这片宁静,老人像是在轻轻的对自己言语,在亲人墓前一起回忆那逝去的日子。在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相继过世的沉痛打击下,杨先生只用平淡的文字里记录着生活里点滴记忆,也许这是她对逝去的人的最好缅怀方式,也是她在痛苦中得以解脱的唯一途径吧!
对于八十高龄的钟书夫妇而论,独女钱媛的离去,让老人的心从此成为了干枯的老井。杨绛说:“生了独女钱媛这么多年,也就牵挂了这么多年。而今她走了,就再也不用牵
挂了。”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莫大的不幸,可白发人送黑发人又该如何的哀伤?所幸的是,这个时候,还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他可以相偎相伴。但是,总有一天,他们之间也必有一人要先行离去,风风雨雨相扶持着走过了这么多年,而突然间要接受挚爱的永远离去,从此在茫茫人海中再也没有了一生中最牵挂自己的人、自己最牵挂的人,余下的漫漫长夜,再多的风风雨雨也只得自己一人走过。午夜从噩梦中惊醒,身边已空无一人,那个在身旁睡了六十多年的人再也没有回来。一个人守着孤单的身影,对着寂寞的台灯叹息。
杨先生在文中不曾想把人生描绘得多么壮丽,多么缤纷,却在不经意间告诉我们,她爱着她的丈夫,女儿,她有着普天之下女人所有的那份热忱,那份牵挂。她的文字里透出来的尽是黑白底色,年轻时候的含苞待放,大家闺秀,到老年时候的沉着坚毅。在这片田地里,你何处去寻找市侩气息?又有什么比这无声的坦然更有份量?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杨绛说:“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但是她还是愿意“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因为她的心里已经装满了“我们仨”的情和爱。
是的,有情、有爱,何尝担心没有幸福呢? 2014-9-10
作文六:《《我们仨》读后感》3700字
朴素的心疼,淡淡的感动
——读杨绛《我们仨》有感
旌德二中 张萍
这天一天热比一天,连着几天四十度的高温,正好给懒人一个借口,整日猫在家里,或看看书,或上上网,一杯茶,一本书,在柔柔的灯下,慢慢看,细细读,感觉真好。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热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捧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杨绛,译兰德诗
这些日子,我在读杨绛的《我们仨》。一口气读完,我就想写点什么,却迟迟没有动笔。因为自己有好几天都陷入了杨绛的情感里,在她编织的梦里穿行。品茶,听音乐,看小说,精彩处,我会情不自禁地读出声来,读得自己泪流满面,读得自己声音哽咽,读得自己心口阵阵疼痛。
初次接触杨绛先生,是在她为《围城》写的后记里,她用平淡而优美的笔调讲述钱钟书的一桩桩趣事,连钱钟书也觉得是?文笔之佳,不待言也?(《记钱钟书与附识》,钱钟书散文集《人生边上的边上》)更觉得这是个聪明而又灵巧的女子,而后来果真见识了她的智慧,长篇小说《洗澡》,散文集《干校六记》,翻译名著《堂吉诃德》等更让她从钱钟书的光环里走了出来,和她的丈夫一样高,然而?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住,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仨就再次失散,就这么失散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个人,?于是就有了这本书,书名就叫做《我们仨》。
这本散文集分为三部分,分别是《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是怎样的一种孤独的痛呢?一个年已八九十岁的老人先是送走自己的女儿,再又送走相伴一生的丈夫,然后在一个人的时间里独自默默地思念他们仨走过的每一个日子,这里的每一个文字都是包含了心血的,都是剜人心的情感在心里来回流动而结成的。整本书书中没有让人悲痛欲绝的词句,没有让人撕心裂肺的呼喊,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做作,有的是朴素的心疼和淡淡的感动,通过对丈夫对女儿和三人生活点点滴滴的怀念,让我们感到的是爱,思念,和美丽的回忆。
《我们仨》让我走进了我想要的家。一家三口无分长幼,互尊互爱,互为师长,互为兄弟姐妹,
正如作者在书中云:
?我们仨,却不止三人。每个人摇身一变,可变成好几个人。阿瑗(杨绛与钱钟书先生之女)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阿瑗常说:‘我和爸爸最哥们,我们是妈妈的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哥哥,只配做弟弟。’ 我又变为最大的。钟书是我们的老师,我和阿瑗都是好学生……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饭,都需我们母女把他当孩子般照顾,他又很弱小。……他们两个会联成一帮向我造反……他们得意地说‘妈妈有点笨哦!’我的确是最笨的一个……我们会取笑钟书的种种笨拙。也有时我们夫妇联成一帮,说女儿是学究,是笨蛋,是傻瓜。?
这一段话,我以为是杨先生这本书中的点睛之语。这一段文字,概括了一家三口人在相处的过程中各自承担的角色,这些角色不是单一的,而是不断变换的,并非传统的家庭所要
求的那样:父即为父,要有父的尊严,而这个家里的父亲大多时候是一个顽童,与女儿争食斗智,却又互为?哥们?;母既为母,要有母亲的形象,而这个家里的母亲有时候很弱小,很胆怯,需要女儿的保护;女既为女,要有女之规范,而这个家里的女儿却时常笑妈妈笨,让爸爸称她为?哥哥?,做妈妈的保护神。
在这些角色的变换中,不断的应情应景应事应物的变换中,一个家庭的生活就变的这般的丰富多彩,犹如调出来的不同的却都是上好的鸡尾酒,无穷尽的颜色,无穷尽的感觉,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却又合情合理,永远经得住品评。
这段文字使我忆起了早年在三毛的一本书中读到的一句话,原句已忘,但意义仍是记得清楚,是讲给荷西的话,大概是说: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不仅是你的妻子,同时还是你的朋友,你的母亲,你的女儿;你也是我的爱人,我的父亲,我的孩子。
几年前读这句话时,就对婚姻有了些许的感受,应该是这样子的吧?心意相通,知彼如已。我喜欢它是这样的,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找到这样的人,建立这样的家,却是多么的不容易,须得老天多少垂青?须得自身多少年的修练?
《我们仨》让我聆听深情絮语。杨先生的笔触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渲染,更无华丽词句。但这一段描写却痛到让读者泪眼婆娑。
梦魇中,女儿来道别,是人生的永别。
?她拉我走上驿道,陪我往回走了几步。她扶着我说:‘娘,你曾要有一个女儿,现在她要回去了。爸爸叫我回自己家里去,娘……娘……’
……我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着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
我的手撑在树上,我的头枕在手上,胸中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得噼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迎面寒风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我痛不可忍,忙蹲下把那血肉模糊的东西揉成一团往胸口里塞;幸亏血很多,把滓杂污物都洗干净了。我一手抓紧裂口,另一手压在上面护着,觉得恶心头晕,生怕倒在驿道上,踉踉跄跄,奔回客栈……?。
白发人送黑发人,情苦至此。读到此处时,眼泪不自禁的下来。其间情意,凡读者自明,我不敢赘述了。
这样的语句,在第二部中处处可拾。
第三部中,与钱钟书先生在国外生活的片段,写的自然流畅,信手拈来,生活中的小快乐小烦恼都是那么可爱,在回忆的眼中,他们都是可爱的。
《我们仨》让我感知人格光辉。正如作者自己所说:磨难是一种积累。
在战乱的日子,在**中,他们共同走过的风风雨雨,证明了这个知识份子家庭中每一个人的品行,他们对学问的孜孜不倦,对生活的热爱,他们宁做可爱的人,而不做无聊的神,尤其是钱钟书先生,一生看轻名利,不为名利所累,诚挚待人做事,一位优秀学者的品行在这些点滴的生活记述中豁然明朗,同时也真实可爱起来。
前些日子在网上,读到一些人的文字,骂钱先生一生不理政事,只顾埋头作学问;更有人骂《围城》的作者笔调立意过于高雅,脱离当时的形势,由此推导出作者一定是不管国家存亡,众生疾苦的人。其实在我看来,人生于世,各有其道,有人热心于政治生活,有人醉心于名利道场,有人却只愿钻研学问,自得其乐,建树在次,兴趣第一。这都无可厚非。关键是无碍于他人,有益于社会。大不必你认为自己喜欢吃米饭,就认为天下人都得吃米饭,你认为这条道能救国,那所有的人都得追着你的想法走。中国有一心为国的政治家,也得有一心为学问的钱钟书和杨绛先生一类人。这样的世界才是多彩的,才是现实而不可怕的。**时期倒是全国上下同心同志,结果是什么,大家明白的很。
?嘤其鸣兮,求其友声。友声可远在千里之外,可远在数十百里之后,钟书是坐冷板凳的,他的学问也是冷门,他曾和我说: ‘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们希望有几个
知已,不求有名有声。?
?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此话让我思索良久。对两位老人的人生境界何止钦佩。 比较现在社会中人的种种言行,更感二老的性情高洁可贵。
阖上书本,他们生活中的小故事仍旧让人回味:牛津探险、饭馆听人吵架、动物园研究动物,75年冬天的煤气中毒……美丽之花就在不经意间绽放。
一开始,杨绛先生就说我们走散了做了一个好长的梦醒来责怪钱钟书先生说怎么不等等自己,让自己是那么无助与迷茫。钱先生说那是老人家的梦自己也常做。是啊!他们都老了,看到后来才知道那些梦其实是作者后半生的真实写照,然而却把风雨几十载的回忆留给了我们,留给了这个喧嚣的社会,让我不止一刻的想我到底再赶什么,为了学业,为了以后的工作,我做了多少自己不喜欢的事,为了自己的内心我做了什么,我在赶什么?不禁问自己,羡慕杨先生平凡幸福的家庭,于是试着停下自己匆忙的脚步,原来自己的爸妈是这么可爱,原来哥哥是这么爱和我这个做妹妹的玩耍,原来周遭的风景是这么美好,于是不知何时我又一次闻到了花香听到了鸟鸣,而这些感悟和美好都是《我们仨》带来的,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一句平实的话语,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爱与刻骨铭心的思念。现代科技环绕中的我们,还能找到那份平淡但却深刻地情感吗?当电话、短信让我们能够便捷地传达心意的时候,我们是少了?云中谁寄锦书来?的苦苦追问,但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少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身后情感呢?当飞机、高速列车让我们能毫无阻隔地飞越千山万水,多远的距离都不成为距离的时候,我们的心灵距离也随之拉近了吗?我们不再有?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的苦苦煎熬,但同时,我们还有那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铭心的思念吗?现代人都在追求轰轰烈烈,想要轰轰烈烈的事业,轰轰烈烈的爱情,却忽视了平淡中的美丽。我们以为自己有理想、有追求,每天在滚滚红尘中为了生计和所谓的理想而奔波忙碌,但又有几个人真正仔细地思考过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抱怨生活太枯燥乏味,但我们有没有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寻找乐趣、体会乐趣呢?生活原本就是平淡的,但在这平淡中,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还是可以去享受其中的乐趣的,就像歌中唱到的?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我希望自己所塑造的性格是淡泊宁静、温和内敛的。我也很相信?厚积薄发?的道理。
杨先生似乎始终在高处俯瞰,她难道看透了生死,和离散。越看自己感到了无知的痛苦和难以言喻对作者的羡恨。不管怎么样感谢《我们仨》带给我的美好。
作文七:《我们仨读后感》5700字
篇一:我们仨读后感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一句平实的话语,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爱与刻骨铭心的思念。现代科技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现代科技环绕中的我们,还能找到那份平淡但却深刻地情感吗?电话、互联让我们的沟通随时随地没有障碍,但人与人的内心之间却有了越来越厚的屏障。当我们到互联的虚拟空间里去寻求心理的安慰时,我们是不是忽略了身边平淡但却真实的情感呢?当电话、短信让我们能够便捷地传达心意的时候,我们是少了“云中谁寄锦书来”的苦苦追问,但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少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身后情感呢?当飞机、高速列车让我们能毫无阻隔地飞越千山万水,多远的距离都不成为距离的时候,我们的心灵距离也随之拉近了吗?我们不再有“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的苦苦煎熬,但同时,我们还有那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铭心的思念吗? 现代人都在追求轰轰烈烈,想要轰轰烈烈的事业,轰轰烈烈的爱情,却忽视了平淡中的美丽。我们以为自己有理想、有追求,每天在滚滚红尘中为了生计和所谓的理想而奔波忙碌,但又有几个人真正仔细地思考过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抱怨工作不够顺利,恋人不够浪漫,家人不够体贴,朋友不够理解,我们抱怨生活太枯燥乏味,但我们有没有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寻找乐趣、体会乐趣呢?生活原本就是平淡的,但在这平淡中,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还是可以去享受其中的乐趣的,就像歌中唱到的“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很喜欢“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句话,但在现代这个讲究个性张扬的时代,这句话早已被人们所遗忘。有自己的个性固然重要,但我还是把这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当做自己的座右铭,我希望自己所塑造的性格是淡泊宁静、温和内敛的。我也很相信“厚积薄发”的道理。但在现在这个人心浮躁的时代里,太多的人急功近利,又有几人能够静心去积累知识、积累生活的点点滴滴? 以下几条为对于我自己的提示:1、问问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努力去实现它,但绝不急功近利,一定要脚踏实地。2、修身养性,在这个人心浮躁的社会中找一个宁静的心灵空间,培养一个淡泊宁静的心态,温和内敛的性格。3、广涉博取,以期可以厚积薄发。4、用心去再平淡的生活中体会点点滴滴的乐趣。5、在现代的物质社会中寻找一些非物质的东西去温暖自己的心灵,比如亲情、友情、爱情,体会并珍惜每一份平淡的情感。6、学会感动,为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而感动。7、学会去爱,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给他们幸福与快乐,在其中享受自己的快乐与幸福。正如海子的那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篇二:我们仨读后感 《我们仨》是我在逛街的时候,在一家书店偶遇的,黄绿色的封面,简单地以 一幅家庭合影开封面,下书“我们仨”。是杨绛先生的笔迹,很少从现象书中感觉“墨香”的存在,这本书便有,很多的亲笔信,字迹并不是可以上书简的那种,然而,寻常的家信却洋溢着浓郁的亲情与爱,将我们熏醉。一开始就知道这本书是令人心伤的,杨先生将太多的情感注入其中,教我们这些外人也不得不将自己的感情投放。 2003年出版的《我们仨》,也许并不能说是杨绛最好的作品,但绝对是最感人并发人深省的一本书。《我们仨》带给我的感受的复杂的,读到伤心处,我会落泪;读到开心处,我会欢笑;读到离别时,我会心酸;读到家常处,我则会认同。让我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和震撼,也让我体会到了一本好书的魅力。我想,也许正是因为它的朴实无华,方才显出情感的真挚动人;也正是因为它的真挚动人,才吸引了包括我在内的这么多人的争相传阅吧!亲情,似乎永远都能勾起人的心弦。它不需要过多的渲染,普通的平常言语便能表达出亲情的温馨和持久。一位90多岁的老人对家人的追忆,更能让人为之动容。钱钟书先生一家三口日常时的相扶相帮和患难时的不离不弃,在杨绛老人的笔下一一展现开来。我随她喜,随她悲,随她一路陷入对亲人的思念。我敬佩他们三人的治学严谨;悲伤他们的坎坷人生;欣慰他们的患难于共;羡慕他们的融融亲情;也心痛他们的相继逝世。一个国学大师,一个
翻译名家,一个着名学者,耀眼的头衔并没有让他们失去常人的亲情。几十年来,他们相濡以沫,读书为乐,不去理世俗的嘈杂,不去计较个人的得失,生活在他们自我设定的祥和的世界里,不幸乎,大幸也! 书分三部,第一、二部记述了一个梦,或许是人到老年的一些精神状态。梦中的情境读来令人历历在目,就连一些生活中的琐事细节都清清楚楚。即让人感受到杨女士对这个社会的恐惧和怀疑,也感知到她对家庭的珍惜和信任。一家人在古驿道上的相聚与失散,正是一个家庭真实的写照。女儿圆圆去世了,钱钟书走了,相亲相
爱的三口之家只留下了这位老人,她说:“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 书的第三部,只看名字就叫人心酸,“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记述了杨女士和钱钟书结婚后的一些生活内容,从1935年婚后同去英国牛津求学 ,到1998年钱钟书去世,其间女儿也在1997年因病去世,从一个家庭的组建到结束。杨女士在书中说“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我清醒的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在怀念往日的生活,杨先生的笔触总是平缓的,温暖而洋溢着幸福的味道,像秋天的落叶林,像冬日礼拜天阳台上晒到的阳光,那样柔和而问心,即使如“**” 那段年岁,在她笔下,也因家人团聚而平缓。“我们仨”不止一次用平凡打动我,仿佛我也成了他们家空气中的尘埃,跟随他们在流转的年岁中浮动。 谁都看得出,这是一部用心写就的书。平实,自然,以感情带动文字,温婉平实的文字中,蕴涵着深邃和厚重,所写的虽然都是日常的枝节,却处处显出浓郁的人情味,以及真正的知识分子所特有的那股朗朗清气。 谁都看得出,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正是这个家庭的幸福让我感动并且在感动之余引发我的思索。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家庭在中国最混乱的几十年间的风雨历程,一家人怎样的相濡以沫,怎样的相亲相爱。她不仅告诉了我们幸福在那里,还告诉了我们怎样才能得到幸福。因为正是杨绛,让我深深的领悟到,幸福其实是一种能力。幸福是一种不太确定的东西,因为它只是一种感觉,一种只有你自己才能感觉体验的东西。别人说你是幸福的,那是别人的看法,幸不幸福只有你自己才知道,而最关键的一点是,你有能力感知幸福吗?而这一点正是我们现代人正在逐步缺失的。看看杨绛钱钟书的风风雨雨吧,但是不论在怎样的逆境中、不论在遭受着怎样的苦难,这永远都是一个幸福的家庭,因为“我们仨在一起”,这就是幸福的能力,它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的。这个家庭具备在任何环境下感知幸福的能力,所以,她们永远都是幸福的。 石康说“这个家庭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生活方式,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文化,一种生活趣味,一种追求”。我认同这一点,这是杨绛女士用她一生的行动告诉我们的,但愿我们能够真正领悟到这一点,让自己真正拥有这种能力,从而获得自己真正的幸福。 读杨绛的《我们仨》,真的是一种享受,到今天为止,我读了三遍,我是个平凡的人,我只想看他们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生活,而对于他们的生离死别我真的不忍心看,如果不是这本书我真的要忘了钱老和他女儿圆圆离开我们已很久了。钱仲书夫妇的低调和博学让我衷情,而钱老的幽默和杨老的平和更是让人生敬,一本书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可是我却无法说出我的感受,他们面对困苦时的平静,面对荣誉时的低调,为人处事只求无悔于心,钱老一家人的生活是平凡的,但他们一家人始终是乐观的,无真是于平凡中显出不平凡。对中国这个着名的家庭的亲情故事,面对他们的温暖与欢乐,沧桑与忧伤,面对书中简单而朴白的文字,任何的评价都属多余,那种罕见的真情和达观,在作者那里是一种淡定自然,在读者那里却常常禁不住潸然泪下。生活在回忆中的杨绛先生,可谓得了汉语的精髓,入了是让人既心往之,又感慨万千。 杨绛的文笔真的很优美宁静,平凡家事国家大事从容而谈,面对别人的陷害也看不到一丝的恨,只是泰然处之。而前面两节,三人走失在古驿道,采用虚实相间的手法,经梦起至梦醒,一家人走散了,而一家人相聚相守相依相助的往事却给了杨绛先生最好的回忆。从照片上看,杨绛不算漂亮;老年后,发现他们是如此得有夫妻相,般配,简单地从杨绛散文中知道,他们家也曾处世交,于是结成亲家,不管当时是否以爱情为基础,这几十年的风雨路程,他们相濡以沫,爱情是个什么
东西,终将被习惯于依靠代替,为他们的幸福所折服,不管经历了多少的苦。 钱老是名人,而在杨绛先生的眼中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儿子的角色,有幸相携至老也不枉此生了。 好的书每看一次会有不同的感受,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真的要感谢杨绛先生! 祝愿杨绛清静地度过晚年,更祝他们仨再相聚没有生离也没有死别。《我们仨》我还会再读下去,陪伴我一生。 篇三:我们仨读后感 读杨绛《我们仨 走到人生边上》,我被作者真挚的情感所感动。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历历在目。他们三人作为高等知识分子,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有着正常人的生活与喜怒哀乐。中
国知识分子“不忮不求”与世无争孜孜以求的严谨治学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的很浓厚。 钱钟书是我最钟爱最尊敬的大知识分子。我把他所有的作品都买下来了,有空的时候就读一读。虽然有些读起来比较费事,但我还是很乐意去翻一翻的。记得当时的《管锥篇》是我30岁生日时,我让妻子给我买的礼物,至今还在书架上整齐的码放着。我很惊诧于他读书的广博与驳杂,中外知识与思想在他那里互通有无,信手拈来,全无丝毫的别扭与不适。以后,凡是有关钱钟书的传记、逸事我都爱看,并且做了很多笔记。我想走近他,看看他是怎样读书、治学的。我的书架上还有《钱钟书与西学》、《钱钟书传》等。因为喜欢钱老,自然“爱屋及乌”:喜欢他的夫人杨绛的作品。 杨绛老先生怀着深深的眷恋,回味着他们一家的幸福生活。在《我们仨》里,作者说:“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还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相聚。”其诚挚真切的情感及其单纯朴素与世无争的书香生活令人感动和艳羡。 钱钟书之所以成为大家,与他刻苦攻读是分不开的。在《我们仨》里,作者有这样的描写:钱钟书“不爱活动”,“我在清华借读半年间,游遍了北京名胜。他在清华待了四年,连玉泉山、八大处都没去过。清华校庆日,全校游颐和园。钟书也游过颐和园,他也游过一次香山,别处都没去过。”“牛津的假期相当多。钟书把假期的全部时间投入读书。大学图书馆的经典以十八世纪为界,馆内所藏经典作品,限于十八世纪和十八世纪以前。十九、二十世纪的经典和通俗书籍,只可到市图书馆借阅。那里藏书丰富,借阅限两星期内归还。我们往往不到两星期就要跑一趟市图书馆。我们还有家里带出来的中国经典以及诗、词、诗话等书,也有朋友间借阅或寄赠的书,书店也容许站在书架前任意阅读,反正不愁无书。”钱老早在清华大学读书之时,就曾立下“横扫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志向而遍览不已。看看钱老,人家的读书精神,我们之所以这样平庸,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因为整天在书的世界里遨游,因此钱钟书的生活能力也就不像他的学问那样高超了。在《我们仨》里: 钟书这段时期只一个人过日子,每天到产院探望,常苦着脸说:“我做坏事
了。”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我说:“不要紧,我会洗。” “墨水呀!” “墨水也能洗。” 他就放心回去。然后他又做坏事了,把台灯砸了。我问明是怎样的灯,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下一次他又满面愁虑,说是把门轴弄坏了,门轴两头的门球脱落了一个,门不能关了。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 在这里,钱钟书先生似乎象一个憨态可掬的娃娃,其形象让人觉得可爱又爱怜。我们非但不觉得可笑,反而觉得这就是一个真实的人。事实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辈子“钟”于书的人,自然是没有时间去对付生活中的琐屑之事的。生活中的“低能”现象就不足为怪了。人的能力是这边强了,那面就弱了,此事“古难全”。可生活中有这样的人:他们学问也不怎么样,生活的自理能力也是很差。这就很可悲了。这才是真正的书呆子。可钱钟书不一样,他是我国学术界的“稀有金属”,含金量特别高。 当然,钱钟书先生并不是一个十足的生活“低能”,他会做饭,会做早点: 我们住入新居的第一个早晨,“拙手笨脚”的
钟书大显身手。??他煮了“五分钟蛋”,烤了面包,热了牛奶, 做了又浓又香的红茶;这是他从同学处学来的本领,居然做得很好;还有黄油、果酱、蜂蜜。我从没吃过这么香的早饭!??我们一同生活的日子——除了在大家庭里,除了家有女佣照管一日三餐的时期,除了钟书有病的时候,这一顿早饭总是钟书做给我吃。 钱老先生还 “经常亲自为爹爹炖鸡”。()等,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钱钟书先生并非“拙手笨脚”,杨绛女士在这个词上加引号是有原因的。 作者写的这本散文有两大特点,一是用语极其简练,一些可有可无的字完全省去,如“我走进阿园卧房一看究竟”这句话,让我们写非得在“阿园”和“卧房”之间加一个“的”字不可。类似这样的用法,随处可见。二是用语平白如话,全是生活用语,
丝毫没有大教授书院式的味道。极其平淡,这可能就是所说的语言的最高境界就是淡而有味。 另外,这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的《杨绛文集》,其装帧、印刷、纸张、字体大小及字间距都非常的精良与合适。一册在手,会忍不住摸索玩味。表里是一样的认真与严谨,这反映了作者本人一贯的谨严作风。钱钟书的文集也是这样的特点。
作文八:《《我们仨》读后感》2200字
读《我们仨》小记
《我们仨》讲的是一个尘世中三个奇妙的组合 :爸爸是钱钟书, 妈妈是杨绛,女儿是钱媛。 60年间的缘起缘灭,因为离合,就成就 了一段段的故事。 92岁的老人,夫逝女亡,静思追忆往事,而全书 却哀而不伤, 让人读来心生温暖, 总是类中带笑。 这篇文章令人感动。 平实、自然、以感情带动文字。杨绛虽为文学大家,但散文却不带丝 毫文人气,散文如行云流水般,随笔心动。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 守相助,相聚相失。 ”是这本书的题记。正是这句话让对这本书 充满了好奇。
第一部:我们俩老了。
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
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书中的前两部分,写的是“梦” 。
这第一个梦里, “我”梦见钟书自顾撇我而去。于是醒来时便向 他埋怨,钟书只是说,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于是钟书似乎记着 “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个长达万里的梦。
这第二个“梦”里,便是“我” 最艰难最痛苦又长达万里的时 光。奔波于双双病重的丈夫和女儿之间, “我”惶恐地走在人生的驿 道上。 爱女的先行一步已是对人生的重大打击, 而爱侣的日渐衰弱更 加让人心绪难平。 “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
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 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 离别拉得长, 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 但是我陪他走 的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人果然是一种矛盾体,短暂相聚却又意味 着长久分离, 到底是快刀斩乱麻还是抽丝剥茧般依依不舍, 对于每一 个作此抉择的人怕是都是一样的万般痛苦,书中满含割舍不断的亲 情、爱情让每一位读者都深陷其中,感慨不已。
看到第三部分, ,作者的笔触渐渐集中到这个小家庭“我们仨” 的幸福时光。艰难困苦也罢,稳定安逸也好,生活中总是不乏快乐与 满足,从英国到法国,从上海到北京,路途漫漫,但有了家便有了一 切。志趣相投的夫妻俩,乖巧可爱的女儿,他们好像总是可以在平淡 的生活中找出趣来,比如饭后遛弯儿是“探险” ,而彼此分享所见所 闻又称“石子” ,看到这些精彩的生活细节,我总是忍俊不禁。他们 一个人要扮演多个角色, 爸爸在学术上是老师是巨人, 在生活中却和 女儿是兄弟甚至只是弟弟。 妈妈总要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毛巾折 得有棱有角,可还是会半夜怕鬼怕得要死,只有女儿在才敢走夜路。 多温暖的小家庭,多温馨的“我们仨” 。
他们不求名份不求富贵, 他们拥有最温馨的家庭生活也忍受过最 艰难的社会压力,在学术上苦心钻研,享受生活中乐趣,就是这样, 走过了普通却又不平凡的六十多年。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失去了“家” ,屋子也仅仅 是客栈,是暂时的栖身之地。
书中字句平淡,细细品味,却是满满的美好,作者穿梭在梦境、 回忆与现实之中,让人不忍打断,我想,杨绛先生“我一个人怀念我 们仨”的心情,也许需要用很久的时间和深厚的阅历才能够领悟。 杨绛先生在文末说,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文 章至此, 在淡淡的哀婉语调之中却又透露出希望, 不执念, 认真生活, 这亦不失为一种作者给予读者的财富。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境遇,但“家”永远是温暖的代名词,家 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满足、 物质上的需求, 它更能给予我们心 灵的慰藉。当我们身心疲惫的时候,家里有一盏期待的灯火;当我们 远行时候,家里有一份长长的牵挂。无论离家多远,我们回首遥望的 是它,期待回归的也是它。 家是我们永远的驿站,是依托情感永恒的 家园。这个安全、平和、宁静、温馨、温暖的港湾,需要我们用心去 营造。
不同于现在那些所谓明星们张扬到极至,在这本书中所读到的, 绝对是真情实感的流露。 “百宜一好是天然” , 清新的文字方能容 下隽永的回味。 于是便在这洋洋洒洒的故事中, 我们看到了一代 文学巨匠的平凡生活, 在普通中孕育着伟大, 在平淡中包含着世 间百态。
它不仅仅是一本回忆录, 更可以说是一本充满着人间一幕幕悲欢 离合的剧本。 角色都是如此鲜活, 即使化作了文字还是如此活灵
活现,仿佛就发生在身边似的;我们便好如从窗户纸的孔隙中, 悄悄窥视着一户书香门第内, 一天天发生的不同故事。 即使主角 中已有人遽归道山, 尽管这故事并不惊心动魄, 我们只是在这生 活的平凡记录中感知一切,那些我们不可能经历的故事。 我们都会有这样一段段故事,它们不过是埋没在浩瀚历史中了; 我们都会遇到这样一群群人, 他们已经消失在人海中了。 没有必 要刻意寻找,再仔细地寻找也不会找到。它们和他们,或许已经 化作尘埃消逝; 它们和他们, 或许仍在继续着那个没有终点的故 事;它们和他们,就在往往复复的周转中,渐渐飘散。
书中没有让人悲痛欲绝的词句, 没有让人撕心裂肺的呼喊, 然而 处处洋溢着思念,对丈夫、对女儿的思念。如今,我们仨只剩下 杨绛女士形影孤零,阴阳相隔,但是活在回忆中,也是如此地甜 美。那种经过岁月沧桑的洗礼,一种大爱无言,荣辱不惊的情怀 也许是支撑着杨绛先生的精神力量吧。
几十年的风雨路程,他们相濡以沫,特别是钱瑗先去后,对 于杨绛女士这样不喑厨事, 专做学问的人来说, 他们的生活起居 更是简单、不容易了。所有经历过的悲欢离合,大起大落,在作 者眼里是一种淡定自然,如鱼在水,冷暖自知了。在读者那里却 常常禁不住感慨万千、长叹不已……
作文九:《《我们仨》读后感》1100字
《我们仨》读后感
郭迎洲
这是一个梦,一个长达万里的梦,关于作者杨绛和爱人钱钟书还有女儿阿圆的点滴。老人干净朴素的语言,却无不在字里行间中透露出她深深地伤痛和寂寞,对挚亲的怀念,对过去的缅怀,以及洞彻生死后的达观,都让人辛酸落泪。
杨绛在书中回忆了她和钱老平凡浪漫的爱情,他们经历过战火、疾病、**还有生离死别,他们相守相知,相濡以沫,一辈子。 “他说:‘绛,好生过。’我有没有说‘明天见’呢?”每读这简单两行字,却让我深感死亡给人赤裸裸的折磨,一鞭子抽在胸口上,绽出一个个血泡,心里刺痛得却听不到一声叫喊。一个陪伴了自己经历了大半辈子的人忽然就消失了,让人措手不及,脑袋一片空白,忘记了呼吸,忘记了自己还活着,世界顿时就像缺氧的棺木,让人找不到一丝生存的欲望。
只剩下自己的孤单日子,要怎么振作。三里河的家,空荡荡的,却每个角落都有他们的影子,有他们仨的回忆,她一个人该要如何承受当回忆如潮水般袭来时的锥心之痛呢,又有谁能陪在她身边挽着她的手听她泣说呢。
杨绛很爱阿圆,她是她的骄傲和依靠。但她永远让她牵肠挂肚。在梦中,“她温软亲热地叫了一声‘娘’?钟书说:叫阿圆回去,回她自己的家里去。“三里河?西石槽?不,是她自己的家。”阿圆清澈的眼睛里,泛出了鲜花一样的微笑。她说:“是
的,爸爸,我就回去了。”最后阿圆安心地走了。
杨绛先生将失去亲人心底的痛苦,以及死亡来临时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离开却什么做不了的无助感,表达得无比真实触人心弦,却又没有丝毫的做作。于文学而言,死亡是最难以表达的主题,尤其是写死亡带给人的痛,稍有不慎,文字便会显得僵硬,哭声便会象干嚎,结果只会让人产生排斥。但是杨绛却写得令人动容,这是因为她对女儿和爱人的爱很深厚,深厚到未有文字前便已经占据了人的心灵,这种爱在经历近六十年的人生颠簸后显得越发珍贵,而一旦失去时,痛苦自然是成倍的,加上她的文笔功力深厚,写起来是真情流露,当然能写好!作者将痛苦的心情藏在每一个看似平和的文字里头,而一咬开却又是血淋淋的。 半生的经历写来笔调平实自在,告诉我们一个读者不知的钱钟书,也同时告诉读者一个不知道的钱瑗,更告诉了读者他们“象”的反抗哲学。文字洗尽铅华。含芳吐秀,有大家风范,看似娓娓道来而情感浓烈,未见一悲字而文字之外哽咽有声,而又怨而不怒,将一家人近六十年的经历勾勒了大概,时而幸福,时而温暖,时而平淡!而最后的“只剩下了我一个”让人动容。 她说得没错,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人间没有永远,她说她不知道家在哪里。她还在寻觅归途。
生死无常。“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人间没有永远,我们能紧抓住的就是当下,就是这一刻。好好珍惜吧,
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即使在离别的日子里,也不会有愧疚和遗憾。
作文十:《《我们仨》读后感》2100字
朴素的心疼,淡淡的感动
——读杨绛《我们仨》有感
这本散文集分为三部分,分别是《我们俩老了》, 《我们仨失散了》, 《我一个人思念 我们仨》。
第一部分中, 杨绛先生以其一贯的慧心、 意识流的笔法, 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 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读来让人潸然泪下。 “她拉我走上驿道,陪我往回走了几 步。 她扶着我说:‘娘, 你曾经有一个女儿, 现在她要回去了。 爸爸叫我回自己家里去, 娘?? 娘??’。我的手撑在树上,我的头枕在手上,胸中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头。我使劲咽 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得噼嗒一声, 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 堆血肉模糊的东西, 迎面寒风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 我痛不可忍, 忙蹲下把那血肉模糊的 东西揉成一团往胸口里塞;幸亏血很多, 把滓杂污物都洗干净了。 我一手抓紧裂口,另一手 压在上面护着,觉得恶心头晕,生怕倒在驿道上,踉踉跄跄,奔回客栈??”梦魇中,女儿 来道别,是人生的永别。白发人送黑发人,对于一个年迈的母亲来说,是何等的残酷,让人 不禁心头阵阵疼痛,眼角泛酸,不忍心再读下去。
第二以及第三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 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 喜得爱女, 直至 1998年钱先生逝世 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前一部分写的质 朴但又不失有趣, 两个 “书呆子” 视生活的一切为乐趣, 剪虾剪出好玩的事, 饭馆听人吵架、 逗弄女儿, 甚至去从未去过的花园探险也成了他们的乐事。 在杨绛先生的眼里, 钱钟书先生 是个一心做学问,生活能力极低的“书痴”,“左右不分”、“拙手笨脚”。妻子在医院待 产, 他却在家 “干坏事” , 打饭墨水瓶弄脏桌布、 弄坏门轴, 都得靠杨绛先生回家修葺打理。 也许正因为他的这份“痴”,说话心直口快,不懂得“圆滑处事”,很少与人打交道,常常 被别人误会为文人的傲慢与清高, 但我觉得钱钟书先生绝不是傲慢之人。 从他对女儿钱瑷的 浓浓的父爱就可看出他是一个充满温情的人,只是“痴于读书,沉溺于自己的世界里”。记 得其中的一个小细节, 钱先生为了对自己的女儿 “用情专一” 而喃喃的嘀咕不肯再要第二个 孩子,这样一个可爱的父亲我想应该不是什么阴险之人吧?
钱先生曾和杨绛先生说:‘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们希望有几个知已,不 求有名有声。” “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此话让我思索良久。对两位老人的人生境 界钦佩万分。比较现在社会中人的种种言行, 更感二老的性情高洁可贵。他们看淡名利,只 求平淡,而且竟然还会担心“有名气”会招惹上许多“不相知”的人。我想,他们的朋友肯 定不多,但必定是相知之交、生死之交。 反思现在, 想要在社会上找到一个真心的朋友是多 么的难!当你腾达时每个人都想攀上关系,嘴甜似蜜,家门前门庭若市,而当你一不小心贫 困潦倒时,又有谁还会登门造访呢?两位老人必定是看透了人间世事,泰然处之了。
还让我佩服的是二老以及他们的女儿潜心修学的态度。虽然他们走过**,住过牛棚, 下过荒村, 但他们一直没有放弃的是对做学问的热爱。即使不被人所理解, 学问总是坐 “冷 板凳”,生活居住条件很差,但他们的家中的书还是从床上堆到了地上,每天青灯常伴,潜 心修学,不论外界的评价,每天乐在其中。我想,他们真的是热爱读书吧,哪还会考虑什么 功名计算。
最让我敬佩的是杨绛先生。 她用平平淡淡的语言, 将几十年来的人生坎坷徐徐道来, 这 样委婉平淡的语气甚至让读者觉得这位老人已经修炼到了完事皆空的境界, 就连女儿、 老伴 的去世也都不用多少情感浓烈的词汇。杨先生似乎始终在高处俯瞰,她难道是看透了生死, 和离散?我想, 她一定是爱他们爱到了深处, 在内心一定坚信所爱的人们会一直陪在自己身 边,从未远去。
“我们仨,却不止三人。每个人摇身一变,可变成好几个人。阿瑗(杨绛与钱钟书先生 之女)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阿瑗常说:‘我和
爸爸最哥们,我们是妈妈的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哥哥,只配做弟弟。’ 我又变为最 大的。 钟书是我们的老师,我和阿瑗都是好学生??他可高大了。 但是他穿衣吃饭,都需我 们母女把他当孩子般照顾, 他又很弱小。 ??他们两个会联成一帮向我造反??他们得意地 说‘妈妈有点笨哦!’ 我的确是最笨的一个??我们会取笑钟书的种种笨拙。 也有时我们夫 妇联成一帮,说女儿是学究,是笨蛋,是傻瓜。”生命的意义,不会因为躯体的生灭而有所 改变, 那安定于无常世事之上的温暖亲情已经把他们仨永远连结在一起。 美丽的家应该是这 样子的吧?心意相通, 知彼如已。 我喜欢它是这样的, 但是, 在这个世界上, 找到这样的人, 建立这样的家,却是多么的不容易,须得老天多少垂青?须得自身多少年的修练?
所以, 我也学会了珍惜生命中的家庭, 我知道它虽然平平淡淡会有吵闹, 但那确实是把 我、爸爸、妈妈纠缠为一体的,我称之为“家”的地方。
在战乱的日子, 在**中, 他们共同走过的风风雨雨, 证明了这个知识份子家庭中每一 个人的品行,他们对学问的孜孜不倦,对生活的热爱。尤其是钱钟书先生,一生看轻名利, 不为名利所累, 诚挚待人做事, 一位优秀学者的品行在这些点滴的生活记述中豁然明朗, 同 时也真实可爱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