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诗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翻译】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赏析】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
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把题西林壁改写成作文
庐山风景秀美,尤以山峰为胜,当踏上庐山时,山水毓秀的空气扑面而来,心中的疲惫感顿时无影无踪。
山峰高耸,奇嶂重叠掩映,高高低低各不相同,树木丛生,山峰在云雾中更显得神秘。
潺潺的流水犹如乐章,夹杂着山间鸟鸣兽吼,宛若人间仙境。
拾级而上,景随路转,来到了庐山一处山峰,没有接近时感觉山峰虚无缥缈,仿佛有仙人居住;雾气妖娆,又似美女的一层薄薄的面纱。
叮咚的山泉水,好像那清冽的泉水近在眼前一般。
站在山峰下,停住脚步。
一处古老的石碑上面,书写着“西林壁”三个古朴的大字,沧桑的气息,令人顿时充满敬畏之情。
西林壁是经过人工开凿的一片石壁,上面留有历代文人的书法文章,古韵十足。
近在眼前的是山,远在天边的也是山,同是一座山,我却看不懂。
远处山的悠远,不可琢磨,近处的人文气,古老的沧桑孕育。
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浑融,无迹可寻。
呵,希望我在山中啊!
四年级作文仿写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
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
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
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题西林壁⑴横看成岭侧成峰⑵,远近高低各不同⑶。
不识庐山真面目⑷,只缘身在此山中⑸。
[1]
把题西林壁改写成作文
庐山风景秀美,尤以山峰为胜,当踏上庐山时,山水毓秀的空气扑面而来,心中的疲惫感顿时无影无踪。
山峰高耸,奇嶂重叠掩映,高高低低各不相同,树木丛生,山峰在云雾中更显得神秘。
潺潺的流水犹如乐章,夹杂着山间鸟鸣兽吼,宛若人间仙境。
拾级而上,景随路转,来到了庐山一处山峰,没有接近时感觉山峰虚无缥缈,仿佛有仙人居住;雾气妖娆,又似美女的一层薄薄的面纱。
叮咚的山泉水,好像那清冽的泉水近在眼前一般。
站在山峰下,停住脚步。
一处古老的石碑上面,书写着“西林壁”三个古朴的大字,沧桑的气息,令人顿时充满敬畏之情。
西林壁是经过人工开凿的一片石壁,上面留有历代文人的书法文章,古韵十足。
近在眼前的是山,远在天边的也是山,同是一座山,我却看不懂。
远处山的悠远,不可琢磨,近处的人文气,古老的沧桑孕育。
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浑融,无迹可寻。
呵,希望我在山中啊!...
题西林壁的作文怎么写三年级上册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古诗题西林壁为话题的作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从正面看庐山是蜿蜒的山岭,从侧面看是险峻的山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远近高低看过去,庐山的景色千姿百态,各不相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 部分。
以苏轼的《题西林壁》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今天,我又研读了一遍苏轼的《题西林壁》,心中颇有一番感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妇孺皆知的诗,我在今天,又读出了他新的内涵,新的韵味。
东坡先生身处庐山之中,四周层峦叠嶂,已辨别不出此刻究竟身处何处。
四周的山峦变幻莫测,从各个方向呈现不同的景色。
置身于造物者那无尽的艺术构思中,想那造物者定是把这世界幻化成他笔下的各种神造,波澜壮阔,气韵迭起。
而人,在这其中,就如沧海一粟,或许功成名就,或许一文不名。
但是,身陷苍茫的人间,个人,究竟是多么渺小! 东坡先生一生风云跌宕,但他的文学成就宛如一座丰碑。
他那飘逸洒脱的文风,一如他的处世风格,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理念。
他有如一名哲学家,看穿世事变迁。
他说人对世界,应该是这样的人生态度“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这是何等的胸襟与气度!他已经忘却了自身,完全地把自己抽离于宇宙之外,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来观察这世间。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自己。
每天,学习压力,生活压力,与心之向往将我苦苦的缠绕,沉重的压制着我那颗年轻飞扬的心。
心一旦被世俗所累,人难免心情惆怅。
但是,我也可以把自己抽离出来啊。
东坡先生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他是要告诉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世间,我们一定不能仅仅禁锢于眼前,要把眼光放的长远。
要站在超脱的角度想想自己。
如果我想到了以后,想到自己的这番磨砺必将是为以后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那么也许我看到的就不是“远近高低各不同”了吧。
也许,我看到的就会是:殊途同归。
...
改写《题西林壁》
金秋时节,晴空万里,苏轼与他的父亲、弟弟、妹妹一同去秋色宜人的庐山西林寺游玩。
苏轼与他的家人来到庐山。
苏轼他们下了马车,迫不及待地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仿佛来到了天然氧吧一般。
苏轼举目四望,只见山峰一座挨着一座,一阵风微微吹过,山峰就好像翩翩起舞。
苏轼牵着年迈的父亲,与弟弟妹妹沿着蜿蜒的小路缓缓地前行。
一中上参天古木,郁郁葱葱。
银杏树似乎在扇动着金黄的叶子,枫树叶火红的脸蛋,好像在欢迎苏轼与他家人的到来。
又走了一阵子,苏轼看了看庐山,突然奇迹出现了,苏轼看见了山峰的新面目!刚才连绵不断的山岭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高耸入云的山峰,它们直插云霄,有的山峰像把利剑,有的像嫩绿的竹笋。
让苏轼觉得走进了梦幻一般的仙境。
苏轼诗兴大发,与家人快步来到西林寺,从包里拿出笔墨,在西林寺的壁上写下一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 苏轼与家人游玩一日,尽兴而归。
但这首吸引着许多人来庐山游玩,欣赏景色,诵读古诗。
《题西林壁》是宋代苏轼写的一首诗,原文如下: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释义: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赏析: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这首诗激起了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
参考资料小语网:http://www.520xy8.com/Article/201010/1636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