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的词传世不多,见过最全的是《南唐二主词全集》中国文艺出版社1997.9版,录50首。(当然,有部分存疑)他的词个人非常喜欢,真的可谓首首经典。可你只需十首,不得不忍痛割爱截取10首最爱。(虽然前期词作也甚佳,其但实他后期作品才是词家大宗,单位保持对其作品研究的完整性,还是选了三首前期作品给你。。。)嗯,有兴趣的话建议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王国维整理的《南唐二主词》读读,相信读后一定有所得的。
前期杰作:
1.一斛珠
晚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2.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依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3.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栏杆情味切。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啼清夜月。
后期杰作:
1.
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2..乌夜啼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攲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3.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4.捣练子令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5.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6.乌夜啼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绝命词:
7.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许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写一篇赞美南唐后主李煜的作文(初中的,800字左右的)
亲~这是原创啊啊啊啊啊啊啊 个人超爱李煜 如果你要用 请斟酌删减 尊重我的成果啊 ~一定要自己改一下 以免有破绽啊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绝代才人,薄命君王,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 。
李煜即位,可以说是上天给他开的一个大玩笑。
他是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
论地位,他不是太子,不过是一名钟情于文雅的悠哉皇子;论才华,他不通政治,不理国事,并非治国良才;论野心,他本无心争权夺利,向往归隐生活的李煜,能登上王位完全是意外。
无奈命运弄人,从他被拉上皇位的那一刻起,便是悲剧的开始。
李煜,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煜,有“光耀;明亮”的意思,可见刚即位时的李从嘉奖将名字改为李煜,寄有了浴火重生之意。
他本有重整朝政之意,无奈毫无治国之才的他“亲小人,远贤臣”让本就腐朽的南唐在他手里日渐走向衰亡。
971年宋军灭南汉后,李煜为了表示他不对抗宋,对宋称臣,将自己的称呼改为江南国主。
是怎样的心情,让一国之主心甘情愿的俯首称臣?李煜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被后人称为一代词帝。
他亡国前的词艳丽浮靡,然而,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
如《相见欢》(又名《乌夜啼》)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
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成为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后世尊称他为“词圣”。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这样评价:“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而且还说:“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
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感,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可见一代宗师王国维对他评价甚高,源于他的真性情。
他的天真成为了治国的致命之殇。
他的优柔寡断犹如一把利剑插在本就脆弱的江山上。
975年,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
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
违命侯,这个侮辱的名词便扣在了他的头上。
其实他本有意,城破人亡,然而,他的懦弱让他退却了,换来更加屈辱的亡国君主生活。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亡国后,他痛彻心扉,满是对过去的悔意 。
“朱颜”暗描江山易改,“改”字点出全词题旨:是悲恨的根源。
李煜把难以说明的去国之思、失国之悲、亡国之恨全部纳入一个“愁”字中了。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怎样的心境能吟出这千古绝唱!王国维说“ 尼采谓一切文字,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978年(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息:“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
徐铉退而告之,宋太宗闻之大怒。
李煜终究发现了他为君王的过错,但却也应此丧命。
据宋代王铚的《默记》记载,李煜最后因写“故国不堪回首”“一江春水向东流”之词而被被宋太宗用牵机毒杀。
牵机药有人说是中药马钱子,服后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全身抽搐,头脚缩在一起,状极痛苦。
李煜死后,葬洛阳北邙山,小周后悲痛欲绝,不久也随之而死。
可怜李煜生于七夕竟也卒于七夕!后人曾这样记载李煜“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性宽恕,威令不素著”,好生戒杀,死后,江南人闻之,“皆巷哭为斋”。
他真的那么昏庸么?我看未必,就冲他死时百姓之悲痛,就可以断定,起码他不失为一位爱民之主。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 。
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
李煜,如果有来世,莫要投生帝王家 。
关于写李煜的文章
南唐后主李煜___一道永不结痂的伤口,隐隐千年. 作为杰出词人的李煜,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举世公认。
但是作为南唐后主的李煜,他能够登上权力的顶峰却纯粹是个意外。
在古代父死子继的家天下,生于帝王之家便有了继承王位的可能,然而皇子李从嘉不但无心参与权力的争夺,甚至还有心主动地退避。
他对待权力的这种态度与他家庭中的两个重要人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那么,这两个人物是谁呢?他们又究竟是怎样影响到李煜的人生选择的呢? 在封建时代,王位的争夺往往手足相残,血雨腥风,然而,南唐太子的确立却波澜不惊,李弘冀既是长子,又建有战功,的确当仁不让。
但是这位众望所归的太子却十分猜忌自己与世无争,一心向往隐士生活的弟弟李煜,确实有几分奇怪。
那么,李弘冀为什么要猜忌自己的弟弟呢? 李冀弘之所以如此猜忌自己的弟弟,恰恰是因为李煜的"面相"刚好符合了传说中的"帝王之相"。
在中国古代社会,由于文化以及社会的多种因素,人们认为各种奇特的相貌、民谣或梦境等,都含有"天命"的神秘暗示,所以心生敬畏。
这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当然是不可靠的迷信思想,但是,赵晓岚教授分析认为,李弘冀对自己弟弟这种基于迷信的猜忌是很有道理的,那么,它的道理是在哪里呢? 当时的李从嘉,也就是后来的李煜,面对哥哥的猜忌采取的是"惹不起躲得起"的办法,把自己融入了艺术和自然之中。
对他而言,这样做虽然存在无奈避祸的因素,但实际结果是获得了一片广阔的精神家园,他在其中感到了真正的快乐和自由。
然而,让他根本想象不到的是,这种隐士般的浪漫生活即将因为一桩残酷的宫廷血案而划上句号,他的人生就此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完全偏离了他为自己设定的道路。
] 史学家评南唐后主李煜,一面赞他的词一面批评他的亡国之政。
而李煜词后所展现的一生虽是命运执导的一生,却也是他不断叛变的一生。
庄子说,死生存亡、穷达富贵、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
人似乎注定要以一种既定的角色走完一生,过一种冥冥中似有天定的生活。
然而心中的欲念却会在某个早晨无端的滋生,像个叛逆的孩子一样要去迎合,要去过自己想要的人生。
于是,人和命运的斗争便开始紧锣密鼓地拉开序幕。
这是一场隐秘的斗争。
不为他人所知,却并不逊色于任何外在的斗争。
当宿命在转折中赋予一个人多种人生的角色,人和命运的斗争最彻底也最激烈。
李煜就是这样的人。
他文弱、风流多情、才华横溢, 努力追求的是一个风雅文人的理想,是“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的生活。
原本是帝王家的第六个儿子,舍去荣华和纷扰,在人生的开端是绝对可能的事。
命运却以潜在的方式几经峰回路转,让他的五个哥哥一个接一个的早早死去,于是竟成了皇位的继承人。
曾经所怀抱的那个隐居山林付余生于朝华流水的梦,变得那么遥远而不可即。
在他李煜滑进历史舞台的那个早晨,人与命运的斗争便清楚地呈现。
然而既然成了国主,就要去努力去过君王的生活,去接受一个君王的命运。
面对四野江山的李煜只能几分惶恐、惴惴地前行。
他年年进贡北宋,以图苟且;大崇佛教,以求天佑。
私下里,他又用一个诗人的丰富想象和细腻情感营造他的宫廷生活。
如同他在《玉楼春》中所描绘的那样,“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栏杆情未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他在看过了宫娥“晚妆初了明肌雪”、听过“凤萧声断水云闲”之后,想要像一个洒脱的、自由自在的文人一样,在月色中,拌着青砖上的马蹄声,去品味自己心中涌动的愉悦、欢畅,去感受那没有等级的、闲云野鹤般的自在美。
李煜竭尽全力用另一种身份去迎合最初的欲念。
终于,被宋兵破了城郭。
而这一切就像一个早就安排好的结局。
李煜迷惘了。
他要做词人、隐士,却不得不担起一个国家的重任。
当他决定要守侯一方国土时,又沦为亡国君。
他不知道是谁和他开了这样滑稽的玩笑,只觉得在与命运的斗争中伤痕累累。
多少个无眠的午夜,李煜拥着小周后一起想到死亡。
自杀无疑是一种懦弱,而死亡有时却会成为一种高傲、勇气以及无冕的胜利。
就像当年项羽和虞姬的死。
命运同样戏弄了项羽。
才与他江山又教他失去,让他愤恨不已,终以荡气回肠的自刎作了最后的叛变,留下命运在那里怅然若失。
而挥刀的那一刹那,连同了虞姬配剑上的一抹嫣红,让感叹的线穿透了上千年的日子,依旧颤抖不已。
李煜羡慕那样的死。
他很清楚地知道,虽然小周后是一个和虞姬一样柔情四溢而贞烈的女子,而他与霸道、勇猛、豪气的项羽却是全然不同的人。
李煜知道自己的死断然不会有这等决绝的效果。
想到这么多年来,自己从来都是沿着宿命的路懦弱而卑微地前行,当初的梦想竟被层层掩埋,就有一股无名业火在心灵深处越燃越旺,劈啪作响。
他于是开始谋划最后一次对命运的叛变。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感叹使得斗争得以延续,从剑拔弩张到刀剑相残。
李煜开始了他,一个亡国君主,泣尽以血的绝唱。
一曲一曲地唱响曾经的欲念。
在宿命与反宿命的斗争中,胜利和妥协都以潜在的方式交替起伏,像极了生命水域下的暗流涌...
关于李煜的文章
人生长恨水长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夜乌啼春色怡人,漫山绚丽,紫藤绽放,玉兰含苞,杜鹃吐蕊,丁香缭绕。
这般春的景色,雨过浮烟飘渺,熏风悄悄掠过,谢了紫藤,零了玉兰,凋了杜鹃,落了丁香。
清风明月下,望漫江暮霭,江水滔滔,流不尽,东逝去。
人生在世,如零花如飘絮,尘俗世事,浮华烟云。
望着城市里那栋栋高楼,小巷弄堂的纷乱,车水马龙的街道,灯红酒绿的夜场,纸醉金迷的摇吧。
这些颓废,这些糜烂。
霓虹灯再闪烁,也遮掩不了这些浮华背后的堕落与沧桑,在历史的遗迹下我们可以找到文明过后的黑洞。
人总是慵懒的,却也是敏感的,人们都会去追逐那大把的金钱,虚荣的名利,可这些到头来,都将在那条穿城而过的滚滚江水中洗涤而逝。
记得《上海滩》,许文强斗争半生,日复一日地在情与恨中徘徊,一世浮华到头终也归于黄土,魂断上海滩。
冯程程也带着那些爱与恨走了,他们的一生情爱随之江水流逝去。
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淘尽了世间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
那首《夜乌啼》唤醒了我心之隐痛。
昔日的泪,今日依旧在流。
痴醉一生,浑噩了几许,至今仍还迷茫,不知所措,不知何为。
再绚丽的人生,最终也是落花流水春去也。
尘世浮华如林花,如春红,那风那雨是那些往昔,是那些泪痕,对美丽憧憬的迷醉,只是痴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恨,这水,这人生长恨水长东,南唐李煜给我们留下的竟是一句千古哀叹。
那不仅是对他的失意,也是对百年人生中那些唏嘘、蹉跎与无奈的惋惜。
在想起李煜的同时也同时想到了一个人,张恨水先生,他与他传奇的一生,以及那些如茶般甘澈的文字和淡淡回甜的韵味。
自然也想起他的《金粉世家》,想起他的《啼笑因缘》,想起结局早己蛰伏好了的那些愁悯离长。
有些东西是语言与文字无法记叙的,须得意会,须得揣摩,人生总是无法成其完美,多少会有残缺有遗憾。
弹指红颜老,芳华刹那逝,流水匆匆,岁月匆匆。
悠长孤寂的日子里,一盏茶,一壶酒,品着呷着,坐在长满葡萄藤的院落。
凋花一片片,婆娑的,落到地上,又想起了《红楼梦》,黛玉葬花之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销香断有谁怜?”那种孤寂从何言起?一个人的日子,期盼、失望,期盼、失望……月落呜啼,单舟只影,随着滔滔江水,渐渐漂去。
彼岸的花,彼岸的草,谁会不想去摘遮,可我只是个过客,看过,也就罢了。
谁,执我之手,敛我半生轻狂;谁,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离。
寻一方石凳,坐看那些纷纷扰扰,那些绕指柔般的蕴藉,总是若即若离。
沉浮世间,流浪四方,我总是一个人,没有举案投眉,没有相敬如宾,快乐与悲伤只有自己肚明。
那些缠绵,那些缱绻,似是隔岸的灯火,被山岚遮掩,看不清,摸不着。
自忖往日的风流不羁,今日的天涯孤寂,天意总是在捉弄人,那些宿命早已在生命未出现尘世之前,便已注定好了的。
面对着花谢花开,春来秋往。
回眸明月举眉间,一杯苦酒,对影而饮。
半世情怀无人懂,半生心事无处述。
孤寂天涯,零落之处,蓦然回首,却发现春色已近黄昏了。
人生苦短,此恨竟也占了七分。
白居易的《长恨歌》说得好,“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人生,太多的美好太匆匆,太多的往昔太匆匆。
恨太多,太长,便绵绵如水了。
水岂也不是那样的太匆匆。
它带走了爱,带走了恨,带走了韶华,带走了忧愁,却带不走人生变幻无常的太多的无可奈何。
无奈,自是无法再重来的了,如此不如轻笑而视,其实一切只不过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高中作文:我眼中的李煜
李煜,一个不求兼济天下,但求独善其身的人,后人读着他的词,感慨于“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豪壮的悲,感慨于“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凄凄然,我却总觉得他有一种另外的东西,让他的词流传于后世,感染着千千万万的人。
什么东西呢?他的人生吗?生为帝王,却深受他的父亲——不像帝王,更像寒酸文人的李景的影响,生性淡泊,却不得不去面对家国天下。
至于后来失国被掳,毒酒送生,只是无数的帝王悲剧里的一个。
富极而衰,一向是中国文化里一种被一代代的人凝成的诗意的意象。
一切繁华,终归虚妄。
这人生不是他独特的地方。
李煜没有在失去南唐之后,缩在被囚禁的房间的角落里深深忏悔自己的过错;没有卧薪尝胆,东山再起的豪壮想法。
因为他骨子里根本就不是一个帝王;他从来就没有帝王的目标。
有人说李煜身在其位不谋其政,有人说李煜作为一个皇帝荒淫无道,这不都是后人用一个对帝王的标准来衡量他吗?就像用现在的价值观来评价母系社会或者更早的原始人。
只不过信仰不同。
李煜的眼睛里只有如画的美人,如诗的景色,高雅的欲望,以及那些文人的意象。
“龙阁凤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罗。
”即使在被掳后,在即将离开家国的船上,这句形容自己对南唐印象的词里,也毫无帝王之气。
龙阁凤楼,那高大雄伟的建筑,不是国家的象征,只是自己曾经居住的地方。
那繁茂的树枝交织着,远远看去,像是平常自己见惯的,窗户上屏风上的烟罗一样如烟如雾。
(烟罗是一种丝织品,大概像现在的轻纱一样,半透明,轻薄飘逸。
)记忆里的景色,眼前的景色,甚至自己的命运,在李煜的眼里,都仅仅与自己有关,无关他人。
无论是哪里的景色,都绝美,不带丝毫内疚的悲,才让李煜将他的世界,将所有的悲化成了像他眼中绝美的景色一样的诗词。
虽愁思万千,却没有抱怨,没有后悔。
愁思化成了诗词,流传了千百年,仅仅感慨了命运弄人的无端…… 大概那种我模模糊糊领悟的另外的东西,就是李煜的无悔。
题目为《我心目中的李煜》的300字作文
砌下的乱梅如雪般零落,落了你一身,你轻轻的拂去却陷入了深深的痛苦。
依昔梦境中是“南国正昔春,满成花絮辊轻尘,忙煞看花人。
”梦醒却是“觉来又泪垂”。
于是你“无言独上西楼”在朦胧的月光下,回忆那“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的繁盛。
得到的却是如春草般连绵不觉的哀愁,这才知道自己“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而想到“昨夜风兼雨”自己“起坐不能平”“高楼谁与上”的茫然,勾起了“还如一梦中的伤痛。
你手中的南唐在烟火中旋起旋灭,自己又违心的做了违命侯,一切的痛苦都在这一刻如潮水般袭来,你再也无法沉默,本就不应越马挺枪,驰骋沙场的你,只能将它们一一炼话再铸就成一段段千古决唱!于是“流水落花春去也,换了人间”的失落,“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哀愁,都被你用真情演绎的淋漓尽致,让后人无限的敬仰和唏嘘!千年后的我们也都因你的“流水落花”而深深感动!(
作文我眼中的李煜300字
众所周知,李煜是绝代的风流才子,公认的千古词帝,也是南唐的亡国之君,人们对他的评论褒贬不一。
他在政治上的无能无疑是导致南唐灭亡的重要原因,然而,历史兴亡的责任怎能全由一个人承担?个人永远都不会有改变历史前进脚步的力量!据我所知,有不少人都从李煜失败的帝王事业中衍生出对其诗词和人格的批判,十分可笑。
确实,他缺乏治国平天下的才能,亡国后也没有东山再起的雄心壮志,他的诗词里也很少显示出明显的对人民的同情或是某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他似乎不曾与命运抗争过。
他不战送江山,默默地接受亡国这一事实,顶着奇耻大辱来到宋都开始他终日以泪洗面的俘虏生活。
但是,当你深入他的内心世界时,你会发现:李煜是一个敢于直面惨淡人生的勇士!首先,李煜没有自杀殉国,他坚强地活了下来,以再淡定不过的态度接受了足以使任何人感到生不如死的残酷现实。
历史上有不少自杀殉国的亡国之君,这确实是主动承担责任和情愿悔过的一种表现,被认为是有骨气者所为。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自杀是对现实的逃避,是对命运的妥协,更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它并不代表“骨气”。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说过:“即使现实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也要活下去,是自己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
”在基督教义中,自杀者只能下地狱,永世不得上天堂。
因此,李煜的选择是明智也是高尚的。
这显示出他面对悲剧人生的从容,也正好体现出我们当今所提倡的珍爱生命、反对轻生的观念,非常值得敬佩!说到李煜为什么不与厄运抗争,为什么不与宋朝血战到底,为什么不像勾践那样卧薪尝胆、逐鹿中原,我能理解人们的疑惑。
我想,面对悲惨的命运可以有三种态度:躲避,抗争,面对。
抗争是最勇敢的,也是建立在面对的基础上,但是当你无力抗争时,选择坦然面对和接受又未尝不是勇敢者所为。
李后主懂得扬长避短,他也认识到把天下交给赵匡胤对人民来说会是件好事,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在李煜的词中,我看不到草间虫鸣似的哀叹和怨天尤人,看不到自私悲观的自惜自怜,看不到一个失败者的影子。
我只看到词人用他温和细腻而又深沉有力的笔触描摹他心中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抒发他对人生的感慨。
他是个念天地之悠悠的诗人,他的词作体现出一种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决心,正如王国维所言:“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负人类罪恶之意。
”这是一种难以企及的境界。
李煜的大气是深藏不露的,对百姓的怜悯也表达得极为含蓄隐蔽,用的是他独一无二的方式。
他有权感慨自己的人生和表达情绪,这无可厚非,他不需要也不可以假惺惺地写他如何仇恨宋朝,如何同情他的臣民,在困境中如何豁达乐观,这似乎能使他变得不那么像个“懦夫”,但其中的虚伪和矫情令人作呕。
李煜为人真实,他的词也是因情真意切才有如此感人的力量,无论是他的人还是他的词都容不得半点虚假!我们也许可以举出很多前人遭遇厄运后是如何发奋的,这些确实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但是李煜就是李煜,他有自己的个性,他不用步前人的后尘,他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向世人证明了他的勇敢和气魄!透过李煜忧郁的文字,我看到他提笔笑傲在历史的长河中。
鲁迅先生有言:“真正的勇士,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我想,李后主做到了!“
写李煜的议论文
曾经的曾经,我很困惑人生的重量,一个人在这天地四方茫茫人世里算得了什么?一个人在这古往今来悠悠历史里又算得了什么? 也许,只能说每个人都只是一粒细小的尘埃,从天际来到了人世间。
也许,只能说每个人都只是一只在江上浮光掠影的飞鸟。
也许,只能说每个人都只是一朵春天万花丛中的花朵。
然而,我仍然苦苦追寻,苦苦求索,希望在这茫茫人世里找到些什么,给生命找个意义,为人生求个目标。
和我一样,这尘世留恋红尘,在尘世里挣扎的芸芸众生无一不是如此。
有的人求名求权,以为功业足以使人不朽,却不知“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高处无所有,有的只是一个人不胜寒的寂寞。
有的人追求真理,为全人类揭开自然之谜,却不知世上最大的谜乃是我们矛盾的内心。
有的人追求财富,以为有了财富便是这世界的主人,辛苦半生才发现自己只是做了一辈子钱财的奴隶。
那么什么才是人生的意义呢?我知道结识李煜才发现那就是美,是艺术。
知道李煜的人一定比知道李德裕的人多。
生于七夕,死于七夕,仿佛那通灵宝玉历了一世繁华富贵。
“七夕”,是天上搭起鹊桥的日子,这个神奇的夜晚就是我们自己的情人节。
生于这个夜晚注定了李煜一世的浪漫多情,而死于这个夜晚也告示了李煜为情而死的结局。
天才总要经了一些磨难,才找到自己,于是李煜国破家亡,朱颜一改。
李煜是不幸的,成了古今最著名的亡国之君。
李煜是幸运的,成了古今最著名的伟大词人。
得失之间,李煜是否无悔?如果才华可以亡国,那么我情愿上天是因为李煜的才华使南唐灭亡的,而不是不理朝政,享乐亡国。
不知后世有多少人为李煜的才华所倾倒,“天才词客,亡国昏君”是怎样巨大的人生反差!后主不朽,虞美人光辉永存。
也许李煜在人世只是惊鸿一瞥,好像之前之后变化不大,可是我以为后主已然融入了永恒,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融入了我们的血脉。
千世以后,还会有人知道李煜,喜欢他的血泪之作,会是白发苍苍的老翁,会是豆蔻年华的妙龄少女,会是许许多多同样喜欢七夕的有情人。
我想李煜死于七夕实在再好不过,因为我想不出其他更合适的日子让李煜辞别人间。
让我们一起等待七夕,感觉李煜。
...
求文章!关于李煜的!只要告诉我该分哪几步写,详细一点!要是可以...
梦里几度回江南故国魂梦在何方,江南不复为轻叹琴音古韵无处觅,梦里几度回江南。
——赠李煜故国的烟嚣,江南的水气,在朦胧与黯淡中,显得瑟瑟发微。
南去的雁啊,可否带去我的片片遐思。
他国的雾气真叫人窒息的无可以堪。
四十二年,仿佛做了一个繁华而凄凉的梦。
为人子,为人臣,为人君,为人囚。
嬉戏湖边,鸳鸯重影。
不知那北园的荼蘼,南阶的杜鹃是否安好?那一池清水还是那样波澜不惊吗?可这一切已去了,去得让我心怜,撩拨我的心绪,让我时时回眸。
或许那片广袤的大地,那高高的厅堂本就不属于我。
而作为一国之君,为为臣民着想,为国家效劳,本就是我的分类。
可我本无心追名逐利,只想奔趋于宁静淡泊。
渔歌唱晚,画廊西畔,耳鬓厮磨,顾盼自若,此中了却一生。
或许,是老天不怜惜我,生于帝胄之家,注定今日是如此的涂廖人生,几多无奈。
转眼的人情世故,欢笑谩骂,尔虞我诈,都似是而非了。
昨晚的梦好酣,又回到了江南。
小桥流水,帘外雨潺。
不是雕梁画栋,更无龙檐螭瓦,有的只是粉墙青砖,只是曲径幽巷。
油纸伞下的女子一袭素袍,轻结丁香。
柔情缱绻,影影绰绰,轻蹙莞尔,自在风华。
那种清尘脱俗,宛如蹁跹款款的凌波仙子。
醒来后,却又是如梦一场。
泪涟涟,湿了罗衾。
多少次,希望一睡不醒,就此天昏地暗,不与外面纠缠点点。
可这委实是梦啊,即使真实地令人心碎。
其实醒来又何尝不是另一个梦呢?纵使时光倒流,我又能抓得住什么?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皆是一江逝水;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不过过眼云烟。
只可叹春江花月夜已成昨日,彩云追月也是惘然。
多想再执策临马,多想再拥香入怀。
可他乡的阴霾蒙蔽了我的双眼,纵使可以望穿秋水,也望不断江南——那景,那情,那人……思恋如潮,却不能痛痛快快哭一场淋漓尽致,不能用湿湿柔情浸泡一生斑驳宁静,不能引一泓思恋到沧桑历史的回眸;人生如梦,却无法将一生换一瞬的浪漫,无法用温柔的絮语成就一次心灵的生死,无法把整个生命投入一段激荡,一次尽兴,一丝疯狂……朦胧的月色,挂上残垣侧的疏梧,流淌着千年的醉梦。
醉里的拂琴,梦中的吟哦,在飘荡的声韵里,像秋叶一样轻落,划碎了天空的寂寥,抹下了意蕴永恒的记号。
独上高楼,轻抚瑶琴。
窗外一幕梧桐的疏影,若有若无的《离殇》古韵,都在这一根弦上汩汩的流出。
凭栏眺望,远处的炊烟渺渺升起,故国的天空此刻是否也是一片欢腾?守窗独韵,却是痛彻心扉,天涯之大,竟无路是归途。
罢,罢,罢!对影独酌,饮杯邀月,我将一壶浊酒,化作无尽的相思,将浮华坚守点亮回忆;夜色迷醉,岁月微醺,我让一枝秃笔,横亘大江南北,用矢志不移铭记爱恋。
泼墨挥毫,一曲新词已然大成,氤氲着哀断愁肠,积淀着别凄苦离,拥裹着风花雪月。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岁月无涯,而人却在衰老。
宿命轮回,人生苦短,长恨此生,愿与身违。
斑驳的小巷,伶仃的身影,在岁月里移转。
可我却担不起点滴,哪怕身前,身后。
愿长流于梦际,幻化成江南的一丝空气,充溢其中,生生世世,轮轮回回……
写李煜的美文
这是李暮《相忘于江湖》中的,很不错。
一樱桃破晓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
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樱桃破 李煜,字重光,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个孩子。
后世人习惯称他为南唐后主。
本来按照嫡长子袭位的封建传统,李煜并没有做皇帝的可能,况且李煜本人并不是个热衷于政治的人,李煜是一个典型的文人雅士,他喜欢的不过是些琴棋书画,歌赋文章,等等这些儒雅风流的韵事。
只想做一个风流倜傥的文人墨客,或者做一名满腹经纶的高人隐士。
过着隐逸山水、自由自在的生活。
事实上他也的确是一个极为罕见的杰出文人。
史书记载李煜知音律,善词章,工书画。
书学柳公权,十得八九。
曾作颤笔樛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人谓“金错刀”。
写大字的时候,他弃笔不用,唯以卷帛书之,上下左右皆如人意,世称“撮襟书”。
其画则以翎毛墨竹最为擅长。
老于霜皮,烟梢露叶,披离俯仰,宛若古木,自有一派清爽不凡的神韵。
他藏书甚富,读书也多。
据说,赵匡胤灭了南唐后,从金陵馆阁得书十余万卷,校勘精审,编秩完具。
能如此高标准地收藏这么多高质量的图书,实非易事。
李煜还经常劝告臣下多读书:“卿辈从公之暇,莫若为学为文;为学为文,莫若讨论六籍,游先王之道义。
不成,不失为古儒也。
”劝说官员多读圣贤书,修身治学,本来也属正常。
只是最后一句话“不成,不失为古儒也”让我有些意外。
李煜是个复杂的人,他对时事政治的理解和普通人们的理解是很不同的。
用现在的眼光看来,这些话完全是理想主义色彩的。
因为当时天下的局势正处于一个完全动乱的危险时期。
传统的儒家思想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了。
作为一个割据国家的最高领袖,李煜需要具备的雄雄野心和铁血战志,而不是闭上眼睛,摇头晃脑的之乎者也。
但是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
李煜充其量是个聪明的文人,但绝对不是一个聪明的政治家,更绝对不是一个聪明的军事家。
南唐百年的国运鬼使神差地落在了李煜手中,这本来就是南唐和李煜的双重悲剧。
李煜虽然是李 的第六个儿子,可是李煜的哥哥没有一个不是早夭的,等到李煜长大成人的时候,他的四个哥哥都夭折了,他成了事实上的皇次子。
他唯一活着的哥哥李弘冀是个极具政治家天赋的人。
史载,弘冀为人沉厚寡言,刚毅果断,常州一战,大败吴越兵,以战功被立为太子,参决政事。
如果事情到这里为止,李弘冀当皇帝,李煜当文人,各得其所。
那将是南唐的福分。
可惜的是,李煜这个人偏偏生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模样。
据说,李煜广额丰颊,骈齿,一目重瞳子,这种相貌让李弘冀非常忌恨。
重瞳子这个特征在中国历史上绝对火爆,大舜、项羽都是重瞳子。
一个是圣人,一个是英雄。
重瞳一向被中国人看成是帝王之相。
李煜生有重瞳,焉能是等闲之辈? 李煜不得不为自己多出来的这个瞳孔而烦恼。
哥哥李弘冀心狠手辣,就因为父亲曾经打算把帝位传给叔叔李景遂,李弘冀就把叔叔毒死了,并且连叔叔的侍者仆从一并诛杀殆尽。
对于生有异相的弟弟,李弘冀也是疑心重重。
李煜为自身计,竭力躲避政治。
他自号钟隐,又别称钟山隐士、钟峰隐者、莲峰居士,明确表示自己无意朝政。
早年写的词,也充满了这种渴求隐逸的心理,如今留有两首《渔父》词隐约透露出一些消息: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据传,这两首词题在南唐卫贤所画《春江钓奥图》上。
词中歌颂的渔隐生活明显地带有作者的主观情绪,当是他受长兄猜忌而希求避祸心理的真实写照。
李煜的词就是这样,轻灵细腻的线条勾勒,远山近水,玲珑毕现。
你看不到他吟咏雕琢文字的样子,看见的是他一袭轻衣,拈花微笑着,就在不远的地方。
这个人世间的奇男子,天生文雅、从容、安静,淡淡地散发着温暖细腻的香味。
在春水碧绿的小岛上,鲜花盛开,鸟儿飞来,他着一叶扁舟,冉冉载酒而来,还有轻渺的歌声,你会疑惑,这里究竟是不是风尘仆仆的尘世。
这样的日子,这样的快乐,不过是件奢侈品。
哥哥李弘冀很快就病逝了,重瞳的暗喻让李煜有些无措。
李煜在突然之间成了南唐帝国权力的法定继承人,无法知道以前李煜是真不想做皇帝,还是为了避祸故意装作不喜欢。
962年,24岁的李煜在金陵承继大统,称“南唐国主”。
而这一切都被命运布置好了。
李煜能做的只是承担这个王位带给自己的一切成败荣辱。
李煜继承皇位的时候,南唐的处境已经很尴尬了,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咄咄逼人的姿态越来越明朗,他们不灭南唐是不会罢休的。
李煜很明白这一点,但是他除了岁岁给钱、年年进贡、俯首称臣以外,一直没有想出什么办法。
李煜,结发妻子姓周,字娥皇,比他大一岁,19岁时嫁给了李煜,人称周后。
这件事情实在是蹊跷。
这明明就是舜帝的招牌啊,更巧的是李煜后来又娶了周后的妹妹,周嘉敏,人称小周后。
舜的两个老婆就是一对姊妹,大的叫娥皇,小的叫女英。
这到底是不是后人杜撰的呢?还是有别的秘密...
大家谁知道一篇写李煜的高中作文,很抒情的那种.我是在高中语文报纸...
没找到你说的一篇,另给你一篇吧:长河落日,斜阳温热.我穿越浩渺的历史长空,降临到千年前的南国大地,缘分使然,遇见了他——后主李煜. 初遇他时,正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刻——早晨.他正倚栏而立,倔强清瘦的模样就不置可否的印在我心上.他正望着一池新绿出神,阳光姣好得恰到好处,柔柔地泻在那张如凝脂的面容上,隐隐泛光. 雨后空气被滤洗的很清爽,嗅不到一丝尘埃的痕迹.屏息凝神,还可听到花开的声音.脱尘若神的他就嵌在这一片朦胧美景中,不着痕迹的完美. 许是发现了外人的注目,他温柔若水的目光定在我身上,继而向这边踱步走来.也许是心灵的莫名契合,他并没有质问我为何冒失的出现在此地,反而友好的朝我挤出一抹微笑,生涩而单纯.我不懂,一个亡国之君,那样清澈空灵的眼神他不该有,该是燃炽着仇恨的火焰啊! 不需要多余的解释,我随他来到了书房.他手执毛笔,在宣纸上洋洋洒洒的写起了文章.时而停笔构思,时而泼墨挥毫.复杂的表情上读不穿他的心,凝重在眉毛上郁结,眼里闪过一丝清冷的泪光,不易察觉.我俯身望去,一行隽永苍劲的隶书映入眼帘: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奈何,此种境地你还有闲情逸致来写诗作赋?良辰美景你已不复拥有,皆过往云烟,你要做的是如勾践一般卧薪尝胆东山再起啊!”不等他写完,我冷冷的丢下这番话离开了书房. 梦里不知身是客,忘记了身为俘虏,还以为仍在故国的宫殿要贪恋这片刻的欢娱吗? 风卷过一把残花碎瓣,扬过空旷的花野.眼前有月光浸润下轮廓蒙胧的一切开始破碎成透明的片,剥落而下. 既然南唐已为历史,就让它成为永远的历史吧. 回头望了他最后一眼,竟看到那眼神中流露的孤寂愁苦 原来,他从不曾停止过“梦重回故国,觉来双泪留”啊! 还是懂他了: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拥有绝世的才华情谊,却错生在了帝王之家.是李煜的不幸,还是南塘的悲哀?历史的车轮碾下的轨迹,他一文弱才子又凭何力去改变?背着王国的骂名,过着幽囚的生活,谁懂,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温存月光下的我一行清泪无声坠落.后主,一天已完结,此生亦难见. 月如钩,锁清秋,留人醉,几时重.问君能有几多愁?我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