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明确关系型作文话题及其命制特点
所谓关系型作文话题,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话题形式,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必须兼顾话题构成的各个要素,清楚地点明其间关系.如:“失去与获得”、“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等.
就拿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二册所收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来说,其文题就可以看成是一个典型的话题,行文中作者就很好兼顾了“我”与“地坛”这两个要素:一方面具体描述了“我”在地坛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思,另一方面又深刻地交代了“地坛”给我的人生感悟,使我完成了生命意义的思考,让我走出了人生的低谷、鼓足了生命气,从而揭示了两个要素间的关系,即“地坛是我的精神家园”.
需提请注意的是,构成关系型话题的各要素间的关系大多呈现出一种开放性,其思维方向、价值取向都不是唯一的.如2003年高考作文话题,就可从不同角度作不同理①从正面看,感情的亲疏有助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此可谈及融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文环境及情人眼里出西施,真挚的感情引导健康的审美意识(爱憎分明).②从反面看,感情的亲疏有害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此可谈及任人唯亲、偏信则暗、徇情枉法、有失公允及恨乌及屋等.③全面地看,感情有亲有疏,但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不能受情感亲疏而左右.
“智子疑邻”是寓言故事,导引出的话题是“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材料和话题给考生的提示颇多:如“类似”与“相反”,“亲疏”与“远近”,“正误”与“深浅”,“有关”与“无关”等,这就拓展了考生的思维空间.很明显,这是一个“关系型”的话题,重在考查考生的理性思辨的能力.以一般高中学生的生活阅历、文化积累和认识能力来看,应当大大有话可说.如小到邻里关系、人际交往,大到国际争端、官场政治、提干用人;远有邹忌讽齐王纳谏,近有形形色色的网络交友、偶像崇拜;正面有祁黄羊荐人不避亲与仇、孔明挥泪斩马谡,反面如智子疑邻、因情障目而倾国的事例等等;还可以对感情与认知从理论上与实践上作种种或肯定或否定的阐述、抒发.话题限制在何处,开放在哪里?考生必须把握住这一“游戏规则”.考生抓住了“感情”与“理性认知”这个“点”,就有许多的角度可供选择了,在这“点”的限制下,思维、情感、才华、个性就可以尽情飞扬了.
二、要辨明关系型作文话题要素间的关系
关系型话题作文,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故构思作文之前,最重要的是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辨清构成话题的词和词、短语和短语之间的特定关系.笔者认为,关系型作文话题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1.对立统一关系:就是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也可称之为无此无彼式.如“自由与纪律”这个话题,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没有“自由”无所谓“纪律”,没有“纪律”也就没有“自由”,二者对立统一.当然,根据这种关系可变通理解为:没有纪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人要有自由,但自由要受纪律约束.再如“平凡与伟大”,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个话题可理解为:没有“平凡”也就不会有“伟大”.还可理解为:平凡蕴育伟大;伟大源自平凡;我们只有从平凡的点滴小事做起,才能构筑伟大人格的大厦.
2.是非取舍关系:即指关系型话题的诸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一对一错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也可称之为有此无彼式.如“偏见与关爱”,我们只能理解为“要消除偏见,勇于关爱”,若作其他理解则是不科学的.
3.并非绝对关系:即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可称之为有此未必有彼式.如“痛苦与成功”这个话题,我们可理解为“成功来自痛苦的磨砺”.但痛苦之后不全是成功,成功也并非全部源自痛苦.再如“名师与高徒”,可理解为“名师出高徒”,也可理解为“名师未必出高徒”或“高徒未必出自名师”.
4.并列共存关系:即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几个要素可以同时共存.也可称之为有此有彼式.如“谦虚与表现”,对此就可诠释为“既要谦虚待人,又要善于表现自己”;对“成人与成才”也要理解为“要成人,更要成才”或“先要成人,后要成才”.再如“和而不同”,则须理解为“既要做到‘和’,又要做到‘不同’”,意即“既要善于调和矛盾,与别人和谐相处,同时又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
回顾2003年全国高考,“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关系型话题作文,因其制约因素的严格,几与前几年话题作文形成断裂,不少考生缺乏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不会审题或审题不严,作文答卷偏题离题者非常普遍.再看2004年高考,全国15份试卷,除4份试卷外其余所有试卷均延续关系型话题作文模式,对考生审题能力再次提出高要求,但遗憾我们的许多考生依然未能从上年考生的惨败中汲取教训,好好把握关系型话题作文话题关系肢间的辩证关系,在审题上遭遇滑铁卢.纵观话题作文发展趋势,我们可以断言,关系型话题作文代表高考作文新的发展方向,因为限制性的加强,必然要求考生在审题上加强训练,练就过硬的审题基本功,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高考作文中占据主动.
针对关系型话题作文特点,我们认为应将审题的重点放在审读话题这一环,在把握话题内部辩证关系上做文章.这就需要考生在平常多体悟唯物辩证法的思想精髓,如能联系地看问题(而不是孤立地看问题)、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而不是片面地看问题)、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而不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等等.并最终能理论联系实际,在具体的话题作文审题中加以灵活运用.
以2003年全国高考卷为例,面对“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关系型话题作文,考生首先应准确判断出其内部关系肢间存在的一种因果关系——因为感情的亲疏不同,所以对事物的认知也不同.这样,考生在审题时就可以从两者的因果关系入手,多角度、多层面地深入思考.其次,考生要运用辩证法思想,在把握两者之间因果关系的是否必然性上做文章.即思考是否感情亲就一定对认知事物产生正面影响,或者恰恰相反;是否感情疏就一定对认知事物产生负面影响,亦或者恰恰相反.最后,在种种不同的思考中把握住根本性、结论性的东西,将其作为文章的主题思想.
审读关系型话题作文的话题,还要注意克服以下两种误差:
误差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既然是关系型话题作文,审题时就应当重点把握话题内部两个关系肢之间的关系,关涉两点,在两点之间寻找突好口.而我们的考生在审题时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恰恰是割裂了两者的联系,在行文时大谈一点,却对另外一点置之不理,以致造成偏题、离题.如笔者所在浙江省2004年高考话题作文“人文素养与发展”,话题内部存在一种条件关系——人文素养的高或低,制约着发展空间的大小.考生在审题时即要全面审视这种条件关系.但从考生作文来看,许多离题作文都没有能从两者关系入手,而是或空谈人文素养,或大侃发展,这种“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做法当然最后“坑害”的还是考生自己.
误差二:泛论关系,不见重点.有人想,既然是关系型话题作文,只要能抓住话题内部两个关系肢关系,在关系上做足文章就行了,于是就在行文中泛论关系,最终使文章陷于泛泛而谈,空洞无物的泥潭.关系型话题作文要突出关系不假,但文章还应该有侧重,要分清楚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要善于敏锐地捕捉重点,敢于突出重点,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2004年高考全国卷话题作文“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在审题时考生当然应准确把握两个关系肢间的关系,但面对挫折,人们的选择有许多种,有人化解痛苦,有人放大痛苦,有人则以平常心视之,选择不同,人生的境界也大有高低.如果考生在审题时能以“遭遇挫折”为侧重点,能够从如何对待挫折这个角度切入去行文,而不是流于表面的于两者关系间泛泛而谈,那么文章将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有力的拓展.
关系型话题作文含有哪些关系
一、要明确关系型作文话题及其命制特点所谓关系型作文话题,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话题形式,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必须兼顾话题构成的各个要素,清楚地点明其间关系.如:“失去与获得”、“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等.就拿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二册所收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来说,其文题就可以看成是一个典型的话题,行文中作者就很好兼顾了“我”与“地坛”这两个要素:一方面具体描述了“我”在地坛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思,另一方面又深刻地交代了“地坛”给我的人生感悟,使我完成了生命意义的思考,让我走出了人生的低谷、鼓足了生命气,从而揭示了两个要素间的关系,即“地坛是我的精神家园”.需提请注意的是,构成关系型话题的各要素间的关系大多呈现出一种开放性,其思维方向、价值取向都不是唯一的.如2003年高考作文话题,就可从不同角度作不同理①从正面看,感情的亲疏有助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此可谈及融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文环境及情人眼里出西施,真挚的感情引导健康的审美意识(爱憎分明).②从反面看,感情的亲疏有害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此可谈及任人唯亲、偏信则暗、徇情枉法、有失公允及恨乌及屋等.③全面地看,感情有亲有疏,但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不能受情感亲疏而左右.“智子疑邻”是寓言故事,导引出的话题是“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材料和话题给考生的提示颇多:如“类似”与“相反”,“亲疏”与“远近”,“正误”与“深浅”,“有关”与“无关”等,这就拓展了考生的思维空间.很明显,这是一个“关系型”的话题,重在考查考生的理性思辨的能力.以一般高中学生的生活阅历、文化积累和认识能力来看,应当大大有话可说.如小到邻里关系、人际交往,大到国际争端、官场政治、提干用人;远有邹忌讽齐王纳谏,近有形形色色的网络交友、偶像崇拜;正面有祁黄羊荐人不避亲与仇、孔明挥泪斩马谡,反面如智子疑邻、因情障目而倾国的事例等等;还可以对感情与认知从理论上与实践上作种种或肯定或否定的阐述、抒发.话题限制在何处,开放在哪里?考生必须把握住这一“游戏规则”.考生抓住了“感情”与“理性认知”这个“点”,就有许多的角度可供选择了,在这“点”的限制下,思维、情感、才华、个性就可以尽情飞扬了.二、要辨明关系型作文话题要素间的关系关系型话题作文,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故构思作文之前,最重要的是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辨清构成话题的词和词、短语和短语之间的特定关系.笔者认为,关系型作文话题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1.对立统一关系:就是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也可称之为无此无彼式.如“自由与纪律”这个话题,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没有“自由”无所谓“纪律”,没有“纪律”也就没有“自由”,二者对立统一.当然,根据这种关系可变通理解为:没有纪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人要有自由,但自由要受纪律约束.再如“平凡与伟大”,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个话题可理解为:没有“平凡”也就不会有“伟大”.还可理解为:平凡蕴育伟大;伟大源自平凡;我们只有从平凡的点滴小事做起,才能构筑伟大人格的大厦.2.是非取舍关系:即指关系型话题的诸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一对一错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也可称之为有此无彼式.如“偏见与关爱”,我们只能理解为“要消除偏见,勇于关爱”,若作其他理解则是不科学的.3.并非绝对关系:即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可称之为有此未必有彼式.如“痛苦与成功”这个话题,我们可理解为“成功来自痛苦的磨砺”.但痛苦之后不全是成功,成功也并非全部源自痛苦.再如“名师与高徒”,可理解为“名师出高徒”,也可理解为“名师未必出高徒”或“高徒未必出自名师”.4.并列共存关系:即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几个要素可以同时共存.也可称之为有此有彼式.如“谦虚与表现”,对此就可诠释为“既要谦虚待人,又要善于表现自己”;对“成人与成才”也要理解为“要成人,更要成才”或“先要成人,后要成才”.再如“和而不同”,则须理解为“既要做到‘和’,又要做到‘不同’”,意即“既要善于调和矛盾,与别人和谐相处,同时又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回顾2003年全国高考,“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关系型话题作文,因其制约因素的严格,几与前几年话题作文形成断裂,不少考生缺乏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不会审题或审题不严,作文答卷偏题离题者非常普遍.再看2004年高考,全国15份试卷,除4份试卷外其余所有试卷均延续关系型话题作文模式,对考生审题能力再次提出高要求,但遗憾我们的许多考生依然未能从上年考生的惨败中汲取教训,好好把握关系型话题作文话题关系肢间的辩证关系,在审题上遭遇滑铁卢.纵观话题作文发展趋势,我们可以断言,关系型话题作文代表高考作文新的发展方向,因为限制性的加强,必然要求考生在审题上加强训练,练就过硬的审题基...
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几种形式浅析
略试题分析:面对关系型话题,审题立意时首先要辨析话题中出现的几个概念间是什么关系,审题的着眼点和立意的着眼点就应该放在揭示概念之间的内在关系上。
关系型话题作文要在突出二者关系的同时,还应该有所侧重,要分清楚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要善于敏锐地捕捉重点,敢于突出重点,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如本题中“刚”和“柔”是明显的对立并列关系,写作时应从二者的紧密联系或者褒贬角度去构思。
我们可以借助发散思维,发散为“以柔克刚”“刚柔并济”“摒弃柔弱”“选择刚强”等;若选择刚或柔的原因,我们可以发散成为了尊严,为了大义,为了报恩,为了奋起等;若从刚柔紧密联系的角度,我们可以联想到:在成就功业和为人处世方面,“刚”就是一种高尚的气节、坚定的信念、坚不可摧的意志、矢志不渝的毅力;“柔”反映的则是人良好的涵养,表现为脚踏实地、处事灵活、任劳任怨、耐心细致等;若用褒贬式说明“刚能制柔”或着“柔能克刚”的道理,我们则可以联想到:若认为“刚”是高傲,固执,那“柔”就是谦逊,灵活;反之,若认为“刚”是直率,刚强,“柔”则是虚伪,懦弱。
有了这些思考,再确定文体,联系具体的事例叙述或论证,写文章也就很容易了。
点评:关系型话题作文常见的审题立意的误区:误区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既然是关系型话题作文,审题时就应当重点把握话题内部两个关系之间的联系,关涉两点,在两点之间寻找突破口。
而我们的考生在审题时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恰恰是割裂了两者的联系,在行文时大谈一点,却对另外一点置之不理,以致造成偏题、离题。
误区二:泛论关系,不见重点。
写关系型议论文,一定要避免陷入笼统的关系证明中去泛泛而谈。
要先将关系具体化,再把具体化了的关系作为论点展开论证,文章应符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结构模式,并注意论据的典型和论证的层次,切忌平面化展开。
有的考生在行文中泛论关系,最终使文章陷入泛泛而谈、空洞无物的泥淖。
误区三:另起炉灶或偷换话题。
面对关系型话题作文,不管你怎么写,从哪个角度写,都要根据实际兼顾构成话题的各个概念,明确其间关系,千万不可因关系不清而另起炉灶或偷换话题,更要避免分割要素之间的必然联系;一定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科学解读,决不能将关系绝对化,以致表述过头,失之严密。
...
求作文“贫穷与富有”
孩子的回答很让人诧异,他说:“我喜欢在贫穷中生活。
” 是呀!现在农村也很好了的,并且还拥有富贵人没有的东西。
富贵人晚上只能望着一个个大灯笼,而贫穷人却可以看到满天的繁星。
富贵人看到的是汽车、人群和汽车排放的尾气,呼吸不到新鲜空气,而贫穷人却拥有草地、树木,可以尽情呼吸新鲜空气。
富贵人只能听到流行歌曲,而贫穷人却拥有那美妙的鸟叫声。
富贵人害怕晚上有强盗,睡觉也睡不安稳,而贫穷人却可以呼呼大睡。
富贵人拥有家财万贯,但除了钱还有什么呢?没有了,富贵人只拥有钱,而贫穷人却拥有草、树木、新鲜空气...... 富贵人并不是富贵,贫穷人并不是贫穷,贫穷人比富贵人的东西更多、更好
忧与爱作文写关于爱情,从而道出忧与爱的关系,可以吗
江苏卷:《忧与爱》。
题目很大,需要落地:忧什么?爱什么?切忌忧与爱的对象大而空。
就题目本身而论,是一个典型的关系型作文。
关系型作文最关键的,就是不能舍弃一方,单写一方。
如果考生的题目只在开头或结尾提“忧”,中间主要写“爱”,那么文章一定会跌倒三类。
反之亦然。
当然,关系型作文,从忧或爱中更看重一方也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结合着对方行文。
比如,如果观点是“重爱贬忧”(让我想到最近当评委的一个辩题:爱国主义应该强调自豪感还是危机感),也要在写“爱”重要的同时写“忧”的问题,切忌扔到一方。
当然,深入地探讨“忧”与“爱”的关系,会推动立意更深刻。
最后,如果我们略微较真一点的话:为什么这个题目把“忧”放在了前面,把“爱”放在后面?由“忧”及“爱”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样一种关系能够作用于哪些方面?除了比较容易想到的“忧国忧民”到“爱国主义”之外,“忧”到“爱”是否也是一种感情认知的通式?简言之,这个题目伸缩性很强,很验功力
申论写作备考:关系型议论文如何审题立意
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写作备考之关系型议论文审题立意:1)审题审题时应把握话题内部两个关系之间的关系,在两点之间寻找突破口。
需把握两者的联系,不能只谈一点而对另外一点置之不理,不能偏题、离题。
2)理清关系,确定立意构思作文前,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辨清构成话题的词和词、短语和短语之间的特定关系。
把关系型话题中的两方:一个称作A,一个称作B。
有如下类型:①A影响、制约B[例]“家风·国风”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从审题层面来看,这个表面并列的词组之间还暗含了一个条件与结果的关系。
在立意上可以顺向立意,其一:正家风才能养国风。
其二:家风不正,国风难正。
②A、B各有所长,各有所短③B比A重要④要平衡A与B申论备考或参考四川省公务员考试申论复习资料掌握各类题的解法及应答技巧。
...
2016年高考作文用“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偏题了吗
全国卷:【在农村挑秧苗,走到半路负担太重,妈妈建议减掉身体上的束缚,脱掉鞋袜等等,作文关于放下顾虑,挑东西的材料分析。
】题目从破题立意上难度不大,关于“选择”“放弃”“有舍才有得”之类的文题,相信考生之前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接触。
从立意来看,价值维度应该是重要的评判标准。
也就是说:考生究竟是简单地就选择谈选择,写一些类似于政治教科书似的常识大道理,还是真正能够以小见大,真正看到“选择”或“放弃”对于社会、历史、文化或生命、精神、心灵的意义或价值。
这个题目做做表面文章很简单,但要深入下去,依然足见考生的功夫。
(刘纯) 新课标卷:【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
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漏洞补好了。
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
漆工说:“工钱已给过”。
船主说“这是感谢补漏洞的钱。
”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
”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知道他们回不来了。
现在他们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用余世维“领袖”的七种根性来说,这个叫细心,叫补位,即:看到毛病或弊端,即便非自己份内之事,也要尽责做好,背后还体现了一种责任感。
如果考生纠结于小小的漏洞与船难事故,或者无心帮忙得到丰厚财富,肯定就偏题了,应该关注涂漆工补漏洞这一事件本身,探讨这一行为背后的意义与对为人处世的借鉴。
说得更详细一点:涂漆工所谓“顺便补的”,并非“无心”,而是一种不以善小而不为的“有意”——它当然与“善良”有关,但本文的立意重心显然并不在此。
此外,如果考生纠结于为什么船主在有船出航前不知道是哪条船出航这样的技术性问题,我认为他应该是个管理人才,只是作文的分数不会太过乐观……(刘纯) 北京卷:已有长篇分析文章《2012北京高考作文试题评析》(刘纯) 上海卷:【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
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这个题目最直观的破题点就是“一般人和天才的不同之处”,可以提炼出“珍惜自己的微光不要轻弃”,文章展开时可以倚仗“我的微光是些什么”、“如何珍惜”等等构造提纲;此外如果想另辟蹊径,还可以去谈“一般人和天才没什么不同”,因为我们身上的微光都是一样的。
本题的难点不在于立意角度的发掘上,而在于具体材料的填充上,平凡人的微光是什么?舍弃的具体表现是哪些?这些点都需要考生们费一些思量。
就我看,“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可以是感情、灵感、冲动乃至于一刹那的顿悟等,而舍弃,可以具体为放过了灵感、埋没了情感、打消了冲动、遗忘了顿悟。
历史上的例子也不是没有,比如某人一个灵感被轻易放弃导致科学原理被他人发现、某艺术家轻易地决定搁置某个构思结果被他人写成传世巨作等。
(王乃中) 四川卷:【关于水的诗歌材料,从象征意义,人生意义对一滴水进行了阐释,要求考生围绕“水”为话题展开作文。
】材料对一滴水的象征意义和人生意涵等作了一定阐释供考生展开。
这题相当常规,角度有如下几个:1,借助古往今来与水有关的成语或者哲理名言展开;2,把一滴水与个人相结合,谈到人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的实现;3,和自然界水循环结合,从一滴水的不同形态展开。
既然材料中已经具体提到了水的含义,文章就不能仅止于此,而要探讨到“怎么办”的层面上。
明白了道理,如何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是本篇文章真正应该凸显的主旨。
(王乃中) 江苏卷:《忧与爱》。
题目很大,需要落地:忧什么?爱什么?切忌忧与爱的对象大而空。
就题目本身而论,是一个典型的关系型作文。
关系型作文最关键的,就是不能舍弃一方,单写一方。
如果考生的题目只在开头或结尾提“忧”,中间主要写“爱”,那么文章一定会跌倒三类。
反之亦然。
当然,关系型作文,从忧或爱中更看重一方也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结合着对方行文。
比如,如果观点是“重爱贬忧”(让我想到最近当评委的一个辩题:爱国主义应该强调自豪感还是危机感),也要在写“爱”重要的同时写“忧”的问题,切忌扔到一方。
当然,深入地探讨“忧”与“爱”的关系,会推动立意更深刻。
最后,如果我们略微较真一点的话:为什么这个题目把“忧”放在了前面,把“爱”放在后面?由“忧”及“爱”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样一种关系能够作用于哪些方面?除了比较容易想到的“忧国忧民”到“爱国主义”之外,“忧”到“爱”是否也是一种感情认知的通式?简言之,这个题目伸缩性很强,很验功力。
(刘纯) 福建卷:【冯骥才说:“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
”】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一个写人生成就的题目,很好入手。
写法上,如果结合“行万里路”的实际路程,会让文章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整体显得较立体。
不过,冯骥才本人除了关注路程的“长度”以外,同样在意生命的宽度与深度。
可惜的是,这种对于人生多维度的思考,在这个题目里都只能描述为“路程”,某种意义上说,遭到扁化,变得单一。
如果考生能够联想到...
作文昭君出塞(高三作文,立意要高)
纵观历史四大美女,我最欣赏的就是昭君,虽然她不是最美丽的一个,但是也只有她才称的上德才兼备的佳人。
只是自古红颜多薄命,但她却用自己短暂的一生,完成了伟大的使命。
而且我认为生命长度不是由时间的长短所决定的,而是由是否达成自己的理想所决定的。
追想当年,你的决定震动了整个长安城,同时深深的震撼了每一个人的心灵。
当汉元帝和满朝文武大臣,看到你那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时,他们那惊诧的眼神,令人震惊。
而此时的元帝更是悔恨万分,但是身为一国之君的他,不能出尔反尔,他只好忍痛望着你和呼韩邪单于登上马车离开长安城。
当他了解当年昭君进宫时,因不肯贿赂画师,才被画师点上丧夫痣。
这件事使元帝十分恼火,于是元帝便下令杀了那个画师。
昭君,也许有人说你傻,笑你不知变通,但是我明白你是不想与那些卑鄙的小人有什么瓜葛,因为你有一颗纯洁的心。
而你的那个决定也深深的震撼了我,最初我也不理解你为什么的放着好好的皇宫不住而大老远的走去那沙漠,还和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厮守一生,不过现在我懂了,也理解你的做法了,如果我是你,我也会做出和你一样的抉择,因为牺牲一个人的幸福,换来的是两族和平共处和百姓的安居乐业。
你用你瘦弱的肩膀扛起来本不属于你的责任,但你却义无反顾的将它扛了起来。
你用你的智慧换取了汉朝与匈奴之间长达60年之久的和平。
在你的努力下,呼韩邪单于打破了旧传统,开辟了我国北部少数民族的地方政权,并接受了汉朝中央领导,促成了塞北与中原的统一,开创了汉朝与匈奴两族的团结合作的新局面。
你从一名德才兼备的女子蜕变成一名智勇双全的女子,你知道自己的使命与责任。
你用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匈奴人的心,你用你的行动赢得了尊重与爱戴。
唐代诗人张仲素曾以你的名字为题,作了一首诗,诗中这样写道:“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
剑戟归园尽,牛羊绕塞多。
”你不仅为匈奴的和平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你还促进了两族的经济与文化交流,而匈奴在你的努力下也展现出“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
”的欣欣向荣的景象。
你在此过程中受尽了煎熬,婚后三年,呼韩邪单于因病去世,你放下了你的道德观念,顺从了匈奴的规定,下嫁给单于的长子,继续你的使命——维持匈汉和平。
这对当时你来说是怎样的屈辱阿!但你却挺了过来,你在经历了这件事后,变得更加的坚强。
你不过是一名颇有点才气的普通女子,但却作出了许多非同寻常的事,你用你的生命,书写了一段历史传奇。
你学会了在承担中成长,你也懂得了责任的重量。
虽然你一生都在承担着本不属于你的责任,但是你完成了你的理想也使命——维持两族和平共处的友好关系。
如今你已离去,但你的思想依旧,还在人们的心里;你的容貌依旧,还时常浮现在人们的脑海中;你的声音依旧,还会在人民的耳畔响起。
而你的事迹,早已深深的烙在每个人的心上。
红尘落尽,繁华落去,你的身影还在卓然独立。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关系型话题作文含有哪些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