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知其不可而为之》4700字
知其不可而为之
典籍
1、孔子:“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18·6》
2、子路:“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18·7》
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8·7》
4、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论语·子路13·11》)
5、孔子南适楚,厄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弟子皆有饥色。子路进而问之曰:“由闻之: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今夫子累德积义怀美,行之日久矣,奚居之隐也?”
孔子曰:“由不识,吾语女。女以知者为必用邪?王子比干不见剖心乎!女以忠者为必用邪?关龙逢不见刑乎!女以谏者为必用邪?吴子胥不磔姑苏东门外乎!夫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材也;君子博学深谋,不遇时者多矣!由是观之,不遇世者众矣,何独丘也哉!且夫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之学,非为通也,为穷而不困,忧而意不衰也,知祸福终始而心不惑也。夫贤不肖者,材也;为不为者,人也;遇不遇者,时也;死生者,命也。今有其人,不遇其时,虽贤,其能行乎?苟遇其时,何难之有!故君子博学深谋,修身端行,以俟其时。”
孔子曰:“由!居!吾语女。昔晋公子重耳霸心生于曹,越王句践霸心生于会稽,齐桓公小白霸心生于莒。故居不隐者思不远,身不佚者志不广;女庸安知吾不得之桑落之下?”《荀子·宥坐篇第二十八》
译文:孔子向南到楚国去,困在陈国、蔡国之间,七天没吃熟食,野菜羹中不搀一点米,学生们都有挨饿的脸色。子路前来问孔子说:“仲由我听说:?行善的人,上天用幸福报答他;作恶的人,上天用灾祸报复他。?现在先生积累功德、不断奉行道义、怀有美好的理想,行善的日子很久了,为什么处境这样窘迫呢?”
孔子说:“仲由你不懂,我告诉你吧。你认为有才智的人是一定会被任用的吗?王子比干不是被剖腹挖心了吗!你认为忠诚的人是一定会被任用的吗?关龙逢不是被杀了吗!你认为劝谏的人是一定会被任用的吗?伍子胥不是在姑苏城的东门之外被碎尸了吗!是得到君主的赏识还是得不到君主的赏识,这要靠时机;有德才还是没有德才,这是各人的资质了;君子博学多识而能深谋远虑却碰不到时机的多着呢!由此看来,不被社会赏识的人是很多的了!哪里只是我孔丘呢?再说白芷兰草长在深山老林之中,并非因为没有人赏识就不香了。君子学习,并不是为了显贵,而是为了在不得志的时候不至于困窘、在碰到忧患的时候意志不至于衰退,懂得祸福死生的道理而心里不迷惑。有德才还是没有德才,在于资质;是做还是不做,在于人;是得到赏识还是得不到赏识,在于时机;是死还是生,在于命运。现在有了理想的人才却碰不到理想的时机,那么即使贤能,他能有所作为吗?如果碰到了理想的时机,那还有什么困难呢?所以君子广博地学习、深入地谋划、修养心身、端正品行来等待时机。”
孔子又说:“仲由!坐下!我告诉你。从前晋公子重耳的称霸之心产生于流
亡途中的曹国,越王勾践的称霸之心产生于被围困的会稽山,齐桓公小白的称霸之心产主于逃亡之处莒国。所以处境不窘迫的人想得就不远,自己没奔逃过的人志向就不广大,你怎么知道我在这叶子枯落的桑树底下就不能得意呢?”
评论
1、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认为“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孔子世界观中的积极的人生态度,进而发展为,“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乐观进取精神。
2、“明知不可而为之”,这对孔子的概括真是入木三分,深刻得很。显然,这个守城门的人并不是一个等闲之辈,而是一个修养 很高却隐身于市朝的大隐士。
回到“明知不可而为之”这句话本身来看,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形象勾画。一个人知道自己所从事的事情是可望成功的,于是坚持干下去,最后果然取得成功他固然是一个成功的人,但说来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了不起。而一个人明智自己所从事的事情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还可能取得成功,但他不是一丝不苟地坚持做下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为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而献身。这就非常不易而难能可贵了。就像愚公移山,又像西绪福斯把石头推上山坡,圣人何尝不知道“克己复礼”任重而道远,但却周游列国,“累累如丧家之犬”而精神不改,晚年退居讲学,仍然以礼乐文化为核心内容,为推行“仁道”而贡献力量。
正如曾子所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正是这一方面的精神,突现了儒家积极入世的特征,与知其不可而不为的道家大相径庭。
3、面对“世丧道矣,道丧世矣”(《庄子·缮性》)的时势,孔子首先从政治入手,力挽将倾之大厦,周游列国,以求见用而为王者师,“以道莅天下”(《老子·六十一章》)。然而,生活并不那么有情,政治更是残酷。夫子忧道谋道,奔走于诸侯,却累累如丧家之狗。此情此景,此际此遇,夫子会作何感想?
孔子似乎想退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公治长》。
身逢难世而不遇,孔子不禁对天长吁。“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宪问》)。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卫灵公》),“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泰伯》),士君子之为士君子,正在于铁肩担道义。如果天下有难却不出,士君子还有何脸面苟活于世?士君子还是士君子吗?士君子应当挺身而出,勇于履仁践义,应当勇于面对危难,不应当企图个人的豁免,“见义而不为,奚勇也”(《为政》)。也许努力做某些事情甚至牺牲自己,做了等于“白做”,未见得对时代有何改善,但未努力去做以前,怎么知道自己的行动只是一场空呢?从某种意义上讲,历史大概就是在奉献和牺牲之上延伸的。英雄的奉献总不是苍白的,英雄的鲜血总不会白流的。所以,“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卫灵公》),“临难毋苟免” (《礼记·曲礼上》),道是由人来履践的,由人来弘扬的,而不是任人凭籍以追逐功名富贵的工具,“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灵公》)。
4、孔子带着他的弟子们,走过一站又一站,走遍东周列国,只为宣传他的主张,宣扬他的理想——重建文王武王之礼,使天下太平。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积极追求的孔子,充满热情的孔子,永不言弃的孔子,胸怀博大的孔子。
追求的辛苦。“扑面征尘去路遥”,乘坐那样简陋的交通工具(车舆),要走那么远的路,其辛苦可想而知。师徒们又常常走散(“子路从而后”),这给行程
更是带来诸多麻烦。同时,孔子还要面对各国诸侯、贵族们的非难与奚落。面对这些困难,孔子并没有退却,而是迎难而上,努力的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真所谓“知其不可而为之”。
奋斗的热情。“功名本是真儒事”,孔子不为功名,只为理想。他带着一腔奋斗的热情,他有着传道布仁的急切之心。那个接舆虽说“来者犹可追”,可他追求的却是隐居,表现的是对政治的失望。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细节:“孔子下,欲与之言。”孔子为什么下车?他有话要和接舆说。想说什么话?他要和楚狂接舆理论,他要说:现在天下是乱,但还有挽回的希望,社会还没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可接舆却躲开了。看似洒脱的接舆,实则悲观、懦弱;而四处碰壁的孔子却始终怀着一腔热情。真是一样的社会,两样的情怀。
信念的坚定。“高山有疾路,独行终不疑。”多年的四方奔走,并没有哪个国君能认同并接纳他,孔子也毕竟有些惆怅,有些无奈。“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是啊,人毕竟是人,是不能和鸟兽同群的。然而,又有谁能真正了解孔子呢?干脆像长沮、桀溺这两个大个子一样隐居吧!不,这不是孔子的性格。“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正因为天下无道,所以孔子才要参与改革啊!纵使举世皆非,而孔子也要一任己之力去为之。失意怅惘,但不灰心失望,这就是孔子。
博大的情怀。一心频思君臣义,万里奔波志不改。孔子以天下为己任,积极求仕,以期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这种博大的胸怀也感染并影响了追随他的弟子们,看看子路的这一番议论,便知其是深得孔子思想之精髓的;而这段话也可以看作是孔子本人思想的写照。好一个“不仕无义”!出仕并不是为了光宗耀祖,也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而是为了“义”,君臣之义,也即是为了天下之义。如此的境界,如此的胸怀,又岂是那荷蓧丈人所能比、所能及的?胸怀天下又何必拘泥于“四体”和“五谷”这些细枝末节?专一为自身之洁,是自私,是沽名钓誉;也是懦弱,更是忘“义”、“乱大伦”的。故即使“举世可能无默识,未知谁拟试齐芋”(韩偓《安贫》),也要坚持走自己的孤独之路,这是为了“义”。好一个博大的孔子!
任凭路途遥远,不管世人目光;捧一轮明月,掬一泓清泉,孔子驾着他的马车,继续坚定地西去!
参考材料
愚公移山
诸葛亮辅佐刘备
唐三藏取经
红军长征(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
鲁迅落毕生救治国人劣根性
甘地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奋斗五十年带领印度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他的“非暴力”(ahimsa)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能以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马丁·路德·金怀着一个“为黑人谋求平等”的梦想,发动了美国民权运动,功绩卓著,闻名于世。
曼德拉一生致力于推翻南非白人种族主义统治,他进行了长达50年(1944—199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铁窗面壁27年(1962—1990年)。最
终,从阶下囚一跃成为南非第一任黑人总统,为新南非开创了一个民主统一的局面。
美国科学家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唤醒人类环境保护意识,引发现代环保运动。
牧师罗伯特·舒尔白手起家,募款2000万美元,建造人间伊甸园——加州水晶大教堂。
法国邮差薛瓦勒坚持梦想二十年,让“有了愿望的石头”成就法国最著名的城堡——理想宫。
名言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以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诸葛亮《后出师表》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天下有一毫不可为,豪杰不肯犯手;天下有一毫可为,圣贤不肯放手。——张岱《四书遇》中引顾泾阳的话
不知不可为而为之,愚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不为,贤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圣人也。——张岱《四书遇》
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傅雷《译序》
作文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有一个梦想”是上世纪评出的全世界最有名的十句名言的第一句,它是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中提到的,他的演讲现在也成为世界有名的演讲之一。
“我有一个梦想”为什么成为世界名言?
200年前的康德有一句话:人的本性就在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如果没有这个本性,人与动物就没有什么区分了。人的创造性就在于,通过自己的不懈追求去实现那些原先被认为不可能甚至于不可思议的事情。这是非常深刻的见解。
仔细阅读上述材料,以“我有一个梦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写作提示]材料中包含两个主要信息:“我有一个梦想”是世界名言;康德的话以及对康德话的阐述。这里,后者是对前者的诠释。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中的“梦”是指实现那些原先被认为不可能甚至不可思议的事情,即目标、理想等。这么多年来这句话备受推崇,是因为它给了我们追求的勇气和力量。可以围绕这一立意确定自己的论述范围和观点,避免写成“我的理想”之类的空泛文章。
作文二:《知其不可而为之》5100字
知其不可而为之
【重要思想概述】
(1)知其不可而为之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对孔子的概括,表现出孔子坚持理想、认定目标的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孔子一生坚持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不管多少艰难险阻,甚至明知理想难以实现,但还是尽自己的力量坚持到底。这种精神是儒家改革社会的良好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孔子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勇于担当、奉献和牺牲的精神。
(2)仕隐之辩 在礼崩乐坏,社会无序的背景下,出世与入世,是两种不同的人生观,都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也都有一定的局限,这一点是本章的重点。
孔子不倡导消极避世,与道家(隐士)的主张不同。孔子怃然(怅惘失意的样子),一方面为众生滔滔、知音难觅而怅惘;另一方面又坚定不移地坚持着自己的济世思想,知其不可而为之,认为天下无道,才更需要自己挺身而出,匡扶正道。应该说“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做人的大道理,我们应该学习孔子这种孜孜不倦的执著精神。
接舆把孔子比作凤鸟,对孔子四处奔走,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力量而执著追求的行为进行了讽刺。认为过去的理想已不能实现,当着眼以后,退而修身,保持自身的德行。他的歌词里既包含有对孔子的敬仰之意,又含有对孔子的惋惜之情。
而长沮、桀溺从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来否定孔子的这种作法,觉得他的主张难以拯救社会现实,但并不否定孔子的这种精神。
荷蓧丈人讽刺孔子这些人热衷于政治而去周游列国却不参加劳动(不务实),想以现身说法改变子路周游入世的观点。
荷蒉者以“深则厉,浅则揭”规劝孔子不要顽固,要学会变通,洁身自好就行。
孔子十分看重这些不愿在乱世中做“中流砥柱”的隐士,知道他们不是等闲之辈,很想和他们交流。
【相关练习】
1、阅读下列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对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心情?假设哀公同意了孔子的请求,让孔子负责此事,孔子会怎么做?
参考答案: “沐浴而朝”体现了孔子对这件事的重视。“不敢不告”说明孔子一方面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孔子的举动带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意味。反复申说“不敢不告”,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
孔子可能会怎么做呢?
孔子反对武力攻伐,但也并非绝对反对战争。试想孔子连“八佾舞于庭”都无法忍受,而陈成子臣弑其君,此乃人伦大变,人人得而诛之,况邻国乎?按孔子之志,必将正名其罪,上告天子,下告方伯,而率与国以讨之。
2、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接舆”要表达什么意思?从楚狂接舆的歌词中可看出接舆对孔子持什么态度?孔子想跟“接舆”说什么?我们应如何看待“接舆”这类隐者?
参考答案:
接舆要表达的意思: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古人说麟、凤,有时候代表人中之君子,或者是天下绝对太平,时代有道的时候,就可见到走兽中的麒麟、飞禽中之凤凰,乱世的时候就看不见。现在楚狂是用凤来比孔子,讽刺孔子在天下无道之时都不隐去,这是德行衰败的表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劝孔子不要再做徒劳之事,应避乱隐居。 “已而!已而!”——言乱世已甚,不可复治。 “今之从政者殆而”——劝孔子不要乱世从政,那样会给自己带来危险。
态度:(2分)参考:接舆把孔子比作凤鸟,对孔子四处奔走,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力量而执著追求的行为进行了讽刺。认为过去的理想已不能实现,当着眼以后,退而修身,保持自身的德行。歌词里既包含有对孔子的敬仰,又含有对孔子的惋惜。
孔子会说什么?我们撇开《论语》里这节看接下来一节。在长沮、桀溺的两位隐士和孔子的交锋跟这节的内容类似。两位隐士通过孔子弟子子路诘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论语·薇子第十八》)天下都无道成这样了,谁能改变得了呢?孔子答:“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如果天下有道,我又何必改变它呢?在接下一节里,心直多勇的子路更是明确提出一个思想——不仕无义。“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也。”子路的意思是,天下无道,是谁都知道的事。但是,我们应该积极的去面对它、改变现状。这是一种社会责任,一种道义。孔子想要同接舆说的,想必也是这样的话。
我们应如何看待“接舆”这类隐者?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社会的转型时期,也可以说是一个乱世。许多知识分子知道时代不可挽回,不做所谓的“中流砥柱”。他们对孔子很了解,孔子也知道他们不是等闲之辈,所以很想同他们沟通交流,“欲与之言”。据记载,接舆是楚国的隐士,因为对当时社会不满,剪去头发,表示坚决不与统治者合作。屈原《涉江》里“接舆髡首兮,桑扈蠃行”一句中提到的接舆就是他。另类的的佯狂与其说是对统治者的失望、厌恶和反抗,不如说是对自己心灵救世的责任感进行的挣扎与逃避。看到衰落,该怎么办呢?接舆是矛盾的。他首先想到要担负起拯救文化的道义和责任,这和孔子的思想作为也不谋而合。他认识到,旧文化衰落成这样,怕是已经无可挽回了:算了吧,算了吧,如今的政治混乱黑暗,推销文化礼仪出力不讨好,有着很大的危险,还是不干这营生,安安生生佯狂避世安全自在。孔子与这些隐士都是那个时代出类拔萃的知识精英,都忧国忧民,只是做法两样。
3、《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长沮、柴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尔)与其从辟(避)人之士也,岂若从辟(避)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恍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孔子是怎样理解桀溺所言之“津”的?孔子的回答体现了孔子怎样的处世态度?你赞同吗? 参考:①孔子不倡导消极避世之“津”,与道家的主张不同。(1分)②孔子怃然,一方面为众生滔滔,知音难觅而怅惘;另一方面又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济世思想,知其不可而为之,认为天下无道,才更需要自己挺身而出,匡扶正道。(2分)③应该说“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做人的大道理,我们也应该学习孔子这种孜孜不倦的执著精神,做事情时应该艰苦努力,有一点锲而不舍的精神。(1分)
桀溺和孔子的言论表达了他们对现实截然不同的观点态度。(1)你认为楚狂接舆会赞成谁的
观点?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1分) (2)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3分)
1、楚狂接舆会赞成桀溺的观点,颜回会赞成孔子的观点
2、(2)(3分)赞成孔子的观点。 ①孔子的言论反映了儒家改革社会的良好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才更需要有志之士为改革社会现状而努力,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②假如乱世之中,人人明哲保身,那么乱就得不到抑制,其乱更甚,知其不可而为之实则体现了一种承担、奉献和牺牲的精神。③人生中总会遇到各
种看似“不可为”的难题,倘若都以退避的的姿态对待,问题永远存在,“为之”才有希望。 赞成桀溺的观点。 ①乱世之中,不能靠一己之力来改变社会,这是必须正视的现实,这一点上不能自欺欺人。②洁身自好、修身养性、保存实力,以待治世,这在乱世中不失为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③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精神虽然可嘉,但事实上是时间和精力的无谓浪费。
4、《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长幼之节”在文中指什么?“君臣之义”指什么?(2分)
(2)子路所说的“道”的含义是什么?子路认为“道之不行”的原因是什么?(2分)
(3)如何理解子路的“不仕无义”的一番言论?
参考答案:1长幼之节”指老人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出来拜见子路;“君臣之义”指有才能的人应出仕辅佐君王。 2、“道”指儒家的政治主张,如施行仁义,恢复周礼等。“道之不行”的原因是有才能应该出仕以推行自己的道义,如今,有才能的人却只想保持自己的高洁,而不愿意出仕辅佐君王来推行道义。 3、在儒家看来,君臣之间是恩义关系:君对臣有恩(赐其奉禄),臣对君就应有义(守其大义)。所以,荷蓧丈人这样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就应该出来做官,帮助君主平定天下,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说:“不仕无义”。他们认为:连长幼之间的礼节都不可废除,君臣之间的大义怎么可废除呢?荷蓧丈人为了在乱世之中保持自己洁白之身,却忘记了君臣之间的大伦,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君子出仕,不过是为了践行这种君臣的大义,即使自己的学说不被当政者采纳,也应该出仕,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孔子认为,不逃避现实,积极行道,是人臣应尽的职责。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比起隐士来是积极的。
4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18、7)……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14、39)
24.丈人与荷蒉者的言论表达了他们对孔子的看法。
(1)丈人与荷蒉者都不赞同孔子哪一种处世态度?(1分)
(2)丈人与荷蒉者在批评孔子时,他们的态度和角度有什么不同?(3分)
参考答案:24.(1)知其不可而为之。(1分)(2)丈人以不屑的态度批评孔子不务实,荷蒉者规劝孔子要学会变通。(3分)
5、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你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有什么看法?举例说明这种精神在历史上的影响。
“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了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和牺牲精神(献身精神)。但对这种精神要具体分析。首先,要分析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是逆潮流而动,还是为了正义事业和崇高理想。为了正义事业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精神境界上达到常人罕至的高度,其理想主义的光芒照耀着人类精神的大道,对群众的动员作用和榜样作用也不可低估。其次,从斗争策略上说,要重视保存和积蓄力量,不应做无谓牺牲。
在中国的古语里,没有比“知其不可而为之”更动人更悲壮的了。从古至今,由于种种原因,某些情况下,会出现整体的不公正不清醒不健康的形势。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主观方面的实力不足,一件事的能否成功太无把握。怎么办?是知难而退还是知难而进?是do it,try it,还是望而却步?而一些仁人志士,爱国者先行者革命者,大师大家,明知正确的主张处于劣势,正义的事业处于劣势,清醒的思想处于劣势,自己的实力还远远不够,还是怀着必死的决心,必败的估计,挺身而出,作出完全没有成功希望的努力,叫做知其不可,知其必定不能成功,知其会给自己带来危险,知其不能被很多人理解,其处境真叫恶劣了,而不放弃,而为之,仍然那样去做。多少民族英雄是这样做的:岳飞、文天祥、史可法……他们在本朝代已经全无希望的情况下作出了挽狂澜于既倒的努力,只能是以身殉职。这里有一个被康德称之为绝对命令的东西,无条件无保留无商量,我们无法想像他们可以有别的选择。多少革命志士也是这样做的,比如秋瑾,比如李大钊,他们在最艰难的情势下没有惧怕付出代价。还有如韩愈的谏迎佛骨,海瑞的罢官,也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科学实验科学研究中,艺术创造中,学理探讨中,新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中,使自己成为一个垫脚石,成为铺路的石子,成为划时代的突破的一个序曲的例子不胜枚举,没有他们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就没有后人的为而使之可,就没有历史的前进与科学的进步,就没有人类文明的积累与辉煌,就没有可歌可泣的历史、今天与未来。
作文三:《知其不可而为之》5200字
四、知其不可而为之
班级:学号:姓名:
㈠梳理积累
通假字
1.趋而辟 . 之,不得与之言 “辟”通“避” ,避开
2.且而 . 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而”通“尔” ,你
3.植其杖而芸 . “芸”通“耘” ,除草
4.使子路反 . 见之 “反”通“返” ,返回
实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1.以吾从大夫
.. 之后 古义: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上,士之下 今义:医生
2.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
.. 焉 古义:打听渡口 今义:探问价格或情况(多用于否定句)
3.子见夫子
.. 乎 古义:对学者、老师的尊称 今义: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含讥讽义)
4.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 古义: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今义:岳父,妻子的父亲
5.凤鸟不至,河 . 不出图 古义:黄河 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
6.楚狂接舆歌 . 而过孔子 名词用作动词,表示“唱着歌”
7.夫执舆 . 者为谁? 名词用作动词,表示“驾车”
8.子路从而后 . 名词用作动词,表示“落在后面”
9.止 . 子路宿 使动用法, “使??停止,留下”
10.见 . 其二子焉 使动用法, “使??见”
11.欲洁 . 其身,而乱大伦 使动用法, “使??纯洁”
12.杀鸡为黍而食之
.. 让 /给他吃
13.楚狂接舆歌而过 . 孔子 经过,路过
14.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 . 之 路过
15.往者不可谏 . ,来者犹可追 . 匡正,挽回 及,赶得上
16.趋 . 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小步快走
17.植 . 其杖而芸 立
18.鄙 . 哉,硁硁乎 偏狭
19.斯己 . 而已矣 守己,指洁身自好
20.果哉!末之难 . 矣 辩驳
虚词
1.以 . 吾从大夫之后 因为,介词
2.天下皆是也,而谁以 . 易之 与,连词
3.子路行以 . 告 把,介词
4.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 . 杖荷蓧 用,介词
5.趋而辟之,不得与 . 之言 介词,和
6.是鲁孔丘与 . 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吗
7.且而与 . 其从辟人之士也 跟“与其”连用,成为固定句式“与其??岂若” ,可译作“与其??哪 里比得上”
8.孔子沐浴而 . 朝 连词,表示动作的顺接
9.楚狂接舆歌而 . 过孔子 连词,表示修饰
10.今之从政者殆而 . 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11.子路从而 . 后 连词,表示转折
12.植其杖而 . 芸 连词,表示顺接
13.子路拱而 . 立 连词,表示修饰
14.晨门曰:“奚 . 自?” 疑问代词,哪里
固定结构
1.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与其??岂若 与其??不如
2.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如之何,怎么
特殊句式
1.告于哀公曰。 介宾结构(状语)后置, “于哀公告”
2.子路宿于石门。 介宾结构(状语)后置, “于石门宿”
3.则何以哉? 介词宾语前置, “则以何哉?”
4.子击磬于卫。 介宾结构(状语)后置, “子于卫击磬”
5.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介词宾语前置, “而以谁易之”
6.晨门曰:“奚自?” 宾语前置 , “自奚”
7.莫己知也 宾语前置, “莫知己也”
8.有心哉,击磬乎! 谓语前置,击磬乎,有心哉!
四、知其不可而为之
班级:学号:姓名:
㈡温故知新
一、选择题。 (每题 3分,共 24分)
【 】 1.下列句子中没有
.. 通假字的一项是
A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B.植其杖而芸
C .深则厉,浅则揭 D.使子路反见之
答案:C (“辟”通“避” ,避开; “芸”通“耘” ,除草; “反”通“返” ,返回)
【 】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 的一项是
A .楚狂接舆歌而过 . 孔子 过:拜访 B.夫执舆 . 者为谁 舆:驾车
C .果哉!末之难 . 矣 难:辩驳 D.鄙 . 哉,硁硁乎 鄙:偏狭
答案:A (过:经过,路过)
【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今之从政
.. 者殆而 B.孔子沐浴
.. 而朝
C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
.. 焉 D.子路从而
.. 后,遇丈人
答案:A (从政:参与政事;沐浴:洗发洗身,洗浴;问津:询问渡口;从而:两个词,从,跟随, 而,表承接。 )
【 】 4.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之 . 三子告,不可 孔子过之 . B.不得与 . 之言 今由与 . 求也相夫子
C .以 . 吾从大夫之后 以 . 杖荷蓧 D. 使子路问津焉 . 见其二子焉 .
答案:D (之:动词,到 /代词,代长沮、桀溺;与:介词,同 /连词,和;以:介词,因为 /介词,用; 焉:句末语气词,不译。 )
【 】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 .止 . 子路宿 B.往者不可谏 .
C .欲洁 . 其身,而乱大伦 D.见 . 其儿子焉
答案:B (A 、 C 、 D 均为使动用法;谏:匡正,挽回)
【 】 6.下列各句,句式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 .莫己知也 B.晨门曰:“奚自?”
C .有心哉,击磬乎! D.则何以哉?
答案:C (A 、 B 、 D 均为宾语前置句; C 为主谓倒装句, (一说不倒装) )
【 】 7.选出下列对课文解说分析恰当的一项
A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 ”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 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 ”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 (14.39)
从“荷蒉”者一系列的动作和语言可以看出:他有知人之才,知心之能,知人之智,知世之明。 从孔子的回答可看出他虽知自己处境尴尬(“击磬”流露其行道受阻) ,依然“知其不可而为之” 。 B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18.5)
接舆把孔子比作衰老的凤凰,委婉规劝孔子趁早退出从政之路,好好把握未来。
C . 子路宿于石门。 晨门曰:“奚自?” 子路曰:“自孔氏。 ”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14.38) “晨门”的话对孔子一生政治追求做了精辟概括,他应该是一位学识修养极高的隐士。
D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 (9.9)
孔子感叹年老力衰,道之不行;透露出天下无道而又无可奈何的深深的哀怨。
答案:B 接舆把孔子比作凤凰,凤凰有道则现,无道则隐。孔子身处乱世却周游求仕,故言“德衰” 。 8.补充完整下面的名句。 (3分)
⑴往者不可谏,
⑵ ,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⑶八佾舞于庭, , ?
答案:
⑴来着犹可追
⑵其身正 不令而行
⑶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也
二、将下列语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8.6)
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2分)
⑵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2分)
⑴鸟兽不可跟它们同群,我不跟世上人群相处又跟谁呢?
⑵如果天下清明,我就不跟他们一起从事改革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 ”公曰:“告夫三子。 ”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
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 (14.21)
⑴请从孔子和鲁哀公的对话中推测鲁国当时的政治形势。 (1分)
哀公大权旁落, “三桓”把持朝政。 (政在大夫)
⑵孔子一贯强调“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此次见哀公,离鲁司寇之职已十五年,早已不参与鲁 国政治,而此次越位见哀公,且两次自言“不敢不告” ,不是与其一贯主张矛盾吗?你对孔子这一行为如 何理解?说说你的理由。 (3分)
不矛盾。
此次事关伸张正义之大事,不得不越位而告哀公,口中念念有词说“不敢不告” ,是对自己不在其位 而又冒然谋政的自我心理安慰。
这一行为鲜明体现了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
⑴孔子师徒重访“丈人”后,发了一通感慨。这番感慨包含了哪几方面的内容?(2分)
两方面内容:一是批评丈人只顾小礼而失了大义;二是表白自己顾全大义,且如孔子一样“知其不 可而为之” 。
⑵你是否认同子路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2分)
完全认同。这是孔子一贯的思想主张。他认为君臣之义是大义,长幼之节是小节。君子要行大义。尽 管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被采纳,他还是坚定地认为君子出来做官是做他应做的事,这便是孔子“知其不可而 为之”的精神。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
(桀溺)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桀溺和孔子的言论表达了他们对现实截然不同的观点态度。
⑴你认为楚狂接舆会赞同谁的观点?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1分)
楚狂接舆会赞成桀溺的观点,颜回会赞成孔子的观点。
⑵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3分)
赞成孔子的观点。①孔子的言论反映了儒家改革社会的良好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儒家不倡导消极 避世,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才更需要有志之士为改革社会现状而努力,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 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②假如乱世之中, 人人明哲保身, 那么乱就得不到抑制, 其乱更甚, 知其不可而为之, 实则体现了一种承担、奉献和牺牲的精神。③人生中总会遇到各种看似“不可为”的难题,倘若都以退避 的姿态对待,问题永远存在, “为之”才有希望。
赞成桀溺的观点。①乱世之中,不能靠一己之力来改变社会,这是必须正视的现实,这一点上不能自 欺欺人。②洁身自好,修身养性,保存实力,以待治世。这在乱世中不失为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③明知 不可为而为之,精神虽然可嘉,但事实上是时间和精力的无谓浪费。
六、给下列加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用“|”标注) (5分)
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既歌而入,当户 而坐。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夫子殆将病也。 ”遂 趋而入,夫子曰:“赐 尔 来 何 迟 也 夏 后 氏 殡 于 东 阶 之 上 则 犹 在 阼 也 殷 人 殡 于 两 楹 之 间 则 与 宾 主 夹 之 也 周 人 殡 于 西 阶 之 上 则 犹 宾 之 也 而 丘 也 殷 人 也 予 畴 昔 之 夜 梦 坐 奠 于 两 楹 之 间。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 ”盖寝疾七日而 没。
——节选自《礼记·檀弓上》 。 【标点】
赐,尔 来 何 迟 也?夏 后 氏 殡 于 东 阶 之 上,则 犹 在 阼 也。殷 人 殡 于 两 楹 之 间, 则 与 宾 主 夹 之 也。周 人 殡 于 西 阶 之 上,则 犹 宾 之 也。而 丘 也 殷 人 也,予 畴 昔 之 夜,梦 坐 奠 于 两 楹 之 间。
【译文】
孔子一大早起来,背着手拖着手杖,在门外慢慢吞吞地走着,他吟诵道:“泰山大概快要崩塌了吧! 梁木大概要腐烂了吧!哲人大概要离世了吧! ”他吟诵完后走进门,正对着门坐着。子贡听到他的吟诵后,
说:“泰山快要崩塌,那么我们将仰望什么呢?梁木快要腐烂,哲人快要离世,那么我们将仿效什么呢? 老师大概会病重吧。 ”于是小步跑进门。孔子说 :“赐啊,你为什么来得这么迟啊? 夏后氏停柩在东阶之 上,那还是在主位上。殷人停柩在东西两楹之间,那是处在宾主之间。周人停柩在西阶之上,那是把灵柩 当作宾客了。而我孔丘是殷人,我前夜梦见自己安坐在东西两楹之间。圣明的君王没有出现,天下有谁会 遵从我的主张呢?我大概要离开人世了。 ”大约卧病七天后,孔子就去世了。
——浙江省宁波中学李克刚老师搜集整理。
作文四:《“知其不可而为之”》21600字
作者:莫雷
晋阳学刊 2010年10期
导语:在科学主义盛行的时代,在现代西方哲学“拒斥”和“终结”哲学之后,哲学自身的合法性受到了质疑。哲学究竟该以何种方式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究竟如何发展?在当代中国语境下,无论从事哪一种哲学研究,都不能回避对上述问题的回答,都不能回避对哲学研究范式的理论自觉,都不能回避对“哲学是什么”的不断求索,也都不能离开对哲学的自我理解的深入反思。孙正聿教授在对哲学本性的追问中,阐述了一种系统而又独到的哲学理解,即把哲学定位为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并从这种前提批判出发,展开了对辩证法、本体论、历史观等一系列最为重要的哲学基础理论问题的反思与论证,从根本上变革了对哲学的科学主义和知识论的传统理解,展现了哲学的形上追求即“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广阔前景。
孙正聿教授简介:孙正聿,1946年生,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科研基地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吉林大学社会发展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著作有《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哲学通论》、《崇高的位置——世纪之交的哲学理性》、《哲学导论》、《哲学修养十五讲》、《马克思辩证法理论的当代反思》、《思想中的时代——当代哲学的理论自觉》、《孙正聿哲学文集》(九卷本)等20多种。自1985年以来,孙正聿教授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中英文版)发表10篇论文,在《哲学研究》发表9篇论文,《新华文摘》全文转载14篇论文,先后3次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0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0年被聘为清华大学特聘访问教授,2001年被聘为吉林省高等教育特聘教授,2003年获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访谈时间:2009年8月25日
访谈地点:长春孙正聿教授家中
采访人:莫雷(以下简称莫)
被采访人:孙正聿(以下简称孙)
莫:孙老师,我首先代表《晋阳学刊》的孙晋浩主编对您接受我们的访谈表示感谢。您在哲学观、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观、辩证法等哲学基础理论方面都有非常系统和独到的见解,并且参与和直接推动了中国哲学改革的进程,以独到的视角、辨证的思考、严密的论证、凝练的语言形成了独特的对“哲学是什么”的理解。今天想请您就这个问题谈一谈。
孙:非常感谢《晋阳学刊》给我这个机会。“哲学是什么”,是我一直追问的问题,其他的哲学思考也都是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的。应当说,对哲学的这种追问,不仅和专业研究有关,也和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经历有关。
莫:那么,就先请结合您的经历,介绍一下您是怎么走上哲学研究道路的。
孙:我在中学读书时,总是喜欢阅读各种各样的“课外书”,特别是喜欢各种作品中的深沉的思想以及思想家的传记。俄国诗人普希金说,“跟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一门最引人入胜的科学”。或许就是由于这门“最引人入胜的科学”,使我特别向往哲学。1966年高考的时候,我报考了哲学专业,然而“**”开始了。在1968年底下乡当“知青”之前的两年里,由于既无学可上,又无工可做,我大量阅读了那时可以看到的书籍,其中主要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鲁迅全集》。在鲁迅的作品中,特别是在他的各种杂文集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一种思想的穿透力;而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我强烈地感受到了一种理论的魅力。当年阅读这些理论著作,主要是激发了我的理论兴趣和拓宽了我的理论视野,但却没有能力进行深沉的理论思考;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主要是一些格言警句式的名言,但还不是思想本身。在后来当“知青”和当工人的日子里,一直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1977年,当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终于到来时,我又一次报考了哲学专业,从此开始了我的真正的哲学“专业”学习。1982年初,大学本科毕业,我选择留校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1986年,我又有机会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并在1990年以《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论辩证法的批判本性》这篇论文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莫:您为什么会想到以“辩证法的批判本性”作为学位论文选题?为什么会想到哲学是对“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
孙:我想,这不仅是“专业”研究的成果,更是我从生活中体悟出的对“哲学”的理解。马克思说,在太阳的辉耀下,每一颗露水珠都会闪烁出五颜六色的光芒,为什么人的精神却只能有一种颜色即灰色?在“**”的年代,那么多传递知识的书籍被烧掉,那么多有知识的人被批斗,这对一个有志于读书的青年来说,既感到痛心疾首,又感到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也追问:人的精神怎么能只是一种颜色?所以,把哲学归结为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这不仅是一种理论探索的结果,而且也是执著地追问生活的产物。
莫:具体说来,您是如何展开对理论思维前提的哲学批判的?
孙:自从开始哲学“专业”学习,我常常向自己提出一个问题:我所从事的“专业”,即“哲学”,它到底是什么?在《哲学通论》中,我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追问:哲学不是宗教,为什么它也给予人以信仰?哲学不是艺术,为什么它也给予人以美感?哲学不是伦理,为什么它也引导人以向善?哲学不是科学,为什么它也给予人以真理?难道“哲学”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吗?在20世纪80年代的思考中,我的思想逐渐地聚焦到“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上。
这个聚焦点的形成,是同当代中国的哲学改革直接相关的。通行的哲学原理教科书告诉人们:科学研究世界的“各个领域”,哲学则以“整个世界”为对象;科学提供各个领域的“特殊规律”,哲学则提供关于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因此,科学为哲学提供知识基础,哲学则为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这种解释,我向自己提出的追问是:如果哲学与科学是一种“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哲学”不就是一种具有最高的概括性和最大的普遍性的“科学”吗?“哲学”还有什么独立的特性和独特的价值呢?正是在这种苦苦的求索中,恩格斯的一段论述,使我豁然开朗,真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之慨。恩格斯的这段“格言”是:“我们的主观的思维和客观的世界服从于同样的规律,因而二者在自己的结果中不能互相矛盾,而必须彼此一致,这个事实绝对地统治着我们的整个理论思维。它是我们的理论思维的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
哲学之外的全部科学,都是把思维和存在所服从的“同一规律”作为“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运用理论思维去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本身的规律;哲学则是把这个“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作为自己的对象。这不是表明,哲学是对科学活动中的“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的批判性“反思”吗?于是,我把“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确认为我对“哲学”的理解。
在《哲学通论》中,我进一步深化了这个思想。我把人类的思想活动区分为两个基本维度,一个是“构成思想”的维度,一个是“反思思想”的维度。科学以整个世界为对象,从而形成关于世界的全部思想,而科学所形成的关于世界的全部思想,又成为哲学反思的对象。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已经“无家可归”,成为“丧家之犬”了。恩格斯就是这么说的。恩格斯在他的三部名著当中用了个最尖锐的词:“驱逐”!在19世纪中叶,哲学已经被驱逐出自然界了,哲学已经被驱逐出社会历史了,而在20世纪,最发达的就是思维科学,哲学已经被驱逐出思维领域了。三大领域里哲学全被撵出去了,你不就是“无家可归”了么?你不就是“丧家之犬”了么?然而,只有当哲学“无家可归”的时候,哲学才“四海为家”了,哲学才获得了自己真正的研究对象,因为哲学就是反思么!什么叫反思?思想以自身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么!科学所形成的关于世界的全部的思想,都构成了哲学反思的对象,哲学不就真正以思想的海洋为家了么?不就是“四海为家”了吗?诉诸哲学史,诉诸科学史,它就是一个哲学和科学分化的过程么,分化到什么程度了?分化到世界所有可能的研究领域,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什么是横向科学、交叉科学、边缘科学和综合科学?什么是科学的整体化与分支化?什么是“老三论”、“新三论”?科学以整个世界为对象么!这是一个哲学史的基本事实,也是一个科学史的基本事实。所以我觉得我们在今天研究哲学,它对我们提出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是首先理解哲学本身,这个问题不解决,我认为在今天再去研究哲学,跳不出教科书的那种研究范式。
莫:从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出发理解哲学,不仅能够重新理解哲学和科学的关系,而且也有助于重新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这个哲学的基本问题。
孙:对,我在关于哲学的“反思思想”和“前提批判”的思考中,最重要的,是重新阐释了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我们往往是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固定理解出发去理解哲学和科学的关系。什么意思呢?我们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去理解哲学和科学的关系,或者说从普遍性程度去理解哲学和科学的关系,是同我们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误解密切相关的。我常愿意说一句话:当我们说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并追加说,“也就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的问题的时候,就把复杂的、具有丰厚的哲学史内涵的哲学基本问题简单化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同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究竟是什么关系?这是我在理解哲学、追问哲学当中,由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直接引发出来的一个更为直接的问题。
精神与自然界的关系,具有重大的哲学意义,但是,这个关系本身直接地是一个经验的问题、科学的问题,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在事实上、在科学的意义上,孰先孰后、谁决定谁的问题,也就是一个“时间先在性”问题。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基本问题,它不仅包含经验和科学意义上的时间先在性问题,更包含哲学意义上的逻辑先在性问题。人的思维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作为问题而进行反思,这才构成哲学的基本问题。这就是说,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只有在反思的意义上才能被提出来,才能获得自己的真实的意义。
我从哲学基本问题提出问题,第一个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不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这是最重要的。哲学基本问题是哲学家自觉地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作为问题而进行反思,这叫哲学。而我们原来是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变成思维和存在的问题了,认为哲学就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科学,也就是关于“思维和存在”的普遍规律的科学。这样,就把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变成思维和存在的问题了,也就是把哲学反思的问题变成实证科学的问题了。我认为这是一个最严峻的哲学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科学问题,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问题。这是两个问题!它决定我们是搞科学还是搞哲学。
重新理解哲学,是当代中国哲学的一个最根本的事件,而重新理解哲学的根本问题是重新理解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再进一步看,理解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则在于重新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莫:从反思“哲学究竟是什么”,到反思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再到重新理解哲学基本问题,这都是一脉相承的,但是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给人的感觉总是太思辨、太抽象了。
孙: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反思”,并不是一种超然世外的抽象的精神活动,而是一种“面向事情本身”的现实的思想活动。哲学所“反思”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其现实性上,就是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就是“人生在世”的问题。哲学的“反思”,是从人的存在方式出发去“反思”人与世界的关系,去寻求解释人与世界关系的各种“前提”:人如何构成同世界的主客体关系?人为何能把世界视为现象与本质的矛盾关系?人依据什么来“改变世界”?人根据什么来规范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人类所追求的真善美的根据、标准和尺度是什么?这种关于“人生在世”的“前提批判”,使我把“哲学的目光”聚焦于对哲学的“本体论”的“反思”,聚焦于对“真善美”的求索。这种反思和求索的产物,首先就是我的第二本书《现代教养》。
莫:听说,《现代教养》这本书受到了青年人的欢迎,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就销售一空了?
孙:是的。《现代教养》这本书是对人生的“前提批判”,具体地说,就是对现代人的真善美的哲学反思。这本书的写作时间并不长,仅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完成了。但是,这本书所包含的人生感悟,却远非一朝一夕形成的。从20世纪80年代从事哲学的教学与研究以来,我个人始终萦绕于怀的,一是对“哲学”本身的追问,一是由这种追问所形成的对人生的感悟和理解,并有志于把这种感悟和理解以雅俗共赏的方式讲述给人们,尤其是青年大学生们。由于《现代教养》这本书是以散文的风格写作的,把我对人生的感悟和理解,展现在对真、善、美的哲学阐释之中,因而引起了青年人、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的共鸣。
莫:前提批判是对规范人们的全部生活的思想的前提批判,而这种规范生活的思想前提,在您看来,就是古往今来的哲人孜孜以求的“本体”?
孙:是的。思想的“前提”并不是一般的思想“内容”,而是思想构成自己的根据和原则,也就是思想构成自己的逻辑支撑点。思想的“前提”作为思想中的“一只看不见的手”和思想构成自己的“幕后操纵者”,既具有规范思想的逻辑强制性,又具有“看不见”、“摸不着”的“隐匿性”。思想的“前提”作为思想构成自己的根据和原则,它就是哲学所寻求的规范人的思想与行为的“本体”;哲学的“反思”则是以思想自身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揭示和“审讯”构成思想的“前提”,即发现和批判哲学所寻求的“本体”。
莫:您对本体的这种理解与传统教科书对本体的理解截然不同,究竟该如何理解本体?什么才是哲学意义上的“本体”?
孙:教科书模式把本体归为物质、精神谁为第一性的问题,把超验之在变为在者,这就把本体问题经验化了。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在逻辑的意义上理解本体,把本体理解为超验之在。但是,他们只是追问什么是本体,而没有追问为何有本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高清海老师非常深刻地批判了这种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揭露了这种本体论思维方式的三个内在矛盾:一、它把本质和现象割裂开来,去追问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存在何以可能;二、它把主观与客观割裂开来,去追问超越了全部的主观性的纯粹客观性何以可能;三、它把相对和绝对割裂开来,抛开一切的相对去追问那种绝对的绝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把这种对本体的解释模式称之为逻辑的解释模式。我是从文化的意义上来理解本体,也就是从本体论何以存在的意义上来追问。所以,我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就是本体论。什么意思呢?我首先做了一个原则的区别,把逻辑的解释模式与文化的解释模式区别开来,从而把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同哲学的本体论追求区别开来。
莫:您所做的就是一种文化模式的本体论诠释?
孙:我写了一系列关于本体论的论文。第一篇是1991年在《社会科学战线》上发表的“三终极”的文章,即《终极存在、终极解释、终极价值——作为终极关怀的本体》。在我看来,本体论作为它自身而言,有三重内涵,这就是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价值。作为本体论的直接的指向性,它指向了终极的存在。所以,你看,从最早的哲学家开始,一直到我们现在,都是如此。科学哲学家瓦托夫斯基就专门讲过这个问题,无论是传统形而上学还是现代形而上学,都想获得人的思维和世界最深层的统一性,所以他总是寻求那种终极的存在。赖欣巴哈说,形而上学源于人类的不幸的本性,他总想获得一种普遍性的解释,当科学还没有达到做出对普遍性的解释的程度的时候,哲学就代替了它,哲学是作为对普遍性的假解释而产生的。所以,哲学本体论指向终极的存在,本质上它获得的是一种终极的解释。亚里士多德说,哲学是寻求“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全部的哲学都是如此,它寻求的是一种终极解释,对世界的所有千变万化的、千差万别的现象以及关于整个世界的所有现象的全部知识做出一种根本的解释。再进一步去想,为什么要进行这种终极的解释?科学不是对整个世界已经做出解释了吗?从哲学的产生开始,它就不是一种单纯的、纯粹的对终极存在和终极解释的追求,它蕴含着最深层的终极价值。用我们中国哲学的话说,“人的安身立命之本”,用西方哲学的话说,“逻辑的最高的支撑点”。中西哲学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它们才叫哲学。有的学者提出,中国哲学没有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没有本体论。我是不赞同的。从人的存在方式去理解本体论,人是一种实践的、对世界的否定性的存在。实践本身是无限性的,所以它必然指向一个无限的理想,因而人的思维就像恩格斯所说的那样,它的每次的现实和个别的实现都是有限的、非至上的,而就人的思维的历史使命和终极目标来说,它是无限的和至上的。也就是说,人类的本体论追求是基于人类的实践的和思维的本性,在这个意义上,人永远是一种理想性的存在。所以,我在《超越意识》的那本书里面的第一句话就是,人是世界上最奇异的存在——超越性的存在。正因如此,哲学就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明明知道是对理想的追求,却偏偏要去追求理想。所以,我所说的“哲学就是本体论”,准确地说,应当是“哲学就是本体论追求”。
莫:蒯因曾把本体论问题区分为两种不同的问题,一是何物存在,即本体论的事实问题,另一是我们说何物存在的问题,即本体论的承诺。您所说的本体论追求与蒯因所说的“本体论承诺”有什么不同?
孙:蒯因区分开了本体论问题与本体论承诺,这对于哲学思维来说是重要的。但是他和我的意思不一样,我认为哲学的本体论根本不是追问何物存在,因而也不是“说何物存在”。我是从人的存在方式出发提出本体论问题,这是一种文化意义的本体论。正是在文化的意义上,我对本体论做出了自己的理解和解释。什么叫做“本体”?本体就是规范人类全部思想和行为的根据、标准和尺度。这可以视为我给“本体”下的定义。
莫:继“三终极”的文章发表之后,您又发表了《本体的反思与表征》一文,这篇文章的针对性是什么?
孙:在“三终极”的文章发表之后,我发现很多学者谈论“三终极”的方式和我原本的意思并不一致。主要是针对这种状况,我后来在《哲学动态》发表了那篇《本体的反思与表征》,具体地讨论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直截了当,对本体的追问,实际上是在追问人自身的存在;第二层意思是说,本体观念的形成成立于反思的思维方式,离开了哲学的特定的思维方式的反思,不可能真正提出本体问题;第三层意思是说,本体作为一种反思的结果,只能“表征”它。在这篇文章中,我突出强调的是,不能将“三终极”割裂开来,认为终极存在是存在论,终极解释是真理论,终极价值是价值论。“三终极”是统一的,它才表现了哲学自身的存在论、真理论和价值论的统一。对于哲学来说,一旦把这三者区分开来,就不是哲学了。哲学就是本体论,为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提供根据、标准和尺度。在什么意义上我们把传统哲学和现代哲学区分开了?传统哲学是把规范人的行为的根据、标准、尺度绝对化了,而现代哲学就在于把它变成了一个自觉的、相对的绝对,我们时代的绝对,历史进程的相对。所以,它是本体论的自我批判。本体论的本质是辩证法。本体论就是本体论批判。
莫:本体论指向“终极”的东西,给人的感觉一般都是固定的、僵化的,如何理解这种本体论的自我批判?
孙:由于本体论指向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价值,是一种“终极性”的关怀,特别是由于传统哲学在其本体论的追求中,往往把“本体论”变成某种不可变易的存在,因而人们往往把本体论视为一种阉割掉内在的否定性、僵死凝固的哲学理论。但实际上,本体论所追求和承诺的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价值,既是理论思维指向的永恒目标,又是理论思维公开反思和自我批判的对象,因而具有自我否定的内在维度。
本体论所寻求的确定性、必然性、简单性和统一性,总是隐含着内在的否定性,并表现为历史性的自我扬弃过程。这里面蕴含着两个基本矛盾:其一是哲学本体论与人类历史发展的矛盾,人类的历史发展总是不断地向终极解释提出挑战,动摇它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其二是哲学本体论的自我矛盾,本体是解释和评价一切的根据、标准和尺度,也就是以自身为根据,从而造成自身无法解脱的解释循环。因而,哲学家们总是立足于新的时代精神,揭示隐含于本体论承诺中的诸种前提,展现他们所提供的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价值的狭隘性、片面性和暂时性,从而促使人类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新的本体论追求。正是在这种本体论的终极关怀和本体论的自我批判的相互推动中,构成了哲学的本体论追求自身的矛盾统一。
莫:在本体论的自我否定中,我们就不再是占有本体,而变成了对本体的意向与追求?
孙:是的。“本体”不是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本体论作为一种追本溯源式的意向性追求,作为一种对人和世界及其相互关系的终极关怀,它是一种人类的指向性,一种基于人类实践活动的理想性的指向性。所以它是“无”嘛。意向性、指向性、终极关怀,我为什么用这些词呢?那就是因为,你意向的、指向的、关怀的“有”就是“无”!怎么是个“无”呢?它就是这样一种无尽的追求!这种无限的指向性,它是基于人性的。因为实践活动就是无限的追求,而基于实践的本体追求,它才给人一个安身立命之本,一个逻辑的支撑点。它支撑的是什么?人是一种理想性的存在,这就是本体观念了。哲学给你提供的是什么?哲学给你提供的是人是一种理想性的存在!这不比别的都根本嘛!对一个人的生活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你觉解到、你自觉到你是个理想性的存在,你自觉到、你觉解到自己的实践的本性。所以本体论的人性根基,最深层的是人类自身的存在方式——人类的实践活动。本体论的可能达到的目标,并不是它所追求的“本”或“源”;它的真实的意义,也不在于它是否能够达到它所指向的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价值;本体论追求的合理性在于,人类总是悬设某种基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理性目标,否定自己的现实存在,把现实变成更加理想的现实;本体论追求的真实意义就在于,它启发人类在理想与现实、终极的指向性与历史的确定性之间,既永远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又不断打破这种“微妙的平衡”,从而使人类在自己的全部活动中保持生机勃勃的求真意识、向善意识和审美意识,永远敞开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的空间。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就是本体论,就是本体论的自我批判,也就是我自己所倡言的思想的前提批判。
莫:您的这种对本体的理解已经超越了传统哲学对本体的理解。那么,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您所说的这种本体论批判的关系?
孙: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实践基础上的人类认识活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人类所获得的全部认识成果,包括哲学层面的本体论追求,总是具有相对的性质;但同时,人类的实践和认识又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总是向着全体自由性的目标迈进。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否定传统本体论占有绝对真理的幻想,但并不拒绝基于人类实践本性和人类思维本性的本体论追求。
我认为马克思的本体论革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把本体论对“何以可能”的追问定位为对“人的解放何以可能”的寻求,从而变革了传统本体论对人的存在何以可能的抽象思辨,实现了本体论的理论内容的变革;二是把对“人的解放何以可能”的寻求诉诸对人的历史活动的理解,从而变革了传统本体论以唯心史观为依托所进行的对人的意识活动的追问,实现了以唯物史观为依托的理论基础的变革;三是把对“人的解放何以可能”的寻求诉诸人对自己既定状态的扬弃,从而变革了传统本体论把对“何以可能”的追问定位为某种“永恒在场”的研究方式,实现了本体论与“革命的、批判的”辩证法的统一。这就是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在理论内容、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式上所实现的本体论革命。这个革命实现为存在论、真理论和价值论相统一的辩证法。
莫:在现代西方哲学“拒斥形而上学”、“终结哲学”的呼声下,您认为本体论在自我批判的前提下,应该如何进行现代重建?哲学到底应该以何种方式存在?
孙:这是我碰到的一个巨大的理论难题。为什么20世纪的西方哲学要“拒斥形而上学”和“终结哲学”?逻辑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卡尔纳普关于“语言”的“两种职能”的论证,向我敞开了“终结哲学”的“谜底”:语言具有陈述经验事实的“表述”职能和表现情感意愿的“表达”职能;“科学”是以“表述”方式陈述经验事实,“艺术”则是以“表达”方式表现情感意愿;如果哲学履行语言的“表述”职能而又不能像“科学”那样陈述经验事实,那么哲学就是“给予知识的幻像而实际上不给予任何知识”,因而必须“拒斥”哲学的“形而上学”,并因此封闭了哲学的“科学化”道路;如果哲学履行语言的“表达”职能而又不能像“艺术”那样震撼人的心灵,那么哲学就是某种“蹩脚的诗”而不具有任何真理的意义,因而同样必须“拒斥”哲学的“形而上学”,并因此封闭了哲学的“文学化”道路。正是对哲学的“表述”与“表达”两种职能的双重否定,对哲学的“科学化”和“文学化”两条道路的双重封闭,引发了我对哲学的存在方式的新的理解。这就是:作为存在论、真理论和价值论相统一的哲学,作为求索真善美的哲学,它既不是像“科学”那样“表述”经验事实及其规律,也不是像“艺术”那样“表达”人的情感和意愿,而是以“表征”的方式构成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构成“思想中所把握到的时代”,构成“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表征”,是哲学的存在方式。
莫:您是如何想到,“表征”才是哲学的存在方式?
孙:应当说,这是我跟自己“较劲儿”的一个结果。哲学究竟以什么方式表现由反思而构成的本体?为了回答卡尔纳普提出的这个尖锐的问题,我把哲学归结为“本体的反思与表征”。按照我的理解,“表征”是哲学显现人类关于自身存在的自我意识的独特方式,而不是与“表述”和“表达”相对应的一种语言职能。“表征”与“表述”的区别在于它不是对经验事实的陈述,“表征”与“表达”的区别在于它不是主观意愿的表现。“表征”是以源于现实而又超然于现实的哲学概念、命题及其逻辑体系所构成的“时代精神”。哲学是以理论的形式表征人类关于自己的存在意义的思想。这其实也正是我对“哲学是什么”的另一个定义:哲学是以时代性内容、民族性形式和个体性风格去求索人类性问题。
莫:对真善美的寻求,对本体的反思与表征是不是就是对崇高的寻求?
孙:的确,在我看来,哲学作为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也就是以理论的方式所表征的人类关于自身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的自我意识,从根本上说,它就是以追寻“本体”的方式“使人崇高起来”。人类所寻求的真善美,如果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崇高”。在人类的精神坐标上,崇高与渺小是对立的两极。黑格尔所说的引导人类“尊敬自己”的哲学,冯友兰所说的“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的哲学,恩格斯所说的“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哲学,在其价值目标上,不都是对“崇高”的追求吗?那么,为什么哲学的历史又是黑格尔所说的“厮杀的战场”呢?为什么现代西方哲学要“终结哲学”呢?为什么恩格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已不再是“哲学”而只是“世界观”呢?诉诸哲学史,我形成的基本看法是:哲学的历史,在其价值追求的意义上,就是寻求崇高的历史;哲学在寻求崇高的过程中,却使自己变成了被异化的崇高;因此,哲学的历史又是自我批判的历史,即不断地“消解”那种变成了“异化的崇高”的哲学的历史;哲学的当代使命,就是重新确认崇高的位置,也就是重新规划“哲学”。哲学与崇高之间的这种“四重化”关系,构成了我的以“崇高”为核心范畴的“前提批判”。
莫:在“耻言崇高”的时代,您以前提批判的方式寻求崇高,这是异常难得的。
孙:在现代商品社会中,由于功利主义的价值态度和工具理性的思维方式的盛行,一种“耻言理想,蔑视道德,拒斥传统,躲避崇高,不要规则,怎么都行”的社会思潮和理论思潮,正在越来越引起人们深深的困惑与忧虑。后现代主义在消解种种被异化了的崇高的过程中,造成失落了崇高的种种精神困倦。我认为,哲学作为“意义”的社会自我意识,它对当代人类的巨大的生活价值,就是对时代性的“意义危机”做出全面的反应、批判的反思、规范性的矫正和理想性的引导。因此,真正的哲学,绝不能“封闭一切价值通道”、“中止所有是非判断”、“从情感的零度开始”,而必须以炽烈的社会自我意识的使命感去求索生活世界的“意义”。真正的哲学,也绝不仅仅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和表达”、“总结和概括”,更重要的是时代精神的“反思和表征”、“塑造和引导”。它以自己提出的新的问题、新的提问方式以及对新问题的新的求索,批判性地反思人类生活的时代意义,理论性地表征人类生活的矛盾与困惑、理想与选择,重新寻求和确立“崇高”在人类生活坐标上的位置,从而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这就是哲学作为“意义”的社会自我意识和时代精神的“精华”的真义之所在,也是哲学在人类把握世界的全部方式中的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生活价值之所在。
莫:从表征的方式看哲学,哲学寻求崇高的过程,如何表征着人类的生存方式的历史性变迁?
孙:从总体上看,哲学寻求崇高的过程经历了马克思所说的“塑造神圣形象”、“消解神圣形象”到“消解非神圣形象”的过程,这个过程理论地表征着人从“依附性的存在”到“独立性的存在”再到“自由人联合体”的发展过程。第一种是与自然经济相适应的人的“依附性的存在”,第二种是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的“独立性的存在”,再到未来的“自由人联合体”。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哲学,本质上是以确立“神圣形象”的方式而“表征”了人的“依附性”存在;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哲学,本质上是以“消解神圣形象”乃至“消解非神圣形象”的方式而“表征”了人的“独立性”的存在;但是,市场经济所实现的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消解非神圣形象”是一个远未完成的历史任务。为什么中国一定要搞市场经济?就在于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人的独立性。中国搞市场经济,我把它叫做一种“悲壮的选择”、“别无选择的选择”。马克思说得多精辟,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市场经济本身就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没有市场经济,就无法实现人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所实现的人的“独立性”,又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这个“物”不是一般的物,它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市场经济撕去了封建社会的田园诗般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抹去了一切职业的灵光,把一切都沉浸到金钱的冰水当中去了。这就是市场经济的二重性。在对市场经济的深刻理解的前提下,马克思对人类的未来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它将进入到一种代替商品经济的“产品经济”。在未来的产品经济当中,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也就是,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条件的一切人的自由发展。
莫:不论是对“哲学是什么”的追问,还是对本体、崇高等问题的反思,您的一以贯之的思路都是一种“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吗?
孙:是的。“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构成了我的哲学思想的“研究范式”和“解释原则”,贯穿于我的整个哲学活动之中。经过对本体、崇高等问题的“前提批判”,我从三个方面把握到哲学的历史,即:哲学反思“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历史,就是以理论的方式表征人的存在形态变革的历史,就是揭示历史的文化内涵,即寻求和重构崇高的历史。这一思想在《哲学通论》中得到了系统的表达。
莫:今年是《哲学通论》出版10周年。在这10年中,《哲学通论》在哲学界、学术界乃至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而巨大的影响。回想起当初的创作经历,您一定感慨颇多吧?
孙:在我的写作生涯中,这本书的创作过程是最漫长的,也是最艰苦的。我自1982年本科毕业留校开始哲学的教学与研究以来,就一直向自己追问“哲学究竟是什么”,它的确是构成了我的哲学研究的主旋律。在撰写《哲学通论》之前,我比较系统地探索了哲学的研究对象、理论性质、体系结构、社会功能、生活价值等问题,也比较深入地思考了哲学的本体论问题、常识化问题、演化趋向问题以及哲学的修养与创造等问题。1994年在设计吉林大学“国家哲学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的建设方案时,我就把“哲学通论”列为教学改革与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形成了关于“哲学通论”课的基本思想和讲授纲要。从1995年秋起,我为吉林大学哲学系以及文科其他院系的学生连续讲了3年的“哲学通论”课,打印出了近80万字的讲课录音稿。以这份录音稿为基础,我重新改写了两次书稿,在理论观点、文献资料和叙述方式上都反复推敲,逐步地完善了这本书的体系与内容,终于形成了这部《哲学通论》。
莫:真是“十年磨一剑”啊!“哲学通论”课程的开设本身就是对传统的哲学教育的一种改革。
孙:有一位青年学者,对通行的“原理”教科书与近年来出现的“通论”或“导论”,做出这样的对比,他说,“原理”是“不知其不可而为之”;“通论”或“导论”则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我个人非常欣赏和赞同这个对比。“不知其不可”,所以才把教科书当成绝对真理讲给别人,才把讲授的东西变成“原理”。“知其不可”,则是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别人,通过与别人的讨论来理解哲学,所以它是“通论”或“导论”。这是哲学观念的根本变革。
莫:“知其不可而为之”确实是非常独到的提法。从这种哲学观念的变革出发,您认为应该如何来理解哲学?
孙:我把它概括为“一纵两横”。一纵指的是哲学史,两横指的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基本方式和当代的各种哲学观。在某种意义上,哲学就是哲学史,离开了哲学史,就不能理解哲学。从哲学与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的关系看,原来我们仅仅从哲学与科学的二元关系去理解哲学,因此我们只能是把真正的哲学解释为是一种具有最大的普遍性和最高的解释性的科学,总是跳不出从科学去理解哲学,总是要求哲学科学化。要克服这个局限,就必须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当中去理解哲学,跳出二元关系,放到宗教、艺术、伦理、科学、哲学这种多元关系当中去理解,放到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基本方式的相互关系中去理解。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我们才能理解,哲学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它为何以及如何成为“思想中的时代”或“时代精神的精华”。为了实现对哲学的自我理解,还必须把握当代的各种哲学观。我在《哲学通论》中概括了八种哲学观,只有在各种各样的哲学观、特别是当代的各异其是的哲学观的比较鉴别中,才能深化哲学的自我理解。诉诸“一纵两横”来理解哲学,就可以在哲学的思维方式、哲学的生活基础、哲学的派别冲突、哲学的历史演进等方面加深对哲学的理解,获得恩格斯所说的“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哲学就不再是绝对真理的化身,而是基于人类的实践本性的一种无穷无尽的形上追求,也就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莫:“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通论”的课程和著作是不是也和中国哲学的改革进程密切相关?
孙:我常常说,我所讲的和所写的《哲学通论》,在当代中国哲学史的意义上,可以叫做“应运而生”。就是说,论哲学的《哲学通论》正是适应当代中国哲学界对哲学的追问而产生的。我在1994年写的《从体系意识到问题意识》的那篇文章中,曾把建国后的中国哲学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教科书哲学”,二是20世纪80年代的“教科书改革的哲学”,三是20世纪90年代的“后教科书哲学”。80年代以前是以通行的哲学原理教科书为出发点去研究和讲授哲学,80年代是以改革教科书为出发点去重新理解和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而90年代则是以开放的视野去重新理解哲学,并在此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发展。《哲学通论》就是在90年代重新理解哲学的过程中产生的。
莫:为什么人们在20世纪90年代会重新开始理解哲学,展开对哲学的反思和追问?
孙:20世纪80年代的哲学改革,从其根本的指向性上看,就是以新的教科书体系取代旧的教科书体系,也就是重构教科书体系。当时所谓的“热点”问题或“焦点”问题,无不与建构体系的“体系意识”密切相关。尽管人们讨论了“物质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问题、“反映论”与“选择论”问题、“辩证法”与“系统论”问题、“历史决定论”与“非历史决定论”等问题,但这些问题恰恰是作为“体系”的“四大部分”,即“世界观”、“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观”中的核心问题而展开激烈论争的。在80年代的较长时间里,人们还主要是盯住“体系”本身做文章,提出或形成了一些互有差别的新体系。当着超越对“体系”的构造而触及“内容”的时候,难以弥合的分歧造成了难以深入的争论,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究竟怎样理解“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80年代的中国哲学界在“体系”上陷入的困境,只能是从“体系意识”的自我超越中获得新的出路。这就是90年代的从“体系意识”到“问题意识”的历史性转换。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它的重要前提是如何理解哲学:正是因为人们对“哲学”有着相距甚远乃至截然不同的理解,才无法形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统一性理解。因此,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任务,应当是在当代的背景下进行哲学的自我理解。这表明,进入90年代的中国哲学界逐渐地“聚焦”于哲学的自我理解,即“元哲学”问题,并非偶然。
正是由于90年代的中国哲学界以“哲学观”为“聚焦点”,才逐步“激活”了包括各种各样的哲学思潮、哲学流派、哲学观点在内的各种哲学问题。其中,首先是“激活”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试图从这种比较研究中,深化对“哲学”的理解;其次是“激活”了对“两大思潮”即科学主义思潮与人本主义思潮的比较研究,试图从这种比较研究中寻找到“超越”这两大思潮的“思路”;再次是“激活”了对“两种文化”,即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试图从这种比较研究中为“哲学”奠定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获得具有现代意义的“东方智慧”。
以“哲学观”问题为“聚焦点”而“激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研究,这就是“一个问题”与“所有问题”的“共振”。一个问题就是所有问题,所有问题不外乎一个问题,那就是,哲学观与全部的哲学问题的共振。
莫:那么,您是如何看待当代中国的哲学历程以及它所发生的这种变革的?它是否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密切相关?
孙:首先,必须有一个宏观的视野。当代中国哲学的变化是双向的、互动的过程:一方面,它推进了社会的解放思想;另一方面,它之所以做到了这一点,是因为哲学实现了自身的思想解放。我在三个时期发表了三篇具有标志性的文章:一个是1988年写的《从两极到中介——现代哲学的革命》,一个是我刚才提到过的1994年写的《从体系到问题——九十年代中国的哲学主流》,另一个是2001年写的《从层级到顺序——现代哲学的走向》。在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新世纪开头,我选择这样三个题目,是有意为之的,主要的目的是比较醒目地使读者能够理解中国的哲学研究发生的革命。
第一个革命,是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我把它概括为“从两极到中介”,不再从一种非此即彼、两极对立的思考方式去思考问题了。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上从对抗走向了对话,在经济上从对立走向了合作,在文化上从对峙走向了融合。因此,在哲学思维上,实现了“从两极到中介”。哲学是“思想中的现实”,哲学的这样一种思维方式的革命源于生活的根本性的变革。新时期中国实现了两次大的解放,一次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深刻的是从计划经济转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两极到中介”这篇文章是基于哲学所表征的现实写就的。
第二个革命,是哲学研究重点的转移,我把它概括为“从体系到问题”。90年代中国的哲学研究从“体系意识”转向了“问题意识”,在总体趋向上,主要是集中研究五个大问题,即“元哲学问题”、“人的存在方式问题”、“发展问题”、“两大思潮问题”和“中西文化问题”。蕴含在这些问题之中的根本问题,则是对现代化的反思。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从其根本的目标和目的上看,就是使中国从前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变为现代化的发达国家。而实现这一目标和目的的基本途径和手段,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目标和目的、途径和手段,既蕴含着世界性的共同问题——现代化和市场经济问题,又表现为当代中国所要解决的特殊问题——从发展中国家变为发达国家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由此便决定了中国哲学界所面对的两大课题:一是世界性的现代化问题,二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问题。正是这种重大的时代性课题和民族性课题,要求中国哲学界从理想化的“体系意识”转向现实性的“问题意识”,从传统的教科书哲学转向90年代的以现代性的反省为主要内容的后教科书哲学。
第三个革命,是哲学研究范式的变革,我把它概括为“从层级到顺序”。这是最深刻的,这就是现在整个世界的哲学界所认同的一个最基本的说法,“终结形而上学”。原来西方科学主义思潮的提法是“拒斥形而上学”,现在比较通行的说法是“终结形而上学”,或者可以更明确地说,哲学的终结。怎么理解哲学的终结?恩格斯早就说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根本不再是“哲学”了,而只是“世界观”。因为所谓的“哲学”即“形而上学”,它是一种“层级”性的追求,以“深层”文化的“基础性”、“根源性”来规范人类的全部思想与行为。而“顺序”体现的是“标准”与“选择”的矛盾,把“重要”的文化选择为人的“安身立命之本”,以它来规范人的思想与行为。所以,它是一种“世界观”,是一种实践性的选择与安排,这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标准与选择的矛盾是“发展”问题所蕴含的一对根本性的矛盾。进入21世纪,中国面临的最严峻的迫切问题是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和“又好又快”的发展理念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于它为发展确立了明确的标准,为发展中的思想和行为的选择提供了最根本的依据,即:我们的“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的“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个发展理念的实践意义是巨大的。人的实践活动,是把人的目的性要求变为现实的活动;目的性,是实践活动的灵魂。对人来说,发展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事实判断,而是某种目的、理想、价值的实现。发展是实现了的目的、理想和价值。正因如此,确立发展的标准,并依据发展的标准而确认实践中的价值排序和行为选择,就具有不容回避和不可忽视的巨大的实践意义。
莫:看来,哲学确实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以理论的形式“表征”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您认为21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主要趋向是什么?
孙:我认为可以做出以下四点提示:一是哲学研究与哲学创作的双重自觉,既不是纯粹的哲学研究,也不可能是单纯的哲学创作,而是一个二重化的过程。有人提出,是否要进行文本研究,这不是一个问题。没有文本研究,没有理论资源,如何专业地搞哲学?同样,哲学是否要现实化?这也不是问题。没有一个哲学家不想把他的哲学变为现实。真正的问题在于双重的自觉,我们既是在研究,又是在进行创作。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我们还应有个理论自觉,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究竟是一种学说?还是一个学科?是一种学术?还是一种学养?作为马克思、恩格斯本人说,显而易见就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它又不仅仅是学说,它还是一种学术,是一个学科。马克思说,他的事业是绝大多数人的和为了绝大多数人的事业。这说得非常好。所以,我总觉得,搞哲学,特别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还有一个不可推诿的历史任务,那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一种“学养”。贺麟先生说,哲学不外乎就是使人形成这样一种以学术培养品格的学养。李大钊说,“哲学者,笼统地说,就是论理想的东西。”用我和孙利天教授的话说,哲学就是给人们示范另一种生活样式。一个人活得有没有意义,就在于他有没有丰富的精神生活。所以,收入我的文集第二卷的《属人的世界》专门讲了人的生活的世界,人的精神的世界,人的文化的世界和人的意义的世界。人无法忍受“单一的颜色”,人无法忍受“凝固的时空”,人无法忍受“自我的失落”,人无法忍受“彻底的空白”。为什么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五颜六色的、千变万化的?因为你的心灵是新的,你有把握世界的各种方式。人无法忍受无意义的生活,所以这才是哲学,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有之义。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要实现人类的解放和人的全面的发展。这就是对理想的追求,也就是哲学的“知其不可而为之”。
二是哲学研究的专门化与个性化的双重自觉。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哲学研究当中的“部门哲学”的兴起,它意味着哲学研究的专门化。没有这种哲学专门化的自觉,哲学讨论永远是一种抽象的、无谓的争论。没有应有的理论背景,没有这种专门化的过程,你可以什么问题都说,但是它变不成真实的东西,它永远是黑格尔所批评的抽象的同一性和抽象的普遍性,达不到具体的普遍性。所以,它必然是专门化的兴起。专门化包括部门化的兴起,部门化的兴起本身就是双重性的,它不是研究纯粹的部门哲学,如衣俊卿教授的文化哲学,他是说现在应当以文化为对象而进行一种部门哲学的创作吗?不是的,他认为只有文化哲学才是我们时代的哲学理念。别的部门哲学也一样。为什么20世纪80年代中国兴起的最鼎盛的、最热的是科学哲学?因为科学哲学家从来没有把科学哲学当成部门哲学。已经去世的舒炜光老师,他深切地理解了这一点,早就在自己的论文中揭示了科学哲学的二重性。它是一种科学主义思潮的标志,是哲学科学化的要求。为什么现在凸显政治哲学了?因为,我们意识到人类面对的最根本的发展的问题和中国现在面临的问题合拍了,政治问题变成了世界和中国面对的最根本的问题,所以才有罗尔斯的《正义论》的兴起。而这种专门化就体现出个性化,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哲学。就我们国内说,黑龙江大学衣俊卿教授的文化哲学研究,南开大学王南湜教授的社会哲学、政治哲学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张雄教授的经济哲学研究,都是如此。个性化不是有意为之,标榜自己,它是在解释原则的意义上有自己的独立性。另一方面,文如其人,你自己的表述风格就显现出自己的个性。千篇一律,谁愿意看?所以,这也是当今哲学发展的一个趋势。
第三,同一性哲学、异质性思想与批判的世界观。这是当代中国哲学研究所面临的一个深层次问题,我是在这个意义上区分了传统哲学和现代哲学。传统哲学的本质,说到底,可以叫做同一性哲学,也就是以思维规定感性的形式来表达哲学的本体论内涵,把人类的本体论追求变成了还原论的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异质性的思想”,是作为同一性哲学的反动而出现的。只有理解了这些,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批判的世界观。恩格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根本不再是哲学,而只是世界观。”问题在于它不是教科书所理解的那种世界观,而是一种批判的世界观,是奠基于人对世界的否定性统一关系而展开的对现存的一切的无情的批判的世界观。
第四,趋利避害的哲学主题与当代课题。2005年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吉林大学举办世界哲学节在中国的活动,需要写个题词。我想来想去,现代人类及其现代哲学最根本的问题究竟是什么?我写了这样一句话:趋利避害的人类生存逻辑在当代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哲学作为一种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它最根本的是以理论的形态自我意识到了人类的最基本的生存的逻辑,人类的生存逻辑是哲学的最根本的和最真实的思考对象。什么是本体观念?怎么理解发展?说到底,就是“趋利而避害”。这是一种现代的哲学思维方式,是一种顺序性的选择与安排。到底什么是最对的?没有最对的,只不过想方设法“趋利而避害”而已。哲学作为一种“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不过是以理论的方式表征了人类的这种生存的逻辑。传统哲学,用莫尔顿·怀特的话说,是用哲学去规范其他的东西。现代哲学根本的改变是什么呢?它不再是一种层级性的追求,而是一种顺序性的选择和安排,所以,我才说,哲学的最基本的范畴是标准与选择。这是我现在的一个最基本的想法。哲学的基本范畴不是其他的东西,是标准与选择,是确立神圣形象和非神圣形象,还是消解神圣形象和非神圣形象?人类寻求自身存在的根据、标准和尺度,但这个标准既不是绝对的绝对,也不是绝对的相对,而是一种相对的绝对,这就凸显出了另一个概念,“选择”。从人类文明史上看,从哲学史上看,人类总是在标准和选择之间寻求和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所以我常常愿意说那一段很长的话:如果是一种没有选择的标准,那是一种本质主义的肆虐;如果是一种没有标准的选择,那是一种存在主义的焦虑。人类永远是在自己所确定的标准和选择的过程中,为自己确定了一种“相对的绝对”,也就是作为人的全部思想和行为的根据、标准和尺度的本体观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就是本体论,哲学就是具有时代内涵的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
莫:您所做的全部工作,都是努力使哲学以符合它的本性的方式存在,那么,如何以符合哲学本性的方式进行哲学研究?
孙:在我看来,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达到对哲学工作方式的理论自觉。我把它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即:时代精神主题化、现实存在间距化、流行观念陌生化和基本理念概念化。
一是时代精神主题化。哲学源于生活,源于对“时代的迫切问题”的理论自觉。每个时代的人类都有自己的时代性的生存困境,因而也都有自己的时代性的迫切问题。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就在于它自觉地捕捉到自己时代的迫切问题,并使其凝练和升华为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时代精神主题化,这是任何“真正的哲学”首要的工作方式。
二是现实存在间距化。源于现实生活的哲学,并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经验描述,而是对现实生活的批判性反思和理想性引导。作为哲学思维的理论自觉,黑格尔不仅把“现实”解释为蕴含着必然性的存在,而且拒斥把哲学变为“思想沉入内容而不能自拔”的表象思维。哲学作为“思想中的时代”,它的“现实性”并不是“表象”或“再现”现实,而是对时代精神的整体性把握、批判性反思和理想性引导。这就要求哲学研究中的“现实存在间距化”,也就是超越感觉的杂多性、表象的流变性、情感的狭隘性和意愿的主观性,从而全面地反映现实、深层地透视现实、理智地反观现实和理想地引导现实,从而“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
三是流行观念陌生化。塑造和引导时代精神,首先必然是对自己时代的批判性反思。对哲学来说,人类所形成的全部思想,特别是这些思想所隐含着的诸种“前提”,即全部的“流行观念”,从来都不是现成接受的对象,而永远是批判反思的对象。哲学的批判,是以“清理地基”的方式进行的,是以“对自明性的分析”实现的,也就是以“流行观念陌生化”的方式实现的。把人们习以为常的观念“陌生化”,特别是把人们习以为常的哲学观念“陌生化”,从而实现对各种流行观念、特别是流行的哲学观念的批判性反思,这是哲学的基本的工作方式。这种“流行观念陌生化”的哲学工作方式,既包括传统观念的陌生化,如对“神圣形象”的反思;时髦观念的陌生化,如对“发展”的反思;日常观念的陌生化,如对“科学”的反思;更包括哲学观念的陌生化,如对“真理”、“规律”的反思,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哲学”本身的批判性反思。这种“流行观念的陌生化”,对于近代哲学而言主要是追究“认识何以可能”及其所蕴含的“自由何以可能”,对于现代西方哲学而言,主要是“从时代的话语方式中突围”,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言,则是“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
四是基本理念概念化。作为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哲学力量是理论力量即逻辑力量。对此,马克思具有充分的理论自觉:“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我们可以得出两个基本结论:一是必须把“人本身”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念”,二是必须把这个“基本理念”展现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逻辑化的概念体系。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基本理念概念化”。
莫:最后,您能用几句话来概括一下“哲学是什么”这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吗?
孙:我用在《哲学通论》中的概括来表达我对“哲学”的理解:哲学,它不是抽象的名词、枯燥的条文和现成的结论,而是人类思想的批判性的反思的维度、理想性的创造的维度。它要激发而不是抑制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批判力,它要冲击而不是强化人类思维中的惰性、保守性和凝固性,它要推进而不是遏制人们的主体意识、反思态度和创造精神。
在《哲学通论》的最后一段,我从哲学史出发,表达了同样的想法:哲学,它既是人类的光辉灿烂而又迂回曲折的文明史的理论表征,它本身也是人类精神的庄严崇高而又艰苦卓绝的不尽追求的理论表现。古往今来的伟大哲人,无不具有巨大的、崇高的使命感和强烈的、执著的主体自我意识。对人类进步的关注,对人类命运的深思,对人类未来的憧憬,这是哲学家的不可或缺的“人文情怀”;对自己所从事的哲学事业的挚爱,对自己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感的自觉,对自己所进行的哲学探索的自信,这是哲学家的极为重要的心理品质;对流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进行前提的追问,对人类的哲学理念进行创造性的重构和再建,对自己所承诺的哲学理念进行前提的批判,则是哲学家的永无止境的求索。这就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哲学。
莫:您今天的一席长谈,会使我们重新思考和理解哲学,非常感谢!
收稿日期:2009-02-18
作文五:《《知其不可而为之》》2100字
《知其不可而为之》思考题: 一、阅读材料14.21(第一章),然后回答。 问:对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在报告时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报”?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心情?
一问答:陈成子弑君是违背“礼”的严重事件,是对孔子所追求的理想政治的沉重打击,“沐浴而朝”表明孔子对这件事的重视。 二问答:说明孔子忠于职守,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同时也说明孔子对这件事没有抱有多大希望。
三问答:反复申说,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
二、阅读材料18.5(第二章)部分,然后回答。 1、接舆歌中的弦外之音是什么? 答:孔子啊,为什么你身处乱世却不知退隐,而非要去周游求仕呢,真是德行衰微啊!
2、从“孔子下,欲与之言”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内心?
答:一方面是孔子卫道的坚定与自信,另一方面也可以体会到其不被世人理解的无奈与悲凉。
三、阅读材料18.6(第三章),然后回答。
1、材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愿望和思想?
答: 反映了孔子对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
2、长沮、桀溺这些隐士有什么特点?
答:他们都是社会精英,都忧国忧民,但是他们知道无法改变社会,所以选择避世,他们理解孔子,同情孔子,对孔子的遭遇表示遗憾和惋惜。
3、请说说“辟人之士”与“辟世之士”的区别。
辟人之士:逃避坏人的人,他们不与坏人合作,想与有德者一起整顿天下,如孔子。 辟世之士:逃避社会的隐者,对社会彻底绝望,隐居起来与世隔绝,如长沮、桀溺。
4、“怃然”一词表现了孔子怎样的复杂感情?
答:①表现了孔子周游求仕而未果的失意。 ②表现了孔子因自己的举动不被人理解的无奈与悲凉。 ③表现了孔子积极入世改革社会的坚定决心。
5、材料体现了孔子怎样的信念(政治态度)?你如何评价这种信念?
信念或政治态度:知其不可而为之。
赞成:①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了儒家改革社会的良好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
②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认为乱世更需要有志之士为改革社会现状而努力,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③假如乱世之中,人人都明哲保身,那么乱就得不到抑制,其乱更甚。
反对:①乱世之中,不能靠一己来改变社会。。
②积蓄力量,等待时机,这在乱世之中不失为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
③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精神虽可嘉,但实际上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四、阅读材料18.7(第四章),然后回答。
1、“荷蓧丈人”对待子路为何先前语含讥讽,后来则热情款待了呢?
一问答:因为荷蓧丈人不屑于孔子这些人不参加劳动却热衷于周游求仕,所以语含不满和讽刺。 二问答:丈人看到子路态度很恭敬,就热情款待子路,丈人是有意让子路看看隐者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及全家团聚的温馨场景,想以现身说法改变子路周游入世的观点。
2、“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一句,有人认为这话是说丈人自己,也有人说是批评孔子,你是怎么看的?
答:这句话讽刺孔子一味周游求仕,不事生产的,批评他不务实。
3、孔子师徒重访“丈人”后,发了一番感慨,这些感慨包含着哪几方面的内容?
答:①孔子批评丈人顾小礼、失大义; ②孔子表白自己行大义,尽了自己的责任; ③孔子觉得丈人等社会精英都不理解和支持自己,可以预见自己的理想难以推行了。
4、“长幼之节”在文中指什么?“君臣之义”指什么?
答:“长幼之节”指老人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出来拜见子路;
“君臣之义”指有才能的人应出仕辅佐君王。
5、子路所说的“道”的含义是什么?子路认为“道之不行”的原因是什么?
答:“道”指儒家的政治主张,如施行仁政,恢复周礼等。“道之不行”的原因是如今有才能的人却只想保持自己的高洁,而不愿意出仕辅佐君王来推行道义。
6、为什么说“欲洁其身”的做法是“乱大伦”?孔子对文中丈人持什么态度?
一问答:因为“欲洁其身”的人消极避世,缺乏对国家社会的责任心。虽然保持了自身的纯洁,却忘记了君臣之间的伦常关系。
二问答:孔子肯定丈人重视“长幼之节”的做法,但对他那种逃避现实“欲洁其身,而乱大伦”的处世态度,给予严厉的批评。
五、阅读①18.7(子路从而后??植其杖而芸)、②14.39(第六章),然后回答。
1、请写出一个文中所包含的成语。 答: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2、丈人与荷蒉者都不赞同孔子的哪一种处世态度? 答:知其不可而为之。
3、丈人与荷蒉者在批评孔子时,他们的态度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答:丈人以不屑的态度批评孔子不务实; 荷蒉者规劝孔子要学会变通。
4、“深则厉,浅则揭”是什么意思?“荷蒉者”这样说的用意是什么?
答:“深则厉,浅则揭 ”的意思是说水深就穿着衣裳过河,水浅就提起衣裳过河。
“荷蒉者”是在说孔子是一个不管水深水浅都一样做的人,讽刺孔子不知变通。
5、孔子是如何看待“荷蒉者”的观点的? 答:孔子认为“荷蒉者”的话干脆利落,很难辩驳。
六、孔子为何坚持“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信念?你怎么看待孔子的这种行为?
答:孔子之所以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坚信自己的事业合于仁道,即使自己生前不能实现,也要给后人树立一个典范。孔子的这一行为体现了他坚定执着的信念和牺牲精神,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彰显着生命的价值。“不可”不是孔子的错,只能说明天下人见识短浅。。
作文六:《知其不可而为之》700字
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
公司在第二季度开始,就倡导大家学习罗文,各楼梯间也张贴了标语,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横幅,激发我们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看了李总写的企业文化、翠涛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在回想自己平时的工作态度,是翠涛所需要的人才吗?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必须在追求成功与发展的同时具有不怕碰壁,不怕失败,不怕风险,不怕付出,更不怕投入的信心与勇气。
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书告诉我们:年轻人所需要的不只是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只是聆听他人的种种指导,而更需要一种敬业的精神,对上级的托付要立即行动,全心全意的完成任务。
敬业:离不开我们对工作的思考和奉献,“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我们要脚踏实地的去干活,一勤天下无难事!我们也经常听到这样的教诲,“成事先成人”一个人无论成就多大的事业,人品永远是第一位,而人品的要素是忠诚,无论在什么时候,这种意识和精神都是值得倡导的。
罗文正是通过他不畏艰险的敬业精神,完成了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任务,也正像许多公司的那些孜孜不倦,埋头苦干的领导人和员工一样,他们的敬业精神有力地推动了公司事业的进步.企业需要能"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那些积极主动,坚忍不拔,积极和坚决完成任务的人,那些值得信赖,具有崇高使命感,以重任的人,并不一定要像罗文一样具备军事知识,但一定要具备罗文一样的道德品质,这些道德品质正是国家,企业和一个人事业成功的有力支柱.罗文般的敬业精神应该作为我们每个人自身的敬业标准,对于工作任务不计得失,不怕困难,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积极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地工作,高效地完成任务。
读过一本好书,精神得到了一次升华,愿我们将《把信送给加西亚》所体现的精神落实到我们的本职工作中,敬业、勤奋、忠诚、不仅仅有益于公司,最大的受益者是我们自己。
作文七:《知其不可而为之》3700字
正方可对先知其“可”的含不来一义个界,说定包它客括条观件的上可不和主为判观上断不的可。这样为定界后之,下为面论的证下了基打础。为在因观客条上件不可为的,人们以可创条造去件为“”若是;主观判上断不可的,为人们因可是主能判观失断误仍然,可去“以”的为这。样就道理从确上了立在知其不“”可情况的下均应“去为的合理”。性在论 证程中,主过用要实作事据论论来证举例很有特色:所举的且历史是物人诸亮与刘备“知其不葛可”且“为之为而”终于取成得之功例,事明在说“为”之的程中,不过但诸葛使亮人成就了本名,英且也让而备成刘功了基。业证客明观条件不许允“为”仍,然可以
“知其可为”只是凭经不验作出的步判初,不断定准一,也确非实并际“不的为可”,到可底可为不只,通有知实践来验证也,是就“为要”,之即实践是检验理的唯一标准。真
如果知
其可为不不为,就就于等承认事无凡须持坚遇到困,只难放管弃听天,命,由遇随而。那安么就会有力不狂挽澜、转扭坤乾逢、凶吉化转危为安、如、神有助等等况的情发。生语里有一句谚语英自:助天者助,就这个道是理。用明的话来说,姚就:是力了努一定不会功,成但努不力定肯不成会功 。
“知不其可而为之为” 许在时多,或许是对生候的另一活种加更值得崇的态推。
度在我居
的住区小,里一年过七位的旬休老工退人是就这样一个颇代表具的性“老倔”。人头皆知所现在“,黑色广告小已成为”污环境的染大痼疾。一这位但人老天却天着拎只塑料一,桶着一拿把铲刀,小在区街、头墙的、上线电上铲除那杆小广告。他的子些女和少不好人心他劝“这:些小告就像广烂膏药去而,贴复你,能把们它除干净吗铲有这?精些,还力如不玩玩呢!”老怎人么回呢?“答我知铲不完,道铲但一掉张毕少一竟张只。还要有力气我,不是就会歇此手的”。这话似看素朴却,代也着表一生活态种和精神。
度
载,联报合国前任书长安南在秘即“交班将”前赶赴还东进中行外交旋,斡望希能解缓朗核伊问题和巴黎嫩问的题僵局有。论家指评出显,然错综复杂的中东问,题是安不一次南访就出能解决的,“知但不可为其而为”之,这也正许是南的安个魅力人在,所也使他得赢得广了泛的尊。
“个人敬力魅”个这确词实是个一极魅有力评价,而的在用里,真这是恰最当过不的了。
“
知明可而不之为,”对这孔子概的括真入木三分,深是刻得 很。然显这,个城守的人并门是不一个闲之等辈而是一,修养个很 却隐高于身市的朝隐士大
。
到“回明知可而为不
之”这话本句身来,这是一看理个想主义 的者象形勾画一个。知道自己所人从的事情是可望事功的成,于 是坚持干下去最后,果取然得成他功固然一个成是的人,但功 来却说并没什有特么别的不了。而一起个明知自人己所事的从情事在自 己的有生之还不年能可得取功成但,不是一他不苟地坚持丝 做去下“春,到蚕丝方尽,蜡炬成死泪灰始。”为干自的己信念 和理想献而。这就非常不身而易难可贵能了。就像愚公山移又像 西绪,福把斯头石上山坡,推圣人尝不知道“何己克礼”任复重而道远 但,却周游列,国累累“丧家之犬如”而精不改,神晚年居退 讲学仍,以礼然乐化文为心内容,为核推行仁“”而贡道力献量。正如曾子 说:所“以仁己为,任亦不重?乎死后而,已不亦乎?”远 正是这方一的精神面,突现儒家了极入积世特征,与知其 不可的而不的为家大相径庭。道
鲁迅曾
讲过经一句话中:民华族历都有来身舍法的人求,有民请命为的,人有埋头干的人,有拼命苦硬干人…的你…细琢仔磨这些词这不,是就信仰,吗子会“知孔不其而为可之,明明知道”成功不要还做不,是就信吗仰?
现不在为不代可表来将不可,为在一的定历条史下件的人认识是有限的,但着随间的时发展,识也不断地认备完,我也不断自努不放力弃并最,终做对出类和社人会有义意的事。反则认为方“不”包为含两层含:价义上值的可不以概和上率不可能的,权衡考量要,知可其为才之为在。下来接的攻和辩自由对决中正反辩方双是妙语更珠连,坚守本观点方据,力理,争驳对反观点方机智灵巧。其中,方还反出提了机会本这一成经济学念,概人要们成在上本虑明考不知可而为为之成的本正;方也拿 舟飞船神的成功作为们的一他大点论如,人果不去尝们试不,努去,力那这个社就会会前进不,了而进辩论推进到将价层值面双方。举了还愚移山公,夸逐父,日精卫填,海詹佑天的等事故丰富和完来善方己论。据
“明知
可为而不之”与为知难而进“是不”一样,知难而的的进事,还是做成能的,只是阻力较比,不可为大事就的是不做的到事。以如所正方果主“知难打而”进我认为,方只要反辩把题复述下,一就可以回打了.
立论去讲里清,需楚要“明知不为而为之可的事是有”制的限不是凡,硬着头皮去事做而。何如断判个事情某是需否要明“不可知为而为”,标准之就在“为于”本身是否存之足在的够义意和值。
价
举个例,子国某议家里,会一有个员议远投反对票永,使所即人有认为是正确的法都,他令会也反对票投,此该国所有法因令、策
政
,从没有现全出通票的过情况当别人问他为什。这么做么时他的回答是,“我道知以一我个的人量,力无阻止法项某法令到得过通,但绝我对不容许何法任以全票通令,一过个国家布的法令颁政和,永策会有远对反声音的在存,我作为议员而,是不表代自己投票而,代表民是投众票,所以我要替些反这对的众民出发音声达观表,点这才民是主的表和现议会在的存义意。”这个子里,例一人个投反对票然固无阻止法法通过令但,看看他的理由能,说他投反票对没价有值吗?
所,以正立方的出发点是“论的有情事,应明不可知为为而”,不要怪我之小范围缩要是正,方张“主事凡明不知可而为为”的话之,我议正建方权弃好。
了
个辩这的题值,在于价讨探“当的有情事”出现时候,我们的当应何选做择,为是追了求大更意义的和值去“价明不知为而为可之”——个这选择往往要需付很出的大价代—还—是择选而退其次求,求以保留有用身之待下一等“次为”的机会可出现。
亮《》里剑述描中到突围时原独立团骑,连,面兵对一整个日本兵骑联的包队围突围无望,,要投么降么战死。要他们选择的发是自杀冲动锋终全最阵亡体。
《
河桂大》桥里盟军,对面战和死降投的择选时选择,投降,这些盟军俘战在集中继营斗续,最争成终破功掉日军的坏路铁线
。当我面们死对或战投降的择选时,兵连和骑军盟,个选哪择是确的正,才是辩题需要们我讨探地的方
。
知
不可其而之”为于《论语》源。路去邻子国走到,石门天色,晚已,便住下了。负责掌来管门石的问人路子:从“哪来的?”儿,子路:说“孔从氏那”里,掌管门的石人说又:“是其知可不为人而者?与。也就”是儿人们常说今的:是那就明知道做不个还要做的到人?
吗知
不可其而之的为气概与气,应当倡导勇社。会的现是旋转式向发前的,驱先者从实践中悟思想出的火,经过再花的实践探索次提升理论为,功成用者理论去指导此新的实,让践火花起燃熊熊火大社,会其中得到涅在。当理盘还只论火是花的候时就,看能到来的未熊大熊火,并为了未来的熊这熊火大不,惜一维切护火花明知道会因此葬,送自己青的精力春至甚于命,也不生管顾,不定坚信,念之以恒。持其知可不而,说的为就是先驱者。们他明知道正确主的张于处势劣,正义事业的于劣处势先,进科的学想思于劣势处自,的己力能力处于精势,还是怀劣坚定信着念,着抱必死的决,心勇直前往,作几出没乎有功成希望的力,努历史的上飞文天岳史可祥法就这样是的先驱者没。他们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有就
没有历史的前与社会进进步的就没,有类人明的文积累辉与,就没煌有歌可可泣的昨天的今天与明天。
仅不仅致力是于经天地纬的事业就,日是常生活作,工需也有知其要可而为不之的英勇概。气们都知人智道慧明光胸境界心美德都是人生世在十分必的需有着奇,妙作用的但这,必些的需有着妙作用奇,的并注不它一出定就现所披向靡。们的被它可,它认的发挥们用运成功需一要艰个的难程。过这在过个程中有,人的痛会它们恨,忌它们妒,排斥它。原因们很单简,良善反衬恶毒,了智慧反衬愚了,博蠢大折射褊狭,光明照耀黑,虚暗好学比心出学无不。术样这一,拥有“知来其不而可为”的勇之显气格外的得要重
知其。可而不之,也有为需智慧面要对的要需。人生世在会有许许多的多择选,面当选择临的候时,一要定静冷面对,有只冷面对后的选择,静可才能现体智慧知。其可,而为不之,是悲,并壮是智慧不选择的。大丈夫“能能伸”屈未必也不是其知不可为之的一种选择。而特是别当今社在,在面会对需“要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择,智选很关慧键想想**的人。阅历,不正是生在面“知对其可而为之”的时不候智,帮助他慧出作如了何“而为之”的选择,有才了我国革开改三放十年的辉煌业。对民绩族对家对国民对自己以人子及孙代来后,**说的人阅生都历是们值得借我鉴的典范。
同“是知不其,可而为之”,的有人成为驱者,先后为者来作了出牺,是牲我们得值敬的尊,人是应该也永记远住人的有的。人为成成功,者在先站者的肩驱上膀,福造于社会,施于人福民,就成了己自其中。根本,区别于在慧智。不能没人有气概与气,没勇有气与概勇,就什么样气机会也的失去。会又人能只有不概与气气勇,样就会那成为先驱者只。智慧有驾驭气的与概勇,才能造福于社会气,福施人于民,就成了己。自
当然,不能
成为成功者成为,驱者先也是,志者的有选。先驱者择至比碌碌无为少,者投取机巧,者且苟生者,偷过百倍千倍万倍。强
作文八:《知其不可而为之》5600字
正方:经济管理学院 反方:建筑工程学院
队名:经声经势 队名:筑基队
知其不可而为之 知其不可而不为
一、 陈词
正方一辩: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年9月28日是我们的先贤孔子诞辰2561年的纪念日。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对中国,甚至世界的历史进程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他为人类画出了光明的蓝图,指明了通往光明的道路。孔子的一生都在为社会的发展,为他的理想奔走呼号,历经磨难,饱受世人的嘲讽。虽知理想的道路荆棘遍布,但他依然勇往直前,知其不可而为之!
让我们在双方交锋前项剖析一下这个辩题。
首先,我们今天讨论的这两个辩题,是当我们面对困难时,选择迎难而上还是放弃,是为还是不为。选择另外一种解决的方式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
其次,让我们来明确几个定义,“知其不可”的“知”指的是人类的头脑对世界的主观认知,对一件事凭经验作出的初步判断。同时,人的认识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不断发展的,那么对于同一件事的看法也是日新月异的。
再次,“知其不可”作为一个整体,我们不能将其拆分开来,对于这个整体,我们有两种解释1、知道某件事在既定的时间、空间、技术水平、思想条件下无法完成;2、在数理统计中,小概率事件是概率为零的事件,被称为不可能事件,但我们要明确一点,不可能事件不是不会发生,而是发生的几率很小罢了。
也许对方会说,明知不可行,却还要去做,固执己见。有许许多多人和对方辩友一样,秉持这“知其不可而不为”的价值观,认为先哲孔子是愚蠢的,我对这种想法感到非常抱歉。孔子虽“知其不可”,却又看似“一意孤行”的“为之”,这部正显示出一种伟大的,绝不平庸的,孤绝的人格与精神吗?
我想对所有在座的人说,今天我们“经声经势”辩论队讨论的不仅仅是“知其不可而不为”“知其不可而不为”的定义,、概念,而是它的精神。我也想请对方思维有才有德的辩友直视自己的心灵,不要忽视内心深处的呼声,与中华儒家传统文化一起勇敢地“知其不可而为之”吧。
反方一辩: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各位观众,感谢对方辩友给我们带来的精彩立论,然而我更加支持“知其不可而不为”的观点。首先我们从《现代汉语词典》中可以找到“不可”一词解释为“不可以,不能够”。“知”是“知道了,了解的事”。明知不可以做的事,我们偏偏去做,这明显违背伦理道德,或者违反法律法规,其后果不是接受道德,审判就是接受法律制裁。明知不可能做成功的事,偏偏憋着一股蛮劲去做,其损失惨重自不必说,其遭受的心理打击也将是致命的。“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论语》中一个守城门的人对孔子评价的一句话。长期以来,这句话一直被用来褒奖那些拥有执著精神,不畏艰险,不惜代价,拼命硬干的人。对于这种“执著者”,在感情上,我们暗暗佩服他们的勇气,但回归理性,我们不难理解,这其实是一种蛮干,胡干,傻干的行为。真正明智的做法应该是:知其不可而不为。唯其如此,我们才能在可为之事中有大作为。
从古至今,许许多多的例子让我们深信知其不可而不为才是为才是为人处事的一种更理智的态度。
比如汉朝立国之初,民生调敝,经济萧条,军事实力极弱,边疆屡遭外敌侵扰,内忧外患。汉朝皇帝知道在这个时候大举攻打匈奴是不可为之事,于是便用和亲联姻等方式来维持边疆安定。其结果是,民生得到安定,经济获得繁荣,国力也变得强盛…….呈现出历史
上少有的太平盛世的景象。
再比如**的惨痛教训至今让我们记忆犹新,“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在当时只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空想而已,有人不顾“知其不可”却要硬干。结果呢,受到历史和现实的惩罚。现在在新的形势下,我们的决策者充分认识到“知其不可而不为”的道理,再次明确“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理想”,而要实现这一理想必须从实际出发,提倡科学精神,扎扎实实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正因为如此,通过及时年的努力,我们终于在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所以,“知其不可而不为”绝不是一种退缩或逃避的消极行为,恰恰相反,这是一种以积极姿态避免不必要牺牲一迎接新的挑战的明智之举。自古以来,人们建立的一个个社会几乎都是崇拜勇者的社会,但只有那些真正的勇者才是值得崇拜。那些知其不可为还去蛮干胡干傻干的莽汉只是一介武夫而已,并非是真正的英雄。现实生活中,只有那些道德高尚,智勇双全,作风务实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
所以,第一个,不可能做到的事我们不必要去浪费精力,财力去做;第二个,不可以做的事我们更不能轻易去尝试,以免引发不必要的后果。让我们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武夫精神中幡然醒悟吧!“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可为而大为”,你的人生将进入一种全新
二、 攻辩
正方二辩:我们都知道,“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出自《论语 宪问》晨门说的话,我想请问一下,晨门是外人还是一类人?
反方二辩:一类人
正方二辩:一类人也就是外人,那我们可不可以将其理解为外人、一类人对孔子追求理想的看法呢?
反方二辩:可以。
正方二辩:那依对方辩友所说,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外界对某个人的行为的看法、认识、经验的判断。谢谢,对方辩友在这一点与我方达成共识。那么我想请问对方辩友物理学的基础是什么?
反方二辩:不知道。
正方二辩:是数学,那么一个高考数学得7分的人能成为世界是一流的物理学家吗? 反方二辩:不一定。
正方二辩:这个数学得7分的人成为物理学家有多大的可能性?
反方二辩:这要看个人的造化。
正方二辩:如果大家都觉得他不可能成为物理学家,对方辩友为什么还认为他能成为物理学家,对方辩友的思维逻辑是有异于常人吗?
反方二辩:我想说的是,对方辩友,学财经的你会去应聘程序员吗?如果你连简单的电脑程序都不懂的话你还会去应聘吗?
反方二辩:我想请问如果站在法律角度上你们也认为“知其不可而为之”吗?
正方二辩:我认为应知其不可而为之。
反方二辩:在法律上认为不可是事难道你们还去做吗?难道杀人放火、奸淫掳掠你认为都是对的吗?
正方二辩:我认为对方辩友在概念上存在误区,而且你们一辩在陈词的时候说过,不可是根据《现代汉语辞典》解释的。我想请问《论语》写自什么时候?
反方二辩:正方不能反问。
正方二辩:《论语》是古文。
反方二辩:我想说的是现代汉语的“不可”是不可以,即有违自然规律、人的理性、社会道德、法律的行为,法律已经涵盖在内了。
正方二辩:此话出自《论语》,而你却用《现代汉语词典》来解释,这不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吗?你这样会误导评委和观众的。
反方二辩:难道你不认为古文也有引申,也有今意吗?你是活在现代还是活在古代的? 正方二辩:我是活着现代的,但是辩论的基础是不变的。你不能说我认为该怎么样,以现代的眼光看古代的事情,而我们辩论的是古代的事情啊。
正方二辩:我说的法律也是不可以的一种情况啊,
反方二辩:那古代呢?古代的法律呢?
正方三辩:请问对方辩友,做过、做到、没有做的概念是一样的吗?
反方二辩:不一样。
正方三辩:那么你们认为做过和没有做是不一样的咯?
反方三辩:对。
正方三辩:“为之”是不是就是“做过”,“不为之”是不是就是“没有做过”?
反方三辩:对。
正方三辩:做过是不是有过程,没有做过是不是没有过程?
反方三辩:对。
正方三辩:谢谢对方辩友。当我们面对一件事情,虽然没有达到我们的目标,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得到经验和教训就是人生的宝贵财富,那我们是不是应该“知其不可而为之”呢?那好,我再问下一个问题,对方辩友知道KAB吗?
反方三辩:不知道。
正方三辩:这是一种创业教育的形式。那KAB中有种叫头脑风暴的,你知道吗? 反方三辩:不知道。
正方三辩:头脑风暴是一种方式,它的目的是叫我们多去做完成不可能的事,通过我们的联想提出一种方案,现在在推广这个活动。对方辩友认为这个现象怎么解释呢?
反方三辩:这个现象我等等再解释,我想先回应上上个问题。你说“知其不可而为之”,我认为“而”的前后主语的目的性是一致的。对方辩友认为过程是重要的,知其不可这个结果成功,而为成功,你做不到这个,你明明知道这个结果你做不到,你还去做,这不是浪费精力吗?
正方三辩:你不去做怎么知道这个事情不可能呢?这个世界上有完全不可能的事吗?
反方三辩:我想请问对方辩友,你刚刚问我方二辩的,做过、做到、没有做,你是怎么理解的?
正方三辩:做过就是为之,没有做就是不为。
反方三辩:那么做到呢?你刚刚也有提到这个概念。
正方三辩:做到就是完成这件事情。
反方三辩:那么我想请问一下今天这个辩题知其不可而为之或者不为,你认为它的前提是什么呢?
正方三辩:知其不可是我们在已有经验之下我们知道这件事很可能会发生或者在现有的基础上发生的概率非常低。
反方三辩:那么对方辩友,你把这个不可解释为可能是吗?
正方三辩: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反方三辩:对,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你还尝试去做,难道你不觉得这是一种浪费资源、浪费人力吗?
正方三辩:人的认知本来就是有限制的,我们只是凭借经验来提高认知,难道对方辩友认为我们能随便找个大猩猩变成对方辩友这样的翩翩公子、曼妙佳人吗?显然不可能。 反方三辩:人类的进化只是自然发展的过程,不提及到我们今天的为和不为,为和不为是人为的思想。
正方三辩:所以我们对于不知道的事情是不是应该做一做呢,这样才知道结果啊。 反方三辩:你追求的结果,我们的前提是知其不可啊。
三、 攻辩小结
正方一辩:果然,这场辩论没有让我失望,个个都是美女,个个都是语出惊人。但是我还是要很遗憾的对你们说,你们犯的错误实在是太明显,太多了。那么我就从中挑选一两个来说说吧。
第一点,对方辩友一口一个《现代汉语词典》,可是你们不知道这句话是出自2000多年前的一个古人口中。如果你们用《现代汉语词典》来解释它,那是不是说当时的成语两股颤颤,说的是对方美女两个比较美丽的屁股在发抖呢?大家都知道,股在现代是屁股,在古代是大腿啊,如果用现代汉语来解释古代,那不是就是两股颤颤,对吧,你们懂的。
第二点,是非不分。对方辩友口口声声说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就是愚蠢,那么你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你们在否定我们儒家文化的创造者孔子呢,你们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到底是秉着一个什么样的心态。
第三点,我可以告诉对方辩友,知其不可而为之这并不是愚蠢的,也不是不知变通,恰恰相反,这是一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是一个博大情怀。谢谢。
反方一辩:谢谢主席,谢谢评委,各位观众,对方辩友带来的辩论十分精彩,却是还有很多错误。首先我来指出最严重的错误就是对方三辩曾经提到这个事就是用来探讨这件事可不可以做,今天我们不管他是如果去知晓的,我们的前提是已经知道不可以,对方辩友认为这个知只是初步判断,是我们俄认为这个知意识深度了解不可能去做的,你明知不可以去做还去做吗?
我们不难看出,明知不可而为之只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形象勾画,大量的历史和现实证明了“知其不可而为之”只是一种“明知上有虎,偏向虎上行”的冒险行为,其后果是不堪设想。最好的例子就是永动机了,当时人们不知道这个不可实现的时候许多人都在努力,后来我们证实了永动机是制造不出来的时候,还会有人去制造吗?答案当然是不会。
换一个角度,如果把“知其不可而为之”改为“知其不可而不为”,果断中止不可为之事,吧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投向可为之事,身体力行,潜心付出,那么成功与辉煌也就离他不再遥远了。所以,知其不可而不为才是正确的选择。
四、 自由辩论
正方:我们知道当年包括马云自己在内都不觉得阿里巴巴会生存下来,但情况确实阿里巴巴成为全球最大的B2B交易平台,这难道不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吗?
反方:刚刚对方辩友也说了,知其不可而为之有些情况下也是个人片面的思想,那你认为不可能,别人也认为不可能吗?
正方:那么我告诉跟对方辩友,在马云对22个朋友中只有一个人说也许吧,可能吧。包括马云在内的22个人都不认为阿里巴巴能成功。
反方:感谢对方辩友也许吧可能吧,也许吧,可能吧也是概率存在的一种形式啊。
正方:那我想问对方辩友,马云当初认为不可能,他为什么还要去做呢?
反方: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外人的一种看法,他当初知其不可而为之。
五、 总结陈词
正方四辩:谢谢主席,我想告诉对方辩友“知其不可”的“不可”并非现在汉语中的不可以,不应该之意,对方辩友这种用《现代汉语词典》断章取义。而且对方一辩,二辩一个不可以,一个有不可能,而对方辩友辩友告诉我们,“不可”之事就不要去做,那我们还要不要去研究数学十大不可解之谜:是不是遇到所有困难都逃避,退缩,显然不是,我们要知其不可而为之。
对方辩友又用犯罪举证错误的不可以说法,我们先不说。犯罪时人类扭曲的价值观或者本能的生物性冲动导致的,单单就说,犯罪是真的不可能做的吗?再者,今天对方辩友还犯了一个错误,把不可能绝对化了。世界真的有绝对不可能的事吗?这个不可能是谁定义的,难道大众知不可能就不用去做了吗?刚才我方一辩说了,小概率的不可能的事件,并不代表不会发生。如果真的如对方辩友那样知其不可而不为,那如果医生给我一张绝症诊断书,那我是不是就不用再活先去了呢?当然不是,我还要知其不可活而活之。
人是理性动物,我们在这里不是为了争执那些非理智的,愚蠢的,鲁莽的做事方式,而是倡导一种对于人生的态度,对于困难,挫折的不予妥协。我方无数次重申,“知其不可”是在既定事件,空间,技术水平,思想条件下难以达到的或在大众看来小概率之事,是经验作出的初步判断的结果。
当时日心说,是知其不可,但哥白尼为之了,布鲁诺为之了。飞天在古代是知其不可,但万户为之了。正因为有这些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才有我们今天的神舟上天,嫦娥奔月。知其不可而为之,不是一代人,或n代人的使命,这更是整个人类为之发展的动力。“知其不可而为之”是追求求知欲创新,追求价值与生命,茫茫世界没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着与勇气,我们想其寂寞,生命何其暗淡。
而在今天,对方辩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叫知其不可,明知不可改变我方观点,对方辩友却仍旧如此执着,让我们为对方标有喝彩,更为我方志气不可而为之喝彩,在人生的道路上执著前进。
作文九:《知其不可而为之》3700字
茅盾中学·高二·《论语》选读·学案1 编写:胡月艳 审核:高二备课组 时间:2010.11
《 知其不可而为之》学案 一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一、学习要点
1.背诵l8.5章和l8.7章中的“子路曰”至该章结束部分。
2.理解“弑”、“之”、“津”、“为”、“是”、“食”、“见”、“丈人”在文中的意义。
3.理解并默写下列文言词句: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知其不可而为之。
4.明确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课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5、理解本章节的内容:孔子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
初步了解古代隐士的处世方式和孔子对他们的态度。.深刻领会孔子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情怀。 二、成语解释
知其不可而为之: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三、章节要点: 1、 教材要点概要:
①知其不可而为之,表现出孔子坚持理想、坚持原则、认定目标的执者精神孔子一生坚持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不管多少艰难险阻,甚至明知理想难以实现,但还是尽自己力量坚持到底
②春秋末期已经“礼崩乐坏”了陈成子弑君,孔子认为,这是违背“礼”、以下犯上的,也是对孔子所追求的理想政治的沉重打击同时,孔子作为大臣,明确自己的职责和职守,所以他不管有效无效,尽自己职责向各方报告,反映出他忠于职守、严谨不苟的精神 2、《指导意见》要点概要:
①对孔子和隐士的评价,应该辩证地看孔子所处社会转型期,也是一个乱世,许多知识分子知道时代不可挽回,不做所谓的“中流砥柱”他们对孔子很了解,孔子也知道他们不是等闲之辈,所以很想与他们交流,“欲与之言”孔子和隐士都是那个时代的知识精英,他们都忧国忧民,只是做法不一样
②对孔子的人格精神予以一分为二的分析和批判的继承“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了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和牺牲精神(献身精神)但对这种精神要具体分析首先,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是逆流而动,还是为了正义事业和崇高理想为了正义事业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其理想主义的光芒照耀着人类精神的大道,对群众也有很好的动员作用和榜样作用其次,从斗争策略说,要重视保存和积蓄力量,不应做无谓的牺牲 四.阅读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荷蓧丈人”对待子路为何先前语含讥讽,后来则热情款待了呢?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上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长幼之节”在文中指什么?“君臣之义”指什么?
(2)子路所说的“道”的含义是什么?子路认为“道之不行”的原因是什么?
3、阅读上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1)荷莜丈人为什么要留子路食宿,并让两个儿子与子路见面?
(2)如何理解子路的“不仕无义”的一番言论?
(3)从本文来看,孔子是不赞成隐居的,但历史上如陶渊明等隐者却获得了很高的名声。你更认同谁?为什么?
4、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1)“深则厉,浅则揭”是什么意思?“荷蒉者”这样说的用意是什么?、
(2)孔子是如何看待“荷蒉者”的观点的?
5、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接舆”要表达什么意思?孔子想跟“接舆”说什么?我们应如何看待“接舆”这类隐者? 五、探究题
1、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信念,不少隐者对孔子的行动持否定态度,连他的弟子也颇有微词。当他与弟子被困于陈蔡之间没有粮吃的时候,他曾经征求三位弟子对行道的意见和看法。子路持怀疑态度,认为孔子也许还没有达到仁、智,子贡肯定孔子之道极大,但因天下不能容,希望孔子修改一下。
孔子为何坚持自己的信念?你怎么看孔子的这种行为?请简述之。(省考试院第一次例卷题) 茅盾中学·高二·《论语》选读·学案1 编写:胡月艳 审核:高二备课组 时间:2010.11
《 知其不可而为之》学案 二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七、名句背诵检测
⑴往者不可谏, 。 ⑵四体不勤, 。 ⑶君子之仕也, 。 ⑷欲洁其身, 。
⑸长幼之节, ;君臣之义, ? 基础回顾
二、辨析语病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的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B.“9·11”事件后,随着美国和欧洲经济的萎缩,一些国际基金组织为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将目光转向亚洲尤其是中国这个日益扩大的市场。
C.以网络技术为重要支撑的知识经济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加速了社会文明。
D.我认为,应该尽可能使用简化字,不要滥用繁体字,这样会给汉字规范和青少年学习增加困难。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竹画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它象征了中华民族坚定顽强、不卑不亢的气概。
B.古老的中国气功已经运用于竞技体育,它不但可以有效地治疗运动员的新旧伤病,而且还可以调节赛前运动员经常出现的紧张情绪,迅速消除他们的疲劳。 C.作为人民公仆的成克杰,从他的办公室里竟搜出上百万的钱物。这就是腐败分子的“腐败”。
D.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就,关键在于内因。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本书记载了小平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斗争业绩,刻画了他可敬、可爱的音容笑貌,再一次激起了人们对这位革命老前辈的深切怀念。
B.曹丕和曹植本是亲兄弟,然而,为了争权夺势,曹丕竟然不顾手足情,威逼曹植在七步之内吟成一首诗,否则“决不宽恕”。
C.澳大利亚人麦士几十年来在许许多多厕所的门上画了彩画,给人们增添了生活情趣。他去世后,群众虽然怀念他,但是艺术界却不把他列为艺术家。 D.这个观点,最近报刊上提出了一些异议,我认为是正确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受大盘长涨影响,尤其是小盘科技股快速拉开的影响下,以持有科技股为主的大基金明显受到市场大追捧。
B.“心连心”艺术团到来的消息传开后,街道里的妇女、老人和孩子许多都跑了出来。 C.国家公务员和在职教师应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
D.在创作《李清照》时,作者细腻地渲染和抒发了李清照在燕尔新婚、惨遭离乱、忧国伤时几个不同环境中的思想感情。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除此之外,据我的愚见,集子里的许多诗作的句子也很受了古典诗歌传统的影响。 B.他们之所以激动,是因为他们终于看到了他们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想象过的感受
和状态。
C.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在农业的生产、收购和销售中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D.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缴获的战利品中的敌方五万分之一的军事地图,拿来同我军作战地图作比较,明显不如对手。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水浒》全书重要人物中至少有一打以上各有各的面目。
B.最初是作者出名全靠作品的力量,到后来是作品有名全亏作者的招牌。
C.该厂先后被评为上海市先进企业和二轻局文明单位,南市区政府连续五年授予该厂“重合同、守信誉”单位。
D.凡在本店购货满300元者,本店将惠赠一份精美的礼品。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班去年仅能完成日装60台加油过滤器,今年春天达到日装100台。 B.他们让文学发挥其战斗号角的作用,用它振作了我们民族的精神。 C.这种新药,使用起来十分方便,而且效果很长,可在体内持续12小时。 D.太平天国的领袖们打出了“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平均主义口号。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除了向西藏的藏民们学习、访问和进行实地考察之外,还查阅了大量的地方志和文学史。
B.要是一篇作品思想内容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不错,也算不上好作品。 C.他把6位团的干部召集到一起,部署了下一阶段的任务。
D.虽然泡桐树人工接干的方法简便,操作容易,但也必须掌握住关键,才能取得预期的目的。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宣部负责人强调,必须把有偿新闻、买卖书号等不正当行为作为一次长期任务,长抓不懈。
B.假的就是假的,真的就是真的。谎言究竟不能掩盖事实。
C.通过十年含辛茹苦的调查研究,他终于完成了博士论文,获得了人类学博士学位。 D.油桶包装的进步本无可厚非,消费者要买的真正是商品本身,而不是包装。 1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这次事故,万松路人民医院至邮电大楼这一地段的交通为此封闭了近两个小时。 B.但是,遗憾得很,我们至今还极其罕见这样的著作问世。
C.他们厂上半年的销售额直线攀升,与去年同期相比,差别非常悬殊,令同行刮目相看。
D.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民队伍的壮大,网络用语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作文十:《“知其不可而为之”》1000字
在现今的社会,你认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否可取?请说明理由。
“知其不可而为之”体现的是一种令人敬佩的悲剧精神,是一种伟大的气概。时至今日,
我认为这种“慷慨悲歌“的精神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知其不可”是真的“不可”还是只是自认为“不可”?“为之”的 “之”是值得倾尽
全力为其贡献一生还是存在于自己脑海中的幻想呢?
我认为,“知其不可而为之”这种精神在为了一个对自身、对他人乃至社会真正有益的目
标时,他是勇气的体现,是值得提倡的。况且不可为不一定是真的不可,或许只是认知上的
不可,而且就算最终没有达到目标,至少你的一生是没有遗憾的至少你奋斗过,奔跑过。
然而,如果你的目标设定在一个无意义的虚无的空间中,甚至可能于他人有害,这时,
这种精神的存在很有可能会使你走上一条不归路。
而孔子那种“挽狂澜于既倒“”的气概很显然属于前者,他的心中装的是整个王朝苍生。
纵然最终只是“生而不用,死而诔之”,但是他的仁善与博爱点亮的是中华千秋万代的生生
不息。
在现今的社会,你认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否可取?请说明理由。
我认为这需要分两种情况来讨论。 如果觉得自己的能力无法做到这件事,那么这种精神是可取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
山行”是一种勇气和智慧的体现,在努力去做成这件事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就会去提高自己
的能力自己的品质。这样的话,虽然在一开始看来自己的条件无法达成目标,但只要执着进
取,努力奋斗,总有一天目标一定会实现。这个时候再回头看,会发现不知不觉间自己已提
升了一大截。这样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是积极的,对人有益处的,应当提倡。 至于另一种,是说明知道自己的目标是荒谬的,不符合社会道德及天地道义的,却还
要坚持去做。这便是非常不可取的。为了一个虚无的目标去奋斗,首先能不能找到奋斗的途
径都是问题。若固执寻找,说不定便会不择手段,走上一些歪门邪道,从而浪费生命甚至造
成自我毁灭。这样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是消极的,是对人有害的,应坚决遏止。 而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是第一种,他的目标是将“仁“传播到普天下所有人的心
中,这个目标是正义的,纵使孔子一时可能以一己之力无法达成,但只要他心中抱定信念,
一心一意去做,总有一天他的努力会有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