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随笔简介(什么是随笔)》400字
随笔简介(什么是随笔)
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抒情,可以叙事,也可以评论。随笔也就是作者对人生、自然、社会、世情、艺术等具有独特的心灵感悟所作的美妙而艺术的文字倾述,篇幅小而思想艺术高,入窃深而行文笔法妙。
随笔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因此,富有“理趣”是它们的突出特色。
阅读这类文章,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风格,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品位妙语佳句,还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四”新文学时代,现代随笔的创作繁荣一时,但“随笔”的命名与内涵尚未及统一,随笔这一文体便被左翼文学排斥至文学边缘。这给当代随笔的文体研究带来了一定困难。从现代随笔的滥觞、朱自清的“散文观”、周作人和鲁迅的“随笔观”等角度入手,在现代散文众多的命名中寻找随笔的源头,以期为当代随笔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随笔的分类 :常见的现代随笔有记叙性随笔、议论性随笔、说明性随笔、绘景性随笔、状物性随笔等等。
作文二:《随笔感言是什么意思-》5800字
精品文档
随笔感言是什么意思? 随笔感言是什么意思?:随笔感言
随笔感言
去年今日研修时,曾向瘫痪在床的母亲倾诉,让母亲分担儿子的喜怒哀乐,以忘却患病的痛楚;如今我又参与研修,再次向九泉之下的父母禀述:父母生前不孝儿没能照顾好,请原谅儿子的不忠不孝,如今儿已体会“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楚~把精力放到工作中,谨记父母的教诲,不贪不占,大公无私,善待亲友,恩怨分明,多行义举,少做坏事。
随笔感言是什么意思?:随笔感言【随笔感言是什么意思?】【随笔感言是什么意思?】
随笔感言
故事:雄鹰再生
鹰是寿命很长的动物,一般能够活到70岁,但是在它40岁的时候,自身功能下降,它的爪子很长,而且开始弯曲
1 / 12
精品文档
了,不再锋利。同时,它的羽毛开始丰厚,飞行高度、速度开始下降。它的捕食能力下降,将面临饿死的危险。于是,它便进行了150天的训练,它带上足够的食物,找一个山洞躲起来。先用石头把自己的爪子上的指甲砸下来。等待爪子恢复好,用锋利的爪子,把自己翅膀上的羽毛一根根拔下来。然后,鹰还要等待,等待它新的羽毛生长出来以后,它的羽毛是非常轻盈的,它的飞行高度和速度都恢复了,它的爪子也锋利了,它还可以继续翱翔30年。
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改正自己学习习惯的过程是一个非常痛苦和艰难的过程。我们希望孩子在改变自己学习习惯最痛苦的时候,有家长能够陪伴在孩子身边。因为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孩子学习的希望。
而我们的孩子正是培养习惯的时候,也是很艰难、痛苦的过程。我们做父母的和孩子一起度过这艰难的日子,将会幸福一生。有很多时候,不是孩子坚持不下来,而是我们家长坚持不下来。大多数时候,我们家长先放弃了,然后孩子自然也就放弃了习惯的养成。我们现在为孩子付出多点,是为了将来为孩子付出的少点。如果现在为孩子付出少,那将来会为孩子付出更多。
2 / 12
精品文档
我作为一名老师和家长,深知学生的不容易,家长的不容易。孩子自从走进这个校门,就开始了辛苦的学习生活。说实在话,学习是很痛苦的事情,我是念书念够了。至今晚上有时会做梦,梦见又坐在教室里学习,心里很害怕。中国的教育就是这样,对孩子确实是一种摧残。没办法,我们改变不了现状,我们只能学会去适应。现在来看,对于我们普通家庭来说,学习是唯一的出头之路。那我们的孩子如何走好学习的第一步,就要看父母的付出。
有时候,不是孩子做不到,而是家长做不到。家长强迫孩子做的,孩子一定能做的到。而家长由于没人强迫,很多事情只是要求孩子去做,而家长不去做。比如:你要求孩子10分钟背过一篇课文,孩子如果在规定的时间里没背过,就会受到家长的训斥。我们做家长的自己试过吗,自己试试能在10分钟背过吗。如果自己都做不到,何况去要求孩子。其实大人和孩子相比,孩子还是很优秀的。一起背诵文章,孩子很有可能背的比家长快。大家可以试试,和孩子比一比。学习确实很枯燥无味,但家长一定不能表现出来,要表现的很有乐趣。
我们78个孩子来自78个家庭,接受了不同的启蒙教育。相信我们每一位家长都不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么就从我
3 / 12
精品文档
们自身做起,努力承担起为人父母的职责吧~再忙也要忙孩子,再累也要管孩子,千万不要把孩子的教育问题甩给爷爷奶奶、甩给老师。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个第一次,持之以恒、踏踏实实的陪伴他们顺利而快乐的走好小学阶段的第一步。
在孩子刚入学的这一年给予孩子适当的关注并进行相关的指导,那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在这一年里,我们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等一切步入正轨的时候,那就可以渐渐放手了。
于辉 2014-09-22
随笔感言是什么意思?:2015研修随笔感言
第1篇:研修随笔感言
研修的第一天,我是怀着一种渴望、迷惑的心情,因为我这时还不知道这次培训的知识和内容。随着对研修的深入了解,我的心情与之前就截然不同了,渴望学习的激情就来了。
研修平台,为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每
4 / 12
精品文档
位学员像一粒粒种子播撒在其中,专家的谆谆教诲如春风,课程团队老师们的辛勤汗水似春雨、似清泉滋润着学员们的心田。真正的感谢研修,使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培训,什么是天天收获,时时挂念的培训(在研修里,我可以畅所欲言,老师们亲切中肯的点评,视频教程里老师的讲解丝丝入扣,细致入微,给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在这里学到很多,也有很多感悟,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是我充实自我的加油站。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充满了孜孜以求的激情;仿佛打了一剂强心剂,开启了自身向上不断攀登的动力。
我们感受研修,我们在研修中成长;我们感谢研修,我们在研修中收获;我们感动研修,我们在研修中幸福......
第2篇:网络研修随笔感言
自从参加网络远程研修以来,我在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方面,经历了迷茫懵懂、渐呈清晰到教学观念上有了较大的提升,可以说研修平台像一扇窗口,让我眼界更加宽广,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感谢远程研修平台~
首先,远程研修开辟了一条普通教师与全国知名教育专家,紧密接触的通道。我可以随时聆听专家的讲座,领略专
5 / 12
精品文档
家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法,耳目一新,百听不厌,从根本上转变了教育观念。在工作中,使我能够再遇到与讲座中类似的、或其它棘手的问题时,学会理性的思考和冷静地处理方式。
其次,远程研修为学员搭建了广阔的交流平台。以前专家传经送宝,或教师学习交流要"走出去,请进来"颇费一番周折,也难于满足到各地学习的强烈需求。如今却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图"~网上研修,一下子缩短了地域之间的距离,改变了时空之间的连线,我可以十分便捷地在网上学习、交流,和众多的学友虽不"面对面"却已"心连心",真可谓为是,妙不可言,乐在其中~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远程研修平台像一架云梯,让我能不断的向上攀登。看到了有那么多的学员文笔流畅,才思敏捷,学识渊博像磁石一样吸引了我,令我感慨万千,羡慕不已,顿觉"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自有强中手",仿佛又了学生时代,充满了孜孜以求的激情;仿佛打了一剂强心剂,开启了自身向上不断攀登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作为一名教师要求学生勤奋好学,自己首先要做到学无止境,要求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自己也要边学、边思,不浅尝辄止,不固步自封,勇于探索,学有所获~
6 / 12
精品文档
感谢网络研修平台,让我听到了那么多默默无闻的教育工作者,实践探索的脚步声;感谢网络研修平台,让我看到了那么多心怀高远的执著寻梦人;感谢付出智慧和辛苦的教育专家和同行们,让我从你们精彩评论和提交的一份份的班级作业和班级交流中,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具有的无限人生,无限的风景~
第3篇:远程研修随笔感言
1、期待着【随笔感言是什么意思?】
今天我第一次参加山东省小学教师双对接远程研修,对此活动既新鲜好奇又渴望憧憬,真的希望能从中得到收获,提升自己。
2、活到老学到老
今天上午聆听了几位专家教授对双对接远程研修的讲解,使我对此次学习有了基本的认识,并且让我深深的感受到自己的浮浅,知识的匮乏,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
7 / 12
精品文档
3、抓住机会
真的很感谢上级教育部门给我们创造了此次学习机会,我一定会抓住机会、认真学习,提高自己,使自己成为合格的教师。
4、给学生一个支架
给学生一个梯子,建一个台阶,学生就能够上去。的确如此,这是解决课堂教学中学生无话可说或说不出得很好的办法。
5、研修使我受益终生
研修使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时效性,使学生最终受益。再好的课堂教学也会有遗憾
,老师们只有不断发现自己课堂上的不足、问题,并反思、研究,再改进,这样才能使问题越来越少,课堂效果越来越好。对于听课老师来说,会通过看别人的课堂反思自己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学习好的教学方式方法。
8 / 12
精品文档
第4篇:网络研修随笔感言(自从参加网络远程研修以来,我在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方面,经历了迷茫懵懂、渐呈清晰到教学观念上有了较大的提升,可以说研修平台像一扇窗口,让我眼界更加宽广,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感谢远程研修平台~
首先,远程研修开辟了一条普通教师与全国知名教育专家,紧密接触的通道。我可以随时聆听专家的讲座,领略专家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法,耳目一新,百听不厌,从根本上转变了教育观念。在工作中,使我能够再遇到与讲座中类似的、或其它棘手的问题时,学会理性的思考和冷静地处理方式。
其次,远程研修为学员搭建了广阔的交流平台。以前专家传经送宝,或教师学习交流要"走出去,请进来"颇费一番周折,也难于满足到各地学习的强烈需求。如今却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图"~网上研修,一下子缩短了地域之间的距离,改变了时空之间的连线,我可以十分便捷地在网上学习、交流,和众多的学友虽不"面对面"却已"心连心",真可谓为是,妙不可言,乐在其中~
9 / 12
精品文档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远程研修平台像一架云梯,让我能不断的向上攀登。看到了有那么多的学员文笔流畅,才思敏捷,学识渊博像磁石一样吸引了我,令我感慨万千,羡慕不已,顿觉"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自有强中手",仿佛又了学生时代,充满了孜孜以求的激情;仿佛打了一剂强心剂,开启了自身向上不断攀登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作为一名教师要求学生勤奋好学,自己首先要做到学无止境,要求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自己也要边学、边思,不浅尝辄止,不固步自封,勇于探索,学有所获~
感谢网络研修平台,让我听到了那么多默默无闻的教育工作者,实践探索的脚步声;感谢网络研修平台,让我看到了那么多心怀高远的执著寻梦人;感谢付出智慧和辛苦的教育专家和同行们,让我从你们精彩评论和提交的一份份的班级作业和班级交流中,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具有的无限人生,无限的风景~
第5篇:远程研修随笔感言
远程研修即将结束了,我静下心来对自己的工作和教师身份做了重新思考。
10 / 12
精品文档
去年研修的主题是做幸福感的教师,在我上师范的时候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贫穷,"所以教师不可能很富有,一个很富有的教师,不可能是一个高尚的教师。从事多年的教育工作我还真真切切的感到教师还不可能很轻松,一个很轻松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教师,因为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因为教书育人是如蜡烛和春蚕般奉献的事业;如果,教师把富有和轻松作为幸福追求,那么肯定永远都不幸福。
今年的研修主题是课改:我们通过网络研修平台,聆听专家讲解,互相交流思想,共享经验,更新了教学理念。教育是人学,教育就要张显人文性,教育要张显人文性,教育就要轻松和快乐。让学生通过愉快地学习,提升思想,塑造健康完美的人格,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远程研修虽然很辛苦,但虽苦尤甜,一路走来鸟语花香。收获着成长,收获着提高,更收获着希望。两天来,专家的谆谆教诲,升华了我的教育观念,充实了我的教育理论。为以后的工作积蓄了力量、理清了思路,更加明确了目标。
总之,为了孩子们美好的明天我们教师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付出了就会有收获,我们的努力将收获一批批优秀
11 / 12
精品文档
的人才,收获一个强大的祖国。
12 / 12
作文三:《生活随笔 幸福是什么?》800字
数过门前的落叶,也曾数过窗前的雨滴,数不清的是爱的轨迹,幸福的身影。
年幼的我们,也许不知道幸福是什么;可是等我们慢慢长大,却在有意无意中让幸福从指缝中溜走。
我们早已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对父母的教导和提醒渐渐深感厌恶。天气刚有一些风吹草动,妈妈会说:"记得多穿件衣裳"。孩子却说:"别管我,我自有分寸"。刚结识一个朋友,爸爸会说:"小心他是个坏人"。孩子却说:"别理我,少多管闲事"。……是否温室长大的花最幸福,让他们觉得随手可得的根本不是幸福。
我们习惯了被提醒,或许应该说我们习惯了接受别人给予的幸福."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坏蛋糕,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对于这些千金难买的幸福,我们渐渐看成了是理所当然。习惯了被爱,习惯
1
了被帮助,生活也便不能自理。看着朋友一个又一个离己而云,亲人一个又一个与世辞别,我们所习惯的幸福也随之荡然无存。
所以,当我们和父母同聚一堂的时候,不要拒绝父母的教导和提醒,不要埋怨父母的长相和学历,更不要计较父母的付出和收获,只管把这一刻好好记下。天地无常,说不定在下一刻我们将永远失去他们,说不定再下一刻人们的音容笑貌又将在忙碌中被我们所遗忘。我们要把这些珍贵的画面牢牢固定在我们的记忆里,不停地告诉自己:"我很幸福"。因为我们抓住了生活中最幸福的片断。
所以,当我们从天涯海角不谋而遇的时候,不要把朋友的帮助,父母的爱视为理所当然。幸福也是双方面的。饮水要思源,知恩要图报,世界上不劳而获的东西是近乎没有的。前世的多少次相爱相离,才换以今世的一次擦肩而过,我们都需要学着去珍惜彼此。不要害怕和担心相遇后的别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幸福近在咫尺,请张开双臂把它牢牢抓住!
2
3
作文四:《《我是什么》教学随笔》1200字
《我是什么》教学随笔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水,是人们生活中天天离不开的东西。云、雨、雪等是人们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我们很少把水和他们联系起来,琢磨其中的变化规律和科学道理。
课堂一开始,我便以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谜底(雨、雪、云、雹)紧扣课文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出示谜底时同时出示它们的图片,直观形象地将水的不同形态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很快认识了这四样自然景物。同时在认识“雹”时,随机教学生字,通过字音、字义,学生很快就能掌握这个生字。
“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本堂课中在学生读课文的同时,我让他们圈出“我”会变成什么;用“_____”划出“我”是怎么变成汽,又是怎么变成云的;用“?”标出表示雨、雹、雪动作
的词语,等等。教会学生采用不同的符号在课文中做标记,这是阅读方法的指导。
这节课上,我对学生的朗读指导比较扎实,而且形式多样,在理解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朗读。
第一部分“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我让学生在文中找句子,自己读句子,读懂后,看着示意图把自己的理解说一说:我是怎么变成汽,又是怎么从汽变成云的。把课文的语句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
第二部分云变成雨落下来、变成雹子打下来、到了冬天变成雪花飘下来,三个表示动作的词“落、打、飘”的用法让学生进行了讨论,能否换一换,并说出不能换的理由,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并在此基础上朗读指导,读好这三个动词的轻重变化,进而读好这三句话。
在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时,我采用了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根据图片,领悟该用怎样的语气、怎样的语速去读好这句话,在不断地摸索、探究后,学生们能把这句话读得抑扬顿挫。
本堂课中的拓展也是一大亮点,在教学“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后,让学生用上“天上的云变幻无穷,有时候______,有时候______。”这样的句式说话练习,学生能说,而且说得很好。在学完1、2两个自然段“我”会变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我还能变成什么,结果学生说出了很多答案:霜、雾、冰、露珠、彩虹等等,足以可见学生的思维之活跃。
在课后作业中,学生能将水的变化用图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并配上了文字说明,这说明学生不仅对课文内容掌握得很好,而且还能延伸至课文。
反思整节课,有很多不足之处。不敢放手讲得还是有些多。低年级学生重在感悟,有真实的感受就行。比如在学读问句时,学生有生活体验,知道如何读问句,掌握方法就行,不要说太多深奥的理论,把简单的东西弄复杂了。
初中在线(.789zx.)优秀的教学
作文五:《什么是幸福-心情随笔》1700字
什么是幸福-心情随笔
什么是幸福-心情随笔
人总是要不断进步的。生命的过程,便是不断纠正自己的过程,以期能够越活越明白,越活心里越踏实。而这种进步,不但但来自书本,还要加上世事的磨炼。经历一件小事,悟到一分,明白一分。
今年的“十一”节,日子在睡觉、读书、吃茶、练琴、间或收拾屋子中静静度过。
一日,重读《儒林外史》,看到书中儒生百态,联想当今世事风气,颇有感叹。
记得近二十年前,有人问我,喜欢什么样的男人。我说:“条件不高,名符其实而已”。这个世界,“有实名者少,盗虚声者多”。且翩翩君子,道貌岸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男人们张口认识某某某,闭口给谁谁谁办了多少大事。待到你真有事求他,发现不是啥也办不成,就是代价比自己办还高。
女人呢,则攀比老公、孩子。岂不知家庭生活危机重重、苟延残喘,真正是应了“人前欢笑,人后哭泣”。
伪装、粉饰,再坏一点的欺骗、掠夺,古来如此,以后怕也不会改变。“名至实归”,说来容易,做来难那。
一位女“文人”,看过她的几篇诗文,女儿态的东西很浓,当时觉得颇有李清照的闺阁之风,曾着实羡慕过一阵子。及至后来,偶然看到她家里或是办公桌的一张照片,三个感觉,一是杂乱无章,二是卫生不好,三是她文词中涉及的东西(或者称领域吧)实际上她根本不懂。后又看到她的照片,从此附庸风雅之心顿减。可见,“文如其人”这词并不准确,以文字看人看世界,终究是水中望月,相去远矣。
突然想起老人的一句话:看景不如听景。道理是一样的吧。
古之君子,陶然世外。可真正有几人“出世”了,细细读来,要么是身在桃源,心在翰林,要么是壮志不酬郁郁寡欢,要么是没吃着葡萄一身的酸味。倒不如贫民百姓、强盗土匪,想就是想,要就是要,说他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会藏着掖着。
“十一”后,好日子就要结束了。公司因为劳动纪律涣散,重新上了指纹加图像考勤系统。新的员工卡照片,办事员没有重新采集,沿用多年前的员工照。那时我正在留头发,头帘光溜溜地梳到脑顶,露出一张“大饼子”脸。以前觉得这张照片丑的不能再丑了。今天看,倒觉得此景不会再有了,白皙中透着光亮,无斑,哪里似今天这般黄脸,总是不满意当下的,一味想去追寻好的,却在不知不觉中已经错过了好的。这样的心态,也难怪抓到手的,永远都是一堆草了。
什么是幸福,懂得享受抓在手里的就是幸福吧。把眼睛放在自己抓不到的东西上,就是不幸。一个普通的人,过着柴米油盐的生活,踏踏实实地落在地上,没有比这再好的了。
作文六:《什么是快乐-心情随笔》800字
什么是快乐-心情随笔
什么是快乐-心情随笔
昨天晚上19点左右,一个十六七岁的小伙子来我店里打电话。原来小伙子从云南来,刚刚下车,来宁波投奔他舅舅。他只知道舅舅在什么二七服装厂,不知道具体地址。
电话接通后,他舅舅问他在什么地方,我接过电话告诉他我的方位,他舅舅居然找不到。他舅舅的地址我也不熟悉。小伙子初来宁波,人生地疏,非常着急。老婆说,问问他舅舅可知道农科所。我告诉他舅舅到盛莫路农科所等着。因为我要急着去进货,就想给他找个三轮车。真不巧,三轮车没找到,公交车也没有了。老婆对我说,只好辛苦你了,帮帮人家。我说,好吧,我来送他。我住的地方离农科所有八九里路。我用电瓶车把他带到农科所,他舅舅还没到。我怕他舅舅找不到农科所,就陪他在那里等。等了一会他舅舅终于来了,我如释负重,把他交给了他舅舅。他舅舅非常感激我。
小伙子见了舅舅,眼泪都快要流出来了。小伙子要给我车钱,我说我不是专门送人的,不要钱。
回来后,我急急忙忙去进货。赶到水果批发市场,结果大部分摊位都收起来了。只进了一袋桔子。我不但没有懊恼,反而很快乐。一路上,一扫昨天和小偷打架的郁闷,心情格外的舒畅。原来,做好事可以如此快乐!
作文七:《教育随笔:什么是班主任》1600字
精品文档
教育随笔:什么是班主任 教育随笔:什么是班主任
班主任,用学生的话说,那是比科任老师更为古板,更为固执,更为小心对付的古怪生物。在学生时期,我们对于任课老师的态度尚可称为友善,而跟班主任总是会有些距离,防备着他老人家,美其名曰:“与天闹,与地斗,不如和老班长久游击战~”
所谓世间万物皆有轮回,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当年和班任斗得不亦乐乎的人,如今也有不少走上了班任的岗位。此时的我们才发现,班任这个活真的不好当。
什么是班主任,度娘有言:“所谓班主任,就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
这个协调者的工作好当吗,一点都不好当~对上要听从领导的指示,对下要照顾各位同学,中间还要团结各科老师,时不时要联系学生与科任、班干的关系。起得早,睡得晚,压根想不起自己一天都做了那些事,忙忙碌碌,迷迷糊糊就过了一天,周末见到枕头比亲娘都亲。说白了,班主任这个工作零碎、杂乱,还要应对各类突发情况。所以,业内戏言:“一年班任成姨,两年班任成婶,三年班任成婆”。 但是,班主任的生活虽然很杂乱,很零碎,也经常会有人抱
1 / 3
精品文档
怨,但是,在我看来,还是蛮开心与幸福的,班任的工作就是在生活中积累幸福的过程。
我的班,如果以成绩衡量,他们的确不是特别的优秀。为此,我曾经十分的痛苦,压力特别的大。我十分的不甘心,十分的不服气,我想不明白,为何我付出了如此之多,我天天长时间的陪伴,我的孩子们,却不如别的班。
我的班,孩子对数学不感兴趣,总是数学拖后腿,于是我分外的震怒,分外的不满,我在抱怨他们的不争气,抱怨他们的不努力,甚至在课后当起了数学老师,可是,结果呢,孩子们不仅数学一落千丈,其他的科目也不尽如人意。 我感到十分的痛苦,我想不明白为何付出了,还是得不到回报,
直到,有一天,一位老前辈和我谈心,他问:“为什么要分科,”
此时,我才明白,真正的问题在我,我过分的着急,让孩子们觉得数学这科老师是有问题的,他们便不再愿意去听课。 打那之后,我开始细细观察,仔细倾听孩子的心声,再也不去给孩子们去上数学课,而是努力去修补孩子们和数学老师的关系。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修复,孩子们开始对数学感兴趣,虽说成绩没有大幅度的提高,但孩子们对于数学的兴趣越来越大。所以,对于未来我还是充满了期待。
回首这段经历,品味一年的工作,我觉得班主任的工作讲究
2 / 3
精品文档
以下几点:
第一、要乐观。**说:“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班主任的确不是什么大官,不能与天斗,不可与地斗,但实实在在是与人斗的。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会让我们的工作更加愉快。
第二、要守则。班主任有班主任的相关工作,班任的工作不是替代所以的科任,我们作为班任的,要粘合学生和各位科任的关系,让科任上课开心,学生学习愉快。这才是我们工作的关键所在。
第三、要克制。什么样的班任,带出什么样的学生。所以,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克制自己的言行举止,谨言慎行,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让学生在会学习的同时,还要学会做人。 以上就是,我做了一年班主任的感受与体会。虽然有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是,我相信,未来会更好。
3 / 3
作文八:《工作是为了什么_散文随笔》1300字
工作是为了什么_散文随笔
作者:网友推荐
每天夜都静静的来,永远是那么的宁静,吞噬了大地上的一切,一点也不留。
工作的人们不安于这种黑暗的宁静,他们创造光明。点起蜡烛,开亮电灯,沙沙的写字声,嗡嗡的机床声,一个个专心致志,一处,两处,不知有多少人在埋头工作。黑夜如此,何况白天。
早上,青色的炊烟直冲云霄,嗡嗡的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安奈不住了寂寞,匆匆的脚步络绎不绝,川流不息。都在忙于上班,已经完全忘记了自我,忘记了自己是在街上,忘记了周围打扮得漂亮的行人和奔驰而过的名车。
在这个生活节奏加快的年代,人们聚集的地方时多了,在这同时人们似乎也变得冷漠的多了。没有了四合院,人们互不认识,楼下的不认识楼上的,是邻居,居然不知道住的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也从来没有到邻居去借东西的习惯,即使敲开了门,邻居也会出一身的冷汗来。
人们在工作,在赚钱,但何尝又不是在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一些。
在上班的路上,有那么多的人的相伴,应该是感到热闹很多,但人们怎么也掩饰不了自己内心的那份孤单和寂寞。中国的计划生育事业有了很明显的进步,新生儿不再急剧增多。
每天的上线量显示了很多内容,不必说那些为了消遣娱乐的游戏一族,单看那上那些无聊的聊天内容,像是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又像是年的大雪,一下子涌将出来,淹没了大地,淹没了人群,淹没了所有人的心。
有时的陌生人里会突然跳出一个人来,问干什么,答曰交朋友,太无聊了。问有工作吗,答曰有。再也不要提网页上那些成堆的帖子了,就怕帖子变成固体的,不知道要制造多大功率的处理机器才能很快的处理完。
工厂里的工人在机器面前,永远都是在重复着那个永远都不会变的动作。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越是投入工作的人,越是显得空虚,寂寞。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孤单,寂寞的人将越来越多。
这已经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人们应该更为清楚的认识到,什么是生活,我们到底该如何生活。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个道理我们没有一个是不知道的,但我们正真觉得自己拥有钱的时候又是在何时呢,
我们手上赚到了钱,我们是否又过上了快乐幸福的生活了呢,是不是摆脱了精神的压抑,走出了心灵的荒原,度过了暇时的寒冬呢,因为人不只是肉体,还有精神。生活好了,精神好了,才能够感到幸福,感到世界的美丽。
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也都需要问候,关怀,需要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去替代那些无聊的漫谈,低级的抬杠话题而引起的争吵。不是说要拆了高楼,重组四合院,而是人们要互相的增进了解,互相的关怀,互相的帮助,不断的增进友谊。
不断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素质水平,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做到物质和精神都要抓。这样我们才能够健康快乐的度过每一天。
(原创 作者:痛饮人生)
<="// 作者:紫藤花里的诺言的文集
文章来源:://zhini.uz.taobao.
作文九:《[散文/随笔]什么是人文理想》9500字
什么是人文理想,
20世纪初,法国作家普鲁斯特以毕生心血撰成伟大的小说《追忆逝水年华》。小说第一卷有一章名为《斯万的爱情》,讲的是斯万与奥黛特奇特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之所以奇特,是因为它没有通常的爱情小说那种郎才女貌,一见倾心,风花雪月,缠绵悱恻的情节,相反,小说告诉我们,斯万起先一点也不觉得奥黛特漂亮,后来也不是因为她可爱而坠入爱河。据评论家们分析,斯万觉得奥黛特还可人,仅仅因为奥黛特的面部侧影像17世纪伟大的荷兰画家弗美尔一幅名画中的女子,而斯万恰好又是弗美尔绘画的爱好者。斯万最终“爱上”奥黛特则是因为奥黛特是个高级交际花,神秘的“第三者”始终在场,惹得斯万妒火中烧,最后终于“不得不”爱上了她。这似乎印证了法国小说评论家基拉尔有名的“爱情定律”:爱情不是出于本能,而是因为第三者的在场。斯万的爱情就这样糊里糊涂地展开了。接下来是一个接一个爱情场面,借用另一位法国文学评论家罗兰?巴特的话来说,是一系列“恋爱絮语”,也就是在“爱情”的情境中男女双方不得不说的话,不得不做的事。这个故事最奇特的地方是它的结尾。在结尾处,斯万幡然醒悟,自言自语道:我根本不爱她,从来没有爱过她~
多年前,美国作家索尔?贝娄获诺贝尔文学奖并发表演讲,他以非常引人瞩目的方式谈到了普鲁斯特和他的《追忆逝水年华》。这部伟大的小说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贝娄解释说,人类由信念、激情、习惯、偏见等等编织起来的帷幕,能轻而易举地使人们误认为生活在真实里。不无悖谬的是,只有艺术这种虚构的东西,才能穿透生活的虚幻面纱,到达真理的彼岸。他说:“如果没有艺术,我们就看不见真实,即我们永远存在的直觉,而只能有一堆‘我们错误地称之为生活,而实际上只不过是谋实利的代用语’。”
索尔?贝娄接下来提到的另一部伟大作品,是托尔斯泰的《伊凡?伊里奇之死》。小说描写了一个俄罗斯官员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所体验到的启示般经历,这是一个真正洞察生命真理的瞬间。这一洞察虽然来得太迟了,但伊凡?伊里奇毕竟是大彻大悟了。在他弥留之际,他才懂得什么是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才惊讶地发现,他周围的人们,特别是妻子和女儿,是那样的陌生。他好像根本不认识她们~她们居然还在为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操心,热衷于一些琐碎无聊的东西,陷于虚荣、伪善和权谋的沾沾自喜中不能自拔。贝娄说:“《伊凡?伊利奇之死》也描写了‘谋实利’是如何使我们看不见生和死。伊凡?伊里奇只有在他最后的痛苦中才撕毁了种种伪装,看穿了‘实利’,从而成为一个人。”
这指向了我们今天这个讲座的主题词“人文理想”的核心内涵。我不想给出一个过于理论化的定义,而只想说,人文理想其实就是人们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人成其为人的本质所在。这是我从个人角度界定的人文理想。我们还可以从传统角度来趋近这一问题的核心。
传统是一个社会中的人们彼此交往的共识背景,没有这样一个背景,人与人之间几乎无法正常交往。在传统社会里,这个背景通常是由宗教或礼教来提供保障的。而在现代社会里,传统的资源(包括宗教)往往需要经过人们的理智认证才能产生效应。因此,现代社会以宗教或礼教世界观的式微及大一统世界观的消亡、又以社会的日益理性化为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文化中的人文主义,文学艺术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理想,就渐渐成为传统社会中宗教或礼教的替代。五四时期,蔡元培倡导以美育代宗教,就是社会转型过程中为传统文化的急剧变化而寻求的对策。然而,世界上也出现过另外一些对策,例如有一种观念主张用政治意
识形态来取代原先的宗教或礼教。但是,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这种尝试都带来了灾难。最近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伊格尔顿还在批评康德美学中的趣味共同体概念,主张以政治理念的统一代替审美理念的趋于一致。这当然遭到许多学者的批评。当代最著名的康德学者保罗?盖耶回应说:“在一个民族主义的致命后果,以及试图使情感共通成为强制的政治行动对象等等更为恶毒的尝试,仍是日常报刊的大标题的世纪里,人们的确很难明白,何以还有人想要继续宣扬使用政治的手段来创造文化凝聚力。当法国大革命的鲜血真正开始流淌的时候,康德认识到,政治只能靠暴力来确立一个共同体,并靠简单地清除那些有不同意见的人来确立共识。康德认为,对于最大限度地保全所有人的可共存的行动自由来说,对个别人的行动施加限制是必要的,而这只不过是人类文明的最起码的,或必要的条件,但却绝没有认为外在正义是人类的至善。他当然思考过,人类至善的实现,需要道德与趣味的文化。他只是想让我们明白,任何想要通过强制而不是道德与趣味的非强制手段而带来至善的尝试,注定将使我们陷于毁灭。关于这一点,历史当然证明了他是对的。
呆会儿我将在第三部分“高雅艺术的社会效应”中,论及高雅艺术所蕴含的文人理想,作为共识背景,是如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效应,哪怕是在对波普艺术、流行音乐、通俗文学及商业电影的理解中,它的尺度意义也无处不在。
道与艺,或艺术与真理
在西方,从柏拉图时代起,艺术(和诗)就被赋予了言说真理之职。这一点在中国文化中也一样,“志道、据德、依仁、游艺”,是儒家对艺术的本质规定。
古代时,艺术家担当了巫师或祭师的角色;巴台农神庙绝非后世意义上的“美的艺术”——建筑,而是神明的在场,是人神交往、供奉与馈赠的游戏所在。在中世纪,圣像制作(icon-making)不是“艺术家”的工作,而是由专业的神职人员或由教会专门委托的人员来完成;同理,“圣像”(icon)也绝非后世所谓的“美的艺术”——绘画,而是圣明的在场,是人类向它跪拜与祈祷的对象。在国人根深蒂固的误解中,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被理解为人类从宗教教条中摆脱出来成为历史主体的象征。事实上,文艺复兴一方面开始了“艺术”走向审美对象的历程,另一方面却仍然深深地植根于西方基督教传统。应该说,“艺术”的神性与人性维度在此时达到了相对平衡,但是,艺术品仍然不是后世意义上的纯粹的审美对象。直到18世纪中叶,现代意义上的“美的艺术”才真正诞生。
但是,现代意义上的“美的艺术”一诞生,黑格尔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艺术一旦脱离与真理、精神的关系,岂不是沦为挂上墙上、可有可无的装饰品吗,黑格尔因此提出了在现代社会艺术终结的命运。他的名言是:艺术,已经不再是精神的最高需要了;面对圣母,我们不再下跪了。
然而,18世纪以及紧跟着黑格尔到来的19世纪,艺术并没有见证这位哲学家断言的死亡。相反,它高度繁荣起来。最主要的原因是出现了艺术自主理念。艺术从此脱离教会和宫廷,成为自主的事业。此时,艺术虽然从其宗教意义和政治意义中摆脱出来,却并没有因此而失去其精神支撑。起初,他将意义维系于“美”,美成为一种独立的价值。随后,19世纪时,伴随着艺术家与资产阶级及市民阶层的日益对立,“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被提了出来,从而成为艺术家一种自我意识的追求。这是艺术自主思想的激进演变,它要求艺术在脱离宗教和政治这两个旧主子之后,还要与市场这个新主子实行决裂。这一艺术运动的最终结果就是现代主义艺术观念和艺术形式的诞生。
塞尚与现代主义
塞尚通常被认为是现代主义绘画的鼻祖,虽然现代主义绘画理论的总结者、美国批评家格林伯格认为现代主义始于马奈。这种美术史内部的争论这里可以不展开。但是,现在有一种说法,想通过美国犹太人在塞尚死后对其绘画的市场运作,来解释塞尚成名的真正原因(这个说法在国内始于徐悲鸿),以便重新将塞尚打发掉。为此,我得说上一说。
我一直坚信,塞尚的画、乔伊斯的小说、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是鉴别一个人是否真有所谓趣味或鉴赏力的基本标杆。塞尚的画究竟好在哪里,三言两语恐怕说不清楚。在座的如果感兴趣,可以一读英国批评家罗杰?弗莱的《塞尚传》,还有美国美术史家夏皮罗的《塞尚》。他俩是研究塞尚的专家。我觉得与其在这儿复述他们关于塞尚的极具权威的观念,还不如与大家分享一次我个人的观画经历。
去年,纽约现代美术馆(Moma)在上博举办一个画展。当中有一幅尺寸极小的塞尚水粉画,还没有一张A4纸大。我仔细地研究了这幅画,心中似有所悟却始终感到某种不安:这是一种听到某个不协和音或不稳定音而期求回到正音的那种心神不宁。几个小时后,我离开展览大厅,意外瞥见高高地悬挂在大厅门外的展标,我的心立刻狂跳不已:这不就是刚才看到过的那幅塞尚的水粉画吗,~现在,塞尚的小画被放大到了三四个平米的巨幅展标~尽管被放大了几十倍,它的笔触依然是那么有力、精确,色彩的层次又是那么丰富、饱满,充实而饱含内在的光辉。人人都说印象派使阴影充满了色彩,我则要说塞尚系统地消除了阴影,使画面成为一个富有节奏与韵律感的笔和色的乐章。“尽精微而致广大”,舍塞尚其谁欤,
艺术中的古典标准是后世的人们总结出来的,新古典主义者和学院派却认为这些标准普世永恒。从浪漫主义开始,这样的观念开始松动。而到现代主义时,观念与技术,一体两面,必须全部服从于形式自律。现代主义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反对学院的固有标准,探索不定形的视觉世界;反对匍伏在古人脚下作精益求精的技术性复制,坚持冒险;与此相应的是,不再诉诸既定的、具有古典修养的观众,而是主张培育自己的新观众(甚至是下一代当中的观众)。从此,艺术从技术性的考量,成为观念性的冒险(并从中发展出一种系统性的新技术和新语言),诞生了从马奈直到波洛克的现代主义艺术运动。而其中最著名的如塞尚、马蒂斯、毕加索则被视为高度现代主义或经典现代主义。
达达主义与杜桑的小便池
恶搞并不是从胡戈开始的。差不多90年前,达达主义艺术家杜桑,在一只小便器上签上自己的大名,送到了展览厅。他还有一个更有名的恶搞杰作,那就是在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的印刷品上画上几根小胡子,这大概是最著名的达达主义名作了。而达达主义后来被美术史家归入历史前卫艺术。什么是历史前卫艺术,这个概念是德国美学家彼得?贝尔格提出来的,指的是达达主义、早期超现实主义、苏俄前卫艺术等已经成为“历史”的前卫艺术。历史前卫艺术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现代艺术的主要批评概念或范畴,是因为它的主旨是反对艺术自主,主张将艺术重新整合到生活中去,从而构成现代主义的反对范畴。
回顾地看,杜桑的这两件作品毫无美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尽管不少评论家和美术史家撰文为之辩护),却有其文献意义。作为对高度现代主义的一种反动,它只有在现代主义
已经高度发达并成为经典的语境中才有其作为“反题”的意义。而在国内,现代主义既没有形成经典传统,高雅文化也没有形成气候,所以,类似达达的行为就没有任何意义。还有,真正的杰作能够抵御任何恶搞。《蒙娜丽莎》并不会因为杜桑的恶搞而撕文扫地,反而更加声名显赫。反之,如果我们不能维持经典艺术的高水准,那么低级艺术的水准将变得更低,当然更不必提那些恶俗的东西了。
沃霍尔的玛丽莲?梦露和他的后现代
后现代主义又是什么呢,在学术界,再也没有比这个概念更混乱的了。尽管不存在公认的后现代主义概念,但这些后现代主义概念中有一个不变的公倍数,那就是对现代性承诺的放弃。历史前卫艺术并没有放弃现代性的全部承诺,它只是反对艺术现代性的一味专家化和自律化,其实却继续着现代主义孤独的精英们一贯秉持的改造社会、改造人性的理想主义。但是,如果说后现代主义与前卫艺术有什么差别的话,那这个最大的差别必定在于:它压根儿不承认存在着现代性危机这样的事实,它认为当代社会挺正常,既不比以前更好,也不比以前更坏,人人都在挣钱,人人都在出名,因此艺术家也应该去挣钱,去出名,而不要考虑什么历史深度啦、超验的维度啦等等。
美国波普艺术家沃霍尔曾说:“每个人都可以出名十五分钟”,又说:“我不是画画,而是画美元。”他用一种叫作丝网印刷的技术,大量复制好莱坞明星玛丽莲?梦露的美艳头像,复制伊始就可以买到几千美元,现在的拍卖会上,据说可以拍出上万美元,甚至几十美元。后现代主义中当然存在着一种不能不说是深刻的反讽和自我反讽,它与同性恋亚文化等社会边缘体验无不关系,好像它是在说,我要跟自然律开个玩笑。这个玩笑中真正有意思的地方不是人为制造的自相矛盾,而是一种被称为“后现代感性”的东西。苏姗?桑塔格用“凯普”(Camp)来称呼它。我则将它意译为“好玩”,因为在中国式后现代主义当中,好玩既是一种人生态度,更多的则是一种做给西方人看的姿态,一种营销策略。
走不到的“现代”
最近我在提供给“卡塞尔文献展”的论文的结论中说:艺术现代性的真正核心是走向自主,然而,中国20世纪的美术进程,似乎正好是逆向而行。自主意味着一系列自觉的分离,首先是从宗教和政治体制中分离出来。在欧洲,这在体制上表现为18世纪以后艺术从教会赞助和宫廷赞助中独立出来;在理论上表现为康德为趣味自主所作的艰难论证;其次,是从市场营销策略中分离出来。这主要体现在“为艺术而艺术”这样的口号中,或至少其旨意如此。至于一个艺术家的作品被吸呐进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这不是他的事;最低限度,他可以做到不要为了迎合市场而出卖自己的美学标准。
这两条应该成为艺术自主的核心内涵。反观中国近代美术,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美术,我认为恰好走上了与自主艺术完全相反的道路。首先,在前半期,中国美术史几乎笼罩在政治意识形态之下,其中影响最大的美术教育与美术创作思想——所谓徐悲鸿体系——是以自觉使艺术服从于政治为前提的。其次,在后半期,特别是90年代以后,中国美术(包括所谓前卫艺术),则完全以市场为导向,赤裸裸地沦为资本(包括国际资本)的运作对象。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极个别的艺术家还在坚守着现代性承诺及其美学抱负:这当然是一种理想主义,它在80年代的新潮美术中曾经昙花一现。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那么,在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上,有没有这样的自主艺术,从而足以成为中国高雅艺术的典范,有。我想举的例子便是黄宾虹。我认为他是20世纪极少数清醒地意识到艺术自主这个原则并终身实践之的伟大艺术家之一。
就在二、三十年代徐悲鸿等人大力倡导“改造国画”,“美术革命”之时,黄宾虹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和演讲,坚决主张“画不为人”,“画乃为己”,并提出行家画与戾家画之辨,重申志道游艺的士夫画传统,明确反对“枉己徇人”的行家画,反对艺术的功利化和商业化。令人惊奇的是,宾翁的主张,有着明确的针对性。他倡导画不枉己徇人,即是针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美术革命”和艺术服务于政治的观念;而他重申行家画和戾家画之辨,则是为了强调国画的志道游艺本质,从而与媚俗的商业画(黄宾虹称之为“市井画”)区别开来。黄宾虹说:“庸史之画有二种:一江湖,二市井。??江湖画,近欺人诈吓之技而已。市井之画,求媚人涂泽之工而已。”
“五十年后识真画”——这是去年浙博为纪念黄宾虹逝世五十周年举办的系列展览的名称。确实,“作画难,识画尤难”。黄宾虹的绘画,50年之后才为学界普遍认可。然而,直至二、三年前,黄宾虹的画,无论是其学术地位,还是其市场价位,都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评价水平。原因是他那黑密厚重的画风,世上几人能识,傅雷是20世纪鉴赏力最高的极少数人之一,他差不多也是第一个识得宾翁画作的人。对于如何识画,傅雷结合宾翁本人的观点,议论精辟,转引于此:“昔人有言:看画如看美人。其风神骨相,有在肌体之外者。今人看古迹,必先求形似,次及傅染,次及事实:殊非赏鉴之法。其实作品无分今古,此论皆可通用。一见即佳,渐看渐倦:此能品也。一见平平,渐看渐佳:此妙品也。初若艰涩格格不入,久而渐领,愈久而愈爱:此神品也,逸品也。观画然,观人亦然。美在皮表,一览无余,情致浅而意味淡,故初喜而终厌。美在其中,蕴藉多致,耐人寻味,画尽意在,故初平平而终见妙境。若夫风骨嶙峋,森森然,巍巍然,如高僧隐士,骤视若拒人千里之外,或平淡天然,空若无物,如木讷之士,寻常人必掉首弗顾:斯则必神志专一,虚心静气,严肃深思,方能于嶙峋中见出壮美,平淡中辨得隽永。唯其藏之深,故非浅尝所能获;惟其蓄之厚,故探之无尽,叩之不竭。”(《观画答客问》)
高雅艺术的社会效用
前不久,我在国内一家艺术网站上写了一个长帖。有个浙大在读的学生回了一个帖子,写道:“看老师的帖子,感慨颇多。前一天跟表弟一家去和他的老师会餐(表弟是上音古典吉他专业的,大陆没有高水平的老师,是从台湾聘来的),他也算是华人圈子里古典吉他的演奏名家了,非常强调人的整体素养,但言谈中终究是看不起大陆人,似乎大陆人的形象就是没有文化,粗俗。后来我忍不住说,大陆也有很多优秀的学者和艺术家,文化也谈不上孰优孰劣,他愣了很久,说sure,然后说他对大陆文化还是宽容的,大多数台湾人更甚。我不知道是不是除了政治原因之外,还有其他更深刻的原因,是不是像老师这样苦苦致力于文化事业的学人真的少而又少,”
这个回帖让我陷入了沉思: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就是它的文化和艺术。说到德国,人们当然会想起奔驰和西门子,但更多的会想到它的音乐和哲学,想起巴赫、贝多芬、歌德、席勒、康德、黑格尔??一个民族也可以以它对文化和艺术的尊重程度来加以判别。法国人在伟大
的文学家逝世时举行国葬,而决不会为一个没有什么显赫政绩的政客下半旗致哀。德国人(不管他是银行家还是工程师)都手持乐谱出席音乐会。而不管是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深深地为他们的文化而自豪,并视文化或教化为文明的最终目的。
康德曾讨论过人类的终极目的问题,可能的答案有两个,一个是幸福;另一个文化。但是,由于幸福是一种相当私人化的主观感觉,不能用来作为评判的客观尺度,因此这个答案被否定了。剩下来的只有文化成为惟一的选项,换句话说,人类的终极目的只能是教化或高度文明的人。
我不能说我们在高级文化和高雅艺术方面都失败了。鲁迅曾反驳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这种说法,可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情况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好转。自信不是嘴上说说的:说我很有自信??这是可笑的。自信建立在崇高的目标,并为这个目标奋斗不止之上,是经过长久历练而成就的实力,是长期奋斗而孕育的浩然之气。
我一直以为,反驳他人轻蔑的最好武器不是嘴上的反击,而是反躬自问并付诸行动。我在英国时遇到一个大陆去的访问学者,对于英国人最轻微的轻蔑都感到切肤之痛,并屡屡当场驳击,大有中华民族的辩护士之慨。可是,此人穿的西装,袖子上却贴着商标;上身西装领带,脚下却着球鞋。每每惹人耻笑,都不知道自己何以总成为人家笑柄。所以,我认为重要的不是逞口头之快,而是真正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孟子说,如果你自尊,那就远离侮辱了。有一次我在一个英国牧师家里做客,他的妻子是个德国人,席间谈到德国音乐,我颇得意地谈了一通。谁知,女主人离席后第一件事就是播放一张唱片。我一听便道:“巴赫独奏大提琴组曲~”她与先生立刻会意一笑。我得说:这是我经历过的最美好的一刻。我也得说我很幸运,因为并不是巴赫的所有曲目我都熟悉的。而在这样一个场合,假如你根本听不懂巴赫,那只能表明你实在只是夸夸其谈的笨伯一个~
既然谈到巴赫,我想提一提他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我曾别处指出,现代钢琴是与这部作品一起诞生的,原因是巴赫通过极其理性的处理,将近代音乐的曲律固定下来。因此,听平均律你感觉不到音乐通常带给你的喜怒哀乐,只觉得巴赫在钢琴上做着数学的游戏。但现在我的观点不再那么绝对了。《平均律》固然有其实验性质,即通过数学化固定西洋近代曲律。但它也一样充满了喜怒哀乐,只不过不像后来的浪漫派那样明显和对应(浪漫派有时甚至有意识地模仿人的情绪)。巴赫的曲子情感内敛,幅度宽广,不容易被狭隘和固定在某些简单的情感方式中。但是,跟巴赫的其他曲子一样,《平均律》也充满了情感,只不过更加深邃罢了。比如第一部有名的第二首《前奏曲与赋格》,初听甚为不解,是一连串狂躁不安的乐音,可是一旦从中解脱出来,巨大的喜悦便穿越而出,令人想起后来的贝多芬常用的手法。
说到这首曲子,我想起一部法国电影,叫《像大海一样深沉》,影片拍得很一般,可其中一个情节我记忆犹新。故事是讲德军占领法国期间,有个音乐修养极好的德国军官派住在某法国人家里,女主人是个钢琴教师,但从此便不再在家里弹琴。可是,这个德国军官的礼貌和修养,及其对战争的厌恶渐渐博得了女主人的好感。一次,法国抵抗人员在军官乘坐的汽车上按放了炸弹,恰巧被女主人看到了。其他德国军官都坐上了车,只等着那位懂音乐的军官。女主人无法出面制止,可又不想让这位德国军官去送死,情急之下,她打开了琴盖,狂乱地弹起了巴赫的第二首《前奏曲与赋格》。那位德国军官一下子就愣住了,他听出了其中的惊惶不安,徘徊于楼梯不忍离去。结局当然是,他躲过了一劫,而那些等得不耐烦的德国军官们就没有他那么幸运了。
故事不是想说音乐能救人性命。我不厌其烦地讲这个故事,也不是想说明高雅艺术还有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功能,而是想说:高雅音乐(巴赫是其中的典范)一样充满了日常情感,关键只是你能不能听懂而已。
在欧洲时,我感受最深切的莫不过欧洲人对艺术的尊重,以及他们对艺术修养之好。刚才提到的那个英国牧师和他的德国夫人,就是一例。他们是普普通通的英国公民,当然,身为牧师,大约属于相对修养较好的阶层。可是,当他们邀请我出席由他们参与演出的莫扎特《安魂曲》的音乐会时,我仍然很惊讶。莫扎特的《安魂曲》,这是随便哪个村民可以演唱的吗,而他们就是,住在一个离剑桥十五分钟车程的小村子里,称得上是地道的村民。大家都知道《安魂曲》的歌词用的是拉丁文,因此他们至少得明白歌词大意~演出后我不由得发出感叹:西人唱莫扎特就如同国人唱《沙家浜》似的,大家小孩都会哼上几句。
我在想,欧洲是否也经历过一个所谓的资本原始积累期,那时候,实用主义成了衡量事物价值的惟一标准,我想大概没有。即使在资本主义最盛期,那时的知识分子、文学家和艺术家们,也依然执着于精神理想,写下了大量反对物化和异化的优秀文学和艺术作品,从而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巨大宝库的珍贵组成部分。想想吧,从《人间喜剧》到《尤利西斯》、从贝多芬到勋伯格、从德拉克洛瓦到塞尚,哪一位不是人类精神家园和人文理想的守卫者,哪一位又不是世界物化的反抗者,司汤达、巴尔扎克、福楼拜、波德莱尔、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阿赫玛托娃、帕斯捷尔纳克、歌德、席勒、康德、黑格尔、荷尔德林、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卡夫卡、里尔克、狄更斯、哈代、乔伊斯、艾略特、奥登、海明威、福克纳、索尔?贝娄、莫奈、高更、凡?高、马蒂斯、毕加索、伯格曼、费里尼、塔尔科夫斯基、布努艾尔、黑泽明??
只有坚守,才有一线希望。一个民族,如果它的文化只有借商业才能生存,只有畅销才算价值,它的艺术只有借外国资本才能存在,只有参加国际双年展才算“当代艺术”,那这个民族看来只能是:既在物质上跛着脚跟在人家后头,精神上也会死得更早。(续完)
作文十:《幸福是什么_散文随笔》1400字
幸福是什么_散文随笔
作者:时至岁初。一日闲暇,朋友们相邀一起聚聚,几番推辞,最终还是盛情难却,便应约去了。
酒席间,朋友们行的酒令五花八门,极尽搞怪。我实在是不谙此道,尽量的小心翼翼,勉强能够对付。几圈下来,好在大家都挺照顾,情况还不是太糟。接着大家海阔天空,边吃边聊,不知不觉中聊到了生活。有人站出来提议,行一酒令,为生活干杯。题目是:幸福是什么,让每个人概括的谈谈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条件是必须能打动大家,让在座的每一位都有共鸣。不过关的罚酒三杯。于是,各人绞尽脑汁,酝酿着自己的答案。很快,就有胆儿大的,酒量好的抢先开始自告奋勇的说了起来。我凝神静静地听,听朋友们侃侃而谈,渐渐的,再也约束不了自己不安分的思绪
记得小时候,每次父母给我买回了新衣服,新鲜的糖果,或者自己喜欢的玩具,我托在手中,心里便有一种特别的满足感。独自沉浸在那片属于自己的纯真世界里,一个人无限的遐想着,美的直乐呵,那感觉很享受。而那会儿幸福是属于自己的。
稍稍长大了,喜欢把自己的美好和快乐拿出来,跟好朋友,亲密玩伴们晒晒,看到他们充满羡慕、祝福的目光,心中便很欢畅。应当不光是为了虚荣和炫耀,因为我也喜欢听他们给我讲属于他们自己的幸福故事,心里也会同样的充满向往和祝福,期望自己的世界里也会拥有和他们一样美好的点点滴滴来点缀。这时,我对幸福就有了新的认知,懂得了幸福是需要分享的。
再后来,当把自己的努力和付出给予了亲人和朋友,得到了亲人,朋友的认同与肯定,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着灿烂满意的笑容,哪怕是自己很苦很累,哪怕是自己远远地看着,心里也是异常的开心,愉快和踏实。到如今,每每看到一些社会上公益的集体和个人善意的帮助,让那些智障残疾的孩子,老人体会上正常人的生活时,感动的稀里哗啦。和他们一起流泪,快乐着他们的快乐,幸福着他们的幸福,对幸福又有了更深的理解。真正的幸福是需要共享的
该你了,想啥呢想那么出神,~朋友使劲一推,把我从纷纷扰扰的思绪中推回了现实。大家伙都用异样的眼神瞧着我。
想啥呢,当我们是空气啊~
敢心思不在这儿,自罚三杯。
快说吧,幸福是什么,说不好再加罚三杯,六杯全喝了~
朋友们七嘴八舌的跟着调笑起哄,只管把盛满酒的酒杯朝我面前递过来。
我我张口结舌,心中真的有点茫然,一时反不知从何说起了。我总不能把自己想的这
些都说给大家伙吧。忽然感觉自己真的挺矫情的。生活,简单一点该多好~不过一个酒令而已,至于把自己搞得如此的复杂嘛。算了,我打定主意不说了。
看着大家伙热情的目光,我端起酒杯,好,我认罚。我对大家说:我喝这六杯酒,但在喝最后一杯时,我请大家一起喝,我们的幸福都在酒里了,好吗,
好~好~我们大家一起喝。都在酒里了~大家伙兴致高涨,又闹了起来。
一口气好几杯酒下去,辣的我直流眼泪,心里却是滚烫滚烫的。其实,幸福是什么,我心里早已有答案。收获着推杯换盏中这一份浓浓的真挚情分,这一刻,我很幸福。
写于马年初春
<="// 作者:同路客的文集
文章来源:://xie.uz.taobao.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随笔简介(什么是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