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浅说》是一本由瞿蜕园 / 周紫宜著作,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15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言浅说》读后感(一):古文入门基础及习惯的养成
小书篇幅不大,简单说了古文的发展历程,体裁风格之类。着重的笔墨用在对助词的诠释,尤其喜欢最后几篇文章范例。
说一下几点收获吧: 1.以前总说起承转合,早点看到这样浅显易懂说出来不更好。大体上“起、承、转、合”四个字是不能完全离开的。从什十么地方说起,这就是起。开端以后,接下去说,这就是承。要将意思说清楚,必须推开来,或从反面,或从侧面,或加一番描写,或加一番分析,这就是转。最后加以结束,点明这一篇的中心问题,或者回顾到开端的话,这就是合。
2.文言文学习要点
①选文章由近及远(先看近代作品,如清朝,离我们近所以文章风格、词语习惯比较接近)
②尤其注重虚字(语气表达曲折的意思)的学习,虚词的作用极大包括词与词之间的连接(没有不能成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没有表达不完整),反复阐明的联系(没有就不能尽情尽理,动人之听)。
③对文章结构要心中要刻意的提出这篇文章怎样提出一个中心的?怎样推论的?怎样结束的?
④对不熟悉古文辞藻的字眼、词藻、典故的如今,注重文言行文不能口语化。
最后就是多读书、多写日记,按作者看来,最好日记范本是陆游的《入蜀记》。
《文言浅说》读后感(二):古文今解
以篇幅论,《文言浅谈》是一本小书,但如果以内容论,文言肯定是一部“大书”。这本小书不俗,举重若轻谈这部“大书”,有清晰的逻辑,稳妥的文字,各种例子,看似信手拈来,实则非常用心。读起来很是享受。与前几天看的《中国人文小史》比较,果然比老宿儒要高出好多好多。
如果挑挑毛病,最后一章好像有点问题。举例说明如何从白话到文言,这在书成之时(1960年)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而且还是用书信体,感觉很是生硬,似乎就是照着要“后”成的文言而“先”给出的白话文。
书中说,要了解文言介词“所”的用法,最好用《论语》中的三句话为例: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看其所接近的是什么人,看其所采用的是什么方法,看其所爱好的是什么事。“所”总带有“一切”、“任何”、“凡”的意味。
我这里胡乱解一下:是否可以将这三句话作为某些经济问题的研究报告甚至学位论文的三部曲呢?视其所以,就是现状分析;观其所由,就是原因分析;察其所安,那就是效应分析啦!
书中说,学古文的第一步骤是诵读,要读出声来,读出节奏来。“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燕赵两字一停,不必说,余下九个字,古城二字一停,多字拖长,慷慨悲歌四字连续到歌字吟咏不绝,之士二字每字都拖长,士字更特别长,有余音袅袅之势。十一个字有不少层次转折,将慷慨悲歌的意味烘托出来。
我在想,如果是初学一篇文字,诵读可能很有必要。即使在今天,如果一篇东西能够读起来朗朗上口有节奏感,那肯定是一篇好文字。
书中说,我们现在说“走”,古文这只能说“行”字。而古文中的“走”,现在就要说“跑”,比如走马,就是现在说的跑马。但古文中还有许多与现在的“跑”对应的字,如驰、骋、骤、奔,不是一个“走”字可以包括的。我们现在说“快慢”,古文中绝不会这样说,有的该说“迟速”,有的该说“缓急”,分别得更为细密。
叹汉语言文字确实丰富,可供不同场景下的挑选,用于表达在程度、情绪、立场等不同方面的差别。只是很多人的语言能力还达不到这个水平。
书中说,古文家所谓义法,大约有几种禁令。比如俗语是不能写入文章的,一篇之中是不能没有照应的,多余的话多余的字是要避免的,要直率的话也是要避免的。
虽然说桐城派以此为绝对戒律显得有些刻板,但我觉得这些在现在语文写作/甚至专业写作中也是有意义的哇。
书中说,文言文中的助字很重要。句首的助字帮助起承转合,而句尾的助字帮助语气的抑扬顿挫。
现代语文中,这些助字都变成了各种介词,但功能依然如旧。
《文言浅说》读后感(三):“小书馆”记
刚出版的“小书馆”丛书放置于案头,内容轻松可读,装帧内敛清雅,这样的图书我是喜欢的,也不由得想写下一些话。
桃花流水窅然去,其中的大部分书是窅然去的,消逝久的。
像是一把秦火烧到桃源,花无言语,实不可见,核却侥幸被后人埋伏于此的(奇怪感觉——我见到书目最初的感觉即如此)。
或者像是桃树被伐,花不知落谁家。
而有的书随流水窅然去了,去的时候是桃花,回来梅花了。相见不相识,但也没人问你。
桃之夭夭的书在一时期纷纷逃之夭夭,现在又似乎结了义,执子之手,联袂而来。
我想起一件事。从尘封的书柜里碰巧看到俞剑华的《书法指南》,就带到客堂里去看,没看几页,被人揣跑——八仙桌上空空荡荡,只有一盏昏黄的灯泡低垂梁下,黯淡的光顶着积满暗黑灰土的白色玻璃灯罩,摇晃。
见到“小书馆”第一辑中有俞剑华的《书法指南》,我一下想起这件事,我那时十一二岁吧,现在五十一二岁吧,中间之年月再没有与这本书相遇,此时仿佛似曾相识燕归来了。当然,也有从不曾相识的。范烟桥是我故乡前贤,“小书馆”拟出版他的《作诗门径》一书,我既没有见过,也不知道有这书,哈哈,同是长干人乎?
我很喜欢“小书馆”这丛书名。至于副标题“让思想去旅行”(……还是不旅行),这个主难作,因为让“让思想去定居”也没什么不好。而”小书馆”这丛书名真好,有人间味,有亲近感。它的方向也很明确:
丛书名曰“小书馆”,顾名思义,就是专门荟萃这类小书的一套丛书。其所收小书的标准如下:不限门类,不限年代,不限国家,只要有文化的积淀,可喜的文字,阅读的趣味,未出版或虽已出版但市面上版本极少,又或者已绝版多年的小书,均为“小书馆”所收之范围。
我想,他们慢慢地出版,我们慢慢地收集,很多年下来,集全了,“小书馆”就成为我们的“小书库”“小书海”“小书城”。她在库里酷,他在海里嗨,我在城头跑马。
或者各有所需,环肥燕瘦,颜筋柳骨东坡肉,从中选择,几年下来,也能做出一个个性化的“小书房”“小书斋”什么的吧,不亦乐乎!
昔日有君学民学或官学民学之说,并认为民学兴则国家兴文化兴。民学简单说来,就是师傅传徒弟。传灯,传人,传身段,传神情,传口诀,传杯,传衣钵,传代,薪火相传。但不是每个徒弟都能找到师傅的,当然,也不是每个师傅都能找到徒弟,师傅找徒弟其实更难找。茫茫人海失之交臂的事不少。茫茫书海失之交臂的事就少了?全是机缘,能把一本对路的书请回家,就像徒弟找到师傅。这丛书里有几本是可以做你我师傅的。
“小书馆”,我见到这三字,真觉得有座小书馆似的,于是为记:
无形乎?有形乎?可随手也,可深藏也。得小书馆,有形无形,一隅一室,在屋在心。欲积书千册,当十以一;于闲暇之际,开卷有益。开始似水天相接,茫然不解;接下来如师徒相晤,忽有所悟;最后像朋友相加,联床夜话。青灯一盏空中传,翠竹万竿影底看——旧籍不能不传,时文不能不看。谈笑未必是鸿儒,往来肯定无白丁;书馆可能无大小,能品则精;层次或许有高低,会心便灵。有形乎?无形乎?可深藏也,可随手也。我们要养成随手读书的习惯,大千世界无非一小书馆而已。是为记。 文/车前子(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