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传》是一本由李平著作,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015-10-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梁启超传》读后感(一):《梁启超传》: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
《梁启超传》顾名思义便是为梁启超做的传记,其内容便是帮助人们认识梁启超这个人。
梁启超何人也?没有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对梁启超的认识就是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的儿子梁思成是著名的建筑学家,他的儿媳林微因是民国著名才女。再八卦一点就是知道林微因和徐志摩的一些轶事。似乎我们对于梁启超的认识只停留在戊戌变法和他的一些家事上,真正了解和认识的真不多。
翻开《梁启超传》,慢慢阅读,才恍然发觉,一本《梁启超传》,似乎也是一部中国改革史。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从封建主义国家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国家之后,中国的有识之士一直在探索着中国的发展之路。那个时期,农民起义有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的改良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也有资产阶级的辛亥革命。梁启超先生生于那个年代,无疑是那个时代的最佳见证人。而作为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人,他不仅是一位见证者,也是一位参与者。所以想要了解梁启超先生,也必然要了解那个时代。时代是有局限性的,人也终将受时代的制约。
可是《梁启超传》的梁先生却让人有种与时俱进的感觉,他的想法一直在变,为此很多人对其的评价便是“善变”。但是在那个风云突变的年代,变何尝不是一种勇气,何尝不是一种为国为民的情怀呢?
在读《清史稿》传记的时候,曾觉得中国的传记大多只是记录其人的经历,却无法得知人的心理动态。可以说是知其然,但是不知其所以然。但是读《梁启超传》,却能让人知道梁先生“善变”的原因。
一如书中记载,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梁先生客居日本,结识孙中山先生,在那段时间里他接受了孙中山革命的主张。但因老师康有为之故,对革命主张仍有徘徊。而至美洲归来,梁启超先生放弃了革命的主张。从后文中,我们了解到梁先生旅美的经历,知晓他认真的考察了美洲的风俗、历史、人口、学校、军队和财政等等。他调查得深入,也认识到了美国社会的黑暗面,尤其是他认真对比了中美两国的国民,才觉得“革命”、“共和”不适合中国。
虽说梁先生“善变”原因中有其自身的政治目的,但不难从书中看到每次变的背后,梁先生都认真的研究对比过。而梁先生对于时局的分析,历史也证明了他的眼光。如书中梁启超先生提出八字分针时,分析时局曾指出,【革命即使取得暂时的成功,破裂也是必然之事。原有的社会秩序一旦被破坏,再要建立起新的社会秩序,需要很长时间,这段空白期,只是让外国势力坐享渔人之利。所谓“革命军杀尽满人之时,即中国瓜分之时也”。】事实也却如梁先生所料。辛亥革命的胜利是短暂的,民国时期是中国一段比较混乱的时期,也是这个时期,各种思潮涌进了中国。
梁启超先生很多想法主张,至今读起来也发人深省。
如书中,在面对着“欧风美雨之震荡”的形势,梁启超感慨“自今以往二十年,吾不患外国学术思想之不输入,吾惟患本国学术思想之不发明。”以我们现在的观点来看,梁先生的担忧没有错。
又如书中 “中国人最喜欢换招牌,抄几条宪法,便算是立宪;改一个年号,便算共和。至于政治社会的内容,连骨带肉,都是前清那个旧躯壳。英国人内部是不断的新陈代谢,实际上时时刻刻在那里革命。却是那古香古色的老招牌,抵死也不肯换。”“自己先要把法治精神培养好了,才配谈政治哩。”梁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存在的问题。
再如他提出国民运动概念时,对于过往探索中国道路的两派人士的说法也是鞭策入里。当然,这又是梁先生善变的一例证。
对于梁先生的标签,除了善变,还有就是软弱吧,这一标签可能跟他至始至终都反对暴力流血有关吧。但作为一个亲自去视察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的人,他对战争的厌恶也是可以理解的。与其说软弱本质,客观中立似乎也可以吧。而且从梁先生学术的态度就能看到这种客观。一如他对于科学和精神的理解。
每个人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成长起来,他经历的每一件事都会变成养分,成为他想法的一部分,构成他这个人。在不了解梁启超先生的经历,我们会觉得他善变,但是从他的种种经历来看,又会觉得他变得那么理所当然。从梁先生所做的事,所想达成的目的来看,梁先生的一生并非是成功的人生。但从“以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来看的,他却做到了战胜过去的自己,一次次站在时代的前沿,为国家之复兴而摇旗呐喊。
《梁启超传》读后感(二):百年前的教育
最初知道梁启超这个人是在初中上中国历史时,也就是仅仅因为戊戌变法这段历史而知道他和康有为这两个人名。梁启超的文章我没看过什么,但知道他很有学问,影响了许多人。现在有了这本《梁启超传》,让我深深地了解了梁启超这个人。对于梁启超这个人从作为历史人物的角度去评论我不懂也没有资格去说,但对书中关于梁启超教育方面的内容我倒想说说我的感想。
纵观《梁启超传》全书来看,可以知道梁启超是个大学问家,文学、历史、科学等方面都有研究,书中写道:“梁启超知识面广,又博闻强记,所以讲演过程中常常抛开讲稿,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由此可见,梁启超的知识功底打得很牢靠,我想这应该得益于他祖父和父母亲即梁家家人对他的启蒙教育:“梁家对梁启超的启蒙教育,总是既重视读书识字,又强调敦品励德;既要求打下深厚的学业根底,又注重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梁启超生于1873年,十岁前他的启蒙教育是由祖父和父母直接教授的。想想看,那也就是1883年前,距今差不多有一百三十多年了,在那个时代,梁家家长就能做到德智双修,而不是教育出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可以想见梁家家人是多么明智和睿智的家长啊。即使是现在的家长们也不一定能够做到这个地步的,不然社会上和学校里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熊孩子”呢。而到年纪大了还能背诵许多文章,也可想见梁启超年幼时下的苦功夫之深,也可证明孩子小的时候学的、记的东西是最深刻、最令人难忘的,所以教育要从小抓起,“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老祖宗几千年流传下来的话是有道理的。这点我昨天又体会到了。在看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时,我发现我记住的都是小时侯背的诗词,倒是中学学的则记得不深刻,都忘了许多。
梁启超在康有为教学的万木草堂学习时,康有为那时的教育方法令我吃惊和感慨万千:“万木草堂的教学形式是大堂讲学和学生自学相结合。学生每人有一本功课簿,在读书过程中有疑问或心得,就记在自己的功课簿上,每半个月呈交一次,康有为根据学生在功课簿上所提出的问题,分别作出详细批答,这样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使学生大受教益。草堂没有正式的考试制度,主要靠功课簿见出学生功课的优劣、造诣的深浅。”康有为这种教学方式是在1891年,是在一百二十多年前,可见康有为的教育方式在当时是多么的先进、多么的超前啊,现在的大学教育方式也不见得比他的更先进、更强了多少啊,而且现在的老师也不一定有他那么负责任地改学生作业,教育学生,至少我女儿、孙女们的老师就令我觉得很不负责任。特别是现在的大学一直是严进宽出,与国外的大学正好相反,导致许多大学生毕业后都很难找到工作,谁让他们把大学当成了混文凭的地方了,没有掌握多少真才实学。中国大学教育一直给人的感觉就是读了大学就能找到一个好工作、好饭碗,可以保证你一辈子有工作。我却更赞同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的话:“本科教育的核心是通识,是培养学生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
一直以来,经常可以在报纸、杂志和网络上看到为什么中国在理工医类上获得诺贝尔奖一直是零,远不及欧美甚至日本这样的话题,直到去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才让人松口气。其实反思一下,就可以发现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比起欧美和日本相差较远。萧乾老先生也曾说过:“纵观维新的日本、新兴的新加坡,以及我们自己的台湾,教育莫不是它们复兴的起点。”(《文章皆岁月》里的《校们内外》)因此说,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再不加以改进的话,只怕又有可能会被人指为“东亚病夫”,沦落到被人瞧不起的地步,我想这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况。从十九世纪末到现在二十一世纪,百年来我们的教育到底有了多少改进,有没有得到加强,还需要进行哪些改革和创新,这是我们中国人现在应该认真并且是必须要正视的问题,不然即使现在的中国人再有钱去国外旅游、观光,却还是会被老外说没素质,不讨人喜欢,只当中国人是移动的“提款机”,作为中国人的你好意思吗?没感到羞耻吗?中国的教育真的需要好好反思了!所以,从梁启超的启蒙教育到他在万木草堂求学,再到后来他执教清华,创办清华国学研究院等等一系列行为都可以给现在的中国教育界作一个参考和学习的很好案例。
《梁启超传》读后感(三):“变”以求“正”与“真”
由新业文化策划、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李平所著的《梁启超传》一书对于过往求学经历较短且知识浅薄的我来说,能读之亦是源于有幸,但说要提笔写评,以己拙劣文笔还真是甚感诚惶诚恐。
此《梁启超传》基本以时间为轴,分九卷,从传主生平各主要阶段所处时局人与事及其彼时之思想与作为清晰的勾勒出了传主“百科全书”式的巨人形象。而之前日渐模糊的记忆里对梁启超所谓的认识也似乎仅限于脑海中“戊戌变法”一名词中混杂在曾闻康有为、谭嗣同等众多纷杂人名中之其名。然细读此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李平教授所著《梁启超传》,不仅对传主梁启超有了更近的了解进而仰慕,还折服于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和以其独到的视角与感知为我们“截取一些能反应梁启超性格、人品、才学的片段,再现一代大师的家国理想。”面对传主的才华横溢、博学多才,以及著者的严谨学术态度,让渺小的自己求知的渴望更为放大。甚至于为了给家中尚在小学求学的小女起表率作用,在不惑之年还真真正正的用纸和笔记录了诸多好词好句,以及书中所列举到的些许传主所著或曾研读过的书和文,以备日后自我提升。
这种自我思想上的“突变”,亦受书中传主之影响。书中多处提到传主的“善变”,而著者对其政治与文学学术适时适事的“热情多变”又不乏赞美之意。而我亦偏喜传主因时因事而迅速且睿智的转变。传主的政治上种种思想与行动上的转变,其实似乎又是为了一个“不变”,即我之清楚所见著者所描述的其“浓浓的爱国精神”。传主所著《少年中国说》或多或少我们都曾读过或有所耳闻。“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如此激昂人心的语句,即满含着其高涨的爱国热情。
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修为即有不同的认知,彼时或许有人从自我审时度势的片面性的认为传主之善变为反复无常,不主张暴力革命为其人性软弱。但从《梁启超传》一书作者对传主的描写中,看到的是一个不畏强权,敢于发文“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P187)“不顾袁世凯的利诱威胁,” (P191)毅然“反袁讨袁”,且敢于的冒死说龙“毫不畏惧”(P209)的梁启超。其不主张暴力流血,真正体现了其对人性敬畏的人道主义精神。
我们每个人均不能对自身周遭的人和事做到样样周全,作者对于传主传奇而丰富的人生亦不能面面俱到,传主亦有功过对错,但传主的“文字涉及到了政治、经济、思想、教育、外交、学术等各个领域,” (P187)而其后期弃政从教,潜心学术研究,传播文化,教育培养新人才的举措与超前的理念及方法,在时至今日亦该我们努力学习……
书的最后列举了一些当代杰出人物受传主的影响所发文或语对其之肯定,作者亦述“然综论其一生,于当代、后代都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其精神永生。”(P320)如其所语,我亦被其精神所震撼。其之“善变”,今日似乎可谓之“与时俱进”。传主生平服膺于“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其变以尽己所能求新、求进、求好,继而求正、求真的精神依然将启迪更多的人。
《梁启超传》读后感(四):《梁启超传》:对错皆由心
《梁启超传》:对错皆由心
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李平所著的《梁启超传》肯定不是最有文彩的,但我觉得,它在严谨上的诚意,却是不容置疑的。
不错,《梁启超传》这本书是严谨的,没有什么华彩的语言,一直以客观、中性、简洁的语言,交待着传主的经历与思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是枯燥的,我想,这根本原因,是作者没有用一种模棱两可、不置可否的语言囫囵过去,而这种叙事方式,却是今天某些学者文人出于自我保护、或者出于出乖露丑的考虑而有意采取的语言攻略,用华丽的语言与不知所云的字句来隐藏没有思想的苍白与盲点,用假大空来回避自己的缺乏鞭辟入里的价值判断。这种书,给人一种瞎扯洋马蛋的空洞无物之感。但《梁启超传》却没有当今那类书籍的毛病,它是直率的,就是在这种直率中,也浸透着作者自己的观点。在书中,我们看到,作者经常不自觉地引述“有人认为”的他者看法,然后,对这些论点展开自我的评述,驳斥别人论中的不合理性,这显现出这本传记是站在之前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助自己更为理性的思考,而对之前的看法表述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比如,梁启超发表他的反袁宣言时,书中引述了相异的观点,并表达了自己看法:“有人说梁启超此文是‘对袁世凯的刻骨镂心的忠谰之书’,文章的要害作在‘称帝选错了时候’,因而认为此文并不反袁。持这种观点的人不知如何解释袁世凯本人对此文的恐惧心理,更不知如何解释全国各阶层人士对此文的欢迎态度。”(P194)。
从这一段引文可以看出,作者对梁启超是作出竭尽全力的维护之能事的。而这种维护的背后,实际上是由作者对历史从另一个角度的回溯式思考来决定的。
这正是在这本传记的正文最后部分,作者留给我们的一个发人深省的启迪与结论。作者认为“当进化的过程演变为激进化的过程时,历史的悲剧就在所难免了。”(P307)“当初那些看似正确、乐观的激进思想,并没有完全解决中国的问题;而梁启超的那些看似保守、落后的改良主义主张,也并非全无道理,并非都是反动的观点。”(P308)
作者作出的这个结论,是用一种非常隐蔽、非常含糊、非常无力的方式来表达出来的,但是,这却可以看成是整本书的一个总纲。而这个总纲,贯穿在整本传记中,融汇在梁启超的一生经历中。梁启超的所有的努力,就是书中所说的“坚持改良、反对革命,是梁启超一生基本的政治主张,晚年也不例外。”(P306)
改良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中已经被搁置在遥远的年代了,在晚清的最后一次自我完善的维新努力中,便被划上了句号,梁启超与戊戌变法的同仁们,在我们的历史书中的印象,就像一幅模糊不清的旧照片,被一张张更新一点、更清晰一点也意味着更主流的照片压覆下去了,好像它们没有一点价值,没有一点意义,甚至正如书中所说,成为“反动”、“反革命”的代名词,但历史往往会有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奇怪性走向,我们今天重新回溯梁启超的一生的努力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重新感受着他的一生中累积的思想后面的深层考虑,去介入他的思维结构中提出他的思想观念的柔软属性。梁启超当年提出的“改良”主张,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减少历史的震荡,杜绝暴力这一双刃剑带来的负面效应,甚至不要因此而给外国列强插手的机会。如梁启超认为,“拥护希望变革的皇帝,没必要打倒皇帝重头开始(P70)”,期间梁启超也曾受到形势的感染,转向过对革命的认同,但是,他最终还是放弃了“革命排满”、“破坏主义”的主张。(P106)。他认为“应该找最适合本国的制度,而不是最好的制度,一个好制度如果不符合国情,一样发挥不出其优势。(P110)。他指出“中国当时是君主专制国家,如果要用共和制来取代,必然要革命,但是,革命之后绝不可能得到共和,只能是更加专制。(P110)。既然将来必然有“专制”出现,那么,不如现在实行“开明专制”,这就是梁启超提出的“开明专制”的背景与基础吧,书中引述了革命派对梁启超的驳斥,认为梁启超此论“是由于梁启超害怕‘流血’,依恋清帝,走的是‘改良’路线。”(P112)
从这里可以看出,梁启超倡导改良,是因为看到另一种“推倒重来”的暴力革命带来的严重而可怕的后果:一是流血。书中引述:改良派坚持实行“君主立宪制”,主要是想“避免革命的流血破坏”(P161)。“害怕“流血”,曾在一度时期看来,是一种胆怯懦弱的标志,但是,“血”流的是人血,减少流血的的背后,实际上是对生命的敬畏,梁启超此观点里,未尝没有包含着人道主义的理性成份。二是人民遭殃。梁启超在《中国历史上革命之研究》中指出:“中国历史上革命的共同点是:革命必乱,革命解决不了问题,只能带来恐怖,让人民遭殃。”(P113)。三是外族入侵。梁启超认为“政治革命能建设国家,种族革命和社会革命只能诱导外国势力的侵入,只能使国家混乱、灭亡。”(P116)
今天我们在回看历史时,不能不感叹梁启超预见中的一针见血与超前的睿智成份。辛亥革命引燃的一场烈火,在摧毁一个旧时代的时候,迟迟不能展开废墟上的建设,这就是因为“原有的社会秩序一旦被破坏,再要建立起新的社会秩序,需要很长时间,这段空白期,只能是让外国势力坐享渔利之时。”(P146)而事实上,清廷的垮坍带来了各方势力失衡的真空,中国大地失去了“主宰沉浮”的力量,带来了长期的混乱,只能使中国积贫积弱,风雨飘摇,这一切无一不在梁启超所预想之中。直到1949年,中国才真正结束了清廷瓦解之后的动荡与混乱,而按照余英时的说法,“**”仍是“中国近代思想史激进化过程达到最高峰所产生的结果。”(P307)。由此可见,一场暴力的冲动从剑匣中放出之后,便以摧枯拉朽的疯狂横扫六合,就像股灾一样,任何蓄意对它的阻挡,都是刀尖上舔血的营生,直到这把锋利的剑,释去它的所有的势能,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与宁和。我们今天看看世界上的动荡地区,启动一场“摧毁式”打击与发动一场意图脱胎换骨的动荡是容易的,数个时辰之内就可以完成,但是平息这场风暴却往往耗尽几代人的生命。一个智者,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尝试与鼓励用暴力去解决问题,而这正构成了梁启超的改良主义的核心看法,从这个意义上讲,梁启超的观点正如书中所言,不能回避他的合理性与温润性。
书中提到梁启超“多变”,比如“梁启超先保皇却又反保皇、先赞袁又反袁、先拥段又弃段” (P240),但是梁启超的核心思想没有变,就是出于对中国“胜于欧洲、雄于地球”(《少年中国说》的理想孜孜以求,并在他的理念框架下,力求走一条适合中国的体制之路,反对动荡,反对流血,反动被外国势力利用,这样的选择代表着一个善良的美好的愿望,也许这只是一种书生之论,正反映出这样的路径在中国难以走得通,但是由此我们看到的梁启超提出这样一种未曾实现的道路,如果有社会的共识督促它实现,可能减少中国社会的震荡烈度,减少可能出现的人力与物力的损耗。
当然对历史的假设都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历史也是未来的一面镜子,我们回溯历史的时候,能够更好地让我们看清如何奔向一个更加通畅的前程。今天我们读梁启超的思索与跋涉之路,并不是仅仅对历史的一次复述,更有着紧迫的现实意义。前一度时期,一位国家领导人推荐《旧制度与大革命》,其用意也是想借助于历史之镜,照亮我们的未来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讲,梁启超值得被我们仔细研读,值得我们常常地接近,借助于他的智慧之光,照亮我们的晦暗的思辨。
梁启超像任何一个人一样,有“对”也有“错”,但是,他的“对”与“错”都是他的思考的外在映射,而他的思考在本质上都是出于国家与民族福祉的掂量与秤量,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他的“对”与“错”都是那么的单纯,那么的合一,合成起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可以被我们从多个侧面触摸到真实情感的人,也是一个能够被我们在他的矛盾中、读到他的不变的真诚情怀的人。这样的人,使他从历史的尘埃中鲜活起来,变得像临近我们身边一样亲近起来。而李平的这本传记正担当了让一个历史人物化身为我们身边人物的责任。
《梁启超传》读后感(五):百年前的热血愤青
申请这本《梁启超传》,本来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念头,蒙出版社垂青,给予试读机会。拿到书,诚惶诚恐:历史非我所爱,政治人物之传亦非我所爱,写好这本书的书评,真真是心里没底。恰逢春节,走亲访友,更无心思静下心来细读。无奈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于是年后抽出一个星期的时间,每晚一小时,感兴趣就细细研读,不感兴趣就走马观花。直到下笔之前,心中仍惶恐,但转念一想:书本出版后,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便是大多数,我就代表我自己,不用提出非常专业的看法。这样一想轻松许多,遂成此文。
说到梁启超,早在初中时,便已由历史课上知道“戊戌变法”,听闻过他的英雄事迹;后来看电视《人间四月天》,知道了他是梁思成的父亲、林徽因的公公、徐志摩的老师,而他在徐志摩与陆小曼婚礼上的那一番主婚词,更是让我瞠目结舌:梁启超直抒胸臆,嬉笑怒骂,真性情也!直到有一天,听到一句振耳发聩的话:少年强则中国强,让身为女子的我也不禁热血沸腾,进而寻找出处,才知道原来是梁启超。所以,本书作者认为梁启超“可以慈父,可以严师,可以有个性”,虽评价相当高,但我认为属实也!
通读此书,发现作者对梁启超的认识真可以算得上“贴近最真实的梁启超”。作者以梁启超的“善变”作线,介绍了传记人物一生中的无数次观念转变:从追求政治开民智到教育开民智;从保皇到暴力推翻帝制再到保皇;从联袁拥袁到离袁劝袁,最终走向反袁讨袁……梁启超的一生,可以用一个“变”字来概括,但不变的是其拳拳的爱国之心,位卑不敢忘国的忧国忧民之心。而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一精髓,从而使读者觉得梁启超的“变”是顺应时代潮流之变,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弄潮儿,而非那冥顽不化的老古董。公正来说,作者正是对梁启超有深厚的研究功底,才能写出“最真实”的梁启超。
读完本书,总的一个感觉是:梁启超的政治观点囿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比较片面,但作为开民智之先锋,他是实至名归。为了寻求旧中国的出路,他能够不断地去尝试,失败了再尝试,再尝试。但书生难为官,也因其单纯,最后认识到政治实非己之所长,进而投身教育。这样的一个历史人物,虽然身上有悲情的元素,但不能不让人佩服。
作为女性读者,唯一期望的是多一点家庭教育的文字,让身为家长的读者领略梁启超作为家庭教育的先驱之精髓。遗憾的是,通读此书,发现本书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或许是因为我读得少):没有大事年表,家庭生活着笔很少,也没有对梁启超交友情况的介绍。在此书中,作者以时间为序,侧重介绍的是梁启超的政治追求和教育生涯。这或许是作者的有意安排,但作为一名仅对梁启超有零星认知的普通读者,让我仅凭此部分内容就把“梁启超”由三个字还原成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人,总觉得欠缺了一点东西。
此外,本书封面对梁的评价中,“有个性”这一点在他的政治追求中读者已经充分领略到了,“严师”可以和他投身教育相联系,但“慈父”方面,除了序言有些介绍,通篇几无教育子女的记录。在我看来,与其叫《梁启超传》,不如叫《梁启超的政治生涯和教育生涯》还来得确切些。
另外,可能是作者出身教授之缘故,有些章节读来,有一种读教材的感觉。书的本身非常不错,如果真的是对历史和人物感兴趣的话。
一些浅薄的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