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说过:“别人让你是一种情分,不是一种义务,不让你是一种本分,并不过分。”最近,我看到了这么一则材料,八旬老人的女儿,给老人买了一张半程票,途中过了半程后,与一位刚上车的大学生发生了冲突。最后一位中年男子,给老人让了座,这场闹剧才结束。
事后老人的女儿并不轻易放弃这场闹剧,她对那位大学生说了一句“让她多学学别人”。先排除因为老人的女儿的倚老卖老的行为。就以客观目光来看,大学生按车票对号入座的行为,并没有一点错。而在我认为。礼让并不是一种义务,更多的是一份自觉。
中国作为一个千年文明礼仪之邦,“尊老爱幼”乃是其传承至今的美德,这么多年来。人们引用其来鼓励公交车上主动让坐给老。弱,病,残的行为。因此,在众多的公共场所中。礼让行为并不罕见。
但是,礼让并不是一种义务,更多的是一份来自心底的自觉,当在公共场合中遇到老人,病残群体等的时候,选择礼让,还是保持沉默都是完全取决于自己的自觉。法律亦并没有白纸黑字地注明礼让是义务,不礼让,就该收到批评,挨骂的条文。
近年来以来,社会有部分人似乎将“尊老爱幼”的这一美德教条化,认为作为年轻人,礼让是应分的,是必须履行的义务。正是有人出于这样的一个思想产生出的社会意识,纵容了一些老人及其家属,认为别人给他或他自己家的老人礼让,是一种义务。
我在网上看过一则新闻,就是这种“礼让是义务”思想纵容下一个很好的反面例子,在广州一辆公交车上,一位老人在车上因无人礼让座位,而对一位年轻人出言不逊,甚至对其动手。为什么这位老人会理直气壮地骂人,甚至打人?其实这就是“礼让是义务”这种思想过度纵容的后果。
礼让并不是义务,更多的是一份出自内心的自觉,但这并不意味着因此而不让座,礼让固然不是义务,但从道德性质来看,这并说不过去,那么中华上下千年礼仪之邦的名号也只是浪得虚名而已。
因此,礼让不是义务,但是是一份自觉,材料中的中年男子的自觉让座,给带病老人让座就是对自觉最好的诠释,正是总有人出于一份自觉,才让礼让这一行为并不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