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有一个人退出了哈利波特演绎的QQ群。
起初时,大家都埋怨这个同学。突然有一天,一个同学站起来为退群的同学说话了:“时间久了,大家或许都把Q群当自己家,群里每个人都成了自己家人或朋友了吧。某人退群,在爱家者看来似乎大逆不道。但我们要将心比心为这个同学想想,假如不是他的自愿行为,而是他父母暴跳如雷时私下把他从Q群里退出,我们这样背后里不分青红皂白地谩骂同学,会不会是另一种无理和粗暴呢?虽然这个同学看不到网上的辱骂,如果换作我们自己,看到同学对自己不堪入目的言论,会怎么想呢?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我建议大家别再拿这说事,还是多点互相理解吧!”
其实,我也是这件事的旁观者。当时,我没有发表任何言论,在不知不觉中我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它不仅关乎班级团结,这个同学的心理承受压力,而且涉及到我们中学生如何交友和相处的重要问题。
彼此的善意和互相理解,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敢于直言的那位同学,就用她的宽容大度和善解人意,在同学之间,不经意地架起和维护了这座心灵的桥梁。如果没有她及时的劝阻,没有她爱心的呼唤,咱们班同学之间肯定会留下深深的裂痕。由此可见,人们在生活中遇上矛盾和误解的时候,多一份宽容互让,多一点互相理解是多么的重要啊。
明朝时,在京城做官的董笃行接到家信,得知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董笃行马上修书回复:“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家人读后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邻居效法董家,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这就是著名的“仁义胡同”的故事。正因为董笃行及家人主动让利才打动邻居,互相理解化解了矛盾,才成就一段佳话。
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理解不光能化解邻里矛盾,有时候还能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到化干戈为玉帛,安邦定国的重要作用。战国时,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没有争一时之气,而是从国家大局出发,给予老将军廉颇以理解,尽量回避、容让,最终打动廉颇,有了“负荆请罪”的著名典故。
当然,互相理解说来浅显易懂,可实践起来却实属不易,甚至难如登天。人啊,事到临头时,出自于对自身利益的保护,很少人能做到不头脑发热冷静思考的。所以,人与人要做到互相理解,首先得学会从别人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和看待利弊,像董笃行和蔺相如一样。如果能做无我,那天下一定会无不可谈之人,无不可成之事。
其次,如果我们能够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点,视野更宽阔一点,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理解也一定会容易得多。拿前边同学退出Q群这事来说吧。我们不能只因为某同学退出Q群(就算设定是他做的吧),就不顾这位同学以往种种关心集体和团结大家的友爱表现,而枉论他寡情自私。要不然,也许你的粗暴言论就会误导同学,以致互相疏远,不利团结。再说,入不入Q群,完全是个人的自由。即使退出Q群,如果是出于缓和家庭矛盾,拉近亲子距离的动机,如果是出于集中精力,提高学习的目的,那也是无可厚非的啊。
最后,遇事要做到互相理解,还需当事人能心平气和,头脑冷静。生活中,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和冲突,一味的针锋相对只会让微风变成狂风暴雨,让事情变得更糟。表面上明白事理的大众,事到临头大多会全然忘记互相理解,常常在无意之间你推我挤,甚至头破血流,两败俱伤。为退群同学直言的女生实在难能可贵。众口一词的时候,她把头脑冷静下来,把话说得合情合理,她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她站在更宽阔的视野上理解他人,以海阔天空的心胸,以心平气和的情绪处理事情,很不简单。
的确如此,人和人之间因互相理解而芳香四溢;因谦让宽容而风和日暄。学会宽容,互相理解,为别人敞开自己的心门,我们会得到一个天高地阔的世界。
互相理解,是冰天雪地中的一股暖流,能融化冰雪;互相理解是狂风暴雨里的一把雨伞,能遮风挡雨;互相理解,是人心荒漠中的一抹绿茵,能点亮生命。
同学们,让我们拿出爱心,互相理解,去化解生活中的矛盾,去拥抱人世间的欢乐吧!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用户注册
投稿取消
文章分类: |
|
还能输入300字
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