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读书,书也的确影响了我。书对一个人的影响会有多深,吕蒙相比是很有发言权的。在他没有读书时,人们对他的称呼是吴下阿蒙,当他受书的影响后,“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也由此产生。书是如何改变他人的看法,对读书人高看的呢?
力量。这就是美国著名作家、评论家爱默生给我们的回答。更具体地说,书给我们的是真、善、美的力量。哲学书籍的真,小说、诗歌和散文的美,它们共同的特点,善,构成了书的力量。其中老子在《道德经》中曾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就是道家以柔克刚,追求极致和谐观点的典型例句。虽然儒家的思想与道家的格格不入,但对于真、善、美的追求都是一致的,只是道家靠的是感悟和释放,而儒家靠的是灌输和约束。不光中国的书籍,西方同样如此。西方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的《道德的形上学之基本原则》和《实践理性之批判》就是对真、善、美的探讨。而《圣经》更是道德的完美阐述。
智慧也是书籍可以赋予我们的。说到智慧,对我影响最深的是《鬼谷子》他通过分析阴阳的转化,运用于言者之口一开一合间的奥秘,道破谏官言语间的种种玄机。《战国策》是《鬼谷子》的实战篇。讲述了战国时期的尔虞我诈,其中更有鬼谷子的传人苏秦和张仪,《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以及战国末期吴国谋臣伍子胥。其中计谋之奇、之深、之险更是令人叹为观止。这样的情况还发生在小说《三国演义》之中,每看完一个章节,都感觉跌宕起伏,领略了人世之百态,战争之残酷。除了谋略,心理学同样是智慧的果实。弗洛伊德的释梦更是被奉为经典中的经典。我最喜欢的莫过于乐嘉的《色眼再识人》,这也成了我分析一个人的重要考证。还有像哈里沙利文的《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其对精神剖析之深刻,语言之精辟,都可谓是大师之作。同样的文字同样还可见于许多哲学着作之中,那都是最真的作品,但或许这世界本就是痛苦的,因此每当我触碰它,都有一种恐惧之感,他就像是辣椒,吃的时候,会发誓一辈子都不再碰它,但过后又会屁颠屁颠地继续吃,这就是在痛苦中不断的成长。我认为小说的智慧都是藏在痛苦和幽默中的。几乎所有的经典小说都包含悲剧和讽刺的成分。
读书的另一点也是相当重要的,享受。享受不是耻辱,而是一种应有的人生态度。在平时忙于工作,忙于家庭,忙于充电。在闲暇之时,也该慰劳一下自己。沐浴在风花雪月之中,那是何等的逍遥自在。在生活中不敢轰轰烈烈,在书本中便可无所顾忌,即使是死也未尝不可。女生能在书中找到自己的白马王子,男生则可在其中成千秋之伟业。“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或是向诸葛亮一般“纵横舌上鼓风雷,笑谈胸中换星斗。”人生的无奈无人诉说,就让书这个港湾给我们估计的心灵一个停靠的地方。
说到钱财,这恐怕是大家最关心最敏感的问题了,赚钱并不可耻,谁都离不开它,只要它来得合情合理,那就值得提倡。那书和钱财有什么关系呢?钱财同样可以用读书赚得。“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说得一点都没错。犹太商人,世界上最富有的一群人。他们不光成年人就连孩童也大量读书,因此成了世界上读书最多的种族。犹太族最著名的书,《塔木德》就是教育他们如何赚钱的,可见中国的士、农、工、商的观念已经过时了。事实证明学问和钱财并不矛盾,甚至是相辅相成的。从商已经是公认获取利益最快的合法手段了,但从商除了技术上的储备之外(甚至不需要技术),就是人与人的合作与对抗。而书(除工具书)就是以剖析人性的深浅来衡量价值的,所以要想成为大款,书是必需品。
读书既是我们的老师,也是我们的朋友,他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没有半句怨言。遇到困难时它字字捉急;遇到无聊时它逗你欢笑;遇到欢乐时,他给你告诫与警示;遇到痛苦时,它给你理解与慰藉。我们通过它可以与死去的智者对话,可以与国外的贤者交流。
这就是书,孩童的老师,青年人的情侣,中年人的战友,老年人的知己,你我一生的伙伴。
高三:许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