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鲜衣怒马的少年也会步入耄耋,昔日锃亮的零件蒙上积尘同样会生锈卡顿。此时是为保留其原貌而放任它腐坏,还是及时扫除积尘,涂上膏油,令其焕发神采?答案显而易见。
正如某校现存的一座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教学楼,它已然陈旧得无法满足现代化教学需要,但承载着代代教师与学子的拳拳之情。是拆还是留?余以为舍旧谋新才是老校舍的最后出路,但同时我们也要做到喜新不厌旧。
古人云:“破旧立新。”一味固守历史的旧帐,只会让岁月的积尘堵塞未来发展的道路。教学楼已走过将近70年的风雨岁月,如今暮去朝来,颜色不在,它需要的不是浮夸的油彩来粉饰设备老旧、建筑结构不合理、无法满足教学所需的空虚内在,而是有心人为他脱下昔日的华装丽服,营造一个从容的离去。
存在即有价值,教学楼的价值便在于支撑教书育人、治学求实的教学需要。当此之时,它已失去了实用价值,不再具有存在的合理性,所以老教学楼适时“让位”给新楼了。
“大学非大楼之谓,乃大师之谓也”,先贤之言犹在耳畔。学校的灵魂扎根于历史积淀与学术氛围上,而校舍等硬件设施不过是于外在的物态。我们关照现实,但也尊重历史,老教学楼见证了莘莘学子的青葱岁月,记忆着每位教工的晨昏作息,也记录着每一段办学时的兴衰荣辱。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深深烙印于每一位从教学楼走出的众人的灵魂上。可曾几时,我们必须要“睹物”才能“思人”呢?记忆的承载体何尝又不可以是一幅定格岁月的照片,或是一段熟悉的下课铃声?
总之,当人们走出教学楼,仍应秉持往昔在教学楼中怀揣的梦想。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其实,教学楼的去留本就是矛盾而又统一的。老教学楼的结构体虽被拆除,可它仍能以其他方式存于人心,焕发新生。修葺校史馆,将有历史意义的教学楼影像,内在物件,甚至是微缩模型送入其中,供学生与外界参观,似乎比单纯花大价钱维护旧楼更能让学校精神深入人心,并且不妨邀请争取留住教学楼的名人作家借其妙笔为老楼与其背后的记忆精神润色几句,扩大其影响面,甚是妙哉。合理的保护与开发,扫除旧尘,因地制宜,才能更好地传承历史,令历史重焕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