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参观一个单位,游览一个景区,总会有些见闻感受,常常需要把参观游览的情景写下来,这样的文章就是游记或访问记,我们又称之为游记类文章。近年来,在应试写作中,形式与内容均比较自由、灵活的游记类文章已成为不少中、高考考生喜爱的一种文体。虽然不乏优美篇章,但多数文章依然形式拘谨,内容单调,行文呆板,未能真正体现出这一文体灵活而富有情感色彩的特色。 写好一篇参观游览的文章,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1、要努力把握住游览参观所见自然风光和社会风貌的基本特点,内容要真实。怎样才能获得真实的内容呢?这得依靠观察。只有边参观游览边调动各种感官去全方位地观察,全方位地体验,才能把握住游览时所见到的自然风光和社会风貌的基本特点,也才能得到真实的内容。 2、要有选择、有重点地去写。游览一个地方,必然会观察到许多值得写的东西,如果此时不加选择,将观察所得平铺直叙地写出来,那么写成的只能是一篇“流水账”,这样文章就失去了吸引人的力量。《蓝蓝的威尼斯》一文介绍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的绮丽风光,重点展现了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而描写威尼斯秋色一段,作者重点写了秋天的圣马可广场。这样写,既有“面”的描写,又有“点”的突出。 3、写参观游览的文章,既要写景,又要抒情,要使笔下景与作者胸中情统一起来。人常说“触景生情”,我们游览一个地方总有不同于以往见闻的感触,所以,写游记或参观访问记,应该追求情景交融的最佳效果,使游记中的景与情统一起来,这样的文章才会景真情也真,才能情文并茂,引人入胜。写情可以是写景以后直接抒情,也可以是把情融入写景的字里行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突出了小石潭寂静幽清的景物特点,字里行间融入作者被贬后抑郁忧伤的心情。《阿里山纪行》一文形象地描绘了作者游览阿里山所见的迷人风光,抒发了作者的独特感受,由衷地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赞扬台湾人民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先进理念,含蓄地表达了两岸人民的心融会在一起的共同愿望。这两篇记游散文都是情景交融的典范,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4、写参观游览的文章要条理清楚,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写参观游览的文章,常用的有这样几种思路: (1)移步换景法。用这种思路写游记类文章,作者犹如一位导游,按照脚步移动的先后顺序,写出一路上看到的各种景物,也让读者跟随作者的脚步,游遍全景,看到作者心仪已久的阿里山秀美的风光和具有传奇色彩的神木的风采,《阿里山纪行》这篇游记就采用了这种方法来描写阿里山风光。作者把行踪线索交代得很清楚,“从台北的松山机场搭机,仅40分钟就到了台湾中部的嘉义,然后改乘森林小火车进山”;“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运行,到了阿里山站”;“从火车站到神木,尚有一段路程”;“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木区”;“曲径幽路”;“在树身之间穿行了一阵,我们终于看到了神木”;“下山的路上”。从进山到下山,行踪交代得非常清楚,作者边行进边描写所见风光。用移步换景法写景,一定要注意这样几点:①立足点的变换必须交代清楚;②抓住景物的特征描写,不能写成“流水账”;③注意从不同立足点看到的局部景物应各具特色。 (2)分类摹写法,也叫总分法。掌握了参观访问的材料之后,先给以分类,然后一项一项叙述、描摹。这种方法包括先总写后分写、先分写后总写及先总写后分写再总写三种。一般可以先总后分。总写部分一般担负着总体介绍、概括叙述的任务,而分写则既可以按方位分几部分写,也可以按时间分几个时段写,还可以按景物种类逐个来写。《美丽的西双版纳》一文就是采用这种分类摹写的方法向我们展示了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文章开头一段以歌词作为引子,用“神奇秀丽”来概括西双版纳的景物特征,以“心驰神往”写出人们对西双版纳的神往。这段文字,概括了全文的内容,点明了题目,起着总领全文的作用。五部分都设有小标题,分别写了五种景观:“高高望天树”、“竹楼映蓝天”、“悠悠野象谷”、“妩媚傣寨水”、“笑对生与死”。这样,使文章从五个方面,即五个角度,突出了总标题中的”美丽“二字。用总分法写参观游览的文章,总写应成为全文的纲,而分写则是总写的再扩展。 5、写参观游览的文章形式可以灵活自由,语言一定要生动形象。游记类文章的体裁可以是日记、书信、散文,但以散文为主。中学阶段学习的游记类文章,不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文,都是散文,而且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语言优美,笔底含情,真可谓“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小学写作技巧:孩子,不要再为写作文苦恼了!
小学生如何学习写作文?
很多学生一提笔写作文就会唉声叹气,苦不堪言。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指导起来也倍觉吃力,以至于在教学中为使学生把作文写得生动、具体,老师对学生行文的方法指导也越来越细:开头、结尾、过渡、照应……乃至于每个段落什么结构都规定得明明白白。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还是写不好作文。究其原因 ,回答往往很简单 :“没有内容可写”。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思考:作文教学需要基本写作方法的指导,但引导学生不断积累直接或间接的生活、语言材料,也是一个重要内容。
我们要做一个留心观察生活的人。比如说平时去公园玩耍,有细心的同学就会发现,景区有许多温馨的提示牌:(1)听,小草在哭泣!(2)有了您的呵护,景区才会更加美丽。(3)花草多可爱啊,请你别伤害它……如果你能留心环境,细细体会,这些“知识”就能刻印在你的脑海。如果只是玩的开心,耍的高兴,过后回去就会脑子一片空白。如果我们回去能用笔记录下一些有趣的事,积累下一些有趣的片段,将来在某次习作中,就能信手拈来,不会感到无话可写。
下面看一个描写生活场面的片段:
今天,我去买烤红薯。只见卖烤红薯的大爷低下头,小心地夹起了一个熟透的大红薯,仿佛生怕夹坏似的。我抬着头看着他,瘦瘦的脸上爬满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仿佛记录了它这些年走过的无数风雨和辛酸历程。只见他熟练地从车把上撕下一个小塑料袋,用长满老茧的手轻轻地一搓,打开袋子迅速将红薯装进去,然后轻轻地捧给我。捧着这只烤红薯,我像捧着父亲博大的爱心,使我品尝到这只烤红薯的甘甜,心底涌起阵阵暖流。
这个短文中既有神态描写,又有外貌描写,还有动作描写。如不是作者留心观察生活,也就不会写出这么精彩细腻的短文。所以说,我们一定要留心生活中的细节,勤于观察生活中的点滴“小事”。
再就是孩子们还小,思想不成熟,思维不开阔,不能够合理的展开丰富的想象,这样就会出现作文时无话可说的情况,当老师布置作文时,勉强写几句,却不小心成了流水账:今天我上街,看见一位老奶奶过马路,我就去把她扶过马路。老奶奶表扬了我,我很开心。然后我又去游乐场,看见一个小男孩……这让人一看就不想往下看,自然作文成绩也就不会高。
以下是对写作的一些建议:
1.多阅读:这是立竿见影的方法。优秀的作家是从阅读别人的佳作开始,接着开始模仿,最后超越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尽可能地多读名著,在看文章内容的时候,更要留意文章的写作技巧。
2.多练笔:你写得多了,也就写得好了。学习写作和其他的学科道理一样,熟能生巧。
3.随时随地记下你的灵感:随身带一本小笔记本,当你构思的小说,文章,或是当你对和别人谈话时的只言片语而所有顿悟时,或看到一段散文诗或是一句歌词让你很感动时,都可以马上当他们记下来。灵感总是转瞬即逝,你及时的记录下来,便可以成为日后你写作的素材。
4.先模仿再创新: 你需要模仿名家,这并不是说你要跟他们写得一样。你也可以试试新的写法,这里学一点,那里学一点,渐渐地,你就会有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思路,自己的文体。
5.反复修改: 你开始构思你的文字,然后试着写,让故事情节展开,最后你需要回过头再看看你都写了什么。但如果你想写得更好,你就要学会如何修改。好的作品是经过反复的推敲和修改而成的。
6.好开头和结尾: 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重点。特别是开头。如果你不能在故事的开始就吸引读者,那他们就很难有耐心把整篇文章读完。所以投入更多的时间去考虑怎么写好开头,读者一旦对你开头感兴趣,他们会想知道得更多……写好开头后,还需要一个精彩的结尾,这会让读者更加期待你的下一篇佳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用户注册
投稿取消
文章分类: |
|
还能输入300字
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