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颜真卿代表作:《竹山堂联句诗帖》、《告身帖》;行草书有《祭侄文稿》、《刘中使帖》、《湖州帖》等。
而且颜真卿一生书写的碑刻极多,流传至今的有《多宝塔碑》,结构端庄精密,秀美多姿;《东方朔画赞碑》,风格清远雄浑;《勤礼碑》,雄迈清整。他的书法刻帖也很多,历代汇集的中帖一般都会有他的作品,单帖有《争座位帖》《奉使帖》等。
颜真卿著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后人辑其诗文为《颜鲁公文集》15卷。
颜真卿是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不阿于权贵,不屈意媚上,刚正有气节,以义烈闻名于时,最终以死明志。
扩展资料
颜真卿书学境界:颜真卿一生书学境界的历练,大略有三。
第一境界:立坚实骨体,求雄媚书风
在五十岁以前,可以说是第一境界的历练。在这一过程中初步确立自己的“颜体”面目。如果以天宝五年(746),张旭在裴儆府上授笔法于颜真卿为一个界线,那末在此以前颜真卿尚在艰苦的摸索阶段。
此一阶段传世之作鲜见。如天宝元年写《张仁蕴德政碑》,天宝五年写摩崖书法禾山石壁“龙溪”二字。
第二境界:究字内精微,求字外磅礴
从五十岁后至六十五岁,可以说是第二境界的历练。在这一过程中“颜体”形神兼具,已渐成熟。
第三境界:臻神明变化,与生命烂漫
在六十五岁以后的十多年中,可以说是第三境界的历练。从成熟中加以神奇变化,一日有一日之进境,一碑有一碑之异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颜真卿
春天的颜真卿书法公园作文
无意间从报纸上读到颜真卿的生平,他七旬古稀之年却主动去投降,不料被囚,任威逼,人利诱不忘忠心一片.我终于明白了他的字为何刚正不阿,为何顶天立地,为何充满凛然正气.其实这不正是他一生高风气节,一片忠君爱国,一生不畏正气的写照.我怎会不知字如其人只说.我如梦初醒,恍然大悟原来学书不仅在于学它的笔法篇,章结构,而在于它背后所蕴含的精神,以及其做人的原则与正气.学书之道便是做人之道,只有人格高尚了,有了原则操守才能书出一手好字.黑白,在此尽显高洁凝重,是非对错的准则亦如黑白般.黑白,我一生为人的准则. 醉眼迷离间,眼前幼时学书的情景又历历在目,仿佛是梦,又宛在昨日.浮上眼的画面令我不禁记起初学时的心情,是好奇,是无知,是有趣.那时的我热衷于拿着毛笔漫无目的,随心所欲地练字,不,等确切的说是涂鸦.还未知书法的深刻涵义的我抱着三分钟的热情,迷迷糊糊阴差阳错地撞开了书法之门
颜真卿公园作文三百字
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幸福的人生,但并非每个人都理解快乐的真蒂。
从古到今,许多人曾经试图定幸福的含义,然而纷纷庞杂的文化酝酿出了各种各样的幸福观,人们都把快乐之树种在了各自的心田上。
但是,不管是顺应自然的知足常乐,还是勇于进取的不知足常乐。
不论是明智通达的与民同乐,还是极端自私的独自行乐,说到底,幸福卸了装壮就是物质与精神两种满足。
幸福是否仅仅是物质满足?当然不是,幸福不是吃喝快乐的简单并凑,也不是个人私欲的浮浅满足。
财富拥有者有时并不快乐,纸醉金迷,花天酒地无法与快乐画上等号。
因此,单纯的物质满足不是真正的幸福。
人们是否把幸福的天平倾向于精神的满足,孔夫子见“有朋自远方来”即“不亦乐乎”;五柳先生爱读书,“每有会心则欣然忘食”;醉翁饮酒而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于是钱钟书先生提出的”一切幸福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被世人视为真理,但仔细想,感到精神上的满足也存在缺陷,有的时候甚至显得苍白无力。
我常常看到给人带来幸福的音乐者在生活中却是痛苦的,辛劳的科学工作者获得成功后偶尔看到镜子里面鬓发斑白的自己,新中国也往往掠过一丝酸楚,我常常听到劳模在接受采访时说,虽然工作辛苦,但是我心理很愉快!诚然,他们苦中作乐,变忍受为享受的生活无不显出他们的惊人毅
颜真卿祭侄文(要原文,不要翻译)
颜真卿《祭侄文稿》文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阳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修,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每慰人心,方期戬榖。
何图逆贼间衅,称兵犯顺。
尔父竭诚,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
仁兄爱我,俾尔传言。
尔既归止,爰开土门。
土门既开,凶威大蹙。
贼臣不救,孤城围逼。
父陷子死,巢倾卵覆。
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
泉明比者,再陷常山。
携尔首榇,及兹同还。
抚念催切,震悼心颜。
方俟远日,卜尔幽宅。
魂而有知,无嗟久客。
呜呼,哀哉!尚飨!
介绍陵城区颜真卿公园的作文
走进绵阳,走进人民公园,展现在你眼前的是美丽的人工湖----秀湖。
“秀湖这么美,以前是什么样子的呢?”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说:“这里原来是一块平地,后来为了方便游客们观赏才挖了这么一座人工湖的!” 我看见过像瑶池那样神奇的五彩池,欣赏过万顷苍翠的蜀南竹海,但秀湖却让我留连忘返。
秀湖的水真静呀,静得像一面明镜!秀湖的水真清呀,清得把岸边的飞檐画栋、亭台楼阁全部倒映在水中!秀湖的水真绿呀,绿得像一块无暇的翡翠。
秀湖的夜色更迷人。
霓虹灯下,湖面银光闪闪,好像有人从空中撒下一把碎银,又似一条银鳞闪烁的玉龙在蜿蜒飞腾。
轻风一吹,湖面荡起层层微波,之后又均匀地铺散到湖面。
月色溶溶,月亮姑娘从云层后面羞涩地探出头来,仿佛要照照镜子似的。
湖旁争芳斗艳绿树成荫,柳树吐出新的绿苞,桃花羞红了脸,迎来满园的芳香;湖畔小草舒展着嫩绿的腰肢,换上了碧绿的春装,似春蚕啃着桑叶,又似一块碧绿的毛毯。
这样美的景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秀湖里,又映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求颜真卿《祭侄文稿》原文 译文
原文: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
第十三(“从父”涂去)叔银青光禄(脱“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杨县开国侯真卿。
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口: 惟尔挺生,夙标幼德。
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方凭积善”涂去),每慰人心。
方期戬谷,何图逆贼间衅,称兵犯顺。
尔父竭诚(“制”涂去,改“被迫”再涂去),常山作郡。
余时受命,亦在平原。
仁兄爱我(“恐”涂去),俾尔传言。
尔既归止,爰开土门。
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拥众不救”涂去)。
贼臣不(“拥”涂去)救,孤城围逼。
父(“擒”涂去)陷子死,巢倾卵覆。
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乎哀哉! 吾承天泽,移牧(“河东近”涂去)河关。
泉明(“尔之”涂去)比者,再陷常山(“提”涂去)。
携尔首榇,及兹同还(“亦自常山”涂去)。
抚念摧切,震悼心颜。
方俟远日,卜尔幽宅(“舍”涂去)。
魂而有知,无嗟久客。
呜呼哀哉尚飨! 译文: 时在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农历是戊戌年。
农历九月的朔日是为庚午日,初三日壬申, (颜季明的)第十三叔、佩带银印章和青绶带的光禄大夫。
加使持节、蒲州诸军事之蒲州刺史。
授勋上轻率都尉和晋爵为丹阳县开国候的颜真卿。
现今用清酒和多种美食来祭扫赞善大夫颜季明侄儿的亡灵。
词曰: 惟有你(季明)生下来就很出众,平素已表现出少年人少有的德行。
你好像我宗庙中的重器,又好像生长于我们庭院中的香草和仙树,常使我们感到十分欣慰。
正期望(季明)能够得到幸福和作个好官,谁想到逆贼(安禄山)乘机挑衅、起兵造反。
你的父亲(颜杲卿)竭诚尽力,在常山担任太守。
我(颜真卿)那时接受朝廷任命,也在平原都担任太守之职。
仁兄(杲卿)出于对我的爱护,让你给我传话(即担任联络)。
你既已回到常山,于是土门被夺回。
土门打开以后,凶逆(安禄山)的威风大受挫折。
贼臣(王承业)拥兵不救,致使(常山)孤城被围攻陷氏父亲(颜杲卿)和儿子(颜季明以及家族人等)先后被杀。
好像一个鸟巢被从树上打落.鸟卵自然也都会摔碎,那里还会有完卵存在!天啊!面对这样的惨祸,难道你不感到悔恨!是谁制造了这场灾难?念及你(季明)遭遇这样的残害(被杀后只留头部,身体遗失).就是一百个躯体哪能赎回你的真身?呜呼哀哉! 我承受是上的恩泽,派往河关(蒲州)为牧。
亲人泉明,再至常山,带开盛装你首级的棺木,一同回来。
抚恤、思念之情摧绝切迫,巨大的悲痛使心灵震颤,容颜变色。
请等待一个遥远的日子,选择一块好的墓地。
你的灵魂如果有知的话,请不要埋怨在这里长久作客。
呜呼哀哉! 请享用这些祭品吧! 扩展资料:《祭侄文稿》(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唐乾元元年(758年)创作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祭侄文稿》是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
共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
这篇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
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气呵成。
《祭侄文稿》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北宋苏轼的行书《黄州寒食帖》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亦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二”。
且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不顾笔墨之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
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故《祭侄文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祭侄文稿
关于汉字的作文400字
中国的汉字真有趣,因为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
但是,你对汉字的了解深吗?要是你学了遨游汉字王国,你对汉字的了解会更加深刻的。
在遨游汉字王国中,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也收获了不少,比如:字谜中有会意法、组合法、等;谐音歇后语让我懂得了,我们不因该写错别字;谐音笑话弄出了许多误会;仓颉造字这个神话让我非常敬佩他;第一个发现甲骨文的日是清朝光绪年间,一个叫王懿荣的学者;一点值晚金,让我知道了写错别字的不良后果;汪竹柏的赞汉字,更能表现出大对汉字的喜爱;王羲之的《兰亭序》让我看到了行书有多么的流畅,柳公权的《玄秘塔杯》有让我看到了楷书有多么端庄……啊!汉字真是奇妙无比。
有的汉字躯干弯曲,末梢放纵;有的汉字两边修长,躯干矮小;还有的汉字不方不圆,若行若飞。
我真是想学习更多有趣的汉字!
我爱汉字作文,急急急
汉字生活在我的笔下,活跃在我的生命里。
它们像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精灵,跳跃在纸上,给我带来无限的欢欣!我没有一手好字,不可能把字写得像王羲之写的字那么潇洒、像柳公权写的字那么灵活、像颜真卿写的字那么工整,但是,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汉字在我的笔下永远漂漂亮亮的。
当老师在批阅我的作文,面带微笑地看着这些我笔下的汉字,并潇洒地用30分(满分)评价我的作文时,我感到非常欣慰,因为这不但是对我的肯定,而且也是对这些小生命的肯定。
至少,我这个当主人的不是很失败。
当爸爸妈妈看到我写给他们的文章或是温馨的话语的时候,感动得落下冰冷的泪珠,我想:这也是它们生活在我笔下的价值。
我时常走进汉字王国中,向汉字小精灵们交流、嬉戏、倾诉。
有人说,看书是一件苦事情,可是我却觉得看书是一次享受。
在汉字的王国里遨游,我懂得了许多知识,得到了许多快乐!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不正是说明了看书的乐趣,看书的重要性。
每当我埔上纸,拿起笔在纸上写信时或是在网上敲打出美妙的文章时,我会想:其实,只有汉字才能表达出我们的真情实感。
很多时候,我总会用汉字发泄出我的难过;同样,在我高兴时,我会迫不及待地抒发出我的喜悦之情。
汉字,不知你们在我的笔下生活得是否幸福,是否遗憾。
我保证,我以后尽量少用修正带或修正液来覆盖你们的身体,多让漂亮的打钩越过你们的头顶!
汉字的趣事作文
我愿以为中国汉字是那样枯燥乏味,单调难写,而且难于学习记忆。
可是,今天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课,让我改变了我的看法。
上课的时候,老师对我们说有些人将桥字的木字旁,写成了禾字旁,这样可以吗?为什么不能把木字旁换成禾字旁呢?因为禾字代表的是庄稼,用庄稼的秆子来造桥,怎么能走人呢?我想了想:是呀,人一走上用庄稼秆子造的桥就会塌掉,那样就起不到桥的作用,而且还会淹死人的呀! 像这样的汉字还有很多,比如说“聪”字就很有趣。
为什么呢?你想,只要有耳朵、一双眼、一张嘴、一颗心,你才能聪明。
而“聪”字就包括这些东西。
你看,“聪”字的左边就是一个“耳”字,代表耳朵;右边最上面的两点,看起来就像眼睛;右边的中间是一张口;下面是一颗心。
这个汉字很有趣吧! “孙”字和“睡”字也很有趣。
“孙”字的左边有一个“子”字,右边是一个“小”字,“小”、“子”自然就是晚辈的意思了,所以“孙”字是“子”和“小”组成的。
“睡”字左边是一个“目”字,代表眼睛,眼皮垂下去了,肯定是要休息、睡觉了。
其实汉字不是那样枯燥、乏味,而是有趣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像这样有趣的汉字,这需要大家去搜集。
我已经考第五单元的试卷了,呵呵!!大家多投我票!
中华传统文化 三年级作文
书法:中国书法的发展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但从殷商甲骨文到金文大篆,虽然都有着人们对书法美的自觉不自觉的追求,可是书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实用的工具,并没有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人们欣赏、批评的对象,而且关于书法批评的记载很难见到,所以书法批评的历史并没有书法的历史那么悠久。
如果从产生了具有明显艺术审美形式的小篆书体和有史可证的第一批书法家(李斯、胡毋敬、赵高)的秦代算起,那么,直至1911年清王朝灭亡的这样一段漫长的书法批评史,就完全是在封建社会制度的笼罩下完成的。
在封建制度下,从庶民到皇帝都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下层人民要想进入社会上层或统治阶层,必须通过选拔,这种选拔到隋唐发展为科举。
《汉书"艺文志》载:“汉兴,萧何草律,曰:‘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以上,乃得为史。
’又以六体试之,课最者以为尚书、御史、史书、令史。
吏民上书,字或不正,辄举劾。
”另外,马宗霍在其《书林藻鉴》中说到唐代对书法的重视时说:“以书为教仿于周,以书取士仿于汉,置书学博士仿于晋。
至专立书学,实自唐始。
”自唐以后,书法在选拔中的作用有增无减。
于是,天下文人学士莫不倾力于此,再加上毛笔在古代的书写工具领域处于统治地位,科举与实用的目的共同推动着书法的普及与提高,不仅培养了一代代的书法家,更产生了不计其数的书法批评者与书法欣赏者。
除了科举制度之外,最高层统治阶级的个人好恶往往也会影响这一时代书法的发展。
唐太宗李世民就非常推崇王羲之的书法,他不但自己书法学王羲之,而且还亲自撰写《晋书"王羲之传论》加以褒扬,从而奠定了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以至于后世以得王羲之真传为荣,甚至在书法批评中也常常以王羲之的书法为标准。
还有宋徽宗赵佶,他本人不仅是出色的书画家,还是艺术活动的倡导者、组织者。
他扩充翰林书画院,集中众多书画家,编辑《宣和书谱》,组织刻印《大观帖》,还广泛搜集流散民间的文物,不仅有利于当时艺术的传播与发展,而且对后世的影响也非常大。
另一方面,最高层统治阶级的个人好恶的影响的负面效应也不能忽视。
清初康熙喜欢董其昌的书法,天下翕然学之;后来乾隆又崇尚赵孟頫,于是赵书又风靡海内,故清代前期书法较明代及清后期都显逊色。
此外,权臣的书法好尚也会影响时风,如宋之李宗鄂、蔡襄、王安石,清之翁同和等,这种以高层、权臣的好恶为尚的书风,违背了书法艺术的发展规律,不但会阻碍、限制书法的发展,而且也会歪曲书法批评的客观标准。
如果说科举与高层的好恶是从上往下对书法进行影响的话,那么不同时代所产生的各种社会思潮却是从下向上产生作用的,而且这个更符合书法发展的客观要求。
因为每一种社会思潮的产生,都是与前一时代和这个时代的审美观、哲学观等紧密联系的,常常反映了这一社会的整体精神面貌,从中我们也可以窥见其对当时书法艺术各方面的影响。
魏晋的“玄谈”之风就是当时社会对儒家礼教观念的冲破和对道家哲理的崇尚的产物,而这也正是产生王羲之“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书法的时代思想风潮。
在唐初,乘隋代余绪,书尚瘦硬,随着唐代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到盛唐时文化鼎盛、社会繁荣,与此相适应,社会的审美从唐初的尚瘦转为尚肥,这时代出现的颜真卿那茂密雄强、浑厚丰满的书法也自然而然地成为这一思潮的产物和典型代表。
而宋代行草书的大发展亦可看成是对唐代形成法度森严的楷书的逃避和对宋代写意书风的追求的结果。
此外,明代的“重势书风”,清代碑学的兴起都是当时人们在对前一段书法弊病进行深刻思考之后所提出的革新主张,并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实了其正确性以及对书法发展的重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根本性的。
除了以上几方面,在研究书法史时,我们还会发现,每个时代的书法的发展各具特色,差异颇大,虽然这种差异不是立刻显现的,往往是长时间累积的结果,但改朝换代对书法的影响却是客观存在的。
秦代将文字统一为小篆之后不久,其统治地位到汉代就被隶书所取代,而到了魏晋,隶书又被楷行草书所掩盖,除了文字发展自身的规律之外,难道就没有其它原因了吗?那为什么基本上同隶书平行产生的行草书不也在汉代成熟发展?为什么隶书在东汉刚刚成熟没多久,其地位到魏晋就被楷行草取代了呢?为什么北魏会楷书碑版盛行?为什么唐代书学鼎盛,而到五代则几成绝响?为什么宋代崇尚写意而元代则又主张复古呢?…… 因为每一次朝代更替,不仅是对现有成果的破坏,更是统治思想随着形势的发展服从于巩固统治需要的不断变化。
汉代的强盛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形式,而隶书的质朴内质,飞动的气势,正是这种需要的产物;魏晋偏安江南,不思进取,以闲雅陶情为尚,隶书古板怎比得上行草书更适合进行挥洒,不拘形式!北朝异族统治,大兴佛教,倡导来世,盛行厚葬,所以墓志相率而盛;五代十国,战乱不断,人物丧失,人人自危,何暇从艺?元代同是异族入主,厚遇出仕的赵孟頫,力倡柔媚书风,掀起复古之风,是欲泯灭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使...